1. 主页 > 写作载体 >

鸭绿江大桥的故事【精选2篇】7-9-74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下是敬业的小编帮家人们整理的2篇鸭绿江大桥的故事,欢迎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鸭绿江大桥的故事 篇一

总理访问朝鲜期间,作为两国签署的经贸合作协议之一,双方决定在中国丹东一朝鲜新义州之间再建一座新鸭绿江大桥。消息传出,受到外界高度关注。

英雄和友谊的见证:旧鸭绿江大桥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将近60年前的一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使鸭绿江在中国家喻户晓。

鸭绿江,中国和朝鲜的一条界河,江水清澈,水色深绿似鸭头,因此得名。鸭绿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由东北向西南流淌,汇集浑江、虚川江等支流,在辽宁丹东的东港市附近向南注人黄海。上游流经峡谷,中国临江以下中游河床较宽,水流渐缓。集安以下沿岸乎原较开阔。中朝虽以鸭绿江江面为界,但不是以主航道中心线为分界线。两国游船可以在江面上自由地往来,不上岸不算越境,共同水域,共同利用。

丹东鸭绿江大桥

鸭绿江上本无桥。最先在江上建桥的是日本。日本通过甲午战争打败中国,通过日俄战争打败俄国,到1905年,已稳稳取得支配朝鲜的地位,对朝鲜和中国东北进行侵略和掠夺的势头正盛。为此需求,日本决定在江上架设大桥。1909年5月,日方在朝鲜新义州一侧开始了基础施工,同时采取了边施工边与中国清政府交涉的办法,迫使中方同意建桥。次年4月,在朝方工程过半的情况下,清政府不得不同意日本在中国一侧建桥,同年5月开始在安东(今丹东)施工,次年10月大桥竣工。为便于船舶航行,在中国一侧的第四孔架设了旋转式“开闭粱”。这便是鸭绿江上第一桥。在这座桥上游不足百米,日本人又于1943年修建了另一座大桥,也就是经过朝鲜战争洗礼,至今仍在中朝经贸往来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丹东鸭绿江二桥(现称中朝友谊桥)。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随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出兵朝鲜,并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中国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同年10月19日,受命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鸭绿江大桥成了抗美援朝、支援前线的交通大动脉。

朝鲜战争期间,由于大桥对中朝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美方千方百计对其进行破坏。1950年11月8日,美空军首次派出百余架轰炸机,对大桥狂轰滥炸,鸭绿江第一座大桥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钢梁落入水中。11月14日,美军又派出军用轰炸机再次轰炸大桥,朝方三座桥墩被炸塌,至此大桥彻底瘫痪。同时,与其相邻的第二桥也遭受了严重的创伤。为保卫大桥的安全畅通,安东(今丹东)铁路分局职工和驻军部队冒着不断被敌机骚扰,随时被轰炸扫射的危险,全力以赴抢修大桥,使大桥成为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同时,由安东军区防空司令部所属的部队担负起守桥任务,组成完整的防空体系。从1950年10月到1951年8月,敌机频繁来袭鸭绿江大桥,多则每天三次以上,大都每批20至90架,大机群就达十多次。防空部队保卫大桥对空作战219次,击落敌机22架,击伤75架,有力地保卫了鸭绿江大桥的安全。年龄稍长的人大都还会记得,上世纪50年代曾有一部非常有名的反映守卫鸭绿江大桥的电影《铁道卫士》。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从朝鲜全部撒出,在中朝友谊桥的“凯旋门”前,安东人民载歌载舞欢迎凯旋的志愿军官兵。战争之后,朝鲜将第一桥朝方所属的六孔残骸拆除。而中方所属四孔残桥带着累累伤痕,依然屹立江上,被人们称为鸭绿江断桥。它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见证。

与朝鲜一江之隔的辽宁省丹东市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连接中朝两国的鸭绿江中朝友谊桥承载着两国的货物贸易和人员交流的重任。目前桥面铺有一条单轨铁道和一条单向汽车道,中国的各种物资就是通过这座桥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朝鲜。据统计,中国对朝贸易的约70%经过中朝友谊桥,现在大约每天有500辆车经过这里。随着岁月的流逝,这座曾为抗美援朝作出过重要贡献、井在和平年代里承载着中朝交流任务的大桥已渐显老态,20吨以上的货车已无法通行。尽管近年中方对大桥进行了维修,但仍难以适应两国贸易往来迅速增长的需要。此桥是铁路和公路并用桥,但都是单行线,不能在桥上错车,所以现在实行的是错时单向通行。笔者曾在桥边看到,前往朝鲜输送货物的卡车每天在大桥下面排成长龙。这成为制约中朝两国人员往来及物资交流的瓶颈。架设新鸭绿江大桥已势在必行。

临江鸭绿江大桥

临江鸭绿江大桥位于吉林省临江市区内,始建于1935年,是横跨中朝两国的国境桥。临江大桥是公路桥,抗美援朝时也经历了美军“黑寡妇”轰炸机的狂轰滥炸,但在临江军民的拼命保护下,始终畅通无阻。当年,我志愿军有35万人马正是从这座桥上雉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

集安鸭绿江大桥

集安鸭绿江大桥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区内东15公里。以第1l桥墩中心接轨线作为中朝集安鸭绿江大桥两方各自维修分界线。

集安鸭绿江跨境铁路大桥是日本侵略中剧东北后,出于扩大侵略和掠夺自愿的需要,于1937年始建,1939年9月通车的。

1950年10月11日,中国人民志愿均的一部分正是从这座大桥最先秘密入朝的。其后,志愿军又从这里过去了约46万兵马,军车大炮顺着集安铁路大桥悄悄地开进了朝鲜。在抗美援朝的几年中,集安大桥始终是祖国向朝鲜输送给养的大动脉,人员、弹药、武器从这里一刻不断地输往前方。丹东大桥被炸断,集安大桥却始终未断,为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大桥:连接两国及东北亚未来

前不久,温总理在访朝时与朝鲜总理金英日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其中包括双方就修建鸭绿江界河公路大桥达成一致,并决定将正式启动大桥的修建工作。

据韩联社消息称,新鸭绿江大桥建设项同由中方承担约1.5亿美元左右的工程赞。中国数年前就提议再建一座新鸭绿江大桥,以满足每年达27亿美元的两国贸易规模。而朝鲜同意建设新鸭绿江大桥,是因为这座桥可以成为朝鲜从2006年开始推进的鸭绿江下游“绯缎岛自由贸易地带”项目的基础设施。新鸭绿江犬桥经过绯缎岛,因此朝鲜想通过茬署旅游合作协定,为更多的中国游客到朝鲜观光旅游打开道路。另据韩国媒体分析,中国积极主张建鸭绿江大桥,是为朝鲜以后开放时进入朝鲜打造桥头堡。因为朝中贸易流通最的70%以上是通过连接丹东和新义州的交通网络进行的,投资这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成为了扩大对朝交易的最重要课题之一。与此同时,韩国媒体指出,建设新鸭绿江大桥也与中国政府振兴东北计划中开发丹东一带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丹东市政府主要领导介绍,新鸭绿江大桥采用斜拉索形式,体现现代主义的设计精髓,造型优美、气势磅礴。也是未来鸭绿江江面上的一大景观。

朝鲜半岛问题专家、商务部贸易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吴德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修建中朝新鸭绿江大桥,最受惠的自然是中朝两国,双方之间的经贸往来以及其他很多方面的交流都会因此而进一步增强。不仅如此,从长远来看,周边邻国日本和韩国也会有所受益。韩国的物资进入平壤、新义州后,通过鸭绿江大桥将很方便地运抵中国东北。日本电一直打算通过船将物资运抵韩国的釜山,再通过汉城,平壤,以及中国的鸭绿江大桥运到中国,再运到西伯利亚。总之,这条大桥的修建将会给整个东北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便利。

中国重建鸭绿江大桥内幕 篇二

今年是中朝建交60周年和中朝友好年。日前,中国国务院总理访朝3天,这是首次访问朝鲜,也是中国总理时隔18年后再次访朝。同时,朝鲜也给予“国家最高规格礼遇”欢迎中国总理到访,凸显朝鲜仍把同中国的关系摆在对外关系最为重要的位置上。今年5月,朝鲜进行第二次地下核试验后,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朝关系趋冷,但中国这次务实的友好行动,却打消了国际上对“中朝不睦”的疑团。在总理带去的“大礼包”中,由中方承担费用的新鸭绿江大桥建设项目最引人关注。外界普遍认为,无论从军事战略还是经济战略角度看,中国除借此巩固中朝60年的传统友谊外,更重要的是实施东进战略,重返东北亚。

见证抗美援朝的战火

中朝边境之间的3处4座(辽宁丹东2座,吉林集安1座,吉林临江1座)过境桥,一直被视为中朝友谊的象征。位于中国丹东与朝鲜新义州之间的鸭绿江上的两座大铁桥,以居于江水的上下游分为上桥和下桥,这就是为国人熟知的“中朝友谊桥”和“断桥”。

下桥是1909年(清宣统元年)5月,由当时日本驻朝鲜总督府铁道局在将安奉线(丹东-沈阳)临时轻便窄轨军用铁路改成永久性商业铁路的同时,在鸭绿江上所建的第一座铁路桥。整个工程使役中朝两国劳工51万人次,1911年10月建成,桥长941.83米,宽11米,12孔。该桥建成后,安奉线同朝鲜铁路接轨,形成了贯穿中国东北与朝鲜半岛的一条运输线。1943年上桥建成后该桥改为公路桥,桥中间是大车道,两边是人行道。左侧为去朝鲜的通道,右侧是来中国的通道。

上桥是1937年4月日本侵略者修建安奉复线铁路时,由当时的日本汽车株式会社和日本建设株式会社联合在下桥的上游100米处设计修建的,1943年4月通车,桥长946米,共12孔,可同时行驶上下行一对列车。大桥通车后,成为日本侵略者大肆掠夺中国资源的主要通道。抗战胜利后,大桥由苏联红军接管。1947年6月,苏军撤离朝鲜时,将江桥分别移交给中朝两国政府共同管理。1951年1月,上桥把复线铁路拆去一股改成公路,变成铁路、公路两用桥。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鸭绿江大桥和其他桥一起共同承担起军需物资供应和后方支持前线的运输任务,大批作战物资、武器装备都是通过鸭绿江大桥运至朝鲜。美军为切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兵力和物资后援,1950年10月调集大部分空中力量,开始对鸭绿江上沟通中朝两国重要交通要道的铁路、公路桥梁实施封锁。11N8日至21日,美军出动轰炸机600余架次,对鸭绿江上所有桥梁及朝鲜北部的村庄、军事设施和交通要道进行了地毯式轰炸。鸭绿江下桥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的8孔桥梁全部沉入江中,下桥彻底瘫痪。

上桥朝方一侧铁轨也被炸,桥梁移位,桥面起火。安东铁路局组织200余人冲上江桥用装满沙石的沙袋修筑临时桥墩,上面搭建枕木桥垛,顶住受损底梁,使大桥得以修复。尽管它的躯体上留下无数弹孔,却依然屹立于鸭绿江上,被誉为“摧不毁、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成为中朝两国人民联手抗击侵略者、保家卫国和抗美援朝的见证。

抗美援朝胜利后,朝方将下桥所属的6孔铁桥残骸拆除。而中方所属的残桥,带着累累弹痕,完整地保存下来。这座大桥中国的一侧能完好保留下来,也不是巧合。朝鲜战争时,美国政府注意到中国政府的一再抗议和严重警告,担心如果继续空袭中国将会迫使中国卷入这场战争。因此,美国空军在轰炸鸭绿江大桥时,不得不严格地把握中朝界线,只轰炸朝鲜一侧,而不敢轰炸中国一侧。

1988年10月,丹东市人民政府将断桥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10月,中朝两国政府协议决定将上桥命名为“中朝友谊桥”(朝方一端为“朝中友谊桥”),以此纪念中朝两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2000年10月,在纪念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50周年时,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为下桥题词“鸭绿江断桥”。

丹东、集安两地争选址

由于中朝两国政府高层只提到新建“中朝鸭绿江界河公路大桥”,并未确定准确的选址,而原鸭绿江上的3处4座桥梁均称为鸭绿江大桥,所以这座新桥究竟在辽宁省还是在吉林省,在平壤采访的各国媒体至今也没有获得具体消息。

此前,辽宁丹东和吉林集安都确立了新鸭绿江大桥项目,当访朝签订鸭绿江界河公路大桥的消息披露后,集安和丹东都颇为兴奋,都以为是自己居住地的大桥项目获准而工程启动。一份名为《集安鸭绿江界河公路大桥工程项目书》的文件似乎表明新鸭绿江大桥可能选址集安,该大桥项目书详细透露了有关该桥的项目信息。性质:新建;企业性质:国有;投资总额:2.3亿元人民币(约合3400万美元);建设内容:大桥全长1000延长米……

集安市地处中朝边境,边境线长204公里,隔鸭绿江与朝鲜满浦市和慈城、渭源、楚山三郡相望,是中国对朝三大口岸之一。集安境内有集安、青石、老虎哨3个口岸,境内铁路有国际线集安至朝鲜满浦,单程13公里,是世界上最短的一趟国际列车。建于1939年的集安界河大桥是中国连接朝鲜的4座铁路桥之一。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通过该桥最先抢运42万人的部队,于1950年10月秘密入朝。如今两岸交流主要靠每天往返一次的客货运火车。2008年经中朝双方铁路部门协商,每周一、三、五开行旅客列车。除铁路外,有距离市区四五十公里的青石、老虎哨渡口。由于两口岸距市区较远,交通不便,又多受水量的影响,导致双方物流、人流不畅,影响边贸及旅游。据集安市政府披露,随着朝鲜经济的逐步开放,预计到2010年中朝边境年过货量达200万吨,年过客量达30万人次。为此打通双方陆路通道,修建鸭绿江公路大桥势在必行。

“规划中的欧亚大陆桥就是新鸭绿江大桥。”《凤凰周刊》记者同时从丹东市政府办公室获悉,新鸭绿江界河公路大桥选址在丹东。丹东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连接中朝两国的鸭绿江大桥承载两国的货物贸易和人员交流。中国对朝贸易七成经过中朝友谊桥的铁路、公路运输,现在每天约有500辆车辆经过这里,是目前中国通往朝鲜最繁忙的陆路通道。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丹东鸭绿江下桥被美军拦腰炸断,上桥目前还在使用。随着岁月的洗礼,大桥渐显老态,尽管2003年丹东对大桥中方段作了维修,重新铺设了公路,修整后的公路桥面承重能力由原来的10吨提升至20吨,但仍难以适应两国贸易往来的增长,货车常常在大桥前面,排着长龙等待进入朝鲜。建设中朝鸭绿江公路大桥,早被丹东市作为连接朝鲜、实现对朝路港区一体化的枢纽工程,争取成为国家援外项目、带战略性的重大工程。

计划曾数度搁浅

早在2002年初,中国辽宁省政府向朝鲜平安北道正式提议双方共同在两国边境城市丹东市和新义州市修建一条横跨鸭绿江公路大桥的计划,同年4月平安北道得到朝鲜中央政府的批准,即正式函告辽宁省人民政府,转告朝鲜政府同意该计划。

丹东对修建新大桥非常积极,建桥地址初步选在丹东冶炼厂附近,并且已有外资和民营资本与当地政府接触,欲参与修建该大桥,但朝鲜半岛的局势令该项计划未能尽快实施,并一再搁浅。但中方丹东市有关重建新鸭绿江大桥的规划并没有就此打住。有迹可循的是,2006年4月13日,丹东市有关部门负责人透过《丹东之窗》透露,中国和朝鲜计划在鸭绿江上新建一座公路大桥,该桥将成为连接两国的新鸭绿江大桥。

据这位官员介绍,新桥将在丹东市与新义州之间建设。他还透露,对于拟建新大桥的计划,目前朝鲜方面没有提出异议,该项目正处在积极准备阶段,各项前期工作正在运行当中,双方正具体商谈选址和经费等问题。计划建设的这座新鸭绿江公路大桥,已被丹东市作为连接朝鲜实现“对朝路、港、区一体化”的枢纽工程。

2008年3月,丹东市政府在香港主办丹东(香港)投资说明会,时任代市长赵连生透露,为扩大对朝贸易,丹东新城区的新鸭绿江大桥项目正在洽谈中。随后,丹东市政府主要领导5月15日接受新加坡媒体采访时证实了这一信息。据这位领导介绍,丹东是国家确定的新的出海通道。丹东要构建物流集散、出口加工、国际商贸旅游三大基地和国际贸易、科技、投资、旅游四大平台。同时,将进一步扩大对朝贸易。

今年8月,中国驻朝鲜使馆馆员考察了丹东新区,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未来鸭绿江新公路大桥和多条高速公路接通的布局和建造。据悉,即将动工的鸭绿江界河公路大桥,位于62平方公里新城区的A区,大桥采用斜拉索形式,体现现代主义的设计精髓,造型优美、气势磅礴,由中国出资17亿元人民币。

北京的政情分析人士认为,就朝鲜而言,由中方承担1.5亿美元左右工程费的新鸭绿江大桥建设项目,是重圆曾于2002年破灭的“新义州特区”梦想的一张牌。中国从数年前开始就主张除原来的鸭绿江铁桥外,再建一座新鸭绿江大桥,以满足每年达27亿美元的两国贸易规模。但朝鲜认为这座桥有可能成为发生紧急事态时,中国军队进入朝鲜的通道,因此一直反对建桥。

朝鲜改变立场同意建设新鸭绿江大桥是因为,这座桥可以成为朝鲜从2006年开始推进的鸭绿江下游“绯缎岛自由贸易地带”项目的基础设施。新鸭绿江大桥经过绯缎岛。除此之外,朝鲜通过签署旅游合作协定,为更多的中国游客到朝鲜观光旅游打开了道路。

中国加强对朝影响力?

朝鲜的稳定是东北亚复杂问题的核心,中国因在东北亚地区安全问题上自身的需要,凭借对朝鲜的影响力,长期以来力挺朝鲜。但朝鲜在美国制裁和中国援助的“黑白配”中,可谓左右逢源。一贯善于操弄外交政策的朝鲜,以特有的外交身段面对国际社会,在“对抗、妥协、恐吓、无常”间游刃有余。特别是进入朝核六方会谈后,中国对朝鲜的影响显得力不从心。朝鲜试射导弹和发射卫星后,中国在联合国框架下支持制裁朝鲜的决议,使得中朝关系一度遇冷此后,中方试图在朝核问题上寻找合适的机会重新获取对朝核问题足够的影响力。

有消息指,除修建新鸭绿江大桥外,中朝双方还将讨论至少数亿美元的石油贸易,以及平壤迫切需要的粮食援助等问题。在朝鲜经济备受国际制裁的困扰之际,来自中国的协助无疑能让平壤喘一口气。韩国《朝鲜日报》分析说,朝鲜最高领导人对给予了“特级待遇”,证明朝鲜非常重视的此次访问这可能是因为在国际社会加强对朝鲜制裁的情况下,朝鲜再次认识到“唯一的靠山还是中国”

分析人士认为,新修鸭绿江大桥已经成为两国政府间的决策。可以相信,新的鸭绿江大桥一定是要比现有的鸭绿江大桥宽好几倍的大桥,因为只有这样的大桥才会满足未来中朝经济来往的需要。“此举意味着大大提升了中国东进,重返东北亚的战略,是破除第一岛链的又一新动作。美国现在想重返东南亚,中国却从今天开始重返东北亚。”北京的战略观察人士认为,修建新鸭绿江大桥是好事,军民两用,可以覆盖整个朝鲜半岛。

韩国《中央日报》指出,中国积极主张建新鸭绿江大桥,是为朝鲜以后开放时进入朝鲜打造桥头堡。韩联社的报道则称,中国积极进入朝鲜,或还有振兴东北的考虑,中国为开发落后的东北地区而拟定的“东北振兴构想”是,将东北地区划分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区、鸭绿江开发计划、图们江开发计划等,其中中国与朝鲜交界的鸭绿江和图们江开发,必须与朝合作。

“我们国家高层与朝鲜国家高层已经达成了共识,现正在做技术层面的工作,如选址、规划设计、如何投资等问题。”丹东市政府办公室人员在电话中告诉《凤凰周刊》,为落实温总理访朝的成果,丹东方面已提出鸭绿江公路大桥选址和建设技术标准方案。

编辑 萧方 美编 黄静 5月26日,丹东,身着朝鲜族服装的母女以鸭绿江大桥为背景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