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阿凡达》观后感【优秀2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高考家长网网为朋友们整理了2篇《阿凡达》观后感,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阿凡达》观后感 篇一

说实话,我在提笔的同时,现在的脑海中还是一片混乱,因为我的脑海中仍然还是电影中一幕幕引人入胜的场面在闪过,如果你是为了剧情去看,我从未见到一个导演能够将特效驾驭的如此得心应手,也未曾想过在一部特效如此出色的影片能够兼得一份如此拨人心弦的剧情大餐,这是革命性的一部电影,影片拥有作为一部王者的全部要素,科幻承载者人类美丽的梦想,富蕴着引人深思的环保主题,同时伴随着一缕灵性的爱情篇章,还有恢弘壮阔的战争场面,这一幕幕都以21世纪的世界顶尖cg技术呈现在我的面前,如果你在看这篇文章,我会对你说:“不看,你就输了!”

本来我是不想剧透的,但是不剧透的话我实在是不知道要如何写下去了,所以以下内容还未观看者慎视:人类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在潘朵拉星球发现了一种非常贵重的矿石,他们想去采集

在这片星球矿石最集中的地方住着这个星球的居民,研究人员管他们叫土著人。

土著人很重视自己的家园,他们信奉自己的(圣母)。而圣女之树就在这片贵重的矿石之上生长着。人类想要开采矿石,就必须要让土著人搬家。

开采人员分为两派,一派是商人和军人,他们急功近利,想要以军事打压土著人;另一派是科学家,他们主张和平开采,与土著人谈判,(阿凡达)就是为此诞生的。他们将人类和当地土著人的基因结合起来,创造了阿凡达这个独特的物种(其实就跟当地土著人一样),希望阿凡达达能够深入到土著人的生活中——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啊

阿凡达的意识就是他的控制人的意识。因基因独特,每个阿凡达有固定的独一无二的控制人。当控制人睡在某种链接意识的机器中时,控制人的人类身体睡着,而他的`意识却在阿凡达的身体中醒来,就是说,同一个意识,可以控制两个身体,这边睡着,那边就醒来。——这里讲出来可能比较复杂,建议楼主还是去影院观看。

主角杰克就是因为这个被请来的,他的哥哥是某个阿凡达的控制人(注意,控制人对每个阿凡达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他哥哥去世了,哥哥的阿凡达就不能醒来,杰克和哥哥是同胞兄弟,基因相同,他就成了唯一能控制这个阿凡达的控制人。

于是他来到了潘朵拉星球,杰克以前是水军陆战队队员,如今双腿瘫痪,他非常渴望能借这笔开采公司给的费用回去做手术,重新站起来。

杰克的精神第一次与他的阿凡达身体结合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能跑了,因此非常兴奋,阿凡达对他来说变的意义非凡起来,因为这具身体是强壮、健康的。

变成阿凡达的杰克跟着科研人员外出采集,因受到野兽攻击而跟队伍失散。半夜当他一个人独自与野兽抗拒时,女主(同样是土著人)出现了,救了他。

之后就是杰克慢慢的融入到土著人的生活,慢慢的他开始喜欢上了这个种族,并爱上了女主。杰克一边与土著人相处,一边跟开采商拖延时间,说他可以跟土著人进行谈判,以免伤及无辜,他请求上级不要用武器。上级给了他三个月,时间转瞬即逝,杰克学到了很多,成为了一个出色的土著猎手,而谈判的内容却仍然无法对土著人说出口。于是人类开发商下令开始攻击。土著人伤亡惨重,接着就是男主奋起抵抗。

杰克渐渐发现,这个星球真的有所谓的(圣母),,其实不是神,而是潘多拉星球发达生物的神经元,所有生物的意识都可以相通,神经元的多次乘方算术能力说明它的智力比人类要发达的多。而(圣母),就是这个星球神经元的中心!

经受多次攻击,最后,圣女发怒了,所有潘多拉星球上的生物开始联合抵抗,不论是飞禽还是走兽,共同一心形成了强大的力量,终于把地球人打败。

尔杰克最终在圣母的帮助下,将自己的意识永远脱离了人类的身体,植入了阿凡达的体内,从此,杰克将以阿凡达的形式生活在潘多拉星球地上,与女主共度幸福的一生。

卡梅隆简直是用一个外太空人的脑子构思出了整个潘多拉星球的生态。如果说潘多拉星球的生物形态是通过对地球生物做一些形态上的改变而来,那纳美通过辫子末端的神经末梢操控动物就是他完完全全的独创了。他还想出了整个潘多拉星球复杂的生态系统,将人类的互联网概念加入其中,让星球上的每个生物都能实现互连,并且一点都不牵强,这真是(阿凡达)中的神来之笔。

《阿凡达》观后感 篇二

《阿凡达》的中文译名,虽然据说是卡梅隆亲自定的,但我还是想说,这个中文译名真的很难听,不如之前的《天神下凡》或《神之化身》有气势。哪怕是那个最平淡的《化身》,都比这个类似“阿凡提”的名字好听。

我只看了IMAX版的《阿凡达》,但从我自己的感受来说,《阿凡达》其实还是一部很传统的好莱坞电影,看什么版本都无所谓,它都是一部足够好的电影。只是对于3D版本来说,它的观影感受无疑是更好的。

而看3D+IMAX版本,则是一种“奢侈”的观影体验——并不是内地贵到离谱的电影票价,而是资源的稀缺性所导致的。此次内地只有11家IMAX影院放映《阿凡达》,结果直接就导致了IMAX影院的一票难求。这种人为的资源稀缺,又进一步加剧了IMAX影院的火爆,我就听说北京的三家IMAX影院夸张到提前三天就卖完了预售票。

对于电影消费来说,这其实是很少见的一个现象。电影消费的一大特点,就是无论你拍电影花了多少钱,电影票价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并不会人为地分出三六九等。而《阿凡达》则改变了这个电影行业长期以来的规律——因为IMAX影院可以带来更好的观影感受,所以很多观众宁可忍耐、等待,也要排队看IMAX版本。而IMAX银幕的稀缺,就直接导致了观众被迫要接受一种“等级消费”。

这可能就是詹姆斯·卡梅隆和《阿凡达》给电影行业带来的第一个冲击。

中国电影博物馆的IMAX版《阿凡达》,虽然号称是胶片版,但不知道为什么,电影画面并没有投满整个银幕,而是上下左右都有黑边,可能只利用了银幕面积的80%左右。考虑到这样一个现实,我现在不想再继续推荐博物馆的胶片版本IMAX了,因为这和数字IMAX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了。特别是北京近日的大雪,让博物馆的交通条件实在很恶劣,除非你认为那里相对低廉的票价可以让你觉得值回路上的折腾。

看IMAX版《阿凡达》,因为戴的是偏振眼镜,所以眼镜片必须要和银幕光轴保持垂直,否则会出现重影。也就是说,你看电影的时候,脖子不能歪,必须要一直保持端正姿势。考虑到《阿凡达》的片长(160分钟),看完后脖子有点辛苦。

从立体电影的观感来说,《阿凡达》的立体效果确实是革命性的。不算那些立体动画电影,3D+IMAX版我之前只看过《国际空间站》,那是IMAX立体摄影机实地拍摄的纪录电影。作为一部大量应用CG合成的立体电影,《阿凡达》的立体效果已经和《国际空间站》是一样的了。

但是《阿凡达》作为一部原声对白,中文字幕的电影,中文字幕出现的位置非常古怪,它是在立体画面的中间层出现的(而原片的英文字幕就是出现在最前面),观众需要频繁地调整自己的视线焦点,时间一长有些不习惯看字幕的观众很难不头晕。我的建议是要么飞快地瞟一眼字幕,知道大致意思后,然后再飞快地让视线焦点跟随画面焦点;要么是干脆不理会中文字幕,因为对白不算复杂,而且中文字幕翻译的错漏也很多。

听到很多人对《阿凡达》的故事有抱怨。《阿凡达》的故事你可以说它是老套的,但绝对不简单。作为好莱坞传统电影叙事技巧的典型体现,《阿凡达》的故事即使放在上世纪80年代,也是商业电影里的中上水准(我说这话的意思,就是我认为现代好莱坞商业大片的故事水准在下降。)。考虑到卡梅隆宣称自己早在15年前就完成了这个故事,所以我想它显得有些老套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对本片技术水准的崇拜,就去贬低这个故事的水准。

对于一部全球发行,要面对不同文化、种族的观众的商业电影,您要这个故事复杂到什么程度才能满意呢?

具体的等我看完第二遍再详细说吧。

有很多中国电影人看完《阿凡达》之后很沮丧,觉得技术上的巨大差距会让未来的中国电影在市场上“完败”。我个人虽然也觉得这种电影技术上的差距非常巨大,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电影未来就没有机会了。

让电影摆脱杂耍层面进入艺术范畴的,并不完全取决于技术,更重要的是“故事的艺术”。无论多么眩目的技术,如果没有一个好故事作为本体,它都不能被称为是一部“好电影”。而如何讲一个好故事,我们虽然和好莱坞也有技术上的差距,但这种差距还没有大到不可追赶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