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年的故事传说(8篇)

故事是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高考家长网为您带来了8篇年的故事传说,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年的故事传说范文 篇一

摘要谭恩美的《喜福会》和《接骨师之女》因其感人至深的移民母女关系主题、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和新颖独特的叙事结构,而赢得了读者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本文主要分析了谭恩美这两部作品中所包含的中国章回体小说的叙事结构和西方故事的环结构,进而探讨了这种中西结合的叙事结构为作品带来的效果。

关键词:《喜福会》 《接骨师之女》 叙事结构 章回体结构 故事环结构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谭恩美的代表作《喜福会》(以下简称《喜》)于1989年正式出版后,大受好评,并成为一部国际畅销书。而发表于2001年的《接骨师之女》(以下简称《接》)则是谭恩美自传性最强、表现华裔移民母女关系最为深入和感人的巨作。《纽约时报》书评人南茜・维拉德曾盛赞《接》的结构,并将此书比喻成精雕细刻的象牙球,即一层镂空里面还有一层,如此层层不穷,构造非常精巧。本文之所以把这两部作品放在一起加以研究,不仅因为它们都是讲述华裔移民故事的小说,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叙事结构也有着共同之处:两部小说都采用了中国章回体小说的结构,小说都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引言,在章回体小说中叫做楔子或入话;每部分都有自己的讲述者;《喜》每部分都有标题,而《接》的第二部分被分成7个带有标题的部分。如果仔细分析这两部作品的叙事结构,我们就会发现,谭恩美作为一个美籍华裔作家并没有一味地继承中国的写作传统,而是把中国的章回体结构和西方故事的环结构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的作品不仅在华裔作家中独树一帜,而且还进入了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之中。

一 两部作品中体现的中国文学的章回体结构

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讲史一般都很长,艺人在表演时必须分为若干次才能讲完。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章回体小说中的一回。一回叙述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段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承上启下。

《喜》的叙事受到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的影响,故事以传记的形式记录了四位中国母亲为什么远涉重洋移民美国以及她们在美国的种种艰难;同时描述了四位美国女儿如何反对母亲们中国式的教育以及她们急于融入美国主流文化时的迷茫。谭恩美巧妙地按照打麻将的轮流坐庄编排了全书的16个小故事,结构类似中国文学传统的章回体结构。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中没有一个绝对中心的人物,每一章都会凸显某一个人物,就像打麻将一样,每个人轮流出牌、轮流坐庄,《喜》的叙事结构足以说明谭恩美继承了中国文学的优秀传统。全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主要人物,中国麻将里打麻将的四个人分别代表东、西、南、北风,而在小说里,“林阿姨是东风,我是北风,最后出牌,映阿姨是南风,安阿姨是西风”,出牌顺序则为琳达、映映、安梅、晶美,这一顺序对应了第二部分四个女儿的叙事顺序。在母亲与女儿们轮流讲述的故事中,读者逐渐了解了两代人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冲突。这种叙事结构脉络清晰,在许多中国明清章回体小说中是屡见不鲜的。

2001年,谭恩美出版了她的第四部小说《接骨师之女》。小说仍然以旧中国和现代美国的社会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中国母亲和美国女儿两代人之间的隔阂、痛苦和谅解,再现了华人移民家庭的真实生活。不同的是,《喜》是四个家庭四对母女的故事;而《接》向读者讲述的是一个家族的故事――外祖母、母亲和女儿三代人。和《喜》一样,《接》由主人公分别出场讲述自己的故事。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露丝讲述,第二部分由露丝的母亲茹灵讲述,第三部分仍然由露丝讲述。每一部分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故事。主人公露丝与她的美国男友及年迈的中国母亲茹灵住在旧金山。母亲茹灵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记忆力急剧衰退,因此露丝的焦虑与日俱增。而茹灵深感自己年迈,急于把自己的身世告诉女儿,于是在日记中记录了旧中国的那段动荡不安的岁月。这段讲述使露丝了解了外婆的悲惨遭遇以及茹灵的姐妹如何在乱世纷争中幸存下来,又如何先后抛弃过去的种种伤痛,最终来到美国的坎坷经历。露丝在读了母亲的日记之后,了解了母亲过去的苦难生活,接受了母亲古怪的性格,母女关系也随之缓和。

此外,两部小说每部分开头都有引言,相当于章回体小说中的入话或楔子,而入话或楔子部分的内容一般可以当作是故事正文的前言或引子来看待。

《喜》的每一部分都借用了中国传统小说的“楔子”技巧,即通过寓言式的小故事画龙点睛地突出了故事主题。比如第一部分“千里鸿毛一片心”开篇的小故事暗示了母亲在旧中国所遭受的屈辱和苦难,传达了她们对新生活的憧憬、融入主流社会的渴望,寄予在女儿身上的梦想以及梦想破灭后所感受的失落。这一故事不仅统领了这一部分母亲们的四个故事,同时还预示了全书的内容。谭恩美对“楔子”技巧的成功运用不仅使各个部分的四个独立故事在主题上彼此相连、融为一体,更使文中的四个部分层层推进,形成了母女关系由冲突对抗到理解融合的清晰的叙事脉络。《接》第二部分的引言“口袋里有两样宝贝……”表达了茹灵对自己的母亲宝姨的愧疚之情。两件宝贝――龙骨和照片,统领了作者将要在这部分展开的内容:龙骨的故事贯穿于宝姨悲惨的一生;年轻女子的照片引领读者了解了茹灵的神秘身世。

二 两部作品中包含的西方文学的故事环结构

谭恩美在创作中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的写作套路,也选择了西方文学中的一种基本体裁――故事环结构。她通过借用并改造这种西方传统的文学体裁,直接介入了所谓的主流文学的领域,赢得了主流文化读者的认可。

弗里斯特・L・英格拉姆为故事环下的定义是:

“故事环是由相互关联的一系列故事构成,它必须兼顾各个故事的独立性和整本书的整体性,最后达到两者间的平衡。”

据此,作家在进行故事环的创作时都必须注意两点:第一,作为构件的各个故事必须保持自己的个性与独立性;第二,各个故事之间必须通过一种或几种关系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

谭恩美在1985年读过路易斯・厄德里克(Louise Erdrich)的《爱药》,是这部作品改变了她的生活。《爱药》是由许多个短篇小说组成的,是故事环结构的典型作品。谭恩美的第一个故事《喜福会》与后来的小说曾在1989年发表在《Ladies’Home Journal》上。1987年出版社G.P.Putnam以5万元美金收购了她在《F M Magazine》发表过的短篇小说。第二年,她的长篇处女作《喜福会》就成了各大出版商的竞争对象。因为这部作品深受《爱药》故事环结构的影响,第一批书评称其为小说。但谭恩美却说:“实际上这本书是故事集,而不是小说……这些故事由一个主题―感情或社群连接起来。”错误的归属让她开始思考叙事的结构问题。在创作《接》时,谭恩美通过大故事套小故事的手法,慢慢地把外祖母宝姨、母亲茹灵和女儿露丝这三代人不同寻常的经历展现在读者面前。小时候的露丝与母亲关系紧张,但却不经意地在母亲茹灵面前扮演起通“灵”的角色,而所通之“灵”正是宝姨。宝姨为什么是母亲心中的“灵”,为什么母亲多年以来不能释怀?谭恩美就是利用故事环结构即通过一个个小故事一环一环地展现给读者一幅幅历史画卷。

独立的故事可以以这种方式组合在一起,各个故事因为主题相同产生共鸣,故事环的紧密连接的个体和主题的一致通过结构的并置、对照、递增发挥了重要作用。标题作为全书的第一张名片,往往能使读者对全书形成一个总的印象,而这一点对于故事环尤为重要。如何为故事环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使它既能统领全书,又颇具深度,是创作者应首先考虑的问题。在《喜》中,全书中的16个小故事貌似自成一体、相对独立,但主题的一致性使得各个故事相互关联,总题目可以担当连接各个故事的重任。“喜福会”是全书最重要的象征,它联系着母女两代、过去与现在、东方与西方,由它作为标题极具深度广度。像《喜》由题目把许多故事串联起来一样,在《接》中,接骨师之女――宝姨就是贯穿整部作品的最重要的人物。《接》的序言是茹灵日记的一部分,故事开始就提起宝姨,此后这个神秘的女人在小说的第一部分由露丝讲述的故事中再次出现,茹灵认为露丝能用沙盘写字与死去多年的宝姨对话;接着第二部分茹灵的日记讲述了宝姨家族古老而神秘的过去;第三部分露丝了解了母亲和外祖母宝姨苦难的身世,母女和解。总之,没有宝姨,母亲和女儿两代人的故事便会黯然失色,无法展现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这部作品也就失去了意义。

研究这两部作品的故事环结构,不能忽视作品中各个独立故事的动态发展,故事是动态的、平行的,各个故事的发展方向、人物之间的对比、节奏和主旋律的变化都是相互关联的。比如:《喜》中吴素云的女儿吴晶美,自小与母亲的关系十分僵化。为了与母亲抗争,她故意让自己的分数没有达到A级,没当上班长,没考上斯坦福大学。同样,谭恩美把类似的故事也安排在其他三对母女身上。另一位母亲琳达的女儿薇弗莱是个象棋天才:9岁时就拿到部级冠军。琳达引以为荣,到处夸奖,这让薇弗莱感到非常尴尬,认为母亲是在拿自己出风头。在描写女儿们小时候不服从母亲们的教育时,作者凸现了故事环的各个故事平行发展的结构和人物之间的对比。在女儿们婚姻问题上以及她们到而立之年与母亲达成和解的这些阶段,谭恩美都采用了同样的手段,各个独立故事的发展方向都是一致的。

故事环结构的故事平行发展这一特点在《接》中也清晰可见。一家跨越时空的三代人中有两对母女:外祖母宝姨和她的女儿茹灵,茹灵和 高考家长网 她的女儿露丝。首先,茹灵作为女儿时不认同宝姨,把她的好意弃之不顾,当宝姨反对茹灵嫁给自己的仇人张家时,茹灵根本不听她的劝说,认为一个保姆没权利管自己的事情。谭恩美描写完前一辈母女的冲突,继而在后一辈母女中也描写了茹灵作为母亲与女儿的格格不入,茹灵总是希望女儿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习惯生活,而露丝则与母亲对抗到底,一定要独立自由。其次,在讲述两位母亲宝姨和茹灵的身份丢失时,作者也做了平行发展的安排。茹灵的母亲在丈夫死后,婆家把她作为她亲生女儿的保姆收留了她,没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只知道叫她“宝保姆”。可想而知她在婆家的境遇多么悲惨。而茹灵移民美国后隐藏了第一段婚姻,以新的身份开始生活。原有身份的丧失、家庭的不幸,使得她性情孤僻、与女儿关系紧张。

《喜福会》和《接骨师之女》这两部小说以华裔母女的冲突为切入点,将华裔女性在旧中国的乱世生活和在美国的焦虑彷徨呈现给读者。小说引人入胜的内容依靠的并不是单一线索的平铺直叙,而是作者大胆创新地将中国传统的叙事结构和西方传统的叙事结构相结合,以独具特色的叙事结构赢得了读者的好评,颠覆了族裔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对立,推动了两种文化的融合。

注:本文系2010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HB10QWX070。

参考文献:

谭恩美,张坤译:《接骨师的女儿》,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谭恩美,程乃珊等译:《喜福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Ingram,Forrest L.Representative Short Story Cycl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Studies in a Literary Genre .The Hague:Mouton,1971.

The contemporary American short-story cycle:the ethnic resonance of genre, James Nagel.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1.

作者简介:

年的故事来历 篇二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头长尖角,凶猛异常。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它就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类。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都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乡亲们像往年那样都忙着收拾东西准备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位白发老人。白发老人对一位老婆婆说如果收留他住一晚,他定能将“年”驱赶走。众人不信,老婆婆劝白发老人还是上山躲避的好,但白发老人坚持要留下。众人无奈,留下了他,其余人等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像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爆竹声,“年”兽浑身战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那“年”兽大惊失色,仓皇而逃。

第二天,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相信了白发老人,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就成了*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

现在,春节是我国人民的佳节,象征着团结、兴旺,同时也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希望。

年的故事传说范文 篇三

关键词: 汝南地区 梁祝传说 起源地

一、引言

梁祝传说流传广泛,影响深远,除了缘于自身优美的故事情节、独特的审美价值之外,还得益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再创造。正因为千百年来各地民众立足于本土文化对梁祝传说进行民族化、地域化改造,梁祝传说的内容才日趋丰富生动,并随着时间的发展、地域的扩展而焕发出无穷的魅力,成就了丰富多彩的梁祝文化。

梁祝故事最早是以口头传说传播开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梁祝故事也相继出现了诸多传播形式,其本身的表现式样逐步多样化,艺术类型亦多姿多彩,如文人诗词,梁祝传说,梁祝戏剧,梁祝歌谣,梁祝小说,梁祝电影,梁祝广播、电视,梁祝视频,梁祝电子读物,梁祝曲艺(包括弹词、木鱼书、山东琴书、扬州清曲、淮北花鼓调等诸多形式),梁祝音乐与舞蹈(包括小提琴协奏曲、钢琴独奏、二胡、古筝、音乐剧、歌舞剧、芭蕾舞剧,等等),梁祝民间工艺品(有木雕、石雕、砖雕、竹雕、年画、剪纸等),梁祝庙会,等等,不胜枚举。这种从歌谣到小说、从电影到戏剧、从曲艺到音乐、从诗词到歌舞无处不在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无人能出其右。

关于梁祝传说起源地的争论由来已久,有“宁波说”、“宜兴说”、“中原说”、“济宁说”、“上虞说”等。纵观关于起源地的研究,几乎都是根据地方志书、文人笔墨、历史遗迹和当地的风俗风貌进行的探析。但梁祝传说产生年代久远且流传甚广,所以各地志书多有记载,即使从遗迹来看,也分布甚多。目前已知的梁祝遗址有近20处之多,其中读书处6个,坟墓10多处,庙1座,比如10多处梁祝墓分别散布在宁波的鄞州高桥,江苏的宜兴和江都,甘肃的清水,安徽的六安舒城,河北的河间林镇,山东济宁的嘉祥和微山马坡,河南的汝南县马乡镇(即现在的梁祝镇),重庆的合川,等等,当然,其它个别地方也有说梁祝墓就在本地的,但其所依据的证据却都有牵强附会之嫌,在此亦不再累述。当代不少学者倾向于河南汝南说,并有学者提出了“以河南汝南为中心的风物圈”的观点。

二、概说

汝南古称悬瓠城,《水经注》有云:“河自西东下,屈曲而流,抱城三面。形若垂瓠,故称悬瓠城。”据《汝南县志》记载:“禹分天下为九州,豫为九州之中,汝尤为豫州之中,故筑土垒石以标天中。”以此,汝南亦有“天中”之称。公元前203年,汉高祖置汝南郡,东晋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汝南郡治迁到这里。南北朝时,后周设置总管府于此,隋朝仍为汝南郡治,另置汝阳县于郡城,改悬瓠城为溱州。唐代初置豫州,宝应年间因避讳改为蔡州,宋置“淮康军”,金设“镇南军”,曾建行宫。元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因断汝河上源之水经郾城入颍河,汝南水患大减,人民稍得安宁,改蔡州为汝宁府,是河南八府之一。明英宗朱棣分封四子于汝宁府,称崇庄王,清沿明制,民国三年废府,改汝阳县为汝南县,是河南省第八行政区专员公署所在地,解放初也曾设过专署。近2000年来,它一直是豫南一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汝南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北承河洛文化,南接荆楚文明,形成了崇尚文化、匡时济世、忠贞报国、惩恶扬善、扶助贫弱的意蕴深厚的天中文化。汝南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最有名的是两大一小两传奇(亚洲最大寺院――南海禅寺,全国最大的平原人工湖――宿鸭湖,天下最小的山――天中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奇故事和董永与七仙女的传奇故事)。汝河故道环绕县城大半圈,通过这条保存完好的汝河故道把宿鸭湖、天中山、北城门、后龙亭、开元寺、宏济桥、济民桥、南海禅寺、悟颖塔等景点连接起来,形成了一条独特的旅游观光带。丰厚的文化底蕴给梁祝故事的发生提供了可能,多元的文化、众多的文人学士,使梁祝爱情故事得以传承、发展,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为梁祝文化的流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里的民间故事原始素材――韩凭妻化蝶(钱南扬先生经考证认为梁祝化蝶即是从宋开封府韩凭之妻受辱自尽后幻化成蝶演绎而来的,两个故事地缘最近,相互借鉴,所以这一点也可以从侧面证明梁祝故事应起始于中原地区)、干宝父妾长兄死而复生、神怪升仙传说等既是干宝创作《搜神记》的不竭源泉,又是梁祝故事诞生的丰厚沃土(新蔡干宝故里与汝南梁祝故里仅相距几十公里)。

三、汝南梁祝传说鲜明的特点

(一)地理地貌吻合

梁祝传说发生在汝南境内的马乡、王庄、和孝、三桥、常兴等乡镇,方圆数十里。从红罗山书院到梁山伯家(梁岗)是18里地,从红罗山书院到祝英台家(朱董庄)也是18里地,山伯家与英台家之间的距离同样是18里地(即红罗山书院、梁山伯家、祝英台家,这三者构成一个边长18里的等边三角形),所以才有了著名的“十八里相送”。梁祝故事中所有的地名,在马乡及其周边至今尚存,且距离也无变化,这种梁祝传说中的地名与当今地名的惊人巧合在全国可以说是独一无二,它有力地证明了梁祝故事的源生地在汝南地区。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在《中国风物传说圈》一文中指出:“风物传说流传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历史名人的风物传说与各民族的风俗传说混杂揉合,人、神、仙、佛、儒、道传说互相交织,一般情况下都有一个传说的基本中心,由此中心向风物圈边缘扩张开来,形成传说特有的走向。”著名学者冯沅君教授认为:“梁祝故事应发生在地点相对集中的地理环境中,方圆不过百里,人物不过二三,仅此而已。”“梁祝传说以河南为中心,渐次向风物圈周围扩张。这个故事之所以流传得如此久远,全由人们钦佩祝英台的贞洁。”梁祝传说发生在汝南境内的马乡、王庄、和孝、三桥、常兴、官庄、南余店等乡镇,该区域属丘陵地带,古称九岗十八洼,这里岗洼参差,溪流纵横,沟泊交错,与梁祝唱词里“走一山来又一山,山山里头好竹竿;走一洼又一洼,洼洼地里好庄稼”所体现的地理风貌十分吻合,而且每年四五月份,马乡镇马北村一带尤其是梁祝墓附近到处蝴蝶翻飞,成双成对,这种奇特的生物现象据科学考证也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所以说这种独特的地理地貌环境是诞生梁祝故事的摇篮。

(二)汝南地方方言俚语特征明显

梁祝传说最翔实的记载来源于民间歌谣,其语言具有鲜明的汝南地方特色,如“梁山伯、祝英台,埋在马乡路两沿儿”(沿读ye音,马乡方言音),“高的是秫秫,低的是棉花,不高不低是芝麻。芝麻地里带打瓜,有心摘个尝尝吧,又怕摸着连根拔”(秫秫、打瓜等都是汝南方言,秫秫即高粱,打瓜即小西瓜)。另外,从我们收集到的民谣、民歌的语言风格上来讲,也是只有中原地区才留存的。

年的故事来历 篇四

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年的故事来历 篇五

星期四下午老师布置我们搜集民间的故事。我回到家里就叫妈妈讲,妈妈满口答应了,接着妈妈问:“你知道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吗?”我听了就一口气回答:“就是过年。”妈妈又问:你知道“年”的来历吗?”我就说不知道。

那么我就讲吧,在传说中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上长着尖尖的犄角,样子十分可怕,性情异常凶猛。它长年深居在海底,每到除夕,就爬上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为了躲避“年”,每到腊月三十那天,人们就扶老携幼,牵着牲口,躲进深山,那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位老头儿,他说:“你们统统都走,让我在你村的婆婆家住一晚吧!”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来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感到十分惊奇。他们一起拥进老婆婆家,七嘴八舌地问老头儿用什么法术,把“怪兽”赶跑了。老头儿笑了笑,说:“我也没有什么法术,我只知道“怪兽”这东西,最怕红色,亮光和响声,所以我在门口上贴了大红纸,在屋里点了红蜡烛,在它来的时侯放鞭炮,这样“怪兽”就会吓跑了。明年你们用同样的办法就会把它赶跑的。

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户户都贴红联对,放爆竹,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整夜不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守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最后形成了*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过年”。

当我听完这个故事后,我就觉得民间故事像一杯杯扑鼻的清茶,让我回味无穷。

年的故事传说范文 篇六

关键词: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误区;常见故事和故事类型;传承与传承人;理念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11)05-0029-04

国家名录中的一个认识误区

建立国家和地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到2008年年底止,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先后公布了两批,共有102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国家层面上的认可和保护。经过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委员会评审和认定,提出的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共349项(其中新入选项目190项,扩展项目159项)已于2010年5月16日向社会公示。部级、省(市)级、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业已初步形成体系;各地以项目为目标进行保护,也取得了初步的、可喜的成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已深入人心,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

此外,截至现在,我国申报并先后两次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有昆曲、古琴艺术、新疆木卡姆、蒙古长调、端午节、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妈祖信俗、南音、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粤剧、格萨(斯)尔、热贡艺术、藏戏、玛纳斯、花儿、西安鼓乐、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呼麦,2009年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羌年、中国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共29项。

笔者认为,举凡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体上都已进入了政府(三级或四级)保护的范围。当然,国家大,地域广,参与主持文化工作的各级干部的文化自觉和文化修养不同,对民间文化价值的认识和为民间文化发展设置的取向不同,使申报和保护工作出现不平衡是在所难免的。譬如,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便于投入扩大再生产并“打造”成文化产业的,或易于转变为旅游景点的类别和项目,普遍得到了各地政府的重视,而那些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如属于“口头传统”的类别和项目,尽管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甚至处在濒危境地、亟待抢救的项目,也很难得到地方政府应有的关注,而地方政府的文化主管部门也因缺乏文化本位知识和思想,往往把目光集中在旅游开发、举办文化节、对外招商引资等政府形象工程上,或停留在文化工作的老路上――把较大力量放在表演艺术的展演活动上,认为那些缺乏商业开发价值的口传心授“非遗”项目缺乏申报和保护的价值,即使做了也是劳民伤财,故而,这类“非遗”项目大多还处于继续湮没无闻、自生自灭的状态之中。从前两批全国“非遗”名录的申报和保护的情况来看,“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的申报和保护,大体属于这种情况。请看下面的统计:

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学(口头文学),历来被看做是一个民族和社会所创造和蕴藏的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干或主流,对于一个民族或社会的文化特性和文化精神的形成,对于一个民族的历史的确认或复原,都具有重大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的古典作家、先贤圣哲以及现代学者,不分政治信仰和学术理念,许多人都发表过高度评价民间文学社会意义与文化史意义的言论和观点。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政府、专家们一致把民间文学(口头文学,口头传统)置于五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首,赋予它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多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中,民间文学在老百姓中的贮藏量之丰富,也当之无愧地处于首位。这一地位,在20世纪80年代围绕着编纂《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而在全国范围进行的普查收集工作给予了实证。1984-1990年间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总共收集记录下来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在内)184万篇、歌谣300万首、谚语700万条。面对这个庞大的数字,我们还不能说那次普查已经将民间流传的各类民间文学体裁与作品一网打尽而没有遗漏了。但这个数字毕竟可以说明,口头传承的民间文学在老百姓中的蕴藏是多么深厚和丰富,其生命力是多么顽强!

可是,已经公布的两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却与民间的实际贮藏无法吻合起来。在已经公布的1028项(不包括第一批名录的扩展项目,扩展项目只增加了保护主体即责任保护单位,而没有增加应予保护的“非遗”项目)中,“民间文学”类只有84项,仅占“名录”总数的8.2%。平均算下来,我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区、市),每个省(区、市)还摊不到3项!在国家“非遗名录”的所有类别中被排到了第8位!大量有价值和有影响的民间文学(神话、传说、故事等),包括在世界性的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早有入载的著名民间故事类型,都未能进入国家保护名录。这种情况向世人显示:我们的“非遗”申报和保护,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陷入了―个认识的误区。

这个误区是怎样出现的呢?其性质和后果如何呢?笔者以为,首先,由于一些地方文化主管部门的主管官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决策上的错误,没有给民间文学类项目以应有的地位和重视,错误地认为以口传心授为传承和生存方式的民间文学不具备商业价值,不能投入生产性开发,不能产生巨大利润。其次,有些地方的普查工作没有按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手册》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认真不苟的调查和采录,走了过场,没有调查采录到21世纪之初还在民间口头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特别是珍贵作品,没有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传承人(故事讲述家、歌手等传承者)并提供出他们的口述史和他们讲述(演唱)的作品。再次,各地文化部门的民间文学干部(专干),要么因年龄原因而出现断档、要么因其他原因而流失,普查时又没有更广泛地吸收文化部门以外(如高等学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和学生等参加,对“非遗”申报和保护的原则把握不准确或认识上存在误区,而忽视了口头传承“民间文学”的保护。错误的文化理念和工作取向,不仅使我们陷入

了“非遗”申报与保护的误区,而且大有使这些文化主管部门失去文化本位的危险。

属于著名故事类型的故事被忽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涉及面很广、很复杂的工程,要求有一个大体合理的分类体系,在每一个大类下面还要设立第二级的分类,或叫亚类,以求全国工作的统一。“民间文学”类下再分为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长诗、谚语、谜语、其他,共九个亚类。

笔者有幸参加了江苏和陕西两个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督查工作,根据两个省普查材料所见,普查的类别和项目都是很不平衡的。两批部级“名录”所载的84个“民间文学”类项目中,其亚类的分布也是很不平衡的,如“传说”类申报的多,入选名录的也多,而“故事”类申报的少,入选名录的也就很少。总之,无论是全国普查的情况,还是国家名录,均未能反映出民间文学生态的实际隋况。下面不妨作进一步的分析。

20世纪80年代的“常见故事”如今命运若何?

在20世纪80-90年代为编纂《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开展的民间文学普查和编纂工作中,有些省、市的民间文学工作者根据所搜集到的材料,归纳出一批中国本土的“常见民间故事”并给予命名。这些“常见故事”也就是所谓的“故事类型”。意思是,这些故事或故事类型在20世纪80-90年代还在以口头的方式在老百姓中广泛流传。

举例如下(每一个大区――文化区选一个省或市):

(一)东北地区,辽宁省常见故事类型有27个。依笔者看,至少有18个值得保护:1.老虎妈子(老虎外婆);2.老猴精娶媳妇;3.蛇郎;4.蛤蟆儿子;5.怪孩子(怪异儿);6.牛犊子娶媳妇;7.百鸟衣;8.小镗锣(两兄弟);9.西天问活佛(问活佛);10.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11.人心不足蛇吞象;12.隐身衣;13.金马驹;14.路遥知马力;15.巧媳妇;16.慌张三;17.傻子学话;18.丑媳妇。但没有任何一项进入两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华北地区,北京市常见故事类型有15个。依笔者看,其中至少有9个值得保护:1.巧媳妇;2.狼妈妈(老虎外婆);3.憋宝;4.猫狗结仇;5.傻子学话;6.人心不足蛇吞象;7.有缘千里来相会;8.不见黄河不死心;9.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但没有任何一项进入两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西北地区,陕西省常见故事类型有17个。依笔者看,至少有14个值得保护:1.狼外婆;2.老猴精娶媳妇;3.锅漏娃哭;4.蛤蟆儿子;5.画中仙女;6.王恩与世义;7.西天问佛;8.不见黄河心不死;9.人心不足蛇吞象;10.后娘害先房;11.贪心的兄嫂和仁义的弟弟;1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13.选女婿;14.开洞探宝(石门开)。但没有任何一项进入两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华东地区,浙江省常见故事类型有30个。依笔者看,至少有19个值得保护:1.老鼠嫁女;2.猫和老鼠;3.狗猫结仇;4.老虎怕漏;5.老虎外婆;6.蛇郎;7,田螺姑娘;8.三担水与龙女(龙女);9.十兄弟;10.百鸟衣;12.狗耕田;13.孔雀锣(兄弟分家);14.人心不足蛇吞象;15.云中落绣鞋;16.山魈帽;17.挖元宝;18.巧媳妇当家;19.呆女婿拜寿(呆女婿)。但没有任何一项进入两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西南地区,四川省常见故事类型有12个。依笔者看,至少有11个值得保护:1.蛇郎;2.狗耕田;3.田螺姑娘;4.蛤蟆儿子;5.问佛;6.人心不足蛇吞象;7.熊家婆(狼外婆);8.龙女;9.望娘滩;10.罗隐送围腰;11.巧媳妇解难题。但没有任何一项进入两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说明问题,笔者从每个大区中选了一个省(市)的常见民间故事和故事类型作为例子,我想是可以大致说明全国民间故事的蕴藏情况和价值所在的。这些常见的民间故事或故事类型的确认,一般都有5个以上县市同时流传的材料记录文本做根据,有的故事还在全国各地的民间故事集成卷本中见得到,因此,都属于拥有广大的流传群体或流传地域的故事或故事类型,有的故事甚至还被外国学者编纂的世界故事类型索引(如汤普森《世界故事类型索引》)、华人学者编纂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如:艾伯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或台湾省学者编纂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如:金荣华《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类型索引》)所著录。

从20世纪80年代的普查记录之日起,已经过去20年了。20年不算长,但这20年是中国农村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20年。在现代化、信息化的剧烈冲击下,传统的农村被拉上了城镇化的快车道,使数量不少的村落和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旧日的村落结构和人际关系得到了改造,民间口头文学的传播在农民精神生活中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调查和研究这些生长与形成于漫长的农耕社会里的“常见民间故事”的命运状态,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民间文学保护的重中之重,因为这些“常见故事”毕竟是在乡民社会中覆盖面很大、重复讲述较多的民间故事。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刘守华、林继富、江帆、顾希佳合作编著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一书收录了60个全国常见的故事类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全国各地民间故事集成和县区卷资料本的成果,对每个故事类型作了比较研究。他们的研究尽管不是根据现时的调查材料而是根据很长一个时间段里不同文人学者所提供的材料而得出的结论,但将其与20世纪80年代前后10年间所得调查采录的材料进行比较研究,应该说还是非常可贵的。笔者以为,尽管各地文化传统、生存条件各有不同,民间文学的流传会因地而异,但这些研究成果中归纳和提炼出来的民间故事和故事类型,可以认为是有全国意义的常见的故事或故事类型,其保护价值是自不待言的。

叙述了这些情况之后,我们的问题是:

(1)我们有什么理由把这些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故事或故事类型排拒于国家或省级“非遗”名录之外,让它们自生自灭呢?换句话说,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一旦建成,如果这些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普遍性的、常见的民间故事和故事类型在名录中缺位,那么请问,这个名录还能够称得上是一份既符合实际情况又体现了权威学术水平的名录吗?

(2)20世纪80-90年代所认定的各省区市那些有代表性的“常见民间故事”或“故事类型”,如今的命运如何了呢?在2006-2009年所开展的新一轮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给出了怎样的回答?

附带声明的是:这里主要讲的是民间故事,因为目前民间故事已经成为各地申报民间文学类项目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如不在理念上、实际工作中加以调整,当会给名录体系的建设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传承人问题上的遗憾

在《传承与传承人论》一文中,笔者曾对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的角色和作用发表过一些探讨性的意见。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在“非遗”保护第一线的朋友,常常向我提出有关民间文学传承人作用的问题,这里谨就民间文学的传承人问题再做些补充论述。

如今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和学界普遍认识到,“非遗”保护的核心在于对传承人的保护,并建立了传承人名录制度。一般地说,这是没有疑问的。在传统戏剧、传统曲艺、传统手工技艺、中医药等个人作用显著的领域,传承人的意义特别明显,他们的地位也较为容易确立。关于传承人的见解,同样也大体符合民间文学的情况。卷帙浩繁的史诗和近年发现的许多民间叙事诗,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有演唱艺人在演唱,史诗因艺人的演唱而得以存世。史诗《格萨尔》、《玛纳斯》、《江格尔》等长篇巨制的传人,已广为国内外所知。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著名史诗艺人对民族文化的巨大贡献,是毋庸置疑的,那些杰出的演唱艺人得到了社会的尊重,获得了很多荣誉。在民间,唱歌的能手(歌师)也是名声很大、备受尊崇的。歌仙刘三妹(姐)就是一例。相比之下,说故事的能人――故事讲述家,则没有著名歌手那样的声誉。但他们的历史功绩不能也不会永远被埋没于山野。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情况已经有所改变,我们改写了中国文化史没有农民故事家地位的记录。各省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在民间、在底层陆续发现了一些著名的故事讲述家,他们当中既有一生未曾出过远门而只在本乡本土生活,语言个性突出、口才超拔的农村老妪故事讲述家,也有见多识广、博学多才、能言善辩的故事讲述者。谭振山、魏显德、刘德培、宋宗科、靳正新、靳正祥、尹宝兰、李成明、佟凤乙、金德顺、刘德方、尹泽、陆瑞英、孙家香等一大串男女故事讲述家已经知名于世,有的故事家还应邀走出国门,登上了外国大学的学术讲堂。

年的故事来历 篇七

这是一个挺长的故事呢!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年”的怪兽,它非常凶猛,长着怪异的样子:它的双眼,又大又红,里面闪烁着**的光芒;它的大嘴巴里长着雪白的牙齿,十分锋利,舌头是蓝蓝的;它的皮毛,长长的,颜色花花**;它的四肢,又粗又短,手掌和脚掌上长着特别尖锐的爪子;它大叫的时候,发出尖锐和嘈杂的声音;它还有一条长满碧绿鱼鳞的长尾巴。因此,人们对它的外貌就产生了恐惧。人们发现“年”有一个习惯,平时,“年”就躲进水中睡觉,每到一年的农历的正月初一,“年”便爬出水面,来到陆地上祸害百姓,村民害怕“年”,于是,每到这个时候,村民们就躲进山洞中。

今年的这个时候又将来临,村民们都开始慌慌张张地收拾行装,带着家人,三五成群地向山洞赶去。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拄着拐杖,不紧不慢地向山洞走去,当他经过一间老婆婆的房子时,老爷爷对老婆婆说:“让我在这儿住一夜吧,您就帮我做些饭吧!”好心的老婆婆一听吓了一跳,战战兢兢地劝老爷爷:“哎呀,您可不能一个人留在这里。您不知道呀,近几年,村里来了个‘年’怪兽,它习性凶猛,专门吃百姓,您要是留在这里,一定会被‘年’吃掉的啦!这真是以卵击石呀!”老爷爷听了,一点也不紧张,反而若无其事地回应道:“没事,没事,您不必担心,我自有准备。您只需专心做饭就行了,‘年’我来应付。”听老爷爷这么有把握,老婆婆只好自己忙去了。

现在已是夜里,“年”从水中爬出来,甩掉身上的水滴,一摇一摆地向村子走来,准备摧毁房屋,祸害百姓。“年”的脚步真重,震耳欲聋,四周震起了小小的尘埃,到处一片朦胧。老婆婆听见“年”的脚步声,吓得毛骨悚然,心“扑通、扑通”直跳。“年”大摇大摆地走过来,突然,只见一位老人跳了出来,这位老人穿着红衣服,红裤子,笑眯眯的,他拿拐杖一指,拐杖立刻变成了一封爆竹,“噼里啪啦”地响起来。“年”听见爆竹声,就抱着头逃走了。躲在山洞中的村民们没听到动静,便大着胆子下山来,一看两位老人都好好的,“年”也逃走了,人们惊讶地望着老爷爷,老爷爷哈哈大笑,摇身一变,变成一位神仙,神仙笑着说:“我是玉皇大帝派来驱赶‘年’的神仙,现在不早了,我也要回去了。”神仙说着,一晃就不见了。人们终于明白,“年”最怕红色、火光和响声。

从此以后,每到农历的十二月三十,人们在门上挂好红对联,穿上红衣裳,点上红灯笼,敲起锣打起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间,通宵守夜。等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代代传下来,形成我国独特的传统习俗。

“年”的故事 篇八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的头上长着尖尖的角,比现在的大象还大几倍,比老虎还要凶几十倍。

“年”兽居住在海底,到了每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除夕夜,它就爬上岸来吃人和牲畜。他一口就能吃掉几十个人,被它吃的人数也数不过来。

因此每到除夕,村寨里的人们就会逃往深山,躲避凶猛的“年”兽的伤害。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乡亲们都害怕“年”来了,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

这个时候,从村子外面来了一位白胡子老爷爷,他对村民们说:“只要让我在村里住一晚上,我就能将‘年’兽赶走。

村民们都不相信,都劝白胡子老爷爷和他们一起上山去躲避吃人的“年”兽。

可是白胡子老爷爷坚持要留在村里,大家看劝不动他,只好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到了除夕的夜晚,凶恶的“年”兽像往年一样又出现在村子里。“年”兽一年没吃东西,已经饿坏了,它挥动着爪子,张着大嘴巴,挨家挨户寻找人的踪迹。

第二天,当村民们从深山回到村里的时候,发现白胡子老爷爷一点事也没有,大家都感到很惊奇。’白胡子老爷爷告诉大家:“我已经把‘年’兽赶走了,大家以后不用再怕‘年’兽了。”

一个年轻的村民问:“老爷爷,您是怎么做到的?”白胡子老爷爷笑呵呵地说:“‘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爆竹的响声,只要大家有了这三样法宝,‘年’兽就不敢再来捣乱。”

到了第二年的除夕,大家按照白胡子老爷爷的方法,早早地准备好了好多红色的东西、好多爆竹,家家都点亮了火把。“年”兽刚一到村子里,大家就“噼噼啪啪”地燃放爆竹,舞动着火把和红色的东西吓唬它。“年”兽一看见这样的景象,只能灰溜溜地哭着逃出了村子。人们看见赶走了“年”兽,高兴地大叫:“‘年’兽被我们赶跑了!年走喽!年走喽!”

由于大家担心“年”兽深夜再回来,所以轮流拿着火把守夜,不停地燃放爆竹,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年”兽看见深夜里也有火光和爆竹声,吓得再也不敢来了。从此以后,每年的除夕,大家都会燃放爆竹,在家门口贴上红色的对联、挂上红色的灯笼: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守夜等待新年。

这个风俗越传越广,久而久之,就成了我们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为了纪念我们的祖先赶走了凶恶的“年”兽,“过春节”又叫“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