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诸葛亮的简短故事【精选7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事迹吧,根据事迹的性质,可分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拟起事迹来就毫无头绪?高考家长网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7篇诸葛亮的简短故事,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诸葛亮的故事范文 篇一

朱熹在《通鉴纲目》中首先i刘备为正统,诸葛亮地位也大幅上升,尤其是东吴趁关羽北上宛洛,威震华夏之机偷袭荆州,致使诸葛亮《隆中对》恢复中原的策划功亏一篑,尤其为南宋盼望“王师北定中原日”的士民所痛诟。主题一经确立,元人《隔江斗智》杂剧描写诸葛与周瑜间争斗,周的形象因之被改塑。《隆中对》是了解诸葛亮和一部《三国演义》的核心关键。这个大策划的第一步就是“跨有荆、益”。荆州当时辖有九郡,包括了今日之两湖全部和两广的北部,无论处于中国腹心的地理位置之重要,还是面积之广大,都足以使“有志图王者”“心摇旌迷”。赤壁一战的核心问题就是决定荆州归属,连夷陵大战也是因荆州易帜引发的。其中周瑜和诸葛亮又联合又斗争的故事,不但成为赤壁一役成败的关键,而且还为决胜以后情节的发展增添了袅袅不绝的余韵,留下最著名的警语,便是周瑜临终前发出的感慨:“既生瑜而何生亮”。用金庸小说的套语(“套语”为话本小说的语词系统之一,颇近古意)来说,周瑜用尽心机谋害诸葛亮的种种打算失败之后,应该取的正确态度是“学艺不精,技不如人,认栽。”何况“小时候胖不算胖”,“退后一步天地宽”,“留得青山在”,“躲过初一,还有十五”等等,为自个想开点的说词道理有的是,何至于一而再,再而三挑战诸葛亮,而被活活气死呢?

说气小量狭,实在冤枉了历史上的周瑜,《三国志》反而特别赞许过他的“性度恢宏,大率得人”,“惟与程普不睦。”裴松之]《三国志》引《江表传》则补充说:“(程)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可见历史上的周瑜和小说戏剧中的周瑜差别之大,远胜于曹操。奇怪的是却没有热心人替他翻案,后人作翻案文章,说不定也有势利心作祟。

唐宋以前,历史上认定赤壁之战的主帅是周瑜,如李白的《赤壁歌送别》诗就说“二龙相争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说“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还特别强调“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两位都是川人,却都没有提到诸葛亮什么事,就是明证。北宋以后理学提倡尊王学说,朱熹在《通鉴纲目》中首先i刘备为正统,诸葛亮地位也大幅上升,说话戏剧艺人讲述三分故事,东吴患得患失的私心被张扬出来,尤其是他们趁关羽北上宛洛,威震华夏之机偷袭荆州,致使诸葛亮《隆中对》恢复中原的策划功亏一篑,尤其为南宋盼望“王师北定中原日”的士民所痛诟。主题一经确立,元人《隔江斗智》杂剧描写诸葛与周瑜间争斗,周的形象因之被改塑。

这也有艺术上的需要,否则就衬托不出诸葛亮的智谋气度的高超。衬托人物一般都以常人常态为基准,如《福尔摩斯探案》中的华生,《堂吉诃德》中的潘,以及《西游记》中猴哥儿的兄弟猪八戒的设置,都使主人公或因智谋之高妙出人意表,或因理想之虚幻令人回味。《三国演义》情况略有不同,它先用才智相若的周瑜,后以韬略相捋的司马懿来衬托、突出诸葛亮,以使诸葛亮一线贯穿。以至有读者认为《三国》自五丈原后可以不读,《红楼梦》自焚稿后不忍卒读的感慨来。周瑜不幸被选来担任这种尴尬角色,自然要写成嫉贤妒能,偏狭忌刻的人物了。

(摘自《陈酿三国》)

诸葛亮的故事 篇二

早就听说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杰出的人才。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真可谓智勇双全。今天,我看到一本书上有《空城计》这个故事是写诸葛亮的,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书,读了起来。

这个故事主要写了诸葛亮自失了街亭之后,准备撤离西城县。司马懿带领十万兵马,气势汹汹地向县城逼近。诸葛亮此时手下只有两千多老弱残兵,可是诸葛亮临危不惧,眼看魏军正向县城蜂拥而来,他却叫人大开城门,在门旁安排了二十来个士兵扮作老百姓扫街,然后他自己衣冠楚楚地在城楼上燃香抚琴。司马懿的部队赶到城门下,只见城门大开,百姓只管扫地,诸葛亮却坐在城头旁若无人、香烟袅袅,琴声悠悠。司马懿深知诸葛亮行事谨慎,他认定必有重兵埋伏,于是立刻就把全部兵马撤走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诸葛亮手下无兵却敢大胆地设了这样一个“空城计”,让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上了当。我想,我也要像诸葛亮一样,机智勇敢,遇事不慌,碰到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

诸葛亮的故事 篇三

诸葛家族,自司隶校尉诸葛丰以后,世代为官,诗书传家,自然藏书甚丰。这些藏书,叔父诸葛玄都留给了诸葛亮。移居隆中以后,生活安定下来,诸葛亮昼夜苦读,孜孜不倦。熟读了包含法家、名家、兵家、道家、史家、阴阳家、纵横家等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从天文地理到历史法典,从图阵兵法到诗文书论,从哲理算术到机械制作,从经济食货到抚乱安民之道,无不广泛阅读。

在阅读中,诸葛亮惊叹于先哲的大智大慧,沉醉于前贤的经典学说。每一本著作都博大精深,每一册典籍都高远深邃。这些书籍的阅读,极大地提升了诸葛亮的认知境界。

诸葛亮博览群书的情况,我们从他给刘禅的手抄书籍和出山以后的功业及他的治国方略中可以窥见一斑。

蜀汉建兴元年(223年),兵败白帝城的刘备病危,临终时给刘禅写了一封遗诏曰:“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由遗诏可知诸葛亮对法家著作《申子》《韩非子》《管子》是深有研究的,并认为是有益于王业之书,故郑重其事地手抄一遍给刘禅,启迪他从中领悟治理国家的方略。诸葛亮治蜀时,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正是他法家思想的体现。

《六韬》相传为姜太公所著,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诸葛亮少年时代就熟读《六韬》,出山之后独创八阵图阵法,变幻莫测,敌军闻风丧胆。杜工部《八阵图》诗曰:“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才华,与他青少年时期熟读兵家著作是分不开的。他所著述的《兵要》《将苑》《便宜十六策》被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广为精研。

诸葛亮《诫子书》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澹泊、宁静,正是道家始祖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道德经》曰:“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两相对照,不难看出诸葛亮的思想和老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诸葛亮《诫外甥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德,何患于不济。”绝,忍屈伸,俨然又是道家的正解。

诸葛亮长于巧思,发明了连弩和木牛流马,成为古代优秀的发明家,正是熟读哲理算术和机械制作书籍的结果,活学活用,才能有伟大的发明创造。

诸葛亮熟读《易经》,精研玄学,著有《阴经符注》和《阴经符序》,是一位玄学家。

诸葛亮的故事 篇四

地点:蜀国

人物: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等。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

周瑜我们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诸葛亮(想了想并坚定地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点点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皱皱眉)可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故作严肃地说)这是公事,请先生不要推卸。

诸葛亮(知道周瑜的意思)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周瑜(故意试探)十天能造好吗?

诸葛亮既然就要交战,(提高语调)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惊奇不已)那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诸葛亮(坚定严肃)只要三天。

周瑜(有些生气)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怎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斩钉截铁)甘受惩罚!

[听见诸葛亮要立军令状,周瑜高兴极了。让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说完,喝了几杯洒,诸葛亮就走了。诸葛亮走后,一直藏在后面听的鲁肃上。

鲁肃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

周瑜(冷笑道)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特意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备齐全。到时候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接着转向鲁肃)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连忙迎上前。

诸葛亮

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故作嘲讽)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

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故意提高语气)我自有妙用。第三天保管有十万支箭。不过(严肃地说)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鲁肃报告,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周瑜(疑惑不已)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了青布幔子和草把子。可第一天和第二天都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鲁肃(疑惑不解)你叫我来这做什么?

诸葛亮请你一起去取箭。

鲁肃 (莫名其妙)哪里去取?

诸葛亮不用问,去了就知道。

[说完,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 (毫不犹豫)立刻吩咐下去,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并让船上士兵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军官 (坚定又不放心)属下遵命!

鲁肃(吃惊)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诸葛亮 (笑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惊慌不已

曹操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眉毛锁紧)让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曹操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但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

诸葛亮 (高兴地摸胡子)快让军士们大喊“谢谢曹丞相的箭”,然后把船开回去。

[曹操得知上了当,可这边的船顺水顺风,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诸葛亮的简短故事 篇五

徐庶向刘备热诚地推荐诸葛亮(也叫诸葛孔明),刘备很高兴,便决定去访聘。当时诸葛亮正在襄阳城外隆中隐居。刘备携同关羽,张飞到隆中,不巧诸葛亮出了门,没见到。过了几天,刘备再冒着风雪去拜访,诸葛亮又跟朋友闲游去了。

两次见不到孔明,刘备有些失望,但是为了成就大业,他求才心切,不顾张飞关羽的埋怨,又安排第三次的拜访。这回诸葛亮并没外出,但是还在草堂上睡午觉没醒,刘备便谦恭地拱手站在石阶上等候,直等到孔明睡醒,才得以晤面。诸葛亮为刘备的其诚所感动,答应出山辅佐刘备,终於干出了一番事业。

“三顾茅庐”之后便用以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有时也表示多次拜访才见到对方。

诸葛亮的故事 篇六

2、马谡到达街亭后,不按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却骄傲轻敌,自作主张地想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当时,副将王平提出:“街亭一无水源,二无粮道,若魏军围困街亭,切断水源,断绝粮道,蜀军则不战自溃。请主将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马谡不但不听劝阻,反而自信地说:“马谡通晓兵法,世人皆知,连丞相有时得请教于我,而你王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知何兵法?”接着又洋洋自得地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置死地而后生,这是兵家常识,我将大军布于山上,使之绝无反顾,这正是致胜之秘诀。”王平再次谏阻:“如此布兵危险。”马谡见王平不服,便火冒三丈说:“丞相委任我为主将,部队指挥我负全责。如若兵败,我甘愿革职斩首,绝不怨怒于你。”王平再次义正辞严:“我对主将负责,对丞相负责,对后主负责,对蜀国百姓负责。最后恳请你遵循丞相指令,依山傍水布兵。”马谡固执己见,将大军布于山上。

3、魏明帝曹睿得知蜀将马谡占领街亭,立即派骁勇善战,曾多次与蜀军交锋蜀大军张郃领兵抗击,张郃进军街亭,侦察到马谡舍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挥兵切断水源,掐断粮道,将马谡部围困于山上,然后纵火烧山。蜀军饥渴难忍,军心涣散,不战自乱。张命令乘势进攻,蜀军大败。马谡失守街亭,战局骤变,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

4、诸葛亮总结此战失利的教训,痛心地说:“用马谡错矣。”为了严肃军纪,诸葛亮下令将马谡革职入狱,斩首示众。临刑前,马谡上书诸葛亮:“丞相待我亲如子,我待丞相敬如父。这次我违背节度,招致兵败,军令难容,丞相将我斩首,以诫后人,我罪有应得,死而无怨,只是恳望丞相以后能照顾好我一家妻儿老小。这样我死后也就放心了。”诸葛亮看罢,百感交集,老泪纵横,要斩掉曾为自己十分器重赏识的将领,心若刀绞;但若违背军法,免他一死,又将失去众人之心,无法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于是,他强忍悲痛,让马谡放心去,自己将收其儿为义子。而后,全军将士无不为之震惊。

诸葛亮的故事 篇七

我要推荐的一本书是——《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讲述了我们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值得我们好好阅读一番。

这本书讲述了无数的英雄豪杰和暴君昏王、乱臣贼子。中华上下五千年,沧海桑田,朝代更替,在这五千年的漫长岁月中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璀璨的文化。我读了《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在那么多的小故事中,有几个故事我印象最深,比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刘备三顾茅庐》等等。

《刘备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听徐庶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前二次去请,诸葛亮都不在家。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出山后,关羽、张飞说:“诸葛亮能有什么本事?”刘备听了以后说:“我得了孔明,就像鱼得了水一样。”关羽和张飞听到刘备这么说,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果然,诸葛亮出山后的第一场战役刘备就大获全胜。

读了这本书,你就会认识磊落直爽、英勇善战、负荆请罪的廉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能征惯战的卫青;知道《祖逖闻鸡起舞》《诸葛亮客死五丈原》《一代女皇武则天》《安史之乱,暴逆必败》等许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