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六年级记叙文范文优秀7篇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高考家长网为您带来了7篇六年级记叙文范文,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六年级记叙文 篇一

关于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一直是国内语文界关注的重点,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有对学生写作兴趣的研究,有对学生写作心理的研究,但纵观这些研究,或侧重于作文教学宏观规律的探索,或侧重于某一单项能力的培养,少有对学生个体写作状态和个性作文发展的关注。同时,缺乏对学生作文能力成长过程的整体把握,缺乏关注的连续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对作文能力提高循序渐进、反复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同一学段的学生写作能力的阶段不平衡性也有所忽略。

从作文教学实际来看,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剥离,与学生作文成长的实际相脱节。尽管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每个单元后都有一个写作训练要求,但那样的训练要求似乎只是重视与每个单元的阅读教学相对应,而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写作的主体——学生。何况,其中有些训练还只是片段训练,从训练次数上来说,每学期也只有六次。从学生作文成长的规律看,写作能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赖于丰富的作文实践,在适度的巩固强化中循序渐进地提升。笔者以苏教版七年级教材为例,第一学期的六次训练要求分别是“有感而发”、“说真话、抒真情”、“从生活中找‘米’”、“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简单地说明小制作”、“想象”;第二学期的六次训练要求是“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记事写人线索清楚”、“观察和描写事物的特点”、“抓住特点介绍动物”、“写消息”、“自由作文”。如果不认真钻研教材,不认真研究学生,只是不顾实际地照搬照用,一是有支离破碎之感,且有浅尝辄止的嫌疑,二是不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因此,笔者认为,初中作文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学生个体写作状况出发,认真梳理本学段作文训练目标,科学整合教材资源,根据初中生作文成长的一般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初中生作文成长周期”的概念分析

随着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思维水平、表达能力的发展,以及有效的作文指导与训练,其写作能力会表现出进一步巩固、强化、拓展、提升的阶段性和规律性过程。这种写作能力的链接和上升,我们称之为学生作文能力的周期性成长。

以初中生为例,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由幼稚渐趋成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各个方面(比如对一种文体或一种表达方式的把握)也有一个由低到高的渐进提升的过程。这个阶段,学生作文成长周期表现出如下特点:一是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不同学生的作文成长也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年级的作文成长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二是顺序性,无论是学生个体还是群体,作文成长过程都是缓慢的渐进的,与学生的阅读与阅历表现出惊人的契合。三是螺旋性,我们把学生的作文能力从某个低点上升某个相对的高点视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周期,无论是某个周期内能力的成长,还是不同周期的能力链接,始终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特点。四是迁移性,不同的作文能力之间具有迁移性,不同周期的作文能力之间也具有一定的迁移性。五是整体性,学生作文成长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知识水平、阅读能力、写作技巧、情感态度等整体提高的过程。

笔者认为,在研究初中生作文成长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既重视方法的研究,也重视对“人”的研究,作文成长周期不以学段、年级或年龄作为划分依据,而以学生写作能力为主要标准。二是关注学生个性心理特征,针对学生的兴趣需要、生活特点、年龄特征,培养良好的写作心理。三是关注学生作文基础,注意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四是关注学生的作文兴趣与习惯,通过立体的个性化的写作训练与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

三、基于“初中生作文成长周期”的教学策略

(一)梳理教学重点,精练训练目标

1.抓好一条经线——以记叙文为主的写作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的写作是这样描述的:“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不难看出,记叙文写作是初中作文教学的重点。从各地中考命题情况来说,记叙文占了极大的比重。因此,在七至九年级,要把记叙文的训练作为一条主线。七年级侧重训练写人叙事的记叙文,要求从生活中选择材料,能将一件事情记叙清楚,能通过详略得当的几件事写人。八年级侧重训练写生动的记叙文,能写好细节,有一定感悟。九年级侧重训练写厚重的记叙文,能进行生动的细节描写,能写出人物、事情的厚度,有较为深刻的思考,文章主题深刻。而对于说明文可以在七年级学习了说明文单元后,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说明文;八年级学习了生动说明后,指导学生写生动的说明文。九年级上学期可以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议论文。

进一步细化训练目标和过程。比如训练写叙事的记叙文,可以从有条理地写清楚一件事情,到有详有略地写一件事情,还可根据选材,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角度进行训练。再如训练写人的记叙文,可以指导学生由写亲人开始,再到写身边的人,如老师、同学等,再到平写平时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人,如食堂工人、清洁工、交警……这样系统有序地分类推进训练,有助于促进学生作文水平循序渐进地提高。

2.抓好两条纬线——单元(主题)写作和专题训练

在明晰七到九年级的写作训练方案后,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将阅读教学、文体训练、单元(主题)写作、专题训练进行有机整合。在运用教材中单元写作材料时可以打乱它原有的顺序为我所用,有计划形成某一类作文的系列训练。

同时,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技法的专题训练,教师在新接班时,应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专题调查,了解学生作文的优缺点,根据学生的作文能力进行合理归类,整体构思和分类设计作文专题训练的方案;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制定相宜的阅读和作文提升计划。如可分步骤进行审题训练、谋篇训练、描写训练、详略训练、升华训练等;从描写角度来看还可进行人物描写、场面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专题训练。

3.写好两类小文章——片段练习与应用文写作

片段训练内容广泛、反馈迅速、操作灵活,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初一起始年级,学生练习写人的记叙文时,不妨辅之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为专题的片断训练。到了初三再回归记叙文的写作训练时,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指导学生以侧面描写、气氛渲染、场景烘托为专题的片段训练。为了训练学生观察和描写的能力,语文教师必须做一个有心人,既要有较为详细的计划和相应的训练步骤,又要善于抓住生活的细节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春桃夏荷、秋菊冬梅;春燕夏蝉、秋雁冬雀;晨雾暮霭、风雨雷电;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大自然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写作对象。

应用文写作被不少老师忽略,这主要是因为中考很少考到,即使训练也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十分不利的。应用文的训练,教者要做到心中有“谱”,灵活安排。比如班委会要开展活动,布置学生拟一则通知;班级开展爱心捐助,要求学生写一份倡议书;哪位同学遗失了物品,起草一则寻物启事,等等。

(二)拓宽训练途径,重视作文实践

1.自由作文

定期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习,给学生最少的限制,最大的自由,让学生有真正的表达自我的机会。写作内容不作要求,大到国家大事,小到路边新闻,读了一本书,看了一部电视剧,碰到一个陌生人,想起过去的事,幻想未来的情况,只要是有感而发,都可以写;文体不设限制,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作文批改方式上也给予学生自由,可采取老师批阅、组内互评、交换修改、流改、集体修改等方法,同时,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整理、回味。这种自由作文,体现人性回归,学生不把写作看成是高不可攀,而是我手写我心的自由表达,就必然能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2.情境作文

通过情境的设置,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增强情感体验,激发写作欲望。作文情境给学生提供了多向思维、多角度思维的契机,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设置了一个启迪心智的温床。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步完善了情境作文教学法,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并从古典文学理论“意境说”中汲取营养,逐步探索出一条“创设(情境)——体验——想象——描绘(情境)”的情境作文教学的路子,不少老师运用情境作文教学法进行公开教学获得一致好评,情境作文已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作文教学方法。

3.对话作文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直以教师为阅读对象,阅读对象的单一、无变化,使学生作文流失了生命营养和人文价值。“对话作文”是以平等对话的理念为基础,关注学生作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从作文功能入手,激发学生表达的需求与热情,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我们利用“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等节日,要求学生与父母与老师与同学与朋友进行作文对话,回忆生活的点点滴滴,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父母、老师、同学、朋友阅读作文后及时作出回应。这样的作文因为有了明确的阅读和交流对象,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大大提高,作文往往能发挥出较高水平。

4.达标作文

为了改变作文教学费时多、周期长、反馈慢、收效少的现状,我们提出达标作文的教学策略。它以课程标准中写作教学要求为综合目标,以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循序渐进为基本原则,以控制作文的单位时间、缩短作文周期、增加作文训练次数、当堂训练、当堂反馈为主要手段,努力提高作文教学效率。达标作文教学的基本程序分为五步,即:设标——达标——反馈——评价——矫正。这种“短、平、快”的策略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完善以上作文教学策略的同时,我们还摸索了一些有效的激励措施:一是适切性评价,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采用不同的评分标准;二是发展性评价,以发展的眼光,随着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采取相应的评价标准;三是开放式评价,教师不再是学生作文唯一的评价者,采取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此外,我们还拓宽学生发展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到成长的快乐。①利用学习园地、文化角、黑板报、橱窗、校园广播站、手抄报等阵地推介学生优秀习作;②鼓励学生将优秀习作投寄报刊社;③编辑校刊《雉水西园》,发表学生优秀习作;④组织文学社团活动,开展“我爱文学”、“小作家讲坛”、“小记者采风”等专题活动,定期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体验生活,陶冶情操,获取写作素材;⑤邀请知名作家、学者走进校园和师生零距离接触,畅谈写作体会,交流写作经验,分享写作快乐。

六年级记叙文 篇二

韩美权威六年级叙事作文 :忘不了的一次批评_600字,更多六年级叙事作文 :忘不了的一次批评_600字相关信息请访问韩美。 岁月匆匆而过,蓦然回首,我已走进小学校园近六年了,念及往事,不胜唏嘘。那人生道路上,无数次批评就像波涛起伏的海浪,荡漾在我的心头,洗刷着我的心灵,是那样的亲切而熟悉,又是那样的美好和谐。这次的批评就一直使我不能忘怀。

记得那一次,期中考试成绩公布,数学我考得了97分,我本来很高兴,因为97分已经是全班最高分。我回家后迫不及待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面带笑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不错呀,下次继续加油!”说完便叫我拿试卷她看,妈妈看着试卷,是那么专注,很快她皱着眉头,我心想:糟糕,势头不妙,肯定是看到我错的题都是不应该错的了,可是,出乎意料,妈妈一转过头来,脸上带笑,这时我才定了定神。妈妈指着那道出错的题和颜悦色的对我说:“怎样?这些题不会做呀?”我小声说:“不是,只不过是粗心大意罢了。”妈妈不紧不慢地说:“难怪,这些题对你来说并不算难,只是考你有没有细心审题。”语气中略带严厉。我惭愧地说:“我已经很细心地把每一道题都检查过几遍了,但就是检查不出问题。”我真有点想哭的感觉,但却没有哭出来,妈妈的语气又加重了说:“你不是没有检查不出,而是你本身骄傲,自以为是,检查时,没有认真细致,所以才会出错。你要知道,骄傲使人落后,虚心才会使人进步。骄傲可是人生道路的拦路虎,,你一定要打败它??。”我微微地点头。妈妈的话既严厉又诚恳,从此以后,我一定会改掉这个缺点。

六年的小学生活快要过去了,那闪动在我记忆海洋中,有着无数的浪花,其中,这一次批评的浪花最闪亮,时刻鞭策着我!

六年级:...

六年级记叙文 篇三

(一)教学现状。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是普遍处于无序状态,高耗低效现象极其严重,且未引起应有的重视。作文教学的随意性与无序性是导致学生写作能力不如人愿,直至语文教学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

(二)教材现状。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将阅读与写作分开编写。写作教材将高中的写作训练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第一册),按照写作心理的几个方面编排,力图使学生掌握写作规律,提高写作能力。第二阶段(第二至五册),主要培养写作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的能力,培养写作几种常用文体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尝试文学小创作。第三阶段(第六册),按照写作过程的几个方面编排,力求使学生把握书面语言表达的规律,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第一阶段编排的序列为:感受与思考、想象与联想、再现与表现、个性与创新。第二阶段编排的序列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其他各种文体(散文、诗歌等)。第三阶段编排的序列为:立意与选材、思路与结构、文体与文风、本色与文采。很显然,教材编排是从写作的三个角度来体现其序列性的。但教材序列的不合理性也是显然的:第一,教材中三个阶段的划分是按时间的线性来进行的,而在写作实践中这三个序列不是线性发展的。尤其是第一、第三两个阶段的安排,各用一学期时间且是第一学期和最后一个学期,分别从写作心理与写作过程来要求学生掌握写作规律和表达规律,其不可操作性是显而易见的。第一阶段目标难以达成。第二,写作教材内容与阅读教学内容错位。如第三册阅读教材是诗歌与散文,而写作教材却是两个单元的议论文。读与写相背离是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与能力的形成的。第三,写作技巧的指导没有得到重视。这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写作技巧指导无本可依,进而盲目随意。目前作文教学较多地以高考为指挥棒,师生都急功近利,更使写作指导忽略了学生写作能力的逐步建构过程,写作学习偏离了方向,甚至于在压题虚构上耗费精力,这不仅本末倒置,而且也扼杀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结果当然是事与愿违。

二、重建高中作文教学序列的构想

(一)目标定位

高中作文教学应遵循定向原则,即高中三年有明确的总目标,每学年、每学期乃至每单元都要有明确的分目标,这些目标环环相扣,形成合理梯度。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写作部分要求“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力求有创意”;“理清思路,确定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根据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语言要规范、简明、连贯、得体”;“养成观察、积累、思考和多写多改的习惯”;“作文每学期一般不少于5次。三年中其他各类练笔不少于3万字。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以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根据这两份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要求,我认为高中作文教学的目标可以理解为:

1.培养学生敏锐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并能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在真切的现实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激发写作欲望。学会各种搜索写作素材的方法。

2.掌握相应的写作知识,能根据思想与情感的表达需要恰当地选用文体,自如地展开联想与想象,自如地运用写作技巧。

3.发展学生思维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发现其中的本质。能辩证地思考,力争能创造性思考。

4.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自由地、有个性地表达,并且能进行创造性表达。

(二)教学序列

1.高中作文教学四项目标分解内容及其序列:

(1)积累生活素材:观察与感受生活(观察方法、积累素材的方法)――思考生活(思考身边生活、思考人生、思考社会)。

(2)写作知识:第一,文体知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其他文体(散文、小小说、随笔、寓言故事等)。第二,章法技巧:立意、选材、思路、结构。

(3)思维能力:联想能力、想象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4)表达能力:表现、再现、文采。

2.各学期作文教学内容及序列:

(1)高一上学期:熟练驾驭记叙文文体;积累生活素材,学会观察与感受生活,思考生活;正确地选材与立意;表达上恰当地运用再现与表现。序列安排:五次记叙文训练的内容:①了解观察生活的途径,训练挖掘生活素材的能力。养成积累的习惯。以写人为主,恰当地运用各种写人的技巧,力求写出人物的个性。②正确处理材料与中心的关系,训练学生思考生活,从生活素材中提炼出自己的独到认识。以叙事为主,力求叙事完整流畅。③熟练地运用再现与表现,叙述清晰流畅,描写绘声绘色,说明简明扼要,抒情议论能成为文章的点睛之笔,揭示与升华作品的主题。④再现与表现做到能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理。⑤写出有个性的记叙文。重点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初步训练创新思维。散文写作训练一次,训练目标为写景抒情,学会借景抒情,托物抒怀。

(2)高一下学期:训练记叙文和说明文。记叙文三次,说明文两次,创新作文一次。记叙文训练目标为写出人物的个性、写出事件的波澜;说明文的目标为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创新作文的目标为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序列安排为:①训练记叙文,写出人的个性,善于抓住人物的特征传神地刻画人物的心理、肖像、言行或细节,自如地运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等手段,写活人物。②训练记叙文,叙述出事件的波澜,学会运用悬念、倒叙、巧合等手段。③训练记叙文,合理安排文章结构。掌握开头、结尾与过渡的技巧,巧妙地运用叙述、描写、抒情与议论。④训练说明文,抓住事物特征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合理地安排好说明顺序,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⑤训练说明文,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恰当地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和描写的表达方式。⑥创新作文训练,力求写出学生的个性。

(3)高二上学期:训练散文

四次,诗歌一次,个性作文一次。学期目标为:掌握散文写作方法与技巧。训练想象与联想能力、再现与表现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序列为:①散文,训练联想能力。运用各种联想方法,拓宽文章的思路,丰富和加深文章的内容。②散文,训练想象能力,运用想象开拓思路,丰富表现内容,塑造新颖独特的艺术形象。③散文,训练形散神聚、开合收放的技巧。④散文,训练“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化理为事等构思技巧。⑤诗歌写作,训练选择典型意象用简洁且富有韵味的语言含蓄地表达思想情感。⑥个性作文,训练创新思维。

(4)高二下学期:掌握议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尝试小小说写作和寓言故事写作。训练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了解常见的作文题型及审题方法。写作训练六次。议论文三次,小小说、寓言故事各一次,个性作文一次。序列为:①议论文,训练有理有据地说理。积累相应的事理论据和典型的事实论据。②议论文,训练有条有理地论证,掌握议论文常用的几种思路。③议论文,训练辩证地分析事物。④小小说,尝试选择恰当的角度虚构人物和故事情节来反映生活。⑤尝试寓言写作,学会寓理于事。⑥话题作文,学会话题作文的审题,尝试以寓言故事言理。

(5)高三上学期:自如地写作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文体,尝试札记、随笔和社会生活评论的写作,掌握文章的修改,写升格作文。全面提高写作能力。写作训练八次,序列为:①记叙文,较为自如地运用写人叙事的技巧,力求人物形象生动、故事情节曲折动人。②说明文、议论文,训练图画作文的题型。针对一幅漫画或一幅哲理性图画写作说明文和议论文。训练联想或想象能力,条理清楚的说明能力,对生活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说理能力。③散文,处理立意与选材、构思与结构的能力。④针对上次写作的散文进行修改,写作升级作文。训练作文修改能力。⑤札记、随笔写作,训练学生用这种写作方式提炼思想,积累素材。⑥尝试社会生活评论写作。⑦材料作文,区别材料作文与读后感、话题作文的不同,掌握这种题型的审题与写作方法。⑧个性写作。

(6)高三下学期:训练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应试能力。按照高考大纲中写作能力的要求,前五个学期的目标是基础等级,本学期则力求达到发展等级。即: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写作训练八次。①话题作文,训练审题、拟题以及文体选择。②话题作文的变化类型,训练此类作文的写法,在文体形式上尝试创新。有文采地表达。③训练图画作文,了解图画作文的不同形式及应试措施。④训练材料作文,训练准确审题,在内容上尝试创新。⑤训练续写与改写,训练想像能力与创造能力。⑥训练话题作文,重点训练辩证思维与有文采地表达。⑦升级作文,训练考场作文修改能力。⑧话题作文,训练结构艺术与语言艺术,讲究巧妙的开头与结尾及恰当地选择表达方式。

3.训练形式。

随笔、大作文、小作文三点一线,用随笔积累材料,靠大作文定格,小作文促升华,三者有机结合,循序渐进。训练序列中列出的是大作文训练目标,但学生的写作能力仅靠一学期五至六次的训练是难以形成的。因此,要以周记的方式写作随笔,与阅读教学同步的小作文方式来促升华。这样方可切实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增强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六年级记叙文 篇四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语口语测试任务难度研究”(11cyy027)

[作者简介] 聂 丹(1974—),女,黑龙江牡丹江人,北京语言大学副研究员,文学博士。研究方向:汉语测试,对外汉语教学,语用学。

[摘 要] 在命题说话式的口语测试中,体裁是影响被试表现和测试效度的重要因素,但相关研究非常缺乏。在四类体裁中,叙述体最容易,描述体其次,说明体再次,议论体最难;在六种体裁认知类型中,叙述过去、描述静态、叙述现在相对最容易,说明居中,而描述心理与议论最难。根据这一体裁难度层级关系,我们可以对口语测试题目的体裁难度进行描述和评价,并为口语测试题目的选择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体裁;难度;普通话水平测试

[中图分类号] h1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2)02—0103—04

a preliminary study on genre difficulty hierarchy in psc

nie dan

(the chinese proficiency test center, beijing language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in topical speaking test, genr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which affects the candidate’s performance and the test validity. but the related research is lacked. it is found out that among the 4 genre types, the easiest one is the narrative style, the second one is the descriptive style, the third one is the expository style, and the most difficult one is the argumentative style; and that among the 6 cognitive types, narrating the past, describing the static state, and narrating the present are relatively the easiest, exposition at the middle, and describing the mental status and argument are the most difficult. according to that genre difficulty hierarchy relation, we can describe and evaluate genre difficulty of items in speaking test, and provide referenced basis for choosing and designing items in speaking test.

key words:genre; difficulty; psc

一 缘 起

在“命题说话”这类要求被试者成段表达的口语测试中,题目的体裁类型往往会影响被试者的口语表现,也就是说,不同的体裁类型,其难易程度可能不同。尽管在口语教学及测试实践中,有时也会对体裁类型的难度有所考虑,但一般仅停留在经验和感觉层面,缺少理性分析和科学检验。鉴于体裁在教学与测试实践中的重要性及相关研究的薄弱性,我们拟以普通话水平测试(psc)的“说话项”题目为例,对不同体裁类型的难度层级进行一次探索。

在psc“说话项”中,一共提供了30个备用题目,被试者可以事先准备,考试时一般从抽到的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题目进行3分钟的自由表达

这30个备用题目及相关说明见参考文献[1]。。尽管这些题目都是高度概括性的标题式题目,限制度小、开放度高,回答的内容和角度可以多种多样,但是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出每个题目所预示的主要体裁类型。这样一来,30个题目就可以划分为有限的几种体裁类型。我们想知道,被试者在选择题目时是否会受到体裁类型的影响?不同的体裁类型对被试者来说是否存在难度差异?如何从体裁角度来评估30个题目的难度层级?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了解不同体裁类型的难度层级关系,从而增强口语测试题目设计的目的性和口语表现评价的合理性。

二 体裁的分类

(一)传统体裁的分类

“体裁”(genre)这一术语通常用于对书面语篇(文章)的分类描述。传统的文章体裁类型一般采用四分法:描写体、叙述体、说明体、议论体。这是基于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类型来划分的。“所谓表达方式,即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又以前三种为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叙述,就是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表述出来;议论,就是论是非,就是讲道理,作者通过现实材料和逻辑推理阐明自己的观点,鲜明地表示自己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说明,用简洁准确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

状态、动作或景物的性质、特性具体地描述出来;抒情,是通过种种方式方法表达感情。通常我们所说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是就其表达方式的侧重点而言,并不是记叙文只有记叙一种表达方式,议论文只用议论一种表达方式,而往往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2]这就是说,表达方式是文章体裁特征的一个主要标志,以记叙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就是记叙文,以说明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就是说明文,等等。

由于口头语篇与书面语篇具有某些一致性特征

很多语言学家用“语篇”(text)指书面语言,用“话语”(discourse)指口头语言。halliday等则认为,“语篇”可以同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所以,我们借用“体裁”这一术语特指口语测试中被试输出的口头语言的语篇类型,根据主要的表达方式类型也可以分为描述体、叙述体、说明体、议论体。不同体裁的口头语篇不仅具有结构、语言等方面的显著外部特征,而且具有典型的认知需求特征。通常来说,口语测试输入的具体题目或问题,就预示或规定着被试者输出话语的体裁类型。比如,“请你讲一件最有意思的事情”,显然预示着输出话语的体裁应是叙述体;而“你怎么看待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则规定着输出话语的体裁应是议论体。在规定语篇体裁形式特征的同时,也规定着不同的认知难度。

湖 南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2年第2期聂 丹:普通话水平测试体裁难度层级探析

(二)“说话项”体裁的分类

1.前人的分类

关于psc“说话项”的30个备用题目,有的研究者按体裁将其归为三类:(1)记叙描述类,包括“我的学习生活、我的业余生活”等写人、写事、写景的题目;(2)议论评说类,如“谈谈社会公德、谈谈保护环境”等;(3)说明介绍类,如“我喜爱的小动物、我最喜欢的植物”等。[3] 我们觉得有以下问题:首先,类型称谓不够恰当。比如,将记叙和描述归为一类,分类不够细致,导致该类之下的题目数量最多,应将二者分开;再如,将说明类仅限于介绍,缩小了说明类的内涵,事实上,该类根据思维方式的不同,包含多种多样的认知类型。其次,归类也不甚恰当。比如,“我喜爱的小动物”被归入说明类,而“我喜欢的季节”被归入记叙描述类,二者在认知类型上很相似,归入不同类令人费解。

还有的研究者将30个题目分成五类:(1)记叙性表达:我的愿望、我的学习生活、我尊敬的人、我喜爱的动物、童年的记忆、我喜爱的职业、难忘的旅行、我的朋友、我的业余生活、我喜欢的季节、我的假日生活、我的成长之路、我的家乡、我喜欢的明星、我喜爱的书刊。(2)议论性表达:谈谈卫生与健康、谈谈服饰、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谈谈美食、谈谈社会公德(或职业道德)、谈谈个人修养、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3)抒情性表达:学习普通话的体会、我向往的地方、购物(消费)的感受、我和体育。(4)描写性表达:我的家乡、难忘的旅行、我向往的地方、谈谈服饰、我喜欢的季节。(5)说明性表达:我喜爱的文学(或其他)艺术形式、我所在的集体(学校、机关、公司等)、我喜爱的书刊、我和体育、我喜爱的动物、我喜欢的明星、我喜爱的职业。在上述五类中,记叙性表达和议论性表达占据多数。有些题目所蕴含的表达方式不限于一种,比如“我的家乡”既归入了记叙性表达,又归入描写性表达,等等。[4]

上述分类相对比较细致。不过,有些题目的归类也还值得商榷。比如,将“我和体育”列入“抒情类”就有些牵强;而“我喜爱的书刊”按其主要表达方式应属于“说明类”,归入“记叙类”似乎不太合适。另外,“抒情类”下属的几个题目主要侧重对心理的描述,仍可算作“描述类”,而不必单列一类。

2.本文的分类

按照传统体裁“四分法”,我们对30个题目的体裁重新进行了分类,并对描述、叙述、说明、议论各体裁的内涵特征重新进行了界定和描述。另外,根据30个题目的内容,我们对描述、叙述体裁的内部认知类型进行了再分类;而对于说明、议论体裁,由于题目所提供的信息有限,很难细辨其内部认知类型,所以未予细分。这样,就一共有六种体裁认知类型:描述静态、描述心理、叙述过去、叙述现在、说明、议论。(见表1)由于体裁划分完全是基于标题式的题目,而不是实际的语篇,因此尽管判断体裁类型时我们力求客观,但恐怕很难完全

做到,只能反映大致的归类倾向。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实证研究来调查这四类体裁、六种认知类型的难度层级。

三 调查研究

(一)研究方法

我们对上述30个题目的难度感知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共计38人,相关背景信息见表2。

表1 psc“说话项”30个题目的体裁分类

体裁

小类

题目

描述体(对静态事物、动态场面或心理状况的以空间顺序为主的横向描摹,基于视觉观察或内心感受,具体、形象、可感)

描述静态(人、物、景、处所)

19我的朋友、02我尊敬的人、28我喜欢的明星(或其他知名人士)、17我喜爱的动物(或植物)、21我喜爱的季节(或天气)、25我的家乡(或熟悉的地方)、15我向往的地方

描述心理(心情)

07学习普通话的体会、30购物(消费)的感受

叙述体(对过去、现在、将来的具体事件按照时间顺序的纵向记叙,基于回忆或想象)

叙述过去

04难忘的旅行、03童年的记忆、23我的成长之路

叙述现在

16我的学习生活、06我的业余生活、08我的假日生活

说明体(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介绍、解释、列举、比较、归纳等,需要抽象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14我喜爱的书刊、05我喜爱的文学(或其他)艺术形式、12我所在的集体(学校、机关、公司等)、24我知道的风俗、18我喜爱的职业、26我喜欢的节日、01我的愿望(或理想)、10我和体育

议论体(对客观现象的主观判断、选择、评价、预测、辩论等,需要抽象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1谈谈美食、22谈谈服饰、20谈谈卫生与健康、27谈谈社会公德(或职业道德)、13谈谈个人修养、29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09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我们设计的问卷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按照《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中提供的30个备用题目的顺序将题目依次列出,然后让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对题目难度排序。1分代表最容易,2分代表第二容易,依此类推,分值越大则代表题目越难,分值相同则代表难度相同。我们将根据每个题目的平均分值计算每种体裁及认知类型的平均难度值,据此进行体裁类型难度排序,并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难度差异显著性检验。第二部分是让调查对象说明题目难度排序的理由,我们将提取其中有关体裁方面的描述进行定性归纳。

(二)研究假设

凭借有关体裁难度的传统看法或经验,我们提出了以下研究假设:四类体裁从易到难依次为叙述<描述<说明<议论,六种认知类型从易到难依次是叙述现在<叙述过去<描述静态<描述心理<说明<议论。

(三)研究结果

在回收的38份有效答卷中,各卷评分量表的层级不尽一致。其中,28.9%的答卷将题目难度分作5级,42.1%的答卷不足5级,29%的答卷超过5级。对于量表超过5级的答卷,我们尽量按照题目数量平均分配的原则都合并成了5级量表。经过这样的调整后,我们得出30个题目的平均难度值及排序结果,见表3。

基于表1和表3,我们得出了四类体裁、六种认知类型的平均难度,见表4、表5。

由表4可见,四类体裁的难度排序是:叙述<描述<说明<议论。经统计检验,四类体裁难度主效应显著(f(3,111)=91.073,p=0.000)。多重比较显示,各体裁之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显著(p<0.005),表明上述难度序列在统计学上成立,验证了我们的研究假设。

由表5可知,六类认知类型的难度排序是:叙述过去<描述静态<叙述现在<说明<描述心理<议论。统计检验结果显示,六类认知类型难度主效应显著(f(5,185)=58.732,p=0.000)。经多重比较,描述静态与叙述现在(p=0.426),描述静态与叙述过去(p=0.113),描述心理与议论(p=0.059)之间的难度差异均不显著,叙述现在比叙述过去略难(p=0.032),除此之外其他类型两两比较的难度差异都显著(p=0.000)。这表明,叙述过去、描述静态、叙述现在相对比较容易,说明的难度居中,描述心理与议论相对最难。其中,描述心理之所以与描述静态的难度差距很大,已达到议论水平的难度层级,恐怕是由于心理描述比较抽象、细腻、微妙、难以捕捉,对其认知的难度相对较大。综上,我们修正了研究

假设,六类认知类型的难度层级关系如图1所示。

需说明的是,由于上述题目只是规定了一个话题范围,并未限定使用哪一种体裁,在实际回答时,被试者可以根据个人的理解和喜好,从不同角度展开。比如,“谈谈美食”,既可以描述一种自己喜欢的美食,介绍其色、香、味等,这是描述;也可以讲述自己学做一种美食的前后经过,这是叙述;还可以说明一种美食的制作方法和步骤等,这是说明;另外还可以讲述美食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美食的鉴赏、对美食的看法和态度等,这就主要是议论了。我们上述分类只是基于题目本身所做的判断,而被试者实际会采用何种体裁,我们无法确定。

析讨论

在38份答卷中,有31份有效回答了问卷的第二部分内容,即描述了对题目难度排序的理由。其中,集中提到了两类影响题目难度的因素,一是话题因素(29份,94%),一是体裁因素(20份,65%)。关于话题因素对题目难度的影响问题我们已另文探讨[5]。本文仅提取了这20份提及体裁因素的答卷,基本观点及分布见表6。

需要较多逻辑或辩证思维,对条理性要求高,结构不好组织,构思难度大,则题目难。

尽管答卷份数不多,但不同程度地反映和认同了上述对体裁难度层级的调查研究结果。例如,有的调查对象写到:

“客观性叙述题目简单一些,主观性陈述理由的题目难一些。同样的题目,如‘我所在的集体’,如果说成叙述性的,介绍性的,就容易说;如果说成议论性的、评论性的,就不容易说。所以,是叙述介绍还是评价说理,对难度很有影响。”

还有的调查对象写到:

“用母语叙述,应该是题目越小、题材越熟悉越容易。题目太宽泛反而要费心组织语言,考虑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增加了思考和准备的时间。‘我和体育’,‘我喜爱的动物’,题目很具体,很客观,叙述和介绍就行,所以容易说。‘我的愿望’,‘谈谈个人修养’,题目很宽泛,很主观,考查是否有思想,需要思考,所以难。”

总体说来,调查对象普遍认为体裁难度会影响题目的难度,叙述介绍比评价说理容易;题目越具体、思维方式越单一则越容易,题目越抽象、思维方式越复杂则越难。

四 结 语

在命题说话式的口语测试中,除了话题因素之外,体裁类型也是影响测试题目难度和被试口语表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题目可以是无限的,但体裁类型是有限的。了解体裁类型的难度层级,有利于合理地设计题目,根据测试目的选择适合于被试语言水平的体裁类型。本文以psc“说话项”30个备用题目为研究材料,将其归纳为四类体裁、六种体裁认知类型。通过难度感知的问卷调查,我们得出了体裁难度的层级关系:(1)在四类体裁中,叙述体最容易,描述体其次,说明体再次,议论体最难。(2)在六种体裁认知类型中,叙述过去、描述静态、叙述现在相对最容易,说明居中,而描述心理与议论最难。

参照上述体裁难度层级关系,我们可以对口语测试题目的体裁难度进行描述和评价,也可以为口语测试题目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一些启示。特别是对于第二语言口语测试来说,应该根据被试群体的语言水平来选择适合难度的体裁类型。比如,针对低水平的被试者,可以首选叙述体以及静态描述等;针对中级水平的被试者,可以选择说明体,增加体裁的逻辑思维难度;而只有对高级水平考生,才能选择议论体以及心理描述等。

受研究材料的限制,我们没能考察更多体裁认知类型的难度,特别是说明、议论体裁的认知类型复杂多样,其难度关系还需要深入探究。[参 考 文 献]

[1]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 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赵凤岐。 了解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j].文教资料(初中版),2004,(9):27-34.

[3] 上海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 普通话水平测试手册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 姚喜双。普通话口语教程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 聂丹。普通话水平测试话题难度及影响因素探究[j].考试研究,2011,(3):56-64.

[6] bachman, l. f.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 [m]. shanghai: shangh

六年级记叙文 篇五

关键词:作文评分标准;操作性;说理;记叙;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3-085-1

第一,细化评分识别标准,易于把握操作。

与历年相比,今年的评分标准表格首次直接增加了一列“切题”,并且还简洁地分为三类:切题、基本切题、不切题。这一新增内容,个人觉得专家组已经完全摒弃了传统的“切入分评分法”,真正意义上建立起“六类作文评分法”。不设切入分,是从2009年“品味时尚”这道考题开始的,历经4年,修成正果。这样好处是,让好、中、差可以初步区分开来,也就是“切题的”进入一二类卷;“基本切题的”进入三四类卷、“不切题的”只能进入五六类卷。即便这样分类,还是粗略的,可是不必担心,又有一列紧跟其后,那就是“立意”这一栏。“立意”分为“独到、深刻”,“准确、正确”,“基本正确”,“略有牵强”,“牵强附会、硬贴标签”,“不正确”这六类。专家组列出的区分度较大的这六类标准,使得评卷老师在先前“切题”的粗略判断上,获得了进一步的明确指导,为后面在按文体分类的标准判断上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上这两步创新性的设置,无疑为一线的语文老师评卷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步骤。在平时的作文评分中,可以用来替代“切入分”旧式做法,减少保险分,加大作文水平的区分力度,便于平时就能把学生的真实水映出来。

第二,专设“说理/记叙”一栏,表述清晰分明。

今年的评分表中另一个亮点就是专设“说理/记叙”一栏,按照文体的不同分类分层表述,一目了然,便于阅卷老师分等识记并对考生的作文水平进行分类分档打分。这是江苏独立命题来,“说理/记叙”一栏在评分表中首次亮相,而往年这些表述大多数出现在“几点说明”里,明显不及今年的清晰明了。实际上,这样安排对高中老师平时的作文批改提供了较为清晰规范的分类表述。

比如记叙文,它也有这样几类:“记叙生动、细节感人”“记叙真实、叙议恰当”“写人叙事能力一般”“记叙描写能力很弱”等。“记叙生动、细节感人”旗帜鲜明地展现出高考记叙文的高端要求,只要你用文字呈现出来的文章生动形象,有让人心头一颤的细节,江苏作文阅卷专家组顾问何永康教授指出,好的记人叙事的文章,均凭形象和情趣来打动读者。特别强调“一以当十”的、生气灌注的“细节”描写,有“亏他想得出来”的小情节,都有“亏他想得出来”的好细节”。例如,有考生在《忧与爱》中不同地方三次描写母亲的头发。第一处,开头不久,考生很聪明地用“那丝丝飘挂在耳边的零乱的秀发,也似乎一直拨动着我的心弦”暗示出母亲对“我”高考的担忧,并且巧妙地点了题;第二处在文章中部,考生来一句“那几缕头发,依旧坚守着它们的阵地”,用头发坚守阵地,不正写出母亲的坚强么?第三处是在结尾,“母亲,这时的你是否在人群中探着头遥望着我?我仿佛又见到你那缕飘扬的秀发了……”这句话一下子在击中读者的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令人鼻头发酸,心头一热,感人至极。这样,上文的“零乱的秀发”在生活“坚守”过,结尾处又借想像再次“飘扬”起来,母子之间深沉的忧与爱,别有一番滋味。

第三,高频强调语文素养,倡导本色作文。

评分细则里关于“表达”有专门的表述。作文评分一定要注重“语文素养”。“凡词汇贫乏、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者,凡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思路混乱者,凡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较多者,一律下浮一个档次;严重者直接进入六类卷。”评分标准里接连列举了三类情形,可见态度之坚决,方向之明确,力度之重狠。语文素养是今年阅卷过程中专家组成员多次进入阅卷机房强调最多的词语,极力呼吁语文素养要参与评分,不可不顾,倡导写本色作文,质朴为文。

语文素养,直白地说就是语文基本功,就是写作中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和能力,这也是本色作文的要求。把话说得通顺,把一件事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集中笔墨论析一个事物,“既透且彻,既清且爽,读来痛快淋漓”(何永康语),我们从阅卷中可以感受到:有些考生阅读积累丰厚、文笔老练成熟、书写清晰优美,有着较为深厚的语文素养,颇有厚积薄发之感。有的考生记叙故事平实,细节有味,紧扣忧爱,语言节制,貌似平淡中展示了本色作文的追求,书法清丽。有的考生议论思路清晰,结构自然,论据贴切,语言精当,书法精美;文通字顺、书写清晰、结构完整;但也有的写作基本功差,没有最基本的文体意识:一半议论,一半记叙。议是随便的泛泛而谈,未能明理;叙是简单的低级转述,不能动人。还有的考生语句有毛病,字词有错误,标点不规范,书写不工整。甚至是语言素养差,语句很不通顺。

可见,语文素养参差不齐,但也透露出一些信息,那就是从“三个清晰”来抓:一是把字写清晰,如果能优美,则更好;二是把思路理清晰,逻辑顺序恰当;三是把规范记清晰,常见的标点符号用法、书写体例要告知学生,令其了然于胸。

第四,注重研读提示材料,关注话题作文。

六年级记叙文 篇六

二、把认识结构作为作文的核心,包括学习知识,观察积累,记忆储存,训练思维,丰富想象,培养情感,锻炼意志;从说到写,推敲修改,多读勤写。

三、树立大作文观,听、说、读、写有机结合

一要注重审题;二要明确写作目的,立意要新;三是选材要有根据;四要讲究谋篇技巧,安排好篇章结构;五要注意文章分段,事先列小标题,作文提纲;六要注重文章写法,因文用法;七要妙用语言,用思想调遣语言。

学会五种立意法:以事赞人,直抒胸臆,借物喻理,触景生情,托物言志。

四、作文大目标的逐年级分解:一年级字词,二年级句子,三年级片断,四年级篇章,五年级综合,六年级提高。

五、实施五项训练

根据认识是作文的核心这一原则,围绕这个发展学生心理机制的核心,扎扎实实地进行了五项训练:

(一)、字词训练。学习掌握大量字词。掌握运用字词的金钥匙: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联系自己学会的语言及字词知识。

运用“十引说”的方法,把字词学习与说话训练相结合。“十引说”是:1、分析字形;2、利用教具;3、凭图学词;4、组词扩词;5、选词填空;6、词语搭配;7、调整词序;8、触景用词;9、词语分类;10、联词成句。丰富了说话训练内容,使自己积累大量会说会用的字词,为写作文打下坚实基础。

(二)、句子训练。只要是一个句子,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的人、事、物、景,二是说目的。可有些教师指导学生说一句话时,没有很好凭借图画和事物,认真教学生观察、认识、分析、表达的方法,只是拿出一张图或一事物让学生说写一句话,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说写一句话,怎样说写一句话,说写一句什么句型、什么句式的话,导致作文中语调单一、呆板、不活泼生动。可以改让学生凭图、看物、对话、练习说写一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话,四种句型,九种句式的话。学生才会在作文中运用不同句型、句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态度、目的。

(三)、段的训练。结合八种段式:以事物发展为序段,时间先后为序段,空间变换为序段,总述、分述结构段,因果段、转折段,递进段,并列段。以此认识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不论哪种段式,都是记叙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即段的内容,段的中心。它和一句话一样,也是对人、事、物、景的叙述,也是表达一个意思。只不过是把一句话进一步说得更清楚、更深刻。

(四)、篇章训练。篇是由段组成的。通过对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定法、用语的知识与方法,通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表达方法,文章开头与结尾、过渡与呼应方法,各种文章体裁的知识与方法。学会写中心明确,意思完整,详略得当的记叙文和应用文。

六年级记叙文 篇七

书名;角色定位;叙述形式;宗教说教;殖民主义

丹尼尔・笛福(Daniel・Defoe 1660―1731)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他的启蒙思想较为温和,但他的小说创作却是一次真正的文学革命,其代表作――传记体小说《鲁滨逊飘流记》――无论是在艺术形式还是在艺术质量上都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正如Mi-chael Seidel所说“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所引起的文学革命是里程碑式的。不管人们怎样讨论小说的先驱者,当笛福开始在《鲁滨逊飘流记》中发展这种形式之前,没有多少作品读起来像小说。”笛福在《鲁滨逊飘流记》中以极大的篇幅描写了鲁滨逊落难荒岛,不畏艰难,自耕自力,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一幕幕动人情景。小说主人公鲁滨逊这一形象其实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中的先进、敢于冒险、勇于开拓的典型形象的代表。小说中19岁的少年鲁滨逊为了实现航海的梦想,不顾父母的劝阻,毅然放弃了安定舒适的生活,最终踏上航海征途的故事。在一次海难中,他被巨浪送到了一座荒岛上,从此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孤岛生涯。鲁滨逊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敢于向自然挑战,向死亡挑战,建帐篷、围篱笆、筑“城堡”、制器具、种粮食、养牲畜,与野人决战,一个人在荒岛上了创造了奇迹。最后重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英国伦敦,结束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孤独生活。精彩的故事情节只有受惠于作者的绝妙艺术手法才能打动读者的心。小说《鲁滨逊飘流记》中,笛福无论是在创作手法或艺术形式上都是成功的。

一、书名的独特性

《鲁滨逊飘流记》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这部作品的书名很长,其全称为“约克郡的一个海员鲁滨逊的生活和奇怪而叉惊人的冒险故事”。而且作者还在书的封面附上一段话,对整本书的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他的船触礁沉没后其他人都遇难仅他一人幸存,他在靠近奥鲁诺克河人口的美洲海岸的荒岛上独自生活了28年,由他诉说最终自己是如何奇迹般的被海盗所救。”并在封面的下方注上“由他本人撰写”的字样。常理来说,这些都可看作是书名的一部分。而这种书名的使用方式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这一独具匠心的书名既能使传记小说的内容一目了然,又可以唤起读者对小说的阅读兴趣。这是笛福的独创,不久成为一种文学时尚,被18世纪许多小说家竞相效仿。

二、角色定位的真实性

个人传记小说在笛福的努力下于18世纪在英国问世。而《鲁滨逊飘流记》可谓是传记体小说的鼻祖。所谓传记小说,指的是作者安排一个叙述者,一切事件都是从叙述者的角度和以叙述者的口吻进行叙述,而作者却退出小说,或只出现在前言中。这样既有自传的特征,又不乏小说的艺术标准。《鲁滨逊飘流记》中的叙述者即是鲁滨逊本人。鲁滨逊千方百计把前所未闻的自己一生离奇遭遇,绝无仅有且变化万端的生活经历叙述给读者。而作者通过主人公叙述来表现人物的自我和身份。小说一开始便通过主人公的叙述自己的身世来体现传记体小说的艺术特征:一六三二年,我生在约克市一个富裕家庭。我们不是本地人。父亲是德国不来梅市人。他移居英国后,先住在赫尔市,经商发家后就收了生意,最后搬到约克市定居,并在那儿娶了我母亲……。这种叙述方式使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呈现在读者面前,不但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还使小说具有真实感。读者犹如在读主人公的私人日记。尽管小说的开头是主人公叙述其家庭背景,但事实上笛福把大量的篇幅放在描述鲁滨逊奇怪的冒险经历上。如叙述鲁滨逊凭借一己之力在荒岛上安家的经过,看似十分困难,甚至不可能,但作者把鲁滨逊选址造屋的过程以精确具体的细节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具有强烈的真实感,使人有身临其境、十分可信的感觉,让读者觉得任何人处在鲁滨逊的位置似乎都会这样做。

此外,笛福所采用的传记形式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英国“真正资产者”的形象,鲁滨逊虽是资产阶级文学幻想的产物,一位理想的英雄,但并未被神化。作者也旨在反映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冒险精神和创业能力。小说主人公鲁滨逊沦落荒岛后,遇到了诸多似乎难以克服的困难,但他以坚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决心,逐一解决了居住、食物、工具等方面的问题,过上了舒适的生活。他十分乐观,充满了斗志,体现了自我奋斗的精神,他的创造性劳动及成果也体现了人类智慧的无穷魅力。

三、叙述形式的多样性

不难发现,笛福的传记小说《鲁滨逊飘流记》在叙述形式上呈多样性特征。小说中主人公并没有一成不变按汇报的形式把自己的不平凡经历叙述出来。为了避免单调乏味的记述形式,笛福别出心裁地采用几种特殊的叙述手法。

1 第一人称叙述法

George Watson曾说“英国小说主要形式按照广义的历史顺序可以分为回忆小说、书信体小说和第三人称小说。它们可以用‘我’‘你’‘他’三个人称代词来表示。”而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用的就是第一人称叙述法,这在英国小说史上尚属第一次,因此在当时的英国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虽然这种叙述方法在叙述者的视角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也受到了当时不少小说家的青睐,同时也鼓励小说家们进一步探索小说叙述艺术的积极性。这部小说从头至尾都是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叙述的。这种叙述方式是自传体小说的独特之处。笛福让鲁滨逊自己叙述外出航海时遇到的海难,在荒岛上的非凡生活经历以及后来的获救等,让读者有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增加了小说的现实程度。

2 日记法

小说的相当一部分是采用日记的形式来记录鲁滨逊在孤岛上的情况,既反映了他不平凡生活经历,当然也涉及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在这部小说中有专门的一章是以“日记”题名的。鲁滨逊通过用日记的方法,将刚到荒岛时的恶劣天气以及自己是如何努力克服困境的情况描述得淋漓尽致。

……十月二十五日

下了一天一夜的雨,还夹着阵阵大风。风越刮越凶,最后竞把大船打得粉碎。这一整天,我把从船上搬回来的东西安置好并覆盖起来,以免给雨水淋坏。

……十月二十六日

我埋头苦干,把全部货物搬到新的住址,虽然有时大雨倾盆。

……一十一月一日

我在小山下搭起了一个帐篷,我尽可能把帐篷搭大些,里面再打上几根木桩用来挂吊床。这是我第一次夜晚在帐篷里睡觉。

……十一月十七日

今天开始,我在帐篷后的岩壁上开始挖洞,以扩大我住所的空间,使生活更方便些。

在鲁滨逊生病期间,他对自己的生活有着十分痛苦的感触,这种感触也是穿插在日记当中的。“……我的心灵惶恐不安,不知道自己嘴里说了些什么话,只是不断地呼喊着这 样的话:‘上帝啊,我多可怜啊!我生病了,没有人照顾我,我是必死无疑了!我该怎么办啊?’于是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半天说不出话来。”

毫无疑问,鲁滨逊的日记生动地反映了自己在极端恶劣与孤独的环境中的生活状况及心理现实。这种叙述方式不仅能对主人公叙述的故事情节加以补充,同时可使故事内容更丰富,当然也为笛福的传记小说叙述手法添加了独特的艺术色彩。

3 记账比较法

笛福除了采用日记的叙述形式来表现其传记体小说的艺术特色外,还采用了前所未有的记账形式来叙述鲁滨逊的孤岛生活和冒险经历。

……我把当前的祸福利害一一加以比较,以使自己知足安命。我按照商业簿记的格式,分“借方”和“贷方”,把我的幸运和不幸,好处和坏处公允地排列出来:

祸与害

我流落荒岛,摆脱困境已属无望。

惟我独存,孤苦伶仃,困苦万状。

我与世隔绝。仿佛是一个隐士,一个流放者。我没有衣服穿。

福与利惟我独生,船上同伴葬身海底。在全体船员中,我独免一死。上帝既然借其神力救我一命,也必然会救我脱离目前的困境。小岛虽荒凉,但我尚有粮食,不致饿死。我地处热带,即使有衣服也穿不住。

笛福的这种把祸福利害通过对比记账的叙述手法来进行小说创作,可以说是小说创作中的一大发明,不仅使小说的叙述形式走出周有的艺术方式,使小说变得更加生动新颖,而且使我们看到小说艺术的巨大潜力。

四、笛福在《鲁滨逊飘流记》中的艺术缺陷

1 宗教说教

尽管18世纪英国小说在样式和艺术形式上均发生了明显变化,而且小说家们也不再用以往的romance和寓言的小说形式。笛福却在《鲁滨逊飘流记》文本中流露着对上帝的敬仰和崇敬的感情,综观之则是在以《圣经》为中心展开个人的积极开拓和大胆的冒险,对精神荥阳有着莫大的依赖:故事主人公以朴实严肃的态度,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并像所有明智的人一样,把其绝大多数的经历和冒险都与联系起来,甚至他的每一步行动都与上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笛福的这种用现身说法的宗教教导,在文本中的几个具有宗教意味的意象均有体现:首先是鲁滨逊登上它的小岛王国以后,在他上岸的地方树立了一个十字架,并且在上面刻上了自己的登陆日期和日历、月历、年历。本来竖在那儿的只是一根木头,鲁滨逊为何要花大力气将它做成十字架的形状呢?并且还是在他自己没有变成一个虔诚的基督徒的时候所做,就不能不让人感到奇怪了;其次,是被鲁滨逊所救的野人星期五。星期五原本应该是顽固不化的异教徒,但是在恐惧和教会面前竟然成了忠实的基督徒,并且希望可以将基督教传给他的族人,使他们成为“文明人”。由此看来,作者努力要表现出来的就是在任何境遇下都要相信和尊重物主的智慧,一切听其自然,也就是要相信基督教的思想力量无穷这一观点。

2 殖民主义思想

主人公鲁滨逊本性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或者说是骨子里透露着积极进取开拓的新殖民主义者。他的积极开拓引起他的系列故事。鲁滨逊既是富有开拓和进取精神的资产阶级英雄,也是充满征服欲和开疆拓土野心的殖民代表。他在岛上一站稳脚跟便在海边竖起了登岸标记,在后文叙述的他与星期五的关系中,鲁滨逊的殖民主义者形象更加明显。小说中有一句非常典型的话“I like wi’se taught him to saymaster and then let him know that was t0 be my name,”所以,《鲁滨逊飘流记》是资本主义奋斗精神的颂歌,也是企图使殖民主义合法化的叙事。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