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中学德育工作论文(优秀6篇)4-3-50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里是小编为家人们分享的6篇中学德育工作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德育论文 篇一

中学德育工作论文(优秀6篇)4-3-50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林崇德认为:“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①目前,加强德育工作已成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我们对于德育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实效性较差,德育工作陷入了困境。石鸥指出:“尽管德育被提到首位,巨大的德育实践并未收到应有的道德效果。”②现代中学德育要想摆脱困境,重新获得发展的活力,必须探索产生这种困境的内在的、根本的原因。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把握德育的方向,才能走出困境,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对于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许多德育工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了探究。我们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认为德育工作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学校德育工作严重滞后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里。在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思潮相互碰撞,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取向在日益多元化,广大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也在多元化,这是我们所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现代化建设要求培养大量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其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对人的道德素质的要求。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学校的教育环境也存在着严重的“重智轻德”的倾向。在学校内部,以升学为中心,以应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仍在大行其道。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主要看“升学率”的高低,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作为社会中的学校,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校长在社会压力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不得不为了学校的“声誉”和单纯的“成绩”而放弃道德教育的功能。刘铁芳指出:“不关心世界和人的价值和意义,服从与外在的目的,功利主义湮没了教育的内在意义,也不去追思教育的内在意义”。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学校的整体德育工作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学生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要求是:应该既尊重个人权益又提倡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既鼓励公平竞争,又不忘互助;既不懈求是务实,又富有远大理想;既鼓励通过正当途径发财致富,又不忘他人和国家利益。不能片面追求实惠和享受,不能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集体利益之上,不能为了金钱而不择手段,陷入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泥坑。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转型期学生的需要严重脱节。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新现象、新事物层出不穷,社会各方面变化巨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分强调教学的社会价值,忽视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而广大的中学生在对待社会的现实问题和对象,对待书本中的现成的理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不同的想法,对待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也有不同的追求和向往。反观我们的教育工作,并未真正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情感,并未真正关注他们的生命成长和展现。大多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在课堂上老师就是照本宣科。面对思维活跃的学生的提问,有时用“你还小不懂这些”来搪塞,学生希望解决的问题得不到回答。没有把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为思想政治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授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成长实践和需要相脱节。学生不能用所学的思想政治课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当今世界的社会热点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所学知识产生怀疑,就会感到思想政治课的无趣、无利和无用,也极大的削弱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实效。此外,不停的灌输政治理论,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树立政治的信仰,反而有可能有副作用。金一鸣指出“内容决定了方法。内容脱离当前的实际,方法必然是教条主义的,脱离学生的实际,只要学生死记教条,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④三、学校的德育手段着重“说教”、“灌输”与学生的自我实践,自我教育严重脱节。中学德育存在着专门化和知识化的倾向,如把思想政治课置于封闭状态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形成单一的说教模式,“灌输”式的教学就成为知识化德育课程最简便易行的方式。这样,高尚的道德便缩水为逻辑严密的道德条目,从而斩断了道德与生活的血肉联系,道德成了与学生学习无关的客观知识对象。这种客观和外在的知识对象与学生当下正在进行的生活无法发生意义联系,学生无法产生真正的学习的动机和热情,无法进行也不愿意进行道德的自我实践和道德的自我教育。教师也只能将这些道德条目当作对象性知识来教授、灌输,只能借助背诵、考试和其他方法来进行强制性学习。这种灌输性的说教与强制性的学习已经走向了道德的反面,是以不道德的方式进行的道德教育。石鸥指出“这种道德教育本质上不道德,从长远看则是无效乃至负效果的”⑤这样的道德教育其实效当然不高。现行的以灌输为主忽视教育主体的教育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道德观念,学生对规范的遵守不是出于道德的需要,而是由于外界的压力。杜威的结论是:“任何主张将(道德)知识灌注在一无所有的心灵上的各种教育方法,都应该被扬弃。”⑥四、学校的德育工作偏重教师主导作用,导致学生道德教育主体的缺失。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动行为者,都具有主动教育功能,都是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而道德教育客体从狭义上讲是指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受教育者。但是,道德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当受教育者在进行自我教育时,他不仅是受教育者,而 在这种情况下,实现了道德教育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对提高中学德育实效具有重要作用。现在,学校的德育过程本质上就是教育者把道德规范传递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形成道德的过程。德育的组织者过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德育过程往往只限于向学生传授一套固定的道德规范,而忽视了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的参与,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表现在德育过程中,常以批评、禁止、训斥、说服、榜样、奖励、与惩罚等方法,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得不到发展,教育过程强求一律性,阻碍学生个性与主体性的发展。“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烁过程,成为中国德育的现实的主流特征”。⑦由于忽视或否定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德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五、学校的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严重分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在谈到本世纪的学校教育时指出,儿童的人格被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⑧在现实的德育过程中,一方面儿童的主体性泯灭了,像“傀儡”一样任人摆布;另一方面又脱离了积极的文化内容,使道德教育变为纯粹的形式。这里反映了道德教育脱离生活的严重后果。中学生生活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其中,家庭是社会环境中最主要的一种社会基本群体,是组成社会的分子。古往今来,家庭不仅是其子女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断扩大和增强。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包办代替,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过分溺爱子女,把孩子逼上了“家庭小皇帝”的“宝座”,甚至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学优品劣”的学生。所有这些现象,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带来了新旧体制的转换和社会生活的更新。同时也产生了道德价值的多元取向,如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思潮。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深刻影响着未成年学生的道德的养成,产生了如五天的学校道德教育抵不过两天社会影响等现象。由此可见,如何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让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在必行。六、学校德育目标与内容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年龄特点的实际脱节。中学德育目标在确立上,存在着理想化的倾向,这就导致有意无意的“拔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实际的德育活动对于正处于生理和心理不成熟期的中学生来讲,只能肤浅的唯心的理解它。得不到学生内心的认同,也极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由于目标指向的负载过重、过高,也就导致了德育内容的大而无当,宽而无边。当今学校的德育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不符和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征。如在学校德育中引导学生向、等革命英雄人物学习。这些革命英雄人物是革命战争年代的产物,不具有时代的特色,也不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无法溶入学生的日常行为实践和影响人生观,这样的道德教育就变成了道德说教。最后导致个体道德的滑坡。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觉悟程度、认识能力、道德水平和境界存在着不同的层次,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同样的程度和水平,显然是不切实际和不合适宜的。经过长期的德育实践,我们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当代的中学生接受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如下一些特点:①学生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不愿接受训导式唯书、唯上、唯长的教育,乐于以平等、民主和探讨式的态度接受教育。②喜欢独立,求实精神大大增强,不喜欢机械、空洞的说教,喜欢在实践中明辨是非、善恶、美丑。③渴望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中发展兴趣和特长,接受美的熏陶,创造美的生活,不愿意接受乏味的、教条的、抽象的伦理教育。④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渴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判断,但独立能力明显不足。根据学生的特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条件下,在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情况下,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应积极倡导全体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引导师生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应建立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的德育系统;发挥学科渗透德育的功能;开展丰富多采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优化德育小气候;努力构筑良好的大环境;形成师生参与的全员德育管理网络;协调课内外、校内外的影响,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从而走出困境,提高中学德育的实效性。参考文献:①林崇德,《教育的智慧》,第19页,开明出版社,1999年。②石鸥,《德育困境中病理性说服教育及其诊治原则》,《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4。③刘铁芳,《人、世界和教育:意义的失落与追寻》,《教育研究》,1997—8。④金一鸣,《教育原理》,第384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⑤同②⑥杜威著,林宝山译《民主主义与教育》,第359页,(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⑦单振涛,《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及其成因分析》,《教育科研与实验》,1997—4。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第14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中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篇二

感恩教育对学生德育品质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其形式也是多方面的。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有其灵活性、创新性和实效性。感恩教育就是促进德育教育建设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感恩情感的培养,引导学生对情感行为进行思考,在思考过程中树立优秀的品质、道德观念,接受德育教育传递的道德情怀。

首先,通过作文写作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通过写作激发学生心中的情感,让学生体会爱、理解爱,进而心存感激,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学生拥有善解人意、孝顺乖巧的良好品德。其次,通过诗歌诵读、讲感恩故事等实施感恩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建设。培养学生尊师爱友、孝顺仁爱之心。以丰富多彩的感恩故事,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中华的感恩美德,成长为一个德行高尚的人才。再次,在教学活动中渗入感恩教育,激发学生内心的真、善、美等情感。以感恩之心体会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高尚道德,从而受到熏陶、教育。此外,还可将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推荐给学生阅读,让学生从中体会感恩之情,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

感恩教育的过程和感恩心理的形成都对德育教育建设有积极的意义。首先,感恩教育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一种手段,学生通过感恩教育体会,提高自身的素养,培养了其良好的道德习惯。例如,学生感恩父母、感恩长辈,就会形成对其的爱护心理,在遇到与长辈年龄相近的人遇到困难时,学生的爱心就自然地发挥出来,会主动地伸出援手对其进行帮助,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其次,通过感恩教育,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优化了学生的内心情愫,使学生体会到真挚的、发自内心的情感交流,从而形成了一种广泛的、淳朴的道德观念,促进了道德教育的实施。

总之,感恩情怀的培养,使学生的道德教育水到渠成,加深了学生对高尚道德的体会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有利于中学德育教育的开展。同时,感恩教育又是德育教育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感恩教育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思想认识,有利于学生对我国优秀文化、品质的继承和发扬,促进学生良好情操及完美的人格形成。

二、结束语

德育教育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在中学开展感恩教育,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建设意义重大。通过感恩教育,优化中学德育教育环境,有效地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增进学生品质中的真、善、美,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抵御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材,为建设祖国的最终目标而奋斗。

中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篇三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生,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的发展是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进行品德教育时必须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

一、引导学生正确掌握道德观念

由于学生道德观念的模糊性,会影响其道德认识和评价的正确性,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药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地掌握某些道德观念。教育中要做到具体形象,从实例分析中让学生辨别是非,切忌空洞的理论说教。例如让学生正确地掌握“朋友”这个道德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下面两个事例:

1、肖小明和李大伟是好朋友,期末前肖小明因病不能上学,李大伟主动去

他家给他补课,坚持两周,风雨无阻,期末考试肖小明取得好成绩。

2、赖小娟和吴莲花也是一对好朋友,期末考试时赖小娟有一道数学题不会

做,吴莲花趁老师没有注意把自己的卷子给赖小娟看了,因此赖小娟数学得了满分。

让学生讨论他们谁和谁才是真正的好朋友。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回答,再

去讲解“朋友”和“友谊”的正确内涵,这样可事半功倍。

让学生正确掌握道德观念德育论文德育论文,就必须澄清或消除某些模糊认识或错误观念,其

常用的办法有以下几种。

(一)、通过讨论指出某种看法的错误性质,教师和学生对其都采取一致的

否定态度。

(二)、借助于课文中的事例或现成事例使学生看到这种错误观念以及由此

产生的行为后果,如用“狼来了”的故事说明说谎的危害。

(三)、用变式使学生分清道德观念的本质内涵。

(四)利用学生的亲身体验,来证明某些错误观念的危害性。

二、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

(一)教育者要言行一致

要把学生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教育工作者必须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否则,不管教师讲得多么有说服力,只要学生发现教师言行不一,就不会相信教师的教育,就会怀疑教师传授道德知识的真实性,只有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才能对教师所传授的道德知识坚信不移,并成功为自己行为的指南。

(二)给学生道德实践的机会

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道德行为的经验和情感体验是道德知识转化成道德信念的重要条件,所以教师要给学生道德实践的机会,使他们亲身体验到由于按一定道德要求行事后,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支持、赞扬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的催化剂。例如,在组织为孤寡老人服务时,为公共场所打扫卫生等各种公益活动中,学生会体验到助人为乐的心情和荣誉感,还将有助于学生形成为人民服务的道德信念。当然,在实践活动中有时也会出现消极的道德体验,所以要注意防止,组织好活动。

(三)要注意防止“意义障碍”

在教育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道德要求都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信念,有时学生不仅不执行正确的道德要求,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出现“意义障碍”论文格式模板。所谓“意义障碍”是指学生头脑中存在着的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阻碍他们对道德要求、意义的真正理想,从而不能把这些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产生意义障碍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学生感到教育者在处理某些问题时不公正。

(2)教师提出的要求不符合学生的需要,脱离学生实际道德发展水平和

思维实际。

(3)教育者向学生提出的要求过多过频,学生无所适从,又不及时检查执行情况。

(4)教育者向学生提出要求时采取了强制性手段,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5)教师和家长,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不一致。

为了消除意义障碍,教育者要言行一致,做事客观公正,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求适当,且做到教师、家长、学校、社会相统一。

三、 正确的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一)深入开展道德问题讨论德育论文德育论文,是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讨论的素材有两个来源:一是各科教材中典型事例,如语文课本中的英雄人物的行为,思想品德课中的品德问题。二是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的事例,如王磊乒乓球打得很好,一次全校举行乒乓球大赛,他想如果代表班级参加团体赛,即使团体获奖,自己什么奖品也得不到,于是他只报名参加了个人单打比赛,最后,他获得了全校男子单打冠军,可班级团体赛因他没有参加而没有取上名次。让学生讨论王磊的行为是对还是错,以此来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二)利用各种教育因素和教育环节,有意识、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如学生的作文、墙报、学生的入队、入团仪式等都可

(三)教师要做好示范。学生的道德判断发展的规律是从他律到自律。学生的道德评价和判断最初是在他人评价的影响下形成的开始常常是重复教师、家长或别人的评价,以后才慢慢的学会了独立地对别人进行评价。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好示范,身体力行。此外,教师的评价不但要做到客观公正,而且要注意讲清为什么这样评价和判断,以利于学生模仿,学习,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判断和评价,并付诸实践。

中学德育论文 篇四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在参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科学技术研究院举办的“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时指出:“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想。”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都对青年人寄予了殷切期望。因此,青年的整体素质高低决定着其社会作用大小的发挥,影响着中华民族繁荣复兴速度。这里的整体素质既包括科学技术掌握的程度,也包括思想道德水平,还包括个人身体素质强弱等,即我们熟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总则第四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中我们知道,我国高校是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的。其中,德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居首位,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因为,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制定高远的目标和追求,并在实现这些目标和追求时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人格。唯有这样的人,才具备肩负起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重任的资格。可以说,德育在大学教育阶段甚至人的一生都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是青年学子成人成才的关键。而体育则体现的是基础保障作用。

同志曾在1917年4月1日《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上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这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文中,在谈及体育之于德育和智育的关系时,他说:“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3]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保证,再好的人才作用发挥也会受到限制。近几年,因“过劳死”而英年早逝的行业精英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轻。有媒体对2004年至2011年国内16位“过劳死”的企业壮年高管作过统计,发现其中30-40岁的5人,40-50岁的5人,50岁以上的6人。而30-50岁正值壮年和盛年,是人生事业的高峰和鼎盛期。此外,因“过劳死”而逝的还有许多年轻优秀的科学家、企业家。他们的辞世,是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损失。曾有统计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人,而“80后”是主力。[4]除了工作压力过大外,其自身身体素质不强也是重要原因。他们中的大多数缺乏健康意识,忽视运动锻炼对身体的强化作用,自身身体素质低,个人的抗压性也相对较弱。这与长期的体育教育地位低,国民运动保健观念淡薄,忽视体育的基础作用等因素是分不开。如果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支柱的“80后、90后”的年青一代,由于身体原因过早衰亡,就谈不上自我人生理想的实现,更无法为社会提供与其多年德育、智育教育成果相对称的社会价值,小则影响个人与家庭的和谐稳定,大则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后继发展,影响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环节的德育和体育,从其关系上来看,体育是德育的基础,它既保障着大学德育过程的顺利实施,也保障着德育成果的充分实现。没有良好的体魄作保证,德育就失去了基础。因此,充分理解大学体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不断提高大学体育的地位,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二、高校体育有效弥补了德育的不足,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补充

我们从物质的层面阐明了大学体育之于德育的重要基础作用,事实上,除为德育提供必要的身体条件外,体育在德育全过程也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一)高校体育弥补了德育内容中关于人格修养的不足

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重视德育,尤其是青少年的德育工作。但建国时,我国无论是治国方针还是教育模式都深受苏联影响,德育工作也不例外。在德育内容上,主要是强化社会主义教育和政治教育,忽视了对于人本身的人格修养教育。这种德育内容在建国初十分适用,一方面是因为新旧社会的交替需要强化国民的意识形态教育,将之作为德育的必需和必然内容是题中应有之义;另一方面是当时的民众在经历了旧社会的苦难生活后,面对充满希望的新生活时具有极强的自律意识和较高的修养觉悟;还有一方面是因为在当时,除了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和单纯的社会主义道德文化要求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外,再无其他文化对人们能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对人格修养的教育主要通过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引导和纠正,这样就在有意无意间弱化了人格修养教育在德育中的比重。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社会思潮也变得多元和异化,这种多元和异化对传统道德文化和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冲击是迅速而且猛烈的。高校作为社会思潮激烈碰撞的前沿地域,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也正是在这种时候,传统的德育内容显示出了对新思潮的应对不足,传统德育的理想信念教育等在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面前力不从心。意志薄弱、自律意识差的青年学生便会因此沦陷,出现道德失范。如逃课、舞弊等学 [5]更为严重的是还出现了因对社会和自身状况不满而自杀或伤害他人的学校恶性事件。如复旦投毒案、马加爵事件、药加鑫事件、李刚事件等等,都是极端事例。事实上,由于德育失范,这类事件发生的越来越多。面对此困境,渗透着德育因素的高校体育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品格方面显示出了重要内容:体育教学中为提高学生身体负荷和心理抗压能力而进行教学目标和难度的设置及持续不断地重复练习,培养了大学生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和不轻言放弃的拼搏精神;通过参与诸如篮球、足球、排球等集体体育活动,使大学生能够走出人际冷漠困境,培养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配合意识以及利他利己思想;体育活动对各项规则的严格遵守,以及对体育教师或教练员战术意图的服从,培养了大学生服从组织安排、遵守纪律和社会规则的自律品格;体育教学中的礼仪教育,培养了大学生尊重他人、谦虚友好的道德品格;体育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依据个人喜好选择项目,能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培养大学生自信、创新和独立的品格;积极且持续地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在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提升抗压性,培养其豁达、宽容的品格,强化心理素质。这些良好的道德品格和人格修养,在帮助大学生应对多元思想的负面影响、体现大学德育效果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大学德育内容的重要补充。

(二)高校体育弥补了德育方法上传统灌输式教育的不足

清末戊戌维新运动时期,西学东渐,我国开始兴办新式学堂,由此揭开了近代高等教育的序幕。从此以后,受当时国家沦落、民族倍受压迫等社会现实的影响,救亡图存成为德育的主要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德育内容往往与政治教育内容直接等同,口头宣教鼓动成为德育工作的主要方法。这就天然地将德育变为政治教育的手段之一,使近现代德育具备了较强的功利性。“由于德育的功利化目标定位,导致了把高校德育过程视为把社会统一要求的品德规范强加给学生的过程,德育方法也因而简单化为填鸭式、满堂灌的德育方法。”[6]而且,应试教育中的德育仅仅是教师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学生完成必须学习任务的产物,无论是教育主体还是教育客体都没有充分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更谈不上将德育效果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如此一来,学生对德育容易产生抗拒心理,也相应加大了教师开展德育教育的难度。针对此种现象,在提升了高校德育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德育实效,人们开始从如何改变德育工作方法入手,探讨德育工作方式创新。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新媒体时代运用网络等开展德育教育、开设心理咨询室或设置心理学课程进行德育教育、通过开展各类户外实践活动进行教育等。通过探讨,我们发现,无论哪种德育工作方式创新,目的都是将德育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中解脱出来,运用各种手段来拉近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心理距离,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完成德育教育,达到德育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体育天然的具备德育方法期望达到的要求。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虽然德、智、体三者关系中,德育地位和实际德育教学力度远高于体育,但不可否认的是,体育在教育客体之中的受欢迎程度和实际影响力则远高于德育。在繁重的学业和就业压力下,体育活动作为难得的舒解方式而倍受大学生的喜爱。这一点从高校体育场馆里随时可见的大学生身影得以印证。这种先天的受欢迎性,加之大学生能以自身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体育课程项目,使得他们从心理上更容易因喜欢体育课而接受体育教学环节中的德育教育。而且,体育教学均是以实践活动为主,理论说教反而很少,这就给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提供了充足的便利条件。只要教师充分利用体育中蕴含的德育内容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大学生就必然能通过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德育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最高境界。

(三)高校体育弥补了德育过程中的主客体互动不足

中学德育论文 篇五

一、设定恰当的培养目标

他们认为,人的成长阶段不同,对做人的要求也不同。初中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这就决定了初中阶段要进行的是社会上每个人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教育。据此他们设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学做“文明人、现代人、爱国的人”。

二、内容安排贴紧学生生活

首先制定了学生在校一日生活的行为准则,包括自行车排放、出勤、自习、早操、眼保健操、教室、责任区卫生、校园礼仪、公物保护等18个项目。其次,针对学生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展所遇到的一系列道德困惑进行教育,例如,“如何处理和父母的关系”;如何发展与同学的友谊”;如何与异往”等。他们及时抓住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掌握人与人相处时的道德准则。他们还注意把道德教育贯穿在学生参与的每一项活动之中,做到事事有教育,时时有教育。

三、外在规范管理与心灵塑造教育相结合

有关研究证明:初中年龄段学生的道德行为主要是出于外部压力与自我意识交互作用的结果。那么对这一年龄段学生的教育就要将外在规范管理与心灵塑造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他们在外在规范管理上抓住两点:

一是严格训练。每年重点在初一开展行为习惯的训练,由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教育中,领悟和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并通过反复训练准确而熟练地去执行行为规范。

二是加强管理。在管理中突出“严”“新”“恒”。“严”体现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奖惩制度,使学生感到学校的规章制度必须遵守,不得违反。“新”体现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出新点子想新办法,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接受状态。等“恒”体现在管理过程中,包括计划、实施、检查、总结一环紧扣一环,善始善终,一轮管理过程结束后,新的一轮管理紧跟上,使学生在这种常抓不懈、循环往复的管理中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变为经常性的道德习惯。心灵塑造教育方面制定了一套从初一到初三的系列教育行动方案,这个方案有以下几个特点:(1)强调做人的最基本道德,例如,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2)根据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和思想道德的发展,由浅人深、由低到高分层次地安排德育内容,这种安排不仅适应学生心理、思想道德不断发展的状况,同时也体现了教育的功能。(3)以活动为载体。通过看电影、讲故事。

讨论会使学生认识道德准则,激发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道德情感;通过军训、义务劳动、家务劳动、春游、参观体育比赛等活动使学生体验道德准则。此外,他们还开辟了心理素质教育的新领域。主要工作有①举办心理素质教育讲座,介绍心理健康的有关常识,②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心理脆弱,不能承受挫折”、“考试焦虑”等普遍问题设计教案,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辅导。③建心理咨询室,对个别心理问题进行辅导。

四、正确把握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他 首先要把学生看成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人。从这个观点出发、就能够制定出适合其年龄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案;其次,要把学生看成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从这个观点出发,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判断、选择、实践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主体的能动性,使道德规范顺利向学生主体转化。再次,要看到学生是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的人。从此观点出发,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上,使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以后也能够把握住自己人生的方向。教师只有在全面客观地认识学生的基础上,围绕发展学生主体性潜能组织德育活动,才能使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基于选择的认识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改进班会,强调改变教师一言堂、表演式、表决心式班会,提倡主体参与式班会,并为班主任提供主体参与班会范例。

(2)学生参与管理,主要形式之一是建立“文明督导巡查队”,职责是执行政教处制定的“通州四中学生违纪界定”,对校园内外的各种不文明行为进行督导指正,每班选派三名同学,经过政教处培训挂牌上岗,各班三人为“巡查小组”,各年级为“巡查中队”,全校为“巡查大队”,分别设小组长,中队长,大队长,各层有特定职责、义务和权利,巡查员对立作认真负责,为营造良好的校园道德环境做出了贡献。

中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篇六

关键词:榜样感化以身立教伙伴样板人生楷模

我们发现,在现在的学生中,问题的学生每年都有,而且不是在减少,问题也是越来越多。我们不仅要问现在的学生究竟是怎么了,班主任应该在其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应该说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独立判断的能力和自主意识比较肤浅,可是,他们又有一定的是非判断的能力和自己所追求的形象,善于模仿他人。由于他们认识判断的不完全成熟性,决定了他们所“模仿”的,可能是正面的东西,可能是无意义的东西,也可能是反面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喜欢“模仿”,但不一定会“模仿”。他们往往在模仿中受到伟大人物、先进人物的影响而积极向上,也可能受不良人物影响而变坏。这就给班主任提出了教育的课题。要求班主任利用学生喜欢模仿的特点,使他们受到正面形象的教育。榜样的力量之所以是无穷的。青少年学生,往往从他们的事迹中,懂得人生的真谛,这又比单纯说理容易接受和消化。可见,班主任应该善于用榜样感化学生,从发挥以身立教、树立伙伴样板、宣传人生楷模等方面进行正面教育。

一、发挥以身立教

所谓“以身立教”,是指用榜样感化学生从班主任自身做起。几乎每个学生都有的“向师性”,都有模仿教师行为的倾向。如“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等都说明教师对学生的榜样作用是十分巨大的。班主任是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老师,因而班主任更应格外注意自己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

(1)班主任要以高尚的人格陶冶学生。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班主任的以身作则,往往起到说教所起不到的作用,受班主任高尚人格长期的熏陶,学生就会逐渐形成同样的人格。

(2)班主任要以强烈的事业心感染学生。班主任对教育事业极端忠诚,对学生无私奉献,对工作兢兢业业、一片丹心,埋头耕耘。如:上课不迟到尽量做到候课、及时批改作业与周记、�

(3)班主任要以优良的心理品质影响学生。班主任老师热情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美好情感,班主任老师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坚强的意志、毅力和韧劲,班主任老师真诚地与同学相处、能容忍学生的缺点错误并给予正确的教育,班主任老师勇于自责、富于自我批评的精神等等,都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通过参与班委会和团员大会,听取班干部和团员的意见,及时了解班级学生情况,进行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

(4)班主任要以出色的业务能力和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班主任老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班主任老师不断获得各种新的信息和观念并加以正确分析,教会学生独立思考,能够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班主任老师就会被学生看成智慧的化身,看作人生的楷模,并积极地予以仿效。

(5)班主任要以良好的仪表形象影响学生。班主任老师要注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包括生活上的衣着朴素、仪表端庄、举止从容,办事认真踏实,谈吐文雅、含蓄而富有情趣,待人谦虚谨慎等,从而给学生一种明朗而愉快的感觉,使学生觉得可亲可敬。班主任的仪表形象往往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

二、树立伙伴样板

班主任除了以自身的模范行为进行“身教”以外,还应充分利用学生中的“样板”进行示范。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班主任进行什么教育,提倡什么,总会有一些学生走在前面,他们的表现恰恰是班主任老师要求其它同学做到的,于是班主任老师应及时给予他们肯定性的评价,介绍他们的事迹,鼓励同学向他们学习。这种“示样”的方法对教育学生有很直接的意义。首先能起到示范作用。他们做出的“样子”,可使其它同学知道如何去做。其次,这种“示样”,因为伴随着班主任的教育活动,能使学生在班级集体中总是有“样”可循。这就等于不断把班主任的要求具体化、形象化。再次,经常从同学中提出某个人、某件事,作为学习的样板,学生容易接受,并且在同一背景下,有直接学习效法的“方便”,同时能激起你追我赶的意识,可使学生产生经学赶超的竞争心理。

三、宣传人生楷模

在用榜样感化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更应通过讲故事、出黑板报、观看电影、收看电视节目、参与评选活动、写影评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确立“人生楷模”。一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二是革命英烈;三是当代先进模范人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典型人物。这些榜样人物的事迹对青少年有强烈的感染力,且与身边的榜样相比,他们的形象更高大,更典型。班主任在推崇这些榜样人物时,应着重剖析他伯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优秀的意志品质,并不是要求学生模仿他们的具体行为。而是要吸取他们的精神力量。要教育学生学习他们远大的革命理想,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使学生在榜样人物的崇高精神境界中受到激励和感染,并明白应怎样做人,怎样生活,怎样面对困难,怎样处理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

总之,班主任在运用榜样示范这一方法时,必须牢牢抓住以情感人这一条,激发学生的惊叹之情、敬佩之情、仰慕之情、效法之情。不使学生感动,就不可能使他们受到感染,更不可能效法榜样,也就不可能真正发挥榜样的教育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宝祥。21世纪班主任素质[J].知识出版社,2004.7.

[2]张国宏。德育报[N].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