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浅谈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通用7篇)5-3-67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是高考家长帮敬业的小编燕子帮大家收集的7篇浅谈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信息资源管理 篇一

浅谈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通用7篇)5-3-67

关键词:信息管理;信息资源收集;信息资源传输;信息资源加工;信息资源存储;信息资源共享

2012年开始,军队院校教育技术中心纷纷更名为信息管理中心,并进行调整和改建,完善了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新建了录播教室和3D影院等,还配发了媒体资源管理系统。这一系列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的改建,使信息管理中心能更好的发挥其信息管理的职能。信息管理中心掌握了学院大量信息资源,包括媒体教材、音像资料、动画和各种图像素材等,如何更好地管理这些信息资源,是摆在每一位教育技术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1 信息管理的内涵

信息管理是人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简单地说,信息管理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包括人们对信息的收集、加工、输入和输出等。

2 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

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任何先进的方法和手段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为了保障信息管理的有效运转,我们必须建立一套信息管理制度,作为信息工作的章程和准则,使信息管理规范化。⑴建立原始信息收集制度。建立相应的制度,安排专人或设立专门的机构从事原始信息收集的工作。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奖励,对那些因不负责任造成信息延误和错误的,要给予必要的处罚。⑵规定信息渠道。首先要明确规定上下级和同级之间的信息通道,其次要明确对外提供信息方面的职责和义务,再次在内部进行合理的分工,避免重复采集和收集信息。⑶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信息的利用率越高,信息工作的成效越大。要加强信息处理能力和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通过专门的训练,使信息工作人员具有识别信息的能力。⑷建立信息反馈系统。信息反馈是指及时发现计划中的偏差,并能进行有效地控制。要将信息反馈摆在重要地位,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定期对各种反馈信息进行分析。

3 军队院校信息管理中心信息资源管理

3.1 信息资源收集

信息资源收集包括从网络上获得和从教员手里获得。教员的第一手资源很珍贵,却很难获得。一要制定规章制度。规定教研室定期向信息管理中心提供教学方面的第一手资源。二要积极主动到第一现场获取资源。通过摄影和摄像将有用的教学信息资源保存下来。三要做好服务工作。积极主动走访教研室,收集信息资源。

3.2 信息资源传输

信息资源传输的途径主要是网络平台和移动存储介质。为了保证信息资源传输的速率,要建立局域网,通过局域网可以在工作机之间快速传输信息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3.3 信息资源加工

信息资源加工是根据教学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完善和制作的过程。院校对信息资源加工的目的是为了教学,因此我们在加工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到为教学服务。

⑴指导教员进行信息资源建设。规范信息资源建设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选题、媒体表现形式、技术实现手段上做指导,体现信息资源建设的科学性;从内容上,要找专家教授把关,体现信息资源建设的准确性。

⑵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教学。信息资源建设包括素材的制作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信息资源素材要能有效的服务于教学课件的制作。我院信息管理中心网站开辟了一个信息资源素材专题,定期为教员提供各类素材,如PPT课件模版、三维模型、动画、图片等。

3.4 信息资源存储

信息资源的存储要按照详细的分类编目进行存储。我院已经建立了媒体资源管理系统,可以按照所需的分类和编目存储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等。资源的存储过程重复性强、技术含量低、时间长,因此比较枯燥。一要支持和鼓励资源存储工作人员,不能因为技术含量低而忽视其工作。二要采用轮班制度,降低工作的枯燥性。三要按照资源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人做存储工作。

3.5 信息资源共享

信息资源共享是指将已存储的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共享的过程。目前,我院的媒体资源管理系统不能上网,只作为信息管理中心管理资源的一个平台,这样大大的限制了资源的利用率,也偏离了资源存储的目的。一要建立媒体资源管理系统的资源平台。二要建立信息资源搜索下载的网站,方便教员根据需求下载资源。三要根据资源的密级程度,设置不同的权限。四是密级程度高的资源不提供下载,只提供简要的文字介绍,可以到信息管理中心下载并做好相关登记。

以上从信息资源收集、信息资源传输、信息资源加工、信息资源存储及信息资源共享五个方面阐述了军队院校信息管理中心的信息管理建设。从信息的收集、传输、到加工、存储再到共享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过程,每一个过程的工作都有不同的人在承担,因此做好工作之间的衔接和协作也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信息资源管理 篇二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网络和电视的融合

中图分类号:G203

1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概念

首先我们要清楚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如今互联网社会许多信息资源不断地出现,使互联网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形成了一种不同与传统信息资源的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是我们通过互联网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而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是把这种特殊的资源经过收集和加工处理从而利用的过程。它是以网� 它是以数字的方式进行记载,运用多媒体的方法进行展示,保存在计算机磁、光介质上,采用网络通讯的方法进行传递等几个方面。它不但涉及了信息本身的内容,而且涉及了与信息有关的技术人员和一些必要的设备、资金等多种资源。从广义来讲,它包含因特网上的各种信息资源,也包含局域网和城域网的多种信息资源,目前是以互联网信息资源为主。

2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概括内容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网络的特点息息相关的。在网络信息资源迅速发展的今天,加大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力度,让它合理开发并且利用,从而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提供一定的可消费产品的服务。只有合理搭建信息环境,才能更好地开发,保证社会的经济信息化不断地发展。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详细内容主要包含计划管理、系统管理和远程控制。

2.1 计划管理。主要是指所属部门的上级单位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建设工作及一些技术人员、各种工程、工程款等的管理。严紧围绕当今信息化发展的需求,统筹方法和计划,协调安排,让信息资源管理的建设工作面向整体化发展,禁止反复建设;一定要认真制定全局性和全域化的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些政策,让信息资源管理的建设工作有一致的标准和法规。

2.2 系统管理。主要是指专业的技术人员运用总体的信息技术的手段对信息资源自身的内容及它所在的系统实施的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信息资源的库,对多种行业领域的各种信息资源实施分布式建设、统一式管理,保证信息资源库的开放性、共用性和相互重组性,为资源利用者提供一个整合学科体系、各种知识比较丰富、查询和预览便捷、运营手段实效的大型综合性的网络信息资源预备库。其次,要研制开发以资源库管理系统为中心的实际软件群,完成目录预览、信息资源下载、关键字搜索、视音频在线观看等功能,同时可提供远程控制、权限保留、内容上载等各种功能。再次,要加大资源的搜集、上载和维护工作,持之以恒地把各种优秀的信息资源统计和加工处理,然后入库,并实时补充、校对和完善,适应新信息时代的要求。

2.3 远程控制。负责对专项管理工作的必需补充,同时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力量。远程控制的完成是运用给予一定的权限和远程操作控制的方法完成的,专项管理的人员给予部分用户一定的管理权限,让他们根据自身的认知和理解综合管理权限内的信息资源,而且可以不断更新信息,删除信息,实施信息动态化管理。这种方法对于大型资源库的管理是很奏效的。为保证使用者积极地参与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工作,一定要给他们创造很好的网络使用平台,同时成立一定的奖励制度,鼓励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不断充实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体系。

3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数据库建设工作

数据库技术在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完成资源共享,节省经� 由于国内的数据库建设存在现状不足,主要表现在:(1)数量少、规模小、商业化水平低;(2)缺乏整体规划意识、管理体制薄弱,重复建设严重;(3)数据库发展水平低;数据年限短、完整性差;(4)缺乏权威数据库、无市场竞争力;(5)缺少高水平技术和高端人才支撑。从当前的情况看,我国能提供服务的信息资源很匮乏,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数据库建设还不太乐观,可是近年来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从科学技术领域扩展到经济、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随着数据库的发展变化,节目型、文摘型数据库向全文数据库方向发展,事实数据库、数值数据库、多介质数据库比重越来越大,生产规模和产值也越来越大,用户数量正以百倍熟读增加。不断开展国内国际交流活动。未来几年把我国的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及建设工作又推向了新的起点。

4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三维建构论

4.1 技术管理。技术管理其研究内容是新的信息系统、新的信息媒介和新的利用方式。从技术方面来看,人们除了运用信息的方法来解决大型系统的稳定性,网络结构的高效传输过程中的多种问题外,主要是采用情报学的基本原理来研究较高层次的信息网络特点的信息系统,信息媒质和采用方法。网络技术的技术管理模式,它面向是崭新的网络信息系统,新的信息媒介和网络信息平台中的信息资源共享、收集、加工处理和传播与服务。

4.2 经济管理。经济管理其研究方向是信息商品、信息市场、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从经济学方面来看,高效的信息网络是一个旁大的经济系统,此系统把计算机、通讯网络、信息资源网和信息用户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网络上的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依照经济的规律、采用经济杠杆,把网络信息相关的活动统一化管理,让网络信息资源完成最佳配置,从而获得最好限度的利用,发挥最佳效益。

4.3 人文管理。人文管理专项研究方向是信息涉及的政策和法律。从人文方面来看,人们运用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相互制约,规范高速信息网络资源管理,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以保证高速信息网络有序运行,创造和谐、文明的信息环境,让技术发挥更好的潜能,它对应于信息网络文化的人文管理模式,它的方向使网络环境中的信息涉及的政策和法律等,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实施中,这三种模式相辅相成。

5 网络和电视的融合发展

目前,网络与电视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既是网络发展的需要,也是电视自身发展的必然。电视与网络融合后可以利用网络媒体文字、图片、图表、动漫、论坛、视频等诸多优势延续拓展自己的空间,尤其在与观众互动交流方面网络功能不可代替。目前,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有自己的网站就是最好的例证。从电视自身发展需要,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必须受到重视。

综上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在今后的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将占有一席之地,它的管理方法直接影响到网络信息资源的合理运用。只有加大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力度,实施信息资源合理开发和正确使用,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信息资源优势,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发挥效用最大化,更�

参考文献:

[1]钟守真,李月琳。信息资源含义探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

[2]胡昌平,谷斌。网络信息资源的社会化组织与开发构想[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

[3]王雅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4]姚红莉。浅谈网络信息资源管理[J].情报探索,2006.

[5]闫俊伢。试谈网络信息资源管理[J].研究与探讨,2007.

信息资源管理 篇三

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信息)是一家以电子政务为核心的集团型企业,主要从事信息资源管理相关的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及其相关业务的运维服务, 为档案局(馆)、食品流通追溯领域相关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重点领域客户提供软件产品与整体解决方案。

成立十余年来,中信信息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国内档案行业的领军企业,在各级档案局(馆)系统、食品流通追溯系统、政法(司法)系统、企业集团等领域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这些客户多为政府机关部门和事业单位具备较高的客户忠诚度。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不断开发与创新,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档案信息领域有着坚实的实力与竞争力。

中信信息坚持“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五个转变”的企业发展战略:坚持以档案业务为中心;转变观念和理念;坚持技术、业务、管理创新,坚持以人为本、事业留人;为员工提供发展的空间和舞台,提供优良的薪酬和福利制度,引进高级、尖端人才,形成人才高地;坚持让客户满意;坚持以利润为导向,从高成本、低利润业务向低成本、高利润业务转变;加快市场布局和分公司团队建设和人才引进和培养,将工作重心从上海走向全国;通过技术创新,研发高利润、高附加值的软硬件产品;培养业务型和管理型人才并重,加快管理型人才队伍的建设以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管理模式从中、小型企业向集团型企业管理过渡,建立管、办分离,行政、业务分离的新型矩阵管理组织。

信息资源管理 篇四

[关键词] 网络信息资源; 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7. 037

[中图分类号] TP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7- 0075- 0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保持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特别是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中国政府提出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和制度创新系统。当前,信息管理正逐渐向“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阶段演进。这种演进和发展对信息管理工作模式和服务模式势必产生巨大的影响,产生新的社会需求。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正是这种新需求下的产物。

1 网络信息资源的涵义

在探讨网络信息资源的涵义之前,我们首先应明确对信息资源(IR)概念的理解。目前关于信息资源的涵义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狭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就是指文献资源或者数据资源,或者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这都是限于信息本身。而广义的理解,则认为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既包括信息本身,也包括与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各种资源。

随着互联网发展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网络化成为一大潮流,与传统的信息资源相比,网络信息资源在数量、结构、分布、传播范围、载体形态、内涵、传递手段等方面都显示出新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赋予了网络信息资源新的内涵。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网络信息资源也被称为虚拟信息资源,它是以数字化形式记录的,以多媒体形式表达的,存储在网络计算机磁介质、光介质以及各类通讯介质上的,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方式进行传递的信息内容的集合。简言之,网络信息资源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目前网络信息资源以互联网信息资源为主,同时也包括其他没有连入互联网的信息资源。

2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2.1 存储数字化

信息资源由纸张上的文字变为磁性介质上的电磁信号或者光介质上的光信息,使信息的存储、传递和查询更加方便,而且所存储的信息密度高、容量大,可以无损耗地被重复使用。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信息,既可以在计算机内高速处理,又可以通过信息网络进行远距离传送。

2.2 表现形式多样化

传统信息资源主要是以文字和数字为表现形式的信息。而网络信息资源则可以是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软件、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存在的,涉及领域从经济、科研、教育、艺术,到具体的行业和个体,包含的文献类型从电子报刊、电子工具书、商业信息、新闻报道、书目数据库、文献信息索引到统计数据、图表、电子地图等。

2.3 以网�

2.4 数量巨大,增长迅速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到2002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计算机数量为2 083万台;CN下注册的域名数量达到17.9万个;网站数量达到了37.1万个;国际出口带宽总量为9 380M。

2.5 传播方式的动态性

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快速灵敏,具有动态性和实时性等特点。信息在网络中流动非常迅速,电子流取代了纸张和邮政的物流,加上无线电和卫星通讯技术的充分运用,上传到网上的任何信息资源,都只需要短短的数秒钟就能传递到世界各地的每一个角落。

2.6 信息源复杂

网络共享性与开放性使得人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取和存储信息,由于没有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这些信息没有经过严格编辑和整理,良莠不齐,各种不良和无用的信息大量充斥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为用户选择、利用网络信息带来了障碍。

3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核心是数据库建设

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数据库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它是实现资源共享,节省开支,提高系统的反应能力、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技术保证。全世界对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大型数据库有万余个,这些数据库通过发达的网络向机关、团体、学校、公司以及个人提供各类科技信息、金融信息、商业信息、文化信息等。从目前的状况看,我国可提供服务的信息资源比较匮乏。

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数据库建设还不太令人满意,但是我国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工作也有相当的成就。如:国家科委西南信息中心、重庆维普资讯公司推出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集团公司推出的“万方数据库”等,特别是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开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数据库”等更是将我国的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建设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4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核心是“三维结构论”

20世纪90年代初,卢泰宏教授提出,信息资源管理(IRM)是3种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约化。即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和信息资源的人文管理,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背景,即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信息技术、信息经济、信息文化的集成构成IRM的三维构架。

从技术角度来看,人们除了利用信息科学的原理研究解决大系统的稳定性、网络结构的有序性和高速率传输中的各种问题外,主要是用情报学的理论方法研究高速信息网络特点的信息系统、信息媒介和利用方式。即对应于网络技术的技术管理模式,其研究内容是新的网络信息系统和新的信息媒介以及网络信息环境中的信息资源分布、采集、组织、存储、检索、传播与服务。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高速信息网络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经济系统,这个系统将计算机、通讯网、信息资源网、信息生产者(提供者)、信息消费者(用户)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信息的生产、分配、流通和利用模式,引起整个信息产业的革命。以高速信息网� 有必要遵循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杠杆,对网络信息活动进行经济管理,使网络信息资源的实现最优配置,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发挥最佳效益。对应于网络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模式,其研究方向是网络信息服务业引发的经济问题,研究内容是Internet产业结构与管理、网络环境中的资源的合理配置、网络市场的运行与管理等。

从人文角度来看,人们试图通过政策、法规、伦理道德的相互协调,将行政手段、法制手段和精神文明的力量结合起来,实现高速信息网络资源的规范化和有序化管理,形成有机体系和健康的网络文化,以保证高速信息网络有序运行。这些手段的综合运用改变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形成的只依靠技术的单一模式,解决了许多技术手段无力解决的问题,有助于克服网络迅速膨胀和无序扩张引发的种种弊端,创造和谐、均衡、有序的信息环境,并使技术发挥更大的效能。因此对应于信息网络文化的人文管理模式,其研究对象是网络环境中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等。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实践中,这3种模式相辅相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网络信息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将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其能否合理利用,只有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使网络信息环境变为有序的信息空间,实现信息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千里. 网络安全新技术[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信息资源管理 篇五

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编制人力资源发展规划,该规定应解决两个基本问题,即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质量是指组织需要什么类型的雇员,数量是每一中类型需要多少名雇员。工作分析、工作祥述是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信息人力资源规划来说,首先要分析不同类型的信息工作,然后描述信息工作,进而 祥述完成信息工作的具体要求,最后在此基础上拟定规划。

1.信息工作分析。为了招聘、雇佣到适合某项工作的人员,组织有必要事先了解该项工作自身的需求,这个步骤就是工作分析,它是人力资源规划的起点。信息工作分析是对组织的信息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分析研究,以确定每一项信息管理工作的性质、特点以及需的技能。在进行信息工作分析时,重点在于明确以下几个问题:(1)谁来做这项工作?(2)在这项工作中,已经完成了哪些工作? (3)在什么时候完成这项工作?(4)在什么地方完成这项工作?(5)如何完成这项工作?(6)为什么要这样做?

2.信息工作描述。信息工作描述在信息工作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它是一份对组织中某一项信息工作的目标、内容、所需技能、涉及的责任、该项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以及工作条件进行描述的局面报告。这份报告常用于新雇员的挑选、信息工作人员定位、信息工作人员培训和信息工作绩效评价等工作。

3.信息工作详述。信息工作详述与信息工作描述的关� 它是描述从事某一信息工作的人员抽应具备的专门资格的书面文件,包括技能、学历、所需的工作经验等。它与信息工作描述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强调的是从事工作的人员的素质,而信息工作描述强调的是工作本身的内容。

二、信息工作人员的招聘与挑选

招聘工作是组织获得人力资源的基本方式。其核心任务是为组织中设置的不同职位配备适当的人选,以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为了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招聘标准。由于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将信息工作人员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而且对从事不同信息工作的人员有不同的要求,所以,不同岗位人员的招聘标准也不尽相同。

1.信息工作人员的招聘。当组织中的信息管理部门出现职位空投或者设置了新的职位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进行信息工作人员的招聘。信息工作人员招聘的方式包括两种。一是内部招聘,即通过组织内部人员晋升或调动来实现。二是外部招聘,即从组织外部招聘人员。外部招聘和内部招聘 各有优缺点,应该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决定采用哪种方式。

信息工作人员的内部招聘。主要通过下属文件、内部资料、布告栏等方式公布招聘职位和标准,在组织内部公开进行招聘。内部招聘的主要优点包括:完善组织内部的竞争机制,申请人能尽快进入角色,能节省评价时间和费用。主要缺点包括:难以摆脱原有各种关系的制约;无法带来新的经营理念;助长论资排辈。

信息工作人员的外部招聘。主要通过新闻媒体、职业介绍所和猎头公司、人才市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熟人推荐等渠道在组织外部进行招聘。外部招聘的主要优点包括:促进组织创新、节省培训费用;增强组织内部的竞争压力。主要缺点包括:招聘费用偏高;易造成招聘失误;外聘人员融入组织文化的时间较长。

2.信息工作人员的挑选。面对前来应聘的申请人,组织的下一步工作便是人员的挑选。从众多的候选人中选择效用最佳的人选,是人员挑选工作的中心目的。组织应参照工作分析、工作描述、工作详述、信息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及招聘标准等衡量申请人,并辅以面试、试用等手段进一步考察申请人的实际能力,从而作出聘用的一系列人力资源建设工作。

三、信息工作人员的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在员工招聘、挑选之后,在员工培训之前,并与二者相辅以成。绩效是组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各种具体劳动的客观过程的产物。员工的绩效是指员工经过考核评价,被组织管理层认可的工作行为、工作表现、工作成绩以及工作结果。儿评价是组织对员工在某一时期内的工作业绩、行为等作出评价的过程。绩效评价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为组织确定报酬,改进员工工作绩效,这培训、晋升及选任或留用员工提供标准或依据。

一般来说,绩效评价制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非参与性的绩效评价制度;另一类是参与性的绩效评价制度。

1.非参与性的绩效评价方法。非参与性的绩效市政府方法又分为客观评价方法和主观评价方法两类。客观评价方法主要侧重于评价员工的付出,评价建立在数量基础上。由于信息工作的特殊性,信息工作人员生产的信息产品不能简单地套用物质产品的讲师方法,如某程序员设计了两个程序与某员工生产了两个零件对组织的贡献为可相比;而两位程序员每人均开发了一个新程序,也不能简单认为他们的工作业绩相同。因而客观评价方法不太适用于信息工作人员的绩效评价。

2.参与性的绩效评价方法。参与性的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是目标管理法。这种方法主张各层管理人员与员工必须参加制定目标和实施计划,要求上下级之间就如何实现目标充分交流意见,在确立目标的同时,也确定了考核指标和标准。目标管理能够不断地将实现目标的进展情况反馈给行为人,以便于行为人能够调整自己的行动。当目标明确、可衡量、有实践性时,目标管理法用于绩效评价很有效,它注重于对员工绩效的定量评价。但对于信息工作人员的绩效评价来说,目标管理的缺点主要在于较高层次的信息工作难以量化。

四、信息工作人员的培训

由于知识的快速更新,以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部门不仅要向本部门员工提供不断学习的机会和条件,而且还应承担提高组织全体员工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责任。这实现这一目的,内部培训和继续教育是较好的方法。

1.内部培训。对信息工作人员实施内部培训是为了使信息工作人员具备开发、利用和管理信息资源的技能,从而改善组织中的信息资源管理,使信息更有效地为组织服务,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浅谈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 篇六

【摘 要】文章通过对信息资源的特性的论述,以及其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来谈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案,以期对现今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信息资源;解决方案;管理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信息资源是企业继材料、能源之后的最重要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进一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将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比比皆是的商机环境中,企业要在竞争中领先一筹,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关键是要占有信息资源、管理运用信息资源。目前少数企业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重视不够,信息资源观念没有深入人心、意识不强。开发信息资源、利用信息资源,应该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

一、企业信息资源的特性

二、信息资源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企业的核心是决策,而有效及时的信息对于一个企业有着深远的影响。企业信息资源是增强企业竞争里的基础和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信息资源 为适应新时期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企业必须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关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信息科技等到迅猛发展,并且被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企业信息化和信息管理也迫在眉睫。企业信息化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省时省力,并且与国内过市场接轨,把握最新动态做出及时并且准确的决定,这都是在过去无法实现的。

三、信息资源在企业中遇到的问题

一般的大中型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有多个重要部分组成,如生产流程自动化系统科研开发系统,网络运用软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及决策支持系统等。虽然看似分工明确,信息全面,然而毕竟作为新兴产物还存在着很多的不完善和缺陷。在信息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企业信息管理水平的落后,信息资源的滞后,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不畅,成为企业飞速发展的巨大绊脚石。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我们要对它们有深刻的认识。(1)认识不足。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企业对信息资源的认识很片面,还没有认识到在这个全球信息化的时代,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及时准确的信息,先进创新的技术,企业科学的管理等对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浪涛中立于不败之地有着战略性的影响。目前,许多企业的管理决策者对信息资源的价值及加强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在受旧的管理观念和模式的制约,使得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形同虚设。所以要想很好地发挥其有效性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2)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信息技术是高科技新型技术,对于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很高,必须具备较高的操作能力,还要懂得企业生产方面的知识。但是目前国内的信息资源管理人员都没有得到过系统、全面、专门的训练,所以在综合素质方面较差,多是经验型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也不系统,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管理需要的信息开发、处理、及综合运用的要求。由此可见,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及道德素养都已势在必行。(3)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由于企业信息资源这一概念对国人来说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所以绝大多数企业对自己的信息资源储备分布、投入及应用情况等,都没做过系统分析,信息资源所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有的企业还不习惯依靠信息资源来做出恰当决策,有的企业则可能对信息的有效性没有经过筛选、提取、整合就妄下决断,就误认为信息资源不足 (4)信息处理手段落后。在上文中提到过,部分企业决策人对于信息没有经过处理就妄加使用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后果。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对于信息处理的手段比较落后。由于企业信息资源具有及时性,专业性,增值性及共享性等特征,企业要活的及时准确,有用的信息就需要对原始信息尽享跟踪分析和综合整理,这样才能获得有价值的实用信息。就目前国内处理信息的手段和方法而言是相当落后,这也为企业决策人带来了麻烦,所以信息资源管理已成为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四、企业信息资源解决方案

(1)大力贯彻信息资源管理相关知识。把普及信息资源管理知识这一内容加入到企业员工培训的项目中要求员工充分认识到其在企业存亡中的重要性,了解到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与时俱进。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人才,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加大实施力度,通过决策人员对信息资源进行最终审核来支持公司的目标,是企业走向现代化信息化管理之路。(2)完善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大部分企业的决策依据是企业现有的信息资源,然而由于信息资源处理不足或者信息的不客观性导致决策失误。为了避免以上情况我们有必要完善我们的信息资源管理制度,从信息的采集,筛选,处理,整合,归类等每一步都要努力做到“去伪存真”。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随时保持与市场,商家,客户等多个资源之间的密切联系,随时掌握信息,随时更新信息,让完善的信息资源可以有效且高效的服务于企业。(3)提高信息资源管理团队的素质。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面对资源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匮乏的情况,企业应该能够为员工创造学习环境和条件,如为信息资源相关人员创造培训机会,请专业人士举办讲座,或经验交流会等。再者就是从高校吸收具有专业知识的新型人才,培养起较好的管理才能和经营头脑,再后来的企业实践中磨� 关于员工的道德素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就要不断强调企业精神,合作意识,让每个员工树立起主人翁的责任感,才能自觉保护企业信息资源安危。

当今,在世界经济大发展的时代,企业面对国内外的激烈竞争,信息被视为企业兴衰存亡的生命线。信息资源管理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一个企业竞争力的高低往往取决于他对于信息资源的敏感和处理程度。所以,信息资源管理水平也将成为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高效的信息资源管理绝对是一个企业最有力筹码。

参 考 文 献

[1]徐刚,邓胜利.《2004~2007年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进展》.2009(4)

[2]王冬.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初探[J].新西部(下半月).2008(2)

[3]王爱玲.《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的策略》.2008(4)

[4]蓝春花.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战略[J].企业导报.2009(10):176

[5]高瑞,孙炎.浅谈我国中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24)

信息资源管理 篇七

关键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人才是高校的第一资源,高校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对传统思维观念下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引发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刻变革。借助当代信息技术将信息化融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构建灵活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是高校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服务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和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把信息技术和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相结合,依赖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一种管理方式[1]。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更像是一种在信息技术和软件系统支持下得以体现的管理思想和观念,持有这种思想和观念的人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神经中枢,“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将得到精辟的阐释。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完整解决方案,是基于先进的硬件设备基础上的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通过集中式的信息库、自动处理信息、员工自助服务、外协以及服务共享,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一般来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提供优质服务,系统可以迅速、有效地收集各种信息,加强内部的信息沟通;二是降低管理成本,通过减少管理工作的操作成本等达到降低运作成本的目的;三是革新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要革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四是运用先进技术,这不仅仅是为了将现有的人力资源工作做得更好,更重要的是要为决策提供准确信息和解决方案。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意义和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时展的产物,是管理理念与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产物。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在其自身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引进现代化技术、走管理信息化道路是顺应时展要求的。

现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可分为三个层次,底层是人力资源基础事务管理,中层是人力资源政策规章管理,顶层是人力资源战略思维管理。高校构建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简化人力资源基础事务管理过程,转变管理工作职能,使人力资源工作者从大量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实现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思考上去,加快构建激励型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和科学化评价体系,有效防止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在事关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上出现偏差甚至重大失误。

同时,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不仅能完整地记录所有工作人员的信息和资料,而且可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系统,使学校各部门通过获得授权(用户名和密码)的方式,自动获取最新的人力资源信息。特别是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各种“自助式”服务,师生根据授权登陆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到所需要的信息。可见,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能够直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三、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问题

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在高校的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基本处于基础阶段,并呈现出“认识不到位,建设不到位”的典型特征。

1.主观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在我国,相当多的高校“重人才使用,轻人才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行动上缺乏动力[2]。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必然导致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消极甚至是错误的行为,如对人力资源信息化内容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作业性、行政性阶段,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或者往往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解为利用计算机设计一个考核体系,或者建立一个薪酬系统,而不对管理模式进行全方位的配套改革;还有些存在着追求一步到位的思想,往往倾向去选择一套大而全的“完美”软件。事实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有些高校连基础数据库都还没有建立起来,仍处在数据无法共享、各自为政的阶段,想要实现一步到位,显然是不现实的。

2.客观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目前,高校传统的人事管理正向人力资源管理过渡,基本处在以传统管理为主,管理流程逐步规范的阶段,信息化建设缺乏相对稳定的基础。很多高校的管理软件的使用常常出现刚刚完成软件的开发,管理模式就改变了,考核体系也发生了变化,而其项目功能模块及其基础数据却难以进行更改;或者因为管理者觉得信息化过于透明,不符合实际而淘汰不用。管理层、技术层难以密切配合等问题成为阻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进程的重要原因。因此,人力资源软件的开发跟不上管理的变化而陷入困境的现状较为普遍。此外,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信息化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培养难度较大。

四、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高校整体运作模式的改进与优化。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从实施原则上、建设步骤上和构建载体上加以明确,宏观规划、微观着手,分步建设、整体优化。

(一)遵循原则是根本

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遵循领导重视、循序渐进、科学实用、安全保密的“四原则”,并贯穿始终。

1.高度重视原则。领导层的观念认同和行为示范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把手工程”[3]。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涉及各种高新技术的运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方法的变化、组织机构和岗位调整等利害问题,这就要求高层决策者能够从全局出发平衡协调并组织实施好信息化,明确目标,统一步调,同心协力,有效调度建设系统的各种力量,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提供必要的权力保障。

2.循序渐进原则。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某一瓶颈环节为突破口,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重点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整体结构上进行设计,逐渐由抽象设计到具体设计、从概要设计到详细设计,并对设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然后由逻辑模型求得最优模型,最后对这一最优模型进行渐进式的实体建设,最终在渐进中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3.科学实用原则。高校要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通过智能化的网络设备和软件系统实现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使系统设计所采用的管理模式能较好地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科学性和先进性[4]。同时,信息化建设绝不能单纯追求先进而忽略实用性,只有满足自己需要的技术才是最好的技术,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并不在于是否采用了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而在于该技术支持的系统能否为自己所用,坚持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4.安全保密原则。一般来讲,信息的共享应该有一定的范围,这就涉及到安全保密的原则。首先,高校的内部资料是属于高校私有的,尤其是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详细资料高校大部分都不愿公开,而且有一部分是属于不能对外公布的,要防止恶意破坏者的侵入;另一方面,由于高校资料的保密程度也是分等级的,处于不同级别的管理员以及普通教职工所能获取的信息也是不同的。所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有严密的安全控制机制,要能够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进行不同等级的加密,并且实现严格的权限管理。

(二)落实策略是重点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推动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转型,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并跟上高校信息化的步伐,最终为高校的长远发展出力[5]。为此,高校重点要落实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四步走”策略。

1.建立基础数据平台,实现高校人力资源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建立基于内部网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门户,打造高校人力资源平台,为教职工提供个性化的信息与查询服务。稳健踏出第一步可以带来公开、透明、及时、个性化的服务,获得高校领导以及全体师生的理解和信任。

2.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的信息化,建立一个包括招聘、培训、调配、绩效考核、薪资、职称、档案管理、离退休、劳动保险等基本业务处理功能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目标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者争取更多的时间考虑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的问题。这一阶段用户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者。

3.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的现代化、规范化、流程化,建立以绩效管理为主要手段、以个人职业发展与能力管理为核心线索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利用因特网建立自助服务系统。这一阶段用户为高校领导层、全体教职工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者,目的是实现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

4.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与高校其它信息系统的无缝整合,为高校管理提供以人为中心的准确全面及时有效的决策信息支持,使人力资源部门成为高校管理的战略伙伴,最终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转型。

(三)构建载体是保障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最终要落脚到设施和技术层面。构建全面完善的校园网和数据系统,将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进程提供基础保障。

1.校园网载体。校园网是利用先进的建筑综合布线技术构架起来的安全、可靠、便捷的计算机信息传输线路;利用成熟、领先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规划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的网络应用环境;利用全面的校园网络管理软件、网络教学软件为学校提供教学、管理和决策三个不同层次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的一个覆盖全校管理机构和教学机构的基于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大型网络系统[6]。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所需要的人力资源信息除了人事部门掌握的关于教职工的基本信息外,其它很大一部分都需要别的部门提供,同时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又必须统计相关数据上报或传递给有关部门,此外,还有一些新信息掌握在教职工自己手里。因此,基于校园网这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基础设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与其它部门以及教职工进行必需而又相关的共享,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才能得到及时更新,其作用也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2.数据库载体。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做好高校内部各类人力资源信息的采集、存储、维护、更新等管理工作,搞好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高校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库的信息可分为人事信息、学术成果信息、教学信息三大类。通过这些数据库管理系统,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能建立一个信息丰富、系统的高校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库,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夯实信息基石。

参考文献:

[1]余小云。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研究[J].决策参考,2003,(6):7-8.

[2]万莉云。谈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J].人才资源开发,2005,(4):10-12.

[3]刘文敏。谈高校人力资源管理[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3):9.

[4]高允奔。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五个关系[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8,(6):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