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儿童早教最新13篇3-17-28

读早教故事可以增强小朋友与父母之间的互动哦,还能够激发小朋友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下是勤劳的小编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13篇儿童早教,仅供参考。

儿童早教范文 篇一

儿童早教最新13篇3-17-28

一、0~3岁儿童早期教育发展的现状

1.早期教育师资队伍不完善

通过调查研究,就目前铜仁市早期教育的状况来看,早教人员严重缺乏。按照国家早期教育一体化的体系结构,小小班、托儿班还需要很多早教人员。早期教育人员培训落后,高质量的早教必须依托于高质量的早期教育师资队伍。通过调查发现,铜仁市早期教育培训机构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有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培训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早期教育人员,如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已开设学前教育系。

2.政府投入不够

通过调查显示,铜仁市幼儿早期教育政府服务不够完善,经费投入短缺,导致一些民营幼儿机构大量的注资办学,严重影响了儿童早期教育一体化的构建,导致一系列管理问题的出现。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逐年增多,致使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二、儿童早期综合教育的政策基础

为促进我国早期教育的发展,各级政府给予高度的重视,2016年来,铜仁市免费开办儿童早教班,倡导和支持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发展,这是一条地方性法规以现代早期教育理念为指导,建立0~3岁儿童早期教育一体化管理模式,积极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发展研究,建立政府扶持统筹、教育部门主管、其他部门合作的管理机构。探索早期教育与教学模式和家庭教育与机构教育的优劣互补,开展以早期干预、健康教育为主的0~3岁儿童潜能开发的项目。只有在政府领导下发挥各部门的协同作用,才能促进儿童早期教育发展工作顺利进行。

三、卫生部门在儿童早期综合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实践证明,早期综合教育可以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并预防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的智力低下。0~3岁是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人类大脑发育的最快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卫生工作人员在以往的早教发展研究中,积累的临床经验,对儿童早期综合教育的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卫生部门对早教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可以使现有早教人员不断认识和了解新的早期教育方法和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增强服?找馐叮?并对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服务模式加以规范,以提高儿童早期教育发展的服务质量。

四、0~3岁儿童早期综合教育注意的因素

1.儿童在早期教育学习中重视安全问题

在儿童早期教育学习过程中,大多都是以玩具和器械为主,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儿童身体健康的发展,对每一组学习的内容或玩具要循序渐进,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学习中要家长参与配合,引导儿童去学习、探索。

2.重视儿童早期教育个性发展的差异

不同的个体,因遗传、生长环境及家庭等各种因素,无论在心理和生理的发展上都有明显的差别,所以,针对个体的不同,要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和方法,引导儿童积极健康地成长。

3.儿童早期综合教育行为发展具有可预测性

早教课程 篇二

【关键词】早教机构 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244-01

一、研究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缘由。近几年在兰州掀起一股给婴幼儿报早教班的浪潮,然而早教市场在我国刚刚启动,截至目前早教机构没有教育部门监管,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笔者不由地想问收费昂贵的早教中心为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家长究竟为何对早教课程趋之若鹜,我们能为早教提供怎样建议和帮助。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目前我国针对于早教机构中婴幼儿课程设置方面系统的研究比较匮乏,已有的研究主要针对幼儿园。尽管家长对早教机构的课程设置重视度越来越高,但该领域里实践先于理论。课程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本研究是对兰州市A早教中心所设置的课程进行深度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有利于婴幼儿的健康发展。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方法是访谈法和观察法。笔者采用附件一“XX早教机构访谈提纲”对兰州市A早教中心的一名教学主管、两名教师以及两名家长进行访谈。具体的观察方法是是实况详录法,对录像资料进行定性分析,得出兰州市A早教中心所设置课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建议。

二、简述兰州市A早教机构的早教课程

A早教中心位于兰州市市区繁华地带,是众多早教品牌中最受欢迎的品牌之一,现有学员百余位。旨在开发孩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美术式思维引导,主题式课程带入,激发孩子多元智能。提供的创意空间从传统的平面延伸到立体空间。所有课程都围绕某个特定的主题培养婴幼儿创新的思考能力,其课程理念源自韩国,为 4-6人的小班制授课,每节课三十分钟至一小时不等。所有课程均为亲子课程。

三、分析A早教中心的课程设置特点

(一)课程设置按年龄分段。从访谈中笔者得知兰州市A早教中心课程设置按婴幼儿年龄划分,并且精确到年龄和月龄。研究显示,婴儿的神经细胞从第三个月开始每分钟增长超过二十五万个,是婴幼儿神经系统也是发展最快的时候,所以每一个月份婴幼儿都会发生巨大变化。A早教中心能够将课程设置的阶段精确到月龄是该机构与其他不同的地方。

(二)强调环境对婴幼儿美术活动重要性。我们所处的空间环境时刻都在发挥其隐性教育功能。A早教中心创设的环境包括外部主题环境和心灵环境。笔者认为A早教中心环境良好,较为宽敞明亮,有家长休息区、教学区和活动区,布置有大、中、小型玩具,教室四周围贴有白纸、彩笔等等。在心灵环境上笔者认为A早教中心教师善于与婴幼儿进行互动、与家长互动,能够耐心地鼓励婴幼儿在早教活动中自我涂鸦,本着“爱”的原则工作,能够给婴幼儿一个安全、温馨的环境。

(三)课程目标包括对婴幼儿的教育目标和对婴幼儿家长的教育目标。兰州市A早教中心的课程目标主要包括对婴幼儿的教育目标和对婴幼儿家长的教育目标。对婴幼儿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开发婴幼儿八大智能,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维度。同时A早教中心重视对家长的育儿指导,双方面相辅相成,体现出A早教中心课程设置目标的双重性。

(四)教师的持续鼓励行为对婴幼儿产生的积极影响。 在采访中Z老师讲到“虽然很多时候他们画的四不像,也有时候他们在涂鸦的时候把雨滴画成黑色,但我依然鼓励他们说出为什么雨滴是黑色呢,只要他们自己能够按照自己的认知进行涂鸦出来的作品我都会鼓励他们,让他们都自信的认为自己的作品就是最好的作品”。 在对访谈和录像资料的分析中笔者发现教师在婴幼儿绘画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肯定孩子,暗示、鼓励、表扬他们,提升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在活动之后对婴幼儿家长进行暗示、鼓励,并对其家庭教育活动方式进行引导。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

(一)缺乏让婴幼儿快乐涂鸦的理念。在一次活动前X幼儿因为不想喝水与母亲闹别扭,但教师为了完成预设的活动目标按时开始活动,X幼儿的母亲也强行让幼儿按照老师的要求开始画画,整个活动过程都显得很被动,终于下课了X幼儿便极其不开心的和母亲回家了。笔者认为遇到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当对该幼儿进行心理疏导,让每位婴幼儿都能够在游戏化的趣味活动中涂鸦,而不是教师牵着“教学目标”的线拉着婴幼儿和家长一起完成教学任务。年纪较小的婴幼儿一般会很难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是在家长的强行安排之下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并没有完全融入到教师组织的活动当中。教师应方式整个活动的引导者,而不是命令者。

(二)教师应研发或改编预设的活动教案。A早教中心所设置的课程均来自韩国,机构工作人员均接受过总部培训后上岗,而总部位于北京、上海、天津等一线城市。笔者认为A早教中心的教师应根据兰州市的婴幼儿发展状况进行课程的研发或改编,因为各个地区婴幼儿所处的教育环境不同,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均适用于全国的婴幼儿。

(三)专门开设家长课程。目前A早教中心只是对婴幼儿家长进行课后访谈,笔者认为应当开设集体讲座,主要讲述科学的育儿方式、家庭教育的知识与技能以提高父母教育子女的能力。例如:母乳喂养、婴儿辅食添加及玩具、服饰的选择,再组织个别辅导,针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育环境、不同社会环境的家庭制定适合的教育计划。

参考文献:

[1]靳玉乐。现代课程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附件一:A早教中心访谈提纲

一、与早教机构教育主管/负责人访谈

1.请简要介绍您所在的早教机构所设置的课程,包括将教学对象、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法等。

2. 本早教中心的课程理念是什么?来源于什么地方?

3.贵中心的早教课程设置比起其他早教中心有何优势?

4.您认为目前贵早教中心课程设置方面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二、与早教机构教师访谈

1.您在XX早教中心任职前接受了怎样的课程培训?主要教学内容是什么?您认为效果如何?

2.您在任职过程中是否接受过专业的在职培训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是什么?您认为效果如何?

3.在亲子课程的教授中您认为应当对来上课的家长进行何种形式、何种内容的教育指导?

4.根据您的教授经验,您对于XX早期教育中心所设置的课程方面有哪儿些意见?您认为应该怎样改进?

三、与早教机构学生家长访谈

1.您为孩子选择XX早教机构的原因是什么?

2.您认为XX早教中心的课程设置对您的孩子有哪儿些方面的帮助?

儿童早教 篇三

市场分析

(1)全球早教:永远的朝阳产业

从全球范围看,早期教育经济发展迅速,有关机构预计未来几年内,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经济收入将以7%—8%的速度增长,2010年全球婴幼儿教育市场的营业额将达到2800亿—6200亿美元。目前婴幼儿早教机构呈现明显的地域不平衡性,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地区集中了全部85%左右的消费量,而发展中国家虽然人口数量众多,接受婴幼儿早教服务的消费不论在时间还是档次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儿童早教机将成为家庭早教的主题部分,未来几年将是一个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段。

(2)中国早教:品牌国际化扩张

早教机在中国属于新兴行业,目前正处在一个发展期。根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统计:中国0—3岁婴幼儿约为0.7亿人,城市分布为1100万人,而且,平均每小时就有2000多名婴儿诞生。再加上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国内婴幼儿早期教育市场表现非常活跃。

投资分析

投资者成为区县级商,保障金为18800元,可获得20套产品,若投资者想成为地级市总,保障金为38800元,可获得50套产品。

利润分析

随着社会的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家长对儿童的早期教育越来越看重,在产品投放市场前,公司经过了大量的市场调研。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超过6000亿的儿童市场和超过1000亿的礼品消费市场。市场测试结果显示,某城市有5000个婴幼儿,每个孩子能带来100元的利润,收入50万元。

王女士管理10个销售点,3个月回报9万元人民币,张先生管理20个销售点,3个月回报18万人民币。早教娃娃经过专业人员的市场验证一天现场销售约50套,每天的营业额高达8000多元,除去场地租用及员工工资、提成等费用,一天可轻松获利约近4500元。

经销提示

一、投资者可选择四种市场运营模式:1.现场模式——活动促销,经营儿童服装店、礼品店可以促进销售量;2.铺货模式——与店面合作分成,将产品寄放到相关店面与店家分取收益;3.商超模式——合作分成,由商店超市等代售产品分取收益;4.招募分销商模式——发展分销商赚取差价。

儿童早教范文 篇四

一、高职高专学前儿童早期科学阅读活动教育指导的重要性

0~6岁阶段的学前儿童大脑及神经系统发育持续并逐渐成熟,具有好奇、注意力分散、喜欢模仿等特点,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这个阶段是进行科学意识和科学兴趣熏陶的重要时期。有些科学原理和过程比较复杂,不能带领幼儿进行现场实物操作,教师可以通过早期科学阅读进行认知,满足幼儿对科学领域的探索和好奇。

(一)丰富、扩充学前儿童的科学经验

早期科学阅读活动教育指导,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大脑中已有表象水平上的科学概念。从早期科学阅读形成的特点和学前儿童生理水平发展特点来看,学前儿童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概念的,他们对科学的认识和了解建立在表象水平上。指导学前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通过他们的亲自动手操作,以自身的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周围世界,或者在教师操作引导下,幼儿将体验、观察后的生动的表象储存在他们头脑中,这些来自早期科学阅读的信息和表象,也是学前儿童获取的初始科学经验。

(二)培养学前儿童对科学的兴趣

早期科学阅读活动教育指导可以激发学前儿童探索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前儿童学习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并在学前儿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科学需要好奇心,科学也最能吸引儿童的好奇心,而学前儿童天生就具有丰富的想象、联想,随时都会有一些古灵精怪的想法,爱探究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不那样。他们喜欢探索自然,是天生的科学家。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常常表现为对周围一些事物或现象注意、提出问题、操作摆弄、探索发现等等。合乎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将使学前儿童永远保持探究和学习的热情,也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动力机制。

(三)激发学前儿童的想象力

在早期科学阅读活动教育实践中,教师通过为学前儿童提供各种体裁的科学阅读,让学前儿童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教师以引导的方式,引导学前儿童发现问题,让学前儿童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讨论,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鼓励学前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四)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

学前儿童早期科学阅读对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起着重要作用,学前儿童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优美规范的语言文字,赏析生动神奇的情节。在诵读、讲述、创编赏析科学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

二、学前早期科学阅读指导的策略

(一)早期科学阅读活动的指导原则

1.早期科学阅读活动的组织要围绕科学阅读的体裁特点来进行设计科学阅读的体裁形式有科学儿歌、科学儿童诗、科学故事、科学童话等等。诗歌、故事体裁不一,特点各异。在开展科学阅读活动中,结合作品的体裁特点进行。比如,将科学诗歌和诵读联系在一起,故事和讲述联系在一起。活动内容要紧紧围绕体裁设置情境,在科学阅读系列活动中可以出现美术、音乐等活动,但这些活动的主体是科学阅读,这些活动是辅助科学阅读活动进行的,活动的目的也是让学前儿童更好地理解、体验科学阅读作品,对科学阅读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

2.早期科学阅读教育活动应� 教师以科学阅读为主要教育内容,围绕其展开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可以和其他领域结合起来,也可以结合时令、天气、节日灵活开展。这样的系列活动可以帮助学前儿童更好地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内容,引发学前儿童更多的思考和阅读兴趣,也有更多的机会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

3.根据学前儿童生理发展水平的特点进行教育指导

在幼儿园小班,从学前儿童喜欢的科学儿歌和学前儿童能接受的浅显的科学小故事入手,先给幼儿讲一些好听的故事然后让幼儿猜一猜好听的故事是哪里来的,引导幼儿对图书的认识,激发幼儿对书本的兴趣。教师引导学前儿童诵读韵律感极强科学儿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寓教于乐。在幼儿园中班,教师要去营造一种读书真快乐的氛围,创造环境,让孩子们爱上书,喜欢读书。在幼儿园的教室里布置图书角,放一些图文并茂的,小朋友喜欢的科学故事书,科学儿歌书、科学诗等。在语言栏里,有小朋友喜欢读的句子及情景图案,跟小朋友一起读一起看,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在幼儿园大班,老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进行阅读。教师利用多种形式的阅读方式,如音频、课件、挂图,让幼儿发挥听的作用;幼儿对儿歌故事了解之后,再进行复述、创编,这样可以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奠定好阅读的基础。

(二)学前儿童早期科学阅读活动教育指导策略

学前儿童早期科学阅读是一种多种感官参与的认知活动,开展不同体裁的学前儿童科学阅读活动指导,潜移默化中对学前儿童进行早期科学启蒙教育。比如在小班开展认识小动物预报天气的科学活动,教师预设的目标是让学前儿童通过倾听、诵读、观察等操作活动指导。幼儿明白有些小动物会预报天气的事理;可以领幼儿到户外去观察,天要下雨,小蚂蚁“过道”、小燕子“低飞”、小鱼“吐泡”;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教师讲解。

1.利用听觉认知科学阅读

对于低幼儿童来说,早期科学阅读的重要手段是发挥幼儿的听觉。可以开展听教师诵读、听录音机磁带或其他声频。教师亲切、绘声绘色的语气语调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在倾听的同时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景,思考故事后教师提出的问题,同时自己也会有很多的为什么,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索能力。

2.利用视觉认知科学阅读

(1)运用实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展示

在讲解科学儿歌或者科学故事时,出示图片和视频,使幼儿产生感性认识的同时,加深印象,增强理解。对于比较形象的科学文艺作品适合运用实物、多媒体课件或图画等直观方式展示。由于学前儿童缺乏生活经验,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全面,呈现具有代表性和多样性实物,可以帮助学前儿童真正理解形象化的自然事物和科学原理。比如在讲解科学儿歌《水果歌》“苹果爱红脸,香蕉爱弯腰,石榴爱咧嘴,桃子爱长毛,西瓜爱睡觉,起来要人抱。”可以选择适当季节,进行实物展示,将苹果、香蕉、石榴、桃子、西瓜展示给小朋友。

比如,在指导科学故事《小鸟找春天》,教师在诵读过程中,适当出示相关图片,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前儿童学会观察并有所得;也可以让学前儿童分角色进行表演,再现小鸟找春天的情景,深刻感知春天到了的自然变化。

(2)室外自然景物认知

在活动中,结合活动内容,选择活动时间和地点,教师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对于春天自然规律的认知,通过到室外观察花开了、小草绿了、柳树发芽了、小朋友在室外游戏等等,认知春天到了的自然变化的特点。

3.利用触觉认知科学阅读

触觉是学前儿童最早发展的能力之一,也是探索认知事物的重要方式。丰富的触觉刺激能促进幼儿认知作用。对于科学谜语儿歌《小雨点》的认知,“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断。落在田里秧苗绿,落到河里看不见。”让幼儿感受雨点的清凉和自然状态;对于科学儿童诗《小雪花》的阅读“下雪啦,下雪啦,像鹅毛满天飞,像棉花满地撒,抓一把,带回家,跑进屋,喊妈妈,再一看,小雪花变成了水娃娃。”让幼儿感受小雪花自然状态和遇热融化的特点。

4.利用感觉记忆认知科学阅读

儿童早教范文 篇五

1 早期教育产生的基础

1.1 医学理论基础 大脑的重要问题―关键期和可塑性,脑的不同功能发展有不同的关键期, 某些能力在大脑发展的某一敏感期最容易获得, 此关键期相应的神经系统可塑性大, 发展速度最快。一般认为0~3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黄金期,抓住这一时期进行早期干预,早期教育可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21世纪是“脑科学时代”,因而也必将是儿童早期教育有所突破的时代,许多珍贵的病例证明了大脑惊人的可塑性和代偿性。最新研究成果正在与其他领域相结合,如与医学与教育等。教育曾经更多的属于经验学科,现在,幼儿教师和家长将脑科学的知识和研究成果结合在一起,来解决儿童早期教育的种种难题,更好的为儿童服务。神童并不神秘,从脑科学角度看,他们只不过是在大脑发育的各种关键期,受到了丰富而适宜的后天养育,形成了比一般儿童更多的神经突触和更发达的神经回路而已,脑科学关于大脑发育关键的这一成果也印证了布鲁姆曾在《人性的稳定和变化》中指出的:一个人智力发展的量度与最初潜在的量度无关,但是与一个人在智力迅速发展时期所处的环境条件关系重大,幼儿期被剥夺了智力刺激的人,将永远达不到原来应该达到的水平。智力发展的影响在智力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受环境的影响为最大,变化极为缓慢的时期则甚小。遗传决定大脑――这是片面的理论,轻视了环境对大脑潜能的重要作用,脑科学揭示脑演化的自然法则是: 环境造就大脑,功能决定结构。即使那些大脑具有先天良好结构遗传的人,如果没有后天环境的作用,没有及时的教育培养,其大脑的潜能也得不到开发,终生就不会有所成就,大脑的变化、学习和记忆及脑内神经元的联结程度决定于环境对大脑的刺激。脑科学研究发现,早期丰富而适宜的环境刺激对大脑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美国、欧盟、日本分别实施“脑的十年”研究计划。我国也启动了“跨世纪脑科学”研究计划。对于儿童的早期教育应建立在脑神经科学发展的科学理论基础上。

1.2 社会发展的需要

1.2.1 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祖国的未来和花朵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与爱护,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也是家庭唯一的未来和希望,家长对于儿童的教育往往舍得投入,希望自己的宝宝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也越来越有这样的经济实力,为孩子的早期教育提供了一个经济上的保障。

1.2.2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断提高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出人投地,加上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更不愿看到自己的孩子将来被社会所淘汰。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上可以不惜血本的投入。早期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让宝宝上好人生的第一课,给宝宝的智力及心身发育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1.2.3 家庭模式的转变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加上外公外婆,还有爸爸妈妈,家里有足够的人力和时间来照顾孩子,为孩子进行早期教育,这些条件为孩子的早期教育得以实施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保证。

1.2.4 儿童出生先天素质的提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健康意识水平的不断加强,婚前检查的开展,围产期检查的开展深入,大大降低了出生缺陷率,儿童的出生先天素质不断提高为早期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广阔的舞台,即使是那些脑发育不良的患儿,经过早期教育大脑智力也可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儿童早期教育可以提高智力的发展

2 早期教育可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早期教育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通常是指对0~3岁正常儿童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给予丰富而适宜的环境刺激的教育活动,让儿童在感知觉、认知、语言、动作、社交等能力方面都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可以促进儿童的心理发育和智力发展。早期教育也可针对5~6岁发育偏离正常或可能偏离正常的儿童,尤其是3岁前儿童,希望通过早期教育提高儿童的智力发展或赶上正常儿童的发育。它的形式多样,有亲子式的、有在专业保健机构接受早期教育的,有社会专业早教机构,门类繁多,我们一定要有判别力,选择科学合理,适时适度的早期教育,因为早期教育必须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和发育规律来进行,决不是灌输知识和拔苗助长,它有它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家长们也要有正确的心态,切莫急攻近利,异想天开。0~5岁是感觉的关键期(2~2.5岁达到顶峰),其中视觉是从3月~2岁;秩序是1~4岁左右;语言是出生后2个月~8岁;词汇是9个月~6岁;运动发展是从出生到6岁;数学与逻辑是从1~4岁;器乐演奏是从3~10岁;情绪控制是从2~30个月;儿童心理学研究3~6岁是个性形成期。所以家长要根据规律,因势利导,对于个别方面超常超前发展的儿童,根据情况针对性的给予教育与指导,另外教育要有的放肆,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来进行,家长切莫一厢情愿的给予灌输,尊重孩子们的兴趣,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行为,让孩子以后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并在社会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早期教育是对孩子全方位的培养,不是片面的,是对宝宝身心全面发展的一个教育培养,决不是象社会上有些兴趣班,如:美术、音乐、跆拳道等只是就某一方面的培养,早期教育不仅能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而且为孩子的整个人生身心健康奠定了一个扎实的基础,以后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只要适时适度科学的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那么就能够有满意的成果,那么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将越来越好。

参 考 文 献

[1]陈锦光 .108例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07,6:27.

[2]曾祥芳。儿童适早期教育应时与合理地进行[J].高等函授学报,2004:34.

[3]常艳春,楚城。教育孩子切莫急功近利,异想天开[J].家长,2006,1:23.

[4]刘启珍,朱金莲。试论早期教育的心理学理论基础[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12:42.

[5]闫桂芳,李长卿,张彩霞。早期教育和干预对婴儿智能影响的效果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5.

[6]王淑娟。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神经心理影响的初探[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

[7]鲍雪梅。早期教育对婴幼儿心理发育影响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28.

儿童早教范文 篇六

牛龙菲

前言

“音乐神童”,向来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特别是“音乐神童”多发之“纯粹器乐音乐”兴起的近代, 这个话题更具有特别的魅力。

但是,象莫扎特这样的“音乐神童”之灿烂光芒,却眩晕了人们的心智。以至于人们很少、甚至从来也没 有认真思考过“音乐神童何以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

实际上,所谓“音乐神童”,并不仅仅是“先天遗传”的结果,而是儿童“特殊先天秉赋”与“早期音乐 教育”反馈互动的产物。

就此意义而言,“音乐神童何以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似乎应当使其转型成为如下这样一个更加科学 的问题:“两岁至十一岁左右儿童之早期音乐教育何以往往取得较为成功的结果?”

与此对照的论题是:“数学、逻辑学、以及其它一些进行纯粹抽象形式运演的学科,成才的一般年龄,似 乎相对较音乐成才的年龄要大”。

其中定有某种内在的原因可寻,其中一定有某种内在的机制可探。

本文之宗旨,就是在本文作者建构之“人文进化学”(牛龙菲,1985,1987,1989,199 0)(1)的理论框架之内,对与此有关的问题进行初步的理论探索。

根据“人文进化学”的研究,人类的进化,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单纯的生物进化,而是人类生物进化、人 类社会进化、人类文明进化之共济耦合的反馈协同进化(2)

在此“人文进化”过程中,人之行为能力的发育、成熟、增长,并非单纯受先天遗传之生命基因的控制, 而是与其生存的社会群体关系网络中在其体外相对独立存在的历史文明密切相关。

不仅在族类的层面上,人类生物进化、人类社会进化、人类文明进化之间有一种复杂的共济耦合、反馈协 同关系;其个体的发育、成熟,以及其能力的习得、增长,也受到机体、社会、文明这三个方面的制约、影响 。

具体而言,每一个体,自怀胎之日起,便开始置身于一个复杂的社会群体关系网络之中,每日每时受到体 外文明的直接、间接刺激,并开始将其“内化”。只是在成熟到一定阶段,此“内化”之“体文明”,才始成 为“习得能力”,才通过具体的行为实践,作用于周围的世界,“外化”为客体的“对象”,汇入人类体外文 明的大系统之中。此被卡尔·马克思称之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3)的历史文明,又将再次“内化”为某 一个体的“习得能力”。如此,“内化”之间,有一种“往复循环”(reycle)的反馈机制。此正如下图所示 —一

就此“内化”与“外化”的反馈机制而言,人之童年是一个关键的时期。俗语说:“三岁看老”。人之童 年阶段“内化”的“体外历史文明”,将对其成熟之后一生的“外化”实践,具有某种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 。

这种“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自“童年”的“史前期”—一“胎儿期”,便开始发生。

在胚胎发育期,就胚胎与母体的关系而言,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物进化重演系统”;但就处在复杂社会 群体关系网络中,且存在于一定文明时空中的母体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而言,胚胎的发育仍在一个人类生物进化 、人类社会进化、人类文明进化之共济耦合、反馈协同进化的人文进化系统之中。因此,就族类的层面而言, 以“胎教”形式进行的体外文明之“内化”,仍处在“外化”与“内化”的往复循环圈中。

正如日本诧摩武俊《儿童的性格与心理》一书所说:“在孩子出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着一个有形无形的文化 圈子”(4)。但是,这个“有形无形的文化圈子”,是通过母体的中介对胎儿发生影响。正因如此,所谓“ 胎教”,说是“教子”,其实是通过“教母”以间接“教子”。汉代刘向在其《烈女传·周室三母》中所提出 的“胎教”概念,正是因此而要求怀孕的母亲“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颂诗道正事”。

对于有自觉意识的成人社会而言,不仅对“胎教”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尤其更看重“儿童的早期教育”即 “幼教”。

明代孙志宏在其《简明医彀》一书中便曾言及:“古云:‘教妇初来,教子婴孩’,一生人品善恶,高下 全看幼时。”正如西人弗兰克·戈布尔在评述“马斯洛心理学”时所说:“幼年时期是重要的时期—一在这一 点上,实际上心理的所有学派都殊途同归。”(5)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出生时,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人类的孩子是在某 ”(6)。在此,“子宫外的生长期”(7),“ 人类智力的形成是儿童正在成熟的神经结构、正在发育的智力结构和他们周围的言语、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 果”(8)。在此过程中,“体外文明”的信息刺激,不仅仅只是作用于儿童的心理发育,还将作用于儿童的 生理发育,并在“实体长入”的意义上“内化”于儿童的生理结构之中。

正因如此,皮亚杰才特别强调:“表现型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之间从胚胎发生阶段起就存在着的一种不 可分离的相互作用的产物,这就使得要在天赋的东西与获得的东西之间找出一条固定的界限是不可能的,因为 在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发展所特有的自我调节区域;在认知性行为水平上,就更是这样。”(9)。也正是基于 同样的认识,《汉书·贾谊传》早就言及:“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 。西人马斯洛所谓的“似本能”,正是这一类“若天性”、“中道若性”之“内化”与“外化”反馈循环机制 的产物。这里,根本没有什么有些人所谓的“先天的似本能”(10)。

如果,更深入一步分析,我们将会发现,人类的行为,“乃是由于不同水平层面的三种行为图式所决定的 。其一是‘刺激机体反应’(SOR)的‘本能’行为图式;其二是‘刺激模仿反应’(SIR) 的‘仿能’行为图式;其三是‘刺激文明反应’(SCR)和‘文化刺激反应’(HSCCESR)的 ‘智能’行为图式”(11)。马斯洛所谓的“似本能”,实质上,仍不过是对“少成若天性”、“中道若性 ”一类的“仿能”、“智能”的不精确描述。

正是在上述的理论框架中,我们发现,所谓“音乐神童”的出现,并没有什么莫名的玄妙。质言之,所谓 “音乐神童”,乃是处在一定文明时空、一定社会关系、一定家庭环境中具有“某种特殊天赋”的儿童,接受 包括“胎教”在内的“早期音乐教育”的成功结果。其“少成若天性”、“中道若性”的音乐才能,并不仅仅 是由先天赋予,而是在期童年时期,人类人文进化之“内化”与“外化”往复循环反馈机制作用的结果。

只有在此本元层次的理论基础上,我们才能更进一步地探索“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为何往往取得较好的成果 ?”一类的有关问题问题。

根据“人文进化学”有关“人类进化乃是人类生物进化、人类社会进化、人类文明进化之共济、耦合、反 馈、协同进行”的理论,我们在探讨有关“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具体问题时,必须同时关照儿童生理发育、 社会家庭环境、特定历史文明这样三个密切相关的方面。

就此三个方面比较而言,所谓“儿童生理发育节律以及儿童心理发育节律”的问题,特别值得我们注意。

从胚胎时期开始,个体的发育一直受一定发育“节律”的控制。正如恩斯特·海克尔所说:“胚胎发育是 一种重演性发生的遗传现象”(12),其各个不同的阶段,对应着族类生物进化历史的各个不同的时期。

个体出生之后,其机体的生理发育,仍然有一定的“节律”。中国古典医籍,早就有关于小儿“所以变蒸 者,皆是荣其血脉,改其五脏,故一变毕,辄觉情态忽有异也”(13)的发育节律理论。这里所说的“变蒸 ”,就其“情态”一语推敲,则不仅是对其生理发育节律的描述,而且也是对与生理发育节律密切相关之心理 发育节律的描述。

对此与儿童生理发育节律密切相关之儿童心理发育节律,当代瑞士“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皮亚杰,已有 深入讨论,皮亚杰认为,儿童自二岁至十一岁左右,经历了一个从“前运演”到“具体运演”再到“形式运演 ”的生理一心理发育成熟历程(14)。

其所谓“前运演”,是指儿童已经开始意识到“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主体) 有别于在其体外“永久”存在着的一些客体,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发出动作之后,可以影响客体的位置、方向 等等。只是在此时,儿童尚不能很稳固地建立可逆的(可重复的)、守恒的运演模式,其每一个动作,都带有 即兴的、尝试的意味。

所谓“具体运演”,是指儿童已经可以把一些具体的客体,当做某种运演模式的“算子”,来进行可逆的 (可重复的)、守恒的运演操作;并在此过程中,以自己的动作,赋予这些“客体算子”以某种运演的结构。

所谓“形式运演”,是指儿童已经超越了仅仅作用于“客体算子”的具体运演阶段,开始使用抽象符号以 进行纯粹形式的推演运算。

正是这个“从前运演到具体运演再到形式运演”的儿童生理—一心理发育节律,制约着体外历史文明通过 社会关系网络对儿童发生“文而化之”(牛龙菲,1987)作用的早期教育实践。

在二至十一岁左右的儿童早期教育,除了“语言”之外,其它需要操作“抽象符号”之“形式运演”能力 的学科,如数学、逻辑等,都未能获得圆满的成功;而一些作用于“客体算子”之具有“具体运演”性质技艺 或游戏、运动,却因其适应二至十一岁左右儿童“具体运演”的能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近代“音乐神 童”以及“体育神童”多发的现象,正是一个典型。

对儿童的早期音乐教育,除了“胎孕期”以及“初生期”的“音乐信息刺激”之外,从两岁开始,便可以 让孩子玩弄一些诸如小鼓、小钹等节奏乐器。由于生理的本能,由于生命本来具有的节奏律动,这些节奏乐器 的演奏,对于儿童来说,有一种“先天”的基础。通过这些节奏乐器的演奏,孩子便可以意识到自己的动作与 有节奏的音响之间的“因果性关系”。而所谓“因果性关系”,正是人类认知能力特别是推理性能力的根本基 础。通过“早期音乐教育”,使儿童直接的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性关系”,对于儿童的智力开发具有奠定基 础的重要作用。

对于大多数儿童而言,四至六岁之后,已经可以通过有律乐器的演奏,作用于其有“客体算子”性质的“ 乐响之音”;并在此演奏过程中,把一个一个的“乐响之音”组�

不仅如此。儿童在演奏有律乐器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动作”,把一个一个的“乐响之音”,组织成为 一首一首的“优美乐曲”,便感性直接地把握了“部分”(“乐响之音”)与“整体”(“优美乐曲”)的关 系。而所谓“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之中,“由部分到整体”正是所谓的“综合”;“由整体到部分”,正 是所谓的“分析”。而“综合”与“分析”,则是人类思维之最基本的两种形式。儿童通过音乐艺术的实践, 感性直接地把握“综合”和“分析”这两种最基本的人类思维运演形式,将对孩子一生的智力发展产生重要的 影响。

只是到了十一岁左右之后,孩子才可能凭空意想不发出实际音响的“抽象音符”。此时,儿童的音乐理论 学习才会有令人满意的结果;由“即兴演奏”到“纸上谱曲”的升华,也是一般处于这个阶段。

正是由于以上儿童生理—一心理发育阶段的制约,“音乐神童”中,大多为“演奏神童”或“演唱神童” ,而“作曲神童”则实属凤毛鳞角。而且,即使是“作曲神童”,也只是到了十一岁左右之后,才初步显露其 “纸上谱曲”才能(牛案:而并非由他人对其“即兴演奏”进行“记谱”);真正的艺术杰作,则要在更晚一 些时候,才能创作成功。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人文进化之人类生物进化、人类社会进化、人类文明进化之共济、耦合、反 馈、协同的关系,在童年,主要地受到了人类生物进化之儿童生理发育节律的制约;儿童之心理发育节律,受 其制约,与其同步,有着固有的程序、步骤。

对此天道有常的发育节律,人类只能“道法自然”(15)。《素问》有言:“化不可代,时不可违”; “从之则治,逆之则乱”;“从之有福,逆之有咎”。《灵枢》更强调说:“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 矣!”在“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贻误时机和拔苗助长的做法,均不可取。

所谓“音乐神童”的多见,换言之所谓“儿童早期音乐教育往往取得较好成果”的历史现象,虽然没有什 么莫名的玄妙,却实在是因为天道的神机。王充在《论衡·实知》中曾说“儿始生产,耳目始开。虽有圣性, 安能有知?项托七岁,【诘问孔子】(16),其三四岁,而受纲人言矣。”同样,我们也可以说:“儿始生 产,耳目初开。虽有灵性,岂能知音?十岁左右,神童造就,其二、三岁,而学习音乐矣。”

只是在这个基础,诸如“音乐世家”这样的社会生态环境,“普遍富裕”这样的历史经济条件,“明星效 应”这样的特定信息刺激等等,才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网络,使得更多的音乐神童不断涌现。

早教课程 篇七

“有孩子的家庭,大多都躲不过早教的诱惑,女儿只学了拼音和音乐两个早教班,我们单位有的同事给孩子报了四五个班呢。”李新说,什么都能变成早教,能禁得住诱惑不掏钱的没有几个。

记者调查发现,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让上早教班成为一种“时尚”,家长追捧和巨额暴利使早教这一产业急速扩张,越来越多的家长被“个性化服务”“优质师资”“美好的未来发展”所打动。那么,这些早教机构真的有他们宣传的那样好吗?

早教班是为“土豪”办的吗?

记者在某搜索引擎输入“早教机构”,相关搜索达到414万条,排在前列的不乏一些耳熟能详的机构名字。调查显示,在短短十年内,国内早教从业机构已猛增至数十万家。

运动、音乐、创意美术、思维、科幻魔术、亲子律动、游泳课程、分读……甚至还有婴幼儿MBA!阜教课程设计名目繁多,令人瞠目结舌。有的让人看后不知该说什么:“一岁的孩子能学会MBA吗?”

“早教全英文”“全学科互动课程”“完美中外教联合授课”“哈佛大学多元教育体系”“幼儿MBA”……这些宣传语让家长眼花缭乱,更不知该如何选择。为吸引年轻父母,这些机构往往都有免费课程提供试听,有的是以课时数计算,有的甚至打起了“买一送一”的优惠,但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贵。

记者来到北京一家知名的早教机构咨询相关课程情况。该机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课程按宝宝0—4岁不同年龄段大致分为8个阶段,课程包括音乐、艺术、体能和思维训练等几个方面。至于每节课的价格,课程报得越多优惠力度越大。最少要买20节课,每节课单价为260元。如果一次性购买100节课,则每节课单价为155元。

“如果买100次课,就可以免费赠送形体课等体验课程。”该机构的资料显示,一节课时间为45分钟,每周上两次课。记者推算,100节课为期大约两年不到,算下来总费用为15500元,最少买20节课的话,也要5200元。

记者走访发现,北京多数早教机构都采用类似方式收费。许多早教中心还出售各种教材、益智玩具、早教用品,价格从十几元到上千元不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上早教,都会买上一两件带走。

不少接受采访的家长表示,早教机构价格普遍不便宜,一般家庭偶尔上上还行,长期消费有些吃不消。

“用一句流行的话总结。现在的早教机构绝对是为‘土豪’办的。”在某早教贴吧里,一位网友感慨道。

早教课程真的有用吗?

广义的早教是指孩子在0-6岁这个阶段,根据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目的是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侧重开发儿童的潜能,促进儿童在语言、智力、艺术、情感、人格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位早教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课程是全英文教学,让孩子从小接触英语。对以后的发展包括出国都是有好处的,他们的教师也都要求有留学背景或英语8级,“有的还有口译资格证呢!”该工作人员不无骄傲地说。

记者随后问该工作人员,是否可以看授课教师的证书?教学效果如何体现?该工作人员又说:

“这么小的孩子,课程还是以玩为主、寓教于乐,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但是长期坚持下去。与同龄不上早教的相比,效果肯定是有的……”一位培训教师告诉记者,以0-2岁儿童课程为例,课程基本是“亲子式”的,“我们的课程是量身打造的,可以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思维训练。促进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五大感知系统的发育和体格发育。”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早教机构的教材资料都是抄袭或模仿的,一些游戏的设置也大同小异。虽然打着一些教育理念的幌子,但课程设置根本不适合0—3岁的儿童,更谈不上专业认证和理论知识。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他的宝宝2岁,在一次早教课上,一位老师举着一本书,指着其中一个书法作品说。“这是某某的作品。”老师说这样做的目的是训练孩子记忆能力以及视觉能力,但作为家长,他非常不理解,“这么小的孩子,连字都不认识,上课能坐着不动就不错了,怎么可能记得住呢?况且书法作品不都是白纸黑字吗?”

“我孩子上了个思维训练班,但不知道效果在哪里?”一位妈妈直言不讳地说,“上了三周课,我发现这个课程主要就是让孩子不哭,哄孩子。”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学习科学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赵雨林表示。缺乏具有客观立场的专业人士的咨询指导,家长的选择往往是靠感觉、随大流,当然也更容易被那些以营销见长的早教机构俘虏。事实上。大多数早教机构为了让家长“看得见效果”,采取了很多违背教育原则的训练方法。很多做法不仅耽误了孩子智商,也损伤了孩子的情商。

谁来监管?

北京一位李女士告诉记者,她给孩子在某培训机构报了早教班,交了1万元的学费,但孩子上了不到一个月就不想去了,上课也呆不住。随后,她想把课退掉,但工作人员说如果要退掉,必须扣掉“违约金”1000元。

“这违约金收费标准是什么?还不是‘随口一说’的‘潜规则’?!”李女士很气愤,“都不知道找哪个部门能管管这事。”

一项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全国约有8000万0-3岁婴幼儿,每个婴幼儿月平均用于教育的费用为150元,全国学前教育市场空间总值约为500亿元。

2013年初。教育部的《关于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的通知》,决定在上海市、北京市海淀区、青岛市等14个地区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并对试点任务、内容和有关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通知提出了明确管理体制、合理配置资源、培养培训师资、加强规范管理、合理分担成本、促进内涵发展6个方面的试点内容,并要求,各试点地区要把早期教育试点纳入当地政府教育工作重要内容,把发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列入当地教育发展总体规划,与幼儿园布局规划和建设相衔接,统筹安排。

但调查中,记者却发现,在培训标准和课程设置方面,早教机构往往缺乏统一规范。不少“有名”的早教机构说,自己机构的培训内容和教材设计是由美国、欧洲著名教育机构编纂的,但是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是否适合中国孩子?无从查证。

一些家长告诉记者,在某些早教机构中,教课的老师之前还是咨询人员,过几天就摇身一变开始讲课了,“听说有的老师只是参加几天短期培训后。就开始上岗。教育质量能保证吗?”一些教育专家不无担心,“市场无序竞争,很容易让早教变质。”

随后,记者以应聘者身份向北京某早教机构工作人员询问应聘早教教师的条件,得到的答复多是“大专或以上学历,幼教或英语专业优先,有无工作经验均可”。“没关系,录取后公司会组织统一培训。”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悉,目前国内还没有早教教师的资格认证制度,早教机构的教师一般只持有幼师资格证书,有些人则什么证书都没有。虽然教师上岗前需要经过相关培训,

另一方面。早教机构该由谁监管呢?以北京为例,记者致电几家区教委咨询相关情况,其中,北京市东城区教委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北京,如果属于有营业执照、通过工商部门注册的早教机构。应咨询工商部门。记者随后拨打了北京市工商部门投诉电话12315,客服告诉记者,他们只能通过签订的合同协调解决问题,如果反映早教价格过高等问题,请拨打发改委价格部门电话。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她也曾反映过早教机构的收费问题。但由于缺乏行业标准,“价格也只能这样”。

通过采访调查和综合其他媒体的报道,记者发现,目前国内早教市场普遍缺乏监管。一位早教机构工作人员的话也许反映了早教机构普遍的心态:

“我们不做基金股票,为什么要别人来监管呢?”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家庭教育专家刘贞华认为,一方面,应将早教机构纳入幼儿教育架构监管体系,比如有多少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专业资格的教师才能达标,再比如机构相关软硬件设施需要达到多少才可以成立,这些都应该有严格的准入标准;还应该成立专业协会,对早教机构进行定期评估考核,并制定合理早教机构的收费标准;另一方面,因早教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可以提供亲子关系培训等福利。

早期教育范文 篇八

另一个孩子十岁了,父母领他来见鲍教授,孩子看起来身体健康,但他的一举一动显示出他是个智力有障碍的人。从CT片上看到他的颅内有个空洞,周围神经系统中断,这就是导致孩子智力低下的根源。由于年龄太大,脑部神经发育定型,恐怕难以修复,甚至说不可能修复。虽然这孩子也是出生时脑部受损伤,但由于父母的疏忽大意,没有关注孩子的智力发展,只单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从而延误了用早期开发教育来刺激脑神经重组。修复脑损伤越小越好,错过最佳年龄段,孩子只得终身受苦。对这样的孩子,谁也没有回天之术。

鲍秀兰教授说,脑科学研究最新进展表明,婴儿出生的头几年里脑子发展最快,两岁大脑的重量是出生时的3倍,占成人脑重的75%,到3岁时就接近成人脑重范围。在这一关键时期,是否对孩子进行运动发育、语言发育、交往能力等早期教育,直接影响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同时人的大脑具有很大的潜能,尤其在生长发育早期,大脑的可塑性强,一旦局部的神经细胞损坏后,邻近的细胞可以代替它的功能,并有效地实行改组。但过了敏感期,缺陷将成为永久性的了。也就是说,人脑组织一旦就绪,就不可能实现整个重组,所以如果发生了脑损伤,年龄越小代偿能力越好。

鲍教授亲自参与了国家"八五"公关课题--挖掘儿童潜力应从0岁开始。她举例说,在对窒息儿的研究中,一组进行早期教育,一组进行常规教育。孩子长到1岁半时,早期教育组智力发育指数为105分,常规教育组为90分,而且其中有9.1%智力低下。就是正常新生儿发育的指数为100分,也不及窒息儿早期教育组。所以鲍教授说,新生儿有很多能力,忽视从孩子一出生的早期教育,这本身就是环境高危因素,是造成孩子智力轻度落后的常因之一。全国大约有60万因窒息早产引起智力低下的儿童,只要实行早期智力开发教育,他们的痛苦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但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配合新生儿的早期教育:

1、有些父母虽然文化层次较高,但因忙于工作,将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看管,其弊端是:她们只知道在封闭的家里看孩子,只要孩子不哭不闹不生病就行,很难或者说不可能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

2、有的家长缺乏正确的育儿知识,或者由于家庭不和,离异等原因而疏忽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结果错过了孩子智力培养的最佳年龄段。

3、有的家长虽认识到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不是根据婴幼儿的智力发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使孩子的智力潜能不能很好地开发出来。

为了有个聪明的宝宝,父母要留意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

早期儿童智力开发决不是一谈到智力开发就是教孩子识字,背诗,或数数。而是一项综合幼儿教育,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可以从语言、感官认知、音乐、身体运动、社会交往及动手操作等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开发智力,使其身心在游戏中得到和谐发展。

1、婴儿出生时有因窒息或早产引起的脑损伤,父母要与专家医生紧密配合,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教育,不可贻误良机。

2、有的婴儿虽为正常出生,还有很多因素会造成孩子大脑受损,最好做幼儿智力测试,看智力是否有问题。

3、身体健康和智力正常的婴儿也应按科学方法进行早期智力培养,孩子的智力充分开发出来,从而使孩子更聪明。

4、父母在家里进行早期教育时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既可以阅读这方面的资料,也可以请教有关的专家,盲目开发会导致走极端。

受访专家/鲍秀兰教授 (全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生长发育委员会主任、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

早教课程 篇九

关键词:0~3岁;早期教育;课程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拥有13多亿人口的大国,0~3岁婴幼儿约有7000多万,是世界上无可置疑的人口大国。优化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已被纳入国家人口计生工作职责范围,深入到每个家庭,落实到每个父母肩上,我们对于0~3岁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责无旁贷,是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

二、问题的解决

通过操作玩具,刺激宝宝的视、听、嗅、味、触等感官,激发宝宝探索世界的欲望;在游戏中促进亲子交流,理解“客体永久性”,促进其良好的社会情感的发展;通过主被动体操和爬行练习,发展宝宝的大肌肉协调性,促进大脑发育;同时,让家长学会在此阶段如何协助宝宝成长。在活动中让宝宝理解“因果关系”;通过丰富安全的环境、玩具和器材,帮助宝宝完成从爬行到行走的过渡,鼓励宝宝在探索中学习本领;同时,让家长学会配合宝宝的敏感期为其提供教育素材,从而积累相关经验促进宝宝认知的发展。

1.课程目标具体的设定

0~3岁是根据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来制定课程的,目标的制定也要遵循这个时期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目标设定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常模下的普遍性目标。(2)隐性目标。(3)延展性目标。

根据7~9个月的宝宝月龄段的发展来举例说明,它的普遍性目标是创设适宜的环境,训练宝宝爬的动作。它的隐性目标带有随机性,需要教师在心里有很好的把握。在制定隐性目标时首先要分析宝宝个体不同的发展状态。比如,7~9个月的宝宝将他们的发育状态分为4个不同的层次:有能独坐但是倒了就坐不回来。针对这样的宝宝,教育目标是训练宝宝两手取物,并激发宝宝爬的欲望;还有能趴下来,但是不能取物的宝宝。针对这样的宝宝需要家长给予适当的帮助,这个目标就是针对家长的。让家长手拿带响的玩具训练宝宝抬头;还有能匍匐爬行的宝宝,也就是常模下的目标;最后就是对有站立欲望的宝宝,教师要训练宝宝扶物站立。延展性目标就是针对家庭中的迁移,指导家长在家庭中训练宝宝爬、站。

2.根据目标的设定来创设与之相适宜的环境

环境的创设要遵循快乐、以人为本、让幼儿主动操作的原则。环境创设的依据是目标,目标的设定是依据0~3岁宝宝的发展特点来制定的。也就是说环境的创设也要依据0~3岁的孩子自身发展特点来创设。

分析7~9个月宝宝的发展状态将他们分为4个不同的层次,那么唇舌活动的环境就要依据这4个不同发展的层次来创设环境。首先对不会爬的宝宝我准备了有声音的玩具和小球;对能爬的宝宝但头不能很好地抬起的宝宝我准备了大龙球、小摇铃等;对能匍匐爬的宝宝我准备了拖拉玩具和小球;对有站立欲望的宝宝我准备了学步廊,并将大面积的场地空出来,放上软垫子,有利于宝宝爬行。

3.教师在亲子活动中要给予家长适宜的指导

在亲子活动中,我们指导的是家长,服务的是孩子。在亲子活动中,家长会有不同的表现,可能会出现孩子在一边玩家长在一边聊天的现象;还有的会陪伴孩子,但是没有和孩子有语言和目光上的交流;还有的家长会急于求成,不鼓励孩子,不给孩子主动探索的机会,一拿来玩具就教给孩子玩。老师在观察中要委婉地提醒家长。比如,一位优秀的亲子老师,在看到一个宝宝在扣扣子,奶奶在沙发上与别人聊天时,就会婉转说:“阿婆,快来看看宝宝扣的扣子,好棒哦!”很自然地就将家长吸引过来。

在进行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几点指导家长的方法:(1)有的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宝宝会爬,他家的不会非常着急,把宝宝一下摁在垫子上,手推着宝宝,让宝宝爬。看到这种情形,老师就要指导家长,告诉家长要激发宝宝爬的欲望。方法是让宝宝坐好,把玩具放在宝宝前面,让宝宝弯下腰去够,如果宝宝的腿弯过去了,就在一点点的逗引宝宝往前爬,如果宝宝的腿就是弯不过去,不要着急,告诉家长,我们在等两周的时间,到时宝宝就会爬了。(2)在逗引宝宝爬的时候要指导家长注意体位,蹲下来,与宝宝有目光和语言的交流。(3)对抬不起头来的宝宝,老师可以指导家长用大龙球,将宝宝放在大龙球上头向下趴下,然后用小摇铃等玩具逗引宝宝让他抬头。(4)对能匍匐爬行的宝宝,老师可以指导家长利用拖拉玩具和小球等引起宝宝的兴趣,让宝宝往前爬行够玩具,但要注意家长的体位和与宝宝语言、目光上的交流。(5)对有站立欲望的宝宝,老师可以指导家长带宝宝到学步廊。首先要在宝宝身边,保证宝宝的安全,要给宝宝以鼓励,让宝宝有信心。

4.亲子课程与家庭中的迁移

在早教中心,有的家长在教师的指导(www.kaoyantv.com)下会指导宝宝,但是,回到家中就完全没有了指导宝宝的意识。所以,在亲子活动中教师要让家长把对宝宝的训练任务迁移到家庭中。没有学步廊,可以利用小床来训练走。在家里,可以让爸爸做小桥,让宝宝爬过小桥,或让爸爸躺在床上,做小山,让宝宝爬过小山等等。

家长应该认清早期教育的着重方向,以免抱着要让宝宝成为天才的心态,反而给了过多的压力,使宝宝对学习失去兴趣。早期教育的方向应该是协助宝宝建构各种感官能力,让宝宝在未来能够轻松学习。如在3岁前给予宝宝足够的感官、语言刺激,并且提供充分的肢体动作练习,那么在进入幼儿园之后,宝宝便有足够的行动能力去探索;且精准的感官能力也能让他们大量接收到外界的人、事、物的信息;此外,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有助于和别人相处。

参考文献:

[1]鲍秀兰。0~3岁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04.

早教课程 篇十

【关键词】早期教育 早教课程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7-0061-01

早期教育在我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早教的课程内容从最初对婴幼儿实施保育、提高智力为目的到逐渐注重幼儿的语言、创造性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虽然早教取得了丰硕的果实,但在实践中,早教机构的课程设置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对幼儿早教机构课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十分必要,利于我们更加清楚目前我国早教机构课程存在的问题,以便能更好地调整课程,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笔者根据对已有文献和各早教机构招生宣传单的分析,以及对部分早教机构的走访,归纳和分析有以下影响因素:

一 早教课程内容跟“国际接轨”

我国早教机构按经营类型来划分,可分为综合性早教机构和特色早教机构两大类。综合性早教机构一般规模较大,硬件设施较完善。特色早教机构以发展婴幼儿的专项潜能为主。这两种类型多采用加盟的方式进行连锁经营,加之我国早教起步晚,因此早教课程更容易受到国际理论和经营模式的影响。

目前的早教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打着“国际化”的旗号。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超过90%的所谓“国际化”早教机构其实跟“国际”毫无关联。之所以打国际牌,主要目的是迎合家长对“国际”的崇拜心理以及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现状。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早教观念及相关研究要早于我国数十年,但目前还没有产生被广泛认可的权威机构或龙头企业。

二 家长的观念对学什么起关键作用

很多家长送孩子上早教的目的是开发智力,为幼儿进入幼儿园、小学做准备。有部分家长因孩子存在走路、说话等方面的问题而希望早教机构能矫正孩子的问题。还有些家长过度迷恋早教机构,认为孩子一定要送到贵的早教机构给专业的老师教才能给孩子未来打下良好基础。总的来说,大部分家长选择早教机构有两种心理:一方面是“智力天才”教育,他们把2岁认识200个字、会读英语300�

很多早教机构利用家长对早教的误解,为了拉拢和保证生源而开设了一系列开发智力、提高艺术修养等早教课程内容。因此,目前我国很多早教机构的课程设置出现杂乱的现象,即同时开设思维、语言、艺术、运动、感观训练等课程,看上去似乎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其实各个课程之间被分成一个个模块,被人为地割裂开来。这也反映出家长的观念和早教机构的课程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家长的教育观念成为影响早教课程内容的重要因素。

三 孩子是早教课程内容忽视的因素

在“以儿童为中心”的西方理论大行其道的今天,大多早教机构都声称坚持“以儿童为中心”,一切为了孩子。而事实上它们忽视的恰恰是孩子的需要。早教机构所宣称的“儿童中心”大多只是一种口号和噱头,较少顾及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家庭环境、年龄特点、学习能力等问题,以及由国外引进的国际知名早教连锁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是否会水土不服等。

最常见的是孩子的年龄受到忽视。部分家长听信早教机构的宣传,孩子上早教的年龄由3~6岁提到了6个月。这也是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上海师范大学杨德广教授提出,应当警惕“早教过早”的问题。过度、过早教育,会伤害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思维发展、创新才能,不利于孩子成长。而早教机构忽视孩子的年龄问题,为了商业利益盲目地招收低龄幼儿。过早的对婴幼儿进行干预,反而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而不适当的运动训练还有可能伤害到婴幼儿。此外,对幼儿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的忽视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早教机构招聘的老师没有获得幼儿教师资格证,这使得很多教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不顾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生搬硬套地使用培训机构所交给的教学方法。

鉴于以上三个因素,笔者认为婴幼儿早教课程内容应该切切实实是孩子需要的,早期教育应该是一种“跟着孩子走”的教育。“跟着孩子走”的早教,就是真正地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孩子的经验和能力来制定课程内容。

参考文献

[1]华爱华、黄琼。托幼机构0~3岁婴儿教养活动的实践与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2]王艳洁。早期教育的误区与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2(S3)

[3]饶淑园。对早期教育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探讨的综述与思考[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5(11)

早期教育范文 篇十一

那么在整个教育中幼儿早期的音乐教育到底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呢?众所周知,长期受古典音乐的熏陶,孩子的性格、趣味、教养都会随之发生质的变化。现在的准妈妈懂得在怀孕期间对孩子实施胎教,如听莫扎特的音乐等,可在孩子出生以后却停止了这种行为。日本著名的教育家铃木镇一先生就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他认为:早学习就象小孩吃饭和讲话一样,将演奏乐器成为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通过他十多年对三四岁幼儿的指导,他认识到所谓的超常儿童是能够在7岁之前显示出来的。而那种让大家都羡慕不已的“超常儿童”的超常能力,只要指导有方,是大多数孩子都可以达到的。就象妈妈们在教初生的婴儿说话一样,总是会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重复,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孩子就可以简短地发音,音乐的教学也是可以这样的。综观历史上有名的音乐家,大多在幼儿时期接受到音乐熏陶,所以他们也会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显露出令人惊讶的才华,他们大抵从六七岁,早者三四岁就表现出非凡的才能。从十一二岁开始作曲的居多。当然,我们不能使每个人都成为音乐家,也没有这个必要。然而人生在世几十年,如果完全不懂音乐是绝对不幸福的。再者,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而幼儿主要是靠感官来接触世界,幼儿在小的时候起就注意人的声音和物体的响声,因为他(她)们的听觉比视觉要发达,接受音乐方面的教育并不是为了幼儿们在将来某个时期也许要使用音乐做准备,而是使他(她)们慢慢学会体验音乐的美,使他(她)获得一颗美好的心。这也就是早期音乐教育最独特的优势。

早期的音乐教育固然是好,但是方法的错误性则会造成物极必反的效果。笔者认为家长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正确的早期音乐教育:

一、从听开始,创造良好的声音环境

发展音乐能力必须要有好的听力,好的听力可以从训练中获得。铃木先生认为:从零岁开始就给孩子创造好的音乐环境。选一些简单的乐曲,在孩子休息和容易接受的时候每天播放。3岁以后有经济基础的可以接受器乐的学习。有的人也许会说:“成为音乐家就需要有敏锐的耳朵,如果没有敏锐的耳朵,多早教他音乐也不行。而敏锐的耳朵是一生下来就有的,所以你的教育我不信。”有没有敏锐的耳朵,这是对大人或小孩长大以后才说的话。如果从二三岁开始训练,完全可以培养出来。心理学家所说的视觉型和听觉型,也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有人说如果三代都是音乐家,才能出一个大音乐家,这里有一些遗传的原因,但也是因为他出生于充满音乐的氛围中,从小就受到音乐熏陶。

二、发展孩子的兴趣,给予积极的鼓励

幼儿在接触外部环境时,对事物会充满好奇和疑问,产生浓厚的兴趣。家长在这时不应随意去压制,而应积极地去引导发展他们。正如上面提及过的,孩子一旦产生兴趣并继续下去,家长给予一定的肯定,其潜力是无限的。许多家庭往往是在孩子热情之火刚刚燃烧起来时,就把它吹灭,甚至用水浇,很少让它得以顺利发展。就拿器乐学 于是孩子越大,不仅越难具有兴趣和热情,而且他们的可能能力――天赋,得到发挥的比例就越小,而早期教育恰恰可以弥补这一欠缺。

三、家长参与

早教课程 篇十二

受访妈妈:潘小姐 宝宝:晓楠(11个月 女宝宝)

宝宝来参加早教班之前比较认生,只认爸爸妈妈等少数几个亲密的人,不让别人抱。她爸爸不希望老人太溺爱宝宝,为了让她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愉快的心情和开朗的性格,于是想带宝宝来早教中心。

在选择早教机构的时候我也考察了很多家。来到这里我首先问老师:宝宝在这里可以学到什么。这里的老师说。我们不是教宝宝学知识,是让她在玩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就冲这句话,我选择了这里。事实证明。宝宝在3个月不到的时间里进步很大,现在谁都可以抱着她玩,不像以前那样认生了。去医院体检时,医生都说宝宝的许多能力超过同龄小宝宝。

我的晓楠每成长一点都让我很自豪与幸福。

专家说:我国的早期教育长期处于落后与被动状态。不少家长千方百计为孩子找好的幼儿园、学校入园、入学,却在孩子婴幼儿期随便找个保姆或交给不懂教育的老人带。这是典型的误区。早期教育,是人一生中教育效益最高的阶段。0~6岁是人生各种素质发展的关键期,无论肢体机能等物质基础还是心理行为等,身心发展都是奠基工程。在婴幼儿发展的关键期内,学习是一个自然调动神经细胞和内部结构的过程,能轻松、自然、有效地学习与发展。在关键期外,则是一个需要有意控制和应用学习策略的过程。

感统课程体验

受访奶奶:周女士 宝宝:诗语(2岁3个月 女宝宝)

诗语很喜欢来这里玩。之前上幼儿园都不太愿意,但是说要来这里,早早就起来了。我平时还要上班。她爸爸妈妈工作忙,所以每周末带她来一次。

较之幼儿园,这里可以在玩游戏中学到很多东西,方式也多样、活泼。

较之游乐园,这里每个角落都有老师关注与引导。

我选择早教机构比较重视早教机构的环境与老师。老师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要发自内心地爱这一行。只要有孩子进入天线宝宝,这里的老师就会以自然、亲切的笑容关注孩子,蹲下来与孩子说话,经常抱抱,温柔、耐心地与孩子交流。有个个头比较高的男老师,刚来的时候孩子有些害怕,后来这位老师主动地跟小朋友接近,很快地消除了孩子的恐惧感。

诗语现在胆子大了很多,变得主动、开心。

专家说:婴幼儿的运动机能发展是脑、神经、肌肉等控制下进行,正常情况下与身体同步,动作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心理发展水平。通过感觉统合训练。不仅手脚协调、肌肉、骨骼、视力全身组织与器官都得到锻炼与发展,还可以预防宝宝语言发展迟缓,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不安、情绪化,组织力及创造力不足等。

开放式社交课程体验

受访妈妈:刘小姐 宝宝:耀莹(2岁半 女宝宝)

一开始来到这里的时候,耀莹有些认生,戒备心比较重,不能与其他小朋友合作完成游戏。我每天有时间就带她来,很快地她就熟悉了这里的环境,变得活泼而主动。

耀莹特别喜欢上社交课和感统课,在这里她可以尽情地玩。

我选择早教机构会留意环境是否安全、干净,是不是让人放松。最重要的是这个机构的理念是不是先进的。以社交为主的课程就比较符合我的要求。要说孩子在这里学会了什么,真的很难说清,可是当她可以大方地跟人交往、认识更多的朋友;不知不觉中有了一些良好习惯,说话无论句子表述还是词汇。都有了迅速发展。这些时候就体现出了价值所在。

儿童早教范文 篇十三

【关键词】早期儿童音乐教育 教育目的 教学方式

音乐具有教育功能,它不仅启迪智慧、诱发灵感、陶冶情操,同时还具有保健、对身心的调节以及疾病的治疗、娱乐等功能,因此,无论是大学教育、中小学教育,还是幼儿园教育,都十分重视音乐艺术教育。同样,儿童时期正是一个人生理发育快、心理易塑明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进行良好的早期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开发儿童的智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儿童的音乐天才,为音乐事业培养人才。

从上世纪的80年代,我国各地出现了成千上万的“琴童大军”,直到如今,几乎所有的家长,对于独生的孩子在音乐艺术教育投资上都不吝啬。这些家长都想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孩子的智慧、陶冶孩子的情操,或者是培养孩子成为音乐演奏家等愿望,这些愿望无疑是美好的,但在认识问题上也存在着偏差,第一,表现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目的上,第二,表现在教育的作用上,第三,表现在价值取向上,第四,表现在教学方式上。

一、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目的

广义而言,音乐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人的音乐素质以及在于认识音乐的本质和音乐的理论。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的一个固定组成部分,其在音乐文化中的地位,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不仅是培养儿童音乐技能方面的教育,更多的是以音乐教育为载体,通过传授唱歌、跳舞、乐器演奏、欣赏、音乐游戏等教学手段发展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使他们感受到音乐美的熏陶、音乐美的享受,并扩大视野,达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提高儿童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当然,也不排除从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中发现具有音乐天赋的人才,为他们将来成为音乐专业工作者打下良好基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

二、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作用

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创始人柏拉图认为:“人的一生最初的几岁很重要,儿童年幼且温顺,这个时期正是他们人格的形成阶段,也是在他们心理上容易留下永恒记忆的阶段。”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认为:“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中,通过艰苦的音乐学习过程和持之以恒的训练,可以锻炼儿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懈追求目标的热情。”同时,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写道:“早期教育应该从美好的道德思想熏陶开始……这种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他还认为,教育对于个体而言,是为了培养各种美德,以适应社会的和谐发展。他强调,音乐教育或文化方面的教育包含了一切富有陶冶人心灵的内容,这种教育可以培养出有教养的人。因此,早期儿童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审美教育,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促进他们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促进他们的联想和想象等思维能力的发展。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将为儿童的终生发展打下重要基础。

三、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

如上文所述,儿童早期的音乐教育,一定包括培养儿童的音乐特殊能力,但也一定是培养和提高一般能力的教育途径。因此,多数家长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中应注重其一般能力的发展,达到提高儿童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培养音乐家。但在当下,有部分家长由于受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举办的各级各类的比赛影响,或是盲目追求音乐各专业技能中各种类别的考级,出现了随波逐流现象,有的家长相互攀比、相互竞争,甚至不顾孩子是否适合学习音乐的实际状况,孤注一掷,强迫孩子学习,便顺应自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因此,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中存在一些误区,给儿童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和负担,反而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四、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教学方式

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中,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遵循儿童教学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早期儿童教育的总体目标。柏拉图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中提出“寓教于乐”和“因材施教”。他认为,儿童的个体存在着差异,他们的天赋也不相同。他主张“不要强迫儿童学习,要善于利用游戏的教学方法”,把音乐游戏作为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主要方法。柏拉图对早期儿童教育和对塑造儿童未来的种种论断,对于现代的教育仍然有着借鉴意义。每一个儿童的潜在感受力和接受力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发挥儿童的潜能,了解和掌握儿童的趣味,深入浅出、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使教法灵活多样,融教育性和愉悦性为一体,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音乐思维空间,从而达到音乐教育审美的目的。

总之,早期儿童音乐教育是培养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形式之一。我们在实施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中,一定要明确教育目的、教育意义和教育的价值观,特别是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与方式,通过音乐教育,真正使儿童得到音乐美的陶冶,使他们的品格在音乐美的感知和感受中得以完善。

参考文献:

[1]音乐词典条目汇编・音乐教育学[M].邹爱民、马东风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