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是www.kaoyantv.com爱岗的小编首席为大伙儿整编的矿山治理施工方案优秀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基坑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篇一
一、工程概况
(a)结构形式:底框结构,独立柱基;砌体机构,条形基础
(b)开挖方式:本工程设计开挖深度为-3.7m,室内外高差为-1.5m,因此该工程实际开挖深度为-2.2m,由于开挖深度较深,所以不能进行独立基坑开挖。只能用机械进行大开挖,人工修边拣底。
(一)、土方开挖前施工准备
1.测量放线及测量桩点的保护
(1)在基坑开挖之前,场内所有的红线桩及建筑物的定位桩,全部经规划部门测量核准。
(2)在场边道路及场内的临时设施上做好定位标记,以备观测。
(3)在基坑开挖前,根据施工图纸、建筑轴线位置放出土方开挖边线。
(4)所有的测量桩、红线点一经核实后,项目部就落实专人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复核,以确保红线点的准确性。
2.夜间施工照明的准备
土方开挖期间,施工用电主要是夜间照明;
(1)所有用电均可以从现场配备的配电箱内接引,通过手提移动配电箱引至土方开挖区域,但施工用电必须由值班电工专门负责,禁止操作工人随意更改、移动。
(2)整个施工现场的夜间照明通过用钢管架子架设安置的2个5KW大灯具提供照明。
(3)现场大门口,边坡位置均视情况放置一定数量的照明灯及散光灯和警戒灯。
3.主要机具:
挖掘机(带破碎头)、装载机、运输车辆、风镐、尖、平头铁锹、手锤、手推车、梯子、铁镐、撬棍、钢尺、坡度尺、小线或20号铅丝等。
4.作业条件:
(1)土方开挖前,应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3)场地表面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区域内,要挖临时性排水沟。
(4)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5)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5.操作工艺
5.1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沿灰线切出坑边轮廓线→分层开挖→修整槽边→清底
5.2确定边坡
本工程实际开挖深度为-2.2m,工程土质较好,放坡系数确定为0.5。
5.3根据基础和土质以及现场出土等条件,合理确定开挖顺序,然后再分段分层平均开挖。
开挖大面积线型基坑时,沿坑三面同时开挖,挖出的土方装入翻斗车,由未开挖的一面运至弃土地点。
5.4开挖基坑或管沟,当接近地下水位时,应先完成标高最低处的挖方,以便在该处集中排水。开挖后,在挖到距坑底50cm以内时,测量放线人员应配合抄出距基坑底50cm平线;基坑边每隔2~3m钉水平标高标志。在挖至接近坑底标高时,用尺或事先量好的50cm标准尺杆,随时以水平标高标志上平,校核坑底标高。最后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坑边尺寸,确定基坑边标准,据此修整坑帮,最后清除坑底土方,修底铲平。
5.5基坑、管沟的直立帮和坡度,在开挖过程和敞露期间应防止塌方,必要时应加以保护。在开挖坑边弃土时,应保证边坡和直立帮的稳定。当土质良好时,抛于坑边的土方(或材料)应距坑(沟)边缘2m以外,高度不超过l.5m。在柱基周围、墙基或围墙一侧的'堆土高度不大于1.0米。
5.6开挖基坑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至弃土处,避免二次搬运。
5.7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天进行。否则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段、逐片的分期完成。
雨天开挖基坑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或设置支撑。同时应在坑外侧围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施工时,应加强对边坡、支撑、土堤等的检查。
垫层外预留500宽操作面,操作面内挖排水盲沟,转角或高低差处不大于20M挖一集水井。
集水井为直径500、深400土坑。盲沟为300宽、200深土槽,内填碎石,以免不被掩埋并保证坡脚稳定。
挖至基底时预留300mm,人工紧随进行清槽,将清除的土方送至反铲半径之内带弃。
为确保开挖时及时的排出地下水及地表水,在两端(长轴方向)处各设置一个集水井,方便日后排水。若开挖后遇雨水天气,应采用人工将基槽清理至与原基土土质相同的土层,再用级配砂石添至设计基底标高。
6.质量标准
6.1保证项目:
基坑和管沟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扰动。如果超挖,用级配连砂石夯填或用低标号砼浇筑,做好隐蔽签证。
6.2基坑土方允许偏差:
(1)底面标高0—-50mm
(2)底面长宽不应小于设计尺寸
7.成品保护
7.1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挖运土时不得碰撞,也不得坐在龙门板上休息。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检查是否正确。7.2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或变形。必要时,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7.3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立即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在敷设地上或地下管道、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损坏管线。
8.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8.1基底超挖:开挖基坑或管沟均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8.2挖土时应防止破坏山体护壁,应事先确定防止山体护壁损坏的措施。施工中随时观察护壁情况。
8.3基底未保护:基坑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出0.3m厚土层,待做基础时再挖掉。
8.4施工顺序不合理;土方开挖宜先从低处进行,分层分段依次开挖,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8.5开挖尺寸不足:基坑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除结构宽度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所需的宽度,在开挖前均应考虑。
8.6基坑或管沟边坡不直不平,基底不平:应加强检查,随挖随修,并要认真验收。
9.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1)开工前要做好各种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工长)、测量人员要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桩及水准点的位置尺寸,办理验桩、验线手续。
(2)施工要配备测量人员进行质量控制。要及时复测灰线,基坑开挖下口线测放到基坑底。及时控制开挖标高,做到5m范围内挖土工作面标高控制桩不少于2个。
(3)认真执行开挖样板制,即凡重新开挖边、坡坑底时,由操作技术较好的工人开挖一段时间后,经测量人员或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作为样板,继续开挖。施工人员换班时,要交接挖深、边坡、操作方法,以确保开挖质量。
(4)认真执行项目部制定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施工中要积累技术资料,如施工日记、设计变更洽商、验桩、验线记录等。
10.安全保证措施:
(1)开工前要做好各级安全交底工作。根据工程土质条件以及运土路线等特点,制定安全措施,落实安全责任、组织职工贯彻落实,并定期开展安全活动。
(2)如运土车辆需进出大门时应有专人检查车轮是否带泥,并及时清理和做好大门口的清洁工作。
(3)工地全封闭施工,大门口设洗车场、排水沟、集水池,车辆出场时必须冲洗干净,方准离开工地,不准将污泥带出门外,影响市容。
(4)夜间挖土施工时,应配置足够的灯光照明。
(5)为预防边坡塌方,一般禁止在边坡上侧堆土,当在边坡上侧堆置材料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距离边坡上边缘0.8m以外,材料堆置高度不得超过1.5m。
(6)阴雨天气,在临时边坡上加盖塑料薄膜,以防止边坡上的土体流失。
(7)基坑开挖至设计深度1/2时,基坑周遍用Φ48,厚32mm—35mm的2—6米钢管设置围护栏杆,栏杆以下横杆组成不小于1.2米高,立杆间距不大于3米,所有栏杆均用红白油漆各500mm间隔距离刷为警示杆,并挂警示牌。夜间设置警示灯,以免夜间发生安全事故。
1、回填料的确定
本工程回填料主要利用本工程开挖料,留足回填料。工程师认为不合格的填筑料一律不得使用。
2、标准击实试验
土方回填料确定后,项目部质检员、抽样员邀请监理工程师共同在回填料场进行取样,抽取的土样应具有代表性,各个土层和性状的土都应包括。土样抽取后送实验室做标准击实试验,确定最优含水率下的最大干密度。通过实验作出土方回填料的最优含水率、最大干密度。
3、现场碾压试验
标准击实试验完成后,即在施工现场安排夯实试验。夯实试验的目的:
(1)、核查土料压实后是否能够达到设计压实干密度值;
(2)、核查压实机具的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3)、选定合理的施工压实参数:铺土厚度、土块限制粒径、含水量的适宜范围、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
(4)、确定有关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碾压试验在标定的回填区域分别进行,蛙夯夯实遍数从4遍开始用环刀法抽取试样,测定干密度值,达不到要求再夯实6遍、8遍测定直到合格。
4、施工前技术交底
土方回填前,由技术部向作业班组质检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将回填区域进行划分、根据碾压试验确定的压实参数、施工方法等问题交代清楚。
二、施工部署
本工程回填按施工段的施工顺序进行,为适应主体建筑物的施工及满足建筑物回填需要达到的条件,按每施工段为一填筑段,其填筑速度与建筑物施工速度相匹配,回填作业连续进行。土方回填时,采取两种方案进行,即堆土区一侧采用装载机送土到基坑,另一侧采用小型挖掘机或人工填土,做到两侧同时回填均匀上升。
三、土方回填控制
土方回填过程中,根据试验确定的土料最佳含水量、摊铺厚度、夯实遍数,对填筑过程进行严格控制。铺土厚度不允许超出经试验确定的铺土厚度。人工夯实按每层20cm一次性达到要求向前推进,在回填铺土夯实时其推进方向与轴线平行。在降雨前应及时压实作业面表层松土,并将作业面作成拱面或坡面以利排水,雨后应晾晒或对填土面的淤泥清除,合格后方可继续填筑。在整个回填过程中,设置专人保证观测仪器与测量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保护所埋设的测量标志完好。
四、质量检查
1、填筑前,首先对回填段进行地形、剖面的测量复核,并把测量资料报送工程师复检。其次对测量后的基坑进行基础面的清理,然后报工程师进行回填前的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回填。
2、土方填筑时,对填筑段选派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在现场填筑中进行监督并密切配合监督人员的工作。
3、在土方填筑过程中,根据工程师批准的土方填筑检测计划对每层土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把检测资料报送工程师并报请工程师进行抽检,复检合格并经批准后进行下一步土方的回填。
4、在堆土料场,不定期对土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查,对于含水量较高的土料必须翻晒,待其含水量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回填。
5、在工程师检查后,对不合格的回填土,彻底按工程师的指示进行返工、修理和补强。
6、土方填筑完工后,首先对工程全部填筑部位按国家有关规范规程规定的有关内容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工程师进行验收。
基坑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篇二
一、工程概况
(a)结构形式:底框结构,独立柱基;砌体机构,条形基础
(b)开挖方式:本工程设计开挖深度为-3.7m,室内外高差为-1.5m,因此该工程实际开挖深度为-2.2m,由于开挖深度较深,所以不能进行独立基坑开挖。只能用机械进行大开挖,人工修边拣底。
(一)、土方开挖前施工准备
1.测量放线及测量桩点的保护
(1)在基坑开挖之前,场内所有的红线桩及建筑物的定位桩,全部经规划部门测量核准。
(2)在场边道路及场内的临时设施上做好定位标记,以备观测。
(3)在基坑开挖前,根据施工图纸、建筑轴线位置放出土方开挖边线。
(4)所有的测量桩、红线点一经核实后,项目部就落实专人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复核,以确保红线点的准确性。
2.夜间施工照明的准备
土方开挖期间,施工用电主要是夜间照明;
(1)所有用电均可以从现场配备的配电箱内接引,通过手提移动配电箱引至土方开挖区域,但施工用电必须由值班电工专门负责,禁止操作工人随意更改、移动。
(2)整个施工现场的夜间照明通过用钢管架子架设安置的2个5KW大灯具提供照明。
(3)现场大门口,边坡位置均视情况放置一定数量的照明灯及散光灯和警戒灯。
3.主要机具:
挖掘机(带破碎头)、装载机、运输车辆、风镐、尖、平头铁锹、手锤、手推车、梯子、铁镐、撬棍、钢尺、坡度尺、小线或20号铅丝等。
4.作业条件:
(1)土方开挖前,应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3)场地表面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区域内,要挖临时性排水沟。
(4)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5)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5.操作工艺
5.1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沿灰线切出坑边轮廓线→分层开挖→修整槽边→清底
5.2确定边坡
本工程实际开挖深度为-2.2m,工程土质较好,放坡系数确定为0.5。
5.3根据基础和土质以及现场出土等条件,合理确定开挖顺序,然后再分段分层平均开挖。
开挖大面积线型基坑时,沿坑三面同时开挖,挖出的土方装入翻斗车,由未开挖的一面运至弃土地点。
5.4开挖基坑或管沟,当接近地下水位时,应先完成标高最低处的挖方,以便在该处集中排水。开挖后,在挖到距坑底50cm以内时,测量放线人员应配合抄出距基坑底50cm平线;基坑边每隔2~3m钉水平标高标志。在挖至接近坑底标高时,用尺或事先量好的50cm标准尺杆,随时以水平标高标志上平,校核坑底标高。最后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坑边尺寸,确定基坑边标准,据此修整坑帮,最后清除坑底土方,修底铲平。
5.5基坑、管沟的直立帮和坡度,在开挖过程和敞露期间应防止塌方,必要时应加以保护。在开挖坑边弃土时,应保证边坡和直立帮的稳定。当土质良好时,抛于坑边的`土方(或材料)应距坑(沟)边缘2m以外,高度不超过l.5m。在柱基周围、墙基或围墙一侧的堆土高度不大于1.0米。
5.6开挖基坑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至弃土处,避免二次搬运。
5.7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天进行。否则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段、逐片的分期完成。
雨天开挖基坑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或设置支撑。同时应在坑外侧围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施工时,应加强对边坡、支撑、土堤等的检查。
垫层外预留500宽操作面,操作面内挖排水盲沟,转角或高低差处不大于20M挖一集水井。
集水井为直径500、深400土坑。盲沟为300宽、200深土槽,内填碎石,以免不被掩埋并保证坡脚稳定。
挖至基底时预留300mm,人工紧随进行清槽,将清除的土方送至反铲半径之内带弃。
为确保开挖时及时的排出地下水及地表水,在两端(长轴方向)处各设置一个集水井,方便日后排水。若开挖后遇雨水天气,应采用人工将基槽清理至与原基土土质相同的土层,再用级配砂石添至设计基底标高。
6质量标准
6.1保证项目:
基坑和管沟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扰动。如果超挖,用级配连砂石夯填或用低标号砼浇筑,做好隐蔽签证。
6.2基坑土方允许偏差:
(1)底面标高0—-50mm
(2)底面长宽不应小于设计尺寸
7成品保护
7.1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挖运土时不得碰撞,也不得坐在龙门板上休息。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检查是否正确。7.2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或变形。必要时,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7.3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立即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在敷设地上或地下管道、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损坏管线。
8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8.1基底超挖:开挖基坑或管沟均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8.2挖土时应防止破坏山体护壁,应事先确定防止山体护壁损坏的措施。施工中随时观察护壁情况。
8.3基底未保护:基坑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出0.3m厚土层,待做基础时再挖掉。
8.4施工顺序不合理;土方开挖宜先从低处进行,分层分段依次开挖,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8.5开挖尺寸不足:基坑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除结构宽度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所需的宽度,在开挖前均应考虑。
8.6基坑或管沟边坡不直不平,基底不平:应加强检查,随挖随修,并要认真验收。
9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1)开工前要做好各种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工长)、测量人员要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桩及水准点的位置尺寸,办理验桩、验线手续。
(2)施工要配备测量人员进行质量控制。要及时复测灰线,基坑开挖下口线测放到基坑底。及时控制开挖标高,做到5m范围内挖土工作面标高控制桩不少于2个。
(3)认真执行开挖样板制,即凡重新开挖边、坡坑底时,由操作技术较好的工人开挖一段时间后,经测量人员或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作为样板,继续开挖。施工人员换班时,要交接挖深、边坡、操作方法,以确保开挖质量。
(4)认真执行项目部制定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施工中要积累技术资料,如施工日记、设计变更洽商、验桩、验线记录等。
10.安全保证措施:
(1)开工前要做好各级安全交底工作。根据工程土质条件以及运土路线等特点,制定安全措施,落实安全责任、组织职工贯彻落实,并定期开展安全活动。
(2)如运土车辆需进出大门时应有专人检查车轮是否带泥,并及时清理和做好大门口的清洁工作。
(3)工地全封闭施工,大门口设洗车场、排水沟、集水池,车辆出场时必须冲洗干净,方准离开工地,不准将污泥带出门外,影响市容。
(4)夜间挖土施工时,应配置足够的灯光照明。
(5)为预防边坡塌方,一般禁止在边坡上侧堆土,当在边坡上侧堆置材料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距离边坡上边缘0.8m以外,材料堆置高度不得超过1.5m。
(6)阴雨天气,在临时边坡上加盖塑料薄膜,以防止边坡上的土体流失。
(7)基坑开挖至设计深度1/2时,基坑周遍用Φ48,厚32mm—35mm的2—6米钢管设置围护栏杆,栏杆以下横杆组成不小于1.2米高,立杆间距不大于3米,所有栏杆均用红白油漆各500mm间隔距离刷为警示杆,并挂警示牌。夜间设置警示灯,以免夜间发生安全事故。
1、回填料的确定
本工程回填料主要利用本工程开挖料,留足回填料。工程师认为不合格的填筑料一律不得使用。
2、标准击实试验
土方回填料确定后,项目部质检员、抽样员邀请监理工程师共同在回填料场进行取样,抽取的土样应具有代表性,各个土层和性状的土都应包括。土样抽取后送实验室做标准击实试验,确定最优含水率下的最大干密度。通过实验作出土方回填料的最优含水率、最大干密度。
3、现场碾压试验
标准击实试验完成后,即在施工现场安排夯实试验。夯实试验的目的:
(1)、核查土料压实后是否能够达到设计压实干密度值;
(2)、核查压实机具的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3)、选定合理的施工压实参数:铺土厚度、土块限制粒径、含水量的适宜范围、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4)、确定有关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碾压试验在标定的回填区域分别进行,蛙夯夯实遍数从4遍开始用环刀法抽取试样,测定干密度值,达不到要求再夯实6遍、8遍测定直到合格。
4、施工前技术交底
土方回填前,由技术部向作业班组质检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将回填区域进行划分、根据碾压试验确定的压实参数、施工方法等问题交代清楚。
二、施工部署
本工程回填按施工段的施工顺序进行,为适应主体建筑物的施工及满足建筑物回填需要达到的条件,按每施工段为一填筑段,其填筑速度与建筑物施工速度相匹配,回填作业连续进行。土方回填时,采取两种方案进行,即堆土区一侧采用装载机送土到基坑,另一侧采用小型挖掘机或人工填土,做到两侧同时回填均匀上升。
三、土方回填控制
土方回填过程中,根据试验确定的土料最佳含水量、摊铺厚度、夯实遍数,对填筑过程进行严格控制。铺土厚度不允许超出经试验确定的铺土厚度。人工夯实按每层20cm一次性达到要求向前推进,在回填铺土夯实时其推进方向与轴线平行。在降雨前应及时压实作业面表层松土,并将作业面作成拱面或坡面以利排水,雨后应晾晒或对填土面的淤泥清除,合格后方可继续填筑。在整个回填过程中,设置专人保证观测仪器与测量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保护所埋设的测量标志完好。
四、质量检查
1、填筑前,首先对回填段进行地形、剖面的测量复核,并把测量资料报送工程师复检。其次对测量后的基坑进行基础面的清理,然后报工程师进行回填前的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回填。
2、土方填筑时,对填筑段选派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在现场填筑中进行监督并密切配合监督人员的工作。
3、在土方填筑过程中,根据工程师批准的土方填筑检测计划对每层土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把检测资料报送工程师并报请工程师进行抽检,复检合格并经批准后进行下一步土方的回填。
4、在堆土料场,不定期对土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查,对于含水量较高的土料必须翻晒,待其含水量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回填。
5、在工程师检查后,对不合格的回填土,彻底按工程师的指示进行返工、修理和补强。
6、土方填筑完工后,首先对工程全部填筑部位按国家有关规范规程规定的有关内容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工程师进行验收。
基坑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篇三
深基坑支护是对地下结构的施工安全以及基坑周边环境安全所实行的保护措施,通过支挡、加固和保护对深基坑的侧壁和基坑的周边进行防护,是近年来城市高层建筑的中常见的一种新型实践工程学理论,尤其是如今城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相邻工程的深基坑支护形式也有着互相影响的作用,因此对于深基坑边坡的支护需要特别重视,避免边坡事故。本文主要围绕深基坑边坡支护的设计方式、施工方法和维护管理方法进行阐述,加深对深基坑边坡支护的认识,提升其安全性和合理性。
1.深基坑边坡支护的设计思路与安排
由于深基坑边坡支护工程通常应用于城市的中高层建筑,而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土地利用率也在逐步增加,因此相邻工程的深基坑距离通常较近,所以施工的安全性成为其中尤为重要的问题。其次则是需要依据工程设计的要求,首先保证工程质量,其次保证工程设计的成本优化和施工效率的优化。可以将施工过程分为三个大的步骤来进行。
首先,勘察施工场地的情况,尤其是了解地下管线的分布,对于现场的。支护段界限进行了解,并对施工基坑的情况进行调查,收集场地的土质情况,结合勘察报告总结场地的地下水层状况。
其次,确定工程的具体施工步骤,通常按照钢管桩施工和后期的土方开挖、锚杆和混凝土施工。喷锚的施工阶段可以与土方开挖相结合,在将土方开挖深度进行大致的层级划分后,依据实际的开挖情况安排具体的锚杆排距,而喷锚的施工需要在喷锚工作面成形后第一时间进行,避免深基坑的边坡受天气等外界因素的严重影响。一般在施工的过程中,依据土方开挖的层级进行施工,喷混凝土施工的时间应当尽量与水泥浆的强度成形状况相联系。
最后,在施工的后期,要通过适当的监测系统来进行现场的位移和沉降情况的监测,并在土方开挖的层级加深时进行实施的土层状况调查,在监测的过程中要支护桩顶部水平位移、支护桩深层位移、竖向沉降值等等,在出现一些相对较大的数据变动时,要及时寻找并发现影响因素,例如土层状况、水土合力作用等,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施工的效果和安全性。
2.深基坑边坡支护的施工方法
基坑的支护施工主要分为钢管桩施工、土方开挖、预应力锚杆施工和普通锚杆施工四个部分。
钢管桩的施工主要集中在基坑边坡上,尤其是与电缆相交出的支护和加固,通常的施工工序是先进行孔位制定,然后在制定的孔位上实施钻孔,在钻孔机开始施工前要先对垂直度、机位等进行细致的调节,从而保证与孔位的严格吻合,钻孔完成后进行下管、清孔、灌浆、补浆等一系列施工后确定根桩,其他根桩同样按照次步骤来进行。钢管桩通常采用110钢管,在施工前对钢管底部进行处理,保证出浆孔的正常。管内采用压浆,水灰比例应在0.50左右,灌浆时的浆压应维持在0.7MPa左右,避免气体等的混入,最后可以通过补浆来进行加固。
土方的开挖应当提前确定出大致的开挖层级,通常在开挖前将每2m确定为一个挖深层级,即分段式开挖。挖掘过程与边坡锚喷要求互相配合,保证机械开挖距符合实际的施工要求。并且在每个层级的开挖结束后进行及时的清土作业,保证施工场地的正常运行,及时的采用运输车辆对挖出的土方进行外运,尽量使用自卸车在基地内进行土方的外运。
预应力锚杆的施工是与其结构直接相关的,预应力锚杆本身对于支护的机构起到支挡和土层稳定的作用,通过穿孔的滑动面将钢筋固定在土层中,再借助钢筋的拉伸形成一定的回弹力,从而对土层加固,形成支挡结构。其具体的施工工序应当首先进行平台的架设,在确定打孔位置后调整钻机的位置和角度,之后的施工过程与钢管桩的施工过程较为类似,差别仅在于最后的张拉锁定处理,这是预应力锚杆施工的关键,也是其支挡作用形成的关键,因此在设计之初应当合理的估算预应力的损失,从而调整应力,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偿张拉,因此在封孔时可以考虑采用沥青等防渗材料来进行。
常规锚杆的作用就是对土层进行常规的拉伸加固,其一端连接工程建筑,另一端深入土层,在深基坑的支护中起到侧面的加固和牵拉作用,其基本施工步骤与预应力锚杆的施工过程类似,但在施工的最后也需要通过压浆、补浆等方式保证其应力标准。
3.深基坑边坡支护的施工管理及维护方法
深基坑边坡支护的施工管理及维护主要集中在后期的测试和安全维护两个重要的方面。在监测方面,应当注意将监测过程全面覆盖到工程施工直至工程完工,借助信息化的管理和监测系统,对于土层结构、土层受力情况、土层变形情况,对周围土层形成的结构位移、沉降、受力等情况进行适时的分析,在沉降和位移监测上要借助专用的精密仪器进行测量,从而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还要加入人工监测,保证对于明显的土层和深基坑周边影响的及时发现。在发现问题后,要及时的对于沉降、位移等情况进行分析,从而调整施工方法,保证工程的总体效用。
总结学者的研究经验可以发现,深基坑的安全威胁主要存在于土体内的水位变化,可以通过土钉混凝土面层的隔水作用降低对基坑边坡的影响,或者通过打泄水孔来进行泄水处理。另外要注意天气等因素的影响,避免在雨水较为集中的季节施工。在整体的施工规划中,要严格进行开工前的障碍物清理,树立施工标示,在机械施工的过程中,明确操作规范,并要求现场常驻专业的指挥员,在深基坑施工工地周围设防护栏,并保证防护栏的稳固,避免滑移,还要尤其注意地表水向施工基地的渗漏或者流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工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