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宾语前置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句简述【精选4篇】7-3-21

本页是小编Waner为大伙儿整理的4篇宾语前置的相关范文,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宾语前置范文 篇一

关键词:医古文教学;前置宾语;例句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172-03

按照汉语的一般结构规律,通常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而宾语在谓语之后。但在古汉语中,宾语在特定条件下,常超越其地位,有时提到动词谓语前,有时提到为它引荐的介词前,有时甚至提到整个句子之前。教科书一般把这种宾语提前现象,称之为“宾语前置”。拙文根据在医古文教学中收集的一些古文资料,试图对这种在特定条件下的前置宾语,进行分类分析。

一、依靠代词的复指作用,强调宾语,突出宾语所表达的意义,使宾语提前

这类前置宾语可分为两小类。

1.为突出和强调宾语所表达的含义,依靠代词“之”的复指作用,将宾语提前。这种提前有两种情况。①一种是提到动词谓语前。例:补前人之缺,救后人之难……又何罪之有?(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半身不遂叙》);夫阴阳之气,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此之谓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内经》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是之谓也。(金·张从正《儒门侍亲》)。上述例句中1“何罪”是动词谓语“有”的宾语。2中“此”与3中“是”分别是两个动词谓语“谓”的宾语。为了强调宾语的意义,使它提到动词谓语之前,且在前置宾语之后,再加一个代词“之”复指,以示强调和突出其义。②另一种是提到整个句子之前。这种语言现象在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翻译这种前置宾语时,一是将前置宾语归还原位,即动词谓语之后,为加强此宾语所表述的意义,复指代词仍应译出。一是按原句结构形式翻译。例:伤寒热病,自古有之。(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九》);是说也,人常疑之。(宋·苏轼《石钟山记》);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魏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上三个例句中,宾语是“伤寒热病”、“是说”、“君父危困,赤子涂地”都提到句前,在该句动词谓语后加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强调和突出前置宾语所表述的意义。

2.依靠“唯(惟,维)……是”固定结构,将宾语提前,突出宾语所表达的意义。例:竞逐荣势,企踵权豪……惟名利是务。(汉·张机《伤寒论·自序》;补亦唯参术姜附是宜。(清·陆懋修《世补斋医书》;而世人不察,惟五谷是见,声色是耽。(三国·魏·嵇康《养生论》)。上三例句中,都是通过代词“是”的复指作用,将宾语提前。例1“名利是务”即“务名利”,例2“参术姜附是宜”即“宜参术姜附”,例3“五谷是见”即“见五谷”,“声色是耽”即“耽声色”。这种固定格式的特点是,在前置宾语的前面再加上一个表示范围的副词“唯”(有的用“维”或“惟”),不但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前置宾语,而且还表示了这个前置宾主具有单一性和排他性的意义。这种固定结构仍保留在现代汉语中,如“唯命是听”、“惟命是从”、“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唯才是举”等。必须注意的是,在古汉语中与这种固定结构相同的还有,如“唯(惟)……之”、“惟(唯)……之是”。例:夫惟病机之察。(元·朱震亨《丹溪心法》);取其色之美,而不必唯土之信。(唐·柳宗元《与崔连州论石钟乳书》);医之于药,何好何恶,惟当之是求。(清·吴鞠通《温病条辨》)例1“病机之察”即“察病机”。例2“土之信”即“信土”。例3“当之是求”即“求当”。例1中只用一个代词“之”复指,与“唯……是”结构同。例2与例1结构同。例3用两个代词“之是”复指,是双重复指,更进一步强调了前置宾语,从而使前置宾语的意义更加突出,更加引起读者的注意。这种为强调句子的某一成分而使用双重复指的语言现象,仍存在现代汉语口语中,如:“我只爱南天竹你这个人。”“你”和“这个人”,都是复指“南天竹”的,是双重复指。通过双重复指,进一步强调了“南天竹”。这在当今的口语中,是经常出现的。

尚须留意的是,在古汉语中,有时在前置宾语的前面,并不用范围副词“唯”(或“维”、“惟”)来作任何限制,而是用代词“他”或“是”作宾语,直接提前。例:素位而行学,孰大于是,而何必舍之以他求?(清·袁枚《小仓山房文集·与薛寿鱼书》);日用不知,于今是赖。(唐·孔志约《新修本草·序》);时方盛行陈师文、裴宗元所定大观二百九十七方,翁穷昼夜是习。(元·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丹溪翁传》)。例1中“他”,是动词谓语“求”的前置宾语,例2中“是”,是动词谓语“赖”的前置宾语,例3中“是”,是动词谓语“习”的前置宾语。它们无须任何前置标志,如“唯”(或维、惟),或介词“以”等,而是直接将宾语提前。这种前置宾语,因为是用代词来充当的,所以其提前的作用仍同于“唯……是”固定结构,是复指作用,强调宾语所表达的意义。

二、人称代词与特殊代词“之”

人称代词与特殊代词“之”在否定句子中充当宾语时,为强调其表达的意义,也提到动词谓语之前。例: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孟子·离娄下》);苟不余信,请以证之。(明·王履《张仲景伤寒立法考》)例1中“不我与”即“不与我”,“我”是“与”的宾语。例2“未之有”即“未有之”,“之”是“有”的宾语。例3“不余信”即“不信余”,“余”是“信”的宾语。“我”、“之”、“余”,皆是代词,作宾语,但在否定句中,提到动词之前。在语义表达上,其作用则更显得突出。

三、疑问代词在疑问句中充当宾语

疑问代词在疑问句中充当宾语时,为强调其表达的意义,将充当宾语的疑问代词提到动词谓语之前。例:君子何叹?(《礼记·大同》);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汉·张机《伤寒论·自序》);苟或血病写气,气病写血,是谓诛伐无过,咎将谁归?(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或问》)例1“君子何叹”即“君子叹何”,宾语是疑问代词“何”。例2“毛将安附”即“毛将附安”,宾语是疑问代词“安”。例3“咎将谁归”即“咎将归谁”,宾语是疑问代词“谁”。疑问代词充当宾语而提前,这是由于疑问代词具有询问的特点,因为疑问句的疑问作用是靠疑问代词来完成的。再者,宾语前置的本身作用就在于强调宾语所表达的意义。因此,当它充当宾语时,又要突出询问的语气,故必须提前。

四、古汉语中另一类前置宾语

上述三类前置宾语,都是从句子的动词谓语的角度来分析的,即以动词谓语为核心点,为了强调宾语,将它从核心点之后提到前面来。除上述三类前置宾语之外,古汉语中还有一类前置宾语。而这一类是从介词角度分析的,即以介词为核心点,将这个介词的宾语提到介词之前。其作用同上三类前置宾语一样,也是为了强调该介词的宾语所表达的意义。这类前置宾语可分两小类。

1.最常见的是由代词来充当的前置宾语。而充当前置宾语的代词,主要是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中的近指代词“是”。例:肾何以为先天之本?(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木不虚中,虫何由萃。(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六)·鼻对》);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子卿尚复谁为乎?(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苏武传》);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唐·李白《蜀道难》);淹沉之乐,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西汉·枚乘《七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篇第五》)上述句中“何以”即“以何”,“何由”即“由何”,“安从”即“从安”,“谁为”即“为谁”,“胡为”即“为胡”,“奚由”即“由奚”,“是以”即“以是”。这类前置宾语都是疑问代词和近指代词“是”为充当的,提到介词前,或加强其疑问的语气,或强调其近指的意义。

2.此类前置宾语多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来充当。亦有用数词来充当:人,气以成形耳。(清·喻昌《医门法律》);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僖公四年》);甘草干姜汤以温之。(汉·张机《金匮要略》);讹以传讹,即决长波犹虞难涤。(明·张介宾《类经序》);色以应日,脉以应月。(《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多方以制之。(清·徐大椿《用药如用兵论》);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篇第四》)。上述例句中“气”、“方城”、“汉水”、“甘草干姜汤”、“讹”、“脉”、“多方”,都是各句介词“以”的前置宾语。例7中介词“以”的前置宾语是用数词“一”来充当的。

从上述两类前置宾语的例句中可以看出,疑问代词充当介词的前置宾语时,其介词的选用较灵活,可用“以、从、为、由”等。而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介词的前置宾语时,其介词的选用则比较单一,只用“以”。这是由于这些介词的语法意义决定的。首先从介词的整体作用而言,介词是用来介绍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等与动词、形容词发生关系的词。根据其具体的不同的语法意义,介词又分成若干小类。“从”、“由”皆是空间介词,与前置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多用来表示空间(处所)的,如“安从”,表示疾病从何处侵入人体。“何由”,表示树木若不枯萎虚空,诸虫会从何处聚集?“奚由”,表示(如果得到有才德的人治疗,能这样,那些)使人沉溺的爱好,放荡的,恣肆的志趣,从何而来呢?“为”是原因介词,与前置宾语组成介宾结构,表示行为、动作产生的原因或根据,如:“谁为”表示苏武还想归汉朝是因为什么原因呢。“胡为”表示远方友人是因为什么原因或依据什么理由要来呢。至于“以”这个介词的作用,在古汉语中运用特别灵活,它既可充当原因介词或凭藉介词,亦可作表示对象的介词。因此,它在古汉语中与前置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经常出现,并一直沿用至今,尤其是现代汉语的某些成语中还保留了它在古汉语中的固定格式,如“一以当十”即“以一当十”,用一个当十人。“夜以继日”,即“以夜继日”,用黑夜继续着白天。

宾语前置范文 篇二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用“者”或“也”表示判断。(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分三种情形:用“……者,……也”表判断;句末用“者也”表判断;单用“者”或“也”表判断。

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用“即、乃、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

二、被动句

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文中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常见有以下:

1.用“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2.用“为”、“为……所……”、“为所”表示被动,“为”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3.用“见”、“见……于……”表示被动,“于”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特别提醒:“见”字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放在动词之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译为“我”。

]www.kaoyantv.com[

4.用介词“被”表示被动。

三、省略句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省略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

① 承前省。例: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尽死;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② 承后省。例: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③ 对话省。例:(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 省略谓语

例: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行)三四里。

3. 省略宾语

①省略动词的宾语 例: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

②省略介词的宾语 例:竖子不足与(之)谋!

4.省略介词(于、以、自、从)等

例:赐之(以)彘肩。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四、宾语前置句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疑问代词有“谁、何、孰、焉、胡、曷、奚、安”等。

例:沛公安在?

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要求具备两个条件:宾语必须是代词;必须是否定句。否定词有“不、未、毋、莫、无、非、否、弗”等。

3.①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②用“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特别提醒:有“是”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一个范围副词“唯、惟”,构成“唯、惟……是……”的格式。

4. 介词宾语提前(在文言文中,介词的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不然,籍何以至此?

奚以知其然也?

五、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应该在动词前面的介词短语,却放在了动词后面。标志“于、以、乎”。

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具告以事。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六、主谓倒置

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常常把谓语放在主语之前。这种情况很少,往往出现在古汉语的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例:甚矣,汝之不惠。

美哉,我少年中国。

七、定语后置句

指古汉语中将定语移到中心词之后的现象。有四种情况:

①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石之铿然有声者。

③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④中心词+数量词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句简述 篇三

摘 要: 对古代汉语宾语前置句前人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成果,例如焦点理论、汉藏语系溯源理论的提出及对宾语前置句的发展变化的研究,对这一上古句型的认识不断深入,但同时有些问题还是悬而未决的,没有统一的定论,像宾语前置句的分类问题,尚没有一个达成共识的科学准确的分类。带“之”“是”的宾语前置句,“是”和“之”是复指宾语的代词还是结构助词,各家学说各抒己见,没有定论。本文主要综各家学说之所长,对宾语前置句的分类制定一个科学准确的分类标准,并简要概括宾语前置句存在的原因。由于作者的知识积累不够充足,难免出现错误与疏漏,希望老师和同学们不吝指正。

关键词: 宾语前置 上古汉语 分类 存在原因

\一、研究概述

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语音词汇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语法的变化比较小,而词序变化最小,汉语的宾语一般位于动词谓语之后,构成“主谓宾”的基本结构。但在上古时期的文献中,为了强调宾语,往往把宾语放在动词谓语的前面,我们把这类句子称作宾语前置句。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看,常有人称这一句型为特殊句型,但在上古汉语中,这种宾语前置却是一种常用的句式。

关于宾语前置句的研究,相对来说已经比较全面且深入,主要包括:宾语前置句的分类,溯源,发展变化,带“是”,“之”的宾语前置句的研究和单本文献中的宾语前置句研究。

由于宾语前置句的情况比较复杂,对其分类也有多种不同意见,以王力先生为代表的很多学者将“宾语前置句”分为四类①,有学者提出这种既按照句型分,又按照形式分的分类方法是不科学的,主张按照统一的标准来分类。有学者主张按条件有无分,如张东寅的《宾语前置溯源》;有学者主张按形式分,如李禾范的《宾语前置刍议》;有学者主张按句型分,如路广在《古汉语宾语前置句和焦点理论》中按句型将其分为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和陈述句中的宾语前置两大类。

关于宾语前置句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俞敏为代表的认为宾语前置句是远古时代汉语语序的残留,目前多数学者赞同这一观点,但仍缺乏足够的证据证明汉语在产生之初就是SOV的形式,一种是从汉语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溯源,但研究成果还较少。

关于带“是”“之”的宾语前置句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是”“之”是指示代词,复指前边的宾语,王力、郭锡良先生是其中代表;一种认为把“之”“是”看做是结构助词更有利于古代汉语的学习研究,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陈焕良。还有学者认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的应看成结构助词,有的应看成是复指代词,朱振家是其代表人物。

本文主要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再对宾语前置句作准确的分类,并从汉语自身的特点分析宾语前置句存在的原因。

二、宾语前置句的分类

只有先对宾语前置句有了科学统一的分类标准,我们才能继续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先对宾语前置句的分类作简单介绍。按照句型划分宾语前置句是科学的,但宾语前置句句型复杂灵活,而且在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进程是不平衡的,因此宾语前置的现象就古代汉语本身而言,也存在常例和特例,不可能将所有宾语前置句纳入到分类中,我们不妨在路广先生按句型分类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在分析宾语前置句时更加方便。

“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几种句型。这种句型内部还可以细分,如陈述句可以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疑问句中还可以再细分为有疑而问和无疑而问(反问)两种,有疑而问又分为特指问,选择问,是非问。本文对宾语前置句的分类就是按照这种基本的句型划分的,我们发现宾语前置句仅出现于陈述句和疑问句中,而祈使句和感叹句则没有看到。”②

(一)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

1.有疑而问

(1)疑问代词“谁”“何”“安”“奚”等作前置宾语。

①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②既富矣,有何加焉?(《论语・子路》)

③梁客辛垣衍安在?(《战国策・赵策三》)

④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⑤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⑥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成公三年》)

有时候动词前面有助动词,疑问代词宾语就放在助动词前面,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时,同样需要前置,如最后两个例子。

(2)普通名词或普通代词(主要包括人称代词予,尔,吾等)作宾语前置。

⑦予岂汝威?《尚书・盘庚中》

⑧岂不谷是为?《左传・僖公四年》

⑨其是之谓乎?《左传・襄公四年》

⑩其必令尹之子是与?《左传・襄公十七年》

在疑问句中作宾语而前置的往往是疑问代词,其实也不尽然,有些句子中前置的并不是疑问代词,而是普通名词或普通代词,有的在名词或代词后用“是”或“之”复指,有的不用,这种情况也是我们不按照先前的分类,只说疑问代词前置作宾语的原因之一。

2.无疑而问

疑问句中的反问句有的因为同时具有疑问和否定两种因素,而确定无疑的会宾语前置,如在卜辞的疑问句否定句中,代词宾语通常会放在动词之前,如:

{11}贞:方不我正?(郭若愚《殷契拾掇》1258(4))

{12}贞:帝不我(郭若愚,曾毅公,李学勤《殷墟文字缀合》125)

(二)陈述句中的宾语前置

1.肯定句的宾语前置

(1)肯定句中代词为前置宾语,其中较多的是指示代词“是”作前置宾语,也有的是“予”“之”“实”等。

{13}寡人是征……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14}维叶莫莫,是刈是获《诗经・葛覃》

{15}或之使《庄子・则阳》

(2)前置宾语不是代词的通常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惟(唯)+N+V(有的省V,有的不用“惟”字)

{16}予惟时命有申(《尚书・多士》)

{17}肆王惟德用《尚书・梓林》

不用“惟”字的有:

{18}呜呼!天明畏,弼我丕丕基!《尚书・大诰》

{19}天若亡之,必令尹之子是与,君何舍焉?《左传・哀公十七年》

第二种,惟(唯)+N+之/是+V(有的时候不用“惟”)

{20}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尚书・牧誓》)

{21}古之圣王,惟此之慎。(《国语・周语》)

{22}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尚书・牧誓》)

{23}孤臣惟命是听。《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有的不用“惟”:

{24}君命之辱。(《左传・成公十六年》)

{25}戎狄之与邻。(《左传・昭公十五年》)

{26}故败是求。(《左传・僖公十五年》)

有的如“惟利是图”,“惟命是从”,“惟你是问”等已凝结成四字格成语。

2.否定句宾语前置

(1)动词前有“不”“未”“毋”“无”“莫”否定词否定,前置宾语为代词的。

{27}居则曰,不无知也。(《论语・先进》)

{28}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

{29}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30}无我殄享(《尚书・康诰》)

{31}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宣公二年》)

(2)否定句中的前置宾语不是代词的,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32}城濮之役,晋无楚备,以败于。(《左传・昭公五年》)

否定句的宾语前置限制条件不是非常严格,也经常出现例外的情况,如:

{33}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黍黎》)

三、宾语前置句存在的原因

宾语前置句是仅存在于先秦文献中的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这种特殊是相对现代汉语而言的,在上古汉语中这种语法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关于宾语前置句存在的原因,许多学者都做出了自己的猜想。

王力先生认为情况可能是这样的:“代词作为宾语的时候,正常的位置就在动词的前边(像法语一样)。”③

随着西方历史比较语言学传入中国,有些学者试图从和汉语有亲属关系的藏语中探索宾语前置的来源,认为宾语前置可能是远古时代汉语语序的残留,如刑公畹根据藏缅语族中汗多语言是SOV语序推断,远古汉语语序也应当如此。俞敏先生也认为原始汉语跟藏语都保留汉藏母语的特点,止词在前,动词在后,中心语在前,修饰语在后④。

目前关于汉藏语之间的关系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这不能说明宾语前置句来源于藏语,因为现存的古藏语文献资料跟汉语的文献资料相比比较晚,藏族只有第七八世纪的藏文资料,缅甸最早的文献是十二世纪的,汉藏语序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探索宾语前置句存在的原因,即从汉语本身特点出发研究宾语前置句的存在原因。宾语前置句的存在是和汉语的词汇发展特点和汉语语法特点分不开的。名词是先民创制最早最多的实词,同时在语言中使用最频繁,可以做主语、定语和宾语。随着语言的发展,名词的功能不断完善,可以做状语,还可以作动词,这就出现了句义不容易理解甚至产生歧义的语言现象,名词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它作前置宾语的可能性很小,而代词却不同。代词的产生相对来说较名词晚,它可以替代名词、词组和句子,却没有名词一样的语法功能,绝大多数不能作状语,不能活用,代词功能的单一性使得它作宾语前置的机会要大。

其次,因为汉语的主要语法手段是词序,人们为了突出表达的对象,加强表达的语气,所以变换基本次序,把宾语置于动词前。例如,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僖公四年》)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将“方城”“汉水”“虢”提到动词的前边,发挥了强调对象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说话者情绪之激动,感情之强烈。再试将宾语后置,“楚国以方城为城,以汉水为池”,“将灭虢”,就体会不出那种情绪的激愤和爱国热情了。

从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汉语本身的特点两个角度入手,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宾语前置句存在的原因,目前在宾语前置句溯源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充分,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结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学术界对宾语前置句的研究成果,并对宾语前置句的分类及溯源做了简单介绍,下面我们做个小结。我们按照句型的标准对宾语前置句做了分类(请参照上图),其次对宾语前置存在的原因进行了探索,主要是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是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对汉藏语系进行对比,这方面研究成果还不够全面,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另一方面从汉语本身特点进行溯源,主要是从词汇和汉语的语序特征两方面进行分析。从汉语本身角度出发对我们研究宾语前置存在的原因,了解宾语前置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关于这四类分法可参看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部分(七)(八)(九)(十).中华书局,1992,第三版。

②这种分类方法参看了路广的《古汉语宾语前置和焦点理论》.载于南阳师范学报,2004(10).

③王力。汉语语法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4:198.

④俞敏。倒语探源[J].语言研究,1981(1).

参考文献:

[1]路广。古汉语宾语前置和焦点理论[J].南阳师范学报,2004(10).

[2]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92,第三版。

[3]李禾范。宾语前置刍议[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5).

[4]李海燕。古汉语宾语前置存在及其发展变化的原因[J].语言研究,2011(3).

[5]张东寅。宾语前置溯源[J].烟台大学学报,1994(2).

[6]叶蜚声。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7]俞敏。俞敏语言学论文集[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宾语前置范文 篇四

论文关键词:序也会有一定的关系,汉语在上古以前常常出现宾语前置的句式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他这样说,并不是认为汉语的前置宾语句式来源于藏语,马学良主编的《汉藏概论》一书中指出:因为现存的古藏语文献资料跟汉语的文献资料相比,产生的历史比较晚,藏语只有第七八世纪的藏文文献,缅甸最早的文献更是第十二世纪的

近年对宾语前置的性质做探讨的,比较突出的是石毓智、徐杰等,石毓智、徐杰在《汉语史上疑问形式的类型学转变及其机制-焦点标记“是”的产生及其影响》中,及徐杰《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中的基本观点都是先秦汉语中的宾语前置是一种焦点表示方法,他们用焦点理论来解释宾语前置。他们认为现代汉语用焦点标记词是作为焦点形式之一来标记焦点,除了“是”“之”外,还有重音等,而古汉语(大致是先秦)由于没有焦点标记词“是”,则基本上是依靠语序的变换,其中较为突出的则是宾语前置。类似的观点在俞敏、丁邦新的文章中也曾经表述过,但没有这两位学者解释得系统明确。

总而言之,在汉语两千多年的演变过程中,这种宾语前置的句式一直存在着。依目前的研究成果,我们现在尚不敢说原始汉语的词序就是s+o+v,但可以说汉语本身具有宾语前置的句式,尤其是对上古时期而言,这种宾语前置的句式不是特殊的句式,而是常规的句式,研究上古汉语决不能以现代汉语的眼光来进行判断。

二,宾语前置的分类

对宾语前置的类型《马氏文通》中也进行了归纳藏语只有第七八世纪的藏文文献,也是最早的,马氏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 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马氏说:“询问代字为止词,则先其动词为司词,先其介字。”这些疑问代词有何谁奚曷等。马氏谈这种宾语前置是古汉语中的常例,符合语言实际。

(二)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马氏说:“惟外动字加弗或起词为莫无诸泛指代字,其止词为代字者,皆先动字。”马氏指的否定词是不莫无勿弗微否等,而且宾语一定是代词。并且说,这种情况宾语不前置的仅见,本文认为,他这种说法不太符合事实,这种前置形式不如第一种严格,先秦时就有不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不前置的例子,如《论语》“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中的“我”就后置于动词“知”。

(三) 用“是”、“之”复指前置宾语。马氏说:“如动字或有弗辞,或为疑辞者,率间‘之’字,辞气确切者,间参‘是’字。”

(四) 止词先于自反动字的情况。马氏还谈到“自怨”、“自悔”、“相与”、“相望”等,认为这也是宾语前置。吕先生认为是代词性副词或副词性代词,用在动词前作状语,不做宾语。

以后的研究者以王力先生为首,多采用这种分类。石毓智、徐杰等从焦点性质和句式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以王力先生为代表的以往对“宾语前置”的分类,存在着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既按照句型分类,又按照形式标准来分类,这种双重标准的分类方法是不科学的,他们认为宾语前置应该分为两类三种,即陈述句类和疑问句类,陈述句类内部又分肯定句类和否定句类论文提纲格式。

到目前为止,从古文献中可看到的宾语前置可分为两大类:一,有标志的宾语前置。包括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三种;二,无标志的宾语前置。此指没有什么形式条件,宾语直接位于动词之前。这一类有两种情况,一是韵文中为了押韵而宾语前置,二是散文中的宾语前置。

三,宾语前置的演变过程

根据学术界的研究和考察藏语只有第七八世纪的藏文文献,我们可以对宾语前置的演变作一个大体上的阶段划分,这种划分之下,还存在着各种句式间的不平衡。

(一)西周以前。这个时期可以称之为宾语前置的萌芽时期。它的特点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情况还没有出现;否定句宾语前置条件极为严格;肯定句仅出现了有惟句。

(二)西周到汉代。这个时期可以称之为宾语前置的兴盛时期,各种格式广泛见于各类文献中。疑问句中自从疑问词产生后就严格遵守前置的规则,例外并不多见,得到了普遍应用;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继续发展,但同时后置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如《左传》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代词宾语前置。肯定句中出现了“惟……是(之)……”句式。

(三)汉语到魏晋。这个时期可以称之为宾语前置的衰落时期。疑问句中从以前为主到前置的情况极为少见;否定句和肯定句中的更是迅速消失。

(四)魏晋以后。这个时期可以称之为衰亡时期。疑问句中还有一些用例,但只是一种仿古现象;否定句和肯定句中的前置极为罕见,较多的是前置凝结成的固定格式,其中有的一直使用到今天,如“唯利是图”、“惟命是听”等。

另外,对宾语前置的考察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是”、“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代词还是助词;“相”、“见”在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施行动作行为”时,用在动词前,是修饰动词作状语的副词,还是兼起代词作用或指代作用的意义;尤其是对无标志形式的宾语前置句的研究。因为没有可识别的形式标志,所以造成了调查的困难。因此,要想对整个宾语前置有更深刻的认识,恐怕还是要有更多的更深入的调查,尤其是以专书为基础的断代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

2,王志敬《藏语拉萨口语语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3,李禾范《宾语前置刍议》,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Sep,2000 No.5

4,路广《古汉语宾语前置和焦点理论》,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Oct,2004 Vol.3 No.10

5,卫继文《“相”“见”的意义和用法辨微》,渭南师范学院学报,July, 2004 Vol.19 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