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写作背景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写作背景优秀9篇9-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该页是可爱的编辑帮助大家收集的《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写作背景优秀9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写作背景 篇一

一、书法能增加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厚度

语文学习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尊重多样文化,以此提高自身文化品位的。书法正是民族文化多样的一个很大的支系。书法爱好者从开始的临摹,到以后的书写,都是从古代名家名帖开始的,而这些名人名帖大多是古文的典范,与语文教学中的文章相应相趣。如:北宋皇帝徽宗的草书《千字文》,元-赵孟书写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苏轼和文徵明先后书写的《滕王阁序》等,都是在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另外,各个名家的诗词楹联的书写,也是在为语文学习中的国学经典积累。像柳公权、颜真卿、王献之、刘墉、唐寅等名诗名联,都可以在书写中学到国学的精粹。书法的功底一方面在于你的写字布局的功力,更多在于你国学经典的功力。当你临摹一篇名帖,连其中作者表达的信息也懵懂,你能会深刻的感觉到作者书写的神韵吗?

二、书法能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与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形成是融为一体的。

书法特别要求学生关注认真书写态度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注意学生对基本笔画、汉字基本结构的把握,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而这正是 “端端庄正写字”、“认认真真做人”的根由。真正让书法爱好者以文章为依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语文上就有《詹天佑》、《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梅花魂》、《狼牙山五壮士》等等这样的道德情操的名篇,让一个个学生获得了心灵的净化。但那些名帖中教导或流露出来的道德规范也是不可估量的:无论是蒙学《三字经》的书写还是《弟子规》的临摹,无不从形式到内容给自己一个道德上的洗礼,如果再边习字边朗读,更是深印其心。赵孟的小楷《道德经》,也是我国道德上的指南针,就是让你知道,哪些可以做到,哪些不可以做。还有王羲之的《孝女曹娥碑》又是女子道德情操方面的升华。在书法中学文,在学文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两者互为依恋,互为渗透,如同母子,相交相融,不可分开。

三、书法能在语文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态度

语文课程是为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态度的。书法,既要关注其书写规范和流利程度,也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化审美趣和情感态度。语文学习中审美情趣是通过对文章的感悟得来的,没有直观性,而书法的审美情趣首先通过视觉给以冲击,而后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只能通过读透文章和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才能知道其美文和情真。还有《慈母情深》、《怀念母亲》、《毛主席在花山》等等,都是在学习文章时得到的审美情趣和情感态度。而书法作品上就更高一层:王羲之的《兰亭序》不但形式上能让你感觉行书视觉的美感,内容上也体现出了作者情感上饱满和迸发。当一个书法爱好者多次临摹《兰亭序》的时候,就会与王羲之一样,情走笔端,跌宕起伏。(唐)颜真卿《祭侄文稿》更是审美和情感的和谐统一,看字须得读文,读文必须看字,两者交融正是颜真卿表达当时对侄子的情深,而这种哭天无泪的释放不但通过文字,更是灌注在作者的笔锋上。张旭的《肚疼帖》从书法上就会看出作者的痛不可堪(书写规正)―冷热俱得益(缠绵相连)-《非临床》(颠味十足)。故书法能“达其性情,形其哀乐” 。书法的表象是文章不可替代的。

四、书法的个性能体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差异

语文课程是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书法个性就是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在创作作品时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品质、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语文兴趣上也是表现出个人的特性,喜欢诗歌的情感外露,喜欢长篇小说的善于思考,喜欢散文的性情随意。个性不一样,兴趣就不一样。李煜写不出“大江东去---”的词句,曹操也写不出“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书法个性也如此,颜体的刚筋,柳体的铁骨,欧体的飘逸,赵体的妩媚等等,都是个性使然。

写字毕恭毕敬者,语文学习上确定严谨认真;潦草涂鸦者,对读书缺乏持久心;遒劲有力者,则有偏爱一隅之隙,或论或谈;写得苍老浑厚者,对待读书学习都是一丝不苟,有内心较劲的性格;写得虎头蛇尾者,无疑对待语文学习是热一阵冷一阵,时而喜读,时而喜写,无一坚持;喜欢自成一体,在语文学习上善于发问,喜奇文,自己锐意进取。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写作背景 篇二

关键词: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朗读;学习迁移

在新课标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后,各学校都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我们学校最先在高段进行合作学习模式,使用导学单上课,建立相应的学习机制,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框架搭建起来,并逐步完善各细节。一路走来,笔者觉得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前的自主学习非常重要,只有自主学习时有收获了,才能在合作学习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才能有思维上的碰撞,而且自主学习也是最能锻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自主学习的时间笔者一般不放在课外,而是在课内进行,并且往往花两三节课,下面就从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我们老师往往觉得让学生自己去读就好了,但学生毕竟是孩子,他们为读而读,不走心,没有效果,所以导学单上的题目要么空着,要么乱写。因此这一步老师要监督,进行自主学习的第一堂课就是朗读。笔者先让学生各自朗读两遍,解决不认识的字、词,然后组长组织组员一起有感情地朗读,不能读流利的语句、语段多读几遍,组里朗读好的举手示意(举不举手由组长决定),快的小组等一下慢的小组。等所有小组都举手了,就把课文分成八部分,因为一共有八个小组,每个小组读其中的一部分,一个组朗读,其他小组就认真听,听完进行点评。包括字词上的,有读错的及时纠正,或提醒多音字等,八个小组都读完,评出认为读得最好的小组,说说好在哪里,进行第二次全班分块朗读,学生再听再评。

老师就是监督,如果觉得学生在情感上多次都没处理好的段落,进行范读,再小组合作读。这样学生基本能达到朗读要求,朗读时间花得比较多,但“磨刀不误砍柴功”,读透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到位了,再去解答导学单上的问题也会得心应手些,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且课标中也指出“小学阶段各年级进行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朗读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注重朗读后笔者发现学生喜欢上了语文课,一听到是自主学习某篇课文立马拿出书来朗读。在《老人与海鸥》这一课,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到了老人对海鸥的喜爱,也体会出了海鸥对老人的不舍,所以对文中句子的体会非常到位。《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体会到了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热爱,《青山不老》体会出了老人的伟大……

二、抄写并理解词语

读完课文后,笔者先让学生圈出本课的生字、词语,在本子上抄写三遍并注上拼音,交上来直接给我改,有错的我就把正确的音节写在边上,发回去让学生及时订正。第二步小组里一起学习,组长带拼音朗读,组员跟读,带读人员可以组里轮流,但错的较多的一定要带读一次,有读错的组里成员及时帮忙纠正。字音字形掌握了,笔者再选几个这篇文章中比较重要的词语让学生释义并造句,学生可查词语手册或字典,造句有疑问的让他们读课文中的句子再仿造。例如,六上的第二课《草虫的村落》四字词语较多,我选了“意味深长、津津乐道、庞然大物、行色匆匆、别有深意”让学生造句。我们一直都倡导随文理解词语,但笔者发现,设计导学单时很多问题不可能这么细,所以合作学习时就做不到随文学习,因此放到自主学习这一步。

一开始操作的时候特别留意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但发现很多学生都是从字典中查句子,如六上第七课的“演绎”: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叶飘飞演绎不了整个深秋。我就留意看在进行小组合作时能不能及时地插进去讲解,或者请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讲解,像上面的“演绎”这个词就有学生写“演员们在舞台上演绎着各种人生。”通俗易懂的句子一出来,学生就能真正明白词语的意思。长时间操作下来,学生适应了这样自主理解词语,造句抄得就少了。一段时间过去后,笔者发现学生比较倾向于运用文中含这个词语的句子进行理解,然后造句时进行仿写,学生潜意识里运用了学习迁移进行再造性学习。如“肃然起敬、张灯结彩”这两个词,文中的原句是“在这样的夜里竟能听到如此热烈激昂的歌唱,我不由得惊奇进而肃然起敬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红而美丽”。学生自己有的是这样写的:肃然起敬――站在烈士墓前,想到那些人民英雄,我不由得肃然起敬。张灯结彩――过年了,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笔者相信了“学生的发生之处是学生,任何时候都要坚定地相信学生,依靠学生。”

三、思考并解决问题

基本花一节半到两节课的时间把朗读跟字词解决掉,再把导学单发下去,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问题,时间是二十至三十分钟。这里笔者不得不提一下导学单的设计,导学单上的问题,笔者一般是关于整体感知的几个问题,如“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课文较长的大多是问“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再根据课文的重难点设计两三个问题。在设计问题时笔者比较注重运用学习迁移来让学生获得新知识。如,在学习《伯牙绝弦》一课时,学生接触了“知音”这个词,并从文中体会到知音之间的心灵相通,然后学习《月光曲》时,导学单上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贝多芬为什么弹了一曲又弹一曲?”有学生在导学单上写“从盲姑娘说的话‘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那!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可以知道贝多芬觉得这位盲姑娘就是他的知音,遇到知音很开心,当然愿意再弹一曲。”学习迁移的运用让阅读教学变得轻松起来。“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就能把问题解决掉,课堂上就是他们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刻,精彩的课堂对话就出现了。

当然有些全新的知识点学生可能都不会,比如刚接触文章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写作,出现首次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首尾呼应有什么好处等,学生茫然的比较多,老师在批改导学单时不必着急,把问题放到课堂上讲解。笔者认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转变的是学生的学法、教师的教法,但知识点的掌握是不变的,老师的引导与讲解还是需要的。两年下来学生在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上基本不会有大的偏颇,对课文的重难点也有了一定的解读能力。下面附上一篇课文的导学单做说明。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导学单

写作背景: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本文是根据当时的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印第安人相信万物有灵论,他们崇敬自然,对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报以敬畏态度。他们认为大山是有生命的,并把这些山称作“父亲”。

1.质题:“神圣”是什么意思?这片土地是指哪片土地?

2.作者:

3.默读课文,说说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

4.文章的哪些词语或句子让你感受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用横线划出相应的词语或句子,在边上写写体会。

5.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

6.我们要善待的只有河水、空气、动物吗?还有什么呢?请你任选三样仿照文中第五、第七、第八自然段写一段话。以“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为开头第一句。

完成了这三步,学生的自主学习才算完成,才能把导学单交上来。有了自主学习时的积淀,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时学生都非常积极,也许这就是郭思乐教授提倡的“教师创造机会,学生体验成功”吧。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激昂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09.

[2]王鸿。打开童书学语文[M].浙江:浙江少儿出版社,2013-11.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写作背景 篇三

关键词:路遥;平凡的世界;乡土情结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018-01

一、依靠――那土地的根

在小说《平凡的世界》的刚开始,我们可以看到孙家的贫苦与潦倒,但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孙家人始终没有放弃或者是抱怨什么,依然忍受着,与其说是忍受不如说是生活的主旋律。孙老汉始终在计划着自己家中的事务,为了自己的弟弟为了自己的孩子而去借钱借粮,然后自己在慢慢的偿还。孙老汉在努力劳动着,在那片土地上,因为他把土地当成了自己虔诚的信仰,那土地是他的根,是他的依靠。

由此我们想到路遥,不幸的遭遇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创伤。但是他没有产生憎恨,而是让自己明白“我必须一个人”,他依然爱着那片土地,因为不管发生过什么,他始终依靠着他。他注定难以逃脱传统乡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根深蒂固的影响。那片土地是他的依靠,它就想一个母亲一样孕育了一切,就像在《平凡的世界》中“睡吧,亲爱的大地,我们疲劳过度的母亲”“像土地一样朴素和深厚的母亲啊”等灵魂的告白。就像孙老汉的态度一样,即使在这片土地上有过痛苦的生活,但是那份爱是不会减少的,因为那个依靠,是自己的根。

二、依恋――那土地的美

路遥的一生钟情于陕北的黄土地,对于养育他多年的那片神圣的乡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和依恋。在并不长的生命中,路遥的创作生涯始终用深深的乡土情感和生命的沉重感来感受生活。把那片神奇的黄土地看做创作的的源泉和根植在自己内心深处的信仰。“写作人的生命根植在故土中,为了生命的充实饱满,他的根须便拼命吸吮这土地的营养与水分……写作人还要把这乡土生活和地域性格升华到审美层面。”

《平凡的世界》的创作历时六年,在这六年里路遥过着苦行僧的生活,他收集的东西是那么的繁杂,《平凡的世界》的创作是浩大的工程。路遥出现在田间地头,出现在煤矿,出现在小说中的每一个情结的雏形中。在这般辛苦的劳作中,他没有感到是多么的苦,因为他对那土地的依恋,因为那土地的美深深的吸引着他,他把小说的创作当成了一种使命,一种内心的追求。

小说中的孙少平始终有一个理想,就是能在村子里富起来,给自己家建一所像样的房子,一个门面,孙少安根植在这片土地上默默奋斗,最终完成了自己的理想。这是典型的小农思想,我们可以看出小农思想的狭隘性,但是我们也能感受到对那片土地的依恋,是那片土地的美深深的嵌入了人们的心灵。那土地的美就是他们的生活和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喜怒哀乐。孙少安知道自己的使命知道自己离不开那片乡土。小说的情节也是路遥情感的自然流露,他离不开那片黄土,因为那里是他情感的寄托和创造的源泉。

三、依存――那土地的魂

路遥曾经说过自己可以说是“一半农民,一半城里人,但始终是平凡人”,他想把他的矛盾心理表达出来,所以在《平凡的世界》中,作者通过孙少平的感觉表达出来这种认识:“这黄土地上养育出来的人尽管穿戴土俗,文化粗浅,但精人能人如同天上的星星一般稠密,在这个世界里,自有另一种复杂,另一种智慧,另一种哲学的深奥,另一种行为的伟大。”少平,金波,润生等义无反顾的奔向了城市,在城市中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他们用农村纯朴的文化美德来征服城市文化,这种纯朴文化美德的养成是那片土地给予的恩惠。在少平奋斗的过程里,也从一个方面体现那份土地的伟大。乡土精神有一种粘于土地转变为一种灵性的乡土情怀、乡土美质的闪光。有对土地肉体的皈依到精神的向往,那种超脱物资的精神追求渐渐的成为主旋律。

四、结束语

“他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但他却用爱温暖了人们的心灵!”路遥就像一本书,一本让人用岁月品读的书。我自能从另一个方面解读,就是他对于故土的爱,“为什么我的眼泪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自己始终不能很好的把握,自能用浅薄的言语来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最后用路遥自诉来让我们缅怀这平凡而伟大的作家:“我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的儿子,我个人认为这个世界是普通人的世界,普通人的世界当然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但也是一个永远伟大的世界。我作为这个世界里的一名普通劳动者,将永远把普通人的世界当作我创作的一个神圣上帝,无论我们在生活中有多少的困难、痛苦,甚至不幸,但是我们仍然有理由为我们所生活过的大地和岁月而感到自豪。”

参考文献: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写作背景 篇四

[摘 要] 法国导演让·德拉努阿导演的电影《巴黎圣母院》,改编自19世纪法国作家雨果的同名长篇小说。它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以不同于文学语言的形式即电影语汇——画面直观地阐释了小说表达的爱、美、正义、自由以及崇高的主题。它尤其将作家雨果的浪漫主义诗学宣言,一种艺术创作的美学原则或理念:高度重视“丑”的价值、悲喜剧的互衬形式运用得恰到好处。它对传统古典主义美学的颠覆是空前的。

[关键词] 电影《巴黎圣母院》;美丑对比;悲喜互衬

电影《巴黎圣母院》是根据19世纪法国作家雨果的长篇小说改编的。雨果的这部小说被誉为浪漫主义代表作。电影改编基本尊重了原著。小说对女主人公艾丝美拉达舞蹈有一段富于“韵味”的描写,“……她两只结实的圆胳膊把一面巴斯克小鼓举在她那小巧玲珑的头顶,她伴随着鼓声这样跳舞着,窈窕、纤细,活泼得像一只黄蜂,她那毫无皱褶的金色小背心,她转动时鼓胀起来的带小斑点的裙衣,她那偶尔从裙里露出来的一双漂亮的腿,她乌黑的头发,她亮晶晶的眼睛,真的,她真是一位神奇的妙人儿。”[1]在电影中转化成直观的视觉形象。影片有长达近5分钟的女主角身穿红裙的独舞,与圣母院围观的土灰布衣的人群形成鲜明对比。那红色的衣裙意味着热情与奔放,个性的阳光与开朗,对生活充满着爱以及对美的极度渴望。编导者的意图十分明显,运用电影独特语汇“画面”,通过形体、色彩、音乐、背景等衬托出艾丝美拉达这一性感窈窕的形体之美(以此抗拒宗教对肉体的蔑视)。影片刻画了一个善良有同情心,恪守贞洁,真诚而单纯无知的寓真、善、美于一体的,既现实又理想化的女性形象。由于她的“诱惑”,唤醒了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那被知识禁锢了的“欲望”。邪恶最终占据了他的灵魂。他暗中刺杀了与艾丝美拉达约会的法比队长。宗教法庭荒唐定罪于少女,并将她送上了绞架。她的死是整个剧情悲剧高潮。尽管真善美的理想被现实强大势力所摧毁,这理想之光已照亮人们的心灵,使之清晰地认识到现实的残酷与冷漠。剧情围绕着艾丝美拉达的几位男性形象的刻画,使作家的美学比照原则得以充分显现。

《〈克伦威尔〉序言》被视为雨果浪漫主义创作的宣言。《克伦威尔》是一部戏剧,其《序言》是作者为该剧写的序。作家首次向世人宣告,文艺作品创作的美学原则,要突破传统古典主义的单一性,或仅仅描写美的,正面的,悲剧的,崇高的东西。雨果指出,近代古典文艺形成的典型美“在开始的时候是光彩夺目的,但就像一切已经秩序化的事物所常有的情形一样,到后来就变成虚伪、浅薄、陈腐了”[2]127。雨果将它归之于近代宗教(基督教)精神的二元对立:尘世与天国、灵与肉的对立。他认为,这与古代神话中的人性与神性的兼容正相反。因此,雨果预言:一种新的宗教在萌生,它是“神圣的因而也是人道的,……官能背后,还有灵魂,生命背后,还有永恒……”[2]128在这种新的宗教观念下,一种新的诗学在萌生。这种诗学对自然的考察不是以二元对立的眼光,它不会对古典主义所谓典型美无关的一切从艺术中抛弃掉。它会在读者面前展示自然的真实:“她会感到万物之中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她会发觉,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它将开始像自然一样动作,在自己的作品里,把阴影掺入光明,把滑稽丑怪结合崇高优美而又不使它们相混,换而言之,就是把肉体赋予灵魂、把兽性赋予灵智;因为宗教的出发点也总是诗的出发点。两者相互关联。”[2]130

在《巴黎圣母院》这部作品里,作家针对人物自身的二元对立的性格,不是分割开来,单纯表现一面,而剔除另一面,而是作为一个整体,人性中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对立的存在着。它呈现给读者的不单是美丑的外表,还有善恶的性灵。所以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真实、完整的人性。

下面我们就根据《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来探讨雨果这一美学原则的形象化诠释。

高度重视“丑”的价值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中,不惜大量的笔墨描绘巴黎圣母院这座古老的建筑,女主人公艾丝美拉达及她的母亲是情节重要组成部分。电影将小说情节大大简化了,将主要笔墨放在巴黎的乞丐帮国之中。这些靠乞讨为生的人丑陋、畸形、肮脏、粗野,衣衫褴褛,因饥饿面露凶光,但他们并不低贱、卑微,在生命的意义上,这是一群人,值得尊重与敬畏的人。艾丝美拉达尽管野性十足,却恪守自己作为少女的贞洁。她同情诗人格兰古瓦的遭遇,愿意舍身救他的性命,但她不爱他,只做名誉上的夫妻。敲钟人卡西莫多面貌奇丑无比,自从被少女的善举打动之后,明白了做一个人的意义,善与恶的意义。他找到了自我的尊严与价值,在拯救艾丝美拉达的过程中,他让这种尊严变得更加崇高与伟大。电影在表现乞丐国王乞讨时惟一一句台词:“行行好!”在肮脏的外表下是坚毅的神情,完全消除了我们对乞讨者卑贱的印象。作家雨果在作品的开头,更是将这样一群没有教养的街头流浪人过上了盛大的节日——愚人节。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其背景恰是在巴黎圣母院这一神圣的殿堂前。人们尽情欢乐,一切往日的崇高庄严都可以践踏脚下,往日的卑躬屈膝,在这一天都可以扬眉吐气。每个人都是国王。人们可以遴选出自己的国王——愚人王。当选者正是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在这个盛大的节日里,乞丐们品尝到了尊严的滋味。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写作背景 篇五

《文艺报》副总编辑、著名评论家王山,《民族文学》资深编辑、评论家哈闻,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阎真等6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专家学者们对陈茂智这部长篇小说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深入的交流。

一、香草溪:家园的坚守与失落

王山认为,江华是少数民族地区,相对偏远封闭的地理环境,使这里的自然生态、民族风俗得以比较完好的保存。每一个写作者,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故土情结,作为一个瑶族作家,陈茂智自然也不例外。他在这部小说里,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优美、宁静的山居生活图景,很多场景、很多细节让我感动。比如,他所描绘的香草溪:“香草溪是一条兰草镶边,四季流淌着花香、飞舞着蜂蝶,也让游客流连的迷人的涧流……”这条溪的源头,幽深、神秘,保留着近乎原始的良好生态。有这样一个细节让人难忘,小说中的主人公程似锦站在山顶俯视脚下的涧流深潭,那些鱼浮上来,深潭里顿时黑压压一片;鱼们翻出雪白的肚皮,深潭转眼变得像白雪覆盖一般;当鱼们沉入水底,深潭又是一片湛蓝。这些让人心动的描写,书中几乎随处可见。作者描写香草溪的美好,展现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目的就是营建一片现代社会已经失落、难以找寻到的梦幻家园和人间仙境,一种理想的乌托邦。如此美好的家园,是“程似锦”医治身心创伤的净土,也是人类苦苦追寻的乐土,而这仅存的美好在遭遇外界来的种种侵袭之后几近破灭,现实与理想的剧烈碰撞无可避免,这种对人类生存处境的忧思,揭示和提升了作品精神隐忧和叩问心灵的主旨和内涵。

阎真认为,《归隐者》写了现实和功利之外我们所向往的另一种生活,告诉我们生活中还有另一种可能性。作品有意淡化官场故事,用漫不经心的笔墨,带我们走进南方山林一个叫香草溪的古老瑶寨,让我们在他精心营造的平和、宁静的氛围里,去领略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去感受瑶族民间那些奇异的风俗,去亲近偏远瑶寨里那些善良、朴素的人们……在这些淡淡的笔墨背后,作者用他的真诚和善良,给这个社会奉献了一个疗伤治病的良方:人人向善,每一个都做好自己的事让群体得益,而不是让个体借助群体的力量满足自己的私欲。

香草溪作为另类生活的一个独特场景,寄托了人类生存的理想。作者把潇湘人文风俗与瑶族风情渗透其中,使地域文化与自己所追求的人生态度融合起来,努力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找一种平衡。这种平衡更多是一种心理和精神的状态,是人类对自己家园的坚守。

李阳春、聂茂、谷显明等谈道,作者笔下的南方山林香草溪,犹如废名笔下的竹林、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张炜笔下的野地,大地上的万物,亦即大地整体本身,汇聚于一种交响集奏之中。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指出:“每一个荒野地区都是一处独特的大自然,每一处自然之地都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作为与现实世界对照而存在的香草溪,与喧嚣、烦乱和污浊的现实世界相比,是一片宁静自然、没有纷争的人间乐土。这不仅体现出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同时寄托了对自然和谐生存状态的无限向往。

小说不仅描写了香草溪如诗如画的自然美景,还表达了对破坏自然行为的揭露与批判。面对现代社会的物质化和商业化,作者深感精神家园的残破,痛感人类灵魂的飘零。作者融入了海德格尔自然的家园理念,试图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生态视角出发,执著地追寻一种自然、和谐的新型人际境界,表现出回归自然、回归乡土的家园情怀。同时,小说还塑造了一批“自然人”形象,这些人物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们远离城市栖居于偏远的荒野山林,过着简朴的、原始的田园牧歌生活,这些人正如劳伦斯作品中的“自然人”。例如,吴盖草是香草溪的第一才子,身无一文,只要有一瓶墨水就衣食无忧;奉丁乙是方圆数十里有名的道士,佛道双修,惯常吃素;邓百顺是香草溪少有的“文化人”,喜欢在竹林练字、溪边摸鱼;“神医”卢阿婆会接生,懂草药,百病都会医,还能奔阴曹地府问神问鬼,被人们奉为修行最好的“圣人”;还有根普老人,是瑶山有名的长鼓王,能用最原始的灯草医治传说中的斑茅痧。而在小说中,最能体现作者生态思想的人物是大嘴仙,可以说他是作者塑造的一个深居山林的实实在在的自然人。作品通过塑造这样一批乡野人物形象,表达了对恬淡宁静、简朴自然诗意栖居生活的向往和找寻。

哈闻、奉荣梅、方雪梅、陈仲庚、周生来等认为,作者描写南方山林香草溪的美,更多体现了他对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观照:在如此浮躁、忙乱的时代,香草溪的宁静、美好,既是一种对人类家园的守望,也是对人类心灵回归的热切呼唤。在时代奔涌的大潮裹挟之下,香草溪的宁静、美好仍是难以避免地被打破,这里要开矿、要修电站、要修公路,贪欲与守望,生存与发展的矛盾,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凸显了作者的悲悯情怀和隐忧意识,在看似平静、浪漫的基调之下,使作品更具有现实主义的悲剧色彩。

二、归隐:精神的安抚与拯救

王山认为,《归隐者》犹如魔镜的两面,一面是现实的生活,一面是虚幻的理想。如果仅从一个贪官的救赎来理解,肯定窄了,作品深层次表现的更多是对人类生存处境的忧思。茂智是一个瑶族作家,写的也是一个偏远的瑶寨,但他和他的作品所展示、所揭示的,完全跳出了瑶族、跳出了瑶山,而是直击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叩问人的内心,剖析人的精神。阿来是藏族作家,他的《尘埃落定》表现的是藏族的人文历史和藏区的生活,但他作品所具有的沉雄大美的品格,使这一史诗性巨著具有了世界性意义。我一直认为,文学不存在中心与偏远的问题,每一个作家都可以以自己为中心,去关注应该关注的东西,去写自己适合写的东西。

《归隐者》看似写“归隐之地”和“隐者”生活,其实还是写当下的现实,是对现实与理想的诗意表达,是对浮躁内心的安抚,是对精神回归的痛苦追寻。

哈闻指出,从表面上看,《归隐者》淡化了矛盾和情节的冲突,但这部作品从较深的层面写出了人的灵魂的那种撕裂的疼痛感,颇具感染力。聂茂认为,这部小说体现了一个瑶族作家的文化自觉与精神回归。小说中程似锦的遭遇,折射出官本位思想对人性的摧残,他的灵魂觉醒和精神嬗变,昭示传统道德文化对人心灵的滋养和安抚;祁剧表演艺术家明蝉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她的命运让人唏嘘之余,也引发我们对传统文化能否最后坚守而深深担忧。

陈善君说,《归隐者》所写的“归隐”,看似宁静的背后,很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残酷,表现了作者对人类命运的隐忧。书中程似锦等一系列人物都在“归”与“隐”中苦苦追寻,程似锦官场失意、病魔缠身,在绝望中希图“找到一种理想的死法”;吴盖草、邓百顺、灵芝等为了生存外出打工,在现实的种种遭遇面前,内心感到还是离不开香草溪这块土地;药儿、豆豆为了事业与爱情,仍在“出走”与“回归”问题上两难取舍……这种欲归而不得、欲隐而不得的矛盾纠葛和残酷现实,正是一种对现实的揭示和对灵魂的拷问,体现了作者的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

李祥红说,如果把《归隐者》这本书简单归于官场小说,或者说是一本描写瑶族风情的乡土小说,我都觉得有失偏颇,甚至是一种误读。小说把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精神疲惫、精神迷茫、精神焦灼、精神狂躁,以一种“无法确诊又真实存在”的病症,通过程似锦这个独特个体揭示出来,并以一种普世的情怀,呼唤医治这种人类社会顽疾的良方。这种良方到底找到没有呢?如程似锦一样逃避尘世,归隐山林?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收效甚微,无法从根本上解脱病痛。更何况,在现代社会,要真的寻找到如“香草溪”这样的净土、乐土,更是难上加难。但作者通过他作品中的人和事,还是提出了一个最简单、最浅显的药方:人人向善,每一个都做好自己让群体得益,而不是借助群体的力量满足自己的私欲。我想,这种救赎才是人类对自己真正的拯救。

管群华、杨金砖等认为,《归隐者》是一部充分体现作家担当的好小说,书中的香草溪是当今社会难得的一块净土、乐土,程似锦看尽繁花归于宁静之后的生活态度,是多数人身心的向往,足以引起大家的共鸣,与当今社会那种自私、贪婪、心浮气躁,甚至种种暴戾之气相对比,这种亲近自然、回归本真的倾向值得推崇,也应该成为人类拯救自我的良方。

杨增和、周甲辰认为,作品从瑶族文明中发现理想的生存方式和生命形式,描写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伴随着生命萎缩和纯真人性的丧失,着力表现原始与现代、文明与自然的冲突,表现出对古朴民风的迷恋、对炊烟袅袅,鸡鸣犬吠的瑶寨生活的依恋和对梦幻世界的追寻。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警告人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的确,人类文明对自然的破坏表现在外来人的征服统治欲望,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使瑶族人逐步失去可以栖居的古朴原始的家园,田园牧歌式的农耕文明的魅力正在逐步丧失,人对自然的背离和生命本性在逐渐失落。从这一点出发,《归隐者》这部书所表达的不仅仅是人们对现实的归隐和逃避,而是一种精神的安抚与拯救。

三、诗意栖息:审美价值的凸显

王山说,如果仅仅从精神、道德层面来理解《归隐者》这部小说,很容易陷入说教的窠臼,也会使这本书的品位和价值大打折扣。作者注意到了这一点,他更多将笔触指向山水自然,指向人性,通过自然山水的渲染,通过人性的展示,提升作品的内在品质,也使这部小说具有洗涤身心、触动灵魂的功效。而这种效果,正是作品所呈现的审美追求与审美价值。曾经看过一部前苏联的谍战电视剧《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剧中男女主人公在春天的原野上漫步的场景反复出现,这种抒情和浪漫的场景与残酷的战争环境、险象环生的间谍暗战背景相融合,产生了动人心魄的审美效果。陈茂智这部小说,将恬静、幽美的自然生态与现实有机融合,通过很多微妙的细节,将自然美、风情美、人性美展示出来,描绘出香草溪这样一个诗意的栖居之地,使读者从中享受到养心养眼的审美愉悦,使作品具有感化人性、润泽心灵的审美效果,凸显了作者脱俗的审美追求。

阎真认为,《归隐者》描绘的生存空间是一种诗意的栖居地,这里的山林、溪流、草木都是圣洁的,这里的空气和水都是纯净的,这里有别具特色的、淳美的瑶族风情,生活在这里的乡民是那样质朴、善良……这些诗性甚至唯美的表达,正是历代隐者所追求的理想栖居之所。这种生存境地或者精神领地的营造,与难以阻隔的严酷现实和渲染其中的隐忧情绪相碰撞,构成了银瓶乍破的美学效果。

周生来、杨金砖、奉荣梅、田人等认为,原始、古朴的香草溪不仅风景优美、民俗奇特,而且人们善良、淳真、质朴。这里不仅有堪称完美的生态环境,而且有着珍贵奇特的瑶族民俗风情,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们没有深处都市社会普遍存在的那种“病”。人与人之间没有距离,没有做作,心与心之间是透明的。就像一个家,弥漫着温馨和亲情,这就是香草溪的魅力之所在。在小说中,香草溪美丽的生态自然环境既是主人公程似锦的生活环境,又是作家所寄寓和讴歌的理想家园和致力表现出的审美意象,它象征着一种感悟人生的境界,一处超越城市污浊、回收人性的美好净土。因此,美丽的香草溪是人们理想家园的回归之所在。回归香草溪不仅是无数走出瑶族山寨的香草溪人的愿望和梦想,如大嘴仙、丁乙、盖草、药儿等。更是像程似锦之类身居都市社会的人们,寻找心灵安宁和慰藉的梦想与追求之所在。正如作家所述:“这样的氛围和环境,正是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所向往的。”

杨增和在发言中表示,隐逸体现出超尘出世、回归自然的行为与心态。人类社会有了政治结构和权力斗争,就有了归隐者对于回归于人性本身的追求,古代隐士与主流社会疏离,独善其身、高蹈出世、淡薄名利的豁达情怀深受推崇,他们对禁锢的主流价值系统的叛逆,张扬主体性及凸显隐逸人格精神成为后世隐者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动力,他们的人生由官场转向山野,由官员转向放逐,这种转变表现为独特的精神追求及人格重构,他们在真正回归自然、身心融入自然后,感受到了归隐生活带来的浓浓的自然情趣。作品描写程似锦真实的人生经历和深沉思索,对人生深沉的忧伤和悲悯体验,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领悟,对世事无常和无奈的命运感的悲哀,对人生富有哲理意味的思考和追寻,都在恬静的自然和淡淡的忧伤中表达出来。

陈仲庚、陈善君、谷显明等认为,在《归隐者》这本书里,古老瑶寨的山民崇尚自然,信仰天地,保持着一种淳朴原始的生存状态,一种天、地、神、人浑然和谐的诗意境界。在人们的记忆中,乡村被作家誉为诗意的栖居地,成为人类最后可以退守的精神家园。然而,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商业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渗透到乡土社会的每个角落,不断冲击和解构着乡村传统文化。像小说中的明蝉是一位很有风骨的祁剧艺术家,但因剧团的解散只能靠自己那几百块钱养老金艰难度日。尽管她可以凭自己的嗓音和专业的演技在红白喜事上唱唱流行歌曲赚很多的钱,但明蝉觉得这个世道与自己格格不入,最终只能选择平静地离开。 因为在她看来,祁剧这场戏唱了这么久,已经没了观众了。明蝉的离去象征着乡村传统文化逐渐走向消亡。作为地方传统文化的祁剧正如贾平凹《秦腔》中清风街雄壮苍劲的秦腔一样,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生命力,逐渐沦为替村民送葬的挽歌。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还对作品的结构、语言以及思想的深度挖掘、文本的完善等等与作者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写作背景 篇六

关键词:荒野描写;清教思想;地域认同;美国殖民地文学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194-03

1607年第一批清教徒在弗吉尼亚的詹姆斯顿(Jamestown)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点,清教思想开始深深扎根于北美殖民地文学,对美国文学、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出于向欧洲大陆移民宣传新大陆的需要,北美殖民地文学的早期作品着重渲染北美广袤的土地和丰饶的自然物产。然而,“想要真正吸引移民,首先必须将这片化外之土,转化成为人们认知范围之内的地域(terra incognita),也就是将新大陆融入人们心中既有的世界地理观”[1]。内化新大陆经验的一个重要工具就是以生态自然之名“来弘扬基督教教义,构建和宣传基督教神话和清教神学思想”[2],即通过诠释将新大陆的生态存在融入基督神学的世界观。于是,北美大陆尤其是新英格兰被渲染成新的“迦南”,是上帝所赐的应许之地。同时,通过把赞颂新大陆的荒野描写与清教神学思想相结合,增强了美国移民的民族认同感,积极构建美国国家意识,为日后美国的文化独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荒野描写的基督教意象

13年后,第二批清教徒在新英格兰普利茅斯(Plymouth)建立了第二个殖民点,进一步奠定了清教思想在北美早期文学中的统治地位。这是一批受旧大陆宗教迫害,尤其不容于英国国教(Anglican)的新教主义者(Protestants),他们的清教思想属于新教中的加尔文教派(Calvinism),他们坚信,人有可能通过对上帝的坚定信念,被上帝选中(即所谓“恩典之约”,the Convenant of Grace),从而得以在死后加入圣徒的行列。这一坚定的宗教信念,不仅为新英格兰殖民地的建立和开发提供了巨大的精神能量,也因此对美国的整个民族意识的形成和文化独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清教精神对北美殖民文学的最直接影响就是使《圣经》成为其思想与文学的渊源。清教作家们在自己的经历和《圣经》的记载之间,看到了无数的类似,特别是从以色列人出走埃及的宗教神话中深受启发,获得一种坚定信念:“北美是上帝赐予人类的最后一块福地,开发这块地方,在其上建立起上帝的王国,是移民神圣的职责,而移民有幸能通过开发殖民地的艰苦努力,最终获得救赎的机会”[3]。

与生态环境恶劣、土地滥用的欧洲大陆不同,北美大陆还是一片富饶而尚未开发的荒野,处处生机盎然,充满生意和野趣,为备受迫害的清教徒提供一个自由的世界,按他们的意愿继续生存下去。正如约翰・史密斯(John Smith, 1580-1631)时不时把新英格兰称为“上帝恩赐之地”,是“天地结合之最完美的创造,以供人们休养生息”[4]。可见,荒野对于早期新英格兰清教徒有着特殊的意义,不能单纯被界定为人迹罕至的原始大自然,而应涵盖了下述三个意义:首先,荒野是逃避政治和宗教迫害的避难所;荒野也是存在于腐朽的旧世界和天命乐土之间,用来考验上帝选民的试炼场;荒野更是上帝赐予其虔诚信徒的应许之地,让他们通过辛勤工作来建设符合上帝意旨的人间天堂,从而获得救赎。无论是哪一层意义,都为北美殖民地作家提供了永恒的主题和创作灵感。事实上,北美殖民地文学的主要构成部分就是对当地自然和地理环境的详尽描绘,即极富清教意象的荒野描写。

殖民地时期的文学作家们的、个人经历各异,所创作的作品也涉及到自传、史书、布道词和诗歌等体裁,但都不遗余力地描述这片大陆的瑰丽景色、宜人气候、丰富物产和人文风情,希望能引起旧大陆的兴趣,吸引更多的移民前往北美,参与开发建立殖民地,以印证开发北美是上帝的旨意。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有:描述移民们漫长而艰辛的越洋航行和北美见闻的史密斯、莫顿和温斯洛等人,叙述殖民地创立和发展历史的布拉福德、温斯罗普和普林斯等人,以及表述清教思想的爱德华兹和科顿等人。这些作家从不同侧面丰富了对北美大陆自然人文环境的描绘,还加深了荒野描写与清教思想的融合。早期的叙事作品大都把北美荒野美化成供移民避难的人间天堂,例如,在美国文学第一书《关于弗吉尼亚的真实叙述》中,约翰・史密斯(John Smith, 1580-1631)叙述了对新大陆自然景观的惊叹:“这片土地可能比我们所知的任何地方都更令人愉悦。这里有可供航行的美丽河流,有高山、坦坡、平原、深谷,河流小溪都注入那片美丽的海湾,四周的土地肥沃,硕果累累”[5]。威廉・伍德(William Wood)也“向诸位描述了这片令人愉悦的土地,有益健康的气候,以及这里的土壤植物……”[6]。他以生动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壮丽的海岸、繁茂的森林、甜美的果实,随处可见成群的鹿、兔子和狐狸,令读者神往不已。在伍德看来,新大陆的水土都特别适合英国人,移民和游客都身体康健、百病不侵,“在新英格兰,没有人得过天花、麻疹、贫血、结石、或者肺病”[7]。更有甚者,戴顿在《纽约纪事》(A Brief Description of New York)中写道:“如果真有人间天堂,那必是这片遍地牛奶蜂蜜之地”[8]。

然而,当欧洲移民们真正踏上新大陆,他们发现在这片荒野上的生活并不如原先所想象的那么轻松愉快,寒冷、疾病和食物匮乏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在北美殖民时期的历史著述中,北美荒野严酷的生存条件和移民的艰难生活都被一一记录在案。例如,被誉为“美国历史之父”的威廉・布拉福德(William Bradford, 1590-1657),在《普利茅斯种植园史》中详实地描写了1623年的可怕饥荒以及1637年新英格兰人与印第安人的“佩科之战”。作为“五月花号”帆船上的移民之一,温斯洛(Edward Winslow, 1595-1655)并没有像当时许多殖民作家那样,把殖民地描绘成天堂,他坦言“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尚未能有丰饶的收获。但当回顾我们为生存而做的艰苦努力时,我宁愿赞美上帝的怜悯和恩赐……”[9]。可见,生存的艰辛非但没有打破欧洲移民对新大陆的美好期望,还坚定了他们的;同时,使他们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历史感,坚信他们不仅要创造现实,更要记叙历史,要在这片新大陆上完成又一部《圣经》。正如布拉福德认为,基督教上帝无时无事无处不在,移民在“蛮荒之地”开拓殖民地也完全是上帝的“计划”,而移民们登陆后所遭受的一切苦难均是上帝在展示自己的力量,并以此对他们进行“考验”。

若说上述的叙事和叙史作品重在描述移民们对北美荒野的初始印象和生活体验,那么清教主义牧师的布道文则重在阐释北美荒野的神圣寓意。以布道文及其他形式出现的清教思想表述,本身可以被看作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而且是北美殖民地时期真正面向移民的大众“文学”。清教主义牧师们坚信北美殖民地的开发意味着“与上帝有约”的选民“走进荒野”,“建立一个与上帝之约相符合的社会”,唯有尽心尽力按上帝的意愿来实践上帝的宏伟计划,才能获得心灵的救赎。由此,北美是上帝“允诺之地”的观点在布道词中屡见不鲜,而欧洲移民对新大陆的殖民活动也被基督教教义神圣化和合理化。甚至,北美荒野还被赋予了一个新的意象,即有待改造的魔鬼领地,如科顿・玛瑟(Cotton Mather, 1663-1728)在《无形世界之奇迹》(The Wonders of the Invisible World,1693)中写道:“新英格兰人是由上帝安排在一片曾经是魔鬼的领地之上的人们,他们早就向基督允诺,要将这片土地贡献于他,……魔鬼发怒了,……巨蛇张嘴喷出一阵洪水,冲走了这片庄园”[10]。显然,在北美荒野上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被转化成魔鬼的阻挠,是上帝对选民的考验。为了渡过难关,牧师们竭力向移民们灌输清教主义思想,为他们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如乔纳森・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 1703- 1758)设计了一个神学―哲学思想体系:他认为人类原来是上帝最完美的作品,其目的是要为上帝增添荣耀;但由于亚当的堕落,这一计划被破坏;而人类是亚当的后裔,因此便生而有罪;然而上帝从芸芸众生中挑选获救者,在他们获救时将自己的精神熔入他们的心中。这样,悔改之人就有了新的灵魂,而基督则存在于这新的灵魂之中。

简言之,“荒野描写(Wilderness Writing)是美国文学史上特有的、以美国大陆原始自然和对野外生态学观察经验为素材,用小说、诗歌、散文、随笔、游记、札记等形式抒写原始自然的文学创作形式”[11]。而清教精神为北美荒野营造了极其丰富的宗教意象,如“富饶的伊甸园”、“流着奶和蜜的迦南”、“可怕的魔鬼领地”和“上帝恩赐之地”等等。

二、荒野描写的影响和作用

美国早期殖民地时期的荒野描写,以其浓厚的清教主义色彩,对美国文学、美国文化以及美国国家意识的构建起到深远影响。首先,具有神性的荒野描写激发了移民们对荒野的兴趣,用文字编造了在这片“神选之地”中获得救赎的基督教神话,以内化这片原始大陆。正如塞缪尔・休厄尔(Samuel Sewall, 1652-1730)对《启示录》的冥想:只要桂鱼和鳝鱼还在梅里麦克河中游玩;海鸟还知道按季节飞来拜访朋友的居处;牛羊还在土耳其山脚下啃食青草;自由驯顺的鸽子还在白橡树或郡区内别的树上栖息、筑巢;只要大自然一日不衰老,不忘培植起行行的玉蜀黍;基督徒生于斯息于斯,先在此聚会,再由此升天,沐浴圣光[12]。显然,美国特殊的自然环境与神学背景孕育出最具美国特色的荒野描写,清教神学缔造了伊甸园式的荒野书写和意象,而后者的描述又增强了前者的神圣性,二者共同建立了对北美荒野的地域认同,使犹如一盘散沙的欧洲移民凝聚起来,积极构建美国的国家意识。荒野描写唤醒了人对自然的崇尚和热爱,开创了以人与自然关系为母题的自然文学传统,使强烈的“荒野意识”深植于美国文学中,最终促成了20世纪美国自然文学的繁荣和生态批评的诞生。

其次,渴求救赎的荒野描写重塑了美国作家的内心世界和独立人格,尤其是促使他们对内心的探寻和灵魂的鞭笞,促进了美国文学的道德化和内在化,滋养美国人民开拓进取、乐观向上、不畏艰险、吃苦耐劳的民族性格。依据美国历史可知,1620年定居在普利茅斯的移民是英国清教徒中的最小教派,又称“分裂者”,他们主张纯化信念,坚决不与任何官僚化的机构和组织妥协,号召投身于充满荆棘和苦难的荒野中,在人类最后的一片净土上追求崇高的道德。因此,早期的殖民作家们并不有意避开殖民生活中的严酷艰辛,如史密斯如实地记录了移民到达后的第一个严冬之可怕,几乎一半人死去;布拉福德详尽叙述了移民与印第安人之间的残酷斗争以及严冬萧瑟的荒野景色。这些困难经历和严苛的生存环境无一不证明了清教徒身上坚忍不拔、积极进取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同时,极其坚定的又使他们具备无比强大的乐观精神,所以温斯洛写道,“尽管我们开始时收成很少,生活很困难,但诚如各位所见,我希望,领我们走过了如此艰苦历程的上帝,一定会让我们有办法在将来获得好收成”[13]。积极向上的道德力量使新大陆走上一条与腐朽旧大陆不懈斗争的道路,为了保持纯净的信仰,移民们渴望自由、平等和独立,促使北美殖民地文学家们致力于摆脱欧洲文学的影响,渲染美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清教背景,积极参与构建美国国家意识。

三、结语

概而言之,自清教精神融入新大陆,这一片原始荒野逐渐衍生出振奋人心、给人以希望的神圣意蕴:第一,是欧洲清教徒梦想的避难所;第二,是初到新大陆的移民眼中的试炼场;第三,是定居于此的欧洲移民精神上的神选之地。可见,清教精神与荒野已成为美国早期殖民文学的核心要素,共同开创了不同于旧大陆的文流――荒野描写。这股文流不仅开山立派地成就了享誉世界的自然文学,还促使欧州移民关注对人内心和灵魂的探索,使他们能感悟神的启示,即在这片蛮荒之地建造上帝之城,建立一个独立、自由的国家,构建本土化的民族文学、文化和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1〕〔2〕〔7〕〔8〕朱新福。论早期美国文学中荒野描写的目的和意义[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写作背景 篇七

课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在课程改革试验中,教师走下讲台,从控制学生转变为依靠学生,从传授者转变为合作者、服务者、引领者,让学生走上讲台,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学习《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课文时,首先师生一起明确需要查阅的资料内容:文章的写作背景及作者介绍,印第安这个民族的介绍,西雅图为什么要求白人善待空气、河水和动物等。然后,每个小组的组长带领组员自选主题,由小组长给每个人布置任务。各小组的成品上交后,教师要一一审阅各小组制作的PPT。对于学生在网络中提取的有效信息,老师还要进行更加细致的指导,并给予修改意见。

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然后自读课文筛选问题,在小组合作中丰富认识,在教师的引领下提升认识。这样的学习与思考不仅让学生初步体会了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还使学生有准备地走进了课堂。

课中引导学生展示汇报,深入探究

上课伊始,当学生代表声情并茂地讲述文章的写作背景时,学生们被震撼了。在学习第二部分时,学生读到西雅图让白人善待这片土地上的河水、空气和动物,老师问这是为什么。学生通过细读课文,在文中找到了那些触动人心灵的语言。在这样的思考之后,又有学生代表向大家介绍自己课前查阅的文字与图片资料,生动的事例、真实的画面更让他们触目惊心。

在课堂展示时,学生自信地走上讲台大声地讲述自己制作的小课件。台下的学生听后不约而同地为讲述者鼓掌。这掌声既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认可,更是对他们精彩讲解的鼓励。语文课堂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课后引发学生思考,延续探究

当读到演讲稿的结尾时,学生真正理解了西雅图的今天为什么如此美丽:西雅图教育子孙要热爱这片土地。当学生代表把自己小组制作的“今日西雅图”展示给同学们看时,学生们由衷地感慨:西雅图美丽依旧。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写作背景 篇八

一、情感导入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其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巨大的助推力。有些小学生对阅读有畏难和厌倦情绪,归根到底是没有兴趣。因此,在课前、课中、课后激发学生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大力提倡智慧课堂的今天,利用情感导入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很多,如图片法、影像法、提问法、联想法,等等。

图片法是展示与课文有关联的图片,通过形式多样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以直观图片使学生感悟,从而引发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兴趣。影像法是运用多媒体手段,放映一段与课文相关的视频或影像,引发学生的遐想,从而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提问法是教师提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并且是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联想法是将新课文类比一些学过的经典文章,让学生联想其相似性与不同点,深层次地阅读课文。总之,情感导入法的宗旨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欲望,使之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采用设置悬念的方式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在阅读《比尾巴》一文时,教师可采取提问法,问学生:“我们自己有没有尾巴?课文中的一群小动物有没有尾巴?这些小动物用自己的尾巴做了些什么事?”可用悬念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情节,课堂的阅读氛围渐渐营造起来了,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学生产生了观察的欲望,还产生了写作的意愿。当学生读到猴子、小白兔、公鸡、孔雀等动物参加比赛,就产生了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好奇地想知道它们尾巴的特点和长处,还会联想到对其他动物的观察。教师若能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探索和求知,就能更好地确立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实现快乐阅读。

二、课外阅读法

引导学生阅读课外有益读物,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但不少学生虽然阅读广泛,阅读能力却没有明显提高,原因在于他们只是泛泛而读,停留在了解浏览的层次。因此,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正确阅读。

一是多感官阅读。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大多是靠默读来理解内容的,但默读内容容易遗忘,情感体验也不够深刻。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课外阅读中发现的精彩句段,大声地、琅琅地诵读。通过眼、耳、口、脑等多感官的协同阅读,记忆精彩句段的内容,想象意境,感受作品中的意境美、人物美和文辞美。

二是抓意境想象读。引人入胜的课外读物,作者往往比较注重意境描写。如在文章开头,或揭示故事的背景,或渲染浓烈的情调,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有的在文中,对具体事物作细致传神的描绘,激发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得到美的体验;有的在结尾,对故事的结局或人物的命运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让读者体味、辨析、感悟。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作品的这类细节时,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内容展开合理想象,使学生能够入境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感受和鉴赏作品的意境美。

三是推荐经典读物。课外读物种类繁多,但良莠不齐。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阅读适合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培养学生健康的阅读习惯。如在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教师因势利导,向学生推荐了安徒生的其他优秀作品,如《演木偶戏的人》《海的女儿》《母亲的故事》等,用适当的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

三、交流互助法

阅读的交流互助有多种形式,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可以取长补短、教学相长。交流互助法是让学生阅读课文之后,相互交流阅读心得和感悟。这种方法有益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保持和分享。如用演讲、讲感悟、讲故事、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交流文中的大事要闻、奇事怪物、民情风俗、自然风光等。还可定期开展书面交流活动,比如优美片断摘记汇展、读书笔记结集、读书会等。

如教学课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师就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交流来感悟“神圣”,理解印第安人对西雅图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他们来说,这片土地是珍贵的,是神圣的。学生在交流中发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发现了人类与大自然的息息相关,同时产生了保护环境的意识,使主题得到了深化。

四、激励评价法

教学如果缺乏激励评价就如同一潭死水。好的教学方法离不开恰当的评价,尤其是对小学生,恰当运用激励评价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常采用的激励评价包括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不定期评价如课堂上的即时激励,对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等;定期评价则通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如开展读书笔记、阅读之星评选活动、讲故事大赛、演讲比赛、现场作文大赛等,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激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五、社会调查法

社会调查法是培养学生深层次阅读的方法,有利于拓展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在学习比较抽象的说明文时,需要学生扩容知识量,就要在课前布置任务,提出课文存在的疑问和难点,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到图书馆搜集文献资料、阅读相关书籍、进行实地调查、请教专业人士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这些活动往往需要进行深入阅读理解。

如笔者在教授课文《月球之谜》时,要求学生课前通过上网查阅古往今来对月球的描绘以及从天文角度对月球的认识,收集月球的图片资料及地质资料等。通过课前的阅读准备,学生在学习蕴含丰富天文知识且比较抽象的《月球之谜》时,就能很好地理解了。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写作背景 篇九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引领者;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实效

叶圣陶先生说过:“在课内,阅读的是国文教本。那用意是让学生在阅读教本的当儿,培养阅读能力。凭了这一份能力,应该再阅读其他的书,以及报纸杂志等。这才可以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并且,要阅读什么就能阅读什么,才是真正的受用。”可见学生除了课内要研读好文本,还需要将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中,“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形成一种课内外阅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具有和谐性,隐藏着情感、认知和智能的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和发现,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 培养习惯,构建课内外阅读体系

书香浸润校园,构建校园文化,近年来我校构建“书香校园”的伟大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希望读书成为师生们的共同习惯,真正做到“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觉得正是引领学生课内外阅读的良机。

1.1 美好晨光,品诵经典

充分利用晨会课前的二十分钟,由值日班长带领开展《品诵美文 传承经典》校本教材晨诵活动,并坚持每日诵读,使“习惯成自然”,孩子们不觉得诵读是额外的负担。孩子们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吟诵经典,培养语言的感受能力,水到渠成,熟读成诵。“一天之计在于晨”,短暂的二十分钟的晨读,让孩子们在经典文化中徜徉,满足了求知欲,养成了良好的晨读习惯。

1.2 课间时段,书香飘动

学校创建了“班级漂流箱”,课间向学生开放。教室后的空旷地都设立成了由班干管理的流动书吧,每个流动书吧由一个简易的书箱和几张桌椅构成。每到课间,同学们都簇拥在流动书吧周围,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心爱的图书,吮吸着知识的甘露。班级漂流箱每星期与其他班级交换一次,这种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不抓紧看书,书就飘走了,这勾起了他们脑中“书虫”意识,不少学生从此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喜欢上了阅读。

1.3 创设情境,促进阅读

根据班级中学生的阅读热情定期评选“阅读之星”,再联系孩子们的阅读摘抄,评选学校的“书香少年”,并积极配合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同读一本书”现场作文比赛以及知识大赛。学生在这样的读书活动的大情境下,阅读热情高涨,持之以恒,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就慢慢培养起来了。

2 激发兴趣,达到课内外阅读的融合

2.1 立足课堂,引发兴趣

在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时,教师要以课本为依托,抓住要点,传授方法,在孩子动情时,引发孩子的阅读欲望,进行课外延伸,拓展阅读。例如,教学《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课文时,学生在研读文本,熟读深思,自由感悟中领会到印第安人热爱土地的情感,孩子们的内心也洋溢着对自己的脚下这片神圣土地的热爱,同时更被西雅图动人心弦的演说所感染。此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西雅图酋长的宣言》和《感动一个国家的文字》,以此加深了解西雅图这位伟大、神奇的人物和领略演讲的魅力。在教学独立阅读课文毕淑敏的《学会看病》时,就带领学生领略文章的朴实及细腻的细节描写,再以扶带放让学生阅读补充材料中的《剥豆》一课,而后学生总结两篇文章的相似之处,都从母亲的视角通过心理的描写推动故事的发展,表现母爱的伟大,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在平凡的事物中选材也能感人至深。

2.2 利用课外书屋,牵引兴趣

“课外书屋”是每一个主题单元的延续,人教版语文课本五年级上下册和六年级上册各有两次的“课外书屋”的编排,“课外书屋”推荐阅读的书目内容精彩纷呈,有科普作品阅读,如五年级上册第三组维・比安基的《森林报》等;有漫画作品阅读,如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埃・奥・布劳恩的《父与子》;有小说阅读,如五年级下册第二组高尔基自传体小说《童年》。“课外书屋”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编排形式多样,有推荐一本书的阅读,如五年级下册第五组的《西游记》;有推荐同一组题不同作品的阅读,如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的蒙格玛丽的《绿山墙的安妮》、曹文轩的《根鸟》、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等。就是这样一个完美的平台,每次教学一定会把“课外书屋”作为重彩戏,设置悬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胃口,牵引兴趣,让他们人人乐于参与到阅读行列中来。同时,“课外书屋”把整本书引入课堂,体现了由单篇课文到整本书的拓展阅读,有利于学生从精读到略读、浏览的阅读方式的转变和培养,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3 依法导读,落实课内外阅读的实效

3.1 定量

每学期期初,笔者都会根据学校的“同读一本书”活动必读书目和“书香校园”推荐的阅读书目以及本班学生的特点,精心选定二十本图书,公布出来。学生或办卡借阅,或上当当网购买,或上网阅读,或交换阅读,定好各自的计划,保证这些书都能随时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3.2 定时

学生每天保证课内外阅读时间达1小时以上,在校老师督促,孩子基本都能保证完成;同时笔者要求孩子们制定家庭快乐阅读卡,内容包括阅读时间、阅读书目、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积累背诵等。并每本书的阅读时间规定为两周左右。这样老师每天都能了解孩子在家的阅读情况。

3.3 定性

学生的阅读多是流于形式,多是以了解故事的情节为主,所以要引导孩子以不同的方式读一本书,并做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内容也可经常更换,可以摘抄好词佳句,精彩细节描写、人物评价、续编故事、写读后感或心得体会等。为激发孩子的积极性,组织开展读书笔记展示评比;每两周一次的读书交流会;还将孩子的读后感参加征文比赛……长期的阅读积累,厚积而薄发,也开启了孩子们写作的大门,孩子们对待习作有信心了,班级中有1/3的学生在校、市、全国的征文比赛中获奖。孩子们尝到了甜头,对阅读的兴致更浓了。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能启迪我们的智慧,陶冶我们的情操,愉悦我们的身心,丰盈我们的人生。“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由此,笔者愿意做一个学生课内外阅读的引领者,带领孩子们走向优秀、走向幸福、走向精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陶有峰。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的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11.

[3] 林南。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C].福州市小学优秀论文汇编,2008:63-64.

[4] 张日姜,余林。激发阅读兴趣三法[J].小学语文教学,19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