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在沙漠中心教案 七年级下《在沙漠中心》教案优秀9篇4-17-83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是可爱的小编帮家人们整编的七年级下《在沙漠中心》教案优秀9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在沙漠中心教案 篇一

黄沙古渡生态旅游区位于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规划面积为32.3km2,规划范围内汇集了黄河、大漠、湿地、湖泊、田园为一体的自然景观,堪称西北景观的微缩版。

旅游区自200年开工建设以来,投资1760万元,生态治理达3000多亩,种植各种树木40余万棵,修建封育禁牧围栏7km,修筑203省道通往黄沙古渡景区道路3.5km,修通景区内各种交通道路22公里,开凿供景区生活、绿化用水井2眼;建设高压输电线路1.1km,埋设低压输电线路2km;修建景区接待用房2000㎡,建黄河防洪码头3座。挖掘了景区历史文化项目和娱乐设施建设,恢复黄沙古渡遗址,月牙湖遗址,望娘亭,望娘树、昭君手植树,建成了黄河奇石馆、观日台、游客接待中心等各项游乐接待设施18处。购进了供游客玩乐的沙漠冲浪车3辆、沙漠越野自驾车12辆、沙漠卡丁车2辆、沙漠悍马自驾车1辆、快艇3艘、黄河漂流羊皮筏子4付、黄河水上漂流艇2付、骆驼10峰、马4匹以及滑沙、滑草、滑道、射箭、斗牛等娱乐项目。还建成了游客服务中心,开设了餐饮、住宿、购物为一体的农家乐,兴建了户外拓展运动中心、儿童游乐园。

自200年5月1日开业以来,接待游人3.9万,成功举办了“五一”大漠黄河健身周、首届宁夏“七夕情人花棒节”、国际汽车摩托车沙漠场地征战达喀尔拉力选拔赛等活动,有效提高了景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扩大了宣传面。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记者、各位朋友的关心与支持是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宁夏黄沙古渡生态建设有限公司的全体员工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沙漠中心教案 篇二

【关键词】 “学案导学” 热点材料 补充学案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开始实施有很长时间多了,“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现在大多数教师的课堂都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里,要保证“学案导学”教学的效果,学案的设计就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从我个人开始着手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思考简要谈谈对如何做高质量的学案的认识,与大家共勉。

由于课型、学科不同,学案的环节也相应存在着不同,但是我认为作为学案,就应该是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料的补充,所以不应该重复设置内容,而应该把一些密切联系实际的热点材料进行补充,这一方面能将课本深奥的知识给学生以形象的展示,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从高一就开始接触实际,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现实的把握,不至于在高三时才恶补时事,还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这也正是政治课教学的精髓所在。下面是我做的一个高三复习课的补充学案:

认识论补充学案:

第一部分:知识点简述

关键词:实践、认识、真理

主要知识:实践的特征、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重点)、真理的特征、认识的特征(重点)。

第二部分:材料补充

沙漠里的低碳实践者李京陆(2010,1)

2003年,经过考察,李京陆就发现治沙产业大有可为,内蒙古沙漠的条件得天独厚,具有三大优势,第一是沙漠有水,可以生长植物。第二是沙漠地区人均土地很多,农区的人均土地不到1亩,而在这里竟然高达1500亩。第三是这个项目与我国的林业政策相得益彰。

“研究来研究去”后,李京陆决定种杨树。说干就干。推土机、打井机、测量仪一起上。杨树苗一卡车一卡车的运,忙活了一个月。在承包的3万亩沙地上种下了3万棵杨树,投资400多万。不到1个月,绿油油的树叶长出来了,李京陆心里那个美。

只可惜高兴得太早。一年后,八成的树都死了。这让李京陆结结实实地栽了个大跟头,几百万打了水漂。是放弃还是继续?就在进退维谷的时候,李京陆听说了一个绿化了几万亩沙漠的治沙英雄的故事。他马上丢下工地的残局,钻进沙漠深处找到了那个叫乌日根达赖的小伙子。乌日告诉他,要想治沙,杨树肯定不行,最好是种沙柳。

“沙漠里头物竞天择的是什么?最顺溜的是什么?沙生灌木。灌木种类有很多,沙柳是其中之一。它们是治沙的先锋植物,固沙的,先种它,沙子不动了,有一定的雨水量,才能长出草来。”李京陆说。

他开始研究沙生灌木的投入产出性。结果发现,沙柳在这个地方长得很好,也很多,而且种植成本特别低,一亩只要一两百块钱。当地这么多年也有些利用沙生灌木造纸造板的小企业,只是这些产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都经不起推敲。造纸直接污染了沙漠的地下水,造板虽然对沙漠本身污染不大,但由于沙生灌木的木质层次比较低,所以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甲醛,容易对消费者造成二次污染。

在2005年的一次会议上,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给李京陆讲了一个英国小区用树叶和树枝发电的故事,他恍然大悟,原来灌木-高考家长帮§www.kaoyantv.com 可以用作生物质发电。

回到内蒙古,李京陆委托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和西安热工院对沙柳、红柳、旱柳、杨柴、柠条、花棒等近10种沙生灌木或植物进行热化学全分析,结果令人吃惊:每公斤沙柳的低位热值4200大卡,高位4500大卡――比很多次煤热值还要高。拿到数据后。李京陆眼中的沙漠已经变成一片充满希望的“绿色煤田”。

历经千辛万苦,生物发电项目终于立起来了,沙柳产业形成了,居住在沙漠边缘的农牧民积极种植,既能治理沙漠,又能提高收入,可谓一举两得,目前已经有7000多农牧民因此受惠。

生物质热电厂投入运行后,从这里并入主电网,一年的发电量可以达到1.8到2.1亿度。按照一个100万平方米的小区,它应该能供应4个100万平方米的小区,也就是400万平米的城市住宅的供电量。李京陆历时300天,行程数万里,遍访专家贤者,使得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成为全球首家开发绿电、富民治沙示范项目。

企业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压缩装瓶,已向附近一家螺旋藻生产企业出售3万吨,还在自己建设年1000吨螺旋藻的生产能力,延伸下游产品等。种植的沙生灌木可以固碳,烟气排放的二氧化硫每立方米只有50mg,只相当于生物质电厂国家标准的八分之一;每立方米氧化氮含量为25mg,只相当于国际标准的十八分之一。

据统计,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已经投资、建设、运营沙生灌木能源林自由基地60万亩,热电厂投产后,每年可消耗沙柳20万吨,带动治理荒漠20万亩。在毛乌素沙地上已经形成了生物质种植、管护、平茬、储运、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为社会提供了近7000个就业岗位,仅收购原料一项,每年就能为农牧民增收7000多万元。

结合材料进行基本的复习,请结合材料复习巩固以下知识点:

1 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1.1 什么是实践?

1.1.1 实践的含义:

1.1.2 实践的基本特征:

1.1.3 实践的前两个特征分别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哪些哲学思想,二者是什么关系?

1.1.4 实践的三个特征的统一体现了什么?

1.1.5 实践的基本形式:

1.2 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请结合材料具体阐述)

1.2.1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2.2 认识的反作用(认识指导实践)

2 真理及其发展规律

2.1 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2.1.1 真理的绝对性:①真理的客观性;②真理的唯一性

2.1.2 真理的相对性:①真理是有条件的;②真理是具体的。

2.2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发展(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2.2.1 认识具有反复性:

2.2.2 认识具有无限性:

2.2.3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

3 请总结

3.1 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重点)。

3.2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及方法论。

3.3 真理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3.4 认识过程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及方法论(重点)。

第三部分:高考题实战

1.(2010全国卷1、江西卷、湖北卷)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③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已有理论为前提;④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2010江苏卷)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 与之山中事,需问打樵人;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3.(2010四川卷)早在1898年,就有科学家指出,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导致地球变暖。随后,人类为防止地球变暖进行了漫长的探究和实践。时至2009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升至390ppm,然而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仍然认识不一。人类对气候的认识,哥本哈根会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材料体现的哲理有?①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②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③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④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2010新课标卷)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2010北京卷)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

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

6.(2010广东卷)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7.(2010天津卷)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事业,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9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主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结合材料,用哲学中有关认识的观点,说明世博会为什么能“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

8.(自助餐)材料一: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上世纪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80年代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

材料二: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展中国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有一致的地方,也存在着利益的争论和交锋。

材料三:中国政府从本国国情和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制定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充分理解和广泛认同。

结合材料一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运用认识论的观点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答案)8.①对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现象的认识由科学家讨论到哥本哈根会议达成有关共识,这是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真理,它来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说明追求和发展真理以实践为基础,实践决定认识。②人类关于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过程说明寻求真知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不断发展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的。)

在沙漠中心教案 篇三

关键词:新疆;维吾尔族;园林;植物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新疆地理特征

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大,日照时间长,降水量少,空气干燥。新疆大部分地区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温差极大。新疆地势被喻称“三山夹二盆”。北部阿尔泰山、南部为昆仑山系,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

2维吾尔族民族发展简介

新疆维吾尔族941.3796万人,约占新疆总人口的46%。维吾尔族原是公元三世纪游牧于中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一带的游牧民族。由于受部落间战争的影响,各个部落的分支逐渐迁徙西域(今新疆),先后曾被译为“韦纥”、“乌纥”、“袁纥”、“回纥”、“回鹘”、“畏兀儿”,以后才改为“维吾尔”。

3维吾尔族风俗文化

维吾尔族使用维吾尔语,当前,维吾尔族多数信仰伊斯兰教。维吾尔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特色食品包括馕、抓饭、烤包子、拌面等。 维吾尔族传统服装极富特色:男子穿“袷袢”长袍,妇女多在宽袖连衣裙外面套对襟背心;城市妇女现在已多穿西装上衣和裙子;男女老少都戴四楞小花帽;地毯、花帽、艾德来斯绸、民间印花布和英吉沙小刀等是维吾尔族最盛名的传统工艺制品。维吾尔木卡姆按流行地区和风格特色,可分为南疆木卡姆、北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吐留番木卡姆等等多种。

维吾尔族喜欢花卉,女孩多以花的名字取名,常见的有

4区域植物类群

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棉花、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常见的瓜果有葡萄、甜瓜(哈密瓜)、西瓜、苹果、香梨、杏、桃、石榴、樱桃、无花果、核桃、巴旦杏等,其中吐鲁番的无核白葡萄,鄯善的哈密瓜,库尔勒的香梨,库车的白杏,阿图什的无花果,喀什的樱桃、核桃、光皮桃、叶城的石榴、旗盘梨,和田的蜜桃,伊犁的苹果等,均享有美誉。

5维吾尔园林风格的影响因素

由于新疆地处亚欧大陆交接处,深受东西方文化影响,从古代丝绸之路,到当代各种文明的交融都深深影响着维吾尔族的园林风格。主要受中国园林和西亚园林两大体系的渗透和影响,同时新特的地理环境和植物类型也造就了本土特有的园林景观特色。

新疆大都处于沙漠和高山的自然环境条件,自然气候环境决定了维吾尔族的生存生活方式,也深刻的影响到其民族性格及审美习惯。南疆居住地多接近沙漠地区,人烟稀少,蓝天自云就成了景观中一个永恒强调的主题。视觉适应大自然所提供的简化了的形式,简单、质朴之美成为最常见最喜爱的形式。简单、质朴是他们生活的基本特征,也是他们思想观念的基本特征。而人居环境由于从整体的地球缩小到了封闭的花园和庭院,自然景观也就部分地转化为文化景观,成了人们心中具有整体意义的场所。因此对于久居沙漠边缘的维吾尔族,适应沙漠及边缘地带的生活是一种具有独创性的文明。此外人在空旷的环境中,在无尽的寂寞中产生神秘的精神体验,容易对无限延伸的天和地加以遐想和崇拜。沙漠里充满了单调和令人不愉快、无情的声响,都给人思想上造成一定的压抑、忧愁和烦恼。在沙漠的生存环境中,水是生命,没有水就意味着死亡,而纯净的水就是美味的象征,就是美的象征,水是神化的。《古兰经》里有大量赞美天国之水的纯净和美的篇章。此外,沙漠中的黑夜美丽的明月发出的光芒不仅洁白纯净,而且给入照明,并使在沙漠中行进的人们可以辨别方向。因此生活在沙漠中的阿拉伯人也把月亮赞许为美的、神圣的对象。“纯净、

清洁、宁静”的审美观念影响了伊斯兰人生活中的全部审美观,体现在了其园林艺术上。

6维吾尔族园林植物配置

6.1受农耕文化影响,在植物配置中多以生产实际为主,农田村落多以速生、抗旱性强的树种如,杨树、沙枣、沙棘、梭梭、红柳等防护性树种为主。

6.2地理气候,维吾尔族园林通常在沙漠中的绿洲中,因而具有多花的低矮植株;且以独特的地理气候不同,区域也种植不同的植物,如吐鲁番以葡萄为主,无论院落农田葡萄成为生产以及观赏的主要植物。库尔勒的香梨、阿克苏的苹果、喀什的杏树、核桃、巴旦木等等。

6.3文化风俗,维吾尔族是受宗教影响很大的民族,维吾尔族继承发展了巴比伦、埃及、古波斯的方直的规划、齐正的栽植和规则的水渠,较为严整的园林风貌,特点是:

6.3.1整体布局是规则式。

6.3.2四庭园大道。庭园有葡萄园、桑树园等。庭园布局各有不同,但都为规则的花坛组成,中轴线突出。对称布局,没有人和动物形体

的雕像与装饰

维吾尔族园中所种的植物。首推芳香迷人的玫瑰,其次,是作为树林和林荫树的杨树、柳树、红柳等。此外,还有一些果树和香花(如紫罗兰、月季、樱桃、蔷薇等)。

《古兰经》中还提到了清凉的树荫。葡萄架自古以来就被喜欢将

它种在自己的住房庭院中。烈日之下,葡萄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此外园中也常用黄杨,月桂,桃金娘等修剪成绿篱。用以分隔园林形成几个局部。人们还认为将水池置于阴影之下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因此,有时水池边形成浓荫蔽日的景象。园中常用的植物有杏树,桃树、月季、巴旦木、熏衣草、紫罗兰、鸢尾、黄杨等,还比较喜欢用芳香植物。

有的花卉表现的不是花卉本身的自然美,而是与黄杨等一起作为植坛里编排图案的材料,展现一种图案美。在并列的小庭园中,每个庭园的树木尽可能用相同的树种,以便获得稳定的构图。

维吾尔族庭院内的装饰物很少,仅限小水盆和几条坐凳,体量与所在空间的体量相适宜,花园空间丰富,景物多变。

7结束语

由上可见,在维吾尔族园林中植物被赋予了性格、品德,人们对它们或敬或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花木的象征意义大多与一些神话和宗教有关。维吾尔族传统园林的树本和花卉都是规则式或行列式的分成几何状的种植,把花园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看待花园中的植物。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吕文明。 论伊斯兰庭园艺术[J].华中建筑。2008(8)

[2]. 浅谈伊斯兰教对伊斯兰建筑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7(11)

在沙漠中心教案范文 篇四

“关注农业”是百事集团在中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中非常有代表性的项目之一。也是具有鲜明的“责任竞争力”理念的案例。结合中国国情――三农问题、西部大开发问题考虑,这一案例极具社会意义与示范效应。

作为中国社会的一分子,百事公司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百事公司在贫穷的内蒙古、甘肃和广西省设立了示范马铃薯农场,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农场之一。农业项目的本地化得到良好发展,不仅为中国的西部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当地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于沙漠治理、保护生态环境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更令人欣慰的是,百事集团自身也在“关注农业”中获得了质优价廉的生产原料,在商业竞争中赢得了重要的一块筹码。

简介

1981年,百事公司与中国政府签约在深圳兴建百事可乐灌瓶厂,宣告了投资中国历程的开始,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美国商业合作伙伴之一。1995年,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总部设在上海。时至今日,百事公司已在中国成立了数十家合资、合作、独资企业和项目。截止2006年底,在百事公司投资中国25周年之际,百事中国已成为百事国际集团(饮料)第一大市场,也是百事公司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问题

1993年,百事公司计划将休闲食品乐事薯片引入中国。这就需要大量优质土豆作为原料。在中国的土地上可能种植出大量低成本高质量的土豆吗?

解决方案

一、沙漠中种土豆,保质又保量

薯片的加工包括清洗、除皮、切片、脱水、油炸和灌装几个主要工序,对土豆的原料有一定的要求。一是土豆的形状要比较规则,芽眼要浅,这样较容易清洗和除皮;二是土豆的糖分含量要低,这样高温烹炸的时候不会变黑;三是加工特性的要求,固性物含量要高,这样加工以后的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四是便于储藏。

当百事公司打算在中国做薯片的时候,经过调查发现中国的本土土豆品种都难以满足这些要求,而中国政府有关植物检疫的规定又不允许从美国进口土豆原料或直接引种。于是从1993年开始,百事公司通过试管苗的技术,将美国的优良土豆品种“大西洋”引进到中国。为了确认试管苗引进的土豆品种在中国的适应性以及投入产出情况,百事公司在内蒙达拉特旗沙漠边缘的大沙丘上办了第一个示范农场。

沙地对土豆生长的形状规则有好处,而如果是泥地,土豆的生长膨胀,就会往松的地方去,造成土豆的形状不规则。另外沙漠的日照时间长,也有利于土豆固性物的积累。同时因为沙漠没有种过农作物,因此十分干净,没有农作物病虫害的残留,有利于新品种的试种成功。并且,沙漠面积广大,试验成功的话发展空间大。

百事食品公司对土豆原料的需求巨大,这就需要大量的土地。在中国,想要找到上千亩的大块土地种植土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使找到成本也会。较高。在沙漠上种植可以解决这些难题。首先,沙漠足够广阔;其次,相比租用其他土地成本较低。问题是在沙漠生产土豆,要想达到高产,还必须进行改造。

二、专业技术变沙漠为良田

百事公司通过一系列的设备投资和专业技术开始对沙漠进行改良。

1、投资专业的喷灌设备。这样改造沙地的树草和农作物就有了基本的生长条件。然后按照喷灌设备的性能,根据其灌溉面积的大小,将沙丘分成一个个大小约400亩左右的喷灌圈。

2、百事公司在农场周围植树、修路,帮助减少当地沙尘暴的影响。百事种植的沙柳生长能力很强,不到一年就可长到0.5-1米,固土能力较好。在沙柳的再种上杨树,两者结合起来对于防止沙流以及风沙对圈内土地的侵蚀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3、改善土质。沙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保水保肥能力差。百事公司在土豆收获后种植其它的农作物,如土豆收获后,种冬小麦或玉米以保持水土,这样周年的保持植被覆盖,防止扬沙;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4、降低土地盐碱度。由于沙地的盐碱度较高,不利于土豆生长,百事公司根据对土壤酸碱度的测算,买来酸性的石膏粉进行改造。经过开始三年的努力,原来的沙漠变成了种植土豆的高产良田。

三、捐赠图书献爱心

与此同时,百事员工在公司的倡议和带动下,踊跃捐款,为马铃薯农场周边的学校修建“百事图书阅览室”,向孩子们捐赠图书馆硬件设施和数以千计的图书,为农村儿童的教育事业和健康成长献出爱心。成效

1、百事公司1993年进入中国后,目前已在华设立4家工厂,并投资2300万美元在中国各地区开发了土豆种植项目。百事公司在内蒙古投资建立了种植基地,使先前近2万亩的沙漠由此变成了良田。

2、2003年起,百事公司在山东、内蒙古等地种植的土豆还出口到东南亚,累积至2007年出口土豆达5000多吨。

3、百事在内蒙古包头的模范农场成为主要的培训中心,向农民们传授如何脱离传统低价值、低商品率的农作物的技术与经验,促进了当地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百事公司在贫穷的内蒙古、甘肃和广西省设立了示范马铃薯农场,为中国的西部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农场为当地经济创造了每年300多万美元的薯片原料销售额,受益的家庭每年超过1100户。

4、百事在沙漠种植土豆对于治理荒漠化和改造环境,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减少了政府治理沙漠化问题的资金投入,节约了政府开支。2006年6月3日总理考察百事土豆农场,对于百事公司改造沙漠、种植土豆、扶助农民的事业给予了高度赞扬,更使百事的员工获得了极大的鼓舞。

5、经过改造,沙漠变成了土豆高产田,土豆的产量由当初的亩产不到1吨,提高到最高产量达到3.4吨。优良品种加科学种植不仅为百事的原料供应提供了保障,还获得了比市场收购还低的原料成本,增强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展望

1、目前,百事正在加大设备与资金的投入,继续扩大“沙漠变良田”的壮举。

在沙漠中心教案范文 篇五

那么,如何做好“本色语文”教学设计呢?我就以薛法根老师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教学案例,谈谈我对“本色语文”教学设计的几点建议:

一、素材取舍上应该摒弃浮华的渲染,追求文字的真境

本色语文追求本真素材,对课堂教学素材的取舍要求极其严格。教师必须努力研读文本,最好从文本中萃取的文字素材为课堂所用。薛法根老师在《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教学中,没有使用华美的视频、激昂的音乐等课件去渲染课堂,而是引导学生悟词、品句,在语言文字间穿行,品悟人物的情感魅力和精神品质。实实在在地引领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真情魅力。例如,在课始阶段为了让学生感受沙漠的环境恶劣,薛法根老师是这样匠心独运的。

(薛老师出示一组词语:茫茫的大沙漠、陷进沙子里、松散的沙子、无边无际的大沙漠、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

师问:谁能通过朗读表达出这些词语的意思来?

(学生自由地朗读,薛老师指名读词。)

师追问其他学生:你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

生1:听了他的朗读,我好像看到了无边无际的沙漠。

生2:听了他的朗读,我感到沙漠很可怕。

师引导语:读词语或者词组,就是要将词语或词组的意思表现出来。

(薛老师示范朗读,学生很投入地跟读。)

师追问:谁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生1:这些词语中都有一个“沙”字。

生2:都是描写沙漠的。

师追问:在你的印象中,沙漠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生1:我知道沙漠里都是沙子,没有水。

生2:沙漠是无边无际的,人在沙漠里很容易迷路。

生3:我知道沙漠里白天的温度很高,有时要达到60多度。晚上温度又很低,有时会达到零下十几度。

……

师引导语:沙漠环境那么恶劣,那谁能生活在恶劣的沙漠里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每一句话。

为了让学生形成对沙漠正确、全面的认识,也为学习文章做好铺垫,薛老师舍弃了“茫茫的沙海,尘土飞扬”的课件,而选用了极为普通的一组词语作为学习的出发点。这样取舍素材,似乎让课堂少了许多的华彩,不能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但是,仔细想想,用华美的视频、激昂的音乐等课件撑起的课堂是真实的语文课堂吗?学生在那样的课堂上并不是在学语文,而是化成了影院的看客吧。课堂成了画面、音乐对学生的单向灌输,浮华的渲染给学生带来的只是另类的说教。只有精练出课文中原汁原味的词语,通过教师精当的示范、指导,引领学生揣摩、朗读,把沙漠环境恶劣的印象通过词语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这才是真实的本色语文。

二、环节设计上应该剔除形式上的新奇,紧扣文本脉络

在《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教学设计中,薛老师没有刻意追求阅读形式上的时髦,采用许多人认为比较时尚的阅读形式。如:跳读法(即先抓学生最感兴趣的段落,然后学全篇,因这种方法被灌注是尊重学生的美名,故许多人乐此不彼)、倒读法(先抓事情结果,再依果寻源,倒着习文。这种方法被标榜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受追捧)等。而是采用似乎是“因循守旧”的顺读法,引导学生阅文读句。是不是薛老师的环节设计落伍呢?

其实不然,小学教材所选课文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无论写景、叙事或说明,作者在布局谋篇上可谓颇具匠心。采用顺读法,寻着作者情感的脉络,一路走来,一路品悟,生本交融,同构共生。这种读书方法表面看似因循守旧,实则是引领学生依文寻情,渐入佳境。读文章好似品茶,只有一口一口细读慢品,才能与作品情感渐渐融合,产生共鸣,最终心灵得以熏陶洗礼。而跳读法容易把文章肢解得七零八落,破坏美文意境。倒读法虽依果寻源、易于激趣,但这种先果后因的读法,有时也会让学生索然无味。阅读美文就如欣赏一场精彩的电影,试想知道结果的电影,你还想看吗?

所以,本色语文的环节设计,不要刻意追求形式上的新奇,而应该紧扣文本脉络,依文寻情,遵循文本自身的意蕴。

三、学法选用上应该摆脱热闹的喧嚣,悉存沉静的思考

现在的许多语文课堂,学习形式是花样百出――表演、辩论、歌唱等等,无所不用其极。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气氛是异常活跃。但是,学生在疲于应付中缺失了“静思默想”的时间,浮华的背后是一无所有。薛老师的课堂摆脱了热闹非凡的小组讨论,少用了浅尝辄止的合作学习,悉心留存的是学生个体对文本的阅读与思考。许多时间,薛老师只寥寥数语,引发学生紧抓词句进行深思,扣住空白进行想象,在这样看似“死气沉沉”的“静思默想”里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课尾时薛老师引导学生跳出文本,巧用迁移,拓展阅读,进行一个说话练习,彰显语文的人文魅力。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这里天然合一,达到大道无痕的境界。

教师提出要求:小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还有很多。请阅读《沙漠之舟》,边读边画出骆驼有哪些值得自豪的地方。

(全班学生安静而专注地阅读短文。)

教师引导语:请同学们现在用“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选择短文中的内容,自由地说说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薛老师看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生1:我感到自豪的是我们骆驼耐饥耐渴、性情温顺。

生2:我感到自豪的是骆驼不畏风沙、善走沙漠,被世界公认为沙漠之舟。

……

薛老师引导语:骆驼有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我们每个人也都有值得自豪的地方。现在请你写几句赞美自己的话,要用上“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哦。

生1:我感到自豪的是我的绘画很出色,曾经在好几个比赛中得过一等奖。

生2:我感到自豪的是我会弹钢琴,已经考到了五级。

在沙漠中心教案范文 篇六

课堂问题设计,无疑受到广大教师重视。然而很多时候,这种重视也许只是基于“设计”的本身,对于“有效”与“精心”的理解也许只是停留于课堂的表层,众多教师的备课过多地陷于技巧、方法和模式的纠缠之中,忽略了设计背后的文本本身和教学本质,从而为设计而设计、为问题而问题、为开放而开放、为拓展而拓展,多数表面化、潮流化、片面化、公式化的教学设计最终导致学生与文本及作者的距离化,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向浅表化和低效化。

笔者主持的课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研究》意在对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展开细致研究,发掘问题设计的内容和层次,探寻问题设计的方向和根源,找到问题设计的出发点。课题组由十位骨干教师组成。经过一段时间的前期研究,大家决定通过同课异构、同课再构的方式,展开课堂实践研究,以发现问题,反思设计,探寻根源。我们选定的开课篇目为人教版七年级下新增课文——《在沙漠中心》。

二、描述

《在沙漠中心》中,作者圣埃克絮佩里表露出其独特的人生追求——从空中俯瞰大地,通过飞行寻找真理,用生命来书写人生的意义。这一独特的人生理想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极大的距离,再加上其意识流似的叙述方式,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真是“怎一个‘难’字了得”。那么,就应该首先让学生走进文本,即让学生真切地走进沙漠的中心,走进作者的内心,然后才能走出文本,从课文《在沙漠的中心》去思考人生的“沙漠中心”。

第一阶段:同课异构,不同课堂,从不同角度中审视问题的距离

第一堂课——“跳”出沙漠的中心

本着对“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认识,A教师设计了一系列问题。

教师的第一个主问题:速读课文,结合词句说说“我”在沙漠中遭遇了哪些艰险?你读到了怎样的心境?在这一问题的引领下,学生思维较活跃,通过文中的相关词句,初步感受到作者当时的“恐惧、绝望而又平静、坚定”的复杂心态,形成了一个较好的教学蓄势。

然而,第二个主问题的出现却将学生的思维绳索硬生生地扯断了,只能在空中无序地旋转。“农人通过犁铧可以耕种。人们通过飞机,离开城市和会计师,可以重新找到农人的真谛。你觉得作者通过飞行找到了什么?”

教师很希望学生就此能有所总结和提升,但这一问题并非指向文本。没有了文本的支撑,没有了思绪的铺垫,学生准备不足,多数变得犹豫和沉默,只有聊聊几个学生用口号式的语言报出了“找到理想,找到真理”等空洞的答案。

教师开始抛出第三个主问题,希望将文本主题的解读提得更高。“作者又说当他以造物的名义和死亡抗争的时候,就是勇敢的人。那么,你们说一个人的勇敢在于什么?”学生还没从第二个问题中反应过来,又来了一个更为深邃的问题——一个人的勇敢在于什么?于是,课堂变得死寂,学生彻底懵了。

初步反思:与文本的距离——没有基于文本的“走出文本”。

从课堂实效来看,学生的确是初步走进了文本,但并没有浸入文本,没有沿着作者思想的起伏线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此时,过早的提升必将让学生“跳”出沙漠、“跳”出文本。

由“遭遇艰难”、“体会心境”,到“思考飞行”、“感悟勇敢”,看似是有层次的问题设计,其实缺乏内在的联系和勾连,过度脱离了文本的内在线索及问题设计的基点所在——作者的情感起伏。体会不到作者走出沙漠中心的心路历程,自然走不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第二堂课——以“英雄”为中心

B教师以“英雄”为中心,设计了如下问题:

师:作者是英雄吗?哪里体现他是一位英雄?

(学生沉默片刻,有两生举手)

生1:他是英雄,因为他决定要继续走下去。

生2:他是英雄,因为他和大自然斗智斗勇。

(其余学生沉默,发言没有继续下去。教师引导全班齐读第20段。)

师:有怎样的心情?

生:没有希望,绝望的心情。

师: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走下去,他是英雄吗?

生1:是英雄,因为只要奋斗过,即使失败了,也是一种胜利。

生2:是英雄,因为他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但依旧不放弃希望,还要继续走下去。

生3:是英雄,因为作者对生命有一种放弃的态度,很是顽强。

(其余学生沉默,发言没有继续下去。)

师:对,这正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在那样一个严酷的环境中,人的力量显得那样弱小,恐惧和绝望都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恰恰相反,此时“我”所做的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生命不屈的抗争,不仅仅是与自然的抗争,也是与自我内心的抗争,这种抗争是残酷的,却是震撼的,它最后的胜利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坚忍。

初步反思:与人物的距离——没有还原人性的“英雄形象”。

也许,教师对文本人物的理解是一种浅读或者误读。圣埃克絮佩里固然是一个英雄,但这样的英雄不是遥远的,而是切近的,他与我们一样,在追求某一种生活的方式;这样的英雄不是冰冷的,而是温暖的,他与我们一样,有一颗火热的心,既有理想和追求,也有恐惧和向往。然而,“他是英雄吗?”,这是一个既定概念的问题,限定了学生对作者丰富人格的认识,体会不到英雄在坚强的同时还有脆弱;这也是一个高度提炼的问题,主题先行,限制了学生的初始体验,体会不到英雄其实与我们一样,也会有恐惧和害怕。因而,学生对于这个英雄只有认识,没有体验,只有评论,没有感受,最终无法触摸到教师所说的那个“有血有肉”的英雄的内心。

第三堂课——来到地震的中心

以下是C教师的结课环节,教师意在把作者的伟大人格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去观照现实人生。

师:如今,灾难降临到了中华大地,我们同学在沉痛哀悼那些逝去的生命的时候,是否对生命有了更进一步的思索呢?请说说你的生命感言。

生1:无论有怎样的困难,都应该坚强地走下去。

生2:好好活下去,不能放弃生的希望。

生3:生命,即使只有一丝希望,都应该继续走下去。

生4:生命就是坚持。

生5:也许生命在大自然面前不堪一击,但生命的精神屹立不倒。

师:同学们,罗曼·罗兰说,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一个创伤上都标示着前进的一步。无论我们遇到怎样的艰难,我们都应该坚定地对自己说:“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结束全课)

初步反思:与生活的距离——没有回归本我的“联系生活”。

让学生从作者的人格光辉中获取力量,叙述感言,这是教师设计本环节的美好愿望。但可惜的是,学生的发言流于表面,意思单一,并没有出现期待中的感彻人心的陈述。学生的回答与期待的答案存有较大的距离,首先源于文本内容本身与震灾的距离,从“在沙漠的中心”引申到“在地震的中心”,显得过于牵强,一个是个人之于理想的坚忍,另一个是人类之于灾难的坚强,并非完全能够等同勾连;其次源于学生与震灾的距离,虽然震灾牵动了所有人的心,但并非感同身受,如此,也就限定了学生的主观体悟,所发言论也就易于浅表。

这一问题的设计,看似联系了生活,其实依旧是脱离了生活,因为其没有联系学生的本我。

第二阶段:同课再构,完善课堂,在共鸣共通中架构问题的桥梁

第四堂课 ——其实,我们也会在“沙漠”的中心

在前三堂课的基础上,笔者开始新一轮备课。之前课堂的遗憾告诉笔者,问题的设计必须紧扣文本,必须联系生活。紧扣文本,首先必须要研读文本、联系生活、联系自我。在反复的朗读和细读中,笔者逐渐靠近了圣埃克絮佩里,他的思想和形象逐渐明晰起来。笔者发现:他虽然在矛盾、犹疑中徘徊,但他的思想却随着坚定的追求和意志的螺旋上升,最终让他走出了沙漠中心。因此笔者被他深深地打动,圣埃克絮佩里在自然的沙漠中心挣扎,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在生活的“沙漠中心”困惑。而我们的学生呢?他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花红柳绿中,他们今后也必将会遭遇人生的“沙漠”,圣埃克絮佩里的经历是否可以成为一个有益的启示呢?在这番触动下,笔者沿着作者的思考、放入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的生活,开始了新的教学尝试。

问题设计之一:从“想象的沙漠”走到“文本的沙漠”

上课伊始,教师出示“沙漠”两字,并向学生发问:沙者,三点水一个“少”字,漠者,三点水,一个“莫”字,你说,沙漠意味着什么?如果把你抛在沙漠的中心,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你会有何感受?

在步步紧随的问题下,学生的生活积累被调动了起来,想象的翅膀飞扬起来,在声声“寒冷、饥渴、恐惧、绝望”的声音中,沙漠之感在课堂中油然而生。

教师趁机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法国飞行员兼作家圣埃克絮佩里就印证了我们刚才的假设,当他置身于沙漠中心时,是否有我们刚才的感受,请拿起笔来,将文中的相关词句圈一圈、画一画,然后说一说。

初步反思:问题的突破口极小,从“沙漠”二字入手,唤起学生生活上和语言上的初始体验,一个假设——如果把你抛在沙漠的中心,先让学生“由己推人”,后通过语言的品析再进行“由人推己”,充分体验到在沙漠中心的困苦之感。

问题设计之二: 在“文本的沙漠”中感受“生命的沙漠”

1.教师沿着文本将教学推向深入。

师:老师惊讶地发现,圣埃克絮佩里在害怕、绝望之后竟然还有出乎人们意料的感受和想法。请再找出体现这些感受和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学生陆续找出“平静”、“没有遗憾”、“如果我能够回去,我还要卷土重来”等。)

师:重来到哪里?通过什么重来?

生:重来到沙漠,通过飞行。

师:为什么要重来?请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生:我需要生活。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人的生活了。

师:需要生活?作者到底在需要、追求着一种怎样的生活,以至于他还想卷土重来?

(教师在这一问题上放慢节奏,驻足停留,让学生通过相关句子理解作者所追求的生活的内涵,通过对城市人虫豸般生活的比较分析,最终让学生理解了作者所说的“人的生活”。)

2.就在学生对“人的生活”有所感悟,达到理解的高潮之时,教师继续沿着文本引导学生的思维。

师:但老师发现,作者追求的这种生活可能实现不了了,因为第20段中说“这里有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得挤不出一滴眼泪的心……”

师追问一:你认为这句话应该用怎样的感情、语气读?

(学生读出了伤心、绝望的感情,但声音洪亮。)

师:同学们,作者困在沙漠中心几天了?

生:三天。

师:三天了,能发出这么洪亮的声音吗?

(学生笑,转为轻声、略带嘶哑的朗读。)

师:生命之火即将熄灭,生命之泉即将干涸。可老师又很奇怪地发现这一句话,“上路吧,普雷沃!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为什么现在还要继续走?这样做,有必要吗?

学生纷纷表示有必要,并结合文本陈述理由,在几个学生的发言中,教师把对朗读的理解上升到生命意义的高度。

师三:这是坚强的生命,有意义的生命,对这句话的朗读,你是否有了新的理解?

学生再次朗读。(无奈中透露着坚定,绝望中透露着希望。)

初步反思:教师发现了作者思想起伏的转折处,勾连起前后的教学问题,不断地将学生原有的思考击倒,又不断地促使学生进行新的思考。阅读在推进,思想在变化,认识在加深。对于“生活问题”的讨论,正是看到了作者在矛盾、犹豫中的坚定之心,就是引导学生对作者思想、理想、追求进行一番思考。对“干枯的心”的朗读,就是对作者情感起伏的反复体会、层层朗读、环环相扣,在朗读中体验情感的变化,体悟生命的意义。

问题设计之三 :从“生命的沙漠”中思考“人生的沙漠”

师:圣埃克絮佩里已离我们而去,但他将生命的思考留给了我们,再回到我们课前的那个假设,其实我们不大可能像作者一样被抛到撒哈拉大沙漠中,但我们在学习、生活、人生中其实也会遭遇沙漠,也会站在沙漠的中心,是吗?如果真的是这样,你会说什么呢?可用自己的话,也可引用文中的句子。

在教师问题的陈述下,学生纷纷点头,说出许多凝练而又深刻的句子,作为自我走出生活沙漠、人生沙漠的勉励语。

最后,师生共同选择了课文最后一句话,结束全课——当我们站在“沙漠”中心时,让我们继续走下去!

初步反思:在感受作者之沙漠的同时,学生内心深处潜伏的沙漠之感已然被唤醒,此时,再经教师的问题加以点破,学生就很自然地从作者之沙漠走到了自我之沙漠,从课文之沙漠走到了生活之沙漠。当然,这基于教师在文本和学生之间发现了共同“沙漠”。

三、总结反思

在这样一种链接滚动式的教研中,笔者再一次深切地感到:问题设计的区别并非仅仅在于形式上的不同,问题之源的区别决定着课堂的差异。对问题设计的关注绝不能仅仅停留于设计的表层,我们有必要溯源而上,发现问题设计的源头和出发点。

(一)从文本出发,把握脉络,勾连问题,方能靠近作者的本心

文本是问题设计的根本。构成文本的要素有三:一为情感价值,二为语言形式,三为思路脉络。在现实情况中,教师或是将问题设计的基点更多地落在言语形式和思想情感上。以第一堂课为例,教师的第一问题落在言语情感上,第二、三问题落在思想主题上,三者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和线索,整堂课尽显跳跃之感。

需要注意的是,一堂语文阅读教学课,应是由多个问题组成的,在问题与问题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内在逻辑,前问题暗埋了后问题的铺垫,后问题又对前问题进行了照应和提升,这样,就有了一条问题链,而勾连起这条问题链的线,往往就是作者的思想起伏和行为脉络。

在第四堂课的“问题设计二”中,教师找到了作者的思想绳索,牵引着学生从情感的突变中把握生活的内涵,再从生命的绝境中过渡到思考生命的意义,在一步步转变、惊奇、体悟之中,学生走进了作者的内心。

由此可见,从文本出发的问题设计,应体现为这样的三维性:紧扣文本的语言,设计利于品味语言的问题;把握文本的情感,设计能体验情感的问题;遵循文本的脉络,设计序列恰当的问题。其中,对文本的思路脉络的关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有明确的文本意识,尤其是明确的文本思路意识,以此来安排教学的环节和问题的序列。在起承转合中找到通往作者心灵的道路,顺其而下,必将推开作者的心灵大门。

(二)从学生出发,联系生活,促使体验,方能调动学生的真心

学生是问题设计的对象,他们的理解和体验受到现实生活和认知水平的限定。这就要求教师的问题设计要充分尊重学生原有的生活、认知和思维,将问题靠近学生的心灵,能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点,架构桥梁,创造情境,将文本的世界与学生的世界打通,让学生调动生活体验去把握文本,理解作者。

在第二堂课中,教师并未将英雄形象的探讨建立在学生对作者形象的初始理解之上,未能将英雄建立在其作为一个人当有的痛苦、犹豫、恐惧和绝望之上,自然形成不了“有血有肉”的形象。同样,在第三堂课中,教师虽然将对文本的思考引向关注现实中的地震,但地震并不是施教学生的真正生活,虽然看似联系生活,但终究还是脱离生活,自然也不能调动学生真正的体验和感悟。

从学生出发的问题设计,首先是浅近的问题,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阅读规律;其次是富有情境的问题,符合学生“好奇、活泼”的心智特点;再次是与“学生自我”相连的问题,符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心理体验。

在第四堂课中,教师先是由“沙漠”二字的切入,从浅近的问题开始,四两拨千斤,带动对整篇课文的阅读。接着是课前的假设和想象三天口渴的朗读,这样的情境问题能激发想象并给学生带来趣味。特别是三次层层提升,步步深入的朗读,由“绝望之读”到“无力之读”,由“无力之读”再到“坚定之读”,每一次都促使学生用自己的感受去揣摩作者的感受,在建立、、再建立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心灵的颤动,以己之情体作者之情,以己之思悟作者之思,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和契合。最后是对“生活沙漠”的巧妙点拨,促使学生自然地将自我生活与文本世界相连。这些问题设计如同一个个时空隧道,学生能在瞬间对文本的情境感同身受,调动了学生的真切感受,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能让学生从生活中进入文本,又从文本中回到生活,最终获得心灵上的提升。

(三)从教师出发,思考人生,选择价值,方能体现教师的用心

教师,首先是问题设计的主体。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是一位读者,而且是一位有着善感之心的读者,他能被文本打动,能将自我置身于文本的情境中,与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又能用文本的意义映照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思考自我的人生方向。在对《在沙漠中心》的反复朗读中,教师唯有想到了自我人生中的某种困境,方有作者之沙漠与自我之沙漠的贯通,然后才有作者之沙漠与学生之间的贯通。

教师,其次才是一位教师,并且是一位有思想的教师。真正的教学不仅仅在于对人的尊重,更在于对人的完善。将尊重导向完善,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自我的人生阅历和文化积累,在文本思想价值与学生现实人生中找到一座桥梁,给予学生思想人格的引导和熏陶。对于《在沙漠中心》,教师如果没有基于自我的“沙漠”之感,何来对于学生的“沙漠”之想?又何来问题设计中对起点和终点的铺设?因而,教师绝不能将自己高高挂起、袖手旁观般地去设计问题,唯有置身于文本,用自我的情感、自我的思想、自我的人生去设计的问题,才是有思想、有情感、有味道、有效率的问题。

在沙漠中心教案 篇七

在首页,我看到这样一段话:“我多么清醒。在雪中,在祁连山上,多少往事,多少梦想。一匹狼,它是它自己的英雄。”这话说得多好啊――一匹狼,它是它自己的英雄。可这样的英雄,却少之又少。不知为什么,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的眼前竟浮现出了一匹狼,在沙漠里,在孤独的夜色中,对着月光,声音凄厉绵长。我想,杨献平先生或许就是那匹狼,一匹在沙漠中行走的狼,双眼泛光,执著而坚定。在额济纳,在巴丹吉林沙漠,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留下了他对人、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他写苍天般的额济纳,写西门外,写巴丹吉林,写花朵上的沙尘暴,写流沙上的城堡,还有他的古日乃,他的蒙根沁乐,无不倾注着一腔热血,和内心深处的爱。说实话,对于沙漠我是陌生的,直到我读完《沙漠之书》,才对沙漠有了重新的认识。我本以为沙漠寸草不生,人烟稀少。可是我错了,在沙漠还有绿洲存在,有胡杨、沙葱、苁蓉和锁阳,有马匹、羊只、骆驼、野鸡和野兔,还有果园和田地,还有一群可爱可敬的人。当然,还有扬起的沙尘、连绵不断的风、一望无际的戈壁。我记得十多年前,我曾到沙坡头坐过羊皮筏子。在羊皮筏子上看对岸的黄沙,心里空荡荡一片,好像自己随时要被那沙子淹没掉一样,眼里满是茫然。几个调皮的同学在沙子上相互追逐玩耍,扬起的沙子不时落在我身上,瞬间又消失在漫漫黄沙之中。我分不清哪一粒是经过我身体的沙子,好像都是,又都不是,每一粒都熠熠生辉,让我遗忘了自己。那时,我才明白生命是多么渺小,人只不过是一粒微尘,随时会消失在茫茫沙海。

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看到过沙漠。前年去新疆的列车上,透过车窗,我又一次看到了茫茫戈壁和大片的盐碱地。我不忍让眼神过多地停留在车窗外,因为戈壁给我的感觉是荒凉的、孤独的,甚至是可怕的,那大片大片的盐碱地寸草不生,地面上干裂成块,褶皱连连。我想,要是这么多的戈壁都变成绿洲那该多好!可这一切只能是妄想。但在额济纳,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有那样一群人,他们默默地在沙漠里栽种着各自人生的新绿,并守护着一方家园。树,是沙漠新鲜的血液。沙漠有了新鲜的血液,有大片大片的树种在沙漠上,那沙漠何愁不会成为绿洲?在《沙漠之书》中先生写道:“在沙漠,种活一棵树是一件伟大的事情,比所有的梦想都要高贵,但是每年都有一些树死去――胡杨、沙枣、红柳、杨树、柳树,在我身边,或者远处,它们的死是倔强和悲壮的,总是让人心疼。”

还是有人不停地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种植胡杨树,虽然它们很少成活,但它们是一种希望、一种寄托。我读着《沙漠之书》,不由肃然起敬,为那片沙漠里坚强生活的人们。我的眼里润湿一片,我又该怎样守护我的家园?我默默地思索着……在《苍天般的额济纳》中杨献平先生写道:“这么多年来,我已成为沙漠的一部分,就像一个移动的、用风作为呼吸的沙丘,在苍天般的额济纳。”是的,他已融入了沙漠,他的身上已打上了沙漠的烙印,有着沙漠的个性与气质,就像那沙丘,在沙漠中无论怎样移动,但轮廓清楚,线条分明。《花朵上的沙尘暴》中,他说:“有很多次,我在正午的沙丘上看到奔跑迅速的腹背苍灰、下腹洁白的蜥蜴,从一株骆驼草到另一株骆驼草,捕捉黑色的甲虫或者落地的飞蛾。”一个思想者的身影跃然纸上,就像沙漠带给人无限的遐想。我不知道一个人在沙漠会怎样生活,但先生带给我的是一个灵动的沙漠,可爱、可亲,甚至有点顽劣与调皮。对于这样的沙漠,我十分向往。我想象着自己站在金黄的沙子上,看起伏的沙丘,或者蹲着身子寻找一个个黑色的甲虫,然后在夕阳中让自己的身影融入黄沙。这样的场景多美,我要感谢先生给了我们一个可爱的沙漠。我暗中思量在不远的将来,我定当走上与它相同的沙漠,去看一看。他还说:“多少年来,在放牧与被放牧,在羊只和骆驼的吃和走之间,我渐渐变老,季节一层一层的,像我的皮肤。身边的胡杨叶子落了又长,长了又落,其间的颜色变换年年如此,但年年令我感觉新鲜。”试问,谁会把“季节”形容成“人的皮肤”?谁又会从一片胡杨叶子里看出岁月的不同?没有沙漠生活的体会,是难以写出这样深刻而又打动人心的文字的。我由衷地为先生的文字折服。

让我大笑的是,在《红与灰,我的沙漠故事》中,因为热爱诗歌,他曾用白粉笔在部队厕所内的墙上写下一些诗句,为此他受到了连长的批评。我笑,是因为他的行为有点古怪,甚至可爱。他自认为把诗歌写上墙壁,就会使幽暗的厕所光亮几分,但最终他不得不亲自把那些文字的印迹一点点擦掉。能把诗歌写在厕所墙壁上的人,放眼整个中国,或许只有杨献平先生一人。我在想象,拿着拖把擦诗句的先生昔日到底是一副怎样的模样?换成现在,他是否还会如此去做?我想我会失望的,那些文字从那天起就已找到了更好的家,频频出现在各大报刊。

在沙漠中心教案 篇八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和“国培计划”的实施,美术教育也素质教育和个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向不被重视的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由此迸发出勃勃生机,越来越多的美术专业毕业生相继被分配到偏远村镇,包括沙漠地区。在这样的趋势之下,如果一味地谈论农村美术教育观念和设备的滞后,以及管理层和家长的不重视,或把全部的责任归咎于应试教育,实为不妥。因此,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基层的美术教师则更应该转变观念,停止抱怨,利用学校有限的多媒体设备和丰富的乡土美术资源,上好每一堂美术课,让生长在沙漠地区的孩子切实地感受到美无处不在,摒弃对沙漠的恐惧,而去热爱它、美化它,将美术教育真正普及、落实到教学中。目前中、小学美术课涉及的艺术门类众多,包括绘画、雕塑、建筑、民艺、卡通等,几乎涵盖了美术所有领域,教学中最让教师为难的就是缺乏教育资源。笔者认为美术教师可以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沙漠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

第一,沙漠地区的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由于独特的生存背景和长期以来与沙漠化的斗争,他们天生就具有坚强的品质。缺少大片绿色和纵横河流的地域环境也使他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一草一木,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力和好奇心也更为强烈,常会为一块绿地和一方浓荫而流连忘返。他们也会因为自然界的小小变化而惊奇不已,这既是闭塞环境下知识缺乏的一种体现,也是天生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明证。如果美术教师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因为条件的简陋而放弃对孩子探究美、发现美的培养,也就不会让孩子们一味地照书临摹和描红,最后以评价他们画得“像不像”或“谁画得最像”草草了事。

第二,沙漠地区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河西走廊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和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不论彩陶图案、汉唐遗址、魏晋墓室、寺庙塔楼,还是跨时代的石窟艺术等,都是这里的中国古代美术遗存。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画家西行”到80年代的“敦煌热”、“西北风”,中国绝大多数知名的美术家都曾穿梭往返于此地,在这儿留下了数不胜数的画作,而此地也成就了大批的美术家,如张大千、潘洁兹、韩乐然、常书鸿、吕斯百、吴作人、关山月……生活在这里的中、小学生,随处都能见到丰富的人文景观,但这也是他们最容易忽略的。为了让他们以美的眼光去看待和表现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讲解图片和画作复印品,让学生课后去实地观察,使学生知道身边就有伟大的文化遗存,从热爱它们、保护它们开始,启发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它们,把自己的想法展现出来。

第三,沙漠地区有着多民族文化风情,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民间美术。河西走廊一带世居的少数民族就有藏族、哈萨克族、回族、裕固族、蒙古族、土族等诸多民族,这些民族各自保留了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独特的民族民间美术,包括建筑、服饰、礼仪、歌舞等。美术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引导学生从身边少数民族的独特风俗中发现美,比如各民族服饰,藏族的酥油花,回族的砖雕,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的毡房、刺绣,还有各民族传统节日中展现出的民族风情等,引导他们从中发现画家最喜欢的色彩美、结构美、造型美、意境美等,还要让学生懂得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包容,进而用画笔表现他们最感兴趣的部分。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民族、民间美术以及人类文化的遗物、遗迹也是重要的校外课程资源。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民族、民间美术资源以及文物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①因此,沙漠地区的美术教师要热爱民族民间美术,学会随时收集素材,把丰富的民间艺术带进课,同时,还要排除偏见,把各民族优秀的民间艺人请进课堂,使美术课真正达到培养美、发现美、展示美的效果。

第四,沙漠地区的自然景观和很多动物都是绝佳的入画素材。河西走廊广袤多姿的地域风貌集合了西部的诸多特色,如黄土高原、沙漠绿洲、戈壁森林,以及骆驼、毛驴、骏马等都是很好的入画素材,丰富的地域特色能让画家产生新奇感和创作冲动。植根于这块土地上的美术教师更应该首先尝试用自己的画笔描绘河西走廊的博大与狂野,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环境所具有的美,启发学生只有热爱自己的家乡,勇于发现家乡的美,并通过不同的绘画方式展现身边的景观,才能让外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

在沙漠中心教案 篇九

3天时间,张春贤一行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行程1500多公里,先后来到库尔勒市、若羌县、轮台县和二师。

兵团要保持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血脉

二师三十一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木塔格沙漠的交汇处,两大沙漠之间的最窄处不足5公里,是我国主要的沙尘暴发源地之一。从2000年开始,三十一团在沙漠边缘实施防风固沙生态保护工程。经过十几年不间断的努力,在两大沙漠之间建起了生态林、防风林、道路林、田间林和营区林5道生态林屏障。张春贤一行来到位于三十一团团部北边的生态防护林,这里是抵挡库木塔格沙漠的第一道屏障,长11公里、宽200米,运用高新节水滴灌技术,种植了胡杨、沙棘、沙枣、红柳等190多万株生态林木。正是因为有了这片防护林,逼退了两大沙漠向前合并120米。

“你们是生态卫士、有功之臣,谢谢大家,向你们致敬!”张春贤看望慰问了常年坚守在这里的护林员们,并给予高度评价。他们当中很多人在这里一干就是十几年,守护着沙漠边的这片宝贵的绿色。

二师三十六团同样也是地处沙漠边缘。从2006年起,三十六团在荒漠戈壁上建起了3.5万亩生态经济林,其中有3.15万亩红枣园和0.35万亩标准化防风林。团场职工陈其明在生态经济林里承包了103亩地种植枣树,他说,这片生态经济林不仅让团场抵御了风沙的侵袭,变得干净美丽,更让大家拓宽了增收渠道,仅这一项陈其明每年就能增收20万元左右,真正兼顾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近年来,三十六团全面推进团场城镇化建设,许多职工从连队搬到了团部城镇居住。在康馨社区,张春贤与社区居民们一起围坐在凉亭里攀谈起来,详细询问大家从连队搬到城镇后的居住情况和生活情况。

今年74岁的军垦老干部王明真邀请张春贤来到自己家中。王明真回忆说,1966年随部队来到新疆时,住的是地窝子,后来住进了土坯房,再后来是红砖房,而现在大家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下,团场职工的日子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幸福。一转眼,王明真和他的老战友们来新疆已经快50年了,大家正在策划着要聚一聚。

张春贤说,老一辈兵团人扎根新疆沙漠周边和边境沿线,发扬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发挥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的作用,谱写了屯垦戍边、荒原变绿洲的人间奇迹。我们要带着感情照顾好军垦老干部,把他们的精神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

张春贤说,兵团有着兵的基因、红色血脉,要保持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血脉,继续发扬新疆精神、兵团精神,正确处理好“三大关系”,当好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不断开创兵团事业新局面。

不断完善内涵用好“五把钥匙”

维护社会稳定和“去极端化”工作也是此次考察的重点。

25日上午,张春贤一行来到了轮台县铁热克巴扎乡。去年9月21 日,这里曾发生严重暴力恐怖袭击案件。案件发生后,当地党委痛定思痛,把“主动进攻”作为稳定工作主基调,开展了全面摸排工作,做到“一人一册、一户一档”。同时,坚持依法打击和教育疏导两手抓、两手硬,将法规政策宣讲、案例警示教育送到田间地头,入户一对一进行宣讲。

在与铁热克巴扎乡干部群众座谈时,67岁的村民肉孜汗・努尔声泪俱下,她的儿子和儿媳参与了去年“9・21”活动。肉孜汗・努尔说,如果早些发现孩子受到宗教极端思想的毒害,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制止他们,就不会发生后来的悲剧了,是宗教极端思想害了他们!

座谈中,张春贤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深入探讨宗教极端思想的根源、危害,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让大家自觉抵制宗教极端思想。

在“去极端化”的过程中,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五把钥匙”既是思想武器,又是工作方法。轮台县将“五把钥匙”细化为5个方面的具体工作,通过开展“十大主题活动”、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免费为村民提供婚庆服务、设立“爱国宗教人士之家”、县级领导住村蹲点排查等办法,将“五把钥匙”逐个细化,真正落到实处。

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库尔勒市英下乡其兰巴格社区,出租房屋多、流动人口比重大,以前小区环境脏、乱、差,治安状况也引起很多住户不满。为了改善这一情况,社区、警务室、“访惠聚”工作组“三位一体”开展工作。如今小区不但进行了环境绿化、道路硬化、夜晚亮化,修建了停车场、自行车棚,还安装了内部门禁系统,打造“防、查、控”一体化智能小区,做到流动人口“及时登记、动态掌握”,社区治安状况明显改善,居民的满意程度也大大提高。

张春贤说,巴州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主动进攻,根据当地实际细化举措,延伸落实各项维稳措施,有创新意识、有干劲,已经见到了成效。希望巴州继续保持这种态势,围绕总目标、查找薄弱点、案件汲教训、工作抓落实,确保巴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结束了白天的考察后,张春贤把每天晚上的时间也都利用起来召开座谈会,一直工作到凌晨。

23日晚,张春贤在若羌县与当地县乡村社区干部、“四老”人员、宗教人士、教师和医生代表一起座谈。24日晚,张春贤在库尔勒市,又与当地干部、宗教人士、教师代表等进行座谈。通过两个座谈会,详细了解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教育青少年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意见建议,如何发挥宗教人士作用推进“去极端化”工作。

大家在发言中,都谈到了“五把钥匙”在“去极端化”中的重要作用。张春贤说,思想的问题用思想的方法去解决,文化的问题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习俗的问题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宗教的问题按照宗教的规律去做好工作,的问题用法治和严打的方式去解决,这“五把钥匙”是根据党中央的要求、结合新疆实际提出的,是解决问题的钥匙。要继续理解好、落实好“五把钥匙”,不断探索、充实、完善其内涵,真正用“五把钥匙”的方法把“去极端化”工作落到实处。

做具有新疆特色的好干部

此行,张春贤还考察了若羌县物流园规划情况和米兰古城遗址保护情况。

考察中,张春贤说,巴州自古是“丝绸之路”的通衢,是世界四大文明体系交汇、多元文化融合之地,经历了几千年历史风雨洗礼。以古鉴今,巴州各族人民要有历史责任感,发扬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优良传统,巴州各族人民要争做现代新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