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导游基础知识之傣族概况及民俗禁忌通用7篇7-5-90

傣族,是中国的少数弥足,也是老挝和泰国的主题民族,而对于傣族,也是在礼仪上是非常讲究的民族之一,而如果外地人到了傣族人么的家里,那么主人一定要主动的打招呼,而且说话也是需要轻声细语,所以是不能够大喊大叫,甚至也是不能够说脏话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这里是小编帮大家分享的导游基础知识之傣族概况及民俗禁忌通用7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傣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篇一

礼仪

傣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外地人到了傣家,主人会主动打招呼,端茶倒水,款待饭菜。无论男女老少,对客人总是面带微笑,说话轻声细语,从不大喊大叫,不骂人,不讲脏话。妇女从客人面前走过,要拢裙躬腰轻走;客人在楼下,不从客人所在位置的楼上走过。每户人家都备有几套干净被褥,供待客之用。有的傣族村寨,还在大路旁建有专用于接待客人的“萨拉房”。到傣家作客,还会受到主人“泼水”和“拴线”的礼遇。客人到来之时,门口有傣家小卜哨用银钵端着浸有花瓣的水,用树枝叶轻轻泼洒到客人身上。走上竹楼入座后,老咪涛会给客人手腕上拴线,以祝客人吉祥如意,**幸福。到过傣族村寨的远方客人都被傣族热情友好的接待所感动,留下难忘的印象。

节庆

傣族重大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和泼水节。“关门节”在七月中旬,这时正是农忙季节,佛教节日也大多集中在这段时间,以便集中精力搞好生产,同时还要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以食物、鲜花、银币、纸币等献佛。“关门节”要持续三个月左右,到十月中旬的“开门节”为止。傣族最盛大的节日是泼水节。时间在每年四月。按时序计算,阳历的四月,相当于傣历正月。泼水节也就是傣历新年节,按照传统习惯,这一天清早,人们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做完这些以后,群众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只见一群群男女青年,用铜钵,脸盆盛水,涌出大街小巷,嬉戏追逐,逢人便泼,从头到脚,全身湿透。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者还是被泼者,都异常高兴,笑声朗朗……泼水节期间,在宽阔的***上,要举行划龙船比赛,水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大鱼等形象,由数十男女青年奋力划桨前进,*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夜晚,各村寨燃放高升,这是傣族人民自己制作的烟火。用一根数丈长的竹子,在根部填以火药等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架上。点燃引线,火药燃烧,竹子即如火箭一般飞入云天,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烟火,犹如花团锦簇,群星闪耀,光彩夺目,把节日的夜空装点得特别美丽。泼水节是个迎新的节日,欢乐的节日,一般要过三至五天。

婚俗

“赶摆黄焖鸡”是西双版纳男女青年以食传言的求恋方式,即姑娘把黄焖鸡拿到市场上出售,如果买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主动拿出凳子,让其坐在自己身旁,通过交谈,如双方情投意合,两人就端着鸡,拎着凳子到树林里互吐衷情;如买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加倍要价。“吃小酒”,在男女订婚时,男方挑着酒菜去女方家请客,当客人散去后,男方由三个男伴陪同女方及女方的三个女伴,共摆一桌共饭。“吃小酒”讲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热的;第二道要盐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热、深厚和甜蜜。新房落成要贺新房,先上楼的是小伙子,抬着牛头,唱祝福歌,壮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妇女抱被褥,姑娘们端着饭菜依次而上,然后在火塘上支好三脚架,摆桌置酒备菜,唱贺新房歌,乡亲们还要给主人送一些象征吉祥的礼物。婚礼之日双方家里都要举行婚礼,大都先在女家进行。婚宴时,席桌上要铺上绿色的芭蕉叶,菜肴有象征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宴前新郎、新娘要做拴线仪式,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线绕过双方的肩,又用两根白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征纯洁,然后由高龄老人将糯米饭捏成三角形蘸上盐,置于火塘上的三脚架的顶点上,任其火烧后自然脱落,象征爱情像铁一样坚实。

服饰

傣族的传统服饰,男子多穿对襟或大襟无领短衫,肥筒长裤,也有***穿深色筒裙,用白、青、浅蓝、淡黄色的布包头;女子服饰因地域不同而有明显差异。西双版纳的妇女上穿白色、绯红色或淡绿色紧身窄袖短衫,下着各种花样的长及脚面的筒裙,束银腰带,妇女发饰均很讲究,梳高发髻,并在发髻上插缀鲜花;也有用大布巾包头的。德宏和耿马的妇女上穿齐腰短衣,下着色彩艳丽的筒裙,发髻位于脑后,余发散拖一绺在背后。服饰衣料过去为土布,现多为丝绸、细花布,更显傣女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身材。

饮食

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和米需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习惯用手捏饭吃。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欢吃干酸菜,据说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肴,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有助于消化。日常肉食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内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鸡、烧鸡,极喜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产品。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烹鱼,多做成酸鱼或烤成香茅草鱼,此外还做成鱼剁糁(即用鱼烤后捶成泥,与大芫荽等调成)、鱼冻、火烧鱼、白汁黄鳝等。吃螃蟹时,一般都将螃蟹连壳带肉剁成蟹酱沾饭吃,傣族称这种螃蟹酱为“螃蟹喃咪布”。苦瓜是产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双版纳还有一种苦笋,因此傣族风味中还有一种苦的风味,较有**性的苦味菜肴是用牛胆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凉菜拼盘。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的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蛋等。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数不高,是自家酿制的,味香甜。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喝时只在火上略炒至焦,冲泡而饮略带糊味。嚼食槟榔,拌以烟草、石灰,终日不断。典型食品有狗肉汤锅、猪肉干巴、腌蛋、干黄鳝等。

建筑

族人居住竹楼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了。这种建筑非常适合南亚热带雨林的气候。竹楼分为两层。底层设有围墙,是储藏杂物和饲养家畜的地方。楼上是家人居住、生活的地方。每座竹楼都有一个阳台,家人们可以在这里享受清凉的微风,也可晾晒衣物。屋内是一间大起居室,铺着**,家人用餐、休息和接待客人,都坐在**上。屋子**有个火塘,既可烹煮食物,又可取暧,起居室连着卧室,一般有三到五间,视家庭成员的多少而定。来访的客人通常不允许在卧室过夜。屋里的家具非常简单,竹制者最多,凡桌、椅、床、箱、笼、筐,都全是用竹制成。家家有简单的被和帐,偶然也见有的毛毡,铅铁等器,农具和锅刀都仅有用着的一套,少见有多余者,陶制具也很普遍,水孟水缸的形式花纹都具地方色彩。建造新房是傣家人生活中的大事。建房开始之前,首先要选好地址,下基石。接着要准备好八根主柱。由于整个竹楼都是在这八根主柱上建成,选择柱子的材料就成为一件非常要紧的事。当选好的木材从树林里抬进村里时,村民都要吹号迎接,泼水祝福。八根柱子中还要分出四根“公柱子”和四根“母柱子”,分别以男人的衣服和女人的衣服覆盖在柱子上以示区别。建盖房子时,全村人都会来帮忙,这是傣家人的传统。届时,主人要准备丰盛的酒菜招待来帮忙的村民和来祝贺的亲戚朋友。整个气氛就像过节。

禁忌

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 卧室是不容许外人窥看的,过去的习俗规定,若主人发现外人窥看主人的卧室,男人就要做主人的上门女婿,或到主人家做三年苦工,即使是女客人也要到主人家服役三年。因此,游客无论到傣家参观或做客,千万不要因神秘感而窥看主人的卧室,虽说然现在打破了过去的俗规,但窥看傣家卧室始终是不受欢迎的。

宗教

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 卧室是不容许外人窥看的,过去的习俗规定,若主人发现外人窥看主人的卧室,男人就要做主人的上门女婿,或到主人家做三年苦工,即使是女客人也要到主人家服役三年。因此,游客无论到傣家参观或做客,千万不要因神秘感而窥看主人的卧室,虽说然现在打破了过去的俗规,但窥看傣家卧室始终是不受欢迎的。

傣族的风俗范文 篇二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下面就让我带着你们去感受傣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吧。

傣族人聚居在大河流域、坝区和热带地区,所以他们至今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他们的村寨都由一幢幢精致的竹楼组成,这些竹楼小院别具一格,只能用一句“树满寨,花满园”来形容。傣族人也同样的能歌善舞,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婷婷玉立,仪态万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傣语中的“戛洛涌”,这是在傣族人民中流传最广泛的舞蹈——孔雀舞。孔雀舞舞姿曼妙,每逢佳节,傣族人民都要云集一堂,观看由傣族民间艺人表演孔雀舞。

傣族人的孔雀舞闻名世界,他们的泼水节也是出了名的。泼水节源于印度,经过缅甸之后传入云南傣族地区,距今约有700年的历史。这个民俗已经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艳花朵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泼水节期间,也有像我们汉族的端午节一样有个划龙舟的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一条条披红挂绿的龙舟在锣声中。呼喊声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到了晚上,还要举行放高升、放孔明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一种烟花,放高升时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光彩夺目,犹如花团锦簇。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通过我的介绍,你应该对傣族有了一定的了解吧!

指导老师:刘彩鸣

傣族的风俗范文 篇三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等地。远在公元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

傣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傣族人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尤以傣历、傣医药和叙事长诗最为出名。

习俗

“赶摆黄焖鸡”是西双版纳男女青年以食传言的求恋方式,即姑娘把黄焖鸡拿到市场上出售,如果买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主动拿出凳子,让其坐在自己身旁,通过交谈,如双方情投意合,两人就端着鸡,拎着凳子到树林里互吐衷情;如买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加倍要价。

“吃小酒”,在男女订婚时,男方挑着酒菜去女方家请客,当客人散去后,男方由三个男伴陪同和女方及女方的三个女伴,共摆一桌共饭。“吃小酒”讲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热的;第二道要盐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热、深厚和甜蜜。 新房落成要贺新房,先上楼的是小伙子,抬着牛头,唱祝福歌,壮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妇女抱被褥,姑娘们端着饭菜依次而上,然后在火塘上支好三脚架,摆桌置酒备菜,唱贺新房歌,乡亲们还要给主人送一些象征吉祥的礼物。

婚礼之日双方家里都要举行婚礼,大都先在女家进行。婚宴时,席桌上要铺上绿色的芭蕉叶,菜肴有象征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宴前新郎、新娘要做拴线仪式,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线绕过双方的肩,又用两根白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征纯洁,然后由高龄老人将糯米饭捏成三角形蘸上盐,置于火塘上的三脚架的顶点上,任其火烧后自然脱落,象征爱情像铁一样坚实。

食俗

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和米需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习惯用手捏饭吃。 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欢吃干酸菜,据说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肴,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有助于消化。

日常肉食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内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鸡、烧鸡,极喜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产品。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烹鱼,多做成酸鱼或烤成香茅草鱼,此外还做成鱼剁糁(即用鱼烤后捶成泥,与大芫荽等调成)、鱼冻、火烧鱼、白汁黄鳝等。吃螃蟹时,一般都将螃蟹连壳带肉剁成蟹酱沾饭吃,傣族称这种螃蟹酱为“螃蟹喃咪布”。

苦瓜是产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双版纳还有一种苦笋,因此傣族风味中还有一种苦的风味,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肴是用牛胆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凉菜拼盘。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的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数不高,是自家酿制的,味香甜。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喝时只在火上略炒至焦,冲泡而饮略带糊味。嚼食槟榔,拌以烟草、石灰,终日不断。 典型食品有狗肉汤锅、猪肉干巴、腌蛋、干黄鳝等。

傣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篇四

傣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气候的肥美、富饶的坝子--西双版纳,德宏两州、景颇族**州和耿马、孟连等地。

傣族先民为古百越中一支,“傣”意为酷***,和平的人。傣族的民族特色鲜明,突出,人民普遍爱好歌舞,舞蹈形象生动,感情细腻,动作多为动物形态的模拟和美化。极为流行的有“孔雀舞”、“象脚鼓舞”,特别是“孔雀舞”登**大雅之堂,它那优美的舞姿、细腻的情感,把孔雀这种美丽的动物模拟得惟妙惟肖,井加以拟人的美化,把人带进了诗一般的境界,使大都市的观众为之而倾倒。

傣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傣语支。傣族有自己的文字,傣族人民用它记载了丰富的历史传说,宗教经典和文学诗歌。傣族人不仅****,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尤以傣历、傣医药和叙事长诗最为出名。

傣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篇五

礼仪

傣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外地人到了傣家,主人会主动打招呼,端茶倒水,款待饭菜。无论男女老少,对客人总是面带微笑,说话轻声细语,从不大喊大叫,不骂人,不讲脏话。妇女从客人面前走过,要拢裙躬腰轻走;客人在楼下,不从客人所在位置的楼上走过。每户人家都备有几套干净被褥,供待客之用。有的傣族村寨,还在大路旁建有专用于接待客人的“萨拉房”。到傣家作客,还会受到主人“泼水”和“拴线”的礼遇。客人到来之时,门口有傣家小卜哨用银钵端着浸有花瓣的水,用树枝叶轻轻泼洒到客人身上。走上竹楼入座后,老咪涛会给客人手腕上拴线,以祝客人吉祥如意,**幸福。到过傣族村寨的远方客人都被傣族热情友好的接待所感动,留下难忘的印象。

节庆

傣族重大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和泼水节。“关门节”在七月中旬,这时正是农忙季节,佛教节日也大多集中在这段时间,以便集中精力搞好生产,同时还要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以食物、鲜花、银币、纸币等献佛。“关门节”要持续三个月左右,到十月中旬的“开门节”为止。傣族最盛大的节日是泼水节。时间在每年四月。按时序计算,阳历的四月,相当于傣历正月。泼水节也就是傣历新年节,按照传统习惯,这一天清早,人们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做完这些以后,群众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只见一群群男女青年,用铜钵,脸盆盛水,涌出大街小巷,嬉戏追逐,逢人便泼,从头到脚,全身湿透。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者还是被泼者,都异常高兴,笑声朗朗……泼水节期间,在宽阔的***上,要举行划龙船比赛,水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大鱼等形象,由数十男女青年奋力划桨前进,*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夜晚,各村寨燃放高升,这是傣族人民自己制作的烟火。用一根数丈长的竹子,在根部填以火药等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架上。点燃引线,火药燃烧,竹子即如火箭一般飞入云天,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烟火,犹如花团锦簇,群星闪耀,光彩夺目,把节日的夜空装点得特别美丽。泼水节是个迎新的节日,欢乐的节日,一般要过三至五天。

婚俗

“赶摆黄焖鸡”是西双版纳男女青年以食传言的求恋方式,即姑娘把黄焖鸡拿到市场上出售,如果买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主动拿出凳子,让其坐在自己身旁,通过交谈,如双方情投意合,两人就端着鸡,拎着凳子到树林里互吐衷情;如买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加倍要价。“吃小酒”,在男女订婚时,男方挑着酒菜去女方家请客,当客人散去后,男方由三个男伴陪同女方及女方的三个女伴,共摆一桌共饭。“吃小酒”讲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热的;第二道要盐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热、深厚和甜蜜。新房落成要贺新房,先上楼的是小伙子,抬着牛头,唱祝福歌,壮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妇女抱被褥,姑娘们端着饭菜依次而上,然后在火塘上支好三脚架,摆桌置酒备菜,唱贺新房歌,乡亲们还要给主人送一些象征吉祥的礼物。婚礼之日双方家里都要举行婚礼,大都先在女家进行。婚宴时,席桌上要铺上绿色的芭蕉叶,菜肴有象征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宴前新郎、新娘要做拴线仪式,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线绕过双方的肩,又用两根白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征纯洁,然后由高龄老人将糯米饭捏成三角形蘸上盐,置于火塘上的三脚架的顶点上,任其火烧后自然脱落,象征爱情像铁一样坚实。

服饰

傣族的传统服饰,男子多穿对襟或大襟无领短衫,肥筒长裤,也有***穿深色筒裙,用白、青、浅蓝、淡黄色的布包头;女子服饰因地域不同而有明显差异。西双版纳的妇女上穿白色、绯红色或淡绿色紧身窄袖短衫,下着各种花样的长及脚面的筒裙,束银腰带,妇女发饰均很讲究,梳高发髻,并在发髻上插缀鲜花;也有用大布巾包头的。德宏和耿马的妇女上穿齐腰短衣,下着色彩艳丽的筒裙,发髻位于脑后,余发散拖一绺在背后。服饰衣料过去为土布,现多为丝绸、细花布,更显傣女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身材。

饮食

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和米需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习惯用手捏饭吃。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欢吃干酸菜,据说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肴,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有助于消化。日常肉食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内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鸡、烧鸡,极喜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产品。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烹鱼,多做成酸鱼或烤成香茅草鱼,此外还做成鱼剁糁(即用鱼烤后捶成泥,与大芫荽等调成)、鱼冻、火烧鱼、白汁黄鳝等。吃螃蟹时,一般都将螃蟹连壳带肉剁成蟹酱沾饭吃,傣族称这种螃蟹酱为“螃蟹喃咪布”。苦瓜是产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双版纳还有一种苦笋,因此傣族风味中还有一种苦的风味,较有**性的苦味菜肴是用牛胆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凉菜拼盘。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的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蛋等。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数不高,是自家酿制的',味香甜。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喝时只在火上略炒至焦,冲泡而饮略带糊味。嚼食槟榔,拌以烟草、石灰,终日不断。典型食品有狗肉汤锅、猪肉干巴、腌蛋、干黄鳝等。

傣族的风俗范文 篇六

关键词:西双版纳,傣族,水信仰,水崇拜,水知识,用水习俗

中图分类号:K892.4.7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3-0053-10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生活于西双版纳热带环境中的傣族,其与水的联系之紧密程度,更非其他民族所能相比。因此,著名傣学专家高立士先生指出:“只要一提起傣族的历史与文化,人们就会很自然地首先联想到水及与水有关的事物:傣族‘傍水而居’,没有住在高山上的傣寨;傣族楼居,以避频繁的水患,不住土墙楼房;傣族从事水稻农业,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不从事刀耕火种农业,毁林开荒;……傣族喜居低海拔之河谷平坝,气候炎热,‘一日十浴’,并非夸张;傣族不分男女,均习水性,常在水中,故有文身之俗;……傣族的主要肉食是鱼、鸭、鸡及水牛,不食山羊,少食黄牛;傣族水稻农作物、牲畜(水牛)家禽(鹅、鸭)离不开水,赕佛也要滴水,过节也要泼水,建高脚竹楼的竹、木材料,也需浸泡河中三月半载,才能防虫咬蛀蚀;婴儿呱呱坠地,就以水浴身,接受水的洗礼,一生终结则行水葬(今天傣族行火葬,是佛教传入以后的事),傣族人认为人从水中来,死回水中去。所以傣族非常崇拜水,并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水资源,寨神林、勐神林不仅视为祖先神灵居住的家园,而且视为水源林,世代传承,不准砍伐;惜水如油,农田灌溉之水渠,要按水田面积、距主干渠远近,论斤、两来分水(即放水管道水流量之大小);村边水井塔、桥头、路边的盛水凉亭,盖得非常讲究;傣族音乐、舞蹈、文学、艺术多以水为题材创作,佛寺雕塑除释迦牟尼佛像外,就是司水女神‘南托腊尼’;民间歌手‘赞哈’为乞求风调雨顺而歌唱,祭祀寨神、勐神,进行赕佛、赕塔及节日期间的滴水、放高升、泼水、赛龙舟,均与乞求雨水、乞求农业丰收有关。”

另一位著名傣学专家黄惠煜教授则直截了当地说:“用水来形容傣族,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在概括傣族文化总的气质的时候,我曾用了‘水的文化’这一概念,现在也还没有新的概念能够替代。”他指出:“许多世纪以来,西双版纳傣族社会始终在水的托举下缓缓演进。水与人们的生存相联系,与民族的文化相联系,与民族的存亡相联系。在人们的观念中,天地因水而成,人类因水而生,鱼米因水而长,万物因水而永葆青春。”

既然傣族是一个“水的民族”,具有“水的文化”,那么,傣族的水文化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和特征呢?通过对傣族水文化的调查和研究,笔者认为,一个民族的水文化,是这个民族在长期利用和管理水资源以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实践中,基于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认知与调适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它通常包括这个民族利用水资源的技术、管理水资源的制度和对水资源的认识与信仰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是技术、制度、信仰三元结构的有机整合。在这个有机整合的三元结构中,对水资源、水环境的认识与信仰处于核心地位,它是一个民族千百年实践经验的理性总结,或是通过神话传说等想象和幻想形式折光反映出来的历史真实,是这个民族宇宙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民族水文化的最终形成及其持续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主要依据傣族的神话传说、文献资料和作者的田野调查资料,着重就西双版纳傣族对水的认识与信仰这一水文化中的核心问题,作一初步的研究与探讨。

一、神话传说中的水

在西双版纳傣族的神话传说中,与水有关的内容很多。这里仅举几个典型的例子说明之。

(一)地球和人类起源于水

西双版纳傣族的创世神话说:远古时期,没有太阳、月亮和星星,天和地也未形成。整个太空充满着翻腾滚动的气体、烟雾和狂风,下面是一片白茫茫的大海,海面上飘满了泡沫。狂风不停地刮了亿万年,把烟雾、气体和泡沫搅拌在一起,最后凝结形成一个大圆球。这个大圆球在太空中翻腾滚动亿万年后又形成了傣族的创世神王――英叭神。他不吃食物,靠饮水食雾补养身体。威力无比的英叭神决定开天辟地、创造万物。只见他用巨手搓下身上的污垢,与水搅拌后做成一个圆球,这个圆球随着英叭的吼声不断长大,最后凝结成地球。地球飘在海中上下左右翻腾,为使地球稳定下来,英叭神又搓下身上的污垢与水搅拌后做成一个巨大的支架,支架进入海水中变成一头巨象,四条巨腿托起地球,巨大粗壮的象身撑开天地,将地球稳稳地固定下来。所以,傣族认为地震是因为巨象站久劳累了,于是伸伸脚、抖抖身所致。

英叭神完成了开天辟地的创世业绩后,决定先创造出与自己一样具有高超本领的神,然后再让这些神去开创地球上的万事万物。于是,英叭神又搓下他身上的污垢,与自己的汗水搅合后做成男女两个神。男神名“布桑该”,女神名“雅桑该”,并送给他们一个仙葫芦,命令他们到大地上来开创万物和人类。他们降临大地后,先将仙葫芦破开,把葫芦中跳动的生命撒向大地,大地上立即长出各种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昆虫鱼虾,但是没有人。,他俩又用泥巴合水造人,布桑该捏了三千个男人,雅桑该捏了三千个女人,用水、土、风、火四种物质的精灵灌注到泥人身上,使三千对男女泥人获得了生命。这三千对男女便结成夫妻,繁衍下了今天的人类。

从这则神话中可以看出,在古代傣族人民的意识中,其民族的创世神王、地球、人类都起源于水,这种神话意识当是傣族水文化形成的深层内核。

(二)雨水拯救人类和万物

英叭神完成开天辟地的任务后,将火神安置在一个石山下。火神在石山下熔石炼铁,石水和铁水融合结成夫妻,生下七个火儿子,一出世就跳到天上,变成了七个太阳,将大地烤成一个火炉,人类与万物均面临灭亡。这时,人类中出现了一个勇敢的青年名叫“惟鲁塔”,他用十万斤的巨弩和六根用巨石磨制成的石箭,射下了六个太阳。但六个太阳的尸体落地后变成六条燃烧着熊熊烈火的大江,所到之处,万物均被烧死。人类和动物惨死的哭喊声惊动了高居十六层天上的英叭神,他张开神口,把空气中的潮风冷雾吸进肚子,变成口水吐出来,于是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将地上的熊熊大火浇灭,人类和万物才得以幸存下来。

(三)饮水而孕与崇象习俗

西双版纳傣族对象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视象为吉祥、幸福的象征,认为象能给人类带来风调雨顺和 五谷丰登,因而至今仍有崇象、颂象、祭象的习俗。究其原因,除了历史上曾有过养象以代牛耕的习俗外,还与一则流传广泛的神话传说有关。这则神话名日《像姑娘》,说的是在远古时期,有一个老猎人带着一个女儿在森林中狩猎为生。老猎人死后,其女儿无依无靠只能在森林中采集野菜野果为生。一天,她在森林中走得又渴又累,突然发现一个大象脚印中积满了清水,便扑下身去畅饮一空,感觉十分愉快、舒适。但她回去不久就有了身孕,原来这潭清水是洁白神象的尿液。10个月后,她生下一女,取名为象姑娘。象姑娘长大后经历千辛万苦找到了她的神象父亲,父亲送她一对白牙,里面装满了人类衣食住所需要的全部东西。象姑娘返回人间后与一个年青勇敢的猎人结婚成家,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并繁衍出了子孙后代。

一些学者在分析这则神话的内涵时,认为它反映了傣族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以象为图腾的图腾崇拜阶段,或傣族内部曾经融合过一支以象为图腾的氏族。笔者无意探讨傣族的图腾崇拜问题,但从这则神话中所反映的饮水而孕的想象和傣族崇象意识中所追求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象征意义来看,水这种看似简单的物质,早已被傣族人民赋予了孕育生命的非凡力量。

(四)“圣泉”的传说

2005年1月我到西双版纳州就傣族的水文化做专题调查。州民族宗教局的傣学老专家刀新华先生带我实地考察了位于景洪市的傣族“圣泉”。这里原是傣族历史上景龙金殿国王宫和勐泐故宫遗址。1982年由国家科委投资建立了灵长类动物研究所,后来研究所由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后,遂由研究所向银行贷款投资在此兴建了勐泐傣族园发展旅游业。刀新华先生向我介绍说,这股泉水以前是西双版纳傣族皇家贵族和议事庭官员的专用水,用水洗浴后不仅可以净身止痒,还能富贵吉祥。我捧水洗手洗脸后果然清洌舒服。这里还有两座古老的佛塔,传说一座佛塔里面藏有释迦牟尼佛的头盖骨舍利,另一座佛塔里面藏有释迦牟尼佛的头发。这里的佛塔和圣泉,在整个西双版纳州和东南亚的泰国、缅甸、越南、老挝等国的傣、泰、掸、京、老等同属古代百越集团的民族中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每年都有大批来自东南亚的南传上座部佛教信徒来此朝拜,用圣泉水净手、洗脸,祈求吉祥安康,并用黄布袈裟对圣泉周围保护良好的森林植被进行念经加持,祈求其涵养圣泉水长流不息,永不枯竭。

由于圣泉附件的森林植被保存良好,所以,尽管离圣泉稍远处的后山早已被国营农场种上了大片的橡胶林,但圣泉水从未干枯过,且无论是雨季还是旱季均能保持在同一水位,这一事实更增加了圣泉的神圣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圣泉的保护。

二、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

傣语称水为“喃木”,称雨水为“喃风”,称井水为“喃播”,称山箐水为“喃木慧”,称热水为“喃还”,称冷水为“喃嘎”,称洪水为“喃木老”,称下雨为“风多”……。表明傣族对各种类型的水都有很细致的观察和认知。傣语称风为“垄”,称气也叫“垄”,认为风和气吹在人身上是凉的,因而是看不见的水。风和气会在空中慢漫变化,从看不见摸不着变为看得见摸得着,就变成了雾和雨,最终变成了水,成为人类生存须臾不可缺少的东西。这种对水的理性认识与前述的与水相关的神话及其传说紧密结合起来,就使傣族人民对水产生了一种天然的神圣感和崇敬感,并将水与土地、森林、粮食、生命等重要物质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系列对水的重要性的特殊认识。

傣族称土地为“喃领”,“喃”为水,“领”为土,将水置于土之前,是因为傣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无水之土,植物不能生长;有水之土,才有利用价值。

傣族谚语云:“先有水沟后有田”;“建寨要有林和箐,建勐要有河与沟”;“树美需有叶,地肥需有水。”正确揭示了水在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另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古代,傣族人民在开发自然资源以获取生存的长期实践中,就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形成了自己的生态文化观。这种观念的主要内容是:

(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森林是父亲,大地是母亲,天地间谷子至高无上”。

(二)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处的关系,其排列顺序是:林、水、田、粮、人。“有了森林才会有水,有了水才会有田地,有了田地才会有粮食,有了粮食才会有人的生命”。

(三)基于以上认识,人类应该保护森林、水源和动物,选择寨址时要考虑三个条件:一是有山林,二是有水源,三是有可以开垦良田的平坝。

这说明傣族人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包含有许多科学合理的因素。对景洪市勐罕镇曼远村的调查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在曼远村,通晓本民族历史文化而又充当着沟通人神联系中介角色的祭师“波章”老人对我讲了两个观点:

(一)傣族最尊重的有5样东西,一是佛,即菩萨;二是经书;三是佛爷;四是佛塔;五是大青树。大青树在所有傣族地区都是神树,没有人敢砍,人一旦触犯了大青树,非死即病。

(二)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林、水、田、粮、人的排列顺序,不仅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关系的反映,也是人与鬼、人与神和谐共处关系的反映。在傣族人民的观念中,林、水、田等自然物都有神灵,其中,树神“绿哈丢瓦达”最大,土地神“埔麻丢瓦达”次之,然后是水神“蛇达”。人必须保证与这些神灵和谐共处,才能在神灵的保佑下获得生存。如果对自然物施加破坏,就将触犯神灵,不仅会受到自然的报复,还会受到神灵的惩罚。

正是基于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故傣族谚语中经常用水来比喻和形容其他事物,或用水来揭示某件事情的本质。例如,“水流自成渠,体劳累、心安逸”,形容每年岁修沟渠后的愉快心情;“下雨与您同打伞,打雷与您躲田房”,“落水不淌走,入火不烧化”,表达对爱情的坚贞;“夫妻吵架如竹筒水倒,父母骂儿如大雨淋身”,教育夫妻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有矛盾要互相谅解,不要记仇; “水和土都是召的”,“种水田、背负担”,不种田的也要“买水吃、买路走、买地建屋,死了,还要买土盖脸”,仅用短短的三句水谚语,就正确揭示出了民主改革前西双版纳土地所有制的本质。

三、中的水崇拜与节庆活动中的用水习俗

正是基于对水的崇拜、信仰及其对水的重要性的理性认识,西双版纳傣族在其与节庆活动中形成了一系列水崇拜的祭祀礼仪和用水习俗。现主要依据笔者在景洪市勐罕镇曼远村的三次田野调查资料,将其中的水崇拜与节庆活动中的用水习俗分述于下。

(一)传统中的水崇拜祭祀礼仪

曼远村傣族万物有灵的传统中包含有多种神灵崇拜。其中,对水的崇拜与信仰的祭祀礼仪主要有如下两个。

1 祭“勐神”、“寨神”活动中的“八月求雨、一月求晴”

“八月求雨、一月求晴”,傣话叫“冷别熬粉、冷景熬烈”,这是西双版纳傣族每年祭祀“勐神”、“寨神”的两次主要活动。傣历8月为公历6月,正值西双版纳抗旱保苗、求雨栽秧的季节;傣历1月为公历11月,正值西双版纳稻谷成熟、忌连绵秋雨、需求晴保证稻谷收割归仓的季节。因此,早在古代, 西双版纳傣族就形成了通过祭祀“勐神”、“寨神”活动来达到“八月求雨、一月求晴”目的的定期祭祀活动。全西双版纳最大的“垄南”神山由最高统治者“召片领”亲自主祭,其祭文中就有“佑护西双版纳一年到头,无论干湿季节,风调雨顺。如今要犁田载秧,不要天旱,祈求苍天降雨,田里水满”的明确要求。西双版纳各勐的勐神由各勐“召勐”主祭,各勐议事庭官员、各勐属“傣勐”寨的村社头人及百姓代表参加。属于“傣勐”寨的曼远村,每年都要派出村社头人和百姓代表去参加勐罕一年两次的祭祀“勐神”活动,在勐罕召勐的祭文中,亦有“八月求雨、一月求晴”的明确要求。

曼远村“八月求雨、一月求晴”的祭祀活动主要集中在一年两次的祭“寨神”活动中。寨神,傣语称“蛇曼”。在西双版纳,由于佛教传播的影响,通用巴利语译音,称“丢拉曼”。曼远村寨神平时由专职巫师“召舍”供养在家中,用一个小篾箩放着红布、白布、蜂蜡、清水和四时鲜花。每月的7、8和14、15四天,要由召舍将小篾箩抬到设在村后“垄山”中的寨神祭坛去用两个陶制葫芦装清水供奉。村内农户买进猪、牛等大牲畜,或有人口迁出、迁入,都要带一对蜂蜡、一枝山花、一瓶酒去请召舍祭祀寨神。家家户户盖好新房要举行贺新房仪式之前,也要用一个小篾箩装着糯米饭两包、糯米少许、两块肉、五对蜂蜡、半斤酒、几枝山花和一瓶清水,请召舍祭祀寨神后带回家立家神“丢拉很”,家神立起来,才能贺新房。平时寨中谁家人畜生病、田地中稻谷发生病虫害或风水失调,一般都由户主先祭家神,家神控制不了,再带上祭品请召舍祭寨神,祈求寨神来控制。

全寨性的祭寨神活动一年举行两次。第一次在傣历的8月8日(公历6月),此时正是稻田载秧急需雨水的时节,故有“八月求雨”的祭祀。祭祀前一天,便要封锁四方寨门,本寨人不能出村,外寨人不能进村,如果外人不知道闯进村来,就要将其留下并罚款参与本村祭祀。祭祀当天清晨,各家各户要杀一只鸡,用芭蕉叶包好,带一对蜂蜡和几两米,集中到寨神祭坛――村后“垄山”中。

家把祭品放在大树前面的一张小篾桌上。这一天,村社集体要凑钱买一头20斤左右的黑色公猪和4只鸡。猪由召舍在大树前用棍子敲死,鸡用刀杀死,然后用血祭树,并将血泼洒在大树前面的小竹篓中。召舍敬酒献肉后,率领全村男子磕头祷告。祷词大意是:

“寨神请下来,我们准备了丰厚的祭品,请您下来吃。吃好后请您好好地照管我们曼远,管好人、牛、猪、鸡,不要得病,不要死;管好田中的谷子,让雨水丰沛,不要遭灾,不要得病,不要被虫吃,粮食大丰收,家家有饭吃。所有危害人、畜和稻谷的灾害,都请您撵走。”祷告毕,召舍转身面对众人进行米卜。即由召舍从祭品中选出一碗好米,双手举过头顶,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随意拈起几粒米,若连续三次拈出的米都为4、6、8、10等双数,就表明祭祀已达到顶期目的,已请来了寨神;反之,则表明寨神尚未请到,还得再次祷告,再次米卜,直至请到为止。最后,由召舍重申垄山规矩:

(1)不准砍树动草;

(2)不准在此大小便;

(3)除召舍外其他任何人不准到代表寨神所住的小草房那里去。

如有违犯,就要罚当事人2只鸡、一斤酒、5对蜂蜡、一包糯米饭,请召舍到垄山为其祭祀讨福,还要请召舍和村社头人到家中吃饭,并为其拴线祝福。

至此,祭礼仪式结束。祭品除留下少许继续供奉在小草房中外,其余全部煮熟后由全寨男子共餐。第二次在傣历1月8日举行(公历11月),此时正是收割稻谷的大忙时节,再次举行祭祀的目的在于“一月求晴”,感谢寨神的保佑使今年粮食获得了丰收,祈求寨神继续保佑让天不要再下雨了,让田中黄熟的稻谷顺利归仓。第二次祭祀与第一次祭祀内容大体相同,不同的是第二次祭祀的祭文中加进了“求晴”的内容,且祭品只需用鸡而不用猪,全村人也不再聚餐,只是男性老人们集中到召舍家吃一顿饭。从上述内容中可以看出,寨神勐神做为全村全勐的神灵,所“管辖”的事务较多,但保佑风调雨顺、稻谷丰收,是其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因此,傣文古籍说:“没有‘蛇曼蛇勐’(寨神勐神),就不会有人类的诚实和善良,就不会有吉利安康、风调雨顺、年年丰收。一句话,没有‘蛇曼蛇勐’,我们傣族就等于没有了父母的孤儿,没有灵魂的活人。什么生命啊、欢笑啊、吃住啊、寨规家规啊等等,就会像没有了主根的一棵‘戈桑麻’ (麻桑果树),风来摇晃,雨来难挡,最后只有在混浊的风雨和洪浪的冲击中被吞没、沉下、腐烂、肢解、溶化与消失。‘蛇曼蛇勐是我们傣族的灵魂,是我们思想的支柱,是我们祖先的形象……是我们傣族永远的、神圣的和高于一切的东西”。

2 祭祀“水神”

在一年一度放水犁田栽秧时,要举行放水仪式祭祀水神,祈求风调雨顺、稻谷丰收。祭祀时要置备丰盛的祭品,诵读祭文,然后从每条大手沟的水头寨放下一个挂黄布的竹筏,漂到沟尾后,再把黄布拿到放水处祭祀。除了由各条水沟和各村社分别祭祀外,还要由水利总管“召龙帕萨”亲自主持举行对各条水沟与渠道的总祭祀。有一份《杀鸡祭水神祷词》,反映了这一祭祀情况。全文如下:

“今年是吉祥的年份,本官奉议事庭和内外官员之总首领松笛翁帕丙召(召片领)之命令,赐为各大小水渠沟洫之总管。我带来鸡、筷、酒、槟榔、花束和蜡条,供献于境边渠道四周之男女神祗,请尊贵的神灵用膳。用膳之后,敬求神明在上保佑并护卫各条水沟渠道,勿使崩溃或漏水,要让水均匀地流下来并祈望雨水调顺,好使各地庄稼繁茂壮实,不要让害虫咬噬,不要使作物受损。让地气熏得粮食饱满,保各方粮食丰收。请接受我的请求吧!”

(二)南传上座部佛教信仰及其节庆活动中的水崇拜祭祀礼仪

南传上座部佛教从印度经过东南亚传入我国傣族地区后,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成为傣族人民全民信仰的宗教。受其影响,西双版纳傣族的节日也几乎全部成了宗教节日。傣族传统的水崇拜信仰与南传上座部佛教及其节庆活动紧密融合,形成了下列几项与水崇拜密切相关的祭祀礼仪。

1 赕新年,亦即“泼水节”

每年傣历的6月中旬(公历4月中旬),傣族人民都要欢度“京比迈”即傣历新年,亦即泼水节。据有关专家考证,泼水节最初起源于印度,曾经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婆罗门教徒每年有一个宗教节日,要到河边沐浴,以洗去身上的一切罪恶。但是,年老体迈、连走路都困难的人做不到,为此,好心的子女和亲友便到河边挑水回来,为他们泼水洗罪。婆罗门教信徒又认为泼水节是帝释天神降临人间考察凡人善恶的日子,他每年下凡所骑的动物和手中拿着的东西都不一样,人们据此来预测当年农业生产的丰歉,如骑牛拿水壶,就预示雨水充足、五谷丰登;如果是拿着火把,则预示干旱。信徒们看到农业年成的预测后,就互相泼水,以便助天降雨,祈求丰收。

脱胎于婆罗门教的印度佛教传人东南亚和我国傣族地区后,其宗教神话习俗便与傣族传统的水崇拜信仰结合起来,形成了傣族自己的神话传说及其泼水节习俗。根据西双版纳傣族民间传说,傣历新年最早就起源于农耕,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的习俗为的就是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据说,创世初 期,天地不分季节,世间不分冷暖,人类难以生存。创世神英叭派天神“捧麻点腊”到人间制定季节,但他却随心所欲,胡乱刮风下雨,人类种下的稻谷,不是被洪水冲走,就是被暴热晒死。创世神英叭又派“英达提拉”神来接替捧麻点腊的职务。但是恶神捧麻点腊本领高强,他拒不交出权力。善神英达提拉通过恶神的7个女儿了解到恶神的致命弱点,7姐妹因同时爱上英达提拉便决定杀死父亲。一天晚上,恶神睡熟后,7姐妹便拔下他的一根头发将其脖子勒断,恶神的头颅滚下床来,滚到哪里哪里就燃起熊熊大火,7姐妹只有将其轮流抱在怀里才能扑灭火焰,这就使她们身上沾满了恶神的污血。但是,从此以后善神掌管了风雨冷暖大权,他将一年分为旱、雨、冷三季,年年有序轮回,年年风调雨顺,使人类种下的稻谷年年获得丰收。因此,傣族人民便把消除灾难获得幸福的这一天定为全年之首――新年。过新年时,人们为了怀念和感谢杀死恶神的7姐妹,都要泼水为她们洗去身上的污血,扑灭身上的火焰。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泼水节的习俗。

在曼远村,泼水节的头几天,全村人就要洒扫庭院,打扫村寨卫生。泼水节的头一天,全村人要挑清水到寺庙中为佛像洗浴。泼水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一张小篾桌上放上两碗肉、两包用芭蕉叶包着的剁生,半斤糯米饭,当年的少许谷种,以及一些瓜果蔬菜、花生玉米等,送到佛寺中赕佛。同时,家家户户都要背一背河沙,提一瓶清水,在佛寺旁边垒起一个沙堆,沙堆上插一根树枝,用一根长长的棉线一头拴在树枝上,一头拴到佛寺中,并在沙堆前平一个沙台,供上竹笋、肉、饭等祭品。全村人先集中到佛寺拜佛,然后围坐在沙堆周围听佛爷念经,人们一边听经一边将清水滴洒在沙堆和树枝上。赕佛仪式结束后,来参与本村过节的基诺族、哈尼族朋友和外村的傣族朋友纷纷上去抢走祭祀供品,本村人则家家户户争着去抢下一截棉线,接下来便是人们相互泼水祝福。人们认为,新年这天浴佛、赕佛、堆沙滴水和相互泼水,能够助天降雨,求得风调雨顺、稻谷丰收;外村人抢走祭祀供品能把因赕佛而求得的福气带回家去;而本村人抢下的这一截棉线用来拴在果树上,各种果子就不会有病虫害,就会大丰收。

从泼水节的神话传说到曼远村的泼水节习俗都说明,西双版纳傣族的“赕新年”,无疑就是一个助天降雨、祈求丰收的水崇拜和农耕礼仪。

2 赕“毫瓦莎”、“奥瓦莎”,即“关门节”和“开门节”

每年傣历的9月15日-12月15日(公历7-10月),是傣族的关门节时期。傣历9月15日要举行“毫瓦莎”仪式,傣语中的“毫”意为“进入”,“瓦莎”意为“传授佛法期”,毫瓦莎即是“进入传授佛法期”。这一期间年轻人不能恋爱结婚,老年人不能外出走亲访友,寺院中的僧侣也不能外出或返家,故称关门节。傣历12月15日要举行“奥瓦莎”仪式,傣语中的“奥”意为“走出”,奥瓦莎即是“走出传授佛法期”,这天之后,大家便又恢复正常的世俗活动,故称开门节。从的角度来解释,关门节是傣族全体僧俗群众虔心礼佛的时期。在曼远村,除关门和开门两次全寨性的大赕外,还有各家各户进行的“赕撒拉帅”等4种中赕,还有每7天一次的小赕,佛事活动确乎频繁。从农事安排的角度来解释,这一时期也可看做是全村人集中精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时期。因为这一时期恰好是栽插结束直至收割前夕水稻生长和管理的关键时期,用佛事活动作为一种外部规范来禁止人们外出,与傣族群众遵循搞好农业生产的传统道德这种内部规范来约束自己不外出,收到的都是同样的效果,即人们在虔心礼佛的同时也集中精力搞好农事管理。然而,从傣族的水崇拜、水信仰及其水文化的角度来解释,关门节和开门节礼仪亦可看做是水崇拜礼仪。因为这一时期的几乎所有赕佛仪式都要用水,恰好与水稻生长需要灌溉用水密切相关,当然也与清水所象征的清吉平安密切相关。这里仅以比较典型的毫瓦莎即关门节仪式说明之。

在曼远村,关门节的头一天,全村每一个老人都要准备一挑清水,用当地特有的一种香竹浸泡在水中,直至清水变香,然后挑到寺院中为佛像洗浴。第二天凌晨三、四点钟,各家各户都要派一个代表到水井里打一瓶清水,与早已准备好的蜂蜡、肉、饭、山花等祭品一起放置在一个小篾桌上,早早地就抬到佛寺门口去等着,谁去得最早,天神就会更垂青于谁。待全村家家户户的篾桌都围着佛像支好,人到齐后,祭师“波章”便宣布关门节仪式开始。首先由波章率全村人拜佛,接着由波章向大佛爷转达群众祈求风调雨顺、清吉平安的世俗要求,再由大佛爷转呈给佛。整个过程都是先由波章讲一段,然后大佛爷又讲一段,如是者四、五次,最后由大佛爷率全村人拜佛,全村人依此到佛像前敬水后仪式结束。所带祭品全部供奉在寺庙中。关门节的第三天下午,老人们再次挑水到寺庙中给大佛爷和小和尚洗澡,洗完澡后,僧侣们全体“关门”,不能再外出或返家。

3 洗塔求雨

曼远村“波章”老人对我讲,根据佛经记载,很久很久以前,连续几年天上都不下雨,于是,地上的人、蚂蚁、蜜蜂等万事万物各自的主便联合起来,上天去跟天神“帕雅天”谈判。最后达成协议,天神要在每年的雨季降雨,而且要在夜里下,白天不能下,否则人们无法干活。因此,在曼远村,如果已到稻谷栽插时节天上仍不降雨,人们便认为这一定是天神疏忽所至,于是便要举行洗塔求雨仪式。届时,家家户户都要预先准备好遮雨的草帽和雨伞,然后每家挑一挑水到村子后山的佛塔上去。在塔前面放一大盆水,把寺庙中的菩萨请来水盆中,用木头做一条鱼,用火碳画上鱼鳞,由大佛爷拿着鱼沿水盆转上几圈并念颂经书,然后用水洗塔,佛塔便会将人们求雨这一信息转达天神,天上很快就会降雨。据说,本村佛塔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求雨非常灵验,人们挑水洗塔后,天上通常便会降雨下来。

四、人生礼仪中的用水习俗

正是基于对水的信仰、崇拜及其对水的重要性的理性认识,西双版纳傣族在人生的一系列重要关口,都形成了与水信仰和水崇拜密切相关的用水礼仪和用水习俗。

1 出生用水

婴儿一旦脱离母体,呱呱坠地,专门的接生婆和家人便要急忙用温水给婴儿洗澡,一方面洗去污垢,另一方面也祈求各方神灵保佑其清吉平安。如果产妇缺乏奶水,人们就会去找一种名叫“帕宾”的长不大的小树,将其树皮、树叶拿来用泡米水煮成药水给产妇喝下,据说这种药水能够催奶,产妇喝下后,就能产生大量奶水。

2 升和尚用水

傣族的风俗范文 篇七

关键词:德宏;傣族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宗教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245-02

在民族文化遗产面临着不断强化的保护和发展双重压力的今天,如何实现二者间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新趋势。2006年,芒市傣族剪纸被列入首批公布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8月,22种中国剪纸联合申遗成功,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中国剪纸的子项目之一,芒市傣族剪纸也有幸紧随其后入选非遗成功。在旅游开发的驱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中各种盲动、无序、变形的行为和现象依然存在,有些地方甚至比较严重,其结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和难以修复的危害。

一、傣族剪纸的历史

在云南傣族地区,剪纸习俗源远流长。主要流传于德宏州芒市、瑞丽、盈江等傣族聚居的地区[1]。起源年代已无从考证,但傣族剪纸其最早的图形样式源于傣族祭祀仪式所用的纸幡,其发展的历史与傣族的历史文化发展是并存的[2]。公元14世纪下半叶到15世纪,佛教传入傣族地区后,傣族剪纸的风格逐步发展完善并在更广泛的地区流行开来。后来在佛教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充实发展,形成完善的剪纸面貌并广泛用于祭祀、礼佛、丧葬、喜庆及居家装饰等方面[3]。在芒市,几乎每个村寨的傣族村民家家户户都有人能剪纸。傣族剪纸内容多与傣族所信仰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和生产生活有关,剪纸的内容多涉及佛经故事、民间习俗、民间传说和边疆风物等,带有强烈的个性、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这个地区的剪纸艺术,深入民心、雅俗共赏、世代相传,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是植根于当地百姓心中的本土的原生态的艺术形式。

二、傣族剪纸的特色

与人们所熟知的中原剪纸不同,傣家人不但剪纸,还把剪纸样式做了进一步衍生,如剪布、剪金属等,这些剪纸之大足可以做建筑部件。除了常见的一般剪刀外,傣族剪纸还使用特制的刻刀、凿子和锤,剪纸可达8层以上。傣族剪纸分“剪”与“凿”两种方法,剪无需稿样,随手可剪;凿则需稿样,按样制作。剪纸的内容,大都代表吉祥的内容,有各种花果、佛塔、佛像、佛经故事,还有孔雀、大象、菩提树等动植物。芒市傣族剪纸,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和传统,过去,几乎村村寨寨的傣族人都能剪一些简单的剪纸用于祭祀和赕佛。每当逢年过节,傣族人民家家户户的堂屋佛龛上都插有各式各样色彩鲜艳的“喳”和“董”(五颜六色的剪纸条),寨头村尾都立有大小不同的各种图案的剪纸吊幢和凤尾竹相映,迎风招展,佛寺内外、挂灯、吊幢、佛幡以及各种各样的赕佛礼物上,都有精致的剪纸花边装饰图案。

在实地调查中,笔者多次走访了德宏州芒市城区佛寺及附近风平镇弄么村的傣族村寨,从佛寺、奘房到普通的农户家中,随处可见剪纸的踪影,其中以寺庙中的剪纸使用最为繁多、精美。进入寺庙中,就会在门上、檐边、墙面、顶下、柱旁、台前等处所,看到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剪纸:为佛宝遮阳挡雨的宝伞;大和尚讲经时扶持的“伟召”(长柄圆扇);长达数米、从寺顶垂到人们头顶的“冬”(长幡);梁上一排排悬挂的宝灯;还有奘房供品、佛龛装饰、门笺等等,都是笃诚的信徒精心制作后,送入寺庙以表诚意的。寺庙的建筑外观,也大量运用了剪纸特有的镂空形式进行装饰,并在墙面、柱脚、窗框刻画有剪纸形式的图案花纹。傣族剪纸造型艺术的最大特征是简练概括、夸张传神、构思大胆,作品风格古朴、粗犷、自然,地域感强,保留着较多的傣族古老文化传统痕迹和民族风俗,体现了民间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

三、傣族剪纸的用途和题材

傣族剪纸大多数用作“赕佛”的供物和寺院的装饰,多贴于寺庙中的神幔、神树及旗蟠上。作为信徒们敬神拜佛的供物,剪纸内容以宗教题材和僧侣生活场景居多,有佛像、佛塔、寺院、菩萨、天神、菩提树等纹样和描写拜佛、赶摆等宗教民俗活动的画面;动植物纹样有大象、孔雀、牛羊等,展示亚热带自然风貌的。形式上傣族剪纸以伞花、墙花、挂灯、吊幢、佛幅、佛盒花为多,是傣族社会风貌和民俗风情的折射。

傣族的剪纸艺人用布、绢、的确凉等面料制成“佛伞”,赠送佛祖象征人佛有缘;居民家中的祭神供品,由民间艺人自我创作、自我使用。这些技法娴熟的剪纸作品除佛像和“金水”外,还有傣家献给娶亲的双鱼剪纸,有向佛祖表示信念的,“荷瓶有鱼(吉语谐音——成双成对)”;悬挂在佛祖两旁的“灯彩”大部分装饰用剪纸来组合。傣族剪纸这种特殊的功能,使剪纸的选题内容均带有浓郁的宗教意味。傣族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傣家人制作出充满灵性的剪纸,作为与自然、与神灵、与佛交流的语言,佛界人间难以分离,佛祖神灵就在身边隐现,常常是心动神知,佛过人觉[4]。

以德宏州芒市的部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思华章的金属“剪纸”为例,布剪、金属剪的产生,有效地拓展了傣族剪纸艺术的生存空间,是傣族剪纸技艺的延伸和发展。思华章的作品,是随着剪刻工艺改良后出现的新型“剪纸”形式,其特点是以金属材料取代了传统的纸张做为镂空的表现媒介,主要用于宗教祭祀,以经幡、佛伞、佛龛等祭祀用品为主[5]。在表现技法上,傣族剪纸有着构图大气丰满,造形浑厚概括,图案匀称得体,线条变化流畅的特点。其不仅注重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在布局上还注重繁与简、 疏与密的合理分布。不仅能成熟地运用线线相连的阳纹好和线线相连的阴纹手法,还能兼用不镂空的刀痕线条,达到充分表现物象质感的目的。

四、傣族剪纸与民俗习惯

傣族剪纸在德宏当地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一年中的各种节庆,以及人的生老病死都形象地融会在剪纸的各色纸布之中。从剪纸内涵到外在表现形式诸方面折射出傣族人民的历史文化传统、审美追求和独特的民族精神[6]。少数民族地区剪纸艺术本身就含有民族文化的养分,因为它们的资源就植根于民族民间文化的沃土。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积淀,利用通感联想造型、互渗思维方式创造综合形象,包含民俗风情、传统习惯等特征[7]。在云南德宏,傣族剪纸是许多少数民族喜爱和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它们走线匀称,阴阳布局妥帖优美,刀法干净利落充满野性,表现着傣族人民纯净质朴的心灵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傣族的民间剪纸,用于宗教活动的较多,如伞花、墙花、纸扎、挂灯吊幢或幡、佛龛剪纸、奘房供品、门笺、门神等形式。另外,在建筑装饰、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婚丧习俗等方面,剪纸的使用也很普遍。特别是佛寺中的剪纸,常用金箔、银纸及各色彩纸剪出一些人物众多、装饰华丽的大型剪纸,表现佛界的庄严恢宏。另一种用自制白棉纸成叠剪凿的剪纸,则线条粗放、造型单纯,多以人、牛、马、象、塔等重复排列,似只为“人旺年丰”的祈愿而存在。

五、傣族剪纸的传承与保护

傣族剪纸在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极其珍贵。傣族剪纸的传承,除了少数民间艺人具有明确的师徒授受关系外,一般都是在傣族特有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下,从小耳濡目染,逐步自学而成。在现代各种外来文化浪潮地冲击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正变得越来越狭窄,目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傣族民族民间艺人屈指可数,后继乏人,面临着现实传承困境。

首先,要对傣族剪纸目前的分布状况、民俗环境、宗教习惯、保护现状等问题展开调查和信息收集,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等各种方式,对傣族剪纸及其所属的民俗文化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资料记录;进行科学全面的研究,逐步建立相关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料库、数据库和网络服务平台;建立较为完备的民间艺术、民间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体系,将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发展提到日程上来,使之能尽快得到有效的保护[8]。

其次,应将技能高超的民间剪纸艺人授予民间艺术家称号,鼓励他们带徒传艺,编写适合当地民众学习的教材,结合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多方面力量进行学习研究,共同开展傣族剪纸艺术保护工作。

傣族剪纸的保护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全面静态的保护,把所有在民间流传的傣族民间剪纸遗产都用科学方法记录下来,把民间剪纸成果当作珍贵文物搜集起来,放进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保护起来,但只是作为文物还是不够的;还要同记录此作品的创作过程,艺人的创作经验、作品的社会功能,历史内涵及其有关的民俗等等。二是重点的、动态的保护,使它适应人民的现代生活的需要,既保护它传统的优点又进行创新,从而能产生新的艺术生命。

参考文献:

[1] 张公瑾。傣族文化[M].长春:吉林出版社,1986.

[2] 潞西市文化体育局。傣族剪纸[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9.

[3] 刘岩。南传佛教与傣族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

[4] 刀莹。人、佛、自然的交融——傣族剪纸特色[J].装饰,2001,(1).

[5] 马楠。德宏州傣族剪纸及其手工艺文化[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

[6] 郝云华。德宏傣族剪纸探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