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高考家长帮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从前慢读后感(精彩8篇),希望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从前慢读后感 篇一
读了李清照的《声声慢》词,突发其想,写上几句,这是李清照晚年的词,是一首极度伤感的词。写词的时间是暮秋季节,是在思念心上的人,一般常理分析是在思念她因战乱分离的丈夫赵明诚,我想我们不应该去虚设立场,至少思念心上人是不会错。就词论词,全词分了四部分,每部分都贯穿着浓浓的秋寒。以秋寒的背景让人带入极度的伤感和忧愁。
第一部分突出了“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这八个字,一是说明秋天结束,冬天来临时候气候是突然变化的,作为我们普通人,天冷管天冷多穿些衣服也罢了,可是作为一个思念心上人的人就不一样了,在这种气候突然变化的时刻,更会去惦记自己心爱的人,而且最难将息,最难将息就是最难做到不去惦记他。前面用了许多叠音词,只是为后面“乍暖还寒,最难将息”作铺垫,突出了一个冷与愁。
第二部分用了二个物景,酒与雁,酒是消愁之物,又是驱寒之物,可是在这里作者却认为“怎敌它、晚来风急!” 愁也解不了,寒也驱不了,更进一步渲染了伤感的气氛。接着写大雁,大雁是秋天的象征,秋天即将结束,大雁就要往南飞,到暖和的南方度过冬天。大雁又是书信往来寄托的象征,现在大雁要走了,好象是旧时相识,可是大雁无法带去我对心上人的深深思念,此景此情,真不叫人伤心致极。伤感情绪的渲染再一步推进。
第三部分是用了满地黄花和梧桐细雨二个景物,满地黄花是写秋风扫落的菊花,以憔悴的黄花自喻,当自己容颜憔悴,残花败柳的时候,还有谁会来关心她呢?所以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命运只有走向孤独,走向寂寞,这样的景遇,即使是从早晨盼望到天黑,也只能独坐窗前,痴痴发呆。可是在秋风秋雨的时刻,特别触动人情感的是那梧桐更兼细雨,在黄昏时候,点点滴滴声音,实在让人伤感啊!读到这里,我不仅感叹世事的艰辛,更被作者真实环境的渲染而流泪长叹。
词的最后还是积极意义的,次第是层次意思,这次第就是作者写这词的一段一段层次,作者认为这层次无非是在写一个愁字,这是对词意的高度概括,可是,笔意一转,“怎一个愁字了得”仅仅愁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就算是我的感叹吧!这里也可以看出李清照还是个坚强的女性,她没有完全屈服于自己的悲惨命运。
从前慢 篇二
学龄前,我生活在老城区。
房子因时光的流逝而变成灰色,铁栅栏因年代的满分作文网久远而布满红锈,孩子因光阴的流逝而告别童年。
老城区,老啊。
老人们搬来几张小木椅,拿来几把老旧的蒲扇,慢慢摇。夏日的阳光穿过老树的绿叶,投在开裂的柏油路上,留下一个个金色的光斑。似韶华辗转,却又在老城区搁浅,人们不紧不慢,按自己的想法把生活过好。
近处传来阵阵老旧的收音机声。老人们拿宝贝似的,小心翼翼地端出一个老古董。把已经有锈迹的天线竖起来,再轻轻扭动一个脏兮兮的按扭。老爷子便开始磨牙,咿咿呀呀的京剧声在蝉鸣声中愈发响起来。
老人们慢慢消磨时间,孩子们却等不及,他们要抓紧时间玩耍。
斜阳微射,幼儿园刚刚放学,小孩子们在草坪上撒欢儿。到处都是笑声、尖叫声……大人们笑眯眯的,一边聊天,一边看着奔跑跳跃着的年少的影子。
从前啊,有一个孩子,很满足地舔着她的棒棒糖,一股熟悉的甜味在她舌尖上蔓延开来……
从前啊,有一个孩子,很委屈地盯着掉在地上的冰棒,让姥爷给他再买一根……
有的往事,可能遗忘,有的,缠绕在心上……
从前慢作文 篇三
今天看《中国好歌曲》听到一首歌《从前慢》,歌词写的特别好“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细腻的歌词写出了一个很细小的场景,很有画面感。
下午陪朋友吃饭的时候突然就想起自己的小时候。从前,我还在外婆家住的时候,记忆中外婆说,她有七个妹妹,两个弟弟,一个亲生的,一个抱养的。外婆那个年代,一个农村家庭十几口人很正常,好像那个时候还没有计划生育,人多劳力就越多。外婆经常带着我去她的妹妹家里串门子,一去就是好几天,我也就理所应当住了下来。去的次数多了,每一家都特别熟,渐渐的她们村的小孩都成了我的小伙伴。每次在四姨婆家吃饭,她总会拿出我专用的碗和勺子,中午吃面条,一条面就是一碗饭了,我可以吃上好几碗,吃完了就嚷着去厨房盛饭,向大家炫耀我吃的最多,这大概也是小时候的一种乐趣吧。长大了,不常去她家,但是每次去了,小时候的事情便成了四姨婆和我妈必谈的话题,我常常拉个凳子坐在旁边,听着,回忆着……
如果有时光机,我想再回到小时候,我和四姨婆家的隔壁的'双胞胎姐妹一起踢着瓦片,丢着沙包,对门的那个长着大眼睛的傻弟弟跑过来捣乱……
我和外婆去看生病的三姨婆,去六姨婆家,她家有大彩电,她最喜欢听我唱歌了,每次去了都被她拉着去唱歌,唱着唱着天就黑了,我就又被留宿了。
从前外婆还在,我去过她的几乎所有的妹妹家;从前我还在外婆家,我熟悉她们村每家每户,能清楚的记得每个人怎么称呼;从前外公还在,我熟悉村里所有的小河小溪。从前的日子过的很慢很慢,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会离开,什么时候长大可以去找妈妈,但是我没有意识到,外婆却老了,病了……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是的,有了妈妈却没有了外婆。
从前慢读后感 篇四
最近抽空看了《思考快与慢》一书,书中提出了一个概念,人的大脑思考有“快”和“慢”两种模式,系统1的运行时无意识切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个人觉得“快”和“慢”两种模式定义的并不好,应改为“非应激态”和“应激态”更加恰当。
总所周知,动物对于外界的信息的生理反应通常由三种模式“非应激态”,“应激态”,“僵直态”。而基于大脑这一生理结构存在的事物,思维模式当然也是符合这个说法的。
老虎处于安全的环境下,处于”非应激态“浑身放松,身体舒展。
老虎在捕猎中,处理”应激态“,腰背弓起,瞳孔微缩,身体伏低,释放大量肾上腺素,随时准备进攻(应激态有两种常见策略,hit or run攻击或者逃跑)
而如果”应激态“并不能解决问题,甚至身处必死局面。那么动物就会进入第三种状态,”僵直态“。身体强直不得动弹,类似于假死的状态。
而思维模式对应以上也有三种形态,开头说到的两种不再赘述这里补充一下第三种处于”僵直态“的情况。处于”僵直态“思维会陷入短路懵逼状态,通常还会带有情绪抽离等特征。
从前慢作文 篇五
从前马车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那个时代,没有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没有沉迷游戏无法自拔的少年们,没有短视频满天飞。从前,时间都很慢,人们经常能够为身边的美好而驻足。在那个不是以享乐为主动时代,即使人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生存,他们也总对未来和生活充满了向往。如果我们正在从前的时代,也许会在放牛时等待西下的夕阳,躺在田里里感受山谷吹开的清风,和小伙伴们愉快的玩耍。节奏是那样的慢,那样悠闲。
现在的我们,似乎都被这个时代禁锢住了灵魂。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和工作中,不停的迈着步子去思考“如果我不这么做,那么我以后就不能……”,这是个充满压力大时代,一个人们几乎把短暂的精神愉悦当做存活的意义的时代。很少会有人抬头仰望那片蓝天,给自己一些休憩的时间,去全神贯注地读一本丰富精神世界的书籍。“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无论是人还是物,在当今这个时代凡是和真情实感有关的东西都变得格式化,人们仿佛是为了社交而社交,在这个利益至上的时代,真情只在某些角落温暖人心。社会进步的同时一些事物也会有暂时的退步。或许是因为经济发展过于迅速,是因为手机,因为短视频让人产生的多巴胺,人们无法静下心来,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躁动。
或许,我们真的该反思自己,我们多久没有和自己有一次独处了,多久没有真情实感地开怀大笑了,多久没有把自己的心投入到热爱的事物中去了?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一份子,时代早就了我们,我们也构成了时代。我们或许应该找个时间,让自己排除所有的不喜欢,不喜欢的人际交往,不喜欢的为利益所奔波,真真正正的静下心来欣赏这个世界,世界没有变,变的只是这个社会,社会也仅仅是大千宇宙的一叶扁舟,而人却是有自我意识的生灵。何时我们能回到那个慢慢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各方面发展才能真正得到肯定。
从前的时光很慢,现在的时光也慢,只不过是我们自己加快了脚步,所以,朋友,放慢脚步吧,我们来到这个世上绝不是为了完成人生任务那样简单,我们需要体验,需要思考自我,需要更加富足的精神世界。
从前慢作文 篇六
爷爷去世以后,爸妈就让我多去陪陪奶奶,而我每次去奶奶家,她都会跟我说一些心里话,而这些心里话中,我最赞成也最有感受的就是——我们这一辈人啊,没有你们这一辈人容易交心,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没有手机,没有这么发达的科技。如果两个人相隔的有点远,那就很难联系到。
我问过奶奶:“奶奶,那时候没有火车和高铁吗?”奶奶听后摇摇头说道:“我们那一辈人,想要联系到对方,只能通过信鸽代送。哪像你们这一辈人,打个电话就能联系上。”
我听后,感觉好像是有那么一点点道理,但是我又觉得,老一辈的感情,更加可贵。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细水长流的感情,才能长久,第二,从前的人,要见一个人很难,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懂得了珍惜。第三,那时候马车慢,一辈子就这么短,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可能奶奶羡慕现在的孩子,能够生活在这样幸福的生存环境里,但是我想,更多人可能更加羡慕老一辈的坚贞不渝的感情。要知道,现在的感情,来的快去的也快,还不认识就随便加微信聊天,过了几天就说做朋友,可往往这样“热火朝天”的感情,都不怎么长久。毕竟感情,经不住考验的,永远不能算是真正的感情。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都不能坏了三思而后行的规矩。
不只是奶奶那一辈,其实我比较庆幸自己生在90年代,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时候的经济条件,比奶奶那一辈好,那时候也没有什么手机,根本认识不了什么网友,跟别说有什么风险了。有的,只是能够看得到摸得着的好朋友,而这样的朋友,都是和自己很合拍的,与网上交友,有很大区别。
慢,才能交到真心,也才不会选择错。慢下来,你才知道什么人值得相处,值得交往。
如今的社会,感情过于泛滥,慢慢的一点钱都不值,相反,奶奶那个时候,感情选好了就是一辈子,他们不受任何的束缚,只因为他们对彼此都是真心的。即使从前慢,做什么都慢,就连送朋友一条围巾,都要自己做手工完成,但是那样稀有的感情,在这个时代,早已经不复存在。
从前慢读后感 篇七
在看昆德拉的《慢》之前就时常被告诫道:不可以停下来。
师说:一旦停下脚步,就会有你无法想象的敌人和对手赶超上来;友说:只有紧绷在弦上才能保证发射的那一瞬间产生强大的动力;父母说:只有不停止,才能保持相对的平稳,才会不跌倒。
老师们偶尔会说我是个痴子,因为他们认为我不懂得把握时光,一直给自己放着长假;朋友们偶尔会觉得我是个另类,当大伙都在为人生打拼,听着时间滴滴答答地在教室后墙上游走的时候,我还有闲情雅致在操场的跑道上遛遛我的。人生;父母们偶尔会觉得我不争气,一直在路上拖拖沓沓,不懂得把握机会。
我只是笑笑,不否认,却也不觉得羞愧。
我记得弗朗索瓦·里卡尔说《慢》是一部用“最直接、最不花哨”的语言写成的。现在想想其实我也是属于慢调子的享乐主义者,活在当下,享受生活,即使是站在大家都不认同的最不正经的舞台也无妨。我愿意停下来,去剖析自己的过去,去发现自己的丑陋并感到羞愧。
看完《慢》后我就更加确定,偶尔我是可以停下来的。
从前慢读后感 篇八
这首诗这样写的: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很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能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笔者的`脑海中立刻出现一幅画面,小镇的早晨,天色尚早,只有卖豆浆的夫妻开始忙碌,为冷清的街道增添了一些热腾腾,没有脚步匆匆的行人,没有人声鼎沸的吆喝,一切都是慵懒的,慵懒中却透着难得的舒服。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慢生活”,笔者窃以为,现代人的生活因为各种各样的压力,总是脚步匆匆,生怕延误了什么。我们总能看到,饭桌上、马路上、会议室里,总是忙碌紧张的神情、急匆匆奔波的身影。偶有假期休息,旅游途中也是匆忙拍照、匆忙上车、匆忙赶往下一个景点。就连孩子也被迫加入这个匆匆的社会,被迫快速长大。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是急匆匆地出发、急匆匆地赶路,却忘记停下来问一问自己的初衷是什么?梦想是什么?在这个物质和功利的社会,从孩子开始,所有的事物就标记了“有用”和“无用”的标签,所以伴随着孩子成长的就是语数外、琴棋书画,却忽略了孩子的天性就是花草、树木、流水和泥巴,就是脏兮兮的小手、仰着头带着纯真笑容的小脸。孩子如此,大人更不必说,我们有多久没有停下脚步,看一本书,观一次落日,和一只流浪的小猫对话,或者与家人一起牵手散步?亦或者,什么都不想,泡一杯清茶,发一下午呆。
在这样快节奏的时代,让生活慢一点吧,纵情山水之间,追逐花谢花开,放下焦虑的心情,让孩子慢慢长大,让日子慢慢流过,不功利,不浮躁,不算计,这样的生活才会更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