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高考家长帮为小伙伴们带来的《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精选9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定的启发。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 篇一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3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
2、学会使用关联词。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陶行知的名言。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孩儿们,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个渴望进步的人,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呢?今天,我们将学习的课文,会详细地告诉你。
揭题:(撕掉26、陶校长的演讲演讲上的纸)
介绍陶套行知:
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创办了“晓庄”、“育才”等一批学校,培养了一批批、一代代人,创作了一部部教育著作,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不朽的贡献。
二、初读课文
出示:这是一篇演讲稿,那什么是演讲,演讲又有什么特点,文章中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是分哪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呢?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子音、读通句子,作好记号,回答问题。
2、讨论理解演讲的特点。
(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演讲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和鼓动性。演讲的内容贴近生活,讲的是真话。演讲中带有强烈的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主要谈的是“每天四问”,分别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谈有没有进步这个问题。)
3、出示词语
健康 本钱 寻求 崇高 理想 否则 持久 锻炼 合理 作息 树立 筑起 坚固 堡垒 造福 专心致志 坚忍不拔
意志力 彼岸 担任 影响 承担 值日 值勤 管理 培养 责任心 基础 稳定 公德 私德 激励 鞭策
即使……也…… 既要……也要……
三、指名读课文
1、叫六位同学起来读课文,其他同学听他们读,并思考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
2、第一自然段提出演讲的内容是“每天四问”
第2—5自然段让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理”四个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
第六自然段希望学生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
3、自由读课文
4、逐段齐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指导写字
陶、演、炼、彼、稳都是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堡、垒上下结构,上大下小。
陶里面是缸的左半不是“凶”、“金”第九画是竖折。
炼右边是不能写成“东”
板书: 26、陶校长的演讲
健康
学问
每天四问 工作
道德
激励、鞭策长足进步
(第一范文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陶校长)
此文转载
陶校长的演讲 篇二
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定
1 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26课《陶校长的演讲》,是陶行知先生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辞真意切,极有鼓动性,感染性;结构上,按“总----分----总”方式谋篇,以“问什么、为什么问,怎么办”方式构段,十分整饬。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陶冶情性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2 教学目标
根据新大纲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其中“韧”字只识不写),理解生词;
2 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复述课文;
3 情感目标:
a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复述课文,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b 积极主动的探索新知。
3 教学重点: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
4 教学难点:体会句子间的联系。
二、教法与学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精神,基于脑科学研究的新突破以及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打算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围绕“学法指导”这一核心,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开发全脑为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学生饶有兴趣的说、演、读,来代替教师单一的讲、管形式,在艺术的熏陶下激发学生想象,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
为此,我打算从师生两方面做好如下准备:
师:小黑板、投影片、录音带《双手和大脑》。
生:搜集陶行知的有关资料(用以扩大预习范围,降低难点、激发兴趣、了解背景)。
三、教学程序
(一)激趣揭题,质疑定标。
揭题板书后,首先在由弱渐强的《双手和大脑》乐曲声中简介陶行知,可以达到消除情绪性学习障碍的目的。
“疑,思之始,学之端”,可以对学生发问:“看到题目,你首先产生那些疑问?”根据学生的疑问,巧妙地交代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读中学读。
词义的模糊性和概括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原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应该首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读后讨论演讲的特点和演讲稿的格式。通过反复朗读,做到读中知大意、理脉络;读中查字典、剖形探义,掌握生字词。
以上为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三)研析结构,精读感悟。
刘勰说得好:“观文者批文以入情。”阅读教学中应该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可以扣“问”展开,结合学法指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指导学生读中悟情。
1 细读悟理
(1)整体理层次:做到思之有序。这部分可分三个环节:a 提供自学材料;b 个人尝试练习;c 小组交流反馈。
根据重难点和第一课时中存在的问题,投影出示自学材料:
自读“四问”,分组学习,利用列表理清层次后,再抓关键词朗读体会。
问什么为什么问(结合希望)你将怎样做
(2)研读悟学法:读中解惑悟情。这部分采取教、扶、放的方式,也可分为三个层次:a 导读“问身体”;b 导学“问学问”;c 自学三四问。
a 导读“问身体”:
a 交流“问什么”,指导读好问句。
b 抓关联词,解决“为什么问”。具体方法:先出示没有关联词的句子,学生填词悟理后,再适当引导:要想实现崇高的理想,必需(怎么办)----------------,否则(会怎样)-----------------。
c 结合陶校长的“希望”,说说“你将怎样做”,变被动的接受为主观上的积极探索。
d 指导朗读。
e 总结学法:据问题,找句子。
读句子,划词语。
读词句,悟情理。
b 导学“问学问”:
a 尝试自学;
b 交流反馈:1 读好问句;2 找关联词,体会“为什么问”;3 结合陶校长的希望,讨论“你将怎样做”并适当拓展延伸:除了课文上说的,你还有哪些好方法使自己的学问进步?
c 强化迁移:1 读出自己的体会;2 再次强化总结学习方法。
c 自学三四问:
a 按同样的方法自学三、四问,作标记准备提出不懂的问题。
b 组织交流:点播关键词,练习课后练习4,谈谈内容,读读课文。
2 精读悟情
a 任选一问,读出自己的体会。可以说,可以演,可以读,也可以背,使每一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b 组织复述其他“三问”。
以上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四、总结迁移,形成积淀。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可以利用第六小节总结“四问”,帮助学生体会“演讲”的感情,并且利用演讲等方式,指导读出这种亲切、关切、爱护和充满鼓动性感情的语句。接着,帮助学生从课文内容和学习方法两方面进一步总结:谁来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然后,进行迁移性训练:根据文中“四问”,以某一天为例作出回答。
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为此,可以用这样的问题总结全篇课文:你认为自己这几节课学得怎么样?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继而,根据学生情况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
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我布置的课外作业是:继续搜集有关陶行知的资料,准备召开“我眼中的陶行知”知识交流会。
五、板书:
总之,我力图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做到书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提,分析让学生讲,道理让学生悟,学法让学生去总结,最终达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创造。
《陶校长的演讲》解读 篇三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语《陶校长的演讲》是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身,以此激励和鞭笞自身不时进步。演讲稿辞真意切,极有鼓动性,感染性;结构上,按“总——分——总”方式谋篇,以“问什么、为什么问、怎么办”方式构段,十分整饬,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陶冶情操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二、教法与学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精神,基于脑科学研究的新突破以和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打算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围绕“学法指导”这一核心,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开发全脑为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学生饶有兴趣的说、演、读;来代替教师单一的讲、管形式,在艺术的熏陶下激发学生想像,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发明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情积淀的四重境界。
为此,我从师生两方面做好如下准备:
师:小黑板、投影片、录音带《双手和大脑》
生:搜集陶行知的有关资料(用以扩大预习范围,降低难点、激发兴趣、了解背景)。
三、教学程序
(一)激趣揭题,质疑定标
揭题板书后,首先在由弱渐强的《双手和大脑》乐曲声中简介陶行知,可以达到消除情绪性学习障碍的目的。
“疑,思之始,学之端”,可以对学生发问“看到题目,你首先发生那些疑问?”根据学生的疑问,巧妙地交代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读中学读
词义的模糊性和概括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原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身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应该首先让学生带着自身提出的问题读书,读后讨论演讲的特点和演讲稿的格式。通过反复朗读,做到读中知大意、理脉络;读中查字典、剖形探义,掌握生字词。
(三)研析结构,精读感悟
刘勰说得好:“观文者批文以入情。”阅读教学中应该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可以扣“问”展开,结合学法指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指导学生读中悟情。
1、细读悟理
(l)整体层次:做到思之有序。这局部可分三个环节:a提供自学资料;b个人尝试练习;c小组交流反馈。
根据重、难点和第一课时中存在的问题,投影出示自学资料:
自读“四问”,分组学习,利用列表理情层次后,再抓关键词朗读体会。
(2)研读悟学法:读中解感悟情。这局部采取教、扶、放的方式,也可为三个层次a导读“问身体”;b导学“同学问”;c自学第三、四问。
a导读“问身体”。
a交流“问什么”,指导读好问句。
b抓关联词,解决“为什么问”。具体方法:先出示没有关联的句子,学生填词悟理后,再适当引导。要想实现高尚的理想,必需(怎么办) ,否则(会怎样) 。
c结合陶校长的“希望”,说说“你将怎样做”,变被动的接受为主观上的积极探索。
d指导朗读。
e总结学法:据问题,找句子。
读句子,画词语。
读词句,悟情理。
b导学“问学问”。
a尝试自学。
b交流反馈:①读好问句;②找关联词,体会“为什么问”;③结合陶校长的希望,讨论“你将怎样做”并适当拓展延伸;除了课文上说的,你还有哪些好方法使自身的学问进步?
c强化迁移:①读出自身的体会;②再次强化总结学习方法。
c自学第三、四问。
a按同样的方法自学第三、四问,作标志准备提出不懂的问题。
b组织交流:点播关键词,练习课后练习4,谈谈内容,读读课文。
2、精读悟情
(1)任选一问,读出自身的体会。可以说,可以演,可以读,也可以背,使每一个学生都尝到胜利的喜悦。
(2)组织复述其他“三问”。
四、总结迁移,形成积淀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可以利用第六小节总结“四问”,协助学生体会“演讲”的感情,并且利用演讲等方式,指导读出这种亲切、关切、保护和充溢鼓动性感情的语句。接着,协助学生从课文内容和学习方法两方面进一步总结谁来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然后,进行迁移性训练:根据文中“四问”,以某一天为例作出回答。
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为此,可以用这样的问题总结全篇课文:你认为自身这几节课学得怎么样?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继而,根据学生情况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
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我安排的课外作业是:继续搜集有关陶行知的资料,准备召开“我眼中的陶行知”知识交流会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
我国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这则演讲,应该说对于人的终身生长是非常有价值的,可以这么说,这篇演讲是我国现代终身教育的典范文章。反复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会发现这四问不是能简单教成四问,一问一答,答案明确,教学结束了。也就是说,这是一篇典型的教学起点性文章。我一直倡议,每篇课文都是起点,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沿着这个起点奔跑起来。假如小朋友们学习这篇文章,不能奔跑起来,就说明我们把这篇文章教完了。这篇文章我教过一遍,就那一遍让我终身难忘。在此,我先叙述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在学生反复朗读这篇文章,清楚这篇文章的内容后[课文内容其实不复杂,小朋友读那么几遍,就会知道这篇文章写得是什么,假如我们仍然停留在这种分析上,分析来分析去,小朋友们肯定讨厌这篇说理文的],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这样的:
师:同学们!《陶校长的演讲》这篇文章已经读了多遍了,内容都知道,有好多同学也能够背下来,并且能学着陶校长那样演讲起来了。下面,我想换一种方式考虑这篇文章。
师:我想请同学们当评委,为陶校长的演讲打分,打任何一个分数都要说出理由,最高分是100分。请同学们听配乐演讲。
[以苏教版教材提供的配乐朗诵作为素材]
[同学们认真听着、想着、在给陶校长打分]
师:你们一定要用好自身心中的规范来打分,给多少分都要学出自身给分的理由。
[学生考虑了几分钟后,有学生举手]
生1:我给陶校长的演讲打100分。这篇文章太精彩,让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明白假如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身,这样地激励和鞭笞自身,我们就一定能在健康、学问、工作、首先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生2:我也给陶校长的演讲打100分。因为每一问都那么好,告诉我们该怎么做。
生3:我同样给陶校长的演讲打100分。因为这是陶校长给他的学生讲的,他的学生肯定说这四问好,否则我们就不会学这篇文章的了。
生4:我也给陶校长的演讲打100分。因为从第一问到第四问,每一问都那么震撼人心。
…………
[说到这儿,大家都是满分。当时的我,想到小朋友看来已经理解这篇文章,事实上我在备课中想到这一方法,也没有想到什么特殊的分数。所以听到同学们这些表达,自然内心十分高兴,原因很简单,小朋友们懂得了这篇文章所表达的东西。所以,我准备说……]
师:同学们说得真——[我刚刚要说,一位同学举起来了手(一位女生,叫熊一威)]你想给陶校长打多少分呢?
生:我想给陶校长的演讲打99分。
师:(我笑着说)你为什么这么吝啬,舍不得把那1分给陶校长呢?
生:我应该给陶校长打个100分,也应该给他打个100分。不过我要试验几个月,每天问问自身,假如真进步了,我就把这1分给陶校长,假如我一点进步都没有,说明陶校长的演讲不论用,到时那99分也不能给。
[听到这儿,我感觉到这个小朋友真的用心学这篇文章了。全班同学听完所说,自动给她鼓掌]
师:(非常激动)你说得真好,我们都应该加入到这个四问中来,从今天开始就问,几个月后再来给陶校长评分。
……
我这个班的学生,今年读六年级了,当时他们是问自身了,但坚持下来的不多,因为当时带他们时间太短,估计这件事他们早就不做了,我也感到一种内疚。假如学校让我带下去多好,心里早就想过这个问题。因为我带那么几年,我就会督促他们,让他们在自问中生长起来。
也许这四问,他们没有忘,想方法还能激活她。但这只能是我的一厢情愿了。
今天,我不能教这一课,我在默默地祈祷学过这篇文章的小朋友能够问起来,坚持才干体会到价值。假如今天来教,我就把这篇文章变成祈祷文,为小朋友的终身祈祷,我与他们一起祈祷。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
《陶校长的演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身,以此激励和鞭笞自身不时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沛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保护。
走进教室,我问学生:“同学们想不想成为优秀的学生?”学生们立刻回答道:“想!”我当即让学生们讨论:“那么怎样才干成为优秀的学生呢?”学生争相回答。有的说:“要认真刻苦。”有的说:“不懂的地方要问。”还有的说:“要好好学习各门课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那么下面让我们听听陶校长是怎么说的吧。”
我请学生阅读《陶校长的演讲》,让学生说说陶校长的演讲讲了什么。学生读书后很高考家长帮:“讲了每天四问。”学生找到了“四问”,文章的段落也就很清晰了,学生很容易理清了课文的脉络。
在第二课时的学习中,主要是让学生理解陶校长为什么要问这“四问”?怎样才干在这四个方面取得进步?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前准备和经验缺乏,我将“四问”这一整块拆零为一个个单一的问题去讲,使整个整体感知局部显得零乱,没有条理,自然也没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在随后的合作探究和角色扮演两个环节里,我分别提出了“陶校长为什么要大家每天问这四个问题呢?这四个问题对我们学生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和“你认为在实际生活中你哪一问作的比较好?”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加深对“每天四问”的理解。起来回答的学生都答的很不错,但由于我没有和时给予学生鼓励,使得教学气氛并不活跃。
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存在上述缺乏外,还有另外的缺乏。比方对教材的挖掘不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讲解的不够深入;此外,还有我的教态不够亲切,使用的语言不恰当,不符合儿童的语言要求,并且语调过于平缓,讲课的激情缺乏。
以上就是我对《陶教授的演讲》这一课的教学反思。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会努力学习,改正缺乏,争取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象陶校长说的那样,取得“长足的进步
《陶校长的演讲》解读 篇四
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定
1 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26课《陶校长的演讲》,是陶行知先生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辞真意切,极有鼓动性,感染性;结构上,按“总----分----总”方式谋篇,以“问什么、为什么问,怎么办”方式构段,十分整饬。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陶冶情性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2 教学目标
根据新大纲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其中“韧”字只识不写),理解生词;
2 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复述课文;
3 情感目标:
a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复述课文,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b 积极主动的探索新知。
3 教学重点: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
4 教学难点:体会句子间的联系。
二、教法与学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精神,基于脑科学研究的新突破以及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打算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围绕“学法指导”这一核心,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开发全脑为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学生饶有兴趣的说、演、读,来代替教师单一的讲、管形式,在艺术的熏陶下激发学生想象,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
为此,我打算从师生两方面做好如下准备:
师:小黑板、投影片、录音带《双手和大脑》。
生:搜集陶行知的有关资料(用以扩大预习范围,降低难点、激发兴趣、了解背景)。
三、教学程序
(一)激趣揭题,质疑定标。
揭题板书后,首先在由弱渐强的《双手和大脑》乐曲声中简介陶行知,可以达到消除情绪性学习障碍的目的。
“疑,思之始,学之端”,可以对学生发问:“看到题目,你首先产生那些疑问?”根据学生的疑问,巧妙地交代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读中学读。
词义的模糊性和概括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原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应该首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读后讨论演讲的特点和演讲稿的格式。通过反复朗读,做到读中知大意、理脉络;读中查字典、剖形探义,掌握生字词。
以上为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三)研析结构,精读感悟。
刘勰说得好:“观文者批文以入情。”阅读教学中应该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可以扣“问”展开,结合学法指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指导学生读中悟情。
1 细读悟理
(1)整体理层次:做到思之有序。这部分可分三个环节:a 提供自学材料;b 个人尝试练习;c 小组交流反馈。
根据重难点和第一课时中存在的问题,投影出示自学材料:
自读“四问”,分组学习,利用列表理清层次后,再抓关键词朗读体会。
问什么为什么问(结合希望)你将怎样做
(2)研读悟学法:读中解惑悟情。这部分采取教、扶、放的方式,也可分为三个层次:a 导读“问身体”;b 导学“问学问”;c 自学三四问。
a 导读“问身体”:
a 交流“问什么”,指导读好问句。
b 抓关联词,解决“为什么问”。具体方法:先出示没有关联词的句子,学生填词悟理后,再适当引导:要想实现崇高的理想,必需(怎么办)----------------,否则(会怎样)-----------------。
c 结合陶校长的“希望”,说说“你将怎样做”,变被动的接受为主观上的积极探索。
d 指导朗读。
e 总结学法:据问题,找句子。
读句子,划词语。
读词句,悟情理。
b 导学“问学问”:
a 尝试自学;
b 交流反馈:1 读好问句;2 找关联词,体会“为什么问”;3 结合陶校长的希望,讨论“你将怎样做”并适当拓展延伸:除了课文上说的,你还有哪些好方法使自己的学问进步?
c 强化迁移:1 读出自己的体会;2 再次强化总结学习方法。
c 自学三四问:
a 按同样的方法自学三、四问,作标记准备提出不懂的问题。
b 组织交流:点播关键词,练习课后练习4,谈谈内容,读读课文。
2 精读悟情
a 任选一问,读出自己的体会。可以说,可以演,可以读,也可以背,使每一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b 组织复述其他“三问”。
以上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四、总结迁移,形成积淀。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可以利用第六小节总结“四问”,帮助学生体会“演讲”的感情,并且利用演讲等方式,指导读出这种亲切、关切、爱护和充满鼓动性感情的语句。接着,帮助学生从课文内容和学习方法两方面进一步总结:谁来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然后,进行迁移性训练:根据文中“四问”,以某一天为例作出回答。
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为此,可以用这样的问题总结全篇课文:你认为自己这几节课学得怎么样?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继而,根据学生情况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
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我布置的课外作业是:继续搜集有关陶行知的资料,准备召开“我眼中的陶行知”知识交流会。
五、板书:
总之,我力图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做到书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提,分析让学生讲,道理让学生悟,学法让学生去总结,最终达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创造。
《陶校长的演讲》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学会使用关联词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陶行知的名言。
教学时间:2课时。
学生活动单(第一课时)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9个生字,会认“堡”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第一问,明白健康的重要性。
【活动方案】
活动一:通读全文,学会生字。
1.通读课文一遍:
注意“炼”“励”、“德”等字的字形笔画。
①自学生字新词,记住字形、字音。
②用钢笔描红临写。
2.小组交流:
先分节读课文,再讨论难解词语的意思,如“堡垒”“鞭策”等。
3.全班交流,质疑完善。
活动二:感知内容,理清脉络。
1.组内依次按小节朗读课文。
2.小组讨论:
①陶校长和同学们谈了哪四个方面的问题?在文中画出来。
②分段并归纳段意。
圈出关键词句。
3.全班交流概括段意的情况,探讨全文的结构特点。
活动三:探讨“第一问”。
1.自由朗读第2小节,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先谈健康问题?
2.组内交流所圈画的词语,并说说“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结果有何不同?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3.全班交流、质疑、完善。
【检测反馈】
1.听写八个词语。
2.各组推荐一名同学复述“第一问”。
导入:
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
原名文睿,安徽翕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生活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小先生制,育才学校,“公德”和“私德”
2听演讲(录音范读)
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
活动一
1指名读活动要求
2自学、交流、汇报、提升
活动二
1指名读要求
2小组学习
3交流、点拨
活动三
1默读要求
2自主-小组交流
3汇报
检测反馈
学生活动单(第二课时)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养成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活动方案】
活动一:学习“第二问”。
1.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第二问”为什么要问学问有没有进步?
2.组内交流所圈画的内容:
①说说:怎样才能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②再读整个自然段,理清这一段的层次。
3.全班交流,小结学习本段的方法。
活动二:探讨“第三问”和“第四问”。
展示从感情朗读开始!
1.自由朗读课文4、5自然段,仿照“第二问”的学法,自己提出相关问题,并思考问题的答案。
2.组内交流自学收获。
3.小组分小节展示。
活动三:回顾全文,练习复述。
1.自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体会“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并编列复述提纲。
2.组内交流:
①说说最后一小节在全文中的作用。
②根据提纲,分工复述课文。
3.小组复述展示。
【检测反馈】
1.这篇演讲要求学生每天从 、 、 、 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有没有进步?以此 和 自己不断进步。
2.“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真人”是什么样的人? 。
点拨关键处
(1)公德——公共道德,观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
(3)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填空总结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 ),筑起( ),学习上认准( ),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 ),认真负责地做好( ),要学做( )。这样就可以( )。
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
激情齐读出这种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
检测反馈
板书设计:
陶校长的演讲
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教学反思:
读陶校长的演讲有感 篇六
这篇课文讲了陶行知嚣张在育才学校建校三周年晚会上的演讲。他提出了著名的“每日四问”——第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读完这篇课文,我不禁问自己,我做到“每天四问”了吗?没有做到。这篇课文让我深深得到了启发:要安排好合理的生活作息;
多读课外书丰富自己的知识;身为班干部,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在同学面前要以身作则;时刻注意自己的道德风范,讲究公德和私德,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人。
有一次,我没有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把作业从七点写到了十一点。原因是我不好好写作业,而是一边写一边玩,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心不在焉地学习,使我没有安排好睡眠时间,损害了健康,这值不值得呢?
社会上就有一些人,他们的学问很高,天文地理全都知晓,为什么他们考试时会作弊呢?阻挡不了金钱的诱惑呢?是因为他们的学问虽高,但却没有道德。道德是做人之本,没有了道德,即使他们的学问再高,都不会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一定要把“每天四问”牢记心中,每天都这样激励和鞭策自己,是自己在身体、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上都有长足的进步。
读陶校长的演讲有感 篇七
陶校长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今天我在语文课上看到了《陶校长的演讲》这篇课文,立刻像磁铁一样吸引了我。我想陶校长的演讲一定很精彩,很生动。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陶校长的演讲》一文开头就告诉我们要谈“每天四问”这四个问题。
当我读到第二问,问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时,我才明白,原来“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是我们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的造福于社会。”读到这,我惭愧得无地自容。因为我从来也没问过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更不要说每天了。因此我的学问总是不会有进步,我作业上的字很差,学习各方面都不如别人,和好同学相比,他们真是只强壮的大象,多么伟大啊。而我却是只小小的蚂蚁,多么渺小啊。
陶校长的第二问,问的好,我不仅找到了与好同学的差距,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自己差的原因:因为我平时作业马马乎乎,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就气馁。正如陶校长所说:“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这样我们就能达到胜利的比岸。”读到这里我就有了信心。只要按陶校长说得去做,相信自己一定回追上那些好同学。
读完这篇文章,我掩面卷思:如果自己能像陶校长说的那样,坚持作到每天四问,那么我一定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方面有长足的进步。今后我一定不辜负陶校长对我们的希望,用“每天四问”来不断地激励自己。
《陶校长的演讲》解读 篇八
《陶校长的演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我觉得这篇课文编排在第二课非常合理。刚开学不久,我就发现我班学生在很多方面存在着问题。比如部分学生不太喜欢锻炼身体,因此身体素质不是很好;还有的学生学习不主动、不自觉,好像是为老师和家长读的,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未来根本没有危机意识,每天浑浑噩噩,要不是老师和家长像“鞭子”一样赶着, 真不知道他们能学到些什么;还有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值日工作、本职工作缺乏责任心,不是忘了做就是做得不到位,老师再三提醒后坚持几天又打回原形;还有些学生对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熟视无睹,不是忘了戴红领巾,就是随意乱丢纸屑,自己脚边的纸也能只当没看见……总之问题很多,老师一再教育督促,可总有学生再犯。当我看到这篇课文,便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契机。
于是,课始,我便问学生:“同学们想不想进步?”学生立刻说:“当然想!”我让学生讨论:“一个人怎样才能进步?”大家便讨论开了。在肯定了他们的想法后,我便直接揭题:“那么下面让我们听听陶校长是怎么说的吧。” 我请学生阅读《陶校长的演讲》,让学生说说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学生读书后很高考家长帮:“讲了每天四问。”学生找到了“四问”,文章的段落也就很清晰了,学生很容易理清了课文的脉络。
在深入学习了“每天四问”后,我便问学生:“你们觉得陶校长说的这‘每天四问’真的能帮我们进步吗?”大家异口同声:“当然!我们相信陶校长!”“要不我们来试试?就像陶校长说的每天问一问自己,反思自己一天在这四个方面的所作所为,然后每天确定新的奋斗目标,相信每个同学都能获得进步!”“好啊!”大家一致同意了。我便出主意说:“我们可以在每天的语文家作后面写上自己一天四个方面的表现,衡量一下自己是否进步了,也让老师每天分享你们的进步,好吗?”于是,孩子们每天的家作又多了一项:反思自己。每天,我喜悦地分享着他们的点滴进步:“我的身体进步了。今天我跑了200米,还做了仰卧起坐……”“我的学习进步了,我上课认真听讲,数学老师课上讲的我全会了。”“我的工作进步了,今天我一早就到校打扫卫生了。”“我的道德进步了,今天坐车上学时,我见低年级同学人小不方便就主动抱他们上车了。”当然也有同学有的方面做得仍然不好,没有得到进步的,我便鼓励他们“要加油啊!”“努力!老师期待你的进步!”
一开始,也有同学常常忘了反思自己,我便每天布置家作时耐心地提醒他们一次,直到他们养成习惯。可是,我也担心时间长了之后,有的学生会敷衍了事,随便写几句给我看,或许应该出台一个激励机制,让这个活动真正落到实处,真正促进孩子每天的成长。
《陶校长的演讲》解读 篇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今天继续学习《陶校长的演讲》。先读一读课文中的这些词吧。
出示:健康 否则 锻炼 作息 堡垒 源泉 承担 值勤 彼岸 道德 激励 鞭策 专心致志 坚韧不拔
(指名领读词语。)
出示:根据意思,找到合适的词语。
来源( )
激发勉励,使振作。( )
坚固而柔韧,不易折断。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 )
比喻内心非常向往的境界( )
师:下面这些句子分别解释了上面的哪些词语?
生:“源泉”的意思是“来源”。
生:“鞭策”的意思是“激发勉励,使振作”。
生:“坚韧不拔”的意思是“坚固而柔韧,不易折断。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
生:“彼岸”比喻内心非常向往的境界。
出示句子:这样,我们就能够达到胜利的彼岸。
师:文中说“到达胜利的彼岸”就是指什么?
生:获得成功。
生:到达理想的境界。
【这个复习环节既帮助学生复习了文章的重点词,又强化了学生对生词意思的理解。扎实、有效】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还记得陶校长在演讲中到底讲了些什么?
生:每天四问。
师:能把句子说完整吗?
生:陶校长要求学生“每天四问”。
师:哪三问?(相机板书)
生: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生: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生:三问自己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生: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二、回顾“第一问”,学习“第二问”,小结学法。
师:陶校长是怎样将第一问讲清楚的呢?回忆回忆上节课咱们理清的层次,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生:先讲问什么,再讲为什么问,最后讲该怎么做。
师:陶校长的第二问又是怎样讲的呢?请大家自读第三小节,然后像刚才一样,用单斜线画出这一小节的层次。
(学生自学“第二问”)
师:你是怎么分层的呢?
生:第一层是第一、二两句,写问什么。
生:第二层从“为什么要这样问”开始,到“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写为什么要这样问。
师:你注意到这段话里的关联词了吗?
生:“有了…才能…”
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学问不断进步呢?
(生读)
师:从这段段话里,你捕捉到了哪些关键词?
生:专心致志
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力
生:认准目标
生:钻进去,展开来
师:作者是用什么关联词把他们串联起来的呢?
生:要想…就要…就要…
师:(富有鼓动性地)抓住关联词和关键词语,就能读好这一段话,谁来试试?
(一生读)
师:他读得怎样?
生:(自信地、赞扬地)他重点强调了关键词,含有关联词的句子读得抑扬顿挫,让人觉得他说的话好像非常有道理。
师:他读得好,你的点评更是画龙点睛。我们也一起读一读吧。
生齐读。
师:学到这里,你发现第二、三小节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生:都是先说问什么,再讲为什么问,然后说该怎么做。
师:层次一样,条理清晰,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言之有序。
师:事实上,这样相似的构段方式使演讲更加通俗易懂,能使听的人更好地把握演讲者的主要意思。还有什么特点?
生:都使用了很多关联词。
师:关联词用处很大,它能帮助我们把道理说清楚,说透彻,就像刚才那位同学讲的那样,让听的人觉得他讲得很有道理。所以陶校长的演讲还做到了言之有理。
【教师是学习的主导,通过教师的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己理清文章的构段方式,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为后两问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小结学法,学习“三、四问”
师:陶校长的第三问、第四问也是这样写的,下面就请大家运用刚才的方法,自学第4、5小节。
出示自学要求:
(1)轻声读课文,想一想:问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问?我们该怎么做?
(2)找出句中使用的关联词语。
(3)对哪句话感受最深,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请在课文的空白处做上批注。
(指名读自学要求)
(学生自学)
师:“第三问”问什么?
生:自己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师: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
生:(读书上的句子)
师:我们该怎么做呢?你能完成这个填空吗?
出示:值日、值勤、班级和学校的管理等等工作( )都是一些小事,( )能培养我们的( ),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 ),这也是一种学习,一种和听课、读书、作业同样重要的学习。
生:口答。
师:这段话中又提到了“锻炼”这个词,不过这次不是锻炼身体,而是——
生:锻炼能力。
师:所以“锻炼”还有一个意思。
出示: ③通过生产劳动和工作实践,使觉悟、工作能力等得到提高。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时会表示不同的意思,我们要细细加以区分。
师:“第四问”问什么?
生:问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
师: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请男生读出相关的句子。
出示: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 )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 )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男生读)
【运用填空的方式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既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突出了关联词的应用、关键词的理解,简化了学习方式,高效,低耗。】
师:这句话中用“即使…也”是要强调什么?
生:强调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师: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生:即使考了100分也不能骄傲。
生:即使今天不下雨,你也要把雨披带来。
师:未雨绸缪嘛!还有吗?
生:即使天分不好,通过努力,你也能成为有成就的人。
师:(赞许地)瞧,关联词多会讲道理啊!
师:我们该怎么做呢?女生读出相关的句子吧。
出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师:这句话中“真人”从字面看是指什么?
生:真正的人。
师:陶校长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呢?
生:有优秀品质的人
生:有道德的人
生:不虚伪的人
生:真诚的人
生:有“公德”、有“私德”的人。
师:(微笑着点头)陶校长如果听到了你们的回答,他一定很欣慰。
【紧扣重点词句进行教学,重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四、略读第六小节
师:到这里,陶校长的每天四问已经讲的非常清楚、透彻了,最后,陶校长以一个画龙点睛般的结尾总结了每天四问的意义,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最后一小节吧。
出示:以上我谈的就是“每天四问”。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生齐读)
五、学习演讲
师:陶校长的这篇演讲稿可谓是言之有理、言之有序。但演讲稿写得好演讲才算成功了一半,关键还要讲得好,下面就请大家代替陶校长给我们演讲。
师:演讲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注意抑扬顿挫
生:吐字要清楚
生:要突出重点
生:还可以加上一些动作。
师:知道得还真不少啊,那就请从“四问”选“一问”,先练习练习吧。
(生练习演讲)
师:哪些演说家先来?
(生一演讲)
(掌声)
师:你觉得这位讲得怎样?
生:他很有激情。
师:说的非常好,他刚才的演讲告诉我们,演讲还应该充满激情,才能打动别人。
生:他注意了抑扬顿挫。
生:他声音响亮,但如果有些地方不结巴,就更好了。
师:(赞许地)你既表扬了他的优点,也指出了不足,评价非常中肯。
(生二演讲)
(掌声)
(生三迫不及待地上台演讲,声情并茂)
师:刚才他们的演讲有激情,有感召力,为大家树立了榜样。回家后大家可以讲给家长听,请家长做你的听众兼评委。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标指出,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设计演讲这一环节的目的正在于此。为了取得实实在在的训练效果,演讲前的要点提示、演讲后的具体点评有效地提升学生对演讲的认识。】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陶校长的演讲》这篇课文。在演讲中,
(出示)生齐答: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 )的观点,筑起科学的( );学习上认准( ),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 ),认真负责地做好( );道德上要学做( )。这样就一定能在( )、( )、( )、( )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师:陶行知先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大的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演讲,要求我们做到每天四问,以此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其实,我们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每位同学可以向自己提一个问题,仿照陶校长演讲的层次有条理地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拓展说话、写话,既是对文本内容的深化,也是对文本语言的学习,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