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优秀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高考家长帮为大家分享了“角的分类”教学设计优秀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一些启发。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篇一

一、教材依据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第二章、第一节、图形分类(教材22页—23页)

二、设计思想

1、指导思想:本节课注重发展学生数学感、空间感。利用学生生活经验,能对常见图形进行分类,并能找出三角形及四边形特点。

2、设计理念:利用学生在一、二年级认识图形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等活动,对常见图形可根据自己想象进行分类。

3、教材分析:本节课学生要对一些图形进行分类,教材安排了三次对图形分类的活动。第一次是对已经学过的图形按是否是平面图形进行分类,第二次是对平面图形按是否由线段围成进行分类,第三次是按线段所围成的边数进行分类。教材呈现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供了需要学生分类的直观图形;二是对学生每次的分类结果,让他们说一说分类的标准,体会图形分类的特征;三是通过“找一找”,让学生根据分类标准,重新观察图形,提高对图形类别的认识。

4、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二年级下册对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加深了理解,可以说,这节课接触到的图形,学生都认识过,对它们进行分类,学生思维活跃,可能出现不同的分类标准,教师要做好引导,帮助学生从本质上去分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学会把图形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会说明分类依据。

②、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推理能力及空间观念。

③、认识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及其实际应用;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实际应用。

1、方法与途径

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及合作交流中探索新知。 3情感与评价

通过认识图形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4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设施进行直观教学。

四、教学重点

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

五、教学难点

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

六、教学准备

课件、纸、笔、表格、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实物图等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提示课题

师:谁能说一说我们学过了哪些图形?(指名让学生回答,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图形,并尽可能地说出来,学生在列举学过的图形时,可能与教材上呈现的不一致,只要合理也是可以的,应该加以肯定。)

(出示课本教学情境图)

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图形分类。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刚才的图形,看看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让学生观察,自由发言)

1、分类

师:同学们,请你们形成四人小组讨论:你是怎样将图形分类的?将你的想法与同组的同学进行交流。

2、交流汇报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将图形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理由。

指名汇报讨论结果,重点是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分的,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3第一次分类时,学生可能按是否平面图形进行分类:

然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平面图形进行分类,学生可能是按照平面图形是否由线段围成的来分类:(直线图和曲线图)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再进一步对图形进行分类:同学们,请想一想,还能不能将图形进行分类呢?

有些学生可能想到对线段所围成图形的边数进行分类:

四边形三角形

甚至有些学生还能按四边形所围成的角是不是直角来分类:

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学生针对每一次分类结果表述分类标准时,可能会出现多种标准,比如,在第二次分类时,可以是按“图形是否由线段围成来分”,也可以是按“图形是否是圆来分”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课件演示

师出示课件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巩固,让学生对比和自己分法有什么不同。

在分一分活动中,我采取开放式的教学。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去发现图形的特点,然后,小组合作,探索、交流图形分类的方法。让他们在活动中体会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并引导学生对平面图形进行进一步的分类,使他们更全面的认识图形、形成体系。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23页第1题:看一看,说一说。该题主要是展现三角形和平等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看一看:(出示教学情境图,让学生去观察。)

说一说:这些图片中的物体,你们见过吗?它们包含着哪一些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让学生来说一说他的发现及理由)

1、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出大吊车的结构

2、利用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制作铁的栅栏大门,四边形的伸缩变形。

3、生活中你还见过运用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情况吗?

三角形:自行车三角车架;木屋架等

四边形:超市中电动升降车等

(四)动手操作

让学生进行探索:拉一拉,你发现什么?

活动要求:

(1)分组合作:四人小组

(2)动手操作:

先将课前准备好的学具摆成一个四边形,然后两手握着对角互拉,看看图形出现哪些变化?将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四边形受力易变性,即四边形有不稳定性三角形

接着,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动手拼成一个三角形并探索它的特性。(根据上面的经验,学生可能很快发现:把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对拉,它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改变,也就是说,只要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它的形状和大小也就确定了,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1、学生自己拉一拉

2、提出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发现把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对拉,图形不改变形状,它具有稳定性。

3、你能解释吗为什吗吗?

先让学生思考在组织交流,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稳定性的应用。

四、总结。

你对所学图形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五、作业安排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利用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板书设计图形分类

按照图形是否是平面图形来分。按照图形是否由线段围成来分。按照围成图形的边数来分。平行四边形不稳固三角形具有稳固性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篇二

课时目标

1、认识、理解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概念。

2、学生感悟到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3、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分类。

2、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量角器,折扇,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教材

(1)投影出示,看懂题意。

(2)按要求独立完成。

(3)说说量角的方法。

(4)汇报量角结果。

请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回答。

2、导入。

出示两把折扇,做一展开的动作,让学生观察。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甲:两把扇子张开的幅度不一样。

学生乙:两把折扇张开后也出现了两个角。

教师:折扇的扇柄相当于角的两条边,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不同,所以角就有大小之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角的分类。

板书课题:角的分类

(二)探索新知

1、调查。

教师:你了解多少有关角的知识,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及时归纳整理。

板书:

2、补充。

(1)学习周角。

(2)观察扇面。

(3)讲述:这个角的两条边重合,我们看(教师把折扇慢慢打开,使学生看清扇子把转了一圈),这样形成了一个角,叫周角。

(4)教师演示周角的一画法。

指出周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5)想一想:周角是多少度角?

学生:周角是360度。

(6)说一说:直角、平角、周角有什么样的关系。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板书如下:

1周角﹦2平角﹦4直角

3、回答问题。

(1)投影出图书。如下图。

(2)提出问题。

(3)思考解答。

(4)动手度量,回答问题。

(5)集体交流。

学生:我度量了∠1的度数,我看到∠1和∠2形成了一个平角。平角的度数是180度,180度一∠1﹦∠2,还有一条与之相交的直线上出现了∠3和∠4,依次类推计算。

小结: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对顶角相等。

4、操作。

(1)学生拿出活动角。

(2)教师口述各角,学生按要求摆出。

(二)巩固练习

1、书上第2题。

(1)板书:10度、45度、60度、90度、105度、120度。

(2)根据集合要求填空。

(3)问: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填?

学生:根据锐角、直角、钝角的概念来判断它们分别属于哪种角。

2、量一量,并按要求填空。

∠1﹦90度,是_角。

∠2﹦_,是_角。

∠3﹦_,是_角。

3、判断

(1)1平角等于2直角 ( )

(2)钟面上3:00时,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锐角。( )

(3)钝角都大于锐角。 ( )

(4)常用有计量角的大小的单位是“度”。 ( )

(5)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 )

反思:通过学生对角的认识情况来加强练习。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内容:人教实验版第七册课本第41页例2例3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平角、周角;掌握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认识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课件、三角板、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

(1) 什么叫做角?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分辨不同类型的的角,研究平角和周角的形成过程。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平角和周角

师:我们已经知道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就能形成不同的角。(同时演示),同学们用活动角代替扇子也把活动角旋转,看看形成的角。 (1)认识平角(学生分组讨论)

电脑展示,全班同学观察讨论:这种情况是角吗?为什么?它有多少度?这样的角叫什么角?(平角)它的边有什么特点?找一找身边的平角。

(2)认识周角(教法同上)引导学生分别说出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

(设计意图:有意识的让学生在旋转活动角的过程中出现的两个特殊角自己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了质疑的空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把这几种角进行分类 课件展示:

问:看着这么多的角,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体验感知,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好多种分类方法,选择最合理的一种) 师按照学生的分类板书

(三)认识五种角的内在联系。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根据度数,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将这五类角排列顺序。

三、应用拓展,发展思维

1、随堂练习(略)

2、巩固练习(略)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略)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第七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角的分类》是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角的知识,有了度量角的简单基础。直角、锐角、钝角是学生经常见到的角,关于它们的定义应通过学生在分类后进行比较、想象、推理后正确的叙述出来。在学生对角已经认识的基础上,呈现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等图形。在分类思想的指导下,三个特殊角同时出现,形成一个问题的模块,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时间和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

让学生充分体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天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很多数学规律、数学思想方法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原型,学生善于捕捉生活素材,教师尽量提供学习空间,使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获得主动探究数学的快乐!通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第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

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设计“找”、“说”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第三、适时组织小组讨论。

在探索新知角的分类部分的教学环节,由于根据不同的标准,必然有不同的分类结果,这就需要老师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时间,合作学习的机会,相互交流的平台。于是,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再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这样,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在小组交流中发现思维的漏洞,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

不足之处,在教学周角时,没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周角的形成过程,及这个360度怎么得出的,没有和学生好好探讨。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学生建立不同角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观察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明确建立各种角的概念;难:区别周角与射线,平角与直线。

突破方法:通过教具的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来建立清晰的概念。

教学用具:活动角和自制折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1)什么叫做角?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2)角的大小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二、学习新课

我们理解并掌握了角的概念,角的大小可用量角器来度量,角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就学习角的分类。(板书: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

(1)学生动手,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横着对折,再竖着对折。

提问:折出的角是什么角?量一量这个角有多少度?

从而得出:直角是90度。板书:直角90度

(2)复习题图中哪个角是直角?根据什么?

(3)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角是直角吗?(课本的角、黑板的四个角……)

2、认识平角。

(1)学生动手,把刚才折成的直角纸打开来。两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这个角有什么特点?(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

(2)请你指出这个新的角的边和顶点各在哪里?(顶点没有变动,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

(3)这个角是多少度?(180度,因为是两个直角组成的。)

(4)教师指出: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平角是180度。(板书)

(5)请你们用自己的活动角操作,旋转一根硬纸条,使其成为直角,再旋转成一个平角。

(6)你能说说平角与直角有什么关系吗?(一个平角等于2个直角。)

(7)右面图形哪个是平角?

引导学生明确:图①是一条直线,它没有端点,

也就不是平角;图②是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而且有一个端点,所以它是平角。

3、认识锐角和钝角。

(1)教师演示。

先出示直角,然后将角的一条边向右移动,这时两边所夹的角就小于90度,可以得到60度,30度……

再将角的一条边向左移动,这时两边所夹的角就大于90度,可以得到120度,150度……但一定不超过180……

2、学生操作。

利用自己的活动角,同样把角的一条边向左、有移动,观察移动后角的大小。

3、通过操作,移动角的一条边后,这些角的度数与90度角相比,你可以分成几类?

引导学生归纳出:一类是小于90度的角;一类是大于90度又小于180度的角。

教师明确指出并板书: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钝角。

问:钝角必须符合哪两个条件?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钝角的概念。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的活动,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请看大屏幕。”

点击鼠标,课件演示生活中含有角的物体。

师:“你看到了什么?谁能说一说?”

学生回答:略。

师:“如果请你们再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这些物体,你又能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这些物体中都含有角。

师:“是吗?让我们来看一看。”

点击,课件演示角的闪烁。

师:“果然如此!你观察得真仔细。奖给你一颗智慧星。”

“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角。通过以往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关角的知识?同桌互相说一说。”

贴上课题“角”,学生交流后回答:略。

师:“仅仅知道这些,你们就满足了吗?”

“那你们还想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呢?“

学生回答:略。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虚心好学,老师真的是非常高兴。好吧,那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师:“请大家拿出四张卡片,用水彩笔和尺出画四个不同大小的角。每张卡片画一个。比一比谁画的又好又快!”

学生在卡片上画角。

师:“请组长将大家画的角收集起来,平铺在桌面上。比一比哪一组动作最快!”

组长工作。

师:“下面我们要给这些角分分类。在分类之前,老师要说几点要求:1.每人先要认真的观察这些角。2.为了提高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效度,分类前组长一定要带领大家展开充分的讨论,确定分法后再分。3.分好后,每组选一名发言人,准备向大家汇报分类的情况。”

小组合作学习,给角分类。教师巡视,做好记录。

师:“哪一组愿意汇报?”

小组汇报,汇报时请其用三角尺验证。贴出直角。

师:“你们认为他们分的怎么样?”

学生评价并补充。

师:“你能给比直角小的角起一个名字吗?”

学生起名。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

贴上“锐角”。(钝角同上。)

师:“对于这些,你们还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

学生提问。

师:“通过对角的分类,我们知道了角可以分成直角、锐角和钝角等几种。”

贴上“的分类”。

三、巩固练习。

师:“请组长将这些角分还给大家。同学们可以在角的旁边写上角的名称。”

学生写角的名称。

师:“写好的人互相说一说你刚才都画了哪些角。”

学生互说,教师指名说。

师:“如果老师给你一些角,你能分辨出是哪种角吗?请大家拿出练习纸,按要求填空。”

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写。集体订正。

师:“让我们回到生活中的物体。”

点击,回到生活中的物体。

师:“你能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说一说这些角都是什么角吗?”

学生回答:略。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这些角?”

学生回答:略。

四、游戏。

师:“请看大屏幕。”

点击,出现长江大桥。

师:“这是什么?对,这是我们芜湖长江大桥。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回答:略。

师:“大桥中也蕴含着一些角,你能很快的说出这些角的名称吗?好,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快速抢答的游戏,准备好了吗?”

学生抢答。

师:“真棒!想去数学王国走一走吗?”

点击,出现数学王国。

师:“要想打开数学王国的大门,必须要得到开启大门的钥匙。只有完成数学王国的五环任务,才能得到它。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

点击,依次出现任务。

师:“第五个任务需要大家合作完成,大家把三角尺凑在一起试着拼一拼。”

学生合作拼。

师:“能拼成什么角?你愿意上来拼一拼吗?”

学生在黑板上用学具拼。

师:“这个角是由几个什么角拼成的?还有其他的拼法吗?”

五、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