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形成性评价的定义和特点(优秀10篇)

形成性评价 篇一

本文作者:金娣工作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课堂提问、表扬和作业点评都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手段,但教师在运用这些方法时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只关注对错的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最直接最常用的手段。一个问题要达到形成性的目的,教师必须知道学生是如何理解的。但一些教师在使用此方法时往往只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对错,而对答案背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却缺乏关注。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常常会出现下列现象:没有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提问,提出的问题或过于简单或过于深奥,教师很难从学生的回答中知晓出更多的东西;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问题,对学生不同的回答没有进行有效的追问。不合理地使用表扬表扬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是强化受教育者的积极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常用方法。但一些教师没有很好理解表扬的内涵,认为表扬一定能起到积极的强化效果,不合理使用表扬,具体表现为:太过频繁使用表扬;过于重视个体间差异的表扬,而对个体内差异的表扬比较忽视;表扬不顾及学生的需要和感受,不能很好起到强化作用。太过简单的作业点评作业点评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方式之一,有效的作业点评能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一些学校要求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有点评。但从现实状况来看,教师作业点评存在如下的现象:一是教师的点评往往很简短而不具体,学生得到的是百思不解的信息,这些信息对学生改进学习帮助有限;二是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对点评的关注,致使学生仍然只关心分数的多少。

那么为使课堂提问、表扬、作业点评这些常用的方法起到形成性的功能,教师应该怎么做呢?提问中形成性评价的体现一个问题要达到形成性的目的,教师必须知道学生是如何理解的。而要知道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对学生的答案的探查是有效手段。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较多关注提问本身,对学生回答问题背后的思维过程却缺乏探查的兴趣,从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来说,学生回答正确与否只是它关注的一个方面,对学生探寻答案的过程的关注才是更为重要的。只有当教师理解学生答案才可能帮助学生的思维达到更高层次的水平,才能对学生的理解进行调整或进一步的讨论,并做出回应,由此才能形成师生对话。一般来说,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的回答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正确的、不完整的、不正确的,或者是没有回答的。要使提问走向对话,教师应分别进行如下的探查,如:学生的答案不正确时,教师希望探查答案背后的思维过程,可以问“你能告诉我这样说的原因吗”、“你能告诉我你是怎样得到那个答案的吗”;当学生的答案模糊不清时进行澄清性的探查,可问“你能就……给我一个例子吗”;当学生的答案基本正确但太宽泛时,可问“你能说得更具体吗”、“你能提供什么样的事实或证据来支持你的观点吗”;当学生的答案正确但并不完整时,可问“请对此进行详细的说明”、“你能在此基础上添加什么”;当答案是正确的但需进一步解释时,可问“这能经常应用吗?”“、为什么你认为这是对的?”探查能激发学生重新思考他们的答案,反思并判断他们的答案是否正确。它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和新知识的联系,也是教师和学生建立互动关系和情感表达的途径。表扬中形成性评价的体现表扬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时经常使用的方法。表扬可分为口头表扬、书面表扬(奖状)、肢体表扬(鼓掌),其目的是使学生有更好的行为。目前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这样两个现象:一是有些行为习惯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对表扬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二是那些学习态度、成绩较好的同学“恋上”表扬,比如在老师提问后会追问:“是加分题吗?”由此,引发我们对表扬有效性的思考。大量的研究成果发现,表扬不是总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和行为。对表扬的过分运用和对成绩较差学生不公平的对待是影响其有效性的主要原因。在强调“尊重”、“赏识”教育理念的当下,教师认为表扬总比批评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殊不知表扬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强化物,必须满足一定标准才会发挥其功能。这些标准有:条件性、具体性、可信性、真诚性。条件性是指消极影响。比如,表扬对标准的把握要前后一致、对成绩有差异的学生要一致。事实上教师经常改变标准。比如,某一天被表扬的行为可能另一天不能获得表扬。有时候为鼓励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也会提出,但这些学生会“看穿”这种虚假的(尽管是好意的表扬)表扬,从而感到羞耻或气馁。具体性:表扬必须是具体的,言之有物的。可信性:表扬必须是有充分根据的,并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并且,必须要让学生相信表扬是真实的。真诚性:对于学生来说,表扬必须是真诚的,这样他们才会认为是一种强化。教师的口头表扬是一种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只有给予学生有效的反馈才能使表扬更有效。作业点评中形成性评价的体现批改作业不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获取学生学习信息的重要渠道,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即作业打分或评等级的方式对于学生学习的改善作用有限。研究表明,评论式的点评可以改善学习状况。很多教师也开始使用此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的点评往往很简短而不具体,学生得到的是百思不解的信息,这些信息对学生改进学习帮助有限;二是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对点评的关注,致使学生仍然只关心分数的多少。那么教师要使学生从点评中理解他们作业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就必须提高作业点评的有效性。首先点评要“精”和“准”。所谓“精”就是文字精练;每次评语谈一个或两个问题,选择学生最值得表扬或引起关注的问题,忌面面俱到而削弱重点。所谓“准”就是能抓住问题的实质,让学生看了觉得老师讲得确实有理,说到点上了。其次点评要及时。对学生来说作业的过程也就是独立思考的过程,学生解决作业问题所运用的知识方法在短时间内还记忆犹新,及时点评反馈可以纠正作业过程中的错误理解或解答其中的存疑,使正确的东西得到强化,错误的东西得到及时修正,教师也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方法。不然,就会失去批改作业信息交流的价值。作业点评使教师有了更加充裕的时间来构思学生进一步学习评价方式,为教师提供了与每一个学生个性化互动的机会,反馈的信息对学生学习的改善,尤其是学习困难学生学习的改善更为重要。因为作业点评把学生的关注点放在作业分数之外更宽泛的视野之中。

形成性评价 篇二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形成性评价

一、形成性评价为钢琴学习指明方向

教师在教授钢琴过程中的评价,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完成教师教学方案的程度,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自己教授课堂知识的效率。评价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教师通过课堂中各个学生的表现,对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和评价,将他们的缺点以及优点提出来,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全面认识自己在钢琴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说,评价可以校正钢琴教学过程中的偏差,使得教师的教学能够按照计划进行,从而更加容易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评价时,需要对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在此过程中,他们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让学生更加客观认识自己。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把握好形成性评价教学方法的使用,要让该方法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在此评价过程中,教师的每一句表扬和每一句批评,都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今后学习的方向。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和评价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演奏姿势、演奏方法、音乐感受、音乐表现等展开正确的评价,让学生从各个方面了解自己。当然,教师在进行评价时也要发挥好评价对于自身制定未来教学计划导向的作用。

二、利用形成性评价改进钢琴教学

只有全面了解自己,才能够真正改正缺点,发扬优点,最终取得进步。而课堂中的评价也正是取得进步的一个途径,所以教师要在评价之后能够对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方法,从而使得师生共同进步。通过评价能够发现和诊断学生钢琴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而且对教师教授钢琴内容及方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最简单的评价方法就是对作业的评价,教师发现学生钢琴练习中的问题时,要及时让学生明白并且去找出原因,从而能够将错误改正并最终取得进步。为让学生能够真正纠正错误,教师在发现学生错误之后可以示范正确的弹奏,让学生进行现场学习,不仅让学生听懂,还能帮助其进行正确弹奏。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多对学生进行钢琴演奏方面的评价,从某种程度上看,这种评价对学生起到了监控作用,使得他们能够自我约束,在进行钢琴练习时能够按照标准进行,这对学生取得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学生能够完整地弹奏钢琴曲目时,教师要对其进行评价,而这种评价大多是鼓励的话语,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整个班级钢琴演奏水平的提高,达到教师教学目标,实际上也提升了教师管理班级的水平。

三、形成性评价有利于钢琴教学研究

钢琴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能够促进教师不断反思、分析和研究钢琴教学的方法和效率。钢琴教师以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程度为基础,对其进行评价,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最终的效果进行回顾和反思,这有利于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这种评价,将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成果结合起来进行对比,有利于教师及时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并且在不断思考和研究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为以后钢琴教学的高效率奠定基础。教师通过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形成自己的评价,能够针对评价中学生学习的情况对教学工作作出判断,从而为今后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奠定基础。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在每次上完课之后,记录在不同教学方法下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制定下一次课堂教学计划,并且这也有利于教师对钢琴教育进行深入研究,使得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结合得更加紧密。

总之,钢琴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能够让学生更加客观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而且教师在评价中对学生进行鼓励时,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激发他们学习钢琴的热情,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导向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林嘉旋。形成性评价在钢琴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5):52-53.

形成性评价 篇三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骨科;护理教学;效果

传统护理教学的理论授课方式比较单一[1],学生一味接受知识,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对传统骨科临床护理教学进行分析,由于教学水平、条件等因素限制,带教老师采用“满堂灌”教学模式,为学生直接讲授课堂知识,与学生之间互动较少,教学效果不良,对于学生而言,在进入工作岗位后,需要较长时间来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因此,临床对如何提高骨科临床护理教学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作出了诸多尝试。本文以我院骨科实习生为例,分析形成性评价在其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研究于2018年12月~2019年10月进行,抽取此时间段骨科实习生68名,依据奇偶平分法划分实验组(34名)与参照组(34名);资料显示,实验组年龄区间为18-22岁,平均年龄(20.35±0.14)岁;参照组年龄区间为19-21岁,平均年龄(20.47±0.08)岁。数据计算,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参照组运用传统形式进行教学,并对学生平时与期末成绩进行总结性评价。实验组运用形成性教学形式,具体内容为:(1)设计教学方案:调查骨科护理的工作任务,设置不同课程[2],将不同工作情境当成若干个任务;在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并导入典型任务,完成具体护理内容,并通过情境体验,让学生到骨科体验护理流程,最后书写任务书,在课堂上进行汇报;(2)构建形成性评价体系:首先由学生自评互评,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投入度、学习态度等进行评价,再进行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3-5],内容包括学习情境测试、课前作业完成情况等;其次,由任课教师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考试成绩等;最后,由工作情境中的带教老师进行评价,内容为学生的健康教育能力、护理程序应用能力与操作能力等。1.3观察指标。(1)学生成绩:主要有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两科,每科总分为100分;(2)教学效果:由带教老师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90分及以上为优秀,60~80分为良好,60分以下为不及格,分值越高就说明授课效果越好。1.4统计学意义。数据用SPSS18.0分析;计量(xˉ±s),t检验;计数(n,%),χ²检验;P<0.05指有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生实习成绩对比如表1所示,对两组护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后,实验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十分重视骨科临床护理教学工作,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教学方式,通过开展新的教学方式,对临床护理教学流程进行完善,可有效提高骨科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临床分析发现,利用正确评价方法,将其应用于教学工作中,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全面准确评价,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有效激发,同时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以往工作中,对于实习生来说,是否掌握本学科知识评价标准是出科考试成绩,导致实习生对出科考试内容过分关注,不关注平时知识积累,在实习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动力缺乏,导致理论不能全面结合实践,不能对实习生实际学习效果进行真正反映。临床分析得出,形成性评价在临床上较为常用,又称过程性评价,可利用多种形式,对多方面信息进行全面获得,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之处进行及时强化,将问题及时解决,对教学活动进行相应调整,该评价活动实施,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可促进其成长。分析得出,骨科护理临床实习过程中,若应用形成性评价,可行性较高,利用问卷调查等办法,可研究护理临床教学效果。随着医院体制的改革,医疗技术不断提升,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需求,难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骨科疾病种类繁多,其护理内容也比较繁杂,需要护理人员具备高超的技术、专业的能力[4],这就对骨科护理教学提出了挑战。传统总结性评价教学法在过程中缺乏理论指导,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形成性评价(formativeevaluation)是指在教学中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教学方案,其以单元测试的形式进行,不仅明确了教学目标,还可以让教师随时掌握学生情况,获得反馈,从而改进教学计划。形成性评价的目的为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获得成就感与自信心。与传统总结性评价相比,形成性评价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不再单一讲解知识,让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之中,了解护理流程与内容,从而培养其动手能力。另外,形成性评级以学生为主体[5],围绕其开展教学活动,贯穿于各个环节,不断改进学生的不良习惯,从而提升考试成绩。相关性文献报道,将形成性评价在骨科临床护理教学中,高效可行,可取得理想应用效果,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重视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完成情景模拟,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完成师生互动,从多个方面,尽量提高学生临床护理教学效率以及质量等。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带教老师应在微信群里,将预习内容、案例以及方法、难重点讲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在线解答,有利于学生预习,确保学生将课前准备工作做好。在模拟演练过程中,学生应大概了解学习内容,根据学号,将学生分组,组织情景演练,完成角色扮演,对于各组学生来说,应将护理计划制定,根据计划,分别扮演护士、患者以及临床医生,在结束演练之后,各个小组应开展自评活动,带教老师应点评学生模拟情况,在点评中,鼓励学生为主。在临床见习过程中,确定学生掌握大概流程以及护理知识,临床应安排学生见习,对于每组学生来说,由一名临床医生或者带教老师负责临床护理教学,详细告知学生护理难重点,对学生问题进行及时解答,重点强调患者注意事项。在课后交流过程中,带教老师应带领学生返回教室,共同讨论,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点评学生表现,要求学生将学习报告工作完成。在完成以上流程之后,组织学生考试,考核学生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评价学生教学内容。临床总结得出,在形成性评价实施过程中,高年资主管护师是带教老师,在学生入科之前,带教老师应集体备课,根据实习考核大纲要求以及目标,参照骨科临床教学特点,将带教方案以及教学计划制定,严格执行,分析形成性评价,考核内容涉及临床知识考核、学生出勤率以及临床操作技能考核等,成绩中,学生出勤率占比10%,带教老师在带教期间,将临床知识考核打分,利用问答形式,对学生技能操作要点以及临床知识点进行考查,占比成绩20%,在实习过程中,将2次临床技能考核工作设置,每次占比成绩10%,占比成绩10%的还包括典型示教病例讨论,在病例讨论期间,带教老师应根据学生回答问题准确性以及学生参与程度进行打分,出科考试内容相同于终结性评价,在实习结束之后,利用出科考试来开展终结性评价,技能操作考试占比成绩50%,其余50%为临床知识。在实习生出科时,利用问卷调查,评价学生实习教学内容以及效果,在问卷内容中,涉及教学目标应明确,教学内容应合理安排,可促使学生学习效率明显提高,能够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明显提高,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显著提高等,利用五分制,其中优良中一般及差分别是5分、4分、3分、2分及1分,另外,问卷内容还包括是否能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明显提高、是否将学生学习负担增加、是否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明显提高、形成性评价是否有效等,另外也包括是否赞成形成性评价。临床实践证实,利用形成性评价,可对教学效果进行明显改善,可对教学质量进行明显提高。形成性评价作为系统性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可不断获得有关教学的反馈信息,对教学进行改进。对于学生来说,可系统性评价所学知识掌握程度,分析以往总结性评价,周期较长,课程结束后,才能进行评价,不能及时反馈实习生掌握基础知识以及临床技能操作水平,对于实习生以及临床带教老师来说,存在一定问题,在实习生结束时,才能将其暴露出来,无法及时有效弥补发现的问题,利用形成性评价,可对评价过程加强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能对问题进行及时反馈,针对问题,将其进行改进。利用形成性评价可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将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以及主动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在形成性评价教学期间,对于老师以及实习生来说,可相互反馈教学,若出现问题,可针对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针对临床问题,诱导学生主动思考及学习[6-7],将解决方案提出,对于带教老师来说,可对解决方案进行点评,可提高自身临床思维能力。

本次研究中,对骨科实习生进行形成性评价以后,其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均比较高,显示了此法的有效性。在教学效率方面,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说明形成性评价的方法优化了教学效率,能够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此结果证实,应用形成性评价,临床价值较高。综上所述,结合骨科护理教学的特点,将形成性评价用于其中,不仅改善了教学效果,还提高了学生成绩,体现了此法的价值。后续分析中,应将样本量扩大,进一步分析形成性评价,可促使本组实验临床推广意义增加。

参考文献

[1]程利,李艳,袁杰,等。形成性评价在护理社会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0):1848-1850.

[2]张曦,马嫒嫒,张晋芳,等。形成性评价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8,16(11):1386-1388.

[3]王燕妮。护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形成性评价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9,34(16):74-76.

[4]许虹波,姜丽萍,陈军,等。护理实践能力形成性评价网络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6):70-72.

[5]邹益群,魏碧蓉。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5):588-589.

[6]张爽,张辉,于桂青,等。形成性评价在《护理技术强化训练》课程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8,16(20):2537-2539.

[7]谢陈漪,张瑾,尹小兵等。新人职护士护理临床能力评价方法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19,34(2):98-101.

形成性评价 篇四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商务英语翻译;多模态

目前,国内的考试模式是“一考定终身”。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形成性评价才初具规模。其优点是对学习者在不同阶段的各项智能进行多元的测评,如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策略和学习效果等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同时对教师教学质量也能够做出相应的数据分析和评价。形成性评价可运用多样测评模式,包括课堂记录、学生信息源、座谈、周记、月记及调查问卷等。商务英语多模态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商务语言水平和商务专业知识。商务英语多模态教学是通过不同种信息符号载体形象、生动地传递信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性评价方式符合商务英语多模态教学实践,对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形成性评价

Taylor(1911),提出的“教育评估”的概念作为标准化测验的最终结果为教学效果。M.Striven(1967)提出了“形成性评价”这一术语,是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其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性的客观评价,亦称为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应用的主要作用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授课对象全程的评估和反馈;主要目的是正确合理地对授课群体的教学效果评价。不是选拔优质学生,将学生划分在不同分数段里面,从而选拔所谓的双优生。形成性评价存在的意义是在学习的不同阶段,找出学生不同层面的潜力,尽可能地挖掘他们最大化的生态资源,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强化学习的态度,改进和优化学习方式,为教师在教学反馈中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接收反馈信息,有益于教学相长,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自我改正不足及时弥补的机会。目前,形成性评价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将形成性评价结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可采用课上活动和课下活动记录、互联网学习记录、学习档案管理、口头展示和座谈等多种途径,便于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反馈与指导,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二商务英语多模态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外语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言语的交际,而是强调多层面的物质表现形式,如图片、PPT、音乐、网络等。商务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单一语言解释为手段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通过多种符号载体更形象、生动地传递信息,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记忆、转化与应用所输入的信息,利用多媒体设备、网络平台、PPT课件等教学手段将教学与视觉、听觉、环境、体态语等多种模态结合与配合,让教学设计最优化和学生学习效果最佳化,努力让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融合,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应用能力。

三形成性评价在商务英语多模态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给出信息反馈;终结性评价是学习期结束后提供信息反馈。21世纪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估方式呈现多样化,但是终结性评价在多数高校的英语教学中还占有重要地位,因为终结性评价也有其优势。终结性评价是对一个阶段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成效有一个标准式的量化检测结果,是终止性的;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进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做出及时的反馈和评估,不强调学生的应试能力,而是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教学和教学成果不应完全以学生的最终分数来评定,因为这其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应用形成性评价机制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在不断地纠正错误的同时做出及时、合理、有效的改正措施。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发现问题,找到症结所在,并且快速准确地制定教学计划和学习策略,把错误减少到最小,避免恶性循环。教师改进教学安排、改正教学板块的不合理之处,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热情;学生能够针对自己做错的题,进一步思虑,完善答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趣味性。教师和学生共同协作,攻克各类困难,从而会加深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为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商务英语课程包括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写作、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谈判、英语函电和公关礼仪等。内容涵盖经济、贸易、企业管理、证券和商业文化等多个领域。针对商务英语专业的特殊性,即,商务英语专业是英语语言知识、商务知识、跨文化交际技能和人文素养知识的综合。课堂教学模式应是两种甚至是多种模式同时进行。教师的课件文本、教师的肢体动作、多媒体播放的动画文字、图片、声音以及学生的视觉、听觉接收到信息后的回馈状态一起形成多模态资源共同参与构建的教学交际活动。商务英语翻译多模态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理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层面,商务英语翻译多模态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尤其是采用形成性评价考核方式,分阶段对学生客观地检测,使学生能够及时地正面和正确地评估自己学习的程度。如果仍是采用传统期末统一闭卷的考试模式,以纸和笔的形式完成本学期的测评,那么试卷中出现的问题只能是留置下学期分析或者只能在期末试卷分析上体现出来,而没有机会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没有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够正确地梳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商务英语翻译多模态课堂上,教师采用多元模式,如图片、文本、音频、视频、翻译小擂台、同传模拟和博客,依据不同模式的文本输出测评学生学习的程度,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及时地得到反馈信息。教师可以知道是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需要改进;学生也能知道自己是在识记欠缺还是应用方面缺少练习。依据形成性评价的分析,师生能够很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成绩。因此,将形成性评估运用到商务英语多模态教学中,对于学生商务英语的学习方面具有极大促进作用。首先,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了解自身的学习特点,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的不同,学习经历的不同,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所形成学习习惯存在着差异。如在背诵商务英语词汇时有的同学在音标方面掌握得好,会根据音节的划分快速地背下大量生词;有的同学会觉得单词联想记忆法更加轻而易举;有的会以不同词形的前后缀记忆单词。教师在评估时就应以不同的学习任务分配下去。学生会对每个学习任务的特点了解清楚,对每个学习任务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和成效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形成性评价有助于制定学习计划,丰富策略知识。学习是一门艺术,是内化动态的平衡。合理协调会事半功倍;打破平衡会事倍而功半。将形成性评价合理放置每周、每月和学期末的计划安排中,不浪费大好光阴。商务英语课程多模态教学模式将动作、手势、图片、音频、视频融入教学环节中。有的学生会对肢体语言敏感;有的会对音频的音效识别能力强;有的识别图片感知力优于其他同学。那么教师在进行形成性评价时对不同的学习认知能力要有不同的测评标准,并且应将这些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策略逐一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学会积累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情景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商务英语的能力。最后,形成性评价能提高学生商务英语学习自我监控、自我评估和自我调节能力。形成性评价能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行为有效地管理和监控。在商务英语学习过程中,多模态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输入的认知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地监视、控制和调节。参照不同阶段的测评标准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当中。例如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多模态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方式进行翻译,如,从阅读专业书籍方面进行翻译;有的从多模态信息使用方面,更多借助图片、表格和音频等不同符号资源及多媒体软件完成商务英语翻译文本;有的从语言知识运用方面翻译;有的从多媒体网络使用,利用网络工具进行翻译。在商务英语翻译多模态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语法、词汇、常用句型、商务专业术语、商务邮件语言特点等比较注重。可以看出学生对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教师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评估以不同的方式检测学生翻译技能,使其翻译效果更好、更得体。又如进行商务英语口译训练时,遇到生词或者难以翻译的词句时,学会冷静,控制好自己焦虑情绪,保持良好的状态,这样才能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若以负面情绪对待,只能让脑中空白一片、思维迟钝、出现不良的学习效果。此时,形成性评价应适当地做些调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顺利完成口译任务。在商务英语多模态授课的模式上,首先重要的是学的方式,学的策略,辅以有效的评价方法,才可能有一定的成效。单一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都不能完美的完成教学任务,而是需要教师评估方式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合使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以此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

在今后的商务英语多模态教学中,将进一步实施形成性评价参与评估的环节,将教学与评估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商务英语专业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监控自我的能力。形成性评价主要依据教学效果展示学习态度,它既关注显性评价,也涉及隐性评价。商务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与形成性评价的完美结合,贯穿教学全过程,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和评价提供了量化依据,激发了学生自我提升的内驱力,建立良好的商务英语学习心理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参考文献

[1]赵德成。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是什么及如何推进[J].教育科学研究,2013(3).

形成性评价 篇五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成功感,自信心,成长记录袋

教育部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及表现出的发展潜能等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并且在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强调了“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标准的重要保障。”由此可见,英语教学评价的作用不容忽视。评价可以着重教学过程,也可以针对教学结果。前者是形成性评价,后者是总结性评价。由于教学过程决定着教学结果,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形成性评价。

一.什么是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问卷法、问答法、观察记录法,学生作品分析法以及测验等等方法,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参与活动程度和他们的语言发展状态作出判断,对他们的学习尝试作出肯定,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形成性评价还包括学生相互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等方式,他伴随着整个英语教学过程,对英语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为什么进行形成性评价?

曾经有这么一个例子:1986年美国加洲大学一教授出了一道题测试美国一二年级的学生,题目是这样的:有一条船,船上有26头牛,19只羊,问船长年龄有多大?一共测试了96名学生,其中有76位学生答船长45岁。后来我国一位从事数学的学者将这道题拿到中国来测小学五年级的78名孩子,只有8位说此题无解,其余89%的学生都说船长45岁。因此美国教授就此发出了感叹:“我们的教育是不是把学生越教越笨了?”中国教育有两强两弱。两强就是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两弱就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后两者的能力培养和平常学生学习过程的训练有直接的关系。形成性评价则为这种过程训练提供了直观的依据,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机会,给予学生极大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自信心。它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综合和分析学生日常学习的信息,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和需求,着眼于学生潜力的发展,帮助他们反思学习过程和结果,调整学习计划和策略。同时,形成性评价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那种“一次考试成败定终身”和“以考分定优劣”的不公平的评价方式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助于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自控力。美国学者Krashen和Terrell(1983)曾把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比做知识输入与摄入之间的过滤器,并进一步指出:学习者在学习中的焦虑越少,在学习中有效摄入的知识则越多,学习效率也愈高。因而,消除学生的焦虑情绪,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对其学习效率的提高大有裨益。实践证明,正确运用形成性评价对提高教育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形成性评价有什么意义?

1.形成性评价能不断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成为学生继续进步的动力。

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它能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因而获得英语学习上的成功感,这种成功感引起的满足和兴奋可以产生继续得到满足的需要,再次成功的体验又可推动第二次成功,多次成功会使学生增强自信心,逐步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激起学生强烈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极大地提高学习的效果,从而为英语教学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有一个学生极其内向,在班上是真正的“默默无闻”,无论用什么样的办法都无法让其参与主动的学习。老师一次无意中发现他的语音非常好,于是在一次课文剧表演中特意安排他做幕后旁白,然后让学生们选出谁的语音最好。无疑地,他的这次成功为他的发展打开了第一步,慢慢地,他的表现越来越活跃,多次在校级演讲比赛中获奖,英语成绩也因此名列前茅。

2.形成性评价可帮助学生反思和调控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

神,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各类形成性评价的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评价,而是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教师还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效的评价方案,让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对评价标准的选择和解释,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与效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明确学习的方向,从而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调整学习过程,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争取最佳学习效果。学生有了这种自主学习精神,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发展了语言运用,为英语教学的成功提供了保证。

这是我们的一份阶段评价表:

评价项目评价内容评价等级

自评组评总评

学习条件对上单元进行认真总结

对下单元进行认真预习

学习过程每天坚持至少20分钟的听力和朗读

每天认真及时按时按量完成作业

每节课积极举手发言

是否能够探究学不好、听不懂的问题?

是否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并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

无论课上课下你都能够用英语有目的地做生活上的事?

学习效果你认为这个月你英语听的能力如何?

你认为这个月你英语说的能力如何?

你认为这个月你英语读的能力如何?

你认为这个月你英语写的能力如何?

园丁心语

注:学习条件和学习过程两项用A.经常B.有时C.很少三级评估;学习效果用A.好B.一般C.不好三级评估

3.形成性评价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信息,以便于教师反思和调整教学行

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情、态度的观察,利用提问法或操练、游戏、复述、表演、竞赛等活动记录法对学生作出及时评价,实现教学活动中的即时反馈,考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语言知识上的难点是否突破,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是否提高,教学程序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是否适当,教学的速度和发展方向是否适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从而不断修正教学过程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而课后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与评价,辅导学生的记录,单元测试的评价与分析更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的信息反馈。通过评价能进一步帮助教师了解课堂教学的成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判断学生学习上的难点,找到教学成败的原因,以便于教师及时修正、调整教学计划或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指导,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施教,或加强课外活动的辅导,或为学生提供矫正学习的方法……。教师的这种自觉、主动地运用形成性评价对教学进行反思和调控,不仅使今后的教学目标与方向更加明确,也不断地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了英语教学的成功。

这是一份学生课后反馈表:

评价等级评价内容很好(90-100)较好(80-90)一般(70以下)

教师课堂仪表、教态

教师语音语调

教师尽量使用英语教学

教师使用目光语、手势语和鼓励性语言

教师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我对重难点掌握的情况

我对这节课的喜爱程度

我上完这节课的心情

作业情况

我想对老师说:总分:

四.怎样进行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测试型评价和非测试型评价。测试型

评价有纸笔测验(标准化测验、开放性测验)和口头测验两种;非测试型评价有观察、问卷调查、访谈、评价表和学生成长记录袋等等。而在进行形成性评价时则要重视评价对象即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评价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积极的交互过程。应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评价的改进和激励的功能,弱化甄别、选拔与评优的功能。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应针对评价对象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简便易行的评价方式,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尝试之一:创建和使用了学生的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袋用于收集学生平时学习、生活过程中的行为记录——如入学考试情况;优秀的作业;原始录音;教师与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评语;自己或同学对其学习态度、方法与效果的评价意见等等。学生本人是建立学习档案袋的重要参与者,教师提出要求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学生在建立学习档案的过程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及努力方向有比较明确的认识。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增强了对自己能力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因而自觉地把握进步,体验点滴成功,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也可产生对自己成果的拥有感,掌握反思学习的技能以及决策技能。

尝试之二:采用星级评价,寻找闪光点,呵护孩子自尊心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每一次所经历的测试都是建立自信心的良好

时机。因此,在考试与评价中精心呵护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无论是学业内容还是非学业内容的评价与测试中,我们都用“送星星”的方式对孩子进行评价与鼓励。让他们在数星星所带来的快乐而自豪的心理体验中对学习充满自信。无论什么样的学生,他们身上肯定都有不止一个闪光点。能不能让这个闪光点发扬光大并有助于学习是会影响孩子的发展的。有一个学生在初一下插班时是一个连ABC26个字母都背不齐的孩子,小组活动时很难与其他学生配合。于是在Lesson74BookI的第二个对话中安排他扮演营业员,总共只有两句台词CanIhelpyou?和OK…Hereyouare,但授予他“最佳表演奖”,说他的表情很投入,语音很有西方人的魅力。后来这个学生在他的日记中记录了这件事并写到:“……我原来认为自己很差很笨,今天英语老师让我知道:原来我也行!”这种成就感及时鼓励和促进了他的学习,学习的积极性由此产生。

尝试之三:改变单一评价主体,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以往的评价,学生只是作为被动的评价对象,而教师是绝对的评价者,家长则只是旁观者。为了改变这种陈旧的评价状况,我们把孩子、家长都融入到评价中来,让大家共同参与评价。在我们的评价中有孩子的自评、同伴的互评,更有亲切的“爸爸妈妈的话”和“老师心语”。每一个人都参与到评价中,每一个人都关注孩子的成长。在充满爱意的激励性评语中,让孩子们体会成功与收获,并自觉进行反思与诊断。正是这种“多元的主体评价”方式所带来的信任与期望,使每一个孩子都感到“我能行”。

尝试之四:抓住时机,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适时鼓励表扬。

一点点的进步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略,但学生却特别关注老师们对自己点滴进步的反映。经验告诉我们,考卷上、作业本上一个简单的“好”“有进步”“你表现真棒”“你真行”,也许我们写时很随意,但学生却视若珍宝。因此,我们的作业不再是往常简单的对错批改,而是有一定的评语。曾有一位教育家说过:一堂好的课并不是看教师对教材把握的好坏,而是看他能否用鼓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去学。表扬会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一个人有了自信心,那么他便有了学习的动力。

尝试之五: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建力自选和开放的考试形式,让学生自己出卷相互测试。

我们的半期考和期末考的成绩均由三部分组成:笔试、口试和平常表现,分数比例分别为笔试100分(听力20分、笔试80分)、口试30分、平常表现20分。同时,我们鼓励学生自己出卷找旗鼓相当的“对手”进行“擂台赛”,成绩亦可作为参考。

尝试之六:让孩子们充当“小先生”教“大学生”英语(大学生由他们的长辈充当),让英语融入家庭和社会中,形成学习英语的大氛围。

平时我们要求学生将所学的日常用语等带到家里去教他们的父母或者其他人并且作好月评价,有学生评价他们的“学生”,也有他们的“学生”评价“老师”。家长们反映学生们对这项工作认真极了。

形成性评价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如果我们把学生的感情世界看作我们自己的一部分,投入以更多的尊重、关心、爱护和理解,那么,这种行为将会转化为学生对我们所教学科的兴趣和喜爱,进而产生对学习的持续动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新的教学理念已经把过去的以老师为主转化成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必须以人为主,要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感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形成性评价有了他特殊的历史意义。让我们:

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

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

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展!

参考文献:

《现代教育评价基础》,吴刚,1990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形成性评价 篇六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优点;缺点

一、引言

英语学习是一个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和交流的过程。教师要确保自己课程能够对学生有启发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教师要时刻关注自己教学目标的重点—学生。从传统角度来说,英语学习是以考试为导向的,学生学习英语就是为了通过考试。学生们虽然已经通过了高考的英语考试,但是大学里还有大学英语四级再等待着他们。他们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就被告知应该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否则毕业以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所以大多数学生都以通过四级考试为自己学习英语的目标。考虑到这一点,教育部在2007年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了大学英语的基本教学目标和相应的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被高度重视,被认为是评价和提高学生水平的有效方式。按照教学要求,英语学习意味着学习必要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并能应用到实际中去,尤其是跨文化交际中。为了完成这一目标,评估体系就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传统的以每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为标准的评价方法应该遗弃,新的评价方法,即过程性评价应运而生。

二、终结性评价的缺点

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每单元末或每学期期末对学生进行测验,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英语学习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我们不可否认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终结性评价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1.终结性评价过分强调考试结果,而忽略了学习过程。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而不断变化的过程,如果仅仅凭一次考试成绩,教师和学生都无法对英语学习是否取得进步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也就无法做出相应学习策略的改变。很多学生在考试之前根本无视英语学习,只是在考试前几天突击一下考试范围的内容就可以顺利通过考试,这就会给学生造成一个印象:英语学习只要在考试的前几天突击一下就可以通过,英语学习不需要浪费平时的时间。长此以往,对英语教学非常不利。2.终结性评价会引起学生的考试焦虑,不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当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唯一标准时,学生们就会把通过考试作为自己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所以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考试越重要,心理压力就越大。如果考试成绩不好,学生很容易出现自卑心理和焦虑症,会对考试产生反感,甚至是对英语学习产生厌恶。这种焦虑和自卑的情绪如果不及时得到疏导,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影响外语学习的效果。3.终结性评价会阻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终结性评价注重以分数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积累,这样就会误导学生为了考试也学习,从而忽略了其他技能的培养。我们都很清楚,考试是侧重理论的,而语言是侧重实际应用的,我们应该把语言当作一门工具用来与其他人交流的,而不是用来答题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所谓的高分学生面对外国人只能尴尬地站着,反而一些考试分数低的学生却能自由地跟外国人交谈。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对语言的实用能力的培养。上述提到的只是罗列了一部分终结性评价的弊端,终结性评价已经不适应现阶段教育的发展需要,所以许多教师开始积极探讨更有效的方法,形成性评价方法呼之欲出。

三、形成性评价的优点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或为接下来学习做准备而进行的评价。RobertStake曾经就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给我们举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他说:“当厨师品尝汤时,那是形成性评价;当顾客品尝汤时,那是终结性评价。”诚然,形成性评价在很多方面是有优于终结性评价的。1.形成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同于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判定标准的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的。例如,学生可以穿上自己自制的剧服,去模仿电影中的某个角色。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从中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比如发音、语调、句型以及文化知识等方面的欠缺。如果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表现赞不绝口,学生们也会因此对学习英语更有信心。所以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前者强调的是不同水平之间学生的竞争,而后者则是侧重于同一个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进步。2.形成性评价也为教师指明了方向,帮助教师走出了困境。过去,教师一直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一方面,老师想多教给学生一些对他们未来工作和生活都有裨益的实用性英语;另一方面,在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压力下,教师又不能完全忽视这种跟学生息息相关的考试。有了形成性评价,教师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评价形式。教师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并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通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教师就会了解自己的学生是否能跟上学习的进度或者自己目前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等。这样,教师就可以随时知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形成性评价体系中,学生在学习中取得进步的同时,教师也在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结语

从大学英语四级的变化可以看出,大学英语 www.kaoyantv.com 四级考试更加注重输出技能,比如英语口语和英语写作,这就意味着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已经满足不了现代英语教学的需要,形成性评价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可以弥补了传统教学与考核的弊端,因此,如果正确实施,形成性评价必将成为外语教学中一种有效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Scriven,M.(1991)TheMethodologyofEvaluation.InR.W.Tyler,R.M.Gagne&M.Scriven(Eds.)PerspectivesofCurriculumEvaluation,39-83.Chicago,IL:RandMcNally.

形成性评价 篇七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课程建设;课堂管理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课程考核非常注重终结性考核。学科成绩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通常采用的比例是平时成绩占比20%,期末考试成绩占比80%。在20%的平时成绩中,要体现考勤、课堂互动、课内实践等完成情况,甚至集中实践等教学环节也要包含在内。诸多要素的评价需要集中在这20%当中,很难得到充分体现,而体现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等要素则被忽略。这样的考核方法实际上是鼓励学生突击应考,甚至对考风考纪都有很大挑战。学生平时上课睡大觉,玩手机,懒得参与课程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互动;期末考试前,要求老师划重点,熬夜复习或制作小纸条。不仅难以实现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目标,甚至会使学生养成投机取巧的办事风格,这与“敬业、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相符。现有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中,强调在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但却缺乏与之对应的统一认识和具有可执行性的全面评价体系。因此,如何根据自己所在专业和所主导课程的具体情况来调整学科成绩考核评价体系,以引导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习惯和职业素养则成为我们当下的课题。本文将以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相关课程为例,阐述将形成性评价引入到学习考核评价体系的具体实施过程。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教学纲领性文件中体现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项教学活动如提问、作业、问卷、报告以及学生自评或互评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力、态度和团队合作等进行观察和评价[1]。因此,将形成性评价引入到学习考核评价体系的首要环节是课程建设团队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理解并融合形成性评价理念到课程建设中,推进形成性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学习成绩评定体系。形成性评价引入到学习考核评价体系,是一项从根本到末梢,从框架到细节,从教学纲领性文件到课堂教学操作实施的系统改革。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首先从教学指导性文件的调整开始,如教学大纲、教学标准、课程实施方案等,要明确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的权重比例。传统的平时成绩占比20%,期末考试成绩占比80%的权重显然无法实现形成性评价的作用。仅20%的权重使得形成性评价关注的一些要点缺乏充分体现的空间。根据课程的特点及各院校的要求,尽可能大地增加形成性评价的比重,以《运输管理》课程为例,具体操作执行了平时成绩占比50%的模式,期末考试成绩占比50%的模式。采用这个比例,一是基于学校规定的平时成绩比例上限;二是这个比例使得学生既不能忽视形成性评价,也不能忽视终结性考核,无论忽视哪一块,都会使得总评成绩不理想。

2细化形成性考核项目及权重

形成性考核项目应能够反馈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专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引导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以《运输管理》课程为例,具体项目有:考勤、课堂互动、案例讨论、模拟业务操作、课内实践和课后作业。项目权重分配上,课后作业为单独的一项,占比10%,记入个人平时分,以考查学生个人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态度;其余各项共计占比40%,记入小组得分,以考查小组全过程任务完成情况。这样分配的好处是促使学生既要参与到小组共同成长,为小组的成长贡献也要保证自身任务的完成,兼顾集体和个人目标的实现。

3进行课程分析,建设形成性考核配套资源

在资源准备方面,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运输管理》课程为例,具体项目有:考勤、课堂互动、案例讨论、模拟业务操作、课内实践和课后作业。其中,课堂互动、案例讨论、模拟业务操作和课内实践这几个项目都需要课程建设团队在开展形成性学习评价之前,完成对相应资源的收集、整理、撰写、制作。其中,课堂互动环节分为必答题资源和抢答题资源。必答题尽量以教材内容为主,可用每一学习单元后配套的习题为基础作为必答题。抢答题则选用面要大一些,除了教材上的基础知识,还应有所提高,引入教师多年教学积累下的经典题目。抢答题数量应控制在每个单元25题左右,难易结合,并制作配套课堂展示课件。案例讨论的建设,要注意选取案例的针对性、难度和可操作性。模拟业务操作主要是运输线路规划、运输方案设计、运输成本核算、车辆运用指标计算、几种运输方式运费计算和运单填写设计为主,需要教学团队长期积累,并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动。课内实践主要是货运管理软件的操作。这几部分资源重难点兼顾,基础知识与技能要求全部涵盖,既保证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可反映学生学习和接受的程度。

4形成性评价的考核细则、标准及实施办法

4.1公布形成性评价得分细则,指导学生建立团队,形成分组。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将形成性考核评价得分细则公布。务必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过程中自已的行为表现与最终的总评成绩之间的关系。其次,指导学生进行自愿分组。由于课堂互动、案例讨论、模拟业务操作的课内实践的学习过程是以小组学习、小组竞争的方式进行评价的,所以要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4-6人一组,自愿组合。分组过程就是组建团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营造了一个小小的职场生态———全勤、专业能力突出、互动积极的学生成为团队的核心成员;专业技能突出、沟通能力好、团队意识强,组织协调能力高超的学生成为团队领袖;而平时到课率低,上课互动不积极,学习态度差的学生需要通过承诺(如不缺勤、努力完成必答题以及争取更多抢答机会等)来说服其他学生接受他入组。剩余的既没有积极态度也不愿做出承诺的学生,将被自动归入一组。学生分组完毕后,教师使用信息化教学应用程序(至少要有上传资料、抢答、讨论、测试和小组任务等功能模块)注册课程,公布课程代号,学生加入,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4.2为形成性评价当中的每一次活动赋值。每一次的必答题、抢答题、案例讨论、模拟业务操作和课内实践的得分都记入小组。这就要求合理计算每一次行为的分值,既要体现难易程度,也要保证小组在充分积极和出色地完成各项目后,小组每一个成员的形成性评价得分可以达到优秀,同时完成项目不充分的组将会有个别或全部成员形成性评价得分不理想。以30人的班级为例,可分为5-7组,为每一次行为的赋值建议如下:4.3答题和得分操作方法。4.3.1小组答题和得分、减分原则。必答题每组按顺序依次作答,答对得2分,答错不扣分。抢答题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课件题板,并建立“云班课”。学生加入到相应课堂,在教师公布抢答题分值页面后,学生运用“云班课”当中的抢答功能进行抢答,抢到答题权的组可以选择答哪一道题,点开后进入题目页面,进行答题,答对加对应分,答错扣一半的分。这个方法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答题积极性,并且保持谨慎的抢答态度。对当次教学内容较自信的学生会抢答分值较高的题目,体现学习价值,也体现认真学习者在团队中的价值。案例讨论、模拟业务操作难度较大,要求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并结合具体问题分析后才可作答,所以赋值较高。这两类题目每一个题目仅给最先提交正确答案的两组记分。这样操作既可以充分调动小组成员积极讨论和解答问题,又可以把握课堂节奏,还能避免抄袭。课内实践赋值15分,只要各组每个成员按要求完成课内实践相应任务并按要求提交相应资料,均可得分,否则不得分。这样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监督促使每一个学生完成课内实践任务。考勤是小组扣分的主要因素也是形成性考核中使用的唯一惩罚措施。如果小组当中有成员缺勤,则每缺勤一人次,小组扣5分,迟到小组扣3分。这个扣分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缺勤。由于个人缺勤将会导致小组总分的降低,这就促使组员之间可以互相督促避免缺勤。4.3.2个人得分原则。个人的形成性评价得分来源之一是课后作业,这部分可根据完成作业的正确率和完整程度记分,由教师将每次作业的得分反馈在作业本上,最后总和计入到平时成绩中。另一个得分来源是小组总得分进行组内二次分配后得到的分。这取决于学生个人对小组总成绩的贡献以及小组集体对分值分配的理念。

5终结性考核

期末考核的方式以开卷考为首选,题目选取要能够涵盖基础知识和技能要求。基础知识: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题型的比例可控制为30%、10%和60%。占卷面60%的专业技能题应是将真实事件和数据依据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改写,灵活度较高,题目的理论依据都在教材上,但学生若要得到理想分数则需在整个形成性考核过程中认真参与并自主完成每一次阶段性项目作业,并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

6教学反馈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运输管理》课程教学团队从2015年开始在《运输管理》课程教学中使用形成性评分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生学习过程管理。通过调研,来自于学生的课堂参与反馈和教师教学评价反馈来看,学生乐于接受这种考核管理,课堂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教师开展教学互动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为满足课堂互动教学的需要,改编改写的案例和模拟业务逐年完善和增加,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相互促进。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在各项目评分的促动下完成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在小组合作的模式下,正确认识合作与竞争并存,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形成性评价 篇八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性评价

中医药院校是为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培养专门人才的学校,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中医药的相关知识,还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中医药院校的一门必修课,中医药院校教授这门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有一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常识,从而能够让学生再走向临床医疗服务岗位上时,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中的辩证思维理念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不断提升自己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和高尚的医疗品德,同时在遇到医疗纠纷时可以运用法律武器合理处理医患关系,将医疗纠纷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性评价模式应用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形成性评价是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相对而言的,最早提出形成性评价概念的是美国的学者斯克里芬,他在1967年的著作《评价方法论》中对形成性评价的概念进行了清晰的描述: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这种评价方法不同于其他评价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立足过程,注重发展”,主要目的并非为了选拔少数优秀学生,而是为了发现不同学生的潜质所在,强化改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随着教育部对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力度,以及对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形成性评价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发展的必需。其动态且多元的评价方式对于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大学生的认识当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中医药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存在的教学困局及思考

在中医药院校的课程当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觉得枯燥晦涩的课程,教学内容抽象,概念较多且含义深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中的其中一门,学生学习起来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及排斥感,学习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面临着如下困局:1.该课程本身相关内容涵盖诸多概念和范畴,逻辑关联性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较高的理解力,并且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2.从目前的教学方式来看,教师采用的是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与多媒体教学交合,课件运用了动画、视频、图标、漫画等多种元素,但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固有认识很难改变,与实践教学出现了脱节现象。3.与综合性院校相比,中医药院校具有学科面较窄、课时量较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关联不大,学习内容也相去甚远。校园学术氛围重自然科学而轻人文社会科学,因此在学生的思想认知中,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专业水平、业务能力的提高没有太大帮助。另一方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采用终结性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而轻视了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发展,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广西中医药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形成性评价的实践

结合该门课程的特点,选择形成性评价方式,从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1.课程作业。(1)平时课堂作业。约安排1—2次,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对于教学课时的安排和对学习效果进行评测的相关要求,授课老师要根据学生对于作业完成情况的数量和质量对所布置的作业进行评估,发现问题要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纠正并反馈给学生。(2)综合性作业。约安排1—2次,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阶段性学习测评需要特意来布置的综合性作业,目的是为了进行形成性评价,同样授课老师也要根据学生对于作业完成情况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指导与反馈,将反馈结果及时地告知学生。2.实践教学。学生运用知识进行理论验证的活动。例如上网或在图书馆查阅与课程相关的资料、社会调查等教学活动。上课教师可依据学生在活动中的各方面表现,视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将理论知识与技能合理运用的情况,动手的能力和实践教学报告等进行指导和反馈。3.课堂学习。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门课程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的评判,比如学生上课的出勤率、学生对于该门课程是否感兴趣、在听课过程中是否遵守课堂纪律、讲课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否有积极的互动以及学生是否认真记录课堂笔记等。上课教师可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设计课堂提问,并及时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给予评价和指导,有效地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4.专题讨论。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集中进行课堂或网上讨论,学习小组讨论等。上课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参加、发言、发言提纲记录等情况,进行指导、评价和反馈。5.平时学习。平时学习是指学生在课堂以外进行的自学行为,主要包括了课堂授课结束以后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态度、师生之间是否有交流、是否进行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教学资源是否得到了有效利用,应用课程中心平台或课程QQ群及邮件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交流互动,做出评价和反馈。6.学习笔记。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纸质教材,教学光盘、利用互联网等不同的手段进行课程学习,同时要对课程的学习时间、内容、方法以及对于课程具体内容的接受程度,对课程中难以理解的问题的掌握等。授课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做的笔记发现学生对于课程的掌握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结语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中医药院校的讲授过程中,通过合理地利用过程性评价体系,能够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思想道德知识与法律常识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逐步学会自我评价,进一步提升其在学习方面的各项能力,还能在其专业学习中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去分析判断,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朱理鸿。网络环境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8).

形成性评价 篇九

一、形成性评价的意义与困境

(一)形成性评价的起源与意义。上世纪六十年代,斯克里温(MichaelScriven)最早提出了形成性评价的概念。他建议将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前者“在方案持续改进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后者“评价过程可以帮助管理者分析方案效果,也就是评判已实施的课程方案是否取得了充分、显著的进展,以证明学校系统各种支出的合理性”。随后,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BenjaminBloom)将形成性评价一直到学习评价领域。他认为,“形成性评价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的任一阶段给学习者提供反馈和纠正。”,“如果它与评分过程分离开来,主要用作教学的辅助与支持,那么它就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的核心是关注过程,通过过程上的改进促进结果的达成,本质特点是评价所收集的信息主要用于改进。它对于学习的促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导向作用。引导学习者集中精力、关注重点。2.诊断作用。在过程中分析学习者表现的优势与不足,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3.反馈作用。让教师和学习者了解学习的动态水平,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4.激励与强化作用。让学习者所取得的进步得到欣赏,激发其成就动机,培养自信心,并有机会进一步通过练习巩固学习成果。(二)形成性评价的困境与原因。尽管形成性评价对于教学有着显著和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终结性评价。以外语教学为例,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主要存在一下问题:1.数据与内容不足。理想的形成性评价数据应包括教学过程中学习者个体数据、学习过程数据以及学习环境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客观反映学习者状态、方法以及学习态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将形成性评价等同于单纯的平时成绩的记录,关注的仍然是学习者的阶段性学习结果,即分数,而不是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分析与改进。2.反馈延迟。形成性评价注重过程性,然而目前的教师缺乏评价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撑,难以实现实时的反馈互动,造成延时,进而影响了形成性评价对于学习者学习的激励和对于教学的改进作用。

二、大数据的发展

与教育技术在实践中的举步维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信息技术在近年来取得飞速发展,尤其是随着大数据技术在各个领域逐渐得到应用,其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大数据的核心价值在于4V:①Volume:规模性。②Vareity:多样性。③Velocity:高速性。④Value:价值型。大数据不仅代表了海量数据,而且也是一种新型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即数据驱动决策(Date-DrivenDecisionMaking)。

三、基于大数据的形成性评价策略

教育大数据包括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以及根据教育需要采集到的一切数据集合。教育大数据是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不受主观影响的原生态数据,并且通过信息技术即时采集,这种客观性和即时性保证形成性评价的科学性原则。(一)基于大数据的形成性评价理念。基于大数据的形成性评价是一个复杂的价值判断过程,强调评价者需要主动掌握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完整数据,依靠数据分析的多样化结果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数据类型多、复杂程度高,形成性评价需要基于两个重要的基本理念。1.结果数据与过程数据相结合。美国学者Fox在建构数据模型时将教育数据分为三种:人口统计学数据、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人口统计学数据包括学习者的背景情况,用于对学习者进行分组分析。过程数据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数据。2.量化数据与质性证据相结合。在形成性评价中,评价者收集到的数据可分为量化的数据与质性的证据。前者呈现明显的结构化特征。评价者一方面要充分收集学习过程中的数据;另一方面需要用质性证据弥补量化数据的不足,从而使得形成性评价更科学与全面。(二)创新教学模式大数据时代的形成性评价对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实践来看比较合适的是混合式学习。混合式学习是由迈克尔•霍恩(MichaelB.Horn)和希瑟•斯特克(HeatherStaker)提出,是一种将学校课堂学习与线上自主学习整合在一起的新型教学模式。线上丰富的工具可以帮助评价者尽可能全面地搜集数据。讲外语与混合式学习相结合的途径有以下几种:1.利用移动学习平台操练知识点。外语教学中涉及到大量的词汇点和语法点,传统模式下主要以纸笔练习的形式进行。有时会借助答题卡等设备统计选择题的得分情况,但主要关注的是班级或年级层面的学习,对个体学习者无法提供更有效的评价。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习者借助网络平台和移动APP进行答题。题库中对每道题事先进行知识点标注,统计学习者的答题情况,包括用时、准确率等。2.智能阅读跟踪。语言学习离不开积累,而阅读是积累语言素材与培养有关的有效方式。由于传统课堂时间限制,难以在课堂上有组织地进行阅读活动,而课后的阅读又存在着缺乏监管的问题,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下,网络平台和APP可以全面记录学习者的阅读活动。比如阅读文章的主题、阅读时长、所圈画和查阅的词汇,再结合一定的阅读练习,教师就能掌握包括学习者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等各方面信息。3.课堂内转型混合式学习敦促着课堂教学转型,教师需要将课堂还给学习者,重新认识学习者的学习主体地位。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需要根据形成性评价的结果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和难点进行加强。(三)深入数据分析。在采集到丰富的教育大数据后,评价者需要运用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来提取有效的教学信息,以便进行评价。大数据时代常见的分析技术分为以下两种:1.聚类分析。聚类分析主要针对结构性良好的数据,比如学习者答题情况。若聚类结果发现部分学习者多次解答难度高的题目能够保持正确,而难度低的题目错误率较高,可能这部分学习者是因为粗心造成,可以对其答题注意力状态进行辅导;部分学习者若长期聚类在同一知识点答题正确率起伏较大的区间,则可能这部分学习者存在抄袭或者随意选择的情况,可以进一步关联其它数据对其进行分析和诊断。2.可视化分。析可视化分析则用于非结构性的信息,比如学习者的交互行为、批阅批注、阅读习惯等。评价者可以借助诸如树形结构或者放射性圆环结构来展示文本结构、文本相似度等,还可以借助可视化分析工具对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的知识点和知识体系进行评估,便于迅速了解学习者的掌握情况和个人外语知识体系的发展状态。

四、展望

形成性评价 篇十

(一)两者的相辅相成

高中物理教学体系与形成性评价,两者是息息相关、相互融合的。高中物理的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让教师结合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有针对性地改良教学方式和内容等,促进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客观、有效地吸收物理知识,并系统性地记忆高中物理中的基本概念、规律。深入熟悉对高中物理知识考纲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高中物理的同时,培养积极态度和学习策略。

(二)学生的学习类型———主动型、自觉型和强制型

根据高中物理的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教师更应该结合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有针对性地改善。客观上,不同学生在听课的时候,会因为智力型因素和非智力型因素而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类型:主动型、自觉型和强制型。

1.主动型学生。首先,主动型学生会在教师讲课的同时,能主动、自觉地思考。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能有规律地理解和把握高中物理的相关知识点和考试难点等,然后对知识点和难点进行推理性的自我吸收和归纳。

2.自觉型学生。自觉型的学生,是指学生在教师讲课的时候,能在潜意识中进行一定的思考,并且能基本了解和吸收高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和讲课内容。但是,相比于主动型学生而言,自觉型的学生在学习习惯上是有意或无意地忽视思考教师的讲课程序。因此,教师的指点是他们物理学习上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经过吸收教师的指导和培训后,他们一般能摸索出高中物理的基本规律和原理。不过,他们的主动性有待提高。

3.强制型学生。强制型学生的一大特点,是他们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因为自身无法在课堂中及时接收教师指导的基本知识点,所以很容易在上课期间处于思维迟缓,潜意识中忽视或抵触高中物理相关知识等多种不良状态。因此,他们需要在教师课内课外的指导下才能完成学习的基本程序。对于正常学生而言,如果他们的学习类型是处于强制型的学习状态下,那么,他们多数是对于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学形式或者教学态度产生一定的分歧,因此有针对性地做出了一些非理性的潜在抵抗心态。

二、形成性评价对高中物理的指引

(一)培养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兴趣

物理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最重要的自然学科之一,高中物理是促使我国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提高的量的积累。如今,高中物理教学评价主要存在着以下三大问题:1.评价主体的单一化;2.评价功能的甄别化;3.评价目的的功利化。高中物理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这三大问题的阻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基础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之一。学生作为学习和主动发展的主体,很容易会因此而产生抵抗心态,在学习上形成恶性循环。兴趣是人们认识或喜欢某些客观事物的倾向,往往能指引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如果说形成学习兴趣的先导是好奇心,那么,知识的积累就是形成学习兴趣的源泉。形成性评价的样式具有多样性,因此,教师可以适当运用兴趣暗示法、学生自评或者师生互评等方式,从多方面去激发学生对于高中物理方面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高中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高中物理的研究而有所收获。

(二)指导学生进行日常学习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结合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教师应该有目的地确定形成性学习评价的基础目标和重要内容,及时结合高中物理相关书籍的侧重点,归纳和分析高中物理的基本点。同时,适当实施形成性测试和平行性测试,充分地实践出“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提前为期末阶段进行评价,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形成性评价的本意,不是为了让出学生在集体中的位置,而是为了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在自己对高中物理学习的综合能力上确立好实实在在的发展方向。因此,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特点,适当地指引他们进行日常学习自我评价和期末评价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机形成,促进学习主体的独特个性获得良性的发展。

(三)增强学生与教师的相互沟通

评价的主体和对象的性格、特点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形成性评价会因为这多方面的因素而有所差异。教师如果想改良和完善高中物理教学评价体系中的形成性评价,就要建立起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环节,避免教学时出现过多的片面性和主观臆断性。学生与教师的相互沟通,不仅能增强形成性评价的客观性、公平性和全面性,而且也有利于让学生或者家庭教育弥补学校教学中的有待改善的不足。另外,学生与教师的相互沟通还能减轻学生表象或潜意识中的心理压力,鼓励学生以个人发展为参照,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中有针对性地对有需要的学生做好心理辅导,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