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屈原列传》优秀教案【优秀3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高考家长帮为小伙伴们精心整理的《屈原列传》优秀教案【优秀3篇】,希望能够给朋友们的写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屈原列传》优秀教案 篇一

学习目标

1、了解《史记》和相关知识,把握史传类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

2、掌握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知识,重点是“伐"“见”等实词和被动句。

3、理解屈原的伟大人格和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

4、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并运用“传”“评”结合的方式凸显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写作方法。

重点:积累重要的文言文词句知识。

难点: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本文将屈原的生平事迹放在楚国日趋衰亡的大背景下展现,既有对史实的粗笔勾勒,又有对细节的工笔描绘,揭示了屈原个人的身世沉浮与国家生死存亡的内在联系,充分彰显了屈原的人格风采。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第一篇为屈原立传的史传名篇。屈原、贾谊都怀才不遇,而且贾谊又写过《吊屈原赋》,所以司马迁将二人合起来立传。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同屈原一样,品格高洁,才华横溢,竟因李陵一案被汉武帝处以腐刑。千古忠贤,途竟一辙,所以作者在《屈原列传》中着重指明“屈平之作《高骚》,盖自怨生也”,以自况《史记》之成,是基于垢辱。

(二)作者简介: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总体感知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屈原有见“任”到见“疏”,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第二部分(第4-9段):写屈原被罢免官职后,怀王三次被骗。

第三部分(第10-12段):屈原自沉汨罗江及屈原死后的影响。

四、导读理解

1.第1段主要介绍了屈原哪几个方面的才能?联系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得如此简略。

此段主要介绍了屈原的文化素养、政治才干、外交能力这三个方面的才能。作者之所以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得如此简略,是因为作者为屈原写传的重点是要表现其失意后的忠君爱国之情和发愤著书之况。

2.课文在叙述屈原遭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又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离骚》,又是怎样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写的?

文章从《离骚》的创作原因和对《离骚》的评价两个方面来介绍《离骚》。文章在分析《离骚》创作的原因时,说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表现了屈原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在评价《离骚》时,作者把《离骚》的语言风格同屈原的人格相结合进行评价,从而揭示出屈原“泥而不滓”的高贵品德。如评价《离

骚》文辞“约”“微”时,说屈原“志洁”“行廉”。屈原“志洁”,因此他多用香草美人来做比喻等,无不在表现屈原伟大崇高的人格。

3.本文明明是为屈原立传,为什么还要用相当长的篇幅记叙楚国的命运?

文章用相当长的篇幅记叙楚国的命运,这些穿插在人物传记中的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绌”以后出现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同时,作者也意在通过记叙这些史实揭示楚王父子的昏聩无能以及当朝重臣的贪婪鄙陋,这些昏聩无能和贪婪鄙陋之人势必会让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不被容于朝廷,最后导致屈原自投汨罗江的悲剧发生。

4.司马迁为什么要写渔父与屈原的对话,他想要表达什么?

司马迁想要读者体会屈原愤世嫉俗的心情和对待人生的态度以及自己的那种愤慨、惋惜之情。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着,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即文中所谓的随流扬波、与世推移,至于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反对这种人生哲学,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绝对不能同流合污,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司马迁把渔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比照,表达了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

5.屈原为何一定要选择“自投汨罗江”?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其原因。

楚王的屡次疏远及小人的奸诈是屈原“自投汨罗江”的客观原因,他实在忧愤难解,所以“自投汨罗江”以求解脱。

此外,屈原“自投汨罗江”也有其主观原因,屈原十分热爱楚国,所以他不会像孔子那样周游列国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他留恋生命,但当生命之中不可能得到“香草美人”之时,似乎只能用死亡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死亡是对无意义生命的强烈否定,是对无聊生存的冷漠与藐视,唯有“自投”才可以实现屈原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对生存意义的高扬。

6.最后一段第一句话中的“志”指什么,司马迁为什么“悲其志”?

“志”指屈原忠君爱国的思想,心系国家、希望国家繁荣富强的理想追求以及高洁不屈的品格。司马迁“悲其志”,既是对屈原的人格和政治追求的肯定,也是对腐朽政治和黑暗社会的鞭笞。

7.屈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而且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这已家喻户晓,司马迁又是怎样展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呢?

司马迁在表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时有两个突出特点:(1)把屈原的个人遭遇同整个楚国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说明了屈原的遭遇与祖国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2)把屈原的“眷顾楚国”同“系心怀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他的“存君兴国”的思想集中表现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文章开头表现屈原才干时,就着重突出其治国之才。这样介绍屈原,不仅可以使读者了解屈原深厚的文化修养和他的攻治、外交才能,而且可以让读者看到他里里外外为国操劳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他在楚国的重要地位和对祖国的杰出贡献。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屈原不仅在祖国强大时热爱祖国,而且在祖国处于“大困”时,仍然坚定不移地热爱祖国;不仅在自己被“王甚任之”时热爱祖国,而且在个人遭受屈辱时仍坚定不移地热爱祖国。如当他“不复在位”时,听说楚怀王放走了斯骗、坑害楚国的张仪,屈原劝怀王杀掉张仪。当怀王想要入秦赴会时,屈原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秦国是“虎狼之国”的本质,劝怀王“毋行”;直到怀王被秦国劫持,屈原仍不改初衷,诚擎地“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一心寄希望于怀王有朝一日能幡然醒悟,祖国有朝一日能面目一新。他的这种爱护怀王、振兴祖国之心在《离骚》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屈原的爱国之心,不因楚国的治乱兴衰而改变,更不随个人的荣辱沉浮而动摇。他对待祖国确有一颗丹心、一片赤诚。

自我检测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B.齐与楚从亲

C.厚币委质事楚D.其文约,其辞微

2.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争宠而心害其能害:伤害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伐:自夸,炫耀

B.举类迩而见义远类:事物

不获世之滋垢获:获得

C.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短:诋毁

顷襄王怒而迁之迁:放逐

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浑浊的样子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继承

3.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能无怨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屈原的志向可与日月争辉。

③《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评价屈原的文章,认为屈原的文章意旨博大、含意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书按体例可分为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等。《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B.三闾大夫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的闲差事。

C.“中述汤、武”一句中,“汤”指商汤,他灭夏建立商朝;武,指周武王,是周文王之子,他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了周朝。

D.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的最高官衔,其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指”:同“旨”,意旨。B项,“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C项,“质”:同“贽”,见面礼。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害:嫉妒。B项,获:辱、被辱。D项,察察:洁净的样子。

3.答案: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②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③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4.答案:A

解析:《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屈原列传》优秀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 疏通文意,掌握文言知识。

2、 了解屈原身世,感悟屈原的人格精神。

3、 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文言词汇的意思和用法,特殊句式。

2、 屈原的人格精神的理解。

3、 本文传评结合的写法。

教学方法:

教授法、串讲法、启发式、练习法。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传评结合的人物传记,是“太史公别调”。叙事部分文字还比较简单,议论部分就比较艰深了,而且还有些历来存有疑义的地方,所以句句疏通和掌握就很重要。1班可以稍微快些,重点难句要求笔头翻译。2班则要慢些,其中练习尽量安排在课内,促其自觉完成,实现有效学习。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回顾已知的屈原。

2、 研读1—3段。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回顾已知的屈原。

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屈原。

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

高二时我们学习过《离骚》节选,可以温习其中的名句。如:日月忽其不淹兮,

二、研读1—3段。

1、 学生朗读1—3段,梳理三段的内容。

2、 把握第1段内容。

这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分析: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1)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暇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2)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

这是屈原的见任。

3、把握第2段内容。

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分析: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上官大夫“争宠而心害其能”。 而最隐晦的原因却是屈原的功高震主,怀王的嫉妒和昏聩。

这是屈原的见疏。见疏的理由很简单,简单到让人难以相信。

4、重点研读第3段。

这一段难度最大;最集中地揭示了屈原的崇高品格;又是历来评价《离骚》的最重要文字(按:原是淮南王刘安所作《离骚经传》中语,太史公采入《屈传》内,原作已佚)。

(2)疏通文意和难句。

①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翻译。

②“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这句提出屈原作《离骚》的缘由之一:“穷”,处境困窘,走投无路,屈原之穷——“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由“穷”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写“怨”,屈原之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劳苦倦极”,与下句“疾痛惨怛”四字对举,“极”,应解作“困惫”。

③“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这句承“上称(称道)帝喾”等句,进一步说明《离骚》的内容。“明”是“阐明”。“道德”,在这里不但指个人品格,还指政治上举贤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义,见《礼记?王制》)。“条贯”,条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进一步推演,可用来指因果关系。整个这句可以译为:“(作者)阐明了‘举贤授能’的道德的崇高伟大,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所要说明的道理)无不完全揭示了出来。”“见”,通“现”,表现,表达。

④“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这句是总说《离骚》写作特征,下面“其称文”数句是这句的具体解说。课本注释解释“约”为“简约”,“微”为“含蓄”,似欠妥帖。因为《离骚》的文辞并不简约,相反,它在反复申说;并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这两句是同义反复,意为“它的文辞迂典深微”。“约”的本义是“缠束”,可引申为“迂曲”,“微”的义项之一是“深微”。整个这句话应译为:“它的文辞迂曲深微,它所表达的志趣是高洁的,所表达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⑤“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速而见义远。”

这两句互文见义,承接“文约辞微”加以申说。课本已有注释,要补充说一说的是,这两句是说明《离骚》的“引类譬喻”这一表现手法,如用“善鸟香草,以譬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驾凤,以托君子,飘风去霓,以为小人”(王逸语),等等。

⑥“其志浩,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这两句承上“志洁行廉”进一步申说,并用它来转入下一层的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称物芳”,具体指屈原修养品格,坚持节操,多用兰惠费桂等芳香草木来说明自己的爱好。这两句可译为:“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于他行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达他即使至死也不为谗谄小人所容。”

⑦“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至“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自疏’以下五句,表达的意思重复,而且句式、节奏不很协调。据前人考证,可能有“异文窜入”,加上词语解释,说法甚多,是全段的难点。因此,我们只要借助注释,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译得很顺畅。

屈原列传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译文: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超脱于尘埃之外,不沾染世俗的污垢,他真是一个洁白干净出污泥而不染的人。我们推论他的这种志趣,即使同日月争光也是可以的。

(3)理清本段的思路。

(见前)

(4)反复诵读,读出咏叹的意味。

三、布置作业。

1、 熟读文段。

2、 翻译重点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诵读第三段,提问词语的意思。

2、 学习4—10段,了解楚国的历史。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诵读第三段,提问词语的意思。

1、 集体或个人反复诵读第三段。

2、 提问一些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1)心害其能

(2)属草稿未定

(3)平伐其功

(4)离骚

(5)靡不毕见

(6)其指极大

(7)蝉蜕于浊秽

(8)世之滋垢

二、学习4—10段,了解楚国的历史。

1、 师生共同阅读4—10段,强调重点词语,学生表述事件,了解概括作者写到的楚国的历史。

屈原被绌,张仪行骗

怀王被惑,纵仪归秦

诸侯击楚,楚兵大败

怀王赴秦,客死异乡

屈原被放,心系怀王

子兰使奸,屈原被迁

2、 重点翻译8、9小节

3、 探讨,为什么历叙楚国的历史?

写屈原处江湖之远,依然心忧祖国。虽然怀王“终不悟”,但屈原的“存君兴国”之志从未泯灭。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屈原却无论是否在其位都要谋其政。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屈原则是不管穷达都要兼济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屈原的爱国之心既不会因个人的荣辱而动摇,也不会随楚国的治乱而改变。对祖国的一片忠心是屈原傲骨的内在精髓。

这样写就突出了屈原的精神和品质。

4、 这两段的脉络:

这两段紧承怀王三受秦骗,客死于秦的记叙,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二语,并把议论推进一层,’指明“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的原因,就在“其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这个见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个人的体验在内,寄托着作者个人特有的政治幽愤,特别值得注意。从这两段本身的脉络来看,它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先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他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后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方法是纯用议论,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阐明人君“不知人之祸”。两相结合,在文笔上就显出往复回环的特点。

5、 反复诵读8、9两段。感受屈原的精神和司马迁的寄托。

三、布置作业。

1、 翻译重点句子。

2、 记忆重点词义。

3、 背诵第三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 研读最后两段。

2、 总结屈原精神和本文写法特色。

3、 整理文言词汇和句式。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研读最后两段。

1、 朗读翻译最后两段文字,强调重点词语。

2、 概括文段的意思

江畔答问,绝望自沉

文泽后世,德威众杰

3、 理解记叙屈原与渔父对话的作用。

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显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品格操守、政治取向,作者把二者放在一起,形成了比照。

屈原被放,“行吟泽畔”。他在吟什么?屈原仍在“吟”其志,他是为了其“志”而“颜色憔悴”到如此“枯槁”之状,颓废的外表之中仍透露着一种对精神追求的执着。渔父明知故问其见放之因,屈原答:“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这既是对不合理遭遇的解释,也是对自我人格立场的持守。可见屈原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渔父建议屈原“与世推移”,没有必要“怀瑾握瑜”,屈原则用形象化的比喻(“弹冠”与“振衣”)表明自己誓不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人生信念。“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一句突出了屈原的高贵品质,可见屈原的矢志不移,宁弃生求死,不坠青云之志。死亡已经成为屈原标举清高解脱愁苦的唯一手段。

综上所述,屈原形象就是一个殉道者的形象,这个“道”就是理想和信仰,就是祖国和人民,就是人格的神圣与精神的绝对纯净。

二、总结屈原精神和本文写法特色。

1、 学生总结屈原精神。

2、 探讨本文写法特色。

“传评结合”的写法。

这篇史传与我们以前学的《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人物传记有些不同。前面几篇是“寓论断于叙事”,情节曲折、戏剧性强、人物性格鲜明。而本文则“以议论行叙事”,没有离奇完整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和人物的细致刻画,只是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或边传边议,或传中寓评,所以有人称它是“太史公之变调”,亦即史传中的“变体”,其原因可能有四:

其一、先秦史籍皆不传屈原生平事迹,有关屈原的史料太少(可能与秦始皇焚书有关),单靠叙事不容易写出屈原光辉的一生。

其二、屈原史料虽少,但其作品犹在,通过作品感其精神是最好的办法,而将阅读所得见诸笔端就离不开“评议”。

其三、司马迁写此传也意在抒写个人幽愤,所以“评”就显得尤其重要。

屈原列传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其四、“评议”利于表现屈原的性格。

如通过文首叙述屈原踌躇满志却遭忌恨这个简单的概括,屈原的个性品质、政治见解等只能给人以大概的印象,单凭此寥寥几笔无法使形象丰满,所以第三段用大量笔墨评议屈原为文的根由,从而展示了屈原在忠奸、公私、正邪斗争中的鲜明立场和敢于抨击黑暗的斗争精神。司马迁还通过评“文”来展现屈原“方正”不屈的性格。如此这般,屈原的形象就会更深入人心。

在历叙楚国败事之后,司马迁又评论楚国日衰的因由,这就是:忠奸不分,用人不智,从而证明,屈原本人牵系祖国安危,其浮其沉就意味着楚国之兴之衰,屈原的高大形象由此而现。

三、整理文言词汇和句式。

当堂整理,集体交流。

四、布置作业。

1、 记忆词汇

2、 背诵,准备默写。

《屈原列传》优秀教案 篇三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志、属、夺、致、从容等;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2、了解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不同于一般史传文的写法,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3、了解屈原的政治遭遇,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端方正直,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茫茫人世间,生命是一件大自然最伟大的艺术品,纵观历史长河,行吟汨罗江畔的诗人那忧思怀国之情,世界音乐史上贝多芬的伟功伟绩,爱国史册上文天祥的刚烈、坚贞……无不为我们奏响着一曲曲永恒的赞歌,于是我们慨叹,世间短暂的是生命,永恒的也是生命。那么正值青春妙龄的你们会怎样谱写自己的生命赞歌呢?相信你定会从吟唱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一代“爱国诗人”——屈原身上,收获很多。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屈原列传》

二、自读课文:

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圈点勾划,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并编写内容提要。

① 请你用自己的话向大家讲述屈原的主要事迹。

② 圈点出概括屈原悲惨遭遇的词。

③请你勾画圈点出文章中的抒情议论的语段,给课文分段,编写结构提纲。

④划出概述屈原杰出才能和最能表现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品格的词语。

三、品析课文

(一)本文题为“列传”,请找出记叙性质的段落,速读这些段落,用5个字概括屈原生平。

提示:除3、8、9、11四个小节外,其他均为记叙性段落。屈原一生遭际可用“任、疏、黜、迁、死”5个字来概括。(板书)

(1)由“任”而“疏”(1—2自然段)

(2)见“黜”见“迁”(3—10自然段)

(3)吟答渔父,自沉汨罗(11自然段)

(4)屈原既死,赋存国亡(12自然段)

(二)、说明本文是史传“变体”,明确研读方法。

从检查预习入手,指名学生说说这篇史传文与我学过的《廉蔺列传》、《管仲列传》、《鸿门宴》等篇在写法上有何显著区别,为什么有这种区别,然后教师作如下点拔、提示。

这篇史传的显著特点,就是它不像其他史传文那样,“寓论断于叙事”,而是“以议论行叙事”(明茅坤语),所以前人说它是“太史公变调”,即史传中偶然出现的一种“变体”。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历来一般认为,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但主要原因恐怕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特别是秦始皇燔毁六国典籍后,有关屈原的记载,更几乎是荡然无存,要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关于研读方法: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学习这篇列传,不能采用一般学法,要把精力用在议论部分,即把评介《离骚》、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与渔父对话三处作为研读重点,看作者怎样通过这三处议论,揭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至于记叙部分,弄懂若干难句,能够疏通文意,理清行文脉络就够了。

关于第一大段:

(1)难句解释: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让学生明确:在先秦,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谥号得氏的。楚国王族姓芈(mǐ),屈原先祖瑕,因受封于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国是一种仅次于“令尹”(宰相)的官职,多由王室亲族充任。后文“三闾大夫”,是一种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务的官职,屈原也曾充任。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压之,屈平不与。”

——让学生明确:上官大夫公然要抢夺屈原所写宪令草稿,在情理上说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种别解:“夺”,作“改动”解;“与”,作“同意”解。按:这样解释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夺”、“与”的常用义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宪令”具有改革的进步意义,触犯了上官大夫等守旧官僚的利益,所以他们要篡改。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让学生明确:用了“曰”,又用“以为”,语意欠顺通。按:历来研究者认为这两个词,必有一个是衍文,即因传抄错误产生的多余的词语。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一共写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谗见疏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

关于第二大段:

(1)难句解释: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让学生明确:“佯”,假装;“去”,离开,“厚币委质”,课文注释没说清楚,“厚币”,是指丰厚的礼物,“币”,礼物。“委质”,前人研究是指另再呈献信物。古代别国重臣投靠新主,“必先书名于策(竹简),委死之质于君,然后为臣,示必死节也”。“委”,呈献;“质”通“贽”,但作信物解。这种信物,不是礼物所能代替的。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让学生明确:“以”,介词,用、凭的意思;“当”,抵得上;“往如楚”,“往”,去;“如楚”,到楚国去。句意谓:凭我一个张仪就可抵换汉中地,请让我离开秦国,到楚国去。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让学生明确:要注意“因”是介词,凭借;“用事者”、“臣”,均为“靳尚”的同位语;“于……郑袖”是状语后置,即向怀王宠姬郑袖说假话;设“诡辩”的主语是靳尚。据《史记》中《张仪列传》的记载,张仪一到楚国,怀王就把他囚禁起来,靳尚对郑袖的诡辩是:“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秦王甚爱张仪,而必欲出之。今将以上庸之地赂楚,以美人聘楚,以宫中善歌讴者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屈原本人的事迹写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怀王受骗,以致最终客死于秦的史实,为什么?

点拨:写了三方面的内容:怀王受骗,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关心朝政,系心怀王;顷襄王接受谗言,恕“迁”屈原。穿插这么一大段史实,而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绌”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聩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容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汨罗。

关于三、四两大段

(1)难句解释:

“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泪罗以死。”

——让学生明确:《怀沙》是屈原投水前的绝笔。“怀沙”二字,旧时解作怀抱沙石,即下句的“怀石。”但也有人解释为“怀念长沙”。长沙为楚之先王始封之地。古时长沙包括的地域很广,汨罗也在其内。屈原在汨罗投水,也就是要归死先王故居之地。“自投汨罗以死”的“以”,连词,表行为的结果,和用作连词时表目的不同。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让学生明确:“祖”,摹仿、效法的意思,古代“祖”是个多义词。“从容辞令”,课本注为“说话得体,善于应酬。从容,言语举动适度得体。”这是一说;另一说,认为“从容”是指“委婉蕴藉”,也通,屈原的辞令本也有委婉的一面。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屈原的?

点拔:第三大段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处世准则,即宁赴请流而死也不与世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第四大段是写屈原死后对所世的影响,即从继承者对照的角度,来说明屈原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精神很不容易为人企及。这一段的写法实际上是寓议于叙。

(三)、重点研读评介《离骚》一段。

这一段要重点研读:难度最大;最集中地揭示了屈原的崇高品格;又是历来评价《离骚》的最重要文字(按:原是淮南王刘安所作《离骚经传》中语,太史公采入《屈传》内,原作已佚)。然后引导研读,具体过程是(1)简介《离骚》内容;(2)疏通文意和难句;(3)思路分析;(4)反复朗读,要读出咏叹语气。

关于简介《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373句,2490 字。这篇浪漫主义杰作,迸发出了诗人崇高理想和炽热感情的灿烂光彩。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叙述自己的身世、德才和理想;他关心楚王朝的命运而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楚王身上,终因楚王变心而理想不能实现。接着又叙述自己和朝廷中谗谄“党人”的深刻矛盾,对他们作了尖锐有力的揭露,表示自己虽然被楚王疏远,仍然要进一步修养自己的品德,坚持原来的理想。第二大部分作者以浪漫主义幻想的方式,设想一个老大姐式的人物——女媭,劝诫他不要那么端方刚直,不要那么坚持自己美好的节操,既然别人都结党为朋,你也不妨随和一点。他听了不服气,就去向古帝虞舜陈诉。当他认为已得到公正的评判之后,便满怀信心周游太空,上求天帝,下索佚女(美好的女子),探寻实现理想的途径。然而天庭同人世一样混浊,天帝无法接近,下索佚女也因种种原因没能成功。这是以幻想的方式表现自己在现实中的追求和遭遇。第三大部分写作者请灵氛占卜,巫咸降神,以求得启示,决定行止。在绝望中,他听从灵氛的劝告,选定吉日,驾着飞友,出国远游,到别的国家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当他在光明的天空中遨游的时候,突然望见了下面祖国的大地。这时候,“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他再也不忍离开祖国,最后以殉国的决心结合全篇。

在《离骚》里,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端方正直的品格。面对那些贵族群小把祖国引上“幽昧”、“险隘”的道路,他要斗争,他说:“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难道是我个人害怕遭殃吗?我怕的是楚国这辆大车会颠覆)。他深切关怀人民的疾苦,说自己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一再提到尧、舜、禹、汤、文、武、刘桓公,是要引导楚怀王走上谋求楚国富强的道路,因而他勉励怀王:“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即使在被疏远以后,他仍在追求理想的实现,说:“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明知直言诤谏,会招来祸患,但他的态度却是“余固知謇謇(忠言直谏)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面对那些贵族群小的谣言中伤,面对他们的工谗善媚和背离法度,他决不妥协,决不同流合污,坚定地表示:“宁溘(kè,突然)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由上可见,《离骚》,不但是一篇空前绝后的杰作,就是它所反映的屈原的品格,在整个封建时代,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关于整段的文意和难句:

先指导理解段意层次。 分析:分两层。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优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幅规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价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

逐层疏解,以第二层为重点。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通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让学生明确:这句提出屈原作《离骚》的缘由之一:“穷”,处境困窘,走投无路。由“穷”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写“怨”。“劳苦倦极”,课本未加注,从它与下句“疾痛惨怛”四字对举看,“极”,应解作“困惫”,“极”的这个义项,古时常用。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让学生明确:这句承“上称(称道)帝喾”等句,进一步说明《离骚》的内容。“明”是“阐明”。“道德”,在这里不但指个人品格,还指政治上举贤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义,见《礼记王制》)。“条贯”,条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进一步推演,可用来指因果关系。整个这句可以译为:“(作者)阐明了‘举贤授能’的道德的崇高伟大,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所要说明的道理)无不完全揭示了出来。”“见”,通“现”,表现,表达。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让学生明确:这句是总说《离骚》写作特征,下面“其称文”数句是这句的具体解说。课本注释解释“约”为“简约”,“微”为“含蓄”,似欠妥贴。因为《离骚》的文辞并不简约,相反,它在反复申说;并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这两句是同义反复,意为“它的文辞迂典深微”。“约”的本义是“缠束”,可引申为“迂曲”,“微”的义项之一是“深微”。整个 句话应译为:“它的文辞迂曲深微,它所表达的志趣是高洁的,所表达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互文见义,承上“文约辞微”加以申说。课本已有注释,要补充说一说的是,这两句是说明《离骚》的“引类譬喻”这一表现手法,如用“善鸟香草,以譬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去霓,以为小人”(王逸语),等等。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承上“志洁行廉”进一步申说,并用它来转入下一层的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称物芳”,具体指屈原修养品格,坚持节操,多用兰蕙茝桂等芳香草木来说明自己的爱好。这两句可译为:“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于他行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达他即使至死也不为谗谄小人所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至“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让学生明确:“自疏”以下五句,表达的意思重复,而且句式、节秦不很协调。所前人考证,可能有“异文窜入”,加上词语解释,说法甚 多,是全段的难点。因此,我们只要借助注释,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译得很顺畅。

关于这段的行思路:

——让学生明确:就段内来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评介《离骚》来论述屈原的伟大人格,归结点是指出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因此,写创作缘由,特别揭示“疾”、“穷”、“怨”三字,其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更为眼点句;写《离骚》内容和创作特色,特别指出其“明道德之崇高,治乱之条贯”,而归结到赞美屈原“志洁行廉”。就全文来看,这段议论是全文纳领。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引出文章的第二大段写屈原的去留关乎楚国命运;由“志洁行廉”引出第三大段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自沉汨罗。

(四)、重点研读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的段节;重点研读与渔父对话的段节;三处议论的小结。

重点研读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两段。

关于文意、难句的疏通:

“屈原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让学生明确:“虽放流”,意为“即使流放在外”。有人解释“放流”为“放浪”,从文字学角度看,尚欠根据。从这句看,屈原一生曾流放两次,第一次是怀王入秦或顷襄王即位时,这一次是流放在汉北,后文“顷襄王怒而迁之”,是再一次把他流放到更荒僻的沅湘一带。按:此处叙事脉络不够清晰,前人曾指出这是由于有“错简”(竹简散了,整理时发生错误)形成,不必深究。“不忘欲反”,指屈原不忘要返回朝廷,“反”,通“返”。“冀幸”,“冀”是)高考家长帮●www.kaoyantv.com(希望,“幸”也有希望意,指存有万一的希望。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让学生明确:“存君”的“存”,意为关怀;“反复”连用,意为挽转过来,“反复之”即挽转楚国的局面。下面的“然终不可反”的“反”,仍通“返”,指屈原终于不能返回朝廷。“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是句很重要的话,说明这段所论屈原的心迹,仍同评介《离骚》一样,是从屈原作品中概括出来的。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让学生明确:“圣君治国”,应看作联合短语,即圣明的君主,治平的国家。“累世”,犹言“多少世代以来”。“而不见者”的“者”,表提顿的助词,引出下两句的解说。

关于两段和行文思路:

——让学生明确:这两段议论,从全文的脉络来看,它是紧承怀王三受秦骗,客死于秦的记叙,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二语,并把议论推进一层,指明“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的原因,就在“其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这个见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个人的体验在内,寄托着作者个人特有的政治幽愤,特别值得注意。从这两段本身的脉络来看,它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先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他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后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方法是纯用议论,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阐明人君“不知人之祸”。两相结合,在文笔上就显出往复回环的特点。板书:

(五)、研读与渔父对话一段。(已学,故研读可简)

教师提示:这段是化用《楚辞》中的《渔父》写成,跟原作只是字句稍有不同。原作是一篇辞赋,是一种介乎诗与散文之间的文体。它的作者历来有争论,有的认为是屈原本人所作,有的认为是楚人思念屈原所作。但不管作者是谁,创作的目的都是设为问答来形象化地揭示屈原的内心世界,虽是议论,却跟一般的议论不同。作品中的渔父是一个避世隐者,不是一般的渔父。因此研读这一段要紧紧扣住两个问题:(1)两次对话揭示了屈原临死前怎样的内心世界?(2)屈原的两次回答都是议论,这些议论是怎样形象化了的?

(六)、对三处议论进行小结。(讨论)

提示:请大家回顾三处议论,回答下面的一组问题:

(1)三处议论,彼此间的关系怎样?是否带有回环往复的特点?

(2)三处议论,分别用了怎样的议论方法?

(3)三处议论,在笔调上有何共同特点?

点拔性小结:第一处带有总纲性质,后两处带有分论性质,后两处与第一处有回环往复的关系,这种回环往复,前人又叫“回挽法”。议论的方法,第一处是述评法,第二处是寓议于叙和抒感相结合;第三处也是寓议于叙,但用的是引譬说理的方法。三处议论,运笔虽不相同,但都带有咏叹的笔调。回环往复的回挽法,加上议论方法的丰富多采的充满感情的咏叹笔调,就使全文具有《离骚》的文情笔意,《离骚》的文情笔意正具有如上特色。

四、课堂练习

通假字

①人穷则反本 (“反”通“返”)

②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见”通“现”)

词类活用

①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上、下、中”都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时间。)

②其后楚日以削 (“日”是名词作状语,表时间:一天天地。)

③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短”,形容词用作动词:指出别人的错误,诋毁)

④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祖”,名词意动,“以……为祖先”即“效法”。)

⑤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内”、“外”,名词作状语:“在内”、“在外”)

⑥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泥”名词作动词,“出于淤泥”)

⑦明道德之广崇 (“明”形容词作动词,阐明)

⑧正道直行 (“正”“直”,形容词使动,“使……正”、“使……直”)

一词多义

【属】

①屈平属草稿未定 (写)

②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一个接一个)

【伐】

①平伐其功 (夸耀)

②大兴师伐秦 (讨伐、攻打)

【微】

①其文约,其辞微 (含蓄)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

文言句式

(1)被动句

①方正之不容也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③屈平既绌

④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⑤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2)判断句

①天者,人之始也

②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古今异义

①人穷则反本 (“穷”:古义,处境困难;今义,贫穷)

②大兴师伐秦 (“师”:古义,军队;今义,老师)

③颜色憔悴 (“颜色”:古义,脸色;今义,色彩)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