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心理学报告(最新5篇)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高考家长帮为小伙伴们整理的心理学报告(最新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一点帮助。

个人心理学分析报告 篇一

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氛围中生活,而不同的环境氛围对人的精神、心理与情绪所产生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为了使自己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宁静的心理与饱满的情绪,每个人都应自觉地、主动地去努力创造一种美好的环境氛围,这也是自我心理训练、自我心理调控的重要方面。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我们要: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该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能力。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一定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功。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我们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我们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我们应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使我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教育心理学研究报告 篇二

学号:0810081602

姓名:王敏

篇名:关于 如何促进“后进生”转化的研究

——以初中“后进生”为研究对象

首先,此项研究将“后进生”定义为那些性格比较孤僻、注意力比较分散、沟通能力比较弱、有厌学倾向等的学生。

一、研究问题/研究目的1、研究的总问题:探究“后进生”的心理,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最终促进他们的自主转化。

2、研究问题的分解:这项研究涉及到家庭的教育观、学校老师的教育方法和学生自身等方面。

3、研究假设:

(1)、这一研究课题重在探索后进生的心理问题,最重要的是找到后进生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探讨深层的教育方法和艺术。争取做到转化他们,使这些后进生在品质、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探索出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最大限度地转化学生的价值取向、学习能力和处世态度,将会使他们学会自主消除困惑并走出困境,将会为“后进生”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这一研究在探索指导和帮助学生自主解决困难方法的同时,将会促使部分对“后进生”失去信心的老师,改变对后进生的看法,在老师的帮助下,后进生的进步会更明显。

(4)、这一研究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教学力量群效应。因为学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帮助学生成功的场所,也是锻炼名师之地。这种效应也是我们所期望的。

4、研究结果的可能意义:

(1)、理论意义: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实效性和可塑性以及推广价值,发展已有的理论,可能会开辟“后进生”心理问题探究的新路径,争取对一些“后进生”转化研究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

(2)、实践意义:帮助研究对象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探根溯源,找出症结所在,并给予其方法上的指导。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社会的不良因素,择善而从之,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使其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生。

二、研究问题剖析

1、涉及的变量:此研究中涉及的自变量是“后进生”心理和他们所在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和受教育环境主要是指学校;应变量是“后进生”转化的效果。

2、影响因素(控制变量):均衡分配参与研究的学生人数、性别和能力差异,尽量缩小实验中组与组之间的差异;不向实验的学生和不实验的学生作宣传和暗示;研究中要将教师的年龄、学历、能力及工作态度尽量控制在一个水平上。

3、研究关键:此项研究的关键在于调查问卷的设置和研究对象的选择。

4、推论逻辑: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主张更应该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注重启发学习者的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与经验,肯定自我,实现自我。他们强调要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理解世界,实现、完善自我。罗杰斯的学生中心观告诉我们:要使学生主动地自我调整,在成长中摆脱外界的控制,改变那种老师是权威而学生只能服从的教育局面,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从而达到学生能自己调整自己、控制自己、完善自己的目的。

此项研究就是以此种思想为指导对初中生中“后进生”转化的心理的探讨。鉴于此,我将从学生自身心理、教师和家长的态度以及学校的教育方法来进行分析。

(1)、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的需要和欲望,“后进生”也不例外。而“后进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长期受的不良影响而处于不健康心理状态下,逐渐丧失了信心,形成了一种失败式的心理定势。后进生也不是绝对的,在他们有违

常规的表现背后,隐藏着丰富的心理活动和尖锐的心理矛盾冲突。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是端正的,但是学习成绩总是无大的起色,一次又一次地尝到了失败的“苦果”,于是他们动摇了,逐渐对自己丧失了信心,怀疑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以致产生了强烈的自责甚至是自恨心理,说自己“笨”,他们往往主观地认为老师和同学轻视自己、讨厌自己。学业不良和在集体中所受的冷遇,是他们逐渐对学习和集体丧失了兴趣,这样自然产生了对教育者及其组织的教育活动的疏远。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上的“差”已经是积重难返,想着自己努力也没有什么用,得不到老师的认可,他们看自己的前途一片漆黑,于是缺乏了前进的动力,甘愿自暴自弃。所以即使在“后进生”边缘的这些学生也逐渐加入了“后进生”的行列。此项研究就是要分析“后进生”的这些心理,为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2)、面临升学的压力,教师不得不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有时以“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可以通过讲演、考试甚至嘲弄等方式来支配学生的学习,而学生无所是从,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而学生只是服从者”作为原则来进行教学活动。这样就会使“后进生”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所以老师要关注这类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独一无二的长处,帮助他们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们产生自尊、自信感。事实表明,适当的表扬往往能满足这群十分缺少表扬的学生的心理需要。肯定这些成员的长处还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当把他们推到为班级争光的大舞台上,获得众人的尊重,让他们有成功的感觉,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在班级群体中,常常是优等生和“后进生”彼此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隔阂。这就需要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为他们架起沟通的桥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消除他们之间的误解和隔阂,同时,要引导“后进生”主动向优等生看齐,形成一种共同进步的氛围。

(3)、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把所有的期望都放在了一个小孩的身上,无形中就给小孩增加了压力。同时父母一般比较忙,没有充足的时间和孩子交流,所以评价孩子的标准只能落在成绩上了,一味地追求成绩上的进步,而很少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和孩子交流。有的学生的家庭不和睦,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整天处于父母的战火中,无法静下来学习,于是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在学习上不求上进。有的家长管理方法不当,考试成绩不好就棍棒相加,使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加入到了“后进生”行列。还

有的家长对孩子放任不管,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只要孩子健康就好。这样孩子就缺少了一个引导者,很容易走向“后进生”的怀抱。鉴于这种情况,首先,家长们要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和睦的家庭,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其次,家长们应该放下架子与孩子像朋友一样交流,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多鼓励他们。这样就能有效地促进“后进生”的转化进程了。

(4)、学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活动场所。虽然倡导素质教育,但是将学生学习成绩看作是评价学生好坏的这一标准还是惯性地保留了下来。学校对老师的评估是以学生的成绩为标准的。这样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而且对“后进生”不公平,会使他们产生自己是“朽木”的想法。鉴于此,学校应该认识到“后进生”也有自我实现的欲望,为他们创造一个有利于自我实现的环境。为他们设计一些简单的活动,号召他们作领导者;为他们开设一些立志的讲座,鼓励他们去参加,使得他们真正认识自己,挖掘自己的潜力。

我认为应该挖掘初中生的潜力,将他们作为学习的中心,教师只是学习的促进者或者是协作者,心理辅导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给“后进生”良好的指导和帮助,在指导的过程中要表现出真我,没有虚伪和防御,尊重“后进生”的情感、意见以及价值观念,关心他们的各个方面,促进他们的自主转化。

5、研究中可能碰到的困难及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此研究是关于“后进生”心理这一敏感话题的,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他们的想法和行为,用真情和诚实取得他们的信任。但是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后进生”不是很配合,对这项研究有抵触心理,这就会给面对面地交流带来了困难,这是调查问卷不能弥补的缺陷,因为问卷只能涉及一般的问题。这就有可能造成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三、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在某一所中学中随机抽取一个班的初中生(大约50人),以此为研究的对象。

2、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辅之以访谈法。

3、研究过程:首先,明确研究目标,确定研究对象,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走访谈话和问卷调查,在特定时间内现场实测,当场收卷,以匿名方式建立个人档案。

其次,对研究对象进行个案分析,探讨其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寻找其成因,归纳出他们的共性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寻找解决的办法。

最后,统计调查数据、汇集资料,在探讨“后进生”的心理和如何促进他们的转化的基础上思考并完成实验研究报告。

4、测量工具:由于条件限制,此研究采用的测量工具主要是问卷调查(将会在附件中展示),辅之以走访谈话法。

5、研究结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只要是学校教育还存在,那“后进生”的问题就必然存在。造成这一特殊群体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像家庭的教育观、父母的日常行为、学校的教育方法、社会的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的因素等。这些学生就成为学校发愁、家长头痛、社会怜惜的“另类”人,这些后进生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的处境可谓是“艰难”。所以,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要将学校、家庭结合,为“后进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家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又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达到共同教育的目标。

四、参考文献:

1、张锐:《“后进生”转化方法例谈》。青年教师,2006年09期。

2、王松:《连接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桥梁——基于“自我教育”的后进生转化模式探析》。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赵问娟:《摸清“病”根对症下“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几点做法》。

宁夏教育科研,2007年04期

4、高丽萍:《针对性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报,2007年01期。

5、张俊:《谈中小学教育中后进生的转化》。教育革新,2007年10期。

6、张李仁:《谈后进生转变的心理环境因素》。宁夏教育科研,2007年 01期。

7、王正良,李盛锦:《“雨后”方现“彩虹”——浅谈“后进生”的转化》。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刘志中,刘桂婷:《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信、自尊、自立的道路——浅谈教学中如何使后进生激发兴趣,增强自信心》。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A.H.Maslow , 《 Some Fundamental Questions that Face the Normative Social Psychologist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1968;8;14310、William M.Reynolds Gloria E.Miller, 《Handbook of Psychology Preface》,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2003.

心理学专业实习报告 篇三

一、实习目的

了解当前小学生的意志发展特点及注意力的发展特点,观察他们的日常行为模式以及上课状况,充分将我在大学校园课堂内所学到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运用到学校的实际教育工作上,有效及时的发现小学生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并且给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方法。在此次实习工作过程中,对我自己的能力也是一个很好地锻炼,能让我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学校教育实践中去,为我以后从事教育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地点

xx省xx市xx区xx镇x子中心小学

三、实习内容

这次实习的方式是在课外活动和学校综合实践课程中运用游戏教学法,在与同学们一起游戏中传授知识,并在游戏结束后充分给学生们解释每次游戏的实质和内在精神思想,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得到人生的启迪。平时在课堂上通过观察每个学生的上课特点和注意力的分配情况,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在课下的时候找一些具有不良学习习惯的学生单独谈话聊一聊,帮助一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找到这些坏毛病的存在原因,并且协助他们找到改掉这些毛病的有效合理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成绩。

实习过程:

1、进入学校教室前是由学校的老师先通知我要去实习的事,然后再由我做自我介绍,让学生们熟悉我的情况,然后接下来进行活动。

2、在学校课外活动和综合实践课程中,和学生一起进行有趣的心理学教育学游戏,先详细的告知学生们游戏的规则及方法。

3、待学生们都了解了游戏规则和方法之后就开始正式进入游戏。

4、每一次游戏结束之后,都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然后和学生一起总结游戏,告知学生游戏的内在思想精神,让学生在每一次的游戏活动中获得启迪。

5、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一般是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观察记录每一个学生的听课情况和学习情况。

6、有一些上课的时候有不良习惯的学生,比如:上课的时候喜欢乱动或者注意力不集中总是看窗外的学生,在课下的时候一般会找他们单独谈话,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改掉这些坏习惯,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取得良好的成绩。

7、跟老师多进行交流,研究和了解学生,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意志特点和性格特征以及学习习惯,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课堂上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8、在课下我会跟各位老师经常交流,请教他们一些问题,解决自己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帮助自己更好地成长。

四、实习总结

在我国教学理论层次分为三部分:理论层面的教学理念、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学科教学理念。理论层面的教学理念是人们对知识、教学、学习和学生的总的、一般的看法,它摆脱了具体的一时、一事、个别情景、具体学科

的复杂性,达到对教学、学习、学生等的理性的理解与解释。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是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运用某些教育学的、心理学的或者学科的理论,把某种理论具体化、实践化。在课堂上,教师为了能够把教学“转向学生的有效学习”进而将其理论层面的理念转向操作层面的理念,即怎样具体实施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科教学理念既包含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知识、教学活动等总的看法,也包含了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看法,因为对学科的看法会深深地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更不容易。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学高为师,行正为范”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加深。这就要求我不断完善自己,准备全身心投入将来的教育事业。

多一份准备,就多一份把握,做什么事情都一样,特别是教师,一举一动孩子们都看在眼里,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对他们来说都是课堂的一部分,你可以通过一个表情来肯定学生,也可以通过一个动作肯定学生,但是,我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需要多锻炼。

课堂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一些突发事件,这时就需要教师正确的处理,首先我觉得对教师的心态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不论遇到什么事情,老师都要随时保持冷静,并且及时的安抚学生的情绪,然后用最好的解决方式去解决一些事情,这就考察教师的教育机智。

五、实习感想

我们传统性的教学是机械的,教师只是单纯的教教材、教课本,学生一直在被动的接受,我们也常常会把新的教学理论放在嘴边,但事实上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可避免的使用常规教学,这样我们就没有办法在教学上有新的突破。所以要把我们片断的、凌乱的、浅层次的新理念上升到观念、信念的层次。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的教学从学生实际本身出发,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研究和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的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观察学生,研究和了解学生,创设一种积极的氛围和良好的班集体舆论氛围,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最好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养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并且在实践动手中学习知识,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学科教学理念。我们经常会看到学科教师之间互不相让或互不往来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由于教师的学科教学理念不同而造成的。毫无疑问,每一个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而且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些理念贯彻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去。但是,由于过分地或者片面地夸大学科的作用、知识的作用,就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学科理念,要树立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是单纯某一门学科的教学就能达到的理念。同时,还要明确学科教学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完美人格。新课程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的陪伴者、引导者、启迪者和课程教学方法的开发者和研究者,以及教材教学的参与者。新课程强调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平等对待同事,教师之间要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在办公室中要经常交流,共同探讨让学生学习进步的教学方法。教师对待学生,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所学习的内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建构知识的过程。

本次实习是一次用自己的眼和耳去感受环境的机会,更是对自己的一次深刻挑战,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虽然谈不上受益匪浅,但是对教师这个角色我有了比较详尽而深刻的了解,认识到了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不在局限于书本,而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更深的了解的了自己的不足,该往哪个方向而努力,这些都是以前所不了解的。更深刻体会到要将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更好地帮助学生们学会学习,学会成长,更好的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次短暂的实习期过得很快,在实习过程中所有的和孩子们一起游戏和学习的过程都将成为美好的记忆。有多少的付出,就会有多少的收获。我觉得首先应该感谢xx市xx中心小学的领导和老师给我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实习锻炼机会,也感谢老师在百忙之中对我实习活动的指导。此次实习活动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实际课堂教学给了我全新的体验和感受,给我的大学生活划上了永不磨灭的一笔。在与学生们游戏和谈话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学生,而且将自己在大学校园里所学到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实践中,帮助他们解决心中的困惑,帮助他们更好地生活和学习。此次实习锻炼了我的能力,为我以后的职业规划指明了一条新道路。我也一定要好好把握以后的实习机会,不断学习、不断改进,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心理学研究报告的撰写 篇四

研究报告的撰写要求 400字

通常需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遵循APA格式)1)标题页:

a)标题应简单清晰的表达研究问题,同时要表现主要变量,避免使用多于的词。b)需注明作者及单位。2)摘要:

a)用尽量少的语言对研究内容与结果进行概括,使读者了解研究问题、方法及结果。b)注意字数的限制。

3)引言:需阐明研究目的,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a)文献综述:作为读者理解提出问题的背景信息,选择最相关的文章,指出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领域或贡献。b)问题提出:直截了当提出问题,指出变量间的关系。

c)假设陈述:对术语的解释以及明确研究假设。

d)假说的理论基础:为假设提供理论支撑,进行必要的论证(逻辑论证&实验论证)。e)变量的操作定义:对主要变量操作定义的简单明确。f)假说的操作重述:用操作的形式重述假说。

g)研究意义:表明研究在所在领域的贡献及价值必要性。

4)研究方法:说明研究工作情况,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a)被试:明确“谁”是研究对象、筛选方式及特征。b)仪器设备:说明设备及量表,包括定制者。

c)设计方法:表明实验设计及,为统计方法做铺垫。

d)变量的操作定义:阐明未在引言中提的变量操作定义(自变量、因变量的各水平、信息)。e)研究程序:具体实验过程。5)结果:

a)对研究的数据或其他结果进行分析报告,阐明与假设之间的关系。b)与假设一致或不一致的都要报告。c)图表要附简单说明。6)讨论:

a)下结论:明确研究结果。

b)阐明结果和意义:结果说明的内容,未达到预期的原因及改进方式。c)综合讨论:将分散的结果综合到一起讨论。d)建立理论:将合适的结果提高到理论高度。e)应用及进一步研究:完善及建议。7)参考文献:作者、著作或论文题目及出处。8)附录:不宜出现在正文中的内容但可供参考的内容。

个人心理学分析报告 篇五

看当今世界,数码、网络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增长源源不断,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年轻的一代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在社会大潮中奋力打拼,我不由考虑起自己的前程:在机遇与挑战面前,作为一个学土木的大学生,我将如何面对,我究竟能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由此,想起自己走过岁月中的点点滴滴,我不禁有些惭愧。我对自己以往在学业、文体、社团活动中的表现不是很满意。我发现我自己惰性较大,平日里总有些倦怠、懒散,学习、做事精力不够集中,效率不高,态度也不够专注。倘若不改正,这很可能会导致我最终庸碌无为。这些不由得让我不大吃一惊。不过还好,我还有改进的机会。否则,岂不遗憾终生?俗话说,欲行千里,先立其志。否则,漫无目的的乱走一遭,岂不殆误时机,浪费年华?因此,我首先要把自己今后学习生活目标大致计划一下,以便更能多一份力量鞭策我、激励我在未知多变的人生旅途中稳健前行。

一、自我分析

我是一个大二的学生,性格算是中向型的,自觉自己是一个很稳重的人。业余爱好比较广泛吧,喜欢听歌,下象棋,打羽毛球,看电影,看小说,上网,打游戏,好奇心也比较强,总喜欢接触一些新奇的东西或事物,平时与人友好相处群众基础较好,亲人、朋友、教师关爱,喜欢创新,对事件有自己的看法。

1、自身优势

我能够经常反思自己,哪些对哪些做错,以及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关注心理健康。懂得开导自己,并以己推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乐勿加于人。我的家庭收入状况还算可以,可以担负得起我的求学费用,我能更加专心于学业。感情方面没有牵绊,可以将精力放在充实自己身上。

2、自身缺陷

兴趣虽广,但没有专长的一面;有点内向,有时有点粗心,自控能力有点弱,不大喜欢喧哗的场面,人多的场合不擅口头交际,这让我有时在人际交往中处于被动状态;不大活跃,不主动参加积极性高的活动,比如晚会等。但缺乏毅力、恒心,学习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以致一直不能成为尖子生,有时多愁善感,喜欢随遇而安,缺乏进取心。

3、人生观 人生观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它以观点、信念、理想、需要、动机、兴趣等具体形式,表现在人的个性的意识倾向中,而这种作为心理的稳定倾向的人生观,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对人的心理功能起着调节、支配的作用。

作为一名即将步入大三的学生,应该树立正确人生观,这样就能为大众的利益识大体、顾大局、克己奉公,不会为个人得失而斤斤计较,不会陷入“自我中心”而难以自拔;就能够为崇高的理想,以顽强的意志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不被矛盾所困扰,不向挫折屈服,不为冲突而忧虑,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积极努力做出成绩,奉献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大众共享幸福之乐。

二、自我人格培养 人格是一个人赖以立足人世、创造事业的根本。因此对於人格魅力的讨论便尤为显得成熟而且必要了。人格魅力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发展积极的心态,表现真实的自我 。人格魅力不是刻意表现的,人格魅力的气质存在与骨子里,人格魅力应该是一种自然的发散。 人格魅力这名词就是一种感觉,为了表达这种感觉出来而创造的词 。你真正能打动别人心的只有你的真诚和善良。

第一,在对待现实的态度或处理社会关系上,要培养自己对他人和对集体的真诚热情、友善、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和交往,关心和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自己严格要求,有进取精神,自励而不自大,自谦而不自卑;对待学习、工作和事业,勤奋认真。

第二,在理智上,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感知敏锐、丰富的想像能力,较强的思维逻辑性和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

第三,在情绪上,学会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总是保持乐观开朗,振奋豁达的心境,使自己情绪稳定而平衡,与人相处时总是给人带来欢笑,令人精神舒畅。 第四,在意志上,训练自己做事目标明确,行为自觉,善于自制,勇敢果断,坚韧不拔,积极主动等一系列积极品质。

三、环境分析 1、内部环境因素 优势因素:性格开朗乐观,不怕挫折;具有较好的领导才能,能与他人团结合作;具有很强的自信心与自强心;生活学习能够独立,自理能力强;做事认真积极负责,能很好地完成工作,能吃苦耐劳。。。

弱势因素:不够塌实严谨,比较急躁;惰性思想容易作怪,自我控制能力稍弱,有事粗心大意,对于专业知识了解过少。。。

2、外部环境因素

当今社会是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我国近几年土木工程发展得相当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建设的高潮。各种工业、民用建设迅速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大中城市。就我国目前状况来看,我国正处在工程建设的高潮中,处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中。最近几年我国又推出了西部大开发政策,西部经济建设的发展要依靠基本工程的建设,这就需要大量的土木工程人才。不仅西部需要大量的土木工程人才,东部城市也同样需土木工程专业人员。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大以及城市人口日益集中,这就要求解决交通和住房问题。从市场的需求来说,目前中国的基础建设正在兴起,大跨结构、超高层的项目纷纷立项建设,在未来几十年内这种局面不会有太大变化。这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参与其中。同时我国目前的建设管理水平非常落伍,当前急需一批能够提高建设管理水平的人才。

四、能力提升

1、现阶段自我要求

最主要的就是从现在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首先积极努力的学习,上课认真听讲,作好课堂笔记,特别是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平时多读和自己专业有关的书籍,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向结合,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增加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和实验是闭不可少的。这些都是在自己现阶段必须作好的,也是实现自己规划的第一步!注意自己的身体,多参加体育锻炼,每天早上去操场跑步锻炼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平时多去阅览室和图书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2、职业目标

学习各方面土木知识,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将来主要往工程技术方向发展,主要意向是房建与桥梁。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尽量争取实习机会,再假期尽量前往工地进行见识学习,为自己积累经验。

具体实施:在大三多学习了解土木知识,尽最大限度完善自己,争取下工地实习努力累经验(具体如果要考证等具体更了解后再作打算)。 3、评估调整

自己现阶段随制定了自己的目标,但受到自己现阶段思想不太趋向成熟的限制,以后在自己的职业的选择,生涯路线,人生目标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改动,自己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使自己变的更成熟使自己以后的规划设计更接近实际打下基础。

结束语 自我分析,使我自己对自己有进一步的了解,对自己的目标也有了进一步的明确,自己的学习动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树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职业目标,使自己的学习有了目标和针对性,对自己以后充满了信心,相信自己以后一定能取的成功,也使自己敢于面对自己人生路上的挫折和困难,尽量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这让我知道了自己的局限和弱点,接受现实,并勇敢的去面对,这也开始让我建立一种积极的心态,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自己能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面对竞争。

时间是不等人的,提前作好准备,对自己以后的人生将有很大的影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自己对自己职业做提前的规划,为自己以后走向成功打下基础

学习固然重要,一个人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四年的大学生活给了我很多挑战自我的机会,如系学生会的竞选,院里组织的演讲比赛,文化艺术节的文艺汇演、英语演讲比赛等。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我结交了一些很好的朋友,学到了为人处事的方法,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这些经历使我明白有些事情如果尝试了,成功的机会就有一半,如果不去尝试,成功的几率只能为零。机会来临时,我们就要好好地把握住。

大学校园就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扮演着被培养对象的角色。老师是我们的长辈,所以我对他们尊敬有加。同学们就像兄弟姐妹,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娱乐,互帮互助,和睦的相处。集体生活使我懂得了要主动去体谅别人和关心别人,也使我变得更加坚强和独立。我觉得自己的事情就应该由自己负责,别人最多只能给你一些建议。遇到事情要冷静地思考,不要急躁。不轻易的承诺,承诺了就要努力去兑现。生活需要自己来勾画,不一样的方式就有不一样的人生。

大学生活是我人生中美好的回忆,我迈步向前的时候不会忘记回首凝望曾经的岁月。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