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元日教案相关内容,快回答精心整理了7篇小学古诗《元日》教案,欢迎查阅与参考。
《元日》教学设计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3、通过关于春节民俗资料和诗歌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春联。2、教师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课前循环播放过年的相关乐曲及图片。
1课件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喜庆的画面,师提问:同学们,课件上的画面我们在什么样的日子才能见到呢?生答:春节。
2、孩子们,你们喜欢春节吗?春节和平日有什么不同?
无论何时何地,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很注重过年。
(一)解诗题。
1、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王安石的《元日》,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
2、齐读课题。
3、课题质疑:看到课题《元日》,你有什么问题?
4、“元日”到底是什么意思?看到元日你想到哪一个词语。“元日”就是“元旦”吗?解释:元就是 第一,起始的意识。元日指的是农历的正月初一,也就是哪个节日---春节。我们一起把这个词语写在题目前面。(板书:春节)
二、读诗文
1、打开课文,读一读《元日》。注意,听清楚要求:第一,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第二,反复朗读,一直读到这首诗顺口了,流利了为止。
2、(按照自己的节奏度,不要受到旁边同学的影响,反复读。)
(读书一定要投入,就像你们现在这个状态,非常好。
3、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首诗)
孩子不着急,你能看清楚大屏幕吗?请其他同学注意听,看读正确、清楚没有?好,开始。
4、读得真好,字字落实。比如:屠苏的苏是平舌音,她读准了吗?总把的总也是平舌音,她也读准了,声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她也读准了,这叫一丝不苟。真好。
5、来,谁来教大家教再读这几个词语(爆竹、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
哪位同学再来读读这首诗。不但字正腔圆了,还有板有眼了。
6、真好,大家一定听出这首诗特有的 节奏和味道了。来咱们一起来读。
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一起读,后三个字,周老师读。我读题目和作何,你们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
(再来,要投入,注意力要集中。)
7、好的,我们反过来,我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要读得想周老师这样。题目和诗人还是我读。准备。
8、好极了,就是这个味道。我们再来(重复第一句)。
三、明诗意
(一)谈感觉,写感受
1、诗,不但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还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
2、你看,这首诗,我们反反复复已经读了好多遍了,老师想问你们一下,你们读出了什么感觉,什么情绪?谁能用一个词儿来表达?
高兴。
那是他的感觉,把这个词写在这首诗题目的旁边,其他同学不一定写,因为你们的感觉不一定一样,那是他的感觉。他读出了的高兴----,
幸福。
你把幸福写下来。那是属于他的感受。
热闹。
好的,把热闹写下来。
3、孩子们就这首诗读出了自己特有的感受和心情,有人说是高兴,有人说是幸福,有人说是热闹。
(二)默读诗,追感受
1、大家不妨想一想,比如,我们读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会有高兴的感觉吗?
再比如读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你会有幸福的感觉吗?
再比如,你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你会有热闹的感受吗?
那为什么你读王安石写的《元日》,你感觉不一样呢?
2、[出示全诗]让我们走进这首诗,静静默读诗句,用心细细去体会。周老师有个建议:请看大屏幕。
(默读)
3、点评,好,很多同学已经勾画了,这说明你的感觉已经找到了落脚点。
还有一些同学做得更好,不但画了,还在旁边写下了批注,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这说明他的感觉正在转为自己的语言。
(继续默读)
好极了,把笔放下。
(三)抓风俗,谈体会
风俗一:放爆竹:
1、周老师想提一个问题:我们过年的时候都喜欢放鞭炮,古时候的人们也喜欢吗?何以见得。请问那个词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了?(爆竹)
2、同学们想一想:爆竹怎么就是鞭炮呢?
你怎么知道的?真会学习,联系注释理解,很好的学习古诗的方法。
预设:在竹子里安装火药,爆炸,出火花,出声响。
3、没错!那,这“爆”字该怎么写呢?
火药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声旁,两个熟字合起来,很好记,还要注意右边下面不是水字。跟周老师一起,把这个词语写下来,你们写在诗句下面。(板书:爆竹)
4、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过年的时候,人们放鞭炮的情景。都有哪些人在放鞭炮?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听到些什么?
形容一下,除夕之夜,听到了怎样的爆竹声?
(火光冲天的,震耳欲聋的,噼里啪啦的,硝烟弥漫的,)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在“噼里啪啦”放鞭炮,给你什么感受?来我们一起把它写在诗句的右边。(板书:热闹)
多过渡:宋代的春节,人们喜欢放鞭炮。那他们还喜欢干什么呢?
风俗二:喝屠苏:
1、 屠苏是什么意思呢?
2、宋代的人们为什么喜欢在春节喝屠苏酒呢?周老师上网查“屠苏酒”的资料)
请看。
(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3、小结方法:孩子们,学习古诗,可以联系插图,联系注释,还可以借助工具书,网络来帮助我们理解。
4、你想象一下,春节的时候,有哪些人在一起喝屠苏酒?他们一边喝酒,一边在说什么?
5、从这一杯杯屠苏酒,你感受到了什么?
6、是啊,这一杯杯祝福的酒,一杯杯庆贺团聚的酒,一杯杯香甜的酒。一杯杯斟满幸福的酒。(学生写,师板书:幸福)
7、入: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送入,吹入。暖是什么意思呢?
8、同方讨论:这“暖”仅仅指春风吹在人们身上,暖洋洋的吗?还有什么意思?(心里还充满了希望。)
9、小结:柔柔的春风吹来,人们感受到了温暖;新年到来,人们欢聚一堂,喝着屠苏酒,说着祝福的话,心里感到了温暖,感到幸福,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对生活也充满了希望。
风俗三:换桃符:
1、宋朝的春节,人们还有什么风俗习惯?
2、你怎么知道他们喜欢贴春联呢?从哪个词语知道的?
(真会学习,抓住了关键词,还联系了注释帮助学习。)
3、是的,我们的春联就是从桃符发展过来的。请看大屏幕。
4、你知道春节贴春联有什么含意吗?(辞旧迎新,表达祝福)
5、小结:一副副春联表达了人们新年时的美好祝愿。
四、悟诗情
(一)说风俗:
1、宋朝的春节,人们喜欢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桃符。让我们感受到春节那热闹、喜庆的场面。这都是春节时的习俗。
2、除了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你还知道哪些春节习俗?四人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3、一声声爆竹、一杯杯美酒、一张张春联,一碗碗热腾腾的饺子,还有那崭新的压岁钱……喜庆的春节让我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欢乐和热闹。
(二)找变化
1、其实这首诗里,还蕴藏着几处让人高兴的变化。请你仔细默读诗句,找一找,你发现了什么在变化?
一岁月在变化,二天气变暖,三换新符
2、其实啊,王安石的心情也在变化。
(出示:王安石不只是诗人,更是政治家,还是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间,大力推行新政。在新春佳节,王安石不仅期待着新桃“换”旧符,他期待着更大的“变”,更深的“变”, 期待着变革政治,变法图强。他对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充满了自信,充满了期待。)
3、小结:王安石不只是诗人,更是政治家,还是著名的改革家。他看到新的一年到来了,天气变暖了,家家户户换上了新春联了,多么高兴呀。又想到自己的改革就要实施,对新生活充满了信心。因此,在这个春节,王安石感到分外高兴。
(三)激情诵读:(播放背景音乐)
1、吟诵
(1)当春节到来,我们看到噼噼啪啪燃放的鞭炮,我想你一定会开心地吟诵一首诗---《元日》
来孩子,开心地:爆竹声中----
瞧,她摇头晃脑的,读出了诗句的味道。
注意,看着大屏幕,读下去
(2)当我们全家团聚,享受年夜饭的时候,你一定会幸福地吟诵-----
看她读得多陶醉啊,是啊,吟诵诗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表情和感情。
(3)来,我们一起来。王安石看到热闹欢乐的春节,看到万象更新的景象,想到自己的执政变法就要实行,国富民强的抱负将要实现,他一定会自信地,兴奋地吟诵---
2、背诵
让我们一起背下这首喜庆的诗吧。
指名背,会背的齐背。
(四)总结学法: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元日》这首古诗。学习时我们是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学的[出示:学习古诗基本方法]。
这也是今后我们学习古诗可以采用的方法,使我们可以更多更好地阅读古诗,进行有效的积累和运用。
五、布置作业
小练笔:选择春节里的一个快乐幸福的场面,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35、元日(春节)
放爆竹 热闹、
幸福
喝屠苏 高兴
温暖
换新符 变化
......
《元日》教学设计 篇二
一、教材简析:
《元日》,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春节是农历岁首,故称“元日”。《元日》就是一首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绝句。虽然只是四句小诗,但是涉及春节期间放爆竹、贴门神和饮屠苏酒以避鬼驱邪等民俗文化,温情并茂,立意清新,描绘了一派除旧布新、欢乐喜庆的迎春景象,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同时,诗歌也体现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二、目标预设: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屠,屠,符。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了解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背诵古诗,并能弄懂诗句意思。
2、难点: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同时体会王安石作为政治家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
四、设计理念:
1、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把小学生的好奇转化为求知的欲望,力求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抱有新鲜感、探究欲。
2、重视诵读,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学习。有效地培养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有效地读。
3、开放学法,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学习古诗,可以让学生在读、说、画、写、议、评等多种学法中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学习。
五、设计思路:
教学思路大致是这样的:激趣导入 初读感知 品读感悟
读背体会。
六、教学过程:
一、谈春节,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喜庆的画面,师提问:同学们,课件上的画面我们在什么样的日子才能见到呢?
生答:春节。
2、春节是我国最热闹、最盛大、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正如西方圣诞节一样。大家回想一下,我国的春节都有哪些特有的风俗习惯呢?
学生自由述说。
教师交流总结:放爆竹、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拜大年,领压岁钱,吃水饺,大人小孩都要穿上漂亮的新衣服,等等这些都是春节富有特色的风俗。这些都是我们现代的人过春节所具有的风俗,那么宋代的春节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同学们想知道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王安石的古诗《元日》,学完以后我们就能知道答案了,板书课题。
4、大家看到课题《元日》,脑子里会产生哪些想法呢?可能 会有同学会问:“元日”到底是什么意思?“元日”就是“元旦”吗。
学生相互交流。
教师总结:“元日”并非现在的一般所说的“元旦”,而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春节。现在“元旦”、“新年”一般会指公历的一年之首,也就是1月1号。而“元日”是农历岁首正月初一,即一般所说的“春节”。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看完课题,现在我们把书打开,看看这首诗到底写的是什么。课件出示自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大意;“看一看”,观察课本插图,揣摩诗意。
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
(1)检查读,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指明读。
教师更正读音,着重指出生字的读音:爆、屠、符。(课件演示)
(2)检查看,请同学说说看课本插图的意思,大致说说这首诗主要说了什么?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诗句,学习第一句,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
“岁”就是“年”,“除”就是“过去”,引导学生说出第一句的意思: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
2、师: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弄懂了第一句诗的意思,那有谁能来有感情的读读第二句诗,注意第二句的生字词:屠苏。
师生相互交流屠苏的意思:指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日取出来,全家大大小小朝东喝屠苏 酒。据说喝此酒可以避瘟疫。春风送暖,感受美好的春天来临。
学生小组交流第二句诗句意思,指名回答。
3、师:同学们可真聪明,第二句诗句也弄明白了,有信心接受挑战吗?谁能把3、4两句诗连起来有感情的朗读。
师生相互交流重点词意思:①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光辉灿烂的意思。
②总:都的意思。
③新桃、旧符:都是桃符的意思。桃符又称桃板。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从汉代起即有用桃木做桃人、桃印、桃符等避邪的风习。我们现在的春联就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
学生相互交流3、4诗意。
师:有谁能够自告奋勇的跟同学们分享一下这两句诗的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4、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老师要给你们一个更大的挑战,有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说说呢?先自己在下面整理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随时点拨,或引导学生相互帮助。
5、师:同学们说的真是太好了,现在我们一起再把这首诗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6、鼓励学生背诵古诗,小组比赛,哪组背得最好!
四、细读古诗,体悟诗情(课件演示)
1、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样来表现春节的热闹欢乐、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的?又选择了哪些富有节日特色的景物来表现的。
师生相互交流: 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
2、议一议,诗人是怎么样通过对新年元日热闹、欢乐的动人景象的描写来抒发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的?
小结: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饮屠苏酒,却是按照先少后老的次序进行的,言辞中寄寓着诗人欣欣然于年轻一辈的健康成长,期待着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年轻人的有所作为,同样也期待着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个“换”字,王安石不仅仅是期待着新桃“换”(变)旧符,他期待着更大的“变”,更深的“变”,那就是变革政治,变法图强。
五、课后作业
根据诗意,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编写一个古诗故事。(课件演示)
《元日》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提出疑问,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诗人是怎样通过对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动人情景的描写来抒发自己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的
3、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4、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学提出疑问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学古诗,提出疑问,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1、同学们,时光匆匆,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看。(播放课件)
2、这些画面我们在什么样的节日才能见到?(春节)谁来说说,你们家去年的春节是怎么过的?(是啊,春节可真热闹啊)你想知道古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吗?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宋代大诗人王安石写的描写春节的古诗《元日》吧。(板书课题)
4、“元日”的“元”你理解吗?老师查了字典,“元”有这几种解释,在这应该选哪一种?那么“元日”指的是哪一天呢?(对啊,它指的是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
5、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读准古诗。
1、同学们,古诗到底描绘了正月初一什么样的景象呢?赶紧打开书,自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自由读)
2、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3、(你真不简单,把字音都读准了,特别是这几个字,你会读吗?指名读四个词语,然后一起来读一读。
4、大家把字音都读准了,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齐读)
5、同学们,我们 只有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才能理解诗句的意思。这几个词语的意思你理解了吗?谁来说说。
爆竹:就是鞭炮 瞧,图上的小朋友放的就是爆竹。
屠苏:这就是屠苏草,在这里是指用屠苏草泡的酒。人们在除夕这天会将最新鲜的屠苏草浸入酒中,正月初一早上全家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据说喝了屠苏酒能保一年不生病。
瞳瞳日:如果理解了,那就强调“你说的真好,它是日字旁,跟太阳有关”,就是指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如果不理解,就先引导 先看偏旁跟什么有关,它是指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出示图片)看,太阳渐渐升起来了,多么明亮。请你把它的意思写下来。
桃符:其实“桃”和“符”指的是同一件东西,我们可以连起来用。大家见过吗,瞧这就是桃符。古人认为桃木是一种神木,可以避邪,所以每到正月初一,人们便在桃木上刻上“神荼”、“郁垒”两个神灵的名字,挂在门旁,用来压邪,后来就指春联。
6、这首诗还有那些词语不明白,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三、交流学习,理解诗意。
1、读了诗后,你知道宋代人在过春节的时候要做哪些事吗?请你再好好读读古诗找一找,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你知道了吗?
(1)放爆竹 (板书)
你怎么知道的?
这一天到处是噼噼啪啪的爆竹声,这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似乎在告诉我们什么呢?(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又来到了)你能连起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简洁的话,你说的真简洁,尤其是“一岁除”就是指一年过去了)是啊,这一刻是多么的热闹啊!你的心情如何?你能把这种感受用读表达出来吗?
他们还会干什么?
(2)喝屠苏酒 (板书)
他们是怎么喝的?你能结合第二句诗来说说吗?
(沐浴着和煦的春风,品着这新年的第一口酒)有什么感觉?(很温暖)读诗。
还有呢?
(3)贴春联 (板书)
从哪里知道的。是啊,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换桃符的呢?
你知道春节贴春联有什么含义吗?
我们把三、四两句诗连起来读一读,谁能说说它的意思呢?(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普照着千家万户,人们把新的桃符换下了旧的桃符。)
[同学们,古人在写诗时为了押韵,有时会将字序做颠倒,而我们现在在说的时候可以根据我们的语言习惯适当的调整。]谁能再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2、是啊,王安石的这首诗描绘了家家户户沐浴着和煦的春风,迎着新年的第一缕灿烂的阳光在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的景象,你能把诗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吗?先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说说。谁来说说?
3、同学们,从这首诗中我们感受到了春节的热闹、喜庆,让我们再来有感情的读一读。
四、体悟诗情,赏读背诵。
1、是啊,多热闹啊,可是你知道吗?王安石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49岁了,他已经度过了人生中的第49个元日,每年都是这样,为什么偏偏在这一年写下《元日》呢,让我们走进王安石生活的那段岁月吧。(出示背景)当时的宋朝社会很贫穷,年轻的王安石跟随父亲到各地游历,了解了老百姓的疾苦。后来他发奋读书中了进士,当了地方官,做了许多有益于国家、人民的事情。49岁时就被任命为宰相,他终于有机会可以一展抱负,于是就积极进行改革,推行新政,希望国家变得更加富强。《元日》就写在这一年的春节。
2、他仅仅是写出了春节热闹的景象吗?除了反映新年新气象外,正要推行新政的王安石还想借这首诗表达什么?(新的政策必将代替旧的政策,以及他的坚定的信心、希望新政策会给国家带来新的面貌、新政的推行能够顺利、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3、这真是一位胸怀远大、忧国忧民的政治家王安石啊,让我们一起再来好好地读一读这首诗。
4、你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练习背诵,指名背,齐背。
五、巩固理解、拓展延伸。
1、下面我们再来读读王安石写的另一首诗《梅花》(读一读),这首诗我们学过,写出了梅花顽强的品质,那现在老师告诉你,其实王安石写这首诗的时候是由于当时政治腐败,他推行的新政没有成功,王安石有没有意志消沉呢?那么他想借这首诗表达什么呢,仅仅是在赞美梅花吗?(他也想像梅花一样勇敢坚强)
六、布置作业。
1、想象《元日》这首诗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
2、收集王安石的其它作品,读读背背。
板书: 元日
(宋)王安石
放爆竹
喝屠苏
换桃符
《元日》教案 篇四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73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一首给大家听听?
2、对话导入: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古诗,从大家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古诗的热爱。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今天,老师就和大家走进这座宝库,再领略两首古诗的美妙情境。
二、学习古诗《元日》。
1、读——读准字音,识记生字。
(1)自由朗读,读准诗题、作者、读通每一句诗。
(2)抽生读,检查字音及停顿情况。
(3)将整首诗读得正确、流利。
2、看——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1)仔细观察图画,然后再读读古诗,从中知道了什么?
(2)互相交流。
3、议——探究协作,读中悟情。
(1)以小组议议,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词语还没有读懂。
(2)全班讨论交流,教师重点指导:屠苏、瞳瞳日、新桃、旧符
(3)说说诗句的意思。
4、评——多元评价,品析美读。
(1)读出你的感悟,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2)教师相机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3)古诗赛读,师生互评。
5、诵——积极展示,深情诵读。
采用“对诗”、“诗句接龙”等形式反复吟诵,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放手让学生按照“读——看——议——评——诵”的方法自学。教师只作必要的指点即可,重点引导学生质疑讨论:这么冷的天,渔翁为什么还要出来钓鱼?
作业超市:
1、收集王安石的诗,读一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背诵
2、收集柳宗元的诗,读一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背诵
3、收集课外你喜欢的古诗,试着理解
4、模仿古诗自己也写一首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元日)
此文转载
《元日》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23个。
3、完成语文天地中学习显身手。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古诗。
教学方法:
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活动:
1、学生们,十二月份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新岁月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
2、板书课题。
3、从课题里。你联想到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指导看书上的插图,问: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
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指定学生读。
⑶、全班齐读。
⑷、出示生字5个,(开火车读)
爆屠曈换符
⑸、出示生词,同桌读。
爆竹屠杀苏醒交换符号
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⑴、学生自由读诗句。
⑵、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⑶、指定学生说诗意。
⑷、全班齐读全诗。
⑸、分组接背诗句。
⑹、指定学生背诵。
⑺、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⑻、同桌互相背。
三、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四、板书设计:
12、过年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介绍
1、正月初一。
《书·舜典》:“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孔传:“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文选·张衡》:“於是孟春元日,羣后旁戾。”薛综注:“言诸侯正月一日从四方而至。”宋王得臣《麈史·占验》:“江湖间人,常於岁除汲江水秤,与元日又秤,重则大水。”清昭连《啸亭杂录·李恭勤公》:“元日俗例,上司属员虽不接见,亦必肩舆到门。”
2、吉日。
《吕氏春秋·仲春》:“择元日,命人社。”高诱注:“元,善也。”《汉书·王莽传中》:“冠以戊子为元日,昏以戊寅之旬为忌日。”颜师古注:“元,善也。”《南史·宋纪上》:“敬简元日,升坛受禅。”
元日,本以为吉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为一年的第一天。元日还有很多别名,如元朔、元正、正旦、端日、岁首、新年、元春等等。但古人只有农历,没有阳历,所以正月初一最正确。
《元日》教案 篇六
设计理念
1.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试图避免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在参与中自悟自得,使学生充分体察个人感受,以学生自身的个性、生活背景、阅读积累等生活情景为基础,从诗中有所感悟。从而进行有个性的阅读。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二十三个。
3、完成“课堂作业”中“我来试一试”。
4、理解诗句的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难点: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春节家人年饭的照片,生字、词卡片;过年时家中门上的对联和一些有趣的春联。
课型:
古诗。
教学方法:
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一、谈春节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去年的春节吗?那时的热闹,那时的亲人相聚,那时火红的对联?
(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的画面)
二、初读感知,想像画面。
1.听老师配乐朗读,看书上的插图,看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生字游戏――教师:课文上说,过年的时候放鞭炮,这鞭炮,用了什么词?
预设:爆竹。
教师:对啊,大家写上这个词,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预设:在竹子里安装火药,爆炸,出花,出响。
教师:没错!那,这“爆”字该怎么写呢?
预设:火药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声旁,两个熟字,合起来,很好记。
教师:真棒!下面,同座互相用刚才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生字新词。
爆 屠 童 换 符
3.指生朗读全诗。
4.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进入情景,自主学习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2.学生交流。
(1)播放音乐,指生描述:(诗的意思)
(2)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
(3)你有什么补充的?
(4)有时,用不同的语气,(比如反问、感叹的语气)能够加强我们说话的语气,更加强烈的表达过年的喜庆。谁能试试把这两句――“千户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说一说?
预设学生说话―――(感叹句)(比喻句)(反问句)等。
注意激发学生个性的感受,把学生生活中过年的景象予以再现。
重点点拨――教师:“总把新桃换旧符”。一个“总”字,把春节这一民族传统文化生动的表现出来。来,把你们家中的春联,还有你比较喜欢的春联展示展示,看看这个“总”字,有着什么样的含义。
预设:家家户户、各有千秋、更新换代、种类繁多、喜气洋洋。
(老师注意把学生各不相同的感受加以归纳,并对学生的个性化体会予以鼓励。)
教师:还有什么词,
能这样传神地表现节日的气氛?(除、入、换、)四人小组互相交流一下。指名在全班交流。
(1)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
(2)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
(3)引导讨论:“千户万户童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1)指生读。
(2)集体评议。(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3)练读。
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
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
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
(4)指生背诵。
《元日》教案 篇七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2、幼儿喜欢朗读古诗,并能通过声音和动作进行表演。
3、理解故事古诗,丰富相关词汇。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元日”动画课件、古诗诵读(MP3)、乐曲两首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你喜欢过年吗?我国传统的过年是哪一天呢?你想知道过年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吗?
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过年的来历。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王安石所写的古诗《元日》,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
二、学习古诗
幼儿欣赏古诗课件。
你知道古人怎样过春节的吗?从诗中哪些地方知道呢?
师幼共同讨论古诗中这些词的意思。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吗?告诉大家,让大家帮帮你。
三、巩固古诗
请幼儿对古诗情境进行想象
现在请你们闭眼听古诗朗诵,在头脑中想象。
你听到了什么?好像看到了什么?请幼儿说一说
教师带领幼儿朗读。
四、表现古诗
教师播放两首不同的乐曲,请幼儿说一说,可以用那首来配古诗,为什么?
请幼儿对古诗进行动作创编
师:多喜庆,多热闹呀。你能把这首古诗的热闹和喜庆通过读表现出来吗?把热闹和喜庆通过动作表现出来。
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对古诗进行表达
教学反思:
在《元日》这个语言活动中,目的能跟随配乐古诗《元日》的朗诵,感知古诗的内容及意境。我把教学内容运用投影仪展示图片,生动形象的情境,使小朋友很快理解了古诗较难理解的内容。幼儿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了起来,就连平时寡言少语的顾晨怡小朋友也都积极举手发言争先恐后的回答,幼儿的注意力完全投入到活动之中。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声情并茂,具有喜闻乐见的特点。多媒体技术用于语言活动中,一方面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使群体的语言向积极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上面这7篇小学古诗《元日》教案就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元日教案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