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快回答分享了14篇三年级数学教案,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三年级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三年级教学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6课《快乐的回忆》
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用吹塑纸版画或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能从中感受特殊的纸版画材作品带来的乐趣。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并用绘画或纸版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学习纸版画的绘画技法,利用吹塑纸进行创作。
3.通过绘画和制作,培养学生观察力、创新精神和再造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吹塑纸、铅笔、水粉颜料、调色盘、质地较薄的纸,及硬卡纸,画笔,小铁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景导入:
让学生对生活片段进行回忆,并讲述。(引导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基础上,回忆自己生活中快乐的片断,激发学生创作热情。)请大家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可别错过哦!
二、自主探究:
1、欣赏版画作品。
2、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纸版画的表现方式。请同学们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纸版画是通过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它与绘画作品比较,有什么不同的视觉效果?
3、技法学习、教师示范:
(1)出示制作简易纸版画的材料——吹塑纸,启发学生思考,运用什么工具和制作方法可以制作成纸版画。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采用刻、划、撕等方法进行创造性地使用,制
作出内容丰富、造型美观的纸版画作品。
三、学生作业:
在制作好纸版的基础上,思考并尝试怎样拓印出多色纸版画。
四、讲评作业:
1、选取优秀作业,表扬造型美观、整体看画面效果好的作业,表扬最佳搭档。
2、布置下节课工具材料。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学习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纸版画的印制,水份、颜料厚薄程度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并展示上节课的优秀作业,回忆纸版画的特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情感升华阶段:
带领学生欣赏大量版画作品(课件)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求新求异,就会创作出好的作品。
二、动手操作阶段:
作业要求:欣赏教材中作品,用纸版画或绘画的形式进行复制或者创作。 作业步骤:启发学生讲解制作过程。
1.设计。
2.制版。
3.添加背景。
4.剪、刻、拼、贴。
三、学生作业:
1、放轻音乐。
2、两人完成一幅作品,要求要有合作精神。
3、教师巡视指导。
四、讲评作业:
选取优秀作业,表扬造型美观、色彩鲜艳、整体看画面效果好的作业,表扬最佳搭档。
五、总结拓展:
本课同学们学会版画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运用广泛,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运用这种方法,希望同学们多去发现、去探索、体会生活的乐趣。
教学反思:
传统的版画教学在教授此内容时,一般是由教师告诉学生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每一步如何操作。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是被动的,它没有思维活动或较少思维活动。学生学习没兴趣,由于思维没有打开,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掌握不牢固,记忆不深,学到的东西留于表面,虽然也能完成任务,但照葫芦画瓢的多,有创意的少。
多媒体、电脑等等高科技,实际上那只是手段之一,关键我们要搞清楚新理念的关键在哪里,如何切实可行地用到课堂中,只有这样,新理念的应用才不会留于形式,而是能实实在在为教育教学服务。作为青年教师,我要促使自己不断的学习新知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搞好课堂教学,并通过实践,及时反思,总结经验。加强自身各方面的修养和能力的提高,扎实工作,才能把握好新课程理念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导入新课的环节中,没有必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不必要的内容上!应该留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尝试和作业练习,这样也会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作业展评!
利用现有的材料可以制作出什么呢?想做什么?这一环节可以先给学生出示一些简单直观的范例,启发学生的思维。但是这样有一个弊端,可能会框住学生的思维,只会模仿范例。反而会形成反效果。
怎么做?此课件里播放的内容不够精彩,纸版画的制作步骤,制作纸版画教师示范用时过长,如果课前准备充分,把制作的纸版画范例的步骤过程用一张张的照片记录下来,再制作进课件中。让学生在制作综合纸版画前观看。这样制作步骤就一目了然,大大节省了学生理解的时间,可以把更多时间花到制作过程中去。
教学拓展方面。没有必要把以后的教学内容硬搬过来。可以让学生课后回家继续利用各种其它废旧材料进行制作。这样也是教学拓展的内容。
小学三年级教案 篇二
教材简析
《母亲的账单》是长春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母亲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母亲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母亲开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情深,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母亲的口袋。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私、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味很强的文章。
设计意图
“讲读课文的教学,应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要更加放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针对本课教学中的难点,主要尝试采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和拓展想象的方法进行突破,同时渗透一些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自主读悟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通过学习讨论,理解母亲的帐单的意思,体会母爱的无私和无价,懂得主动帮助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母亲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一、导入课题
1、解读古诗,引入教学。
记得,前不久我们刚学过一首描写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补衣服的诗,题目是——《游子吟》。对,今天就让我们再满怀深情地来读一读吧。
2、围绕“报”字引入新课。
还记得诗中的“报”是什么意思吗?我突然想到了另一个和“报”有关的词(板书“报酬”),这又是什么意思?(付出劳动后得到酬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报酬”的故事。
3、出示课题:“母亲的账单”。
一起读一读课题。有没有看见过“账单”?实物照片展示。(对,就是类似这样记载钱物支出和收入事项的单子。)再看看“账”的偏旁你又明白了什么?(账的偏旁是贝字旁,说明和金钱有关系。)
三年级教案数学 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并产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讲故事
故事发生在20xx年3月15日,有一个罪犯逃到了深圳。他拿着一张签发日期是20xx年2月29日的边境通行证,在深圳海关准备入关。尽管他经过整容,变了模样,可还是被检查证件的武警叔叔一眼识破,将他扣留。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2、同学们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你就清楚了。(板书课题)
3、年、月、日是表示时间的单位,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时间单位呢?(时分秒)时分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
二、学习新课
1、创设情境,感受生活中年月日的应用。
A:展示书上提供的各个情景,让学生说说呈现的是什么情景,这些情景发生在什么时间?
B: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C:引导学生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有意义的日子?
2、合作探究,认识大月、小月。
A:小组合作,根据问题合作探究: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31天?哪几个月30天?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B:师说明:我们把每个月的天数是31天的几个月叫做大月,把每个月的天数是30天的这几个月叫做小月。
C:看年历卡,完成做一做。
3、探究记忆大月、小月天数的方法。
A:师提问:怎样才能很快的记住大月、小月的天数呢?
B: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C:学习拳头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
D:完成做一做。
4、基础练习。
A:抢答:大月有哪几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小月有哪几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你出生在哪个月?那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老师出生在12月,这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B:小游戏(判断大小月)
游戏规则:大月举右手,小月举左手。3月、9月、2月……
5、观察比较,认识特殊的2月。
A:出示书上20xx年和20xx年二月的卡片。
B: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C:师说明:2月有28天或者29天。2月是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2月是29天的这一年叫做闰年。
6、自主计算平年、闰年全年的天数。
A:学生自主计算。
B:交流汇报。知道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7、探索规律,判断平年和闰年。
A:学生出题“考”老师。由学生根据年历卡说出年份,老师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2月有多少天?(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B:师说明:其实,闰年和平年的年份也是有规律的。
C:引导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认真观察做一做的月历,你发现了什么?
D:提问:你能按规律再写几个闰年吗?每几年里有一个闰年?
E:师小结: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一般”说明还有特殊的情况。如果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F:判断平年和闰年练习: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1、填空。
(1)8月1日的前一天是()月()日。
(2)6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日。
(3)小星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这两个月是()月和()月。
2、判断。
(1)每年都是365天。
(2)一年中有7个大月,5个小月。
(3)25个月就是2年多5个月。
(4)因为1900是4的倍数,所以1900年是闰年。
3、找规律填空。
1月,3月,5月,7月,8月,(),()。
4、小强今年12岁,可是他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他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5、导入的侦探故事揭谜。
20xx年2月没有29日这一天,边境通行证是伪造的。
6、练习十二的练习。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教案 篇四
一、教学要求
1.知道写作文并不难,只要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行了。
2.指导学生先打草稿,然后念一念,改一改,直到自己满意了,再誊到作文簿上。
二、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1.请同学们看一段简短的录像。(一个小同学去买牙膏,售货员阿姨热情地接待)
2.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二)研读例文
1.这是多小的一件事情啊,事情虽小却可以从中看出阿姨待顾客如亲人。这个同学就把这件事写下来了,请大家看语文书17页上的一段话,题目是___________。
2.指名读。
3.小组讨论。这位同学写得怎样,谈谈理由。你有本领比他写得更好吗?
过渡:大家瞧,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类似的小事情,只要你留心观察,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是一篇作文了。你们愿意试一试吗?
(三)尝试写作
1.进入三年级后,同学们开始学着用钢笔写字,有的同学很高兴、很兴奋,有的同学却在发愁,觉得用钢笔写字太麻烦。大家的感受不一样,谁能把这句话补充完整。“用钢笔写字真____________。”
2.真是五花八门呀,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是什么事情使你对用钢笔写字产生如此的感受呢?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再写下来。(让学生写15—20分钟)
3.写好了吗?把笔放下,把自己写的内容读一读,看通不通,觉得不妥的地方自己动笔改一改,可以边读边改,也可以先读一遍再改。
4.在四人小组内,读给别人听,让大家提意见,根据别人的意见再改一改。
5.谁愿意把自己的文章读给大家听。(在听的过程中老师及时给予评价)
(四)再读例文,完成习作
1.语文书上还有一篇作文呢,一起来读一读。
2.多有趣啊,自己脑海里所想像的东西也能写下来和大家分享,瞧,这就是作文,你们觉得难吗?
3.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第19页的两段话。
4.通过读语文书的提示,你觉得我们可以写什么?
5.你准备写什么?
6.写作时要注意什么?(先打草稿,再修改,最后誊写)
三年级教学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蚯蚓有其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
2、蚯蚓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如对外力刺激的反应、对水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
能用简图画出蚯蚓的形态结构,能用维恩图比较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喜欢蚯蚓这样的小动物,树立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点】
经历对蚯蚓的观察,初步理解动物身体结构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对蚯蚓的细致的观察,对蚯蚓身体结构的认识。
【教学准备】
每组:几条蚯蚓,一只浅水碟子。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学生捉蚯蚓
1、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
2、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
3、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略的认识。
二、观察蚯蚓的身体
1、组织讨论观察蚯蚓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牛的身体。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注意到扣、和环带,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蚯蚓的身体结构特点。
三、观察蚯蚓的运动和反应。
1、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蚯蚓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比如用水刺激)的方法观察蚯蚓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蚯蚓运动和反应的特点:靠环节间的缩放运动,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四、比较蚯蚓和蜗牛的相同和不同
1、回顾维恩图的用处。
2、学生把上节课学的蜗牛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蚯蚓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划去各自相同的特点。
3、小结蚯蚓和蜗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关注:学生比较的信息的多寡。
5、设计意图:初步体会动物具有相同的特点。
五、鼓励学生饲养蚯蚓,以获取更多有关蚯蚓的信息。
三年级教案数学 篇六
教学内容:
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本第115页的第11、12题,练习二十五的第14~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
2、了解用乘法、除法可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出示口算卡)。
50×10 8×200 400×310 5×6
800÷ 8 25÷5 204÷2 55÷5
2、计算。
(1)20×30×7 (2)50×6×12 (3)400÷8÷5
(4)450÷6÷3
要求:
(1)学生独立计算。
(2)汇报结果,并说一说计算的步骤、方法。
(3)全班交流评价。
二、要点复习
1、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图书馆里有16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每层放8本,书架一共可以放几本书?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出示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2)根据题中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计算。
(3)在学生解答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有目标地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
(4)鼓励学生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一般情况下学生解答方法有:
8×5×16 8×(16×5)
=40×16 =8×80
=640 =640
(5)组织交流。
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
②各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2、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某送奶站共有3个送奶小组,每个小组有4人。每天要送牛奶816份,每个送奶员要送多少份?
(1)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2)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
(3)组织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
②各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说明每-步解决了什么问题
(4)教师小结。
三、课堂活动
课本第115页的第11、12题。
让学生了解题意,根据题目中绘出的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
四、课堂作业
课本第120页的第14、15、16题。
小学三年级教案 篇七
一、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好书交流会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在活动中进行团结互助的思想品质教育。
二、指导重点:
让学生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激发阅读的欲望。
三、指导难点:
使学生学会选择健康有益的书进行阅读。
四、课前准备:
要求每位同学都准备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
五、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阅读首先要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因此,本教学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由“要我读”变为“我要读”。同时引导学生到图书馆去借阅课外书,并在阅读过程中爱护图书。
六、指导过程:
一、导入,激起学习欲望。
同学们好!今天又到课外阅读的时间了,高兴吗?经常读书会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一个与书相伴的童年,是充满美好和温馨的。还记得关于书籍的一些名人名言吗?(学生交流名人名言)从这些名人名言中,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和大家分享才更有意思!今天举行一个——好书交流会
二、介绍好书,交流读书方法
(一)班内互相交流好书知道同学都很爱看书,最近看了什么好书?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想,那么就请赶快把书介绍给同学们吧。
(1)小组交流,先在小组内介绍,选出最喜欢的书再向全班介绍。
(2)班内交流,老师注意到各小组同学在介绍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眯眯的,老师猜想,书一定非常有趣,而且老师还发现口才越来越棒了,下面咱们一起分享各小组最受欢迎的书。
(各小组派代表介绍)
(3)小结。如果全班同学互相把书交换一次,那么在班中就会形成一个小小的图书馆了,同学们学到的知识也会越来越多,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二)交流读书方法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既然你们这么喜欢读书,读什么样的书才能对我们有所帮助?(学生:要读健康的,有意义的书。)
老师:你说得很对,读书要有选择地读,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书才能对我们有帮助。既然你们读了那么多书,肯定也有不少好的读书方法?谁来说一说,你都是怎样读书的?你有哪些方法?(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同学们说得真精彩,请同学们在以后的读书活动中用到这样的读书方法,将读书的快乐,用我们的笔,用我们的心记录下来,让他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美好的回忆。
(三)学生读书,交流收获1、生借书,看书2、全班交流收获
三、总结这节课,我们发现了很多好书,我也发现了同学们都很喜爱读书。我很高兴,希望大家课后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尽情地来图书室借阅吧。
最后,让我们记住莎士比亚的这句话:(齐读格言)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三年级教学教案 篇八
教学内容:
毫米的认识(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具准备:
情景图(课件),照片,蜡笔,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创设让学生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和厚的情境,在测量中发现它们的长度都不是整厘米。从中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
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采用小组(建议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
(2)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长:不到21厘米、差2个小格。
宽:不到15厘米、差2个小格。
厚:不到1厘米、只有6个小格。
小结:当测果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可以用毫米表示。位于厘米间的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3、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学生尺上的1毫米有多长。
(2)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毫米。
(3).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
生1、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个小格,长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
生2:从学生尺中,我能发现毫米与厘米的关系,1厘米=10毫米。
4、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交流
1厘米=10毫米
板出:1厘米=10毫米
5、举例说明1毫米的长度
手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又长了什么本领?
三年级教学教案 篇九
Lesson A Nine to See You Again
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本课单词 eagle,alephant,panda和kangaroo,要求发音准确,理解词义。
2.能理解、听懂本课对话,要求语调自然流畅,并能大胆、自然、正确地使用本课的课堂用语“Nine to See You Again” “Nine to See You ,too”向别人问候。
3. 通过听力训练,培养学生鳝鱼倾听并准确获得信息的能力
4.通过多种途径,继续激发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习惯,同过表演活动让学生养成大声说话的习惯以及善于表达情感、乐于与人交往的良好个性,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营造温暖和谐的班级气氛。
5.通过肢体语言等方式建立学生头脑中的的具体形象与英语语言之间的直接联系,通过会话的联系与表演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本课单词eagle,alephant,panda和kangaroo的发音
2. 掌握对话以及灵活使用 “Hello”和 “Hi” 与人交往,与他人再次见面时学会使用“Nine to See You Again” “Nine to See You ,too”。
3.交际情景的设计,交际习惯以及综合使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能力的培养。
4.歌曲节奏的找我以及欢乐情绪的体验。
5.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她们大声说话,大胆交往。
课时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Let’s talk
1、复习hello 、hi,
2、教学与他人再次见面时学会使用“Nine to See You Again” “Nine to See You ,too”。
二、Magic box 单词教学
1我们今天将会见一些新朋友,让我们先请他们。eagle,alephant, (让学生跟着读,然后出示图片学习。)
2 同法学习,panda和kangaroo,
3 听录音跟读。(Let’s talk, Magic box)
4 操练
三、Let’s sing
“Nine to See You Again”
四、教学对话
1、教师提出问题。
2、学生听对话,回答老师的问题。
3、教师与学生练习,有全体到小组,然后请学生和同桌一起读对话。
4、学生戴上头饰或手持卡片,综合练习对话并表演。
5、请学生一面看书一面听录音,再跟读整个对话一遍。
五、Let’s try
1、请学生会议在听录音室教师教的动作。
2、简单地讲解肢体语言的作用。
3、引入更多的肢体语言。
4、Let’s try
六、完成《课堂活动评价手册》
七、Homework.
今天回家后别忘了用英语和爸爸妈妈打招呼并且听磁带。
Time is up. Bye-bye, boys and girls.
小学三年级教案 篇十
1.通过活动懂得只要是对社会有利,对他人有帮助的事就是好事,学会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逐步养成做小事的好习惯。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观察、评价,与同学分享感受,身边的小事有哪些,哪些是好事,哪些是不文明现象。
3.愿意并能积极参与做好事活动,初步知道做好事是有爱心的表现,小学生做好事也是为社会作贡献。
学会做力所能及的小事。
学生:提前收集身边的小事和自己做的小事。
1课时
1.激趣导入。
上节课,老师跟大家讲了“观察身边的小事”的原因。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讨论“我们身边的小事”还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
2.首先,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别人的小事有哪些。(3—5名学生)
3.其次,学生讲述自己做过的小事有哪些?(3—5名学生)
4.讨论并小结:刚才,同学们都讲了自己做的小事和别人做的小事。那么,老师想问一问:到现在有没有人还不会做好事呢?
5.学生再次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小事我们可以做?
6.看书进一步学习:除了你们说的这些事情我们可以做,生活中还有哪些小事可以做呢?我们一起看看书上为我们讲了哪些事情。
7.讲一讲身边的小事,并谈一谈感想。
引导学生多注意观察身边的小事,每件小事都有不同的含义,让学生知道了解其中的道理。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节课我上得相对成功,因为我以学生为本,让他们去思考问题,互相探讨问题。他们在这中间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习作7我有一个想法
1.学习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2.用词要准确,语言要通顺,表达要具体。
3.听取别人建议,尝试修改习作。
1.抓住一个想法写清楚。
2.尝试修改习作。
PPT课件
2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如果我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和解决办法,就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二、事例引导。
请同学们读一读生活中的小事例。
(课件出示事例一)
1.自由读,小组交流。
事例一提出了什么想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2.汇报。
(课件出示事例二)
3.自由读,小组交流。
事例二提出了什么想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4.汇报。
5.你觉得这两个事例写得怎么样?评价一下。
三、畅谈想法。
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
1.小组内交流。
2.小组选派说得好的代表发言。
3.全班进行评价交流。
你觉得他说的怎么样?
四、写出想法。
从自己的发现或同学列举的现象中选择一个写一写。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1.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2.注意用词要准确,语言要有条理。
3.写后读一读,自己尝试修改一下。
五、作文交流。
请完成的同学读一读自己的作文,集体评议。
此次习作教学我教得比较成功,教学时间我把控得较好,对于本次习作的重点我花了很多时间给学生讲,大部分学生都听懂了。不懂的学生我课后进行了辅导。
三年级教案数学 第十一篇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24时记时法的表示方法,及24时记时法简单的时间计算。
2、培养学生自己的观察比较能力,能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出一张属于自己的周末一天的安排,并通过相互交流,让学生从中受到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
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教学对策:
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
1、4:00是下午( )时
16:00是下午( )时
18:30是下午 ( )时( )分
2、晚上8时睡觉,第二天6时起床。她睡了()小时。
二、实践活动。
1、出示小华周末一天的生活安排
2、学生分组讨论:从小华的作息时间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3、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4、师从中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一些问题,如:做家务用了多少时间?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到新华书店购书呢?
小组围绕问题进行讨论解决。使学生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白天14小时,晚上睡觉10小时。
午睡1小时10分。
○学习2小时,航模制作1小时30分。
购书1小时20分。
○锻炼、做家务1小时。
○娱乐:4小时40分。
○每顿饭化费的时间均半小时。
5、让学生说说小华这样子安排有些什么好处?或者你认为他在哪些地方安排得很好的?好在哪里?
6、指导学生说说安排周末的时候:要合理,科学,充实而有意义。
三、那么你会安排你自己的周末吗?
如果让你安排你觉得该注意些什么地方?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自己动手制作:
1、每个学生拿一张纸,自己动手制作自己的周末。
2、制作完后再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的周末时间安排表,说说好在哪里?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
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各别情况进行评比,鼓励一些安排得特别好的学生。
板书设计:周末一天的安排
○白天14小时,晚上睡觉10小时。
午睡1小时10分。
○学习2小时,航模制作1小时30分
购书1小时20分。
○锻炼、做家务1小时。
○娱乐:4小时40分。
○每顿饭化费的时间均半小时。
课前思考:
这次时间活动主要让学生设计并制作自己周末一天的时间安排表。分为两个层次的活动。第一层次,引导学生观察给出的一张周末时间安排表,要求学生利用表中的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巩固对24时记时法的认识,进一步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第二层次,启发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借鉴教材给出的周末时间安排表的形式,制作一张自己周末一天的时间安排表,并通过交流,让学生从中受到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教育。
课后反思:
先复习已学的知识,这样为学生学习周末一天的安排积累一定的计算方法。根据小华周末一天的生活,学生自己提出这一单元相关的数学,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并要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因为有了小华周末安排的启示,所以学生在自己安排的时候能够合理,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周末。还能根据表格给出了信息,提出很多数学问题,并进行了计算,但是在计算时间上学生还不是那么熟练,需要进一步练习与巩固。学生之间在计算经过的时间这一知识点上存在很大差异,虽然在课上,我们之间进行了很多次方法的交流,让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有了互动交流的机会,也能在别人方法的启发下,提高自己计算经过时间的能力,但由于受自己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之间的差异还是很明显。可能学生刚接触这一比较抽象的知识,不知通过时间的推移,会觉得难度在下降,慢慢接受这方面的知识。
小学三年级教案 第十二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注意读音。傻、孵、蛋等难字重点记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思维能力、合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方法
三、课时安排:
第1课时
四、教学过程:
课前五分钟:成语泡泡对对碰。请十位同学教大家读成语
设计理念:此前的一个单元是成语单元,学生对成语很感兴趣,于是,在课前五分钟,我设计了成语泡泡,让学生人手一个,将自己的成语教给班上其他的同学听,以此来激发兴趣。
一、引题。
1、出示爱迪生的幻灯,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出示词语:爱迪生
2、简单介绍爱迪生
3、出示小鸡的幻灯,问:看,是什么这么可爱?
奇怪,爱迪生和小鸡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回到爱迪生小时候,去看看他正在干嘛呢。
设计理念:在这个环节中,我用一个悬念,将课文引出,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开始文章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正音。
1、自由大声读课文。(小手指,点着字。看着书,认真读。)
2、全班齐读一次。
设计理念:这里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生字之前,先将课文熟悉,以课文来引出要学习的字词,同时也学习朗读文章的技巧。
三、认识汉字,玩字卡游戏。
(一)集体学习
1、老师请同学领读词语。
2、小老师教读生字。
设计理念:离开课文之后,首先是词语的学习,本课的词语和生字都很少,在这个部分我没有亲自去教授,而是请已经会的同学上来带领同学们一起读。让会的教不会的,会的更自信,不会的更有学的兴趣,同时也是初步认识生字。这种“以会带不会”,自主学习的方式,尽量将学习的时间交给我们的学生,把地方腾出来,让学生的空间更加开阔。这让我想起了郭思乐教授经常说过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自由生长的秧苗当然有可能高产。集体的集中学习,已经掌握的学生可以大面积带动还没有掌握的学生。
(二)小组学习
1、跟组长,学生字。小组内部组长带学
2、边读边摆,分门别类。将相同结构或部首的字摆在一起。
3、找结构收字卡。小鸡小鸡不乱跑,我来带你把家找。
4、字卡游戏:老鹰抓小鸡。老鹰抓小鸡,小鸡摆桌上。
5、我来救小鸡,小鸡快快跑。生字过关,找出还不熟悉字的学生,再次认读。
6、双轨火车+抽大奖。将不熟悉的字进行游戏,并说一说,该字的记字的方法。
四、设计理念:
对于生本课堂是让孩子们在自由的环境下有序地生长,我们老师的任务是创造生机勃勃的课堂,回归人的自然的教育。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呢?很简单,儿童的。天性是活动的,创造的,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有趣的游戏就是学生学习的激素。但是那么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我考虑到,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每一个游戏都应该是有效的。第一步是跟组长学字。生本教育的方法是全面依靠学生。学生之间的学,是主动的。老师教的是被动的,当学生愿意主动地学习和吸收,学习字的效果就会有所提高。人的获得最终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学。要让学生坚持有兴趣地学习,游戏就起着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步摆字卡,这里我设计了将相同结构或者相同部首的字摆在一起。因为在识字的学习中,了解字的间架结构是很必要的,也是在学习书写的时候也很重要。第三步是收字卡的环节,这个环节我设计了给小鸡找家的口诀,让学生能够巩固刚才建立的结构意识,同时再一次巩固生字的识记。第四步是一个互相检测的游戏,在这个环节中被抓到的“小鸡”就是不认识的生字,这些生字摆在桌面上,便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学情,以便调控接下来的学习内容。第五步是“救小鸡”的环节,就是请会读的同学给不会读的同学做示范,让还没有掌握的同学再一次认读生字。第六个环节,是一个再次巩固难记字的过程。将上一轮游戏中出现较多人不能识记的字再次提出来,在游戏中识记。
五、拓展
1、说一说你了解的爱迪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课文的故事。
2、科学家的话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天资。――爱因斯坦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3、推荐读物
设计理念:在预习的时候,我找了一些资料,让学生对爱迪生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在拓展的部分,几个学生将自己的那份资料读给同学们听。既拓展了知识面,又加大了识字的渠道、阅读的渠道。在推荐读物的部分,分成了老师推荐和学生推荐两部。推荐读物不仅仅是为了推荐而推荐的,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我们的课前五分钟的内容就因课文内容的改变而改变成了讲科学家的故事。希望在这个单元中可以激发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对科学家的了解。
三年级教学教案 第十三篇
教材简析
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特点;第2、3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活动特点,并讲述了翠鸟捕捉小鱼的过程;第4自然段介绍了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并表达了“我们”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知识梳理
1、词语积累:
翠鸟 苇秆 腹部 衬衫 透亮 又尖又长 清脆 一眨眼 泡泡 逃脱 饲养 渔翁 石壁 打消 念头
2、优美句子: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
设计理念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就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就是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二就是培养学生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本文的教学重点就是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教学难点就是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就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学习重点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习难点
体会翠鸟的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翠鸟、清脆、饲养”等词语。
2.学习按一定顺序及抓住特点观察的方法,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启发法
学习方法
朗读
教学准备
课件 卡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快乐导入(用时:5分钟)
1.导入新课,尝试审题。
(投影仪出示翠鸟图片)
介绍:翠鸟生长在我国东部和南部的许多地方,它不仅美丽,还有高超的捉鱼本领,所以人们又称它“叼郎”。
2.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1.读课题。
2.思考:
(1)翠鸟就是什么样子的?
(2)翠鸟就是怎样捉鱼的?
(3)翠鸟的家在哪里?
三年级教学教案 第十四篇
教学目标:
1. 字、词、句训练,巩固对同音字的运用,对比喻句的掌握。
2. 积累以“理解”为题的名人名言,帮助学生丰富语言,发展语言,学会理解别人。
3. 掌握常用的礼貌用语、学会运用。
4. 学会制作贺卡,为亲人、朋友送上祝福。
教学重、难点
1. 恰当地使用比喻句。
2. 在学习、生活中与人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制作贺卡的纸、笔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练
1、了解比喻句式的特点,仿写这样的句子。
1)先让学生反复读例句,自主发现比喻句式的特点。
2)模仿书上的句式写句子。全班交流。
3)教师再举出几个例句让学生练习感受。
2、同音字辨析填空。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可适当做组词的扩展练习。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读自悟。
2)指名读,师生评议,教师适当指导。
3)在小组内检查朗读。
4)练习指导背诵。
5)全班交流自己知道的关于“理解”的名人、谚语、警句、成语等。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知识窗。
1、阅读前,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知道哪些礼貌用语,是否经常运用。
2、再让学生自由阅读。
3、让学生之间体会人与人相互尊重的快乐,并在小组合作表演中练习使用。
二、大家一起来。
1、安排在第二课时。
2、课前布置活动要求,使学生从材料到创意都做好充分准备。
3、制作前阅读短文,明确做贺卡的意义。
先交流创意
再开始制作。
在课后送出贺卡,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关爱别人的快乐。
考括坟籍,博采群议。以上这14篇三年级数学教案是来自于快回答的三年级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