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12篇(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快回答为大家整理了12篇品德与社会教案,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品德与社会教案。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一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5课 感受村民选举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目标 :

1.知识:了解村官的职责;知道村干部官虽不大,但是责任十分重大;懂得我国村干部和居民委员会实行民主选举制,民主选举干部好处多;了解按照我国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可通过民主程序罢免不称职的村干部;了解居委会的性质及工作任务。

2.情感:激发学生们对好村官的敬佩之情,激发对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尊重之情。

3.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以及民主参与集体生活的能力,能自觉履行我国宪法所赋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学会成为未来生活的主人,成为自觉守法的好公民。

第1课时

一、课前准备

1.设计课前调查表,内容是了解所在村村长的职责及一年来为村民们做的工作)。

2.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身边好村官的故事。

3.准备录音故事:李小东家的故事。

4.录像:好村官李元龙的新闻报道片段,录像:大型人物电视专题片《吴仁宝》片段。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导人:

(1)听录音:李小东家的故事。

(2)前些日子,李小东有什么烦心事儿?

后来,他们家的苦恼是怎样解决的呢?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村官们的故事。

板书课题:第5课感受村民选举

(设计意图:一开始由故事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村官有了第一印象,由此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了解村官们的故事较为自然。)

(二)互动交流

1.调查交流。

(1)每个村都有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我们村的村民委员会是由哪些人组成的呢?村长是谁?请学生介绍自己所在村的村民委员会的成员。请属同村的同学合成一组交流补充。

(2)我们村的这些村干部们一年来为村民们做了哪些工作呢?老师课前让大伙儿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过了吗?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调查的结果。学生交流,形式不限。

(3)通过刚才的交流,谁来说一说村干部们的职责是什么呢?

2.好村官的故事。

(1)录像:好村官李元龙的新闻报道片段。

设疑:为什么数千村民都含泪赶来向村支书李元龙作最后的告别呢?

(2) 自学课文,了解李元龙的故事。

(3)除了书上介绍的这些动人情节,你还知道李元龙的哪些故事呢?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教师适时补充一些李元龙的动人事迹。

(4)看完、听完李元龙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

(5)像李元龙那样的好村官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好村官的故事

(6)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好村官的故事。

(7)录像:大型人物电视专题片《吴仁宝》片段。

(让学生交流,并谈所感)

3.不称职的村官。

(1)过渡:称职的村官,造福村民,人人爱戴。但是,也有的村干部却不能尽心尽职,还以权谋私,他们给村民带来很大的危害。

(2)自读书上37页内容:如此村官危害大,并谈谈读后感想。

(3)学生畅所欲言,由课文走向课外谈一谈自己所了解的一些不称职的村官。

(4)小组讨论:如果村官们不为村集体着想,办事不民主、不公道、不廉洁奉公,甚至亏受贿,以权谋私,会对全村的经济发展和村民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

(5)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本环节围绕正反对比事例:“好村官的感人事迹”和“如此村官危害大”的案例进行教学,通过看录像、听故事、讨论辨析等手段使学生明白什么样的村官是好村官,知道以权谋私的村官给村民带来的危害。并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利于激发学生对好村官的崇敬之情。)

(三)引领访谈

1.你对我们村的村干部的工作有什么看法?你认为他们的工作称职吗?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2.请你对他们的工作提一提建议。

鼓励:来,让我们大胆地敞开心扉,将自己的意见说出来,也许我们的建议暂时不能采纳,也许我们的呼吁暂时没有回应,但作为我们村的小主人,我们应该这样做。

(设计意图:通过访谈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当一回我们村的小主人,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四)总结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呢?教师总结。

2.课后调查:问一问家长或邻居,村民们喜欢什么样的村官呢?

(设计意图:课尾注重总结延伸,使学生对本课有了总体回顾,课后调查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本课的课件制作主要有以下内容:1、录音故事《李小东家的故事》,2、录像:好村官李元龙的新闻报道片段,3、录像:大型人物电视专题片《吴仁宝》片段。为使学生一上课便能进入课堂情境,所以从故事导入。为避免看文字材料了解村官的单调,所以在了解好村官的故事时,播放:好村官李元龙的新闻报道片段。让学生直观理解并感受感人事迹,明白内好村官人人爱戴。播放:大型人物电视专题片《吴仁宝》片段,是在学生交流完搜集到的好村官的故事后,再一次通过录像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对好村官的崇敬之情。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1.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城乡学校的不同情况,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感性认识出发,由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对他们了解的社会现象、事物进行梳理和归纳认识,给学生以真实之感。

2.教师在课前应对布置学生的调查访问做一定指导,以便课上进行反馈。通过“走出去”的自主活动,培养学生收集社会信息、分析社会书屋的初步能力。

3.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理念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教学中,教师应多关注学生参与的主动积极性,参与的广度;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注重评价的过程化和多样化。

第2课时

一、课前准备

1.课前调查:村民们喜欢什么样的村官?

2.录像:“大家眼中的村官”采访。

二、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回顾: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内容?

2.引入:村干部虽然官不大,但是责任十分重大,好村官人人爱戴,人人欢迎。不称职的村官人人唾弃,那么村干部是怎样产生的呢?

3.揭题:我国村干部实行民主选举制,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村民们是怎样选村官的?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回顾旧知,自然引入新知:村干部的选举。简明扼要,激起学生学习欲望。)

(二)了解“村民选举”

1.教师:瞧,山东省济宁市郊区刘营村今天格外热闹,他们在干什么呢?

2.听录音:“山东省济宁市郊区刘营村村民选举”。

交流:(1)村民们是怎样选举村委会干部的呢?回忆一下,和我们竞选班干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一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2)那位70多岁的老人,尽管行动不方便,也来亲自投上神圣的一票,这是为什么呢,他是怎样说的?

(3)大伙儿想选一个什么样的村官?

3.讨论:(1)为什么要通过全体村民直接民主选举产生村委会的干部?

(2)分小组讨论,并作记录。

(3)组织交流。

小结:我们国家的基层干部乃至国家领导人,都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民主选举可以充分体现大多数人的利益和选择,每个年满18周岁的公民(除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村民民主选举村干部有哪些好处呢?谈谈你的看法。

5.小结:村干部谁好谁坏,谁为群众着想,村民心中有一杆秤,选谁不选谁,投谁一票,村民都会在心中掂量,由村民直选的“村官”最有群众基础,最能体现群众的意愿。

(设计意图:本环节着重于营造氛围,由听录音“山东省济宁市郊区刘营村村民选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展开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在讨论交流中明白村官是怎么选举的,感悟出民主选举村官的好处。)

(三)村民眼中的村官

1.村民们喜欢什么样的村官呢,请同学们听一听乡亲们的想法。

2.录像:“大家眼中的村官”采访。

3.请同学们交流课前所调查了解的“村民们所喜欢的村官是什么样”。

4.读民谣,概括人们希望选出什么样的村干部。

5.情境创设:出示几个村干部候选人的简介。

村里要选村委会主任了,谁能当选呢,你说说看。

6.讨论:为什么选村官要如此斤斤计较呢?

7.设疑: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是广大农民依法选举产生的能够直接代表和体现他们利益的核心集体,然而,当一届村委会已经不能为民谋福,而且完全失去了群众信赖的时候,那么广大村民又该怎么办呢?

小结:按照我国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也可以通过民主程序进行罢免。

交流自己所了解的一些罢村官的事例。

9.交流:有人说村民们如此斤斤计较是好事,你认为呢?

(设计意图:动用多媒体录像“大家眼中的村官”采访,创设情景,给学生了解、参与的机会,在辩论与争论中更好地理解为什么选村官要斤斤计较,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四)大学生村官的故事

1.录音:介绍大学生村官黄梁兵。

2.小小辩论台:大学生当村干部值得吗,说说你的看法。

(设计意图:用辩论的方式,形成教学高潮,激发学生们对称职大学生村官的崇敬之情。)

(五)活动:模拟选举村干部

1.自学课文,了解选举办法和程序。

2.分工负责,进行筹备。

3.正式选举。

4.活动评价。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深切地体验到村干部选举的办法和程序,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了解社会的能力。)

(六)总结延伸

建议学生有机会参观村民选举。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运用录音:“山东省济宁市郊区刘营村村民选举”和录像:“大家眼中的村官”采访,让学生亲自感受到选举场面,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四、对本课的提示与建议

1在教学活动中尽量多收集资料,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展开辩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问题的兴趣。

2.“模拟活动”这一部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悟。

3.注重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活动中去,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选举活动和提出建议,注重学生有个性的表达以及评价学生与人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第3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录像:居委会阿姨的一天;文字材料:世界之窗

2.向父母或身边的其他人了解自己属于什么社区,哪个居委会。

3.了解自己所在居委会叔叔阿姨们的故事。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导入:同学们,你们家住在哪里?属于什么社区,哪个居委会?

2.揭题:那你们知道居委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吗?居委会的主要工作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居委会。

(设计意图:采用谈话方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本课学习,比较亲切、自然,再设疑:居委会的性质、主要工作是什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交流感知,了解居委会的职责和工作

1.老师介绍自己所在社区的居委会。

我家居住地的居委会主任是一位年轻的阿姨,她一心想着要为居民办实事,我们来看一看她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2.多媒体播放:居委会阿姨的一天。

3.这位居委会阿姨一天做了哪些事呢,你知道居委会的任务是什么?居委会工作人员应当做哪些工作呢?

小组讨论、交流。

4.根据课前了解,说一说或者演一演自己所在居委会叔叔阿姨的故事。

3.新闻特写:居民代表会解决“老大难”。

南京双桥新村居委会是怎样为居民们解决“老大难”的?

4.居住在城镇的家庭,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1)引导学生多方位的讨论,如:有些病人、孤寡老人无人照顾,寒暑假孩子无人照看,没有健身娱乐场所,老年人想定期检查身体……

(2)请学生结合自己所在社区谈一谈这类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3)小结:在生活中人们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题,为了解闷这些难题,居委会开展了一系列的服务,不断为我们创造着方便的生活。

5.介绍优秀居委员主任的先进事迹。

先引导学生介绍,教师适时补充介绍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教材中居委会阿姨的一天介绍的基础上谈一谈或者演一演自己所在居委会叔叔阿姨们的故事,旨在让学生从角色体验中有感而发,从而感受到居委会工作人员用自己的辛苦,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增添了欢乐。)

(三)讨论评价,了解居委会的选举

1.你们知道居委会主任是如何选出来的吗?

介绍居委会主任的竞选。

2.讨论:

你想选举什么样的人担任居民委员会主任,为什么?

小结:在社区居委会成员的选举中,一定要把那些有能力、会管理、热爱社区工作的各类人才,选进社区居委会领导班子,为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3.拓展:

(1)课件出示p44-45世界之窗:法国也有居委会。

学生阅读了解。

(2)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居委会是为社区服务的机构,每个人都有义务为居委会工作提供良好的建议。居委会主任是大家民主选举出来的,应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

(四)总结、延伸。

1.总结:

社区服务的意义在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性质,因此从现在起,每人都应树立对社区的责任意识,积极配合居委会,尊重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劳动,搞好社区建设。

2、指导调查实践

同一社区的学生组成调查小组,去采访所在地的居委会,事先与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联系好,说明来意取得支持。

(1)采访的具体内容:

了解你家居住地的居委会的组成以及选举情况。

看看居委会是怎么工作的?社区有哪些便民服务项目,给当地居民带来哪些方便?居委会帮助居民解决了哪些实际困难,列举一些感人事迹。

(2)采访注意点:

注意安全、礼貌,遵守纪律。

采访中注意倾听,做好记录。

要爱护被采访单位的一切设施。

(3)合作完成一份调查(采访)报告。

要求:

有时间、地点、被采访对象。

了解居民委员会为居民们解决了哪些难题?让你最感动的是什么?

你认为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提一提合理化的建议。

4.鼓励导行:

居民委员会为我们服务,我们是社区的小主人,社区建设靠大家,别小看一个人的点子,集中起来,就是了不起的“大智慧”,让我们大胆敞开心扉,为社区建设提建议。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更好!

(五)作业

课件出示:

作业:

1.居住地相近的同学自由组合成小组,就近调查周边的居委会,完成调查任务。

2.利用晨会课开展一次交流会,交流调查的结果。

附:调查表格

采访时间 采访地点 采访对象

采访内容:

1、居民委员会为居民们解决了哪些难题?

2、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3、你认为有什么需要改进的?请提一些合理建议。

调查人:

(设计意图:调查实践环节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的一个有效延伸。对于课外的调查活动,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鼓励同一社区的学生组成合作伙伴开展调查,完成调查报告,并及时反馈交流,使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收到实效。)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本课课件制作主要分三块:

1.录像:“居委会阿姨的一天”,拍摄居委会阿姨一天的主要工作。通过图文并茂的“一天”介绍,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了解他们工作的辛苦,激发学生对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尊重之情。

2.文字材料:世界之窗。

3.作业,出示调查表格,指导学生如何对调查结果进行记录汇总。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1.本课时的教学因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内容可根据各地特点作适当调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设施、社区服务入手,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生活中的人们是互相服务的,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为社区人们的生活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2.可以采用课内外结合的形式,开展一些小组调查访问活动,让学生到自己家所在的社区居委会进行小调查和资料收集。调查活动也可放在课后进行,但要及时反馈交流,使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收到实效。。小组调查访问前教师要作好指导工作,要引导学生团结互助,发挥个人所长,合作完成任务。

3.评价时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评价,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可从学生参与的面、过程中的体验以及活动的结果呈现等方面评价学生关注社区的程度,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本课教学设计的总体评价与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了解村干部和居委会的职责,知道村干部和居委会主任虽然官不大,但是责任十分重大;懂得我国村干部和居委会实行民主选举制,民主选举干部好处多;了解按照我国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可以通过民主程序罢免不称职的村干部;培养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以及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的能力,能自觉履行我国宪法所赋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学会成为自觉守法的好公民。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三课时:村官有多大、民主选举村干部、了解居民委员会。在教学中,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收集实物,并用报告、图片、实物展览等形式进行交流。同时,还组织学生开展“模拟选举”“小小辩论会”等多种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展开充分的交流和讨论,让他们在讨论交流中不断感悟,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同时也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通过学习,了解村干部和居委会的职责,知道村干部和居委会主任虽官不大,但是责任十分重大;懂得我国村干部和居委会实行民主选举制,民主选举的好处多;了解按照我国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可以通过民主程序罢免不称职的村干部;培养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以及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的能力,能自觉履行我国宪法所赋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学会成为未来生活的主人,成为自觉守法的好公民。由此将本课分为村官有多大、民主选举村干部、了解居委会三个课时。

针对第一板块“村官有多大”,采用调查访问的形式使学生了解村官的职责,以讨论辨析的方式明确什么是好村官什么是坏村官。

针对第二板块“民主选举村干部”,采用“你说我说大家说”的形式使学生在讨论中知道民主选举村干部的好处与村民罢免村干部的深层含义,再在模拟活动中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深切地体验到村干部选举的办法和程序,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了解社会的能力。

针对第三板块“了解居民委员会”,采用调查采访的方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并及时反馈交流,使活动落到实处,真切体会到居委会的工作。最后,通过精心制作的课件:“居委会阿姨的一天”,让学生感受到居委会工作的辛苦与繁忙,激发学生对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尊敬之情。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老师的关心和爱,学会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激,从而 能听老师的话,好好学校。

教学过程

一 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问:听了这首歌,你对老师的生活和工作有了哪些了解呢?

学生说完后,简单的向学生介绍老师繁忙的一天。让学生初步了解老师的辛苦,从而更好的理解老师。

二 假如我是老师

让学生以“假如我是老师”为主题,找学生来扮演老师这个角色,让他们进一步感知老师的工作。

三 让学生感知老师对他们的'爱

1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能感受到老师对你们的爱吗?老师是怎样爱你们的呢?

2 师:老师的爱很特殊,或许有时你们感觉不到,甚至你会觉得老师很严厉,对你们也很苛刻,比如,当你完不成作业的时候,当你上课不认真听讲的时候,当你欺负其他小朋友的时候,当你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的时候,老师都会严厉的批评你,不给你留一丝情面。这个时候,你还会感觉到老师的爱吗?为什么?

师总结:面对每个学生的所取得的成绩,还有每个学生取得的一点一滴的进步,老师都会为你们感到高兴。而当你们不懂道理,犯了错误时,老师跟你们的父母一样,也会很生气,很难过。但是,希望你们知道,不管是老师的满面笑容,还是严厉面孔,都在表达着一个内容,就是希望你们都能学会做人,好好学习,走向成功。如果你能理解了这份爱,请在以后的日子里,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你对老师的尊重吧。

四 学生如何去爱老师

1说一说,你会用什么样的行动来表示你对老师的尊重。

2 此刻的你,想对老师说上一句什么话呢?

五 总结

长大后,你也许会成为一名老师,你会更加能体会老师的爱了。让我们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歌曲中,更深的爱自己所有的老师吧。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熟悉老师和同学,进行人际交往和合群能力的练习。

2、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表现对老师、同学的喜爱。

3、增进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感情,同时也锻炼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表达情感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小兔贝贝卡通图;

(3)《找朋友》《歌声与微笑》歌曲录音;

(4)奖励卡片若干张。

2、学生准备:

(1)自我介绍时的资料准备;

(2)自己的才艺表演。

【教学过程】

一、猜猜看

师:同学们,咱们的小顾问贝贝上节课和大家玩得特别开心,听说今天咱们在这里上课,贝贝一大早就来了,还给大家带来了好多的小礼物,猜一猜都带来了什么?

(学生自由猜。)

师:老师请大家闭上明亮的眼睛,我喊“一、二、三”,马上揭晓答案。

这可不是普通的花篮,里面有可爱的笑脸、美丽的花朵……有信心的小朋友一定会得到它。

师:对了,我听贝贝说你们已经是好朋友了,真的吗?

师:我也特别爱交朋友,以后可不可以把我也算作你们的朋友?

师:从现在起我和你们就是新朋友了。

(上课伊始,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创新的思维空间)

二、比一比,看谁认识的朋友多

师:我虽然已经和大家成了朋友,可是有好多小朋友的名字还叫不出来呢,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叫得出来?师:那我们现在就来比一比吧,看谁认识的朋友多。

1、戴头饰、找朋友。(此活动设计根据低年级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让他们戴上可爱的动物头饰去找朋友。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下面的学习活动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把不同形状的头饰放在台前,让学生自己选。注意组织有序。相同形状的两位学生为一组。一个试着按座位的顺序说出开学以来,自己认识的班上同学的名字,另一个帮助计数。

2、小组赛。选一组学生到台上示范。以小组为单位比赛,师注意记数。

3、颁奖。给表现好的学生奖励,设立冠军奖。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只有合作才会取得成功。)

(此活动设计尊重儿童已有的生活体验。学生开学仅一个月,认识的同学有限,这时,小组合作,一个喊小伙伴的名字,一个数数。然后比比,看谁认识的朋友多,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同时倡导合作,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三、游戏──找朋友

师:真不简单,一口气能说出这么多小朋友的名字,已经很不错了。就算你现在不能喊出周围小朋友的名字也没关系的,因为下面就有机会和大家重新认识了。

1、放“找朋友”的音乐,大家开始游戏。

2、找到朋友后,握手作自我介绍。

四、小记者采访

师:(过渡)我觉得仅仅叫出名字还不够,我们还可以让小朋友们更多、更好地相互了解,比如,知道同学的年龄、爱好、父母在什么地方工作等等,尤其是可以和平时不太熟悉的小伙伴多一些接触,多一些了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讨论。)

1、看过电视上的记者采访吗?采访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

师总结:(1)采访时,首先要有礼貌,向别人作自我介绍,要勇敢、大方。(2)想好采访的内容,可以采访同学的爱好、特长,也可以请他介绍自己的家庭。(3)在别人采访时,我们应该安静专心地听,这也是有礼貌的行为。

2、学生之间互相采访。

(师引导学生注意礼貌。)

3、选代表上台采访,师做采访助理,适时引导。

五、怎样交朋友

师: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个个多才多艺,而且从刚才的交谈中也不难看出你们都特别懂礼貌,特别友好。这不,明明遇到了小麻烦,想请大家帮个忙,不知道大家愿不愿意。

1、课件演示课本19页的插图。

讨论:大家为什么不喜欢他呢?假如你在他身边,你想对他说什么?

做个什么样的孩子才能让大家喜欢你呢?你们想做什么样的孩子?

(自由讨论,发言。)

2、小结: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班级,同学们之间应该互相谦让,互相关心,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大家欢迎的小伙伴。

六、唱一唱,拥有朋友真快乐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跟大家在一起玩得怎么样?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有什么感受?

总结:是啊,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特别地开心,特别地快乐,也特别的幸福。我也特别开心,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我觉得和你们在一起真快乐。让我们在歌声和微笑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埃及、古希腊、古代的文明起源于农业文明,知道农业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对土地的崇拜、丝绸文化和茶文化。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46~47页。

教学准备

1.收集世界古代农业文明的资料。

2.搜集有关我国农业文明的资料。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我们已经知道了,既然人类早期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是从农业生产开始的,那么世界人类的早期文明当然也就必然是在农业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2.阅读与讨论。欣赏教科书第20页古埃及的历史图画、古希腊的陶器和第21页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的照片,并讨论“这些画面告诉我们什么?”通过讨论知道:古埃及人民在4000多年前犁田种植农作物的生动景象,造就了尼罗河流域发达的农业,享有古代世界谷仓的美誉。壁画中反映了古埃及发达的农耕、种植情景。古希腊陶器上的图画反映着古希腊很发达的耕作、种植农业,由于古希腊地处欧亚大陆交界地带,所以古希腊的农业文明对欧洲和世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地处北京中山公园的社稷坛,又名“五色土”,取华夏大地上五种颜色的土壤供奉在社稷坛上,表明我国古代对土地的崇拜。旧北京还设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和蚕坛专门进行供奉和祭祀,说明由于农业着人类的衣食之源,对农事的崇拜足以证明我国的古代文明源于农业,而正是这种高度发展的华夏古代农业文明,对世界的发展曾经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3.全班探究。阅读教科书第20页老师的话、第二段课文和豆博士的话,思考并讨论:“为什么古埃及、古巴比伦和我国古代,都创制了历法?这些历法各有什么特点?”通过讨论知道:“古埃及、古巴比伦和我国古代为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都创制了历法。种植农作物必须了解气候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因此历法的创立是为了农业发展的需要,是农业文明的成果。”古埃及的历法是太阳历,是现在公历的前身;古巴比伦历法的特点是月和星期的划分;我国的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把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安排进历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4.自由讨论。让学生展示他们搜集到的资料,并结合书上的图片、资料一起讨论,教师也可以资料。

“你知道的丝绸和茶叶吗?知道的丝绸和茶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吗?”通过讨论明确:丝绸和茶叶是古代品质最好、外销数量最多、最具特点的农产品。大量的优质丝绸、茶叶,通过丝绸古道远销到西亚和欧洲,把古代的丝绸文化和茶文化传播到了世界。

“你见过用丝绸制作的服装和饰品吗?你知道丝绸是用什么制成的?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丝绸的事情?”通过讨论知道:“养蚕在我国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前,我国人民就已经开始种桑养蚕了,悠久的养蚕业促进了丝织业的发展,丝绸以其质地轻柔、美丽、穿着舒适,成为我国历史悠久、质量最高的纺织品。千百年来,丝绸不仅美化着我国人民的生活,而且走向世界,为我国带来了崇高的声誉。”

“你的家人有饮茶的习惯吗?你知道有哪些饮茶的习惯和风俗?”通过讨论知道:“茶是地地道道的饮料。我国茶的发展历史悠久,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和黑茶(沱茶

砖茶),有很多著名品种。喝茶的习惯也很多,像茶道、喝功夫茶等。”

5.教师,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教师应当搜集一些资料,如果学生准备不足,可以做适当的补充。

2.启发学生利用生活中已有的相关资料,如本地有没有对土地崇拜的文化遗迹、与饮茶有关的资料等。这样的资料应当充分利用。

家庭作业

就本课题的学习,采访父母和长辈,加深对丝绸文化、饮茶习惯的了解。

建议

对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收集资料的能力进行简单。

课文说明农业文明在人类历史中的地位。尼罗河流域发达的农业,造就了辉煌的埃及文明。埃及文明的两项成就。启发学生思考农历的科学性。古希腊的农业文明对欧洲影响深远。土地是农业文明的基础。本页照片及文字介绍了我国农业文明的若干成就。质地轻柔、色彩艳丽的各色丝绸,是蚕宝宝吐出的丝纺织而成的,丝绸是农业对世界的伟大贡献。饮茶习俗产生了茶文化,伴随着茶文化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茶具。的茶具种类很多,制作考究,造型典雅。(参照教材第20、21页)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客观、清楚地认识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2、学会真诚地和别人交流,把表扬当作提醒,不断地完善自己,懂得用宽容、乐观的心态去感受别人的目光。

教学重点:

认识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教学难点:

学会真诚地和别人交流,把表扬当作提醒,不断地完善自己,懂得用宽容、乐观的心态去感受别人的目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想知道是谁吗?老师拿出镜子,请学生上来看着镜子,说说那位朋友是谁?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朋友吗?

2、教师谈话。

3、揭示课题:别人眼中的我。

二、师生交流

1、教师:在你们的眼中,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2、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3、学生四人一组互相说说别人在自己眼中是怎样一个人。

4、教师指着学生说他在老师眼中是一个怎样的一个人。

三、小品表演

1、课前请几位学生组成一组到某个学生的家里,让他的爸爸妈妈说说孩子在他们眼中是怎样的一个人。把具体事例记载下来编成小品。

2、同学们,你们已经了解了在同学和老师眼中的自己,那么你们想知道自己在父母眼中是怎样的吗?现在,就让我们看看下面的小品吧!

①学生表演小品。(小品中的“父母”最后要对孩子提出期望)

②小结:在父母的眼中,大家都是世界上最棒的孩子,如果你们在生活中多与他们交流,多和老师、同学交流,你会更了解自己,变得更加出色!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导入,正视自己

1、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已经对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你能向在座的同学和老师做个自我介绍吗?

2、学生自我介绍。

二、游戏:猜猜他是谁

1、首先请四人为一个小组,以班里的一位同学为对象,写下他最可爱的地方和不足之处。

2、请大家一起来猜猜他是谁。

3、猜对以后,问被猜的同学,“你是这样的人吗?”

回答不是时,提出问题:

为什么别人眼里的“我”和自己心里的“我”有些不一样呢?

多媒体展示:

①认为这是我应该做的,所以没有把它当作优点。

②因为我没有注意到这些。

③我自己不觉得我是个这样的人。

④同学没有完全了解我。

回答时,提出问题:

当被人指出了你的缺点时候,你会怎么想?

三、现场采访

1、请全班同学做小记者,就“你会怎样对待你的缺点?改正还是继续容忍它?”等问题去采访同学或在场的老师。

2、学生现场进行采访。

3、请他们发表采访心得。

4、小结:让我们拿出行动来,改正自己的缺点,让自己做的更好!

5、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四、总结

同学们,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更加完美,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六

一、 说教材

这一课是第二单元“成长不烦恼”的第一课,本课的重点是认识到困难是生活中常有的事,在学习他人、总结自己经验后,逐渐掌握解决困难的方法,通过体严、测验、检验自己的结论,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激发学生逐步形成遇到困难勇于挑战的情感态度,培养良好的意志力与耐挫力。

教材分为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困难,谈一谈自己克服困难的体验,进而来学一学他人的“登山”故事;第二个板块是帮助学生在游戏中树立起我要攀登的勇气和毅力,通过做题测试,对自己的意志力有一个分析、认识,再“对症下药”,设置《“自我命令”成绩记录卡》帮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训练自己的意志力;第三个板块将克服困难过程中获得的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得出“登山”诀窍。教材结构清晰,内容贴近学生。

根据以上的认识,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编排。第一个板块——生活中处处有“登山”分了三个层次:一是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会遇到困难,二是让学生谈谈自己克服困难的经历——我的“登山”故事,三是让学生了解他人的“登山”故事。鉴于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有重复,所以,我将这两个内容打通,加以丰富。首先让学生通过一个真实的登山录像,认识并理解登山过程会遇到各种困难,理解这里的“登山”并不仅仅指登山,而是比喻的意思,指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在理解“登山”概念后,让学生罗列自己遇到的困难,再说说自己克服困难的体验,教师在倾听学生讲述克服困难的经历时,加以引导,提炼出克服困难的几大要点:决心、信心、毅力、方法等,为第二教时总结“登山”诀窍做好铺垫。第二个板块——他人的“登山”故事。“他人”的概念外延上很丰富,所以,我将教材丰富化,让学生先说同学的“登山”故事,本质上来讲,也就是由己及人;再拓宽到古今中外的名人,以及科学家、奥运健儿等勇敢攀登高峰的故事,激励学生从他们的事迹中汲取克服困难的力量。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将课时划分为两教时。第一教时,通过录像导入,帮助学生理解“登山”的涵义、理解生活中处处有“登山”、讲述我的“登山”经历、关注他人的“登山”故事;第二教时从意志力测验承接上一课,再指导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培养意志力,总结“登山”诀窍。这样安排使课堂教学更加紧凑、合理。

下面以第一教时的目标、过程来阐述本节课是怎样体现新课程标准下“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理念的。

二、 说目标

1认知: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存在着困难和挫折,认识到困难是生活中常有的事。

2情感态度:激发学生逐步形成遇到困难勇于挑战的情感态度,培养良好的意志力与耐挫力。

3方法过程:通过学习他人,总结自己的经历,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

对“登山”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对学生克服困难情感的激发。能够让学生面对困难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去面对,具备情感上战斗力是本课的重头戏。因此,从两个层面来激发这种情感,一是从自己说起,回忆自己曾经遇到的各种困难,谈谈当时克服困难的感受、体验,挖掘出学生身上的一种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动力。二是了解他人的“登山”故事,包括同学、名人、科学家、奥运健儿等。

新课程提出,《品德与社会》除了对学生进行德育以外,还应该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因此,教学中渗透了指导学生收集信息的方法。

三、 说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从爬山说起,通过逼真的登山录像,让学生对登山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困难获得感性的认识和体验。启发学生观察讨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登山”的比喻义,即“生活中克服困难的过程比作登山。让学生认识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讨论生活中的“登山”问题。这样设计,为后面我的“登山”经历做好铺垫。

(二)生活中处处有“登山”

1让学生从自己曾经遇到过的困难谈起,先在小组里充分交流自己碰到的困难。以贴“困难山”的形式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登山”。

2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来谈一谈自己克服困难的感受和体验,重在把学生克服困难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激发出来,教师相机点拨、揭示出克服困难的几大要点,激励学生克服困难的主观情感,让学生获得“我要攀登”的决心、信心、恒心、方法等诸多层面的体验,这样比较自然的揭示课题。在这里也渗透了克服困难方法的指导,为下一课时作好铺垫。

(三)他人的“登山”故事

这个内容是建立在对克服困难以具有一定的情感认识的基础上的,它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层的“我要攀登”的情感,激发学生遇到困难不退缩,敢克服的意志力。设计这一板块,主要体现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辨析同学克服困难的经历,采用帮助的形式,让学生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对同学张小虎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建议;第二层次:回顾学生熟知的古今中外的名人、科学家等为了人类的进步,勇敢攀登高峰,和困难作斗争的故事——大禹治水、梅兰芳学艺、桑兰微笑着承受一切、勾践卧薪尝胆、爱迪生发明电灯、居里夫人发明镭……第三个层次,学生把收集到的奥运健儿奖牌背后的故事,自己来进行介绍,这样既结合热点时事,也激发出学生学系奥运健儿勇攀体育高峰的精神。整个过程既是对他人克服困难了解的过程,也是勇气、信心、力量的过程,更是 “我要攀登”情感迸发的过程。

(四)总结、升华

此时学生的感情深入内心,教师以赠送奖牌,铭记格言的形式,进一步鼓励学生,对学生提出希望。

四、 说课总结

整节课的设计围绕调动学生克服困难的情感需要,即“我要攀登”,从情感的角度激发学生逐步形成遇到困难勇于挑战的情感态度,培养良好的意志力与耐挫力,为下一节课的实践与方法总结打下扎实的情感基础。每个教学环节,都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主,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切入口,联系儿童实际,遵循儿童认识规律,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提高课堂的针对性、时效性。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七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体会生活处处有学问,只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学到很多东西;

2、感受学习的多种途径和方法,愿意学习别人的好经验。

行为目标:

懂得在学习中谈讨学习方法,感受学习方法和途径的多样性,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

二、教学重点:

1、懂得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学习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2、教学难点: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

3、教学关键:培养学生愿意学习别人的好经验。

三、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

2、学生“学一学”“做一做”所需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a)让学生在3分钟内用纸做一件手工艺品。

b)提问:你们刚才所做的手工艺品是向“谁”学的?

板书课题:向“谁”学

(二)文明理:

1、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在课外你都学到了些什么?都是向谁学的?

2、同学们都在课外学到了很多知识,除了向他人学以外,还有很多途径让我们学到知识。

3、电脑出示课文插图(P31-P32),学生说说他们从什么途径去学习?

4、教师小结。

5、齐声朗读课文P31方框的内容。

(三)教学延伸

1、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让学生学做纸鹤。

a)告诉学生歌中的小女孩为了救一只鹤而牺牲的事我们也要学小女孩那样有爱心,今天大家齐手学做纸鹤。

b)分小组,每人叠一只纸鹤,看看谁的纸鹤做得好。

c)请做得好的同学教教其他同学,大家也可以相互学习,再叠一只纸鹤看看有什么进步。

d)各组找出组内叠得最好的一只纸鹤进行比赛。并请做得好的介绍他们是怎样互相学习,取得进步。

2、我也参加讨论

a)电脑出示插图,让学生仿照图片,分小组讨论在生活中你向“谁”学会了什么?

b)班内共同交流,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我们主要的学习途径。

c)齐声朗读P32方框的内容。

(四)深化导行

1、电脑出示插图,让学生结合插图,想一想、说一说,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五)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板书: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学到很多东西

2、齐声朗读课文中“记一记”的内容。

(六)布置作业

在课后,全班同学应多做学习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学会更多的东西。

板书设计:

向“谁”学

留心观察

学到很多东西

善于思考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八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谦让;懂得邻里和睦相处可以使每一个家庭得到帮助,又可以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二)能力目标

能够理解邻里之间应该保持友好平等的关系。要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做到与邻里友好相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感受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快乐,爱护家庭周边的环境。

教学建议

1.远亲不如近邻、

(1)教材是从“我和邻居李大爷亲如一家”的故事展开的。李大爷退休在家,主动担任了大院的管理员工作,每天都为邻里做些服务工作,深受大家的尊敬。 有一天小明的父母没有下班,小明突然肚子疼得特别厉害。李大爷听说后忙带着小明去医院检查。小明的母亲回来后,十分感谢李大爷。小明家和李大爷真是亲如一 家人。

(2)建议教师围绕这个故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3)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给大家讲一些邻里互相帮助的故事,也可让同学们讲一讲这些方面的故事和事例。

(4)邻里之间要为邻居多想,互相体谅,互相帮助。为了建立友好睦邻关系,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的和睦尽一份力量。建议教师要引导学 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与邻居的关系是怎样处理的?例如,我家和邻居相处得很好,我家和邻居没有来往,我家和邻居井水不犯河水,我家和邻居谁也不理谁等。

(5)教师可以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家是属于哪一种情况,然后找找原因。教材中的案例只是从邻里之间互相帮忙,如帮助盖房等方面给以提示。实际生活中,邻 里之间的关系是多方面的。如做饭时突然没有盐了,向邻居借一点儿;修理东西时,自家工具少,向邻居借工具使用等等。建议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对于小学 生来说,为了邻里的和睦,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打扫楼道,帮邻居老奶奶拿东西等。

(6)怎样指导儿童与邻里相处?建议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调查,列举出正确与错误的事例,展开讨论。如尊重邻居,见面要主动打招呼、问候,主动为阿姨、叔 叔让路等。总之,指导儿童和邻居相处,不仅要指导他们怎样去做的方法,还要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宽广的胸怀和一定的涵 养。

2.爱护家庭周边的环境

(1)建议教师组织学生调查自己家庭周围还有哪些不够方便的地方,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比如:多设一排座椅,再建一个花坛,多放一个垃圾桶等。通过这 些活动,让学生理解环境美,是需要大家共同来建设的。调查前,教师指导学生制作调查表,列清楚时间、地点、内容等。向有关单位提出的建议可以是书面的,也 可以画图画。

(2)组织学生为美化环境做贡献。美化环境人人有责,在实际行动中让学生体验和感受美好生活环境的愉悦,唤起美化环境的欲望,受到热爱生活的教育。

(3)引导学生懂得爱护环境不只是一次活动,而应该成为自己经常的自觉行动。

主题教学思路

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谦让。在家里与邻居的接触机会很多,早晨。中午、晚上,双休日和节假日都会遇到邻居,搞好邻里关系十分重要。远 亲不如近邻,亲戚虽然亲,但住得远,不如住在身边的邻居关系更密切,邻里之间要互相体谅,互相谅解。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维护和增进邻里之间的和睦尽一份力 量。对于小学生来说,为了邻里的和睦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助邻居收信件、替邻居看管小孩儿、倒垃圾等。

人自出生起,就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各种思想观点、道德品质和行为都是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的。良好的信息给儿童良好的影响,不良的信息则给儿童不良的 影响。优美的环境使人心情舒畅,脏乱的环境使人心情烦躁。优美的环境一是要依靠大家来保护,特别是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二是依靠大家来创造,这样就会使居民 区更整洁美好,邻里之间更和睦。

教材分析

(一)本课内容结构分析

第38页的图片,讲述了“我和邻居李大爷亲如一家”的故事,反映了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相互照料的情景。

第39页,通过四幅图片表现了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要互相体谅,互相帮助。

第40页,用学生写的记实文章表现了邻里之间的友好关系,说明了远亲真不如近邻。

第41页的图片,通过邻居之间出现的不愉快和不和谐事情的表现,引导学生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互谅互让。

第42页是爱护家庭周边环境的一组图片:为小树浇水,爱护公共设施,不乱丢垃圾。通过活动让学生为爱护家庭周边环境献计献策。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谦让。在家里与邻居的接触机会很多,早晨、中午、晚上,双休日和节假日都会遇到邻居,搞好邻里关系十分重要。远 亲不如近邻,亲戚虽然亲,但住得远,不如住在身边的邻居关系更密切。邻里之间要互相体谅,互相谅解。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维护和增进邻里之间的和睦尽一份力 量。对于小学生来说,为了邻里的和睦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助邻居收信件、替邻居看管小孩、倒垃圾等。这样对于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和道德的提升都 有很多的帮助。

人自出生起,就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各种思想观点、道德品质和行为都是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的。良好的信息给儿童良好的影响,不良的信息则给儿童不良的 影响。优美的环境使人心情舒畅,脏乱的环境使人心情烦躁。优美的环境一是要依靠大家来保护,特别是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二是依靠大家来创造,这样就会使居民 区更整洁美好,邻里之间更和睦。

学习准备

收集一些邻里之间相互帮助的事例,如帮助邻居收信件,替邻居看管小孩儿.帮孤寡老人打扫卫生、买东西的事例的照片、录像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谦让;爱护家庭周边的环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做到与邻里友好相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邻居吗?

学生:(略)

老师:邻居就是家或住处与另一人的家或住处靠紧或邻近的人;住在隔壁另外一家的或附近的人。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我和邻居的故事。(过渡)

【讲授新课】

一、我和邻居(板书)

老师:同学们,大家先打开课本第三十八页,我们看一看图中的同学和邻居发生了什么故事?

学生:(略)

老师:图中讲的是这位同学和邻居李大爷亲如一家的故事,反映了邻里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照料的情景。大家看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和体会呢?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我们都有亲戚,亲戚虽然亲,但住的远,不如住在身边的邻居关系更密切,邻里之间就像一家人一样,所以说“远亲不如近邻”大家说,是不是呢?

学生:(略)

(一)远亲不如近邻(板书)

老师:大家还有哪些远亲不如近邻的故事呢?说给大家听吧!

学生:(略)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邻里和谐”;还可给同学们讲“我的邻居”的故事,详见文本资源。)

老师:邻居对我们来说就像亲人,那我们该怎样和邻居相处呢?怎样搞好邻里关系呢?(过渡)

(二)如何和邻居相处(板书)

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第三十九页,我们看看图中展示了什么场景?

学生:(略)

老师:从这些图中,你能说说该怎样和邻居相处吗?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邻里之间要相互谦让,相互体谅,热情相助,和睦相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更好的生活。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邻里和睦防盗贼”、“邻里谣”;图片“邻里和睦相处”、“邻里情”等。)

老师:对于我们来说,也可以为了邻里的和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助邻居收信件、替邻居看小孩儿、倒垃圾等。你做过哪些事情呢?

学生:(略)

(让同学们欣赏图片“帮助”、“互相问好”;还可给他们讲文本资源中“怎样指导儿童与邻居和睦相处”的知识。)

(让同学们读一下课本第四十页的作文。)

老师:但是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邻里之间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大家打开课本第四十一页,说说你对图中的看法。

学生:(略)

老师:邻里之间相处应该互谅互让,不做损害公众利益的事情。应想方设法为大家服务,大家说是不是呢?

学生:(略)

(还可让同学们欣赏“邻居噪音”、“邻里环境”、“乱扔垃圾”、“陌生的邻居”、“偷懒”等。)

老师:我们生活在一起,你家、我家、他家,构成一个大家庭。我们还应共同保持周边的美好环境。

二、爱护家庭周边环境(板书)

老师:我们打开课本第四十二页,我们看一看图中的同学都在做什么呢?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这些同学都在为美化环境做自己的努力,美化环境,人人有责,你打算为美化环境做什么贡献呢?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可让同学们欣赏图片“爱护家庭周边环境”、“构建美好环境”、“爱护树木”、“爱护环境”等;进行榜样引导。)

(老师还可组织学生调查自己家庭周边还有哪些不够方便的地方,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老师:希望大家能够为爱护家庭周边的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谦让;还应该爱护家庭周边的环境。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生活着许多华人,他们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

2、知道海外华人虽身在异乡却有着割不断的中国情节,他们时刻关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并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各个国家里的中国城资料和海外华人的故事。

2、教师准备相关音乐,制作课件;指导排练相关节目。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教学。

1、同学们,我给大家推荐一首传唱多年的歌,来,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2、听着音乐你想到了哪些人,歌曲表达了他们怎样的心声?

3、揭示课题:是啊,每当听到《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我们就会自然地想起那些生活在海外的华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中国城——华人的“家”。

1、理解中国城

(1)由来: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炎黄子孙的足迹已随着祖国的强大而遍布世界各国,在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独立的华人区,著名的有意大利的“中国城”、美国的“唐人街”等等。(课件展示)

(2)、解释中国城:所谓“中国城”、“唐人街”,是指一些颇具规模的商业中心——以经营中国产品、中国饮食为主,以中国式建筑为格调的城区。

2、展示交流中国城资料

(1)、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展示关于中国城的资料,师巡视发现有特色的资料(图片、文字资料、影碟、录像等)。

(2)、抽生在班内交流。

3、小结:风格各异的中国城,充分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中国城就是华人温暖的“家”。

三、中国城——中国心!

1、探究活动:海外华人为什么要建中国城?过中国节?

(1)、四人小组内探讨,各选两人分别负责记录、发言,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想法又多又合理。

(2)、汇报探究结果,师相机给予适当的点评。引导学生感受海外华人的浓浓的思乡情结,理解海外华人的一颗中国心。

2、小结激情:欣赏中国风格的建筑,感受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品尝中国风味的饭菜,用汉语谈笑聊天……在中国城里,华人们仿佛回到祖国温暖的怀抱。

3、想象中国城的幸福生活

(1)、假如你是一位久居异国的华人,当你走进中国城,你会有什么感受?可能想到什么说些什么?

(2)、生自由发言,师给予适当的追问、点评,再次引导学生感受海外华人浓浓的思乡情结,理解海外华人的一颗中国心,明白中国城——华人的“家”的'真正含义。

四、你在他乡还好吗?

1、过渡引入:海外华人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他们在异国他乡生活过得怎样,始终是我们难舍的牵挂,有一首歌曲表达了我们的心声。

2、播放音乐《你在他乡还好吗》,学生欣赏完后说说自己对这首歌的体会和感受。

3、介绍了解到的海外华人的生活情况,体会他们在海外生活的酸甜苦辣,进一步体会他们的思乡情结。

4、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引入第二课时。

五、板书设计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

中国城——华人的家

中国城——中国心

你在他乡还好吗?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

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

教学难点: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物产资料。

课时安排:本课用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一、导入:同学们,有两位小朋友,一名叫小红,一名叫小丽,想带小朋友去他们的家乡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去吗?

演示电脑课件(小红、小丽介绍自己家乡的物产,生边看边观察)

你觉得小红、小丽家乡的物产丰富吗?你喜欢他们的家乡吗?

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吗?物产多吗?

今天,老师想听一听小朋友的家乡有些什么物产?(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二:活动过程

1、介绍家乡物产。

小朋友你们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物产有哪些?

你们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告诉大家。

你们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吗?

老师让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家乡物产带来,大家带来了吗?

那么,我们今天开个家乡物产展览会好吗?各小组赶快准备一下。(教师放录音)

作业:谁能说家乡的特产?

第二课时

复习上机课内容:谁能说一说家乡的特产?

教学过程:

各小组准备自己的展览台。

展示自己家乡物产

你们找到些什么?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吧。你们可以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夸夸家乡的物产?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唱、跳、弹等)夸一夸家乡的物产

同学们评一评哪组搜集的家乡物产多,哪组表演精彩

生小组互评

师小结活动

三、总结全文

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些什么感受?

老师感觉到小朋友个个都很棒,搜集和了解到这么多家乡的物产。

老师相信你们长大后一定会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的。

作业:你家乡的物产有哪些?

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十一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达对人物动作、神情的细致观察,用心揣摩人物语言,进而练习写对话,将对话写得生动具体。

2、通过有趣的哑剧表演,引导学生玩中悟写,培养习作兴趣。

【教学重难点】

细致观察人物动作、神情,揣摩语言

【教学准备】

事先排练哑剧小品:农民与店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看过哑剧表演吗?(板书:哑剧表演)你觉得哑剧表演和一般的小品表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看一个哑剧表演,大家有兴趣吗?

二、观看表演明确要求

教师板书:看

1、课件投影要求:

(1)请大家仔细观察,注意表演者的动作、神情。

(2)用连贯的话说说哑剧的情节。

2、学生上台表演

[一位农民样子的人走到一家烤鸭店门口往里面看了看,店主见了,露出微笑,对农民招招手,示意农民进去。农民犹豫了一下走了进去,走近一只烤好的鸭子,仔细端详着,然后凑上去闻了一下,咽了一下口水。农民指了指烤鸭,又伸出5个手指比划了一下。店主摇了摇头,也伸出五个手指,然后将手反了一下。农民耸了耸肩,很失望的样子,转身要走。店主生气了,拉住了农民,指了指烤鸭,然后又指了指农民的鼻子,又伸出五个手指头。农民先是疑惑不解,既而又很愤怒,店主却死活不让农民走……]

(到此,哑剧戛然而止。)

三、引导交流揣摩对话

板书:说

1、说动作和神态。

大家看得非常认真,谁能说说农民和店主的动作和神态?

生交流:(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动作:

农民:看端详凑上去闻咽指伸耸肩

店主:招手摇头伸拉

神态:

农民:犹豫无奈疑惑不解愤怒

店主:微笑生气

2、说情节。

大家观察非常仔细,谁愿意用自己的话把哑剧的情节说一说?

(请几位学生说哑剧情节,引导学生将表示农民和店主动作和神态的词语用进去。)

3、说对话

那么,那位农民和店主到底在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根据他们的动作和神情来猜测一下。

(1)学生再次观察小品,重点引导学生根据农民和店主的动作和神态来揣摩他们的对话。

(2)写一写。要求抓住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来揣摩语言。

(3)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评议。

(4)各组推荐同学代表进行交流,教师引导评议。

评议重点:用上表示农民和店主动作、神态的词语。要根据动作和神态来揣摩语言。

四、猜测结果拓展思维

过渡:同学们,这位店主蛮横无理,说农民如果不买的话也要赔5元钱给他,因为农民将他的烤鸭的香味闻走了。你猜猜看,那位农民将怎么办?

板书:猜

投影出示要求:先说出你是怎么想的,然后再演一演。要注意动作和神态。

1、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在组里演一演。

2、集体交流:假如你是农民该怎么办?(引导全班交流,请点子比较好的组演一演)

提出要求:这次老师要让大家来说说,我们在看的时候要做些什么?

(观察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并揣摩人物的语言)

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几个小组精彩的表演,你更喜欢哪个组的表演呢?下面,老师要让大家来写一写。好吗?

五、趁热打铁指导习作

板书写

补充课题:一次的哑剧表演

1、明确习作要求:

写什么:同学们,看了课题你知道老师要大家写什么吗?

怎么写: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将这次哑剧表演写好呢?(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揣摩人物的语言)

除此以外,我们还应该写些什么呢?(同学们观看哑剧的反应、自己的想法、感受等。)

那就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将这一次哑剧表演写下来,看谁写得最精彩。

这一堂作文指导课,重点是引导学生练习写对话。我采用看哑剧表演的`形式,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为学生创设一个写对话的情景,二是哑剧的表演形式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剧中的情景容易激起了学生想要观察叙述的愿望,使学生想写、乐想。我先让学生演,然后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我故意设置了悬念,让学生尽情“猜”,然后再演,让学生沉浸在思绪飞扬中……此时,学生的思维空间拓展开了,说的愿望必定很强烈。此时,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将要说的写下来,可谓水到渠成。因为学生有了真实的体验,习作也就有真情实感,有血有肉。

《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十二篇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秋天收获的一些果实、种子和蔬菜,了解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与人的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感受大自然的养育之情。同时,在参与观察、分类、制作和交流等活动中,体验自制作品的成就感,感受欣赏他人与被他人欣赏的愉悦。

(二)通过观察秋天收获的果实和种子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分类能力。

(三)知道几种常见植物果实和种子的形态,初步学会给果实和种子分类的方法,学会制作简单的种子标本,进一步认识秋天的显著特征。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到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三、教学难点:

果实和种子不同的分类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都有哪些果实在秋天成熟?

(二)想一想:秋天,有哪些新上市的蔬菜和粮食?

(三)看图片:说说你都看到了哪些实物?你认为秋天是个什么样的季节?

(四)教师将果实按小组分给学生,说一说都有哪些果实。

(五)分别说一说自己组内的果实是什么样的。

(六)小组合作:将小组内的果实进行分类,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类的。

(七)在按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比一比哪个小组分类方法多。

(八)同样方法,认识植物的种子,并按不同方法进行分类。

(九)教师讲解如何保存种子,学着制作简单的种子标本。

(十)果实和种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举例说说他们为人类了哪些食品和用品。

(十一)用树叶、果实、种子做做装饰品,相互欣赏。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上面的12篇品德与社会教案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