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小学品德优秀教学论文最新15篇(小学品德教学案例)

小学品德教学反思 篇一

新课程为德育课堂注入了活力。我们以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涨的热情投身于教学改革的研究中,使课堂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存在着“形似而神异”的现象,甚至在某些地方也步入了误区,这些现象值得我们去关注思考。

课程改革后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体现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如在《我们的班集体》一课中,我们召开了“我的心里话”发布会,事先要求学生搜集各自的心里话,以便于活动的顺利进行,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采的,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通过《品德与生活》的教学,通过一系列的生活体验,生活探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具有学会做人的初步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自律、自信,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要扎实的上好这门课程,首先应了解《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的性质,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生活发展的综合课程。根据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生活和品德形成的需要,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行为规范,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文化教育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

体验产生理解,体验产生情感。体验是对具体的社会事物或情境的亲身经历,它不仅仅发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还会作为活动的结果而存在,并且作为活动追求的结果。体验学习活动是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活动的模拟活动,它可以分为直接体验和模拟体验。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断地积累经验,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我知道了要上好一节品德课教师要根据内容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亲身体验,提高教学实效;要重视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加强情感教学,充分利用情感推动作用,促进学生认知的内化和良好行为的形成;更要加强自身修养,要以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带动学生。

这就是我在这门学科的教学实践后所得,所思,所感。我想:我会朝着我奋斗的方向,不断完善自己,把《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很好地用于小学品德与生活的课堂中。

品德与生活同行论文 篇二

品德与生活同行论文

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行教学的热门话题,也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有效性呢?就是必须让品德与生活同行。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师必须珍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对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价值。因此,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要做到“生活化”,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再从课堂走向生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让美好的道德理智指导学生的生活,让美好的道德情感滋润学生的生活。

《品德与生活》教材在贴近儿童生活方面有明显的特点。整套教材都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按照儿童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家乡(社区)生活,以及儿童与祖国、儿童与世界等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为主线来设计教材的体系结构。教材从单元主题到活动主题以及每一个话题,都是儿童真实生活的再现和提升,非常有利于教学。教材的这一特点,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本校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使用教材,用活教材。一是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儿童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相结合,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二是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和儿童的实际生活,补充本乡本土的“活”材料,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如徐琳老师在教学《我喜欢美好的环境》一课时,“抓住了我喜欢美好的'环境”这一主题的特点,即环境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因此,在课前进行布置,要求学生自己回到生活中去观察、搜集、调查、分析、体验等方法,收集一些美好环境的图片和一些污染环境的严重性的资料,在课中,通过“这儿怎么了”这一环节,让学生比较、想象、讨论,如何改变我们的环境,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把废品通过自己的加工和精心创造变为“宝”,更好地改善我们的环境。再如在教学《和诚实交朋友》一课时,徐老师以“豆豆的故事”为切入点,通过故事大王讲故事的活动环节,把平时生活、学习中说谎话的故事讲出来,让学生在讲、听、议中,体验到说谎话确实害处大。这样,通过“从生活到课堂,再从课堂到生活”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将教材内容与儿童现实生活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教学形式“活动化”

活动是儿童认识的源泉,是儿童发展的基础,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儿童天性爱玩、生性好动,喜欢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所以,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要“活动化”。 《品德与生活》教材的活动性特点很突出,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材呈现形式,都非常强调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注重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获得体验,提高道德自觉性。教材的这一特点,也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过去说教式、语文式的教学方式,组织开展儿童直接参与的感受体验活动、游戏娱乐活动、模拟操作活动、动手制作活动、表演欣赏活动、讨论交流活动、作品展示活动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做,玩中思”,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冒出智慧的火花,在活动中创出新的情感。 如徐琳老师在教学《我喜欢美好的环境》时,在设计其中的一个环节“变废为宝”时,教师不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自己去通过观察现有废品的特点与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相似,该用什么方法才能创造出新的物品。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通过让学生课前准备、课中教师示范、自由创作、学生展示、学生评价、学生表达、教师引导等过程,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活动时间和空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去设计与创造,达到预期效果。从中知道废品不是废,而是宝;我们从小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污染环境,用心创造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又如在设计用七彩颜色画出你心中最美的生活环境环节时,让学生将自己在大自然中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美,用自己喜欢的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结果,有的学生用彩色笔画出了美丽的图画,然后,进行作品展览,给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体验快乐,同时培养了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还如在教学《和诚实交朋友》一课时,徐老师把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故事通过表演的形式,把种花、献花、国王的话通过孩子们的表演活动再现出来,这时,教师提出国王为什么会对雄日竖起大母指的问题,学生们从表演中看到了雄日不换种子的诚实,体验到了诚实的行为人人称赞,诚实的孩子更快乐。

三、教学时空“开放化”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而是非道德教育。”所谓教学时空开放化,即是教学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应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品德与生活》教学要做到开放化,至少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活动由课堂向社会的延伸,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二是教学活动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 《品德与生活》教材,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开放空间。教材中有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师生充分拓展思路的内容,如大量省略号的使用,以及“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等的提示语;教师教学用书也设计了大量供教师选择的开放性活动。这些都为教师组织开展具有拓展性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参考,保证了教师教学的开放性。如徐琳老师在教学《我喜欢美好的环境》时,在设计其中的一个“让垃圾回家”的环节时,让教师引路,先做一个示范,并主动让学生边看边猜,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引起学生思考。在活动中,老师不规定学生几人一组,让学生自己根据准备的和构想的,自由组合小组,自由分工,教师也适时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中,当好学生的好帮手,解决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随时调整学生进行合作互助地开展活动。既体现了学生的合作,又让课堂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总之,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只有以儿童的生活背景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为内容,以儿童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才能真正实现“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有效地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实效性。

《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 篇三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毕竟年纪小,涉及社会面窄,应该以正确的价值观去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关注教与学的方法。所以笔者认为《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应注意几点:

一、教学流程 找准回归生活的切入点。

《品德与生活》以儿童现实生活为重要题材,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鉴于此,教师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在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生活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找准生活中切入点。《品德与生活》(人教版一上)第一单元组“我上学了”,由《我背上了新书包》、《我们的校园》、《新朋友、新伙伴》、《校园铃声》、《平安回家》五课组成。孩子们告别了幼儿园生活,走进学校大门。他们的生活和上学前不一样,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老师会喜欢我吗?”“同学愿意和我一块儿玩吗?”“我能找到老师的办公室吗?”“上课铃响后,我应该怎么做”?“下课铃响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放学了,我能与不认识的人一起走吗?怎样过马路?”这些都是学校日常生活中学生自己面临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校生活实际,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如:引导学生并关注学生的交往、合作,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不安心理;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让学生亲自找一找校园的每一处地方,熟悉校园环境;结合学校一日常规教育要求,指导学生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件事;模拟交通规则情景,做交通安全标志识别的游戏;放学组织路队回家时,告诉他们怎样过马路平安回家等。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关系,懂得集体生活的重要性,懂得珍爱生命,使之健康、安全、愉快积极地生活。

二、凸现活动 引领体验感悟的链接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所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所以在教学中,唯有凸现活动,引领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儿童喜爱的、乐于参与的活动中自我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去自主建构新的意义世界,才能链接使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体验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如在教学《秋天在哪里》一课时,要求让学生观察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感受秋天的美丽。而秋天的变化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呈现出来的,更不是孩子们坐在教室里或呆在家中就能观察体验到的。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了解到秋天的变化,都能参与到探秘秋天的活动中去,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把观察、活动的场地扩展到了校园、田野、市场、商店、公园、花木园林之中,让他们在动物、植物、人类生活等大千世界的点滴变化中去寻找,去发现,去体验,去获取。他们在秋风中奔跑,和落叶低语,在草地中寻觅小生灵的足迹……在这片广阔的开放天地中,秋天毫无保留地向孩子们敝开了胸怀,绽放了它的美丽,大自然也悄悄地向孩子们诉说了自己的秘密。在与秋天的亲密接触中,孩子们对秋天的认识,对自然的热爱不断地积累、延伸。这种超越了时空的形式让孩子们忘我地投入到了发现的快乐中,获得的快乐中,参与的快乐中,体验的快乐中。此时此地,已经不是活动激励了他们,而是他们转动了这块最广阔的生活舞台。

三、挖掘资源 提升品德教育的着力点

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及时地把社会中的新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新问题和新现象吸收到课程内容中来,创造出更多、更好、更适宜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良好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力得到初步的培养,以提升品德教育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可以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挖掘出有教育意义的资源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例如,在教学《秋天的收获》一课前,根据教材内容,提议要举办一个“丰收展”的活动,由于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所以当老师提出让同学们从家里带些秋天的果实到班上来展览时,同学们都很高兴。在上课时,我用卡片标出“水果类”“粮食类”“蔬菜类”“干果类”等各种类农作物,让学生先想想自己带的东西属于那类,然后放在相应的位置上,接着让同学们看看、摸摸、闻闻,感知各种果实的形状、颜色、气味等,让学生学会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最后让学生说说这些丰富的果实是怎样得来的,说说父母的劳动情形,体会劳动的艰辛,感受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从而让学生懂得应该珍惜劳动果实,尊敬劳动者。

四、拓展延伸 践行品德形成的落脚点

品德课教学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行为习惯、热爱生活、健康成长,但仅靠在课堂上去完成学生道德品德的形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延伸扩展到课外,教师应该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开展观察、体验、操作、交流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从中悟出道理,是自己的、行为以及情感态度不断得到升华,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是品德课教学本身所要求的,也是学生践行品德形成的基石。如教学《我自己会整理》一课,在开展“我能做好”的活动后,可以让学生把会整理的事儿做个列表,列出自己在每天准备做的事情,如收拾自己的书包、整理书桌和抽屉,整理玩具、用过的东西放回遇原处等,并留出给家长写评价意见的地方。这样,拓展到课外去,既锻炼了孩子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同时又养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品德与生活》教学总结 篇四

《品德与生活》教学总结 -教学工作总结

我们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材非常贴近生活,有着很强的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还特别注重儿童的主体性,本学期我根据学期初《品德与生活》制订的教学工作计划,依照教学内容和结合班的实际进行授课,着重让学生学会以下几点。

一、健康、安全地生活。通过教材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让学生较快熟悉新环境,适应小学生活,情绪愉快安定,遵守交通规则和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以各种学生喜欢的活动和游戏来激发他们对学校生活的愉快、积极体验,让他们逐步熟悉、了解学校,认识和熟悉新朋友,进而意识到并能按照一个小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通过学习,学生都能体验学校生活的乐趣,顺利地过错成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二、 愉快、积极地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中和同学多合作,让他们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有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和上进心,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在第三单元里,我让学生们互相合作,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身边的秋天,让他们自己通过合作制作标本和风车等活动和游戏,培养他们合作的能力。三、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在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作为一个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则,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和自己的学习任务,团结友爱,爱亲尊长。通过学习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从小学会为人民服务的概念,从而从情感上真正去热爱国家,做一个关心他人、能为人民服务的好学生。四、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课文生动有趣,而且没有固定的内容,所以在课堂上,我通常让学生自己说,让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通过学习,他们都对新环境有探索的愿望,能想办法进行自己的游戏和活动。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同学们的行为习惯都有很好的转变,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帮助别人,拾到东西上交学校,并有初步的自理能力。不仅能自己认识到该如何做,当别人出现错误时,也能及时纠正别人,班上的好人好事不断出现。

品德与生活教学随笔 篇五

----《我的祖国多辽阔》教学反思

《品德与生活》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门课程,它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型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回顾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感到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尤其在教学时常会遇到这样的苦恼,学生不理解的内容,自己还教得特别累。刚拿到教材时,很茫然,不知如何去教。细看时觉得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更生活化、大众化,每一课的插图都很新颖,很有趣。慢慢地,我就感到一定要用新的观念去理解它,要用新的方法去教学生。

《我的祖国多辽阔》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中的第一个主题。通过本课学习,旨在促使儿童知道我国的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教材以中国行政区图和文字介绍相结合的形式呈现,教材所提供的每一组材料:(中国行政区图,两个文字资料框、地图周边的四幅小图和主持人的`话及右下角小男孩的话),都是意在引导学生借助相关知识,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教材体现了一种“引领”的功能,既给广大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同时也在一定层面上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引导。

本课综合了地理和品德各方面的教育内容,较好的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并注意将品德教育与知识的学习相融合,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与知识技能的掌握相结合。文中以“地图”为载体,在引导学生认识祖国的同时,把地图作为一种学习工具,让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熟练掌握。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难点,但这又是本节课的重点。因为祖国是学生生活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离学生既近又远,因为毕竟她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们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去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祖国、了解祖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我们一直力求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打破学科界限,以全身心地活动为载体,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情境,营造开放、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达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我们一直努力倡导动态的、建构性、过程性的知识观,打破单一、呆板、严肃的课堂模式,努力创建自主、互动、积极、向上的综合活动课。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篇六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教学工作总结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第二学期这学期我担任了二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辛勤付出之后换取成功的那种快乐。学生的成长看在眼里,喜在心中,那分收获的喜悦是无法用语言可以描述的,只有在一个人静静的站在草坪上或是无人的角落才能感受到的惬意。二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着好奇,还有强烈的模仿及创新能力,这是我所追求的理想天地。只有在这种单纯无邪的环境中,才能找到我所奋斗的目标,才能使我倾注更多的心血去经营那小小的一亩三分地。短暂而忙碌的工作中,也有些许收获和想法,谈谈如下:我所带的学生除了极个别是回族小孩外,其余的全是哈萨克族小朋友,他们单纯、可爱更有几份“傻气”,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很浅,和他们年龄小有关以外,更多的是语言的障碍和沟通。思品课更多的涉及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我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和不断的实践探索认知过程中,学生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我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用浅显的语言和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亲身体验善、恶、美、丑,让他们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符合他们心理活动和游戏,帮助儿童展开活动,从这些活动中得到认识和提升。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期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良好品行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蹴而成的。一棵小小的树苗,任其自由的生长、成才,成功与否我很难做出定论!但是,在辛勤园丁的精心修枝剪叉和树天生具有的韧性,我坚信今后的参天大树会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值得骄傲!在这个长久的过程中,我还需要更多的努力,还要继续学习更多的知识,潜心修养,用我的言行去实践我的理想!喀夏加尔乡中心学校教师:王艳丽7月1日

小学品德教学工作计划 篇七

一、全册教学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规范的规定,儿童年龄与生活的实际,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编写的,它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保守教学模式,注重促进同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只是在相互关联中得到发展,以较好的落实三维目标。

全册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意在使儿童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熟悉世界海陆分布等情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了解中国的面积、行政区划、地理位置,让同学知道各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重要性,正确对待互联网。第二单元《地球生病了》,使同学有意识地关心和保护人类一起的生存环境,学习一些常见自然灾害中的自救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增强同学自觉主动维护物种的意识和情感,协助同学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良好习惯。第三单元《世界问题还不少》,使同学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初步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以和重要作用等。第四单元《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意在使同学能够逐步学会确定自身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并据此独立布置自身的生活,发展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健康快乐地生长。

二、全册教学要求

1、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熟悉世界海陆分布等情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了解中国的面积、行政区划、地理位置,让同学知道各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重要性,正确对待互联网。

2、使同学有意识地关心和保护人类一起的生存环境,学习一些常见自然灾害中的自救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增强同学自觉主动维护物种的意识和情感,协助同学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良好习惯。

3、和儿童一起走进多样化的世界。培养同学开阔的视野、宽容的心态,正确认识其他文化,积极吸取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好的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保守。

4、使同学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初步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以和重要作用等。

5、使同学能够逐步学会确定自身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并据此独立布置自身的生活,发展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健康快乐地生长。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同学直面并审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学会确定自身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学会独立。

2、以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话题,逐步向同学打开成人生活的大门,在参与和探索中生长。

3、从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会的多样性,把儿童培养为优秀文化的一代新人。

4、向同学展示新的自然观,使同学保护环境,维护地球。

四、同学基本情况(略)

五、提高质量措施:

1、教法与时俱进,适应同学的实际,以和新课改的需要。

2、调动同学学习的热情,使课内与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

3、充沛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4、经常开展与课堂有关的活动。

5、强调以同学为主体,让同学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篇八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随着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了解的加深,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他们已开始运用讨论、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方式去学习。教材以图画的形式呈现更可以开展的活动、游戏及其活动的过程,儿童活动的兴趣被引发出来,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而非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去获得知识。但是,可能由于地区的差异,本地儿童的生活与教材反映的不尽相同,个别儿童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透切,这有待今后教学中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二、全册教学内容

1、我爱我的身体——通过引导儿童认识自己身体的整体结构及其各个组成部分,了解身体各个部分的特征和基本功能,用各种方式表现字的身体特征,不仅能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还能让他们在已经知道了要怎么做的基础上,进一步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帮助儿童更自觉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诚实的好孩子——随着儿童社会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需要让他们懂得诚实守信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规则,是每个公民的基本道德。因此,本单元着力引导儿童说实话,做诚实的孩子。

收获中的学习与发现——通过让儿童直接参与校园、果园、农田、蔬菜大棚等的收获,使他们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收获的喜悦,增强热爱劳动的情感,有意识地学习一些劳动技能。

3、我爱我生活的地方——培养儿童对自己所在的社区、村庄、城镇等的情感,是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让儿童学习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发现家乡的美,实际地感受社区、村庄的自然美和人文美,感受生活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从而能够在爱自己家的基础上,进一步爱自己生活的地方,爱自己的家乡。

4、水和我们的生活——引导儿童在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地认识水的基本特征和水的三态变化,知道水遇热蒸发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雨水或雪,再遇热又变成水蒸气这一循环规律,激发儿童对水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尝试用多种方法去认识水,了解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感受我国水资源的稀少和宝贵,进而自觉地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和爱护水资源的初步意识。

5、怎样做好事——引导儿童学习去做力所能及的好事,懂得好事应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不好高骛远,宾端正做好事的态度,从小主动地向那些为人民服务的无名英雄学习。

三.全册教学目标

1、能充分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充满信心。

2、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温暖,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诚实、不说谎,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

3、体验自主活动、探索、发现的愉快,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去获得知识和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四、具体内容

周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第一周了解我的身体

1.感受自己身体的基本特征,关心自己身体的生长发育的情况,发展自我意识。

2.关爱自己的身体,能主动帮助他人。

3.了解自己身体的各部分器官,测量自己身体的生长发育的情况。

第二周保护我的身体1。树立健康的生活意识对自己身体主要部位的功能有观察、探究兴趣。

2、懂得爱护自己的身体,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与卫生习惯,主动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与姿势。

3、知道身体部位的特点、功能,获得保护身体健康的知识。

第三周

收获的感觉真好1、感受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能积极参加收获劳动,体验收获的喜悦。

2、了解秋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以及人们进行各种收获的劳动。

3、认识和了解春种秋收农作物的特征及生长规律。

周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第四周粮食来得容易

1、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了解,让学习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品德与生活教学随笔 篇九

品德与社会课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为了教好本门课程,我总是认真做好课后随笔,下面从以下几方面谈几点体会:

1、记成功之举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例在《我在进步》一课,我开展了“调查自己成长历程”的主题活动,课前学生采访父母,收集儿时物品,回忆童年趣事。课上学生带来了采访父母的录音,反映自己一步步长大的经历,进而充分感悟到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这节课的主题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学生非常爱上,乐于参与。于是,在课后随笔中我这样写到:“思品课教师应重视改变课堂传授知识的习惯,设计一些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动中悟理、动中导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再如,在《学会自我保护》这一课中,我尝试了小品教学法,让学生自演自无悟,学生兴趣高涨,本堂课的成功,使我大受启发,于是在课后随笔中我这样写到:在老师的指导下,把书本知识,现实问题寓于滑稽的小品中,学生抽时间,挤时间去编、演,在演练中修改,充实内容。这个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的创作与欣赏能力,也给大家带来了乐趣,真是忙中偷闲,不亦乐乎,也是一种快乐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快乐中体现合作精神。这样做从眼前看,确实是浪费了一些时间与精力,但从长远的角度、发展的方向去看,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的。但需要家长、社会、一些老师给予理解与支持。我愿与大家一起探索品德与社会课的最佳途径,把课改理念有效地融入到教学中。

2、记“败笔”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例如在教学《孝亲敬长》时,我没有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结果学生对本课感悟不是很深,于是课下我及时记录了这一点:课上应该主要解决学生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并不需要一味讲大道理。这就强调了作为教师应该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这个重要性。我们必须实际走入学生的生活当中,去了解他们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课前调查,无论是问卷还是调查采访都应该在课前有所了解,课上才能有的放矢。

3、记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例在在教学《学习别人的长处》这一课时,我明显感到本班学生对别人的优点发现不够,反而专揪同学缺点,所以本课我临场发挥,由我扮演骆驼,一名学生扮演羊,同学们演老牛,上演了一幕《骆驼和羊》的童话剧,骆驼和羊的争论使学生深刻领会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再如:在教学《课堂教学的规则》一课时,学生忙于回答问题,课堂纪律反而有些乱,我趁机让学生们坐好,一分钟后,让生说原因,结果同学们找到了自身的不足,课堂纪律一下好转。于是,课后随笔中,我这样写道:非常情况,非常处理,教师在课上应多些应激机智,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记学生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篇十

一、班级基本状况

本班共有学生45名,刚入学的新生面临最大的是入学适应问题。由于幼儿园与小学的环境、课程、班集体、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变化,这是他们生活中的重大转折。小学新生对新的学生生活一般都充满期盼和憧憬,但也伴随着紧张和不适应,帮助他们适应新生活是本册教材的主要任务。

二、一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具体目标

1、体验学校生活的乐趣,顺利地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2、熟悉班集体,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

3、学会基本的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4、初步了解学校及其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有探索的兴趣。

三、一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生活》内容标准的重点

1、健康、安全地生活——— 较快熟悉新环境,适应小学生活,情绪愉快安定,遵守交通规则和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

2、愉快、积极地生活———能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有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和上进心,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意识到作为一名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则,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和自己的学习任务,团结友爱,孝亲敬长。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对新环境有探索的愿望,能想办法进行自己的游戏和活动,会使用简单工具。

四、教材的结构内容

本册教材由五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主题活动。

教材内容概览

单元名 单元一我上学了 单元二上学路上 单元三我的同学和老师 单元四家里的我 单元五大自然真美丽

主 题 主题一上学去 主题一看看时间 主题一认识好朋友 主题一我的家 主题一亲亲大自然

主题二看看我们的学校 主题二好好走路 主题二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 主题二我是家里的开心果 主题二美丽的小问号

主题三在学校的一天 主题三平安回家 主题三我们的老师真好 主题三这是我的心愿 主题三想个好办法,留住大自然的美

五、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的内容设计,充分考虑了小学新生的需要和特点,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为设计纬度,以第一学期学历时间为顺序,其中蕴含的设计思想有以下三点:

一是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入学教育为先,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熟悉校园生活,重点进行学校生活常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本册教材试图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形成自我意识。第一人称的课题,使学生很容易将自身融入教材,以“我”去感受各个范畴的世界,有助于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以“我”是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一员,自觉感悟与体验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能促进其生活能力的提升和思想品德的形成。

三是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的结合。本册教材针对低年级学生处于行为习惯养成最佳期的特点,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多角度地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自觉提出自己的行为要求,并学会相应的技能,运用于生活实际。

本册教材设计了五个综合学习单元。

第一、二、三单元分别是“我上学了”、“上学路上”、“我的同学和老师”———―根据入学后儿童面对新环境的情感、行为特点、认识能力和学习方式特点以及他们的实际需要而设计。

第四单元“家里的我”———―这一阶段儿童的生活空间主要是家庭和学校。较之以后的学段,这一时期家庭对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更大、更明显。因此,本单元围绕儿童熟悉的家庭生活圈展开活动,指导儿童在了解自己家庭的基础上,体验亲情,爱亲敬长,同时促进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儿童和家长的沟通,以培养儿童应有的品德、劳动习惯及其生活能力。

第五单元“大自然真美丽”———―按时间线索,这一时期儿童将迎来秋高气爽和季节。秋天是一个美丽的、丰收的季节,这是儿童容易直接体验和感受到的,以此为线索,引导儿童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体验以大自然为主题进行创作的乐趣,在与自然的接触中,发展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态度。

六、采取的措施

1、根据本地区儿童的生活实际灵活地使用教材

2、以活动为教与学的主要形式

3、确立儿童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4、教学不是教室中心、书本中心

七、课时安排

本课程每周为2课时。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9篇】

小学品德教学反思 第十一篇

导入新课,应该简洁明快,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这课的需要。教师要发挥创造性,使开头新颖、别致、巧妙。

列举几种常用的开头形式予以说明:

1、问题引入:

根据教学内容的设问让学生回答,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2、小品表演:

把教材内容编成小品,以形象的表演导入新课。

3、情境渲染:

通过播放录音、电影、录像片断、放映幻灯等,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和启示。

4、启发谈话:

把握教学要求,捕捉学生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用情真意切的语言,亲切自然地导入新课。

5、设置悬念:

教师先把课文中的故事或事例的矛盾冲突揭示出来,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课,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6、游艺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猜谜、游戏、竞赛等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艺活动导入新课,给学生创设“以情激情”、“实物、图片演示”、崐“承上启下”、“开门见山”、“对比分析”、“故事引题”等导入新课的方法。总之,思想品德课的导入环节没有固定模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精心设计。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小学品德教学反思 第十二篇

本人一直在思考,在功名之外,在兴衰之外,应该有一种东西是比较更长远和更重要的,应该有一种东西是我们可以相信并且希望它永远不会消失的。

听到一首美国的民歌《老黑奴》,那种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对人生的豁达,由此联想到了西方文化的感恩节,想到了我们从古以来,历史文化长河中永不消失的感情——感恩。

回过头想想,过去我一直口口声声说要追求幸福。因为体会不到幸福的真正含义,却开始不停地抱怨,埋怨父母长辈,感叹世事情感。其实幸福就在我身边停留了二十几年,我却浑然不去发觉,不去体会,当我忙着学习、工作,谈恋爱……却忽略了去找回自己感恩的心。由此我也看到了现在的孩子,养尊处优,缺乏责任感,只会索取,却不懂得回报和付出。这是谁的责任呢?是孩子们?不,他们是花圃中的花朵,需要园丁精心浇灌才会健康成长。是我们这些父母太忙了,没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最珍贵的——感恩。也许有人会说:“孩子们现在连玩的时间都没有了”。是的,他们太忙了,忙着上学,忙着参加各种竞赛,忙着各种培训班……却挤不出时间来感恩。有一次我问我班的孩子们:“你们为家长做过一天家务吗?你们为长辈洗过一次脚吗?家长生病时,你们照顾过他们吗?”回答却是鸦雀无声。

亲爱的孩子们和你们的爸爸妈妈,泡一杯茶,让我们一起来吟诵孟郊的诗《游子吟》,一个游子在他乡对母亲的关爱思念之情会让人涌起无限的柔情。即使他是漂泊的,他也是幸福的,因为他有一颗感恩的心。抽一个傍晚,读一读陈密的《陈情表》,那种在功名之外,对亲情的至爱让我们潸然泪下。也朗诵一下现代诗人西西的《绿洲》吧,那种对恶劣自然环境的超然态度以及感恩,让人感动。

如果一个人怀着感恩的心来生活,那简直是一种诗意的栖居。孩子们,让我们学会“感恩”吧。感恩父母长辈,感恩良师益友,感恩年年岁岁,感恩春华秋实……你会发觉,我们的生活是如此富有,如此的幸福!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 第十三篇

关于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

让品德教学生活化

张 燕

(福建省厦门市东渡第二小学)

摘 要:品德教育,应该是生活化的品德教育。作为站在德育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上,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校内有限的课堂与真实的生活接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行生活化的品德教育。

关键词:延伸;生活;教材;课堂;价值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品德的教学应是学生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活动,为他们无限美好的人生奠定基础。品德教育,应该是生活化的品德教育。笔者从一线教师的课堂实践出发,对生活化的品德教育做了思考。

一、教材内容向生活延伸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教材。”长期以来,教师将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依据,导致品德课教学信息闭塞、方法滞后,直接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落实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品德课程是“育人为本”的。教育,不是“知识为本”的教育,教材是一种范例和载体,是一种能够与儿童对话的文本。新课标下的品德教材是学生进行思想活动所凭借的话题和范例,给学生活动以启发。真实的品德教育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并延伸入生活中的。

如,在教学《我懂事了》一课时,先让学生阅读课文:乐乐跟随爸爸一天的工作情况,体验到爸爸工作的辛苦。然后分组让学生把在家里了解到的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在课堂上与他人相互交流。通过教材上的内容延伸入生活中真实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每天早出晚归地工作,非常辛苦。老师还可以设问:乐乐说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么我们呢?你能跟乐乐比一比吗?有哪些事情我们可以自己做,让爸爸妈妈少操心呢?引导孩子像教材上的乐乐一样,在自己的生活中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学会帮助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减轻他们的负担。这样的教学内容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将教材内容向真实的生活延伸,让学生感同身受,体会更深。

二、情境创设向真实生活延伸

情境创设采用一定的手段营造一种愉悦、宽松、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它能使师生之间亲密无间、相互熏陶、教学相长,使师生沉浸于一种和谐的氛围之中。情景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与美感。小学生处于情感最纯真的时期,真实的情景最能调动他们真实的情感。

如,在教学《信的旅行》一课时,有位老师设置了这样一个真实情境:以为曾某学生捐款为事例,倡议学生写一封信给曾某。捐款事例是不久前全校学生真实参与的,学生在这个特定的情境活动中,承担了写信人的角色。进入角色后,老师进一步引导他们体验的方向,促进学生对体验的内化,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这样一个真实的、正面的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最能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也使师生、生生氛围更加和谐。

三、价值引领向行为习惯延伸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在学校、家庭、社区里加强行为规范训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课堂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缩影,把生活与课堂结合起来,以生活作为课堂的主战场,让学生利用生活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从而有效地指导生活,课堂上的价值引导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如,在教学《安安全全上学》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两个环节:我们所知道的交通事故、认识交通标志并按照交通标志过马路。在“我们所知道的交通事故”环节中,让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交通事故,老师引导学生明白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反例中受到教育;在“认识交通标志、按照交通标志过马路”环节中,教师把红灯、绿灯、黄灯以及注意行人、人行天桥、注意信号灯等标志展示给学生看,并讲解它们表示的意思。再把讲台当作马路,教师展示红绿灯标志,让学生来演示过马路的情况。通过认识交通标志,按照交通标志过马路的活动,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品德教育是一种价值教育,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要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作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引领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的主阵地,学习有效引导,将正确的学习观、学习方法、行为习惯有效地延伸入学生的生活中。

参考文献:

谢红仙。延伸:让品德教育更出彩。成才之路,2011(30)。

刘道溶。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活动设计案例精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胡春娜。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策略与行为诊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张燕,女,1986年2月生,本科,福建省厦门市东渡第二小学教师,研究方向: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论文思想品德教学需要“等待”

小学品德教学设计的论文 第十四篇

小学品德教学设计的论文

一、以教材为依托,再挖掘,再整合

如今的教材不再是课程的权威,只是一种文本,一个范例,一种凭借,需要教师去挖掘,去延伸。品德课更要打破过去教师和学生围着教材转,课堂上灌输几条干巴巴的理论的教学,强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倡“用教材教”,它反映了全新的教学观。(一)加强学科融合,充分挖掘教材如教学“我爱秋天”一课时,按照“发现秋天→感觉秋天→欣赏秋天→赞美秋天”四步曲唱出了秋天的赞歌:通过给马虎找错误,让学生发现秋天的特征;通过录相欣赏校园内美丽的秋天,来感受缓缓走近的秋天;随后跟着录相,走进秋天的田野,欣赏秋天的瓜果飘香,丰收喜悦;最后再以颂秋天的诗,做秋天的游戏,读秋天的信,唱秋天的歌,一步步深入教材,把教学活动推向高潮。特别是现行品德教科书,以其问题化、语境化、资源化的内容存在方式,建构出师生能“得到愉快、幸福与满足,得到自我充分发展与自由,得到唯有人才有的一种最高享受”的有道德的适当生活。(二)密切家校联系,丰富拓展教材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学习“农产品的家园”一课应该不是什么陌生的事,因为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所以,教师可从自己乡镇实际出发,对教材进行了拓展、重组。课前,让学生回家调查了解自己家一年四季都种植了哪些家作物?需要怎么照料?什么时候收获?课中,让学生汇报交流调查的情况,再归类总结,从而得出我们家乡农产品的种类、特点。课后,又让学生在父母指导下试种一种豆类,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并用文字或图画记录。这样,通过指导学生课前查阅相关的资料,做好课前调查,课上积极体验、探究、讨论,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体验选择说、写、画、演等形式表达出来,课后亲自实践,从而增大课堂教学容量,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和多维的思维方式。

二、以生活为舞台,再引领,再关注

鲁洁教授认为:作为一门生活实践的课程,从生活出发还必须让它回到生活中去,使它在与生活的其它方面不断发生动态联系和作用中真正融入于生活世界,成为其中的一个“活性因子”去改善人们的生活、生活方式,促使人们去学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社会生活。(一)引领学生关注和尊重日常生活在教学“家人关怀我成长”一课时,先让学生课前去收集小时候用过的衣物等,问问爸爸妈妈自己小时候的一些趣事、傻事。课始,在背景音乐“让爱住我家”的歌曲声中,学生拿出收集来的儿时穿过的衣、裤、鞋、袜,试着穿一穿,再说说感觉怎么样?学生们纷纷拿起衣服往头上套,可是怎么也伸不进去,裤子只拉到膝盖处,鞋袜就根本不用说了,只能钻进两三个脚趾头,学生们纷纷嚷着:“太小了,根本穿不了!”从收集到试穿这一过程,学生们显而易见地认识到:自己长大了!接着,又让学生来说说,在自己成长的三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家人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照顾我的感人故事。一段段回忆,一个个故事,拨动了孩子幼小但真挚的心弦。这些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事例,充盈着孩子视觉和听觉,构成了对学生内心世界的精神洗礼,把学生日常的、知觉的生活纳入课堂学习中,并作为师生平等对话的内容,引发价值冲突,引导道德思考,进行道德判断,逐步形成学生个体道德价值,从而萌发感恩之情。(二)引领学生践履和向往美好生活“生活中的你我他”一课旨在告诉学生不同职业的人们为社会作出了不同的贡献,我们要尊重并珍惜劳动成果。课堂中,让学生说说心中的理想,憧憬美好的未来生活,同时引导学生:各种的劳动都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尊重的。还让学生当当小记者,去采访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了解各行业的特点,再谈谈采访后的感受,并在现场模拟其中一些劳动场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既体会到了劳动者的辛苦,又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向往。由此可见,把生活中学生当前所面临的价值冲突,作为教学的'资源组织来开展教学活动,才是最宝贵的道德教育时机,也才能真正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生成与确定。

三、以体验为渠道,再创设,再感悟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课程标准中用了“体验、认识、感情”等过程性目标动词来刻画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体现了在品德教学中实施体验教学的迫切性。(一)精心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体验性活动如在教学“平安回家”一课时,进行了体验式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情境体验:搬掉教室里的课桌,学生分成四组,两两相对而坐,中间用白纸条隔出斑马线,又用课件播放汽车行驶的画面,创设了一个逼真的“马路”情境。(2)角色扮演:请来交警叔叔,教学生指挥做手势,指挥大家过马路。(3)自主活动:收集交通标志,认识交通标志,学做小交警,唱拍手歌等,让孩子们在积极的体验中获得知识,落实行为。(二)努力提高体验活动的实效性在教学“今天我进步了吗”一课时,设计为三个活动版块:活动一、今天的收获。让学生每天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进行反思,并做好记录,内容有:今天我学到了什么?进步了吗?需要改正的地方有哪些?既让学生收获喜悦,也品尝“痛苦”。活动二、门诊病历卡。设立了病历般的“档案记录”,让学生自己记下一些错误行为,帮助其分析原因,对症下药。一般一张病历记录一个缺点,并由老师妥善保管好病历卡,直到“病症”消失,再取回病历卡。活动三、纸条传真情。班级的后墙上设有一个老师信箱,学生如果有学习上、生活上的各种困难、烦恼,都可以写在纸条上,赛进信箱,寻求老师的帮助。三个活动内容相对独立,却又连成一个体系,通过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从而切实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澄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而一个拥有希望、力量和自信的人,最有可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肖川语)。品德教师必须树立素质教育观和科学育人观,真正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并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期启迪学生道德思维,将学生道德品行引入健康发展轨道,只有这样设计才能保障课堂实效性,提高课堂效率。“也许,就诗歌的语言规范而言,学生们的习作还算不上是真正的诗歌。”[1]然而,当我们看到他们正在努力尝试用所学的语言来表达心声的那份投入和愉悦,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他们在书写他们青涩岁月的情感诗篇。看到这些,作为教师,我很欣慰。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第十五篇

上周我给一节一年级上了一节品德与生活课“寻找春天”。我认为寻找春天这个主题是以儿童与自然为轴线。让学生从自然景物变化,以及人类生活的变化中感受到春天的特征,体会季节变化对人的影响。

一年级的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过秋天和冬天了。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来学习春天,应该更为容易。所以应该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老师要做的只是帮助他们把收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课标中不是有这样的表述吗!“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要相信学生有这个能力。如果失败了还有下次啊!因为后面还要进行夏天的学习。为最后一个单元奠定基础。

对于春天的变化,我想应该分为天气、动物、植物、人的变化。这样梳理起来思路会比较清晰。还可以在这些方面和讲过的秋天、冬天做比较。通过对比,更加突出春天与其他季节不同之处。

大自然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课堂,在大自然中学习也是他们最快乐的事情,教学前带领学生在校园、社区,通过看、听、闻、想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和寻找春天。在课堂上学生才能更好地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让学生尽情地展示、交流自己所发现的春天的变化。

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环境中,从细小的地方去发现春天,启发学生把平时发现的、感受到的春天的特征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出来,比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大家互相欣赏交流,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点,春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既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作为春天的导入课,应该把春天美好的一面充分的表现出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后面的教学会有很大帮助。

我认为教师对学生发言的引导评价很重要。每提出一个问题,老师心里要想到学生可能回答出的结果。问题的回答只有正、反、和三个方面。打有准备之战,对于像我这样的年轻老师非常有效。做到心中有数,就一定能从容对待学生的回答了。

记得我讲冬天这个单元,制作“冬天图”的时候就曾经出现了问题。这是品德与生活资源袋里的一个小制作。材料有一张冬天底图、和一张景物图,还有彩印透明不干胶人物。由于在讲秋天这个单元时学生做过类似的贴图,但效果不好。于是我就在本次活动中给学生降低了难度。少发了几种不干胶材料。我觉得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总把贴画撕坏了,就亲自动手帮他们剪了下来。结果学生本次的制作活动完成的很快。开始我还觉得很高兴,认为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才能完成的如此出色。后来经过听课老师的点评我才发现是自己错了,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几个月前出现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应该在能力上有所提高,我应该大胆的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学生本来能从失败中获得经验。这样一来,对孩子们来说反而失去了一次实践的机会。我们要相信学生。应当为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创设一定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学习如何自己解决问题。学生有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的能力。因为他们已经长大了,在不断的进步。放手让他们去实践吧。

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上面这15篇小学品德优秀教学论文就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