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莫高窟》教案【15篇】(莫高窟试讲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的15篇《莫高窟》教案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莫高窟教案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指导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理解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3、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学会“有??有??有??还有??”和“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来描述事物的方法。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和所收集的课外资料,引领学生走进敦煌莫高窟这一艺术宝库,了解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授。

1、谈话:通过初步学习课文,莫高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能用一句话来回答吗?可以用上那个课文中的语句。

2、出示全文的总结句,并指导朗读。

二、走近“壁画”,领略魅力。

(一)体会过渡句的作用

1、莫高窟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宝库,主要就是因为什么?(出示: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1)打开课文,看看这句话在文中的位置,是什么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指导完成《补充习题》中相关题目。

(2)重点指导理解承上和启下的部分。(板书:彩塑精妙绝伦;壁画宏伟瑰丽)

(3)齐读过渡句。

2、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中描写彩塑的内容。(出示“有??有??还有??)

3、引入:莫高窟里那两千多尊惟妙惟肖、精妙绝伦的彩塑已经让我们啧啧赞叹,这节课,我们重点来感受壁画的宏伟瑰丽。

(二)感受壁画的宏伟瑰丽

(1)通过比较“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和“教室面积”的比较去感受敦煌壁画的宏伟。

(2)感受壁画内容的丰富多彩并指导朗读。(出示: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①展示壁画图片让学生感受壁画内容的丰富多彩。

②指导第一次朗读。敦煌的壁画不是一个时期的作品,它连续记录了一千多年中国社会的变迁。如果把这些壁画连起来办一个1米宽的画展,这个画展就有60多里那么长。面积之大,实属罕见。西方学者把敦煌壁画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齐读。

③指导第二次朗读。同学们,就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在那断崖绝壁上,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开凿了700多个洞窟,用他们非凡的智慧画出了这么宏伟瑰丽的壁画,是何等的不易,你心中是否涌起一种敬仰?再读。

④指导背诵。看了这么多精美的壁画,你是否感到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正前呼后拥地向我们走来,他们拿起手中的画笔不断地画呀,画呀??他们画下了动人的故事,画下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历史。让我们背背这个排比句。

(3)感受飞天的千姿百态。

①谈话:(出示飞天图片)我们已经知道,飞天是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所以和第二自然段一样,在概括描写之后作者也对飞天给予了特写的待遇,不惜花了很多笔墨,进行了细细地描绘。

②(出示飞天的句子)指导再次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并指导改成“有??有??有??有??还有??”的句式。

③指导朗读。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仿佛闻到了什么?

③依次出示飞天图片并引读。

④写话训练:打开《补充习题》翻到60页,大胆想象飞天的姿态,仿照文中的句式,用上四字词语,写一种或二种。

⑤启发谈感受。(出示:每一位中外游客,置身于宏伟瑰丽的敦煌壁画前,都会。)(再出示文中句子后指导齐读: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4)引读总结句小结。

三、走进藏经洞,激荡情感。

1、指板书过渡:每一个到莫高窟的人,参观了精妙绝伦的彩塑,欣赏了宏伟瑰丽的壁画,一定还要去看一个洞窟——藏经洞。(板书:藏经洞)

2、(出示:藏经洞图片)藏经洞面积不大,长宽仅米左右,高仅米左右,而现在的藏经洞,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洞,里面黑黑的,什么都没有,人们为什么还一定要到藏经洞去看一看呢?看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节,你能从这一节中找到理由吗?

3、默读后指导交流。

(1)(板书:藏品丰富)藏经洞里曾经藏有丰富的藏品,封存着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艺术辉煌。(出示句子齐读)

(2)你从“曾”字读出了什么?(过去有,现在没有了;无奈)

(3)从“大量、仅存”这两个词语,你读懂了什么?

3、通过“帝国主义分子掠夺宝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让学生谈谈感受。

4、指导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总结并指导再读总结句:敦煌文物的散失,对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但它也让全世界看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和文明的伟大魅力。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豪地说:——(板书:艺术宝库)

2、指名看板书用“有??有??还有??”的句式小结课文内容。

3、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我们,是飞天的后人。”让学生练读,升华民族自豪感。

五、布置作业,课后延展。

1、背诵课文第2、3、4自然段。

2、选用有关句式,如“有??有??”或“有的??有的??”续写句子。

(1)“六一”儿童节的节目可真丰富??

(2)课间十分钟,操场上可热闹了??

(快回答☆www.kuaihuida.com)

(3)今天是国庆节,大街上热闹非凡??

3、有兴趣的同学阅读余秋雨的《道士塔》。

板书:

彩塑精妙绝伦

莫高窟壁画宏伟瑰丽艺术宝库

藏经洞藏品丰富

《莫高窟》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绿线中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了解其特点。

教学难点:

背诵指定片段。

教学准备:

1、课件

2、课文录音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理清课文层次,概括段意。

3、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我国甘肃省敦煌东南有一个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尊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圈画不理解的词语。

2、谈谈文中描写了莫高窟的什么文物(景观)?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随错随纠。

三、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1、默读课文,看看第一节与最后一节讲了什么?

2、自行分段,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指名概括段意。

四、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比赛记忆速度。

2、交流记忆方法,统计记忆数量,评选“记忆大王”。

3、指名默写生字新词。

评议(检查预习效果)

4、练习美观写生字。

五、作业布置。

《莫高窟》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有……有……还有……”造句。

3.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甘肃的西北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你们想亲眼看一看吗?(想!)(学生看课文录象,配有解说)这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回答。)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跟随作者一起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提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2.学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威风凛凛 精妙绝伦 瑰丽 记录 银弦 艺术殿堂 腐败 敦煌 佛像 惟妙惟肖 描摹 遨游 帛画

2)解释词语意思 :惟妙惟肖 精妙绝伦 瑰丽 描摹 引人注目 举世闻名

3)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三、给课文分段

1.默读课文,再分别读读彩塑、壁画、藏经图三个自然段,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自然段的意思,完成课后练习4

2、根据板书提示分段,讨论段意

四、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精读分析课文第二段。

1.指名读

(1)思考:这一段写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2)这些彩塑是什么样子的?

(3)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的其它语句,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出来(4)学生读后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①引导学生想像“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的样子,对照插图试着做出这些样子。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样子,从而帮助理解“个性鲜明”和“神态各异”

②16米多长?读时应突出“16”这个数字。课文是如何描述这尊卧佛的神态的?

③“惟妙惟肖”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还有什么词语形容敦煌的彩塑?

④游人们啧啧赞叹时会说些什么呢?

(5)朗读体会,指导背诵。

(6)小结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

读课文画出中心句——读课文质疑,讨论——朗读体会直至背诵

2.学习第3自然段。

(1)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2)讨论交流自学效果

①这一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结合图文,理解“精妙绝伦”和“宏伟瑰丽”的意思。

②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壁画宏伟瑰丽?

③出示投影片,学生朗读感悟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对照插图4理解这句话的内容。这句话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介绍了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是用什么句式来表达的?

④文中还有哪儿也采用了这样的句式,找出来,读一读

图文对照,朗读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

提示学生用“有……有……有……还有……”的句式,改写本自然段的第四句。

(3)朗读体会,想像画面,直至背诵。

3.学生第4自然段。

(1)学生用以上方法自读、质疑、讨论。

(2)介绍“藏经洞”的发现及遭帝国主义掠抢、破坏的情况。

(3)指导朗读、背诵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一、抽查学生背诵第2——4自然段的情况

二、学习第三段

1.介绍敦煌文化,理解“举世闻名”。还有那些形容很有名的词?

2.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引导学生去联想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智慧,理解“结晶”的意思。

3.指导朗读,要读出自豪、骄傲的感受。

三、学习第一段。

1.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在哪儿呢?齐读第一段。

2.“蜂窝似的”说明了什么?

3.对照插图想像莫高窟的全貌。

4. 指导朗读

四、听课文录音,看有关录像资料,让学生回味全文,再次感受莫高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五、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1.假如你刚从莫高窟观光回来,你怎样向我们这些未去过的人介绍她呢?

2.学生自己准备一下,然后指名介绍。

板书设计:

彩塑 精美绝伦

18 莫高窟 壁画 宏伟瑰丽 是艺术宝库

藏经洞 珍贵文物 是智慧结晶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莫高窟》教案 篇四

《莫高窟》是一篇记叙文,生动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这是一篇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每个自然段都有相应的中心词或句子,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概括段意,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概括段意的方法。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一起到了黄山观赏了三大奇松,领略了雄伟壮观的黄果树瀑布,今天老师将带同学们去看看有着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结晶的莫高窟,同学们想不想去?

生:想。

师: 好,那我们一起走进课文18,走进莫高窟。

师: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每个自然段给我们介绍了什么,你能用课文中的字词或句子来介绍吗?

生:自由读

师:同学们都能边读边思考,有同学还用笔画出来了呢,真棒,好,现在谁能和我们说说你找到哪些词句来概括每段的意思。第一自然段谁来说?

生:第一自然段,我认为是“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面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这一句可以概括这一自然段。

师:你找到这一句,找得真正确,那这句话介绍的是什么呢?

生:是介绍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她的样貌。

师:其他同学同意吗?

生:同意

师:好,那第二自然段呢?

生:第二自然段我认为是这一句“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

师:没错,这一段都是围绕这一句写的。

师:那谁能象前面的两位同学找出能概括第三、第四自然段的句子?

生:“莫高窟有四万五千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概括了第三自然段;“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藏经洞”可以概括第四自然段。

师:找得真正确,你们看是不是书上的语句呢?

生:是

师:你们觉得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难吗?

生:不难,我们可以从每段中找语句来概括。

师:没错,可以抓住关键词或句子来概括,同学们那文章最后给我们说了什么?

生:总结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师:恩,既然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前面我们也了解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那文中哪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莫高窟?

生:第二、三、四自然段分别介绍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

师: 好,那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自然段归为一部分?

生:可以

师:课文是按照了总—分—总的顺序写的,现在谁能告诉老师这篇课文你该怎样分段呢?

生: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第二部分是第二自然段到第四自然段,第三部分是第五自然段。

师:没错,同学们把每段的意思弄明白了,很容易就分好了。现在根据前面概括的,谁能说说这三部分说了什么?

生:第一部分介绍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她的样貌。第二部分介绍了莫高窟两千多尊彩塑、四万五千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和面积不大的藏经洞。第三部分总结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师:第二部分能概括得更简洁些吗?把关键的词概括出来?

生:主要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

师:用关键词归纳确实简洁,也能很好地概括出这部分的意思,真棒。

师:我们可以用第几部分的意思来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课文主要写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总结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案例反思:

在上《莫高窟》这一课,为了使学生能更容易,更准确地概括段意,我首先要学生把每一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并要求从每自然段找出关键词或句子来概括,通过每段的意思之间的联系给课文进行分段,学生可以很容易归纳出每部分的段意和主要内容,通过抓住段落中重点词、句、中心句的方法,来归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和每部分的段意。

《莫高窟》教案设计 篇五

《莫高窟》教学反思

《莫高窟》一文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令人赞叹的丰富藏品,颂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结构清晰,叙述具体。由于学生对莫高窟的知识了解甚少,所以,课前,我搜集了莫高窟彩塑、壁画及藏经洞等相关资料及图片,设计制作了教学课件,以便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对莫高窟有清晰地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理解文本内容。整堂课,我以新课标理念为依据,在阅读教学上进行了一些尝试,我认为比较成功之处有以下方面: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展示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特别是美仑美奂的飞天图,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享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如学习彩塑的一部分时,在学生不理解“神态”,只会想动作的时候,我适时通过播放彩塑的各种神情,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有关神态的词语:如威风凛凛、慈眉善目等。又如学习壁画一部分时,视频展示宏伟瑰丽的壁画后再让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描述飞天形象,水到渠成地对学生进行了说话和想象训练。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效果非常好。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我想学生边读课文,边欣赏这些充满艺术美的图片,会是一种享受。也更好地体会到“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注重加强词、句的训练,说话的训练。

如: “飞天”内容的教学,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傲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指名声情并茂地朗读,其余学生闭上眼进行想像。然后让学生把想像到的飞天的画面描述出来。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这些优美的句子,深刻地记在脑海里,即进行背诵练习。

三、课堂上注重写作指导。

教学本课时,注重了写作知识的迁移指导。如在学习了莫高窟的彩塑二段后,我引导学生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对莫高窟的壁画进行了片段练习。

当然,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每次教学结束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值得我去深入的思考:在学生练习仿写说话训练时,出现了内容单调的现象,在调动学生参与及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方面做得还不到位。另外,学生朗读水平的培养仍是重中之重。该怎样朗读,朗读这一环节究竟该怎样穿插在课文中还需要好好去摸索。对于课文背诵,在课堂上没有能设计出一些好的环节来进行检测。

以上这些都是需要自己在平常的教学中好好的总结经验,我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反思,自己能从中有所得,为今后的教学添砖加瓦。“学无止境”,我会不断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教学反思:

“言意兼得”阅读教学

这一堂课不算精心准备,倒也是一种尝试——“言意兼得”的阅读教学

这几天,学校语文教学追寻“言意兼得”的阅读教学。各个语文工作室进行了理论学习,同时钻研教材,研讨教案,课堂实施。好些热闹!

我要上“三个一”了,与他们一起学习了“言意兼得”的教学理论知识,听了几节课。倒有几许激动,如果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如此精益求精地一路走下去,不仅对老师是一种提高,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一种飞跃。

那么,何谓“言意兼得”呢?我的理解是:言,文本的语言形式;意,文本的思想内容。兼得,即同时得到,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再说的直白些就是,语文教学中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下面结合《莫高窟》的备课、上课情况,谈谈如何追寻“言意兼得”的阅读教学。

一、抓规律性语文,入“意”入“言”

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自觉地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文本情境中,在“言意兼得”的阅读过程中,适时且适度地把一些有“规律”的语言点到、点破、点透。有时候要点到为止,有时候要点破明了,有时甚至要达到点透运用的程度。

学习《莫高窟》课文时紧抓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这句话。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联系全文看一看,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个什么句子?这个过渡句承上的部分是——;启下的部分是——。

师:可见,课文前面部分写的就是彩塑。彩塑的特点——精妙绝伦。(板书:精妙绝伦)接下来课文要写的一定是壁画,壁画的特点是——宏伟瑰丽。(板书:宏伟瑰丽)

师:那么彩塑的精妙绝伦和壁画的宏伟瑰丽分别表现在哪儿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画出你感兴趣的句子,写一写你的感受,最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

师:(指板书)你觉得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哪一种更得作者钟爱?

师:再读读这句话,看看句中是怎么比较“彩塑”和“壁画”的?

师:“不光……而且……”这个关联词就是表示意思更进一层的,它更强调的是后面这一层意思。我们在读的时候,也要注意强调后者。

……

上述教学指导,我紧紧扣住文本中带“规律性”的语言现象,引导学生经历了一次“言意兼得”的阅读历程。这段话中“规律性”的语言现象主要是:一、过渡句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承上启下,结构清晰。二、关键词“精妙绝伦”、“宏伟瑰丽”承接前后文,内容丰富。三、关联词“不光……而且……”的解读,从文本的感性体悟,到语义的理性揭示,水到渠成,点到为止。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着学生在这些“规律性”的语言现象中,既“入乎其内”得意,又“出乎其外”得言。

二、注意标点,再获“言意”妙处

文本丰富的情感往往不仅仅是文质兼美的语言文字,不同的标点符号,也有着丰富的内涵,巧妙地引导学生关注它们,不仅能披文入情,也能更深入地研究语言形式。

学习《莫高窟》 “壁画”这一段:

师:同学们,壁画内容讲完了,作者用的什么标点符号?飞天呢?你对哪个标点感兴趣?为什么?

师:既然飞天的优美动态还有更多,请同学们先美美诵读文中飞天的优美姿态,再大胆想象,仿照文中的排比句式写一写飞天。出示:壁画上的飞天,有的 , ;有的 , ……

师:噢?同学们对彩塑的神态描述完后用句号有异议?你认为用什么标点?那你还能仿造课文的写法,用“有……有……还有……”描述一下你想象中的彩塑神情或样貌或动态吗?

课堂上,引导学生从标点探究,想象说话,质疑课本,发现这里的言语表达也可从标点中体会如此妙趣,给学生带来一番别样的言语体验,语文课的情趣味道于此就能得到更浓的诠释。

三、触动“矛盾、发现”,进行言意兼得

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感悟语言的过程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表达的基本方法时,老师要善于发现其间的矛盾处,引导学生说服你,学生会很感兴趣,以能说服老师,质疑课本而自豪。

例如学习了《莫高窟》的藏经洞后:

师:这么多的珍宝被掠夺了,同学们,敦煌的莫高窟还能称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吗?

生:莫高窟虽然经过千百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它仍是世界上现有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人类艺术的殿堂”。

生齐读: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师: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豪地说——

生(齐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智慧的结晶。

师:这句话与“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分别在课文的哪儿?意思重复吗?为什么如此安排?

师:看看其他段落,你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文本矛盾的激烈讨论中,结合课外知识,自然而然地走进艺术宝库,又一次回观了课文,又一次观赏、品味、享受艺术的无穷魅力,深得我国悠久的灿烂文化,为祖国的辉煌艺术成就赞叹不已。“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智慧的结晶。”读得深情、读得激昂。

而对这两句总结性语句的安排,学生的诠释紧扣文本,诠释得透彻、灵动。“明珠”诠释结合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处于“丝绸之路”上,位于广阔的沙漠地带;结合莫高窟辉煌的艺术成就。而“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智慧的结晶。”重点放于总结上文,点明中心的作用上。

其他段落的发现,学生紧紧抓住文本的语言形式,如文本的段落结构特点;“四字词”的妙用;排比句的节奏韵律之美等等,这些语言形式的发现,无疑给了学生学以致用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所以——“练笔训练:模仿“彩塑” “壁画”和“藏经洞”的写法,将家乡的某处自然景物写具体。”也就水到渠成!

“言意兼得”是一种教学理念,它打破了一味追寻“意”的解读平衡,构筑起在文本语言文字丛林中走进走出,走一个来回的新解读平衡。“言意兼得”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寻找言意兼得落脚点,设计言意兼得路线图,展开言意兼得阅读场,实现言意兼得最优效。追寻“言意兼得”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得知文本内容涵义,得见文本形式秘密,语文老师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莫高窟》教案设计 篇六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莫高窟》的第一和第五小节,通过学习,谁来说说莫高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相机板书: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艺术宝库智慧结晶

3、抛出问题,引起思考

师:我觉得第1小节中,用错了一个字。“她”用错了,应该用它。(板书:她它)。同意用她的举手,同意用它的举手。

想一想为什么用她?

生:因为课文中说莫高窟是我国西北的一颗明珠,从明珠我想到了掌上明珠,掌上明珠是形容女儿的,所以用她。

生:通过学习我知道,莫高窟有着千年的历史,在人们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如果用它,就显得对莫高窟不尊敬。

师:你们的思维真活跃,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同意用它的同学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我们都知道莫高窟是一处建筑物,所以我觉得用它比较好。

师:(小结引起下文)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那我们怎样才能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呢?(生:读书)对,读书。

等我们学完第二~四自然段,你一定会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二、学习第二~四自然段

莫高窟那迷人的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彩塑、壁画、藏经洞)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

师:莫高窟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课文的语言也同样令人回味。

(一)汇报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情况。

1、交流喜欢的句子。

出示: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2、你能把你的喜欢读出来吗?指名朗读。

假如你站在这佛像前,你会说些什么?

3、师生评价:你从他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要求结合资料说)

3、师出示:有慈眉善目的菩萨……神态安详。齐读。

读后教师评价:读得正确了,流利了,但还没有读出惟妙惟肖的感觉来。想读好吗?

4、师出示课件:点出

图像要求评价点拨

菩萨——看着这幅图读好这排文字——挺柔和的;你的表情都变地慈善了。

天王——看着这幅图读好这排文字——真威风;可以配上动作的。

力士——看着这幅图读好这排文字——真有气势;再勇猛一点。

卧佛——看着这幅图读好这排文字——真安详;你的表情都会说话了。

5、师:自由练习读,争取读出惟妙惟肖的感觉来。

6、指名读,师:读得正确了,流利了,更重要的是读出惟妙惟肖的感觉了。高兴吗?——老师也替你高兴。

7、齐读,读出彩塑的惟妙惟肖的感觉。

8、这句话中“慈眉善目、威风凛凛”都是形容人的神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形容人的神态的?(凶神恶煞、亲切和蔼、笑容满面、满面春风、兴高采烈、虎虎生威、精神抖擞、龇牙咧嘴……)

9、这些不同神态的彩塑在莫高窟都有,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10、你能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描绘这些彩塑吗?(不同神态:细眉长目、鼻正唇红、肌肤润泽、情态闲雅、眉清目秀、楚楚动人、端庄温情、……)、(不同个性:年轻持重的阿难、凶猛的天王、身段婀娜的菩萨、沉稳沧桑的迦叶……)

11、这些彩塑非常逼真,课文中用了哪个词来形容?(惟妙惟肖)还有哪些词也是这个意思?(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活灵活现……)

12、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交流。相机板书:精妙绝伦

13、带着赞美的语气,配乐朗读第二自然段。

14、过渡:莫高窟不仅有精美绝伦的彩塑,还有……(宏伟瑰丽的壁画)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刚才,我们和大家品位了描写彩塑的语句,下面我们来品位味写壁画的词句。我请同学们快速读文章第三自然段,找出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

2、师:(板书飞天)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章中描写飞天的句字,思考自己读懂了什么?

3、生读,师巡视。

4、师组织交流:

(1)我读懂了飞天多——你是怎么读懂的?——“成百上千”“有的……有的……”、省略号。——请你读一读,读出飞天的多。

(2)师点拨:作者连用了几个“有的……有的……”表现飞天多,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场景可以用“有的……有的……”来表现,比如沸腾的校园,热闹的大街等,同学们课后可以写一段话,用上“有的……有的……”

(3)我读懂了飞天很美——那就请你美美地读一读——读后评价——听起来有一种亲切的感觉;确实挺美的;你动情的样子也很美;虽然我们才刚刚认识,但老师感觉你的读书有进步了。

(4)师:文章写得这样优美,同学们又读得那样动情,连老师都想美美地读一读了。师在音乐声中示范读文章。

(5)鼓励学生自由读,齐读感受飞天的美。

5、引导积累。师:壁画真美,看着这幅壁画,边读边把图画的内容印在脑海中,慢慢地你就能背下来了。

6、指名背。注意评价。

对文章的语言进行积累,文章的语言就融入了你的语言仓库,就成了你能运用的活的语言了。所以,同学们在课后,要进行大量的积累,相信你的语文水平会提高的。

7、师:莫高窟的壁画除了飞天还有什么?请人读。师总结板书:宏伟瑰丽。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请大家默读第4小节,边读边动笔,划出你认为用得好的或重要的词句,在行间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体会。

生默读,动笔批注。

(评:默读有利于学生不受外界干扰,静思默想,与文本充分对话。咬文嚼字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增强了语感,丰富了语言积累,长此以往,何愁语文能力不提高。)

师:刚才老师在行间巡视时发现,许多同学都能准确地抓住文中重要的词语,并且写出了自己的理解。现在请大家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交流时要虚心倾听别人的理解和体会。

生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师参加讨论。

(评: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合作学习,使得每个人在小组交流的时候都有话可说,将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倾听别人的意见是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不注意引导训练,合作学习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师:现在我们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交流讨论的结果。

生1:我从第二句话中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可以看出莫高窟内的文物不仅品种多,而且数量也很多。

生2:我从第二句话可以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着无穷的智慧,是他们创造了莫高窟的辉煌。

生3:第二句中的一个“曾”字说明了以前莫高窟内有很多文物,但现在都没有了。从这个字我可以体会到作者内心是多么痛苦和无奈。

生4:第3句话中的“大量”和第4句话中的“仅存”对比非常强烈,这两个词语充分说明了莫高窟内的损失非常惨重。

生5:我从第3句话中的“掠”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分子的野蛮和无耻。

(评:从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效果非常明显。)

生6:我有一个问题,就是陈列在故宫等处的部分经卷现在会不会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

师:你们认为会不会呢?

(评:巧妙地将问题“踢”给学生。)

生1:我认为不会,因为以前那些文物被掠走,是因为清王朝腐败无能,现在我们国家有能力保护这些文物。

生2: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很强大了。他们即使有这个贼心也没这个贼胆。

师:大家说得很对,现在的中国政府完全有能力保护我国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件物品,要是谁敢侵犯我们,我们将和他们斗争到底。

三、总结

师:还记得第一节课老师提出的问题吗?学完了这一课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意用她的举手。

谁能说说为什么用她,谈谈你的看法。

生:通过学课文,我知道了莫高窟里有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文物,它们显得很神圣,所以我认为用她好。

生:学习了这篇课文后,飞天壁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里面有很多仙女,她们在空中漫天遨游,翩翩起舞,漂亮极了,所以我认为用她好。

生:我还要补充,从图上看飞天仙女们裙带飘扬,显得那样轻盈,飘逸,真是美极了。

生:课文最后一小节说莫高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可见她在人们的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因此用她比用它好。

师:看来同学们都一致认为用她好。从她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将莫高窟当成什么来写了?

生:当成人来写了。

师:说的对极了,从这儿你可以看出作者对莫高窟有着怎样的感情?

生:非常喜爱之情。

师:你们通过学习课文后,喜欢莫高窟吗?(生:喜欢)老师想看一看谁最喜欢莫高窟,我们通过比赛读书来评定。

生:(练读,比赛)。

板书设计

彩塑:惟妙惟肖

莫高窟壁画:(飞天)宏伟瑰丽

明珠藏经洞:数以万计——掠走

课时目标:1、学习课文二、三、四自然段,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品味课文的语言美。2、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和所收集的课外资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3、有感情朗读课文。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莫高窟》教案 篇七

一、教材简析

《莫高窟》是小学语文教科版第7册第六单元的文章。前接世界一流的《长城》,后接《卢沟桥的狮子》。所有这一切都凝聚着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显示出民族自豪感。本课描述了莫高窟姿态各异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飞天壁画,那栩栩如生的卧佛向人们展示着迷人的风采。这一奇观凝聚了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心血。

课文是以总分总的结构来介绍的,第一段总写莫高窟所处位置和环境;第二、三段着力描写了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文中运用了生动准确的四字词和排比等描写神态,将栩栩如生的彩塑和壁画展现在读者眼前。课文从多方面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运用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说明详细具体。无论是用词造句,还神态描写,表达方法,结构等方面,都有本年段的侧重训练点;第五段总结全文,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本篇文章描述的内容极具鉴赏性,适合运用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相结合引导学生多读多想象,感受莫高窟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情分析

本班的学生处于小学中高段,通过以前的学习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如:自学生字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方法,一些简单的阅读方法,预习朗读课文,查找资料等。但是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还需要提高。

三、教学准备

教师:莫高窟图片和文字的有关资料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莫高窟的相关知识,并尽量搜集有关图片

四、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2、学会本课总分总的写法和运用数字说明的方法。

3、认识课后9个生字,会写13个要求会写的字。

4、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重难点

1、体会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彩塑和藏经洞的文化艺术价值,学习本课的说明方法。

2、学习作者从多方面抓事务特点的写作方法,体会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描写方法。

六、设计理念

体现学习语文的规律,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完整的认识。

体现学习语文的特点,听说读写的训练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

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别是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教师指导为辅,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七、教学过程

1.导入直接走进文本:

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课一开始,我便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导入:敦煌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茫茫的沙漠中闪烁着绚丽的光彩,她是历代文人墨客争相称颂,各国旅游爱好者竟相前往的圣地。这节课我们到莫高窟走一走,看一看。让学生感受莫高窟的宏伟瑰丽,充分激发起学生对莫高窟的向往。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在预习的前提下,检查生字难读词语的认读情况,再读课文,体会总分总的结构特点。

3.紧密结合资料,深入理解课文。

文中出现的佛教人物基本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神态各异的彩塑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因此我适时地展现各种彩塑,特别是睡佛的画面,使文字活了起来,让学生主动、自然地进入到了课文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文字到图片再回归文字,使学生对莫高窟彩塑艺术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

最后,我充满激情地小结,让学生带着自豪感来读一读、背一背!学生配上动作表情进行背诵。通过这样的美读、模仿,可以让学生体验、感悟、熏陶,在语言的海洋里领会情感。

我们都知道:对于年龄较大的学生,教师应引导他们自己总结出学习的方法。因此,在学习了第二自然段以后,我马上引导学生归纳出这一段的构段方法。第三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结构相似。所以我先组织学生按照刚总结的方法自学、讨论,然后检查自学效果。 在检查时,我呈现壁画,引导学生欣赏,用文中的语言进行描述,引导学生学习文中的句群,运用这种描述方法,想一想、说一说飞天还有哪些形态;利用图片、指导朗读、背诵。所有这些都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字。

第四段的教学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为主,通过资料的介绍,再次让学生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并激发他们对侵略者的憎恨,写出自己心中的情感。接着,教师顺势组织学生带着惋惜和憎恨之情朗读第四自然段。升华情感。

板书设计根据课文的内容,体现简洁明了、统领全文的原则,表现文章的结构特点。

《莫高窟》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有有还有造句。

过程方法

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流程,体验有效学习。

情感态度

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层次。

4、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彩塑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甘肃东南有一个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2)指名读课文中自己认为最难读的部分。

(3)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师板书:彩塑

壁画

藏经洞

4、给课文分段。

(1)提问:课文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为一段?

(2)学生标出分成的三段。

三、精读课文第二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写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的其它语句,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3、学生读后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①引导学生想像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的样子,对照插图试着做出这些样子。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样子,从而帮助理解个性鲜明和神态各异。

②16米多长?读时应突出16这个数字。课文是如何描述这尊卧佛的神态的?

③惟妙惟肖说明了什么?游人们啧啧赞叹时会说些什么呢?

朗读体会,指导背诵。

4、小结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

读课文画出中心句读课文质疑,讨论朗读体会直至背诵

四、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五、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第3-4自然段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谁来说说,我们学习第二自然段时采用了怎样的方法?

二、精读课文3-4自然段,深化理解

精读课文第3自然段

1、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2、讨论交流自学效果。

①这一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结合图文,理解精妙绝伦和宏伟瑰丽的意思。

②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壁画宏伟瑰丽?

③出示投影片,学生朗读感悟。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对照插图4理解这句话的内容。这句话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介绍了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是用什么句式来表达的?

④文中还有哪儿也采用了这样的句式,找出来,读一读。

图文对照,朗读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

3、提示学生用有有有还有的句式,改写本自然段的第四句。

4、朗读体会,想像画面,直至背诵。

精读课文第4自然段。

1、学生用以上方法自读、质疑、讨论。

2、介绍藏经洞的发现及遭帝国主义掠抢、破坏的情况。

3、指导朗读、背诵。

4、小结。

三、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四、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第一段和第三段,理解课文内容,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抽查学生背诵第24自然段的情况。

二、精读课文第一、三段

学习第三段

1、介绍敦煌文化,理解举世闻名。

2、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引导学生去联想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智慧,理解结晶的意思。

3、指导朗读,要读出自豪、骄傲的感受。

学习第一段。

1、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在哪儿呢?齐读第一段。

2、蜂窝似的说明了什么?

3、对照插图想像莫高窟的全貌。

听课文,让学生回味全文,再次感受莫高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三、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假如你刚从莫高窟观光回来,你怎样向我们这些未去过的人介绍她呢?

学生自己准备一下,然后指名介绍。

四、小练笔

请把下面的一段话补充完整,尽量写得精彩些。

下课了,同学们像小鸟似的飞出了教室,奔向操场快乐地玩耍起来。他们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那一刻,操场就是我们的小乐园。

(提示:写之前,可以先回忆一下课间操场上的情景,最好先观察一下再写,那样会使句子更生动。)

一、学习《莫高窟》的准备过程

1、预习课文,搜集与学习、生活相关的资料。

(1)通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搜集介绍莫高窟的文字和图片。

(3)想想你游览过的风景区,你最喜爱哪里,当时有什么感受?

[为了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已有知识、生活经验、书籍、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初步学习查找资料的方法。]

2、讨论、交流。简述预习、自学课文情况,运用资料介绍莫高窟,谈谈作者对莫高窟的感受。

3、推荐导游,组织游人群体。

(1)听了讨论交流,你认为谁理解课文较深刻,推荐四位同学当导游。

(2)按老年、青年、少年儿童组织三个游人群体,其他同学自愿报名参加其中一个群体。

(3)导游和游人分别为游览莫高窟课堂教学作准备,思考怎样介绍,怎样学习?教师担任总导游,组织导游分工,适当提出要求。

[增强学生相互间的交流和了解,营造生活化教学环境的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形成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势,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将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学习主体的内在需要。]

二、导游解说式课堂教学过程

1、总导游谈话引入。

我是大家这次游览莫高窟的总导游。我们请出四位导游作向导,由导游甲带路,主要的景物特点,分别由导游乙、丙、丁给大家作介绍。游人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导游提出来。

2、导游甲介绍莫高窟。

(1)介绍我国的几座石窟带领游人进入莫高窟。

(2)投影莫高窟,让游人对照图,想象莫高窟蜂窝似的全貌,说说感受。

[建立在教学中师生平等的关系,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合作精神,把教学的本质定位在交往上。]

3、导游乙介绍彩塑。

(1)电脑扫描彩塑的照片。导游乙对照画面并模仿姿势。

(2)请游人读句: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从而帮助理解神态各异。

(3)彩塑惟妙惟肖引得游人啧啧赞叹,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让游人说说。

(4)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导游和游人相互问答。体会彩塑鲜明的特点。

(5)老年游人联系看到过的雕塑和莫高窟彩塑作比较,感受有什么不同。

(6)由神态各异展开联想,加深情感体验。

4.导游丙介绍壁画。

(1)显示电脑扫描的壁画。

(2)导游丙请游人观察壁画,再看课文的插图,联系起来进行想象。

(3)总导游建议共同议论: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联系你的想象说说自己的感觉。

(4)总导游请青年游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飞天的美景。

(5)激发游人的情感,把描写壁画的第3自然段读美、读活。

5、导游丁介绍藏经洞。

(1)介绍藏经洞经书的多及遭帝国主义掠抢、破坏的情况。

(2)请少年儿童游人表演强盗掠夺、破坏经书的动作、神态。

(3)投影句子品读,读出自豪感和对帝国主义的憎恨。

[学生作为导游和游人进行综合性的活动,介绍莫高窟几方面的景物特点,学习运用资料、联系生活多角度加强体验,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发展了思维,拓宽了知识面。教师作为总导游兼游人出现,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比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味语言文字,把读和理解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亲切,学起来轻松愉悦,读得准确,读得生动,读得入情。]

6、总导游主持大家议论。

(1)请几位导游说说,介绍了莫高窟哪几方面,游人们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请自由发问,由导游解说。

(2)请大家说说,为什么称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三、小组朗读交流,获得审美体验。

1、请同学们画出你最喜欢的语句,相互美美地读一读,表达你对最关注的敦煌文化的喜爱。

2、你还可以运用什么形式表达你对莫高窟的喜爱,说说看。

3、小组汇报。

4、评议小结。

[尊重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学生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创造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条件,表达自己的情感,畅谈自己的感受。]

[总评:《莫高窟》一课教学设计注意体现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本质的定位上,突出了以下三个方面:

1、确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将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主体的内在需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行为。

2、创新课堂教学过程,营造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综合性活动氛围,使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体验建立起联系,让学生乐干尝试、乐于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自己的个性。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寻找、搜集和运用资料,运用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联系生活,加强语文实践,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发展。

3、学生以导游、游人、不同年龄游人群体出现,进行有创意的阅读,并运用读、思、议、讨论交流、介绍解说、质疑问答、自悟体验、欣赏评价等多种不同的方式学习,拓展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调动了学生多方面智力潜能,改变了教师单向提问、分析、讲解的局面。这样的教学必将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小学生读一篇课文,要进入情境,感悟语言符号所代表的生活场景与思想感情,就需要体验或发现学习,然而,学生年龄小,知识积累有限,人生阅历不深,很多时候需要教师讲解,需要接受学习,因此,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了解莫高窟的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学习课文。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活学习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

教学要求:

(一)德育目标:

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语文知识目标:

1、字:学会本课12个生字,绿线中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掌握多音字“佛”的读音。

2、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句:能用“有……有……有……还有……”说一句或几句话。

4、段: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5、篇:让学生了解课文以“总——分——总”的形式结构全文。文章先介绍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概貌,然后选取“彩塑”、“壁画”、“藏经洞”这三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具体介绍了莫高窟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最后指出莫高窟这一艺术宝库的意义。

(三)能力培养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知道课文采用了“总——分——总”的写作手法,并练习在写作上加以运用。3.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圈划点评,查寻资料,培养学生的搜集、筛选资料和网上阅读的能力。

设计特色:利用多媒体,把莫高窟的情况、情景展示给学生看,帮助他们理解、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学习新课。

1.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在我国的西北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莫高窟,里面蕴藏着许多珍贵的文物,有精妙绝伦的彩塑,有宏伟瑰丽的壁画,还有面积不大的藏经洞。

板书:精妙绝伦的彩塑

宏伟瑰丽的壁画

面积不大的藏经洞

你们想亲眼去看一看吗?(想)那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瞧一瞧吧!

2、请同学们点击洞窟。(学生看录相,配有解说)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欣赏课文第2、3自然段

1、交流:同学们,你们在网上看到了洞窟内有哪些景物呢?(彩塑、壁画、藏经洞)那么,这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学生自由回答,如:精妙绝伦、惟妙惟肖、宏伟瑰丽……)

2、同学们,看到这么好的景物,你想不想介绍给大家呢?(想)有一位叔叔参观了莫高窟以后,就把他所看到的用笔写了下来,那么,这位叔叔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呢?谁愿意代表这位叔叔向大家介绍?(指名三人分读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

3、同学们,听了介绍后,你觉得叔叔哪一段介绍得特别好?

答案一:彩塑

(1)你为什么会觉得彩塑这一段介绍得特别好?

(2)(学生一边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一边出示批注。如: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真多啊)。这些彩塑个性鲜明(各个塑像各不相同),神态各异,(神态也多种多样)有慈眉善目的菩萨(多么慈祥和蔼,多么亲切),有威风凛凛的天王(真的很神气),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真是力大无穷,确实神勇)。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好大呀,师:16米,你们知道有多长吗?你看,多么大呀!),他侧身卧着,眼睛微(这字用得好,非常传神)闭,神态安详(出示画面)。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确实非常逼真地写出了我们所看到的彩塑)的彩塑,游人无不赞叹。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出示相应的批注和画面,并适当表扬学生,如:你说得真好;你和老师想到一块去了;你真会评价等)

师小结:这些彩塑真是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呀!其艺术造诣之精深、想象力之丰富,色彩之绚丽,气魄之宏伟,令人叹为观止。那我们能不能学着叔叔的样子也来介绍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呢?试试看。(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课文中除了这一段以外,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介绍得也不错呢?

请大家读读课文,划划词语,看看画面,谈谈感受,写写批注,待会儿我们一起来交流。

答案二:壁画

(1)你觉得介绍壁画这一段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如: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写得很具体)(词汇丰富,用词贴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这些壁画真是造型生动,形象优美)

(学生一边讲一边出示相应的画面)

(2)师小结:听了你们的介绍,老师感受到这儿的壁画真是栩栩如生,十分逼真,多精美呀!你们愿意和作者一样也用生动的语言来把这一段介绍介绍吗?(学生齐读)还有谁愿意来单独介绍的?(指名朗读)

(3)这些精美的壁画大多都出自隋唐时期,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大家想想,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辈就已经能画出这么宏伟瑰丽的壁画,多么了不起啊!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的技术真是高超啊,我们每个人来到这儿,都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学课文后,通过感情朗读来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三、小结:

1.同学们,刚才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欣赏了闻名世界、光辉灿烂的敦煌莫高窟,看到了洞窟中那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它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2.老师这儿还有几幅形象逼真的彩塑和壁画,(出示相关录相)你们看看,能不能学着这位叔叔的介绍也来描绘一下呢?让我们先一起来看录相。你可以任选一幅。谁愿意先来试试?(指名回答)

3.同学们刚才说得真精彩,能试着把它写下来吗?这就作为我们今天的作业。

四、作业

1.描述一幅彩塑和壁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莫高窟》教材理解

壁画的内容丰富,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飞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彩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殿堂。

〔选自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9册《莫高窟》〕

阅读迁移

小朋友,读了这段话以后,你是不是感到莫高窟的壁画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美妙异常,令游人浮想联翩呢?请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仿照文中第三句,用去观光莫高窟的人真多啊!有有有还有练习说话,或进行创造性想象,或用该句式写游人的反应。还可以根据自己对这段课文的理解,加以想象,把这个片段改写成导游词。

敦煌莫高窟导游词

某年月

欢迎大家来到敦煌莫高窟。莫高窟的身世扑朔迷离,她的传说更为她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据史料记载,一位德行高超的和尚乐尊拄杖西游至此,见千佛闪耀,心有所悟,于是凿下第一个石窟,这就是莫高窟的前身。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石窟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壁画。壁画内容丰富多彩:有充满浓郁神话色彩的各种装饰图案;有人们熟悉的印度和中国传统故事中的各类人物,如神佛、菩萨、天王的尊像画和佛经故事等;还有反映当时生产劳动场面的社会生活画卷,如:农耕渔猎、婚丧嫁娶、弹琴奏乐、歌舞百戏

提起敦煌,人们就会想到神奇的飞天。飞天,是佛教中称为香音之神的能奏乐、擅飞舞、满身异香而美丽的菩萨。我们中国的艺术家用绵长的飘带使她们变得优美轻捷。壁画中的飞天,有臂挎花篮采摘鲜花的;有怀抱琵琶轻拨银弦的;有倒悬身子自天而降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莫高窟》教案 篇九

《莫高窟》选自苏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分别从锦绣山川和文化艺术的角度进行文字描述,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本课是最后一篇。《莫高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感,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又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文章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他们在欣赏图片,阅读美文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文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 第一自然段总写莫高窟所处位置和环境;第二、三段着力描写了彩塑和壁画,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文中运用了生动准确的四字词和排比等描写神态,将栩栩如生的彩塑和壁画展现在读者眼前。无论是用词造句,还神态描写,表达方法,结构等方面,都有本年段的侧重训练点,教师有必要深挖;第四段介绍了藏经洞,这部分主要要让学生理解以前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莫高窟历次遭劫,主要要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第五段总结全文,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二、根据本课的要求及学生的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等形式了解莫高窟彩塑和飞天壁画精美。

3、通过师生互动,了解文章结构,学习作者表达方法。

4、激发对劳动人民智慧的崇敬,增强民族自豪感。

其中重、难点为:

1、通过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等形式了解莫高窟彩塑和飞天壁画精美。

2、激发对劳动人民智慧的崇敬,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入

课一开始,我便运用多媒体的手段播放莫高窟的图片、画面,让学生利用多种感官感受莫高窟的宏伟瑰丽,充分激发起学生对莫高窟的向往。

(二)精读课文理解积累

1、我先让学生自渎课文,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并读一读。这样一来先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大体感知,并顺便对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疏通。

2、指名学生读自然段,边读边想:课文介绍了莫高窟的哪些艺术宝藏?这是让学生在先读课文的情况下,对课文内容、层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概念,并相机板书。

3、导学第二自然段

在学第二自然段时,我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并画出这段的中心句,找出彩塑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把彩塑写具体的?在讲解时抓住关键词语如“惟妙惟肖”、“有···有···还有···”等让学生在感知彩塑特点的同时,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随后及时创设情景:面对这一尊尊惟妙惟肖、色彩绚丽、气魄宏伟的彩塑,游人们无不赞叹,同学们想象一下,游人们都会赞叹些什么呢?随后,我马上小结:欣赏了彩塑,感觉着前人高超的雕塑艺术,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中都会涌起一股自豪感,让我们带着自豪感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4、自学第三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结构相似。所以,在学习这一段时,我先叫学生归纳出我们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按照学习方法小组讨论自学,然后教师检查自学效果。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我出示画面,让学生看着图说出描写壁画和飞天的句子。然后抓住描写壁画的词语“有···有···有···还有···”,让学生改写说说飞天还有哪些形态。在这里,我大胆联系奥运会开幕式中真人飞天的美丽形象,让学生感受我国日益强盛的国力。随后,我动情地说:那迎风摆动的衣裙,那飘飘翻卷的彩带,飞天飞得多么轻盈巧妙,妩媚动人啊!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第三自然段。

5、品读第四自然段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莫高窟文物众多?”抛出问题,让学生动手勾画。适时出示莫高窟历次被破坏的资料,再次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看了这些资料有什么感受?”学生此时觉得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教师顺势激励学生带着惋惜和憎恨之情读第四自然段。

4、学第一自然段

通过对课文重难点的讲解,现在回过头来学第一自然段。着重让学生感受作者为什么说莫高窟是一颗明珠,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来赞美莫高窟。

5、带着无比自豪的感情齐读地五自然段

(三)给课文分段,学习段落提纲的写法

学生学完了课文,给课文分段,说段意不是什么难事了。这里可放手让学生发挥,教师在课件上相机出示就行了。

(四)课后作业

运用本课学习的 “总—分”关系的构段方法,写一段话。

这个课后作业是让学生模仿本文的写法,写话。语文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学到了一些用词造句的方法,表达方法、写作方法等,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在学完之后及时运用,对学生加深课文的理解及提高其写作能力都是有帮助的。

(五)总结全文

肯定学生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品尝到自己努力后的成功喜悦。并留下课后延伸:如果你还想了解有关莫高窟的什么知识,请下去自己查阅资料,与同学们交流。

《莫高窟》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了解他们的艺术特色和发展概况,并能对石窟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莫高窟的彩塑与壁画艺术,提高学生对敦煌艺术的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传承美术文化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在20xx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获得舞蹈组第一名的作品是什么?生:《千手观音》。

师: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舞蹈艺术的魅力。(放《千手观音》)哪位同学能谈谈这个舞蹈是根据什么人物创作的?

生:《千手观音》这个舞蹈是根据敦煌佛教人物创作的古典舞蹈。师:能谈谈你欣赏后的感受吗?

生:把敦煌的艺术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等。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领略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由提问导入,播放《千手观音》的录像,启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观看录像。

2、新课

1、教师演示课件第257窟壁画《九色鹿王本生》

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九色鹿》的美丽传说。

生:一位同学讲述《九色鹿》的美丽传说。

师:这是敦煌莫高

窟中的一幅壁画,现在让我们一同来回顾敦煌的历史。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启发法演示法观察法情景创设法教学课件

(放课件[昔日繁华])

生:介绍收集的汉代丝绸之路的资料,结合地图发表见解。

2、播放课件[佛的世界]

教师简述佛教的传入和石窟艺术。

课件演示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彩塑、壁画作品各1~2幅。

例如:

彩塑

年代图片

北凉第275窟交脚弥勒

隋第419窟菩萨阿难像

唐第158窟涅盘像

壁画

佛传故事第329窟乘象入胎

本生故事第257窟鹿王本生、尸毗王本生

因缘故事第285窟五百强盗成佛

经变故事第148窟弥勒下生

第217窟观无量寿佛

学生回答问题,比较后讲讲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

总结:敦煌壁画以北朝和唐代为最盛。北朝壁画多“本生故事”,宣扬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北朝的时代是一个战乱的时代,民生多灾多难,备受苦难的人民把理想寄托在这些佛教理义上。到了唐代社会安定,壁画宣扬的良辰美景恰是对盛唐繁荣的现实世界的一种折射,作品充满健康、乐观的'情调。

3、教师结合上述历史时期的社会特点进行小结。

播放课件第130窟供养人像与张萱的《捣练图》比较。

学生谈唐代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造型特点。

师总结:唐代社会的繁荣成就了艺术上的繁荣。

4、播放课件[百年蒙羞藏经洞])

教师简述藏经洞的发现与被盗经过。(课件展示:藏经洞的被盗文物及偷盗者名单、图片。

学生描述1900年的中国社会,思考藏经洞被盗的历史根源并回答问题。(认识敦煌作为石窟艺术宝库的价值,德育渗透)

3、小结

一切伟大的艺术,都不会只是呈现自己单方面的生命。为什么甘肃艺术家在这里撷取了一个舞姿,就能引起全国性的狂热?正因为他们触动了许多人心底的蕴藏!

教学反思:

《莫高窟》教案 第十一篇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走进敦煌莫高窟这一艺术宝库,了解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赏读、积累课文介绍莫高窟的优美词语、句段,初步感知文章排比句式的语言魅力。

3、了解作者点面结合、用词精准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学生的文化底蕴。

2、积累优美语段,熟读成诵。

3、感知课文的写作方法与特色,能迁移运用。

教学准备:

1、学生:通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搜集介绍莫高窟的文字和图片。

2、教师: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导语:在祖国的西北,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板书:一颗明珠)它就是我们昨天新学的课文——(读题)莫高窟。

2、复习词语:这些词你能读正确吗?

断崖绝壁 举世闻名 神态各异 慈眉善目 威风凛凛

惟妙惟肖 啧啧赞叹 精妙绝伦 宏伟瑰丽 漫天遨游

3、读了这些词,你能说说课文主要描写了莫高窟哪三方面的内容?(有精妙绝伦的彩塑,有宏伟瑰丽的壁画,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适时板书)

4、你抓住了课文的哪两句话?

(1)出示过渡句:莫高窟里不仅有精彩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这句话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前半句是第二小节的内容,后半句是第三小节的内容。

(2)出示: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

师:抓住段落中提纲挈领的话,可以帮助我们理清课文的层次。

过渡:作者又是如何突出彩塑的精彩绝伦、壁画的宏伟瑰丽呢?是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深入探究

1、彩塑

(1)请一个同学读第二小节,其他同学思考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指名回答并出示: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师:作者概括点明了彩塑的特点——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彩塑有多少尊?(两千多尊)作者能面面俱到,一一写来吗?(不能)作者怎么写的?谁来读。

(2)出示: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作者用了什么句式?让你感受到什么?

朗读指导并评价::把结构相同的短语进行排比,句式整齐,读来很有气势,增强了感染力,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彩塑的个性鲜明。板书:运用排比。

作者仿佛用摄像机给我们呈现了三个分镜头,(示图)展示出了菩萨的特点是——慈眉善目,天王的特点——威风凛凛,力士的特点——强壮勇猛,你看,作者用一个词就形象地表现出了一尊彩塑的特点,用词多么精准。(板书:用词精准)让我们读出彩塑各自的特点。

作者的三个分镜头可以说是一闪而过,是一个概括的面的描写,(板书:面)让我们感受到了——彩塑得多,而且——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3)作者为了突出彩塑的特点,还对准一个独特壮观的卧佛拍了个特写镜头,引读第四句:有一尊卧佛长达——……

16米有多长,我们把他竖起来,一层楼有3米多,大概几层楼高?真是壮观,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寥寥数语就把卧佛的特点细致传神地描绘出来了,这是一个点的描写。(板书:点)

朗读指导并评价:让我们一起读出卧佛的特点。

(4)作者点面结合(板书:结合)去写这两千多尊彩塑,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他们的气息。(读三、四句)

由这两句不难想象到所有的这些彩塑都是精致巧妙,绝无仅有,这叫“精妙绝伦”。看到这儿,你会如何赞叹?(适时理解“啧啧赞叹”)你们称赞的到底是谁?(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

师:作者最后自然地以游人的赞叹作为总结,齐读第二小节最后一句。

(5)出示:个性鲜明 神态各异

慈眉善目 威风凛凛

强壮勇猛 神态安详

惟妙惟肖 啧啧赞叹

文章写这两千多尊彩塑,用了一连串精准的四字词语,才形象地突出了彩塑的特点。让我们把这些四字词语积累背诵下来。

(6)指导背诵:引导学生把积累的四字词语填入课文第二自然段中。

出示: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 ),( )。有( )的菩萨,有( )的天王,还有( )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 )。看到这一尊尊( )的彩塑,游人无不( )。

(7)示四幅相应的图,师引背。

师总结:作者运用了排比句式,点面结合地来写,而且用词精准,从而突出了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特点。

过渡:莫高窟除了有两千多尊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2.壁画

(1)作者同样运用了这些写作方法,请大家自己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运用了哪些排比句,如何体现出“点面结合、用词精准“的特点,可以圈画批注。

(2)学生自读后交流第一句排比句式:

◆出示: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A 用了“有……有……还有……”的排比句式,让你感受到什么?(不仅句式整齐,而且感受到壁画内容的丰富多彩)这样的壁画有多大的面积?(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相当于我们的体育馆有100多个。真是宏伟瑰丽啊。读中体会。

B 作者选取了一些壁画,拍摄了一组分镜头,(示图)这是概括的“面”的描写。

C 出示:( )佛教故事

( )神佛形象

( )民间生活

( )自然风光

请学生把括号里的词语填好后,问:你体会到什么?(用词精准) 朗读体会。

引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在这些壁画中,飞天是艺术成就最高的,作者浓墨重彩地来描写,这是一个“点”的描写。

◆出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A这句又用了什么排比句式?(有的……有的……)而且分别用两个四字词语列举了飞天的优美造型,课文一口气用了几个“有的”?你体会到什么?(飞天造型得多)还从哪里体会到?(成百上千、一个省略号)

朗读指导并评价:飞天的姿态万千,真让人身临其境,眼花缭乱啊。

B用词的精准又体现在哪里?

出示:壁画上的飞天,有的( )花篮,( )鲜花;有的怀( )琵琶,轻( )银弦;有的( )身子,自天而( );有的彩带( ),漫天( );有的( )双臂,翩翩( )……

请学生把括号里的词语填好后,问:你体会到什么?(动词的精准,突出了飞天的姿态万千、妩媚动人)

让我们图文结合,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欣赏飞天万千的姿态。(出示五幅飞天造型图)

过渡:这就是敦煌的飞天,敦煌宏伟瑰丽的壁画。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3)激发情感,朗读体会。

这么精美的文字值得我们积累背诵。出示填空,指导背诵。

◆学生练背。

莫高窟除了有两千多尊( )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的壁画。壁画的内容( ),有( )佛教故事的,有( )神佛形象的,有( )民间生活的,还有( )自然风光的。壁画上的飞天,有的( ),( );有的( ),( );有的( ),( );有的( ),( );有的( ),( )……

◆指名四个同学分句背。

◆示相应的图,师引背。

3.藏经洞

引读过渡: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

(1)请同学们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像:它以前是怎样的?现在是怎样的?

(2)学生读课文。

(3)学生交流,适时指导:请你再读这一句:“洞里曾藏有……”,从这个“曾”字读出来什么?(藏经洞里曾经藏有丰富的藏品,封存着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艺术辉煌,如今都没有了;帝国主义的野蛮与无耻。)板书:曾经辉煌。

这数万多的珍贵文物都到哪里去了?(出示一段话,学生阅读)

敦煌遗书流散

藏经洞发现后,帝国主义探险家闻风而至,纷纷来到敦煌,用骗取等手段,将敦煌遗书及壁画雕塑源源不断地运往国外。

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圆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卷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一叠银圆换去了十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300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就这样,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

(4)是啊,我们多么希望历史能够改写,但历史毕竟已经成为历史。藏经洞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屈辱、懦弱和沧桑,也激发了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动力。让我们带着这些情感,再读第四小节。

三、总结提升。

1.莫高窟虽然经过千百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它仍是世界上现有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好的佛教艺术宝库,依然是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因为莫高窟不仅有着两千多尊——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和曾经有过的众多文物,由此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

此时我们不由得赞叹道: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外国的旅游者也这样评价:(出示)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敦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曙光。”

而我国著名作家作秋雨这样评价:

出示: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3、让我们再次深情朗读最后一小节。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二至四自然段,默写课文中描写飞天的语句。

2、学做小作家:运用这堂课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处景物。如狮子林中的假山,云雾的变化等。写作方法指导:(指板书)可以运用排比句式,注意点面结合、用词精准。

3、盛大的敦煌莫高窟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阅读,了解莫高窟更多的资料。

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莫高窟》教案 第十二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确立小组的问题。

情感态度目标:

感受莫高窟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莫高窟艺术在世界文化的地位,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激励学生热爱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走进生活。

1、 同学们,我看见你们的脸上写着两个标点符号:一个是感叹号,一个是问号。写着问号的同学可能想问:“老师,您叫什么名字?”写着感叹号的同学想说:“我好害怕老师抽我起来答问!”接下来,你们想问什么,尽管说。这时课堂气氛高涨。凝固的场面顿时升化了,老师顺便问:“你们想不想看老师给你们带的礼物,想的孩子请举上小手?”(师出示泥人)玩过的孩子你能说说自己的创意?你们喜不喜欢绘画?

2、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和泥塑、绘画有关的课文《莫高窟》,同时板书课题。指出“窟”是什么意思?(教师出示幻灯片)

意图: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构建已有的认识,让陌生的莫高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请孩子们带着好奇的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

2、 标上自然段的序号,莫高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激发学生走进课文。

三、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 请孩子们在默读课文,针对不明白的地方,你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吗?(教师随机板 板书)教师引导学生梳理问题。

2、 那么,你打算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

3、 我们不急于回答这些问题,先把描写莫高窟彩塑、壁画的内容找出来读一读。

意图:能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当即解决,有些问题可供学生课堂选择研究,学生就水到渠成地培养了学生提问的能力。这样课堂才会学趣盎然。同时,学生为自己的问题而定学法。

四、 精读品味,点拨提高

1、 你最想读哪一段内容?(教师随机进入)

2、 品读“彩塑”一段。

(1) 朗读感受:谁愿意起来朗读感受莫高窟的彩塑,听后想想莫高窟的彩塑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

意图 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特见解。

(2) 欣赏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莫高窟的彩塑。(放幻灯片)

学生随着音乐模仿彩塑的神态,形象具体地感知彩塑的艺术特点。

(3) 品味体验:欣赏了彩塑,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这段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抓住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字里行间蕴于的情感。

(4) 对话追问:孩子们,我们学会品味语言还不够,还要学会和课文对话,请你们追问一下古人,他们当时塑造神态各异的彩塑,他们心里怎么想的?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真正与课文对话,与课文交流,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5)美读感悟:把你自己对莫高窟的彩塑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放音乐)

意图 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全身心地朗读,让语言所抒的情感溢出纸面,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

(5) 想象说话:如果你站在摸高窟彩塑面前,你会怎样啧啧赞叹?

3、总结言语感悟的策略。(出示幻灯片)

4、自主品读“壁画”一段,学生读后汇报交流。

5、品读了课文,欣赏了莫高窟的壁画,此时此刻,你站在莫高窟壁画面前,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学生进行合作性阅读,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进学生全面深入的探究问题,理解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6、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用横线标出最能体现莫高窟地位的词,你怎样理解这个词语?我国除了莫高窟,还有什么是“举世闻名”的?“结晶”是什么意思?(教师板书结晶)

意图:学生进行合作性阅读,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进学生全面深入的探究问题,理解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 欣赏影片

如果你是导游,你会给在做的人怎样介绍莫高窟的艺术?

意图:进一步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深化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附板书:

14莫高窟

彩塑 壁画

(栩栩如生) (宏伟瑰丽)

结晶

《莫高窟》教学设计 第十三篇

在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人类的生活已越来越来离不开数字化、信息化,信息决定我们的生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是导致教育领域彻底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它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手段、方法、模式甚至教学思想、观念、理论,乃至体制的根本变革。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从电教常规媒体的运用到多媒体课,到当今热门的网络课,无不渗透着信息技术对我们教育、对我们学习的影响。

网络,这种先进的教育手段,可以满足每个人开阔视野的需要,同时与传统的语文课结合,会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迄今为止,我校也有不少教师尝试着上了网络课,本人也上了两节,个中滋味不一而足,可说是让人欢喜让人忧。

首先值得欣喜的是,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文段的基础上,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进行拓展阅读与赏析。比如说,在学习“飞天”这一内容时,我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从文本中感受飞天的特点,再引导学生浏览专题学习网站中“飞天” 的相关资料。在这里,学生不仅可以了解“飞天”的来历,它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而且可以欣赏到“飞天”在蓝天里自由翱翔的美丽姿态,欣赏到关于飞天的生动描绘。一段段生动的描绘,一幕幕动人的图景,激起了学习的趣,唤发了学生的情,让学生感受到“飞天”的无穷魅力,感受到文化艺术的灿烂辉煌,从内心深处涌起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叹之情。

其次值得肯定的是,网络切实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不容置疑,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学习与传统的语文学习是绝然不同的。正如古语所说的: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学生坐在网络教室里,可以跨跃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接触到文本以外的文字、图片、音像等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面对如此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播者、承载者,学生除了倾听、思考外,更多的是基于主动思考下的主动探索研究。譬如,在学习“彩塑”时,有的同学对菩萨感兴趣,他便可以搜索与“菩萨”相关的资料进行阅读、比较、思考与知识重建。而对“卧佛”感兴趣的同学则可深入了解、体会与之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画资料、音像文件等。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成了学习的主角,有了更多的自主性,教师则成为前期的探路者和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指导者。同时,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一个更好、更新的平台,这样,学生的视野更为广阔,心胸更为宽广,思路更为流畅,学习更有情趣。

当然,网络还存在着其它明显的优势,比如,在基础知识的落实上,可利用网络的试题提供及检查、交流手段;在研究性学习上,能提供丰富的素材及相关的角度。在作文的训练上,利用网络的多方角度去拓宽思路;语文课外,语文素养上, 能拓宽眼界,培养研究能力等等。

在充分认识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的优势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现实中的网络教学也存在着许多令人忧心的问题。

首先,网络教学对学生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方面要求更高。相对而言,地处农村乡镇的家庭中拥有电脑的为数还不多,仅靠学校里每个星期一两节信息课也解决不了这方面的问题。走进网络教室,面对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学生无不眼花缭乱,有的兴奋异常,却苦于接触太少,不知从何入手;有的忙于浏览,完全被精彩的图像资料吸引,忘记了此行的目的意义;有的查找到相关材料,却不知道如何编辑概括,整理保存……种种表现,往往使设想很好的教学陷入冷场;同时,可能由于学生对电脑兴趣较大,有时对老师、同伴的交流等置若罔闻,使学习效果打了折扣。因此,要使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不容忽视。

其次,由于网络资源的阅读、搜集、整理、交流等占据了大量的课内时间,对语文文本的阅读、感悟时间相对减少,所以语文的文本性呈弱化趋势,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师深感头疼的一个问题。比如说,牟在教学《莫高窟》时,教学内容较多,学生自主收集、浏览的时间相对较少,我们觉得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还不足,也就是说,学生自主借助网络进行学习的过程没能充分展开。而我在吸取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减少了学习的内容,而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浏览、搜集信息的时间,但学生在交流时,读得还是不够到味,在课外资料的交流上,也大多满足于对原有资料的粘贴复制,不能有效地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处理。而且相对说,由于网络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图像资料,学生想象的空间似乎更为狭隘了,好像仅限于现有资料的再现与交流,学习效果反而不如平时反复阅读、深入感悟来得好了。因此,如何处理文本阅读、网上浏览的矛盾,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

当然,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带给我们的思考还远不止这些,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师制作专题学习网站的能力?如何丰富网络环境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提高互动效果?如何进一步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如何缩短网络教学准备时间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实践、思考、探索!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 第十四篇

教材分析:

《莫高窟》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第九册的一篇课文。文章结构清晰,叙述具体,表达有序,它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课文共五个自然段,以总—分—总的结构清晰的将文章分为三大块。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莫高窟的地理位置。第二段(2—4自然段)分述了惟妙惟肖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和藏有大量珍贵文物的藏经洞。第三段(第5自然段)总结全文,升华主旨,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学情分析: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和阅读能力。但学生对莫高窟的知识了解很少,自学能力有待加强,因此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受莫高窟宏伟、神奇的魅力,让他们铭记:这一切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因为,只有让学生通过媒体,借助范文,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学生才可能充分的、最大限度的去感知,体验莫高窟的美。

教学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二、三、四自然段。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了解课文中排比句的修辞手法和围绕中心句“先概括,后具体”的总分写法。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塑画和藏经洞的艺术价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句“先概括,后具体”的总分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茫茫的沙漠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

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莫高窟——课件播放莫高窟视频。

2、看到刚才的录像,再回忆一下上一节的学习,莫高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说得很好,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齐读。

4、莫高窟里究竟有些什么,使它能称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指名说,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

二、精读细品,领略风采。

(一)走近彩塑,感受其妙

1、今天,老师就先来当一回导游,咱们先来欣赏精妙绝伦的彩塑。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2、学生汇报交流后出示: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齐读

3、作者具体描写哪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的呢?(课件出示“有慈眉善目的菩萨??力士”红色字体,学生齐读。)同学们,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彩塑?(排比句。)

4、对了,课文先利用一个排比句让我们体会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老师今天带来了三幅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点击链接处,出示三尊不同神态的彩塑,引导学生观察彩塑的表情神态来辨认出他们分别是(课件出示文字)

(1)看,这一尊彩塑他面带微笑,眉宇之间透露出慈祥与善良,这就是?

慈眉善目的菩萨。(课件出示文字)

(2)瞧,这尊彩塑身披盔甲,两手叉腰,脚踩小丑,瞪大了眼睛怒视前方,浑身散发出不可忽视的王者风范,这就是?威风凛凛的天王。(课件出示文字)

(3)再看,这尊彩塑满身的肌肉,粗壮的四肢,充满了力量,这就是谁?

强壮勇猛的力士。(课件出示文字)

5、同学们,菩萨有菩萨的特点,天王有天王的气魄,力士有力士的个性,你们能读出他们不同的神态特点吗?一起将这句话读一读(齐读)。

6、如果说,菩萨、天王、力士等镜头是一闪而过的话,那么卧佛的镜头就是特写了,请同学们一起把描写“卧佛”的句子读一读。(幻灯片出示卧佛图片)特写了什么呢?

(长16米,先写了卧佛的长度,侧身卧着,这就是卧佛的姿态,眼睛微闭,安详,这就是卧佛的神态)

师:是呀,这尊卧佛真长啊,他的神态多么安详呀!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7、同学们,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强壮勇猛”,有的“神态安详”,这就叫“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板书)

8、播放4幅图,边放边说:同学们,如果你们是游客,看着这一尊尊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你会怎么样?

生:齐读(看着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这里的“惟妙惟肖”,如果替换成别的词语,你能想到什么词语呢?(出示幻灯片)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象逼真。

9、你们觉得在人们仅仅是称赞这些彩塑吗?(引导学生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看到这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使人不得不赞叹我国古代艺术匠师们的精湛艺术和创造精神!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中都会涌起一股自豪感,让我们带着自豪感来读读这一节。(齐读)师:读得真棒,老师仿佛看到了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了,请同学们合上书本,看着这些彩塑,试着向游人们介绍一下它们。(幻灯片出示让学生隐读)

10、莫高窟的彩塑真是惟妙惟肖、精妙绝伦呀!通过学习这一自然段,我们发现作者是先用一句中心句总写彩塑的特点,接着围绕这个句子分别用一闪而过的快写镜头描写了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然后用特写镜头描绘了一尊卧佛。这种先总再分结构,我们把它总分结构,板书:总分。

(二)欣赏壁画领略其美

1、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宏伟瑰丽的壁画。描写壁画的第三自然段的构段方式与第二自然段相似,现在先找出中心句,再看作者的快写镜头是什么?特写镜头是什么?边读边做上笔记。学完以后我请同学能来当小导游,带大家一起去欣赏宏伟瑰丽的壁画。(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2、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读完课文后,同学们找到这段的中心句了吗?是哪句?

出示: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齐读)

3、这句话不但是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在整篇课文中,它还起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联系上下文,看看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板书:过渡句承上启下(第二自然段讲的是莫高窟的彩塑,第三自然段讲的是莫高窟的壁画)

4、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壁画有什么特点呢?宏伟瑰丽(同时板书)

5、从哪里体现出它的宏伟瑰丽呢?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6、师指导:壁画是如此的宏伟瑰丽,请你找找哪些镜头是一闪而过的?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应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大屏幕呈现第三自然段的描写壁画的内容)

7、由这些一闪而过的镜头,你读懂了什么?壁画丰富多彩,宏伟瑰丽。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丰富多彩的壁画。出示图片真是丰富多彩啊!你能读出壁画的丰富多彩吗?(齐读)

8、在这宏伟瑰丽的壁画中,特写镜头是什么呢?那成千上百的飞天

出示:飞天就是佛教中天歌神和天乐神的化身,他们在天国里散发香气,奏乐歌舞。后来两人融为一体,化为飞天。

9、作者是如何描写飞天的呢?读读描写飞天的句子(课件出示)我们边欣赏边美美地读一读。

描述一:壁画上的飞天,飞了起来,飞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时空,来到我们的课堂,她给我们带来迷人的花香。请你读: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

描述二:她给我们带来美妙的音乐。请你读: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

描述三:她给我们带来动人的舞蹈。请你读: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10、同学们把飞天读得真美啊!那么是不是只有这些飞天呢?从哪看出来?很多,从“成百上千”和“??”体现出来。

11、观察得真仔细!壁画上的飞天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美,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的写法,用“有的??有的??”把你心中的飞天写出来(播放幻灯片飞天图)同学们可以边欣赏飞天图边想象。

(如:有的面对铜镜,梳妆打扮;有的相互追逐,打闹嬉戏;的置身花丛,追打蝴蝶;有的手捧莲蕾,直冲云霄;有的俯冲下来,势若流星;有的穿过楼阁,宛如游龙;有的倾坐石上,面带微笑;有的手拿蒲扇,笑语轻谈;有的手托腮帮,侧耳倾听)

12、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语言也很优美。听完你们的描述,老师仿佛看到了那些活灵活现的飞天壁画。(引读:“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三)走进藏经洞体会其情

1、欣赏了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现在就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藏经洞,请大家读读第4自然段(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的内容)

2、藏经洞里都有什么呢?

有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出示幻灯片,红色字体“六万多件”

3、六万多件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藏经洞的文物众多(随学生的交流板书:藏经洞文物众多)

4、这些文物无一不是价值连城,无一不是艺术珍品,每一件文物无不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做为一个中国人,此刻,你感觉到?

5、老师在这段中发现了一个“曾”字,这个“曾”字的意思是什么?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曾)表明只是原来有,现在已经没有了,大量珍贵文物已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6、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1907、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9000多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廉价骗购藏经洞遗物精华6000多件。1911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等用低价换取了469卷手写本和精美彩塑两尊。1914年,俄国人奥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看了这段资料,你想说些什么?指名说)

7、我国从事敦煌研究的专家们,常常要不远万里,远渡重洋去西方拍摄敦煌文物、文献的照片,带回国内来研究。藏经洞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屈辱和懦弱,也激发了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动力。让我们带着痛心和惋惜之情,齐读第四自然段。(生齐读)

8、敦煌文物的散失,对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但它也让全世界看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和文明的伟大魅力。莫高窟不愧是——(出示,齐读)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总结全课,积淀情感。

1、今天,老师很荣幸与同学们共同欣赏了莫高窟精妙绝伦的彩塑,观看了宏伟瑰丽的壁画,了解了藏经洞曾藏有的珍贵文物,所以莫高窟不愧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2、站在这茫茫的沙漠之中,再次举目仰望这闻名世界、光辉灿烂的敦煌莫高窟,面对这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你想说些什么?

3、作为中国人,我们不得不自豪地说——

出示第五自然段,齐读: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四、作业布置

1、请仿照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描写一处景物,注意写出景物的特点。

2、如果,你是这的一名小导游,面对来莫高窟游玩的游客,你要怎样向他们介绍莫高窟呢?课后大家可以设计一段导游词,向游客们介绍莫高窟,注意说出其景物的特点。

板书设计:

18.莫高窟

彩塑精妙绝伦

壁画宏伟瑰丽藏经洞文物众多

《莫高窟》教学设计 第十五篇

我的收获

1.通过预习,你掌握了课文中的那些词语?

2.读课文,试着给这篇文章编写提纲。

3.学习第一自然段,思考:

(1)这一段写了什么?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2)你觉得彩塑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4.猜一猜“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的意思,

请用上面的词语各写一句话。

我的疑问

读了这篇文章,你最想和大家讨论什么问题?请你写出来和大家交流。

我的资料

课前请您查找一些关于《莫高窟》的资料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快回答为大家分享的15篇《莫高窟》教案就到这里了,希望在莫高窟教案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