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优秀9篇】(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80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想看看大家都在写什么样的随笔吗?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相关内容,快回答精心整理了9篇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欢迎查阅与参考。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一

一天,集体活动开始了,孩子们纷纷搬着小椅子进入老师指定的活动区。依依将小椅子搬到第一排的中间位置坐下,点点紧靠着依依的位置坐下。这时小宇搬着小椅子努力地想挤进点点与依依的中间。

"干什么呀?"点点不满地说。

"我要坐在这儿。"小宇说。

"不行。"点点不让。僵持了几秒钟,小宇只好把小椅子挪到了依依的另一边。活动过程中,依依和教师互动后走回自己的座位,只听"咚"的一声,依依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怎么了?"教师急忙问。

"是小宇把依依的椅子拉开了。"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地向老师告状……

又一天早晨,孩子们陆续进入自己喜欢的区域开始了游戏活动。小宇走进活动室后,先环视了一下,然后飞快地跑进操作区,来到依依身边。依依正在用雪花片插花。小宇坐下后也拿了一些雪花片在手上,但只是看依依操作。依依并没有和他说话。两分钟后,小宇一把把装雪花片的篓子抱在了自己怀里。依依想要用雪花片却没有了。这时,依依对小宇说:"大家一起玩。""好,我来帮你!"说着小宇就要去帮依依插花,但依依扭转身体拒绝了小宇,于是小宇又继续抱着篓子不放了。

大约20秒后,依依离开操作区去了美工区。小宇看着依依离开,便放下篓子一个人玩起了雪花片。大约3分钟后,他拿着一把雪花片来到依依身边:"给你!"

"我不要。"正玩着橡皮泥的依依拒绝了他。

"给你,去插吧!"小宇边说边拉依依。依依努力甩开他的手,向教师寻求帮助……

入园以来,我慢慢发觉小宇非常喜欢依依,很想和她做朋友。但是他的每次"努力"都让依依不悦,依依反而更加不愿意理睬小宇了。以上情景只是他们互动过程中的两个片断。我想,小宇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

那天,我把小宇和依依叫到身边,首先,我把平时观察到的他们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分析给他们听,让他们通过移情体会彼此的感受。如,引导小宇认识到:他拉开依依的小椅子很不好,可能会伤害到依依,依依心里会很难过;强迫依依和自己玩,拉依依的衣服会让依依感到不舒服,使她更加不愿意和自己玩。同时,引导依依明白:虽然小宇的做法不合适,但小宇真的是想和她做朋友,希望她能给小宇机会。

其次,我引导小宇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提出自己的请求,如,我告诉小宇,"你可以这样跟依依说:'依依,我可以坐到你身边吗?''我想和你一起插雪花片,可以吗?'或者'你的小花插得真漂亮,可以教教我吗?'"从而帮助小字意识到,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有事要好好商量。

此后,我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依依和小宇产生良好的互动。如,集体教学活动时让他们合作做事,美术活动时将他们分在一组,体育活动时鼓励他们合力搬运体育器材等。另外,在集体活动中我还利用绘本《小鸭找朋友》《我思念好朋友》等,结合幼儿的日常交往行为,组织幼儿讨论什么样的'行为会受大家欢迎,想得到别人的接纳应该怎么做等问题,以期利用集体的影响力来提高小宇的社会交往能力,改变依依对小宇的看法。

那以后,小宇和依依的关系慢慢地发生了变化。现在,他们成了配合默契的好伙伴,碰到有意见不一致的情况时,他们都能够自主地用各自合适的方法去解决,从而和好如初。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二

今年我刚接手了一个中班,发现班里有一个叫馨馨的小女孩,家长联络本里只有孩子保姆的电话。这引起了我的关注。原来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在她还没有懂事的时候,妈妈就离开了她,她远在海外的父亲会定期寄钱回来供养她和保姆。我便悄悄地关注这个刚升入中班的女孩。她平时话不多,比较乖巧,也很懂事,很听话,和其他孩子相处也无异样。平日的表现看不出独特的家庭环境对她有什么不良影响。有一次美术活动,我让孩子们画“我的妈妈”。馨馨按照我的要求,画了一个母亲牵着一个孩子的'手,画面构图完整,色彩丰富。只是画中的母亲没有五官。我问她:“馨馨,你是不是还没有画完呢?”她纯洁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我真的记不起妈妈的样子了。”此时的我一阵酸楚,也无暇去探究她的母亲到底在哪里。我对馨馨说:“没关系,你画的妈妈的衣服颜色搭配得很好,画得很棒。”得到赞扬的馨馨如释重负,一会儿就投入到别的活动中去了。而我陷入了思考,孩子虽然已经记不得妈妈的面容了,但她心里一定非常渴望母爱,她心中的空缺我可以去填补吗?还没有为人母的我对自己信心不足,何况馨馨是一个那样懂得把忧愁藏在内心深处的小女孩。但我深知此时幼儿园的环境对她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能为她织起一张抚平她心灵创伤的网,那么她在以后成长的道路上就能走得顺利一些。因此我决定尝试。

我有意识地观察其他孩子的母亲对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此后,我每天用微笑和拥抱迎接她的到来,离园时,亲手把她交到保姆手中,然后给她一个亲吻和一串叮嘱;平时,我们也会像母女一样互相有个小小秘密,开个玩笑;我会关心她不在我身边的时候遇到过或做过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在恰当的时候给她一个小礼物或纪念品,在游戏中让她称呼我为厉妈妈……渐渐地,在保姆的口中得知,她在家中时常讲起我和她的故事,她口中称呼的“厉妈妈”也变成了“妈妈”。她的笑容变得灿烂了,与同伴的交流也更加积极了。

此时的我依然认为母爱不可替代。但我希望我的关爱能像一缕阳光照进她的心房,让她多些温暖,多些快乐,多些自信,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三

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可能都感觉到有些孩子愿意大喊大叫,刚刚告诉完不要大喊大叫一会儿孩子又忘记了,依然如故。这是怎么回事呢?

对于孩子自己,说话音量过大,一会损坏喉咙,影响声带的发育;二会给人留下不礼貌、没教养的印象。即便是一句简单的“你好!”,不同的音量,不同的语气,都将产生不同的效果。谁又愿意听到那刺耳的问候呢?

如果在幼儿园或者是某个集体,若是天天生活在嘈杂的环境中,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听觉,更加会影响他们的情绪以及注意力。有研究表明,一个人若是经常生活在嘈杂的环境中,易形成焦虑、烦躁不安的情绪。孩子的天性原本是无忧无虑、轻松自由的,可是却过早地感染焦虑,那是对孩子多大的摧残啊!

那么,孩子为何会大嗓门地说话呢?天生这样吗?遗传的因素固然有,家庭的成长环境因素固然有,但更多的是受幼儿园或学校环境的影响。有时,几个孩子在共同讨论一个话题,大家都有很强的表现欲,都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于是争先恐后,互不相让,你一言我一语。而这时候,有的孩子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往往会采用大声嚷嚷的方法,以为只要自己大声地喊,就能超过别人的声音,就能被大家所听到。你的声音这么大,我的声音比你还要大。这样就造成了“一浪高一浪”的现象。

如果孩子产生这种现象,作为老师其实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活动中、课堂上,如果教师忽视某些孩子的存在,无视他们的反应,无视他们的心理,更无视他们的语言。其实在某个角落里,有一双充满期望的眼睛正在看着你。就因为老师的忽视,而使他失去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剥夺了他表达的权利。这个时候,那些表现欲强烈的孩子往往会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喊出来。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引起老师的注意,才会让大家听到自己的声音。而有些老师,为了维护自己的“主导”地位,为了维持“你是学生,我是老师”的关系,则会用更高分贝的音量来压倒孩子,稳定局面,觉得只有这样做才不失老师的尊严。久而久之,这一切都将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孩子的声音越大,老师也就越想压过他们。而老师的声音越大,孩子也会试图用更大的音量来引起老师的注意。

亲爱的教师们,希望你们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在注视着你,你的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孩子效仿的对象。

蒙台梭利教学法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能走过那么多年 ,还能有如此众多的追随者、推崇者,自然有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学习。针对以上所提到的现象,我觉得“蒙氏”教育给每个接触过它的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静”和教师很少用语言只用眼神。孩子各得其所而又各得其乐,他们自由,但不会影响同伴,他们活动,但又井然有序、有条不紊,丝毫没有喧哗的场面。如果有交谈都是轻轻的、“温柔”的。当然,我们不能盲目推崇任何一种教育方法,但是“蒙氏”所营造的这样一种氛围,是不是值得我们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孩子就能做到这样?是天生的?不是!孩子的天性都一样。那么,既然孩子的差别不是主要问题,那幼儿园及教师的方法就值得探讨了。我们认为,教师的职责并不在于教导孩子,而是为孩子准备一个丰裕而不受干扰的学习环境。假若教师、师生之间的交谈都是轻轻的、温柔的,那么,我们的孩子还能大声喊叫吗?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一:调整心态,快乐教学 篇四

每个幼儿园都有那么几个特别调皮的孩子,他们总让老师们头疼不已。前些天,在园里看到老师正在批评那几个调皮的孩子,不由得想到,我们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每天面对三四十个孩子,上半天课下来,再遇上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难免会生气、会动怒,经常口干舌燥。老师的嘴巴一停下,他们就不约而同的吵起来了,很难安静下来。他们不是与老师过不去,而是因为孩子的年龄特点,身心特点,自制力差,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和言语。而且现在的教育,安全放在第一位,就像一条高压线,谁也碰不得,特别幼儿园孩子年龄小,更易发生意外。因此我们更要小心谨慎,不能有半点马虎。

很多人都觉得当一名幼儿教师是很轻松、很快乐的事情,不过,其实在教学活动中,既有快乐,又有很多的无奈。但我要说的是,既然我们选择了幼师这个职业,我们就要调整心态做一个快乐的、称职的、孩子喜欢的幼儿园老师。

没错,同样是幼儿老师,有的就每天都是笑呵呵的,有的却整天愁眉苦脸,怒目而视,但这都是取决于心态的。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如果有足够的爱心,就能做到热爱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工作。我们不妨以轻松的态度对待工作,用自己喜欢的教学风格进行教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去研究,写真实情感的教育随笔,享受孩子的纯真,享受家长的信任,享受领导的期望,在忙碌的工作中体验快乐。

我常常想,有的时候,向孩子一样,保持一份好奇心,对什么事情都有一份探索精神,这会促使我们更主动、自觉地吸收新信息;会使学习成为源自内心的需要而不是外在的强求;会使我们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主动适应环境,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寻求新的发展;会使我们越发接近孩子的心灵,在工作中不断焕发新的动力,永远拥有一颗年轻的心,给自己的心灵留一片空间。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五

在现代教育模式里,教师的角色定位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在幼儿教育中更是如此,如果缺少了老师与幼儿的互动是无法想象的。

孩子年龄虽小,但他的心里可装了好多事情,比如:

这个老师我喜欢,因为她天天都对我笑,还和我拉手;?这个老师,我有一点不喜欢,有一次我想抱她,可是我都够不着她;?我希望老师能和我们一起做游戏。

看来老师与幼儿之间的有效互动这么重要,那么,改变从今天开始:

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更能增进与幼儿的互动,其实,就是让孩子更喜欢你。

1.幼儿心声的倾听者:以微笑和耐心倾听幼儿的需要、想法、问题和建议,并给予适时的积极的反馈。

2.幼儿行为的观察者和分析者:以观察家的态度,悉心观察并领悟幼儿的言行,分析了解其普遍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3.良好环境的创造者:创设健康、丰富的物质环境,营造愉快、宽松的精神氛围。

4.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引导鼓励他们和教师、同伴进行平等的自由的交往。

5.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和指导者: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和现有的水平以及教育目标的要求来制定教育计划、选择和调整教育内容,并适时地把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的问题生成为课程内容,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地富有个性地发展。

创设愉快、宽松、丰富的环境,营造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的氛围和条件。

孩子年龄越小越需要情感上的抚慰和关心,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之后,更多地关注幼儿的情绪、情感和需要;做孩子们的大朋友。

1.微笑的老师记得我走上幼儿园工作岗位时接手的是新小班的幼儿,和幼儿第一次见面,这时,我想用微笑来赢得孩子的好感。

果然入园的第一天就有许多小朋友愿意让我牵着手走到教室,尽管他们的脸上还挂着泪珠儿,但我感觉到他们愿意接受我。就这样,我用微笑度过了最艰难的“非常时期”。

2.“伙伴”老师“微笑”给孩子带来了温暖、亲切。而伙伴老师能促使幼儿真正地喜欢并主动地参与学习。

记得在一开始的教学活动中小朋友玩完玩具,我叫了半天没有人愿意收玩具,当时我真不知道怎么办,后来,有一位老教师的行动启示了我。她当时是这样做的,她说:“哎,满地都是玩具,谁来和老师一起收玩具呀?”

话音刚落,孩子们一个比一个能干,一会就收拾整齐了。看来友善的伙伴的魅力很大,要比发号施令效果好。

3.能干的老师幼儿的生活学习更多时候是在游戏中开展的,他们需要许许多多有趣的活动内容。

这样就需要老师有一双能干的双手,为幼儿设计、制作玩具。这样才能使活动有序的开展下去。

我记得有一次小朋友在玩做饭的小游戏,当时准备的材料不多小朋友玩的兴趣不足,我见到这种情况后,主动参与活动中来,并和小朋友一起制作了很多厨房小玩具。

他们见到这些玩具可高兴了,都很开心。游戏又开展下去了。这次活动既开展的顺利,孩子的创造思维又得到了发展。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六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教学工作中,常会听到某某小朋友打我了,某某小朋友抢我玩具了等等的现象。当孩子们之间发生这些现象时,我认为我们老师要善于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之间争吵是常有的事。一般来说,只要吵架没有危险,我们不必乱加干预,随孩子们自己去。孩子们吵架,其实并不是坏事。它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也是孩子自我教育的有力手段。因为在争吵、打架的过程中,孩子有一个认识自我的问题,期间各自还要申辩自己的主张,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孩子自我教育的有力手段,也是相互间的一次体力与能力、智力的“较量”。当然在必需时,我们可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干预”,指导孩子解决矛盾,恢复友谊。

如果孩子确实受到了委屈,不要立即“兴师问罪”。因为这样做,对孩子并无益处。正确的做法是,应先调查一下孩子受委屈的原因和过程。如果是孩子先惹怒另一位孩子,因而另一方才还手,那就要首先指出这位孩子开始时的过错,并要他向另外的孩子道歉,然后再指出“还手不对”的错误。这样矛盾就能得到妥善解决。

幼儿园是孩子迈向社会的第一步,接下来他们马上就要进入小学,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适应集体生活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孩子今后的心理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师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通过一些实例正确引导、教育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要学会谦让、等待、要有耐心,教育他们在与小伙伴有矛盾时应讲道理,要学会尊重别人。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 篇七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因此,我们幼儿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八个一活动,它是一种个别化、开放式、自主性的活动。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去选择玩具。如:跳绳、皮球、报纸、毛线等。

你瞧,营里镇朝阳幼儿园的孩子们在户外活动中正高兴地玩着自己喜爱的玩具,脸上都洋溢着活动带来的喜悦。一个个皮球好象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在孩子们手中跳动自如,一跟跟跳绳如同蝴蝶一样在空中旋转飞舞,一个个圆圈在孩子们的腰间、手腕和腿上来回转动,孩子们真了不起!

丰富多彩的八个一活动,不仅能给幼儿带来自信和快乐,还能锻炼孩子的交往能力。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三:孩子们的阅读活动 篇八

“这是我妈妈新给我买的书,你可别弄坏了。”恬恬一边提醒,一边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书拿给蔡善。“我知道了,我会小心的。”蔡善一边回应着恬恬,一边迫不及待地打开书看了起来。

这是一本童话故事汇编,蔡善打开书看到第一个故事是《三只小猪》,就一边看一遍讲述了起来。

在听了一遍蔡善讲述的故事后,我对他说:“等等你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好吗?”蔡善看看我,不说话,似乎有点害怕自己讲不好,因为在他的脸上我看到了不自信的神情。“你讲的很好地,我刚才听你讲的故事非常棒,一会儿你就像刚才那样讲给大家听,要是讲不下去了,我会提醒你的,你放心吧。”我鼓励起孩子来。蔡善又想了一会儿,终于答应了。

我把孩子们都召集起来,一起来听蔡善讲述《三只小猪》的故事。

“从前,有三只小猪,有一天妈妈叫他们自己去盖房子……”蔡善讲起了故事,刚开始的时候声音很轻,眼睛也一直盯着书,只是偶尔会看大家一下,我和孩子们坐在一起,一边听故事一边为蔡善翘起大拇指,鼓励他。渐渐地,蔡善讲述故事的声音越来越响,眼睛也不看书本,动作也慢慢丰富起来了。

一个故事讲完,孩子们都为他送上热烈地掌声。“再讲一个,再讲一个”的呼声也同时响起,蔡善备受鼓舞,又为大家讲了一个《小猫钓鱼》的故事。

其实《三只小猪》的故事大家都听过无数遍了,可就是从来没有一个孩子可以站出来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给大家听,今天我在自由活动中听到蔡善的讲述后,为他搭建了展示的平台,我的鼓励帮孩子树立了自信,也让孩子们知道原来我们中间也有那么棒的小朋友,会把自己知道的故事告诉大家,下次我也要来试试。

在今天的活动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商量,以后每天中午的休息时间就让大家轮流来讲故事,看看哪个小朋友讲的故事最好,我们一起来评选“讲故事能手”,我们的决定也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相信孩子们在经过一次次的锻炼后,自信心、语言表达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发展的,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九

小斌的爸爸要去新疆工作了,临行前满怀心事地找到我:“郭老师,孩子平时在家特别能喝水,可在幼儿园喝得很少,回到家就使劲喝,我们让他自己跟老师说要喝水,可这孩子性格内向。这不,只好我自己跟您说了,麻烦老师操心了!”小斌平时少言寡语,在我的印象里,他基本上是和其他的孩子一起排队接水喝的,倒没有发现他有这么大的“水量”。看着家长一脸的愁云,我由衷地说:“您放心吧,我们老师一定会尽心照顾好小斌的!”

听完小斌爸爸的话,我自责没有做好小斌的家园沟通工作,竟不知小斌在喝水方面的特殊需求,深感平时疏忽了对小斌的关注。我蹲下身子,抚摩着小斌的头说:“小斌,你知道吗,人如果体内缺水会有生命危险的。你在家真好,能主动地喝水,你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在感谢你呢!在幼儿园喝水为什么不能像在家里一样呢?”他看着我,欲言又止,重又低下了头。我趁势微笑着把他揽在怀里:“小斌,老师像妈妈,没关系,老师妈妈想知道呢!”

“我不敢。”小斌低着头小声断续地说。

“为什么?”

小斌又不语了。

“幼儿园就是家啊,老师不是说了吗,你们有两个家,一个小家,有爸爸、妈妈和小斌,还有一个大家,就是我们小一班啊!”

“我怕。”小斌低着头,声音小到我几乎听不见。

就是这两句小到几乎听不见的话,使我意识到小斌对我和我们这个班级还没有产生认同感和接纳感,还不能融人到这个集体。幼儿园的一切对他来说是陌生的,他的心扉是闭着的,这样怎么能让他在幼儿园喝水像在家里一样无拘无束呢?

“小斌,老师不知道你特别喜欢喝水,老师做得不够好,对不起。以后喝水时多接些,想喝就去接,如果遇到上课时间,只要悄悄地,不影响小朋友就行,老师不会说你的,不用怕。”小斌怯怯地看着我,腼腆地点点头。

“那咱们拉勾!”

我知道,引导小斌这样内向的孩子,不能单靠我一两句特别关照的话,更需要在我们的接触中,在每一个细微处来体现,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

以后的日子里,我有意识关注、关怀小斌,帮他系鞋带,看他有没有露肚皮,和他说话语气缓慢、面带微笑、轻声细语,并力图做到蹲下身子以达到和他平视;拉着他的小手和小朋友一起游戏;创造条件引导性格活泼、能力强的同伴主动带他一起玩;时时用平和友善的目光关注他,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抿嘴、一个俏皮的扮相……我和小斌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拉近。

私下里,我和小斌有个约定:如果每次多接些水,喝完后就能得到一个小吸管,一天当中如果集到五个以上的小吸管,到离园时就能得到老师为他用纸折的小动物。渐渐地,小斌得到的吸管多了,但大多是在我主动提示下才得到的。要让小斌做到按自己的需求喝水,使“要他喝”变为“我要喝”,还差那么一点点儿。我的期望是那样的迫切,但又深知不能心急,尤其像小斌这样内向的孩子,如果在他面前稍微露出那么一丁点儿的急噪、不耐烦,触动他敏感的内心,那我就会前功尽弃。为了尽量不打扰其他幼儿,也为了避免接水时引起同伴的关注让敏感的小斌感到不自在,我把小斌的座位排在了离水桶最近的位置。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我在一天天地努力,也在一天天耐心地等待。有一天在区角游戏中,我发现,小斌朝热水桶看了几眼之后又有些犹豫地朝我看,我知道他想喝水了。我庆幸自己捕捉到了这一时机,我的嘴立马向上抿起、眼睛一眯、微微点头,以示鼓励,然后目光似离非离。只见他忐忑地离开坐位、胆怯地拿起水杯、接水、喝水、悄悄回到坐位。小斌终于迈出了质的一步,虽说这一步带着些许谨慎,但我相信有了这质的一步,一定会有第二步、第三步……此时的我内心是那样的激动与欣慰,他认同了和他朝夕相处的老师、认同了自己的班级,我多日来努力营造的和谐、温馨、安全、接纳的班级氛围使他紧闭的心扉敞开了。

在后来的日子里,小斌确实能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喝水了。更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小斌较以前活泼了,课堂问答的时候也能看到他高举的小手,有时还会向我“报告”情况了。

一件喝水的小事,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意义:幼儿园是孩子们的小社会,为他们创设一个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激活他们的个性,释放他们的天性,就可以为他们未来走向大社会培养健康独立的人格。这是幼儿教师的天职!

编辑:cicy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面这9篇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就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