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得越多,懂得越多,想得越多,领悟得就越多,就像滴水一样,一滴水或许很快就会被太阳蒸发,但如果滴水不停的滴,就会变成一个水沟,越来越多,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初一政治,快回答整理分享了8篇初一政治教案。
初一政治教案 篇一
学习目标
1、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2、主动锻炼个性品质,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磨砺意志的方法。
2、学习难点:挫折的作用。坚强意志的作用三
一、自主学习:
1、挫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挫折的作用有哪些?
3、战胜挫折的方法有哪些?
4坚强意志对实现人生目标的作用有哪些?
5、坚强意志品质的表现有哪些?
6、如何磨砺坚强的意志?
二、合作研讨:
辨析题:
挫折只会使我们产生忧愁、不安的心理。
三、课堂展示
1、学生合作研讨完成后,即可把研讨成果分组进行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四、总结归纳拓展提升
请同学们总结本课时所学内容,相互点评。
五、达标检测
1、对挫折正确的态度是:
A挫折是一种灾难,只能听任摆布
B挫折是人生的常事我们应该在与挫折的搏击中成长
C挫折专降临倒霉人的头上
D自认倒霉,一蹶不振
2、杨利伟是我们的航天英雄,20xx年,他的妻子得了重病,需要人照顾,但作为一名航天员,他并没有因此停止训练,这说明:
A杨利伟的人生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B不照顾生病的妻子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C他的成功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
D航天员没有丰富的感情
3、“困难只能吓倒懦夫和懒汉,而胜利永远属于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人”。茅以升这句话说明了:
A困难和挫折是难免的B茅以升很喜欢困难和挫折
C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才会取得胜利D挫折是懦夫和懒汉经常遇到的
4.列夫托尔斯泰说:“人要有生活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这段话告诉我们()
A.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必须制定正确的目标
B.目标就是制定出自己在某一阶段磨练意志的计划
C.每一个目标都要从一分钟计划开始
D.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5.北宋的范仲淹,小时候家境贫寒,体弱多病,但为了实现自己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好几年都过着“断斋画粥”的生活,忍受别人不堪忍受的苦难,发奋攻读,终于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这充分说明()
①苦难是培养坚强意识的磨刀石②离开了困难,就无法培养坚强的意志③坚强的意志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条件④坚强的意志时常表现在与困难进行斗争的过程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说明坚强的意志需要磨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
①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②善于管理自己,制定明确的行动计划,并坚持执行③树立明确目标,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④决不做虽有意义但自己不感兴趣的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材料:一位著名的体操教练到一所业余体校去选拔队员,他觉得那里的孩子身体条件都很好,在技术也各有特长,实在不分上下。于是这位教练二话没说,当即要求孩子们排成一排,靠墙倒立,而他却走到几十米之外跟别人聊天去了。时间一分钟,一分钟的过去了……
(1)请把故事继续编下去。
(2)教练是出这一招的意图是什么?
(3)教练要选出什么样的队员?
(4)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六、学习反思
同学们可以把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写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初一政治教案 篇二
一、学习目标
了解自尊的含义和表现,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懂得知耻是自尊的表现;初步学会全面分析自己、评价自己,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自身存在的缺点,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通过学习不断尝试体验自尊带来的快乐,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过程中体验被尊重的快乐。
二、知识网络
三、学法点拨
本课包括“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三框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与活动,体验和感悟什么是自尊,进而分析自尊的表现,明白自尊与尊重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彼此尊重,从而培养自己的自尊心。
第一框“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主要阐述人的自尊,以及自尊与知耻、自尊与虚荣的关系。学习时,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尊的含义、表现和意义。其次,要认识到自尊、受人尊重和尊重他人都是快乐的,做人不能没有自尊。再次,要懂得自尊就必须知耻,必须克服虚荣心理。最后,要认识到,自尊的关键是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并将缺点转换成优点。
第二框“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主要讲述我们的自尊是在许多人的呵护与激励下形成的,我们当然有责任去关注和维护他人的自尊,尊重他人、学习他人是自我完善的需要。学习时,要着重掌握尊重他人就是关注他人的尊严,要善待对方,更要注意不做有损他人的事情;要借助他人来更好地认识自己,同时严格要求自己,敞开心扉,虚心学习,大胆尝试,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做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人。
第三框“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主要讲述尊重是相互的。学习时,重点领会维护人格对维护自尊最重要;要学习自尊者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保持适度的自尊,既要及时回击恶意又不能过于敏感;要学会尊重他人,善于欣赏、接纳他人,不做损害他人人格的事情。
初一政治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和友谊。
2.了解正确处理我与他人、我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
3.学会运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
[过程]
1.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2.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男女生之间在生理、、性格等多方面的差异,引导学人之长,完善自我,树立良好青春形象。
2.针对青春期学生容易遇到的种种困惑,探讨男女生交往的恰当方式,使学生懂得男女生交往的基本言行规范。
3.在正确理解异性交往的基础上,对有关社会问题进行分析辨别,对国际社会异性交往的常识有所认识,帮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世界。
二、教学重点难点
走出困惑是难点之一;交往有度是难点之二;
交往导航是重点。
三、知识体系
第一框认识差异展示风采
1.男女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哪些方面?
男女之间由于生理、心理、成长环境及社会角色的不同,在特点、体力、爱好、个性特点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
2.正确认识和对待男女差异和特点有何意义?
正确认识和对待男女差异和特点,有利于个性的完善和发展,对于人的全面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3.男女同学应怎样树立向上的青春形象?
应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并且相互,共同成长,树立健康向上的青春形象。
第二框交往有度纯化友谊
1.男女同学之间为什么要交往?
异性交往是我们在社会中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人类社会原本就是男女两性的集合体。如果没有异性交往就抹杀了人类社会的七彩阳光。对生而言,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不仅有利于学习进步,优势互补,提高,而且也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使性格更为豁达开朗,情感体验更为丰富,意志也更为坚强。
2.男女同学之间交往的恰当方式是怎样的?
第一、落落大方,掌握分寸。男同学要充分尊重女同学,要讲文明;女同学也要尊重男同学,要自重自爱。第二,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男同学要豁达大度,关心和帮助女同学,主动把危险和困难留给自己;女同学要端庄大方,也要关心和帮助男同学,承担应尽的责任。第三,我们更要提倡男女同学之间的群体交往。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亲近自然,了解社会,感悟生活,共同走过美好的花季。
四、教学方法
阅读讨论法、情境教学法、亲身体验法
五、课时安排:3课时
六、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查阅关于男女差异的有关材料,查找一些男女差别的图片、文字,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2.课前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异性交往的调查,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对异性交往的真实的想法和认识。如编制一些测,了解男女生交往的基本情况:
①除了同桌之外,我从来没有与异性同学说过话是否
②我讨厌和异性同学在一起是否
③我对异性充满着好奇,比较注意异性,也很希望与异性交流是否
④我与异性说话很自然,也很开心是否
⑤我喜欢单独与异性说话是否
⑥我很喜欢某个异性同学,但无法说出口是否
⑦我很讨厌异性同学,异性同学很烦人的是否
3.准备好一些背景音乐,如《童年》、《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等,也可以找一些精美雅致的图画,让学生能够在一个比较轻松的环境中探讨异性交往的问题。
第1课时认识差异展示风采
导入新课
活动内容:猜猜看活动
1.猜一猜,这人是男生还是女生?
喜欢折千纸鹤等;
在下课时,总能看到手舞足蹈的身影;
在教师批评后很容易抛置于脑后;
看到蟑螂,立刻就尖叫起来;
总是喜欢与朋友在一起聊关于自己的事情;
讨厌逛街;
出去旅游时,总是要带上大包小包;
放学后总是喜欢在运动场踢足球;
2.为什么我们的答案会那么一致?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此人的性别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发现男女在性别上的特质。为了解男女差异打下基础。这一活动可采取抢答的形式,活跃气氛,为新课教学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
教师小结:男性与女性在穿着打扮、言行举止、行为习惯等方面都会因社会的要求而有所不同,这就是所谓的男女有别。
了解性别特点
一、男女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哪些方面?(板书)
活动内容:“趣味男女差异浅析”见资料包
讨论:(1)说出甲和乙的性别,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概括男女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男女在性别上的特质,导致了智力特点、体力、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使学生确立性别意识和了解自己在智力特点、体力、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方面的特点。但教学中应注意,男女在智力特点、体力、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方面的特点是一般的表现,在个体上有着差别,如智力上一般男性逻辑能力强,善于综合,女性形象能力强,善于分析。但有些女性逻辑能力强,如从事科研的女性;有些男性形象强,如从事美术的男性。因此,男女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是绝对的。应避免教学导致学生在性别差异上的绝对化,而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小结:男女之间由于生理、心理、成长环境及社会角色的不同,在智力特点、体力、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板书)
树立青春形象
活动内容1:对面的女孩(男孩)看过来
“我是男生,我。”
“我是女生,我。”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让男女生进一步了解性别差异,增强性别意识。男生和女生各自站在自己性别的立场上,轮流自由发言,讲述自己的性别优势,做适当的记录。
活动内容2:最让我们欣赏的女生(男生)
我最欣赏的女生是。
我最欣赏的男生是。
注意事项: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黑板上做适当的记录。
教师小结:虽然刚才同学们用的词汇不完全相同,但总体看,男生勇敢、坚强、富有责任感……;女生温柔、细腻、善于关心他人……。是男生、女生共同组成了我们七彩的校园。人们眼中优秀的少男少女是什么样的?《少男少女》杂志在全国做了60000份调查问卷,让我们来看看跟我们的结果是否一致。
出示统计结果:(见资料包“我喜欢的少男少女形象”)
活动内容3:讨论
二、男女同学应怎样树立健康向上的青春形象?(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使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性别差异,增强性别意识,增进男女生间的沟通,培养与异性同学积极交往的态度。从而为理解异性交往的积极意义打下基础。
教师小结:应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并且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树立健康向上的青春形象。
过渡:了解男女性别的差异,目的是为了不断地完善自我。
活动内容:自我诊断
请学生从性别特征的角度进行自我诊断,完成表格。
项目理想的我架起彩虹
仪表
举止
谈吐
学识
能力
性格
气质
职业
……
注意:(1)理想中的我是怎么样的?(从表格中所列项目去描绘,也可拓展)
(2)架起彩虹:分析“现实中的我和理想中的我”之间的差距,并进行适当调节。引导学生通过自助或互助的方式寻找改变的途径,去实现理想中的我。
特别要注意的是学生可能提出外貌方面的要求,如整容。应当承认,整容已逐渐被社会认可。我认为学生提出这种愿望时,不要去简单地否定;应该加以引导,使学生明白外貌并不是决定一个人的主要方面复习方法,这方面可举一些特例来说明:如姚明、潘长江等。
三、正确认识和对待男女差异和特点有何意义?(板书)
活动内容:讨论
通过本课的学习,请你谈谈正确认识和对待男女差异和特点有何意义?
初一政治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发展地认识自己,从而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用发展的全面的观点认识自己。
三、教学难点:正确的认识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
四、学生分析:
随着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学生对自我的关注极为迫切,对认识自我极为赶兴趣,但如何正确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从而发展自己又显得无能为力,往往受到同龄人的影响而产生错误的看法,以至于不能很好的处理和把握好真正的自我。所以教师需要恰当的引导,使他们逐步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认识自我。
五、教学媒体:多媒体
六、教学方法: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
一、日新又新我常新(板书)
(一)自我新认识(板书)
也许很多同学会说,世上最了解自己的莫过于自己,我当然认识自己了。但事实是否如此呢?文学家苏轼写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认识自己有时比认识别人可能更要困难。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呢?
1、要全面认识自己。(板书)
学生活动:联系教材上的事例及电影《巴黎圣母院》片段,进行如下讨论:
你判断一个人“美”的标准是什么?
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有什么联系吗?
通过讨论,总结出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
每个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学生活动:填表
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但同时,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当然,我们不必为此沮丧,也不必为此沾沾自喜。同学们可以看看下面两个故事,体会一下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优缺点。
投影:《孔雀和朱娜》、《橄榄树和无花果》的故事,引出:
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板书)
故事:《白纸黑点与黑纸白点》
学生讨论(略)
总结出:每个人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自身的优点、缺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二)认识自我的途径(板书)
学生活动:先分组活动,各组由一名同学负责,每位同学先将前面填过的优点缺点表格展示给大家,其他同学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意见。每位同学对比自己眼中的“我”和别人眼中的“我”有何不同。然后各组将结果在全班内交流,再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通过此活动,让学生了解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
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2、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3、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每位同学记录活动结果,全面认识自己。并以此为参考,经常自我检查,努力保持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不断更新和完善自我。请记住,认识自我,你就是一座金矿,拥有自信、自主、自爱,你就一定能够在自己的人生中展出现应有的风采。
小结
诗朗诵《我就是我》
初一政治教案 篇五
第二课 把握学习新节奏
第一框 学习新天地
北京理工大学附中:黄悦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对初中新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任务有基本的认识,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通过同学间彼此交流学习心得,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好的适应老师的教学和初中的学习生活。
【重点和难点】
通过交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
让学生总结开学2周来,自己的学习心得,准备课上交流。搜集科学的学习方法。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教师:开学两周了,你们是否适应了中学的生活呢?(请同学们谈感受)
学生:学生可以谈自己的一些真实感受,比如对学校的、同学的、集体的等等。
从学生的谈话中总结:中学生活丰富多彩,我们在感受到中学生活的快乐中也不免会有一些疑惑,特别是刚才一些同学谈到学习生活中与小学比起来有很大不同,有时让我们很不适应,如何来解决这些来自学习上的问题呢?让我们进入今天的话题——“学海任我游”
板书——“学海任我游”
有人说学习是枯燥的,有人说学习是让人愉悦的。学习的甘甜正是来自于我们面对困难,不断解惑后的喜悦。下面我们分成小组,把大家在学习中遇到的烦恼写出来。
活动:“烦恼大本营”
要求:每四人分成一个小组
内容:将进入中学后学习上的烦恼写出来,归类。
让班长或者课代表写在黑板上。
学生的烦恼主要有:1. 自己努力了,成绩没提高;
2. 学习时间,精力集中不起来;
3. 课上听懂了,可作业不会做。
4. 不知道怎样记笔记;
5. 英语单词记不住。……
总结学生的问题:1. 不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
2. 不懂得科学的学习方法
3.学习效率低……
教师:遇到这么多烦恼,如果不解决,会影响我们以后的学习。我们该怎么办呢?我想我们班中一定有很多同学有好的办法。让我们听听他们的建议吧。
活动:学习加油站
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解答刚才大家的困惑。可针对具体问题,比如如何记住单词,怎么学好数学等,也可以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
关于记忆:奇妙的记忆术
学生谈自己如何记忆的,一个学生介绍“爱宾浩斯 ”遗忘曲线,一个学生谈自己整理的有关记忆的方法。
内容如下:
下面是有关记忆的一些方法,供同学们参考使用。
1. 给自己规定记忆的任务,明确记忆的目标,提出记忆的要求,这是有意记忆的首要条件。认为“书上一切都有,何必去记”,当然什么也不会有意识地记住; “一切都很重要,一切都要记住”,实际上做不到,全是重点等于没有重点,也失去了记忆的目标; “一次不可能记住,以后慢慢会记住的”,总把希望寄托在以后,眼下的时间却放弃了,以后也是一句空话。提出了记忆任务,就要不折不扣地坚决完成。
初一政治教案 篇六
教材分析
本框选自七年级下册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中的第一框,本课依据的课标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学法用法”内容。本框先讲述了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必要性,然后分别介绍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主要内容,以体现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无限关怀,体现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为第二框起到奠基作用。
学情分析
作为未成年人,初中生属于弱势群体,在现实社会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时有发生,当这些侵害事件发生后,许多初中生不懂得自己可以获得保护,或者不懂得如何保护,在他们的权益遭到侵犯时,应该让他们知道如何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而未成年人保护法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有力武器。让学生了解这些基本内容,有助于学生维护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合法权益,进行自我保护。
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有关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2、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正确判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现象和行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确在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方面,家庭、学校、国家和社会、司法部门分别应该履行的法律义务。
2、教学难点
在生活中如何运用这四个保护,与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
教学方法
本课以“蓝极速”网吧纵火案这一典型案例为主线贯穿整堂课,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结合教材,探究案例,分析出对未成年人的四种特殊保护,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图片,引出法律这一主题。在这一天人们为什么会开展这些活动,因为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有着极其特殊的作用?请大家说出法律的作用?大家说的很好,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为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国家专门制定了特殊的法律,给予我们特殊的爱。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八课第一框《特殊的保护 特殊的爱》(板书)
二、层层推进,分析教材
教师提问:1、特殊保护的对象是谁?──未成年人(板书)
2、国家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P103国家需要和自身需要)
3、国家通过制定哪些专门的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
4、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设置了几道防线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板书)
教师:说的很好,国家正是用这四道特殊的防线,保护我们健康成长,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当这些侵害事件发生后,许多未成年人不知道自己可以获得保护,或者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更有甚者,把自己从受害者变成了施害者,让我们走进一个真实的案例。
三、案例分析,探究学习
播放视频──震惊全国的蓝极速网吧纵火案
教师:在我们为失去的生命痛心时,让我震惊的是制造这起案件的是4个未成年人,他们是如何走到一起?又是如何走向犯罪的呢?让我们看一系列报道,揭开蓝极速网吧纵火案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1、报道一──引出家庭保护
报道一:小军(化名)──纵火少年犯之一,年仅14岁。在他不满1岁时,父母离异。当时,法院将他判归父亲抚养,但由于父亲阻拦,小军再没见过母亲。之后父亲对他不管不问,还经常打他。他的手掌经常肿得“跟馒头似的”,至今,手上还留有痕迹。1997年,父亲又开始吸毒,被劳教一年半,听到这个消息的小军只是默默流泪,自认倒霉。对于家庭教育问题,小军爷爷表示:“家长对孩子没有尽到责任”。
请思考:
①小军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看报道一,你认为原因是什么?如何体现?
②小军爷爷说:“家长对孩子没有尽到责任。”家长应对孩子尽怎样的责任?引出家庭保护的含义(注意联系小军的父母没有做到)和作用,其中说完第一层作用后,请学生举例在家庭生活中,可能出现哪些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家长施压、随意打骂、辍学务工、虐待遗弃、歧视残疾、溺婴、弃婴等。)第二层:教师出示漫画《如此学习》和《劣父教子》。问这样的环境适宜未成年人成长吗?接着出示漫画《学校大扫除》和《跑官》,问这样的做法是否符合家庭保护的有关规定?让学生明确过度的溺爱也是一种侵害。
过渡语:家庭是我们未成年人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性格、道德品质、都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我们有权享受家庭的保护。当我们遭受家庭侵害时,应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应该像小军一样,只是默默流泪,自认倒霉。对我们来说最基本的家庭保护防线,在小军面前第一个被冲跨了,让我们继续看报道二探究案例。
2、报道二──引出学校保护
报道二:新学期开学了,小军每天准时离开家,晚上很晚回来。但爷爷还是产生怀疑,因为他从来不拿书包,书也没翻过。一天,爷爷委托邻居找到学校,才知道,这学期开学,老师根本没有见过他。老师说:“家长干什么吃的,孩子上没上学不知道?” 小军爷爷听到这些话的第一反应是:校长、老师干什么吃的?缺一个学生难道不知道,孩子不上学也不问问原因,也不及时告诉我们,把责任都推给家长?小军曾说:“派出所到学校找过我后,老师就对我很冷淡,同学都挤兑我,我不愿意上学了。” 之后在学校里再也找不到小军的身影了。
请思考:
①在这则案例中,小军走上犯罪道路原因除了和家庭有关外,还和什么有关?为什么?
②学校应该怎样做呢?
让学生找出学校保护的含义、作用和内容;接着让学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学校为发展教育学生身心,是如何做的?(运动会、艺术节、楼道安装照明灯、设立心理咨询室等)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学校对我们的保护;然后出示反面案例──丰镇二中特大学生伤亡事故,理解出这一事件,违背了学校保护中关于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保障的规定。
过渡语:除了家庭之外,跟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地方就是学校!如果学校教育不当,对未成年人保护不够,也会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受阻。就像案例中的小军一样,他的第二道保护防线也被冲跨了,让我们继续寻找原因。
3、报道三──引出社会保护
报道三:小军居住的小区,有很多网吧,上面贴着“未成年人禁止入内” 。每次,爷爷找小军,网吧都不让进,说“这里没有未成年人”,可碰到小军时,他却说:“我在里面呆了一天一夜”。
请思考:
①在这则案例中,小军走上犯罪道路又和社会有怎样的关系?(社会疏于对网吧的监管)
②社会上还存在哪些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让学生举例说明(招童工,游戏室、网吧、营业性舞厅向未成年人开放,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有淫秽暴力内容的书刊、音像制品等。)
③社会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方面应如何做?引出社会保护的含义和内容。(有用资料:2008年起全国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全国所有电视台在黄金时段不得播放渲染凶杀暴力的影视剧等)
过渡语:未成年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而社会环境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都对他们的成长带来影响,未成年人各方面都不成熟,如果缺乏社会保护,就难以避免会在社会环境中受到伤害,案例中的小军没有得到一定的社会保护,当然他自己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才走入了犯罪的深渊。案件发生后,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让我们再来看看后续报道。
4、报道4──引出司法保护
报道四:“蓝极速”网吧纵火案,前天在北京审理,与以往的审理程序不同的是,这起案件的审理程序是不公开的,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蓝极速网吧”纵火案作出判决,四名少年犯均受到了法律的惩罚,其中小力(男,13岁)因不满14周岁,本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未追究刑事责任,被收容所教养。
请思考:
①从这则报道中,可以看出对小军实行了什么方面的保护?引出司法保护,让学生说出司法保护的含义和内容。
②事后,通过对其他3名犯罪少年的调查,发现他们的成长过程有惊人的相似,蓝极速网吧纵火案告一段落,同学们,你们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呢?(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司法都应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另外作为未成年人自身也要加强自我保护。)
四、热点结合,拓展延伸
我们的学习告一段落,让我们把目光放远些,现在,全中国人民都在关心同一件事,是什么?天灾无情人有情,在汶川地震发生时,灾区与我们一样的未成年人也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保护,让我们结合今天所学知识,分析一下,他们所受到的保护。
五、结束语
同学们,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较为普遍。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青少年可以获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的保护,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了一把保护伞,给予我们特殊的爱,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初一政治教案 篇七
一、设计意图:
1.在新课程标准内容中关于生命教育的有一条增加至三条,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体会生命的价值。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生命教育更为强调的是初中生在尊重生命的基础上,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当代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身子女,在家受到亲朋好友的百般呵护,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思想,缺少对周围生命的关爱,更加不懂得珍惜其他各种各样的生命体,甚至以摧残其他生命体特别是身边的花草树木等为荣,这种现象说到底是道德的缺失,而这种道德的缺失其根源在于对生命教育的轻视。因此,从小就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丰富与意义,使“关爱”落实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引导学生要有爱心、责任感。
二、教学过程(片断)
【感受榜样的力量】
多媒体:无臂钢琴师刘伟。
老师:刘伟,他是一名无臂钢琴师,10岁失去双臂,12岁学习游泳,16岁学习打字,19岁学习钢琴。这段视频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学生甲:刘伟作为一名残疾人,他没有气馁、消沉,而是靠坚强的意志取得了成功。
学生乙:不抛弃、不放弃、不言败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学生丙:刘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活得精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老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是啊,刘伟的故事让我们懂得珍爱生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要放弃生的希望。无论什么样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有的同学可能说我只是一个无名小卒,我能有什么价值?
【观察生活】
蔬菜、鸡蛋、牛奶是;
花卉、盆景、绘画是;
公交车、飞机、轮船是;
·······
同学们,发现你们的生命价值体现的哪吗?下面通过这个活动我们来找找。
活动二:学生采访
提问:谈谈自己通过哪些方式给别人带来快乐和幸福,也可说说别人通过哪些方式为自己带
老师总结:人的价值也是这样。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价值,不是指他对自身有什么意义,而是指他的存在和活动能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他人和社会的实际需要。
【填一填】
父母劳累了一天,晚上回到家。我会;
朋友有了烦恼,我会;
同学遇到困难,我会;
老师感冒了还坚持上课。我会;
·······
老师总结:实现人生的意义,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体会他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如果父母不在身边,我的生活会。
如果朋友不在身边,我的生活会。
如果没有医生呵护我们的健康,我们的生命会。
如果没有农民种田,我们的生活。
老师总结:每个人对国家、社会和他人都有价值,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那么,怎样使我们的生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呢?
著名诗人臧克家诗—《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有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设问:在著名诗人臧克家的诗句中,同学们读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多媒体:袁隆平的事迹。
袁隆平老人马上就要八十岁了,面对《开学第一课》,他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希望杂交水稻能够走向全世界。坚持梦想,热爱生活,
设问:袁隆平事迹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学生回答略。
老师总结:袁隆平用自己的知识为国家、为民族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他从中也赢得了社会的的尊重,他的人生价值就是通过这种创造和奉献来体现的;一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创造和奉献。
【做一做】
为使生命更有意义,自己在下列环境中应该怎样做?
在家中:
在学校里:
在社会上:
老师总结::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河,不积小德何以致大德呢!这些虽然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这些小事闪现着奉献的光彩,体现着人生的价值。可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消失做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想一想】
小海来到这个世界……
小海的妈妈有了一个儿子,
小海的爸爸有了一个儿子,
小海的爷爷有了一个孙子,
……
设问:
1.一个生命来到世界上,还会给哪些人带来快乐和幸福?
2.说说自己的存在给哪些人带来怎样的快乐和幸福?
老师总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当我们发现自己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为他人减轻痛苦、为家人为社会作出贡献时,就更能体会自己生命的价值。
三、课堂小结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上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地坚守着你的工作岗位?点点滴滴、丝丝屡屡、粒粒颗颗,汇聚起来,灌溉的是良田万顷,照亮的是锦绣中华哺育的是新的生命。我们不要轻看了自己这一点、一丝、一粒,而应该从一点、一丝、一粒的奉献做起。”
在背景音乐《命运交响曲》结束本节课。
初一政治教案 篇八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犯罪百害而无一利,从内心深处憎恶违法犯罪;
欲望面前,理智地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重视修养,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矫正不良行为。
2、能力目标:理解道德水平的高低影响行为的好坏,从小事做起,加强道德修养;
理解犯罪的危害,逐步形成自觉依法律已的观念;初步培养自我分辨、自我控制、自我践行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就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知道犯罪的危害和后果;知道自我防范应从矫正哪些不良行为做起。
二、教学重点:
道德品质的高低与违法犯罪的关系;犯罪的危害
三、教学难点:
道德品质的高低与违法犯罪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探究,充分享受学习。教师精心指导,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事违法犯罪,我们明白了无论什么人只要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都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有些不良习惯会害了我们,我们要提高警惕,防微杜渐,拒绝不良诱惑。今天我们学习第三框的内容:防范于未然。
展开教学:
(一)、“认清犯罪危害”
案例分析:(见教材第97页案例)以陈某滑向犯罪深渊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
①陈某由违纪再走向违法,最后滑向犯罪深渊的原因是什么?(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为什么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导致人们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主要有: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为获得某种满足;贪图便宜;
②结合陈某的经历,大家说说违纪、违法和犯罪这三者之间有何联系?(他曾有过知耻心理,为什么还是滑向了犯罪的深渊?)
③用“违纪、违法、犯罪”三个词谈谈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有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小结:
通过分析思考我们认识到: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有密切的关系。人的行为是思想观念支配的。对自己要求不严格,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难免会违纪,可能违法,甚至于犯罪。我们要意识到应该增强法纪观念,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因此,我们要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制观念,积极追求上进,这样才能不犯或少犯错误,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
小迪的案例教师提问导入教材第98页“小迪的案例”:
①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对。严重的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的特征,犯罪不但对社会造成危害,它对家庭、他人以及行为人自己都会造成伤害,
②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些什么危害?(犯罪有没有什么好处吗?)
同学们,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个案例,我们看教材第98页“小迪的案例”(教师朗读)。我们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来分析其危害性。(教师板书以下内容,与学生共同讨论,并板书危害性)
对他人的危害:侵占他人财物、造成他人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
对自己的危害:坐牢、自毁前程
对家庭的危害:妈妈精神失常、爸爸出车祸、姥姥死亡;
对社会的危害:影响社会安定
教师归纳小结:犯罪的危害有哪些?我们青少年为什么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通过上面这个案件我们可以看到: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正处于未成年阶段,受国家司法保护。我们一定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心中要有道德和法律的准绳,不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不能图一时痛快、占小便宜,。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上面这8篇初一政治教案就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初一政治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