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二年级的音乐教案(优秀13篇)(二年级音乐教案锣鼓歌歌词版)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相关内容,快回答精心整理了13篇二年级的音乐教案,欢迎查阅与参考。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一. 通过聆听《小青蛙》、《野蜂飞舞》,演唱《小青蛙找家》、《小蜻蜓》,感受民族乐器、西洋乐器所表示的动物,并通过演唱和身体的动作表示自身保护动物,维护大自然的心情。

二、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 一起开始和结束。

重点、难点

通过聆听《小青蛙》、《野蜂飞舞》,学唱歌曲,并感受音乐的情绪和歌曲所表达的含义。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 师生问好

二. 复习歌曲

1. 听歌曲《洗手绢》,并轻轻跟着唱。

2. 跟着音乐复习歌唱歌曲《洗手绢》,教师指导同学要唱地轻柔、声带要放松。

3. 进行歌曲的检查。

三. 新课教学

1. 出示歌曲图片,请小朋友们想想,这些小青蛙在干什么呀?它们为什么找不到自身的家了呀?同学展开想象积极发言。

2. 再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听音乐。

3. 再次听歌曲音乐,小青蛙最后找到自身的家了吗?

4. 我们一起学一学小青蛙跳的样子,并跟着音乐一起扮演。

5. 同学自由扮演,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6. 歌曲采用听唱教学法。让同学多听范唱,轻轻地跟着音乐拍节拍,跟着唱。

7. 歌曲第一句是叙述性的,要唱地轻快。“跳跳,呱呱”的衬词仿佛是小青蛙在急急呼唤,要唱动身那种急切的心情。

8. 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学唱歌曲,教师进行指导。

9. 跟着音乐一起边扮演边唱,再请局部同学上台进行扮演。

四.师生再见

教学随笔

在欣赏野蜂飞舞时,同学很兴奋,都想随着音乐一起模仿野蜂飞舞,课堂纪律就显得有点乱。不过,他们体会到了这种情绪和野蜂飞舞时的局面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 篇二

课题:

《时间的歌》

课时:

3——1

教学目标:

在音乐实践中,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时间像小马车》,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姿势,能在《时间像小马车》的间奏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教学重点:

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时间像小马车》

教学难点:

加入打击乐伴奏

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表演《在钟表店里》

(1)完整地聆听音乐录音。

(2)提示乐曲唱出了哪些内容?复听乐曲。

(3)随着录音轻轻敲击双响筒。

3、编创与活动——双响筒的认识

4、表演《时间像小马车》

(1)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2)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提示学生,分成小组编创歌曲动作,有锣鼓镲伴奏。

5、编创与活动——认识三角铁

6、编创与活动——锣鼓镲的创编

三、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1、欣赏《布老虎》(管弦乐合奏)

2、欣赏《舞龙》(民族打击乐合奏)

教学目标:

1、能分辨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布老虎》三个乐段。

2、感受并说出乐曲两个主题的情绪,随音乐用动作模仿表演布老虎的形象。

3、感受《舞龙》欢快、热烈的情绪。

4、学生编创简单的《舞龙》节奏并随音乐表演(打击乐器演奏、动作)。

教学过程

1、导入欣赏《布老虎》

教师出示布老虎实物或图片,请学生说一说布老虎的形状等特点,然后提示学生聆听音乐时,应重点感受音乐所塑造的布老虎的不同形象。

2、初听乐曲

(1)完整聆听乐曲。

(2)学生说一说初步的感受。

3、分段欣赏

(1)欣赏第一乐段。

①聆听第一乐段,学生感受音乐情绪。

②第二次聆听,学生联想布老虎的神态,为主题命名为“威武”主题。

③学生用“梆”随音乐模唱主题,用较为“浑厚“的声音,表现布老虎威严的样子。

④第三次聆听,学生用动作随音乐模仿。

(2)欣赏第二乐段。

①聆听第二乐段,学生感受音乐情绪。

②第二次聆听,学生联想布老虎的神态,为主题命名为“温顺“主题。

③用“噜”随音乐模唱主题,用较为柔美的声音表现布老虎温顺的样子。

④第三次聆听,学生用动作随音乐模仿。

(3)欣赏第三乐段。

①聆听第三乐段,请学生说说听出了哪段旋律。

②教师总结:在这个乐段里,出现了“威武”和“温顺”两个主题,而且这两个主题交织在一起表现布老虎不同的音乐形象。

③复听第三乐段,用图示表示老虎两个主题的进行。

4完整欣赏

(1)完整欣赏乐曲,学生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

(2)学生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

5、导入欣赏《舞龙》

(1)我国民间有许多传统的艺术形式。有一种我们在节日里经常看到的“舞龙”,也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习俗,在节日里人们常用舞龙的方式来欢庆节日。

(2)教师播放视频,介绍舞龙。

6、聆听全曲

(1)聆听乐曲,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乐曲中了哪几件打击乐器。

(2)教师总结:这是一首以锣、鼓、镲等打击乐器为主演奏的乐曲,同时加进了吹奏乐器,为乐曲增加了热烈的气氛。

7、复听乐曲

(1)请同学们分辨主,听出了什么样的节奏?教师可提示第一课《花蛤蟆》中的几种节奏。

(2)教师总结:乐曲的节奏非常复杂,有几种经常出现的节奏,如“XX”“XXXXX”“XXX”“X。XXXXO”。

8、编创《舞龙》

(1)师生根据乐曲中的节奏,合作编创自己的打击乐合奏《舞龙》。

(2)学生演奏师生合作编创的节奏。可分组演奏一种节奏,也可全体一起演奏。用自制的打击乐器演奏:水桶代替大鼓,用鼓棰或手掌敲击;桌子代替小堂鼓,用筷子敲击;铁制铅笔盒或铁盒代替小镲,用小棍敲击;用拍手代替大锣。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 篇四

年级:二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数鸭子》

2、听:《鸭子拌嘴》

3、动:歌表演《数鸭子》

教材分析:

《数鸭子》是一首颇具说唱风格、形象生动、活泼有趣的童谣歌曲。歌词描述了小朋友看到鸭群游过大桥、兴奋地数鸭子的情形。歌曲前后皆有数板,说唱结合,表现出儿童活泼可爱的天性,童趣盎然。歌曲第一段描述小朋友们在门前大桥下数鸭的情景,第二段以老爷爷风趣幽默的口吻教育孩子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别贪玩忘了上学,还形象地告诉孩子们考试时千万别抱回“鸭蛋”,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鸭子拌嘴》是民间打击乐器合奏,以小镲为主要演奏乐器,另外还有大锣、大镲、水镲、排木鱼、小云锣等等。

教学目标:

1、能以自然放松的心情富有表情地歌唱《数鸭子》,进行歌表演。

2、欣赏《鸭子拌嘴》,感受民间打击乐器采用力度变化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情绪和不同的音乐形象,体验民族音乐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唱《数鸭子》,在歌唱中注意灵巧地咬字、吐字,保持速度的稳定,寻找生活中的“巧嘴巴”。

难点:感受打击乐器以敲击快慢、轻重的节奏来体现鸭子拌嘴的场面。教具准备:打击乐器、头饰、乐器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用一个你喜欢的字来跟着琴唱一唱。

三、节奏导入

1、“我是李老师。”

学生可以这样介绍自己:“我是张永强。”

再请名字是两个字的同学说一说:“我是何帆。”

2、幻灯片出示:

请学生们用一个“呀”来读一读这段节奏。

四、新歌教学

1、在导入2的前提下,为这段节奏填词。幻灯片出示说白部分的歌词:“门前大桥下,游来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提示学生可以根据歌词的停顿来读一读)

2、简介这段说白的出处,同时简单介绍童谣歌曲的组成。

3、播放录音伴奏,老师范唱(自然地用动作表现歌曲)

4、初听歌曲旋律,跟着有表情地哼唱。

5、听唱法教学歌曲

6、在歌唱中了解反复记号的运用,和四分休止符的作用。

7、播放《数鸭子》,边听边找一找其中的人物和动物有哪些?(鸭子、老爷爷、小孩)

8、跟着录音,自主地进行歌表演(由模仿到再现到创造)

9、以小组为单位,角色分配,再上台演一演(一组表演,另外几组歌唱)。

五、欣赏

“小朋友们,看到过鸭子吵嘴吗?”

1、初听乐曲,思考:是用什么样的`乐器演奏的?

2、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小鸭子拌嘴的旋律,感受一下像不像小鸭子拌嘴?

3、开动脑筋:小鸭子是怎么拌嘴的?带上鸭子头饰,扮演小鸭子拌嘴的情形。

4、拿起身边的打击乐器,模仿鸭子拌嘴的敲击。

六、拓展

1、以小故事的形式介绍作曲家安志顺作曲的背景。

2、多媒体播放安志顺《老虎磨牙》,感受老虎磨牙的神态。

3、思考:你知道其中的哪些打击乐器?幻灯片出示《老虎磨牙》中的乐器,认一认。

七、课堂小结

1、用你身边的打击乐器,给《数鸭子》伴奏。

2、结束课堂。

小学二年级音乐课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2、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重点:

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准备:

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上节课学习过的歌曲。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导入。

2、《国旗国旗真美丽》

(1)完整地听歌曲范唱,第二遍提示学生拍击节拍,随着歌曲准确地轻轻地拍击。

(2)说一说歌曲唱出了什么内容?你听到了什么?简短地叙述歌曲内容。

(3)听范唱录音,轻声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随录音填唱歌词。

(5)分小组演唱,比一比哪一组歌儿学的快。

(6)学生之间展开评价,找出不足。

(7)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表演《国旗国旗真美丽》

(1)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录音,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

(2)分小组边唱边表演,自编动作。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学生讨论。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 篇六

一、教学目标:

1、用清晰的咬字演唱歌曲《萧》。

2、能准确的唱出音符的音名和音高,并能用手势表现出来。

二、教学重难点:

用清晰的'咬字演唱歌曲《萧》。

背唱歌曲,保持吐字、咬字的敏捷清晰。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琴

四、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寓教于乐】

(一)导入: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在歌曲中分组进行律动。

(二)认识乐器:萧,出示萧的图片,介绍萧的音色,特点、听萧演奏的乐曲。学生模仿萧演奏的姿势。

(三)模唱旋律:

1=C

2/4 5 6 1 2 | 6 5 3 | 5 2 3 2 | 1 - |

U……

6 1 3 5 | 6 3 | 5 - | 5 - |

U ……

要求:声音集中、圆润,体会吹萧时的感觉。

(四)学习歌曲:

1、教师有感情的范唱。

2、教师用母音U带唱一遍,学生观察教师演唱的表情。

3、用LU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4、师生接唱歌词。

5、演唱歌曲。

6、歌曲感情处理:声音明亮甜美,突出民歌的特点,又要连贯抒情,体现旋律的特点。第一二句要表现小宝宝得到一管萧的喜悦心情;第三四句要唱出小宝宝吹萧的认真劲儿;第五六句要表现小宝宝学会以后的高兴心情。

【编创活动】

1、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模仿萧声伴奏。

2、用自己能找到的音源伴奏。

3、师生评价:分组互相说说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完美结课】

总结下课,师生再见!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 篇七

教学内容:

一、聆听欣赏温州民歌《月光光》学唱并创编新歌词

二、延伸欣赏《叮叮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有感情的演唱《月光光》,体会歌曲中的“静”“动”结合,能综合表演歌曲。

2.感受温州的风土人情,体验民歌魅力,创编《月光光》新歌词,尝试用方言演唱。

过程与方法:

1.聆听《月光光》感受歌曲“静”的意境,体会歌曲的静中有闹,并能用不同音色、情绪表演。

2.在游戏中体会乐曲风格,全班分工合作综合表演《月光光》,体验合作与创新的快乐。

3.聆听温州民歌《叮叮当》,感受温州民歌的独特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热爱温州民歌,热爱家乡温州,热爱祖国。

2.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温州民歌,学唱《月光光》并用对比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知道“唱支歌儿夸夸家乡山水美,一片(呀)好风光好风(呀)光”的换气点,正确演唱“一片(呀)好风光好风(呀)光”用不同情绪演唱歌曲,准确演唱一字多音的歌词。

2.创编新歌词

教学准备:

课件、快板、蒲扇、钢琴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创设情境

1.听《星光恰恰恰》律动进教室

2.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跳的这段音乐给你什么的感受?

生1:欢快、高兴

生2:热闹

师:老师也用一个字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那就是“闹”,你能给闹找一个反义词吗?

生:静

师:小朋友的反映真快!请同学仔细听接下来的这段音乐是“静”还是“闹”?

3.聆听《月光光》伴奏音乐

听后交流

生:静静的

过渡:静静的音乐让老师想起夏天布满星空的夜晚,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到夏天夜晚,看看庭院里乘凉的人们正在做什么?

设计意图:

在律动动进入教室,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教师设计“闹”让学生找出它的反义词,直接感受《月光光》静静的意境。在静静的音乐中启发学生想象夏日月夜乘凉图,进入意境。

二、寓教于乐

聆听歌曲,体验意境

1.初听范唱,想象意境

听后交流

生1:我仿佛看见妈妈正在哄宝宝入睡

生2:小朋友正在月光底下捉迷藏、做游戏

生3:我好象听见孩子们正在听大人讲故事

……

2.听音乐表现情境

师:小朋友的想象力真丰富,你们能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把乘凉时人们的动作模仿出来吗?

生做动作,师猜,生互猜

师:小朋友们的表演真形象,你看,我把自己小时侯乘凉时用的蒲扇都带来了。我现在要随着音乐摇一摇,请小朋友自己观察老师的动作,看看老师是怎么摇的。如果你发现规律就跟老师一起来。

3.三听音乐,感受歌曲节奏

师随音乐,用扇子×-︱×-‖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生观察并能随音乐摇扇子

三、创造表现

4.按节奏读歌词

师:小朋友的动作给大家带来了阵阵凉意,你能用轻轻的声音把静静的夜晚按节奏读出来吗?

重点引导:

一片(呀)好风光好风(呀)光

师:括号里的“呀”能不能去掉?应该怎样把语气读出来呢?

快速、惊叹、自豪地

边摇扇子边读歌词

师生对读

5.师范唱,生体验歌曲的情绪变化

师:歌曲里说夸夸家乡山水美,你猜,他们的家乡在哪里?

生:温州

师:小朋友们非常善于学习,在曲谱中找到了答案。我们都是温州人,吴老师非常自豪,我们的家乡山水风光这么美,我也想放声歌唱,听一听,老师唱这首歌的时候,情绪(心情)有什么变化?

生:前面是优美、安静

后部分是热闹的、自豪的

师:为什么原来安静的夜晚会变得热闹了?

生1:小朋友的游戏声

生2:唱歌夸夸家乡……

(体会,原本安静的夜晚,被小朋友的歌声、游戏声打破了,成了“静、动”结合的意境)

师:请同学想想唱后部分时加上什么动作会更加热闹?

拍手、点头……

6.随乐律动,对比动静

师:请同学把自己设计的动作跟着音乐表演出来。

月光光,光亮亮,大树底下 去乘 凉,

× -︱× -︱× - ︱× -︱

摇摇摇摇(点头、指星星)

唱支歌儿 夸夸 家乡 山水 美, 一片呀好风 光 好风呀光。

× × ︱× × ︱× × ︱× × ︱× ×︱× × ︱× ×‖

拍拍 拍拍拍拍 拍拍 拍拍 拍拍 拍拍

【设计意图】:

教师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每次都能带着明确的目标聆听音乐,丰富学生音乐体验、淡化教学痕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聆听感受、体验音乐。在情境表演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学生的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音乐活动的实践者。这样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歌曲情绪的不同,加深对乐曲的记忆。

三.学唱新歌 综合表演

1.随音乐默唱

2.跟琴唱

引导解决难点:一字多音

3.多种形式演唱:齐唱、接龙……引导学生用对比情绪演唱

4.方言快板赞学生

师:小朋友的表演真精彩,老师用快板夸夸你们,认真听,你们听懂老师在夸你们什么?

小朋友的歌曲真唱好,

老师听后还想听添。

这里的民歌恁有味道,

你们用瑞安话唱就更好!就更好!

生说

过渡:《月光光》是我们温州人创造的民歌,原来就是用温州话演唱的,你们能不能也用方言唱

6.用方言演唱歌曲

a.师范读

b.生用方言读,有能力全部读出来的就完整用方言,不能完成的第一句“月光光,光亮亮,大树底下去乘凉”用方言,其他的用普通话

c.尝试用方言演唱

【设计意图】:

通过多中形式的演唱,预防学生的歌唱疲劳,教师用温州方言说快板夸学生这一环节自然地过渡到温州方言,也体验了温州快板这一艺术形式的魅力,用方言演唱歌曲就水到渠成了。用温州方言演唱温州民歌,使音乐更加生活化、本土化,让音乐走入孩子们的生活。

四、创编歌词 拓展延伸

1.引导

师:我们的家乡温州是山水名城,你看这么美丽的风景,除了唱支歌夸夸家乡以后,你还能用什么方式夸夸家乡呢?

“月光光,光亮亮,大树底下去乘凉,画幅画夸夸家乡山水美,一片(呀)好风光好风(呀)光。”

2.创编歌词

师巡视引导

跳支舞、讲故事、说快板等等

3.综合表演

尝试用方言演唱自己编的歌词

找伙伴,综合表演赞家乡

4.欣赏《叮叮当》

师:温州民歌丰富多彩,最受小朋友喜欢的民歌是《叮叮当》

出示歌词“你印象最深的歌词是什么?”

“民歌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谈谈感受,体会民歌的独特性

【设计意图】:

温州方言演唱的温州民歌,贴近学生生活,在聆听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民歌的独特情趣,激发学生对温州民歌的兴趣,从而更加喜欢温州、热爱温州,也能让学生喜欢更多其他地方的民歌。

五.完美结课 寄予希望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月光光》是哪里的民歌?你们觉得好听吗?

我们一起走进了温州,欣赏了温州民歌。希望同学们课后再去找一找家乡的民歌,并能学一学,唱一唱,下次我们举办民歌会,看谁会唱的民歌最多!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深深得感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只是用短短的一句话、小小的一个动作或者是话说间变换一个音调就能把创造的种子播入学生幼小的心田。这也正是音乐教育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所不容忽视的价值所在。因此,作为我们音乐教师,更要有意识在教学中寻找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契机,大力发展学生的的创新思维。

如我在《月光光》一课中,为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步入”歌曲的意境,设计了“月夜、大树、田野、乘凉孩童”的多媒体画面,配以《月光光》的背景音乐,学生自然而然地陶醉在歌曲的意境中。唱歌、表演等学习就在极其自然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同此,老师可提出更新奇、诱人的问题。如我此时就提出也是本课的难点所在:你们能为这首曲风独特的歌曲,选择适当的打击乐伴奏吗?学生在掌握了此首歌曲的情况下,不难做出正确的选择。于是,能发出稍弱声音的自制小乐器,如用口香糖盒做成的小沙罐、用废旧的易拉罐罐皮做成的小串铃等就成了学生们的首选。这更强调了本首歌曲的曲风“静”,也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了作者要表达的意境。通过此次伴奏的学习,很多学生主动举手说:“王老师,下节课我还能为这首歌曲伴奏吗?”“我回家再做一个能发出声音小点的伴奏乐器,可以吗?”……到第二节课,很多学生做了各式各样的小乐器,有用八宝粥罐子做的,有用薯片盒子做的,有用食品袋子做的,都装着少量的沙子、豆子等,还有的在罐子盒子上贴装饰品,画图画,完全是一个音乐、美术、手工的整合。这让我感叹老师提出的有适当想象思维余地的问题,对发展学生的逆向、发散、求异的思维起着多么重大的意义。做为音乐老师,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感觉器官,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在学习的前沿,推动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教育活动,从而实现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小学二年级音乐课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

2.能记忆乐曲主部主题,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

3.能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乐曲。

教学重、难点:

1.聆听乐曲,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

2.教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以水车图片及乐曲前奏中的水车音响引入乐曲《森林水车》。

2.如果班里有农村的学生,可请他们介绍水车的作用。

二、听赏乐曲主部主题A

1.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黑板或投影上有主题曲谱)。

教师提问:

(1)主题A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比较密集)

(2)主题A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小提琴)

2.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并提问:主题A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3.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

三、欣赏乐曲

1.初次完整聆听乐曲。

完整播放《森林水车》乐曲,并提问:主题A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三次)

乐曲《森林水车》中,主题A在乐曲中出现了三次。除主题A外,乐曲还有序奏、两个插部(分别用B、C来表示)和一个尾声构成。下面我们先听序奏部分。

2.听赏乐曲序奏。

播放乐曲《森林水车》序奏部分,学生感受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 篇九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乐曲欢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

感受《森林中的铁匠》中两种不同的情绪。

教学用具:

课件、打击乐器、录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阶段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二年级导语:今天老师要请大家欣赏一首乐曲。听完以后请你们说说这首乐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教师操作:播放乐曲的录音。

学生活动:完整的欣赏全曲。

二、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情绪

阶段目标:完整初听,了解乐曲的基本情绪。

学生回答:这首乐曲,前面部分的速度是较慢的,后面部分的速度较快。

过渡语:回答的很好。这首乐曲为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但故事的内容要有你们自己来听。你们干菜说乐曲前面部分的速度是较慢的,那我们就来听一听这一部分,听完以后,请你们想象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教师操作:播放乐曲第一段录音。

三、分段欣赏乐曲

阶段目标:更深入地了解乐曲的内容,感受乐曲的情绪。

1、欣赏乐曲第一部分。学生活动:听第一部分旋律。生:时间是早上,地点是在森林里。师:对那思念林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

生1:非常安静。

生2:非常美,有大树、小草,还有各式各样的花。

生3:有漂亮的花,蘑菇,还有很多的雾气。过渡语:下面就让我们再来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感受一下大森林清晨的美丽景色,并且新生音乐边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所描绘的情景。天蒙蒙亮了,沉睡的森林苏醒了。

教师操作:播放第一部分旋律。

学生活动:再欣赏第一部分旋律,跟着旋律做动作。

过渡语:刚才,我们仔细欣赏了第一乐曲的第一部分,作曲家用缓慢的速度、舒展的节奏、优美的旋律,表现了大森林美丽的晨景。

2、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过渡语: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请同学们听听第二段乐曲与第一段乐曲有什么不同?这部分乐曲在速度、节奏、力度以及情绪方面起了什么变化?

教师操作:播放第二段录音。

学生活动:欣赏第二部分乐曲。

生:速度比较快,力度比较强,节奏鲜明,旋律跳跃,情绪欢快热烈。

过渡语:同学们说的很好。这段音乐告诉了我们主人公的职业,你门在来听一听,能听到什么声音。教师操作:再次播放第二段乐曲。

生:有三角铁的声音。

生:有敲打东西的声音。

生:我听见了叮叮当当的声音。好象是打铁的`。

师:请同学们为这受曲子起名字。

生:森林的早晨、快乐的一天、神奇的铁匠。

小结:这首乐曲叫做《森林的铁匠》,又叫做《铁匠波尔卡》,是德国作曲家米埃利斯创作的一首描绘性的作品。乐曲描绘了清晨森林的宁静气氛以及铁匠打铁的欢快的情绪,乐曲十分生动形象,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

师:你们知道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生:小提琴、长笛。

小结:它是一首管弦乐曲。

四、完整地欣赏乐曲

阶段目标:完整的欣赏音乐。

过渡语:现在我们就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森林中的铁匠》。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动作。

教师操作:播放课件,观看课件,听音乐,随学生一起做律动。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欣赏了乐曲《森林中的铁匠》,欣赏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1:劳动的愉快的。

学生回答2:劳动是光荣的。

小学二年级音乐课教案 篇十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长江我的家》、欣赏管弦乐合奏和合唱《长江之歌》。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长江我的家》。

2.在欣赏《长江之歌》时能体会旋律线的起伏与歌曲表现的内容之间的联系,在演唱和欣赏音乐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感情,丰富有关长江的相关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

1.导入

2.欣赏《长江之歌》

(1)简介《长江之歌》。

(2)欣赏管弦乐合奏《长江之歌》,请随着音乐用手划出旋律线。

(3)朗读歌词,体会情感。

(4)复听,体会合唱与独唱的不同。

3.学唱歌曲《长江我的家》

(1)欣赏范唱录音。

(2)与学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

(3)随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4.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保卫黄河》、欣赏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保卫黄河》,并尝试进行轮唱。

2.在欣赏《黄河船夫曲》时能体会民歌与劳动的关系以及民歌的质朴、形象和感染力。

3.在演唱和欣赏音乐过程中激发热爱母亲河的感情,丰富有关黄河的相关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交流知道的有关黄河的情况。

2.欣赏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

(1)简介《黄河船夫曲》

(2)欣赏男声独唱《黄河船夫曲》

(3)跟录音轻声哼唱,并初步学会这首歌曲。

3.学唱歌曲《保卫黄河》

(1)听赏歌曲录音。

(2)随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3)欣赏《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轮唱)。

(4)启发和引导学生听出歌曲中运用了“轮唱”的演唱形式,并能领悟到采用轮唱是为了更形象地表现抗日浪潮遍布中华大地、此起彼伏的壮观场面。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歌曲《长江我的家》和《保卫黄河》,欣赏轮唱曲《保卫黄河》,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及其不朽作品《黄河大合唱》,对作曲家表示敬仰之情。

2.更熟练、更富有表情地演唱《长江我的家》和《保卫黄河》。

教学过程:

1.导人: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2.师生共同阅读课本上的连环画:了解一下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3.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听赏《黄河大合唱》的录音资料。

3.复习歌曲《长江我的家》

(1)随范唱录音带歌唱。

(2)随歌曲伴奏带歌唱。

(3)随琴声学习前16小节歌谱,学会_×的节奏。

(4)按课本上的规定,用领唱和齐唱的形式随伴奏带歌唱,领唱可先由教师担任,后由学生担任。

4.复习歌曲《保卫黄河》

(1)再次欣赏轮唱曲《保卫黄河》。

(2)随伴奏带齐唱几遍。

5.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动员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组织、协调、合作的能力。

2.通过对音乐姐妹艺术的收集、欣赏、交流,拓展学习视野。

教学过程:

这一活动是充分发挥师生创造性的极好时机,可用多种方式来进行,例如小组擂台赛、游艺会、班级文艺节目展演等。

这一活动除可由教师主持外,也可由几名学生来主持,师生要共同参与,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大多节目应采用小组共同表演的形式,但也可有几个由个人表演的节目。

小学二年级音乐课教案 第十一篇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

2、通过对《猜谜谣》歌曲的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3、通过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模仿动作、问答对唱等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学重点:

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

教学难点:

歌曲《猜谜谣》中相似乐句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平时喜欢猜谜语吗?学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看谁最先猜出来?

三、出示谜谣,激发兴趣。

1、出示谜面,师问谜面,生回答。

2、初听歌曲。

师:大家都猜的非常好。我们来听听书中的小朋友猜出几种动物,又是怎么表达的?你们竖起耳朵认真听。

3、揭示歌曲名。

听出来了吗,小朋友们回答的时候是用什么方式?(生:唱的方式)——原来的谜语,用唱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变成了谜谣,这首有趣的歌曲,名字就叫做“猜谜谣”。

4、聆听歌曲,感受歌曲。

速度它的速度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听看。这样的速度往往是表现“轻快活泼”的,大家跟我一起说轻快活泼。

再次聆听歌曲。

师:跟老师一起随着音乐摇摇头动动手,感受歌曲的轻快活泼。

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一学就能跟上音乐的节奏,下面我们就有节奏的读一读歌词。

有节奏的读歌词

5、解决难点。

(1)出示相似的两句歌词、歌谱,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请学生说一说前两小节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师弹奏旋律,生唱前两小节歌词。

(4)完整学唱两个乐句,指导学生用轻快的声音唱。

(5)师说明衬词。带着高兴的心情一起再来唱一遍。

6、学唱问、答部分,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

7、齐唱第一段。

8、自主学唱歌曲第二段。

9、随琴的伴奏完整齐唱。

10、歌曲处理

(1)跟音乐范唱齐唱。

(2)生生合作唱。

(3)表演唱。

四、总结。

学了《猜谜谣》这首歌曲,我们知道谜语有用说的,还有用唱的,而且一个谜语还有多种答案,这需要我们仔细观察,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让我们踏着音乐轻快的步伐去观察、探索吧。

小学二年级音乐课教案 第十二篇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我们的家园》

教学目标:

1.教唱歌曲《我们的家园》。

2.鼓励学生创编歌词和表演与歌词相关的动作。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大风车》,拉开《动画城》这一单元教学的序幕。

播放歌曲《大风车》。

播放歌曲《大风车》,《动画城》节目时间到了,请学生谈谈自己感兴趣的动画片,说说最近电视台播放的新的动画片,唱唱片中的歌曲,鼓励学生把家中的动画片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们分享。

(二)聆听歌曲《我们的家园》。

1.今天的《动画城》播放什么动画片呢?老师也不知道。老师只知道动画片的主人翁是小熊猫,小熊猫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播放歌曲《我们的家园》,学生根据歌词回答,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形。

3.教师引导学生边听歌曲,边根据对家乡了解和观察,提问:这首歌曲由两个部分组成你能划出来么?两个部分的情绪有什么不同,演唱时应如何表现?

(三)听并学唱歌曲。

1.教师邀请学生在表演的同时,加入到跟唱歌曲的行列中来。

2.请学生自己完整地演唱第一段歌词。

(四)创编歌词并表演动作。

请同学们把创编的歌词演唱并表演动作,然后分组进行演唱和表演。

(五)根据故事情节串接和编排小小音乐剧《我们的家园》。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三个和尚

教学目标:

1.欣赏器乐曲《三个和尚》。

2.识别和记忆堂鼓、木鱼、小钹三种打击乐器。

3.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并表演《三个和尚》。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大风车》,拉开《动画城》节目的序幕。

1.播放歌曲《大风车》。

2.教师设问:动画城节目又要开始了,今天播放什么动画片呢?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3.教师播放器乐曲《三个和尚》,随着音乐发展变化,配乐讲《三个和尚》的故事片段。

前奏部分:“从前,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主题音乐第一次响起:“一个小和尚,背着行李,兴致勃勃地来到寺庙前,看到空无一人的寺庙,他兴高采烈地打扫、清理、收拾、挑起水来,忙完了这一切,他安静地坐在佛像前念经,念着念着,他打起瞌睡来……”

主题音乐第二次响起:“一个瘦和尚,背着行李,也兴致勃勃地来到寺庙前,看到大大的寺庙里只有一个小和尚,他高兴地同小和尚打过招呼,也非常积极地打扫寺庙、清理佛堂、挑起水来,忙完了这一切,两个和尚面对面地在佛像前打坐、念经起来。”音乐到此为止。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哪个同学能给我们讲讲?”学生七嘴八舌纷纷补充后面的故事。

4.同学们给故事起名字。

教师:看来,许多同学都知道这个故事,请同学们告诉我这个故事的名字。

(二)认识打击乐器:堂鼓、小钹、木鱼,并用打击乐器为主题音乐伴奏。

1.聆听器乐曲《三个和尚》,说说乐曲与前面的故事有什么关系。

教师告诉学生,刚才听到的乐曲是作曲家金复载特意为动画片《三个和尚》创作的音乐。

2.为什么乐曲的名字也叫《三个和尚》,聆听乐曲前奏。

3.教师展示打击乐器堂鼓、小钹、木鱼。示范敲击这几种打击乐器,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堂鼓、小钹、木鱼的音色。

4.聆听乐曲前奏,教师在各件打击乐器前示意前奏使用了哪种乐器,也可让学生随乐曲前奏在各打击乐器上做虚拟动作。

(三)聆听主题,设计打击乐器伴奏。

1.教师告诉学生,乐曲除了使用木鱼

等打击乐器,暗示故事发生了地点和人物,还设计了一个“和尚主题”,表现和尚的性格。弹奏主题旋律第一段,请学生说说这段音乐的情绪。

2.教师弹奏主题旋律的第二段,请学生说说第二段与第一段情绪有何不同(第一段明快、活泼,第二段舒缓、宁静等)。启发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就主题旋律的两种情绪展开联想(勤快与懒惰等)。

3.聆听乐曲主题旋律,请学生说说乐曲中使用了一种还是两种乐器来演奏主题旋律。

乐曲的主题旋律,分别用尖细、清亮的坠胡与暗哑、低沉的二胡两种乐器演奏主题旋律的第一段、第二段。

4.请学生用打击乐器,分别为教师弹奏的主题旋律第一、第二段伴奏,要求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情绪。

乐谱:

(四)聆听全曲,判断主题在乐曲中出现的次数。

1.教师播放乐曲,请学生思考在乐曲中和尚主题出现了几次。

2.启发学生安静聆听,回忆动画片的画面(没看过动画片的学生,可自由展开联想)。

3.在动画片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情节:三个和尚谁也不去挑水,忍受着干渴,呆坐在佛堂前。偏偏这时,寺庙里的老鼠打翻了佛堂前的烛台,火苗烧着了纱帘,火势蔓延,寺庙刹那间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三个和尚慌乱地打水救火。

教师启发学生,表现上述情景配上哪段音乐比较合适。

4.教师播放乐曲展开部,请学生随音乐表演手忙脚乱救火的情景。

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能专心欣赏器乐曲《三个和尚》。

2.学生能否识别和记忆堂鼓、木鱼、小钹三种打击乐器。

3.学生是否乐于参与表演。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大风车》。

2.复习整个单元歌曲与乐曲。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大风车》。

2.鼓励学生随着音乐旋转“大风车”。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大风车》,开始《动画城》歌曲的学唱。

播放歌曲《大风车》,学唱《大风车》。

(二)分组搭架“大风车”。

1.启发学生讲述风车的形状。

2.引导学生四人一组搭建一个风车。

3.所有风车围成一个圆圈,既可以四人一组地旋转,也可沿着大圆圈旋转。

4.边唱歌曲,边旋转“大风车”。

(三)随音乐旋转“大风车”,说出歌曲与乐曲名称。

1.教师播放本单元或以前学过的歌曲或乐曲,请学生随着音乐旋转“大风车”。

2.一首音乐结束时,停在教师面前的“大风车”,必须说出刚才所播放的音乐的名称,才能随着下一首音乐继续玩“大风车”。否则,这架“大风车”只能下场休息。

(四)结束全单元课程。

教学评价

1.大多数学生是否会唱歌曲《大风车》。

2.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大风车”游戏。

小学二年级音乐课教案 第十三篇

教学内容:

《少先队员采茶歌》

教学目标:

1、能用纯净、优美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

2、能积极地参与小组的活动,以合作的方式创编几个舞蹈动作。

教学重、难点:

创编舞蹈动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

1、注意第一小节五度音程的音准。要具有跳跃感。

2、注意第二小节圆滑线的唱法。要唱得连贯、柔和,和跳跃的形成对比。

3、注意第三小节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4、第二乐段第一乐句可按顿音的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好象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5、后一个乐句第三小节的八分休止符要唱得短而轻,并要做到声断气连,使歌声既分开又连贯,寄托着少先队员热爱茶山的情感。

6、唱时要注意乐句的分句,可引导学生划分乐句,做到正确地换气。

(二)欣赏有关采茶的音乐作品。

1、器乐合奏《采茶扑蝶》

2、广西民歌《采茶歌》

(三)创编采茶的舞蹈动作

板书设计:

纯净、优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13篇二年级的音乐教案就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