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最新一元一次方程教案(优秀5篇)(免费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这里的5篇最新一元一次方程教案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一元一次方程教案的相关范文,欢迎查看参考。

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典型实际问题的分析,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

2.在根据问题寻找相等关系、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过程中,培养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3.在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指引下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认识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初步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2.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增强从实际问题出发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勤于思考,乐于探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2.以积极的态度与同伴合作,从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数学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

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运用算术和列方程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更简洁明了,省时省力。

(2)掌握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能熟练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字系数),并判别解的合理性。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独立思考等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2)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并尝试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养成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

(3)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沟通,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

1.弄清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想方法;

2.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

1.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应如何处理,括号前面是-号的。,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要改变符号。

2.在小学根深蒂固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步树立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1:我手中有6、x、30三张卡片,请同学们用他们编个一元一次方程,比一比看谁编的又快又对。

学生思考,根据自己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程度自由编题。

问题2:解方程5(x-2)=8

解:5x=8+2,x=2,看一下这位同学的解法对吗?相信学完本节内容后,就知道其中的奥秘。

问题3:某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减少20xx度,全年用电15万度,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多少度?

(教学说明:给学生充分的交流空间,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取长补短的涵义,以求在共同学习中得到进步,同时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二、 探索新知

1. 情境解决

问题1 :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度,则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________度;上半年共用电__________度,下半年共用电_________度。

问题2: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根据全年用电15万度,列方程,得6x+6(x-20xx)=150000.

问题3:怎样使这个方程向x=a的形式转化呢?

6x+6(x-20xx)=150000

去括号

6x+6x-12000=150000

移项

6x+6x=150000+12000

合并同类项

12x=162000

系数化为1

x=13500

问题4:本题还有其他列方程的方法吗?

用其他方法列出的方程应怎样解?

设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度,则6x+6(x+20xx)=150000.(学生自己进行解题)

归纳结论:方程中有带括号的式子时,根据乘法分配律和去括号法则化简。(括号前面是+号,把+号和括号去掉,括号内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括号前面是-号,把-号和括号去掉,括号内各项都改变符号。)

去括号时要注意:(1)不要漏乘括号内的任何一项;(2)若括号前面是-号,记住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都变号。

2.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

例题:解方程3x-7(x-1)=3-2(x+3)

解:去括号,得3x-7x+7=3-2x-6

移项,得 3x-7x+2x=3-6-7

合并同类项,得 -2x=-10

系数化为1,得x=5

三、 课堂练习

1.课本97页练习

2.学校团委组织65名团员为学校建花坛搬砖,初一同学每人搬6块,其它年级同学每人搬8块,总共搬了400块,问初一同学有多少人参加了搬砖?

四、总结反思

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 由学生自主归纳,最后老师总结)

四、 作业布置

1. 课本102页习题3.3第1、4题

2. 配套资料相关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突出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师首先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和实际问题引入课题,然后逐步给出答案。在各环节的安排上都设计成一个个的问题,使学生能围绕问题展开思考、讨论,进行学习

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三

1、通过回顾等式、不等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等内容,进一步巩固加深学生对方程的理解和认识。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会列方程解决简单问题。

3、感受式与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培养初步的代数思想。

明确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灵活的用方程解答两步简单的实际问题。

找等量关系式,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一、导入

我们都记得这首儿歌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请你来接下句

三只青蛙_________;

五只青蛙呢?

n只青蛙呢?

一首小小的儿歌展示了数学的机智和趣味,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这首儿歌不仅融入了数字,还包含着字母,用字母来表示数。我们今天的课就围绕用“字母表示的数”来展开。

二、进行复习

1、用字母表示数

(1)同学们想一想,在数学中有哪些地方常用字母来表示?

生列举: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即s=vt)

计算公式(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s=ab 圆柱的体积公式:v=sh 等)

运算定律(加法结合律:a+b+c=a+(b+c)等)

(2)请同桌之间相互举两个这样的例子。

(3)你们知道为什么用字母表示数吗?

(4)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请大家翻开课本71页,抓紧时间做一做吧。生自主完成课本(1)~(4)题。师巡视;完成后全班交流答案,重点说一说表示的意义。

(5)现在我把第(4)题做一下修改:一台插秧机上午工作5小时,下午工作3小时,上下午一共插秧160平方米,问:每小时插秧多少平方米?

算法有两种:其一:算术方法:160÷(5+3)=20

依据:总插秧数量÷时间=单位时间量

其二:列方程:x(5+3)=160

依据:单位时间量×时间=总插秧数量

观察比较:以上两种解法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式。

不同点:解法一:以已知推出未知,是算术法。

解法二:把未知数用x表示,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即方程。

同学们想一想,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方程有哪些性质呢?(等式 、含有未知数)

2、方程

(1)判断下列哪些是方程(说明理由)

7+8=3×5 4a+5b a+12=89

4x=y 3+100>25+y 6+x=0.5×3

(2)你会解方程吗?从中选择一个试一试。

(3)如何判断方程的解是否正确?

(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是怎样的?

讨论后得出:①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②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检验,写出答案。

3、列方程解决问题

(1)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列方程解方程能帮我们很快解决。例如,这副乒乓球拍到底多少元呢?让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请生一起看书71页例一:李老师买下面的球拍,给售货员100元,找回2元,一副乒乓球拍的价钱是多少元?

引导生认真审题,找出等量关系,自己列出方程并求解。交流解题思路。

(2)生尝试自主解决例二:相遇问题。师巡视,请生到黑板完成,全班交流。

(3)练习

①练一练1

②师展示习题:说出下面每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1)女生人数,男生人数,全班人数;

(2)苹果的重量,梨的重量,梨比苹果少的重量。

(3)一辆公共汽车中途到站后,先下去15人,又上来9人,这时车上正好有30人,到站前车上有多少人?

(4)一本书240页,小刚看了5天,还剩165页没看,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③课本练一练5

三、小结

说一说你今天的收获在哪里?

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2.学会合并(同类项)及移项,会解"ax+bx=c"及"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3.初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文化;

4.理解解方程的目标,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探索1

等式一边的项可以移到等式的另一边吗?

例如:3+5=8这是一个等式。把左边的一项"3"移到右边,得到什么式子?这时等式成立吗?

如果把"3"变号后移到的另一边呢?

换一个等式-6-7=-13试一试。

任写一个等式再试一试。

探索2

(1)方程x+3=-1的解是多少?

(1)把方程x+3=-1中左边的常数项”3”移到右边,就得到方程x=-1+3.所得的方程的解与原方程的解一样吗?

探索3

怎样求方程x-7=5的解?

有的学生可能还是乐意用算术解法,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

甲的解法是:这是一个表示减法运算的式子,x是被减数,7是减数,5是差。所以有x=5+7(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x=12.

乙的解法是:这是一个等式,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________,结果仍相等,把方程的两边都加7,得x-7+7=5+7,于是x=12.

丙的解法是:把方程左边的项-7,变号(即变成+7)后移到方程的右边,得x=5+7,于是x=12.

议一议,三种解法,你乐意用哪一种?

归纳

解方程时,把方程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移项。

注意:移项的要点不在移动,而在于变号。

想一想:移项为什么要变号?移项的根据是什么?

探索4

以下各方程的“移项”对不对?为什么?

(1)x+5=7,移项得x=7+5;

(2)3-x=7,移项得-x=7-3;

(3)2x=7x,移项得2x+7x=0;

(4)2x=7x-6,移项得2x-7x=-6.

探索5

移项的目的是把方程化为ax=b的形式,以下的“移项”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才对?

(1)3x+6=0,移项得0=-3x-6;

(2)3x=5x-7,移项得3x+7=5x;

(3)3-x=5x,移项得3-x-5x=0;

(4)3x+20=7x-18,移项得-7x+18=-3x-20.

例题学习

P81.例1

练习

P81.练习

作业

P84.习题2,3,9

补充作业

1.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数的2倍,如果把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对调,那么所得到的`两位数比原两位数大36.求原两位数。

解:设原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为x,

那么,根据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数的2倍,得个位上的数是________,

则原两位数记为___________.

因为对调后所得到的新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为______,个位上的数为______,新两位数应记为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新两位数比原两位数大36,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这个方程得__________.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调查今年6月份你家的固定电话的收费是多少?找出发票,看看费用当中具体分为哪几项?

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五

1、结合具体情境,类比等式变形的过程抽象出等式的性质,了解等式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

2、会用等式性质解形如x+5=12的简单方程。

3、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1课时

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了解等式的性质。

(一)导入新课

故事引入:在古代三国的时候,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要知道大象的重量,大臣们都不知道怎么办。这时小儿子曹冲却称出了船上石头的重量。你是怎样理解曹冲的方法的?

(板书:大象的体重=石头的重量)

师:曹冲之所以聪明,就在于他“运用了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来解决问题”的策略。今天我们也要用他这个策略解决以下问题。

检查预习。

(二)讲授新课

探究一:学习等式性质

1、师操作:在天平两侧各放一个5克砝码。

提问: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天两边关系吗?

提问:如果在天平一边加上一个砝码,天平会怎样?要是天平不平衡,怎么办?

提问:你还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吗?

教师呈现其他天平直观图,鼓励学生观察并写出等式。

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概括出等式性质。

等式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师操作在刚才的基础上一个一个减砝码。

提问:你能用等式来表示吗?

提问:如果在天平一边去掉一个砝码,天平会怎样?要是天平不平衡,怎么办?

提问:你还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吗?

教师呈现其他天平直观图,鼓励学生观察并写出等式。

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概括出等式性质。

等式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3、教师小结:我们刚才用天平演示的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是等式的性质。这也是我们今天解方程的依据。

(三)重点精讲。

探究二:学习解方程

师板书x+2=10问:用天平如何表示?

问:如何用刚才的知识解方程?(两边都减去2)

1、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并画出天平图。

2、师在解题示范时要注重“解”和“等于号”的书写要求。

3、交代检验方法。

4、学生试着解方程。

y-7=12 23+x=45

组内交流收获和疑惑。

小组汇报。

教师总结板书: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五)随堂检测

1、请你画图或举例说说下面这句话的意思: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看图列方程,并解方程。

3、解方程。

(1)x – 19 = 2

(2)x - 12.3 = 3.8

4、看图列方程,并解方程。

5、看图列方程,并解方程。

6、看图列方程,并解方程。

板书设计

x+5=7 x-5= 7

解:x+5-5=7-5解:x-5+5=7+5

x=2 x=12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阅读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时创造。上面的5篇最新一元一次方程教案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一元一次方程教案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