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方案能够帮助到我们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的15篇微课的教学设计是由快回答精心整理的微课教学设计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篇一
主备人:使用班级:1-22
使用日期:
1、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逆向思维”
2、学会在写作文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
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逆向思维”
学会在写作文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
讲练结合
一、导入
二、什么是逆向思维?
“反弹琶琶”即逆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反弹琵琶”作文学……。所谓逆向思维,即克服思维定势,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索,从而显露出新的思想,塑造新的形象。逆向思维法就是反过来想一想,不采用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而是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逆向思维法具有挑战性,常能出奇制胜,取得突破胜解决问题的方法。
“反弹”就是从某论点的对立角度去确立新观点,去阐发新见解。"即反其意而用之,是求异思维的一种形式和结果,是经过了多种多样方向的"求异"之后,最终确定了朝原来的"信息"相反(或相对)的方向发展的一种表现,即是一种逆向求异思维。运用逆向求异思维的方法,立意才会有新的意境,发人深省。例如:
1、阿拉伯的一个大财主,对两个儿子说,你们去赛马,终点是沙漠中的绿洲,谁的马后到,我的全部财产就给谁。两个儿子听后,都骑上自己的马,缓慢的行走,太阳炙热,沙漠烤人,没过多久,两个人便热得支撑不住了。正巧一个“智多星”路过这里,给他们出了一条妙计,让两人换马骑。因为父亲说要看哪匹马后到,两人一换马,比慢的赛马就变成了比快的赛马。换了马,骑的是对方的马,对方的马先到了,自己的马就会后到。这个办法看起来只是换了一种骑法,实际上是换了一种思维方式,换了一个角度分析问题。这个问题若只是从正面讲话进行思考,是根本解决不了的,只有从反面去考虑,才可将问题解决。
2、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牧师在准备讲道,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反弹琵琶”作文学……》。那天下着雨,他的妻子没在家,他的小儿子吵闹不休,令他心烦。他无可奈何地他拿起一本杂志,一页一页的翻着,他翻到了一幅色彩鲜艳的大图画——世界地图。他把地图撕成碎片,丢在地上,对儿子说:“小约翰,如果你能把这些碎片收拢,我就给你两角五分钱。”牧师以为这件事会花费小约翰上午的大部分时间,免得再反烦他。没想不到十分钟,小约翰就来敲他的门了。牧师见儿子如此快地拼好了那地图,十分惊讶。他问道:“小约翰,这件事你怎么做得这么快?”小约翰回答说:“这很容易,在地图的背面有一个人照片,我把这个人的照片收拢,然后把它翻过来。我想,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也是正确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时侯若从反面去思考、去解决,会找到更好的方法。
正是,反弹琵琶是逆向思维方法。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时,常常有“卡壳”的现象,会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此时如果折回来从事物的反面去思考,有时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这种把通常的思维反过来,在对立的思维道路上打开新局面的思维叫做逆向思维。
三、逆向思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会逆向思维,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破除习惯的思维方式和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跳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老框框,大胆设想。发前人之未发,化腐朽为神奇,标新立异。
2、立论要经得起推敲。逆向求异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或特定的社会背景中进行,只有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把“反弹”误为“乱弹”,立论偏颇,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贻笑大方。
3、有时,"反其意而用之"只表现为局部范围的补充、发挥,并不一定要全部推翻原采的观点?没有异想,哪来天开?","熟不一定生巧","弄斧应到班门","不看风焉能使舵"等,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或特定的社会背景中的合理的逆向思考。对于这一类的"反其意而用之",一定要严格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严肃地探索,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避免从-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反弹”不具普遍性,不是任何事物或观点都能逆向求异。那些违反科学道理,有悖于人们共识和伤害人感情的“反弹”,都是不可取的。如“螳臂挡车”,贬抑螳螂已成共识,你若想褒扬它,想借此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人们将难以赞同。我建议同学们用“反弹”这一手法时还是先作一番思考。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不适用“反弹”。
一是自古以来人们公认的道理。比如“尊老爱幼”,你不能说要“欺老骗幼”。
二是一些寓言、神话、成语、典故,不能单从表面字意理解,而应把握其内在含义。如《愚公移山》告诉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种精神,如果从愚公的做法这一角度思考,得出:移山不如搬家“这一结论,这是有悖于出:移山不如搬家“这一结论,这是有悖于寓言的原意的。
三是对名人的优秀事迹不宜反弹。
四是对国家政策、路线、方针、不宜用反弹。
总而言之,我们写文章要有新意,要敢于表达意见,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怀疑一切、否定一切。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篇二
《背影》是一篇著名的记事抒情散文,文字凝练优美,感情饱满深沉,从中国人最关注的角度——伦理,来表达内心的感情,因此,无论从写作技巧方面,还是从伦理道德方面,我们都可以从中挖掘非常宝贵的东西,这个微课,我从人物动作细节描写入手,让学生领悟深沉的父爱。从这一点说,我觉得在这个微课中,我们可以带给学生两个东西,其一,写作技法之巧;其二,传统美德之善。
从人物刻画的细微之处:人物动作细节描写挖掘寓意深刻的父爱主题,是这个微课的教学特色。微课只分析了《背影》中感人至深的背影:望父买橘。从父亲的动作细节描写切入,让学生深刻领悟父爱这个主题。
1、知识技能目标:
通过望父买橘中父亲动作细节的分析,领悟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父爱。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学习人物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体会深沉的父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学生通过学习人物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体会深沉的父爱。
多媒体,ppt课件
(一)导入
您好,这个微课重点讲解人物动作细节描写让《背影》更感人。《背影》是散文中的名篇,我们知道,在《背影》这篇文章中一共描绘了四次父亲的背影,其中以望父买橘的背影最为感人,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作者是怎样来刻画父亲背影形象的。
(二)教学过程
播放幻灯片一:
作者是怎样刻画父亲背影的?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
上缩;他微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教师:教师朗读: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文字描述(如幻灯片所示)作者刻画望父买橘的时候,为什么是如此的感人呢?最重要的原因是作者运用了人物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那么什么是人物动作细节描写呢?
播放幻灯片二:
人物的动作的细节描写:即准确、细致、生动地描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体状况、身份、地位、心理、习惯、情感等等。
(教师对人物动作细节描写进行解析)
教师:下面我们就通过分析父亲动作细节描写,来领悟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播放幻灯片三:
1、分析父亲买橘的动作描写,说明了什么?
走路的姿势:蹒跚
爬月台动作:探攀缩倾
教师:首先,父亲走路的姿势:蹒跚,蹒跚这个词语写出了父亲年纪较大,腿脚不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蹒跚的背影!)
教师:爬月台动作:探攀缩倾,
动作描写,“探”可看出父亲体胖动作不灵便,小心翼翼地将腿伸下,一步一步直到接近地面的艰难过程。
“攀”,写出月台的高度,因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是非常吃力的;
“缩”,写出了父亲两脚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力量全在手上,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掉下去的危险。
“倾”,父亲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孩子那样灵便,写出了父亲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描绘得很深刻。行动不便,步履艰难(艰难的背影!)
教师总结:通过这四个动词描写,一个父亲为我买橘子艰难,蹒跚的背影跃然纸上。
播放幻灯片四:
探讨:父亲过铁道既然如此困难,为什么还坚持为我“过铁道买橘子”?
教师:父亲过铁道既然如此困难,为什么还坚持为我“过铁道买橘子”?
1、橘,有吉的谐音,里面包含了父亲对儿子的希望,希望儿子能够平平安安。
2、父亲担心儿子路上口渴,橘子可以为儿子解渴。
是啊,父亲背负着家庭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下,在囊空如洗的情况下,还要为已满二十岁的儿子去做一件自己根本不能胜任的事情,在这一切一切的背后,都凝结着父亲对儿子深沉而又伟大的爱。我们都知道,《背影》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朱自清写《背影》就因为文中父亲引
的那句话“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的厉害,举箸投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是在羞愧、伤悲、感恩等等复杂情感把自己激动得不行的情形下写下《背影》创作的。在望父买橘这个片段中,买橘子的过程和动作,描写得栩栩传神,是我们不仅好像看到父亲憨厚朴实的形象,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而且好像也看到了关注着父亲的儿子的形象,感受到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三)作业布置
动作细节描写在文章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真实可感,个性特征更加鲜明。一个或一处成功的动作细节描写往往胜过千言万语的表白。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你的父母肯定给予了你许许多多的关爱,也许是一声轻轻地叮咛,也许是一次倾心的谈话,也许是一份特殊的礼物,也许是一个温馨的早餐??想一想,生活中的这些细微的关心,你有用心体会过吗?请你以《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发自内心的告白,然后读给父母听。要求在描写人物行动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更要写出他在怎样做,把爸爸/妈妈“怎样做”时常常被人忽略的细枝末节描写出来。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文中作者望父买橘细节的分析,体会到了父亲对朱自清先生平淡却深沉的爱。也让我们学会了珍惜身边伟大的亲情。谢谢您认真看完这个微课,谢谢。
微课程教学设计 篇三
一组有关“微课程”教学设计的资料
【按语】进入2013年,随着各地学校的信息化迅速发展,学生和教师个人拥有的信息终端(诸如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笔记本电脑、ipad等)逐步普及,个人携带自己的信息终端到学校课堂学习(byod)兴起,颠倒的课堂、可汗学院等新理念逐步家喻户晓,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等,帮助学生“先学后教”,掌握“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成了新时代教师必备的基本教学技能。
下面汇集了近期网络上面有关“微课程”的培训资料,供关心教育信息化新发展的老师们参考:
时代变化与微课程发展pptx,http:///
2013年中小学信息化趋势探微,http:///
微课程助推教学变革(闵行区微课程设计点评整理),http:///
微课程研究策略的思考, http:/// 教研员猜想黎加厚教授提供的《时代变化与课堂结构性变革》每一张幻灯片的作用、意义,把微课程设计方法传达给一线教师,http:///
可汗学院及其带来的教育变革,http:///
注1: 国内翻译的可汗视频微课程资源,(1)网易视频公开课,可汗学院:http:///
(3)百度视频:http:///v?engine=baidu_video&ie=utf-8&word=可汗学院
注2:教师掌握微课程设计的两天培训模块设计,北京市"微课程与未来课堂培训班"学习模块(2013年1月21日-22日,每一个模块半天时间培训活动,培训组织方式:参与式做中学小组协作微课程设计):
模块1.时代变化与课堂教学变革 模块2.微课程教学设计
模块3.基于发现的学习设计 模块4.20年后的课堂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微课教学设计 篇四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将微课有效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也是高效课堂的必然要求。通过实例说明微课在导入新课、突破重点和难点、建构知识网络、演示实验等环节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生物教学;应用
微课,顾名思义就是微缩而短小的课。它是以微视频(50 M左右大小,时长一般5至8分钟)为核心组成教学内容来完成特定教学小目标的教学材料。因此,“微课”是在PPT、Flash等技术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随着翻转课堂、可汗学院、幕课等新概念的迅速普及,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学习的需求。微课作为支撑翻转课堂的重要载体和新型的教学资源,日益受到全国各地广大一线教师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将微课应用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让其扮演其独特的角色,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有它的优势和好处,下面笔者就四个方面来谈谈体会。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作为序曲,开始时的几分钟导入设计得好,就会使课堂一开始就给学生以激情和兴趣,让学生以最佳学习状态进入所学内
容,就为一堂课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果能在刚上课之际,播放一段图文并茂、短小精悍的微课,就可以有效聚焦学生关注和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当然,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充分挖掘一个符合主题情境的教学情境,并搜集筛选资料将其制作成微课。
例如,在教学《胚胎工程》时,可以先播放视频《多利羊的诞生》视频来导入新课,同时提出问题:多利羊是怎样产生的?这个过程应用了什么样的工程技术?通过让学生自学视频内容来了解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教师可以首先播放《生物圈Ⅱ号》的微课,让学生感受到地球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引起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在教学《人类遗传病》时,可以播放视频《“人体的阿波罗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视频中展现了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灿烂的前景,让很多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变成了可能。这样导入后再进行课堂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搭建平台,突破重难点
微课的教学设计 篇五
一、学情分析: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它贯穿于小学各个阶段,识字教学中形近字和同音字的辨析,是各年级段识字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同音字字形难解,组词易错,形近字又读不准音,组词更易错。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重点、难点呢?这一节微课,我将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例,教给学生辨析形近字和同音字的方法,教给他们识字的方法,为提高识字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做一探索教学。
二、教学目标:
1、能区分本册中的同音字和形近字,并能正确地运用。
2、对易混淆的'同音字和形近字重点联系,使学生掌握。
3、让学生学习几种辨析形近字和同音字的方法,并能学以致用。
3、教学重难点
教给学生辨析形近字和同音字的方法,并能在今后的各年段中学以致用,避免错别字的出现,为识字打好基础。
四、教学过程:
引入:(简介课题)
(1)、认识汉字
我们祖国的汉字十分神奇,几个简单的笔画就可以组成有灵气的汉字。(日、人、目、火)关于汉字的构造规律,古代人把汉字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字四种汉字造字法。其中大部分汉字是形声字,而且有些字非常相像。这些被称为形近字。
(2)错字可怕
对比粗心和细心的同学在测验中的识字效果
(3)、如何辨析
那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有哪些方法呢?
针对一些同学容易混淆弄错。针对这种情况,我把它们概括为这几种方法。
1、同音字归类辨析法
2、分类记忆法
3、比较联系识字法
4、联想识字法
5、编儿歌或顺口溜法
怎样减少或消灭这常见的错别字呢?
1.要认真学好生字。
2.使用时要注意严格区分形近字。
3.书写时要认真。
4.端正学习态度,在读书看报时,对字要细心观察辨认。反复练习,讲究方法。
(四)、模拟试题
【举例】——四年级上册中的字词
吨()描()鸽()观()
钝()猫()鸡()现()
掘()琢()副()辐()端()
倔()啄()福()幅()瑞()
喘()线()浅()场()扬()
揣()钱()践()汤()杨()
陵()钩()官()脑()顿()
棱()钓()宫()恼()吨()
融()煲()杖()注()载()
隔()堡()仗()柱()栽()
堤()凌()唯()洪()伏()
提()陵()维()哄()仗()
峡()怀()抱()祖()编()
狭()坏()胞()租()篇()
燥()洽()幻()该()瞄()
躁()给()幼()核()描()
竿()桨()规()株()梢()
杆()浆()现()珠()稍()
蜡()浑()铺()茎()柄()
腊()挥()捕()颈()炳()
痕()豪()泽()掘()扒()
狠()毫()择()倔()叭()
偷()拆()代()历()躺()
愉()折()伐()厉()倘()
饮()侍()脾()蹲()洪()
吹()待()碑()遵()供()
领()性()搞()彩()梅()
邻()姓()稿()踩()霉()
微课教学设计 篇六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识别五种不同的山体部位。
二、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山体部位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
通过读图、绘图,对学生进行空间地理事物的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培养;通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过程,形成地理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判读等高线地形图,识别五种不同山体部位;
2、区别山谷、山脊。
五、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等高线地形图的模型、等高线地形图(小黑板)。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
(二)授课:
教师拿出模型,与同学一起找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出示小黑板上的等高线地形图,让同学通过观察不同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弯曲规律,帮助学生得出规律,识别山谷、山脊;联系瀑布的形成,强调河流的形成部位。
(三)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一、教师自评:
《地形图判读》这一节文字不多,但内涵丰富,是七年级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我以自制模型为载体,以海拔的认识——等高线图的判读——山地部位名称作为教学主线,较好地演示了等高线的基本原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等知识,使教学变得形象生动,较好地强调了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获取知识。 但是在帮助学生辨析山谷和山脊时,我比较着急,留给学生观察思考的时间较少,这对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有些困惑;还有如果语言的表达能更简短精确、风趣幽默,我相信效果会更好,还要继续努力。
二、学生反馈:
教师语言通俗易懂,教态亲切自然;教学用的模型直观、形象、生动,让我们似乎身临其境,并且小黑板上的等高线地形图也是依照模型绘制的,让人一看就明白。
三、同行点评:
1、备课充分,教材处理得当,教学目标清晰、科学性强,教学重、难点突出。
2、运用自制模型并结合小黑板,形象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
3、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篇七
《儿童和平条约》带有很浓厚的儿童情趣,语言流畅,文笔活泼。课文作为一种特殊文体——条约,第一次出现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它的每一项条款,都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同时,它又是一种儿童条约,表达了全世界儿童的一种美好愿望——希望人类携手努力,共创世界和平。
1、学会8个字,认识4个字,注意多音字“给”的读音。随文学习本课的关键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体会儿童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鼓励同学们为世界和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1、识记8个生字及掌握多音字“给”;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儿童们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憧憬世界和平的美好景象,激励学生为世界和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
课件
:
2课时
1、出示一份班级公约。
2、揭示课题:儿童和平条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鼓励学生读题质疑,部分解疑。
儿童和平条约不用强制别人执行,它表达的是全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1、过渡:儿童和平条约里都写了什么内容?带着我们的好奇心一起走进课文吧!
2、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把自己认为难懂的词句做上记号,联系实际想一想。
3、同桌互帮互学,交流自学情况。
4、检查学生掌握生字情况。
过渡:让我们再次走进条约,细细品味儿童维护和平的那份决心吧!
(一)读第一句话,指名汇报:全世界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
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二)播放课件,渲染战争场面
(1)理解“无家可归”什么是“无家可归”?(没有家,不能回家了。)你知道哪些人无家可归?指导理解:是啊,那些可怜的孩子不仅无家可归,还没有饭吃,面临饥饿,生病了不能去看,面临疾病。所以―――――
(2)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用朗读表达出来。(指导朗读)
(三)过渡:只要我们消灭一切与和平对立的事物,这个世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1)闭眼听读4-6句,思考:和平世界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2)交流汇报
(3)指导读句子,感受和平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教师适时板书:珍爱)
(四)过渡:和平给我们带来了幸福而舒适的生活,所以我们应该珍爱和平。为了和平,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1)自由读七、八句。思考: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2)为了现在的和平,为了永久的和平我们能怎样做呢?为了大家的和平,我们又该如何做呢?齐读最后一句话。
过渡:远离战争,珍爱和平、创造和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1、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儿童,你打算怎样做?
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
2、朗诵诗歌《放飞和平》。
1、给父母读《儿童和平条约》,和父母交流感想。
2、你想像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画一画。
板书设计:儿童和平条约
向往
珍爱和平
创造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篇八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也较多停留于形象的理解。本人教学《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时,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认为《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篇课文,学生容易不求甚解,停留于表面的读。故事呈现了小燕子的观察结果。对小燕子的细心观察并未提及。因此,本人设计了引导学生想象小燕子观察过程的环节,力图让学生感受到小燕子的细心观察,并以样的感受为基础进行朗读和语言训练。
1、由小燕子观察的结果想象小燕子观察的过程和方法,理解妈妈为什么会夸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懂得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2、感悟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练习用“一次比一次______”夸小燕子。
想象法表演法质疑法
一、引入故事,进入情境
在《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个故事中,燕子妈妈叫小燕子去菜园里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小燕子去菜园看了三次,每次看到的都不一样。最后,燕子妈妈笑了,说:“你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二、提出质疑,明确目标
(老师,为什么燕子妈妈夸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呢?)
你提了一个很多同学都想知道的问题。我们慢慢来理解好吗?
(好的!)
三、细读课文,了解结果
现在,我们来看:小燕子去了三次菜园,每次看到了什么?
我们先来读一读这些句子。生读。
(老师,我知道了:
第一次,小燕子看到冬瓜大,茄子小!
第二次,小燕子看到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
第三次,小燕子看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四、建构意识,练习说话
你的回答很准确。燕子妈妈说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那么小燕子的进步在哪里呢?
我们来想一想小燕子三次去菜园,分别是怎么观察的呢?
分辨大和小,难不难?(不难!)是的,也许远远地看一眼就知道了。
冬瓜和茄子的颜色,远了看不清楚,走近了,认真一点才能分辨出来。所以小燕子要认真地看一下才能发现了。
你们看,冬瓜皮上的细毛和茄子柄上的小刺容易发现吗?
(很难发现,因为它们太小了。)
那你们想一想,小燕子要怎么看才能看清楚呢?好,请同学表演一下:(学生演示:小燕子,飞近了,也许不仅正面看,还侧面看,或者飞得很近,看了好一会儿,也许还用脚摸了摸才发现了冬瓜皮上的细毛;茄子柄上的小刺更少,更难发现,或许还被叶子档住了,这时,小燕子就要飞到枝叶里面去,用嘴巴啄一啄才能发现。)
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小燕子三次看到的都不同了吗?(小燕子一次比一次的观察更加仔细、认真,所以每一次的观察才会有更新的、更好的发现。)
现在,我们也来夸夸小燕子吧!(生回答)
如果你是燕子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次比一次观察得更仔细,更认真,你的心里高兴吗?
那我们来当燕子妈妈,从心底里高兴地夸一夸小燕子吧。(生读)
同学们,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我们应该怎样观察事物了吗?
(我明白了:要认真仔细观察,才能把事物看得更清楚!)
本次教学设计针对课文重难点进行设计,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其想象,在想象中建构意识,并练习说话。尤其值得推荐的是:教学不浮留于文字表面,能通过小燕子的观察结果,引导探究小燕子观察的过程,让学生感悟到小燕子的认真和仔细。并引导学生在感悟中读,在感悟中说话。真正做到把人文性和工具性融为一体。
在教学形式方面:因为是微课,为了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虚拟了师生对话的形式。但是,在微课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落实朗读和语言训练,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高中生物微课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设计思路:
在认识生物与非生物的基础之上,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观察,引导学生说出生物的特征,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微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二、能力目标:
提高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1.活体生物如:盆载的植物体1-2种;
2.动物标本1-2件;
3.珊瑚;小机器人;有关的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1、对照课件,学生完善“观察”的预习笔记。
2、投影情景图片,启发学生找出生物与非生物;投影各种动物、植物图片,启发学生归纳出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3、投影:植物的生命活动幻灯(需要水、矿物
质,进行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动物捕获食物的生命活动幻灯。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4、让学生闭嘴捏鼻感受呼吸。投影幻灯:小鸟在呼吸;野牛在晨光中呼吸。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能进行呼吸。
5、投影幻灯:小狗排尿;“撒尿小孩”的铜像;落叶。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6、投影幻灯:猎豹追捕猎物;河平静、受惊吓;含羞草;玉米细苗。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7、投影幻灯:红狐的生长;胎儿的发育;菜豆的生长。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8、补充生物的其他特征。
9、归纳小结生物的共同特征。
10、课堂练习
1.音乐微课教学设计
2.小学微课教学设计
3.微课教学设计的原则
4.获奖微课教学设计
5.爱如茉莉微课教学设计
6.口语课教学设计
7.二年级语文微课教学设计
8.手工钩织课教学设计
9.识字写字课教学设计
10.小学作文课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篇十
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教学目标,学生自主分层阅读《追赶天边的彩虹》,引导学生用带点的词语说话,逐步培养孩子们联想写话的能力。
1、借助《追赶天边的彩虹》,展示孩子们的阅读水平,激发学生的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2、引导学生用带点的词语说话的能力。训练孩子成句成段,逐步培养孩子们联想写话的能力。
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班级大部分同学都是识字大王了。真了不起!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汉字,有什么好处呢?
2、指名学生说。
3、是啊,扫清了识字的障碍,我们就可以自己阅读,看更多有趣的课外书了。我们的同步阅读《追赶天边的彩虹》这本书,就是我们星级表里的词语串成的文章。同学们,你们有信心读好吗?(有)
二、明确标准
1、我们的口号是:“追追追,追上十星级!”下面我们来到——“同步阅读”大擂台。老师指课件:
同步阅读的评价标准:
一颗星:清晰响亮;
二颗星:清晰响亮、正确流利;
三颗星:清晰响亮、正确流利、有感情。
认真倾听,遇到带点的句子能模仿说话,奖励两颗星。
三、同步阅读擂台赛
1、每位同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来读,特别长的读一两个段落。学生自由练读(学生特写)
2、四个大组推荐代表来打擂,根据朗读情况,全班同学用手势评价等级(一星、二星、三星)。
3、老师根据大多数同学的意见,结合自己的评价,当场在课件上点击星数。比两轮,总结擂台赛的结果,给予表扬。最后获胜的小组参与打擂的同学获得卡片等奖励。
【设计意图:在打擂的游戏中,展示读书本领,老师点拨,同学互助,激发读书热情,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的同时,为课外阅读做准备。】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第十一篇
1、通过节奏训练,掌握延音线的运用,切分音节奏型
2、通过学习能够准确找到切分节奏型,并且正确视唱。
延音线的灵活运用,切分音节奏型
节奏型、示意图
1、导入:大家看这个谱子,音符上面是一条向上或向
下弯曲的弧线,这个弧线叫什么?有什作用?
2、新课
(1)这个符号叫作延音线,乐谱标记符号之一。其作用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同音高的音符相连。那么拍值等于所有这些音符的总和。
看实例:这个1上面的线就叫延音线,这个1的音要连续演唱唱四拍。
(2)下面咱们看这个谱子 5 6 6 i 请同学们为这个乐谱划上拍子,自己打拍子视唱一遍。
如果把中间相同的音6用延音线连起来,又该怎么划拍子?请同学们试一下划出拍子来。
(3)同学们划的拍子看和我一样吗?
怎么打拍子?请跟我打一下(老师示范)。
这个音在一小节内书写的时候也会变化为:
(4)总结
切分音是旋律在进行当中,由于音乐的需要,
音符的强拍和弱拍发生了变化,而出现的节奏变化。比如:一个音在弱拍时开始,而且延续到后面的强音的地方,打破了正常的强弱规律,使原来的强弱关系颠倒了,这种音形叫“切分音”。
其形成的格式如下:
①弱拍音延续到强拍位置;
②休止强拍位置;
③弱拍音改为强拍。
(5)拓展:请同学们在歌曲《凤阳花鼓》谱子中找出切分节奏,并打节奏正确演唱。
通过本节我们学习掌握了一种新的节奏类型,节奏是一个音乐的灵魂,把握好节奏就能更进一步了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微课的教学设计 第十二篇
一、指导思想
交互式电子白板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个更为强大的交流平台,为师生提供和展示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式 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更加多样、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教学更加精彩。根据我校电子白板配备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培训方案。通过此次培训,教师将了解和掌握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各种功能,有意识地将白板所特有的交互能力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中,丰富教师的备课方式和备课内容,改变了传统多媒体教室环境的种种弊端,技术真正融合于课堂之中得以实现。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培训目标
1.对互动教学理念的认同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重在落实到日常课堂教学中,使大多数学科的教师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有效应用,把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支持教学的工具、助手和伙伴,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完成教育教学目标,实现交互式电子白板和日常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而互动教学理念的认同,是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的基石。
2.提高教师基于互动技术的教学技能
教师在培训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电子白板及互动教学综合应用平台的操作技能,引领教师探索基于交互白板的教学和研究:如基于交互白板的教学中交互策略、基于交互白板的小组协作活动的开展、基于交互白板的学科教学资源的建设、改进教学观念、探索信息技术支持条件下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3.促进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培训的引导和支持,帮助教师按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解决课程整合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一线教师的研究技能、教学技能、基于电子白板的信息技术操作、交互式互动教学综合应用平台备授课系统应用等专业技能。
三、培训对象
全体教师
四、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培训地点: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室
五、培训内容
1.为了确保培训过程顺利实施,制定了包含以下2个方面的培训内容:
(1) 交互式电子白板基础功能培训
意在通过电子白板的教学应用特色理念及操作,让教师对电子白板应用有一个细致的认识,产生兴趣。在演示型培训的过程中,讲师会逐步渗透电子白板初级使用的基本功能,如产品硬件的使用、操作、保养的培训。
(2) 交互式电子白板基础知识和教学应用技巧培训硬件基础知识
软件安装及设备调试,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定位方法,软件开启方法。版面快捷键的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四种模式及使用方法。
2.原有教学资源应用——PPT、WORD、FLASH等,屏幕批注功能。
3.介绍功能面板,主工具箱的使用,资源库使用。
4.如何利软件的'脱机使用进行备课。白板与学科巧结合案例,学科组进行。
六、培训方式
1、教务处全面负责,各分管领导协同落实。
2、主要形式
(1)指导教师开展讲座,讲述使用技巧。
(2)教师听取讲座,并做笔记。
(3)教师间充分讨论解决自己的疑惑。
(4)每位教师做一份课件,作为本次培训考试的作业,作业要求打印上交。
3、关于电子白板培训的视频与相关的资源的下载地址:红原县龙日乡小学校园qq群
七、培训要求:
1、提高电子白板运用的意识,真正使电子白板技术与学科整合。
我们就是要通过电子白板的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电子白板运用能力,将电子白板运用与学科的教学有机的融到一起。
2、加强技能学习,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师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础上,熟练运用电子白板也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关键。在此次的培训中,我们结合学校教学和教师实际,主要培养教师电子白板的基本运用及课件制作。
3、参培教师要遵守请假制度,有事履行请假手续。
4、按时出席,不迟到,不早退。
5、集中培训时,关闭手机,在老师授课过程中,教师之间不准互相说话,要求教师认真做好笔记。
6、进行计算机实践操作中,教师要按要求进行练习,不要做与培训无关的事。
八、保障措施
1、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实行三级管理:即行政、教务处、教研组共同管理与考核。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制度,包括考勤、考核、奖惩等。各培训项目要管理到位,保证校本培训的学习研究有序而高效地开展,提高培训的整体质量。
2、为使校本培训逐渐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规定每位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时间不得少于规定学时,将学时数分解到每个培训项目上,根据出勤率、考核成绩等实际情况评定最终成绩。
3、教师请按活动安排及时上交培训材料。每学期上交相关的材料,学校将给每位教师归类整理,记录个人成长历程,作为评优及期末考核依据。
九、培训奖励机制
1、每学期上交相关的材料,学校将给每位教师归类整理,记录个人成长历程,作为评优及期末考核依据。
2、相关资料未按时上交者、未完成听课任务者扣相应考评分,具体办法见《红原县龙日乡小学教师考评细则》。
十、培训组织
领导小组
1、组 长: 副组长:
2、组 员:
微课程教学设计 第十三篇
《微机械电子系统》课程教学设计
(一)基本描述
课程名称:微机械电子系统
英文译名:micro electrom mechanical system 总学时:16 讲课学时:16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适用专业: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动化专业、其它相关专业 开课教研室: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 课程要求:选修 开课时间:第七学期
先修课程: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工电子学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刘广玉,樊尚春,周浩敏。《微机械电子系其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3年2月
徐泰然(著),王小浩等(译),周兆英等(较).《mems和微系统-设计与制造》.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1月
李德胜,王东红,孙金玮,金鹏。《mems技术及其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2年3月
(二)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及任务
《微机械电子系统》是一门关于微机械电子系统的概述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mems的组成与应用、mems功能材料、微机械制造技术、微机械执行器及微机械传感器等五部分。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mems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主要加工工艺及基本的系统设计理念,拓展对机电系统设计制造的认识,并为将来从事mems的相关领域的研究打下基础。
(三)教材的选择与分析
针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对本科生培养计划的要求,本课程将以现有教材为主,结合当今mems领域的最新技术资料,力争使学生在了解mems设计和制造方面的基本知识的同时,能了解mems技术的最前沿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现在关于微机械电子系统的书籍主要有刘广玉等编写的《微机械电子系统及其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等。这三本书分别面向不同的对象,在涵盖了本课程所要求的主要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又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其中,1)刘广玉等编写的《微机械电子系统及其应用》一书,介绍了当今微机电系统的核心内容及其发展,重点放在微机电系统和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形式、设计参数、制造技术、输入到输出的微弱信号检测、使用特性及应用场合等方面。这本教材是面向检测与控制等电类专业的,教材用了相当篇幅来讲述各种接口和信号处理电路,不适合作为面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课程的主要教材。
2)徐泰然著的《mems与微系统 – 设计及制造》一书,在介绍了mems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功能材料、制造方法等内容的基础上,更加侧重于mems相关的科学理论的介绍,如物质的分子理论、量子物理、电化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尺寸效应等。同时,本书提供了大量的mems元器件的设计实例。这是一本理论性和实践性均非常强的优秀的mems领域的教材,可以作为本课程首选的参考书籍,但是由于其大部分内容超出了本选修课的教学要求,故不选其作为主要教材。3)李德胜等编著的《mems技术及应用》一书,在概述微机电技术(mems)的发展背景、现状及应用前景的基础上,介绍了mems基本理论,对mems相关工艺做了详尽的讲述,作为mems应用,分别介绍了数种典型的物理量传感器和化学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制造工艺,对各类微操作器(执行器)、微机械零件及微机电系统也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本教材很好地兼顾了所涵盖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适合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教学要求。
因此,选用李德胜等编著的《mems技术及应用》作为本课程的主要教材。
(四)本课程各章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学时分配 第一章
微机械电子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应用(讲课2学时)了解mems的概念、发展现状。熟悉几种典型的mems产品及其应用
第二章
微机电系统功能材料(讲课2学时)
了解常用的微机械电子系统功能材料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掌握针对特定功能的微型元器件设计时的功能材料选择方法。第三章 微机械制造技术(讲课4学时)
了解微机械制造技术,包括硅微机械加工技术(化学腐蚀、离子刻蚀、薄膜生成技术等)、liga技术(liga技术、sliga技术)、特种精密加工技术、固相键合技术等。第四章
微机械执行器(讲课3学时)
了解微电机、微泵和微阀以及微驱动器的特点、作用原理、设计制造以及应用前景。
第五章
微传感器(讲课3学时)
了解微传感器的基本物理效应,掌握压力微传感器、加速度微传感器、角速度微传感器(微陀螺)及热式温度微传感器等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应用。
第六章
微机电系统设计实例(讲课2学时)
了解微系统的设计依据:设计约束、材料选择、制造工艺选择、信号变幻和转换、机电设计及封装。
以微压力传感器硅芯片的设计为例,对微机电系统的设计有初步的认识。
(五)教学环节
教学主要是课堂讲授。
1)根据教学大纲,认真备课,做好教案,熟练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
2)课堂讲授表达要准确,板书要整齐,书写要符合规范,并注意运用直观形象教学。教学手段要完备,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恰当运用图片、挂图、cai课件和多媒体等,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3)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上课精神饱满,以人格的魅力和精神气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活动。
4)讲课思路要清晰,包括: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条件、建立模型、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解题和总结等;概念要准确,重点要突出。
5)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的同时,通过互联网等相关渠道,了解mems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尽量与实际应用背景相结合,使教与学均有更明确的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信息交流,教学相长 学内容要做到与学生沟通,授课中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兴趣,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把握教学的重点。鼓励并要求学生积极查阅有关文献,及时了解最新技术进展,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配合完成教学任务。
(七)考核方法 1.考试方法:
考试成绩评定采用累加式,总成绩由二部分构成:平时测验:开卷,不限时,成绩占30%; 期末考试:开卷,命题,限时,成绩占70%; 2.考核成绩只记“合格”或“不合格”。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第十四篇
通过缓冲溶液的定义、作用、组成及作用机制的介绍,使学生对缓冲体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以后学习人体缓冲体系打下理论基础,缓冲溶液。
多媒体结合板书进行讲解式教学
1、缓冲溶液的定义;
2、缓冲溶液的作用;
3、缓冲溶液的组成;
4、缓冲溶液的作用机制。
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溶液的作用机制。
通过医学常识我们知道正常人的血液ph范围为7.35~7.45,ph值不因代谢过程中产生酸、碱性物质而变化。为什么血液的ph的范围能保持在7.35~7.45?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盐类水解。
缓冲溶液:能抵抗外加少量强酸或强碱,而维持ph基本不发生变化的溶液。
缓冲作用:缓冲溶液所具有的抵抗外加少量强酸或强碱的作用。
【提问】:1.缓冲溶液的组成是怎样的?
2、缓冲溶液为什么能对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适当稀释,而保持溶液的ph几乎不变的?
1、缓冲溶液的组成
根据缓冲对不同,缓冲溶液分为三种:
弱酸及其盐。
弱碱及其盐。
多元弱酸的酸式盐与其次级盐。
12、缓冲溶液的作用机制
以hac — naac为例 hac、naac足量。
hac+h23o+ac-;
+左移3o+ 抗酸成分+抗碱成分 右移-2h2o共轭酸 — 抗碱成分 共轭碱 — 抗酸成分。
nh3—nh4cl的缓冲原理。
概念: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组成和缓冲作用;
缓冲原理;
搜集资料:
缓冲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微课程教学设计 第十五篇
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下面是关于微课程教学设计模板的内容,欢迎阅读!
一、教学目标
1、明确什么是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掌握识别比喻句的方法,会正确识别比喻句。
3、了解写比喻句要注意的问题。能试着写出一些比喻句。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确什么是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难点:正确识别比喻句。
三、
教学过程1、猜谜导入
我们先来玩一个猜谜游戏吧,“身体轻又轻,空中来飞行,有时像棉花,有时像鱼鳞。”(猜一自然现象)——是云,你猜到了吗?句中用像棉花,像鱼鳞,这样具体的事物来表述抽象的自然现象——云。这种比喻叙事很重要,能体现一个人的文采,我们可要好好的学一学比喻句了。
2、了解什么是比喻句,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比喻句在一年级儿歌《小小的船》中出现过,在三年级上册三单元第十一课积累过,在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我的发现”中又特别提出了。
那到底什么是比喻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它是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请看一组例子:
(1)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2)茫茫的草原仿佛一张无边无际的地毯。
上面这些就是典型的比喻句,这些句子中把“月亮”比作“小船”,把“草原”比作“地毯”。通过打比方,你是不是觉得这些句子更加形象,更加生动了呢?
从这些例句中,我们看到,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似的、如同、仿佛、宛如……
比喻句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本体的特点,增强语句的感染力,能起到修饰语句的作用。
3、学会判别比喻句的方法
我们如何来判别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呢:常用的方法是“三看一比”法,一看句中有没有本体,二看句中有没有比喻词,三看句中有没有喻体。“一比”就是把本体和喻体相比,看本质是否相同,本质不同,那就是比喻句。请看三年级下册第三课《荷花》中的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在这个句子中本体是荷叶,比喻词是像,喻体是大圆盘。再把本意和喻体作比较,荷叶和大圆盘本质不同。通过“三看一比”法,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比喻句。
再来看两个句子:
(1)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2)老师像妈妈一样年轻漂亮。
用“三看一比”法,我们就知道这两个句子都不是比喻句。
4、写比喻句要注意:
(1)感情鲜明。如“炕沿上坐着的那个鬼子军,两眼红红的,像刚吃过死人的野狗。”(《小英雄雨来》)这个比喻句把日本鬼子那可憎可恶的形象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2)本体和喻体不能为同类事物。如“小明长得像爸爸。”这样的句子不是比喻句。
(3)本体和喻体必须有相似之处。如“这堆草垛像石头一样挡住了我的去路。”草垛和石头虽然不同类,但没有相似之处,这种比喻不恰当。
(4)作比喻的事物要具体,为人所熟知,运用比喻时要有创新。如“他打破了一块玻璃,吓得像妖怪一样逃跑了。”妖怪是似是而非,令人捉摸不定的东西,极为费解,因此不能达到比喻的艺术效果。了解了写比喻句应该注意的问题,我们就掌握了比喻句,你掌握了吗?
5、练习巩固
(1)读一读,再写几个比喻句。
① 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勤劳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②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③ 立交桥的四周有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
④ 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的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2)判断下面的句子中哪一个属于比喻句。
① 像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钻。
② 教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③ 他走路的样子很像他爸爸。
④ 一阵风吹来,树上的梨儿像在对我们点头微笑。
6、结束
希望你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的应用比喻句。谢谢您的收看,再见!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快回答为大家分享的15篇微课的教学设计就到这里了,希望在微课教学设计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