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教学随笔精选10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随笔应该都不陌生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下面是快回答给大家整理的10篇教学随笔,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教学随笔的写作思路。

关于教学随笔 篇一

今天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是一首儿童诗,内容很简单,通过对大海、沙漠、夜空、草地等几个场景中战争的描写,在最后一节中发出祈盼,希望制止战争,维护和平。让战火中的孩子能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由于是本组单元中最后一篇课文,所以我想把它既作为全组课文的总结,又作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端,以此带动学生继续通过阅读和互联网学习。搜索了一些战争中的儿童的相关图片后,忽然想到了一个主意,教室里就连通着因特网,为什么不把我收集信息的过程展示给学生呢?同时,最直接的与社会接触给他们的必然是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来到教室,孩子们三三两两围了上来,杨航又向我请求:“老师,再看看我们军训的照片吧!”昨天发在博克里的照片让军训时的苦不堪言变成了幸福的记忆,他们的幸福也更加促使我把班级的教学日记继续写下去,用“文学的耳朵”去倾听“花开的声音”,这是我的幸福。“哈哈哈……”教室里的笑声又浪潮般地涌来,直到上课铃声响起。我关闭画面,开始说话:“同学们,你们刚才的笑声很感染我,在这样美丽的春天,我们是多么快活,多么幸福,可是,在地球上的一些地方,却有许多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他们却由于战争的原因,不能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6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孩子们表情有些凝重了,亲情节这一段时间的读书、活动,他们的感情细腻多了。我问:“昨天因为春游突然改期,所以我没有布置大家预习课文,但是有没有同学已经读过了?”有三分之二的同学很兴奋地把手高高举起来,我又说:“老师这会儿又被幸福包围了!这就是你们自己开始主动地去学习了啊,我们经常说求知欲很强,这就是啊!”“老师奖励,请全体昨天读过的同学起立,一起把这首诗朗读一遍。”

孩子们开始朗读了,声音和平时很不一样,充满了力量。我惊喜地发现,坐在最后面的陈文豪,居然也跟着大声读了起来,而且读着读着,他情不自禁站起来了,更加投入地读着。

读完后,我表扬了大家,夸他们真正是用心在读了,所以很感染我,尤其夸了一下陈文豪。对他,我要小心翼翼地保护他每一次热情点燃的时刻,然后能烧起一团火。“大家再快速看一遍,这一次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没有不懂的问题?”趁热打铁,让孩子们的头脑开始动起来。巡视间,蔡欣达问我“巡弋”是什么意思,张灵逸和孙朝毅问我“沙漠上怎么还有战争”,都做了解答,初云鹏已经在向我说感受了,他说他知道了战争对人类带来了很大的灾害,他要告诉那些发起战争的人,要制止战争,维护和平。开始交流了,今天居然是陈麒安第一个把手举得高高的,很是高兴,刘思远、张曜云、卢紫光、李泓毅、黄媛玲、蔡欣达、卢修文等等爱发言的同学已经带起了一些人了,所以,永远要在班里树立这样的导向,让最优秀的像领头羊一样一直带着走向丰草肥美的知识原野。陈麒安把第一节很有感情地读了一遍,不用多说什么,他已经懂了,然后蔡欣达又说了对第二节的理解,刘思远又迫不及待地把全诗总结成“战争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家园,人们就好像在进行‘慢性自杀’”!接着对动物无比热爱的卢紫光又起来补充了他认为人类战争和动物间的争斗不同,动物是为了生存,是自然之道,而人类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心,为了掠夺资源,争夺利益。这个孩子现在说得很有些见地了。卢修文又站起来问了“巡弋”的意思,本来想蔡欣达会很高兴站起来的,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没有说话,就找了几个孩子解释。最后杨航又深有感触地起立说他用四个字来总结──战争无益。

感觉孩子们说开了,但是就战争中的儿童来说还是感性太少,于是我说:“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尤其是儿童。大家请看──”

我在百度图片搜索中输入了“战争

”字样,很快,孩子们的眼睛就发直了,一张张满满的照片,还有一页页的数码,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了初次的撞击,然后我选择了一组图片“战争,孩子们的眼睛里不再有天堂”,点击过后,残破的庭院、惊恐的眼睛、身背大枪的士兵、被炸断肢体孩子痛苦的面容……就这么出现在孩子们眼前,而那一个个确凿的数字,一个个真实的名字就此印入他们的双眸,继而定格在心,没有阳光,没有鲜花,没有色彩,没有欢笑……我只听见了凝重的呼吸,然后我又打开一张《巴勒斯坦儿童战争游戏》的图片,语气低沉地告诉他们:“更可怕的还是孩子们在战争中心灵的感受,巴以冲突就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个国家历史上长久以来的冲突,一直没有解决,所以硝烟不断,两个国家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互相仇视,玩的游戏都是战争游戏,那么我们试想他们长大后会怎么样呢?”

“新的战争!”孩子们异口同声。

“是啊,世界就是这样并不太平,让我们再一起把雷利哥哥的呼声齐读一遍,让全世界的人们都来维护和平之花吧!”

“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这发自一个饱偿战争之苦的中国孩子内心的呼声又一次在教室里响了起来。读完后,我让同学们再次把目光投向窗外,他们的神情告诉我,窗外天天见到的风景在和平的环境下有了更深刻的内涵。然后我们一起又把诗中的最后一节读了一遍,因为我们虽然是小学生,但是依然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

最后,我让大家自由阅读《儿童和平条约》和《园地四》中口语交际和习作的相关内容,并且让他们回去后向老师一样通过图书或者网络收集有关战争和儿童的信息,然后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把它们整合起来,制作成手抄报,或者网页形式,或者其它的,来表达我们的心声。

“深圳,在中国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优势,所以是一座国际型的都市,那么我们作为深圳的孩子,更应该放眼世界,风物长宜放眼量,为世界的和平做我们能做的,应该做的。”

就这样结束了这节课。

关于教学随笔 篇二

我们如果细心不难发现,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就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达到爱读、善读、自己照着读的境界。2、教师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3、 采取激励机制,抓住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4、 经常进行各种朗读比赛

二、经常进行朗读基本功训练

要读好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打好朗读基本功。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子,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读书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学生能达到正确朗读,也就初步形成了读书能力,那么把课文读流利也就水道渠成了。

三、范读领略,模仿入境

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有感情,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老师范读,当然,范读是随机的,要选择好时机,我一般不再初读课文前范读,而是当学生读得不尽人意时,我才范读。

四、采取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愿读,乐读

朗读的形式有:齐读与知名读;轮读;男女轮读、小组轮读等。配乐读;分角色朗读对话 较多,故事性较强,语言生动的活泼的课本可以分角色朗读。比如:《松鼠和松果》的教学中,我让同学们自己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我读旁白,这样反复读了两遍,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起到了示范作用。接着我又让学生换角色读课文,这样学生的兴趣更浓,读的投入,对课文的理解也很有帮助。

五、注重朗读评价

我们要善于聆听,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多给恰当的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微笑和鼓励,少一些单一的评价。学生们树立了能读好的自信心,会读的更精彩。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经常爱说的是:“你读得非常好。”“你读的真不错”之类的话。其实,我们应用心聆听学生的朗读,切实发现他们朗读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都给与肯定。学生们在我们的鼓励中会树立自信心,读的兴趣就会高。

六、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品读

在教学中要充分给予学生读书时间,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把课文读熟。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带着对文章的情感读文,让自己的情感在读书中流淌。

总之,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正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只要我们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关于教学随笔 篇三

今天我上了我的第一堂课,我想,这应该是我人生之中最难忘的一节课。

20xx年七月盛夏,我加入了岭南师范物理院扬帆启航社会实践队,开始了我十二天的下乡生活,体验了一次当老师的滋味。

我教的是一年级的语文,今天我上课的内容就是让他们认识自己名字的含义,以及他们父母为他们起名字的苦心与让他们从自己的名字中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提前一天把他们的名字记录下来,回去后认真查了资料,了解每一个字背后的含义。

在课堂上,纪律问题相对于低年级来说,略微有些严重,但我觉得爱玩爱闹就是小孩子的天性,加上实践队里的其他队员在帮忙管纪律,所以尽管过程有些艰辛,但回忆是非常美好的。

而对于在课堂上的不足,我觉得还是存在的。例如,由于我是在昨天把小朋友们的`名字纪录下来,回去再查找资料,但是今天加入了很多新来的小朋友,尽管我已经尽力临场发挥,但还是有一两个小朋友没有被分析到名字的含义。最后,我觉得我的控场能力还不够,发生过很多次场面突然失控的状况,这个也是我在今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之后就是趣味运动会了,一年级的表现让我很满意,每个小朋友都没有受伤,而且玩的很开心。

到了晚上,没有网络的生活就只能看队员们打篮球,但是今晚有点意思,我和一个小朋友在一张凳子上玩弹瓶盖,很快就有人来凑热闹,后来又有其他小朋友加入我们的战局,仅仅是一个从地上捡起来的瓶盖,我们就玩的很开心很激烈。我的手机,在家的时候一天到晚充电器都不能离开我的身边,到现在,手机的作用仅仅只是计时,我曾一度想过,我没有手机还能不能活,现在看来,没有手也就那样吧。

关于教学随笔 篇四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学习《找春天》一课。对于中原大地,春的气息还不浓,课前到处查找课件辅助教学。

第一环节美读。先给学生播放图文并茂,声音的甜润FLASHU课文动画,学生们兴趣盎然,沉浸在草儿萌芽,嫩叶展出,花儿吐蕊,小溪丁冬美妙的春景中,听完朗读,我就问:谁能评价一下?同学们纷纷发言:声音挺甜的,语速有些快,不能体现春天的美没有抑扬顿挫。哪好,听老师范读,学生听得很入神。因为这篇文章像散文诗,运用的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读起来就很困难。幸好有幻灯片做的课件,每一段有优美的图画,我让同学们试着读,又拿出了我的激励奖品:我们班一位学生的奶奶刚帮我的剪的的聪明花、聪明树,顺势说:张达翔,你想不想把奶奶的劳动成果得到?你来读?没想到一个不起眼的小不点读得很有感情。紧接着同学们纷纷试读,我终于找到了我满意的男女朗读小明星徐庚辉、吕佳惠,我说你们是今天咱们班朗读的领头羊,瞧,你们已经把老师的聪明花得走几朵了,等发完了,我可要找你妈妈帮忙了。在徐庚辉读的时候,当我把廉价的表扬读得真棒说出口时,马瑞杰同学不唯师,迫不及待的边举手边说:老师我觉得他有一个词读得不好,冲出一词他的的太慢了,应读出小朋友找春天急切的心情,语速要快一点。这位同学对别人的朗读发表了不同的评价,学习的主动性体现得淋漓尽致。我越表扬,领头羊读得越投入,我索性让他们两个上讲台上,看着投影仪屏幕,领大家读,清脆琅琅的书声在班级回荡,孩子们有的还加上了手势,一朵两朵眨眼睛冲出奔向摇呀摇笑这些词语的体态语言运用得多好呀,所有的同学仿佛都变成了含羞的小姑娘---春天。

第二环节质疑感悟

等同学们把文本读熟,阅读感悟的能力也的训练。我想试试同学们的质疑能力,就说:通过昨天的预习和今天读文,你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供大家研究?

张可曼说:1从课文哪里看出小朋友找到的春天?

李婉婷说:2为什么春天是个害羞的小姑娘?

鲍志鹏说:3为什么春天在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没想到孩子们把我准备的问题:1春天来了,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2你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什么?全从自己的角度提出来,而且还提出了最后令我惊讶的问题。

以前我总以为二年级的孩子还小,上课总是把他们的提问流于形式,等他们提问完,我再把我的问题拿出来让大家共同探究,今天我尝试一下,把大家问题简单的写在黑板上,选择以上三个同学的问题作为研究点,大家各抒己见,一会就迎刃而解。不足是缺少了小组合作的研读。

第三环节,拓展延伸

上完课,我又把教学参考书看了一遍,发现了一个说话写话的迁移点:你发现春天在哪里?我这样设想:先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把学生带入情景,课件展示春天山花烂漫、百鸟争鸣的画面,然后让学生用说自己找到的春天,最后编一首小诗或用诗一样的语言写一段话。只是设想还没上,看明天的效果吧。

3月1日

迁移创新说话、写话

春天来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阅读教学中课文的优美语言、内容情节、篇章结构、思想感情,都是学生创新学习的好材料,将学课文与学作文统一起来,由此及彼,先读后写,积极迁移。学课文是学作文的基础,学作文是学课文的深化,写作文是学作文的升华。如学完《找春天》一课,通过电教媒体创设情境,启迪思维,为学生提供了创造的时空,激发学生大胆想象说话写话。

导语:同学们,文中的小朋友找到了可爱美丽的春天,春天还会在那里?然后提出要求:

1仔细看动画,找春天。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自己在大自然中找到的春天。

说话提示:

春天来了

讲完要求,我播放了春天的图片和动画,播一节让大家说说自己发现的春天。并拿出了金苹果绿松树小金鱼宝葫芦廉价而又实用的奖品。同学们说话的热情高涨,说出了富有童趣的句子。

说完后,我播放了《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同学们拍着手,和着节拍,完全置身于美丽的春光中。不足:为了让学生说充分,写话的环节只有移到下一课时。

在写话前,我怕学生把说的东西已忘了,提出了:回忆一下我们刚才一起找到的春天,你准备写哪些景物?谁还有不一样的?学生边说,我边板书体现春天的景物:小草、桃花、柳枝、山坡、春风、风筝、蘑菇、小河、阳光、麦苗、笋芽、油菜花、小溪、春雨、野花、田野、大树、露珠、小朋友、小鸟、蝴蝶、蜜蜂、燕子。

接着,让大家欣赏好的作品,其实就是范文引路。

春天来了(1)

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

小草偷偷地从泥土里钻了出来,小树长出了嫩绿色的叶子。

花儿开了,有淡紫的二月兰,有大红颜色的茶花,还有粉红颜色的杜鹃花,空气中飘着一股淡淡的香味。小蜜蜂来到花丛中采蜜,小蝴蝶在花丛中跳起来,花丛中变得更加美丽啦!

小朋友们忙着放风筝。天空中飘着各种各样的风筝,有凤凰的,有老鹰的,有蜈蚣的,还有那些叫不出名儿的。天空是五颜六色的,风筝随着风儿自由地飞翔着,小朋友都欢快地跑着,跳着。

春天,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我爱美丽的春天,我爱充满希望的春天。

春天来了(2)

春天来了,天气渐渐暖和了。小草从泥土里探出小脑袋,好奇地张望着。池塘边的杨柳长出嫩嫩的新芽。迎春花开了,一串又一串挂满了枝头,散发出阵阵清香。一场春雨过后,青蛙、蟒蛇、刺猬等小动物都从冬眠中醒来了,小燕子也在忙碌地造新房子。

同学们脱去了厚厚的棉衣,换上了鲜艳、漂亮的春装,变得灵活了,心情也开朗了起来。大家在公园里放起了风筝,风筝迎着春风在天上飘荡着,公园里传来阵阵欢笑声。

啊!春天,万物苏醒,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春天真是美极了。

最后提出写作建议:1运用合适的优美词句。1模仿第一课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这一点要求有些高)

学生习作。

3月3日

今天,把学生当节课写的作文批改出来了,虽然不是很好,但孩子眼里的春天是活泼、流动、可爱的

春天来了

鲁李潇潇

春天来了,春雨姐姐忙把一首动听的乐曲奉献给大家,沙沙沙,沙沙沙。小草弟弟也跟着春雨姐姐的乐曲跳起舞来。

小蝴蝶和小蜜蜂看见了,把小鸟和小溪都叫来唱歌。柳树妹妹被他们优美的歌声惊醒了,她伸了个大大的懒腰,甩起自己长长的辫子。

呼――呼――是春风姐姐在叫小朋友。大家拿着五颜六色的风筝,冲出家门到中心广场放风筝。抬头一看,哇,真是目不暇接,各种各样,有飞机、有燕子、有蝙蝠、有金鱼。明亮的天空中就像许多风筝开大会一样。

春天来了

张可曼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睡了一个冬天的小草苏醒了。春姑娘看见了,连忙给她穿上一件绿色的衣服。春雨姑姑把晶莹剔透的小雨点撒到了小草上,草也上好似滚动着一颗颗钻石。

小花绽开了可爱的笑脸,五彩缤纷的,引来了许多蝴蝶、蜜蜂。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边飞边叫,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柳树妹妹看看自己的光秃秃的枝条,一点也不好看,心里很难过。她就使劲地摇着身子,摇啊呀,柳叶长出来了,鹅黄鹅黄的。春风吹来,柳条好似公主的小辫子一样舞动着。

太阳公公把小河照的银光闪闪,可爱的小鱼在水里快乐的游来游去,享受着美妙的春光。

春天真美呀!

关于教学随笔 篇五

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的数学”,“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这一理论在数学(1~6年级)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呢?通过反复思考,我就从课堂教学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一、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低年级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我就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1.借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学习数学

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老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说:“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电闪”,“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有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这一创设情境的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性,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

2.结合生活经验,在创设活动中学数学

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3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3个10个1角就是3元,所以30个1角和3元是相等的;第二,根据学生的分析,再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看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个1角”,“1元=10角”。

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创设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3.依托儿童生活事例,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

如在教“统计——最喜爱吃的水果”一课时,我在组织学生对生活实际生活情况的调查与统计的过程中,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不同颜色积木代替不同的水果,而一块积木代表一位同学最喜欢的水果。在搭积木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统计的思想:积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才能看出谁搭得高,同样在统计中也要用横线表示相同的起点;谁搭的积木最高,表示喜欢那种水果的人数最多。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了。总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特别是小学数学,它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着其特殊的应用价值,能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1.数学知识贴近生活,用于生活

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等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特别是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高度的测量,感觉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在用。

2.增强策略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

在现代社会里做任何工作或者解决任何问题,为了提高效率,都要讲究策略,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策略研究。如教“可能性”时,设计了这样一道实践练习题,“要过六一儿童节了,小明要为班里的同学准备一个摸奖游戏,其中准备了6个白球、2个黄球、3个绿球,设有三个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品有铅笔、铅笔盒、一个足球。现在小明要请同学们帮他设计一个摸球有奖游戏规则,你能帮帮他吗?”学生在看到题目后,经过讨论都能确定摸到绿球为一等奖,摸到黄球为二等奖,摸到白球为三等奖;但在奖品的分配上出现了分歧,这时老师作为指导者告诉学生在奖品的分配上要考虑奖品的价钱,学生再次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确定了摸球有奖游戏规则。在这样的实际运用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创造意识和策略意识有所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以上是我在探索中的一些实例。我的想法和做法是:

“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旨在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习变得有趣、生动、易懂,并会把数学运用于实践,使数学变得更有活力。

教学的随笔 篇六

今天下午第二节课突然就接到通知,说是在第三节课,要召开一次一二年级任课教师会议。去了才知道是唐校长主持,目的是想让大家交流一下开学以来的班级情况及本学科的教学情况,会上每位任课教师就自己的班级及所带学科谈了自己的感受,最后唐校长做总结。

通过交流,我最大的感受是:要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班级管理当中去,要以更多的耐心、爱心、细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去,同时我觉得带好一年级的孩子还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首先,要让孩子遵守纪律,养成好习惯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就像朱老师说的三分学七分管,的确,好的行为习惯是学习的保障。我觉得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我们可能还要把一些行为要求细化,比如要求学生认真听课,那怎么做才好呢,我们可能还要告诉孩子,腰挺直。脚放平,小手放在桌子上,眼睛看老师。

比如读书的姿势,写字的姿势,这些在语文书上第一章都有讲过,但是真正要求每个孩子做到,可能还要我们经常提醒,反复强调,直到形成习惯。还有一些文明礼貌方面的细节,我们也要反复强调。比如进老师办公室要喊报告,出去时要跟老师说再见,在校园里或者在其他地方见到老师要礼貌问好,上课期间进教室要喊报告,上课期间有事出去要先报告老师,不能从后门或偷偷跑出去。下课期间不能乱跑乱撞,要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同学之间要注意文明用语,不说脏话等等。

所谓万事开头难,我想关键就在于行为细节的养成,只要这些细节我们教师提醒到,孩子真正做到,那么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教学的随笔 篇七

经常在文章中看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淡薄名利,乐教奉献”、“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等类似的话来形容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每当此时,一种自豪感顿然而生,同时也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我在每天所做的极其平凡的工作之中,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神圣职责,做到敬业、勤业、精业。我时刻提醒自己对工作负责,就是在对自己负责,唯如此才有可能成为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一名受学生爱戴、受家长欢迎、受领导肯定的教师。

在今后工作中我仍将不断努力,秉承“责任比能力更重要,敬业比水平更重要”的工作信念,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岗位意识,让“责任”成为日常的生活态度和工作习惯,不断创造新的辉煌,践行好自己这份平凡而又神圣的职责。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就会给学生创造幸福的学习生活,享受到教育人生的乐趣。

教学的随笔 篇八

本学期,语文学科项目中,开展了“读读写写勤练笔,寻找读写结合点”的活动。这一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就语文教学过程而言,实质上就是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过程。阅读和写作是密切相关的。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运用,两者并重,相辅相成。

一学期来,我在实施这一项目的实践中,摸索中探索,训练中总结,有了一些感悟:

1、强朗读,积淀词句

会写首先要会读,学生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学习,不断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认识,开阔了视野,敏捷了思维,从课文中汲取营养。因为课文所选的大部分是思想性强、结构严谨、语言规范的文章,学生通过朗读,正确理解了词语,积累了典型的词句,梳理了文章的条理,掌握了文章的结构,为写作了很好的铺垫。所以,教学中,我重视每篇课文的朗读,让学生读中感悟。

2、写多练,形式多样

千篇一律,形式单一的写,会使学生会厌烦、乏味而失去写作的热情。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不失为读写结合中的一剂良方好药。

1)框架式:理清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写作顺序。如《音乐之都维也纳》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写的,让学生仿照这一结构写“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音乐”。大部分学生谋篇布局比较好。

2)比较式:比较课文之间的写作异同,掌握多种写作的方法。如采用倒叙的方式写,吸引读者,引起悬念。让学生写了《这真让我》的作文,效果不错。

3)复述式: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大仓老师》和《将相和》等课文故事性很强,学生便于复述。

4)仿写式:仿照某一章节的写法,印象深刻。如一课,对话展开情节,很有特色,于是让学生写一段对话,要表现出四种说话的形式,学生写得蛮有滋味。

5)想象式:好多课文会给人遐想的空间,以达到回味无穷的境地。如《苏武牧养》中有一情节“苏武手我、握旌节,与羊做伴,深情地注视着南归的大雁——”苏武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要求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把这一过程写具体。学生的想象还真丰富,写作中突出了苏武的“思乡、爱国”的情怀。

6)写句式:写作,不必拘泥于长篇大论,有时几句精练的语句,同样能能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拥抱大树》这篇保护环境的文章让学生深受教育,于是,学生设计的一条条精美的广告语,折射出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读写结合的形式还很多,它们往往又是相互交错使用的。只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读写结合,有计划地选好结合的“点”那么,学生练笔的机会就多了,写作的基本功也就扎实了,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真是相得益彰呀!

教学的随笔 篇九

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已有一年,想想走过的历程,有苦闷,有彷徨,也有欣慰。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并不容易,下面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我所做的一些教学工作:

一、关注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交流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其课堂气氛就会显的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接手一个新班级,我首先做的就是努力让学生喜欢自己。

首先我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等传递给学生信任,尊重的感情信息。例如:课堂上有学生做小动作。这时我就放慢讲话语速,或请他回答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后在找他与他交流沟通。而不是在课堂上用严厉的言语指责他。六年级的学生好"面子"如果你当面批评他,可能会让他产生厌恶感,跟你顶撞。这样即影响了学生和自己的情绪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然后主动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亲切感。有时也参与他们的课外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

二、面向全体学生,应材施教

由于每个人学习语言的能力的差异。通过几年的学习时间,这种差异已经很明显。所以不能按同一个模式去要求学生。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大胆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同时多花点时间去耐心的指导。让他们感受到关爱,温暖和支持;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1、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比如练习对话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练习。

2、适当的渗透语法教学。从五年级开始陆续出现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适当的语法讲解有助于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和记忆。

三、正确的评价学生

人人都想得到别人的赏识,人人都需要他人的鼓励。作为小学生的他们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充满激励的评价语言能让学生不断的获得前进的动力,在自信中走向成功。冷淡,责怪,不适当的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心去鼓励学生获得自信。

1、评价语应富于变化,让学生耳目常新,喜闻乐见。教师课堂评价语言不能单一,不能老套,左一个"你真棒"右一个"你真棒"学生听多肯定感到腻烦。

2、在评价的时候教师还应当做到情真意切。六年级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他们已经能名辩是非,分的清楚真诚和虚伪。不切实际的表扬反而会让学生反感。

3、适度的表扬。过多的表扬和一味的批评一样达不到效果。过多的夸奖不仅不能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如果学生发现无论他们的问题回答的如何,都会得到表扬,久而久之,就会变的浮躁,就不会在乎表扬了。

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想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反思才能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关于教学随笔 篇十

《科利亚的木匣》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和从中得到启示的故事。在课文中,学生可以体会到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无论什么事物,都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目光去对待它,而要根据事物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做法;还可以体会到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不断总结经验。这篇故事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共鸣。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从学生生活入手的教学导入方式。

课前我布置学生带来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这节课上课之前,孩子们都兴致勃勃地翻看自己和别人小时候的。照片,并讲述着自己小时候的趣事。有一位同学还带来了自己的成长记录册,那里面印有他出生时的小手印和小脚印,我当时灵机一动:不妨从这个学生的成长记录册直接切入。

上课铃响了,学生们自觉地坐好,等待我讲课,脸上充满了期待。

一上课,我问学生有没有带来自己小时候的照片,他们很大声、很自豪地回答了我。我翻开那个学生成长记录册中印有小手印、小脚印的一页纸给学生们:“大家看,这是杜文泽同学出生时候手和脚的样子,现在我们请他用手比一比,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回答:“他的手长大了,是当时的两、三倍了!”“我们出生时特别小!”我让学生又看了看自己的照片,问:“看看你自己小时候的照片,你又发现了什么?”李想说:“我们在慢慢的长大,身体也在不断的变化。”我告诉学生:“不仅你们在一天一天长大,很多事物都在发生着变化。你们看,我们春天种的白薯已经收获了,校园里的树也长高了。孩子们,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变化。今天要学习的《科利亚的木匣》就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的。”接下来板书课题,导入到这一课的第一个环节。

生活小事中往往蕴藏着很深的道理。这节课我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使很深的道理易于学生接受,同时也能够激起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思考。这节课的导入自然生动的将学生生活与课文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对课文浓厚的学习兴趣,也自然的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上10篇教学随笔就是快回答小编为您分享的教学随笔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