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是可爱的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咬文嚼字》的参考教案(优秀4篇),仅供参考。
咬文嚼字教案 篇一
一、 正确解读教材,找准咀嚼源
“咬文嚼字,品词析句”,到底“咬”什么,“嚼”什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我认为,首先要围绕《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基本理念及操作要点,深入而正确地解读教材,掌握教材的特点,读出个性化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找准要咀嚼的点,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享受这个过程。一般来说,我们要咀嚼的是文中的重点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词句。哪些是重点词句,哪些是富有表现力的词句呢?大致有以下几方面:体现文眼的关键词、概括中心的关键词句、环境烘托主题的词句、描写人物细节的词句、文质优美的修辞手法、意味深长的标点……
二、 运用多种方法,嚼出语文味
1. 理解法――由浅入深品内涵。课文中许多的词语需要理解,理解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简单实在,抓住这由浅入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比如《沉香救母(二)》第2自然段“奔赴华山”,教师抓住“不在乎”这个词,问:“沉香不在乎什么?”(不在乎高山,不在乎深涧)教师追问:“高山有多少,深涧有多少?”学生说很多。教师问:“从哪看出?”学生答:“从两个‘不知多少’看出来的。”教师再一次点拨:“沉香要翻过那么多座高山,跨过那么多条深涧,他会怎样呢?”答案就出来了:会很累,会很苦,会很危险……教师再问:“苦、饿、渴不在乎,危险不在乎,伤痛不在乎,这些都不在乎,沉香在乎的是什么呢?”他在乎的是赶快救出妈妈。一个词语就让学生感受到了沉香的孝心。运用这样的理解法,我们一定要充分预设,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句,才能真正品味到词句的内涵。
2. 替换法――咀嚼用词悟精准。我们还经常运用将句子中某个词换掉去品析句子的方法。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用词精准,这成了永恒的经典。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从语言入手,仔细推敲词句,让学生尝试用其他的词来替换是否可以,再引导学生仔细推敲词句,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不用那个词,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这样,我们就能引导学生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从而敏化语感,体味语文学习的快乐。
3. 想象法――依托文本再创造。想象,往往孕育着创造的嫩芽。在语文教学中,要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开发创新潜能”的目标,就要注重想象。我们在品词析句时就要经常采用引导学生想象的方法,对文本进行再创造。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清平乐・村居》的片段:
生: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我仿佛听到媪夸赞翁说:“老头子,你一生都是我们家的顶梁柱。现在好了,三个儿子多能干啊!”翁对媪说:“老婆子,你才能干呢,给我生了三个儿子。”
生: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我仿佛听到媪对翁说:“孩子他爹,你把三个儿子教育的真好,老大那么勤劳,老二也会帮我们分担家务了,老三也可爱,三个孩子将来都有出息,咱们可以安享晚年了。”
师:就这样,老两口聊啊聊,这让我想起了一首歌: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走到以后,坐着摇椅满满聊……此情此景可以凝聚成一个字,那就是――
生:媚。
师:不仅她媚,他也媚,这就叫――
生:相媚好。
师:因媚而醉!
教师引导学生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品析“媚”和“相媚好”,语文味十足。
4. 扩充法――挖掘内涵促感悟。这招虽不常用,但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时如用这一方法,对学生的理解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学习《蚕姑娘》第2自然段:“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醒了,醒了,变成黄姑娘。”教师在“醒了”的前面加了一个括号,要求填上一个语气词,读起来给人的感觉是又惊又喜。还可以加什么词呢?学生想出了“耶”“咦”“呵”“哇”等,然后分别读,感受其不同的语境和心态,这样的训练,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又挖掘了文章隐藏的内容。
5. 读悟法――无需多讲情意显。这里所指的朗读感悟法,有别于我们贯穿整个课堂讲读的朗读,而是用在一个关键的词语、一个关键的句子,只要意会、无需言传的品嚼时。如《沉香救母(二)》中第4自然段:“他举起神斧,奋力向大山劈去”这句话,意思学生都懂,教师就让学生读这句话,一位学生稍用力地读。教师说:“这样的力量劈下去,华山一个口子都劈不开。”另一生再读,教师说:“力量大了许多。可速度不够,也劈不开。”这下,学生明白了:既要用力又要有速度,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于是,朗读效果就达到了预设的目标。这样充满激情的朗读,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读书,讲究音量与速度的完美融合。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有时重音轻读更能打动人的心。
6. 联想法――情真意切求实效。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时候,让他们将文本中的人、事与现实生活中的自己、他人相联系,通过由他人联想到自己,情真意切,理解也比较透彻到位。如在教学《水》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围绕“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句话,联系自己生活说说感受。有学生说:“我从‘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这句话中的‘期盼’一词,体会到水是村子里最宝贵的东西。我们对下雨是毫不在乎的,甚至有时会讨厌下雨,而村子里的人们却希望下雨,盼着下雨。我感受到他们对水的渴望之情十分强烈。”另一学生说:“我从‘奔跑跳跃’和‘大呼小叫’体会到他们难得洗上一回澡,所以非常开心。而我们生活中,不会因为要节约几元钱,而在室外洗澡,而且在室外洗澡会觉得害羞。”从学生的发言中,我们感觉学生已经将这种联想法牢牢地掌握了。所以,我们要从低年级开始,逐步培养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能力。这样就可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 关注学生学习,探究结合点
在引导学生进行“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逐词逐句的分析,也不能整节课都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几个结合:
1. 品词析句与朗读感悟的交相辉映。只有将品词析句与朗读感悟有机结合起来,方显其完美。教师应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品味,在解析后借助朗读进行表达。有品有读,交相辉映,语言文字才能得以咀嚼、消化、积淀,学生才能学会阅读,才能得法于课内,再到课外进行大阅读。他们心灵中的文学园地才有可能生机盎然,硕果累累,才能品尝到语文的醇美味道。
2. 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的交替运用。学习方式的选择应有机融合,相互渗透。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两种学习方式的互补性,相互渗透,灵活运用,在接受学习中引入探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融进接受学习,构建一个民主和谐、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此外,还要注意的是,学习方式的选择应因文而异,因人而异。许多教学内容都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去理解词句和文章内容,进而体悟文章主题,这样,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提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 咬文嚼字与书面练习的交互进行。课堂上,设计一定的书面练习,让学生动脑、动口又动笔,既可以杜绝他们不主动参与课堂的惰性,又可以引导学生与文本同呼吸、共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因此,建议我们的语文老师今后在设计教案时,把这一练习的内容也设计进去,课堂上可以先用练习让全体学生思考再交流,也可以是教师先根据预先设计好的练习咀嚼品析,再以考查的形式让学生落笔练习。我想,经常这样做,学生的阅读能力将大大提高。
咬文嚼字教案 篇二
【关 键 词】 《背影》教学;语言训练
【作者简介】 韩军,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教师,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新语文教育倡导者。
大家看本人的《背影》课,首先注意到的是“生命脆弱与短暂”这样的似乎新鲜、似乎深度的解读,并且对这样的解读似乎感到突兀,一下子接受不了。于是,有人就产生疑问,这课就是教师个人的体验,不是朱自清的,也不是《背影》文本的,似乎忽视了学生,尤其似乎忽视了语言应用,忽视了语言字词句段的学习训练,甚至疑心这不是语文课。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本文暂且搁置不讨论“生命的脆弱和短暂”这种解读,是朱自清本人的,是《背影》文本的。因为已经有绝大多数读者,通过研读笔者的《背影》课和文章《生之背,死之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已经高度认同“生命的脆弱和短暂”的确是朱自清的,的确是《背影》文本的。并且,也是学生自己在课堂上自然得出的结论,而不是教师强行灌输给学生的。
本文只说本人讲授《背影》课的语言训练。语文教育界,有相当一部分人,有一种笼统而不加思索、不加分析的误会,我是首先提倡人文的,那么,我自然就必然是忽视语言训练、忽视语言应用的,以致于以讹传讹。尤其当我的课有了似乎新鲜、似乎创新的解读,因而吸引住了人们的眼球时,愈加加深了这种误解和讹传,比如本人的《背影》课。这种误解、误会产生于语文教育界的一种简单、粗陋的“两分思维”,左边是“人文派”,右边是“工具派”,“人文派”就是不注重文本和语言应用训练,“工具派”就注重文本和语言训练。这种“两分思维”,就如同过去我们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二分的简单思维完全一样,以为资本主义就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人剥削人、人间地狱,社会主义就是完全的计划经济、人帮助人、人间天堂。其实,你在语文教育界,找不到一个你所以为的人文派教师的代表,他的语文课就不进行大量系统的扎实的语言训练,你也找不到一个你所以为的所谓工具派教师代表,他的语文课就不进行大量系统的人文教化。我只是想特别强调,语文教育界的简单、粗陋化的“两分思维”应该丢弃了。正如众多国内外经济学家所说,世界上找不到一个完全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找不到一个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语文教育界,你说谁是工具派老师,谁是人文派老师,恐怕没有一个人承认。我没有听过一堂语文课,把工具和人文分开了。大家所见到的我所发表的十几个课例,无一不着眼于并且不遗余力地强调系统、扎实、细致的语言应用训练。 本人讲授的《背影》课,其实就是非常典型、精到、系统的语言训练课,对学生训练语言应用的真正语文课,读者不妨读一读本人的《背影》课实录。读者可以暂时搁置对“生命的脆弱和短暂”这个解读的疑问,专门看看本课的语言训练。
具体来说,笔者讲授《背影》一课,有丰富、系统、灵动、多彩的语言训练,计有九个环节。
一、识字解词,积累字词
开课,系统认读并解释14个词语:差使、狼藉、簌簌、蹒跚、交卸、奔丧、典质、赋闲、颓唐、琐屑、举箸、惨淡、情郁于中、触目伤怀。
二、背诵文段,积累语言训练
让学生当堂背诵开头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是他的背影”,背诵最后几句,“在晶莹的泪光中……再能与他相见!”学生用课堂时间三到五分钟,一般都能背诵过。这也是我的一贯主张,即“课内背,背课内”,利用课内的时间来当堂背诵,并且背诵课文内容,不是背诵课外。笔者多次在外地讲《背影》课,除偶尔的客观原因,如会议压缩时间,我都要求学生当堂背诵。
三、阅读文本,辨识人物的阅读训练
笔者问学生:“本文写到了朱家几个人物?”训练学生的阅读辨识能力。
若阅读不认真、不深思,必答错。有的答:“两个,朱自清和父亲”,有的答:“三个,朱自清和父亲,祖母”,有的答:“四个,朱自清和父亲,祖母,茶房”,有的答:“四个,朱自清和父亲,祖母,朱子”,有的答:“五个,朱自清和父亲,祖母,朱子,朱红”。而正确答案仅一个。
有的学生说:“祖母不是朱家人,因为她不姓朱。”有的学生把“茶房”当成“朱家人”。有的学生把“朱红的橘子”之中的“朱红”二字,当成一个卖橘子的小姑娘的名字。
于纷纷扰扰中,在辨驳中,学生的思维,斟酌、辨析,就受到训练。无疑,这算精到的语文设计吧!
备课时,本人摒弃以下三问,看看我的教学用心:
A:本文写了几个人物?
B:本文主要写了几个人物?
C: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
A:最易,翻书即能答对。
B:稍难,但大部分都能答对。
C:过难、过繁。
笔者舍弃过易、过难及无意义之问,选择“写了朱家几个人物?”这是我阅读训练之“用心”。
四、深悟人物角色和关系的阅读理解训练
依次问《背影》中“写了几个儿子,几个父亲,几个祖辈,几个孙辈”。
学生答“两个祖辈、两个父亲、三个儿子、两个孙子、四条生命”。这些都是对《背影》的深化理解。
“两个父亲”,即写作《背影》时朱自清也是一位“父亲”。这意味着,年轻父亲在感念年老父亲。只有自己做了父亲,有了为父体验,才可能真正懂得为父之不易,才可能深深走入父亲的内心。
“三个儿子”,让学生体会朱父也是儿子,他正承受着失母之重创;而朱自清的儿子在,更加衬托出朱自清父亲的身份。把“四代人”看作“四条生命”,是让学生思维产生升华、概括,形成“生命意识”。凡此种种,都是非常好的深化阅读训练。
五、咬文嚼字,推敲文字,理解人物的阅读训练
让学生咀嚼几个词语:蹒跚、慢慢、探身、攀、缩、微倾、努力。
咀嚼“蹒跚”和“慢慢”,读出走路迟缓、年迈老态。咀嚼“探身”,读出小心翼翼、腿短、害怕腿伤,得出“年迈、腿脚老化”的结论。
咀嚼“攀”、“缩”、“微倾”、“努力”,读出体胖、年老体衰、老态龙钟、风烛残年的感觉。
学生如此逐字逐词咬嚼、琢磨、摩挲,就是典型语文训练,读书训练,“语文课”特色尤浓。
六、有创意的汉字审美、联想、想象训练
1.“背”字审美联想。从“背”,想到“力量”,想到“背负”、“负重”之“负”; 想到大丈夫之“夫”; 想到“父”。理解标题“夫之影”、“父之影”。
2.由“背”字,让学生想到“虎背熊腰”。理解标题:“背影,父亲虎背熊腰的影子,变成了弯腰驼背的影子。”
3.让学生说出对父亲“背”的感受。学生答:“厚实”“温暖”“安全”“踏实”“宽大”“幸福”……
4.跟学生一起唱歌:“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蜗牛背着重重的壳,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在歌声里,咀嚼歌词,体会“蜗牛”般坚韧的“父亲”,体会“背”字――父亲“背着重重的壳”,“重轭”下的父亲,让学生会铭心刻骨。
诸种语言训练,已不是字形、语音、语法意义的,而是人性意义的。这都是富有创意的语文训练。
七、用“背”字概括课文文段的语言训练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学生概括此段为“背井离乡”。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学生概括以上三段为,“走背字”、“背运”、“点儿背”。这些训练,有创意,有趣味,有实效。
八、不断“重命名”标题的语言训练
在以上过程中,学生不断把理解放回到标题。说出“两个男人、两个儿子或两个父亲背井离乡的影子”,“朱家走背字儿的影子”,“朱家背时背运的影子”,“朱自清父亲虎背熊腰的影子,变成弯腰驼背的影子”。这是最具“语文课”特色、又富创意的训练。
九、贯穿课堂始终的富有感情的朗读、默读训练
学生朗读“四次流泪”的文字,边读边咀嚼。计四次朗读。
朗读《匆匆》,从“燕子去了”一直读到“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朗读两次。
朗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朗读一次。
朗读《毁灭》文字:“在风尘里老了,在风尘里衰了,仅存的一个懒恹恹的身子,几堆黑簇簇的影子!什么影像都泯没了,什么光芒都收敛了。”朗读一次。
默读“近几年来……做了许多大事。”“那年冬天……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回家变卖典质……办了丧事。”“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此四段,计默读四次。
整课,朗读、默读共十二次之多,或单读,或齐读。平均四分钟一次“读”。如此频繁的“读”的训练,更是“语文课”的突出特征。
以上九大环节的丰富多彩的语言训练,有以下特点:
第一,全面而系统。有字词认读,有文段背诵积累,有12次的高频率地读,有辨识阅读理解,有复杂的深度阅读理解,有理解人物的推敲字词、咬文嚼字,有文学审美的字词联想、想像,有重命名概括。
第二,启发引导,循循善诱。巧妙设疑,由简到繁,由易至难,层层铺垫,一步步牵引思维。
咬文嚼字教案 篇三
一、 “咬嚼”的策略导引:有招可施,方法灵活
习作修改的方法和策略不胜枚举,不管哪一条策略,都要切合学生的评改心理,让学生自如地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进行更规范的表达。通过灵活选法,精心咬嚼,唤醒学生的“才气”,催发文章的“生气”,滋养笔墨的“灵气”。下面谈几种重要方法。
1. 诵读法。即让学生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凭借语感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一些问题。朗读是帮助学生全面检查、推敲琢磨习作的遣词造句是否妥帖、润色自己习作的良方。运用此法修改习作时,要用心地揣摩每一句话、每一个标点,一句句地读,一遍遍地改,做到在读中调换拗口的、意思不明的词句;在读中整理前后紊乱的语句;在读中增添一些具体内容;在读中删除重复嗦的部分。直至自己读起来顺口,听起来入耳为止。这样,在读读改改、改改读读的过程中锤炼语言,完善自己的习作,亮丽自己习作的语言。
2. 比较法。运用比较法“咬嚼”可以把习作词、句修改得更准确、传神。比较法有替换比较、增或删比较、前后顺序调换比较等。例如习作《竹海游记》中有这样一句:“游完竹林,我们便来到了颇负盛名的‘一线天’。从远处看,这山与山之间只有一条缝隙,走到近处看,宽一点的地方可容两个人过,窄一点的地方仅容一个人靠着岩壁慢慢地走过去。我走在一线天中,抬头仰望着天空,蓝蓝的天空成了一条细线。”在习作评改时可运用替换比较修改:“窄一点的地方仅容一个人侧身靠着岩壁慢慢地走过去”,句中的“靠”和“走”基本把表达一线天的窄的特征写了出来,但不够生动传神,比一比如果把“靠”改成“贴”,“走”改成“挤”,一线天的窄就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
3. 移情体验法。是指把自己置于他人位置上,从而使自己具有能够知觉、体验、分享他人的情感的能力,并通过设身处地地感知现象,体验氛围、体验想法、体验心情,或以细节追问、或以视屏播放、或以要点提示,或以细节启发以引导学生移情体验,帮助学生激活储存的表象,唤醒沉睡的相似记忆。多样的提醒,让学生有了修改的切口和路径。
4. 扩充法。此法启迪学生用自我追问反思的方式,扩充自己习作中的细节描写,使自己的习作更生动、更具体、更精彩。例比,习作《打水漂比赛》中有一句:“我捡起一块瓦片,用力向水面一打,打出了八个水花。我得意极了。”我让学生尝试自我反思追问:除了“捡、打”,打水漂时还有哪些连贯动作?打出的水漂什么样子的?能用比喻或拟人等修辞进行描述?心里的高兴能通过神态、动作来呈现吗?学生在不断追问中修改成:“我半蹲着,身子猛得向右后一侧,借助身体旋转的力量用力把瓦片打了出去。‘一、二、三、四、五……’这块跳跃的瓦片好像跳龙门的鲤鱼,又像点水的蜻蜓,还像蹦跳的青蛙……有趣极了。天哪,居然打出了八个水花。我一蹦三尺高,心里乐滋滋的,比吃了蜜还甜。”
二、 “咬嚼”的组织形式:多维互动,形成合力
“咬文嚼字、评改习作”是另一层意义上的习作指导,是学生的“二度习作”。它既需要教师的引领,又需要同伴的相互切磋,还需要学生的自我审视,在不断反思中领悟内化,提升咬文嚼字的能力。因此,评改习作要多维互动、多元并存、相互交融,组成一条“评改链”,形成评改合力。
1. 修改自助餐。让学生自主修改,自主交流、探讨。修改要注意不拘泥形式,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1)自己改。对照习作要求,运用从教师范例中获得的启示及方法,根据他人指出不足和修改建议进行自行修改。(2)互相改。在自行修改的基础上,同桌交换,互读互改,再一次发现,讨论,补充。追求生动具体把习作改准确。(3)小组改。修改的前提的“读”。读是发现问题的最有效途径。让一名学生逐字逐句逐段地读,读后讨论,互相启发、补充,实现思想、观点的碰撞,进行润色修改,逐步完美起来。
2. 挑刺捉虫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在自改中由于思维定势或习惯使然,不易觉察习作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互评互改,开展“挑刺”“捉虫”活动,能除去习作之树上的“虫”儿,使习作文通字顺,将习作中平淡的语言或干巴巴的语言改生动改具体改精彩。
3. 疑惑争鸣台。将自己在互评过程中发现的谴词造句不够正确或、描写不够生动具体的段落、选材构思欠妥的地方,以及自己的修改建议或疑惑在全班“争鸣台”宣读,和作者辩论、供大家讨论。在争理中明理,在讨论中悟法,在合作探究中逐步提高修改的能力。“疑惑争鸣台”这样的辩论探讨交流可以是一词一句的琢磨推敲,可以是一段一文的鉴赏评点,目的是开拓学生思路,博采众长,让学生通过比较、归纳、分析、综合别人的评改来启发自己的评改,从而提高修改、鉴赏能力。
4. 荐评赏析会。对习作中巧妙贴切的用词、有创意的表达进行欣赏式评点。教师在褒奖最优者时,不忘记稍有进步的学生,只要一个句子,一个段落写得好,一个词用得好都要大加鼓励。在每一次交流中,让更多的学生听到自己的精彩句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品尝到习作后的成功与喜悦,从而快速地形成好的“学习场”。受表扬的伙伴的语言,也为学生的语言成为可以触摸、更可以追赶的例子。伙伴语言是“无障碍”语言,习得的速度也是最快的。
5. 共性诊疗室。带着思考、归纳和发现的心去研读学生的习作,发现归纳学生习作中的共性问题、典型偏差,然后对“症”诊疗。但这些“办法”绝不是老师“告诉”的,而是要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让学生自己找出原因,得出对策,推敲出结果来。由于学生每一次习作训练的要求不同,因而指导学生修改的重点也不同,所以,教师每一次的范例必须精心挑选:或叙述中的常见“口语”病(如“然后”病、“关联”病等),或动作描写,或环境描写,或对话描写,或选材构思,或布局谋篇,每次都应有值得学生借鉴的方法,一练一得,让学生有章可依,有法可循,学有启发,练有所获。
三、 咬嚼的价值追求:以生为本,强化意识
咬文嚼字、评改习作强调以生为本,贴近学生生活,珍视学生独特感受,尊重学生的话语方式,呵护学生的“童心、童真、童趣”。
1. 精心准备,突出“指导意识”。“讲评也是指导”,这就需要教师在批改作文时,随时记下学生习作的主要优缺点、典型例子等相关情况,结合习作训练要求,确定讲评的目的和重、难点,构思评奖方案,精选讲评所需的实例,以便集中解决一两个较为突出的普遍性的问题。
2. 全员参与,突出“修改意识”。要把讲评与修改有机结合起来,更多地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成功的、有闪光点的优秀佳作,让学生读、思、议,从他人的优秀习作中“研讨”感悟习作方法;再让学生对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自改,在自改的基础上进行互改。整个过程既要能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内容和方法,又要能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与过程,促进相互间的了解和合作,真正提高讲评课的实际效能。
3. 形式多样,突出“激励意识”。师生共同评议、小作者自己朗读习作、小作者谈写作历程、学生之间的相互赏析评议……同时,教师要及时捕捉到学生在评改过程中的思维创新火花,更好地激励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4. 长期坚持,突出“习惯意识”。优秀的习惯才是优秀行为、优秀结果层出不穷的保证。习作评改习惯的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习作评改中要引领学生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积累语言、积累素材、积累思想、积累方法)、主动思考的习惯、善于比较品评揣摩推敲的习惯、圈划批注反复修改的习惯……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咬文嚼字教案 篇四
诗歌堪称语言艺术中最高的艺术。寥寥几言,款款数语,就能把人带进一个美的境界,或者石破天惊,或者余音袅袅。很多学生理解不了祖国璀璨的文化,创作不出漂亮的作文,欣赏不了优美的诗歌,甚至说话写作文不通句不顺?我认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缺乏坚实的基础知识积累,许多学生没有阅读背诵的习惯;没有“咬文嚼字”的精神,没有钻研词句的精神。因此老师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时切勿丢“咬文嚼字”习惯。
一、咬文嚼字有利于学生识记字形字义
很多老师带领学生鉴赏诗歌时,往往放弃了基础的字词,直接从整体入手,片面追求以感悟为主的“不求甚解”。效果呢?学生们在课堂上没有真正启动思维,没有用心体悟,课堂看似热闹,可是课后基本忘记,不能熟读成诵。学生的阅读活动只是进行着水平的推移,并没有质的提升。这样无论对学生长远的语文素养形成还是直接的名句默写都毫无益处。如新接手的班级学生默写杜甫的《登高》一诗时,其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里的“萧萧”二字常常会有学生误写为“潇潇”。究其原因就是在阅读鉴赏时没有准确理解“萧萧”二字的意思,而老师没有加以适时指导,让阅读教学变得浮躁、浅薄。对如此精彩的词语只作蜻蜓点水般的解读,想想这真是我的语文教学的悲哀!为此,我在巩固复习时,对诗歌中的 “清”“萧萧”“尽”“常”“苦恨”等精彩的词语,特别是对“萧萧”进行了品析,先让学生说说“萧”和“潇”的意思,教师再通过引导:“萧”字可做名词和形容词,做名词时,草名,有香味,古时北方常见。“萧”做形容词时有冷落,荒凉,萧瑟,洒脱之意。“潇”字也分形容词和名词,做形容词时,本义:水清而深的样子。“萧萧”与“潇潇”都是描写、形容事物的词,但适用对象有别,“萧萧”是象声词,“潇潇”是形容词。“潇潇”有“三点水旁”,与水有缘。有风无雨用“萧萧”,有雨或有风有雨用“潇潇”。“无边落木萧萧下”因有风无雨,该用“萧萧”;“秋雨潇潇,迎来了丰收的季节”因有雨该用“潇潇”。学生通过这次“咬文嚼字”对 “萧萧”一词的含义有了准确理解,同时对作者用词的精确加深了理解、感悟。学生们的思维空间更大了,感悟体验更深了,语感增强了,积淀增多了。
二、咬文嚼字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我国古代的文学家十分强调炼字。“为人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诗圣杜甫著名的两句诗。好的诗词,往往一词立骨,一语传神。“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杜甫的诗歌《咏怀古迹》(其三)中有这样一句“群山万壑赴荆门”,但是很多学生会写成“千山万壑赴荆门”。几次强调,要求改正,仍然不见成效。我不得不另寻方法。后受坡读王祈《竹诗》,原诗有“叶攒千口剑,茎耸万枝枪”的句子,坡说:“诗中的竹叶似乎少了些”的启示。咬文嚼字去解读诗歌。从“群山”与“千山”数量入手。以幽默的提问开始,问学生“千山万壑则每座山有几条沟?群山万壑呢?”学生觉得有趣,纷纷给出答案:千山万壑则每座山十壑,群山万壑则每座山百壑。我接着问:“那就从山势的陡峭、破碎程度而言,千山万壑和群山万壑分别给人什么感觉?”学生思索后也得出答案:千山万壑说明山势一个整体,而群山万壑则有两种可能,一是山太大,有巍峨之感;一是山太陡峭、破碎,有气势飞动之态。我继续引导:“那么,哪种表达更符合杜甫诗歌风格?”学生觉得“群山万壑”更符合杜甫诗歌“沉郁顿挫”之风。至此,由一字的选择开始的教学达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既帮助学生记住了字形,又便于他们理解诗意,还有助于他们理解杜甫诗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