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如下是勤劳的小编为大伙儿整理的《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9篇,欢迎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渔夫的故事教案 篇一
教材简析:
这篇略读课文是世界名著,是一首童话叙事诗,作者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和诗人。这首著名的童话诗讲述了一位老渔夫的妻子贪得无厌,永不满足,对知恩图报的金鱼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最后一无所得的故事。全诗鞭挞了那些凶狠、贪婪、不劳而获的人,同时也批评了老渔夫对丑恶行为的姑息、忍让和他的软弱无能,启示我们美好的生活要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去创造。
教学要求:
1、学习并掌握课文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金鱼为什么把一切都变回原来的样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
4、激发学生对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老太婆的厌恶之情。教育学生做事情要有主见,不能像渔夫那样懦弱。
5、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小组合作探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重、难点:
知道金鱼为什么把一切变回原来的样子,感悟其中的道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读题。区别鱼和渔。
2、介绍:这是一则寓言故事,作者是普希金,他以诗歌的形式,为我们展示了充满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
二、提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新词,把课文读通顺。
2、用自己的话说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3、用划出老太婆的要求的句子,用~~划出大海的变化的句子。
4、完成表格。
次数 老太婆的要求 结果 大海的变化
1
2
3
4
5
三、集体反馈,检查生字。
1、出示新词,指读。
强调:砖臣是卷舌音,纺是后鼻音。婆是上下结构,女中的横要平。
2、读生字卡的词语。
3、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4、找出含生字新词的句子。
四、有感情地读诗歌。
五、小结:
同学们,这个故事很简单,但却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学,我们下节课来细细体会。
六、作业。
1、抄写词语两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认读生字词,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
2、导入:这则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今天,我们就来体会。
二、继续反馈,理解课文。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渔夫救了一条金鱼,把它放了,金鱼为了报答他,说可以满足他的要求。渔夫把这个故事告诉了老太婆,老太婆一次又一次地向金鱼提出要求,最后居然要当女霸王,金鱼很生气,把给他们的一切变回了原来的样子。
2、同学们,老太婆到底提了什么要求呢?请大家拿出表格。
3、集体反馈表格。
次数 老太婆的要求 结果 大海的变化
1 一个木盆 有了新的 微微起波浪
2 一座木房子 有了一座新木房 发浑
3 要做世袭贵妇人 成了贵妇人 不安静
4 要当女皇 成了女皇 阴暗起来
5 海上的女霸王 变回了原样 黑风浪,翻滚,奔腾,狂吼
三、复述故事。
四、引导学生说一说:
每次老太婆提出要求,海水有什么变化?他可能说明什么?对老太婆的愤怒、憎恨。
五、讨论交流。
1、你觉得老太婆是个什么样的人?
2、老头子是什么样的人?
3、金鱼为什么把一切都变回原样子?
4、小结: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人下场可悲。善良的人呀,也不能太懦弱了。
5、总结全文:你想对诗歌中的人物说什么吗?你想对谁说呢?说说你的理由。
6、师结:同学们,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人下场可悲。善良的人,也不能太懦弱了。我们要用自己的劳动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六、分角色表演故事。
七、作业。
1、分小组演故事。
2、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篇二
一、谈话导入
1、介绍《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个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痛恨王后对他的不贞,就把她杀了。以后国王每天晚上娶一个王后,到第二天早上就把她杀掉。当时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拯救其他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晚上,她给国王讲故事,讲到最紧要的时候天就亮了,国王急着要去早朝,但为了听故事的结局,国王就把她留了下来。此后,她每天晚上给国王讲故事,故事一个接着一个,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最后,国王终于被感化了,同山鲁佐得王后白头偕老。这就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内容。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我国古代称阿拉伯地区为“天方”,“谭”通“谈”),它是一部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是世界著名文学作品之一。高尔基称它为“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2、揭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渔夫的故事》这篇课文就选自《一千零一夜》这部民间故事集。板书:渔夫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自学生字词。撒撬弥桅唆吻
读多音字。撒sā撒网 塞sāi塞车sǎ撒种 sài塞北
3、理清课文结构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本文线索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接下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最快的速度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给文章划分为四个部分,并用最简明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
(2)小组探究(1-2)捕鱼捞瓶,(3-15)放魔出瓶,(16-23)诱魔入瓶,(24-25)投瓶入海。抓渔夫心理变化的。句子,用一个词概括。
渔夫在打渔生涯中不幸遭遇魔鬼,经历了一次最严峻的人生考验。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生死攸关的困难,渔夫的心理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请找出有关的句子。
故事里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渔夫,还有一个魔鬼,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个人物有没有鲜明的性格特点?板书:渔夫,魔鬼。
三、分析人物形象
从语言形式上。大家发现没有,从课文的5自然段到结束,全是什么形式?
1、分角色朗读对话,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有关语句来分析其性格特点。
2、指名回答,教师点拨,择要板书:诚实善良机智勇敢;凶残狡猾卑鄙愚蠢。
3、小结并过渡:刚才我们主要是从人物对话中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课文除了对话描写之外,还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4、指名回答:对渔夫有心理描写,对魔鬼有外貌描写。
5、指名朗读心理描写的语句,分析心理描写的作用。
6、分析外貌描写的作用。指名回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师生对口朗读(老师读本体,学生读比喻词和喻体);分析作用: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魔鬼面目的凶恶。
7、小结:作者运用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渔夫;运用对话描写和外貌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凶残狡猾,卑鄙愚蠢的魔鬼。人物性格鲜明。
四、分析语言特色
过渡:课文以完整的故事情节,用口语化的语言,叙述了渔夫机智地战胜魔鬼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里面,哪些是现实的?哪些是幻想的?作者是怎样把现实生活与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的?
渔夫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是正义力量的代表;魔鬼是幻想中的人物,但是像魔鬼那样的坏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在它身上集中反映了各种xxx派的种种本性,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板书:正义,邪恶。
渔过渡:那么这个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具体指什么呢?也就是说,最后的胜利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五、明确主题思想
讲述《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说说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指名回答:正义的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的势力。对像魔鬼那样的敌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决不能心慈手软。
教师板书:正能压邪。
六、课内思维训练
题目:(1)《魔鬼被投入大海以后》,(2)《假如渔夫在前三个世纪里解救了魔鬼》。
要求:想象合理,表达流畅。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一千零一夜》,了解课文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
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按民间故事的特点来赏析课文,有表情地朗读对话。
3、情感目标:感受“正能压邪”的道理,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4、思维目标:开发、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的赏析。
教学难点:
课文是怎样把现实生活与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的。
预习要求:
熟悉故事情节;练习对话朗读。
教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大家读过《一千零一夜》这部书吗?——读过。
知道这是一部什么书吗?——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为什么取名叫《一千零一夜》呢?——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个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痛恨王后对他的不贞,就把她杀了。以后国王每天晚上娶一个王后,到第二天早上就把她杀掉。当时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拯救其他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晚上,她给国王讲故事,讲到最紧要的时候天就亮了,国王急着要去早朝,但为了听故事的结局,国王就把她留了下来。此后,她每天晚上给国王讲故事,故事一个接着一个,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最后,国王终于被感化了,同山鲁佐得王后白头偕老。这就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内容。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我国古代称阿拉伯地区为“天方”,“谭”通“谈”),它是一部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是世界著名文学作品之一。高尔基称它为“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渔夫的故事》这篇课文就选自《一千零一夜》这部民间故事集。板书:渔夫的故事。
二、复习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
既然《渔夫的故事》是一则民间故事,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根据民间故事的特点来学习这篇文章。首先,我们请同学们来回忆一下什么是民间故事?民间故事一般有哪些特点?
指名回答,教师择要板书: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下面老师请问大家的是“完整的故事情节”一般包括几个部分?齐答,板书: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过渡:接下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最快的速度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给文章划分为四个部分,并用最简明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
三、理清课文结构
1、学生稍作思考、讨论后回答,板书:(1-2)捕鱼捞瓶,(3-15)放魔出瓶,(16-23)诱魔入瓶,(24-25)投瓶入海。
2、小结:故事情节不仅完整,而且曲折生动,扣人心弦,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构思能力。
过渡:故事里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渔夫,还有一个魔鬼,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个人物有没有鲜明的性格特点?板书:渔夫,魔鬼。
四、分析人物形象
1、分角色朗读对话,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有关语句来分析其性格特点。
2、指名回答,教师点拨,择要板书:诚实善良机智勇敢;凶残狡猾卑鄙愚蠢。
3、小结并过渡:刚才我们主要是从人物对话中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课文除了对话描写之外,还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4、稍作思考,指名回答:对渔夫有心理描写,对魔鬼有外貌描写。
5、指名朗读心理描写的语句,分析心理描写的作用。(1)喜悦好奇的心理,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2)写出渔夫思想的转化,这时他已清醒地认识到要用自己的智慧去战胜魔鬼,表现了他的机智勇敢。这处心理描写是作品的精华所在,它深刻地揭示了渔夫之所以能战胜魔鬼的根本原因,也使故事情节发生了180度转折,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
6、分析外貌描写的作用。指名回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师生对口朗读(老师读本体,学生读比喻词和喻体);分析作用: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魔鬼面目的凶恶。
7、小结:作者运用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渔夫;运用对话描写和外貌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凶残狡猾,卑鄙愚蠢的魔鬼。人物性格鲜明。
过渡:民间故事的第三个特点是“语言口语化……”,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五、分析语言特色
指名举例说明。
过渡:课文以完整的故事情节,用口语化的语言,叙述了渔夫机智地战胜魔鬼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里面,哪些是现实的?哪些是幻想的?作者是怎样把现实生活与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的?
六、分析“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的艺术特色
1、讨论后指名回答:课文所写的哪些是现实的?哪些是幻想的?
2、教师小结:渔夫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是正义力量的代表;魔鬼是幻想中的人物,但是像魔鬼那样的坏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在它身上集中反映了各种反动派的种种本性,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板书:正义,邪恶。
渔夫跟魔鬼的斗争情节也是幻想的,但是这种斗争正是现实生活中正义与邪恶,真善美与假恶丑斗争的曲折反映,最后的胜利则寄寓着劳动人民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过渡:那么这个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具体指什么呢?也就是说,最后的胜利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七、明确主题思想
指名回答:正义的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的势力。对像魔鬼那样的敌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决不能心慈手软。
教师板书:正能压邪。
八、课内思维训练
题目:(1)《魔鬼被投入大海以后》,(2)《假如渔夫在前三个世纪里解救了魔鬼》。
要求:想象合理,表达流畅。
九、课后作业:“话”“表”兼顾地讲述《渔夫的故事》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篇四
《渔夫的故事》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贫穷的渔夫,到还边去捕鱼,意外地捞上了所罗门王封锁魔鬼的瓶子。他打开瓶子,狡猾的魔鬼钻了出来,想要杀死他。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锁在瓶子里。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是个充满智慧的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一个贫穷的渔夫,到海边去捕鱼,意外地捞上了所罗门王封锁魔鬼的瓶子。他打开瓶子,狡猾凶恶的魔鬼钻了出来,想要杀死他。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锁在瓶子里。故事中魔鬼的强大和渔夫的弱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是故事却告诉人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上,从有关词句中体会魔鬼的凶恶、狡猾和渔夫的智慧,引导学生简要地讲述故事。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
2.《渔夫的故事》是古代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渔夫和魔鬼之间的事。渔夫是怎样遇见魔鬼的?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想: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呢?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
三、交流讨论
1.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呢?
读第十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魔鬼说的是真的吗?他为什么要这样说?使学生明白:魔鬼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它净做坏事,是不会懂得报答别人的。另外,杀人是魔鬼的本性,它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理解“无恶不作”。
2.面对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
读第十六至第二十三自然段,引导学生从渔夫的心理活动中体会到:镇定下来的渔夫知道了怕魔鬼和与魔鬼讲道理都是徒劳的,只有用智慧,才能战胜魔鬼。理解“恩将仇报”。
3.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五至第二十五自然段,读出魔鬼的凶残和渔夫的智慧。
四、理清脉络,复述课文
1.理清脉络,借鉴提纲。
2.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情境之一:收服了魔鬼的渔夫,拖着渔网回到了家。妻子见他空手而归,就问:“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条鱼都没打上来?”渔夫说:“你听我慢慢讲讲海边的故事吧。”渔夫的妻子说:“说吧,可要简短点,我还要去织渔网呢!”想想渔夫会怎样简短地讲给妻子听?
情境之二:傍晚,渔夫把打鱼的人们都叫到一起,又会怎样跟他们讲魔鬼的事?听的人又会说什么?
3.先在小组里分角色讲,再请讲得有特色的小组在全班讲。
五、布置作业
1.将《渔夫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读读《一千零一夜》中的其他故事。
板书设计:
32* 渔夫的故事
魔鬼 渔夫
凶残、狡猾、愚蠢 从容、镇定、聪明
《渔夫的故事》教案 篇五
课前预习:
1、完成助学中的预习积累部分。
2、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准备课本剧表演。
相关课程标准陈述:
“选读一些中外名著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外的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赏析能力。”“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保证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的”;“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一千零一夜》,了解课文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
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按民间故事的特点来赏析课文,有表情地朗读对话。
3、情感目标:感受“正能压邪”的道理,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4、思维目标:开发、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评价任务:
1、讲故事比赛,把获得的整体感觉讲出来。
2、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本剧。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两个问题:
(1)一位 的渔夫;一个 的魔鬼。
(2)渔夫和魔鬼的斗争过程说明了什么?联系实际谈谈启示。
3、放开想象,拓展思维,续写故事。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品,导入新课。
“很久很久以前,在阿拉伯地区有一个叫萨桑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国王因为痛恨王后对他的背叛,每天都迎娶一位新王后,第二天便把她杀了。丞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拯救无辜少女的生命,自愿嫁给了国王。她每夜都给国王讲故事……”
(通过娓娓动听的对《一千零一夜》故事内容的讲述,营造神秘气氛,使学生的想象与作品的想象贴近,激发阅读兴趣。同时强调《一千零一夜》的相关知识)
这节课就让我们跨越时空,到阿拉伯领略一场惊心动魄的人魔之争——《渔夫的故事》。”
二、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一千零一夜》,掌握文中出现的常用生字、新词。
2..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3 .初步了解肖像、对话、心理等描写手法的作用,有表情地朗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4.感受“正能压邪”的道理,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三、读一读,讲一讲(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1、出示题目,检查预习效果。让两名平时字词基础较差的学生上黑板板书,其他学生在小组内完成练习。结合板书情况强调易错的地方,小组内互批,改正并识记错误。“撒网”一词中的“撒”字是多音字,错误较多。《天方夜谭》的“谭”有写成“潭”的。
2、自由朗读课文,开展讲故事比赛,理清故事情节。
小组内互讲故事,选出代表参加班级“故事大王”的比赛。
要求:(1)口齿清晰,语言简洁,讲述流畅,不超过2分钟。
(2)故事情节交代清楚完整。
有的学生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讲故事:“渔夫打鱼捞出来一个黄胆瓶,打开瓶子放出里面的魔鬼,魔鬼不仅不感激渔夫反而要杀了渔夫,渔夫运用自己的智慧把魔鬼骗进瓶中,扔入了大海。”
有的学生抓住渔夫心理变化来讲故事:“渔夫先为自己好不容易第四次捕鱼时,捞到一个可卖十块金币的胆瓶,解决了生计问题而高兴。当他遇到了凶恶的魔鬼,内心无比害怕之后,又镇定下来,按自己的计划骗魔鬼上钩,这里应是自信的。最后,渔夫处置凶暴的魔鬼的态度果断而坚决,从不受魔鬼的诱惑。”
四、读一读,品一品(分角色朗读课文,探究人物形象)
1、弱小的渔夫却战胜了凶恶可怕的魔鬼,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斗争过程吧!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人物的对话、神态和心理活动中,你感受到你所扮演的是个怎样的人,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一划,读一读,点出重点词,可以简单地写下词语。
教师指导朗读:“渔夫”在与“魔鬼”说话时,应该用颤抖的声音表示自己的害怕,并且加上表情动作,比如瞪大眼睛、全身抖索等;最后与瓶中的魔鬼说话时,应十分果断,没有丝毫的犹豫,要有斩钉截铁的感觉。
(2)学生上台表演课本剧:渔夫与魔鬼的斗争过程。
演员——魔鬼:李振 渔夫:朱正君
道具——面具2个、马夹、风衣
舞台监督——张潇誉
音响——魔鬼进出场模拟录音
在表演中融入了自己对课本的理解,通过道具、表情、肢体语言等把渔夫
和魔鬼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台下掌声不断。
(3)学生对表演进行评价,舞台上的“他”表现如何?
生:“对人物的性格揣摩到位,表演到位,落落大方。但是对于课本还是不够熟悉,有断断续续,磕磕巴巴的现象。”……
(4)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出了一位怎样的渔夫,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魔鬼?
学生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说出自己的朗读感受。
生:从“你这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胜过你的妖气”一句中,我读出了一位勇敢自信的渔夫。……善良的渔夫,智勇双全的渔夫,沉着冷静的渔夫……
生:从“我将立刻把你杀掉”一句中我读出了一个恩将仇报的魔鬼。……凶狠的魔鬼,愚蠢的魔鬼……
2、教师点拨,择要板书:渔夫--诚实、机智、勇敢、善良
魔鬼--凶恶、愚蠢、狡猾。
3、小结并过渡:刚才我们主要是从人物对话中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课文除了对话描写之外,还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4、稍作思考,学生回答:对渔夫有心理描写,对魔鬼有外貌描写。
5、学生朗读心理描写的语句,并分析心理描写的作用。
6、分析外貌描写的作用。指名回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师生对口朗读(老师读本体,学生读比喻词和喻体);分析作用: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魔鬼面目的凶恶。
7、小结:作者运用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渔夫;运用对话描写和外貌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凶残狡猾,卑鄙愚蠢的魔鬼。人物性格鲜明。
五、读一读,思一思(学有所获,获有所用)
1、读了渔夫和魔鬼斗争的过程,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根据前面几个环节,很容易得出学习本文的启示。
生:正义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势力,对付魔鬼那样的凶恶敌人,不能抱有幻想,施加仁慈,而要敢于斗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它。
2、出示图片(抢劫手机,小偷……),如果大家遇到下面几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本课所学知识畅所欲言。
生:“拖延时间,等待最佳求救机会”“用手机拍下小偷的动作,再报警,铁证如山”“沉着冷静,斗智斗勇”……
3、师小结,出示
“心中有正气,魔鬼远离你!
心中有勇气,魔鬼也畏惧!
心中有智慧,魔鬼没办法!
我就是充满正气、勇气、和智慧的渔夫 ”
学生用充满正气的语调齐读。
六、想一想,写一写
任选一个题目,展开想象,续写故事。
(1)《魔鬼被投入大海以后》(2)《假如渔夫在前三个世纪里解救了魔鬼》。
要求:想象合理,表达流畅。
学生当堂完成,小组内选出优秀的班内交流并评析哪一例更合理。
附学生的部分习作:
(二组学生杨阳)渔夫在第二世纪救出了魔鬼,魔鬼对渔夫说:“啊,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可以满足你三个愿望,快说吧,别让所罗门发现我。”渔夫有些惊讶,说:“所罗门?他早死了!”“你快说出你的愿望吧,别浪费我宝贵的时间!我还要去抢东——哦,不,你就当我刚才没说话。“我的第一个愿望是……”渔夫慢吞吞地说:“你永远从人间消失。”“哦,不——!”魔鬼尖叫着化作一股青烟,消失在茫茫天地中。
(五组学生王明阳)渔夫在第三个世纪救了魔鬼,魔鬼让渔夫许三个愿望,渔夫想了片刻说:“第一,我让你弃恶从善,变成一个善良的。人,并且是永远;第二,我要让我的家人过上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日子;第三,给我一艘坚固的大船和许多水手,一起去探索大海。 ”魔鬼听了,说: “好!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变! ”只见一道白光闪现,渔夫的愿望实现了,从此以后,人们都过上了不怕魔鬼、幸福快乐的日子啦!
作业设计
1、完成本课助学,预习下一课。
2、把这则故事绘声绘色的讲给家人听,阅读《一千零一夜》中的其他故事。
板书设计:
渔夫的故事
《一千零一夜》
渔夫--诚实、机智、勇敢、善良 正义
魔鬼--凶恶、愚蠢、狡猾。 邪恶
教学反思:
《渔夫的故事》一课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故事中魔鬼的强大和渔夫的弱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是故事却告诉人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作为一篇民间故事学生学习热情比较高,因此我设计的总体教学思路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会根据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来自己读悟课文的方法,以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在教学本课时,我抓住两个主要人物:魔鬼和渔夫,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描写来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采用“分角色朗读”、“评价分析人物”、“续写故事”等方法进行教学。
个人认为本节课的亮点在于通过“读、讲、品、思、写”一系列环节学生能自主探究文本,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讲故事比赛,分角色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学生表现积极,创意十足,课堂气氛热烈。拓展部分学以致用,学生把学到的启示运用到生活中。使语文知识,语文技能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最后的续写故事更是精彩纷呈,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开拓了思维。一节课我并没有费多大劲,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却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学生的精彩表现,也赢得了前来听课学习的张范中学的老师的一致好评。
这节课基本是放手给学生,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课前的预习工作很重要。尤其是表演课本剧,课前学生的准备工作做好了,上课才能展示出来。学生准备充足了,表现欲望很强,所以在分角色朗读和表演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把握时间,控制课堂节奏,否则就会造成前松后紧的情况。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良好地学习习惯的培养很重要。但是在这节课上我有些忽视了。比如:有些同学没有学会倾听,在别的小组同学发言的时候,依然执着于本组的任务而忽视了别组同学的答案。以后的课堂中要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善于倾听也是一种能力。
渔夫的故事教案 篇六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民间故事,语言通俗、夸张,情节曲折、生动,很受学生们欢迎。因为容易理解,所以教师不必多讲,可让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以课本剧的形式通过学生的表演来理解体会。
教学目标:
1、学习民间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层次结构清楚
2、领会本文寓意:对待恶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讨论、表演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说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了吗?听说过《神灯》的故事吗?是呀这些故事伴随我们长大,给了我们无数美好的幻想,这些故事都是出自一本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是一本神奇的书,今天我们要学习其中的一篇——《渔夫的故事》。
教学达标:
1、了解文学常识:你知道《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吗?给大家介绍一下
2、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并且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3、教师抛砖引玉,提示性表演开头:
我是一个穷渔夫,以打鱼为生。我打了一辈子的鱼,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只撒四次网,这就足够我维持一天的生活了。可是今天我已经撒了三次网了什么也没捞到,难道今天这么倒霉吗?我再撒一次看看,上帝保佑我捞一条大鱼。(做撒网状)哎呀怎么这么沉,上帝真的保佑我捞着大鱼了。(做用力拉鱼网状)
4、学生排练。
两人一组自愿组合,排练在魔鬼和渔夫之间发生的故事,通过排练熟悉语言,进一步了解课文细节,体会人物形象。教师提示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做道具。
5、学生表演。
.每一对学生表演完,请同学来评价表演的优点与缺点,让下一对表演的同学引以为戒。找三对学生表演较好。
6、教师小结:
渔夫的故事告诉了)高考家长帮○www.kaoyantv.com(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总结出:对待恶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既勇敢又要机智。
开拓扩展:
这是一个古代阿拉伯的民间故事,我国古代有没有类似的故事?(东郭先生)
能力延伸:
通过这篇民间故事的学习,你能总结出民间故事的特点吗?
欣赏体会:
动画片《皇帝的新装》中节选:“老大臣看新衣”一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在课本的基础上怎样表演得更加生动,加深对表演课本剧的理解。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一,渔夫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篇七
最初选择《渔夫的故事》,是被它跌宕起伏、曲折离奇的情节所吸引。我想,学生们也一定会对这篇课文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愁学生们没有学习热情。于是,我欣然选择了本文。可是,真正着手去剖析的时候却犯难了。故事情节固然吸引人,但作为课标的要求,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等要点又不可割舍。可是一旦对这些问题开始分析,就好比将一篇课文“绑架”到了手术台上,然后“磨刀霍霍向课文”,作为“刽子手”的我不忍下手却也无可奈何。
因此,我在梳理字词、读通课文、弄清大意的基础上,首先开始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在这篇课文中,“渔夫”和“魔鬼”这两个人物形象具有很鲜明的特点。学生在充分自读的情况下,比较容易抓住他们的特点,有些甚至能够产生独特的看法。尽管学生们比较积极自主地完成了分析人物形象这一环节,可是这种略显机械的、刻板的教学方法,还是凸显了它的弊端——这一环节的课堂气氛并不好。学生们想必已经经历了无数次这样的“课文手术”,早已司空见惯,甚至于麻木了吧。
试想,如果能够能将学生们对这个故事的兴趣小心呵护,从情节的悬念起伏处着手,让他们在充满热情的朗读的基础上,充分感受到这种情节起伏的魅力,接下来的一切活动是否气氛会更热烈?这种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本身也是一种创作手法,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还能够对写作技巧窥探一二。在吃透了情节的基础上,适当引导学生了解情节起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物的变化。这样,就能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对人物形象的感知环节。并且,由于此前学生充分地读了故事,他们对“渔夫”和“魔鬼”的特点的感知必定会更丰富。
在本次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讲故事和编故事这两个环节,意图达到学以致用。可惜,并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可以说这两个环节并未达到一定的效果。教一篇故事,我想,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其中的人物、感悟故事的主旨。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课本的故事化为自己的故事,进而尝试自己编故事。
在讲故事的环节,我降低了难度,给出了一定的方法,引导学生讲故事说清楚、说生动、精彩环节说具体。可是,我发现极少有学生能将一个故事说得生动,都像背书一样平淡。由于预留时间较短,我没有来得及对这一问题进行指导。其实,想要让学生讲故事讲得精彩,首先要给出一定的示范,引导他们使用恰当的语气、神态和动作。其次,要指导他们将故事转折处的悬念讲出来。最后,还要对故事进行详略处理,把故事的高潮部分充分表现出来。针对这些要求,还可以制作出简要的评分标准,放手让学生去评价、修改,让学生不仅仅讲得好玩,还讲得有用。
同时,写故事的环节也可以放在课上完成。简要地编写故事的结尾,既能够考察学生对于写作手法、情节设定等的掌握情况,还能够发散思维、激发想象,提升学生创作的积极性与成就感。
总而言之,就如同薛法根老师所说,每一个老师,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环节,都要清楚自己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我想,今后在进行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之前,我都应当反复做此问。
《渔夫的故事》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一千零一夜》,了解课文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
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按民间故事的特点来赏析课文,有表情地朗读对话。
3、情感目标:感受“正能压邪”的道理,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4、思维目标:开发、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的赏析。
教学难点:
课文是怎样把现实生活与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的。
预习要求:
熟悉故事情节;练习对话朗读。
教时安排: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同学们,大家读过《一千零一夜》这部书吗?——读过。
知道这是一部什么书吗?——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为什么取名叫《一千零一夜》呢?——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个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痛恨王后对他的不贞,就把她杀了。
以后国王每天晚上娶一个王后,到第二天早上就把她杀掉。
当时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拯救其他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
晚上,她给国王讲故事,讲到最紧要的时候天就亮了,国王急着要去早朝,但为了听故事的结局,国王就把她留了下来。
此后,她每天晚上给国王讲故事,故事一个接着一个,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
最后,国王终于被感化了,同山鲁佐得王后白头偕老。
这就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内容。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我国古代称阿拉伯地区为“天方”,“谭”通“谈”),它是一部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是世界著名文学作品之一。
高尔基称它为“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渔夫的故事》这篇课文就选自《一千零一夜》这部民间故事集。
板书:渔夫的故事。
二、复习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既然《渔夫的故事》是一则民间故事,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根据民间故事的特点来学习这篇文章。
首先,我们请同学们来回忆一下什么是民间故事?民间故事一般有哪些特点?指名回答,教师择要板书: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下面老师请问大家的是“完整的故事情节”一般包括几个部分?齐答,板书: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过渡:接下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最快的速度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给文章划分为四个部分,并用最简明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
三、理清课文结构
1、学生稍作思考、讨论后回答,板书:(1-2)捕鱼捞瓶,(3-15)放魔出瓶,(16-23)诱魔入瓶,(24-25)投瓶入海。
2、小结:故事情节不仅完整,而且曲折生动,扣人心弦,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构思能力。
过渡:故事里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渔夫,还有一个魔鬼,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个人物有没有鲜明的性格特点?板书:渔夫,魔鬼。
四、分析人物形象
1、分角色朗读对话,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有关语句来分析其性格特点。
2、指名回答,教师点拨,择要板书:诚实善良机智勇敢;凶残狡猾卑鄙愚蠢。
3、小结并过渡:刚才我们主要是从人物对话中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课文除了对话描写之外,还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4、稍作思考,指名回答:对渔夫有心理描写,对魔鬼有外貌描写。
5、指名朗读心理描写的语句,分析心理描写的作用。
(1)喜悦好奇的心理,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2)写出渔夫思想的转化,这时他已清醒地认识到要用自己的智慧去战胜魔鬼,表现了他的机智勇敢。
这处心理描写是作品的精华所在,它深刻地揭示了渔夫之所以能战胜魔鬼的根本原因,也使故事情节发生了180度转折,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
6、分析外貌描写的作用。
指名回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师生对口朗读(老师读本体,学生读比喻词和喻体);分析作用: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魔鬼面目的凶恶。
7、小结:
作者运用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渔夫;运用对话描写和外貌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凶残狡猾,卑鄙愚蠢的魔鬼。
人物性格鲜明。
过渡:民间故事的第三个特点是“语言口语化……”,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篇九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1、从图入手:
(播放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你感觉渔夫此时怎样?你推测事情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2、导语:
图中反映的是古代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个故事,名字叫《渔夫的故事》。正如同学们看到的一样,故里讲述了渔夫和魔鬼之间的事。渔夫是怎样遇见魔鬼的呢?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个故事,一定会吸引你的。
二、自读故事,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要杀害渔夫呢?你对渔夫有什么看法?
3、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三、交流讨论
1、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
2、交流思考的问题:
⑴ 交流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魔鬼说的话是真的吗?使学生明白,魔鬼是凶恶和狡猾的,魔鬼的杀人本性是不会改变的,魔鬼是不懂得报恩的。引导学生读懂第七至十二自然段。
⑵ 交流对渔夫的看法: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根据情况对学生点拨:渔夫战胜魔鬼,凭的是什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魔鬼如此狡猾,它怎么会上当呢?指导学生读懂第十五至二十三自然段,读出渔夫的智慧。
总结:
看来,渔夫说的没有错。人的智慧是能压制妖气的。人的智慧,也是能战胜邪恶 的。从渔夫的身上,我们领略到了智慧的巨大力量!
四、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1、情境(多媒体播放家门口渔夫和妻子的对话图):
收服了魔鬼的渔夫,拖着渔网回到了家。妻子见他空手而归,就问: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条鱼都没打上来?渔夫说;你听我慢慢讲讲海边的故事吧。渔夫的妻子说:说吧,可要简短点,我还要去织渔网呢!想想渔夫会怎样简短地讲给妻子听?
2、情境(多媒体播放一群人围住渔夫图):
傍晚,渔夫把打鱼的人们都叫到一起,又会怎样跟他们讲魔鬼的事?渔夫们又会说什么?
先在小组里分角色讲,再请讲得有特色的小组在全班讲。
五、作业
1、读读记记本课要求读记的词语。
2、把故事讲给家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