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上课以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是高考家长帮爱岗敬业的小编帮家人们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精选7篇),欢迎参考。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一
【学习目标】
1、会认“针”等4个生字,会写“忠”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课前准备】
1、指南针。
2、课件:天然的指南针。
3、生字词卡片。
4、了解辨别方向的其他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故事导人。(故事主要内容是去野外游玩,不小心与同学们走散,迷了路)
2、设疑:这时该怎么办?(请学生想各种可能)
3、揭示课题,老师板书。
二、初读课文,随机识字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随机识字:
先让学生了解诗歌特殊的分节方式再指名分节读,在读中正音。本课的四个生字都是翘舌音,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里介绍了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用笔做上记号。
4、出示指南针,简单介绍它的作用。
5、讨论交流:课文中讲的“天然的指南针”指的是什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
三、细读课文,自主学习
1、在2~5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进行研究。(四人小组学习)
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问一问。
2、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结合学生的回答,理解“忠实”“向导”“稠”“稀”“分辨”等字词。
并用课件演示文中四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同时了解能辨别方向的原因。
3、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指导书写
1、齐读课文。
2、巩固生字:(做从生字卡片中找字的游戏)
⑴ 我有一颗中国心。(忠)
⑵ 左右结构的字。(稠、针)
⑶ 找找上下结构的字。(忠、盏)
⑷口头填空:一( )灯。
3、指导书写:
⑴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如第一行的三个字是上下结构,三个字都是上窄下宽;第二、三行的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而且都是左窄右宽)
⑵ 让学生说说写这些字应该注意什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二
教材分析:
《风》这首小诗是著名作家叶圣陶所写。诗歌通过充满童趣的语言引导学生明白大自然中的风虽然看不见,但只要仔细观察风过后周围事物的变化,就能发现它的踪迹。全诗以第一人称,从儿童的视角去观察、描写生活中的风,让学生初步感知风的特性,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认字2个,写字3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知风的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
4、依照课文仿写诗歌,做到语意清楚,语句通顺。
教学突破:
组织学生在读中感悟,启发学生思维,并体会风中景物的变化,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结合诗的内容进行理解。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积极汇报,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汇报班级诵读活动积累的名言名句。
……
师:同学们注重词语积累,能交流带有“风”字的词语吗?
生:风吹雨打、和风细雨、风雨交加、狂风暴雨……、
师: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今天老师也搜集一些带“风”的成语与大家交流。
出示:风雨同舟 风平浪静 风言风语 风尘仆仆 风调雨顺
风和日丽 风吹日晒 迎风招展 一帆风顺 甘拜下风
生读一读带“风”的成语。
师:同学们,风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汉语中带“风”的词语也非常丰富。这节课我们一齐学习叶圣陶爷爷写的诗歌《风》。
生:齐读课题。
(思考:《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要求 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格言、警句”。教学联系班级的诵读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把静态的词语进行“盘点”,巧妙地由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迁 移到新课的学习兴趣上来,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由此营造一派乐融融的学习氛围。)
二、认读字词,熟知课文。
1、学生读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课后的拼音,或者猜一猜;
2、出示卡片:“颤动”、“ 河水起波”、“ 游戏”检查认读词语的情况
3、开火车认清生字(正音)
出示卡片 chàn bō yóu xì
颤 波 游 戏
4、给生字找朋友:
“起波、波浪、游泳、看戏、游玩、演戏……”
5、再指名读文
(思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 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教学关注识字的重点,相信同学的认字能力,依照“从文到句,从句到词,从词到字”的顺序,让学生自读,互读,读中认字识词,读准字音,观察字形,意会字义。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在自信的心态下,学生认字学词的效果事半功倍。)
三、师生交流,指导朗读。
1、学生闭眼听录音,想象画面;
2、师生交流画面,同时指导朗读。
(一)“树叶颤动”的画面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诗文是个好办法。那你想怎样读这一节呢?
2、指导读(“树叶颤动“应读轻一点;发现风后要读得高兴。)
学生个别读,表演读,男女生比赛读,看小黑板试读。
(二)、“林木点头“的画面
那是怎样的一幅画面?(林木在向谁点头啊!)
(林木向草地点头、林木向花儿点头、林木向小河点头。)
师:多么有礼貌的风,怎么读出来?
先试着读,个人读,小组读,看小黑板试读。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烦、肃、形、状、绘”5个字。
2、懂得老师说的话的意思,并能背诵老师的话。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弄懂老师说的话的意思。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仔细观察几个鸡蛋,看看有没有形状完全相同的。
2、布置学生仔细观察同一棵树上的树叶,有什么发现,记下来。
3、本课生字卡片。写有“眼力”、“技巧”、“准确”、“熟练”的卡片4块。
4、幻灯或投影仪。鸡蛋2个,小纸架1个。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自读课文、理解课文
一、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注意生字,读准记住。
二、检查自读情况
用生字卡片进行抽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找出本课的重点学习部分
引导:同学们通过自读,已经知道了文章的大概意思。请再读一读,想一想,课文中哪个自然段最重要。
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多数同学会找出课文第2自然段。
四、学习第2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己读第2自然段,提出你最想弄明白的是哪句话。
(学生如果提出“老师的话”以外的句子,就请弄明白了的同学告诉他。如果想出“老师的话”,就请同学齐读“老师的话”)
2、幻灯或投影打出老师的话。
“在一千个鸡蛋当中,没有形状完全相同的。”
(1)老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结合老师在课前预习布置的两个观察任务进行讨论。
(2)学生按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各小组推选代表介绍讨论情况。
(4)小结: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树叶是这样,鸡蛋也是这样。达成。芬奇的老师说这句话是要他仔细观察,发现这些细微差别。同学们十分聪明,在课前预习中就已经发现这个秘密了,真了不起。
3、幻灯或投影打出老师说的话。
“每个鸡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形状也不一样。”
(1)齐读这句话。
(2)实物展示:将鸡蛋放在纸做的小架上,让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再用铅笔简单勾勒出不同的形状。
4、现在同学们明白达。芬奇的老师为什么要说“你以为画鸡蛋很容易,这就错了”这句话的意思了吧!
5、学习第2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1)齐读最后一句话:“我让你画鸡蛋,就是要训练你的眼力和绘画技巧,使你能看得准确,画得熟练。”
(2)教师在黑板上贴词卡:眼力
技巧
准确
熟练
(3)把你认为有联系的词放在一起,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学生调整词卡位置,并说自己的理解)
眼力
准确
技巧
熟练
(4)指黑板小结:有好眼力,才能发现细小差别,也才能观察得准确。要好好练习基本功,才能提高技巧,画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达到熟练的程度。
6、现在同学们明白了达。芬奇的老师为什么要让他天天画鸡蛋的道理了吧!
7、齐读第2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背诵、识字、巩固练习
一、自读全文。想想还有不懂的地方没有
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二、再读第2自然段。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第3题。
2、自己试着背一背,同桌互相抽背。
3、请勇敢的同学背给大家听。
4、学生齐读。
三、完成课后练习第4题
1、先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2、仿照书上的句子说话。鼓励学生和别人说得不一样。
(1)自己说给自己听。
(2)说给同桌听。
(3)说给全班同学听。
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2、请同学告诉大家,在写这些字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如:
“蛋”字注意“虫”字的位置对准竖中线,不要写歪了。
“巧”字注意第三画是提,不是横。第五画是竖折折钩。
“技、训、使、准、确、论”等字注意左窄右宽。
3、“著”字写的时候注意上小下大。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完成课后练习2。
五、用投影仪打出部分学生写的字,大家评价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汉字”一组形声字的学习,引导学生发现汉字偏旁表义的特点,根据汉字形旁来区别基本的字义,帮助辨别和识记汉字。培养学生对于汉字的兴趣。
2.指导学生辨别形近字,按笔顺规则书写形近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3.通过选词写话,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语写句子,培养学生组织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阅读欣赏短文《树真好》,引导学生体会树的好处,懂得爱护树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朗读感悟能力。
5.语文生活,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培养学生敢于表现,乐于交流的品质。引导学生发展正当的兴趣爱好。
[教学重点]
区别形近字;规范地书写;选词写话;进行阅读和语文活动。
[教学难点]
开展“我来露一手”的语文活动,培养口语交际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准备]
形近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阅读欣赏范读录音。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有趣的汉字。
1.导入:看看这幅图上有些什么?
(有公鸡在报晓,有好看的花草,有美丽的彩云。)
2.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歌谣。(出示小黑板:黎明鸡报晓,彩云山中绕。花草清水浇,晚霞似火烧。)
3.仔细观察歌谣中带点的汉字,你发现了什么?
这四个字是形声字,它们的形近,音近,只是偏旁不同。
4.你能根据这些字的偏旁说说你所理解的字义吗?
5.小结:这些都是形声字,它们的形旁表示了字义,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字的形旁区别它们,这样就不会把它们弄混淆了。
二、写字板。
1.认读要写的六个字:晓、浇、卷、巷、旧、归
2.辨别它们的字形。
3.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4.教师范写,提示学生观察教师书写时的运笔方法和笔顺规则。
5.学生描红,提醒学生注意“晓”和“浇”右边不要多一点,“卷”和“巷”下面的写法不一样,“卷”字的下面部分是两笔写成:横折钩,竖弯钩。“巷”字的下面部分是三笔写成:横折,横,竖弯钩。
6.学生将每个字书写两遍,写完以后同桌互相评一评。
三、选词写话。
1.玩过搭积木的游戏吗?将一块块积木想办法搭成一座房子,真好玩。我们今天来玩一玩用“词语积木”搭“句子房”的游戏吧。
2.小小建筑师,来看看有哪些词语积木可以让我们选用吧。
出示词语:芳香向往坚定迎接非常敬佩
3.想一想:你准备用其中的哪些词语写话呢?
4.同桌互相说一说。
5.学生写句子,写完后在全班交流。
二年级语文教育教学设计 篇五
小蝌蚪找妈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15个会认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0个生字。完成课后有关词句练习。能说出趋向动词的不同用法。
2.理解课文内容,回答课后问题。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3.仔细看图,讲述图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态能力。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正确理解动词。
三、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或幻灯片)、蝌蚪贴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
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
2.(出示寻人启事)读: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二)了解蝌蚪
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学生试说: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
(三)自学课文
老师提出要求,对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懂。读后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小蝌蚪有什么变化?
(四)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学习生字新词。
(1)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写一写。
(3)教师重点指导:
宽,kuān,三拼音,10笔。肚,dù,左右结构,7笔。
2.试着回答问题:小蝌蚪是什么样的?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青蛙长得什么样?
(五)课堂练习
认记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
2.听写:两个哪里头顶肚皮孩子跳到
3.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二)导学课文
1.导读第1、2自然段
(1)课文里是怎么描写小蝌蚪的呢?(一群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里游来游去。)教师一边讲评一边板书:池塘一群黑灰色
(2)小蝌蚪现在在做什么呀?(快活地游来游去)
(3)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快活地读读书,请齐读第一段。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怎么了?(长出了两条后腿。)(师贴长后腿的画于黑板上)
(4)小蝌蚪太想念自己的妈妈了,于是鲤鱼妈妈决定帮助它们找妈妈,它是怎样回答的呢?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我们就是这群小蝌蚪,再来读读他们的话。(生读蝌蚪的话)
(5)(出示——鲤鱼)老师现在来当鲤鱼妈妈,谁来当小蝌蚪,向我打听?(请学生当小蝌蚪来练习)
(6)交换,学生念鲤鱼妈妈,教师念小蝌蚪。
理解“迎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师生对读,边读边做动作)
(7)从鲤鱼妈妈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蝌蚪妈妈的特点是什么?(四条腿,宽嘴巴。)
2.导读第3自然段
(1)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师贴长前腿的画于黑板上)
小蝌蚪又错把乌龟当妈妈。(乌龟是四条腿)
理解“追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从背后赶上去打招呼)表演动作。
3.导读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读本段。青蛙妈妈什么样?找出描写大青蛙的句子。
板书:四条腿(蹲)宽嘴巴大眼睛(鼓)绿衣裳(披)白肚皮(露)
理解“游过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小蝌蚪找到了真正的妈妈,心里很高兴、很踏实)表演动作。
4.齐读第5、6自然段。
(1)小蝌蚪像我们同学一样聪明,认定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妈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昵?(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师贴出小蝌蚪尾巴变短的图片)小青蛙以后跟着妈妈做什么?(捉害虫)
5.小结: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专门吃害虫。青蛙善于捕捉害虫,一只青蛙一天要吃害虫40~50只,多的达到200多只。一只青蛙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虫。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
(三)课堂练习
1.读写生字新词。
2.仿写句子。
地点有什么样子干什么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有一群鹅有一群小鸡有一只猴子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看拼音,写汉字。
Qīngwāmāmayǒusìtiáotuǐ,kuānkuāndezuǐba,gǔzhedàyǎnjing,pīzhebìlǜdeyīshang,lòuzhe_uěbáidedùpí。
2.说说小蝌蚪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开始什么样?后来呢?教师板书:
大脑袋黑灰色长尾巴→长两条后腿长两条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脱掉了尾巴→换上了绿衣裳。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把课文内容讲一讲
老师提示线索:池塘里……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不知什么时候……
(四)总结
课文里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每一段的写法都是一样的:先写小蝌蚪的变化,再写小蝌蚪看见了谁,最后用对话来结束。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生字、新词,而且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作者根据图画的主要内容,合理想象,按顺序写出了这样一篇好文章,对我们今后的看图作文会有帮助。
(五)课堂练习
1.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青蛙和蝌蚪。
2.完成课后习题3。
六、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变→青蛙
大脑袋→长了两→长了两→尾巴→不见
黑灰的身子条后腿条前腿变短尾巴
长尾巴↓↓↓
找妈妈→鲤鱼→乌龟→大青蛙→捉害虫
七、教学反思
今天上午我给小朋友进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活动。在图片的帮助下,孩子们把小蝌蚪观察的清清楚楚,教学活动的要求只是让孩子们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以及基本形态。而在活动中孩子们对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的故事情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及时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让孩子们来扮演小蝌蚪,用自己扭动的身体来演示,活动从静态的观察演变到动态的身体演示,孩子们更加有兴趣地了解小蝌蚪的一举一动。(教师要有及时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和调整教学过程的能力)
说到小蝌蚪长大后能变成青蛙,孩子们对青蛙这个小动物是比较熟悉的,我们讨论了青蛙的外形特征、喜欢吃什么、有什么本领等。孩子们跃跃欲试地想跳一跳,我就调整了今天的户外活动内容,让孩子们到户外进行青蛙跳,孩子们体验到青蛙抓害虫是多么的辛苦。同时也激发幼儿热爱青蛙、保护青蛙的情感。
在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并进行适当、适量的引导,使活动推向_。
二年级语文教育教学设计 篇六
我是什么
一、教学目标
1.会写10个生字,会认15个生字。
2.读懂课文,了解水的特征、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与人类,水与大自然的关系。教育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三、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四、课前准备
暖水瓶、水杯、玻璃板及CAI课件。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板书课题)这是一篇科普短文。
2.老师范读课文,猜猜课文中的“我”是谁?(板:水)
(二)通读全文,了解大意,认读生字新词。
1.画出生字和新词(在黑板上列出)。标出自然段序号。
2.水的特点是什么?
(三)检查自读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
2.课文介绍水的特点是什么?哪一句作了概括?这一句在文章的什么地方?
3.读了课文,你还知道水能变些什么?
(四)引导学习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l)自由读。边读边思考:
“我”第一次变,变成了什么?(板:汽)“我”是怎样变成“汽”的?抓住“太阳晒”理解水变汽需要热。可引导学生回忆晒太阳有什么感觉,湿衣服在阳光下变成了干衣服,水跑到哪儿去了?
(2)水变成汽演示实验:打开暖水瓶塞,指点学生观察“白雾”,这就是汽。想一想:汽往哪儿去?又会变成什么呢?
(3)汽变成小水珠演示实验:用水杯装水(好比地面),水杯加热(好比被太阳晒)蒸发成汽;盖上玻璃板(好比是天空),汽到了天空,变成什么呢?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结果:水珠凝结在玻璃板上。
(4)导读第3~5句,知道汽变成了云。(板:云)“白衣服”、“黑衣服”、“红袍”指的是什么?
(5)讨论后小结:水由汽变成云。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云在空中有哪些变化?
(2)说说“冰雹”的样子,想一想“落”、“打”、“飘”这几个词能不能互相换一换?
(五)小结。
水遇热变成汽,汽在空中凝聚成小水点连成云,遇到冷风,就会变成雨、冰雹、雪降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新词。
2.水会变,变成什么?
(二)继续指导学习课文。
1.学习第3自然段。
(1)读一读,讨论:水平常是怎样的?
(2)抓住水的流速理解“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等词的意思。
(3)齐读这一自然段。
2.学习第4自然段。
(l)自由读,说说读后了解到什么?
(2)引读这一自然段。
(水也有脾气,有时候……有时候……温和时,我做过许多好事……是人类的好朋友。暴躁时,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成了人们的敌人。因此,人们想出……)列出的文字是老师导读的部分,省略了为学生接读的部分。
(3)找出这一自然段中的两对反义词。
(4)利用CAI课件或图片展示水做好事,做坏事的情景。观看后说一说有什么感受。并根据提供的情景引导学生用“温暖”、“帮助”说句子。
3.学习第5自然段。
齐读。课文用这个问句结尾,是让同学们思考,通过读课文,读懂了吗?
4.总结全文。
(1)根据板书说说水是怎样变化的?
(2)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三)指导写生字。
1.认读生字。
2.说说这些字属于什么结构?按结构可分几类?
3.按字的结构类别进行指导示范。
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字,完成课后“我会写”。
七、板书设计
2我是什么
形态:汽、云、雨、冰雹、雪
水状态:静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
性格:温和暴躁
八、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尽可能地将“唤醒、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理解、体会、体味、感悟”教给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就是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
但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再造想象,对三种自然现象有了十分真切的感受,并通过极具个性化地朗读向别人表达或展示出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激发想象和自主朗读_,从而达到理解、领悟、深化的教学目的。这应该就是语文基础的渗透性教学,就是关注学生语感的能力培养,就是“读”与“练”的有机整合吧。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猜出“我”就是水,但是对水的各种形态的变化认识的还不够。特别是“云”,有的同学不明白云是水蒸气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太少,很多学生都见过水的变化但是说不出来,应教育学生多留心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5个生字。
2、看图理解课文,懂得应当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懂得要正确对待自己和正确对待别人。
教学过程:
一、引言揭题:
同学们,你们见到过骆驼吗?出示骆驼的图片。骆驼有什么特点?(高大)那你们见过羊么?羊有什么特点?(矮小)高大的骆驼和矮小的羊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二、新授:
(一)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不懂的生字词。
2、教师范读课文(或录音),请同学读准字音。
3、学生再读课文,划出自然段。看看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有几幅图,每幅图分别和哪一段文字相对应。
4、检查并读生字新词:骆驼他们俩围墙茂盛摇头很窄大模大样评理
5、分段读课文。
(二)借助插图,理解课文重点,懂得其中的道理。
1、出示几幅插图,指着图,提问:骆驼和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争论起来?
2、讨论:到底高好呢还是矮好?
3、分段、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讲读二、三自然段。
1、看图读思:骆驼和羊来到什么地方?它们在做什么?
2、读第二段,思考:骆驼用什么方法证明高好?请你找出描写骆驼动作的词语。出示插图帮助学生理解。
3、羊认输了吗?羊又用什么方法证明自己的看法对呢?
4、看图理解:“又窄又矮、大模大样”等词语和描写骆驼动作的词语。
5、齐读课文,思考:骆驼和羊到底谁对呢?它们各有什么长处?它们互相服输吗?不服输怎么办呢?
三、作业:
熟读课文,熟读本课生字词。分角色朗读二、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