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15篇)1-9-91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以下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15篇小学数学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页例2、及课堂活动,练习十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1.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学习统计方法。

2.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3.能正确地填写统计表,渗透统计思想及方法,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教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为了庆祝这个节日的到来,我们二年级(1)班要在这一天举行联欢会,大家准备什么节目来庆祝呢?

学生答:唱歌、跳舞……

教师:参加哪个节目的人数最多?

学生可能说,参加唱歌的人数最多,也可能说参加跳舞的人数最多……

教师:谁说得对呢?(学生无法回答)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知道我们班上参加哪个节目的同学人数最多?参加哪个节目的同学人数最少呢?

引导学生说出统计,从而板书课题:统计。

二、自主探索,经历统计过程

1.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

教师:我们班的同学参加了哪些节目?

(学生说,教师板书:唱歌、跳舞、讲故事、弹琴)

教师:用什么办法统计参加每个节目的人数呢?

学生1:用画“?”的方法。

学生2:用画“正”字的方法。

学生3:我们班的人数比较多,用画“正”字的方法更方便些。

学生一一报自己参加的节目,4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

2.填表、分析

教师:现在(指黑板)对班上同学参加节目的人数了解清楚了吗?

学生可能会说不太清楚,因为从这上面只能看出“正”字多少,还应算出参加每个节目的同学具体有多少人。接下来让学生算一算,并填在书上的表格里。学生自主填表,然后交流。

教师:从统计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还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1:我们班上参加唱歌的人数最多,弹琴的人数最少。

学生2:参加跳舞的同学比参加唱歌的同学少几人?

教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

教师:对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1:画“正”字能较清楚地收集、整理数据。

学生2:我觉得数据较多时更简便些。

教师:对,在统计过程中,画“正”字法是基本的方法,今后会经常用到。

三、尝试运用,深化对统计的理解

教师:刚才我们统计了班上参加庆祝六一儿童节节目的人数,大家表现得真棒!现在,森林里的兔妈妈想了解它的孩子们谁采集的蘑菇的朵数最多,同学们能帮兔妈妈解决这个问题吗?(多媒体出示例3的信息)

教师:要知道它们1天分别采了多少应怎么办?

学生:把上午采的和下午采的蘑菇数加起来。

教师:好!你们根据图上的信息,算出3只小兔1天各采了多少朵蘑菇。

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统计表。学生填完后交流,重点说一说是怎样算的,着重强调统计表中的“合计”是什么意思。

四、独立运用,发展统计能力

组织学生完成122页课堂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1~4题,做后交流。

五、反思小结,自我评价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想法?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篇二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数学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 课堂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 因此,趣味数学,一是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符合课改的要求;二是填补了我们课改中的弱项。

二、教学目标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思维成果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之中,教师适当穿针引线,把单调的数学过程变为艺术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收获。

3、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容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力求体现我们的 智慧秘诀:“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

三、教学措施

1、结合教材,精选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解题思路方程化,教学活动实践化。

2、教学内容的选编体现教与学的辨证统一。教学内容呈现以心理学的知识为基础,符合儿童认知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使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儿童思维发展能力相一致。

3、教学内容形式生动活泼,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赋予启发性,趣味性和全面性,可以扩大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每次数学思维训练课都有中心,有讨论有交流有准备。有阶段性总结和反思。

四、教学内容

周次时间教学内容备注

一2.8—10用字母表示数

二2.13—17加法的简便计算

三2.20—24乘法运算定律

四2.27—3.2乘法分配律

五3.5—9角的认识妇女节

六3.12—16数字游戏植树节

七3.19—23角的度量

八3.26—30三角形的特征

九4.2—6三角形内角和

十4.9—13小数的意义

十一4.16—20小数的大小比较和性质

十二4.23—27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

十三4.30—5.4名数的改写劳动节

十四5.7—11小数的近似数

十五5.14—18综合应用:饮食与健康

十六5.21—25观察物体

十七5.28—6.1小数加减法儿童节

十八6.4—8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十九6.11—15统计

二十·二十一6.18—29期末复习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篇三

一、班级情况分析:

四年级二班47人,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认真完成作业,上课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较好,但班级上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尖子生较尖,但比较少,后进生10人左右较差,其中两人属于待合格生。

二、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珍稀动物 -简易方程

1、方程的意义

2、等式的性质

3、解方程

第二单元 :水产养殖场-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1、平行四边形地认识和面积

2、三角形地面积计算

3、梯形地面积计算

4、组合图形地面积计算。

综合应用-关注我们地活动空间

1、多边形面积计算

2、小数四则运算

3、统计与测量方法

第三单元: 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

1、2、3、5的倍数的特征,奇数偶数

2、质数合数

3、分解质因数。

第四单元 : 中国的热极-认识正负数

1、正负数地意义

2、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地量

3、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大小

第五单元 :校园课技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地意义

2、分数与除法地关系

3、真分数、假分数

4、分数地基本性质

第六单元 :空间与图形-对称平移和旋转

1、认识轴对称图形

2、认识图形地平移与旋转,会画平移旋转90度

3、灵活运用对称平移旋转组合图形。

第七单元: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

1、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地意义

2、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地意义

3、找两个数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4、约分

5、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6、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7、分数与小数互化。

综合应用-我能长多高

1、收集数据整理数据

2、小数四则运算

第八单元:获联合国人居奖地城市-统计

1、折线统计图

2、选择折线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第九单元:可能性

求简单事件发生地可能性地大小

数学与生活

1、简单地统筹法

2、简单地优选法

回顾整理——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方程地意义,等式的性质,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数量关系,会用等式性质解方程,能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0xx年小学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2、结合具体情景,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内2、3、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

3、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的量,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大小。

4、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分数意义,理解分数与除非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能将假分数化成代分数和整数,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利用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5、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会着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会进行小数分数互化。

6、初步了解简单的统筹方法。

空间与图形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法探索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并正确计算,了解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2、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根据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

统计与概率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和条形统计图。.

2、结合具体事例,体验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实践与综合运用

1、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2、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四、采取的措施及达到的目标

1、课堂上尽量为学生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尽量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人。另外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

2、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狠抓课堂教学常规,保证课堂教学有序、高效。教育学生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别人回答问题要认真倾听,等别人讲完话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4、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用机智幽默调节课堂气氛,用各种评价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务必要精讲精练,讲课要讲到点子上,围绕着知识点出不同类型的练习。对某一知识点的相关知识心里要有数。

五、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 9课时

第二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10课时

第三单元 :因数与倍数 5课时。

第四单元 :认识正负数 2课时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8课时

第六单元 :对称平移和旋转 5课时

第七单元 :分数加减法 10课时

第八单元 :统计 4课时

第九单元:可能性 2课时

回顾整理——总复习5课时

小学数学教案 篇四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感受到交集的含义,能借助直观图,体验利用维恩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设计集合图的活动,启发学生对交集部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评价说理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生活情景的课堂再现,让学生在探究、应用知识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利用交集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图示的方式感受到交集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教法

本节课刘老师主要采用游戏法、直观演示法、讲解法、师生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深入探究,进而将问题解决,达到教学目标。

学法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游戏、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法来理解集合各部分表示的意义,根据集合图直观形象的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1刘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利用猜拳和抢凳子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集合图的理解。

2在游戏中引起矛盾冲突,提出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世界中出现碰撞,便产生了求知的火花,从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领悟问题存在的根源——重复。

3借助呼啦圈套小朋友的方法,演示出集合圈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集合图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4借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的语数竞赛活动的情况,让学生充分探究集合的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

5小组合作,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设计集合图,进一步加深对集合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6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让学生考虑到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的多样性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延伸。

总之,数学课不仅是让学生学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欣赏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从欣赏和体验中去感悟数学道理、培养数学素养。本节课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参与中,真正的做到了自主探索、不断创新,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本第37~39页。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中的现实场景认识锐角和钝角,了解锐角和钝角的特点。

会区分并在实物中找到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相关工具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学生体验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

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

【教具准备】

三角尺、纸张、光盘。

【学具准备】

学生三角尺,纸张、小棒、剪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新老师,大家想见见她吗?

2.新老师带我们到一个好玩的地方去看看。00:33播放光盘(游乐场),00:50暂停。让学生先看:你发现了什么数学秘密。

然后点名让学生说说。

3.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下面我们把这些角请出来02:00播放光盘,02:20暂停,

你认识哪些角?学生回答。

他说得对吗?你有什么办法验证?请学生用三角板验证。

4.生活中还有很多角。我们再到桥上去找找。05:25播放光盘,06:10暂停,你从中找出了些什么角?指名回答。

电视机里的小朋友还找到哪些角?08:27播放光盘。

5.这些角在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你能给这些角分类吗?09:35播放光盘,10:25暂停。小组合作,先分清每个人干什么。分类(快回答★www.kuaihuida.com)时可以请三角板来帮忙。

学生小组讨论分类。

6.小组汇报分类情况。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电视机里的同学是怎么分的?播放光盘10:53,展示机内学生分类情况。

7.小结分类情况。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二、探究新知,动手操作

1.我们刚才把这些角分成三类,直角已经有了名称,你能给这些角取个名字吗?你是怎么想的?指名回答。

我们来听听电视机里的同学取了什么样的名字。14:08播放光盘。

小朋友说得真形象!数学上我们就把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锐角和钝角。

板书课题。

2.谁能再说说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指名说。

3.闭上眼睛想一想直角、锐角和钝角。

4.生活中还有很多锐角和钝角,你能找出来吗?

16:03播放光盘

课前游乐场中的角是什么角?18:58播放光盘,19:15暂停。让学生说一说。

你在生活中见过锐角和钝角吗?让学生指一指。

5.你会做一个角吗?请你动手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可选择纸张、小棒、剪刀等材料)。

说说你做的是什么角。

学生汇报展示。

还有不同的吗?

6.你能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吗?

学生动手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角。

学生汇报。

同桌互相欣赏一下画的是什么角。

7.接下来新老师请大家做一个游戏,好吗?24:05播放光盘,猜角,比比谁猜得又快又准。机内外互动。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后作业:

这节课同学们和电视机里的同学都收获不少,下课以后找一找生活中的直角、锐角和钝角,并说给家长听。

机动活动:用三角板拼一拼,能拼出哪些角?分别是什么角?

小组合作。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 篇六

1.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 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教学过程

(一 )基础训练

【口算】

1.23= 0.3610= 2.48=

0.40.8= 0.250.5= 32.3=

4.72-0.72= 1.54 = 8.560=

20.2 = 1.2+3.5 = 5.65.6=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

下面是某班数学兴趣小组中女同学测量身高的统计表。

姓名王兰刘方张欣陈平周玲平均

身高(厘米)143140142144151

独立之后思考回答问题:如何求出这组女同学的平均身高?

(二) 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一)导入

提问:在统计中,我们已学习过哪些统计量?(学生回忆)指出:前面,我们已经对平均数、中位数等一些统计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实施

1 .出示教材第122 页的例1 。

提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进行汇报。

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结论:

( 1)算出平均数是1 . 475 ,认为身高接近1 . 475m 的比较合适。

( 2 )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 . 485 ,身高接近1 . 485m 比较合适。

( 3 )身高是1 . 52m 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 . 52m 左右比较合适。

2 .老师指出:上面这组数据中,1 . 52 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3 .提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学生比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交流。

老师总结并指出: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描述的角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在具体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

【小结】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建议。

【提高练习】完成教材第124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 、2 、3 题。

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集体交流。

【拓展练习】小军对居民楼中8 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情况如下表。

住户1 号2 号3 号4 号5 号6 号7 号8 号

教学工作计划小学数学 篇七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内容:

1、时、分、秒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3、测量

4、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5、倍的认识

6、多位数乘一位数

7、长方形和正方形

8、分数的初步认识

9、数学广角

10、总复习。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数学广角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能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笔算三位数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应用期含义解决问题。

5、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6、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有关长度、质量和时间的简单计算。

7、初步了解集合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但个别学生还有没达到预期目标的,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习,通过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意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4、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小学数学教案 篇八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2~3 位置

教学要求:1、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及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数对确定位置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我们在前几年的课程中多次学习了位置与方向,说一说我们以前是怎样确定位置的。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位置,看一看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确定位置。

2、教学例1。

(1)出示P2例1,观察主题图。

(2)问:教师是怎么知道确定张亮的位置的?

(3)介绍操作台的情况。

竖排叫列,横排叫行,第几列是从左往右数,第几行是从前往后数。这是一种约定。

(4)你能指出哪个是张亮同学吗?

(5)说一说其他同学的位置。

(6)张亮的位置可以用(2,3)表示出来。

张亮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

(2,3)中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7)小结:可以用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数对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用括号把列数和行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两个数隔开。

(8)试一试:用数对表示出其他同学的位置。

(9)张亮的位置用(3,2)表示可以吗?

注意: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

3、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P3例2

(1)观察动物园示意图,这幅图和以前见过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

①动物园的各场馆都画成一个点,只反映各场馆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

②表示各场馆位置的那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

③方格纸的竖线(横线)从左到右(右到左)依次标注了0,1,2。

(2)找一找动物园大门的位置,可以用数对怎样表示出大门的位置?

(3)说出熊猫馆、大象馆、海洋馆、猴山的位置。

(4)比较大象馆和海洋馆的数对,第2个数都是4,说明什么?

如果两个数对中的第1个数相同,说明这两个场馆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如果用(X,4)表示某场馆的位置,能确定在哪里吗?

(5)在图中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1,1)猩猩馆(0,3)狮虎山(4,3)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P4练习一第2题。

四、分课小结,提高认识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应该注意些什么?

五、课堂练习,辅助消化

P4练习一第1题。

小学学生数学教学设计 篇九

学习内容: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并很好地为生活服务。

教、学具准备:课本第31页中例4所需要的商品。

学习过程:

一、用谈话的方式引课。

问小朋友们喜欢逛商店吗?他们喜欢,再让他们猜猜练习本、文具盒、球、球拍等的价钱。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儿童商店,展示各种商品和单价。

2、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开始购物。

(1)先说说你有多少钱,准备买什么?在组里谈谈自己的购物打算。

(2)小组分工合作,有的扮演营业员,有的扮演顾客。

(3)学生开始购物。

3、在全班交流你们购物的过程。以表演的形式展示。

例: A、12元可以买3辆小汽车。

B、我想买5辆小汽车。

C、应付多少钱?

D、应付20元。

4、请表演的D同学说说他们是怎样算出来的。

12÷3=4(元) 4×5=20(元)

5、再请一小组上黑板前展示他们的购物过程。

6、小组相互交流。

7、师生小结。

三、学生独立完成第31页的“做一做”。然后根据“做一做”的图提出能用乘除两步运算的问题并相互解答。

四、全课总结。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认识东、南、西、北》 篇十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在观察、描述和交流中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掌握辨认方向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体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1.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小明面向图书馆)早晨,小明来到学校锻炼身体。用前、后、左、右介绍一下学校的图书馆、教学楼、体育馆、大门分别在小明的什么方位。

学生介绍。

2.课件出示小明面向体育馆图。

师:继续用前、后、左、右介绍一下学校的图书馆、教学楼、体育馆、大门分别在小明的什么方位。

学生介绍。

师:怎么图书馆有时在小明的前面,有时在小明的后面?教学楼有时在小明的左面,有时在小明的右面?

生:因为小明转了个身。

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描述这四个建筑物的位置与方向呢?(学生自由发言。)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东、南、西、北。(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

【设计意图】前、后、左、右空间方位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基础,同时让学生在利用前、后、左、右来描述建筑物的方位时,感受到利用前、后、左、右来辨别方向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二)初步感知东、南、西、北

1.初步感知“东”。

师:每天早晨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

生:太阳从东方升起的。

师:同学们想一想教室的东面在哪呢?

请同学们指一指教室的东面。

2.初步感知“南”“西”“北”。

(1)师:我们借助太阳知道了东面,还有几个方向怎么确定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自己的观点。

(2)教师出示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师:你能通过儿歌找到其他的方向吗?

学生自己小声读一读,找一找,找出南、西、北来。

请一位学生边读边指明方向。

全班学生边读边指明方向。

3.让学生找一找教室的东、南、西、北四面分别有什么,再和同桌说一说。

【设计意图】利用“早晨,太阳在东方”,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并以学生喜爱的儿歌借助“太阳”认识其他的三个方向,使学习内容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帮助学生认识方向,形成方位感,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三)深入体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转一转,找一找

按老师的要求找到正确地方向,并说一说后面是什么方向。

如:面向东面,后面是( );面向西面,后面是( );面向南面,后面是( );面向北面,后面是( )。

师: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四个方向的特点: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板书:东——西 南——北

2.转一转,想一想

师:按老师的要求转一转,同时想一想一直朝哪个方向转的。

师:面向东——面向南——面向西——面向北——面向东——面向南——面向西——面向北

师: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

带领学生再次感受这个规律:面向东面向右转,下一个方向是( )面;面向南面向右转,下一个方向是( )面;面向西面向右转,下一个方向是( )面;面向北面向右转,下一个方向是( )面。

3.转一转,说一说

师:利用同学们发现的规律,只告诉你一个方向,你能找到其他三个方向吗?

全班活动:面向老师指定的方向,说一说其他的三个方向。如,面向南面,说一说你的后面、左面、右面分别是哪个方向。

小组活动:一人说指定方向,其余学生说出其他的三个方向。

【设计意图】创设体验方位的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进行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示和交流,丰富对方位的体验,进一步发展良好的空间观念。

(四)解决问题,拓展延伸

1.逐一出示课前的情境图。

用东、南、西、北方位词说一说图书馆、教学楼、体育馆、大门分别在校园的哪一面。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无论人的位置和面对的方向如何改变,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不变。

2.知识拓展。

师:我们利用早晨太阳在东方,能够确定其他的三个方向。在生活中还有其他辨别方向的方法吗?

(1)介绍指南针。

(2)介绍在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看北极星、看树的年轮、看树叶等。

3.课后延伸。

看看学校操场和自己住家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有什么?把主要的标志物记下来。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知识延伸到课外,应用到生活当中,凸显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小学数学教案 第十一篇

教学内容:练习二 p38

教学要求:

巩固6、7、8、9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算式卡、小圆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算

学生独立完成,请一学生到黑板上练习。

二、画一画,填一填

先让学生画一画,再根据画好的进行填空,注意画图要与填算式相对应。

三、看图做题

1、第3题:生独立看图,完成题目,集体交流,答案不唯一。

2、第4题:先指导看清图意,体会大括号、问号的含义;再由生独立完成题目。

3、第4题的拓展训练。如果船上的总数是人呢?

如果捉迷藏的小朋友是4人呢

四、连一连

指导学生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再把得数相同的用线连起来。指名两名学生板演。

五、小动物回家

先在黑板上贴出6、7、8、9四座小房子的图。再组织学生做贴卡片的游戏,帮助它们找回自己的家。找对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奖励。

六、数学游戏

先讲评游戏的玩法,再请学生同桌组成一个组玩一玩、填一填。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第十二篇

一、指导思想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推进课程改革为抓手,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坚持把课堂教学作为教研工作的中心,深入研究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的效率,努力促进全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继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进一步促进教学观念更新。

1、《课程标准》是我们当前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本学期,教研组将继续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每位数学教师要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并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其他学习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在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把握。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帮助教师把握课改精神,不断更新观念,改善教育教学行为。

2、建议教师多读教育理论专著、读教育教学期刊,关注研究重点、热点问题,做到有笔记,有心得,并在组内进行交流。

3、微笑是一种美、是一种和谐、是一种魅力、是一种语言、是一种感情的表露,它可以对服务对象有一种感染力,接受服务的对象,可以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教师的微笑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温暖、安慰和愉悦。微笑教学,可以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可以把干巴巴的课堂变得温暖。本学期,我们将尝试将微笑呈现于日常工作中,将微笑带入课堂,以此来提升教师亲和力,提高教学效率。

(二)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研效率。

1、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切实有效的教研计划,落实教学常规和教研组工作。

2、每次教研活动要求全体教研组成员准时参加,不无故缺席,并做好详细记录。

3、根据本校的研究课题和不同教师的个性需求,我们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方式,如讲学式、闲谈式等,在加强教研组的建设的同时,把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专题学习与问题探讨相结合、经验交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4、结合我校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围绕课题研究与资源学习,我们将把每次教研活动都提前作好准备,提前确定中心发言人及主题,以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要求教师认真准备、积极发言,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继续深化我校数学教研之风。

5、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安排好听课、评课活动。(每位老师一学期听课、评课达到12节以上。)组织全体组员对随堂课进行听课、说评、评课、反思活动。说课者说课要突出设计意图和匠心独运的教学环节;评课者要围绕研究主题谈真知灼见,以此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促使每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得到更新与提高。

6、鼓励本组教师多参加校内外的教学教研活动和教师间的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和听课笔记。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7、本着以“在借鉴中成长,在探索中提高,在发展中完善”的学习方针,让青年教师主动向骨干教师和老教师请教,要多问、多听、多看,写好记录及反思,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及师德品质,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 第十三篇

教学目标:

1.掌握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简便算法,并能正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简便算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1.口算。

35×243×892×4125×842×5

82×673×862×725×850×2

(1)学生口算。

(2)观察计算过程,说说哪几个算式的结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并分析两因数数字的特点。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计算结果是整十、整百、整千……

25×( )=( )125×( )=( )45×( )=( )

35×( )=( )55×( )=( )75×( )=( )

(1)学生自由说。

(2)讨论哪种填法算起来最简便,最合理?

3.看横式,直接说出得数。

35×2×725×4×7125×8×3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入新课。

二、教学新知。

1.出示例9求125与56相乘的积。

2.小组讨论:可以怎样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3.反馈。

4.试一试。

25×2445×18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把不同方法板演出来。

(2)引导学生讨论。

(3)方法。

一想,二分,三算。

三、巩固练习。

1.把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

15×1225×32125×48

15×2×( )25×4×( )125×8×( )

引导学生说说每组的两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2.用简便方法计算。

45×1625×16125×1635×12

25×2825×18125×48125×72

3.课本中练习。

四、课堂。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五、作业

作业本p15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第十四篇

一、学情分析:

1.学生基本情况

四年级学生共有42人,男生18人,女生24人,是全校人数最多的一个班,由上学期的情况看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学习习惯有所改观。在认识事物上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解决问题,该班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基础。

2、知识把握情况

上学期考试情况如下: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部分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把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准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极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应用题把握得还不够,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准确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对各种应用题的结构把握的还不够。考试成绩最高分99分,与最低分14.5相差太大。

3、学习习惯、爱好、方法及心理特征

从学习习惯、爱好、方法看,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比以前有所提高,对数学课学习爱好较浓厚,能按准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学生上进心强,班级学生之间竞争意识浓;接受新知识的主动性较好,好奇心,好强心都很强,详细形象思维活跃。由于年纪较小,学生的个性显得不稳定,对事物的熟悉和个人的情感不能客观的分析,意志力尚不定型,自控力不强,对人对事热情度高,但持久性差,注重力易分散,失败面前易灰心。

班中的后进生,大多数是因为基础知识把握不好,存有知识断层,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爱好。有的是由于不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上述原因形成恶性循,使他们失去信心,致使形成后进生。也有几位学生是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共分七个单元即:用字母表示数,乘法运算定律,角与三角形的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从不同的面观察物体,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内容。

第一章--用字母表示数

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引入字母,了解并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同时又能反过来把数代入到含有字母的式子中进行计算。学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并会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替换能力,提高简算的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和认真审题、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第二章--乘法运算定律

在学习加法运算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乘法的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培养简算意识,化繁为简的能力,培养好的学习习惯。能灵活应用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角与三角形的认识

在认识角的基础上,对角进行分类,会辨认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掌握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方法,会用量角器画出指定度数的角,能够辨认各种三角形,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知道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三角形,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四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在认识小数的基础上,建立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认识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章--观察物体

学习这部分知识,让学生借助实物和正方体模型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的形状,在观察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六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在熟练掌握整数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熟练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及小数的简便算法,

第七章统计。

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

三、教学目标:

1.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在此基础上学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2.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6.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利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会对数据进行分段统计及合成复式统计表,会看复式统计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用字母表示数,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式统计表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活动内容

课时量

第1周

用字母表示数

5

第2周

用字母表示数

4

第3周

乘法运算律

5

第4周

乘法运算律

4

第5周

角与三角的认识

5

第6周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5

第7周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4

第8周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5

第9周

期中复习考试

5

第10周

观察物体

5

第11周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5

第12周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5

第13周

统计

4

第14周

统揽一至三单元知识

5

第15周

统揽第四单元知识

4

第16周

统揽五至六单元知识

4

第17周

总复习

5

第18周

总复习

5

第19周

期末考试

3

小学数学教案 第十五篇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在具体的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方法。

2、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3、在练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问:怎样用数对确定位置?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和数对有关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100~103页“练习十五”习题。

1、第2题。

这道题在巩固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时,引导学生对表示同一列和同一行瓷砖位置的数对进行观察和分析。

让学生认识到:表示同一列瓷砖位置的数对第一个数都相同;表示同一行瓷砖位置的数对第二个数都相同。

2、第3题。

这道题红花位置的排列规律是开放的,如这些红花的位置都在偶数列,第2到第6行之间;这些红花的排列是对称的,第6列或第4行可看作对称轴;这些红花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图案,中心在(6,4)……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能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充分展开。

练习时,先让学生用数对表示红花的位置;再让学生说说红花位置的排列规律。

3、第5题。

(1)课件出示第5题平面图。

让学生看图,用数对表示实验小学和文化馆的位置。

(2)提问:图上(6,2)和(2,6)表示的位置相同吗?

(3)小明从实验小学到文化馆,要向东走几格,再向北走几格?他从实验小学到电影院可以怎样走?

4、第6题。

这道题是根据数对来画路线。画路线时先在方格纸上描出点,再连线,连线时要按题目要求的顺序来连。

小乐从家到学校的路线有许多种画法,可以让学生先在图中画出一条路线,再描出相应的点,最后用数对表示出这些点所在的位置。

三、综合练习

1、第7题。

第(1)题,让学生先说一说每个年级二班信箱的位置,再用数对表示出来。

第(2)题,这道题出现的数对是(△,4),列数用符号表示,不能确定是第几列,只能确定都在第4行,所以王洁是四年级的学生。

第(3)题,这道题出现的数对是(4,○),行数用符号表示,不能确定是第几行,只能确定都在第4列,因此可能是四班的。

2、第10题。

(1)组织学生观察国际象棋棋盘的示意图,说说是怎样记录棋子位置的。

(2)学生独立记录棋盘上“黑王、黑车、白兵”的位置。

(3)观察思考“c6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以上就是快回答给大家分享的15篇小学数学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