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快回答细致的小编帮大家整编的《军神》教学设计(优秀8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军神》教学设计 篇一
一、创设情境,激→www.kuaihuida.com←发情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所讲的人物不是一个普通的人,而是(学生答:军神),齐读课题
2、学生质疑课题,提出问题(估计学生会提出:军神指的是谁?为什么称他为军神呢?)
大家提的问题非常好!让我们一起回到1916年,在一场讨伐袁世凯的护国斗争中,年仅24岁的刘泊承率四川护国军,率先攻下了丰都,不幸右眼受伤。当时袁世凯悬重赏要捉拿这为川将军名将,他只好在一家外国人开的诊所里治疗,于是就向一场特殊的手术,大家想知道吗?》请打开书本。
二、初读感知,谈感受
1.请同学们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2.交流你感受最深的内容(①沃克医生的感情变化②刘伯承很勇敢,爱国,拒绝用麻醉剂,一刀刀割掉,需以后继续为祖国作贡献。③很坚强,堪称军神,您们是怎样体会神的?什么都不怕,超乎寻常的人是神)
三、梳理问题,确定重点
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我想问问同学们,沃克医生为什么会露出惊疑的神情?根据内容,你觉得本文应重点研究什么问题?哪个问题最能概括?(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四、研读交流,提炼主题
紧紧围绕最有价值的哪个问题来引导学生阅读,讨论交流,体会感悟,然后再指导他们有感情的饿朗读课文。
1.抓住课文第13自然段,讨论交流读后感受,理解刘泊承手术时拒绝使用麻醉剂的原因,感受其高尚品质。
2.朗读第14自然段,理解沃克医生第二次发愣的原因。抓住“沃克再一次愣住了”中的“再”字让学生学习7—9自然段,理解沃克第一次发愣的原因。
3.小结;从沃克医生两次发愣的表情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4.阅读理解第18—21自然段的内容
(1)抓住“数刀数”、“七十二刀”等关键词并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病人的坚强意志(播放课件,轻轻地数数刘伯承做手术的刀数)
(2)出示课件并朗读沃克的话:“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勘称军神!”
(3)播放《青年刘伯承》中的有关片段,感受手术时的气氛,再次体会病人坚如钢铁的意志。
(4)分角色感情朗读
5、谈感受:望着这只青筋暴起,汗如雨下的手,你想说些什么?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位伟大军神的名字---刘伯承。
五、总结延伸,强化主题
1、请大家读读课文,走进刘伯承,当你亲眼看到刘伯承做手术的经过后,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2、联系我们所看过的影视作品和学过的课文想一想,你心目中哪些任务还可以被称为“军神”,让我们再次借用沃克医生的话来表达对所以军神的崇敬之情!(齐读)
六、拓展思维,升华主题
搜集有关刘伯承元帅的英雄事迹,并结合字的实际情况,筹备《学英雄,颂英雄》的主题班会。
《军神》教学设计 篇二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军神》。
2、质疑: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这是一个响亮的。名字,再读一次)。
(3)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 年龄、土匪、拒绝、施行、麻醉剂、肃然起敬
诊所、惊疑、勉强、过奖、从容镇定、目光柔和、
哼叫、晕过去、刘伯承、绷带、吭声、由衷
指名读,及时纠错。
(2)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当回小老师评判一下。
3、谈谈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
4、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沃克医生称赞军神的句子。
三、再次质疑,同桌交流。
1、默读课文,找找文中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做好记号。
2、同桌交流,简单的问题尽量解决。
四、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 沃 刘 龄 匪 拒 醉 剂
施 哼 晕 勉 堪 承
读读这些字,看看哪个容易写错,当小老师提醒同学。
2、学生交流。
3、再读,找找哪个字不容易写好。
4、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范写。
5、学生抄写生字词。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资料提供者:
《军神》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材简析:
本文描写了我国十大元帅之一——刘伯承元帅,在青年时代参加蔡锷领导的“讨袁护国起义”右眼负伤后,临危不乱,沉着冷静去医院求治,手术中坚决不用麻醉药,忍痛接受72刀,以自己的钢铁般意志赢得德国军医连连称赞的故事:
文章依循“求治”→“术前”→“术中”→“术后”的线索,采用正写侧出的方法。形成对比,紧紧扣住题目,多角度地展现了刘伯承刚毅果敢的“军神”形象。“求治”一节,借德国军医之口——“这样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镇定”——说出了刘伯承作为一名军人的镇定自若;“术前”一节,军医对刘伯承坚决不用麻药的伟大意愿的怀疑——“你能承受得了那难以忍受的疼痛吗?”与刘伯承坚定的回答、坚决的行动形成了对比,突显了作为一名军人的坚决果敢;“术中”一节,军医一反常态的紧张颤抖与刘伯承一声不吭的忍受剧痛形成了医患之间罕见的反差,突出了刘伯承超人的意志和毅力:“术后”一节,军医的担心惊诧、失声惊呼、无比钦佩与刘伯承微笑应答、清数刀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把刘伯承具有的超常的、杰出的、神奇地压倒剧痛的超凡毅力和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烘托到了极至。
二、教学设计意图:
本课的教学过程应遵照新课标的主导思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个性的体会与感受来设计。根据课文结构特点,本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可按照两条线索来展开:
第一条线索:阅读课文,自主表达感受新课标对于中高年级的阅读要求较为明确,指出学生要能够在理解故事梗概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不是脱离课文凭空产生的,而是随着阅读过程的逐渐深入而产生的愈来愈明晰的体验,它贯穿于学生阅读的全过程中,把谈“学生的感受”作为学习课文的突破点,对于鼓励学生个性阅读、自主体验有积极的作用,应该说是向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大方向又迈进了一步。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感悟,畅谈自己读书的体会。
第二条线索:走进课文,体验人物的感受。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课文为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与心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平台。《军神》一文主要赞美了刘伯承坚如钢铁、令人敬畏的意志。阅读课文时,我们有这样或那样的感受,而与他直接面对的沃克医生又会是怎样的感受呢?借此问题,引导学生体会通过对课文的进一步阅读,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使文中人物成为我们的对话者,与我们一同感受着刘伯承超乎常人的举动、令人敬佩的意志。研究沃克的感受,就是在了解使他的情感和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也就是在体会故事情节的一步步发展与变化。通过阅读与体会,师生携手走进课文中,亲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直面人物的心灵,将分析、讲解与情感上的沟通交流进一步结合起来。通过研究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坚强的性格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勇气,符合新课标中关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思想。此过程解决了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和研究方法的问题。此外,关于详略的处理,关于对课文中两个重点部分的深入理解,关于个人学习与小组学习的结合,都是在此设计意图指导下而进行,其主旨也是为了充分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词。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读通全文。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4、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一)引发感受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都曾有过不小心碰伤或被刀割伤时的那种疼痛的感觉吧!如果在你受伤的地方再划上一刀会怎样?(疼得无法忍受)可是有一个人却不怕疼痛,他坚决不用麻醉药,让医生在他受了重伤的眼睛上动了72刀的手术,他是如何能忍受的?让我们一起来阅读27课《军神》。(板书:军神)
(二)引导质疑,激发阅读兴趣
同学们,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军神”是什么意思?“军神”是谁?谁称他为“军神”?为什么称他为“军神”?课文写出了“军神”的什么事?……)
〔只要学生说出一点,都加以肯定,当提及“为什么称他为军神?”时,要肯定:“了不起,这是本课最值得研究的问题。”〕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提出要求:请大家自由放声朗读27课,在读的过程中遇到生字,通过查看书后生字表读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四人小组检查自学情况
4、全班交流
二类字:开火车读。
一类字:请一生读,遇到困难,组员帮助。
再以去拼音的形式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读准字音后引导学生理解“伤势、麻醉药、恳切”等词语的意思。
(四)引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连贯
1、要求:各自小声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读连贯。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相机个别辅导。
3、检查自读情况,相机指导读好长句子。
(五)解析部分课始的疑问
1、“军神“指的是谁?
板书:刘伯承。(边板书边指导“承”字笔顺:先中间后两边,学生书空“承”。)
2、同学们,“神”字在字典中有六种解释(投影出示),读过课文,大家用心体会一下,“军神”中的“神”字是什么意思呢?请学生找课文中最能体现人物特别超过平常人令人惊叹的句子,读一读。
3、师小结:是啊!“军神”首先是军人,但不是普通的军人,是真正的男子汉,是会说话的钢板!这正是他高出平常人的地方。
过渡:课文写了军神刘伯承的一件什么事呢?
(六)默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军神刘伯承的什么事?
2、指导学生分别概括:
第一自然段:刘伯承伤势很重,找医生求治,非常镇定。
第二自然段:手术前,刘伯承坚决不使用麻醉药。
第三自然段:手术中,刘伯承一声不吭,忍受着剧痛。
第四自然段:手术后,刘伯承笑谈刀数。
(答案不要求统一,只要说出大概来就可以)
随机板书:求治术前术后
3、请一名学生连起来概述一下课文写了军神刘伯承的一件什么事。
4、引导学生说说读后的感受。
(七)写字指导
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下本课两个字形较特别的字:
1、投影出示:“德”
请看“德”这个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能相互提醒一下吗?
2、出示“势”
引导:这个字在书写时,右上“横折弯钩”写时要注意变化,师板书示范。
3、出示:德沃担损抖汉
引导学生认识“左窄右宽”的书写规律。
4、学生描红
本课时设计意图: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前提,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即充分自主的、个性化的阅读。否则,学生不会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必定缺乏基础,其效益必定大打折扣。因此,《军神》第一课时的设计,从不同层次,以不同方式的读为主,旨在让学生初次接触文本时,能将课文读通,读正确,即字字读准,包括生字、轻声、变调、儿化等,还要重视纠正地方音,做到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字句,能正确处理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等,为第二课时深入感悟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阅读教学要通过一次次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包括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吸收中华优秀文化智慧,了解多样文化,逐渐丰富文化积淀;习得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逐渐学会学习。因此,在第一课时中,我设计了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教他们学会使用课后生字表,以及把生字按结构规律分类识记等教学环节。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语有感情地读出语气、语调,正确表达语意。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表现“军神”的重点词语,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5、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准确评价。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军神》。
二、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请你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上一节课我们提的最有价值的问题是什么?
(生:为什么沃克医生要称刘伯承为“军神”?)
三、围绕中心问题,引导感悟
1、要求学生带着中心问题认真读课文,把最能体现刘伯承是军神的词、句多读几遍。
学生读书,教师行间巡视。
2、指导感悟第二自然段
(1)过渡:手术前,刘伯承跟医生说了些什么?
(2)自己一边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一边把刘伯承说的话划出来。
学生读课文圈划,教师行间巡视。
(3)指导朗读划出来的两句话。
(4)引导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别人的朗读。
他读得怎么样?刘伯承怎么说的?用什么评价他读得怎么样?应该读出什么情感?
如:引导学生就是否读出了刘伯承的诚恳而殷切的语气进行相互评价。为什么这儿要读得这样“恳切”?
〔因为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药,担心的不是自己的身体受伤害,而是担心麻醉药会损坏他的——脑神经,如果脑神经受到损环,他就不能行军打仗,为国效力了,所以要读得恳切。这个道理应让学生明白。〕
刘伯承坚定地说:“能!我一定能!”“能”什么?读懂了没有?自己再把这句话读读。
读后引导学生回答出:能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疼痛。
刘伯承的态度坚定,不可动摇。读这里时不能拖,落地有声。指名1、2人再读、一齐读。引导学生读得达到要求。
3、指导感悟第三自然段
(1)沃克医生说:“你要是受不了的话,可以叫出声来。”在手术中刘伯承又是怎么做的?读读下面的课文。哪些词语要读好?圈划出来,自己读。(教师示范圈点出“叫出声来”)
学生自己读书领悟,教师行间巡视。
(2)指名朗读
(3)教师在学生读完后,问:你认为哪些词语要读好?他读好了吗?
学生回答时,教师引导学生相机圈点“一声不吭”“紧紧抓住了”“竟被抓破了”等词语。
相机引导学生咬文嚼字:
“一声不吭”什么意思?(指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
刘伯承“一声不吭”在干什么呢?
〔如果学生回答“在数刀数”时,教师则及时引导。
教师:一共多少刀?
学生:72刀。
教师:不用麻醉药,第1刀,什么感觉?
学生:疼!
教师:对!钻心地疼。
第2刀,怎么样?钻心地疼。
第3刀、第4刀……一共72刀,是什么感觉?
学生:疼极了!疼得不能忍受了。
教师:是啊!什么人能承受这72刀啊!
教师:可是,刘伯承他一声不吭——
学生:“双手……抓破了。”〕
4、指导朗读二、三自然段
(1)将二、三自然段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准确,引导学生把词语蕴含的感情读出来。
(2)读到这儿,你觉得刘伯承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2)引导学生将“意志坚强、镇定自若、顽强……”写到黑板上。
5、指导感悟第四自然段
过渡:手术结束后,当沃克医生听到刘伯承清楚地回答“72刀”时,他不禁失声喊起来了——
(1)将沃克医生喊的话引导学生找出来并指名读。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练读,并能推选一个读得最好的同学。
教师巡视指导
(3)指定几个小组进行朗读展示。
此时此刻,沃克医生内心是什么情感?仔细听,用书上的要求来评他的感情到位了没有。
(4)组织评价,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课文。
(此时沃克医生的内心充满敬佩、赞叹)
是不是“失声喊道”?他读得怎么样?词语内含的情感读出来没有?
引导学生自评、互评,评价得好也给以肯定。
同时投影显示“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军神!’”
“失声”这里指不由自主地发出声音。
教师引读:
沃克医生从来没有遇到过像刘伯承这样的人,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不由自主地喊道
——“了不起!”(引读课文)
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不是——“普通的军人,”
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教师一边引读,一边引导学生圈划重点词、句。
(5)引导学生对照插图,读重点句。
(6)引导学生体会沃克医生心里的想法?
启发学生想象,指名2—3人回答。
(这个人太伟大了,太让人敬佩了,他真顽
强、坚毅、镇定自若……我一定要知道这位军神的名字……)
6、学习第一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
刘伯承刚进医院时,沃克医生是什么样的态度呢?他是怎么说的?
(2)讨论:为什么沃克医生说刘伯承是军人?
(因为这样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会如此镇定)
(3)小结:
师:随着沃克医生态度的变化,我们也逐渐认识到刘伯承不是普通的军人,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7、引导学生说出内心的感悟
(1)出示刘伯承将军的照片。
此时此刻,你想对刘伯承大元帅说什么?可
以用书上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指定1—2位学生说说。
(2)为什么称他为军神?现在懂了吗?
引导学生从“求治、术前、术中、术后”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回答。
(3)学了课文,你还想知道什么?指定1-2名学生说说。
(4)课外延伸:引导学生课后阅读《刘伯承的非常之路》或《伟人之初》(将帅篇,刘伯承)就会知道的。(投影显示书名、目录)
四、作业:
1、在下面的两条作业中选一题做做。(对照书讲要求)
a.将你要对刘伯承大元帅说的话写下来。可以写在刘伯承的照片旁,也可以写在插图旁。
b.为什么沃克医生要称刘伯承为“军神”?将你的回答写在书上第四题下面的空白处。
2、分角色朗读课文。
附板书:
军神刘伯承(求治术前术中术后)(学生用红色粉笔板书的表现刘伯承精神的词语)
〔本课时设计意图:
这节课旨在变“烦琐分析”为“诵读感悟”。以诵读为主线、以自悟为重点,还语文课堂以琅琅的读书声,让诵读贯穿课堂始终——初步感知基于诵读,交流感受基于诵读,抒发情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结合书后思考题,学生通过自学整体感知课文,在小组里分角色朗读课文后组织交流、评析,促使他们在读中积极开展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时,班上其他学生当小评委,与汇报的同学进行自由交流,教师只在关键处进行点拔、调控。让学生学会用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辨证的观点评价,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评价。这样,学生不仅各取所需,各展所长,在充分民主、轻松愉悦、乐于探究的氛围中学懂了课文,而且在课堂中构建了“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多种形式交互进行的立体型的交流网络,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体现,课堂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多元化感悟,达到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互补,共同提高。
(该课为语文研修班活动中的一节研究课,撰写与执教者分别是:
教材分析:育才小学贾传泳
教学设计意图:东关小学刘勇〓梅谊)
第一课时:东关小学梅谊
第二课时:扬州大学附属小学葛敏芸
《军神》教学设计 篇四
20 军神 自学提纲
一、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悟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4、继续培养自学课文的能力,渗透相关写作知识。
二、自学引导
1、我主要查阅收集刘伯承的有关资料,了解刘伯承的生平轶事,阅读关于刘伯承的作品。
2、我会读生字词语:
a我会读,能给划线字注音,还会默写下来呢。
沃克 优势 邮局 职员 担心 损伤 刘伯承 缠绷带
土匪 不悦 镇定 麻醉 崭新 擦汗 晕过去
b火眼金睛,辩字组词
担( ) 汉( ) 邮( ) 科( )
但( ) 汗( ) 抽( ) 抖( )
3、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课文内容我知道。
我能默读课文,知道刘伯承是通过一件什么事来表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5、我能自己阅读课文,并利用工具书做批注,包括字词句的理解、质疑的问题、读书的感悟等。
(1)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
镇定 颤抖 不禁失声
(2)我的理解感悟
①默读课文,我知道哪些语句反映了“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②“军神”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位军神?
(3)刘伯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几句话吗?
(3)我的问题。我需要质疑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
1、小组汇报交流
(1)我学会了什么?
(2)我还有哪些地方或问题不明白?
2、全班展示质疑
(1)各小组展示收获。
(2)各小组质疑问题:
为什么活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
四、拓展阅读
资料袋: 1、刘伯承
四川开县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杰出领导人之一。早年参加中华革命党和护国、护法战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其后参加领导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无数战役。19xx年,刘伯承率领川东护国军同袁世凯军作战时,不幸颅顶和右眼负了重伤。当一位德国医生为他做手术时,他坚持不使用麻醉药。医生用手术刀将他的右眼球摘除,再把他眼眶里的腐肉一刀一刀挖去,他忍着剧烈疼痛,没有发出一声呻吟。手术后这位德国医生竖起大拇指对别人说:“他不是军人,而是军神!”
2、阅读《中国近代十大元帅》的故事。
达标测试
20 《军神》
三年级 班 学生姓名 评价等级
一、我是拼写小能手
yào piàn shānɡ shì dān xīn sǔn shānɡ zhí yuán
( )( )( )( ) ( )
二、一锤定音(用“——”划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缠带(cán chán) 崭新(zǎn zhǎn)
承受(chén chénɡ) 恳求(kěn kěnɡ)
晕过去(hūn yūn) 一声不吭(kēn kēnɡ)
三、选词填空
决心 坚决 决定
1、年轻人却( )不愿意使用麻醉药。
2、大家( )派王红代表全班参加作文比赛。
3、他下定( )自己完成这项研究。
四、填空
1、年轻人 ,双手 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 。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 了。
(1)填词语。
(2)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
。
(3)你是从 等词语中感受到的。
2、沃克医生不禁 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 的男子汉□一块 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2) 在“□里加上恰当的标点。”
(3)这句话中沃克医生把年轻人比作 ,说明了 。
3、联系课文,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刘伯承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军神》教学设计 篇五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99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年龄、土匪、拒绝、麻醉剂、施行、勉强、过奖、诊所、惊疑、从容镇定、目光柔和、肃然起敬。
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出示本课生字,读一读,并组词。
沃 刘 龄 匪 拒 醉 剂 施 哼 晕 勉 堪 承
2、学生互相说说易错的字:
容易少横的字:龄 醉
容易多横的字:哼
注意字的笔顺:匪
二、谈话导入新课
军神,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为什么要称他为军神呢?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事情的?
板书:
手术前(1-10)
手术经过(11—17)
手术之后(18—26)
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默读思考:
(1)划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简单批注在书上。
(2)有不懂的地方画下来,学生互相质疑。
3、小组讨论交流。
4、在全班交流并质疑。
(1)指名读划的相关的句子,简单说体会。
(2)解词:
审视—仔细看。
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本文转载
《军神》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精读感悟课文。理解刘伯承称为“军神”的原因,感受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3、初步了解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或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刘伯承称为“军神”的原因,感受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
难点: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军神》
2、回顾课文内容。
(1)“军神”指的是谁?
(2)谁称刘伯承为“军神”?找出文中的这句话。
出示句子:【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二、精读课文,感悟军神
(一)过渡: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2、3、4、5自然段,刘伯承在术前、术中、术后有什么表现让你感受到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他是一位军神呢?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二)学生自主学习,同桌交流。
(三)品读的刘伯承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感受他的坚强。
1、手术前,坚决不使用麻醉药。(板书:拒绝麻药)
(1)刘伯承做什么手术?
(2)不使用麻醉药有什么感觉?
(3)刘伯承害怕了吗?从文中哪一句看出来?(年轻人平静地说:“能”)
(4)你感受到了什么?
(5)小结:从刘伯承的语言感受到了他的坚强。
2、手术中,他一声不吭。(板书:一声不吭)
出示句子:【“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
(1)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手术很痛?
(2)句式对比,体会表达效果。
床单竟被抓破了。
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
(3)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4)想象画面:假如你就站在白色的手术台旁,当你看到沃克医生一刀一刀地切下去的时候,出现在你眼前的刘伯承会是怎样的表情?(学生想象)
(5)再指导朗读,指名读。你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
(6)让我们亲眼目睹这撼动人心的场面吧!(视频:电影片段《军神》)
(7)你又有什么感受?
(8)再一次指导朗读,指名读。
谁能读出当时的情景,读出刘伯承的坚强?
(9)小结:从刘伯承的动作感受到了他的意力非凡。
3、手术后,勉强一笑。(板书:勉强一笑)
(1)理解“勉强一笑”。
(2)沃克医生在动手术的时候,刘伯承在做什么?(数刀数)多少刀?(板书:七十二刀)
(3)角色体验,感受72刀痛苦之深,时间之漫长。【出示画面:手术中(配乐)】
(创设情景:师动情旁白——假如你就是身负重伤的刘伯承,当沃克医生一刀又一刀切下去的时候,你忍受着剧痛,默默地数着一刀、两刀、三刀、四刀、五刀……足足数了72刀,这是多么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啊!)
(4)刘伯承在你心目中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5)升华情感,诵读沃克医生的赞叹。
a、72刀压不倒他,难怪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b、所有伤痛催不跨他,难怪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学生齐读)
c、一切困难击不倒他,难怪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学生齐读)
(6)小结:从刘伯承的语言、动作、神态感受到了他的意力非凡,意志如坚。我们在习作的时候,也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品质。
(四)品读沃克医生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感受刘伯承的坚强。
1、文中写了几个人物?(两个)主要写谁?(刘伯承)能把沃克医生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删掉吗?为什么?(不能,因为沃克医生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也同样表现了刘伯承的坚强。)
2、小结:我们在习作的时候,也可以抓住他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品质。
四、拓展提高,升华情感
1、仿写诗句。
学做小诗人
刘爷爷,
你简单的一个“能”字,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男子汉;
你 的 眼 睛, 让我看到了什么是坚强。
你的_______, 让我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分享。
五、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学习《军神》这一课,刘伯承坚强的精神不仅征服了沃克医生,也征服了我们。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敬重,这样的人在我们的心中,会显得高大。让我们记住这样一个光辉而灿烂的名字——刘伯承。
《军神》教学设计 篇七
之一
佚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年龄、土匪、拒绝、麻醉剂、施行、勉强、过奖、诊所、惊疑、从容镇定、目光柔和、肃然起敬。
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出示本课生字,读一读,并组词。
沃 刘 龄 匪 拒 醉 剂 施 哼 晕 勉 堪 承
2、学生互相说说易错的字:
容易少横的字:龄 醉
容易多横的字:哼
注意字的笔顺:匪
二、谈话导入新课
军神,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为什么要称他为军神呢?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事情的?
板书:
手术前(1-10)
手术经过(11—17)
手术之后(18—26)
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默读思考:
(1)划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简单批注在书上。
(2)有不懂的地方画下来,学生互相质疑。
3、小组讨论交流。
4、在全班交流并质疑。
(1)指名读划的相关的句子,简单说体会。
(2)解词:
审视—仔细看。
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3、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
1、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2、理解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进一步学习快速阅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这是对他的敬称。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生当时是怎么想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
三、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导学课文。
1、导学“求治”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识别刘伯承是军人的?
(3)刘伯承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
(4)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
2、导学“术前”部分。
(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药?
(2)联系课前收集的关于刘伯承的资料猜想:刘伯承担心损坏脑神经只是从爱惜自己身体的角度考虑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3)不用麻药意味着什么?
(4)刘伯承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吗?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
(5)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读出坚定的语气。
3、导学“术中”部分。
(1)自由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手术中刘伯承、沃克表现的词句。想想这些词句各起什么作用?
(2)课堂交流
(3)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说说刘伯承忍受的是怎样的痛苦。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从中感悟刘伯承的“军神”形象。
(5)小结。
4、导学“术后”部分。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刘伯承在手术中除了一声不吭紧紧抓住垫单外,还要求什么?沃克医生听了有什么反应?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做完手术……了不起的军神!”
(3)震惊的沃克先生不敢相信地注视着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他心中会怎么想?
(4)根据提示语自由朗读,注意根据提示揣摩语意、把握语气,突出“军神”形象。
(5)指导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军神》教学设计 篇八
《军神》这篇课文,苏教版安排在小语第五册的第20课,而人教版安排在小语第九册的第18课。同样的教材面对的却是不同年段相差两个学年的学生。因此,教者在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之时,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定教。
20《军神》教学设计a
一、 揭示课题,明确要求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读题《军神》。
2、 军神,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谁是“军神”?
3、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伯承是“军神”。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段。
意图:
将课后的问题做了转换,符合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读书操作,为理解课文内容找到了”桥”或”船”。
二、 读讲句段,理解内容
1、 谁来汇报?(教师写出相应的板书:坚决 一声不吭 72刀)
a、 手术前
(1) 刘伯承为什么坚决不愿意使用?指名读有关的语句。
(2) 是的,刘伯承曾经说过:“孙膑失去了双腿,依然可以指挥千军万马,我失去一只眼睛,只要还有健全的大脑,也可以驰骋疆场,为祖国效汗马之劳。”
(3) 刘伯承就是怀着这样的信念,坚决不愿意使用。
(4) 谁能怀着这样的感情,读好第二自然段。
i. 手术中
1.刘伯承的表现怎么样?谁来读第四自然段。
2.“竟”什么意思?(出示“竟”的解释:a终了,完毕b居然,表示出乎意料)你们看,在句中应该选择注释几?
意图:
训练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据词定意,长期坚持便于技能的形成,习惯的培养。
3. 从“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这句话中,你们看出了什么?(教师说:刘伯承用紧紧抓住床单的办法来克制手术带来巨大的痛苦,努力做到一声不吭,表现出了他有惊人的毅力。)
4.谁能把刘伯承这种内心活动读出来。
5.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刘伯承在手术台上是怎样以惊人的毅力战胜难以忍受的痛苦。(播放视频)
6.谁愿意再把刘伯承顽强的精神,通过读表现出来。(个别读、齐读)
意图:
适时播放相关的视频,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适度唤起生活的回忆,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体验刘伯承承受的痛苦。
ii. 手术后
1.沃克医生和刘伯承进行了一番对话,谁来读5-6小节。
2.“失声”是什么意思?你们看,在文中应该选择哪一个?(a不由自主地发出声音b因悲痛过度哭不出声音来)
3.沃克医生为什么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声?(教师说:手术后,刘伯承不仅以惊人的毅力承受了巨大的痛苦,还在默默地数着刀数,真是了不起啊!)
4.于是,沃克先生不禁失声喊道——多次指名读
5.从句中三个感叹号,你们看出了什么?
6.让我们怀着这样的激动、钦佩的心情,读好沃克医生说的这句话。
(5) 感情朗读,总结课文
a) 现在,我们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
b) 进行评议,再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c) 谁能说一说“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吗?”
意图:
一方面训练学生经历作答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检验学生是否真正读懂课文。
板书
手术前 手术中 手术后
刘伯承 军神
坚决 一声不吭 72刀
18 《军神》教学设计b
一、 揭示课题,回顾内容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齐读课题《军神》。
2、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 默读课文,找出线索
1、 在这件事中,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圈画思考
2、 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调整、梳理
(1) 说: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 删:同学们看看,有没有不是表现沃克医生态度的词语。
(3) 调:这样的板书符合课文的顺序吗,应该怎样调整?
意图:
提供一条理解课文内容的线索,让学生能够紧张、有序的进行学习,这是作为对话首席的教师应负的责任。在汇报时,采用“先放后收”的方式,让学生经历一个思维碰撞,获得共同认识的过程。
三、 抓住线索,理解内容
1、 就诊时
(1) 1916年的一天,刘伯承头缠绷带走进了重庆城里一家德国人开的诊所,他和沃克医生进行了一段对话,谁来读一读
(2) “冷冷”的近义词是什么? “悦”表示什么,“不悦”是什么意思?
(3) 谁能把沃克医生对刘伯承冷淡、不高兴的态度读出来,其余的同学思考,他为什么会这样?
2、手术前
(1)要动手术了,什么事使沃克医生愣住了,谁能读出有关的语句?
(2)面对沃克医生愣住了的神情,刘伯承平静地说“能”,从这平静、简短的回答中,你们看出了什么?
3、 手术中
(1)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颤抖,他对刘伯承说了什么,谁来读?从这句话中,你们读出了什么?
(2)沃克医生为什么这样说?从哪里看出手术疼痛难忍?
(3)“竟”是什么意思,从“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这句话中,你们看出了什么?
(4)谁能把刘伯承这种内心活动读出来
(5)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刘伯承在手术台时,怎样以惊人的毅力战胜难以忍受的痛苦?(播放视频)
(6)谁愿意再把刘伯承顽强的精神,通过读表现出来。(个别读、齐读)
3、手术后
(1) 沃克医生和刘伯承进行了一番对话,谁来读5-6小节
(2) “失声”是什么意思?
(3) 沃克医生为什么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声?
(4) 于是,沃克先生不禁失声喊道——多次指名读
(5) 从句中三个感叹号,你们看出了什么?
(6) 我们怀着这样激动、钦佩的心情,读好沃克医生说的这句话。
(7) 从沃克医生“关门、俯下身子、亲切地注视”这些细节中,你们看出了什么?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进行评议
2、从沃克医生对待刘伯承态度变化中,你们看出了什么?(可从人物的精神和写作方法两个方面去谈)
3、教师点出文章重墨描写沃克医生态度的变化是为了衬托刘伯承惊人毅力和顽强意志,这种采用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4.刘伯承堪称为军神,绝不仅仅是因为这次手术。他文武双全,戎马一生,有着很多传奇的故事。同学们可以去图书馆借阅。
意图:
把课内外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更广泛地了解刘伯承的生平事迹,
认识刘伯承这位元帅的人品及精神,而且能够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
板书
18
就诊时 手术前 手术中 手术后
沃克医生 冷冷、不悦 吃惊 关心 敬佩
刘伯承 镇定 平静 一声不吭 勉强一笑
18 《军神》教学设计c
一、 揭示课题,回忆问题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军神》
2、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1) 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
(2) 本课写了刘伯承是一位伟大的军神,作者为什么花那么多的笔墨描写沃克医生的态度变化?
意图:
通过回忆,学生不仅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而且产生了研读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因为这些问题来自他们的困惑,希望得到解决。
二、 理解内容,解决疑难
1、 首先请同学们带着第一个问题默读课文,圈画思考
2、 小组交流,组长汇报。
3、 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做相应的点拨:
(1) 抓住描写刘伯承言行的词句,引导学生进行理解、体会刘伯承的顽强意志和坚强精神。
(2) 抓住描写沃克医生态度变化的词句,引导学生进行理解,认识沃克医生态度的转变衬托了刘伯承精神的伟大。
4、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 本课写了刘伯承是一位伟大的军神,作者为什么花那么多的笔墨描写沃克医生的态度变化?(让学生认识侧写的方法)
意图:
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让全班的学生都能经历一个自读自悟,互帮互学,互相启发共同提高的学习过程。
三、总结课文,升华认识
1、 教师讲述: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绝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次手术,他文武双全,戎马一生,他晋冀鲁豫野战军,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全美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千里跃进大别山,令蒋介石惊慌失措,心惊胆寒,与华东野战军合作,导演了百万雄狮下江南的一幕; 之后,他主动请缨,席卷大西南,他创办的国防大学是中国的最高军事学府,被誉为“将军的摇篮”。他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不愧为是中国的——齐读,《军神》。
2、 同学们,慈祥的刘伯承爷爷就在我们的面前,此时此刻,你想对刘爷爷说什么?(先写后说)
设计思考:
a教案的教学设计力图符合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具体的形象的思维入手,要求学生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画出能够表现刘伯承是位军神的句段,再抓住关键的词句,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体验,播放相关的视频等多种手段,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为了革命承受巨大痛苦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精神,从而读懂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伟大的军神之内涵。
b、c两封教案的教学设计,都适合高年级使用。不同的是:b教案的教学设计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提供了一条线索。这条线索就是沃克医生在为刘伯承做眼部手术过程中的态度变化,要求学生沿着沃克医生情感变化的轨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剖析、理解,逐步认识到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态度之所以经历一个由“冷淡”到“关心”,再到“敬佩”的过程,完全是刘伯承一心为革命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所铸就的。
如果说b 教案对学生来说有扶持的痕迹,那么c教案则是完全放开,以学生初读课文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为第2课时研读的内容,在研读的过程中,首先倡导学生潜心会本文,与文本作零距离的接触,在字里行间中写出自己的理解,写出自己的认识,接着小组进行交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研讨之中,便于思维的碰撞,认识的沟通。彼此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共同提高,最后小组代表在全班做汇报,展示研读的成果,发展大家的认识,让全班学生经历一个扎扎实实的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