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乘法交换律教案(最新3篇)1-10-87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是敬业的小编沧海红颜帮大伙儿整理的3篇乘法交换律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乘法交换律教案范文 篇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文本;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92-1

一、对调教材,凸显结构

目前的课标教材一册的知识点较多,出现了一本教材有十个左右的大小单元,这就使得节与节、章与章知识之间纯数学的联系与综合不强,知识间衔接性差、跳跃性大。那怎样弥补这样的弱点呢?需要我们认真钻研和思考。

1.例题对调

特级教师钱金铎大胆地把加法和乘法交换律整合为同一课时。学习了加法交换律之后,教师提出你还能提出哪些猜想?

生1:在减法中,交换被减数和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生2:在乘法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

听到孩子们的猜想,我们不禁拍案叫绝。这正是钱老师对调例题的结果,小小动作却折射出钱老师的教学思想和教育智慧。教材编写者把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安排在同一课时,因为它们都是加法,有助于我们横向比较。(加法交换律变化的是数字的位置,不变的是运算结果,而加法结合律变化的是运算顺序,不变的是数字的位置和运算结果。)事实上学生无法利用加法交换律类推出加法结合律。当加法交换律验证完之后,再验证加法结合律,这样会使学生潜意识里认为只要老师让我们验证的都会成功。而钱老师把加法和乘法交换律整合为同一课时,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后交流你还能提出哪些猜想,并放手让学生自己验证,这时的验证是孩子真正的内在需要,更重要的是在验证的过程中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领悟了数学验证的重要性。

2.单元对调

第七单元重点学习小数乘整数,孩子在学习了小数乘整数时,列竖式计算时许多孩子总是惯性地认为0.8×3的积的小数点是由乘数0.8的这个小数点移下来的(这一方面受小数加减法的负效经验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知识经验的缺失,因为支撑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算理的知识经验是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第八单元则是公顷和平方千米面积单位的学习,在教学中,我跳过面积单位的教学,学习了小数乘整数后,我引导学生探究小数乘小数,将小数乘整数和小数乘小数糅合在一起观察比较,学生能很好地认识到积的位数与两个乘数小数的位数是紧密联系的。在此基础上利用扩大和缩小的规律,让学生理解了为什么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谓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另外,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的规律,这样调整后,孩子学起来省时省力。

二、挖掘教材,彰显细节

不同的人对同一加工内容有着不同的看法,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得以看到不少名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生态课堂。因此,在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时,我也进行了一些思考,做了如下的处理。

教师在示范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时,故意把同一组的底和高用了红色标出,另一组的底和高用黄色标出。虽然这个小小动作,却是我细细研究教材的结果。用红、黄两种色标出,出于我这样的三点考虑:1.虽然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无数条,但同一组用一种颜色,孩子们可以直观地看出它们是一一对应的。2.孩子们可以直观地看出有的高是竖着的,有的高是斜着的,但它们都与底互相垂直。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条底以及对应的两条高的长度,学生一眼就看出底长对应的高就短一些,而底短对应的高就长一些。这一反比例关系为以后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打下了夯实的基础。这一细节背后的思考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素养。

三、补充教材,突显优势

1.向别人“取经”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认为除了拥有自己所教版本的教材之外,还应具备人教版、青岛版等多种版本的教材。因为对于同一个内容,各种版本的教材有着独特呈现和处理方式,我们可以集百家之长。更重要的是有的教学内容苏教版没有,但这个内容对孩子的思维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对这些内容进行适当的舍取、整合后补进孩子们的课堂。

乘法交换律教案范文 篇二

【关键词】计算教学;数感;案例;反思

一、教学设想――教学目标

(一)注重算理和算法教学的同时,体现速算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数学有明确的要求,即淡化笔算,重视口算,加强速算。乘法分配律是学生继续学习速算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力求把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发展学生的简算能力融入教学,在课堂上形成具体的教学行为并加以体现。

(二)以观察、分析、比较、探索为主线,鼓励学生简算多样化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将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是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引导学生有步骤地观察、分析、比较,就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和交流的教学活动中来。

(三)让学生充分评价和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加以评价,加强反思。当学生探索出简算规律时,学生给予恰到好处的评价,学生就会随时深入思考,同时也能反思每一种简算方法是否更具有一般规律性的或普遍规律性的。

【教学流程】比赛激趣,提出猜想:1.看哪组算得又对又快!第一组:9×37+9×63;第二组:9×(37+63);2.评出胜负:有什么意见吗?这两道题有什么关系吗?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并且可以互相转化,可用一个等式表示:(37+63)×9=37×9+63×9;3.将学生的发现以他(她)的名字命名为“××猜想”。(板书:猜想)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出示例题:要求学生自己解答。提问:这道题为什么会有两种算法?观察这两种算法,你有什么发现?

2.举例验证,进一步感受。你还能举出一个生活中含有这样规律的例子吗?(板书:举例)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并试着用两种方法解答,再列出如上的等式。轻声读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3.判断、辨析。创设计算比赛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把算式卡片中可以用等号连起来的挑出来,如果有争议可以算一算来验证一下。(学生小组展开讨论)

4.归纳总结,概括规律。①现在,谁能说一说这些等式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总结);②刚才我们用举例的方法验证了××猜想,在举例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结果不一样的例子?只要举出一个反例,这个猜想就不成立了。看来这个规律是普遍存在的。这样的猜想是正确的。这个规律数学上叫乘法分配律(板书).刚才我们举了很多有这个规律的例子,这样的例子能列举完吗?③我们能不能用…快回答 m.kaoyantv.com…一个式子把乘法分配律表示出来呢?等号左边(a+b)×c表示什么意思?等号右边a×c+b×c表示什么意思?任何事物都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去看,这个等式反过来也成立。

三、自主探究,概括规律

讨论交流结束后,我让学生观察屏幕上呈现的两列清晰的和积与积和相等的式子,去发现、寻找共同点,并凭借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字母表达式进行迁移,让学生自主用一个公式来表达这种特征的式子,从具体等式到一般等式,并对它进行命名,把学生组织到与权威挑战的前沿,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挑战观念。进而呈现一组同学们公认的字母表达式,建立起乘法分配律的运算模型。

四、探索拓展,应用规律

1.我们发现了乘法分配律,它又有怎样的应用呢?(板书:应用)

(学生举例)素材――5组算式,使学生在辨析与争论中,自然而然地完成猜测与验证,逐步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由特殊到一般,归纳、总结、概括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规律,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2.看来,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下面请同桌同学合作研究。这些题目怎样计算比较好?出示:(80+4)×25;34×72+34×28;102×43(生讨论研究)汇报计算方法,重点说为什么这样算。三道题都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3.小结:通过研究,你认为怎样的题目才能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教案范文 篇三

【关键词】提高;速算;口算

速算也称快速计算,是口算与笔算的完美结合,它具有方便、快速、灵活的优点。小学数学中的速算法是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推理与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创设口算氛围,激发学生口算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小学生如果对口算无兴趣,那么任凭老师怎样苦口婆心的讲、说,学生往往无动于衷,教学效果自然低下。反之,如果学生一旦对口算感兴趣,那么它的神奇、内驱动的力量是巨大的。如何让学生感兴趣?通过在教学中实验、探索,总结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创设口算氛围,激发学生口算的兴趣。如:在执教两位数的乘法时,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了“15×15、25×25、35×35、45×45、55×55”个位数都是5的5道数学乘法题,然后,问学生谁能在一分钟内说出这5道题的答案,学生们个个眉头紧锁,这时被誉为“数学大王”的同学说:“老师,你这不是闹着玩吗?我们又不是电脑,谁能算得这么快?”我马上说:“老师能”,于是一口气说出了5道题的答案,通过笔算验证,全部正确。

1 打好速算的基本功

口算是速算的基本,要保证速算的准确率,基本口算的教学不可忽视,口算教学不在于单一的追求口算速度,而在于使学生理清算理,只有弄清了算理,才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因此,应重视抓好口算基本教学,例如:教学28+21=49时,要从实际操作人手,让学生理解:28=20+8;21=20+1。应把20和20相加,8和1相加。也可以用学具摆一摆28+21=49的思维过程图。再让学生交流一下看有没有其他的算法,这样在学生充分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简缩思维过程,抽象出两位数加法的法则,这样,学生理解了算理,亦就掌握了口算的基本方法。

2 理解速算的支架

运算定律是速算的支架,是速算的理论依据,定律教学要突出规律、公式、法则等的形成过程,抓住运算定律的特点,只有突出规律、公式、法则等的形成过程,抓住运算定律的特点,学生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方法,思维的灵活性才能得到培养。例如:教学乘法分配律的时,我先让学生利用学具建一个小货柜(货柜里物品要少,价签教师提前备好),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对能导出教学乘法分配律的算式予以板书,让学生对比观察,交流后,提问“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一的问题?你是怎样想出来的?”再鼓励学生:“能不能想出另外的口算方法呢?”在学生说出几种算法后,归纳出(a+b)×c=a×c+b×c,并要求学生就不同的方法加强说理训练,以提高速算的速度,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多种速算方法

3.1 凑整法:根据式题的特征,应用定律和性质使运算数据“凑整”

(1)连加“凑整”。如:24+48+76=?启发学生想:这几个数有什么特点,那两个数相加比较简便?运用加法交换率解答。如果有几个数相加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等等的数,可以调换加数的位置,那几个数计算简便,就把他们利用加法交换率放置在一起进行计算。

(2)连减“凑整”。如:50-13-7,启发学生说出思考过程,说出几种口算方法并通过比较,让学生总结出: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如果减数的和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把减数先加后再减。这种计算比较简便。

(3)连乘“凑整”。如:25×14×4,25与4的积是100,可利用乘法交换率,交换14与4的位置在计算出结果。

3.2 分解法。如:25×32×125,原式变成(25×4)×(8×125)=100×1000其实,就是把算式中的特殊数“拆开”分别与另外的数运算。

3.3 运用速算技巧

(1)头差1尾合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乘法速算。即用较大的因数的十位数的平方,减去它的个位数的平方。如:48×52=2500-4=2496。

(2)首同尾合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乘法速算。即用其中一个十位上的数加1再乘以另一个数的十位数,所得积作两个数相乘积的百位、千位,再用两个数个位上数的积作两个数相乘的积的个位、十位。如:14×16=224(4×6=24作个位、十位、(1+1)×1=2作百位)。如果两个个位乘积不足两位数在十位上补0。

(3)利用“估算平均数”速算。如623+595+602+600+588选择“估算平均值”为600,以600为假定平均数,先把每个数与“假定平均数”的差累计起来,再加上“假定平均数”与算式个数的积。

(4)利用基本性质。例如:两个分母互质数且分子都为1的分数相减,可以把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把分母的差作分子;两个分母互质数且分子相同,可以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分母相减的差再乘以分子作分子,等等。

4 熟记常用数据

例如:(1)1~20各自然数的平方数;

(2)分母是2、4、5、8、10、16、20、25的最简分数的小数值,也就是这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3)圆周率近似值3.14与一位数各自的积。

(4)20以内的质数表等。

5 做一些形式多样的的练习

速算能力的形成,要通过经常性的训练才能实现,且训练要多样化,避免呆板、单一的练习方法。

(1)分类练习。例如:在连加“凑整”速算练习中,先集中练“凑十”,再集中练习“凑百”,最后集中起来练习,引导学生整理出“凑整”法的算理。

(2)每节课前安排适量练习。每节数学课教师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安排3~5分钟的速算练习,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