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优秀6篇)5-20-14

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需技能。诚然,事物的接受从理解开始,汲取知识也离不开语文。本文是快回答可爱的小编帮助大家收集整理的6篇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欢迎参考。

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这就说明了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要综合联系各学科的知识学习,其实也需要综合学生个体各种能力的整体发展,其中就是要把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结合在一起,使两者相得益彰。

在《语文园地八》“读读背背”的教学过程中,听、读的能力都能得到发挥,所以我建议还应该加强说和写的训练,把写作、口语交际融合于其中,例如让学生例举一些平时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形近字,多谈谈自己区分形近字的方法,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创新的精神,也可以通过整合小组成员之间讨论的结果,再表达出来,这样也使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更加丰富多彩的趣味语文活动,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的主题,自己分工,自己搜集材料,自己策划和主持活动,他们更具浓厚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能力无形间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全面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节课的根本教学目的还在于让学生根据语文知识的规律有效地学习、记忆和积累,所以还要把“写”的训练落实到位。所以我在课后要求同学们写一写课后感等,把自己的收获和感受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能力,在这节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中,确确实实地得到了综合运用。

整节课里我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时间的掌控,因为在40分钟里要完成“相近单字我会认”“特色成语我会记”“歇后语距我会背”三个部分的内容,不能浅尝辄止,而是要把教学目的落实到位,让学生能够记忆和积累,所以这成为我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难题。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中作为语文综合学习的“语文园地”除“口语交际”和“习作”这两个固定的板块,还会有其他不同的板块内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实施语文综合学习呢,我觉得就要重视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的作用。

形近字和特色成语是学生已学过的内容,为了让学生对这些内容更为熟悉,我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查找资料(收集更多的形近字和特色成语,了解歇后语的故事),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发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收集和整合资料的能力。课前的准备可以更好地在40分钟内实施教学,也可以更好地开展相关的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满足,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综合性学习就是要求教师在创设教学时联系生活,走进生活,所以我们不应该拘泥于教材和课时,毕竟40分钟的教学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应该把这种综合性的学习延伸到课后,延伸到生活。例如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我们还可以利用多一节课时,把形近字、成语、歇后语运用到实践生活,用形近字连线组词,用成语造句,写话,在具体的句子中使用歇后语等方式,在具体的语境中加深对这些知识的了解,从根本上掌握语文知识。同时也可以结合一些班队活动等,开展如“成语擂台赛”、“与成语交朋友”、“趣味歇后语”、“歇后语故事大赛”等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那么学生就能在活动得到锻炼,有所体会,获得感受,也能进一步培养他们“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还想建议一点,由于综合性学习是要开创“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所以当师生双方的能力都达到一定的程度,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留给学生自主设计和组织的空间,让他们的个性在活动中展示出来。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创设更多更有趣味的语文活动,给予适当的指导,这样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生成,从而提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三年级语文的教学反思 篇二

《翠鸟》通过对翠鸟外形特点、行动特点和栖息习性几方面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蕴含着爱鸟护鸟的道理。

课文的第一自然着重描写了翠鸟的外形特点。外形的第一个特点是翠鸟身上鲜艳的色彩。从它的名字上看,“翠鸟”的名字中带有一个“翠”字,表示“翠绿色”。“鲜艳”是“鲜明而美丽”,这个意思在课文中得到了具体的展开。

首先是鲜艳多样:翠鸟身上不只是一种颜色,而是有多种多样的颜色,是多种颜色组合起来的调色盘: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背上的羽毛是浅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不仅颜色多种多样,而且“色块”也各具情状:头上的羽毛如头巾,身上的羽毛是花纹样,腹部的羽毛好像衬衫,让人感到是那样的协调和美好。

翠鸟外形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小巧玲珑”,主要体现在它的眼睛和嘴上面。“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作者抓住了这个“窗户”,着重从神态上面进行描写:“透亮灵活的眼睛”透出了灵活,配三“又尖又长的嘴”,更显它的活泼、玲珑、可爱。

这一小节作者写得不但很美,而且很有层次,抓住了翠鸟的特点,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的写作顺序。课后我教导学生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写法,选取生活中熟悉的小动物,写出动物的特点。这又是对学生写动物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三

一个学期将要过去,本学期本人能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用心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每已节课,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简单、认真的形象去应对学生。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能做到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状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状况及时改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在教学方面,我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现行教学的总体思路,它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下面主要说说我对新课程的体会。

1、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是主角的变化,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在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理解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而教师的工作就在于帮忙孩子们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定和协调到达目标的途径;明白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潜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用心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用心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生动活泼、用心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用心性。

2、采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联系生活,创设富有儿童趣味的语言和场景,是激发孩子们求知欲望的有效途径。在识字量超多增加的背景下,利用生活的场景,来开发孩子的潜在潜力效果能够大大增加。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角,把自己融入到文本的资料中去体验、感悟,把自己的主角定位成学习的主人。

3、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以教师的语言传递为主,结合听说读写,这样做容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短时间里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构成基本技能技巧,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语言、数学智能的发展,但容易忽略其它几项智能,诸如学生个性素质的开发、潜能资源的发挥、创新潜力的培养一向受到忽视。这个问题已经受到许多老师的高度重视,我尝试借鉴了了两个做法,发现效果还挺好的。

(1)在语文教学中,三年级学生理解课文资料较困难,一方面我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进行讲解,化难为易。另一方面大胆的运用肢体语言,形象而又夸张的进行表演,从而让学生既觉得活泼,又变得生动。学生不仅仅兴致盎然,而且也容易掌握。

(2)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仅老师提些问题,如: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懂得了什么?你会怎样做?让学生联系自身回答问题,提高内省智能,同时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智能得到了培养。

4、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资料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资料。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状况来选取不同的教法。把宝贵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广阔天地里,享受阳光,吸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目标。

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很快就结束了。它使我得到了很多的启示,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作为一位教师“润物细无声”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们的品质,张扬他们的个性。

本学期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个别学生的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引导改正,有一些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有个别学生字迹潦草,有的学生作业不能按时上交。写作方面水平差异太大。在今后的教学中,就应加以克服。

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四

用口语交际带写作。教材在编排口语交际和习作时,确实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安排。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说说我自己”,习作的内容就是“自我介绍”。首先上口语交际课,口语交际课上进行了充足的准备。准备工作充分,学生再写作就得心应手了。所以我认为每次习作之前,教师都可以设计相应的口语交际训练,借以启迪学生的思考,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理顺学生的思路。学生往往善于说,而不善于写,教师要提醒学生,把自己说的内容记录下来,其实就是一篇好文章。

强调口语交际的目的性,做到有条有理。一堂口语交际课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说话的中心。但学生在兴奋的同时,说话就不着边际,东拉西扯的。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逐步引导学生回到说话的主题中来。如:学生开始都在说自己的外貌、性格、优缺点,但是说着说着话题一转,就介绍起别人的优缺点了,这样就没有把话题落实到介绍自己上。这时,需要教师因势利导地提问:“同学们,说别人是为了更好地介绍自己,你自己在这件事上有什么表现呢?”经过老师引导,又回到了主题上。在学生说话前,我先让学生闭眼想象一下,整理思绪,把话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五

进入三年级,开始真正习作课教学了,已经上了两个单元的作文课,我发现教起来确实需要有些困难,儿童作文,需要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虽然学生口头语言已有了相当的积累,但要他们用准确的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毕竟还有较大的难度。我认为还是应从模仿起步,它能在理解和表达、学习与运用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从而大大降低起步作文的难度。教材将“习作例文”单独编入习作学习内容,用的是孩子的语气,写的是孩子的生活,抒发的是孩子的感情,且篇幅短小,格调清新,使学生读了倍感亲切。

如“习作3”——先让学生观察一幅画:远处有山,天上有朵朵白云,近处一片树林,一条小河从树林里流出来,岸上有草有花:然后让学生添上几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为整幅图涂上颜色。学生看到了有自己参加绘制的这幅美丽的图画,尤其看到有自己添加的可爱的小动物,心里一定很高兴:这时要求学生把这幅画写下来,学生一定是很感兴趣、有话可说的。《习作3》的例文“几条小鱼在河里快活地游着。它们有时停下来,有时在水里转圈圈。游着游着,小鱼好像发现了敌人似的,迅速钻到深水里不见了。”短短的三句话,让孩子们知道怎么样写河里的小鱼。孩子们的模仿能力还是很强的,我让他们根据习作要求完成图画,很多孩子还是很自然的想到了小鸟、小兔、小鹿等一些常见的小动物,在描写时都模仿着所给例文的叙述方法来写,开始,我觉得有些抄袭的感觉,希望他们能写出不一样的情景,可是转念一想,我是不是要求过高了,孩子们只要对某一项活动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

对于刚刚从写话阶段过渡到习作阶段的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最需要培养的就是对习作的兴趣,相反,如果故意拔高要求、加大难度就会使学生对习作产生畏难心理,学生愁作文、怕作文的情绪就会在习作起始阶段产生,而一旦产生这种情绪,学生便会望作文而兴叹。

于是,我还是赞扬了那些模仿例文较成功并且生动准确描绘图中景物的孩子,在听到自己的作文被老师表扬诵读了之后,有的孩子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开心地笑了,其他的孩子也觉得原来习作就那么简单,自己会写得更好。而我想,孩子们在互听了别人的习作后,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启发,这也是间接一种模仿,这样模仿多了,习作的素材就多了,也就有话可写了,那么习作教学也就可以从模仿开始。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后反思 篇六

在教学方面,我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现行教学的总体思路,它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反复研读《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有所感悟,把理论运用到课堂实践上,有很大的收获。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教材中的32篇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我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就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