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优秀6篇】1-10-67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细心的小编帮大家分享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优秀6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篇一

一、教材分析本文是历代传诵的议论文名篇,应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利用掌握的议论文知识来理解作者的观点及现实的教育意义。全文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论证,使结构非常清晰,富有说服力,可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字词的障碍,应在预习中解决。学习本文宜以读为主,以讲为辅。学生合作、体验、探究可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进行。二、说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学习有关文言文知识, 积累一些文言词汇。过程与方法:分析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方法。情感与态度:结合实际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三、说教材的重难点以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采用读——议——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清结构,找出文章的论点、论据,把握作者是怎样用事实和事理论述观点的。鼓励学生展开讨论,畅所欲言,教师适当点拨、分析。四、学法指导采用读——议——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清结构,找出文章的论点、论据,把握作者是怎样用事实和事理论述观点的。鼓励学生展开讨论,畅所欲言,教师适当点拨、分析。文中关键性的字词或语句,可利用上下文和课文注释加以揣摩、掌握。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按文章结构来记忆、背诵课文,培养一定的文言语感。五、教法三单元阅读教学法认知阅读: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掌握一些文言词汇。理解阅读:理清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方法。拓展阅读: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六、教学过程与环节设计在认知阅读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掌握一些文言词汇。在理解阅读环节中主要是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方法。拓展阅读环节中,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注意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积累的结合,结合实际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七、多媒体课件课件的制作突出了精美与实效的特点,处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指引,并配以声音,辅助教学。八、教学特色本教学设计以学生读议为主,教师适当点拨为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标要求。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中可以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掌握阅读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学习,能够使学生结合文本和生活等方面的学习资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学探讨】本文有个别语句较晦涩,词语活用现象较多,使学生理解课文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适当作一些讲析。七年级学生对孟子的思想不可能深入理解,只要他们能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即可,切忌旁征博引。议论文的学习一般比较枯燥,教学时可适当插入一两个短小的故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4份

.《孟子两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要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实录

2007年中考课标文言文阅读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课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苏教版

《孟子两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张筠英朗读)wav音频朗读

《孟子两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2

《孟子两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1

《孟子两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

《孟子两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课件4

《孟子两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课件3

《孟子两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mp3音频朗读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3份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习要点

上一篇:《鱼我所欲也》说课稿

下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篇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 、教学目标:

(一) 德育目标: 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

(二) 智育目标: 学习有关文言文知识,分析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

二、 教学重点。难点:

(一) 分析文章内容,特别是文章第二。三段。

(二)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领会文章论点蕴涵的深刻哲理。

三、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名句的作者是谁?(孟子)今天我们再学习他的散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用两分钟时间抢记和作者有关的文体常识。

(作者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名轲,字子舆。文章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课文选自《孟子》,它是孟子及其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他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二、感知课文

1、齐读课文,版述学生读错的字词并解释:

畎(quan)亩:田间水沟 付说(yue)

曾(zeng)益:同“增”,增加 胶鬲(ge)

拂(bi)士:同“弼”,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fu)乱:违反、阻挠

2、自由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教师出题检查掌握情况:

(学生圈点勾画出颖难字词,并且学生之间自由讨论,共同解决)

A、词类活用。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其筋骨饿(使。饥饿)

空乏(使。穷困缺乏)所以动(使。惊动)心

忍(使。坚韧)性行拂乱(使。受到阻挠)其所为

人恒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入则、出则(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国外)

B、古今异义词。

举于版筑之间(今义:建筑、修路古义:捣土用的杵)

举于士(今义:士兵古义:狱官)

C、多义词。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而:而后作(承接连词)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征于色(在)

生于忧患(由于,在)

发:发于畎亩(举,被任用)是:于是人也(这样的)

发于声(表现)今义,判断动词

拂: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

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学生如果还有疑难,可以让他们举手示意,老师再加以疏导,共同解决。

3、齐读课文,加深印象。

第二课时

一、 齐读课文,感知内容

二、 分析课文第一段:

1、请一学生示范朗读第一段,并请另外一名学生翻译这一段

2、这段提到古代几个人物?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六个,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3、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4、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三、 分析课文第二段:

1、第一段是记叙,那么第二段属于什么? 议论

2、一学生示范朗读,并请另一同学翻译,老师给予纠正出现的错误。

3、作者在这段中议论的观点是什么?

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经历种种肉体和精神的折磨,从而锻练意志,增加才干。

4、背诵第二段(采用抽查一两个学生的形式)

四、 分析课文第三段:

1、一学生示范朗读,另一学生翻译

2、这段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了什么道理?

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的道理,指出一个人老犯错误,就能促使他改正错误,思路阻塞不通, 就能促使他猛然省悟,自己的不足。 一个国家,如果内无坚守法度的世族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无足以与之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入侵,这样的国家就会灭亡。

五、 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六、 当堂背诵课文

七、完成练习(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划准节奏,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2、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

3、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关于人才造就的观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2、抢记和作者有关的文体常识。 (课件孟子图片和旁解)

(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文章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课文选自《孟子》,它是孟子及其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他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忧患能激人奋进,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让人委靡死亡)

四、闯关

第一关 朗诵

1、先扫除字音障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畎(quan )亩

傅说(yue )

胶鬲( ge )

孙叔敖( ao )

拂乱( fu )

曾 益(zeng)

拂士( bi )

舜 (shun)

百里奚( xi )

2、感情朗读

(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拿出笔,勾画出文章的节奏,重音

(课件出示标节奏的段落)

(2)请同学们对照课件上的节奏,重音,酝酿一下感情,自己再自由大声朗读。然后我请个别同学朗读。

(3)全班齐读。

第二关 理解文意

1、这关我们的任务是第一,二段,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二段,对照课下,找出不懂或者你认为比较重要的字词,男女生互相发问。

老师把几个重点字词整理出来了。(出示课件)

发:起,被任用。

举:推举,被起用。

士:狱官

市:市场

任:担子,责任。

劳:使。劳累

饿:使。饥饿)

空乏:使。 穷困缺乏

动:使。惊动心

忍:使。坚韧

行拂乱:使。受到阻挠

曾:通“增”,增加

2、译这两段(中国语言具有含蓄美,许多意思和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大家翻译市,不求十分准确,只求大致理解)

第三关 探究内容

分组齐读课文第一、二段。分组讨论,探究下列问题:

1、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有什么作用?

3、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4、作者认为要成就人才要经历那些磨难?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些?

请学生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补充。

第四关(与作者对话)

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出人才”,对此,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能举例最好)

五、总结

我们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内容。

六、延伸作业:

收集有关孟子或人才造就的名言警句

板书:

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题解:忧患能激人奋进,使人生存发展,

安逸享乐会让人委靡死亡。

1、列举6个历史人物的实例。

2、阐述经受的磨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篇四

一、本文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名轲,字子舆。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也被世人尊称亚圣。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全文主旨在于说明道义高于一切。

二、解释字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  起,被任用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被举用

管夷吾举于士  狱官

百里奚举于市  市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 担子,责任

必先苦其心志  使……痛苦

劳其筋骨  使……劳累

行拂乱其所为  行:行为  拂:违反,阻挠

空乏其身  穷困缺乏

所以动以忍性  使……惊动  使……坚韧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人恒过 犯过失 困于心  忧困

衡于虑  同“横”,阻塞,不顺畅

而后作  作为,奋起

征于色  征验,表现出来

而后喻  明白,了解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在外面,指国外

国恒亡  常常

入则无法家拂士  在里面,指国内 拂同“弼”辅佐 有法度的臣士 辅佐君主的贤士

三、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的事迹,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迹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共同点:出身卑微,都是经历艰苦磨难后,最终成就了作为。

启 示: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伟业,就必须在思想、身体、生活、行为等方面经历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四、文中论述的核心问题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开篇却不惜笔墨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这六位历史人物都是在经历了艰难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事业,开篇列举这些人物及事例,是为了更有说服力的论述本文的中心论点。

五、作者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大任”指什么?“是人”指哪些人?

☆“大任”指治理天下的任务。“是人”指前面叙述的六个人,又不限于他们,还包括其他能担任“大任”的人。

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句强调了什么?

☆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甚至痛苦的磨难,逆境出人才,逆境可以增添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和勇气,磨练意志。

七、文章第2、3段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本心论点?运用了什么写法?

☆从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两个方面论述的,运用了正反对比的写法。

八、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论述这一论点的目的是什么?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目的:先摆事实,举出古代六位人物成就事业的例子,从中归纳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经历磨难,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再分析说理,说明个人成才的主观因素,重点论证“生于忧患”,并以一简练的对偶句,由个人谈到治国;说明国家要发展,也要有忧患意识。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九、文章结尾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句独立成段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这是全文的警策之语。作者在前文充分的论证说理之后,水到渠成地推出这个结论。独句成段,既深化了主题,又更鲜明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十、作者认为“人恒过,然后能改”,你认为能改的条件是什么?

☆有积极进取之心,不断的总结犯错误的经验教训,不断改正。

十一、作者认为成才条件源于主客观两种,你是怎样看待这两个条件的?

☆成才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但主观条件起决定性作用。它可以改变不利的客观条件,化不利为有利。客观条件也不可忽视,有时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十二、由本文的题目而联想到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居安思危 安不忘危 处安思危

十三、请写出至少两则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穷且易坚,不坠青云之志。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十四、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艰苦环境的磨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结合文章你说说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面对艰苦环境的磨难,有的人奋发图强,有的人意志消沉,关键取决于受磨砺者自身,只有自我觉醒,努力战胜困难,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反之则会在磨难中消沉、毁灭。

十五、人生就是一次远航,有艳阳高照,也有雨雪交加,难能一帆风顺,当你身处逆境时,这篇文章会给你带来哪些启示,你将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代先贤历经苦难,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启示我们,以积极和乐观的心态,勇敢地迎接困难和挑战。像一个遭遇风景的渔夫,充满着憧憬与希望,包蕴着力量与勇气,呼吸着成腥的空气,撑满帆去搏击风浪。或像一只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迎接暴风雨的挑战。

十六、XX年的雪灾、“5•12”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一次次考验着我们的祖国。我们渴望天佑中国,但我们也深知“多难兴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我们今天仍然光芒四射,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结合课文分析:多难为何能兴邦?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一些考验。当我们遭受灾难之日,也是对国家、民族“苦其心态,劳其筋骨”的磨砺之时。挫折可以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灾难能使我们民族的斗志受到激发,凝聚力大大增强,那种战无不胜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会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强有力地凸显出来。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国家战胜任何困难,更好地走向兴旺和繁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篇五

内容预览: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一、文学常识

l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是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l“四书”:《孟子》《中庸》《大学》《论语》。

l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他与孔子合称“孔孟”,他被后人尊称为“亚圣”。

二、原文

舜发(1)于畎(2)亩(3)之中,傅说举(4)于版筑(5)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6),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7)。

故(8)天将降大任(9)于是(10)人也,必(11)先苦(12)其心(13)志(14),劳(15)其筋骨,饿(16)其体肤(17),空乏(18)其身,行拂(19)乱(20)其所为,所以(21)动(22)心忍(23)性,曾(24)益(25)其所不能。

人恒(26)过(27),然后(28)能改;困于(29)心,衡(30)于虑,而后作(31);征(32)于色,发(33)于声,而后喻(34)。入(35)则无法家(36)拂(37)士,出(38)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三、注释

(1) 发:被起用。(2) 畎:田间水沟。(3) 畎亩:田间。

(4) 举:被举用。(5) 版筑:筑墙时,两边用木板夹住,中间填土,用杵捣实。

筑:捣土用的杵。(6) 举于士:从狱中释放出来并被任用。士:狱官。

(7) 市:市场。(8) 故:所以。(9) 任:担子,责任。

(10) 是:这样。(11) 必:一定。(12) 苦:使……苦恼。

(13) 心:心意。(14) 志:志向。(15) 劳:使……劳累。

(16) 饿:使……忍饥挨饿。(17) 体肤:身体。(18) 空乏:穷困缺乏。

(19) 拂:违反,阻挠。(20) 乱:扰乱。(21) 所以:用这些来……

(22) 动:使……惊动,使……震撼。(23) 忍:使……坚忍。(24) 曾:通“增”,增加。

(25) 曾益:增加。(26) 恒:常常。(27) 过:过失。这里是犯错误的意思。

(28) 然后:这样以后。(29) 于:在。(30) 衡:通“横”,阻塞,不顺畅。

(31) 作:奋起。(32) 征:征验,表现。(33) 发:吐发。

(34) 喻:了解,明白。(35) 入:在里面,指国内。(36) 法家:有法度的世族大臣。

(37) 拂:辅弼,辅佐。(38) 出:在外面,指国外。

四、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样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穷困缺乏,使他做事受到阻挠干扰。用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增加他身上原来所没有的才干。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国家常常灭亡。

这样就知道忧愁祸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五、字词、句式

1.字音、字形

畎(quǎn)亩 傅说(yuè) 胶鬲(gé) 孙叔敖(áo) 百里奚(xī) 筋(jīn)骨 行拂(fú)乱其所为 衡(héng) 拂(bì)士

2.通假字

① 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② 衡于虑。衡:通“横”,阻塞,不顺畅。

③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弼,辅佐。

3.词类活用

① 使动用法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痛苦。

劳其筋骨。劳:使……劳累。

饿其体肤。饿:使……饥饿。

空乏其身。空乏:使……穷困缺乏。

动心忍性。动:使……惊动。

② 名词用作形容词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国内。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国外。

4.一词多义

拂行拂乱其所为(违反,阻挠) 入则无法家拂士(辅弼,辅佐)发舜发于畎亩之中(被起用) 发于声(表现)

5.特殊句式:困于心:状语后置,“于心困”。

六、理解性默写

全文的中心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文第二段主要阐述要成就大业,必须经受一番苦难磨练的道理。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受磨练的句子是必先苦其心志;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行拂乱其所为;

在生活上受磨练的句子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课文中哪些语句反映了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课文第三段是承接第二段进一步阐述观点,其中“人恒过,然后能改”是承“行拂乱其所为”而言;“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承“苦其心志”而言;“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承“动心忍性”而言。

列举作者分析六位古人的事例后作出结论的过渡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论述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论述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由个人推论到国家,提出判断的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国家灭亡的原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七、简答题

1.概括全文主旨。

通过一些历史人物成长,必须经过艰苦磨难的事例,进一步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逆境对成才的作用,进而论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这两个问题,揭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

2.概括每段的段意。

第一、二段--举例论证,说明人才必须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主要论述了人处于逆境才能奋发向上,国无忧患就会遭受灭亡的道理。

第四段--突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本题的另一版本见下)

第一段--列举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

第二段--对所举事例加以概括,得出一个人成就大业都要经受肉体和精神上折磨的观点。

第三段--谈人论国,进一步阐述观点。

第四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4.第一段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列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这些人的共同点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都经历艰苦磨难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说明了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即逆境成才。

5.孟子从反面论证亡国的原因,但正面意思很清楚,这就是:

一个国君,要想把国家治理好,也要经受内外两方面的磨难。

6.孟子认为国家长久不衰的条件:内有法家拂士,外有敌国外患。

7.请写出有关鼓励人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

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②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③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今天,社会安定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我们来说还有什么现实意义?

首先它提醒我们不要贪图安逸,要居安思危。其次,它激励着我们发愤图强,争取更大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发展到什么程度都要有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对于个人来说,不思进取、贪图享乐意味着在竞争中处于失败之地;对于国家而言,落后就要挨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篇六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者也。”这句话直至今日依然被人们所沿用,而又有谁真正做到呢?如果凭一时成功便高枕无忧,毫无忧患之心,无疑是自取灭亡。

都说成功的马云身后站着无数女人,而马云今日的成功又是多少男人所创造不出的呢,如果马云在获得最初的成功之后便安于享乐,没有忧患意识,怎么能够让阿里巴巴走向世界,创造新的传奇?

有这样一个有趣而令人深思的实验,把一只青蛙冷不防的扔进滚烫的油锅里,青蛙会在本能反应的驱使下一跃而出,逃离险境。然后又把同一只青蛙放在常温的水中,并逐渐加热盛水的容器,当水被加热,这只青蛙一开始觉得舒服惬意,以至于当它意识到危险来临时却已没有反抗之力,最终葬身锅底。由这个实验可以看出,青蛙安于舒适的环境,缺少忧患意识,最终导致丧失对危险的辨识能力和应对能力。不仅一只小小的青蛙如此,经过几千年进化拥有伟大智慧的人类又何尝不会像这只青蛙一样在舒适的环境中一味安乐,直至在安乐中死亡呢。

忧患意识对于国家来说确实太重要了。清朝的灭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清初的皇帝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终于使得清朝能够成为全世界的一个强国。而清末的统治者和达官贵人在前人获得成功后过于享乐,缺乏忧患意识,花费大量金钱及人力去建造奢侈的宫殿园林供王公贵族享乐。并且盲目自大,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直到八国联军攻入城下时,才明白今非昔比,而当时的中国是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成为他人砧板上的鱼肉。

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不难总结出,缺乏忧患意识安于享乐的最终结局只有灭亡,正如古人所说的“死于安乐”。在明白了缺少忧患意识的危害后我们就更应该时常保持忧患意识,做到“生于忧患”。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事迹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那时,勾践忍辱负重,卑躬屈膝在敌人身边服侍伺候。在漫长的日子里为了使自己不忘屈辱每日里卧薪尝胆。在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之后,终于转弱为强,起兵灭吴,终成一代霸主。勾践何能得以复国?这正是忧患意识让他发愤,催他奋起的结果。

那么,如何做到居安思危,有意识地培养危机意识呢?20世纪初,美国为了让巴伯森林里的鹿得到有效保护,大量捕杀鹿的天敌——狼。经过25年的努力,有六千多只狼遭到了捕杀。而鹿群的数量在增长了一段时间后却急剧下降。原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还是狼,由于天敌数量减少,鹿群不再担心安危,只是一味悠闲的生活从而导致体能体质下降,诱发各种疾病,从而使鹿群的数量不增反降。在查明原因之后,美国政府不得不从其他地方引进狼群,保证鹿群的体质,而鹿群的数量也因此开始上升。因此,我们要经常“制造”一些“危情”或“敌情”,以警醒处于安逸中的人们,保持和增强应对非常规的`突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忧患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艰难险阻,也可能是前进和成功的机遇;安乐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荣华富贵,也可能是堕落和灭亡的毒剂。因此我们应该在不成功时积蓄力量,寻求机会,做到“生于忧患”;更应该在成功时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做到“守于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