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优秀14篇)10-15-26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下面是可爱的小编给家人们分享的14篇小学音乐教学设计的相关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篇一

课型:综合课

课时: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花喜鹊和小乌鸦》,同时初步认识下滑音和波音记号。

2、这是一首儿童寓言歌曲,通过歌曲的学习,引导学生对花喜鹊和小乌鸦的品格进行深思,并且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踏踏实实做人。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体会这首儿童寓言歌曲的情绪。

2、处理歌曲中的修饰符号,并有感情的表演唱。

三、教学难点:

1、让学生初步了解装饰音的唱法,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情绪。

2、歌曲中音程跳跃大,要求同学用听唱法完成歌曲。

四、教学准备:

电教平台、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出示图片:花喜鹊和小乌鸦),他们之间有一个寓言故事。大家想知道吗?(学生回答:想!)

师: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听。

旁白:在某一农村里,一位农民伯伯正在为秋天的收成而烦恼着。他在农场里走来走去,嘴里不断地说着:“今年的收成会是怎样呢?”这时候一只花喜鹊飞来了,它说:“农民伯伯,你可不用忧愁,现在的麦苗都已经长得够好了!你现在什么都不用做,就等着秋天的丰收吧!”农民伯伯听了后开心地笑着说:“哈哈,是吗?是吗?”就在这时,小乌鸦也飞过来了,他看了看麦苗说:“虽然现在的麦苗看上去是很好的,但是农民伯伯你一定要在麦田上加上保护膜,要不台风来了就损失惨重!”农民伯伯有点怀疑的态度,说:“你说的话可信吗?”

师:同学们,究竟花喜鹊和小乌鸦谁能正真帮到农民解愁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花喜鹊和小乌鸦》,答案就在歌曲里面了!

二、寓教于乐:

①完整聆听,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师:听一遍录音,从歌曲中你感受到怎样的情绪和速度?(学生讨论、回答)(情绪:活泼地,速度:稍快)

②看大歌谱,聆听第二遍录音。

师:同学们的感受能力非常好。现在我们听第二遍,看看大家有没有听出什么新的发现?找一找有没有咱们以前没见过的标记。(学生举手回答)

听完第二遍后,

师:大家都找得非常仔细,那么为什么这个作曲家要把这两个标记写上去呢?它们到底会让歌曲发生什么变化?大家请听教师作一个示范!

师:就是有了它们两个特别的朋友,歌曲马上变得活泼、幽默、风趣。现在让我来介绍一下他们的名字。(下滑音,波音)

师:它们名字分别叫下滑音和波音,都是用来修饰它所在的音符,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唱这句。(师引导学生一同唱有下滑音和波音的这个乐句,这样的演唱能更好的表现出花喜鹊和小乌鸦的形象。)

③听教师范唱一遍,把教师换气的地方用笔标上换气记号。

2、教师教唱

①教师分句教唱。

②学生练唱歌曲。(师生接龙唱、生生接龙唱)

③师生再次演唱,学生唱好下滑音和波音,把歌曲的情绪表现出来。

三、创造表现:

师:这首歌曲里面两个主人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性格,现在我们分男女同学进行比赛,“花喜鹊”由女同学演唱,“小乌鸦”则由男同学演唱。

比赛完之后,教师点评。并让学生找出歌词中最能表现花喜鹊和小乌鸦性格的句子。

四、完美结课

刚开始故事再续

师:但是突然一阵闪电从天边划下,狂风开始向这边袭来。如果你是那位农民伯伯的话,当初能接纳小乌鸦的意见,那么现在的麦田会怎样呢?(同学们各抒己见)

师:那么通过这首歌曲,你们得出了怎样的道理呢?

师:其实在很多农村里,乌鸦被叫做“不详之鸟”,因为人们都觉得他满身乌黑,而且嘴大且直,所以人们都讨厌他,相比之下人们比较喜爱喜鹊。喜鹊被人们称为报喜鸟。但是他们的性格就和他们的样子一样吗?并不是的,乌鸦从来都是坚持实事求是、仗义执言、一是一、二是二,勇于报忧,相反喜鹊却是自以为是,满嘴谎言。那么你们喜欢谁呢?能用一句话总结出这寓言故事的道理吗?(做人要踏踏实实,而不应该华而不实。)

师:同学们都非常聪明,都通过自己的想法把这个道理总结出来了,让我们带上感情再唱一遍歌曲。

教学反思:

从这节课教学中可以看得出现在的学生虽然年纪小,可思维敏捷,有独到的见解,无论讲任何内容都要事先多方位备课,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他们善于动脑思考,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只知道听讲的“满足一族”了。过去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而现在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讲、老师听、老师学生互相问答的“双边活动”了。所以老师必须要有更充分的准备,才不至于被学生问“倒”。

小学音乐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冬雪给大地带来严寒,雪景给我们带来银白世界的欢乐。这一自然现象给音乐文化提供资源。虽然祖国各地很多地方未能观其美景,但我们可以从歌曲、乐曲、京剧的音乐声中去寻找体验、去获得乐趣。

2.初步学习模进方法创作旋律。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唱《堆雪人》;听《乘雪橇》。

第二课时: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听《踏雪寻梅》、《打虎上山》。

一、表演《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1.解题导入:“雪花”、“梦”有关系吗?

这里的“梦”由谁在做?是小朋友?还是小动物?做什么“梦”?这就是本歌要告诉你的内容。

2.聆听范唱。

听完范唱,对歌名能理解了吗?

雪花-梦-小动物-春风-梦醒。

3.再听一遍范唱,在“告诉小××”的间奏处,请大家轻轻随音乐拍手(XX)。

4.解决两处难点:

“#2”的音高要近“3”,这样“#2”就能唱准。

注意弱起的节奏,用划拍法唱准。

5.自学歌曲的曲调。

6.歌曲表演时,注意两个乐段的对比,第一乐段注重叙述性,平稳而口语化,尤其是四个“告诉”,要体现对小动物的保护的环保意识。

第二乐段是全曲的高潮,注重抒情性,表现对小动物的亲切和热情。

7.讨论:

设问:

(1)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知识?

(生物科普知识——冬眠)

(2)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

(知识的拓宽与延伸)

8.带着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意识,有感情地唱好本歌。

9.小结:冬雪带给我们的益处——生态平衡。

二、聆听《踏雪寻梅》

1.这是我国近现代作曲家黄自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首歌曲。简介黄自的生平。

2.欣赏《踏雪寻梅》。

边听边看书上的歌词,如能将歌谱也同时展示,效果会更好。

3.讨论歌曲表现的内容。(歌曲抒发了主人翁在冬天,踏雪寻梅、勤奋读书、追求好时光的心情。)

4.再次聆听。鼓励学生看着歌谱,轻轻哼唱。

5.小结:这是20世纪30年代以描绘雪景为题材的歌曲。

三、聆听《打虎上山》

1.初听《打虎上山》。

介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剧情中的《打虎上山》唱段的背景。

2.聆听引子音乐,体验“莽莽林海、广阔雪原”的壮丽景色。

3.复听全唱段。学习杨子荣的英雄气概。

4.小结:这是京剧描绘的雪景及英雄穿林海跨雪原深入匪巢消灭匪徒的豪情壮志。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后记: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熟练地用欢快的情绪,轻松地演唱《请你唱个歌吧》这首歌曲,对3/4拍的节奏把握较准确。对歌曲的内容及音准的把握都很好,达到了课前的教学要求。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孩子对顿音记号的作用及唱法还把握不够好,在今后的'学习中,还需继续巩固。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学唱《春晓》

二、教材分析:《春晓》是根据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歌《春晓》创作的一首优美、深情的歌曲。歌词描绘了春天雨后清晨鸟语花飞的动人情景,表达了诗人赏春、惜春的复杂心情。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歌曲内容比较熟悉,引导孩子们用巧妙的声音编织春天早晨的诗意情景。

四、教学目标:

1、能利用古诗意境来学唱《春晓》这首歌曲,并声情并茂的演唱全曲

2、通过我的创造,能增强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造力,让他们深刻的了解大自然的春天,并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3、由采集与分享,能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春天,在音乐中感受春天

五、教学重点:

1、感受歌曲的意境,正确地演唱歌曲

2、通过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六、教学难点:用声音来再现春天的美景

七、教学准备:钢琴、cd、节奏卡片(卡片上画出相应的动物)、各种能表现春天的材料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从而产生学习民歌的兴趣和继续了解的愿望。

2、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欣赏音乐,由此初步探索中国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同时在感受和体会歌曲情感的基础上尝试创作,体会创作带来的喜悦。

3、感受和发现江苏民歌的特点并尝试用柔美的音色、悠长的气息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二、教学策略:

1、通过闻“花”、看“花”、听“花”、唱“花”、表演“花”循序渐进地了解茉莉花、感受茉莉花、表现茉莉花,由此培养了学生细致的洞察力与大胆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2、通过旋律线入手学习歌曲,在学生树立音高概念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感受与发现江苏民歌的风格。

3、通过比较东北民歌《茉莉花》与江苏民歌《茉莉花》,感受与发现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

4、在听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激发其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向往。

三、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与发现江苏民歌的风格,激发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向往。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边观赏江苏风情(多媒体)边欣赏《茉莉花》旋律,谈感受。师:请描绘出画面中的景象。与我们这里有何不同?(这就是江苏的风光:小桥、流水、人家)

2、继续欣赏《茉莉花》,介绍茉莉花,出示茉莉花的图片。 ★师:这首乐曲是江苏民歌名叫《茉莉花》,你见过茉莉花吗?有什么特点?

★★师介绍:茉莉花原产于印尼等国,在宋朝时期传入我国。它洁白无瑕,美丽动人。老师把它的香气带来了,同学们闭着眼睛闻一闻感觉怎样?茉莉花香气芬芳,经常用来熏茶。

(二)新授:

1、师边舞蹈边范唱:想听老师用当地方言唱一唱吗?这首歌曲说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2、学用方言来读歌词。

3、学唱歌曲旋律:

(1)边划旋律线边哼lu。★要求:看到小园点唱lu,气息要连贯。★★观察旋律特点:象小桥流水般委婉。

(2)唱词:

★老师演唱加花与不加花的旋律,比较差别。(加了花会更优美)

★ ★发现江苏民歌的特点:一字多音显得曲调优美秀丽婉转。

★ ★★用柔美的音色、流畅的气息有感情地演唱。

(3)试跟老师做着动作来唱。

(4)分小组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演绎歌曲,交流和评价。

(三)、拓展:

1、导入:

你们知道吗?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起源于明朝的江苏扬州,原来歌名叫《鲜花调》,后来经人们的传唱,各地都有了《茉莉花》。

2、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要求边听边手划旋律线。

★这首《茉莉花》与我们唱的感觉一样吗?

★ ★找出特点:旋律起伏大,高亢明亮。(原因:那里山较多,人们的性格很率直)

3、了解世界眼中的《茉莉花》。

(1)《茉莉花》在我国各地都有自己具有地方特色的版本,正因为这样,《茉莉花》代表了我国的民族文化。在雅典奥运会的闭幕式上,它的旋律响彻了整个世界,打开了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大门。(出示图片)

(2)欣赏宋祖英在悉尼的演唱。

★《茉莉花》让国际友人真正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音乐的美,歌唱家宋祖英美妙的歌声象茉莉花的花香一样芬芳迷人,让我们来欣赏这位第一个在悉尼开演唱会的歌唱家的演唱。 ★★谈谈你现在的感想。

(四)师小结:

老师愿茉莉花的清香永远留在每个同学的心里,让我们在茉莉花动听的旋律中结束这节课。

(五)在音乐声中,学生走出课室。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用自然、真挚的歌声演唱歌曲《留给我》。

2、 通过演唱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3、 让学生认识到热爱地球、热爱大自然对于我没人类的重要,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学生对社会、对人类、对地球的责任。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音乐。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老师面带微笑,站在学生中间。)

师: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音乐乐园

二、教具激趣,解决难点。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播放课件,出示歌曲中的难点节奏,让学生通大屏幕能清楚直接地看到问题,并一起开动脑筋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或打击乐器来解决问题。)

X X X X X X X | X·X X -|

师:谁来读读,拍拍,或用你身边的乐器敲击出节奏?

生1:(很自信的)有节奏地读。(其中符点处节奏不准确)

师:(给予肯定)你真勇敢,第一个挑战难点。(指出符点处的错误继续提问)谁来帮帮他?

生2:有节奏地读。

师:(肯定的)你太棒了,读得完全正确。

(然后男生读、女生读、分小组读等等)

师:同学们齐读节奏。

(反复读,熟悉难点节奏)

师:谁能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这段节奏?

生2:有节奏地拍手。(生齐拍)

生3:有节奏地跺脚。(生齐跺)

生4:有节奏地用响板敲击。(生用双响筒、串铃、三角铁、碰钟等乐器敲击和齐奏。)

三、审美体验,表现音乐。

师:刚才大家表现得太棒了,所以老师想送给大家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名字叫《留给我》,同学们边听歌曲边看大屏幕上的歌词,听听这首歌曲唱了些什么?(播放歌曲《留给我》的录音范唱)

生1:歌曲告诉我们应该注意不要主空气污染,这样我们可以看见很多的蓝天,主树木更好地生长。

生2:歌中唱了留下小河,很多的小河就可以汇成大海,留下大海给沙漠。

生3:老师,我知道了,这首歌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

师:(这是孩子们结合生活实际,发自内心地表述)同学们说得真好!歌曲中唱到“留下太阳、留下森林、留下小河、留下草原”,你觉得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口气来演唱,是命令还是祈求?为什么?

生:应该用祈求的口气演唱。因为环境保护迫在眉睫,我们应该马上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师:(培养美读,感受歌曲情绪)请同学们带着你真实的感受,把歌词当作一首诗,伴着歌曲伴奏来读一读。

生:按要求自由读歌词。

生:几名学生读歌词。

生:然后齐读。

师:(肯定的)同学们读得真好,把自己真实的感情完全投入到歌曲里了。再次欣赏歌曲,听完后说说歌曲情绪是怎样的?(播放歌曲范唱)

生:优美、抒情。

师:你喜欢歌曲的哪一句?老师弹琴,你能加上歌词唱一唱吗?

生1:(很自信的)我来唱唱“留下太阳……给沙漠给沙漠”。

师:请你带领大家一起唱。

生:齐唱本乐句。(熟悉乐句旋律)

生2:(特别自信的)老师我喜欢“留下星星……留下绿草”这句,我来唱唱。

师:唱得真棒,请我带领大家一起唱。

生:齐唱。(熟悉乐句旋律)

师:再次听歌曲,你能在歌曲中找到和大屏幕上的节奏相同的乐句吗?(找歌曲中的难点乐句)(播放歌曲《留给我》范唱)

生:“留下小鸟,留下鲜花”这句节奏与屏幕上的节奏相同。

师:老师弹琴谁能唱唱?

生:试唱难点乐句。

师:指导。

生:先读节奏,再按节奏读歌词,最后弹琴加歌词。(由易到难,一步一步增加难度,解决难点乐句)

师:同学们真棒,歌曲的最难点已经解决啦!下面大家跟着音乐一起唱唱。(播放歌曲范唱)

生:齐唱歌曲。

师:同学们真棒,带着最真实的感受跟伴奏演唱歌曲。(播放歌曲《留给我》伴奏)

四、合作探讨 实现创新 。

师:《留给我》这首歌中运用了两种演唱形式,领唱和齐唱。你能听出哪部分是领唱,哪部分是齐唱吗?

生:“留下太阳吧……给沙漠给沙漠”是领唱,“留下绿洲……留给我和妈妈”是齐唱。

师:再听歌曲,判断他回答得是否正确?(播放歌曲范唱)

生:(肯定解答)回答正确。

师:小组合作讨论、创编,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现歌曲,然后随着音乐即兴演奏、表演。

(小组讨论并展示)

生1组:一个领唱,四人齐唱,三人伴奏。

生2组:两人齐唱,四人伴舞,二人伴奏。

师:(肯定的)同学们表演的真棒,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而且能把最真实的感受融入到歌曲里。全体同学一起表演,谁来领唱?

生:(大声自信的)我来领唱。其他同学表演伴奏。

(播放伴奏,师生共同演唱)

师: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吗?

生1: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生2:我要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时时宣传环保,处处宣传环保。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希望大家能赶快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使我们的家园变得越来越美丽。

生:伴着歌曲《留给我》优美的旋律走出教室。

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内容:

1﹑唱:《树叶儿飘飘》

2﹑动:露一手“绘画创作”

教学目标:

1﹑优美地演唱《树叶儿飘飘》,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创设画面,尝试创作的乐趣,培养创新能力。

3﹑初步掌握全音符的时值。

教学重点:

1﹑优美地唱歌。

2﹑掌握全音符。

教学难点:

1﹑歌曲的难点是切分音。

2﹑根据想象创设画面。

教学用具:

钢琴,音响资料,录音机,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小树叶》,学生进入音乐教室,并哼唱歌曲。

2﹑提问:你们还记得这首歌吗?学生回答。

3﹑师:是呀,这是我们在一年级学的《小树叶》,秋天到了,树叶就会离开大树妈妈,飘落下来,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首关于秋天树叶飘落的新歌《树叶儿飘飘》。

(二)新歌教学

1﹑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内容

2﹑解决节奏难点:切分音

3﹑听唱法学唱歌词

4﹑指导学生唱出节奏的韵律

5﹑仔细聆听范唱

6﹑优美地演唱这首歌

7﹑认一认:全音符

8﹑请学生戴上头饰,分角色配乐朗诵

9﹑请学生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

(三)露一手

1﹑提供素材,引发学生创造思维

2﹑在《树叶儿飘飘》的音乐声中,学生以"美丽的秋天"为题,开始创作想象画

3﹑交流观赏作品

4﹑请学生利用双休日收集树叶,制作书签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篇七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眼中充满好奇心理,他们往往喜欢好动的、直观的、图象与声音结合的音乐教学内容,并通过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来萌发激情和创编欲望,来验证自己的情感表达,而教师正是为他们提供这个平台的最佳伙伴。

作品的风格:

《龙咚锵》具有典型的民俗风情,四二拍,五宫调式,情绪欢快活泼,是由起、承、转、合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前两乐句歌声与锣鼓声交替,转句开始将锣鼓的节奏与歌唱的音调结合在一起,强调了热烈的气氛,抒发了小朋友敲锣打鼓庆新年的欢乐心情。

特色的乐思:

歌曲主要运用了节奏重复,旋律级进、重复,将锣鼓的节奏和歌词的音调结合一起,表现了人们过新年时敲锣打鼓的热闹气氛,抒发了小朋友庆新年的欢乐心情。

教学的价值:

通过听学、说、唱、演四个教学环节,将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有机结合,多种趣味教学方法的交错运用,使学生能大胆自信地参与活动和表演,通过师生间平等互动的交流,音乐问题生活化,音乐课堂生活化。

相关的背景:

《龙咚锵》是一首运用汉族民间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教学核心策略设计:

课时课题:明线:《龙咚锵》

暗线:感受汉族民间儿童歌曲风格

课标落实点:掌握休止符的演唱。

基本概念:【音符休止符】用以记录不同长短音的进行的符号叫做音符。用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间断的符号叫做休止符。音值的基本相互关系:每个较大的音值和它最近的较小的音值的比例是2与1之比。例如:全音符等于两个二分音符;全休止符等于两个二分休止符等。【休止符的写法】在记谱法中,音符与休止符在五线谱上所处的位置有着密切联系。正确的记谱,其目的是为了能简单明了、科学合理、准确地反映音乐思想。休止符在单符干记谱中,永远记在第三线上,或靠近第三线的地方。二分休止符写在第三线的上面,全休止符写在第四线的下面。在双符干记谱中,各声部共同休止时,休止符的记法与单符干记谱相同。个别声部休止时,休止符写在五线谱的边缘,或五线谱之外。这时全休止符和二分休止符要使用加线。全休止符写在加线的下面,二分休止符写在加线的上面。衔接教材:休止符出现在多册歌曲中。

整合资源:汉族锣鼓和汉族秧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节奏X.XXX|X0|并能简单表现歌曲;认识民族乐器锣、鼓、镲并能分辨其音色了解其演奏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各种活动感受过新年热闹的音乐情景,表现过年的愉快心情。

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唱歌为主的综合艺术课

学具:小堂鼓、小镲、小锣、筷子、红绸师生参与活动设计:

活动一:认识锣、鼓、镲熟悉歌曲中重点节奏1.小堂鼓节奏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好伙伴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瞧!(出示小堂鼓)生:它的名字叫做“小堂鼓”。

师:请你用嘴巴模仿小堂鼓的声音。

生:咚〃咚咚咚|咚0‖

师:(敲击小堂鼓)我们一起找一找现在我们周围的什么声音和小鼓的声音很相似?

生:用准备的筷子敲击课桌来模仿小堂鼓的声音。

a.(师说)敲起|小鼓|(师生敲)咚〃咚咚咚|咚0‖b.感受音的强弱

来〃了一群|小鼓队0|咚〃咚咚咚|咚0‖小鼓队它|走近了0|咚〃咚咚咚|咚0‖

小鼓队它|走远了0|咚〃咚咚咚|咚0‖小鼓队它|不见了0|咚〃咚咚咚|咚0‖(引导学生敲出不同的音量,感受音的强弱)

2.小镲、小锣节奏

师:(出示小镲、小锣)小鼓还有两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那咱们现在就去认识认识它们吧。

生:敲击小镲、小锣,说出它们的名字,并模仿出它们的声音——“锵”。

3.小堂鼓、小镲、小锣节奏

a.师:小堂鼓、小镲和小锣想一起跟大家问个好,小朋友们可要听好啊!

龙〃咚龙咚|锵0‖(两位同学来和老师配合)

b.师:我们也一起来模仿一下它们的声音。(出示课件节奏图片)敲起|锣鼓镲|龙〃咚龙咚|锵0‖

4.歌曲最后一句节奏a.师:(出示课件节奏图片)

a.龙。咚龙咚|锵0龙咚|锵0锵0|锵0‖大家还能读出它们吗?师领生读几遍。

b.师:用手势分别表示锣和鼓生:随手势读出声音。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乐器的同时通过看、说、敲及看手势模仿声音的方式熟悉歌曲中的重点节奏。】

活动二:呼吸训练

1.师:我们敲锣打鼓像是要过新年了,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做好多好吃的。(出示课件,课件内容为饺子、汤圆、美食的图片。)师:还冒着热气呢,闻一闻,香不香?

2.生:跟着老师的手势来做闻的动作,进行呼吸练习。

a.慢吸慢呼

b.快吸慢呼

【设计意图:将枯燥的呼吸训练巧妙、自然地融入到“闻”香味的过程中,既有情趣,又为演唱歌曲做好了准备】

活动三:发声练习

1.师:这节课又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大家高兴吗?生:高兴

2.师:高兴时你会怎么笑?让我们哈哈大笑吧,

3.(学生作大笑)跟着老师的手势来,哈、哈、哈……”。

4.以“哈”的声音引导学生做发声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大笑,自然引出发声练习,让发声练习轻松进行】

活动四:歌曲学习

1.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师:(播放录音范唱)说一说音乐的情绪是欢快热烈的还是慢速优美的?

生:纷纷举手回答聆听感受结果。

2.复听音乐按乐句分不同方向拍手。

师:刚才这段音乐是欢快、热烈、高兴的,我们有一种表达高兴心情的方式那就是拍手,不知道你们能不能随着音乐拍手呢?能不能随着音乐变换方向拍手呢?咱们一起来试试一个方向拍八下,数一数每段你换了几次方向?(再次播放录音范唱)

生:同老师一起跟音乐拍手,数出每段换了几次方向。

3.听音乐在每乐句的最后一拍拍手,

师:对了变换了四次方向,老师要告诉你的是一个方向就是一个乐句,咱们刚才的音乐一共有四个乐句,咱们再来和音乐一起拍拍手,这次的要求有变化,你只要在每句的最后一拍拍出声来就可以,看看谁做的最好。

生:同老师一起跟音乐拍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整体感知歌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节拍感,建立学生的乐句感和对四分休止的感受。】

5.教读歌词。

6.分角色演唱。

师:“过新年呀”,生:“龙咚龙咚锵”。师:“多快乐呀”,生:“龙咚龙咚锵”。

师:“龙咚龙咚锵!龙咚龙咚锵!龙咚龙咚锵龙咚锵锵锵!”演唱几次后师生交换角色。

【设计意图:学生与老师进行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动五:创编表演

请学生选择道具:红绸、锣、鼓、镲等结合自己的见闻,用汉族锣鼓和汉族秧歌的形式创编音乐剧“过新年”。

【设计意图:提供一个舞台,使学生参与表演再创作,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创造能力和交往能力。】

评价、激励、自评、互评相结合,评出最佳小演员。

【设计意图:使用激励式评价,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活动六:结束新课

师:新年的爆竹声马上就要响起了,让我们一起期待新年的到来吧。(出示课件,内容为一个摇摆的钟)

师生:共同数倒计时,“十、九、八、七。二、一”(课件中爆竹声响起)

师生:高呼:“喔~,过新年了。”

师:“孩子们,让我们敲着锣、打起鼓,扭起秧歌快乐的唱起来,跳起来吧。”

生:边扭秧歌、敲锣打鼓,边唱《龙咚锵》结束新课。

【设计意图:综合所有的活动,让学生载歌载舞,再次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在最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新课】目标达成检测设计:要素感知:乐句、休止符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欣赏积累:汉族锣鼓和汉族秧歌学习品质;主动参与学习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清新、欢快的情绪,体会校园歌曲自然朴实的风格。

2、通过聆听、模唱等环节的学习,能够清晰、准确的演唱歌曲、表现歌曲。

3、感受不同演唱风格对同一首歌曲的演绎,尝试创编不同的歌曲表现形式,体验创造的乐趣。

教材分析:

《清晨》是一首旋律明快流畅的校园歌曲,三段体结构,表现了人们在阳光明媚的早晨锻炼身体的快乐情景。两个基本乐段的旋律都是在重复的基础上稍作变化,只是在尾音上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会给学生音准把握上带来一些困难。三个乐段的情绪有对比变化,第一乐段欢快活泼,第二乐段优美舒展,描绘美丽的景色,第三乐段重复第一乐段的旋律,歌曲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教学重点:感受和表现歌曲的美。

教学难点:两个乐段之间的对比衔接,容易造成音准和情绪把握不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对话激趣

师:同学们,你今天早晨几点起床?早晨起床后你都做什么?(问题贴近生活经验,学生自由回答)你知道老师早晨干什么了吗?请仔细听。(问题引起好奇,聆听教师范唱)

二、新课教学

1、初步感受。聆听歌曲范唱,了解歌曲内容,体会歌曲情绪,整体感受歌曲。

2、复听歌曲。设问:歌曲可以分成几部分?引导学生体会乐段之间旋律、情绪的对比,为表现歌曲做准备。

3、听辨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轻松区别乐句之间的变化,模唱旋律,突破难点。

4、演唱歌曲。根据学情及时指导。

5、聆听另一种风格的演唱,体会不同风格对歌曲的个性表现,为创编活动做铺垫。

6、多媒体课件展示无伴奏合唱音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歌曲更丰富地表现,激发学生的创编热情,学生对歌曲进行演绎。

三、评价激励

通过自评、互评等形式回顾本课。

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 篇九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音乐的简述,使学生了解旋律,节奏和速度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学习音乐的意义,建立正确的音乐观念和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

学习休止符在歌曲中的作用。

三、教学与讲授过程:

1、组织教学——安定课堂,了解出席人数和音乐课本准备情况等。

2、引入新课——简单总结归纳音乐课学习的目的,内容的方法,阐明本课需要进一步学习音乐课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3、讲授新课——利用课本和钢琴结合进入新课。

四、教学内容

1、总结归纳上节课的内容,提问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2、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讲解。

3、全班站立起来,练声。

4、导入新课

(1) 教师用钢琴弹奏歌曲,全班同学静听。

(2) 全班同学跟老师学唱歌曲。

(3) 学会歌曲后,分组比赛,看那组唱得最好。

(4) 全班同学跟老师学唱歌词。

(5) 学会歌词后,分组比赛,看那组唱得最好,对唱得好的那组进行表扬,对唱得差的那组进行教导。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篇十

【教学设计】

在《动物说话》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聆听描写动物的音乐、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叫声,演唱描写动物的歌曲、将自己喜爱的动物编入歌曲演唱,让学生充分认识动物、感受音乐中的动物,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教学中与自然科学常识整合,注重培养学生听辨能力和观察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聆听和学唱歌曲《动物说话》,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

2、通过聆听描写动物的音乐,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叫声,为学生积累了大量描写动物的音乐素材,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培养学生的创编歌词和节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律动。播放轻松、幽默的器乐曲《三只小猪》,教师和学生自由地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呢?用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问好吧!

师:“汪汪汪,朋友们好!”

学生们也用他们喜爱的小动物的叫声与我问好,

生:“喵喵喵,老师好!”

“叽叽叽,老师好!”……

二、感受导入新课。

聆听模仿。第一次播放歌曲《动物说话》

师:森林里的动物可多了。听!这是谁来了?让我们用动作和声音模仿、表现这些小动物。

聆听歌曲一遍。教师在黑板上贴上小朋友说到的动物图片:小鸡、小鸭、青蛙。

师:日常生活中你还喜爱哪些小动物,会模仿它的叫声或动作吗?

教师把学生说到的动物用简笔画画在黑板上

游戏猜一猜。请学生模仿动物动作和声音,其他同学猜一猜动物名称。

三、学唱歌曲。

师专门出示小鸡的图片。生模仿小鸡的动作和叫声。

板书:小鸡说话唧唧唧。(为学唱和创编歌曲作铺垫)

再次完整聆听歌曲。请学生感受歌曲的速度、力度,节奏特点和演唱情绪。

第三次听歌曲演唱,要求学生在没有唱词的地方做喜欢的动作。(学生们不由自主地活跃起来,有的晃头,有的拍腿,有的跺脚,有的学小兔跳,有的学小狗叫……)

1=D 2/4

6 3 3 2│3 5 3 │(5656 3 3 │1212 3)│

6 2 2 1 │2 3 2 │(3535 2 │6161 2)│

学唱第一段歌词。

随歌曲伴奏反复唱第一段,并在间奏处学生自由加上自编动作。(正确的演唱为创编歌曲作铺垫)

四、创编歌词。

师: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也想加入我们的演唱了,请同学们想一想该怎样演唱呢?(歌曲中小鸭、小青蛙、小鸟也可作创编对象)

(有的学生说我想请小青蛙来演唱,有的说我想请小羊唱歌,还有的说我想请小猫来演唱……)

1=D 2/4

6 3 3 2 │3 5 3 │(5656 3 3 │1212 3) │

青蛙唱歌呱呱呱

小羊唱歌咩咩咩,

小猫唱歌喵喵喵,

合作学习。学生自由分小组,改编和创编歌词,结合律动进行表演。

(其中部分学生为新加入的小动物编歌,另一部分同学为歌曲编动作。)

教师和学生讨论:如何把小鸭妈妈也请到我们的歌曲中演唱?讨论中得出:

1=D 2/4

6 3 3 2 │3 5 3 │(5656 3 3 │1212 3) │

老鸭说话嘎嘎嘎

模仿区别小鸭、老鸭的叫声。

朗读歌谣,注意强弱。朗读时,用木鱼敲出强弱。

表演展示。

师:欢迎大家来到“快乐大比拼”!把今天学唱的歌曲、编唱的歌曲表演个大家听。

(学生们尽情表现自我、展示自我,遨游在音乐王国。)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篇十一

教学过程:

一、教学组织

二、趣味律动

1、猜谜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要请小朋友来猜个谜语:“三人同日见,百花齐争艳——打一字”(春),春天来了,小草悄悄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到处都是,小朋友,你们看到了哪些变化呀?(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的方式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观察地真仔细,从这么多地方都看到春天到了我们的身边,春天终于到了我们的身边,我们脱去了厚重的棉衣,让我们在明媚的阳光下活动活动,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

2、律动《春天来了》(教师带学生跟音乐作律动)

【设计意图】:旨在激发学生兴趣,由此产生学习欲望。

三、欣赏《杜鹃圆舞曲》

师:小朋友都知道春天是个非常美丽的季节,你们听,连**鹃也跳起了舞来庆祝春天了,**鹃还想请大家听听它跳的舞曲是几拍子的呢!请你根据舞曲的情绪,让我们来分一分它有几部分?

(一)初听全曲

1、生交流讨论:师生共同得出结论:乐曲是三拍子的,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2、师总结:对!根据乐曲不同的情绪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三个部分,下面让我们分段来欣赏。

(二)分段欣赏乐曲

1、听赏第一部分并提问:这段乐曲的情绪怎样?请你们随着音乐用相应的表情和动作来感受这一部分的情绪。

2、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第一部分的情绪是活泼欢快的。

3、听赏第二部分并提问:情绪有什么变化?请你随着音乐用相应的动作来表现这一部分的情绪。

4、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第二部分情绪是优美抒情的。

5、听赏第三部分并提问:第三部分和哪一部分相似?情绪怎样?请用动作来表现。

6、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相似,它的情绪也是活泼欢快的'。

(三)复听乐曲

自己找好伙伴,一同随着音乐不同的情绪用相应的动作来完整表现乐曲。

【设计意图】:通过完整听、分段听来欣赏《杜鹃圆舞曲》,引导学生听辨出乐曲各部分不同的音乐情绪,让学生在听赏中自己得出结论,教师起到启发、引导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四、学唱歌曲《请你唱个歌吧》

师:春天到来了,杜鹃不光高兴地跳起了舞,它还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呢!你们听!杜鹃唱的歌好听吗?

1、播放歌曲范唱。

2、用听唱法教学,学生自己找出教唱的难点。

a、随琴声轻声唱词

b、随琴声复唱歌词

要求:(1)找出歌曲中不认识的音乐记号

(2)找出歌曲中难唱或唱不准的旋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找出歌曲中不懂的地方,让他们善于勇敢地提出问题,以便更深刻地掌握知识点。

3、解决难点:

(1)学生找出不认识的音乐记号:顿音记号“▼”作用:唱得轻快而富有弹性

解决方法:

①学生提出的音乐记号如果其他同学认识,就由会的同学说出此音乐记号的名称和作用并鼓励其利用歌中旋律演示其唱法。

②学生提出的音乐记号,如果大家都不认识,就老师说出其名称和作用,并演示其唱法。

(2)学生找出难唱或唱不准的旋律

①学生提出难唱和唱不准的旋律,老师先鼓励会唱、唱得准的同学示范演唱,然后集体训练演唱。

②学生没提出来,但唱不准的旋律,老师要进行范唱、教唱。

4、音乐表现:

学生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歌表演、绘画、打击乐伴奏、歌唱等形式)

练习形式:a、小组讨论用哪种形式来表现歌曲。

b、各小组展开活动,合作表现歌曲。(教师到各组指导、帮助、鼓励)

c、各小组表演,展示成果。(教师鼓励、肯定)

【设计意图】:歌曲的学唱及表现,都把学生放在了第一位,成为学习的主角。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探究,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以此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课堂小结

播放《杜鹃圆舞曲》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做着动作离开教室。

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设计 篇十二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作品欣赏、演唱、配乐诗朗诵,体现文化艺术多元化的特点,让学生通过体验感受沉浸于浓郁的诗情画意中。

(二)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三)认识还原记号;学习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用轻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难点:

掌握三拍子歌曲的韵律感。

教学具

钢琴、录音机、磁带等

预习要求

看《把心儿种在春天里》的歌词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校园的早晨》

1、学生听教师演唱歌曲一遍。

2、学生跟随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在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反复播放《春之歌》A段旋律

(二)导入教学

比一比,赛一赛:

1、 说出带有“春”的成语。

引导:同学们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

师:提到春天,人们总喜欢用温暖、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等词语,写它带给人的美好。

2、说出古诗词中关于“春”的诗句。

3、 配乐诗朗诵《推开春的大门 》

听到鸟叫了

在城效,有几只报春鸟

它们不敢进城

只在效外欢呼和跳跃

它们朴素得像乡下的农民

让我萌发一种亲近

它们是我的朋友啊

又仿佛是我巧遇的亲人

它们在寻找不知名的虫子

向同伴发出亲和的声音

在效外,我爱上了鸟的声音

在鸟的争鸣中

我推开了春的大门 (音乐《春之歌》A段旋律)

(三)欣赏门德尔松的《春之歌》

1、跟琴轻唱A段主旋律。

认识还原记号:表示将已升高或降低的音恢复到原音高。

2、初听乐曲

问:A、在听到主题旋律的时候作出表示

B、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3、、再次欣赏。

要求学生用色彩表示听不同段落时的感受,并说明理由。

4、揭题、简单介绍乐曲创作背景及作者。

(四)学习歌曲《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1、让学生描述自己所做过的美好的梦,谈谈自己的理想。

2、听教师范唱歌曲。

3、学生用LU跟琴哼唱旋律。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歌词,感受歌词抒发的情感。

5、再次听录音范唱。

注意第一乐段各乐句的相似之处的区别,并唱一唱。

6、跟琴学唱第一段歌词。

7、自学第二段歌词。

8、学习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9、完整演唱歌曲,边唱边划拍。

(五)表现歌曲

1、讨论用什么样的力度来表现两个乐段不同的`情绪。

2、采用多种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比如:领唱,合唱;轮唱;接口唱等

3、在歌曲后半部分用拍手为歌曲伴奏。节奏型“0 XX X”

可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一组伴奏。

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设计 篇十三

教学内容:

1、听:手风琴独奏《马刀舞》。

2、唱:《跳到我这里来》。

3、动:跳到我这里来。

4、认:2、4、6。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手风琴独奏《马刀舞》,感受热烈、奔放的情绪;同时能用图形和颜色区分乐曲三个部分的相同和不同。

2、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正确地演唱歌曲《跳到我这里来》,并能积极投入到歌词的创编活动中去。

3、通过集体舞的表演,训练学生的协调性,增强相互合作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马刀舞》、《跳到我这里来》均是国外的优秀音乐作品,前者曲风热烈奔放,后者情绪欢快跳跃,两者都具有鲜明的舞曲风格。因此,本节课力图以“动”贯穿始终,以此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并体验音乐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

这是一节集听、唱、动、创于一体的综合课,学生通过声音、动作、绘画等方式参与表演、创造‘将自己在音乐中所获得的审美体验充分表达出来。同时,通过这样的综合表演,大大激发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精神,起到陶冶情操、升华情感的教育作用。

教学重点:

在欣赏过程中,能够区分乐曲三个部分的相同与不同,并将自己对三个部分的感受通过综合性的音乐表演以及绘画的方式展现出来。

教学难点:

1、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歌词的创编,投入到集体舞活动中去。

2、能正确演唱XXXXXX节奏型乐句。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水彩笔、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在二胡曲《赛马》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师: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一个场面?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这首乐曲名叫《赛马》,是中国的一首二胡名曲,它表现了居住在大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正在开展一场跑马比赛的热闹场面。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活动,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欣赏手风琴独奏《马刀舞》

师:其实,表现这种群马奔腾场面的音乐还有很多,我们接下来将欣赏一首外国的《马刀舞》也是其中之一。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两首乐曲有没有相同的地方(播放《马刀舞》)。

(学生听后说说各自的感受。)

(如:乐曲的前后有相同的地方,中间的音乐不同)

师:这首《马刀舞》是由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于1942年创作的芭蕾舞剧音乐的一段,是一首战斗性舞曲。它表现了居住在外高加索山上的库尔特族人民骑着骏马、英勇出征的情景。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苏联的小舞蹈家给咱们表演,(出示图片),可遇到了点困难想请同学们帮忙。当你听到了适合男生或女生舞蹈的音乐时,就贴上代表男生或女生的图片。

(播放乐曲第二遍,同时请学生听到合适的音乐后,把相应的图片 贴在黑板上。)

请学生解释这样贴的理由。

(如:前后两部分的情绪欢快热烈,比较适合男孩子表演;而中间的部分旋律舒展,声音比较轻柔,适合女生表演。)

师:想不想和小舞蹈家们一起表演呀?

启发学生用律动的方式随音乐表演,体会乐曲的变化。

(如:第一段男生模仿骑马的动作;第二段女生随三拍子韵律,身体自然摇摆;第三段可以男女生共同模仿骑马、扬鞭、举刀等动作,将表演推向高潮。)

师:这首《刀马舞》原来为管弦乐曲,后多次被改编成多种器乐独奏曲,除了我们欣赏的手风琴独奏外,还有钢琴独奏、木琴独奏、小提琴独奏等。下面,老师就用钢琴为大家演奏,请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拿出水彩笔将自己对乐曲的感受画下来。乐曲中相同的部分用相同的颜色和图形表示,不同的部分要用不同的颜色和图形来区别开来。(可以用颜色的深浅、线条的粗细来表现)

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

(设计意图: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通过动口、动手、动脑、舞蹈的方式,感受乐曲热烈、奔放的情绪,体验乐曲的变化。使学生在掌握音乐技能的同时,又获得了愉悦的享受。)

三、集体舞表演。

师:刚才同学们跳的那么开心,老师也想跳一曲了。

1、放音乐(两遍),第一遍单人舞,第二遍双人舞。

老师范跳《跳到我这里来》。

2、老师组织学生共同学习集体舞动作。

①集体动作(单人)

左脚向侧踏一步,右脚跟,同时拍手;右脚向侧踏一步,左脚跟,同时拍手;反复循环。

②双人动作:

动作一:两人钩左臂,右手叉腰,做跑跳步旋转。

动作二:两人左手相牵举过头顶,右手叉腰,做跑跳步旋转。

动作三:两人双手相牵,做跑跳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前后同学自由练习)

③播放音乐,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进行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集体舞的表演,让学生熟悉歌曲《跳到我这里来》,并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训练学生手、脚的协调性,培养他们的群体意识以及合作能力)

四、认识新朋友。

师:你们知道吗?我们跳的舞曲藏着几个我们的老朋友,看一看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出示:由1、3、5组成的节奏短句 33 11 | 33 5 |

师:还有几个新的朋友呢,让我们看看他们是谁。

出示卡通人物:2、4、6。

师:让我们来唱一唱舞曲中出现2、4、6的乐句吧。

① 2 7 | 222 4 |

② 234 322 | 1 1 |

五、学唱《跳到我这里来》

1、出示歌词、歌谱。

学生跟琴模唱歌曲旋律(可以用Lu、lai模唱)。

2、学生跟钢琴伴奏演唱第一段歌词(速度要慢)。

3、师:感觉什么地方不太好唱?

学生提出难点后,跟着老师单独练唱。

4、解决难点后,演唱第二段歌词。

5、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6、师:下面,老师用两种速度来演唱,你们选择一下,用哪种速度唱这首歌曲比较合适(先用慢速唱,再用中速唱)。

学生听后进行选择并说出理由。

师:好了,让我们用自己选择的方式演唱一遍。

学生用中速有表情地演唱,并请几位同学进行舞蹈表演。

六、总评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用歌声和舞蹈体验了快乐,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快乐地离开教室。(在音乐声中学生边唱边跳,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音乐与舞蹈活动,感受音乐与姊妹艺术的密切联系,认识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跳到我这里来》和《马刀舞》都具有欢快、活泼、热情、富有动感的特点,因此,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应该成为本单元教学活动的重点。体验音乐之“动”带来的无穷乐趣,从而增进拓宽对音乐一相关文化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以及在群体中的协调意识。

课的开始我打破先教歌再学跳集体舞的惯例。决定先跳集体舞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学生自学及老师示范相结合的方式,再配以简单的口令使学生能动起来,愿意动起来,不会像以往那样跳集体舞要么很难控制场面,要么就显得拘谨。

经过集体舞的这一环节,学生对歌曲的旋律已有了初步的感知,这时我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唱歌教学这一环节。这时我出示歌词,出示三条节奏,让学生听旋律选择相应的节奏,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辨旋律节奏的能力。这两种节奏是这首歌曲的主要节奏型,贯穿于整首歌曲,具有欢快和跳跃的感觉。掌握节奏后歌曲就很容易学习了。歌曲的学习采用学生自学演唱和老师示范相结合,这里我比较注重学生对歌曲情绪的把握的处理,如唱出歌曲强弱的感觉、两段歌曲的情绪变化,有弹性地声音演唱。这时老师的示范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另外采用对比演唱的方法使学生对歌曲的情绪能正确表现了。三年级应该要学习简单的歌谱了。这首歌曲可以分成两部分且有节奏不同音相同的特点,所以不是老师唱一句学一句,而是老师唱第一部分的第一句,学生唱第二部分的第一句,依次下去,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一特点,这一环节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识谱能力,也锻炼了学生分析歌曲的能力。

在欣赏部分我的目的是拓展学生了解外国舞曲的风格,不过由于时间较仓促,电脑的音响效果较差,所以这部分有点没有尽兴的感觉。欣赏时是先完整听舞曲还是先分段听选择相应的情绪呢,哪种效果会更好,还有待在课堂上多研究。

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 篇十四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卖报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游戏,手势,介绍,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

3、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童声,能正确听辨童声音色;能自主选择打击乐器为本课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卖报歌》。

教学难点:

能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卖报歌》,并能背唱歌曲。

教学方法:

游戏法、听唱法、介绍法、讨论法

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口风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郊游》

三、八孔竖笛课课练

1、认识八孔竖笛。

2、学习do、re、mi、fa、sol五个音。

3、练习吹奏这五个音。

四、新课教学——《卖报歌》

1、用游戏的方式做书上(第10页)的听音练习,导入歌曲学习。

(1)将四组音分别标上一个小报童,师先唱唱名,学生听辨是哪一个小报童唱的?

(2)师用秦弹奏,学生听,说出报童的序号后模唱出来。

(3)请几名学生分别唱出老师弹奏的音组,其他学生排出顺序,并说出同学的名字。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师生边听歌曲边用手势表示歌曲2/4拍的强弱规律。

3、复听歌曲,启发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描述歌曲表现的内容。

4、生听后表述。

5、师简介音乐家聂耳及《卖报歌》的创作小故事。

《卖报歌》有聂耳作曲,写于1933n年底。音乐家聂耳创作群众歌曲,注重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他创作《卖报歌》有这样一个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见教参25页)

6、生按节奏轻声朗读歌词,注意声音位置、长短、音色的控制。

7、跟琴自学歌曲第一段歌词,注意歌词吐字清晰,掌握一字多音的唱法。

8、跟琴完整演唱歌曲,着重感受歌曲跳跃、活泼的音乐情绪。

9、根据歌曲三段歌词内容的不同,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作速度变化的处理。第一段的速度稍快,反映了报童等派报时的焦急心情;第二段最后一句速度稍慢,力度稍弱,表达了报童内心的凄苦;第三段最后一句诗全曲的高潮,可唱得强些,以表达报童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

10、音乐知识——介绍“童声”少年儿童在变声前的嗓音叫童声。童声的特征是:带有稚气,音色清脆,音量不是很大,男、女童声在音色、音域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区别。儿童唱歌的声音不同于儿童单纯的发声或说话的声音。它应具有音乐性(包括乐感、节奏、音准、音量等)的歌唱吐字、咬字两个基本因素。

11、用自然的童声演唱《卖报歌》,并让学生相互倾听优美的童声。

12、出示“编创与活动”中要求的三件打击乐器,请三位学生自由选择乐器,相互讨论编配节奏,为歌曲伴奏。

师指导:节奏编配要简单,第一、二、四句由沙槌和双响筒敲击,第三句由三角铁敲击,形成音色对比。

13、在三位学生的伴奏声中,完整演唱歌曲。(不断变换学生,让更多的学生有参与伴奏的实践机会)

五、总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