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一课是《草原》,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下面是漂亮的小编给大伙儿整编的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完整版(精选6篇),欢迎参考阅读。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一课 篇一
积累阅读是基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多读书、多积累,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才高八斗的曹植七步成诗,是因为他熟背诗赋十余万篇;大文豪鲁迅先生文笔犀利,是因为从小熟背《纲鉴》……积累阅读需要将课内积累和课外积累相结合:课内,关注语言,从词句入手,读读说说,写写记记;课外,以经典诵读入手,读读背背,摘摘抄抄。具体操作如下:
一是成语故事起步。邯郸市复兴区百花小学的马红娟老师,坚持每天安排一名学生讲成语故事,借助讲故事的形式,帮助学生建立积累的宝库,养成积累的习惯。
二是做实积累阅读。邯郸市复兴区前进小学的李伟坤老师,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让学生积累语言,周周有任务,月月有交流,建立起积累素材库。结合季节积累,结合教材积累。比如,讲到《我要的是葫芦》《盲人摸象》等寓言故事,就从寓言故事拓展到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等。
拓展阅读,增加语文底气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规定,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量的积累才会产生质的飞跃。笔者经过调研发现:教师对教材精读篇目的重视达到了精益求精的程度,一篇文章总是被分析得细致入微,耗时颇长,关注深度,忽视广度。然而,要达到课标规定的阅读量,体现课标的教学理念,紧扣书本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学得的能力会单薄很多。
拓展阅读,是由课内向课外,由一篇课文拓展多组文章,让学生多读书、爱读书,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由以往的一课时教一篇课文,过渡到一课时教两篇至四篇课文,基本上一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教完一本书。然后,可以用省下来的宝贵时间,去开启学生的阅读之窗。教材中的经典课文,如金波的《带雨的花》、冰心的《大舞台》等,就需要细细品味,做成“主题月”。
下面以“金波月”活动为例:第一周,根据三年级下册第一课《春的消息》,拓展同样是描写春天主题的金波的诗歌,让学生美美读,琅琅背;第二周,结合三年级下册第十九课《带雨的花》,拓展金波的其他儿童诗,如《雨》《红蜻蜓》《狗尾草》……感受金波式诗歌语言;第三周,结合四年级下册《树上的鞋》推荐阅读金波的其他作品,读金波的整部书,如《小树叶童话》《影子人》《追踪小绿人》《乌丢丢的奇遇》等;第四周,让学生整理一个月来所学过的金波的所有课文及其他作品,如一年级上册《树和喜鹊》、一年级下册《尖尖的草帽》《信》、二年级下册《沙滩上的童话》等,并召开班级读书会或开展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再次深化对金波作品的理解。
同样,安徒生单元可以开展“安徒生月”,冰心单元可以举行“冰心月”。慢慢地,从一篇文章到多篇文章、多部书,乃至整个作家作品的学习。学生的收获岂是几篇课文所能承载的?
整合阅读,提升语文能力
目前的语文教学,两课时80分钟,就要教一篇课文,大量的时间用在品词析句、情境体验上。单一的阅读方式,冗长的教学节奏,降低了语文的效果。《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就是说,教学需要细嚼慢咽地“品读”,也需要粗制文意地“速读”。为了更好地开展整合阅读教学,可以设计单元整合设计方案:初读感知课(两课时)――精读品析课(一课时)――略读整合课(一课时)――延伸阅读课(两课时)。整合阅读,即将多篇文章放在一起比较、甄别、品析,在比较中发现相同主题文章写作手法的不同之处,在甄别中体会不同体裁文章的微妙之处,在品析中感悟相同内容不同作者语言的精妙之处。
下面以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整合阅读设计为例。①初读感知课:《跨越百年的美丽》《“两弹元勋”邓稼先》《我最好的老师》《突兀的大石头》《最佳路径》把这5篇文章利用两课时的时间完成单元所有生字的识记、所有课文的初读任务。第一课时,集中识字课;第二课时,初读感知课。也是通过一课时,将5篇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概括文章大意。②精读品析课:这节课的任务就是抓住本单元经典的一篇文章《跨越百年的美丽》品词析句,精读细品。③略读整合课:课下,学生自学完成“略读整合记录表”;课上,小组交流所填写“略读整合记录表”。这个表格填写的内容可以根据每个单元教学内容侧重点的不同来设计。④延伸阅读课:延伸阅读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进行。比如,可以根据单元主题进行拓展――科学家的品质单元,延伸对于其他具有良好品质的科学家文章的阅读,如《导弹之父――钱学森》《轮椅上的世界――史蒂芬・霍金》《为真理献身的布鲁诺》等。
常规的单元阅读教学需要10课时左右,却仅仅学了5篇课文。而整合阅读却用6课时,教完5篇课文,并开展大量读书活动。这样省时高效,何乐而不为呢?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一课 篇二
一、分配小组,促进学生交流
实施循环日记的首要条件就是将班级内学生进行合理分配小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自愿组合,一般4到5人一个小组,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有更多机会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小组成员可以为自己小组命名,有的小组借用语文课文的名字,比如“蒲公英小组”(三年级上册第八课)、“变色龙小组”(五年级上册第六课)、“水滴穿石小组”(五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等等。循环日记写作小组分配完成后,各小组根据自己情况选出组长,组长也可以实行轮流制,组长和组员相互交流、督促,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除此之外,学生写完日记后把日记公开展示给小组各成员,然后就本日记进行交流、评价,比如,某学生在学习完《师恩难忘》(五年级上册第一课)这一课后,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了一篇关于师生的日记,内容感情真挚,用词准确生动,感染了阅读此日记的学生,同学们纷纷交流,把自己的心扉展开,分享彼此难忘的师生情。在中年级学生中采用循环日记的写作模式不仅能增强学生写作能力,还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学习。
二、开放写作内容,鼓励学生创作
日记内容不用教师规定,而是采用开放式写作,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都可以写入日记,鼓励学生自己创作,避免应付、抄袭。
部分学生喜欢在课文中寻找灵感,每一篇课文都可以成为日记的话题,比如,某一学生非常喜欢语文课,她的日记内容大部分都是受到课文启发的,在学习《走,我们去植树》(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后,她和几个小伙伴实践了种树过程,并将其写入日记中,同时还把自己植树时的心情和体会表达得淋漓尽致,小组成员阅读后不禁也有亲自植一次树的冲动。还有一位同学在学习《蒲公英》(三年级上册第八课)后,她萌发了在生活中观察蚂蚁的想法,根据作者对植物的观察和描写方法,她也认真仔细地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小蚂蚁,然后将自己的观察写成日记,蚂蚁常见但是认真观察的人却很少,她的日记也启发了同学留心生活的想法。其实不管是大作文还是小日记,学会观察生活、留心小事就会有充足的写作素材,就不会出现很多同学常见的“没什么可写”的状况。
三、及时评价反馈,促进学生发展
及时对循环日记进行评价、反馈有助于作者写作水平的提高,促进作者写作能力不断增强。
比如,某一学生写的一篇日记《我家的小花猫》,教师和学生首先对其日记内容进行肯定,然后指出其中的不足。教师对其写作思路进行点评,用词造句进行相应修改,让整篇文章更流畅、精彩;小组成员则指出了日记中出现的错别字,这两者的评价对作者而言非常重要,让其在今后的写作中尽量避免低级错误的出现,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另一位同学写出《我的妈妈》后,除了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外,还受到家长的点评,她的妈妈阅读其日记后了解自己在孩子眼中的形象,促进自己和孩子间的交流,增进其感情。
四、调整循环模式,更换竞争对手
每个学习小组经过长时间实行循环日记的习作方式也有一定弊端,即学生缺少新鲜感,因为本小组成员是固定的,每个人的日记风格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甚至每个成员的点评话语也大同小异,这不可避免会使学生产生应付心理。比如有的学生习惯从课文中找灵感,她写的《第一次学习游泳》和《最难忘的一件事》内容大致相似,没有新鲜感。而有些学生喜欢为日记找错别字,对每个成员日记都只是局限于指出明显的错字,对文章的其他方面没有任何点评。
因此教师可以适当的调整循环模式,除了小组循环外还可以进行组间循环,即将两个小组的循环日记本调换,这样可以使更多同学进行交流点评。还可以挑选几个优秀的日记作者,将其放在同一组,让他们形成竞争对手,这样学生不会出现骄傲自满情绪,不断促进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
综上所述,循环日记在中年级学生中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循环日记是一种有效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使用合理的方法策略不断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写作中的乐趣,激发其写作兴趣,还能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循环日记写作模式让语文课更精彩。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一课 篇三
1
古诗三首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
,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
学种瓜。
1.
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
(
)①在田里锄草
②犁地
傍
(
)①靠近
②并排
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二、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答案】
一、1.夜绩麻
童孙未解供耕织
桑阴
2.①
①
3.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二、乡村四月
作者:翁卷
(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二课时
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
。
2.钲:
。
3.磬(qìng):
。
4.玻璃:
。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
【答案】
一、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磬(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4.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二、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取,当做银钲。
第三课时
一、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所填字词的意思。
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
),山衔落日(
)寒漪。
牧童(
)横牛背,短笛无腔(
)吹。
1.
。
2.
。
3.
。
4.
。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村晚》后两句的情景。
【答案】
一、陂
浸
归去
信口
1.陂(bēi):池塘。
2.浸:淹没。
3.归去:回去。
4.信口:随口。
二、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2祖父的园子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读拼音,写汉字。
春天到了,爷爷把我家院子后面的空地上的杂草bá(
)掉,用来种菜。我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还东一脚西一脚地xiā(
)闹。几天后,爷爷种的菜发芽了,我和爷爷一起chǎn(
)地,我往往把菜苗当做野菜gē(
)掉,把野菜留着。
爷爷浇菜,我拿着水piáo(
),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玩累了,我又缠着爷爷陪我去guàng(
)街。
二、照样子,写词语。
例:胖乎乎
圆
明
白
亮
笑
热
三、小萧红为我们介绍院子里的景物时,我们可以看出她怎样的神态?
【答案】
一、拔
瞎
铲
割
瓢
逛
二、圆滚滚
明晃晃
白花花
亮晶晶
笑嘻嘻
热乎乎
三、可以看出孩子极满足和得意的神态,显示出她的富有。
(意思对即可)
第二课时
一、给黑体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蚌壳(bàng bàn)
樱桃(yīng yīn)
啃吃(kěn kěng)
倭寇(wō wēi)
水瓢(piáo páo)
玩腻(mì nì))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一(
)花园
一(
)李子树
一(
)大草帽
一(
)谷穗
一(
)狗尾草
一(
)倭瓜花
一(
)果园
一(
)白蝴蝶
一(
)大蜻蜓
三、判断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相应的括号里打“√”。
1.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
(
)比喻
(
)夸张
(
)拟人
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
)拟人
(
)夸张
(
)反问
3.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
)比喻
(
)排比
(
)拟人
4.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带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
)比喻
(
)夸张
(
)排比
四、阅读《祖父的园子》片段,回答问题。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1)文段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些什么呢?把它写下来。
(3)仿写一段话。
【答案】
一、蚌壳(bàng)
樱桃(yīng)
啃吃(kěn)
倭寇(wō)
水瓢(piáo)
玩腻(nì))
二、一(个)花园
一(棵)李子树
一(顶)大草帽
一(个)谷穗
一(棵)狗尾草
一(朵)倭瓜花
一(个)果园
一(只)白蝴蝶
一(只)大蜻蜓
三、1.(√)比喻
2.(√)反问
3.(√)拟人
4.(√)排比
四、1.排比
2.童年是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在孩子的眼中,一切是那么美好。(答案不唯一)
3.树绿了,就像换了新衣似的。蝉叫了,就像吹起小喇叭似的。蜻蜓飞来了,就像飞来一架飞机似的。
3
月是故乡明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在烟波浩渺(miǎo
mǎo)的海边,我们点起篝(gòu
gōu)火。听着海浪声,看着火光闪动,一种激动在心底萌(méng
míng)发。抬头望去,那澄(dèng
héng)澈(chè
cè)的月光是如此的温柔。
(2)那位耄(māo
mào)耋(dié
dé)老人,一个人住在乡下。夏天,他的小院儿充满绿色,各色花朵点缀(zuì
zhuì)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
二、给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换一个词语,意思不变。
(1)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
)
(2)我曾想象,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
)
(3)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
)
三、把词语和相关的意思用直线连起来。
烟波浩渺
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乐此不疲
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相映成趣
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巍峨雄奇
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而雄伟。
【答案】
一、(1)miǎo
gōu
méng
chéng
chè
(2)mào
dié
zhuì
二、(1)陪衬(衬托)
不可胜数(不可计数)
(2)大概(可能)
(3)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三、烟波浩渺: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相映成趣: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巍峨雄奇: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而雄伟。
第二课时
一、在括号里加上表示数量的词语。
一(
)月亮
一(
)柱子
几(
)大苇坑
一(
)明月
一(
)知了
几(
)土山
二、把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换成恰当的四字词语,意思不变。
1.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亮的光辉充满四周,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
2.我在故乡只呆了六年,以后就离开家乡到外地,漂泊天涯。(
)
3.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蓝而广阔无际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
三、默写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
四、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却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1.上面两段话选自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作家
写的
。
2.
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选择正确的答案(
)
(1)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星星;
(2)在古柳树下点篝火摇树捉知了;
(3)在大苇坑边望月游玩;
(4)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3.你对“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一句中的“此”是怎样理解的?
4.
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却写了那么多童年趣事,多余吗?
【答案】
一、一(个)月亮
一(个)柱子
几(个)大苇坑
一(轮)明月
一(群)知了
几(座)土山
二、1.清光四溢
2.离乡背井
3.碧波万顷
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答案不唯一。)
四、1.季羡林
月是故乡明
2.(1)(2)(3)(4)
3.句中的“此”是指代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点起篝火摇树捉知了。对这两件事的回忆更突显“我”对童年和家乡的眷念。
4.
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捉知了、看月亮、做梦都跟月亮有关,不是多余,反而更能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
4
梅花魂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辨字组词。
侨(
)
缕(
)
绢(
)
甚(
)
骄(
)
楼(
)
涓(
)
其(
)
梳(
)
衰(
)
稠(
)
眷(
)
流(
)
哀(
)
绸(
)
着(
)
二、选字填空。
竟
竞
境
(1)想不到外祖父(
)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2)智力(
)赛使同学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起来了。
(3)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
)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4)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
)凉飕飕的。
(5)保护环(
),人人有责。
三、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拉:A用力使东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某处移动;B用车载运;C拖长;D闲谈;E牵累、拉扯;F拉拢、联络;G帮助。
1.老师拉长声音说话。
(
)
2.妈妈正和保姆拉家常。
(
)
3.现在,他有困难,我们应该拉一把。
(
)
4.小东正和看门的大爷拉交情。
(
)
5.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
(
)
【答案】
一、辨字组词。
侨(华侨)
缕(一缕)
绢(手绢)
甚(甚至)
骄(骄傲)
楼(高楼)
涓(涓涓细流)
其(其中)
梳(梳理)
衰(衰老)
稠(稠密)
眷(眷恋)
流(流水)
哀(悲哀)
绸(丝绸)
着(看着)
二、(1)竟
(2)竞
(3)境
(4)竟
(5)境
三、1.(
C
)
2.(
D
)
3.(
G
)
4.(
F
)
5.(
A
)
第二课时
一、给加粗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在被选答案的序号处画“√”。
1.能书善画
①善良,慈善;②善行,善事;③友好,和好;④擅长,长于;⑤容易,易于。
2.颇负盛名
①背;②担负;③依仗;④遭受;⑤享有;⑥失败。
3.独在异乡为异客
①有分别,不相同;②奇异,奇特,特别;③另外的,别的;④惊奇,奇怪;⑤分开。
4.愈是寒冷
①(病)好;②较好;③叠用,跟“越……越”相同。
二、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
正重其事(
)
颇副盛名(
)
蜡月天气(
)
眷峦祖国(
)
好好宝存(
)
顶天力地(
)
三、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例:叶明说:“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叶明说,他长大了要当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吴小东说:“我要像小明那样关心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句意,在括号里画“√”。
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A.赞美梅花不怕寒冷,生命力强,象征着中华民族。(
)
B.梅花争在别的花之前开放,象征着中华民族。(
)
五、阅读《梅花魂》片段,回答问题。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1.仿照句子“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用“分外”写一句话。
2.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这两句话前后形成了明显的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④
2.⑤
3.③
4.③
二、正重其事(郑)
颇副盛名(负)
蜡月天气(腊)
眷峦祖国(恋)
好好宝存(保)
顶天力地(立)
三、吴小东说,他要像小明那样关心集体。
四、1.(B)
五、1.远处,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山上绿树成阴,又有花儿映衬,把整个山峰打扮得分外妖娆。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一课 篇四
一、带着自己的问题去整体感知
这就要求学生先去看课文的题目,从题目中得出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珍珠鸟》时,上课伊始,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珍珠鸟是什么样子的?它的性格如何?能和作者成为好朋友吗?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很快学生就通过初读得出珍珠鸟的样子是: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后背有珍珠似的圆圆的小白点;它是一种怕人的鸟;由于“信赖”,它和作者成了好朋友。这样一来,既抓住了文章的主要问题,又避免了繁琐的讲解,让学生直接切入到文本中去,并使学生学会了阅读方法。
众所周知,初读课文最好能让学生在“情感”这一因素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感染,形成一定的情绪氛围。漫无目的的读书是不可能达到这一点的,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设计一些能牵一发能动全身的问题来辐射全篇。
二、观看文本中的插图来整体感知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论哪一种版本,都有大量的课文插图。这不仅仅是为了精美,更是为了学生易于理解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教学人教版第20课《景阳冈》时,我们就可以借助文章中的插图来进行有效感知。这篇课文选自名著《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跟其他文章相比理解起来有些难度。再加上课文较长,学生的阅读兴致可能会“望而生畏”“稍纵即逝”。鉴于此,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具体操作如下:教师先让学生观察文中的图片,然后追问学生:“能否给图片起个合适的名字呢?”学生很快就会起出名字“武松打虎”。然后,教师应抓住“武松打虎”这个关键词让学生寻找相关的段落,阅读相关的句子。这样既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又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容易,达到了“长文短教”的目的。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理解文章的真谛就是把文章的思路搞清楚。这就要求我们具有通观全局、把握中心的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应抓住作者的写作思路,顺着思路理清脉络。这也可以依靠课文插图来完成。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3课《白杨》这篇课文共有两幅插图,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两张插图来整体感知文章。在学生阅读完文章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看文中插图并提问:图上都画了什么?地点有什么变化?学生交流后的得出:第一幅图画了在茫茫的大戈壁上生长着一行行白杨树;第二幅图画了爸爸在和儿子、女儿谈话;地点由大戈壁变到火车内。然后,我们再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哪几段写了第一幅图上的情景?哪几段写了第二幅图画上的情景?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梳理完了文中的写作顺序和作者的思路。接着,我们可再选择第二幅图问学生:“他们可能谈论什么?”这样就能轻松完成教学任务。
三、抓中心句(总结句)来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课文就是要明确课文写了什么事或者什么景物及景物的特点。抓住中心句来感知课文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1课《乡下人家》时,我们就可以试着用抓中心句的方法来整体感知课文。《乡下人家》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文章在结尾写道:“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我们在初读整体把握的时候就可以抓住这句话来进行感知。首先看什么时候,都是什么时候呢?学生通读课文,就会发现即使傍晚时分都会有围在一起吃饭的其乐融融,入睡时也有纺织娘的催眠曲。然后,再抓住季节来梳理,学生就会发现四季都有盛开的鲜花等。抓独特与迷人来理解,学生也能很快得出乡下人家的自然美与城里的呆板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既节约了时间,也让学生学会了读书方法。
四、抓住文中的主要人物进行整体感知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作者寄托情感的对象。把握了主要人物,也就梳理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比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们可以进行如下设计。
师:同学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你知道他们的“了不起”都表现在哪里吗?(学生读文后交流父亲不顾众人的劝阻,执意要救出儿子和儿子不顾自己安危,执意要先救其他同学。)
通过这一小小的问题,既是抓中心句也是抓人物。通过学生的交流,也就梳理清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为了感知更多的内容,我们还可以继续提问。
师:找出最能表现父与子“了不起”的语言来,并试着分析人物特点。(这是对文章更细、更深入的感知。了解了人物语言,并从语言中感受到了人物的品质。)
师:再次细读文章,感受他们的伟大。
五、从对比中整体感知
有的文章对比鲜明,我们就可以抓住对比来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比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对比来理解文章。
师:观察图1,说说给你的印象。(美丽、富饶等)
教师再根据学生回答再出示相关句子。如森林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等。然后教师进行范读,再让学生读,读出其美。
师:观察图2,谈谈感受。(一无所有、大雨滂沱等)
教师出示文中句子:“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师:谁能猜猜这其中的原因呢?(揭示原因,走进故事)
在这则案例中,就是巧妙运用对比来感知文章的,即在对比中引发深情,对比中把握要点,对比中理解内容。
总之,以上感知课文内容的方法不是孤立的,几个方面之间互相补充、互相协调,融为一体。一直以来,我们强调有效阅读,只要掌握了方法,初读文本整体把握就会变得不仅有效,更会高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一课 篇五
关键词 理解类 课后习题 策略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理解”类课后习题呢?我认为应根据“理解”的对象来灵活处理。关于“理解”类习题,人教版教材设置的理解的对象分为理解字词、语句、段落篇章三种。下面我分别从这几个方面谈谈落实措施。
1理解字词类练习题
(1)联系全文进行理解。如五年级上册第6课《梅花魂》一文课后第2题: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讨论。如“梅花魂”的“魂”是什么意思?关于“魂”字的理解,我认为“魂”是本文的题眼,是中心,是难点,要学懂了全文才能完全弄明白。所以,在第一课时我给学生留了问题:课文以“梅花魂”为题目,那梅花的“魂”到底是什么呢?仔细学习课文,学完课文后总结、汇报。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习得非常投入。第二课时结束后,学生汇报:梅花的“魂”是“天气愈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2)对比、辨析词语帮助理解。如四年级下册第9课《自然之道》课后第3题:我能说出用上带点词语好在哪里,并把这几个句子抄下来。“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关于带点词语的理解,我的做法是把这个句子和去掉带点词语后的句子出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对比加上这些词有什么好处;另一种做法是把“极不情愿”换成“不情愿”,把“颓丧”换在“沮丧”,让学生辨析两个词的不同之处,进而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为自己在习作中准确用词打好基础。
2理解语句类练习题
(1)以习题为理解全文的切入点,找出课文中相关内容,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独立思考、交流汇报来帮助理解。如五年级上册第1课《窃读记》第3题:“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课文中有一些语句描写了“我”的这种心理活动,找出来多读几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我把这个题出示在屏幕上,让学生从“快乐”“惧怕”两词入手,找出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做好读书批注,说出自己的读书心得,通过大家积极反馈读书体会,分享众人的读书成果,形成共识,理解作者“读到书而快乐”和“害怕别人发现自己窃读而惧怕”的矛盾心理。通过这个比较长的过程,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相当到位。这个习题就完成得很好了。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如五年级上册第13课《钓鱼的启示》课后第3题: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请把这样的句子找出来,并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含义很深刻,五年级学生理解起来的确不易,我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句话帮助理解,学生由这句话想到了很多,理解深刻了很多,说出的感想也较之前提升不少;可有的学生的理解还是很肤浅,我让学生联系生活中某些人因为无法拒绝诱惑而走上“违背原则”的道路,严重的可能犯罪的事实,这样一来,学生想的、说的范围更加广泛,理解愈加到位,并形成一种认识,将对他们的人生观的确立也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
3理解段落、篇章类练习题
(1)观察、总结法。如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第11课课后第4题: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联系?课标第三学段明确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对于这个练习,我的做法是让学生观察文章的结构,想想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用之前学过方法加以概括和总结。很明显,只要学生细致观察,就一定能发现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开头写了事情的起因,中间写了事情的经过,结尾写了事情的结果。如此一来,学生也理解了文章的表达方式。并在今后学习中如果遇到相同体裁的文章能准确辨识、理解。
(2)概括、提炼法。如六年级上册第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后第2题:说说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的联系,试着给每一部分加个小标题。在落实这道练习题时,我先让学生概括各部分的意思,观察、发现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的内在关系,即第一部分写得是“悼念伯父”,接下来的几个部分讲了伯父和“我”及认识的、不认识的人的一些事情,学生就能明白第一部分讲得是“伯父得到很多人的爱戴”这一事实,后面的部分写了“伯父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是按“先果后因”的顺序写的。
总之,以上几种方法是笔者在教学“理解”类课后习题过程中常用的一些策略,这些策略有时也可以相互融合、渗透。
参考文献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一课 篇六
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老师提出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八字方针给我们以启迪。去掉公开课的花俏,第一课时尤其要追求的境界也在于此。我以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为例,浅显地谈一点个人见解。
一、让学生扎扎实实读书是第一课时固有的目标
第一课时的目标定位首先必须考虑一些具有共性的要素,如生字的解决,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感知,对课文所传达出来的情感的最初感悟等。在讲课和听课中我发现大多有以下不同阶段的读:(1)初读,解决生字词读音障碍;(2)第二阶段读,读通读顺。难读句段由教师引导交流,提供解决的办法。在难点处进行指导读,示范读,让学生回读、反复读,以达到正确、流利的初读效果。(3)在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的基础上,由学生参与评价,反馈读的效果。这样的读被泛化、程序化后,落实到学生身上,就成了“呆读”。
如何有情趣地在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喜欢读书、把课文读准、读通、读熟呢?以四年级上册课文《搭石》第一课时为例。开课之初,教师用课件呈现出课文描写的情景,质疑:看到这陌生的事物,你的脑海中有什么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由大声读课文,学生读后,教师出示生词,检测初读效果,并及时给予评价。这是第一次读。接着,让同桌两个同学合作读课文,做到更准确,更流利。这是二读。第三次读是分段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读后,回到刚才的问题,由学生解决开课之初的质疑。最后一次是默读,要求学生把最感动的句子画下来。四个不同阶段的读,要求具体、明确,使这四次读有目标,有层次。对学生而言有自读、合作读、听读、默读多种形式,既扎实又不枯燥。这样的第一课时突出了年段特点,把握了年段要求,回归“趣味”、回归“读味”、回归“悬味”,让学生在第一课时中真正品尝到语文的“本味”,为第二、第三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蓄足气势,达到课虽下,味还在,趣仍浓,思无限的艺术效果。
二、整体感知,了解全文,为第二课时教学奠定基础
第一课时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对课文有完整的认识。在有效试读后,教师应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初读体会,说出感受,使学生对文本形成粗略的整体印象。只有在第一课时落实好整体感知,了解全文的目标,才能为学生深入感悟全文铺平道路,也才能给第二、第三课时的精彩蓄积力量。我个人认为,这一环节是必须要有的。但在各种公开课和教学大赛中,往往教者耐不住这份寂寞、平淡和本真,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边缘化,而把第二课时精读品析、语感训练的教学目标移植过来。学生课文还没来得及读正确,脉络还没来得及梳理清晰,便在老师的指令下牵强附会地读得摇头晃脑,制造一轮轮高潮迭起的假象。课后教师再花大量的时间补教生字,机械抄写,采用注入式解读新词,课后练习也得从头梳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识字学词,不应面面俱到,宜有的放矢
学习生字新词,落实识字任务,完成字词教学是第一课时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具体教学时应根据不同的生字新词进行有重点、有取舍地巧妙教学,要让学生扎实有效地完成识字、学词的教学目标。如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师在第一课时初读后,让学生谈感受。有一学生感受不到白杨树生存环境的恶劣,这时,教师适时启发,点拨:“戈壁”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预习很快找到答案。“戈壁”就是难生草木的土地。那白杨树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可见?――学生立刻领悟到:白杨树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这种教学处理中,教师没有单独把字词拿出来,让学生理解意思,而是根据学情适时地提出来,既理解了词意,又很好地感悟了文本。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我怎样备课》中提到:“要求学生写的字和词语,我一定先写一写,每个要求写的字应注意什么,特别是每一笔在哪儿起笔,在哪儿收笔,一定把握准,否则就写不规范。”所以实际教学中,我们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要创设情境、运用游戏竞赛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保证字词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