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小学老师论文最新10篇9-18-17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是勤劳的小编给大家整编的小学老师论文最新10篇,欢迎阅读。

小学教师论文范文参考 篇一

一、创设故事情境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相对较少,不仅注意力难以保持长时间集中,而且自我约束能力差。此外,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都比较喜欢故事,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要重视小学生的这些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具体需求出发,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主动积极的情绪中有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新授课内容在导入环节插入相关的故事,通过故事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顺利导入新课。正如俗语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具体的故事导入情境的创设来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和探究欲望,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提升。例如,在教学《纸船和风筝》一文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小学生喜欢故事的特点,在导入环节给学生创设故事情境:“有位学生中了许多花在自己家门口。每天,他都会给这些在浇水、施肥,渐渐地,这些花长大了,还开出了很多漂亮的花朵。可是,有一天,下雨了,这位同学赶紧找来雨伞帮花儿遮雨,花儿得以茁长成长。每当这位同学有烦恼的时候,这些花儿就用盛开的笑脸来安慰他。看到花儿灿烂的笑脸,他也就开心起来了。”当学生聚精会神听故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随即将学生带入新课,这样,学生会自然而然融入到新课的讲授中。可见,教师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对学生形成强烈的刺激,成功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这对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创设表演情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或创造交流和互动的机会,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组织、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并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群体中自主探索、锻炼能力、获得知识。而表演这种活动正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教师要注重恰当的表演情境的创设,以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小学语文课文内容大多都富有童趣,其中有很多都很适合创设表演情境,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具体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为学生创设适合的表演情境,让学生能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并且通过亲身表演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课堂充满活力。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活灵活现地再现故事人物,这样,扮演角色的学生在其他学生眼前就成了演员,其他学生就成为了观众,全体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会很自然地进入到教材描写的情境之中。在这种情境中,扮演角色的学生会感觉自己成为了课文中的人物,会将课文中描写的人物的喜怒哀乐通过自己的真情实感展现出来,使其他学生深受感染。此时,学生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成了真正的主角。由传统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角色”,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内心体验。例如,教学《晏子使楚》一文后,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文章内容要求学生选择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来进行角色扮演,并且将此人物的说话语气想象出来,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演:机智勇敢的晏子、傲慢自大的楚王、其他士兵。小学生本来就很喜欢表演,于是为了将角色扮演好,就一定会对课文内容进行仔细阅读,进而对人物心理和说话的语气及其神态等进行揣摩,这在无形中也会使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可见,故事情境的有效创设不仅可以使全体学生从喜闻乐见中更直接地了解课文内容,而且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才能。

三、创设生活情境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通过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实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力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全面发展,真正提高语文能力。

小学老师论文 篇二

一、存在的问题

1.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佳。国家对农村教育的一系列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缺少监督,导致实施效果不够明显。在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前,我们的政策目标指向教育起点的公平,强调的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中心任务是教育数量和规模的扩张;但在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后,教育质量和结构成为下一步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重心,应综合考虑“充足、公平、效率、质量”四个基本原则,进而使农村义务教育在各个方面、各个层次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和提升。2.教师队伍薄弱。农村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环节,但是由于农村教师队伍的单薄,使农村教育存在严重的缺陷,教学质量差,家庭与社会反响强烈,制约着农村教育的不良发展。所以应呼吁政府加大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为他们充电、加油提供方便,提供必要的支持。教育部实施了全国中小学教师全面培养计划、全国教师网络联通计划,也是想利用远程教育手段为农村中小学老师输送优质的教育资源。3.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对教育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学校教育层面。受到知识层面的影响,农民父母在很多认识上都是较狭隘的。长期以来所提倡的教育,在他们眼中便仅仅指向学校教育。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源于农民父母所受到的教育少,无法给孩子提供所需要的知识教育,因而只能将教育的所有希望寄托在学校、老师身上;另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地区处于落后不发达的境况,很多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教育问题,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同时,还有很多家长因为家庭条件差,只期望孩子能混个小学文凭,识点字,便外出打工,这种思想也造成孩子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乏。

二、对策及建议

1.发展教师是关键,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采用现代教育管理方法,实行科学民主管理,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使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真正的保证,真正让教师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笔者认为,应以加强以校本教研为主,定期组织教学业务学习,开展集体备课、赛课、听课、评课活动和课堂小问题研究,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课题研究,参加各种层次和不同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并承担各级教研任务,与其他学校开展送课等教学结对联谊活动,鼓励教师通过提高学历、升级技能、撰写论文、制作课件、总结反思和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等形式提高业务。通过“请进来,送出去”,开展传、帮、带活动以及自我反思、同行互助、骨干引领等途径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拓宽培养渠道。同时,重视教师的师德、职业教育和心理辅导,加强教师发展性考评,努力促进教师整体素质从根本上达到量变和质变,切实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2.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为了进一步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加快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应不断加大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力度。针对农村学校布点多,规模小,教育资源闲置的问题,打破乡镇、村组界线,采取分散合并、直接撤并,建中心学校,完全小学、教学点等方式,对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差的农村小学进行调整撤并,以布局调整带动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推进危房改造。对学校布局进行调整,使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校舍条件得到改善,办学质量得到提高,才能有效防止生源大量流失。3.加强家庭教育。政府要加大对关爱留守儿童的宣传力度,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村委会应建立农户邻里管护网,做到每个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家庭、村委会和学校之间做到各负其责,及时沟通、及时了解,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坚强有力的保护网,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学校应把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各班级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学校统一部署管理。学校和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

作者:刘建忠 单位:天水市麦积区东岔中心学校

小学教师论文范文参考 篇三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怎么写

【摘 要】

问题意识就是思维能力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它的行为表现就是对事物的好奇、喜欢和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具备了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才有可能关注知识方法及其研究过程。

【关键词】好奇心;意识;教学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由于知识面窄,胆子小,上课或平时都很少有学生提问题,不会发现问题,也不会解决问题。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就忽略这点,常常就是一堂死气沉沉的教师演说课或就是华而不实的气氛活跃的,老师和学生的一问一答。因此,我认为要使在没有现代教学设备的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真正的活起来,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激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进行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下面谈谈我这几年来在农村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好奇心,使学生想问

“好奇”就是学生的天性,好奇心就是创新的潜在动力,就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发现问题,并追根寻源、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开始创新活动。因此,我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激起学生研究问题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引出探索的欲望。如:我在上《沙漠之舟》这课时,抓住“舟”字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舟”其实就是船,为什么偏偏在“沙漠”呢?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白这里用“舟”不但点出骆驼的功能,而且暗示了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生理特征。

二、创造条件,使学生敢问

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使学生敢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

1、创设积极宽松的教学情境。在农村语文课堂上,往往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没有讨论、交流、课堂死气沉沉,我这几年尝试着,与学生多进行情感交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没有害怕感而敢于从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安全和愉悦,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给每个学生的提问投以微笑,关注和点头,允许他们在教师讲授的过程中插话。引导学生敢于对教师、书本上的观点,提出质疑,要积极提倡学生标新立异、勇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地思考问题。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辩论,让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质疑促思。

3、与学生建立好的师生朋友关系。要在课堂上做学生的老师,知识的点播者,在课外要拉近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

三、教给方法、使学生会问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困难”可见提问并不容易。学生从“敢问”到“会问”,有一个培养和提高的过程。需要教师的示范和引导。

1、以问引文。教师的提问要有启发性,要抓住关键之处。这样能够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中矛盾之处的注意。从而产生相关疑问。

小学教师论文 篇四

1、开展高中教育教学视导。制发“*市普通高中教学工作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明确高中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继续深入国省市三级示范高中进行高中教学、教研的调研和视导。重点针对高三年级,同时关注高一二年级。视导主要突出教师备课、学生考练、备课组建设和学校管理保障四大环节,立足于发现问题,督促改进,追踪问题解决情况,推进高中教学、教研和管理保障工作的深入落实。

2、强化高考学科建设。教研员每人承担一门高考学科的研究和指导任务,深入开展学科建设工作,承担一定的提高学科高考质量责任。下移教研工作重心,将教研阵地前移到学校课堂和备课组,确保到教育教学一线的时间达到1/3。对教育教学中突出的问题,组织开展学科研讨、培训和交流活动,并将相关情况通报至学校。

3、开展高考复习专项研究。一是搜集省内各主要市州高考模拟试题20余套,全部印制并及时提供给县区和高中学校。二是组织全市高中学科指导中心组分科召开高三现场联合教研会、分析会,研讨课例,指导并鼓励高三教师做好工作。三是配合局领导对高考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根据局领导蹲点负责主要高中学校高考质量的安排,专题调研相关学校高三工作,督促学校抓好教学、管理和重点保障工作。四是召开特优生培养专题研讨会;五是邀请高考命题专家、名校一线的知名教师来遂研讨、指导高三学科复习工作,提高备考能力。六是组织考察学习团到部分名校学习借鉴高考备考的先进经验等。

4、开展教师岗位练兵活动。一是继续实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关于对县区和市直属学校优质课展示的认定办法》,指导区县和市直属学校举办中小学优质课展示活动,组织广大中小学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练兵,加强活动监管,按一定比例(在以往的基础上适当缩减)发证认定符合条件的优质课。二是切实抓好各学科全市性赛课,推选出能真正代表*学科教学水平的选手参加全省赛课,为我市教研工作增光添彩。对推出到省参赛的选手,学科教研员要切实做好指导工作,深入一线课堂,认真研究指导,确保在全省赛课中获得满意效果。三是积极配合师培科参与送教下乡、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等工作。教研员应承担相应的讲座、示范课和评课任务。

5、开展学科竞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科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各校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组织教师进行专门辅导,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兴趣小组活动,积极为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提供帮助。努力将学科奥赛与培养特优生工作整合起来,推动学科奥赛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6、组建全市中小学教科研专家库。组建全市中小学教科研专家库,是为了全面提高全市中小学教学质量和教育科研水平,更有效地组织全市中小学优秀教师和教育科研工作者积极开展各项教科研活动,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教育科研

1、以农村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为重点,加大对省教厅科研资助金项目的管理、指导和研究工作。为一批有代表性的学校以科研的方式促进自身发展提供必需的服务。

2、开展好四年一次的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市内的遴选、推荐工作,在市内推广优秀教学成果。

3、组织好申报全国教育科学是十一五规划20*年度课题的推荐工作。市教科所教研员要积极领衔申报国家、省级相关课题,充分发挥教科所在科研方面在的引领作用。

4、开展优秀教学论文评选和内刊编印活动。评审一年一届的教学论文,编印《教学与研究》教师论文集。向省推荐优秀论文参评和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市教科所每位教研员在本年度至少有一篇论文在省上获奖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三、质量监测

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监测评估。建立和完善高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科质量评估体系。制定“*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全程监控指导方案”和“*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导方案”。加强高三诊断性考试和非毕业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以及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监测的命题、审题工作,进一步加强“试卷命题质量反馈”信息的收集和利用,确保试题质量和监测的准确度,特别注重为高考复习导好向,把好脉。加强考核评估力度,继续使用和完善有效评估改革方案,将市直属学校高、初中各年级教学质量考评到各科每一位教师,为学校提供奖惩和其它决策的有力依据。

四、决策咨询

1、实施高三工作督查通报制度。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课堂教学、备课组建设、月考周练和高三管理保障中的情况,对调研视导和其它渠道发现的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和优秀经验,以市教育局高考质量领导小组“督查通报”等公函为平台进行通报。

2、做好20*年高考质量分析报告。分析总结*届高三年级的教学教研、月考周练、信息、心理辅导、应考策略、学校管理保障等方面的得失,提出2010届高三复习建议。

3、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研。召开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成果展示现场会,下基层学校实地调研,发现先进典型,帮助总结、提炼改革成果、经验,确定会议现场。最终形成调研报告,为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有效的推进和高中课程改革的借鉴提供决策咨询。

4、加大对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围绕对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对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及时分析总结,为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出意见建议。

五、课程改革

(一)以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准备工作为重点,切实加强普通高中教研工作。

1、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的方针政策及各学科《课程标准》,把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向,领会高中新课程实验精神。

2、组织到有关省市考察,学习借鉴推进高中课该实验的成功经验。

3、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的省级培训工作。

(二)持续、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工作。

1、进一步加强地方课程建设,完善地方课程体系。

2、继续做好在新课程背景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调研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活动,将教学研究落实到课堂,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效益。

3、加强对我市以校为本基地县、基地校的指导、管理与研究,组织召开*市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工作教研交流推广和研讨会。

4、搞好常规教研工作,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种教研活动,深入基层,开展多种途径的教学视导,引领、带动中小学教师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研究。

5、积极参加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经验交流会和推选优秀成果参评。

六、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小学教育教师论文 篇五

1.1推动小学教育的改革

小学教育研究是深化小学教育改革的基础,为小学教育深化改革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小学教育研究,转变教育理念,在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中形成对素质教育的正确认识,形成对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的正确认识。而观念的改革不是一蹴即就的,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将为小学教育观念的改变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推动小学教育改革的发展。

1.2提高小学教育质量

小学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关键阶段的教育,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更好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近些年来人们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重新审视教育理念,树立起“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的目标。某省实验小学语文教师结合前人的经验,总结出“先整体后部分、先记忆后理解”的认知规律,构建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通过实践证明能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

1.3完善小学教育理论体系

虽然小学教育的实践性强,其研究也更加偏重于应用,但是作为一种典型的教育现象,小学教育研究不仅揭示小学的特殊教育过程,还在研究中挖掘教育原理,逐步发展完善理论体系,进而以理论指导小学教育实践,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如陶行知先生在不断的实践、研究和总结的基础上,创立生活教育理论,成为指导教育教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所以说,小学教育研究有助于完善小学教育理论体系,促进小学教育的学科建设。

2、小学教育研究面临的境遇和挑战

2.1小学教育改革对小学教育研究提出新的要求

知识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他们对基础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小学教育必须不断面临新形势,适应新形势,加强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共同发展。小学教育改革的这一现实需求又对小学教育研究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从师资培养、课程体系、教育理论、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等方面开展小学教育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小学教育研究的蓬勃发展。

2.2小学教师教育纳入到大学教育中为小学教育研究指出新方向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教师教育逐渐从以前的非专业、准专业向现今的专业化进军,小学教师教育纳入到大学教育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小学教育研究的发展。众多大学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开始将视线投向小学教育研究,开始对小学教师专业化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2.3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问题

在小学教育中,教育的均衡性问题一直以来为大家所重视,是小学教育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

3、小学教育研究发展的思考

3.1坚持基础教育的“两条腿”发展模式

基础教育研究要不断面向现代化,就需要坚持民办教育的“两条腿”,我国实行“两条腿”的办学理念,是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教育研究活动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是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因此,应该注重深入开展小学教育研究实践。在多样化的教育环境中,为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应该不断发挥民办教育的重要作用。

3.2探索小学教师专业化问题

小学教师专业化既是顺应国际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化运动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需要。教育部通过《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来对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做出具体的规定和部署,这也代表着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迈入新的台阶和发展阶段。因此,小学教育研究工作也应开始关注教师专业化问题,譬如:教师准入标准、教师素养、教师的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行为/个性、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职业规划等,通过对这些问题持之以恒的深入研究,逐渐形成系统性的教师专业化理论体系,为小学教师专业化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推动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4结束语

小学教师论文范文参考 篇六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精选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 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

小学教师论文 篇七

我深刻地记得在鲍当洪校长去开会接我们的场景,在会议还没有开始时他已经比我们先坐在那了,当我们互相介绍后,他就非常热情地与我们聊天,介绍学校的一些情况,还亲自为我们倒水,完全没有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因为在没有和鲍校长认识前,从网上知道他是名教师,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讲课和做教学讲座和管理讲座的经历,又是基地学校的校长,心想这位校长一定是很有架子的),非常热情,待人坦诚,也非常尽心地做好基地校长的培训工作。

初到基地学校,最怕是每到晚上夜深人静时,都非常想念家人。但是小学给我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我一人住的是30平米的宿舍,配有卫生间和厨房,学校把做菜的用具都给我提供,生活用品一一配齐,还给我配了手提电脑,在宿舍就可以上网学习,开展工作,慢慢我的思乡病就没了,我静下心来,开始思考在这段时间里,我应该在挂职学校如何学习,争取多看,多学,多听,多思,把学到的管理经验运用学校的管理上,才是我来学习的目的和最大的收获。

我看到了基地学校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得悉了教师教学的现代化水平;也参与了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领悟了获得省一级学校的的必然性;参加了行政人员和教师教研学习的流程,佩服学校老师的敬业精神;查阅了学校各个部门的管理资料,特别是档案室和资料室,感叹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及电脑化,佩服基地学校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了解学校的:

一、学校的基本情况

市区小学创办于20世纪40年代,位于美丽的将军山下,背山面海,到处绿树成荫,花香鸟语,清新爽朗!与澳门咫尺相望。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学生1774人,学校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897平方米,体育运动场馆6443平方米,学校硬件设施齐备,有校园网、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电脑室、美术室、劳技室、舞蹈室、语音室、教师阅览室,六个学生阅览室(每个年级一个阅览室)、学校电视台、塑胶跑道、足球场和篮球场等。学校有教职工93名,其中在编教师78名。在编教师中:本科学历40人,大专学历29人,省特级教师1人,省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小学高级教师56人;区小学学科带头人5人。区小学教学片片长3人。据了解,学校近三年来获得部级奖励55人次,获省级奖励68人次,市级奖励106人次,区级奖励64人次,硕果累累,成绩显著。

二、办学经验及特色

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育人,办出特色,创新为魂,发展为本”的办学宗旨,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立足六年,辐射六十年”的办学理念。以“英语和艺术教育”为办学特色,围绕“办区一流教育,创省级示范小学”为奋斗目标。学校全体师生在鲍当洪校长的带领下,大家都在朝着这个办学理念耕耘着!师生自我管理的作用得到了发挥,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校经过努力,先后获得“省一级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科学教育试验基地”、“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健康促进学校”、“省书香校园”、“省绿色学校”、“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实验基地”、“省中小学校长挂职锻炼工作先进单位”、“省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省巾帼文明示范岗”、“市社会科学普及传播基地”、“市文明学校”和“市书香校园”等荣誉和称号。

(一)、完善的管理制度

(二)、强化英语教学,创英语办学特色

创办特色学校是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课题。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着力创建英语和艺术教学的办学特色:

学校分年级成立了口语会话、故事、戏剧、小品等口语训练兴趣小组,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活动内容,把所学知识融于生活实际之中,并配合教学举行各种英语比赛。

学校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为同学们准备了“早点”、“饭后果”和“下午茶”等英语口语训练套餐,每天开放英语角、周一、三、五下午2:10至2:20播放儿童英语节目、每月出一期英语专栏,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和交际英语的能力英语科组参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课题《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实验项目》的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家长的认可,学校的英语办学特色得到社会的认可。

三年来学校英语教师论文12篇、10篇、18篇分别获部级、省级和市级奖励;学生在市儿童英语金口杯大赛18人次获奖,TPR杯比赛23人获奖,学校老师自编英语情景剧“ANiceDay”和“MyMum”连续2年在香港举行的国际小学英语戏剧比赛获最佳演出奖。2位老师在区小学英语教学录像课评比中获一等奖。

三、收获及体会

没有交流和比较,不知差距。通过这次体验式的学习,收获及体会非常大。

1、从硬件上,学校硬件设施齐备,有校园网、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电脑室、美术室、劳技室、舞蹈室、语音室、教师阅览室,六个学生阅览室(每一个年级一个阅览室)、学校电视台、塑胶跑道、足球场和篮球场,包括每位教师都有一台手提电脑用于上课办公用等,应有尽有,可以看出政府对教育投入的重视。与我们现在相比,差距很大,也由于政府和学校的财政比较困难,在短时间内对学校应有场室的配套是没办法实现的。

2、全面及人文性的管理制度

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一个名校长,更能带出一所名学校。学校经过多年管理经验的积淀,制定了完善而又人文性和操作性比较强的管理制度,把管理制度化、人性化,把各人的工作具体化,使各人明确自己的责职、在工作上应怎样做,都有指引性目标。也正因有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师生自我管理的作用等到了发挥,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3、教科研开展成效显著

鲍当洪校长是学者型校长,因而,更注重开展教科科研这方面的工作。在例行工作中固定每周二、三、四下午第三节开展分科教研活动,从集体备课、说课、评课,研讨氛围非常浓厚,老师在讨论中也各抒已见,毫不保留,在同科级的开课中采用上同一课的方法,在英语科中还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活动,课后集中进行评课讨论,从中更能看到各人的优缺点,各人也能从比较中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学校不但自身教研搞得有声有色,还开展送课活动,而且送课活动不仅是在本区内的40多所小学,还送课到香港、澳门、北京、上海、山东、兰州、成都、重庆、江苏南京、江苏杨州、江苏常熟、江苏镇江、山西太原、河南郑州、广州、深圳、东莞、顺德、阳春、阳西、中山和南海等省内外多个城市。三年来,学校在国家、省和市三级的教育学会组织的论文评选中,分别有40人次、53次和94人次师获奖。教师论文54篇分别发表在区、市、省和部级教育刊物上。学校现在研究的国家、省、市和区的课题共5个课题。所有课题的研究都能够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使得科研工作真正的为教学服务,为师生的提高和成长服务。

4、在开展好智育教育的同时更注重做好德育工作

(1)、“让学校每一墙壁都能说话”。让校园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这些图片包括安全教育的、名人录、学生作品、礼仪教育,学校被评为“五星”队员的等等,内容非常丰富。而且非常有特色的是:除名人录之外,其它的图片都是利用本校学生开展活动时所拍的照片,使人倍感亲切,另外一个是在这些照片里面的宣传文字是采用中英文相结合的,突出英语的特色。

(2)、五育齐抓并举,学生和谐发展。学校每年一次的艺术节和体育节活动异彩纷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学校每年节目参加比赛都获得非常好的奖励,如学校合唱队在市少儿花会中连续五年获得一等奖,曾代表省参加澳门国际合唱节比赛,获三等奖。09年,学校的大合唱获省一等奖,国家二等奖,创市学校在省和市文艺比赛获最高奖的先例。

(3)、营建书香校园,开展读书活动。在学生读书活动中,积极倡导“我与好书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信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读写能力''''方案范文。库。整理~,夯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同时学校在学生中开展了“小博士、小硕士、小学士、书香家庭”的评比,表彰在创“书香校园”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家庭。

5、特色办学

鲍当洪校长是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全国首届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获得者,省小学特级教师、省首届“名教师培养对象”、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他曾在全国首届小学英语优质课比赛获一等奖的第一名,曾担任全国第二届小学英语优质课竞赛的评委。是非常。好的资源,因而在原来艺术教育特色的基础上增加了英语特色教育,而且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肯定。很多省内外的学校慕名而来,学习小学的创学校特色的经验。

四、今后发展的工作设想

通过这次挂职体验学习,感触和收获同样大。从硬件上,我们现在的学校和基地学校是没得比的。因此,从硬件上,是客观存在且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改变的,能够提高的,只能从软件方面进行提高,我想,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应该从三方面进行努力: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文化氛围

在原有的基础上建设好学生阅览室和教师阅览室,在教师中开展读书沙龙活动,并提倡教师终身读书和学习的信念,在学生中开展“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并且在每学期中开展师生读书评比活动。

2、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研能力

我校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上一个教学公开课,交一篇案例,交一篇教学后记,培训一批优生,转化一批学困生,写一篇教学论文的“六个一”教研活动。通过这次学到的经验,将加强对老师业务能力''''方案范文。库。整理~的培训,包括定期开讲座、教师汇报读书心得、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积极参加外校的听课活动,开展手拉手和“传、帮、带”的活动等,让教师学习更多的新理念,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小学教师论文范文 篇八

内容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课程。它将自然科学各主要领域的基础内容,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知识,综合在一门课程中,能够更好地体现自然科学共同的学科背景、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法。它表现在学习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综合,动手和动脑的结合,以及科学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上。

关键词: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 实践 探究

《科学课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科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合作伙伴。”如何提高《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呢?下面我谈谈在教学中和学习别人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正确引导和实践“科学探究”。

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往往表现出很强的程序性,不敢漏掉一个环节,并且每个环节都试图充分展开。我们以为只有这样才是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习活动。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我们在教学设计上时常出现偏差,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时间不够,课的中期轰轰烈烈,后期草草收场的现象。为此,有必要重新正确引导和实践“科学探究”。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努力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提供基础。因此,要做到这几点:

首先教师要真正钻研教材,不断地创新。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挖掘教材编写者的设计意图,教学中在能够熟练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内部深层次的含义、熟练运用教材的基础上大胆的进行创新型处理。一切现存事物都是不可能尽善尽美的,根据自己所在的大教育环境,因地制宜地用批判性的精神对待教材。

其次,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很好的把握教材难易的“度”。在《多种多样的动物》一课中,教材要求学生能够对各种动物如: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进行描述,学生刚刚进入科学探究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都有一定的难度,更谈不上对自己很少见到的动物进行观察了。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删除这部分探究内容,将它放到课外以小组讨论共同完成。

再次,在教学中要精简探究活动数量,控制活动中的变量。活动多了,如何保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那就必须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把握好重点,并围绕这个点,做深做透,通过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获得理智能力的发展的责任。而千万不能浪费时间蜻蜓点水式的面面俱到,让学生跟着你草草收场。所以与其热热闹闹,丰富多彩,还不如减少两个活动或某些环节,保证充分地时间,把每一部分做透了,做细了,那么学生的收获可能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上的了。

二、有效地选取和利用材料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而探究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探究材料的选取,而有结构的材料能提示科学概念,能反映自然现象的某种关系,能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探究,从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精心设计、选择、提供的有结构材料是探究式教学得以开展的根本,是学生参与实践,自行探究的前提,也是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素养的关健。

1、立足提示科学概念,体现材料的启发性

根据教学实际,材料的启发性结构的方法亦有不同。如在教《物体的沉与浮》一课时,准备了三组教学材料,第一组提供了木块、石块、泡沫、橡皮、铁钉、葫萝卜、牙签等形状、大小、轻重都不同的材料。学生实验后,发现物体的沉浮与大小轻重无关,与原有的认知(学生认为重的沉,轻的浮,小的沉,大的浮)发生矛盾,学生一脸的不解;第二组提供了大小不同重量相等的五个瓶子,实验后学生发现在重量相等的情况下,大的浮,小的沉;第三组提供了重量不同、大小相同的五个瓶子,实验后,学生发现在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重的沉,轻的浮。以上三组实验材料,在教学上有很大的启发性,使学生在探究中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断地激起学生揭示科学概念的兴趣,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探究。

2、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突出材料的趣味性。

材料的趣味性能使学生在无意识间便能全程参与到探究中来,教师在探究材料的选取上应在形式上、内容上、组织上去突出材料的趣味性结构。如《压缩空气》的教学中教师提供了皮球、注射器等材料,让学生在拍皮球比赛和玩注射器的活动中发现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压缩了的空气还具有一定的弹性。在这里不管是在材料形式上和材料内容上,还是在材料组织上,都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巧妙地创设有利于科学探究的问题情境

科学课的情境创设是为了提高科学课的课堂效率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好的情景是能抓住学生的心,孩子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如下两个情景创设:

情境一:《比较水的多少》:小朋友们去春游,小明小组的同学带了三瓶饮料,大家都想把最多的一瓶让给其他同学,可是怎样比较饮料的多少呢?接下来整堂课都围绕这个问题展开。

情境二:《淀粉的观察》:昨天我们观察了米饭,今天老师带来了糯米饭,让大家尝尝,吃饭前我们应该先干什么?(学生:洗手)今天在实验室我们就用老师的消毒液消毒一下吧,学生开始用碘酒消毒,拿饭的时候发现手怎么越来越脏?学生很好奇的开始提问。

显然上述的二个情境创设效果不一样,《比较水的多少》表面上是为了谦让,但实质上对这堂课堂效率的提高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提不起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淀粉的观察》的情境设计极为精彩,学生被这种现象所吸引了,接着就开始自主的思考与探究。大大的提高了这节课的课堂效率。后者的教学情境设计,有利于学生探究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

四、积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表达与倾听是相辅相承,交替发展的。学生在表达和倾听中传递信息和接收信息,在内部消化吸收和情感体验的过程。随着倾听与表达深入,思维活动的水平也就会得到螺旋式的上升,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培养。由此可见,在科学教学中学生“听说”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作为科学教师要时刻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1、建立民主、亲善的师生、生生关系,让学生乐于倾听一个人发言,大家认真倾听,不但可以听得明白,还可以鼓励说的人越说越起劲。要让学生明确并不是发言才是参与,听同学发言同样也是参与。使学生逐渐养成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在听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别人的意见,边听边想,吸取他人之长,充实自己。还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勇于创新。要做到这些,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提一些这样的问题:“你赞成他的观点吗?”“对于他的见解你还有什么补充吗?”“请你评一评他的说法?

2、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心态,鼓励大胆表述。

小学老师教学论文 篇九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意识;兴趣;策略

一、合作意识的培养对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合作意识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深刻掌握知识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小学语文是一门语言性与交流性很强的学科,但很多学生都觉得语文课堂枯燥无味,课堂整体氛围安静,学生表现得很孤僻。由于小学生的自主意识较差,从小依赖父母,对事物的认识都处于启蒙阶段,缺乏对合作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好动的性格特征,设置有趣的互动环节、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设备、提供小小的奖励(包括物质和荣誉)让学生主动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于身处当今社会的学生,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并重,尤其是合作意识已经成为该时展的主流思想,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应被每个人所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应该将其列为重要教学目标之一,通过团队之间的合作,训练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应该让学生掌握的技能,不仅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合作意识培养的方式方法

1.成立学习小组,提供合作学习的氛围

小学生天生喜欢结伴玩,成立学习小组可以让他们对课堂的认识多一份兴趣,小学语文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自愿情况在充分了解学生性格特点的基础上成立优化小组,而不能采取一些激进的做法,例如,将好学生放在一组,将学习差的同学放在一组,这样就感觉是在助涨“拉帮结派”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找一些贴近生活的素材供学生谈论。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的《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课时,老师可以让每组成员谈论各自进步的事例,最后派小组成员发言。这样不仅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友情,更锻炼了学生大胆发言、主动思考、乐于分享、乐于承担的好习惯。老师也可以组织大家进行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形成比赛。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词语接龙的比赛,既有趣又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的词汇,学到了新词汇。

2.强化老师指导作用

当今社会由于多媒体教学的盛行,一些老师对其形成了过分的依赖,指导作用渐渐淡化。新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新鲜事物,尤其可以形象地感知到一些陌生的事物,但一些老师过分依赖从而忽略了课程设置的教育意义,例如,某种精神的体现和人物性格的感知,忽视了语文学习中对事物的深层次思考。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的《赵州桥》一课时,一些老师认为就是放一些赵州桥的图片让学生认识一下就可以了,而忽略了《赵州桥》一课中要让学生体会的古代人类的聪明智慧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画面确实唯美,但其神韵不是观赏就可以理解的,因此,教师还是要多多指导,多对学生进行提点,毕竟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弱,一些深层次的元素老师不加以讲解是无法深有感触的。这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合作,以上做法是传统“填鸭式”教育的另一个极端,教师应该合理把握度,要让学生有参与感,也要主动与学生交流,对学生自身的见解加以肯定,同时给予指导与改正。

3.课堂教学多引入一些容易出现争议的内容

争议是讨论的导火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引出一些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供小学生进行谈论,可以借助优化小组,各抒己见,让大家一起谈论,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延伸与发展。例如,在学习《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一课时,老师可以引出一个话题――“一个人身处沙漠,身上有半瓶水,同学们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是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等大家发言完毕后老师要将其中蕴涵的道理与哲理讲给学生听。又如,在学习《钓鱼的启示》,老师在带领大家通读课文后让大家谈谈自己读课文后的启示,一个人说一种启示,每个人就会得到多个启示,何乐而

不为。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意识是一种多变的教学方式,老师要灵活运用,发挥其重要作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受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小学教师论文 篇十

1.课程结构单一,内容陈旧,脱离实际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在保留了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小学课程设置以综合课程为主,教学内容呈综合化的趋势,而目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仍然是以学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实践课程明显不足。由于课程结构单一,尤其是实践性课程不足,教学实习时间短,导致师范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欠缺,难以胜任小学教学工作;学科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小学实际,尤其是教育理论的有关课程在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多样化学习方面的建构亟待完善。

2.教学技能培养观念落后,形式封闭

目前的教学技能培养观念落后,强制性的要求(有的学校明确规定,不达标则不发毕业证等)、一刀切、整齐划一的做法,与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及个性化的培养要求相冲突,难以真正调动师范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技能培养难以收到实际的效果。教学技能培养以课堂教学、单一技能培养为主,情景性、实践性、综合性不足,是导致师范生教学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

3.教学技能培养目标及内容定位低,体系不完善

目前国家对本科水平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目标及相应的培养内容没有一个基本设定。我国职前本科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培养应达到怎样的专业水准,在实施中缺少可依据的文本参照。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目前的教学技能目标的不足也日渐显露出来。培养目标定位水准偏低(目前的教学技能训练仍然以教学基本功为主),教学技能培养内容单一,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不足,这些已明显不适应学生及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提出科学有效的培养目标是目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4.学生素质不高,学习动力不足

目前小学教育专业的生源基本上是由各中学学习成绩居于中等的高中生构成,而且进入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有些对专业选择并不是发自内心,而是出于无奈。近十几年来,随着社会发展,教师的社会地位有所改善,但相比之下,教师的实际收入还是较低,尤其是小学教师的工作繁重而又复杂,教师的付出和他们的实际待遇很不相称。笔者近几年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作了未来职业选择调查,结果发现,只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真正愿做小学教师。因此,大部分学生进人大学后,学习动力不足,对专业技能培养不感兴趣;虽然是高中毕业生源,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文化素质及能力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受就业选择市场化、选择多元化等(一些学生有考研打算或考公务员等其他想法)的影响,学生一入学,就为就业做准备,忙于各种过级考试,对教学技能训练热情不高,对教学技能训练时间投入不足,这些不利因素对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带来一定的困难。

5.高师教学重学术、轻培养,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目前在高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主要还是讲授式。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缺少质疑、自主探究、合作与交流学习,不利于学生形成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由于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因此教师的教学一方面难以为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起到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缺少有效的方法和对策。高校教师缺乏对基础教育的感性认识及经历,课堂教学脱离基础教育实际,脱离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建议

1.改革课程结构,加强教育实习

第一,建议进行课程调整,实施3+1模式。一年级,开设通识课程,在设置学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和小学相对应的综合课程,为师范生拥有广博的而深厚的知识打下基础。二年级开设教育理论基础课程和教育类选修课程。具体做法是: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设置教育选修课程。例如设“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及教材研究”、“小学课程改革理论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校本课程研究”等。三年级,开设技能训练类课程。例如设“小学基本教学技能训练”、“课堂教学模拟训练”等。四年级,进行一个学年的实习。实习期间同时完成毕业论文的工作。

第二,加强教育实习。新近的研究显示:教师的专业化是凭借“实践性知识”加以保障的,而教学实习是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关键要素。为解决实习时间短、实习效果差的问题,目前一些学校实习时间增加到16-18周,但时间的安排有所不同。有的采用分散见习(每学期一周的见习)和集中实习(八周的实习)相结合的模式;有的学校采用两次实习,称之为小实习(集中见习)和大实习(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模式等。见习是近年来小学教育专业比较重视的一个实践环节,有逐渐增加见习时间的趋势。但从目前实际效果来看,由于见习本身的特点及受其他因素影响,见习的收效不大。易导致走马观花;由于见习时间多,必然占用了有效的实习时间,而实习时间短,学生教学能力的提高必然受到影响。因此,建议取消见习,集中时间实习一个学年。为解决见习问题,建议实施“拜师制”,即有目的地选择小学和小学指导教师,从学生一入学,即安排他们到小学和指导教师见面,确立“师徒关系”。师徒关系明确以后,学生要和指导教师保持一定的联系,随时可以在课余时间定期到小学观摩、助教。

2.采取多元、开放的培养理念,优化培养途径

第一,教学技能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应该多元、开放。遵循的原则应是,统一要求和自主选择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本技能培养与专业方向技能培养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练相结合、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技能训练相结合。应建立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技能主题活动相结合、校内训练和校外实际教学相结合等多元的评价方式,将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结合起来。还应使实践与反思相结合、训练与环境陶冶相结合,通过多种方法与多条途径,构建全方位、全员、全程的培养体系。

第二,制订系统有效的教学技能培训计划,建立培训组织机构。为保证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应制订系统有效的培养计划,并将其纳入课程计划中统一安排实施。在计划中应规定培训的时间、学时、培训内容及达标要求,使教学技能培训落到实处;应加强对教学技能培训的领导和管理,成立由相关负责人、任课教师、学生参加的领导小组;应制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培训规程》,保证技能培训工作有序地进行。

3.明确教学技能培养目标,完善教学技能培养内容

第一,应依据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师范生的发展需要及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采取长远目标与具体目标协调统一的办法确定培养目标。长远目标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适应小学教学需要的合格小学教师。具体目标分三个层次:首先,培养学生具备作为现代人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其次,培养具有基本教学技能的小学教师;再次,培养具有综合教学能力的小学教师。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目标的落实,建议采用和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教学技能等级证书”制度。

第二,完善教学技能培养的内容体系。依据教学技能培养目标,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发展顺序构建教学技能内容体系。教学技能培养包括一般技能、教学专业技能、综合教学技能三个层次。基本技能指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生存技能,是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的素质要求。一般技能包括言语技能(包括口语表达、体语表达)、书写技能、运算技能和艺体技能等;教学专业技能主要是指作为适应小学教学要求必备的基本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掌握运用小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的技能、了解学生的技能、编写教案的技能、选择课程资源的技能)、上课技能(导入技能、设计教学过程技能、选择教学方法技能、板书设计技能、结课技能、多媒体使用技能、作业布置与批改技能、课外辅导技能、教学评价技能);综合教学技能主要是指在学生掌握基本教学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强调训练的情景性和实践性,具体包括说课技能、选择运用教学模式技能、组织教学技能(沟通与交往技能、调控教学技能)、教学应变技能、教学反思技能、评课技能等。

4.创造有刺条件,提高师范生素质

第一,从根本上解决师范生的生源问题。“两会”刚刚结束,免收“六所”部属师范院校学生学费的提案令人振奋,这将是提高师范生生源素质和切实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有效措施。建议国家也能够选择一所市属师范院校实施免费教育,尤其是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实施免费,这将是提高基础教育师资质量的根本保证。同时,还应该切实提高小学教师的经济收入,提高小学教师的地位,从根本上解决小学教育的人才质量问题。

第二,制订系统有效的教学技能培训计划,建立培训组织机构。

第三,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具体措施是:(1)利用新生入学的最佳时机开展专业思想教育。通过请优秀小学教师讲座、观摩基本功表演、参观展览、毕业生汇报等形式对学生渗透专业理想教育,逐步明确教师的素质要求。(2)学习有关教学技能的文件,使学生明确各阶段教学技能的培训目标要求及措施,在知晓的前提下,导之以行。

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构建有利于教师教学技能形成的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形成和谐、活跃的校园气氛,是教师形成教学技能的重要环境和氛围,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开展各种教学技能大赛、教学科研立项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教学能力训练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这些做法能促进学生教学技能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