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媒体运营工作人员,大家需要有文案功底,以下是美丽的编辑为家人们整理的校园新媒体如何运营(精选9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媒体运营方案 篇一
“高手做势,中手做市,低手做事。”
事件营销,当属“做势”。
事件营销,英文为Event Marketing,国内有人把它直译为“事件营销”或者“活动营销”。
所谓事件营销.就是企业通过运作公关事件来迅速提高企业及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达到“一举扬名天下知”的目的。
进行事件营销,企业必须整合自身动或事件,使之成为大众关心的话题、议题,从而吸引媒体的报道与消费者的参入,达到营销的目的。
简单地说,事件营销就是通过把握新闻规律,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并通过具体的操作,让这一新闻事件得以传播,从而达到广而告之的传播效果。
由于这种营销方式具有受众面广、突发性强的特性,在短时间内能使信息达到最大、最佳传播效果,为企业节约大量的宣传成本,近年来已成为国内流行的一种公关传播与市场推广手段。
2005年,华帝股份(以下简称华帝)创意之火点燃十运火炬,就是事件营销的一个典型案例。
策划背景
经国务院批准,十运会将于2005年10月在江苏举行。十运会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的一次综合性体育盛会,是举国上下的一件大事,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次大演练。
火炬传递是历届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一个亮点,具有广泛群众性和深远的影响,可调万众瞩目。
独家研制并捐赠九运会火炬后,2004年11月,华帝凭借雄厚的综合实力,在强手如林的十运会火炬竞标中脱颖而出,承担了十运会火炬接力活动所需的火炬、火种盒、点火器等器材的研发和生产任务,并以火炬等产品折合人民币192.3万元捐赠十运会筹委会,华帝也因此获得了十运会特殊标志使用权,成为十运会特殊标志使用许可企业。
策划思路
当我们“拿下”十运会火炬项目时,迅速组建了以总裁为组长的十运会火炬推广项目小组。
项目小组搜集了大量的十运会资料,并反复研究推敲,要把这些材料变成头脑风暴的养料。
2005年11月29日晚,经过项目小组各单位成员的前期充分准备,十运会火炬推广项目小组首次头脑风暴大会召开。华帝总裁黄启均提出四点要求:任何策划创意,要与企业现在的实际状况相符;任何策划创意,都要服务市场,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任何策划创意都不应造成负面影响,一个好的策划一定是良性效应的循环;策划创意要有较强的生命力,能产生持续深入的影响及可延续策划的空间。
接着便是头脑智慧的激烈碰撞。
“火炬与火息息相关,我觉得很有必要按比例设计一款打火机,作为礼品回馈给华帝客户!”华帝研究所的成员不仅仅是技术行家,也是创意高手。这个创意最后被采纳,有趣的是,这个制作精美的火炬打火机一面世即被某著名品牌看中,希望能印上他们的LOGO制作成礼品送给他们的客户,并给我们提供了详尽的合作方案。
“我们要利用这个平台,强势进入体育营销领域。最好的方式是与体育代表团结成合作伙伴,这是火炬接力热潮后又一个延续整合传播的绝佳机会。”这个建议当场被初步采纳,而最后我们策划的“100万元金火炬重奖干运冠军”的合作方式得到了东道主江苏体育代表团的高度赞同,并成为其合作伙伴。
“火炬研制这一新闻传播话题绝不仅仅是火炬本身,还可以向体育、财经等新闻延伸。”
这是一场充满创意、灵感的思想盛宴,头脑风暴形成的十运会火炬推广方案经过无数次的沟通与论证,一套严密的整体策划构思、系统的推广传播方案,慢慢浮现在策划小组成员眼前。(如下图所示)紧接着,按照此结构图,我们又制作了详细的项目推进表。
全面、缜密的整合策划方案为后期执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在执行这一方案时我们又因势利导,将很多新的创意充实到方案的子项目中。
项目执行
恰当的全国性新闻会是整个事件传播的主轴
2005年6月23日,华帝在南京召开“独家研制及捐赠十运会火炬、火种盒”新闻会,向十运会组委会捐赠其独家研制的火炬器材,包括价值200万元人民币的高科技火炬、火种盒与采火器等火炬器材。
随着神秘的华帝十运会火炬揭开面纱,我们的新闻稿重点传播了华帝低氮燃烧、计算机仿真技术、智能控制、防熄火保护等行业高端技术,借此塑造华帝的品牌形象,树立企业文化,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情感关系,以赢得更广泛的支持。
8月16日,国内厨卫业巨头华帝在北京召开“十运会火炬纪念版珍藏版上市”新闻会,隆重推出零售价为10000元的十运会火炬珍藏版纪念灶。相比市场上其他品牌的灶具产品,华帝此番推出的“珍藏版纪念灶”可谓是“天价灶具”。此灶一出,立即在国内厨卫行业以及媒体中间引起了极大轰动。
8月17日,十运会江苏体育代表团合作伙伴(华帝)新闻会暨金火炬捐赠仪式在南京举行。华帝除了赞助江苏体育代表团60万元外,还精心打造了100枚24K纯金火炬用于奖励江苏体育代表团在十运会上获得金牌的选手。
从下图可以看出,华帝“十运会火炬”是随着人们对十运会的广泛关注,紧紧围绕着华帝独家成功研制火炬及捐献、火种采集、火炬接力,从科普新闻、体育新闻、经济新闻三个角度,选择独特的切入点,频繁召开新闻会,不同类型的新闻,不断制造新闻亮点,在满足媒体对十运会宣传需求的同时,宣传华帝的企业形象,实现了共赢。
利用科学合理的媒介展开全方位传播
华帝此次的传播覆盖了互联网、平面媒体、销售终端、广播电视、户外公交等一切可利用的媒介,根据各类媒介的特点,实施不同的传播计划。以下以互联网为例,作重点介绍。
围绕“华帝十运会有奖竞猜”专题,在新浪网、中华网、搜狐网等门户网站,“华帝创意科技、点燃十运火炬”的广告信息。在与新浪网的合作中,主要采取了硬广告和新浪十运会专题赞助方式。举办有奖竞猜活动,凡是参加“华帝十运会有奖竞猜”的网民,就有机会获得由华帝送出的丰富奖品。投放频道均是新浪网的强势频道,如新浪首页、新闻中心、体育频道、女性频道等,广告形式有通栏、擎天柱广告、专栏赞助、Button、文字链接等。
据第三方统计的数据,华帝在新浪网投放的广告平均每天至少有1000万次的曝光数量,5000多人次主动点击了解广告内容。华帝品牌的受众和十运会关注人群网上互动,在推广期间,通过硬广告投放,同时配合十运会专栏赞助、
有奖竞猜等广告形式,吸引了20万人次的关注。Minisite的设计采用专题版式,给网民一种真实性和新闻性,并在内容上提供大量资讯,以吸引网民停留的时间。而有奖竞猜活动吸引了6万多人注册,华帝借此搜集了大量网民的数据资料,为华帝构建与网民的沟通平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统计,华帝品牌在本次项目推广中,总体曝光机会达到1.6亿次,总点击数达到215347次。
在与中华网的合作中,大量运用了流媒体、画中画、超级通栏、业内通栏等广告形式,在新闻、军事、体育、十运会等频道投放广告。值得一提的是,中华网军事频道作为全世界华人公认的第一军事频道,8月18日,代号为“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吸引了大批网民,华帝方面与中华网紧急磋商,不失时机地在中俄军事演习专题投放了文字链接广告。根据统计数据,广告投放当天,华帝在军事频道的广告印象数为912,813,点击数为9974。至推广项目结束,华帝在中华网投放的广告总印象数为322,770,359,总点击数量为324,511。
与此同时,除了部分网站首发的全篇幅新闻通稿外,所有在乎面媒介投放的相关新闻也都在网络上转载,覆盖的网络有新浪网、搜狐网、网易、中华网、TOM、21CN等综合性门户网站,有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人民网等新闻类网站,还有慧聪网、中国电子信息网等行业专业网站。
平面媒介的利用,主要体现在硬广告及相关新闻的传播上。项目推广期间,分别在《数字家电》、《广州日报》、《信息时报》等主流媒体了公益广告。同时,华帝十运会火炬新闻传播覆盖了《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证券报》等中央媒体,《北京青年报》、《山西日报》、《京华时报》、《包头日报》等华北区媒体,《上海证券报》、《东方早报》、《杭州日报》等华东区媒体,《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华南区媒体。此外,西北区、西南区、华中区、东北区媒体的报道也较为活跃。其中,为配合“华帝金火炬重奖东道主江苏代表团十运冠军”事件,与《南京晨报》合作,独家赞助《江苏金牌选手专访》栏目,与《扬子体育报》合作,独家赞助江苏十运会军团金牌榜。
销售终端的宣传主要有十运会火炬传递及展示、万元灶陈列、主题海报张贴、大型路演等方式。其中,十运会开幕式前夕“十一”黄金周期间,珠三角的“华帝圣火南粤激情传递”、汕头的十运会火炬展示仪式、湖南的“传炎帝圣火、燃万家欢乐”、湖北襄樊的“火炬义卖助学子”及万人跑活动影响力尤其巨大。以在广州人民北路广东电台广场启动的十运会火炬传递活动为例,一共吸引了包括广东卫视、广州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羊城交通广播电台在内的十几家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采访报道,活动支持媒体单位羊城交通广播电台还对启动仪式进行同步直播。同时,奥运冠军王军霞和葛菲亲自领跑,在广东珠三角掀起了一股全民运动的热潮。
广播电视的传播也较为活跃。11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十运会火炬的特点,并播发了华帝竞标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研制权的消息。7月1日、7月15日、8月1日分别在南京、河南商丘、北京三地举行的采火活动,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等新闻栏目也作了报道。8月12日的全国火炬传递启动仪式,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电视台均对此作了报道。国庆节期间,汕头电视台制作的专题片播放后在当地引起了较大反响。在江苏电台投放的四个广告版本也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在户外、公交等传播媒介方面,深圳华强路户外路牌广告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而江苏南京100多辆公交车拉手广告也很好地传达了华帝独家研制捐赠十运会火炬的信息。
新媒体运营方案 篇二
关键词:独立学院;媒介经营与管理;校内实训;仿真杂志社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1-0154-02
伴随我国媒介市场化脚步的加快,《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从早期只是少数院校开设的选修课转成为大多数新闻传播专业的必修课程,在独立学院新闻专业培养方案中也大多增加了《媒介经营管理》这门课程。但是,对媒介经营管理教育进行考察时却发现,独立学院在教授这门课程时照搬照抄一本院校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方法上“理论讲得多、实践机会少”、教学内容“重管理轻营销”、严重脱离独立学院教学层次,以致不少独立学院新闻院系的学生认为这门课“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鉴于此,我系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针对独立学院教学特质和新闻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结合该门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初步搭建了“《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校内实训平台”。
一、《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的定位
在教授《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之前,必须首先准确地定位该门课程的教学理念,才能科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喻国明教授认为“《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既是一门通识课,也是一门技能课”[1]。新闻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新闻采写方面的理论知识,也必须了解传媒业运行的机制和过程等基础知识;不仅要掌握采写编评摄等业务技能,而且也要掌握一些必备的媒介经营管理技能,如媒介产品设计、媒体市场调研等。本文所搭建的“媒介经营管理实训平台”也正是基于这一教学理念。
二、校内实训平台的搭建
鉴于新闻单位的日常运作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参与实践的要求,故采用校内“模拟实训”的方式,根据杂志社工作流程,在校内建立仿真的杂志社运作实训环境。其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杂志出版小组,模拟一个杂志创刊的全部流程。整个流程分为7个步骤:针对一份即将创办的期刊进行市场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撰写期刊策划书――根据策划书制作第一期期刊――印刷和发行期刊――进行读者反馈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撰写期刊改版策划书――根据改版策划书制作第二份期刊。期间共提交5 个成果,包括一份调查计划(附问卷)、一份策划书,一份期刊成品、一份改版策划书和一份改版后的期刊成品。在实训期间,将由《新闻采访学》任课老师、《新闻写作》任课老师、《新闻摄影》任课老师、《编辑与排版》任课老师协助《媒介经营与管理》的任课老师对实训的相关流程进行监控,并提供必要的指导。
三、搭建《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校内实训平台的动因
(一)立足于独立学院的教学层次
从教学内容上看,现有的《媒介经营与管理》方面的教材和教学大多“重管理轻营销”。虽然各校的名称各不相同,如《媒介经营与管理》、《新闻事业经营管理》、《媒介管理研究》等,但内容大致接近。涉及“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与成本核算、计划与统计、人力资源管理”[2] 等管理方面的内容居多,关于媒介经营方面,只有“媒介经营模式、广告与媒介经营”等少数章节。片面强调管理脱离了“独立学院学生没有媒介管理经验,而且很难一毕业就走上管理岗位”的实际,学生很难对书上介绍的管理知识产生切身体会,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从教学方法上看,一本院校在教授该课程中多采用了“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而且所引用的案例都是业界中的翘楚。如发行创新的《中国青年报》、首先进行集团化改革的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上市的北青传媒以及品牌运作十分成功的凤凰卫视等。这种“对国内外著名媒体的经验进行解读”的案例分析法,与一本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所进入的大多是国内外知名媒体、平台比较高有关。但是,独立学院的新闻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多半进入的是中小型的企业内刊、行业期刊杂志,刻板的参照一本院校进行案例教学不符合独立学院实际。学生普遍反映这些案例在工作中的可模仿性和可操作性并不强,希望增加更多动手的机会,仅仅用“案例分析”辅助这一课程已经不能满足独立学院学生的要求。此外,与一本院校新闻专业学生较高的就业平台,独立学院新闻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多半进入相比中小型的企业内刊、地区性的行业期刊杂志等。而建立仿真的杂志社运作实训环境给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与独立学院新闻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较为一致,是根据独立学院的实际而进行的创新和调整。
(二)业界亟需营销人才
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共有5000多家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达55万人,但懂得经营管理的人才却不到1%[3]。目前,传媒行业最缺乏的是经营管理人才,有专业营销管理经验的人才极少。业界对人才的争夺也集中在这个层面,包括主编、美术总监、经营总监、广告经理、发行经理、品牌推广经理等。
2003年《北京青年报》的总编辑张延平在“21世纪教育学峰会”上也提到“既懂媒体又懂经营”[4] 的人才是报业最急需的三种人才之一。张延平自1998年任《北京青年报》总编辑,2002年任社长。在他的经营管理之下,《北京青年报》取得了骄人的经营成绩:2002年该报的发行总量在北京报业市场上排在第二位,固定订户排在第一位,广告收入在全国位居第二。他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 本人就是一名典型的“既懂媒体又懂经营”的人才。随着我国新闻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市场化脚步加快,新闻教育必须适应业界对“既懂媒体又懂经营”复合型新闻人才的要求。本专业在教授《媒介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在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之外加上一个实训环节,也是基于就业市场的需求而进行的尝试。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比起阅读和听课,实践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 甚至有人说“阅读的信息,我们只能记得10%,听到的信息,我们也只能记得20%,但所经历的事情,我们却能记得80%”。有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增加了实训环节,通过实训方式来模拟媒体的运作全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整合新闻的各种技能
新闻专业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学习了大量实践性较强的业务课程,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报纸编辑与排版》、《新闻评论》、《新闻摄影》、《广告策划与设计》等。根据调查发现,新闻专业的各门业务课程多处于各自为政的断裂状态。学生在修完一门业务课程之后,如果没有实践,这些技能将无法相互贯通,也无法内化成为学生的综合能力。由于《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具有学科交叉和实践性强的特点,一般放在大三阶段开设,学生在之前一般都已经接触了采访、写作、编辑排版、评论、新闻摄影摄像、广告设计等业务课程。此时,在大三才开设的《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拟通过成立杂志出版小组的方式将各个相互独立的专业技能,包括“问卷制作、市场调查、期刊策划、采写编评摄、发行、广告运作”等新闻业务和运营管理等业务技巧有机串联起来,模拟传媒运作的整个流程,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增强学生对媒体各个流程的理解和认知。
(五)督促学生在实训平台上学习锻炼
2005年12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质疑“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算合格吗?”[5]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如果说,用“一部分新闻学博士是跨专业报考的,从来没有接触过新闻业务”来为这些新闻学博士开脱,还情有可原。那么,现在普遍存在的新闻专业本科生连简单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的现象,也为我们的新闻教育敲响了警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新闻教育偏重于理论教学,对学生的实践不够重视。或者因为校内外实践的机会比较有限,或者因为学生实践的主动性不高,都导致学生在动手方面缺乏锻炼。因此,基于杂志社工作流程,在校内建立仿真的杂志社运作实训环境,能够为所有同学提供平等参与实践的机会。同时,也变实践的自愿参与为强制参与,施加适当的压力让学生从事新闻实践,通过模拟实训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也有助于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
四、存在问题和未来设想
虽然,《媒介经营管理》校内实训平台实施的时间并不长,但学生们的积极性、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这是一个大胆而全新的尝试,少有经验可循,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如调查有效性的监控、组员之间的团队合作、广告赞助难以操作、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以及指导老师的分工合作等。
由于本门课程的“试验”特性,在诸多方面仍需要完善。一是鉴于本专业还没有一本属于学生的专业期刊,可从学生的方案和作品中评选出最佳的创刊方案将之作为我系新闻专业期刊的蓝本,从而将实训平台常态化、规范化和组织化;二是增强实训内容的多样化,鼓励学生走出去,与媒体、企业合作,为其策划活动、制作节目或进行调查等等。
媒体环境的变化和独立学院的特质,都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积极进行探索,探索面向就业市场、面向学院实际的教育思路和教学特色。
参考文献:
[1] 王斌。喻国明。媒介经营管理课程包建设:实践导向的体验式教学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3).
[2] 陶建杰,张志安。高校媒介经营管理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新闻知识,2007(2).
[3] 万辉。传媒经营管理人才拉响警报[N].市场报, 2003-9-5.
校园新媒体如何运营范文 篇三
关键词:校园文化品牌 校园媒体 媒介文化 校园媒体人
一、比较研究视域下的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建设
在校园文化活动越来越繁杂、各活动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高校如果缺乏校园文化活动整体运作的长远思路,将会导致“经营”混乱无序,这无疑是对校园文化资源的极大浪费,而“品牌”策略的巨大震撼力在校园文化活动管理上已经不容置疑。
校园文化品牌创建是学生工作的内在价值、发展理念和外在竞争力的体现,是学生成长成才和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助推器。为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全国及各省相应推出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所评选出的校园文化品牌虽各有特色却都体现了这样的共同点,即:“主题鲜明,富有时代感”、“彰显个性,体现办学特色”、“参与面广,发挥辐射和示范作用”。
如同基于市场需求的产品有生命力一样,优秀的校园文化品牌也很有生命力。通过对优秀的校园文化品牌的培育,可以使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特色得到有效凝练和广泛认可,同时也满足了学生成长、成才与社会的需求。
以获得浙江省优秀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的校园文化品牌为例,优秀的校园文化品牌有着以下特点:
1、优秀的校园文化品牌是从学校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体现大学精神的。如浙江大学
“重走西迁路”,浙大人从回顾中感受百年风雨铸就的大学精神,在实践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从而把西迁历史和优良传统内化为精神营养和不竭动力。
2、优秀的校园文化品牌是与学校特色相结合的。浙江传媒学院“用礼仪点亮生活,让文化涵养心灵”的“礼仪文化”、浙江理工大学的“T台文化”等都体现了他们独特的办学特色。
3、优秀的校园文化品牌是体现服务社会的特色,并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浙江农林大学开展的以规划“绿色校园、绿色农村”,传播“绿色文化”为主题的“绿色家园”活动,既有时代特色又体现了农林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4、优秀校园文化品牌是体现普适价值观的。如温州医学院提倡关爱弱势群体的“特奥”志愿服务文化。
5、优秀的校园文化品牌是从学生生长需求出发,由学生自己组织实施,既锻炼他们的才智,也满足了他们成长中的需求。如浙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飞扬三月”女生节“倡导人口文化,引领女生成长”。
二、校园媒体及其影响力
校园媒体是高校校园内的大众传播媒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传播系统,是广播、报纸、电视、期刊、互联网等信息传播媒介在高校校园内的运用。广义上的校园媒体还包括:海报、横幅、橱窗、宣传单、移动宣传车、壁报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手机这一新兴的通讯工具作为第五媒体开始在大学校园里普及并因其具有即时、便携等特点迅速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和喜爱。校园媒体从诞生以来一直是身处高校院墙之中的师生员工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即便是信息沟通方式多元化,社会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校园媒体依然是高校师生获取信息不可或缺的渠道。每天定时响起的校园广播、引起热议话题的校园论坛、公布校园活动的海报和横幅、内容丰富的壁报都是高校师生喜闻乐见的媒体形式,也丰富着高校师生的生活学习。
三、校园媒体在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中的地位和效用
1、校园媒体是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中的组成部分。
校园媒体本身即属于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中,即媒介文化。媒介文化是媒体在实践中形成的文化形态,包括一贯坚持的精神理念、信息采编准则、编辑记者的行为规范、视觉形象以及与受众的良好关系等。 校园媒介文化的党性、先进性、开放性、民主性、科学性等特性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从某种侧面深刻地反映了校园文化的面貌和精神实质。同时,校园媒介文化的变革、创新与发展趋势又推进了校园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校园媒介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深刻地影响着校园文化品牌的发展方向。校园媒体不仅要研究、传播和促进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同时还要加强自身媒介文化的建设,为推进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2、校园媒体在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校园媒体对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马克思在阐述新闻理论时就曾说:“报刊活动的目的是经常而深刻的影响舆论,报纸是人民的文化和精神教育的强大杠杆。” 校园媒体在对校园文化品牌的深入理解、评判和反思中对其形成强大的舆论支持,使文化内涵得到认可和接受,进而培养精神,引导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向先进性、科学性和民主性的方向发展。
3、校园媒体在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中的宣传作用。
校园媒体是展示校园文化品牌的一个窗口,对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起着重要的传播作用。他们能从不同角度反映大学校园文化品牌的独特内涵,向社会校园文化品牌的动态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高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4、校园媒体为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主体的素质培育创造了条件。
校园媒体的根本任务是紧密围绕学校党委和行政的中心工作,发挥自身优势,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服务,这与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所要达到地目的是一致的。
校园媒体的宣传报道多种多样、图文并茂,为受众所喜闻乐见,便于对校园文化品牌活动进行生动形象地报道传播和理性分析提升,使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更进一步地深入人心,为加强大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5、校园媒体在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中的培育作用。
霍克海默说:“收音机和电影决不亚机和枪炮的作用。” 而且校园媒体几乎没有市场的压力,这就使校园媒体能在发挥各种媒介的先天优势和传播规律的前提下,促进其内容的高质量和理性化,发挥师生继承和创造学校精神的主体作用,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力,达到对校园文化品牌的培育作用。
6、校园媒体是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历史记录者。
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工作的开展,每天都有新变化,每周都有新进步,每月都有新成绩,每年都有新总结,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有哪些教训值得吸取,都通过校园媒体予以报道和记载。校园媒体始终都在忠诚地记录着校园发展的点滴,是校园文化品牌成长发展的历史见证。
四、新形势下校园媒体在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中的机遇与挑战
1、社会媒体多元化的形势下校园媒体的发展困境。
校园媒体网络多元化,公众舆论更加分散。短短时间内,校园除了传统媒体,有线网络、手机、3G甚至是4G网络、微博等新媒体的强势冲击扑面而来。学生对网络和手机的使用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尤其是手机上网功能的实现和微博这种即时信息渠道的使用,自媒体时代到来了,学生本身甚至成为了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而且速度更快、途径更便捷。传统的校园媒体突然间变得失去了吸引力,在高校这个相对独立的传播空间里,师生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并且四通八达。媒体形式的多元化,信息获取渠道的增加,使获取信息的“门槛”降低,选择信息的行为自主性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群体获得独立自由选择信息的权利。任何媒体想轻易取得“霸权”地位,通过“灌输”的方式进行各种教育或者文化培养已日益困难。
2、在对校园媒体的整合中主动适应运用新的媒介形式。
在这种形势下,要想使得校园媒体依旧成为对广大在校师生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必须在实现现有校园媒体整合的前提下,主动适应运用新媒体。
每个媒体都有自己的定位,不同媒介也有着各自的宣传侧重点和不同的宣传效果。校报是高校的机关报,因其非线性传播的特点,有利于进行深度报道和对重大事件进行评论,缺点是信息量小、出版周期长;校园广播具有信息传播快捷、简短的优势,亲和力强。其缺点是受众范围有限,播出时间短,以学生为骨干组织力量,节目质量受到影响;校园电视的出现,使得校园媒体的视觉冲击力和现场感大为增加,但是由于制作经费较高电视媒体尚未在高校内普及;校园网络因具备了随时更新、流动播出、信息丰富、图文并茂、迅速快捷等特点,成为了重要的信息来源和传播渠道。但建立完善的网络站点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各高校在网络媒体的发展上有很大不同。其他形式的校园媒体,如海报、宣传栏、宣传横幅、壁报、宣传车等往往就单一事件、特定主题进行宣传,信息性强,但是由于局限于一定的宣传场所,宣传范围有限。如何更好的发挥不同媒介的传播优势,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就要将现有媒体形式进行整合和联动,不同的媒介确立自己的宣传侧重点,通过联动报道,使其对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宣传报道立体化呈现。
当下,手机越来越成为高校师生沟通联系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优势明显,方便快捷,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和信息,而且覆盖面广甚至可以涵盖在校的所有师生员工,这就打破了传统校园媒体形式在传播过程中所受的时间或地域的限制。将手机作为一种传播平台,建立属于自己高校的手机无线网络群,通过手机即时的进行信息传播成为高校在校园媒体建设中的必然选择。手机作为信息传播平台的优点还在于,其内容既可以是简短的活动通知,也可以是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手机报,因此手机作为新兴媒体在对校园文化品牌宣传中大有用武之地。
五、加强校园媒体自身建设,服务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建设
1、保障资金投入,加强硬件建设。
必要的资金注入是保证校园媒体能够高效运行的首要条件。校园媒体与社会媒体一样,只有在一定的机器设备到位的情况下才能有效运行,同时,宣传设备的好坏与宣传效果的好坏一般情况下成正比例。可以试想,校报发行范围的大小、发行数量的多少,校园广播的线路铺设、播音系统的质量,宣传海报的精美程度,宣传橱窗的更换频率,校园网络的速度和设置的完善程度等都与投入的经费相关,而这些又直接影响到宣传的效果。购买必要的机器设备完善硬件建设,是加强校园媒体建设的物质前提。此外,每年还必须设置专项经费以用于设备的维修和系统的升级。
2、注重业务培训,提升软实力。
在校园媒体这个群体里,扮演着校园媒体人身份的除了负责此项工作的老师之外更多的则是有着这方面特长和爱好的在校学生。而除了专业院校和较大规模的综合类院校外,一般高校没有播音、主持、传媒甚至是新闻等专业的学生,因此从事着校园媒体工作的学生骨干往往都是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一腔热血,干劲有余,专业不足。从事校园媒体管理工作的老师也不见得具备专业知识背景,这就会出现几个没有专业背景的指导老师指导一群没有专业基础知识的学生从事着校园媒体工作。这就要求学校能够为这些从事着校园媒体工作的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进行专业进修的空间,可以“请进来”即聘请校外有经验的从事媒体工作的专业人士来校为其做专业培训和讲座;也可以“送出去”即送其到多到社会媒体和其他高校媒体去交流经验,多去参加由高校或专业协会举办的业务培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知名社会媒体人来校做嘉宾,这样既可以营造良好的氛围又增强了校园媒体的凝聚力。培养一批业务精良、干劲充足的校园媒体人是加强校园媒体建设的软实力保障。
3、完善制度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校园媒体人。
高层次、高品位的媒介文化反映了高品位、高层次的校园文化,这需要通过媒体业务人员的行为标准来体现。校园媒体应当制定完善的管理和采编制度。报刊需要加强培养学生记者的写作能力、采访的语言能力;广电媒体要着力打造 “名记者”、“名主播”,使这批人成为有力的“舆论领袖”,增强和提升校园媒介文化的丰富性和影响力;校园网络的编辑记者必须提高对网络媒体特性的认识,对互动论坛要制定语言行为规范细则,还需要培养正确处理“网络冲突”等方面能力。只有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的校园媒体人队伍,才能保证以实际行动培育和展示优秀的校园媒介文化从而为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惠蓉。校园媒体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9卷第4期。
[2]丁柏铨,王雄,董秦等。新闻舆论引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新媒体运营方案 篇四
今年7月,宏盟集团和阳狮集团正式宣布合并计划,组建Publicis Omnicom集团,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广告传播集团。作为阳狮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阳狮锐奇对于全球广告的支出和投放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而腾讯作为中国最大的在线生活平台,不仅是中国网民online life的主要构成,也是品牌与消费者搭建沟通桥梁的优质媒体渠道。近年来腾讯在网络媒体平台的创新和数字营销领域洞察上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可以说,腾讯全媒体平台不断汇聚的用户积累和商业价值,已成为洞悉中国数字营销环境及发展态势的有效窗口。此次阳狮锐奇到访腾讯对双方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据悉,腾讯也是此次阳狮锐奇高管团队访华期间的唯一一家到访的互联网公司。
“由技术变革所带来的移动化等数字发展趋势,正在重构着整个广告营销的最新DNA,变革的旅程已经开始。”刘胜义提出,变革时代,传统营销思维需要做出改变,数字媒体不只是可以利用的新工具或新媒介组合,更是新的营销思维。对此,Frank Voris也表示,新时代下的媒体和公司帮助品牌客户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通过适合的沟通渠道在不同的设备端,及时高效地找到精准目标群体是非常必要的。
CNNIC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中国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已经超越PC端,比例高达78.5%,中国已进入移动化的时代。腾讯在交流中提到,面对全新营销环境,腾讯做了充分的应对布局。在移动端,前不久微信推出了支付功能,为广告主与消费者实现线上线下的沟通,进行O2O营销提供了更多可能。此外,大数据和内容营销也将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重要方向。以腾讯为例,今年相继推出了Tencent Ad Exchange广告交易平台和“腾果”DSP平台,借助大数据的力量,全力打造快捷、高效、精准的广告投放;在内容层面,腾讯视频大力发展精品大剧及原创自制节目,为品牌广告主进行深度内容营销提供了优质渠道。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腾讯逐渐挖掘出了数字媒体平台应该承载的价值因子,即规模化的用户覆盖及全线优势产品、精准的大数据洞察力和处理能力为合作伙伴提供灵活、高效的数字营销解决方案。以此为依托,腾讯与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出了诸多的数字营销领域成功案例。
新媒体运营方案 篇五
1.1树立正确教育观,优化教学内容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深入分析和研究新课改内容,了解并掌握其中规律,并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加强对营销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优化,使之能够满足学生能力培养需求,明确教学目标,突出专业重点、难点,并适当调整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之间的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专业实践练习,提高学生营销能力。传统营销教学过度重视理论知识,使得学生日后与社会衔接难度较大。因此,通过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不仅能够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内容,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来,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在课件准备阶段,在网上搜索和收集相关教学视频、动画等,并在课堂上展现给学生,不仅如此,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制作,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视频,在总结经典营销案例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农夫山泉”有点甜的感念创意展示给学生,并深入分析其从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取得成功等。
1.2合理利用多媒体,丰富课堂内容
营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多媒体技术本质,并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多媒体,增加多媒体案例辅助教学,增加对比案例,例如:洗衣机生产企业对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城市居民认为洗衣机非常好,而农村居民则认为洗衣机不能够洗地瓜等蔬菜,就是否开发新功能,让学生各抒己见,并就这两种结果进行营销策略的制定,并将优秀营销案例与学生共享,分析和探讨其中的优势和劣势,充分调动学生热情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另外,还应加强媒体影像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能够多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营销能力,提升学生营销素养,为日后更好地参与社会奠定稳定基础。
1.3加强实践教学,实现立体化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适当开展辅助教学,例如:批改作业、专题论坛等,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答疑解惑,并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教学软件,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例如:电子沙盘、ERP等,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促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实现立体化教学。例如:在模拟谈判实训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结合当前市场形势,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谈判。通过加强实践教学,不仅能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从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4建立教学评价体系,完善多媒体教学
教学评价体系作为改进和调整营销教学的有效方式和方法,尤其是多媒体技术背景下,建立全新的教学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评价体系建立过程中,不仅要将学生成绩作为考核一部分,还应将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实践活动、作业等多方面内容纳入到评价体系当中,全面、系统的掌握学生情况,并采取针对性教学活动,不断改进和完善多媒体教学模式,促使其发挥积极作用,从而营销教学可持续发展。
2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营销课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渗透,在很大程度上为高职营销教学提供了支持,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多媒体教学案例进行辅助教学,例如:就同一产品的不同营销策略的效果等,激发学生热情及积极性,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到一起,增强学生实践技能等,为日后参与工作奠定基础。
(2)增强影像教学媒体教学,影像多媒体资源的突出优势和特点体现在直观、形象等方面,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也能够给学生视觉及听觉带来一定冲击,帮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最大程度上拓展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营销素质。
(3)积极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实现远程教育教学,进行网络批改作业等。
(4)教材作为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核心,在多媒体技术影响下,教学内容页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建立立体式教材体系,不仅要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需要兼顾实训,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案例库,为学生构建营销知识体系奠定丰富的基础。
新媒体运营方案 篇六
这则“吃螃蟹”的消息一经爆出,迅速在自媒体圈引发轩然大波,令众多处于集体盈利困惑中的自媒体人艳羡不已。“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概念由来已久,但蔚然成风则要归功于近两年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兴起。”指掌时代CEO周桥对《广告主》说。
说到指掌时代,很多人或许感觉陌生,但提起“皮皮时光机”,混迹微博的大家想必都非常熟悉。这个令人联想到《哆啦A梦》里那架时空机器的工具是目前微博上最大的第三方应用平台,它和“皮皮定时器”一起为4亿微博用户提供定时发送、批量、群互推等免费服务。两年前,周桥一手创立指掌时代,至今已凭借这些热门应用聚集起500万用户,成为国内最大的自媒体运营服务提供商。
在他看来,自媒体运营者可粗略分为两类:其一是数量众多的草根用户,他们往往不具品牌意识,唯独关心粉丝的增减;另一类则可称为“品牌自媒体”,这部分个人、企业或机构同时关注粉丝的记忆度,重视自己的品牌定位。
后者无疑需要更多的自媒体服务。为此,指掌时代专门推出了针对品牌运营者的系列产品——皮皮精灵和皮皮动力。皮皮精灵拥有一整套规范化的功能模块,如品牌管理、内容管理、渠道管理,涵盖产品服务、运营服务、营销服务三大核心内容,为用户提供从品牌规划建立到创作传播乃至最后效果评估的一条龙综合解决方案,是指掌时代未来战略中的核心产品。
与时光机和定时器一样,皮皮精灵也是一款无偿应用。“免费是我们吸引用户的重要战略。”周桥表示,“盈利暂时不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构建企业的整体服务、沉淀更大量级的运营数据把盘子做起来才是当务之急。”
数据的积累至关重要。拿分词分类引擎来说,通过技术手段将所有用户产生的内容分词化,给每个用户贴上体育、美食、旅行等标签,从而将自媒体资源归类,并把同类账号结成圈子,使得推广行为更有效率。
而大企业经营自媒体时往往产生各种各样的定制需要,譬如给门店系统打分。针对这些非标准化的要求,指掌时代提供付费的增值服务,如行业解决方案、人工客服解决方案、会务解决方案,为企业在定位、创意、栏目设置等方面出谋划策。“这听起来类似自媒体代运营,但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只提供策略、建议、咨询服务,更倾向于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的自媒体运营能力。”周桥介绍道。
皮皮动力则是在皮皮精灵的基础上衍生出的企业新媒体广告投放平台,以自媒体资源和数据为核心,使用者可以借助它推送品牌广告、软文到皮皮内容库,吸引特定草根用户和优秀博主转发。
新媒体运营方案 篇七
据悉,“万有引力”计划将对相关媒体开放阿里的内容、能力、权益、数据及商业五大领域。第一期将为媒体提供10个行业运营能力的外延,帮助100万家媒体建立商业运营参谋,提供多元的流量商业化解决方案。
此外,“万有引力”计划将行业媒体纳入到了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内容开发和分发体系。阿里妈妈将与行业媒体分享阿里积累的商业大数据,提供多元媒体商业化解决方案。
阿里妈妈副总裁朱顺炎表示,“2015年是垂直媒体的集体爆发年,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消费习惯已经改变,同时中产阶级正在兴起,媒体需要用优质内容和形式留住用户。未来会有70%的媒体面临消费者的重新选择,而这个市场也即将产生10000家以上的新兴媒体。阿里妈妈将会用数据、运营能力和商业解决方案赋能媒体。”
校园新媒体如何运营范文 篇八
校园媒体的含义
校园媒体的含义可以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校园媒体主要是指广播、有线电视、报纸以及网络。广义的校园媒体除了涵盖上述种类之外,还指校内的告示板、条幅、标语。本文所指的校园媒体主要是狭义上的校园媒体,即校园内拥有一定的读者群体,并能够产生一定影响的代表性的新闻类、生活类媒体。
一般来说,校园媒体的归属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党委宣传部直接领导下的媒体。主要包括校广播台、校电视台、校报;还有一类校园媒体。创办者是学校里的各个院系。属于各个院系所有。事实上,这些媒体也是受到学校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的。我们可以将前者称为官方媒体,后者称为民间媒体。
校园媒体在当代新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闻学本身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除具备一般意义上的采、写、编等技能外,摄像、剪辑、网页制作、编辑等能力都成为新闻学专业学生就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到媒体实践是新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知识的重要阶段。然而,随着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激增,有限的媒体资源越来越难以为众多的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因此,合理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是新闻学教育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同时,学生除上课时间外,还有很多空余的时间,如果能合理利用也可以成为实习的机会。那么,校园媒体可谓离学生最近的舞台。
事实上,国外的新闻学教育早巳将校园媒体作为实践基地,充分注意发挥其作用。美国大部分新闻院校都办有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报纸。“这种校园传媒都是面向社会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有自己的呼号、专门的波段和频道,有自己的技术设备,有规范的新闻、专题、文艺、体育、广告节目,有的全天候广播,有的部分时间广播。报纸也是公开发行的,有的是日刊,有的是二日刊、周刊、旬刊,开设各种栏目。新闻系学生一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就直接参加这些院校主办的传媒的采编、播音和广告制作活动”。
新闻学专业学生利用校园媒体的情况
国外的教育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借鉴,那么在我国的新闻学教育中校园媒体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呢?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以辽宁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开展了“新闻学专业学生参与校园媒体程度”的调查活动。本次调查共涉及新闻学专业3个年级的学生(不包括大一学生)。调查所涉及的校园媒体包括两类:一类是校级媒体,即校广播台、校电视台、《辽宁师范大学学报》和《师大学生》。另一类是院级媒体,包括文学院新闻中心和《绿岛》杂志。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40份,回收问卷132份,有效问卷132份。
调查结果显示,新闻专业学生对校级媒体和院级媒体都很熟悉,上面列出的6家媒体学生平时都关注过。但是仅有37,9%左右的学生正在或曾经在某家媒体担任过一定的角色。当问及为何没有在校园媒体实践的原因时,大部分同学认为校园媒体的门槛过高,想进也进不去。调查结果见下表:
问卷中的另一个问题支持了这一答案,那些正在或曾经在校园媒体实习的学生最多的是在院级媒体工作,院级媒体主要吸收的是本院学生,相对来说门槛更低。
校园媒体对新闻专业学生的帮助究竟如何,学生的回答印证了国外大学的经验。在本次调查中,那些正在或曾经在校园媒体担任过角色的同学认为。校园媒体工作的经历带给他们最重要的影响前三位分别是:结识了更多的人,方便在学校的生活;增加了社会经验;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
当问及“如果校园媒体能够成为新闻学专业实习基地的时候,你是否愿意去实习”时,63.9%的学生明确回答“愿意”,8%的学生回答“不愿意”,4%的学生回答“不清楚”,另有24.1%的学生则表示观望,取决于未来校园媒体的发展。
对于如何“更好地将校园媒体建成新闻学的实践基地”,学生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降低门槛(18,2%);规范化管理,加强专业性(37,9%);加大资金投入(26,5%);注重社会宣传(17,4%)。
从上述调查的几个关键问题不难看出,在校园媒体实习的经历的确有助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提高专业水平,但是仅有1/3的同学参与到了实践中,还有2/3的同学由于多方面原因未能参与进来。与国外大学新闻学教育中全员参与的方式相比,我们的确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如何发挥校园媒体在当代新闻学教育中的作用
重视校园媒体在新闻学教育中的实践作用。以往,我们一般都比较重视社会媒体实践基地建设,但是事实上校园媒体是离新闻学专业学生最近的媒体。无论是做记者,还是做编辑、主持人,都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因此,新闻学教育院系不妨首先将校园媒体建成最近的实践基地,与各类校园媒体签订协议,定期输送学生去实践。一方面有助于校园媒体规范化和专业化,同时也解决了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问题。
规范现有媒体,配备专业教师指导。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无论是校级媒体还是院系媒体。都缺少专业的教师指导。事实上,很多学生在社会媒体实习后发现自己新闻评论不会写,与采访对象沟通困难。这是因为缺少专业记者的带动。
在目前校园媒体的实践中,新闻专业的教师参与程度不高。仅就笔者所在单位来看,没有一名教师担任任何一家媒体的指导教师。学生写的新闻稿件得不到检验,即使在这样的媒体实习,也很难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必须要加强对现有媒体的规范与管理。在美国的新闻学教育中,新闻专业的教师大部分都会在校园媒体工作,无论是兼职还是专职。这既有利于保证教师不与实践脱节,同时又能给予学生更多亲身的指导。
整合现有校园媒体,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由学校党委宣传部门整合、协调校内有线电视台、广播站、校报、校刊等资源,与新闻传播院系共同规划实施核心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实验,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尽可能使学生进入高校以后,从低年级开始,就能尽快进人角色,在干中学、学中干,日常地、大量地得到新闻实践的锻炼,以便在高年级时,能以较强的理性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进入社会新闻传媒机构进行实习。也容易受到社会新闻传媒机构的欢迎。
开辟多种途径。允许新闻学专业学生开办新媒体,并坚持“事业性质,企业化运作”的方针。允许新闻专业学生开办新媒体,可以提供给他们更大的舞台。很多新闻院系的确想要给学生更多实践的空间,但是资金短缺是最大的问题。由于我国高校的事业单位属性。校园媒体经费基本由学校拨款,资金经常捉襟见肘。同时,这些媒体大部分属于免费赠阅、观看、收听,广告基本没有,可谓“一穷二白”。因此,很多院系根本无力建立新类型的媒体。
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新创建媒体(或者说现有媒体)最好走“事业性质,企业化运作”的道路。因此,对于校园媒体来说,也应当与时俱进。合理、适当地引入广告作为活动经费,这样既可缓解学校经费的压力,同时也能更好地为同学们服务。
校园新媒体如何运营范文 篇九
关键词:高校校园媒体;媒体运营;校园文化;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高校开放办学的环境下,高校不再是远离社会繁杂的象牙塔了,它与社会紧密融合。如今的高校在校人数动辄数万人,为了实现信息资讯的传播、集体意识的引领、校园文化的营造等,高校校园媒体应运而生。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校园媒体在大学生的文化和道德教育上的作用日益得到体现。高校校园媒体如何能在这种需求中茁壮成长,不过度依赖于主管部门,逐渐形成独立的品牌,本文将以池州学院为例初步探索。
一、高校校园媒体的特性
通过知网检索发现,不少文献中关于校园媒体的定义还停留于在媒体的定义上再套上校园的空间范围,且较少有文献从本质上探讨校园媒体的特性。郭庆光教授在《传播学教程》一书中提到,“传播媒介是指信息传播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或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①。如此以来,高校校园媒体就包括校报、校园杂志、校园广播台、校园宣传栏、招贴、展板、横幅、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络、校园微博、校园微信公众号、QQ校园号等。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媒体的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扩展。
校园媒体不同于社会媒体,它具有封闭传播与开放传播的二重性。目前就全国高校普遍的校园电视台来看,校园媒体其实是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安徽省众多高校中,仅有池州学院拥有政府审批的开路电视台,其余拥有闭路电视的高校只能在校园范围内播出。校报、校刊、广播台、宣传栏就更是如此。因为受众有限,传播的力度薄弱。虽然校园媒体在内容的选择、传播的范围和手段上具有一定的校园区域封闭性。但是伴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当涉及到校外事件或者社会问题时,校园媒体又会拥有一定的开放性。校园媒体在涉及例如大学生失联事件、G20峰会、美韩萨德部署等校外事件时,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和社会性,学生们会以社会未来建设者的身份参与其中,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自媒体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发表言论,这个r候校园和社会之间界限并不明显。此外这种开放性还表现在校内新闻可通过新媒体跨出校园的蕃篱。
依据封闭性和开放性,高校校园媒体可分为三大类:(1)封闭性媒体:宣传栏、招贴、展板、横幅等;(2)开放性媒体:微信公众号、微博、QQ校园号、网站等;(3)可开放传播的封闭性媒体:广播、电视、校报、校刊等。
二、高校校园媒体的功能
校园媒体在半开放半封闭的运营环境下,迅速吸收和发展新的传播手段,扩张了原有的媒介功能。
(一)传播新闻资讯
校园媒体最基本的功能是传递信息,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自媒体出现后,这一功能被放大,其涉及范围从校园拓展至全球,传递速度接近于直播,人员参与直接跳出了校园的圈子,打破传统校园媒体的局限性。在传统媒体时代,社会信息可单向进入校园,而如今,校内新闻可实时传播至全球,网络舆情控制就变得极其重要。
(二)营造校园文化
从古至今,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对于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必不可少的。和谐高校文化的形成有很多方法和途径,但是借助高校校园媒体的手段去建设和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条非常便捷的途径。以池州学院为例,我们通过制作传递学校教学理念的电视节目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在节目中渗透出,“以孔子为师,以行知为友”的校训,树立仁的思想,不应仅仅是以自己的家人为亲,只爱自己的父母儿女,而是彼此之间互敬互爱。
(三)引导校园舆论
在新媒体时代中,校园媒体变得多元化,不再是官办媒体一家独大,众多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占领了受众的视点。“校园主流媒体要紧紧围绕学校发展方向和办学特色,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宣传党和国家政策,刊登学校新闻,进行学术交流,服务全局,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②对于校园主流媒体来说,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要加强道德理念宣传,促进沟通和交流,积极引导舆论,杜绝谣言、虚假信息的传播,营造良好的舆论风气。
(四)教育手段的改革
如今提起人才的培养手段,除了已制定的课堂教学,还会利用多媒体和新媒体等手段去辅助教学。大学校园的媒体资源被充分利用起来,作为课堂的一种延伸和补充。校园电视出现后,以其信息量大,视觉听觉冲击力和极强的现场感等优势迅速成为最受欢迎的校园媒体。而校园网络高速率的信息更新、图文并茂和大信息量等特点对校园电视造成冲击。在教育手段方面,校园电视和校园网络联合起来,充分挖掘整合高校的文化资源,将课堂搬上屏幕和网络及至新媒体,甚至补充原有教学方式的不足。自媒体的发展促进了第二课堂的形成、发展和壮大,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学术修养,提升了校园媒体对教育的辅助作用。
三、高校校园媒体的运营策略
新媒体时代中,高校校园媒体更加多元化,官方的、非官方的,不同部门的信息平台,新媒体、传统媒体,如何协作,形成更好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一)内容的全媒体传播
校园各媒体往往属于不同组织机构,就以官方媒体来说,校级层面就有新闻中心的校报、网站、新媒体;团口的网站、新媒体,二级学院也拥有院刊、平面媒体等,这还不包括非官方的自媒体。媒体之间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缺少资源共享,经常会出现新闻重复报道的情况,追根究底就是因为校园媒体没有进行资源整合,这实质就是媒体资源的浪费。
为了避免解决上述问题,学校层面可委托新闻中心成立校园媒体联盟,将校报、校刊、广播、电视、网络、自媒体等平台进行采编统一,做到一个新闻事实只需要通过一次采写编,就能进行多个媒体平台的同时报道,实现内容的全媒体传播。
(二)优化校园媒体资源的配置
学校不同的内设机构拥有不同的媒体资源,人力物力资源的配备往往也有较大的差异,在成立媒体联盟的基础上,将分散的、独立的、各自成区域划分的各个媒体联合起来,将每种媒体里杰出的人才、设备、信息来源集中起来,发挥最大的行动力,满足师生们对于获取信息的各种要求,同时也可以提高校园媒体整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去吸引更多的受众。
要优化校园媒体资源的配置,首先,将各个媒体平台集中统一管理。我们可以将《看校园》栏目、新闻中心和校报组织起来,搭建一个全校性的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媒体资源,汇总和分享校内资讯,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避免了新闻遗漏和撞车现象。
其次,报道内容的特色编排。各个校园媒体在报道的时候就需要充分考虑到自己平台的特点,报道的时候有所侧重,以独特的方式和视角凸显自身的特色和魅力。
再次,做到校园媒体联动报道。校园广播和校园网络可以利用迅速快捷的特点,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初步的信息出去;校园电视通过动态画面和同期声,传递最有说服力的信息,让观众有最直观的感受;校报利用其可以反复阅读和存档的特性,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了解新闻背后的意义和原因;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自媒体则可以通过转发和更新,吸引更多的人去关注新闻,提高收视率和话题热度。
(三)调动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源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传媒类相关专业,高校校园媒体应充分利用这类专业的师生力量生产媒体内容。
近年来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学、动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电视节目《看・校园》、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媒体平台,以互动和联动的方式参与到媒体内容的采访、写作、摄像、编导、传播等过程。通过各个专业术业有专攻的分工合作,提升节目质量,扩大校园媒体的影响力。
在完成校园媒体节目内容的制作中,亦打通了各专业之间的壁垒,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策划能力和专业能力,这一系列的流程可以为这类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从而提升了学习的兴趣,挖掘有特色的制作理念,通过参与栏目实践制作,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为走向职业岗位搭建桥梁。
注释: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147.
②许银莲。发挥校园媒体在校园建设中的作用[J].新闻爱好者, 2012, 3(9): 92-93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147.
[2]吴琼。对高校校园媒体的价值评估[J].东南传播,2016,2(5):77-79.
[3]S银莲。发挥校园媒体在校园建设中的作用[J].新闻爱好者,2012,3(9):92-93.
[4]罗迪英。校园媒体与和谐校园文化构建[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2):19-22.
[5]娄雷。高校校园媒体的资源融合与发展[J].扬州大学学报,2008,12(3):50-53.
[6]吕计恒。校园电视功能定位及建设管理[J].信息技术教育,2007,5(10):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