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是可爱的小编为家人们整编的阅读写作(精选7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阅读写作 篇一
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语文课本里,选编了古今中外大量的名家名著,那一段段优美的文字、那一幕幕感人的情节、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那一位位各具特色的作家……多年来他们正以默默的持久的力量,改造并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净化着我们的灵魂。我们何不从中选取写作素材呢?
下面以05年南通市中考作文为例,具体解说:
一、从古诗词中选材。诗词的语言非常精练、含蓄,偏重于抒情言志,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感情。通过具体了解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诗词创作的背景,诗人创作一贯的风格,再加上合情合理的想象,我们可以触摸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写出细腻动人的文章。这种方法离不开对具体作品的解读,否则只会无病呻吟把人物架空。
〖例文一〗易安水流长
南通一考生
你从哪里来,带着淡淡的芳香;你又将身住何方,吟唱的词阙余音绕梁。你号易安,可却颠沛流离了一身;你原是小家碧玉,可那铮铮傲骨硬是比那苟且偷安的男人要刚强。是你啊,散发出生命芳香的美神──李清照。
读你,始于读《漱玉词》,从“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的青春纯情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情长。从唱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到《声声慢》“寻寻觅觅”的悲吟,我似乎读懂了你。快乐对你来说总是短暂的,你弱小的身躯挑起的是沉重的国愁家恨啊!那只曾载着你“兴尽晚回”的小舟如今也“载不动,许多愁”了。
看你,全凭朦胧中对你的感知。我未能有幸见到你,但百年之后人们对你的敬仰丝毫未曾褪消。在那个遥远的年代,深受书香熏陶的你是那样卓尔不群。一袭高雅气息的“婉约派”掌门人形象,在我脑海渐渐分明起来。
悟你,是源于你对生命的见解。婚姻的不幸,国家的颓败,并未使你消沉。你奔走呼喊,以项羽不肯过江东来说服当权者。一个弱女子对自己生命的价值有这般深切的感知,你的灵魂何止在岁月中穿梭进化了数百年!
赞你,发自我内心的敬仰。乱世之中,你饱览诗书,精于诗词。在国仇家恨前屹立不倒,为重整雄风而奔走不息。在生与死的面前告诉人们生命的真谛。易安词人啊,尽管那时人们贬低你,排斥你;可是你看啊,你的词流传后世,激人奋进,你的见解得到人们广泛赞许。你的铮铮傲骨散发出的生命芳香如同你的诗词流传后世,陶冶人们。
易安水长流,生命播芳香!
【简评】主体部分从“读你、看你、悟你、赞你”四个角度来写,意思逐层加深。叙述了李清照作为一个词人的动人风采,作为一个文弱爱国女子的过人豪情。紧扣话题来写,赞美了李清照为他人、为国家播撒芳香的一生,抒发了强烈的景仰之情。
二、从文学名著中取材。最好选取名著中的名段,或是人物形象鲜明、或是主题鲜明……这种方法,情节发展应在情理之中,不能生搬硬套,无中生有,胡编乱造;人物要符合原著中人物性格特点。
〖例文二〗一缕香魂
南通一考生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病榻前,黛玉在心里默念《葬花吟》,把残留着墨汁香气的诗稿扔进炉中,摇曳的火苗映着她清瘦苍白的脸庞,两行热泪滚滚而下。耳边,依稀传来怡红院张罗宝玉结婚忙碌的声音……
黛玉走出闺房,担着花锄,单薄的身子在风中发抖,似乎要倒。禁不住地咳嗽使她脸上泛起些少有的红晕。“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方净土掩风流”,无暇的花散发出幽幽香气,淌在黛玉纤细修长的指尖,随后静静地落到同样芳香着的泥土中。于是,那一缕香魂在黛玉的四周弥散……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
“宝……宝玉,你……你好……”终于,黛玉停止了她原本微弱的呼吸,紧缩的眉头依旧颦着。昔日的颦儿没有死,谁还能触摸到她生命中的芳香,她的倔强,她的自尊,她的美貌与她的才情……翻飞的书页上残留着她抚摸过的痕迹,窗外的芭蕉储存着她满腔的热泪,那一湖残荷也在倾听着她无声的心语……
是的,黛玉没有死,她只是离开了贾府,她去寻找一个充满芳香的世界,那里没有寄人篱下的痛楚,没有“风刀霜剑严相逼”的三百六十五天。在那里,充溢着人性的芳香,诗的才情,和青春的向往……
一颗星在黑暗中悄然隐去,留下了永恒的光辉;一朵花在秋风中无声凋谢,却仍然香遍了整个园子。当我再次漫步于潇湘馆,掩映的竹林间,又传来黛玉抚琴的声音……
哦,那是黛玉的香魂永恒地镌刻在所有人的心中……
【简评】作者改写名著《红楼梦》中“黛玉葬花”情节,小小的片断,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黛玉的倔强、自尊、美貌、才情。但在那样的社会中,一个寄人篱下的弱女子,纵有万般才情,最终只能化作一缕香魂。人已逝,香还在,正如“一颗星在黑暗中悄然隐去,留下了永恒的光辉;一朵花在秋风中无声凋谢,却仍然香遍了整个园子”,黛玉的香魂永恒地镌刻在所有人的心中。全文情景交融,景为情生,情为景动;人物刻画细致,如见其人,如闻其泣。
三、从个性突出的作家身上取材。作家之所以突出,就因为他身上存在常人所不具备或难以具备的特性,不少优秀品质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比较容易写出其个性并且写得精彩;优秀作家所具备的特点,往往代表着他所处的那样一个时代的要求,我们还可以透过作家,去解读作家所处的社会,写出深意。
〖例文三〗奇伟的芬芳
南通一考生
朋友,请允许我先收敛一下沸腾的心绪,让我在梳理一下杂乱的文思,我要向人世间搜寻那最铿锵、最芬芳的词句,向你叙述他奇伟的平生。
记不得是第几次提及鲁迅先生的名字,心中却仍是初识一般的激动,那跳动的文字啊,又在我心头流淌了:“希望是附属于未来的,有未来,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他是黑暗中的明流。在那“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的世界里,铮铮傲骨的他,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审视这个世界;以鹰般犀利的目光傲视那群无耻的政客。他恨、他怒、他诘问、他嘲讽,他那烈酒般的文字呀,浇灌整个中华大地───他期盼民众的觉醒。
他是浊夜中的明灯。他告诉青年们光明的所在,他指点后来人要“走自己的路”,他殷殷诲导,他谆谆规劝。他问苍天也问自己,这世上还有没有吃孩子的人?或许还有。他义无反顾,奔走呐喊:“救救孩子!”
他更像那雪中傲立的松柏,奇伟,高大,带一股凛然的芬芳,在隆冬中孑然独立。哦,是的!独立!他蔑视着官僚走狗,他不屑于“正人君子”之流,他看不得所谓的“学者教授”……他——便独立着,永远走那条通向远方的“新路”。走呀,像那执著的夸父!走呀,播下美好与芳馨,等后来人去收获!即便在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通缉下又何尝伫足!即便在颠沛流离之中又何曾彷徨!他用一支如椽的巨笔,筑就了一条崭新的文学之路。
便是一句“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呐喊啊,写出的文章,充满文化气息,是何等的振聋发聩!当这一切的一切成为人们的共识,他在人们的心中便越发伟岸,尽管他的身影在历史的那头悄然隐去……
“何人领呐喊,先生已作古,文坛从此感彷徨!”而今的人们品读他的文字,可又有几人识得他奇伟的人格呢?这是在浊世里永不屈从的人格啊!这是在迷惘中永不退缩的人格啊!这是带着一身凛然正气,独立于天地间,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贵人格啊!
我手捧一本书页泛黄的《呐喊》,望着扉页上那个清瘦的身影,恍惚中:在遥远的地平线上,有一座突兀的峰峦。峰巅之上,一柱刚直奇伟的松树傲然耸立,一股浓浓馥郁、催人警醒的生命芬芳喷涌而出……
【简评】本文见解深刻,以高度凝炼的语言赞扬了鲁迅先生伟大的人格:“是在浊世里永不屈从的人格”;“在迷惘中永不退缩的人格”;“带着一身凛然正气,独立于天地间,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贵人格”。这伟大的人格又是散发出何等的生命的芳香呢!主体部分以三个比喻开头,生动形象地揭示先生的伟大之处;文中巧妙嵌入了先生的名言、著作,后人对先生的评价。行文处处可见作者扎实的功底,不凡的文采。
以上三篇习作均获得了满分。这样选材,角度新颖,见解独到,极富创意,考生张扬了个性,施展了才华,但要注意的是:所选取的材料必须紧扣题目(话题作文即话题)要求,要用得恰到好处,最好别忘了点题。这些离不开考生日常读书时的细致认真,积极的思考,不懈的积累。好读书,读好书,不断地丰富自己,相信在足够自信的支撑下,我们一样能成功。
附:05年南通市中考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命如花,芳香四溢。
当你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灿烂一片。地,增添一份温暖,你生命的芳香就会沁人心脾。
一声关切的问候,一句温馨的祝福,一次跌倒后的搀扶,一次碰撞后的微笑……当这一切在你的心田荡漾着涟漪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受到一种温情关爱的芳香。
当你凝视那些普通的生命,你会发现他们的生命正在静悄悄地开放,把芳香留给了世界。
当你追想那些远去的生命,你会发现虽然斯人已逝,芳香依旧弥散。
阅读写作 篇二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地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得到提高,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但是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老师要加强对读写结合的认识和应用,提高学生在课上的学习效率,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有动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首先,读和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阅读提升需要从内到外、从外到内理解文章,要将文章的含义消化彻底才能进行更好阅读。无论是读还是写是,都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读写会让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其次,读和写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就像写作文一样,读书多的学生对作文的写作就比较轻松,读书少的学生写作文简直难如登天。由此可见,读对写的作用。光读是不行的,在读书中进行记录,多写才能将内容记得更加牢靠。而且通过写还能让学生内心的情感得到释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读和写是不能够分开的,就像是弓和箭,缺一不可。没有弓,箭的威力发挥不出来;没有箭,弓就丧失了它的存在意义。读和写也是如此,在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语文基础的关键时期,应该注重读写教学,让语文学习变得更加有效率,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以读促写提升语文教学[1]。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应用现状
(一)读写结合的应用比较单一枯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模式,读写结合的教学得到了很多老师的重视。但是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读写结合的意义,没有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更多的是将阅读教学和课后作业以及写作教学进行整合教育,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写结合,导致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较低。
(二)传统教学中的语文读、写分离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阅读和写作就是两个不同的方向,阅读就是让学生提高阅读量,掌握阅读知识和技能,写作就是写作文。这都是比较形式化的教学,读写结合并没有落到实际中。语文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提升,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得到了限制,导致读写结合方式难以实现。
(三)学生对读写都丧失了学习兴趣
在小学生眼里,读和写都是比较麻烦的事情,对阅读和写作没有任何学习兴趣。同时,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太大的重视,课上的写作时间几乎没有,课下加大学生的写作训练,这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学习压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教学也是如此,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虽然得到重视,但是教学的方式并不能吸引学生,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不到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也得不到很大的提升,导致语文整体教学水平有所降低[2]。
三、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应用前提
(一)确定阅读的教学目标
在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要确定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在任何教学中都应该明确一个前进的方向,这样才能让教学有条理地进行下去,从而提升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教师要正确认识读写结合教学方式,以及读写结合教学的重要性,要让读写结合通过有效的手段彻底落实在教学中,促进语文阅读目标的完成。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保证老师的综合素养
语文教师是读写结合教学的实施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教学目标完成的督促者,应该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从根本上促进自身的全面提高。学校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组织教师参加培训,使教师的综合能力以及道德品质得到培养和提高,正确认识读写结合教学,让教学得到更好地保障[3]。
(三)认识阅读教学的重点
读写结合教学方式应该突出核心内容,要让教师和学生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点。老师可以利用仿写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利用教材内容拓展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以读加深学生的印象,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应用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就是活泼好动,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教师在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方法时要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能够自主进行阅读,以此来提高读写结合的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黄山奇石》的阅读中,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直观地展示课本内容,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更好地了解文中的内容,提高阅读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天轮流上台演讲一个小故事,还可以是一首古诗,作者及古诗意义都要讲解清楚,借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的阅读动力得到激发。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为读写结合打下基础。
(二)利用读写结合勤写读后感
读后感是日常教学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读写结合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通过读后感的方式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读写课文,增强情感的体验,会用文字将情感抒发出来。例如,《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大胆向先生提问的故事。这篇课文告诫学生有不懂的事情就要主动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这篇课文,让学生谈一下自己的感想,然后在读后感中记录下来,方便日后查看。老师要挖掘学生对写读后感的兴趣,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去提高学生的阅读习惯、写作习惯,以兴趣为基础开展教学。除了课本上的文章,还可以选取课外书上的文章进行读后感的写作。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每个月开展读书心得,让学生将自己记录的分享出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阅读写作能力[4]。
(三)运用读写结合强化阅读写作能力
文章是由语句组成的,句子的练习是读写结合的基础,比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的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这句话写的是漓江的水静,一句简单的水静能够描写的如此安逸。教师可以借助这句话让学生进行仿写,“田野的花真香啊,香的让你流连忘返。”小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老师要合理利用学生的想象力去开展写作训练,不要局限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写作能力。阅读和写作是两个亲密无间的朋友,是无法分开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让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得到提高,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取材,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以生活为源泉,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通过读写结合强化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让语文素养得到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来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教师要利用多样化的手段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许清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同步提高的教学策略探析[J].时代教育,2016(04).
[2]魏晓红。如何有效开展语文读写结合教学[J].文学教育(上),2019(10).
[3]陈水金。如何提升小学生读写结合的语文素养[J].华夏教师,2017(23).
阅读写作 篇三
凭借现代技术手段,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改革语文教学,以助语文素质的养成,这是我校语文“四结合”研究又一新探索。这一探索受到全国语文“四结合”总课题组何克抗教授、李克东教授、谢幼如教授等专家的密切指导,得到南海市教育局、电教站的大力支持和鼓舞。
为使语文网上阅读与写作训练更深入有效地开展,为了研究这一新的教学方式对培养素质型、创造型人才的影响,特于5月10日作了一次对比性检测,现报告于后。
一、内容与要求
此次检测的内容是学生网上作文。
要求通过测定了解网上作文与传统型作文之区别,涉及到作文速度、内容、表达及有关的语文基础知识。
二、方法与对象
采取对比性测定方法,即任选实验班中的一个班与高二年级进行同时、同题作文。时间均为90分钟。题目只确定范围(话题)《中国加入WTO之我见》。选定这个话题的原则是公平性与可行性。中国加入WTO是一个热门的话题,街谈巷议,各种媒体,都有涉及。这样,即使是对比班学生也会有话可写。
测定对象:
实验班:高一(3)班1-30号(注:由于30号缺试,最后只统计到1-29号):
对比班:高二(3)班1-30号。高二(3)班为选修政治与历史的班级,学生以文史见长。
实验班执教者:王耀平老师(一级教师)
对比班执教者:邓忠武老师(语文科组长、南海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
实验班采取网上阅读与写作方式,对比班采取传统的课堂作文形式。对比班作文的训练程序是:教师谈话——提出话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师生共议——学生作文。
三、评价标准
为了便于操作、采用1999年全国普通高考作文评分分项分等标准,稍有改动。原标准中三项指标“内容”、“表达”、“书写”各为25、30、5,由于笔写与电脑汉字输入不易比较,故将书写指标分加入内容指标分中,这样内容与表达各占50%的比例。见下表:
表一作文评分分项分等标准
内容(30分)
一类(好)30-25分二类(较好)24-19分三类(中)18-13分四类(较差)12-7分五类(差)6-10分
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合题部分偏题严重偏离题意
中心突出中心明确中心较明中心不明
内容充实内容较充实内容单薄没有内容
表二:作文评分分项分等标准
表达(30分)
一类(好)30-25分二类(较好)24-19分三类(中)18-13分四类(较差)12-7分五类(差)6-10分
表达方式运用得好表达方式运用基本合理表达方式运用较基本合理表达方式运用较差表达方式运用很差
结构严谨结构完整结构基本完整条理不够清楚结构残缺混乱
语言流畅语言通顺语言基本通顺语言不够通顺语言很不通顺
四、评价操控
将受试卷编号(01-30号),由非执教班的四位语文教师分别评卷,评分时各教师间不作交流,采取独立评分法,然后将四个得分相加,取平均分作统计。这样做,可以比较客观地进行评价。通过比较,虽然四位评卷者给分有宽严之别,但在各等级文章之厘定上,四位评卷者都比较统一。如对比班17号文被评为一类文,四个分为58、50、49、52,分别属于每位评卷者评出的最高分;又如对比班01号文被评为3类文;得分为32、24、32、35,均属低分。实验班08号文评分为一类文,得分为44、49、50、55,均属高分数;16号文为二类文,得分为45、45、45、47、,各评卷者所给分非常接近。我们认为,评价客观信度比较高,能够反映作文的真实水平。
五、评价结果分析
作文速度分析
对比班30人平均810字,最多的1060字,最少520字;实验班29人平均916字,最多的1482字,最少的605字。统计结果表明,网上作文速度较快。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熟练的汉字输入者在电脑上输入汉字时,其速度会快于手书者。手书者要求字迹工整,卷面美观,速度受到较大制约;其二,电脑输入信息时可以运用粘贴之法,有关网页上的有用信息可以快捷地载入到作者的文章中,这种优势是手书者不具备的。
作文内容分析
对比班一类文多过实验班(3篇∶1篇),三类文比实验班也多一些(2篇∶1篇),除去这两种类别的作文,那么二类文都是两个受试班的主体,对比班83.3%,实验班93.1%。即是说绝大部分的受试者的文章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但是,内容上之差别却是比较突出的。
对比班学生是高二年级学生,并且是选修历史与政治的文科类学生,作文中心明确,能围绕中心加以论述,论述过程中,理性的阐述比较多,据粗略调查,他们用到的政治经济类语词较多,如:“配额”、“机制”、“消费指数”等等。
但是,缺少具体事实性材料。
实验班的学生是在网络阅读的基础上作文,他们的文章内容表现出具体可感性。全部29篇文章中,有22篇(占76%)中运用到了具体的数据;有8篇文章引用了具体的人名及相关言论;有占50%以上的文章用到具体的名称,比如“美国”、“欧盟”、“印度”、“联想集团”、“跨国公司”、“乌那圭回合”等等。
回头看对比班作文,显得比较空洞,原因是对比班受试者作文时只能从平时的视听积累中去搜集信息。而高中学生中有不少人偏重于对事物的结论的把握,往往忽视过程中细节的真实性。
作文表达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对比班表达水平要高于实验班,一类文多于实验班3.1个百分点;而三类文少3.6个百分点;二类文比较接近,但对比班仍高于实验班。现特录一类文各一篇作一比较。
对比班(高二级)莫沫同学:
WTO·中国·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WTO之我见
自去年年底中美双方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协议之后,中国陆续与20多个WTO成员国达成了入世协议,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国与欧盟就中国入世的谈判进展顺利,中国有望在今年之内加入WTO。一旦中国入世,必将揭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篇章,中国跻身世界经济大国的步伐也将进一步加快。
作为一个拥有全球1/4人口的泱泱大国,中国经济的发展一直都是相当引人注目的。许多经济专家和历史学者都一致认为,曾经是《关贸总协定》(WTO前身)缔约国的中国退出《关贸总协定》,不但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从历史学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排除千难万险,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注重国家的宏观调控,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使中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在这样的大好前提下,中国更加应该将自身的经济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结合起来,达到互利互惠,共同进步的目的。正如WTO总干事莫尔所说的:“没有中国的加入,WTO是不完整的”。事实上在98年东南亚金融风暴期间,中国就充分显示出了它在亚洲经济及至全球经济运作中所起到的强大作用。中国不能离开WTO,WTO更不能没有中国。中国入世之后,将大大提高全球经济的安全性,缓解亚洲经济的压力,有利于东西方经济的合作与交流,全球经济将呈现出令人欣喜的良性循环的态势。
从中国自身的发展来看,入世要求中国降低关税,采取非关税措施,这就意味着中国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必将从国外引入先进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推动中国的价格改革,有利于中国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生产力的稳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当然,任何事物都应以“一分为二”的的观点加以分析。在入世带来的数不清的利益背后也存在着不少隐患。正如有人所担心的,中国电信业以及汽车制造业等民族工业是否会遭受巨大冲击一样,入世将给中国带来什么?是好是坏?许多人们仍然抱以谨慎的态度。但总的前景一定是好的,相信凭全国13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中国的前景将是一片光明,伟大的中华民族崛起之日即将来临!
实验班(高一级)卢启斌同学:喜忧参半
中国在即将进入新禧年的时刻能够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进入新世纪、新禧年的最大的机遇与挑战。
中、美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上,已经谈了13年,然而,中国却一直不能如愿。
能否加入WTO对于中国来说意义非常重大。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的结构将会发生根本的改变,他对中国既有利,也有弊。
先看利的方面:
首先,进出口贸易和引进外资规模的扩大,将直接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据预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进出口贸易将由1998年的3200亿美元增加至600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将由1998年的450亿美元增加至1000亿美元。进出口贸易和引进外资规模的扩大,将全副珠国民生产总值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年内增长2.94个百分点。
其次,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将有进口增长率高于出口增长率的特征,引进外资规模的扩大将有外资进入的部门和待业不断增加的特征。。据预测,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高度保护商品的进口将增加102亿美元,服务进口(扣除保险与运费)将增加31亿美元,分别比1997年同类进口增长18.8%和18.6%。因此,进出口贸易和引进外资规模的扩大将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因此,加入世贸在总体上来说是好的。它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可以忽略弊的方面。
以我看来,入世以后,冲击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就业问题。一方面,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更多的企业冗员必然抛向社会,给城市带来就业负担;另一方面,农产品关税的较大幅度下调,也迫使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城乡就业的双重压力,将成为能否保证社会稳定的关键。
有人认为,中国的劳动密集行业如纺织、服装、食品、工艺品等,以及资源密集行业如锡、钨等金属和煤炭等矿产品,将会出现新机遇。可是,汽车、农业、电信、金融、服务业、半导体等行业,却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入世的的冲击,不只是中国国内的各个行业,在人才市场方面,未来也将展现新的趋势。据有关部门预测,“入世”之后有7类人才会在市场上走俏。教师会重新找到市场定位;熟悉国际法则的律师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懂外语又学有专长的管理人才会特别受到市场欢迎;心理医生会是市场竞争的受惠者;口若悬河的谈判人才绝对有用武之地;优秀的旅游人才有机会为外国人指点山河;能掌握最新信息的资讯业将受到垂青。
依我看,中国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要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人们的竞争力。美国和英国在80年代末,随着信息产业的突飞猛进,美英传统产业的从业者步入失业者行列。政府启动成人再教育计划,通过加大职业培训投资,让失业者学习新的技能。英国政府的“新政”规定,凡是25岁以下的失业者,将被强制纳入“半工半读”计划,即地方政府帮助失业者到公司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在岗培训,同时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工、家电维修等知识,其间工资和学费由政府支付。如果经再培训后,政府帮助失业者找到工作而不愿从业,则取消失业救济金。这一政策的实施,使英国失业率降至28年来的最低水平,成为欧洲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从长远看,中国必须彻底改革初、中级教育,把义务教育法贯彻到实处,特别要重视农村青少年的教育。
其次就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总的来看,中国入世应该是忧喜参半。
莫沫《WTO·中国·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WTO之我见》一文结构紧凑,将标题中所提到的三者的关系作了辩证分析,语言通顺,一气呵成,充满了激情,但是材料贫乏,缺力度。
卢启斌《喜忧参半》一文,材料充实,这方面明显优于莫沫一文,但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凑,尤其是第六自然段之后,各段关系松散,甚至出现脱离文章中心的语段。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作者不能准确地筛选有用信息。
错误率统计分析
据错误率统计表,高一实验班学生错误率高于高二对比班的错误率,这说明高一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及高二学生扎实,这也说明语文基础要靠长期训练。高二学生多了一年学习时间,基础自然应该扎实一些,所以,我们必须提高每节语文课的质量,逐渐夯实学生语文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实验班别字多,一部分是拼音输入法同音所致,如“忧西参半”,“宠儿”(应作“从而”)、“只一”(应作“之一”)等等,如果改为书写,则此类别字可能不会出现。
六、小结
通过检测分析,可以认定语文“四结合”网上阅读与写作,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养成,有利于语文素质的提高,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1、网上作文的一大优势是,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供学习者筛取运用,文章是有感而发,言而有据,减少假话、空话,培养务实求真的文风,从而有益于学生科学思维与健全人格的形成。这可以去除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出现的材料贫乏而无病呻吟的弊端。
2、网上作文的另一优势是即时反馈,合作学习,共同提高,传统的作文教学,学生作文优劣得失之反馈,深深需要1-2周时间,作者难以即时享受成功的喜悦或即时明了失误,写作的兴趣与努力的热情消退,久之而视作文为畏途。网上作文,学生不仅可以快捷地阅读他人作品,借他人之成败为自己之镜子;也可以看到自己创作的得失,见得而更欲长进,见失而更明方向。
阅读写作 篇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教学措施
阅读和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实践语文知识的重要手段。有效的阅读能够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相应的写作能力能够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得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通过阅读和写作的方式展现出来,是考核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指标。在当前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工作者要更加全面和系统地考虑学生当前的实际情况,结合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目标创新教学手段,提升阅读教学质量,优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1.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要想进一步优化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相关教学工作者,就必须要明确地了解当前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只有把握问题,才能够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问题的优化和改善,从而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奠定必要基础。(1)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得不到体现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学生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要靠自身的学习兴趣和自身的主观意识,才能够形成的。也就是说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只有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去写作收集素材,朗读课文,才能够逐渐的形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久而久之也就具备了较高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在学生具备这两种能力之后就会对语文课本当中的一些内容理解更加深刻,而且还会触类旁通积极地收集与语文课本知识相关的内容,整合成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这是一个良性的学习循环模式。但是,当前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很多学生都缺乏主动阅读和写作的意识,更不能够养成积极的学习习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统应试教育过程当中遗留下来的思想,很多学生的学习就想坐享其成听教师讲答案,而没有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究,大多数是通过背诵和做题的方式来巩固所谓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讲台上夸夸而谈,而学生的注意力并没有集中在教师的身上,而是由于教师讲得太过于单调和乏味,学生的兴趣不高,久而久之甚至会产生厌倦的情绪。比如,在一堂课程当中,很多学生让学生进行阅读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对整篇课文进行朗读,而没有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点进行课文的精读。同时,在完成课程教学之后,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总结提炼,用自己的思想进行概括,而是通过布置作业的方法,让学生去巩固一些要考试的知识点,这就会导致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较为单一,而且具有较强的功利性,这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升是非常不利的。(2)阅读和写作分离在当前语文教学当中,很多教师都将阅读和写作进行分离教学,一个星期大概有两个课时的写作课。但是教师在进行写作课程教学的时候,也仅仅是让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写作。但是在写作之前,教师却没有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的方法收集信息积累素材,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出现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要知道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4个关键因素,只有这4个关键因素实现有机统一,学生的语文素养,写作能力,阅读能力,才能够得以有效提高。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更是学生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关键所在,因为学生在朗读相关文章的时候,能够了解更加深刻的内容,能够明确文章的基本思路,将课本上的内容变为自己脑海中的。这样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就能够随时地调取所储备的素材。而且,很多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课文的时候,仅仅是对文章内容进行教学,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延伸,这就会导致很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头脑里面就只有课本上一些单调的典故和素材,从而导致学生的写作没有内容,没有灵魂。注意阅读和写作进行分开教学,会导致学生的情感流露不充分,对观点的提炼能力不高,导致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乏味,结构不完整,缺少自己的观点。
2.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
在明确当前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之后,相关教学工作者要立足于这些问题以及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的要求,制定有效的措施,实施教学创新。(1)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掌握阅读和写作技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说让学生去背备知识考点,倒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掌握知识,提炼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对今后的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在阅读和写作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掌握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远远要比学生去背诵语文知识点要重要的多。因为学生背诵这些知识点对学生的影响是一时的,只是考试的要求,但是如果学生掌握了阅读和写作的方法,那么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当中就会持续地优化这些学习方法,并利用这些学习方法。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要更加注重写作技巧和阅读方法的引导,让学生具备较强的素材收集能力、整理能力和应用能力。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不要在阅读之前就给学生阐明本篇文章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而是要让学生精读这篇文章,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谈谈对这篇文章的想法,并找出这篇文章所使用的常见的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对这篇文章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比如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和探讨之后,知道这篇文章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由于有这些修辞手法,才能够将桂林山水的美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出来。这一过程就是学生掌握阅读能力和提高写作技巧的过程。因此,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和写作技巧,是进一步优化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关键途径。也是学生具备良好阅读习惯和高超写作技巧,提升文章质量的有效措施。(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与阅读兴趣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相关教学工作者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观意识,让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学习都充满兴趣。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当前教学课堂当中凸显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按照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做到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善于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这样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当中,比如新媒体课程导入,情景结合以及合作探究等等。教师在教学一篇文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对这篇文章当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搜集,包括课外读物知识点的延伸等等。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短文的写作,写作的内容就是表达自己对这篇文章的观点,以及课后所收集到知识的提炼,整合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这样的教学方法就会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当中去感受知识,提炼知识,充分地尊重了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课外文章,慢慢地喜欢阅读,增强阅读兴趣,积累丰富的素材。比如就可以给学生列一个阅读书单,让学生去图书馆或者是上网的方式收集这些书籍进行阅读,并写出读后感,让同桌之间进行相互评论,然后根据学生的理解对文章进行优化,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写作能力有很大帮助。(3)以阅读为基础,积累写作素材语文科目本身就是一门厚积薄发的学科,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是要依靠大量的素材积累,积累丰富的素材,才能够让学生的作文有血有肉。而且,小学生正是成长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感悟作者的情感,将这种情感牵引和内化成自己的情感输出,从而应用到写作当中。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这篇课文,能够初步掌握风景的写作方法,能够借鉴这篇文章当中对风景的写作手法。要是可以让学生认真阅读这篇文章,然后谈谈自己的感想,这一过程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过程,还可以让学生跟随着录音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应的视频短片,让学生对文章当中所阐述的美景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从而结合文本内容去感悟作者的思想。在学习完这篇文章之后,教师还可以将风景写作的一些课外读物进行收集,或者是直接给学生布置一个家庭作业,就是在课外通过各种途径搜集风景描写的一些文章,并摘抄其中的一些经典句子。这时学生就会主动积极的通过手机、网络、课外书籍的方式去收集相关的素材。学生在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素材之后,既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拓展了学生的事业,而且学生在以后写作风景类作文的时候,就会联想到这些知识,并将这些内容合理的应用到写作当中,使文章变得有血有肉。
3.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有重大意义,相关教学工作者应当在教学过程当中创新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技巧,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湛清莹。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写作、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52).
[2]刘亚娟。随文练笔,培养语用能力——谈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1)[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
[3]郝桂云。重阅读促积累多观察勤练笔——浅谈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7(11).
[4]吴朝。重阅读促积累多观察勤练笔——浅谈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J].写作(下旬刊),2017(05).
[5]赵小朝。让写作紧跟阅读的步伐——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6(11).
阅读写作 篇五
首先,从系统论角度看,听说读写是一个以思维为核心的相对完整的可调控系统。作为一个言语活动的心理过程,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内部语言(思维过程)与外部语言的相互转换关系上。听和读是由外部语言到内部语言的转换,说和写是由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的转换。在思维这一核心联结中,“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语)。而听说读写则在语言与思维的统一中构成了交错相通的网络系统。
其次,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听读与说写是一个承载信息的双向流动过程,人们通过口头语言的听和书面语言的读输入信息,在感知、理解和运用过程中,完成信息的加工、储存、转换,再用说(口头语言)和写(书面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即信息输出。说写对信息的编码输入与听读对信息的译码输入彼此循环,构成了言语的双向交流活动。
可见,无论是从系统论的角度,还是从信息论的角度,听说读写都是一个有机的、互为促进的整体。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又说:“不善于听未必善于读,不善于说未必善于写。”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听说读写可有异曲同工之效。人们在对聋哑人的思维发展的研究中发现,由于丧失了听说能力,聋哑人的思维发展,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道德行为认识明显低于健全人。因此,听说能力的培养也是育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
既然听说读写之间存在着彼此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既然主要用于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教学活动与主要用于提高听话和说话能力的教学训练同属于一个完整的系统,那么,也就只有使这些结构部分在发挥各自功能、相互配合的基础上,才可能完成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这便为我们在现有课时紧、教学任务重的困难中,协调好听说读写训练的关系,寻求解决听说训练的时间和方法提供了某种启示:即打破以往相对单一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程式,从提高语文能力的总目标出发,将听说训练与阅读写作训练结合,在思维能力这一结合点上促成能力间的迁移、转换。也就是说,在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的基本前提下,重新调配训练的方式,以听说训练配合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读写教学和相关内容,选取听说的内容和形式,以听说促读写,以读写带听说,充分发挥听说读写的对流作用。这样,一方面能解决课时紧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部分解决听说训练所需的材料,更主要的则是促使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结构的合理化。
其实,听说训练与阅读写作教学结合并不难,这不仅因为它们有思维这一核心的联结,还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本身就离不开听与说。但这里讲的结合绝不仅仅是指在阅读或写作指导中学生对教师“教”的听与答,而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有评价的听说训练同阅读写作训练的交叉运用和协调统一。内容、重点不同,具体结合的形式亦有所不同。我们不妨将其分成四种简单的对应关系,看一看在实施教学中具体的结合问题。
一、听—读
听和读都是信息 快回答 收集的主要渠道。据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对信息的接收,听占45%,读占16%,听是摄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从人类语言和个体语言能力的发展看,听在读之先,读在听之后。就学习能力的发展看,听亦是读的前提条件和能力基础。因而听的训练不只可以培养学生对口头语言的接受、辨识、理解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对书面语言的认知、理解、鉴赏能力。在诗歌、戏剧类文体的阅读教学中,听读结合的效果尤佳。因为诗歌的音韵、节律的美感与戏剧人物语言的口语化的特点,单凭读是很难有深刻体会的。在其它文体的阅读教学中,听也是一种很好的辅助训练形式。因为听话过程中语言即逝性的特点,使得学生不能像阅读那样可以反复再三,而是必须及时、准确地接受语言信息。这样,以听代读在刺激学生大脑的反映速度,提高阅读时对信息的快速筛选、理解等方面,都可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例如,在讲《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前,先请学生听一篇这段历史的白话故事。听前教师明确听的任务与要求,听后学生分析人物与情节。在听话训练初步完成了对故事的整体认识后,再让学生阅读《史记》原文。由于有了前面听的基础,阅读中学生对文言文语言障碍的克服明显优于直接阅读;对文章有关人物、情节、语言等的分析,也因前面听的训练而更显深度。如此,不但没有因为听而多费时间,而且加速了教学进程。
二、说—读
言语作为思维的载体,与思维密不可分。人们将言语从形式上分为口头的、书面的和内在的三种。如果说阅读中的分析、理解主要借助于内在言语进行的话,那么将阅读的结果表现出来就必须把内在言语转化为口头(或书面)言语。阅读教学中常见的学生对学习内容心中明白、嘴上说不清的现象,正是由于思维的内部运行向外在表现的转化遇到障碍所致。因而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语言功力和表达技巧,顺利完成思维的运行和转化,正是说的训练任务。同时,内在言语作为阅读中思维的媒介,也只有通过外在言语的训练才能得以提高,因而说的训练对于读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了。
说与读结合的方式有许多种,除了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的问答外,还有复述、讨论、辩论等。以复述而论,实质上它是一个信息输入后的再输出过程。由于它必须建立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且可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因此对阅读有着极好的促进作用。比如,《崇高的理想》是陶铸为60年代的青年作的一篇演讲,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章的观点和思路,使教育与教学有机地结合,可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要求在不改变原作论点、分论点和论述顺序的前提下,适当添加些关联语句,对课文进行概括性复述;另一组则让他们以90年代中学生的身份,谈谈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应如何树立崇高的理想,在不改变原作观点、思路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问题进行创造性复述。这样进行说话训练,既是对阅读的检查,又是对阅读的扩展;既可完成阅读教学和说话训练的任务,又对学生进行了革命理想的教育;同时,因为原作是演讲稿,所以在进行创造性复述中还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演进在语言表达和形式上的个性特点。可谓一举多得。
三、听—写
作文教学中常采用以读带写的训练方式,其基本原理是依据对某一范文的阅读,输入此类文章在选材、立意、结构、角度、语言、手法等多方面可资借鉴的信息内容,再以同型发散的方式输出新的内容、信息。我们已经知道,听和读同为语言信息的接收方式,只是形式有所不同罢了。如果以读带写作为一种作文训练的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收到较明显的训练效果的话,那么以听带写也可起到大体相同的作用。而以听带写还有着以读带写所不具有的优势。因为人们对信息的收集主要借助于听的方式,而只有善于听的人才能从生活中采撷到更多更好的写作素材。所以在写作训练中进行听话训练,使学生学会善于捕捉话语的重点,体悟话语的深层含义,进而对话语品评、质疑,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将大有裨益。
听与写的结合,除了用于作文指导时以听启思、设制情境、激发联想外,还可用于作文讲评时的听评、听改。比如对有些语句或段落,听比读更容易发现问题或感受语言魅力,这时用听的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听析能力,而且还可节省时间,强化学生的语感能力。像长短句、排比句等在语言节律上的特点,听就比读的感受更为直接。
四、说—写
阅读写作 篇六
为此,巨人学校语文教研室给大家提供了如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要提前做好合理的计划。
开学伊始,学校的教学课程还没有结束,老师一般都会安排好教学时间将课程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学生应该给自己制订一个合理的计划,可按教学书籍、考试说明和综合模拟练习3大板块予以安排。
1、教学书籍学生应该认真听课,将老师课上所讲内容完全消化,让思维与老师同步。一般先以课本为先,书上的内容是基础。在掌握的基础上,按层次补缺和提高。
2、考试说明都以考纲为主,一般考试不会偏离考试说明,学生的复习应该围绕考试说明,而不用到处寻觅其他良方。
3、综合模拟这是提高学生综合逻辑、综合成绩的环节,学生应该多做练习、懂得总结,将自己平时做错的题目进行整理,然后循环地做,从而形成一种巩固。要对难题多思考分析,作业要认真完成并完全弄懂。
二、要明确每个阶段的复习重点。
(一)应当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
学习语文需要日常的积累,没有积累的语言是苍白的,没有积累的学习是徒劳的。有了厚实的积累才能激活思维,能触类旁通。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首先是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其次才是理解和运用。
复习时应强化如下四个环节:1.领悟含义。对背诵的诗文,要领悟其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要真正弄懂。2.圈点强记。对诗文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3.边诵边写。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写出上下句或句中的关键字,以防口是手非。4.规范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异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二)应当突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1、阅读
阅读写作能力的考查始终是中考语文试题中所占比重最大的部分。因此在复习阶段,学生应认真地对三年来的阅读写作实践进行感悟反思和理性思考,从中产生一些顿悟,明白一些阅读写作的道理,归纳出一些阅读写作的规律和技巧。
(1)明确阅读的基本思路和步骤。虽然同学们每天都在阅读,但未必都清楚有关阅读的一些程序性知识,所以在复习时,了解一点有关阅读的程序性知识还是有必要的。可尝试将阅读的程序步骤概括为: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筛选信息→代入问题→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磨练语言→得出答案。
(2)在阅读训练中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五个准确。即准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准确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准确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和思路,准确领会文章的写法和特点。
(3)提供一定量的阅读材料,进行必要的训练。阅读经验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阅读步骤的具体操作质量往往依赖于正确有效的阅读经验。而阅读经验的形成确实要有一定数量的阅读和有质量的思考。同时在一定量的阅读训练中可以通过对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的反复比较思考,纠正自己的思路偏差,修整完善自己的思维。阅读材料要精选,试题要有思维含量,不要追求做得多。公务员之家
2、写作
1、学生要学会积累。可以把平时得分高的文章和一些看到过的范文收集起来,并适当作些记忆。
2、看一些有深度的文章,并进行一下背诵很有必要。当然,背的过程中用不着一字不差,关键是体会其中的语境、语感。
3、还需要在作文结构上进行训练,特别是开头和结尾的训练,这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因为在60分钟的作文时间里,学生要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存在着难度,所以首先要做到规范。
阅读写作 篇七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
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对学生的知识学习、人格养成乃至全面发展都着相当积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居于核心地位,写作教学则是教学难点所在,阅读、写作教学的好坏不仅直接决定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对其读、写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事实上,阅读、写作并非截然二分的,它们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体两面,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训练写作能力,而写作也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阅读活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是完善教学效能,提升教学效果的必然趋势。本文基于此,就中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一体化做了相应的研究。
1中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一体化的作用
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其中读与写更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与发展的根本要素。阅读属于语言输入,写作属于语言输出,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表面上在教学内容、教学途径上有着不小的差异性,其实它们的本质目标是相通的,即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不仅如此,它们在教学环节中也有着很多可资融合之处,比如,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文章词句的讲解、结构的分析乃至思想感情的阐述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写作要点,又如,写作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文学实践的点评,也有助于从侧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总而言之,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不仅可以提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各自的教学效果,还能从整体上完善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一举两得。
2中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一体化的策略
如前所述,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采取好针对性的措施:
2.1以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初中生的写作而言,素材是最为基础的要素。学生只有在拥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的前提上,才能创作出言之有据的文章,而阅读就是学生积累素材的关键途径。对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素材积累意识,要求学生将文章中优美的词句、巧妙的修辞等摘录下来,用作日后文章写作的模板,此外,文章阅读中所遇到的一些有趣的知识点,能够融入到写作环节中的,比如名人名言、古诗词等,学生也需记录下来。课内阅读的内容是及其有限的,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提升其素材积累的广度,教师还需做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工作,比如,教师可以根据课内阅读教学的内容给学生推荐一些针对性的课外读物,比如在《世说新语》两则教学结束后,向学生推荐简编版的《世说新语》。
2.2以仿写训练提高写作技能
写作技能包括开篇立意、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多项内容,需要学生长期的写作训练方能获得。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文章大都选自知名作家,文章具有典范意义,对学生的写作技能训练而言有着相当深厚的启发借鉴意义。因此,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教学的实际内容,从学生的写作水平出发,要求学生对某一句话或某一段落展开仿写,在仿写中训练其写作技能。就以《秋天的怀念》为例,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在文章的结尾,史铁生写到“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这里作者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秋天菊花的姿态完美地呈现了出来,也蕴含着对母亲无尽的思念。笔者要求学生以此句话为蓝本,仿写一句与类似的话。
2.3以续写拓展写作思维
对学生的写作活动而言,发散性思维或者说联想能力、创新意识等是相当关键的内容,而续写则是发展学生写作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所谓续写,指的是学生从文章已有内容出发,根据文章的写作风格、发展方向、情感基调等内容,充分运用自身的联想能力,对文章的内容的创进行进一步创作。教材是学生续写的主要资源,就以《塞翁失马》为例,这篇寓言着重讲述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的道理,教师可以让学生紧接着“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之后,再续写一段内容,体现祸福想转化的道理。当然仿写与续写并不是截然二分的,很多时候,续写就是对上文的仿写,举例而言“在生活的困境中,牵挂是温暖的春风,抚慰受伤的心灵;在人生的旅途中,牵挂是,;在家庭中,牵挂是美丽的玫瑰,创造幸福的人生。”这里的续写,实质上就是仿写。
2.4以写作激发阅读动力
就当前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良好阅读习惯的欠缺是显而易见的,这极大地制约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及语文学习效果的完善。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作用,不仅体现在阅读对写作的推动之上,也反应在写作对阅读的反哺之中。对此,教师要用写作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首先,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学生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对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缺乏积极性,教师可以用写作来刺激学生的阅读欲望,比如给学生布置《我最喜欢的一位诗人》的命题作文,让学生写作,这就会促使学生在课后主动地去读一些诗文作品,比如《唐诗三百首》之类;其次,写作的过程是学生语言输出的过程,在此一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推敲词句、安排布局,这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素养,使得学生在课文阅读环节中也会从词句、结构、意义等角度出发解读作品。
3结语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中最为核心的环节,不仅占据了较多的课时,对学生最终的语文学习效果以及考试成绩等也有着相当突出的影响。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着共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也有着许多关联指出,可以相互影响,相互推进,因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以读促写,以写哺读”的教学目标,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整体效率。
作者:闫天林 单位: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第七中学
参考文献:
[1]曾建聪。“以读促写”作文教学模式初探[J].语文学刊,2013(1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