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门内容相当丰富的综合性人文学科,它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下是快回答小编帮助大家整编的历史教学论文最新10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历史科教学论文 篇一
一、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校及教师对历史教学缺乏正确认识。就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而言,很多学校未能正确认识初中历史课程,认为历史课程在初中阶段仅属于辅助内容,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并不重要。这种认识使很多学校及教师忽视了历史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投入较少,很多新型的教学方法及理念未得到较好的应用,最终造成初中历史教学效果不理想。其次,历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课程体系建设属于关键内容,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初中历史课程体系建设情况不理想,在教学方面仍以课本为主,教学内容及教学设备比较缺乏,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内容比较单一、片面,很难学到丰富的历史知识,必然影响学生历史知识水平及能力的提升,对初中历史教学发展不利。最后,教学方法比较落后。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中,教学方法都属于关键影响因素。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仍选择传统的讲述式、记忆式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述、学生记忆为主,很多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如探究式教学、问题教学、分组教学等均未得到应用,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策略
1.创新历史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为了改善历史教学现状,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历史教学的重视,重视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整体素养及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进行历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历史素养的培养,教师应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保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及空间进行思考,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使初中历史教学能够得到更好的效果。2.创新历史教学内容。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创新历史教学内容,改变以往单纯讲解课本内容的教学方式,积极融合更多的新知识及新内容,使历史知识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xxx”相关知识时,课本对于这一方面知识的介绍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对这一方面的内容未能较好地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将其融入教学中,使这一部分的历史知识能够更加丰富,使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事实,提升历史认识水平。3.创新历史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属于关键因素,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改变以往讲述式、记忆式教学模式,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实现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选择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具体方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探究,最终得到结论。这样一来,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初中历史课本中,涉及很多历史改革,如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以及近代历史上的土地改革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些改革进行分析,分析其失败或者成功的原因、意义,同时还要分析对当前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学生自己进行探究,能够更好地认识这些改革,并且实现历史知识的实际运用,从而使学生的历史素养及能力得以提升。
三、结语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为使实际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及现代历史教学实际需求,一项必要的任务就是对历史教学进行创新。教师应当在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积极探索,选择有效的方法及途径实现历史教学创新,促进历史教学进一步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碧金。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方法的探究[J].华夏教师,20xx(11).
[2]曹文华。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与实践[J].考试周刊,20xx(37).
[3]孙维昭。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方法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xx(12).
历史科教学论文 篇二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上古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的说法,这是中国古代对时事记载的传统,虽然“言”和“事”都有可能成为历史,但又区别于目录学中史部。目录学由西汉时期的刘向、刘歆父子创立,经过后代学者的不断发展演进。清代章学诚把目录学的最高要求归纳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目录学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学术,与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古籍目录中著录的历代典籍能反映出历代典籍的保存、流传、亡佚状况;另一方面古籍目录中类目和提要具体内容等能够反映出历代学术思想的发展方向。本文以史部目录为例,概括其从无到有、从有道繁荣的发展历程,并探究目录学与史学发展的关系。
一、史部的萌芽期
(一)史类图书概况
典籍的最早分类起源于西汉时期,刘向、刘歆父子创立了《七略》,把图书分为分成六大类三十八小类, 六大类分别是“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六略之前还有《辑略》,梁阮孝绪《七录序》云:‘其一篇即六篇之总最,故以《辑略》为名。’可知《辑略》不是单独一类,所以《七略》只有六类,可称‘六分法’。”像《国语》、《战国策》、《太史公》等十二家都附于六艺略中春秋类之后,在《汉书·艺文志》中有记载“议奏三十九篇、国语二十一篇、新国语五十四篇、世本十五篇、战国策三十三篇、奏事二十篇、楚汉春秋九篇、太史公百三十篇、冯商所续太史公七篇、太古以来年纪二篇、汉著纪百九十卷、汉大年纪五篇” 被纳入了六艺略中,后来也被人们称作的“春秋十二篇”。从史部目录体系的形成来看,《七略》可谓之滥觞。
(二)原因
之所以在萌芽期史籍不能独立成门户且依附于其他书中,究其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早期的历史由史官记载,但那时的史官都接近于卜祝之间,有学者称这一现象:“可谓巫史一体,史官的职能非常广泛,包括占卜、阴阳、天象等,像史官记载各国历史的《春秋》,并不具备专门记人记事的史学功能,这一时期史书的政治意义是远远大于历史意义的。”
另一方面,先秦时期史学不发达,著书立说的不多,历史书籍数量不多、种类不丰富,历史典籍还不足以与其他类书目抗衡。而汉代时期经学繁荣,在学术领域占据统治地位。汉武帝特别提倡《春秋公羊》学,因为《春秋》是孔子正名分的著作,也是孔子政治思想的表现,其他经书都不像《春秋》那样实用,因此其他学说都以经学附庸的地位存在。史学也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未能摆脱“附经立说”的局面。
二、史部的创立期
(一)史部类图书概况
《汉书·艺文志》之后,直到唐初纂修《隋书》之前,正史中均未再设立艺文志。曹魏时人郑默编著有一部名为《中经》的目录书籍。到西晋时期目录学家荀勖在此基础上, 编撰了一部新的典籍目录,名为《晋中经籍》,与郑默的《中经》相区别,史称《中经新簿》,是我国古代目录史上四部分类法的开端。荀勖把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类:甲部登录六艺和小学的书;乙部登录古诸子、近世诸子、兵书、数术等书;丙部登录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等类图书;丁部登录诗、赋、图赞、汲冢书等。对照其类目内涵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丙部属于史学类,这是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史学独立门户著作,标志着史部目录正式形成,从此我国史学摆脱了经学附属的地位。东晋时期的李充,依据《中经新簿》编成《四部书目》,将史学地位由丙部上升为乙部,史学地位大大提高。
(二)变化原因
司马迁以后, 经学在学术上占据了支配地位,史学成为经学的附庸。从魏晋开始,局面有了根本的改观,史学逐渐摆脱了经学的束缚而获得独立。史部目录创立并被划分出来,这与当时史学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
首先,动荡的社会环境极大地影响了经学的主流地位, 在分裂格局的大环境下迸发出各种新思想、新学派,以史思辨成为当时社会的热潮。各统治者纷纷一改往日繁琐复杂的旧儒家纲常名教,开始反思过去,重面未来。史学便由此而成为他们争相学习的对象。
其次,在纷争动乱的时代,群权并立,统治者们需要史官修史来为自己“正名”,以达到维护统治、巩固xxx的目的。
最后,造纸术的改进极大地方便了书写,这为史学的发展传播提供了客观物质基础。由此可见,以上种种原因促进了史学的繁荣兴旺,史学普遍被人们所接受,成为当时的显学。杜维运称“史学范围的扩大,各种史学体裁的出现,以及驰名史学家所写史书卓越不群” 成为这一时期史学发展的新特点。
(三)评价
荀勖用四分法,将史籍单独列为一类,并归为丙部, 承认了史学在学术上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从他的四分法中我们可以与后世四分法相比较,甲部收录内容就类似于《七略》总的六艺略,相当于后世的经部;乙部收录的内容类似于《七略》中的诸子、方技、数术、兵书,相当于后世的子部;丙部收录《七略》春秋类所附的历史书,相当于后世的史部;丁部与《七略》中诗赋略一致,相当于后世的集部。这种四部的大致分类框架出现,首创了史部目录,确立了我国图书分四部分的牢固基础,很好地反映了自《七略》以后三百余年,由于学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文化典籍范围的扩展和学术变迁的情况。
但是这种分类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完善之处,其分类名称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分类方法也不科学,经过后来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完善。
(四)史部目录与史学的发展
史学从经学中划分出来,史部目录成为一个重要的独立单元存在, 反映了这一时期史学兴盛发展,在学术领域取得了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而史学的发展又促进了史部目录的繁荣,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关系。
三、史部的独立期
(一)史部类图书概况
史部类的完全独立期实在《隋书经籍志》的编撰完成,其著录之丰富、分类之精当、体例之完备,备受后人的重视。从史部创立期到独立期经历了《汉书·艺文志》到《中经新簿》再到《隋书·经籍志》,我国目录学史完成从“六分法”到“四分法”转变。《隋书·经籍志》正式确立了经、史、子、集四部分,史部也正是成为仅次于经部的第二大部类。
《隋书经籍志》著录存数三千一百二十七部、三万六千七百零八卷, 其中载史部书籍共计十三大类、八百一十七部、一万三千二百六十卷。这十三类分别是: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薄录。不仅收录史部图书的数量增多,范围也大大扩展。
(二)原因
由于东汉以来社会政治思想受到冲击,儒学的传统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动摇,学术思想界也在此时出现了新的变化,史学逐渐觉醒,摆脱经学的束缚,走向自觉独立发展的道路。伴随史学繁荣的同时出现了经学的日趋衰微,经学在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政治危机沉重打击下逐渐瓦解衰竭。
(三)史部目录与史学的发展
史学的发展必然反映在史籍目录上,史学典籍最初的分散并依附于各个目录之中,到集中发展于专门的史部一类,反映了史学的发展变迁轨迹由分散趋于归类统一。同时,史籍数量的增多也体现了史学的重要地位。
四、史部的完善期
(一)史部类图书概况
史部类从《隋书·经籍志》中独立出来以后,在原有格局的基础上,又有了一些新的调整,直到清代乾隆年间纂修的《四库全书总目》(或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在充分吸收前人整理的书籍后,又对《隋书·经籍志》进行了合理的调整。使得传统四部分类中的史部,达到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阶段。
具体来看《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史部分类,共有十五个类目,分别是: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抄、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其中,相比《隋书·经籍志》增加的有:纪事本末、别史、诏令奏议、史抄、时令、史评、政书七个类目;减少的有:起居注、旧事、谱牒、仪注、刑法;整合取代的有:用载记取代了霸史或伪史的名称。
总体来说,《四库全书总目》中的类目设置较为合理,它标志着传统四部分类中史部已经趋于完善的阶段。
(二)变化发展
史部的在完善期变化不大,主要沿袭了《隋书·经籍志》中四部分类法,在刺激上进行了调整,有增加、有删减、有整合,总结其变化特征如下:
1.基本大类不变。从《隋书·经籍志》确立史部到《四库全书总目》完善史部,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保持不变,像:编年、正史、职官、传记、杂史等,仅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种类和数量。
2.小类不断调整变化,最终趋于合理。像起居注、刑法、礼注、故事等类根据其内容的安排,在《四库全书总目》中都被合并调整,逐渐趋于合理。
五、结语
大体来说,人类学术的发展总是经历着由混沌而分明、由简单而复杂、由粗浅而精深的过程。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学术经历着不断地分化,在分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又不断在分中有合, 合中有分。《庄子·天下》是一篇论述先秦时期的各个学术流派的著作,其中的府安店“道术将为天下裂”阐述了秦时学术的发生是由一而多的分化过程,史学的发展也不例外。清代著名目录家王鸣盛强调:“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研究古籍,通晓目录之学,要循序渐进,同样,史学的研究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史学这门学科的变迁与发展,与古籍目录史部的发展变化密不可分。了解我国古代的史学走向,会通古今、以古为镜、经世致用,更加正确的发挥史学的经世功用;求实直书、书法不隐,将史学家秉笔直书、惩恶扬善的史学精神贯穿到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中;德、才、学、识兼备,重视学史者个人素质的提高。作为一名正走在史学学习之路上的我们,更应该理清史学发展脉络,学兼天人、会通古今,继承与发展史学的优良传统。因此,我们也应当在以后的历史研究中,分门别类总结学术源流,去探索更科学、更高效的目录分类方法。
历史教学论文 篇三
一、关于中学历史知识的结构
对中学历史知识结构的认识,是明确历史教学思想的前提。
传统观念将历史知识结构分为具体知识和规律性知识两大类。具体知识,指的是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影响;规律性知识指的是历史概念、规律之类。从“具体”与“规律”的视角去分析历史知识的结构,很难反映历史学科的特质,因为其他许多学科的知识构件中也有“具体的”和“规律性的”两类。另外,这种框定也存在着概念上的模糊。如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均具有弹性,其“具体”可繁可简,可深可浅;而许多具体规律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其具体性质要胜于“具体”知识,且规律又有总体的、阶段的、方面的等等。
基于此,有学者提出,中学历史知识的结构应建立在“史料”与“史论”的框架上。从“史料”与“史论”的视角去构建中学历史知识的结构,反映了历史学科的特质,然而它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又存在着距离。因为中学历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而不是引导学生去研究历史。学生所涉及的是前人所研究的成果,即教材;而不是历史现象的本身,即史料。虽然“史料”与“史论”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从掌握史料到引出史论,从掌握的史论去分析史料是学生思维质的升华,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所在,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学生首先对“具体”的历史史实及历史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基础之上的。
因此,根据中学历史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将其划分为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原理)三个层次更为合理。
基本史实是指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基本过程,它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等要素,是一些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史实。基本史实在中学历史知识结构中属浅层次。
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中学历史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反映了相应历史内容本质的、内在的联系,是对基本史实实质的抽象概括。基本概念在中学历史知识结构中属中间层次。
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中学历史知识中的基本规律不仅反映历史事物当时具有的内部本质联系,而且也反映历史事物的发展趋势。历史规律是高度抽象的,它是若干基本概念的概括与组合。基本规律在中学历史知识结构中属最高层次。
在以上三个层次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对基本知识的分析、归纳、综合、概括形成历史的基本概念。历史概念的产生,是历史认识过程中的质变,表明人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学生再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深刻分析及系统综合,进而把握历史知识体系,认识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可见,基本概念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本概念是基本知识认识上的升华,又是基本规律形成的基础,所以,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是历史教学的中心环节。
二、历史学科基本概念的分类
从史与论区别的角度,可将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划分为史实概念与理论概念两类。
史实概念是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概括和评价。如“九•一八事变”,包括对该事件基本史实的概括:历史背景、爆发时间、地点、基本过程;还包括对这一史实的评价;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变中国为其殖民地阶段,中日矛盾上升,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史实概念依其所反映的内容又可分为事件概念和人物概念。前述“九•一八事变”为事件概念。人物概念主要包括:所处的时代、类别、事迹、作用等。
从教学实践出发,每一个历史名词都可以视为一个事件概念,如“一条鞭法”“《资治通鉴》”“中国同盟会”“七七事变”“”等,每一个具体人物都可以为一个人物概念,如李白、杜甫、洪秀全、等。不少事件概念与人物概念是互相包容的,因为“事中有人,人中有事”,如“太平天国运动”与“洪秀全”,“《新青年》”与“”。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论事,后者侧重论人。
理论概念是对众多事件概念,主要是同类事件概念共同特征的进一步理论概括。如“封建专制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事件概念与理论概念的关系,是后者包容前者,它们的内容构成都是有史有论,前者以史为主,后者以论为主。
理论概念在历史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掌握了理论概念,才算把握了历史现象的本质,才能在此基础上总结和掌握基本规律,从而在整体上把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结构。
三、历史学科概念教学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以上两个问题的分析,可以得知,概念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如果从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角度来审视,概念教学的意义则更为显现。
我们知道,不同的知识具有不同的智力价值,即不同的知识对人的智力发展有不同的促进作用。我们常说,学习这种知识有助于记忆的增强,学习那种知识有助于思维的提高,就是这个道理。历史知识中的基本概念,特别是其中的理论概念抽象概括程度较高,其智力价值也就较高。在我们的学习实践中,往往有这样的体会,曾经学过的基本事实可能会在记忆中很快消失,但基本概念则可保持长久。不仅如此,它还为我们继续学习历史知识提供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指导,借助它形成的对基本规律的认识更可以受益终生。
在历史教学中,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也能注意从具体史实中概括出史实概念并向理论概念推进,如向学生指出“农奴”与“奴隶”的区别,“市民阶级”与“城市平民”的不同与演进;要求学生对史实概念进行归类,如将一系列人物归纳为“地主阶级改革家”“资产阶级革命家”;指导学生根据一般的史实概念进一步概括出高层次的概念,如根据历次农民战争概括出“农民战争”的共同特点,根据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概括“资产阶级革命”这一理论概念。但就整个中学历史教学的情况看,对基本概念教学,尤其是理论概念教学,尚重视得不够。
第一,对史实概念缺乏理论分析。教师在讲课中一般都能注意涉及史实概念,并能向学生提出掌握史实概念的要求,如要求学生在概括中注意时间、地点、背景、过程、性质、影响几大要素的完备、准确。但对几大要素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则缺乏理论上的分析。由此造成一种现象,即从表面看,学生对某一史实概念几大具体要素的掌握毫无问题,而把这一概念作为整体来看,在学生的头脑里仍然是不清晰的。下面以1997年高考历史单项选择题第23题为例说明。
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最突出的表现是:A.掌握政权的人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B.不少垄断资本家由旧式特权商人脱胎而来;C.垄断集团与军阀集团相勾结,推行军国主义政策;D.天皇是国家元首兼军队最高统帅,拥护专制权力。
这是一道最佳选择题,正确选项为A。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明治维新”这一史实概念的准确理解和全面分析。明治维新中,由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掌握国家政权,这是封建残余在近代日本国家根本制度上的表现,决定着日本的政体,影响着日本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以及后来在政治、经济诸方面历史特点的形成。从全国抽样情况看,这道题答卷的错误率最高。
“明治维新”是教学中的重点,对此内容学生一般都“耳熟能详”。此题的理论要求高,干扰项的干扰性强,所以造成了考生大面积的失误,这就比较典型地说明了,史实概念教学中史、论分家现象普遍存在。
第二,理论概念教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极其薄弱。教师在向学生提出掌握概念要求时,一般都只落实到史实概念,很少提出掌握理论概念的具体要求;很少对学生掌握理论概念的情况进行个案分析;也很少要求学生运用理论概念来判定新的历史材料。以1997年高考历史第19题为例说明。
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下列各项中最能够表明这一性质的是:A.采取武装斗争方式打败了王军;B.没收、出卖王室土地、废除地主对国王的封建义务;C.处死国王查理一世;D.1649年5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此题的正确选项为B。这道题的测试结果不够理想。这道题要求史论结合地论证“资产阶级革命”这一理论概念。此题的关键是找到最能表明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正确标准,即摧毁封建制度的根基——封建土地所有制,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据统治地位,经济基础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而非革命的手段、方式或政权的构成形式。
理论概念由于适用范围广,抽象概括程度高,其他学科也常常涉及(如上述“资产阶级革命”在政治科中就已讲过),教师往往以为学生已经理解,这是造成忽视理论概念的原因之一。如1998年历史高考第12、21、23、28等题,涉及“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帝国主义战争”等理论概念,而这些正是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所以学生失误较多。另外,不少历史教师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缺乏深入的理解与思考,因此,在教学中就难以对基本史实作出较深刻的理论分析,也就不能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理论概念。
第三,目前反映历史教学要求的国家文件,如教学大纲、会考说明、高考说明等,主要从史的角度列出学生应掌握的教学内容,很少列出理论概念掌握的要求。即使在教学目标中有所涉及,其对历史概念的要求和对运用史论抽象概括能力的要求,也大多是宏观的,缺乏具体的、详细的条目,这不能不是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教学,主要是其中的理论概念教学盲目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加强概念教学的建议
加强历史学科的概念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第一,针对当前中学历史学科理论概念盲目的情况,建议首先应确定构成中学历史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论概念。这一点应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教师参考用书中反映出来。在这方面,原苏联的普通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值得借鉴。原苏联在1986年8月颁布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要求六年级学生应掌握的主要理论概念是:历史、历史文献、原始公社制度及其主要特点、原始人、劳动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劳动工具、劳动生产率、民族、部落;奴隶制及其主要特点、私有制、剥削、阶级、奴隶、奴隶主、平民、奴隶制社会阶级斗争的必然性、奴隶制国家、掠夺战争和正义战争、文化、宗教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相反映;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的进步性。
在这个大纲中,随着学生年级的上升,对理论概念掌握的要求也随之增多、提高。这种明确的要求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以及学科体系结构的把握。
历史科教学论文 篇四
摘要:基于对教师为主,教材为主要知识载体,学生为被动教学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反思的基础上,在针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诸种措施中,提倡研究型教学是其中重要的改革维度,此种教学模式在国内外的教学实践中颇有成效。研究型教学主张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研究和问题解决为主要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中,研究型教学受到重视并得到推广,但在具体实践中仍存有诸多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完善的措施。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型教学;教学模式
目前国内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多采用以中国古代文学史为基础主干课,辅以专题选修课或经典导读课的格局。专题选修课和经典导读课受限于师资力量及授课教师的研究专长,各高校开课情况参差不一。中国古代文学史则以专业基础课的地位,成为各高校必开课程。因此,本文所论主要针对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展开的。
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二、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模式改革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已渐渐为人们所意识到,并由此从多方面尝试教学改革。首先,转变教育理念,变教师如何教为学生如何学,如何具备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其次,增加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再次,充分信任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其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度。总之,在新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主体,成为中心,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灌输者,而是知识方法的指导者;不是单调的结论的宣布者,而是制造问题引发怀疑的启示者;不是雄辩于讲台的演说者,而是退隐于幕后的设计者;不是占据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权威话语施之于学生的征服者,而是放弃话语霸权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参与者。”[1]在对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人们尝试了如讨论法、案例法、启发式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诸多方法、理论,这些方法理论对传统教学模式改革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而在教学改革大潮中,研究型教学日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创建新教学模式的崭新窗口。
三、研究型教学溯源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研究型教学是源自欧美的教育思想。在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思想家洪堡便提出大学教学应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思想。1916年,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创立了“问题教学法”。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鲁纳提倡“发现法”。20世纪70年代,美国面对大学教育质量问题,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予以应对,大力提倡研究型教学。1983年美国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发表的调查报告《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明确要求学生采用研究与问题探讨的方法进行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1998年,博耶委员会发布的报告《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蓝图》,指出“研究型大学应对其课程和主流教学形式进行重大反思,建立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2]由此,美国大学本科教育正式进入向研究型教学转变的改革。当今美国高校83%的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课堂教学,但研究型教学方法却是大多数美国教师必然渗透在教学中的因素。“研究型课程己成为欧美许多研究型大学课堂教学所采用的主要形式之一。以研究为本的教学,要求每门课程都有需要学生亲自去探索的问题领域,每个教学环节都有需要学生去研究和探索的机会。美国的一些研究型大学要求学生提交科研论文或科研计划的课程非常多,如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本科课程计划中就有5门特别研究课程,学生需要通过参与科研实践,才能获得本科毕业总学分1/6的学分。”[3]斯坦福大学则开设了近200门研讨课供本科生选修。伯克利大学有“新生讨论课项目”,杜克大学则要求学生大一新生必须参与研讨课程。目前,研究型教学已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实施、推广。2000年左右,国内开始关注到研究型教学,并将之视为对抗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大学教育弊端的有力武器。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高校率先进行以研究型教学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其中清华开设了200多门研究型课程,并改革了学业考核方式,采用了课题论文、口试答辩等新途径。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面,研究型教学也日益受到重视,得到广泛推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淡化知识传播的权威者姿态,以平等合作的态度跟学生展开学习探究;教师有意识地在教材基础知识之外,增加学术前沿信息的介绍;注重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发现学术问题,收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并在研究方法上给予学生积极指导;在学业考察上,逐渐改变一卷定终生为注重学习过程、创新能力的考察。种种举措不一而足,极大改变传统古代文学教学的刻板、沉闷、无生机的局面。但同时,因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型教学正处在探索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首先,对研究型教学理念的理论认识不足。研究型教学该如何进行界定,是“研究领先的教学”“研究取向的教学”“研究为本的教学”“研究支持的教学”[4],还是四种类型兼具的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的本质特征、类型等问题需进一步明确。以及研究型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启发式教学、讨论法等有何本质区别等,都需要建立在人们对研究型教学有更深认识的基础上。其次,研究型教学实践的体系性尚待完善。目前的研究型教学改革,大多是基于教师对研究型教学教育思想理解的基础上,个体性的自发的教学行为尝试,缺乏系统的组织与引导。同时,由于教师个体对研究型教学教育思想理解的差异,研究型教学实践参差不齐。故而,目前的研究型教学改革实践呈现为散点式、强弱不一的局面,基本上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的小打小闹。这一方面未从根本上动摇传统教学模式的根基,另一方面对研究型教学实践而言太过零星不成体系,削弱了教学改革的力度。再次,研究型教学的学科适应性需继续加强。人们对研究型教学教育思想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教育理论本身,如何将此种教育思想切实应用到具体学科教学中,探讨二者结合的最佳形态的努力还需大大加强。中国古代文学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下该如何进行,是取消现有课程模式,另起炉灶,还是在维持现状的同时进行改革,都是需要进行认真思考的问题。最后,研究型教学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研究型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已在欧美教育界效果卓著,并为国内大学教育领域普遍认可,以致成为国家的教育导向。但反观国内大学教育领域,相应于研究型教学的政策及配套扶持激励政策远远不够完善,成为制约研究型教学改革的一大因素。
四、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型教学完善策略
结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实际和未来指向,研究型教学改革应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从学校乃至国家层面,对研究型教学展开全面而灵活的政策扶持。具体应涉及教学、职称、考核评价政策等多方面。研究型教学改革的获益者是学生,但教学改革的主体却是教师。研究型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对教师的时间、精力、教学科研能力都提出很高的要求。要实现现有高校师资向研究型教学师资队伍的转变,必须要有宏观政策的积极引导方可实现。其次,进行课程结构调整。取消中国古代文学史基础主干课的地位,削减其课时量。大量增加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导读课和研讨课的权重。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框架式教学僵化学生思维,浅化文学历史存在,背离文学的人文精神,其弊端久为诟病。如何正确解读文学现象,培养共情能力,探索文学规律,合理转化传统文学资源应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重点。而这些都要建立在对中国古代文学资料细致、认真感知、理解、探究的基础上的。中国古代文学的研讨课、导读课可以充分承担这样的任务。同时,中国古代文学导读课和研讨课对于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其解决问题以及知识创新的能力同样具有显著效果。再次,以探索创新为根本教育理念,针对学生知识状况及课程性质采取不同形式的研究型教学。大致可分为研究思维、研究方法引导型教学和学术研究实践类教学两大类,旨在培养学生从知识消费者成长为知识创造者。前者可以是专门的研究思维与研究方法专题课,也可以将二者以案例形式强力渗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用以配合教师讲授法展开。后者可以是课堂教学中进行的研究实践教学,也可以是课堂之外以兴趣小组、项目研究等形式而存在的研究实践教学。两者形式的灵活性均迥异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固化的教学样态,这在为教学增加活力的同时,学生也因得到适合其自身条件的灵活而多元的研究型教学而获得能力与思维品质的极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清之,范潘,胡小城,等.“古代文学教学笔谈”,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2]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重建:进展、问题、走向”,外国教育研究,2004(6).
[3]高永军、施宙、赵洪挺.“略谈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提出与实践”,科教导刊,2010(9).
[4]汪霞.“大学研究型教学中的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07(11).
历史教学论文 篇五
(一)有助于学生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为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打下基础。初中时期是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开始逐步形成的阶段,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的有效手段。通过历史教学,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让他们以史为鉴,形成完善的历史认知体系,丰满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二)有助于适应我国人才培养的趋势,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又要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通过历史教学增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摆脱不良思想,引导学生远离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价值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为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打下坚实基础,从而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三)有助于与法制建设保持一致性,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共同发展。在我国高度提倡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时期,应该保持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的高度一致,二者构成互为推动的关系。通过历史教学开展德育教育,是有效提升学生道德水准的重要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和稳固学生的法制观念,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使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共同发展。
二、初中历史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利用具体生动的史实进行德育教育。在新课改标准下,初中历史课程遵循以唯物主义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翻开历史教材,处处展现着爱国主义素材,让学生从中充分吸收爱国主义思想。在初中历史教学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应用生动的史实材料向学生贯彻爱国主义的德育教育。例如,关于我国的近代史学习,可以感受到满目疮痍,甚至催人泪下。在这一历史时期,国家饱经风霜,既有外来帝国主义侵略,又夹杂着内部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的束缚和剥削,这也就是导致中国在那个时期沦落不堪的主要原因。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涌现出大批爱国主义英雄,是他们逐渐掀起反帝反封建的大潮,是他们在国家处于历史危难时期挺身而出。例如,驱逐倭寇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他们都表现出了忠贞的民族气节;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他们都有豪壮的爱国义举。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历史情节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之情,让学生坚定爱国的信念。还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教育学生继承历史英雄的遗志,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世界强国。(二)给学生各抒己见的机会,在探究型学习氛围中进行德育教育。对于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应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发表自己的看法,这能够大大促进学生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强化德育教育。例如,在讲到岳飞抗金的历史事件时,可以借助岳飞的名作《满江红》展开历史教学,让学生通过品读作品了解历史英雄岳飞的人物内涵,再通过讲述“岳母刺字”等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自然地激发学生对岳飞的尊崇。然后,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发表对岳飞抗金这段历史的个人看法。从中深深感悟民族主义情结和爱国主义思想。(三)利用多媒体强化德育教育。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能够以更加直观、现代的方式将知识与思想传递给学生。如,向学生放映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料,或是不断涌现的历史题材影视音像、文献纪录片,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历史教学资源。通过这些形式能够充分再现某段历史,将某些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以更加生动具体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加贴切的认知历史,容易达到情感共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有助于延伸历史课堂,通过更加多彩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历史科教学论文 篇六
关键词:故事教学;初中历史;故事应用
听故事是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它改变了传统历史教学中单纯的死记硬背,枯燥的记忆历史的发生事件、年代、人物以及历史事件的作用意义。而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难记的知识串联起来,学生通过听故事就把知识点记住了。听故事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故事化教学情境;布置作业多样化;用故事引导启发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的故事环节。”通过这样的故事化教学方式来课堂教学中运用。
1布置作业多样化
听故事学习历史,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布置的作业也要多样化。让历史作业中融入故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布置多样化的作业也充分的适应不同发展程度学生的需求。作业多样性就体现了它的丰富性和开放性。由于初中生的学习习惯还不是特别的成熟,布置多样化的历史作业可以自主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每个学生喜欢的东西都不同,即使对于单单一门历史学科,学生喜欢的方面,关注的方面也是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可能喜欢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发生的历史事件感兴趣,因为这离我们现在比较近,有些老人能够给我们讲一些发生的事,还有就是抗日战争,这些对于男学生会比较有吸引力,因为他们拥有英雄情节。对于女同学可能更加喜欢唐宋时代的文人墨客,喜欢当时的风流雅士,以及对他们的开放程度都会比较的关心。通过布置多样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出发,探究历史背后的故事,通过寻找故事进行历史教学。
2用故事引导启发学生
学习历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生活,吸收和借鉴前人的经验,对于历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历史可以更好的为生活而服务。以史为鉴可以很好的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学习历史事件的最后的一步就是讲历史事件的意义以及事件的启发。例如:“在课堂当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像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焦裕禄等。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将人物的先进事例进行进一步的宣扬,用这些真实人物的事例来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感悟他们优秀的品质,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学生了解先进人物的事例,通过听故事,在课堂中利用故事、使用故事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利用故事比一般的说理更加具有说服力,也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
3创设故事化的教学情境
初中是人生成长和学习的关键阶段,而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作为必修课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会普遍的认为初中阶段的'历史只需要读读背背,考前一冲刺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初中历史作为高中历史学习的一个基础,教师必须走在学生的前面,要提前学习,更要在学习之前摆正态度,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历史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在全面掌握教学内容的同时,善于将故事融入到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历史的魅力。初中历史系统性强,而初中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又会忽高忽低,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但是加入故事的教学内容会变得更加丰富;初中历史更多的是人物和时间,识记起来比较复杂,通过用故事化的语言将教学内容总结提炼出来,教师做讲故事的人,学生做忠实的听众,将枯燥乏味的文字用故事化的语言讲出来,通过创设这样故事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一个个故事中去领略历史中的人和事;但是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通过创设故事化的教学情境来完成。通过故事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在教学中会让教学能力得到释放,得到提高,在课堂上更加得心应手,学生会更喜欢故事化的课堂,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课堂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4运用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故事
5结语
历史这门学科在学习上需要很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学生在学习中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将故事与学习内容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历史,故事化的课堂会更加有趣,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总结,探寻更适合初中学生学习的故事化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的享受历史带来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文素芳。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220-220.
[2]周建华。听故事,学历史———浅析故事化教学在初中历史课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4):136-136.
[3]陈桂琴。初中历史学科中故事化教学策略的应用实践[J].新课程,2016(17):124-124.
[4]王军。论故事化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7):87-87.
历史科教学论文 篇七
浅析历史学科问题教学设计
一、历史学科问题教学的概念
历史学科的问题教学发展到今天,已不仅是一般地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问题进行教学的方法。它已是综合借鉴目标教学、结构教学、图示教学、程序教学等教学方法的模式、理论,运用投影、录音、录相、电影、电视和计算机CAI技术等最新的教学技术手段,通过问题的展示和学生的质疑问难,形成教学过程的双向交流,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等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素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这一教学方法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教师通过教学设计,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思考、讨论,然后教师进行指导和释疑;二是教师运用教学技术设计创设新情景,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两种模式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交替使用。当然,具体教学技术的运用则要视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学校的教学设施而定,不可强求一律,更不可为用而用,不计效果。
二、的理论依据
历史问题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通过问题的展示,对学生进行深刻思维、灵活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理解、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首先,必须确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观点。师与生、教与学构成课堂教学矛盾的辩证统一体。问题教学,正是解决这对矛盾,促使其达到辩证统一的良好手段。它通过教师对问题展示的外因,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自觉思维的内因,恰当调节教学节奏,活跃教学气氛,丰富教学内容,生动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在其过程中,关键是“恰当”,“恰当”就是符合学生实际。教师的设计不管多么完美,愿望不管多么善良,但如果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就不能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原则。这是问题教学设计的教育学依据。
其次,要明确在问题教学中,教师的责任是要让学生无疑而生疑,有疑而思疑,思疑而解疑,解疑而心悦。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问题教学是激发学习动机,启迪求知欲望,点燃智慧火花,追求真知灼识的重要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疑为思之始”,有疑才会有思考,才会有探究,才会有钻研,才会有对真理追求孜孜不倦的意志和毅力。这是问题教学设计的心理学依据。
再次,要懂得中学历史教学对能力培养的要求是分层次的。第一个层次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它要求学生在对基本历史事实、历史现象识记的基础上,形成历史基本概念,进而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设计历史学科问题教学,就是要使学生注重对历史基本事实的调查和了解,并能从启发思维的角度,对教材的史实知识重新归纳,具有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获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
第二个层次是基础知识的运用。在学生弄清、掌握历史基本事实和历史基本现象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运用目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概括思维认识各种事物的共同属性,揭示其本质的内在规律;运用间接思维去比较、判断历史现象的本质;运用创造思维对历史事物形成新的认识,并对现实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也就是训练学生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的方法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立场分析评价历史现象、历史人物,阐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第三个层次是历史思维能力的扩展。它包括历史问题的辩证思维,学术问题的争鸣商榷和学生的质疑问难三个方面。就是在设计历史问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集中、求同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发散和求异思维,启发鼓励学生从静态历史时空到动态历史时空的历史时空结构体系方面;从历史的哲学思考,如人与自然的关系、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人的自身发展、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等方面深入思考,提出疑难问题和不同见解,使他们视野扩大,思路开阔,学得更积极主动和富有成效。这是历史问题教学设计的历史思维能力要求的依据。
三、历史问题教学设计与信息系统的开放
从信息论的角度说,问题教学过程实质是师生信息交换、交流的过程。历史问题教学设计就是通过调控、反馈,控制教学结构,促使信息系统的开放,让学生获得有序信息。
第一是信息接收系统的开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多层次、多角度、多类型的问题设计,启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眼、耳、手、脑等接收系统都处于积极状态,形成全方位的交叉感知,充分发挥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有效地接收、加工和贮存信息。如高三历史的单元复习课,要求在原有章、节教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系统,重建知识结构,深化知识层次,强化能力训练。教学中就可以复习线索为依托,采取顺藤摸瓜,引线串珠的方法,设计系列问题,形成问题系统,设置新的情景,引发学生通过概括、归纳、比较的思维活动,从宏观上对历史理论和历史发展规律的信息进行加工、贮存;又从微观上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细微区别的信息进行接收、整理。
第二是信息渠道系统的开放。信息渠道既指课堂信息渠道,也包括课外信息渠道;既有教师传输信息渠道,也有学生通过阅读、观察、议论后的质疑反馈渠道。双向的信息渠道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扩大、加深、巩固课堂上获得的信息。如复习《三个世界的形成和演变》这一章时,可结合现实,设计一些有关“波黑战争”、“xxx危机”、“巴以关系”的问题,既可向学生传输最新的信息,又可引起学生对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向多极发展的新思考,畅通双向的信息渠道系统。
历史科教学论文 篇八
一、用富有活力的方式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学习热忱
二、通过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致
历史课程内容包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及文化内涵,包含着人类的智慧及精神,是一门非常值得学生学习的科目。但是由于受以往教学观念的影响,老师通常是让学生靠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记一连串的历史事件及历史数字,使有意义的历史课程变得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此会直接制约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所以,老师可以通过讲述历史故事抑或是名人轶事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引发学生的兴致及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历史课堂学习中。例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一文时,老师在上课前导入新课时,先给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当前中日鱼岛纠纷事件,再告诉学生鱼岛是在中国在甲午之战战败后,被逼签订《马关条约》后被日本霸占的中国领土。此时,学生的注意力被极大程度地吸引过来了,从而引发他们继续探究《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的兴趣。接着,老师再指引学生针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中国当前的国内情况及此场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等方面展开深入分析研究。进而使学生深刻领悟到唯有振兴民族、壮大国家,才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维护主权及领土的完整。如此不但培育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且更深层次地让学生懂得要认真学习,树立自己长大后建设祖国的使命感与职责感。整堂课下来,学生的兴趣很高。在授课的进程中,我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身的独特见解并提出自身的疑惑,从而带动了学生思考的主动性,最终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及探究能力,从而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三、紧扣学生的生活,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初中的历史是一门博大深奥、内容丰富的科目,我们学习历史不可以只是限制在记忆历史事件、学会历史知识方面,而应当指引学生探索历史发展法则,从历史发展中获得智慧,进而推进个人和当前的社会向良好的方向发展。所以,初中历史教学非常关键。在初中的历史授课进程中,老师需培育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需把历史和生活紧密联系,让历史融入生活之中。基于此,老师可以从多方面着手,进行课外实践活动。
(1)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本地的博物馆,从观赏古物中认知每个历史时段的文化特点,体验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奥和悠久;
(2)老师亦可组织历史知识比赛,使学生在比赛答题中学习历史知识,扩展见识;
(3)老师还可以举行唱爱国主义歌曲的活动,让学生经过演唱如《团结就是力量》《保卫黄河》等,使他们领悟新中国成立的艰苦及伟大意义。这些灵活生动的课外实践活动,体现了学生主人翁的地位,有益于调动学生参与了解历史的积极性,培育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致。课外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老师需努力开拓此类课堂,注重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忱。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初中历史学习兴趣的方式有许多,作为初中历史老师,需多方面及多渠道去发掘这些兴趣的源头,为学生打造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兴趣课堂,唯有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致,才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进而使学生对历史课程更加重视。
历史科教学论文 篇九
【摘要】保定作为“京津冀”三核文化中一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定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形成了“悠”、“义”、“教”、“善”、“趣”的特点,它们丰富的人文内涵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我国领导人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奠定了思想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核心价值观”),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升个人的精神道德修养,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竞争力。
作为“京津冀”三核文化中一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定在新时期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促进发展,肩负起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保定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底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保定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悠”、“义”、“教”、“善”、“趣”的特点。这些对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借鉴。
一、保定人文历史的内涵
保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多样化的文化相互交融,积淀了悠久的人文历史底蕴,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形成了“崇信、重义、尚和、争先”的新时期保定人文精神。笔者将保定的人文历史归纳为“悠”、“义”、“教”、“善”、“趣”这五个特点,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保定的人文历史内涵。
(一)“悠”
“悠”取悠久长远之意,又有闲适自得之感,而保定的历史文化便给人这样的感觉。保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1986年被选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涞源阁院寺、易县燕下都遗址、清西陵、曲阳北岳庙等众多文物古迹,年代久远,造型精美,气势磅礴,见证了古城保定悠久的历史文化。多样化的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彰显着保定历史文化的魅力。
(二)“义”
“义”是古往今来君子所追求的高尚品格,即正义、义气。保定人文历史悠久,是“燕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刺秦王报国家的荆轲,桃园结义的刘备等,都体现着保定人文历史中的侠义之气。在抗日战争时期,保定更是“红色之都”,作为革命的主要阵地,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和优良的革命传统。红二师“七六”学潮等革命斗争和工人运动体现着保定人民的勇敢无畏,正义凛然。而狼牙山精神、白求恩精神、双拥精神等红色精神更是新时期保定人追求发展的精神支柱。
(三)“教”
“教”指因材施教,指导教导的含义。保定拥有丰富的学府文化,更是著名的体育冠军之城。莲池书院、保定陆军学校等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而现今的保定更是堪称“大学之城”,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为学生打造优良的学习环境。不仅如此,保定还培育出大批的优秀体育人才,涌现出多位世界冠军,在世界大赛中为国家争得了无数荣誉。
(四)“善”
“善”有善良、美好之意。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保定人民热情好客,道德诚信,涌现了无数的全国道德楷模。“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为商家做出了榜样;“河北农大9301班”的事迹更是感动了无数人,将真情传递,这些事例都彰显着保定人民的精神风貌。保定人民积极建设现代化开放城市以迎接四方游客,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觉悟,拥护国家的政策、方针,以迎接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
(五)“趣”
“趣”取其美学艺术上的概念,指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志趣、情趣和意趣等。保定拥有特色鲜明的地域民俗文化,河北梆子、北昆、老调、评剧、京剧等多种曲艺剧种深受人们的喜爱;曲阳石雕、白沟泥塑、徐水狮子舞等民俗文化在全国享誉盛名,“保定府三宗宝,铁球面酱春不老”的民谣更是让人民津津乐道,体现着保定人民生活的志趣。
二、保定人文历史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核心价值观是各地区思想精华的总结与凝练,来源于地方而又高于地方。保定的人文历史精神是保定人民长期奋斗所凝结的思想动力。保定的人文历史精神以核心价值观为思想统领,同时又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奠定政治、群众、地域文化等基础,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政治保障,优先发展
保定自古以来便是政治军事要地,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奠定了政治基础。一方面,保定为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悠久古老的保定城池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一直是河北省重要的政治中心。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爆发了黄土岭战役、平原游击战、地道战等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战役;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保定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现代工业城市,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因此保定地区有着坚定的政治立场,保定人民有着极高的政治素养与觉悟,形成了忠义的品格,这与核心价值观的“爱国”、“诚信”等内涵相得益彰,为其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
另一方面,保定作为“京津冀一体化”重要战略中的组成部分,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政策支撑。“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旨在探索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道路,保定依托悠久的人文历史,努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与发展。
(二)群众支持,加快推进
人民群众是价值创造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人杰地灵的保定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中提供了人的因素。一方面,保定是著名的“名人之乡”,赵国将相廉颇和蔺相如,精密计算圆周率的祖冲之等,都彰显着保定人民的聪明智慧,能够更好地挖掘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保定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保定人民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的指导思想,有着极高的政治觉悟与素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艰苦奋斗、团结奋进、不断争先的民族精神深深扎根于保定人民的心中,与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一脉相承,为其发展提供广大的人民支持。依托保定的人文精神,保定人民将会更加热情,更加积极地推进核心价值观的发展。
(三)文化支撑,提供借鉴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曾提出“软实力”的概念,指出文化在构建软实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泉。保定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重视城市文化品牌的培育,近年来注重打造“红色文化之城”、“旅游文化名城”等品牌优势,形成了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保定又位于京畿地带,有着地域优势,为核心价值观提供地域文化支撑。丰富的文化资源构成了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大环境,使得核心价值观更加大众化,有利于为核心价值观在其他区域文化的培育和践行提供借鉴。
(四)增强认同,便于理解
核心价值观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凝练与升华,它来源于地方又高于地方,因此只有将区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相结合才能促进更好的发展。保定人文历史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核心价值观是对保定的人文历史有着“悠”、“义”、“教”、“善”、“趣”等特点,这些都与核心价值观赋予的内涵相契合,将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融入到保定人文历史中,有利于保定人民更好地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更好地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指导功能。
(五)实践平台,开拓空间
保定地区是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更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先锋,这些实践经验的总结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提供了借鉴,搭建了实践平台,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抗日战争时期,保定人民伟大的革命实践铸就了他们艰苦奋斗,勇于实践的优良品格。
新中国建设时期,保定成为首批工业城市,促进经济的发展。新时期保定人民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走在了国家的前列;努力建设“低碳城市”,打造“中国电谷”;巩固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新时期的保定紧抓历史机遇,努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将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拉回到实践的层面,而积极的实践又为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引领作用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总之,保定的人文历史精神与核心价值观赋予的内涵是一脉相承的,依托保定的人文历史,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保定的人文历史中去,有利于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区域认同感,将理论付诸实践,更好地发挥其指导引领的作用,促进区域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京花。依托保定人文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保定学院学报,2013,26(3):123—127.
[2]约瑟夫奈。软实力。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历史教学论文 篇十
就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言,我认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中学教学中更为重要。"一个人的创造力究竟能被开发到什么程度,能否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创新精神乃是开发创造力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措施。"①
那么,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根据审美教育的特点和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我认为审美教育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一、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1、这是由"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创新精神也叫创新态度,是一个人对于创造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从心理成分方面说,创新精神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认知成分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这三种成分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创新精神。②也就是说,构成创新精神的三种心理成分决定着一个人想不想去创新,有没有创新的愿望和动机,是不是对创新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能不能有效地自我控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去积极地进行创新。这就必须从创新精神的心理成分出发,从审美教育入手
。俄国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的发展。富有诗意的创造开始于美的幻想,美使知觉更加敏锐,唤醒创造性的思维。"③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就是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以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使他们积极地去行动,而赋予创新精神的美的形象,就更能感染学生,去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磨砺他们的创新意志。
2、这也是由审美教育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
教育学认为,无论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审美教育也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审美教育的特点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并激励人们去行动。
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审美教育的因素。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瑰宝,若"汉魏之文苑、晋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都雅之人物、事迹,无不于智育之中,含美育之原素。"④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大宝库。而其中更不泛富有创新精神的审美因素,这些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就必然会充分影响学生的心理因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正如段继杨先生所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美育是理所当然的。"⑤
二、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现实作用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就是求佳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好奇性,想象性,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具有这种意识的人从不满足于已知,乐于、敢于探索未知,以求得最佳。苏霍姆林斯基说:"将劳动人民的强大创造精神及其对于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进儿童的心灵和智慧,在他们的心灵中,就会激发出为人类的创造精神、思维和技巧而骄傲的情感。"⑥历史教材中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极其丰富: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
出,到哥伦布的"新大陆"发现;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到莱特兄弟的飞机;从第一次把圆周率的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祖冲之,到把一年的周期精确地推算到365.2425天的郭守敬;从万里长城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从云冈、龙门石窟的大佛到希腊的雅典卫城;……这些都是人们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美的创造的历程。这些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怎能不深深地打动学生,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创新热情是随着创造者对创造目标及其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创造热情是创造的动力,它一旦与创新意识结合,就会形成稳定的创造动机,从而掌握创造者的整个身心,发挥强大的动力。
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也必须从审美教育入手。马克思说,美感就是人在创造性劳动中感到各种本质力量发挥作用的乐趣。"美感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追求,它推动人去创造,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以及其他一切创造者,之所以能长期进行创造性劳动,就是因为他们体会到创造的本质是美的。"⑦李时珍为了祖国的医学事业而尝遍百草;邓稼先为"两弹"事业奋斗到最后一息;诺贝尔因实验被炸得遍体鳞伤却欢呼胜利……历史教学中,这些美的形象对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
创新意志是创造者自觉地确定创造目标,克服创造活动中的困难以实现创造目标的心理品质。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滩出于岸,水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创造必然会遇到挫折和阻挠,有时还会遭到别人的嘲笑和挑剔,这就需要创新者的勇气和胆魄,需要创新者的坚强的信念和顽强意志。"任何一个人,如果缺乏勇气和胆魄,怕权威、怕困难、怕失败,那么,他的首创精神和想象力就会受到束缚,创造潜能最终也会丧失殆尽。"⑧历史教材中,从手执汉节十九年不降的苏武,到不畏权贵坚持"神灭论"的范缜;从坚持"日心说",虽被宗教裁判所监禁七年而毫不动摇的布鲁诺,到踏遍全国各地、历尽十年艰辛,虽受腐刑而矢志不渝终成《史记》的史马迁;……这些鲜明的、具体的美的形象,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勇气,坚定学生创新信念,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有极大益处。诚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