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那以后慢慢我把在课堂上吹口哨的坏习惯改掉了,我的成绩也提高了,在陈老师那与众不同的教育下我也从“坏小子”变成了好小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下是小编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我的新语文老师精选4篇,欢迎借鉴。
我的新语文老师作文 篇一
关键词:创新;口才;修身;专业技能;淡泊
赢,是一种超越和进步,一个人要想赢,他首先必须具有赢的意愿,要有追求进步,超越自我的理念。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更要有赢的思想,要力争成为有思想、有内涵、有素养、有追求、有魅力的老师。语文学科教学影响深远,延伸到学生精神的各个领域,甚至关系到学生终身的生活质量。那该如何修炼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呢?笔者认为,中学语文老师必须具备五种能力,五项俱全,“赢”也就必然。
“赢”由五个汉字组成:亡、口、月、贝、凡,包含着赢家必备的五种素质。在语文老师身上,这五个汉字也蕴含了五种应该具备的能力。亡,不想灭亡,只有创新;口,能说会道,成就口才;月,自我修炼,言传身教;贝,专业技能,资本无限;凡,淡泊宁静,宁静致远。笔者认为,亡、口、月、贝、凡,五种能力,五项俱全,必然成“赢”,这也很好地诠释了一个优秀语文老师的炼成之道。
一、亡:不想灭亡,只有创新,练就教学能力
“赢”字的组成要素一是“亡”。亡:本义是死亡,可引申为危机意识。世上万物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之中,危机意识让我们不但要预知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更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进取,否则就会故步自封,面临不进则退的危险。因此,与“亡”对应的教学能力是创新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建设高中语文新课程,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但在新课改浪潮的猛烈冲击下,语文教育却面临了许多的尴尬和困惑。曾几何时,报纸媒体甚至“口诛笔伐”,认为语文教育只有框框,没有灵性;只有基础,没有文化;只有形式,没有内容……这是因为我们骨子里面没有真正的创新精神。只有语文老师本身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新时期的语文老师必须紧跟时代,扣紧新课改要求,锐意进取,教材灵活处理,教法推陈出新,才能做一个创新型的语文老师。
在《论语》的教学中,笔者就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教材都安排了国学经典《论语》,由于时代久远,学生在文字理解上尚存在一定难度,更不用说深刻理解其中内涵了,很多学生是“敬却畏之”。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论语》的兴趣和效率,笔者把《论语》教学当成一个整体教学,纵观全局,分散教学,形式灵活。高一时引导学生以竞赛的形式读《论语》。
1.利用课前三分钟,人人登台讲《论语》,背诵出要讲的内容,再释词,讲解内涵,最后联系实际谈谈这则《论语》的生活启示。为了演讲好这三分钟,同学们组成了学习小组,精选语段,积极“备教”,交流心得,他们乐此不疲,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真诚的掌声。为此,我在班级一角还设置了榜单,进行评比,激发学生的热情。
2.鼓励学生积累名句,背诵名句,张贴“《论语》名句背诵记录表”,谁填写得多谁就是胜利者。这种有所创新的背诵方式,远远超过了直接布置任务背诵的效果。到了高二的《论语》选修课,通过高一的积累,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兴趣基础,我就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阅读,做好读书笔记,圈点批注,然后充分发挥学生“写”的功能。如,写感悟,哪怕是只言片语,只要写出心中的共鸣点;写片段赏析,找出精彩之处细细品味;仿写,仿出韵味,仿出手法;最后,鼓励学生反思、提炼、综合,深入剖析,习作成篇。老师选出佳作,展示成果,推荐刊登,让学生的思想和认识得到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正是这样灵活多变,富有创新意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论语》从“敬而畏之”变成了“敬而爱之”。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材的不同风格和特点,制订出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一定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不但可以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爱上语文,在快乐中学习语文。
二、口:能说会道,成就口才,培养语言能力
“赢”字的组成要素二是“口”。口,本义:嘴。引申为口才。对于语文老师来说,与口对应的能力就是能说会道,需处理好教学语言运用的艺术。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充分认识到,教学语言的运用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志无言不形”,教师的工作离不开口头讲授。好的教学语言,有时像汩汩流淌的泉水,滋润着学生求知的心田;有时像大海澎湃的波涛,激荡着学生渴求的心灵。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必须掌握一定的语言教学艺术。
1.教学语言的清晰洪亮应排在第一位。课堂上,纤弱的声音缺乏鼓动性,学生听得吃力,易疲劳走神。而你的声音越洪亮、越清晰,就越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授课效果。但这种清晰洪亮并不等于大声嚷、高声吼。我们要科学有度地把握好自己的声音,多体会,多琢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以追求声音的最佳效果。
2.打造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语文课堂。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声调的运用之所以具有意义,倒不仅仅是为了嘹亮地谈吐,而是为了更准确地、生动地、有力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就教学来看,教学内容有深有浅,有主有次,思想感情有浓有淡,有强有弱,这就决定了你的教学语言应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喜怒哀乐,各有其音。如,“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要读出王熙凤的爽朗、泼辣;如,祥林嫂在讲述儿子阿毛在雪天被深山里的野兽吞噬的故事时,要讲出心里沉重的悲伤之情;“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时我们就要读出桑地亚哥这个硬汉坚定勇敢的语气……如此注重教学语言中语调语气的变化,不仅是学生的要求,更是老师表达思想感情的要求,从而使语文课堂变得声情并茂、生动活泼,使知识的传授取得最佳
效果。
3.言简意赅的教学语言。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教学语言必须要干净利落,体现其精炼性,加一句嫌多,减一句太少。只有这样才能言之有物,丝丝入扣,丰富课堂信息量,学生爱听、爱学,受益匪浅。
因此,处理好课堂上的语言细节,是语文老师课堂走向成功的阶梯。
三、月:自我修炼,言传身教,塑造为师形象
“赢”字的组成要素三是“月”。月:本义:作为偏旁的“月”字97%都是指身体,引申为健康与修身。远古时期,赢主要靠强健的身体,但随着文明的进步,一个人要想赢,不但要强身,更需要修身,注重自我修炼。语文老师更需要修炼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但做好言传,更要重视身教。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际交往中的实际效果,只有约百分之二十由语言决定,而另外约百分之八十则是由人的举止、动作、姿势、体态等决定。仪态是一个人知识、阅历、文化和教养的集合。因此,语文老师能否修炼好自己的言行,表现出自己优雅的仪态,展示出自己良好的教养和美的风度,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怎样站、怎样坐、怎样从桌子旁边站起来。这一切对老师来说都是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些技巧,他就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可见,教育家多么重视老师的一举一动,老师行为一定要合乎礼仪规范,做一个举止得体的老师。曾记得,上课时,我弯腰向学生问好,学生腰更低,问老师好的声音更响亮;曾记得,我批改完作业,总是分好组别,不弄乱、弄皱,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也是整齐有序,组别清晰;曾记得,面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我总是耐心的圈点批注,学生面对作业中的错误,也是认真订正,不敢马虎;曾记得,老师范背《离骚》,让学生迎难而上,激发了背诵经典的兴趣和乐趣……这些点点滴滴,更让我深刻意识到了,老师的真才实学虽然重要,但更不可忽视行为举止的修养。一位举止得体的老师,肯定也是一位治学严谨、修养良好的老师。
四、贝:专业技能,资本无限,提高专业能力
“赢”字的组成要素四是“贝”。贝:本义:贝壳――古代指货币,引申为用来交换价值的资本。广义的资本可以理解为金钱、资源、专业技能。对于教育者来说,实现价值交换的资本主要就是专业技能。因此,与“贝”所对应的能力是:专业技术能力。
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新理念呼唤语文老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要使学校取得长足的发展,要使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老师的专业技能必须得到发展。只有有了深厚的专业知识,高超的专业技能,语文老师才拥有了强大的交换价值的资本,才能使教学充满生命力。
1.腹有诗书,丰富学识。曹勇军老师在《从才学识德说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一文中指出:“知识渊博,是语文老师专业化水平的绝对尺度和终身的职业追求。”语文老师要想能够教给学生足够的“水”,自己首先必须是“活水”,才能源源不断的灌输给学生。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必须学习,必须读书,一个语文老师缺少经典阅读的积累和底气,就很难有专业力量去建立自己的专业自信,读书学习不但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可以感染人的精神气质。语文教师只有多读书,才能丰富自身学识,才能扩大自己教书育人的资本。
2.反思成长,强化动力。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老师成长的共识:成长=经验+反思。因此,从老师成长的角度看,反思教学是老师的一种自我学习,自我提高。“教然后知困”,通过反思,我们会不断的发现困惑,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地提高自我修养,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以此来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
在教授市级公开课《王何必曰利》时,我是这么反思的:对于自己的不足,我觉得主要有三点:①我在上课的时间安排上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讨论时间,因此在结尾时有点仓促;②当老师给出一个问题时,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组织好答案,答题尽量准确到位;③“何必曰利”,孟子主要是针对“王”来说的,老师有必要花时间跟学生明确在孟子那个时代“不曰利”的主要对象。通过这次的反思以后,笔者在处理教材和掌控课堂上能够以此为鉴,促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叶澜老师说:“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我想,名师暂且不说,但一定会在教学上取得长足的进步,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深度、会总结、会交流的成熟的老师。
五、凡:淡泊宁静,宁静致远,造就学者风范
“赢”字的组成要素五是“凡”。凡:本义:凡的本义主要有两层,其一,凡尘、凡间。其二,平凡、平常,引申为平常心。因此,要想真正的赢,更不能急功近利,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韩愈明确指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一名老师更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做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得之坦
然,失之泰然。切不可让自己陷入物欲横流的漩涡,滋长各种攀比之风,奢求更多的额外回报。如果这样,那就是出卖了自己作为老师的灵魂,丧失了自己的人格追求,葬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
平心而论,房子再大,一张床足矣;佳肴再多,一碗饭足矣;肚子再大,一瓢饮足矣。作为老师,就应该“知足常乐”,乐于奉献,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教育,保持一颗平常心,定能宁静致远,成就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综上所述,从“赢”字入手,语文老师就应该是一个想赢、敢赢、有追求的老师;从“赢”字解剖立意上,语文教师就必须具备“亡、口、月、贝、凡”五种能力,保持一颗平常心,自我修身,加强专业技能,锻炼口才,不断创新,五项具备必成“赢”!赢之路,师之道,要赢就要拼,有拼才会赢,这样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
参考文献:
[1]张彬福。怎样成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3.
[2]高飞,李广顺。优秀教师站好三尺讲台的101个“细节”[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05.
[3]王福强。用心做教研:一线教师最需要的教研策略[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06.
我的新语文老师作文 篇二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学生;创新意识
初中阶段语文是一门重要的科目,学好语文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有很大好处的。在当代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因此,语文学科也不例外,本文就来谈一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转变教学观念,营造宽松的语文课堂氛围
作为语文老师要明白以往陈旧的满堂灌的教学理念已经落伍了,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要求,会对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老师要认识到: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老师虽然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但不是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权威者,老师不能擅自做主不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老师更不能为了赶教学进度、教出更多成绩好的学生,而对学生身上所具有的潜能视而不见,不能让学生的创新潜能被磨灭,不能把学生当作是机械接受知识的个体。语文老师要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教学模式,把“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切实落实到语文教学中,要将自己是知识权威者的角色彻底摒弃掉,要让学生觉得语文课堂氛围是十分愉快、轻松的,使学生能够主动去思考,主动去学习。我们可以充分相信在这样宽松、民主的语文课堂环境中,学生的创造意识必然会得到很好的激发,能够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二、老师要鼓励学生多质疑,为学生创新的萌芽提供依据
如果学生学会怎样质疑、勇于质疑的时候,就表示这个人正在走进创新的道路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对语文教材里涉及的创新素材进行深入的挖掘,依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况,对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多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等,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剖析,要鼓钛生敢于充分表达自己的独特看法,并对学生提出的质疑行为表示充分的肯定与鼓励,这样能够使他们学会摆脱以前的定势思维,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优化知识的积累,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果学生具备更加广泛的知识面,拥有更多的知识积累,那么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变得更加活跃,他们的创新意识就会变得更加强烈,他们的创新能力就会更强。所以,老师有必要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积累,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思维的背景不断进行丰富。老师不但要帮助学生把课本中的语文知识学扎实之外,还要不断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做剪贴报纸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视野不断的开阔,不断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应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鼓励学生坚持创新的信心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对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显现的闪光点进行充分的关注,特别是当学生提出新颖的想法、新颖的观点时,老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与表扬,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协助学生解决问题,不断促进学生去积极地思考、积极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不断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要应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要注重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不要总是对学生给出的答案正确与否进行评价,要把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进行评价,老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进行有效的结合,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会使学生创新意识得到保护,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老师要鼓励学生想象、联想,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鼓励学生的想象与联想。在语文教材中,我们经常能够找到给我们留下广阔想象空间与丰富联想内容的作品。对于此,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要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从已知中对未知进行充分的预测,对问题进行更加深刻的分析与思考、联系与想象,鼓励学生要充分发挥创新意识,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总之,创新意识是未来人才必须要具备的能力之一,我们的社会发展要依赖于人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对学生这一能力与意识的培养。语文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想方设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充分培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勇于创新、善于去创新,这样,不但让创新的火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使学生成为未来国家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我的新语文老师作文 篇三
关键词:新形势;汉语言文学;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256-02
一、引言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在逐渐改善,我国的“小康社会”计划也逐渐跨上轨道,然而,要顺利地实现小康社会,还需要不断提高全民素质,缩短我国的贫富差距。同时,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贯彻执行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学校接受并广泛使用,当然,该种教学观念也有效地促进了汉语言文学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就目前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现状来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需要不断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究其根源,然后才能“对症下药”,齐心协力地探讨出对策,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做贡献。同时,在某些高职院校中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度不够,导致该门学科的教学成果不甚乐观,这也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大教学问题,迫切需要相关人员的配合解决。所以,在新形势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我们要认清真正的问题所在,不断地改革完善教学策略,并耐心探讨教学对策,争取让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水平上升到全新的平台。
二、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师资队伍专业水平不够
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言文学本来就已经渐渐变得冷门,再加上其教学方式传统落后,导致社会中人们普遍对汉语言文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大幅度减少,所以,能够真正胜任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老师一直在减少,而且由于现在社会风气的败坏,导致学校在招聘教汉语言文学老师的门槛一直在降低,所以,有越来越多没有足够资历能力的人进入学校鱼龙混珠。而且,由于学校对汉语言文学这一学科的不重视,给教汉语言文学的老师安排了很多政务,使得老师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变成一种兼职,学校的行政工作非常繁重杂乱,如此繁杂的工作已经导致老师精疲力竭,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投身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去,导致学校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一直荒废,无法进步。
(二)汉语言文学的教材内容落后陈旧
现如今,有很多院校的汉语言文学的教材内容都非常传统,在如今发展的新形势下,其教材内容不能够脱离传统刻板的教材形式,而我们都知道,传统的教材内容都相当的刻板,它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能够死记硬背,但是充满朝气活力的学生需要的不是死记硬背,他们更需要的是有实践性的学习。所以,对于枯燥无味的汉语言文学的教材内容。他们除了反感就是抵触,又怎么会又兴趣去主动学习呢。对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材内容,他们不能够接触到具有实践性的学习机会,所以,汉语言文学也就不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汉语言文学的考试形式陈旧单一
虽然新的教学方式已在全国各大院校大力推行开来,但是如今有很多学校的汉语言文学的考试形式还是非常陈旧单一刻板,存在很多弊端,考试形式是对学生学习以及老师教学的最直接的考核,它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的汉语言文学的考试方式主要是“要点式”的考核方式,很明显,这种考试方式只要是考察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考察学生背诵要点知识的能力,这对提高学生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是毫无意义的。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仅限于考试要点重点,这和当今教育中的应试教育也正好相对应。
(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汉语言文学本就是一门比较枯燥难懂的学科,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他们都是非常有朝气,有活力的青少年,他们更感兴趣的是比较新奇,有活力的事物,对于汉语言文学,他们不仅不感兴趣,甚至,大多数人对它是反感的,再加上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传统落后,内容陈旧落后,讲课方式刻板,考核方式单一,学生对这一学科更是没有一点的积极性,这对于学好汉语言文学来说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五)学校不重视汉语言文学的教学
在现代的社会中,人们很多时候对物质的追求远远高于对精神的,在如此物欲横流的社会当中,人们渐渐的认为汉语言文学已经无法在现代社会中存活下来,也没必要去费劲力气去学习这一门学科,所以,理所当然,学校也越来越不重视对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工作,学校不会设立专门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研究小组,而且学校对于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情况考察也非常松懈,根本不能达到学校对课程考察的标准。最重要的是学校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老师的培养也变得越来越松懈,老师被安排更多的行政事务工作,导致老师没有太多的精力专注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从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当然会越降越低。
三、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水平提升对策
(一)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
首先,学校在聘请老师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招聘的标准对老师进行严格筛选,聘请有资历有能力的老师来教汉语言文学这一门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老师教学的起步就在一个比较高的平台上。其次,学校应该鼓励老师形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极有内涵的学科,教师必须不断的进行学习,深究其中的一字一词才能够所有进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而且学校也应该定期对老师进行培训,培训他们对汉语言文学的传授技巧和传授能力,让他们了解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形式,以及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尝试不断创新。最重要的是,学校应该尽量争取老师外出学习的机会,派遣有能力的老师去其他模范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借鉴人家有优势的一面,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提升自己,并且带领学校的其他老师共同改进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从而提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
(二)对汉语言文学的教材进行改革创新
如今的教育都是以开放教育为主且着重培养实用型人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学的实践性。首先。我们应该做的是对汉语言文学的教材内容进行改革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汉语言文学的教材内容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发展,以必要的理论知识为核心,在教材中融入更多的实践性强的实验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能力。
(三)对汉语言文学的考试形式进行改革
学校应该积极对汉语言文学的考试形式进行改革创新,切忌一直搬照以前传统的考试形式,这样不仅不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能力和质量,而且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进步。对汉语言文学的考试形式的改革主要是将汉语言文学的考试活化,在考试中更多的融入实践性的题型[2],渐渐培养学生探究性、研究性的学习方式,而不是被动的去接受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知识的深奥与奥妙,才能够主动的融入到学习中去研究文学知识。
(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汉语言文学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本就比较枯燥难懂,学生对其没有很高的积极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的教师是完全有义务在教育上来提升学生学习的 www.kuaihuida.com 积极性的。首先,老师应该耐心的给学生讲解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让他们懂得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意义,让他们懂得汉语言文学在他们今后生活工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样,他们才有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动力。其次,老师应该对其上课方式进行改革,现在新课标的教学方式已大力推行开来,学校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对老师的教学方式有所改革,老师应该极力对自己的课堂讲课方式进行创新,不能一直进行填鸭式的讲课方式[1]。老师应该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不是一味的提升自己的主导地位,在课堂中多设置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的课堂活动,让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提升对课堂的兴趣。而且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时一定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并且对于学生的回答一定要做出认真的分析评价,切不能简单应付。最重要的是,对于学生的作业,老师要认真做出评价,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评价,提出最适于学生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并且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改进进步,并适当的鼓励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渐渐对老师尊敬,对从而对他所教的汉语言文学也感兴趣。
(五)学校应该重视汉语言文学的教学
学校应该重视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首先,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研究小组,根据新形势积极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并且在实施措施后的一段时间内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对于学生在学习状况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并且对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任何教学问题进行解决改善,这样,才能在不断的摸索中得到进步。其次,学校应该让汉语言文学教学老师放下一切行政事务[3],专注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将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研究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法的改进创新上,这样,学校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就一定能够得到提升。
四、结语
总之,无论是何种学科,何种教学策略,都不可能是万能的,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分析当下的形势,对比当下的教学策略,然后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探索相应的对策,从而研究出最顺应时展的、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对于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我们也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分析,并结合社会及企业对汉语言文学素养的需求与要求,设计相应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发展,从而更有效地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静。宁夏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宁夏大学,2014(03):16-18.
我的新语文老师作文 篇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引言
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义务阶段学生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学校和家长的重视。我国实行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培养起来较容易,对其进行多方面的培养,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各种素质[1]。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培养。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一门基础学科,其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获得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使得教育工作者开始思索对小学生该“怎么教”和“教什么”问题[2]。在教育工作者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尝试转变的情况下,知识本位和考试本位的传统教学体系却没有获得相应变化。因此,即使教师有新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却始终停留于思想中无法将其付诸行动。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成为教育研究的重点。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小学阶段是学生开始接受教育的时候,小学教育对学生后期学习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在义务阶段教育存在许多令人不满意之处。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其存在的普遍问题具有以下几点:首先,教学目标不明确。小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现象。由于老师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导致老师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极大地随意性与盲目性。同时在课堂教育中结构层次混乱。其次,教学目标设置不当。小学语文老师在设置教学目标过程中,教学的内容宽泛,却无教学重点。课堂的教学设计方面表现的十分粗糙。最后,教师的教学准备不足。小学语文教学老师,对该课程教育的认识存在错误。因此,语文老师在准备该课程教学中缺乏必要的课前准备。我国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为改善小学语文教育,需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笔者将在下文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几点建议。
二。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提高。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教育改革中需要不断创新解决的问题。笔者先对影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进行分析。
2.1老师对新课程改革认识不足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需要培养全面发展型的人才,同时要求老师处理好学生人文素养与知识素养之间的关系。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思维训练有促进作用,该学科的学习对学生后期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新课程改革要求实行开放性的语文教学。而老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对语文文学特色没有很好地把握,忽视了小学语文交流学习对学生学习的作用。
2.2语文老师对新课程实施教学方法不熟练
新课改的要求是老师应当运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对此要求,每位老师理解不相同,在教学开展过程时把握程度不相同。同时,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这个要求的操作也不尽相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该要求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对于依赖性较强的老师,很难很好把握该教学方法。
2.3合作交流学习未进行实质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在问题提出的过程中,只注重量大、面广,而对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交流学习中,仅停留于表面的交流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表面交流的学习行为掩盖了语文教学真正含义,导致学生对语文教学感触不深,与老师无法产生共鸣。
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是小学接受语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该阶段老师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好掌握该学科。
3.1小学语文教师创新备课,提高课堂效率
在上课前期,老师应对课程所教授内容提前备好。课堂要达到高效目的,老师备课时应勇于创新、打破常规。在备课时不要做到面面俱到,但备课要体现教学的重点。让每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对个别学生可进行特别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讲授《小蝌蚪找妈妈》中,根据教学目的做到学生知道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的同时还应让学生明白小蝌蚪在找妈妈途中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明白小蝌蚪在找妈妈过程中变成青蛙。但也有少数学生不甚明白。对该类学生的教育应顺势而教。先进行个别教育,再多数教[3]。
3.2学生创新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接受小学教育的学生,正处于对事物保持极大好奇的阶段。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在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对随时“插嘴”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插嘴”说明该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行为,并且表明该学生在课堂上勇于表达自己观点。例如,在《少年闰土》课堂学习中,学生容易与文中闰土产生共鸣,老师在教学中应学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3.3老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老师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小学阶段的学生易将老师的话奉为圣旨,若是学生能够与老师处于平等地位进行学习,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老师在课堂中与学生互动学习更能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提高是老师与学生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多重因素,但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具有多种。小学语文教学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一定促进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小学语文老师应在实践过程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孟庆梅。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探究[J]语文天地,2013,3(3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