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下是可爱的编辑给家人们整编的高中物理案例教学的实施(最新10篇),欢迎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篇一
Abstract: By investigating basic concepts and features of case teaching methods and PDCA cycle,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achiev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in the process of case teaching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the case teaching was planned, the case teaching was done, thecas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was checked,and the case teaching situations was summed up, according to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us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DCA cycle.
关键词:PDCA;物流管理;案例教学
Key words: PDCA Cycle;logistics management;cas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6-0032-02
0引言
物流管理是一门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物流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还要掌握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物流的基本功能和运作模式,同时还要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理解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理论方法。
对于物流管理的教学,目前以教师直接讲授为主要形式,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物流管理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对学生运用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而案例教学是根据教学目标、围绕问题,对企业、公司或有关部门进行实际调查所作的客观描述,用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物流管理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
在物流管理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全面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的思想,根据教学目标,策划案例教学过程,实施案例教学,检查案例教学效果,对案例教学情况进行总结,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1案例教学法的概念及特点
案例教学就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运用适宜的案例材料,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集体协作,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大胆质疑、探讨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方案,并做出相应的决策,以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相比具有显著的不同,具体特点如下:①案例教学法将课堂讲授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转换,学生成为主角,教师则成为导演,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展示自己的才能,发挥自主性;②通过案例使学生感受到真实、具体的现实问题,以情景模拟的方式使学生们身临其境,并且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独立地观察、思考、分析问题;③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看法、互相启发、开拓思路,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④案例教学的真正核心在于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形成独特而有效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因而强化能力培养是案例教学法的一大特色。
2PDCA循环的概念及特点
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发源于日本,目前成为全面质量管理(TQM)中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随着其理论的研究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美英等国的一些高等院校开始将PDCA循环控制方法引入高校内部管理,开始尝试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其实施原理在于通过严密的过程控制借以实现预定的目标,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P:计划阶段(plan),根据顾客及相关方的要求,拟定质量目标,确立管理项目,制订活动计划。
D:实施阶段(do),即执行计划。
C:检查阶段(check),即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
A:总结、处置阶段(action):总结成功经验,找出遗留的问题。
PDCA循环的特点:
①闭环管理。P-D-C-A是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或一组活动的一个过程,形成闭环管理模式,四个阶段缺一不可。
②大环套小环。在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有自己小的PDCA循环,如图1。
③循环前进,阶梯上升。按照PDCA循环前进,就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新的水平上再进行PDCA循环,便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如图2。
PDCA循环的基本原理、阶段和步骤,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每一个循环管理过程都周而复始地运动,上一个循环解决不了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解决,从而保证了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完整性。
3PDCA循环在物流管理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3.1 物流管理案例教学的计划阶段案例教学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因此,要搞好案例教学,教师必须做好充分扎实的课前准备,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来组织引导案例教学。
首先,根据学校的专业培养大纲的要求以及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案例,编制物流管理案例教学计划。如在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部分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主要讲解“系统布置设计(SLP: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在生产系统布置设计中的应用,案例教学设计如表1。
3.2 物流管理案例教学的执行阶段按照事先拟定的案例教学计划,教师明确简要地将案例教学的目的、程序、方式、方法等向学生交待清楚,并根据案例教学目标讲解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引导启发学生围绕正确的目标,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地独立思考,大胆地交流研讨,并对案例教学全过程进行实时控制。
在以上案例教学中,为达到使学生掌握系统布置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教学目标,首先讲解系统布置设计的基本要素:P(产品或服务)、Q(产量或数量)、R(工艺过程、生产路线及物料路线)、S(服务部门)和T(时间)及其构成的生产系统布置模型。
根据系统布置设计的基本思想,讲解系统布置设计的基本程序:①准备原始资料;②物流分析与作业单位关系分析;③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④作业单位占地面积计算;⑤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⑥修整;⑦方案评价与择优。
教师简要讲解案例背景及其目标,将学生按4-6人分组(每组选择一位组长,负责教学活动的前后组织工作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纪律维护),布置如下任务:
①分析电瓶叉车的构成及各个组成部分的重量、叉车生产工艺过程、叉车总厂作业单位建筑面积等,获得电瓶叉车总厂生产系统物流状况。
②按照系统布置的基本原理,对电瓶叉车总厂的生产系统进行布置设计,获得叉车总厂的总平面布置方案。
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叉车总厂的总平面布置方案后,各组自行推举一位同学上讲台讲解所得方案,该组其它同学认为有不足之处,可由该组任何同学上台补充,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研讨,评价各方案的优势和不足。
3.3 物流管理案例教学的检查阶段物流管理案例教学可以从两个层面检查案例教学的成果:从学生层面,以案例讨论和案例分析作业的方式检查案例教学的结果;从教师层面,以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以及与学生进行网络互动的形式反馈案例教学的效果。
本次案例教学活动中各组上台讲解方案同学所得的成绩,代表各组该次教学活动的成绩。该成绩由学生互评和教师评分确定,其中学生互评占50%,教师评分占50%。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对案例选择的适宜性、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行为进行打分,评价教师从事案例教学的能力。
3.4 物流管理案例教学的总结处置阶段针对本次案例教学活动,教师要进行全面总结,寻找物流管理案例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力求达到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同时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持续改进,从而提高物流管理案例教学质量。
4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在有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物流管理案例教学需要教师运用全面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的思想,根据教学目标,策划案例教学过程,实施案例教学,检查案例教学效果,对案例教学情况进行归纳、总结;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同时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密切地配合。
参考文献:
[1]甘明等。探讨式案例教学法在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物流科技,2010.1:143-145.
[2]周凌,黎青松。PBL教学模式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1(11):112-113.
[3]庄坚。课堂教学行为改进中PDCA循环模式的运用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6.35(10):72-74.
[4]黄辉。论物流案例教学的作用及其关键[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1(6):145-147.
[5]李晶。基于“PDCA”的高校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初探[J].科技信息,2009.31:168.
[6]王淑梅,侯西亭。PDCA循环的内涵、特点与运用[J].中国质量认证,2003(9):59-60.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篇二
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物流业,2009年5月1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部门分工方案》,对工作进度做出了具体安排。迅猛发展的物流行业形成了巨大的物流人才需求,物流专业人才跻身于我国十二类紧缺人才之列。为了满足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培养既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成为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的切实选择。
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教育将侧重于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中,交际适应能力、社会生活能力、竞争适应力、职业道德适应力等非智力因素的提高是重点。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有许多,而课堂教学方法是各种模式的重要载体。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关键内容。从发达国家以及各高校的实践看,针对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而言,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案例教学”。
二、物流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一)案例教学是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形式
现代物流是对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物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到用户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存储,并对整个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满足社会与顾客需求的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物流管理过程涉及的主体既有物流服务需求方,又有物流服务供给方,各类主体分布在各行各业,物流业涉及面非常广泛,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学科,与之相关的知识很多,例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营管理、零售学、管理信息系统等。因此,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系统性很强。传统的教师单向知识传授脱离实际,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使学生对知识缺乏直观的了解,无法真正理解物流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更谈不上学以致用,而案例教学却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二)案例教学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教学是一种能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和学生双方精心的准备,通过合理的案例选择和组织讨论以及通过对不同年级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案例教学方法来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对物流管理专业低年级学生,将物流管理理论置于真实的背景当中,通过提示重要概念、说明物流理论的实际应用、启发其发现物流理论在实践当中应用的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从而启蒙、引领学生对物流管理入门;对于高年级学生,适当采用诊断型和决策性案例,来培养其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三、物流管理案例教学设计
(一)案例教学准备
1.教师要对案例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的内容及教学目的选择好案例,并将案例事先下发给学生,开列出相关的参考书目,提出案例分析的主题、内容、重点等具体要求;教师熟悉并记住案例的主要内容,列出要点、问题及相关的管理概念;确定并列举出本节案例分析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尽量将案例中重要数据、表格提前标示出来,以便在课堂讨论时供学生观看;让哪位学生先发言,事前教师要心中有数;布置课堂讨论的组织方式、程序和评分方法等。
2.学生要认真做好对案例讨论的准备。学生必须根据教师的提示明确案例讨论的重点,准备好教材相关章节的理论知识和要求掌握的,并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教师课前下发的案例,包括记住案例中的关键数字;回答案例后面的提问;准备好自己的建议方案等,配备有多媒体视听设备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事先制作案例讨论的多媒体课件来增强演讲的效果。
(二)案例选择
1.案例选择应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契合。案例与具体教学目标的切合度将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所以,应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选择适用案例。一般来讲,案例教学的目的有以下几方面:传授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加强理论的理解及应用;提高批判性、分析性和推理性技能;学生与参与者互相分享经验;增强个人信心和促进提出一些观点的意愿;增强分析、判断问题,提出综合决策的愿望和能力;提高行为性和社交性技能等。高质量的案例应该符合以下几条标准:第一,明确的、范围适当的学习目标。第二,综合性强、覆盖面大。第三,信息含量大、线索清晰的案例说明。第四,发人深思的疑难问题或冲突情节。第五,经过努力就能获得相关的信息。
2.案例选择要具有先进性。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内容需要不断吸收和引进国内外物流管理方面的最新理论,不断将物流领域的最佳实践引入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之中,侧重于对先进企业物流管理实践的总结和分析,将先进物流理论与实践以真实的背景展示给学生,以加深学生对先进物流理论的理解,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组织案例讨论
1.恰当分组。案例教学首先要根据班级人数的多少进行适当的分组。一般要求学生分成若干组,在小组内围绕讨论题逐一展开讨论,针对每一问题形成该小组的基本观点,通过小组讨论加深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小组讨论结束之后,每组应推举一名代表作课堂发言。同一小组学生可以对本小组代表的发言做补充。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阐明自己的看法、分析、措施,以及在哪些方面应补充第一个发言者的内容。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善于发现和捕捉发言中的“闪光点”,要使案例讨论的过程贯穿“以学生为中心”,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反应和表现,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地让班上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讨论。
2.灵活安排教室桌椅。教室桌椅安排恰当有利于形成师生互动的局面和有利于形成热烈的讨论氛围。桌椅安排形式多样,主要原则是形成教师处于被学生们三面包围之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课堂师生互动提供极好的“地理”条件。例如可以排成U形,中间一块空地留给教师做讲台。
3.合理分配时间。一是要保证事先有准备的学员都能有充分的发言时间,并留有余地,给即兴发言和辩论交流以一定的时间。因此,要做必要的时限规定,防止一言堂和前松后紧的状况。二是控制进程。控制进程就是要使发言紧扣主题,推动进程,克服冷场、离题和无谓的争论,又要善于拓展、深化主题,防止一边倒、随大流、众口一词的简单重复倾向。
4.营造适当的氛围。现场讨论的气氛要生动热烈、轻松自然、宽容平等。当学生观点对立争论激烈时,要注意达成沟通和理解;当出现视野狭窄、观点平淡、精神松懈时又要善于挑起话题、激发争论。
5.总结与评定成绩。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重点讲清案例所贯穿的知识点和处理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对讨论不够深入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思路,倡导和鼓励继续研究,并从参与精神、治学态度、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四、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一)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
案例教学要求教师有广博而扎实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及物流管理相关领域的知识背景,在此基础上,结合特定章节的教学内容,明确本次教学的目的和重点内容。同时要求课前案例准备,了解案例所涉及的背景、相关领域的知识,并将案例烂熟于心。这样才能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掌握讨论问题的重点,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的要求
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对恰当的人、提恰当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思维,开放性思维,又能牢牢掌握讨论的主线避免讨论脱离主题;还能将课堂时间和进度控制在教师刚好做完总结或讲完课的时候;能注意到学生上课状态,能通过提问把那些不专心的学生的思维拉回到课堂之中。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篇三
[关键词]物流管理 课程 案例教学 设计 运用 思考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认为是继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之后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三利润源”,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与国际物流业相比,我国物流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物流管理体制分散,整个社会的物流成本较高,物流管理人才奇缺。当然,物流专业的教学也处于摸索阶段,本文就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法提升高职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的效果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物流管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物流管理作为一门新课程,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用到许多专业的术语又要讲解许多物流管理的独特理论与设施,如JIT、物料需求计划、集装箱、托盘、自动化立体仓库等内容,这些内容不但实践性较强,而且现代化程度要求较高。从目前物流管理的教学情况看,除了沿海城市的部分学校之外,其他学校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现场实践。加之物流管理课程所涉及的较为深奥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大多既抽象又枯燥无味,如ABC分析法、帕累托定律,MRP等繁杂的定理和推导对于文化课基础较薄弱的高职生来说,既难理解又不好操作。遵循高职理论课“必需、够用”的原则,教师只有将国内外鲜活的应用物流管理理论的成功案例引入课堂,则既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又能便于学生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将复杂的物流理论运用到具体案例中进行理解,便于引导学生随时关注企业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做法,提高他们掌握和运用现代物流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水平。
2.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当前,中国物流业发展迅猛,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但物流管理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物流的教材和学习资料五花八门,缺乏权威性。教师只有随时关注物流行业动态,及时将国内外物流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凝练成典型的案例充实到教材中去开展案例教学,才能使前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融汇。案例教学不仅帮助学生熟悉国内外流通活动中的物流业务,系统掌握物流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案例教学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收集案例材料,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对案例材料的整理和优化设计,能够培养学生权衡利弊,围绕主题取舍材料以及综合运用与分析的能力;通过讨论与争辩,能够帮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从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角度看,由于其专业性质决定了理论学习多于实践操作,因此容易对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产生厌烦情绪,通过开展案例教学,可将物流企业的管理场景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探寻物流企业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教训,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教师授课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实现融会贯通,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同时,案例教学还可以帮助教师主动吸纳现代教育理论,通过自觉地提升自我反思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4.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案例教学中,学习主要是在热烈的讨论与争辩中进行的,教师退居幕后,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使自己的观点接受挑战,有利于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最突出的优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了更为积极主动的角色,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来促进学习,让学生投入到事先安排好的一系列精巧设计的案例讨论中,从归纳的角度而不是从演绎的角度展开某一专题的学习,通过学生共同努力,互相交流,通力合作,完成案例教学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组织责任感。
二、物流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设计与运用
1.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导向选好案例。典型的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转化、学习情境设计是目前高职教学发展的趋势。在学习了物流管理过程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包装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典型工作任务之后,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景,然后与学生一起借助图书馆、网络资源和校内外实训基地搜集和整理物流案例的材料,然后围绕着课程总体教学目标所传授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选择和编写案例,在案例的选择和编写过程中应遵循典型性、新颖性、适用性的原则。最后的案例设计应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把全班学生划分成若干个任务小组,然后将案例以专题的形式分配给任务小组,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每个小组尽量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所承担的案例专题设计得形象逼真并图文并茂,以吸引其他小组成员及教师的兴趣,教师只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思想,把握住大方向,大框架,其余的细节由学生来组织和策划,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
2.以引导和策划为主体当好导演。一堂成功的案例教学课也离不开一个优秀的组织者。针对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依赖心理,为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激励和启发学生自主分析,敢于大胆思维。可将所选择的会计案例提前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事先阅读案例,通过查阅资料,对案例所设计的知识点认真理解,并对案例所提出的问题形成自己的想法。为使案例教学更具有开发性,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以“导演”的身份对学生的思维误区进行引导。把课堂讨论变成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善于吸取别人意见能力的实验室。针对学生普遍缺乏社会实践背景的实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到物流企业,进行现场观摩教学,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其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
3.以展示与讨论为主体当好配角。案例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既可以是正面地帮助学生在整个讨论中积极参与发言,锻炼和提高他们掌握并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口头表达和应变能力,以及团队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也可以是反面地通过故意设置陷阱,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来拓宽思路,达成共识。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幕后导演,是配角的身份,因而不能随意地发表个人意见,评价学生的见解,以免影响学生的思路与结论。经过精心设计的案例由任务小组成员在课堂中通过多媒体边展示边讲解,调动大家的兴趣,从而诱导学生自主发言并展开讨论,作为教师要努力营造自由交流、民主讨论的气氛和环境,使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即使学生分析判断有误,教师也不必立即纠正,可采取故意提问等方式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自觉地加以修正。
4.以考核和评价相结合当好裁判。在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采取小组自评、同学互评,老师总评相结合的方式,对案例分析讨论中所运用的理论知识,讨论难点、重点、需要深入思考之处,做出恰如其分的总结和评价。并将每一个案例小组成员在参与讨论中的表现纳入考核范围,督促学生重视并积极做好课前准备、课中讨论和课后总结的撰写等工作。通过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三、对物流管理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1.整合资源,建立教学案例库。实施案例教学,要运用大量的教学案例,因此案例的选取非常重要,一方面应以国内背景和现实经济环境相适应,选取那些具有理论性、典型性和针对性的案例。另一方面也可以参考西方国家成熟的物流管理教学经验,借鉴和吸收他们优秀的教学案例。由于每位教师所收集的案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因此各院校应积极筹划,建立适合本院教学特点的物流管理案例库,通过推广和运用案例库,可以强化教学效果,增强教学资源的共享率。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主动适应案例教学需要。案例教学作为教学方式的一种改革,首先面对挑战的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实施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提高三方面的能力。一是掌握渊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具备有规划、有目标的提高自身的组织案例教学的能力。二是能够站在学科研究的前沿,掌握最新的经济学动态,具备理论和实践的贯通、融合能力。三是能及时分析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现的新问题,对学生的分析方法和结论加以客观的、科学的评判和引导,具备较强的应变和判断能力。
3.配合运用多媒体设施,提高教学效率。将高效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在物流管理案例教学中,适当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声音、动态图象与案例讨论充分结合起来,一方面能加大信息输出量,另一方面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这就要求学校在重视硬件建设,投入建设计算机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基础设施的同时,也要重视软件建设,通过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崔介何。电子商务与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2]章承林,李卉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与实训[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3]郭喜庚。案例教学法在《安装工程造价》课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9,(1).
[4]施静欧。管理会计案例教学初探[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8,(5).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篇四
关键词:教学内容;适切性;认知能力;生活经验;学科思维;先备知识
教学内容适切性是教学内容选择、组织、表达与学生的学习准备之间的适合性质和程度。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1].基于教学内容适切性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研究,就是要解决教学内容的适切性问题。
加速度是运动学中极为抽象的概念,赵凯华明确指出:“这是人类认识史上最难建立的概念之一,也是每个初学物理的人最不易真正掌握的概念。”[2]著名哲学家罗素评价道:“加速度的基本重要性,也许是伽利略所有发现中最具有永久价值和最有效果的一个发现。”爱因斯坦指出:“今天我们难以估量,在精确地建立加速度概念的公式并且认识它的物理意义时,该显示出多么大的想象力。”[3]如何搞好加速度等核心概念教学,引导学生避免高一刚入学就出现物理学业上的新两极分化门槛,需要智慧和方法。
一、教学内容要与学生一般认知能力相适切
不同个体的一般能力在表现早晚、发展水平、认知结构以及不同性别等方面表现出极大差异,教学内容要以大多数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一般特点为基础,选择、组织、设置恰当的形式呈现相应的学习内容。“基础性”是评价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般认知能力适切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教学内容应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学科教育,着力做到在满足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同时又满足“层次性”要求;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必须超越学生已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前面[4]120,因此教学素材选择、组织、表达要为创设最近发展区服务。
从初中的定性、具体、感性到高中的定量、抽象、理性,物理课程跳跃很大。
高一是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转化的关键期,到了高二这种转化初步完成[4]118.但刚入学的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撑,因此,在高一要搞好高中与初中课程衔接,促进学生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转化。
加速度是在研究落体运动规律时提出来的,当时还没涉及减速运动。关于“自由落体”整个概念形成过程中,一共有6次重要进展。学者研究表明,学生与物理学家共同体掌握“自由落体运动”都经历了渐进期、高原期和突变期[5],因此,加速度概念的教学不能一步到位,它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渐进式学习与问题解决才能完成。
由于学生物理学习的进程与人类研究物理学的进程相似,这就要求教育者在给学生引入新科学学习内容之前,必须搞清历史上科学家探索内容的过程、遇到的困难和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搞清科学发展过程中与该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错误的前科学概念、观念,为学生设计出能够经历科学探究活动和过程的课程实施计划和结构。基于此,《新概念高中物理读本・第1册》[6]第一章“质点运动学”前五节分别是:“过程 变化率及其图解表示、运动及其时空描述、速度 加速度、 质点的直线运动、矢量”, 这样既先补充了学生数学方面准备的缺陷,又为化解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的教学难点做好了铺垫,针对单向的直线运动来定义速度,与初中物理很好地衔接起来,淡化了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性,其编排思路与思想值得我们感悟与借鉴。
关于加速度,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解决的主要问题不同,见表1.
在课程标准关于《运动的描述》学习中,笔者认为学生至少需跨越四个台阶:描述位置变化――矢量的台阶、平均速度――等效的台阶、描述速度变化快慢――比值定义法的台阶、用图像描述运动信息――图像物理意义的台阶。而在加速度的学习过程中均会涉及这四个台阶,跨过了这四个台阶,才能避免新入学就出现物理学业上的新两极分化。
粤教版必修1先重点搞懂加速到某一速度和由某一速度减小到0,至于由某一速度先减小到0后再反向加速类的问题,粤教版将其纳入必修2“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中重点解决。粤教版的编排,更有助于分解加速度的学习台阶。
二、教学内容要与学生一般生活经验相适切
学生生活经验是课程教材开发的出发点,生活经验在教学内容中主要体现为素材选择和情境创设,选择教学素材、创设学习情境需要遵循目的性、真实性、多样性、均衡性四个原则。评价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般生活经验的适切性也要从四个原则出发,使教学素材的选择和学习情境的创设不明显偏向某个群体,做到与学习内容的目的密切相关、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历的或者所闻所见的现象等生活经验真实相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多样性相连。
各学科课程标准都强调学生生活经验的重要性,物理教学特别强调凸显从生活走向物理,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努力做到“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理性化,理性问题具体化”。教学内容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提供给学生的素材是越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等越熟悉越典型的素材越适切。素材过多会淹没物理问题的主题和本质,关键要对展示的素材进行深度挖掘,尽量用情境熟悉、现象典型、源于生活的素材凸显物理问题的本质。高一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运动素材,如有观察飞机飞过上空的感觉、骑自行车上坡减速(下坡加速)体验、跑步起跑加速的经历、公交车启动与刹车(缓缓进站与紧急刹车)等乘车的经历与体验、乘坐扶梯(电梯)的经历与体验、观察到摩托车比卡车启动快。引用看似熟悉的素材,如从电视里才能间接感知火箭发射、赛车的启动用于教学,效果不会很好,而对大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而言,通过电视也很难感知火车加速、飞机降落,人教版必修1编入了“汽车和火车的速度都在增加,但速度增加的快慢不一样”的素材,其均衡性弱,并不适合于大多数学生。而粤教版利用“飞机匀速飞行、汽车从静止启动、运动员冲刺后的速度变化”三个素材较好地凸显了素材应用的目的性、真实性、多样性和均衡性。
三、教学内容要与学生具体学科思维特点相适切
评价教学内容总是与具体学科相关,不同具体学科具有自身的(信息加工、理解、记忆和交流有关的心理活动)学科思维特点。同时,与一般认知能力一样,具体学科思维发展也表现出一般性和个体差异性,同时按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要考虑到发展性。因此,教学内容与具体学科思维特点适切性的评价指标,也从“基础性、层次性和发展性”等三个方面进行:基础性指教学内容应该符合相应学科大多数学生的学科思维特点;层次性指教学内容应该考虑到相应学科不同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个体差异;发展性指教学内容要为相应学科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均预留发展空间。
思维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物理思维是物理智力活动的核心。物理思维不仅具有抽象性,而且具有形象性,形象思维是物理思维的先导,抽象思维是物理思维的核心,在具体的物理思维中往往两种思维同时并存,并且相互作用、相互补充[7].高中物理研究对象多,动态思维多,理想模型多,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多是利用理想化的方法建立理想化的研究对象和理想化的研究过程。因此,应在初中学生已有的初步分析、概括能力的基础上,突出抽象、概括,以及科学推理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内容要与学生具体学科先备知识技能相适切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往往能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和相应的认知能力,对某些没有见过的问题形成合乎逻辑的假设,并做出某种解释。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将学生已经具有的先备知识技能作为新内容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技能。因此,组织教学内容时,要事先了解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知识经验的状态,帮助学生加强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
高一开始就是运动学,涉及六个物理量和大量矢量,数学跟不上,且物理学习中的矢量、斜率、三角函数、几何都是先于数学的学习。“位移”“平均速度”的概念与初中所获得“路程”“速度”是标量这一前概念有较大的思维跨度。接着还要跨越“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的门槛,整章难度极大。高中与初中物理对应的物理量(概念)的主要差异见表2.
弄清为什么要引入平均速度,对把握平均速度学习的难度与广度非常重要。事实上,对于非匀变速以外的曲线运动,平均速度是不能描述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的。笔者认为高中阶段学习平均速度主要基于以下六点:一是为粗略地描述物体空间位置变化快慢的需要;二是理解瞬时速度概念的需要;三是求瞬时速度的需要;四是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五是理解s-t图像图线割线和切线斜率的需要;六是研究匀变速运动的需要。其中前四个需要是基本需要。
弄清为什么要引入(平均)加速度,同样非常重要。笔者认为高中阶段学习平均加速度主要基于以下五点:一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需要;二是理解瞬时加速度概念的需要;三是理解v-t图像图线割线和切线斜率的需要;四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需要;五是研究匀变速曲线运动的需要。其中前四个需要是基本需要。
学习运动的描述时的主要思维障碍是相关概念的干扰。一是在学习物理概念时,学生常常不能区分相邻、相近的物理概念,如速度、加速度,考试中仅30%左右的学生能正确区分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二是前科学概念的干扰,如初中《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学过的速度对高中《运动快慢的描述》平均速度概念的干扰。学生对“加速”一词已有的认识,对正确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会起干扰作用,为了防止“加速”对理解加速度带来困惑,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加速度的定义有意强调,加速度也叫作速度的变化率,并在板书中着力凸显,即a=.
由于“加速度”的内容编在“力学”之前,因此,对加速度矢量性的认识就更困惑。各版本对加速度为什么有方向均没说清楚。笔者认为加速度矢量性教学可像《新概念高中物理读本》一样,先淡化处理,事实上伽利略当时研究落体运动规律提出加速度的概念时,并没有意识到加速度是矢量。也可按以下四步解决:第一步,设计问题串:一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以加速度1m/s2做匀加速运动,10s后的速度是多大?若不指明加速的方向,能判断10s末物体的运动方向吗?若向东加速,则10s末物体向哪个方向运动?第二步,引导学生得出加速度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是矢量;第三步,再以直线运动为例,说明加速运动、减速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的关系;最后,用人教版的素材,分析速度变化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晓丽,等。教材适切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及实证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10):40.
[2]赵凯华,罗蔚茵。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师范司。运动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2-23.
[4]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5]母小勇,马娜。学生与物理学家共同体概念形成过程相似性[J].课程・教材・教法,2015(3):73.
[6]赵凯华,张维善。新概念高中物理读本(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35.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篇五
关键词:案例教学;大学物理教学;教学成效;案例库
针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学科属性,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更加适合,这就需要深入分析高校理工科学生的学情、课程知识结构特点等。这样才能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激发出学生学学物理课程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轻松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其是对传统物理教学模式的革新,能够有效解决“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问题,是一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和实现物理知识应用的教学方法。可见,就“案例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这一课题展开探讨,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案例教学法的主要内涵
案例教学法是国内外高校在教学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步骤实施如下:①案例准备。教师提供教学案例,学生针对教师提供的案例和提出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资料的搜集工作。②讨论及报告。各小组对同一案例进行剖析,并通过分析、梳理形成小组意见,为下一个讨论环节做好准备。那么,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就可以指导各小组学生独立进行案例分析和评价报告的撰写。③评价总结。这一环节主要是做好学生案例分析成绩的评定,评定的内容包括资料的搜集情况、讨论的发言情况、案例报告分析等,是一个综合素质型的评价。大学物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主要指根据知识点,把实际案例作为基本的教学素材,让学生根据案例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根据判断提出建设性的见解和看法,以增强学生对大学物理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实现知识的实践应用。
2高校物理课堂中应用案例教学的实践
2.1研究对象
我校在应用物理科研方法的基础上,遵照物理教研室的要求,随机抽取了120名学生和4名大学物理教师作为实验和研究对象。虽然对学生和教师所进行的调查只是整个案例教学研究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但是我校遵循了研究与应用同步进行的原则,从学校实际出发解决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2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包括以下3种:①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高校、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期刊、文献等相关资料,为本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基础依据。②问卷调查法。对我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2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18份,有效率98.33%.通过对实验对象授课前、授课后的问卷调查,取得了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期望、学习认知和学习建议等实验的第一手材料,对分析研究案例教学的意义、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③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
2.3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90.8%的学生认为在物理课堂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有较强的实用性,93.6%的学生对融合了案例教学后的物理课程有参与兴趣,92.4%的学生在案例教学中获得成就感,认为自己表现出色。
3案例教学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案例库建设选择阶段,夯实教学基础
虽然说物理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实践性,但是在引进案例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要做到与时代接轨,就必须要建设好案例库,为案例教学提供一定的资料支撑。当然,教师在选择案例库建设时,要理性、系统地进行。教师要针对案例教学所需要的资料信息展开搜集工作,并对搜集所得的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将信息整合到案例库中,这样教师就可以在备课阶段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并快速地把教学所需要的信息定位下来。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借助一些计算机软件设计物理课件,而在设计课件时要优先考虑学生的听课体验,观察所拟定的教学计划是否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是否为学生所接受,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来确立学生的物理解题思路。除此之外,所选择的教学案例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观察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对案例库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够避免案例分析阶段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才能使案例“物尽其用”。
3.2案例布置准备阶段,激发学习动机
对于大学物理教学而言,要想顺利开展案例教学,必须要做好案例的布置准备工作,才能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落实教学活动。为此,教师应针对教学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筛选案例,充分考虑所选择的案例是否能够帮助学生解答所遇到的学习问题,并通过案例组合方法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案例的运用,需要经过合理的计算分析,确保常规的教学任务能够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倘若案例分析阶段占据的时间过长,那么就会影响常规教学(即理论性教学)的进度,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不足,也会影响到案例分析的效果。为此,教师在案例布置准备阶段,应进行详细的案例设计,并把案例设计成知识情境,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参与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增强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物理知识。例如,在讲解机械振动、机械波、光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使相关的知识形成过程动态性地显示,帮助学生更加具体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在知识情境的引导下,为了鼓励学生深入体验,感悟物理的魅力,教师还可以建立与物理学习相关的论坛网站,让学生能够把自己对某一道物理习题的见解制作成微课或者其他的视频形式,分享到网站平台上,共同交流学习成果。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在对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后,进一步强化对知识的应用。
3.3案例研究讨论阶段,切实增强教学成效
大学生的意识已成人化,他们的有意注意意识占据意识主导地位,倘若教师只是用语言来讲述内容,无论讲得如何声情并茂,学生也会觉得枯燥乏味,进而出现疲劳、注意力涣散的现象,更别说掌握所学知识了。在案例教学的案例讨论环节,教师就可以采用小组协助学习法,把学生分成小组,并由组长组织小组同学团结协助,共同完成任务。在学习时遇到什么困难,先在组内进行讨论解决,如果不行,再由教师去指导。例如,在学习角动量守恒定律时,教师就可以以飞机的运行状态作为案例。在正式进行案例讨论分析前,教师就可以先提出相关问题,再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战争电影片段,引导学生观察影片中战斗机被击中直至坠落的特写镜头。在观看影片后,再开展小组协助学习,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用小组的形式探讨案例,那么学生就可以结合视频案例所呈现的画面,把抽象的物理知识具象化。在探讨结束后,由各个小组的代表来对小组内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实现各个小组之间的交流。
3.4案例考核的后期阶段,学结案例
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物理理论知识,而是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总结规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为此,在案例探讨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案例教学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以及学生在探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探讨结果的不足,帮助学生从“问题解决能力”上升到“知识建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对案例教学效果进行评定,判断是否存在需要改善的部分,对欠缺的进行补充,总结学生所反馈的信息,为下次课堂教学提供参考。除此以外,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将物理学习作为一种乐趣,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过程进行科学评价和点拨,让他们明确自己在案例中所学到的知识有哪些。
4结束语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在大学物理教学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化平淡为神奇。为此,大学有关教学工作者应立足大学物理课程的本质属性,根据理工科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引进案例教学法,让物理课堂在案例教学这一剂神奇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张苗,张艳,刘泉,等。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引入探究型教学模式对学习成绩的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4(06).
[2]余观夏,吴芳,周曼。大学物理研究性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19).
[3]戴秀萍。会计案例教学法的探究[J].科技资讯,2011(03).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篇六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工程硕士培养的主旨与根本,也是评估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一个主要指标。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集实践性和探索性为一体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是全球范围内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培养方式。187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ColumbusLangdell)教授发明了案例教学法,并编写了《合同法案例》一书,这本书是历史上首次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教材。目前,哈佛大学已经建立了非常完备的案例库,如工商学院案例中心和法学院案例库等,分别拥有几十万个实际案例,在实际教学中被校内外教师广泛使用。
物流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和复合型的、高层次的物流工程技术和物流工程管理人才。物流工程相关专业课程与商业实践联系比较紧密,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而且要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这与工程硕士培养应用型人才相契合。因此在物流工程相关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可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增强物流管理实务能力和应用能力。
选取和编写恰当的教学案例是进行案例教学的根本保障和基本要求。通过案例资源库的开发和建立,将不同课程、不同教师的授课案例进行整合,实现课程资源和评价体系的标准化、规范化,实现案例资源分类和课程质量评价的科学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此外,以教学案例资源的共建共享为契机,建设开放性的案例开发与应用平台,提高案例库的共享程度和利用效率。
2.物流专业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意义
2.1 案例库建设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基础条件
进行案例教学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选取合适的案例,一个好的案例可以引起师生的共鸣和热烈讨论,案例的质量和数量是影响教学效果最重要的因素。哈佛大学劳伦斯教授曾说过:“好的案例就是把部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和工作实践纳入到课堂讨论中,使教师和同学对其进行剖析和讨论。优秀的案例能够使师生间的讨论紧紧围绕现实生活和工作实践中的复杂场景展开,是开拓学术思路的依据。案例是对一个复杂场景或争议现象的记录和再现,需要对这一复杂场景进行剖析并如实加以还原,以便课堂中同学们能够理解并引起共鸣。”案例库的建设为高校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了最为关键的基础条件,使案例教学有了根本保障,从而使培养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2.2 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建立案例库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便于教师在同一个平台上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提高教学质量。相关专业课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内容和目的选择有针对性的案例,同时,教学案例资源库也是其他教学方法的有益补充,如问题导向教学法、引导式、讨论式教学法等,都需要一定案例的支撑。通过案例库平台建设,可以不断发掘典型案例并将其加入共享,使之日渐丰富,成为一个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同时,借助于案例教学资源库平台,任课教师还可以不断革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开展案例教学的能力,实现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3 有利于打造开放性学习平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线学习成为一种趋势,MOOCS(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逐渐流行。通过整合案例库中丰富的教学资源,提取其中的物流实践案例,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环境,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在线学习平台,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通过在线自主学习平台,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既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的育人目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收、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交流协作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教学效果。
2.4 通过案例库建设带动学科专业建设
案例库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组建相关的研究和开发团队,需要案例编写、维护、推广、评价、更新、扩充等一系列流程,借助于工程硕士案例库建设,可以带动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建设,进而带动整个学科专业的发展。通过开展“精品实践课程评比”等活动建设实践教学精品课程,推广案例教学方法和经验,鼓励其它课程参考借鉴,引导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补充教学内容、改造课程体系、完善教学方法、强化案例和实践教学,全面提升工程硕士教育相关专业领域的整体建设水平。
3.物流专业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采编零散,案例数量不足
案例教学是物流专业课程教学的应有之义,很多教师都在尝试使用案例教学,并尝试建立相关的案例库。但是,在案例的选择上都是由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师独自确定,各门课程之间缺乏协调,案例的使用处于零散状态,随意性很大,缺乏系统化的组织和标准化的加工。案例编写基本上是按照个人喜好来进行,很少组建专门的开发团队,案例开发较为随意,从而也导致案例资源匮乏、案例编写水平低、重复率高。对于物流工程专业来说,我国物流业飞速发展,新技术应用层出不穷,更需要与当前电子商务发展与时俱进的新型案例,而这方面的实践案例太少,无法满足工程硕士的教学需求。案例缺乏的缘由有三个:一是缺乏案例编写资金,案例编写耗时费力又耗钱,而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经费投入,大多数老师都是自己收集案例,既增加了大量重复劳动,又不利于资源共享;二是教师的积极性不高,缺乏相关的激励措施,案例的数量和质量都受到极大的限制,此外有些老师受到自我素质的约束,无法开发高水平的案例;三是各高校之间所用教材不同,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对同一门课程的要求也不同,导致各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专业之间各自为政,开发出来的教学案例共享性差,很少被其他院校的老师采用,案例使用率低,从而导致开发高水平案例的动力不足。
3.2 案例来源渠道过窄,质量参差不齐
高质量的教学案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针对性强;二是时效性高;三是具有实践性;四是案例难易度适中;五是案例的展示形式多样化。教学中要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全方位展示,让同学充分了解案例,设置提问、辩论等互动环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案例编写的好坏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质量,案例来源渠道过窄也是影响案例编写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物流工程硕士培养中所使用的案例主要有两类:一是改编型案例,主要是由任课教师根据媒体或者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物流技术发展、物流业界动态等相关信息,按照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对其进行编写加工而成;二是采编型案例,一般由任课教师组织研究生或者亲自参与物流工程案例实践,或者去物流公司或者行业协会实地调查、走访,结合案例的背景资料等进行总结、改编而成,这方面形成的案例相对较少。由于跟企业或者行业协会沟通困难,或者企业出于保密的原因,使得案例的采集面十分狭小,任课教师只能更多地依赖改编型案例来开展案例教学实践。甚至大多教师直接从互联网、报纸、杂志上拷贝相关背景资料,并未根据物流工程专业课程受众的特点对背景、主题、细节、问题等环节进行完善。也有些任课教师直接采用从国外数据库或者国外教材中拿来的案例,没有经过编辑、加工和提炼,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使人难以理解。上述各种原因必然导致案例质量参差不齐,其适用性必然受限,利用率低、共享性差。
3.3 管理系统开发滞后
收集案例后,下一步工作就是案例库构建,建设方案有多种,可以按学科专业分类创建不同的案例库,也可按同一专业的不同内容创建案例库。要想充分高效地利用案例库,建立相应的案例库开发与管理系统是必需的,案例库管理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案例编写、案例输入、案例搜索、案例讨论、案例修改等模块。开发建设案例库管理系统平台,将案例整理归档并建立索引,可以提高案例的管理与查找效率,按照需求对案例进行重新组配。目前,我国案例库应用管理系统开发和应用还很落后,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实现案例库的自动化管理,既阻碍了案例库建设的步伐,也使案例库无法共享、利用率低下。
4.物流专业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的原则和对策
4.1 物流专业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的基本原则
(1)案例资源库建设要以针对性为首要原则,即以培养物流工程硕士的实践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案例资源库作为教学的配套材料在知识点和知识结构上要与教材保持统一,在功能上,案例资源库要突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案例的选择上,做到经典性、时效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尽量与物流工程和商业实践相结合,以便让物流工程专业的学生掌握和接触更多真实的案例,强化培养其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案例库的创建要坚持系统化、模块化的原则。案例库建设可以划分为总体设计、任务分工、案例选择、案例素材采集、案例编写、案例分析、案例入库等阶段。其中案例选择是保证质量的关键步骤。所谓系统化,是指将案例库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一是协调好不同专业不同课程案例库的建设,避免重复和浪费;二是协调好同一案例库内部各模块的关系,即根据案例库的总体构建目标,精心选择材料,使选择的案例和知识点之间以及案例与实践之间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好地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服务。所谓模块化是指入选案例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教学层次、教学对象和不同需要形成不同的案例集合151。系统化和模块化原则保证了案例库内容的完整性,保证了使用中的灵活性,作为基础性资源,为通过不同的在线学习平台共享奠定了基础。
(3)坚持案例库配套体系建设的原则。任何案例库的建设和运行都离不开配套体系的支撑,物流工程案例库自然也不例外。其主要的配套体系有经费保障机制,案例开发奖励机制、案例更新与扩充机制、共享机制等。
4.2 物流专业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的对策
(1)成立案例库建设专项基金。可以参照科研或者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的方法,对案例库建设项目进行专项资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进行案例研究和案例编写的教师予以资助;二是组织案例教学法教学比赛,推广案例教学法先进经验,对优秀者给予奖励;三是资助案例教学精品课程、优秀教学团队以及案例库应用管理平台的弁发等。
(2)要加强与物流企业、行业协会和相关研究机构的合作。“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为物流工程案例库提供了充足的实践素材。物流企业在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好的运作模式和经验需要学界和理论界予以总结升华,行业协会在与企业的长期互动中也会产生一些好的经验和案例,学校教学科研中产生的新成果、新理念需要企业实践平台来转化,同时学校也依赖物流企业和行业协会开发和更新物流专业教学案例,物流企业、学校、行业协会、研究机构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使得物流工程专业案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更贴近现实并更具时代感,增强教学案例的鲜活性,提高学生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经验和能力。
(3)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一是培训机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不断得到推广,信息时代的教师需要得到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新型教学法等知识的培训,以不断提高他们开发案例、使用案例的技能;二是评价机制,完善案例教学评价体系,运用相关指标评价案例库建设的优劣,评价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为改进案例编写质量和案例教学的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三是保护机制,教师对自主开发的教学案例拥有著作权,受国家知识产权法规的保护,同时,学校要积极鼓励或资助教师把自己的案例开发成果以案例库的形式在更大范围内共享,或者出版著作向全国推广。通过以上措施,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案例库建设和推广,不断提高物流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
5.结语
案例库建设是高校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础工作,通过相关物流工程案例的讨论和学习,物流工程硕士研究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法律实践以及企业应用相结合,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本文以物流工程硕士专业课程为例,阐述了案例库建设的意义、建设的原则和方法,对工程硕士其他课程同样具有借鉴意义,随着各门课程案例库的不断丰富,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参考使用,并形成协同效用,为提高物流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重要的基础平台。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篇七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最初产生于上世纪20年代,主要是通过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调查和探究,也更能激发其积极主动性,提升其学习兴趣[1],进而不断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首先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得到应用,具有较长的应用历史,继美国著名教育家舒尔曼提出关于教学的案例知识呼吁以后,很多教学研究者与实践者也逐步开始将案例作为教学的工具加以描述、应用和研究。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主要是指结合教学目标设置要求,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案例表象及其存在的问题展开观察、分析、交流,实现课内与课外、经验与知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旨在提高学生在面对实际教学情景时判断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其在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研究性学习方法。[2]
二、案例教学法之于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探索
1.课程准备是前提
案例教学法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之一,便是老师和学生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诸如熟悉案例内容、分析判断案例数据这些最基本的要求而言,教师和学生的准备工作具有相似之处,对于超出这一标准之外的高要求,学生和老师也各自具有不同的要求。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之前,首先,需要充分了解课程培养目标需求,结合学生的发展成长特点,因地制宜的开展落实相关教学活动[3]。了解掌握学生的姓名、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对于案例教学法的顺利开展具有非常积极地意义,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老师的爱,感受到老师“在乎”他们,从而不断提高对该课程的关注度,另一方面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也能进一步拉近师生距离,获得学生的宝贵支持,让学生积极参与至课程教学实践中,为案例教学法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保障。其次,作为教学组织者,教师应从全局的角度加以考虑,包括对案例的选择、更新、引导、讨论以及总结、反思,而学生也要积极配合教师工作的开展,展开细致讨论,对每一次案例教学活动进行总结提高,总结经验收获并在平时模拟课堂教学活动中加以反复演练,以便更好地应用于日后课堂教学实践。
2.教学组织是关键
在做好案例教学前提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落实教学实践工作最为关键,结合学科本身的逻辑顺序和教学规律,落实制定教学计划,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落实安排案例教学,让学生在理解相关基础概念的基础上逐步学会案例的分析方法,深化对概念原理的认识并逐步提升所选择案例的复杂性。在具体实施中,也要结合教学目标因地制宜的选择案例,对此可以主要选用如下三种方式:理论--案例型,即先进行理论学习,再辅以案例实践,让学生对枯燥、抽象理论系统学习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活泼生动案例的组织和分析,来深化对既有理论的消化吸收,形成系统的知识理论体系;案例--理论型,在讲解理论知识之前先呈现活泼生动的案例,以此作为知识学习的重要平台,在案例中蕴含着大量在教学中需要加以分析解决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探索来寻求背后的物理规律和理论依据,在此过程中,案例具有很好的指向和引导作用,通过这一主体探究过程也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技能--示范型,以案例教学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借鉴、模仿的版本,不断提升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案例教学实施的关键是让学生能够深入其中,置身于具体的教学情景中,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既不能失位,也不能错位,合理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上深化认识,拓宽视野,培养发散性思维以及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3.教学评价是保障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篇八
案例教学法是管理学科应用类课程教育中普遍推崇和倡导的教学方法,且在教学实践中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具有特殊效果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创设一个真实而深刻的学习环境,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视频案例教学法是案例教学法中的一个具体方式,让案例通过视频展示,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视频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连锁企业物流管理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视频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就是以某部门或某单位的实际业务项目作为实例,结合理论知识组织教学。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它需要根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学生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使学校教学与企业岗位培训和顶岗实习进行无缝链接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学校物流管理教学中是一个非常实用、非常有实效的教学方法。
视频案例教学法是案例教学法的一种体现形式,是对普通案例教学的有效补充。通过视频使案例展现的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学生通过对视频中的案例认识和分析,加深印象,也弥补实训基地不足的缺憾。
二、视频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连锁企业物流管理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连锁企业物流管理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流通领域的一切商品流及有关的资金流、信息流等,研究的目的是对其进行科学规划、管理与控制,解决社会经济活动中流通成本上升的问
题。连锁企业物流管理的产生、发展与经济实际和流通实际密切相关,该门学科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的实践性,其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因此,结合案例教学的相关方法讲授连锁企业物流管理具有一定的独特优势。
1.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连锁企业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连锁企业物流管理作为一门新课程,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用到许多专业的术语,又要讲解许多物流管理的独特理论与设施,如JIT、配送中心、RFID、集装箱、托盘、自动化立体仓库等内容,这些内容不但实践性较强。而且现代化程度要求较高。教学的对象都是学生,没有物流管理的任何工作实践和学习基础,所以在接受连锁企业物流管理这门实践性和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课程时,好比雾里看花。加上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较新的专业,连锁企业物流管理这门课程在各高校开设的时间又短,因此教材的编写很不完善,有些是纯粹照搬物流管理课程,只注重生产领域的物流流通,而不关注流通领域的物流流通,几乎是一些条条框框,纯理论介绍,内容十分抽象,学起来枯燥无味,根本没有办法体现高职理学一体化的教学思路。教师只有将国内外鲜活的应用流通物流管理理论的成功案例引人课堂,才能既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又便于学生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视频案例教学不仅帮助学生熟悉国内外流通活动中的物流业务,系统掌握连锁企业物流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视频案例教学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收集案例材料,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讨论与争辩,能够帮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
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的角度看,由于其专业性质以及实训基地的缺乏决定了对连锁企业物流管理的理论学习多于实践操作,因此容易对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产生厌烦情绪。通过开展视频案例教学,可将连锁企业物流管理场景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探寻连锁企业物流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和物流管理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教训。重点要讨论: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作出决策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决策是最适宜的?应制定什么样的实施计划?如何实施?如何进行整理评价?通过营造良好的讨论环境和气氛,是学生能充分讨论和交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教师授课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同时,视频案例教学还可以帮助教师主动吸纳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物流技术。通过自觉地提升自我反思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视频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连锁企业物流管理教学中的设计和运用
1. 用视频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连锁企业物流管理关于配送中心配送流程教学中,若按照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免不了条条框框介绍配送中心由哪些部分组成,怎么开展作业,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而且生涩难懂,过于抽象理解不了,因而缺乏学习兴趣。
若采用视频案例教学法,即先给学生看一些国内外的实例如德马泰克Newegg的配送中心;屈臣氏配送中心的配送作业流程。国内外先进的配送中心作业让同学们开阔了视野,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然后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在这个配送流程中经历了哪些环节?不同的环节具体要进行什么样的操作?在操作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回答好这些问题也就理解了配送中心收货-存储-拣选-配装-加工-发货的整个流程及其作业要点。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当组织和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讨论交流,发现问题和分歧,并选择适当时机给予解答。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不断启发,诱发学生开动脑筋,尤其应鼓励学生勇于独立思考,形成独特见解。
教师在总结时,得出正确结论,活跃了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通过对视频的学习和讨论,更深刻地掌握了知识。
2. 用视频案例强化操作能力
在连锁企业物流管理中介绍现代物流技术时,因为学生都没有参与过物流作业,所以对这些技术知之甚少。若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用一些图片来讲解,学生还是会觉得形式过于单一,而且不能深入直观地了解现代物流技术,更无法让他们动手来进行操作。如果采用视频案例教学,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条形码技术的应用,RFID技术的应用,物流周转箱的应用。在视频中详细介绍在这些技术应用时应注意的细节问题和操作要领。当同学们到达实训室进行实际操作时,就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提升和强化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3. 用视频案例突出学生主体
在传统的连锁企业物流管理教学中,往往都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一味的让学生掌握一些物流术语和操作流程。学生对这些物流知识的理解除了死记硬背,也就是一知半解,根本不能做到深刻地理解和熟练的运用,学生始终处于被学习的状态,而不是学习的主体。
如果采用视频案例教学法,通过形象生动的视频展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先通过对视频的解读来掌握物流知识和操作要领,进而进行操作实践,最后再教师进行总结和理论提升,更符合现代高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思路,更能体现
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真正被摆到主体的位置上,通过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反复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所提高。
四、在连锁企业物流管理教学中实施视频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 正确处理视频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
视频案例教学通过视频形象直观地展示案例,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行业知识和发展前景,有利于扩展知识面,增强实战能力。视频案例用于展示学生难以理解的典型案例,如配送中心的配送流程,RFID在实际连锁企业中的运用等等,可以让学生通过视频学习和理解文字所不能很好描述和展示的内容,让学习更为具体和直观。但是视频案例只是案例教学的一种,是辅助的形式,可以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思考、讨论和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把案例与有关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连锁企业物流管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下熟记理论但不知如何运用的弊端。但案例教学不是万能的,它不能代替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需要与传统的讲授方式相结合,通过案例指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2. 加强视频案例库的建设与完善
虽然现在信息传播广泛,但是就连锁企业物流管理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国内相关的视频非常少。案例缺乏是连锁企业物流管理视频案例教学的瓶颈,许多教师想开展视频案例教学,但苦于没有案例,建立连锁企业物流管理视频案例库是目前最紧迫的任务。作者有着多年留学德国的经历,所以下载和翻译国外优秀的视频用于教学,例如:Remmers的配送——昨天下单,今日送达;BEUMER-Hermes的配送中心;Amazon的图书包装;德马泰克Newegg——由分拣到发运的全自动;屈臣氏物流中心;物流中心周转箱分拣自动识别信息处理系统等等。但是这都还远远不够,需要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不断完善和更新视频案例库。
总之,科学地选择视频案例教学法是满足连锁企业物流管理教学的需求,能对传统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有利补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但是视频案例教学只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要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并不是简单地以一种教法代替另一种教法,而应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必须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篇九
关键词: 案例教学 物流类课程 运用
一、案例教学法概念
案例教学法始于1918年美国哈佛管理学院,目前在西方国家已成为管理类课程教学的一种主流方法,所用的课时一般占总课时的1/3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0%。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运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进行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案例以书面的形式被展现,并作为被剖析的对象,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寻找对策等。
在国外商学院教学中已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为MBA开设的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各有50%的教学时间是由案例教学和小组学习来开展的,而无论是为本科学生还是为研究生开设的商业法则,基本上都以案例教学为主。
在我国80年代初,中美合作的大连管理培训中心首先采用案例教学法,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已日趋规范,对我国高校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现代教学方法。下面笔者仅就物流类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谈几点看法。
二、物流类课程应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物流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系统性和拓展性很强的科学,物流类课程大多实践性较强,适合于案例教学。物流类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基于以下原因。
1.符合物流类课程实践性特点。
物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学生绝大部分都是从高中直接进入大学的,没有工作经验,采用基于真实报道而撰写的、具有一定针对性的物流案例无疑可以帮助他们了解现实社会中物流业务的运作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中的概念,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例如在讲解“国际物流的通关”时,若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逐条讲解,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产生不耐烦的情绪。如果采用案例教学法,则效果较好。比如以书后那一块由黑白相间的条和数字讲解条形码,不仅让大家觉得物流就在身边,而且非常有兴趣了解这些没有什么规则的数字和条是如何反映信息的。
2.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理解案例本身外,还要求学生在进行具体案例分析时,正确处理案例中的信息,并有目的地收集其它信息来形成并支持自己的观点,比如学生在讨论案例的过程中,需要形成一个团队,他们会了解到团队中的领袖和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并且与其他组员进行讨论形成小组统一的观点,这能很好地锻炼他们的思维、分析、创新、团队协调等能力。而在案例的课堂讨论中,学生则要面对全班同学,表达本组的观点并回答其他同学及老师的质疑,对培养学生的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辩论能力来说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满足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位的,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运用案例教学法,比如沃尔玛配送中心的业务流程及效果分析,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物流课程中的配送相关理论,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配送的实际运作。
三、案例教学法在物流类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不是简单地由教师讲解案例,而是通过讨论、分析,以案例为基础领会物流理论。物流类课程的案例教学法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选择适当的教学案例,拟订讨论题目。
(1)选择适当的教学案例
精心搜集和挑选教学案例,是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案例的搜集和选择过程中,应使案例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案例应生动、具体,真实情境能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二是选取简单的能说明问题又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三是案例应当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2)拟订讨论题目
物流类课程案例教学要循序渐进,可以先选些比较浅显的专题性案例进行讨论,事先出好讨论的题目,题目可以具体些。随着学生对案例讨论的逐渐熟悉,可以过渡到不出讨论题进行讨论或只作简单提示性思考建议,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把讨论和参与的空间留给课堂教学。
2.组织案例讨论。
首先,教师在已经确定案例教学基本内容并做好相关准备的基础上,提前一周把案例材料发给学生,并对案例教学过程提出具体要求,如分组规模、发言时间、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要求等,由学生个人先阅读分析案例材料。其次,在个人初步阅读和分析案例后,进行分组讨论。小组讨论一部分在课堂上进行,大部分在课下进行,由小组组长负责。这个阶段关键在于要求每个学生都主动积极地参加讨论,并保证人人发言。在每个人都发言的基础上,各小组推举一名代表,把大家的意见集中起来,进行加工整理后,代表全组在课堂上发言。最后,以教学大班为单位,在课堂上对案例展开讨论,进行分析。这一过程是案例教学的关键和核心环节。
3.教师集中点评。
教师对本次案例分析情况和几种代表性观点进行点评、归纳总结,同时指出这次讨论的优、缺点,并且进一步提出更深入的问题,供学生课后思考。
4.案例分析的考核。
在物流类课程的考核中,学生的平时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30%左右,而案例成绩分析则应占平时成绩的70%,从而引起学生们的重视。
案例分析的成绩考核主要包括案例分析报告的考核和课堂演讲效果的考核。在案例分析报告中,主要由教师根据报告的质量给出小组报告成绩,并依据分工为小组成员打分。而课堂演讲效果的评分则可以采用以学生评分为主,教师评分为辅的办法,同时权衡组员对报告的贡献程度,对负责主笔或演讲的学生适当加分。
四、结论
经过物流类课程教学实践,笔者深感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能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案例教学法只是现代教学方法的一种,要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并不是简单地以一种教法替代另一种教法,而是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它必须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新武。案例教学法在管理类课程中的运用探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8,6:47-49.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篇十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物理;物理教学;实践
一、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些基本问题
(一)缺乏现代化的教学理念
在众多的高中物理教师中,有着不少对高考热点和常考题型熟悉的教师,特别是一些经典考题几乎是信手拈来,也有着十分显耀的高考成绩,成为家长和学生眼中的天才名师。可在对他们每节课进行分析探究,对他们所教出的学生进行调查,都会发现他们在课堂上就是一种权威,学生往往是以仰视的角度去看他们,去听他们讲解经典考题。而课后学生也一般是沉浸在模拟题目之内,不过学生能够解答很多经典题目,却不能明确地看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更没有对物理规律的体验,逐渐就会厌烦对物理的学习。
(二)施教采用不当的技能
在物理教学中,要想讲解好不同的知识点,并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技能,因此课堂上都是变化不断的。一般而言,教师能采用的有导入、提问、展示等教学技能,可在实际运用上,特别是新教师他们对教学技能并不熟练,且多是单一技能等种种原因,会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度降低。
(三)没有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
在进行物理施教时,教师多以教材为纲要,极度重视高考的成绩,多喜欢采取经典题目练习的手段等,造成学生成为解题机器,而无法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更加难以接受物理的学习。
二、如何在高中物理中运用案例教学法
(一)定义的讲解
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的时候,要想让学生观察理解什么是牛顿第二定律,教师就需要用到案例来进行施教。比如,用相同质量的两辆小车,置于平顺的水平板上,并将小车的前端都系上绳子,而绳子的另一端要跨过定滑轮且挂上一个小盘,盘子里面放入各不相同的筹码,让小车在处于不一样的拉力情况下,做匀加速动作。由于筹码不同,小车受到的拉力也就不同,最终移位最大的还是拉力更大的小车。而此时教师可以问:导致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是什么?速度的提升与物体受力大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案例,学生会去观察并讨论位移和力的规律,最终得出物理的结论,加深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学习的兴趣度。
(二)故事案例
比如说,在讲解共振知识点时,教师举出一些实际的故事案例:1831年时,有一对骑兵,他们要通过曼彻斯特附近的某座桥,为了彰显军队的秩序性,将军让马队务必要以整齐的步伐前进,正是由于这样的步伐,导致桥体发生共振而坍塌,致使军队伤亡惨重。这些生动的案例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会培养出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解决物理学习枯燥乏味的现象,帮助学生了解物理科学的发展史,使得学生更加热爱物理知识。同时,高中的物理教学还可以采取图片、动画等各种方式进行,让案例更具多样趣味性,确保学生的最近学习的状态。
(三)案例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就拿单摆课来说,教师可以举出这样的案例,19岁的伽利略是怎样通过观察、计算并最终总结出“摆动时间,其实是和物理质量没关系的,而实际有关系的却是摆线的长度”这一结论,并得出“等时性”的概念,通过案例让学生多观察、多动脑、多实践,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物理现象,并让学生说出来进行相互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度。
其实,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适用于物理一门学科,它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还可以适用于各种学科,使得高中的学子在对各科的学习都随时保持高涨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