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教学论文【优秀7篇】

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特别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议论文,议论文是一种用于表达作者见解和主张的文体。那么大家知道优秀的议论文是怎么写的吗?下面这7篇教学论文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论文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科学论文论文 篇一

(一)重视不够

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存在人文教育问题的首要原因是医科院校不够重视,医学教育中普遍存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轻人文知识和精神培养的现象。很多院校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人文教育课程对于医学教育、以及医学生未来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大部分医学院校虽然设置了人文教育的相关课程,但是在实施中存在数量和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医学院校开设医学人文课程仅仅局限于大学教育的某个阶段,以至于无法持续、全面地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内容僵化

很多医科院校仍然没有理解医学人文教育的真正内涵,而是将职业道德修养、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与医学人文教育混为一谈,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偏重理论记忆,且缺乏与实践的联系,无助于学生切实掌握人文精神在医疗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形式和表现内容,使得医学生深感医学人文教育内容的空洞与枯燥,导致人文教育的效果欠佳。

(三)课程设置孤立,缺少渗透

医学教育应该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之间应该相互渗透与融合。目前,医学教育中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在设置方面缺乏横向的联系,导致彼此孤立、二者间没有融合。医学生在临床实习中仍然以掌握专业技能为主,忽视了临床工作中怎样体现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缺失必将导致他们在日后的医疗实践中难以较好地适应新的医学模式,既不能与患者顺畅的沟通,又无法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二、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自身特点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因为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所以,医学必然是一门具有人文特色的学科。人文精神对于医学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它体现着医学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对优良社会品德的发扬、对科学伦理道德的认同。现代医学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带给人类健康巨大福音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现代医学日益受到物质主义和技术主义的侵蚀,由于生物医学模式中人文精神的缺陷对医学健康发展构成了巨大的障碍,所以,医学院校只有加强人文教育才能回归医学的真正意义,确保医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

(二)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是新形势下社会对于医生的必然要求

医学是一门必须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完美融合的学科。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需要具备系统扎实的医学知识,也需要具备科学的人文精神。随着系统和整体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被人们深刻的认识和广泛的接受,疾病不再是医学研究的中心,患者才是医疗活动的中心。医生不应当成为只看病不救人的纯技术主义者,应该医德高尚,且关心患者的身心病痛。鉴于此,医科院校在医学教育中有必要融入人文精神,使医学生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人文素质。目前,医学教育需要从只注重医学专业学科教育的“单核驱动模式”,转变为融合专业学科教育与人文学科教育的“双核驱动教育模式”。在新模式下,医科院校的教师应该把人文精神真正注入每个医学生的体内,着力于培养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人文知识的能力,从而促进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的深度整合。因此,怎样实现医学人文教育真正走进课堂、走进临床?教育者如何凭借人文教育为医学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些问题理应成为医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三、新形势下加强医科学生人文教育的途径

(一)合理设置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

医科教育学制长、内容多,在如此繁重的课程体系下怎样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医科院校应该重新整合原有的非专业课程,进而系统合理地设置医学人文教育的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使医学生具有医生应该具备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素质。其次,医科院校应该提高理解与实践医学理论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经过理论学习后有机会运用于医学实践中。再次,医科院校要把人文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临床课程中,特别是临床实践中应该将医学人文教育与医疗活动结合起来。最后,医学人文课程的安排要贯穿医学高等教育的始终,甚至有必要成为一门医学生需要终身学习的必修课。

(二)创新教学方法,突出人文特色

教学方法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学方法明显有别于医学专业课程,具体来说,人文教育的理论教学中应该突出基础性、指导性及启发性,强调学生的自学、领会及运用;应该倡导开放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针对医学热点问题组织讨论和开展调查研究,医学生通过分析原因和提出解决方法提高人文素养;不仅有助于充分调动医学生参与人文教育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构建个人的医学人文知识体系,并主动把人文知识应用于将来的医学工作中。医学生通过实践可以真正感受到人文素质对于医疗实践的重要意义,体会到人文精神对于临床工作的实际价值,使医学实践既成为医学技能的实践过程,也成为医学人文素质的养成过程。

(三)加强师资建设

科学论文论文 篇二

英国文学课程如此重要,但在西部新建本科院校中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首先,在西部新建本科院校,英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大多停留在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中,教师只注重课堂讲授,缺乏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英国文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文学课不感兴趣,更谈不上课后自主阅读文学作品了。其次,在西部新建本科院校,英国文学教学面临学时严重不足的问题。从英国文学的教学实际看,英国文学作家作品众多,而每班每周二学时授课,如此有限的时间无论如何是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和系统地了解英国文学整个过程的需要的。而且,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学生学习表现为重技能而轻人文,只有少数英语专业学生对英国文学课尚存一丝热情,这点热情也是为了满足研究生考试和专业英语八级的需要。教师如何在时间少而学习内容多的现实状况下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将是面临的难题。再次,西部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国文学中存在语言上的巨大障碍。英语专业学生虽然经过了英语技能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阅读文学作品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距离读懂原汁原味的经典文学作品还有很大差距。因为大多数作品都是从中古英语开始的,这对于接受基础的、规范化的语言技能的英语专业学生而言,的确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这种现状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使英国文学课程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尤其教师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国文学课的兴趣。

二、英国文学课程教学策略

(一)经典名著阅读与文学史有机结合

倡导英语专业学生大量阅读英国文学经典名著。经典作品之所以经典就是作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阅读价值不菲。通过阅读文学原著,才能了解英国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才能领略到该民族文学语言的精华。但面对的现实是,英语专业学生学业任务繁重,一方面没有时间阅读经典名著,只能浮光掠影阅读译作。另一方面,学生急功近利,只为完成学习任务,对阅读经典名著不感兴趣,原因是读起来费时又费神。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英国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一方面在制定英语专业英国文学教学大纲时,要明确地指出经典名著阅读书目。另一方面担任文学课教学的老师要大量阅读经典名著,应指导学生对经典名著进行有效阅读,而不仅仅阅读“文学选读”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还应加强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国学教育。鼓励英语专业学生选修文学院开设的经典国学课程,学会欣赏国学的精髓。这样不仅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还使得学生融会贯通中西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了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英国文学的知识体系,教师应将文学史与名家名作赏析有机结合,在开学第一堂课就应该把文学发展的主要阶段给学生一一梳理,即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批判现实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时期等。

(二)教师授课与多媒体课件有机结合

教师为了实现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课前精心准备外,在课堂上还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英国文学距今大约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复杂的政治、经济和历史背景;庞杂的授课内容以及丰富的知识含量等特点使得每周二的学习时间远远不能满足学习的需求,多媒体课件可以高效呈现英国文学课程繁杂的授课内容。多媒体课件有效综合图像、声音、音乐、文字、动画等多种手段,渗入到英国文学课教学中,激发了学生对英国文学的学习兴趣和热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作家作品进行分析评论,为了加深学生对重点作品的印象,不妨设计穿插经典影片赏析。影片赏析之前,教师应结合历史背景,精心设计一些与影片密切相关的问题,看完影片之后,全班分成若干组,4人一组展开讨论,接着选1人就本组的讨论结果回答问题,这样一来,同一个问题,大家从不同的角度补充阐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评性思维和智性水平。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在传统英国文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讲述,学生记录,课后整理笔记,对英国文学课程的学习只停留在知识积累的层面,谈不上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为了鼓励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在开学的时候,可以将全班分成15个小组,每个小组3-4人,以文学史的脉络分配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对每个小组指定相应的上课任务,这种分工协作的学习方式,不仅仅丰富了文学课的内容,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英国文学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个学生在上课之前有充足的时间查阅相关的文学资料,小组内部团结协作、讨论交流,在课堂上每个组员根据自己的分工,轮流当“小老师”展示自己的成果,以小组为单位回答同学们的提问,对于不完整的地方,教师必须进行补充说明。有的学生表现相当出色,锻炼自己的同时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热情高涨。同时,作为英语专业的本科生,为了提高其文学修养,教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用不同的文学理论作简单阐释。这些文学理论包括:精神分析法、社会历史法及象征研究法等。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文学常识和掌握文学批评方法的参与者,从而激发学生对文学知识的探索和培养学生应用文学批评理论分析文本的能力。

(四)对比与比较的教学方法比较

同一时期不同作家的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同时期不同作品的写作风格,比较同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可以充分地了解该作家的创作背景和叙述技巧。这种通过对比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牢固的记忆英国文学知识。例如,对英国文学中的古典主义诗歌和感伤主义诗歌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古典主义诗歌是对古希腊和拉丁作品的再创造,受到新兴资产阶级的欢迎,代表人物薄柏在诗歌创作中讲究诗艺,用词精巧,强调典雅,后世的读者着重欣赏其工整规范的韵律之美。感伤主义的诗歌排斥理性,崇尚情感,注重对生存和死亡意义的探索,强调对大自然的体味和赞叹。有一些被称作墓园派诗人的作品很有代表性,其中最负盛名的是格雷的《墓园挽歌》,它将“退隐乡间的诗歌与有关死亡之平等待人本性的夜思交织在一起”。接着,英国文学进入浪漫主义时期,通过对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积极浪漫主义者敢于面对现实,鼓励人们向往美好的未来,而消极浪漫主义者往往还念过去,逃避现实。通过对比与比较,各派诗人的创作背景,写作风格,语言特色的异同一目了然。此外,在英国文学课堂教学中,要加大形成性评价的比例,注重学生英国文学课的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学生的学期总评应该综合考虑各种依据,包括期末卷面考核,中期测试,读书报告,课件制作等。对英国文学课程的学习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鼓励学生对小说续写,改编剧本,创作诗歌等。

三、结语

论文写作论文范文 篇三

讨论是试验研究类论文正文的必要要素,宜单独成章。

讨论是对研究结果进行全面、细致、深入地分析、解释和阐述的过程。讨论具有探索性,在某些情况下含有推测或呈现不同见解的不确定成分。讨论宜包括以下内容:

--解释和分析结果的内在原因和机制,探讨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将本研究结果与理论结果、前人研究成果、预设的研究目的或假设进行比较,分析异同,说明理由,突出本研究的创新性;

教学论文 篇四

显性的数学教学文化浓郁厚重,比较直观、直接,容易使学生振奋;隐性的数学教学文化淡雅,讲究委婉、逐渐渗入,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两种数学教学文化相辅相成,变换运用则能使得数学教学文化有内容、有内涵,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如在教学《勾股定理》一课时,可以利用显性文化,给学生讲解勾股定理的发展历史,让学生从中品味其厚重而悠久的历史传承与发展:从中国周代商高的“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到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的“勾股树”;从三国时代赵爽的“勾股弦方图”到西方欧几里得的演绎推理;从清代的梅文鼎证明到美国总统加菲尔德的“构造法”证明,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勾股定理发生、发展及不断丰富的历史文化图景,使其深深感受到其中浓郁而厚重的数学文化气息。又如在教学“一次函数图形平移”这一知识点时,先重点教授学生以坐标轴为参照系平移直线图像,然后把原来的参照系移动,让学生思考直线函数关系的变化。在动与不动的矛盾中,学生发现:图像向左(右)移相当于y轴向右(左)平移,图像向上(下)平移相当于x轴向下(上)移,实际上它们的相对位置并没有改变。这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运动的相对性”的理解,加深了其对“辩证意识”“数形结合”等思想的认知。这种认识文化的培养是隐性的,润物无声般浸润着学生的心灵。这样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持续渗透,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通透的数学教学文化感悟,让学生体验其美

数学是理性思维和想象的结合,其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体现,体现在对称性、简洁性等诸多方面。如在研究三角形、函数时,会更加关注等腰三角形、二次函数的轴对称性,这体现了轴对称的美;在研究四边形时,会更加关注平行四边形的中心对称性,这体现了中心对称之美;对于最完美的图形———圆来说,我们则更加关注垂径定理……这种对称之美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不再是抽象的、枯燥的,而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数学的简洁美最直接地表现在数学符号上,它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每个人都能从简单的表达式中读出其确切的含义。比如一些常见的数学符号及公式定理:圆周率π,三角函数sin,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12ah,勾股定理a2+b2=c2等。这些符号公式言简意赅,学生可以从简洁的符号语言中明白其中的道理,体验到数学的简洁之美。数学之美包罗万象,不同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一定的数学之美。比如列方程解决问题,要从复杂的问题中抽象出一个简单的等式,这既有抽象之美,又有简洁之美,还有逻辑之美。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受这些美。

三、孕育严谨的数学教学文化精神,让学生改革其新

数学教学文化具有理性思考、客观认知、不断追求的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孕育就是在课堂上、在师生双边的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笔者先设计了“量一量”这个环节:让学生利用量角器测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通过测量学生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大致在180°左右,这使得学生初步认识到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是一个定值,但是还难以达成一致。笔者接着让学生进行“拼一拼”: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按照顺序拼在一起。学生经过“拼一拼”就会发现三个内角组成一个平角,这使得学生在活动中巩固了对“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认识。但这样同样具有局限性,于是,笔者顺势引导学生进行推理证明:过一个顶点做对边的平行线,利用内错角互补的原理,将另外两个内角等量转换出来,使得三个内角成为一个平角。“拼一拼”“量一量”的教学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同时也让学生对此操作的局限性有一定的认识:操作的粗糙性,测量和拼图总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严密性不足;操作的特殊性,测量和拼出某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180°这一结论难以推至其他三角形,普遍性不足。因此,适时恰当的推理证明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改革创新的精神及思维的严谨性,并使这些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和习惯。

四、提高数学文化的素养,使学生内化于心

论文论文 篇五

本文拟从20世纪我国“文学概论”教材关键词的视角,探讨以下几个问题:其一、我国现代文论话语的资源何在?其二、我国现代文论话语“西化”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其三、是“失语”还是“得语”?这里,我们对“关键词”的概念稍作限定:所谓“文学概论”教材的关键词,是指能够反映该教材文学观念的重要术语,或是建构该教材框架体系的核心范畴,也指该教材所处的某个时期文学理论界普遍流行的基本话语。

“文学概论”课程的开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产物。清代以前的高等教育只有经学课程,而无文学课程。清代只有阮元任两广总督时创办的学海堂(广州),讲授过《文选》、《杜诗》和《昌黎集》,其他的学堂书院在文科的教学方面,仍跳不出经学的樊篱。进入20世纪,“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康有为)①,引入国外现代教育体制以后,情形才有所改变。1902年,在《钦定高等学堂章程》和《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中,虽设有“文学科”,但实际讲授的内容还是传统的“词章学”。1903年,在《奏定高等学堂章程》中,设置了“中国文学”学科。同年,在《奏定大学堂章程》中规定,文学科大学分设中国文学门、英国文学门、法国文学门、俄国文学门、德国文学门和日本国文学门。尤其是在中国文学门中,开设了“文学研究法”和“古人论文要言”两门课程。前者虽然内容庞杂,但也涉及到了文体、文法、风格,以及文学与人事世道之关系、文学与地理之关系和文学与道德之关系等,可以看作是“文学概论”课程的萌芽。后者涉及到《文心雕龙》等内容,是“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的滥觞。新的文学观念正在孕育之中。到1913年,现代文学观念便呼之欲出了。这一年有两个重要的文件值得一提:一个是《教育部公布大学规程》中规定,在文学门的梵文学类、英文学类、法文学类、德文学类、俄文学类、意大利文学类和言语学类等,均设置了“文学概论”课程;一个是《教育部公布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中指出:“国文部及英语部之豫科,每周宜减他科目二时,教授文学概论。”②但是,国文学类当时还是开设“文学研究法”,直到1917年才开设了“文学概论”。由于“文学概论”是从国外新引进的课程,所以师资奇缺,就连北京大学都找不到专任教师③。1920年,周作人在北京大学讲授“文学概论”课程④;同年,梅光迪也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暑期课程中讲授“文学概论”。我国高校正式开设“文学概论”课程大概就从此时开始。从这个时间算起,可将我国文学理论教材的编撰和出版分为三个时期:

1920年至1946年为第一个时期,大约出版文学理论教材类图书40多种。从沈天葆《文学概论》(1926)、马仲殊《文学概论》(1930)、曹百川《文学概论》(1931)、赵景深《文学概论》(1932)、陈穆如《文学理论》(1934)、谭正璧《文学概论讲话》(1934)、陈君冶《新文学概论讲话》(1935)和张长弓《文学新论》(1946)等10多部具有代表性的教材看,其关键词有定义、特质、起源、情感、思想、想象、形式、国民性、时代、人生、道德和个性等。这些关键词都渊源于西方文学理论。其中“思想”、“想象”、“感情”和“形式”来源于美国学者亨特的《文学概论》(1935年,傅东华译)。后来,温彻斯特《文学评论之原理》(1922年,钱新、景昌极译)据此提出了著名的“文学四要素说”。这两部书在当时的影响很大。梅光迪在东南大学开设文学概论课时,就是直接采用温彻斯特《文学评论之原理》作为教材的。此外,还有丹纳《艺术哲学》提出的“种族、时代、环境三要素说”,也影响到我国早期文学理论教材体系的建构。

1947年至1979年为第二个时期,大约出版文学理论教材类图书18种。从林焕平《文学论教程》(1948)、刘衍文《文学概论》(1957)、山东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文艺学新论》(1959)、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1964)和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1979)等影响较大的几部教材来看,其关键词有三大系列:一是本质论系列,以“意识形态”为核心,有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反映、社会性、阶级性、党性、人民性、世界观、倾向性和社会生活等;二是创作论系列,以“创作方法”为核心,有形象思维、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创作个性、流派、文学思潮、个性化和典型化等;三是本体论系列,以“形象”(人物形象或艺术形象)为核心,有性格、典型(包括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真实性、艺术性、内容和形式等。这些关键词大多来源于苏联文论。这个时期先后译介苏联文论教科书10多种,其中影响大的有维诺格拉多夫的《新文学教程》(1952)、季摩菲耶夫的《文学原理》(1953)和毕达可夫的《文艺学引论》(1958)等。

1980年至2000年为第三个时期,大约出版文学理论教材40多种。其中80年代前半期所出版的几部教材,如十四院校《文学理论基础》(1981)、郑国铨主编《文学理论》(1981)、李衍柱主编《文学理论基础知识》(1981)和黄世瑜主编《文学理论新编》(1986)等,还基本上使用着前一个时期的文论话语。从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第三次西化浪潮的迭起,大量的新话语应运而生。据统计,平均每年产生800多个新词语,共约有7000多个新词出现⑤。这当然包括新的文论话语在内。从此间所出版的几部具有代表性的教材诸如钱中文等《文学原理》(三卷本,1989)、畅广元主编《文艺学导论》(199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1992)、姚文放著《文学理论》(1996)、吴中杰著《文艺学导论》(1998)、王先霈主编《文学理论》(1999)和顾祖钊著《文学原理新释》(2000)等来看,这个时期的文学理论关键词有文学活动、文学生产、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消费、文学接受、世界、作品、作者、读者、文本、话语、符号、主体、客体、再现、表现、意象、阐释、期待视野、召唤结构、隐含的读者、对话、言语、细读、误读、语境和传播等。

至于这些关键词的来源却比较复杂。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也译介了几部外国文学理论教材,但影响似乎都不大。人们感兴趣的只是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1984)“内部研究”的理念和浜田正秀《文艺学概论》(1985)灵活多样的研究方法。尽管,波斯彼洛夫《文学原理》(1985)在苏联文论界自成一派,但仍是“意识形态论”的调子,使已厌倦了苏式文论的学者们大减胃口。只有艾布拉姆斯《镜与灯》(1989)是个例外。当然,严格说它并不是一部文学理论教材。这部出版于1953年的文论名著,经过美籍华裔学者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1987)的咀嚼,成为我国正在寻找新路的文论家们的精神食粮。他的文学理论“四要素说”成为一些教材建构体系框架的参照。这个时期人们的兴趣点主要集中在西方当代的文学理论之上。所以,伊格尔顿《当代西方文学理论》(1988)便格外受到人们的青睐。

然而,这些都还不是这个时期关键词的来源。此时,从启蒙时期和成熟时期的文论背景下诞生的新一代文学理论研究者,已经不满足于从西方文学理论教科书中去寻找话语资源的模仿行为,而是将目光移向更为广阔的当代西方文论研究界。所以,这个时期文学理论教材中关键词的来源便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要逐一考察起来便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只有写出类似韦勒克《批评的概念》那样的专著,才能说个明白。因此,这里只能大概而言了。诸如来源于表现主义文论的有“表现”、“再现”,来源于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有“陌生化”,来源于新批评文论的有“细读”、“构架”、“张力”,来源于符号学文论的有“符号”、“能指”、“所指”,来源于结构主义文论的有“言语”、“历时”、“共时”,来源于接受理论的有“期待视野”、“召唤结构”、“隐含的读者”,来源于精神分析学文论的有“无意识”、“情结”、“原始意象”,来源于原型批评文论的有“集体无意识”、“个体无意识”、“原型”,来源于阐释学文论的有“话语”、“对话”、“视野融合”,来源于对立实用批评文论的有“误读”,来源于女权主义文论的有“反思”、“缺席”,来源于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有“活动”、“生产”、“审美意识形态”等等。还有“主体”、“本体”、“本文”、“文本”⑥、“语境”、“意象”、“在场”和“不在场”等话语各家都在用,一时还难以考辨出它们的本源。

总之,近百年来,我国学者共编撰和出版文学理论教材近百部,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现代文论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些教材中的关键词大多取自西方文论。由于这些教材也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的文学理论发展状况,所以我国现代文论关键词的来源路向也基本上与此相同。欧美文论、苏联文论和西方现代文论,是我国现代文学理论关键词的重要资源。

我国现代文论话语“西化”的内在原因是什么?这虽是一个极复杂的问题,但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就是外国文论话语都是我们主动拿来,而不是人家送来的。这里似乎不存在什么“文化侵略”和“殖民色彩”。为什么要去拿?道理很简单:“需要”。所以,我国现代文论话语“西化”的内在原因只有两个字:“需要”。

首先,是培养人材、改革教育的需要。明清以来,科举考试以八股文为主要文体,流弊日深。诸生的知识视野愈来愈狭窄,不知经学之外还有其它学问,八股之外还有其它文章,更不知中国之外还有世界。有的考官,以为“贞观”是“西京年号”,“佛寺”是“西土经文”;一代名臣,而不知范仲淹为何人;甚至有人入了翰林,还闹出“问司马迁为何科前辈”的大笑话⑦;若有人问起“亚非之舆地,欧美之政学,张口瞪目,不知何语矣”⑧,可见其孤陋寡闻到何种地步!因此,近代有识之士无不认为,中国的落后主要在教育。当年,康有为曾忧愤填膺地说,这样的教育是愚弄人民,甚至是杀人,“徒令其不识不知,无才无用,盲聋老死。是比白起之坑长平赵卒四十万,尚十倍之。”“中国之割地败兵也,非他为之,而八股致之也。”⑨所以,此时改革教育的呼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但是,如何改革?虽议论纷纷,然而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向西方学习。因为,人们发现:“凡泰西之所以富强、横绝地球者,不在其炮械军兵,而在其学校也。”⑩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国不断引进“西学”,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现代的教育体制。“文学概论”课程的引入和开设就是其中的一项内容。所以,引入西方文论话语和关键词,完全是为了适应培养人材和改革教育的需要。

其次,是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自明末清初开始以至现代,引进西学往往与富国强兵的理想结合在一起。徐光启是这样,华蘅芳是这样,现代的学者也是这样。我国留学生教育的先行者容闳说,他赴美留学的志愿是:“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11这代表了当时一代学者的共同心愿。因此,引进西学有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对内而言,我们需要不需要;二是对外而言,西学有用还是无用。其实,归结起来便是一条原则,即“实用”的原则。这是选择译介对象和判断西学价值的基本原则。徐光启那一代学人引进西方自然科学,是为了实用;梁启超那一代学人引进西方文艺美学,也是为了实用。所谓“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的最终目的,并不在诗、文和小说,而在于改良,在于革命自身。至于现代学者对西方文论话语的引进,还是为了实用。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实用”不是用于一己之私,而是用于民,用于国,用于实现富民强国的崇高理想。

具体说,第一个时期所引进的西方文论话语,主要是满足两方面的需求。一是满足文学知识启蒙的需求。诸如文学的“定义”、“特质”、“起源”、“分类”等。这方面的问题在传统文论中讲得不多,而且分散在各处,不成体系。当然,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个奇迹般的孤例。他受佛经影响,“释名以章义”(《序志》),从定义出发谈论文学的问题。但是,这样的东西不多。我们传统的文论更习惯于在形而下的层面谈论问题,而不习惯在形而上的层面建构体系。所以,西方文论话语的引入,在当时不仅使国人耳目一新,而且在文学知识上具有启蒙的重大意义。至少在这些教材的编著者和受教者的心目中,建立了文学的基本观念,诸如文学的本质特征是“感情”,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是“想象”,文学的表达媒介是“形式”(文体和语言)等。另一个是满足民族救亡的需求。“五四”时期乃至后来的一段时间,“人生”、“个性”、“国民性”、“时代”、“道德”等是社会文化的热点话语,故在文学理论教材中也反映了出来。当时,国难当头,文学理论工作者不可能超然尘外,只从事文学知识的启蒙,而不去从事民族的救亡工作。

诸如“国民性”在当时不仅是一个社会学话语,也是一个文艺学话语。前者,如海尔巴脱的《国民性及其他问题》,日本学者芳贺的《国民性十论》等。厨川白村在《出了象牙之塔》一书中,剖析了日本国民性中所存在的种种弊病,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问题。他说:“对于国民性竭力加以大改造,则正是生活于新时代的人们的任务。……没有将国民性这东西改造,我们的生活改造能成功的么?”这差不多也是当时我国学者的共识。鲁迅先生认为,厨川白村不仅揭到了日本国民性的要害处,也揭到了中国国民性的要害处。所以,他翻译了厨川白村的作品,其目的是借“从外国药房贩来的一帖泻药”12,治中国的国民性弊病。这也是“五四”时期的一个热门话语。后者,日本学者本间久雄将“国民性”作为一个文艺学话语,引入其所著的《文学概论》之中。本间氏的著作于1920年引入我国后,影响很大。曹百川、赵景深、方光焘、夏炎德、薛祥绥、张长弓等人,都将“国民性”一词建构在各自的文学理论教材中。因此,引入“国民性”一词,不仅是社会革命的需要,也是文学理论自身建设的需要。第二个时期“一边倒”地从苏联文论中引入话语和关键词,也是由当时国内的政治形势所决定的,或者说是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早在20年代,鲁迅、冯雪峰、夏衍、成仿吾、蒋光慈和李初梨等人,就对苏联文论进行了翻译和介绍,并具有相当的影响。由于当时国内国际斗争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以“个性”为中心的关键词还占居主导地位,所以苏联文论话语还未进入教材建构。到了第二个时期,中国革命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作为刚刚走上国家领导地位的第一代领导人,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巩固政权和发展社会主义。战时文化的色彩并未淡化。于是,这些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苏联文论话语,便成为中国学者唯一的选择。于是便出现了由第一时期的文论话语向第二时期文论话语转换。具体说来,就是文学的本质话语由“思想”转换为“意识形态”,本体话语由“感情”转换为“形象”,思维方式话语由“想象”转换为“形象思维”,表现对象话语由“人生”转换为“社会生活”,甚至还有从“国民性”转换为“人民性”等等。至于体系框架的转换则更为明显。如巴人说,他的《文学初步》(1950)“全书的纲要,大致取之于苏联维诺格拉多夫的《新文学教程》”13。类似的情形在当时是很普遍的。这其中实用的目的性是很明确的。

苏联的文学理论是以“社会意识形态”话语为主流的文学理论,或者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它产生在苏联特殊的社会文化土壤之上。与欧美文论和日本文论相比,苏联文论具有鲜明的特色,形成了新的文论体系。由于我国政治制度与苏联有某种相似性,因而苏联文论成为我国这个时期文学理论关键词的主要来源。与上个时期相比,这个时期的关键词显得更加丰富多样,尤其是在本质论(意识形态)、本体论(形象和典型)和创作论(形象思维和创作方法)等方面有了实质性发展。我国文论家也由此显得更加成熟了。如果说上个时期是文学理论学科的启蒙期,那么这个时期则是文学理论学科的成熟期了。但是,“”期间,由于极左思潮的泛滥,阶级斗争话语浸染了文学理论教材,造成了文学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的荒漠状态。这当然不能说是文学理论自身的错误,而是政治运动干涉文学理论后所产生的一种畸形现象。

再次,是为了满足我国现代文论建设自身的需要。前两个时期的西方文论话语的引进,虽有适应时代需要的实用目的,但也不能忽视它在文论建设方面的意义。特别是第三个时期的到来,由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文论界真正获得了宽松和自由,开创了理论建设“百花齐放”的新局面。我们在对外来文论话语的态度上,虽然淡化了政治意识和实用意识,却并没有淡化“需要”意识。这时期引入的众多文论话语和关键词,虽不再是为了满足政治的需要,但却是为了满足新时期文论建设自身的需要。它基本上是通过三条途径来实现这一目标的,一是恢复和重提过去不占主流的或被扼杀的文论话语,诸如“文学是人学”、“写真实”、“共同人性”、“形象思维”等;二是营造新的话语,诸如方法论的洗礼,性格组合论的提出,主体论的讨论,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强调和文艺心理研究的掘进等;三是对西方现代文论和后现代文论话语的接纳,诸如“符号”、“本文”、“期待视野”、“召唤结构”、“解构”、“颠覆”和“权力”等。

总之,我国现代文论话语的“西化”,是在适应我国现代社会需要和文论建设自身需要的前提下,由我国学人主动选择的结果。这里不存在被动接受,也不存在“文化侵略”。正如尼采所说:“求古源尽者,将求新源。”14当传统文论的话语资源不能够满足文学理论发展的需要时,从国外引进新的文论话语是势所必然的历史选择。所以,应该看到,“西化”在我国文论话语现代化过程中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目前,人们对此多持贬否之词,是不正确的。试想想,如果没有“西化”,很可能我们还在传统文论的十字路口上徘徊着,中国现代文论的出现将不知要推迟多少年。

说到这里,我们还要结合本文论题,对“失语症”一说谈点看法。

文学理论教材中的关键词是文学观念的载体,理论的含载量颇高,具有较强的理论建构力。这些关键词既是我们观照文学风景的窗口,又是反映一个时代文学观念演化的晴雨表。所以,文学界的风云变幻最先都会从关键词中反映出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新潮之进中国,往往只有几个名词。”15也就是说,我国现代文论中的新话语和关键词,大都是伴随着文学新潮而引入的。这种情形在过去的百年中,主要有三次:一次是20世纪初,一次是50年代,一次是80至90年代。那么,一个世纪以来,我们从外国文论中引进的新话语和关键词有多少呢?我依据最新出版的《世界文学术语大辞典》附录I.《外来术语英汉对照表》16作一统计,共引进文学术语2018个,其中文论术语有533个,常用文论关键词有126个。此表中文论关键词的内容和数量与本文所论及的关键词大致相符,基本上反映了我国百年来引进外国文论话语的实际情形。

这些文论关键词的引进,是通过“翻译”实现的,也就是将外文关键词译成中文关键词。“翻译”实际上是一种对话,是两种语言之间的沟通、交换和对等的双边对话活动。我国学者历来对此态度是很严谨的。1903年,《奏定译学馆章程》中规定:“专科学术名词,非精其学者不能翻译。”17再说,一个文论关键词的最后译定,往往不是凭藉一人之力,而是经过学界同仁长期商榷、磨合乃至约定俗成的。

比如英文术语“inspiration”在上个世纪20年代传入我国时,开始音译为“烟士披里纯”。当时一些赶时髦的文人,一谈文艺创作,就要大讲特讲“烟士披里纯”。后来,人们才感觉到此种译法非但不雅,而且令人费解。于是,才译定为“灵感”。朱荻先生说:“单从术语翻译的角度来看,把‘烟士披里纯’从音译翻成‘灵感’,是译得极好的。灵感的灵,繁体字灵,从巫。《说文》:‘巫以玉事神’曰灵。照许慎的解释:‘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袖舞形。’所以,灵感这个词的翻译,可谓与柏拉图时代的含义相近,一是有通神的意思,二是与巫有关。”18

又如英文术语“romanticism”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我国时,最初有两种译法。一种是梁启超和王国维从日语中转译为“理想”,与“写实”相对应。又有人译作“理想主义”。这基本上是采用了意译法。另一种是鲁迅于1908年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采用梵文之意,音译为“摩罗派”或“罗曼派”。又有人译作“罗曼主义”。这基本上是采用了音译法。当时,两种译法难分高下,故并行于文坛之上。直到1930年,才译定为“浪漫主义”。

由此可见,作为对话的翻译,就不仅只有外语在场,而且汉语也在场,是外语与汉语之间对等地沟通和交换。两种语言的对话是否成功和有效,关键要看“翻译”的水平。一般来说,翻译者不仅要精通两种语言,还要精通两种语言的文学和文化;不仅要“专其学”,而且要“精其学”。所以,翻译者要完成一次对话,便要使出浑身的解数,调动母语方的语言、文学和文化的广博知识积累。翻译者代表母语方参与对话,并用汉语的表达方式将对话的成果固定下来。诸如上文所说的“灵感”、“浪漫主义”等就是如此。

为了进一步论证这种对话的有效性,我们组织了下面的一场对话。这场对话是用图表形式进行的。对话的一方是陈慧、黄宏煦主编的《世界文学术语大辞典•外来术语》,另一方是彭会资主编的《中国文论大辞典》(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和《辞源》(合订本)。

序号《世界文学术语大辞典•外来术语(英)》《中国文论大辞典》《辞源》

lLiterature(文学)文学文学

2Imagery(意象)意象意象

3Imagination(想象)想象想象

4Style(风格)风格风格

5Structure(结构)结构结构

6Form(体裁)(体裁)体裁

7Empathy(移情)移情移情

8Taste(趣味)趣味趣味

9Satire(讽刺)(讽刺)讽刺

10Plot(情节)(情节)情节

11Feigning(虚构)(虚构)虚构

12Tone(格调)(格调)格调

13Euphemism(委婉)(委婉)委婉

14Grotesque(怪诞)(怪诞)怪诞

15Humours(幽默)(幽默)幽默

上表纵列II括号中的文字是译名;纵列Ⅲ括号中的文字是该辞典虽未收入,但在中国文论里又存在的话语。

其实,在中文与西文(主要是英文)的对话中,存在着三种情形。一是在中国语言和文论中有现成的词语来作为译名,如上表所列出的15个译名。其中大多数译名语义与西文相近,也有不尽相同的,如“幽默”,它的本义是“静寂无声”。这部分译名最容易给读者造成错觉,以为在中国语言和文论中存在着与西文完全一样的术语。有人甚至将译名与西文等同起来,并认为译名就是西文,西文就是译名。这样就忽视和遮蔽了西文的存在。正确的说法是:译名与西文在语义层面上是大致相近的,但在语言层面上又绝不相同,即西文是西文,译名是译名。如在英文中只有“imagery”而无“意象”,“意象”只是它的中文译名。二是在中国语言和文论中没有现成的词语来作为译名,只有另造新词来译它。如“灵感”、“语境”、“解构”、“通感”、“召唤结构”、“期待视野”等。三是模拟西文的音译,如“沙龙”、“罗曼”、“烟士披里纯”、“洛可可式”等。

总之,在以上三种情形中,除了音译是有特殊的需要之外,应该说译者们调动了浑身解数,站在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立场上,使用汉语的方式来参与对话。这场对话,汉语不仅始终在场,而且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尽管我们在西方文论中引进了大量的话语,但这些话语大都“中国化”了,变成了中国文论的血肉。这是“得语”而不是“失语”,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失去什么。

那么,什么是“失语症”呢?时下议论较多。按我们的理解,所谓“失语”’就是丧失了说话的权力。它是指我们没有能够创造出代表中国文学和文化传统(或曰特色)的新话语,去参与世界文论的对话。在这层意思上说“失语”,说“缺席”,都是对的。但是,这与我们引进西方文论话语似乎没有多大关系。也就是说,“得语”之因,并不一定会结出“失语”之果。因此,我们认为,西方文论话语的引进者和使用者,都不需要为“失语症”负责。我国从东汉以来曾大量译介佛经,佛学话语已浸透到中国文化话语的方方面面。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失语”,倒是带来了汉语的极大繁荣。所以,“失语症”不应该记在引进西方文论话语的帐上。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以更远大的目光,更开放的胸怀,更理直气壮地去接纳世界各国文论的优秀话语,并以此作为养料,去创造中国文论的辉煌!

①⑧⑨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150、37、38页。

②17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646、729、638页。

③旷新年:《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二部下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67-68页。

④傅莹:《中国现代文学基本理论的发轫及检讨》,《文艺报》2001年4月3日第3版。

⑤引自张宏梁《科技词语:飞入当代文坛的彩蝶》,载《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2期。

⑥对于“本文”和“文本”,国内学者一般不加区分,常常混用。在西方文论界也有这种情况。但是,索绪尔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文”就是所指(事实、存在),而“文本”只是能指(语言、符号)。如果按这样理解,文学作品就只能是“文本”,而不是“本文了。

⑦⑩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956页、951-952页。

11容闳:《西学东渐记》,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12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260页。

13毛其庆、谭志图汇辑《文艺理论教材史料汇编》(内部刊印,1981),第23页。

14引自鲁迅:《摩罗诗力说》。

15《鲁迅论文学与艺术》,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00页。

学术论文 篇六

很难想象,一个思维不清晰的作者会写出条理清晰、脉络分明的论文来。因此,重要的问题在于通过写作实践训练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了,构思论文的能力将随之提高。

在正式撰写学术论文之前,先拟制定作提纲,可以极大地帮助作者锻炼思想,提高构思能力,这一办法是被长期实践证明了是有效的办法之一。据资料报导,世界上先拟制定作提纲,然后按提纲进行写作的科技人员,约占总数的95%。

写作提纲的作用,具体说,有以下几点:

1.写作提纲,类似一张建设蓝图,可以帮助作者自己勾划出全篇论文的框架或轮廓,体现自己经过对材料的消化与进行逻辑思维后形成的初步设想,可计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前后如何表述一致,重点又放在哪里,哪里需要进行一些注释或解说。按此计划写作,可使论文层次清晰,前后照应,内容连贯,表达严密。

2.拟制写作提纲,只需要运用一些简单的句子甚至是词与词组加以提示,把材料单元与相应的论点有机组织编成顺序号,工作量并不大,也容易办到。当提纲写成后,再从总体上来。这很象是转动万花筒,只要稍稍转动一个角度,便会出现新的图案。提纲的调整也是如此。应该说,高速提纲要比无提纲写好人文后再调整要轻松得多。

提纲中用以提示写作的句子,有时即可用来做论文段落的标题。由此可见,通过写作提纲的拟制,可以确定论文的结构,使论文全篇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

3.提纲的拟制,有昨于繁忙的作者与进行合作撰写的多作者。前者,由于工作忙,时而中断写作过程,可藉提纲提示,帮助你在重新写作时立即恢复原来的思路;后者,可帮助合作撰稿人按照提纲进行分工与协调,避免由于各写各引起的重复与疏漏。

[示例]

论文:地基刚度对拱坝坝体应力的影响(研究对象:二滩拱坝地基)

一、引言

1.介绍拱坝地理位置与形貌

2.介绍坝址地质地貌

3.提示坝基存在的局部缺陷(1坝基刚度左右岸不对称;2右岸坝基中部存在玄武岩软弱带;)

引出四种不同的均质变模地基,分别计算坝体应力的问题。

二、地基刚度对梁、拱分荷的影响

就三种地基情况对梁、拱分载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均匀地基λ值的影响

1.给出λ的表示式。

2.绘制“不同变模均匀地基对梁、拱分荷的影响”曲线图。

3.提供“‘86型''''拱坝主要几何参数表”。

论点:λ变化对拱端分荷的影响远小于拱冠部位。

(二)两岸不对称地基刚度的影响

1.绘制“左右两岸不对称的地基刚度对梁、拱分荷的影响”曲线图(对或、右端与拱冠分别绘制三张)。

2.分析图示结果。

(三)局部低变模的影响

1.分别就左、右端及拱冠绘制三张曲线图。

2.分析图示结果。

对以上三部分进行归纳说明[针对(一)、(二)、(三)一一对应说明影响程度]。

三、地基刚度对坝体复位的影响

1.均匀地基(图)。

2.两岸不对称地基(图、表)。

3.局部地基刚度降低的影响(图)。

四、地基刚度对坝体应力的影响

1.均匀地基情况下,λ值的变化对坝本应力的影响(图、表)。

2.两岸不对称(图)。

3.地基局部变模降低的影响(图)。

五、结论(总归纳)

1.针对λ值变化的影响的分析,指出在拱坝设计时需在底部考虑一定的倒悬度,以借助坝本的自重来减小底部由水压造成的应力。

2.针对刚度,指出用结构上的不对称补偿地基刚度的不对称。

3.虽存在有岩石软弱带,但只局限在边界附近,并不改变整个拱坝的应力分布。

重点说明地基变模对坝体应力的影响显著,其取值须引起重视。

(二)论证要严密

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论证要严密、富有逻辑性,这样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从文章全局来说,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程序,使人们的逻辑程序和认识程序统一起来,全篇形成一个逻辑整体。从局部来说,对于某一问题的分析,某一现象的解释,要体现出较为完整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过程。

论文论文范文 篇七

中国新时期的文艺学走过了从挣脱政治意识主宰,进而回归理论主体自由,最终在多元综合基础上力图建构当代形态的具有民族特性理论话语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展开更多借助了西方理论的引进与启发无论是主张在开放对话中为中国文艺理论提供多元异质的意义参照及批判性维度,强调文艺理论的现代性因素,还是主张通过古今对话,力图接续断裂了的学术传统,都无法回避全球化造成的民族身份认同和理论话语选择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由此牵连出最根本的几个命题,即传统性与现代性本土与西方民族与世界这些命题纠缠了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并引发了多次争论,却一直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在以上几组命题中,现代性一词无疑是引起种种争论的关键所在,也是联通本土与西方的切入点对现代性的追求,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华民族寻求独立富强,追赶世界潮流的最高目标几个世纪以来,现代性在自身发展和丰富的过程中,逐步树立了强大的权威,已经成为D进步的一种象征和目标,使得全世界各民族国家别无选择地以它作为自己发展的方向中国文艺理论的现代性追求伴随着现代文学观念的诞生,其起始至少可以追溯到年当年的教育部公布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规定:国文部及英语部之豫科,每周宜减它科目二时,教授文学概论年周作人在北京大学讲授文艺概论课程可算是中国高校正式开设文学概论课程的开始我们可以从关键词来看中国文论的现代性追求从年代开始直到年为止,出版和翻译了大量文艺学教材,有影响的如温彻斯特的文学评论之原理,丹纳的艺术哲学赵景深的文学概论以群的文学的基本原理蔡仪的文学概论等,其中的思想想象形式意识形态反映形象思维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真实性性格典型等名词,都来自西方文学理论,尽管这些名词在实际运用中存在各种问题,但总体看仍适时追踪了文学的发展过程,并予以了有效的回应新时期以来,西方浪潮迭起,从新三论到胡塞尔的现象学,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以及列维斯特劳斯索绪尔萨特海德格尔巴特伽达默尔福柯哈贝马斯等人的理论被大量介绍进来,大大刺激了中国当代文艺学的繁荣,涌现了大量陌生的术语,如文本话语符号阐释期待视野召唤结构语境能指张力原型在场缺席虽然有学者指出了当代中西文论的两次错位,即年代末,中国的极端意识形态化批评走到终点,西方文论转向文学的内部研究,而后西方文论从内部研究转向外部研究,中国文论则由外向内,但公平地看,这多年堪称世纪中国文艺理论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时期没有西方近现代文艺理论的引进移用和启发,就不可能使中国文艺理论的基本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学术命题治学方法研究范式和学术视野产生深刻变化,也就不可能完成中国文艺理论从古典向现代的根本转型而现代性的追求始终是这一转型的原始动因。

自然,为了求新求异,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赶潮头的倾向,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对西方文艺理论的移用,譬如对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叙事学等还未完全弄清楚,一下子又出现了对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的热烈关注,并以此套用到中国当下的文学创作与文化思潮,大量陌生化的理论术语密集轰炸,形成泡沫化的膨胀,显得空泛不实这里肯定存在着将西方的理论话语机械搬用,错置到中国当下现实的弊端任何一种外来的理论话语都有其相对性和有限性,应当重新语境化,才能成为中国文艺理论的有效资源问题的核心在于,我们是否本来就有自己独立的话语体系?在上世纪年代前,我们的理论基本上是苏联毕达可夫等教材中的概念,如阶级性与人性真实性与倾向性个性与共性典型化等,而且是以意识形态为核心再往前推,世纪上半叶,正是西方文学观念和理论的介入,才刺激了新文学运动,开始了现代文学的进程虽也有叔本华从东方哲学中汲收资源,意象派诗人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借鉴,海德格尔对道家与佛学精神的推崇,但这些微弱的回声,并不能改变文艺理论单向输入的局面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艺理论,更是多方位受到了西方文艺理论的深刻影响,造就了多元共存众声喧哗的繁荣景象正如有的学者指出,中国近百年的文论史,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文论的独白史为何出现这种局面?根子在于中国古典文论面对新的历史时代,已无力回应新兴文化的挑战,失去了阐释效应与生命力这是我们考虑问题的一个基本历史前提既然如此,中国当代文艺理论仍应紧随当代世界潮流,以现代性追求为最高目标,才能有力回应新的问题,新的挑战,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二、与此相关联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主要资源与自我身份的确立

世纪初当西方文化大规模引进时,就发生过关于中西文化的多次论争,从玄学科学的辩驳到新儒学的开新说,年代的民族化讨论,直到建国年的反西化的政治意识形态,都是为了确证自己的民族性和文化独立性到世纪末,主要是从年开始,当东方主义文明冲突论西方文化霸权后殖民主义等一时成为中国知识界的热门话题时,一部分学者退回书斋,企图重续断裂了的文化传统,从自身文化中寻求学术规范和权威来源,掀起以国学热为标志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特别是对近代以来的激进主义进行了反思而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新评价可说是关键所在因为五四是文化转型与现代性诉求的真正起点,但他们没有充分考虑五四反传统的历史合理性一直以来,儒家文化对于异质的西方文化,对近代以来社会变迁的潮流表现出强烈的排斥倾向,而年代的本土化主张,则是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中国进一步纳入国际体系的背景下提出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量倾销文化产品及价值观,对非西方国家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造成巨大冲击,因此,萨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尤其受到一些人的欢迎,如直接的殖民主义已在很大的程度上完结,然而我们将看到,帝国主义仍以其在政治思想经济与社会实践中的特有形式,在普遍文化形式中徘徊这样的观点,很容易引起许多人的共鸣当然,文化保守主义也并非一味排斥外来文化,可怕的是那种复古式的民族主义,由于近代以来文化上的挫折与自卑形成了深刻的受害意识,在外来优势文化逼压下,极易催生非理性的民族主义,习惯以意识形态看待不同文化间的冲突,片面夸大本民族某些特质的优越性,并以此拒斥其它民族文化中有益的东西西方的弊端东方也有,将西方人对自己文化的批判反思当作西方文化没落的根据,缺乏学理支撑而且在反对西方中心的同时,暴露出东方中心的自大倾向文化传统不是静止凝固的,而是流动不居,需要不断汲收新的因素对现代性的负面有必要进行反思(如过度的功利化,机械化,人性异化等),但我们的民族文化的负面同样也需要批判民族主义者往往采用二元对立思维,将本土西方传统现代看成截然对立的事物在今天,则把西方文化等同于西方霸权,甚至等同于美国,认为现代性(化)使中国一直走在他者的路上,丧失了我性但D我性为什么不能是现代性?现代性为何是他者现代性(化)作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它只存在D谁领先的问题,而不存在D谁所有的问题现代性不是西方的专利,更不能将西方对现代性的反思作为拒斥现代性的理由。

从文艺理论上看,中国近百年的文学实践和文艺批评也有力证明了现代性的强大推动力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审美悲剧形象思维典型期待视野召唤结构等,这些来自欧美文论俄苏文论和西方现代文论的理论范畴和术语,深刻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与作家的思维,大大拓展了他们的文化视野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理论范畴与话语的引入,也是为了自身需要而拿来的,并不存在文化侵略与殖民压迫正是在此基础上,才建立了中国现代形态的文艺理论话语,并跟随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实践进程,有效地阐释了一系列文学作品与文艺思潮中国现当代的文艺理论成为连接西方文论与中国古典文论的桥梁,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然,追求文艺理论的现代性和开放性,并不意味着可以割断与古典文论的联系关于古典文论的现代性转换问题已提出若干年,并引发了热烈讨论许多学者和文艺理论工作者在对古代批评史的描述梳理和资料挖掘个案研究上已作了不少工作不过,将古典文论转换成具有当代性的理论资源,并且运用到对新的文学实践与文化活动的有效阐释上,鲜有成功的个例围绕这一话题也是众说纷纭,歧见颇多中国古典文论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是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与文化思潮的提炼和概括,打有鲜明的民族性印记,可谓独树一帜,尤其是对生命意识的弘扬,对主体心灵世界的探索,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上,有许多精细独到的见解但其中的许多概念无学术上的严格界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清远古等概念,妙悟说性灵说神韵说风骨说等范畴,带有极大的玄虚性,难免会产生人说言殊的弊病其它如意象意境缘情情真形神肌理等也存在思想内涵上的互补衍生变异相叠等现象由于古典文论的思维方式大多是经验的直观与感悟的,所以其理论命题范畴和概念往往含义模糊多向,缺少严密的论证和一以贯之的稳定性,难以形成自洽的科学体系,在批评形态上则大多是印象式点评式(譬如众多的诗话词话),显得零散无系统而且古典文论多以诗文等抒情文学为对象,对小说和戏剧等叙事文学的评论缺乏学术传统从诗文到现代形态的文艺学,不但学术的思维对象发生了变化,更主要的是思维方式范畴命题观念发生了变化,比较起来,现代文艺学的思维形态强调理性思辨推理和归纳,批评形态上更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系统性。

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是在现代文化转型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现代性追求的结果,而中国古典文论与现代文艺学无论是思维形态还是批评理路上都存在根本差异因此要完成古典文论的现代转换,确实存在相当难度古典文论的现代转换并非古典文论的复兴有人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改变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以便认同古人的思维方式,按照古人的思维来把握古代文论的真实内涵这种回到古代的观点令人费解古代文论所以在近世衰落,根本原因在于它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时代,无力对新的文化作出有效阐释传统文化是与农业文明相适应的知识形态,其背后有一整套的农业文明的制度经济政治价值取向,本质上是与现代文明隔绝的,是另一种系统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已经解体,相当程度上成为异质性存在,因此,要回到古代去就必须将近百年来的现代文化思维形态彻底放弃,这是绝对不可行的需要警惕的是,在全球化语境中提出的这种主张,目的在于抗衡西方的文化殖民,极容易走向自我封闭的文化保守主义中国古典文论只能在扬弃与改造的过程中,被部分地吸纳转化,成为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的一种资源,而不是主体和核心,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当然,正如钱中文先生所言,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不是满足于把个别古代文论吸纳到当代文艺学中作为点缀,而要对古代文论具体的理论范畴进行清理,对古代文论的根本精神总体特征加以改造但立足点和基础无疑是现当代的文艺理论。

三、基于以上论述,要推进中国文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必须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近百年来形成的现当代文艺理论应成为最主要的资源因为它是适应新的时代新的文学实践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现代学术意义的学科,从总体上看,曾经或正在有效地阐释现代中国文化文学的一系列现象和思潮,推动了中国文学的不断更新发展对现当代文艺理论的一系列范畴概念和术语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清理整合,并从实际应用中得出经验和教训应当打破文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壁垒,采取一种全方位开放的姿态,将文本研究与社会历史研究结合起来,注入现实因素,激活文艺理论的当代性生成并发现新的问题和可能性更重要的是,文学理论要与文学实践活动保持密切的同步性,只有以实践为基础的文论才有可能获得生命力因此,文艺理论如何回应当代文学不断出现的新景观是重中之重譬如上世纪年代针对政治意识形态的主宰,提出了文学自主性,以求获得文学的独立品格年代后,针对世俗化商品化的潮流,拓展了大众文化影视文化多媒体传播网络文化等新的文艺理论研究范畴同时,迅猛推进的全球化浪潮也构成背景条件和现实语境,深刻影响着当代文学与文艺理论的发展譬如随着资本进入文学市场,经济思维改变着传统的价值观念,文学成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科技全球化带来的电子信息网络数码图像等技术使文学从语言向图像转换,改变了人们的文学活动方式,并消解了文学的深度模式,使文学走向浅表化碎片化和游戏化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及文化与意识中交替存在的前现代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因素,决定了中国文化生态的复杂和多元这些都要求文艺理论确立实践精神与现实品格,抱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作出敏锐的反应,而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机械滑行,失去内在的人文精神。

其次,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只有面向整个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汲取一切有效的理论资源,才能适应全球化时代社会生活与文化实践变异带来的新语境如上所述,二十世纪初发轫的中国现代文学观念与文艺理论正是受西方文艺观念的启发刺激而开始的,是整体性知识谱系的切换,不同的是,那时是一种无奈下的被动反应,现在则是一种主动选择,是以自信和自主为基础,能以更耐心更宽容的心态面对世界我们并不认为历史的演变一定是朝西方文化的线性发展,也不赞成建立同一的全球文化,同一的世界价值体系(事实也不可能),但西方的现代化毕竟为后发性现代国家树立了一个标杆,毫不夸张地说,世纪中国人的话语形态早已深刻地渗透了西方文化的思维特征和价值观念(即使在建国后三十年整体性反西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也与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活密切相关),这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应当看到,确实存在一些超越地域与种族的具有普适意义的价值理念,譬如民主科学自由对个人的尊重,都是现代化的公共元素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其相对性和差异性(包括语言宗教价值观行为规范制度等),但不能将这种相对性和差异性绝对化,甚至将东西文化看作完全对立的话语系统文艺理论领域也是如此,现代性已不只是一个理论术语,更是我们所处的现实,从根本上制约着现代文艺理论的限度及发展空间因此,必须超越本土身份所加的种种限制,在更广泛的基础上追求一种合理性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找一个与西方现代话语相抗衡的话语系统,而是使自己的理论话语更丰富更有活力事实上,像大众文化种族与性别全球化人的存在及其命运信仰失落等已经成为中外文学理论批评文化研究共同面对的问题所以对话才是唯一的选择,是一个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双向运动而文化间的差异性是维系对话和理解的前提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注定要更多地向异质理论汲取新的资源仅从上世纪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文化批评等来自西方的理论话语,确实激活了中国文艺理论话语,大大开拓了我们的理论视野,形成了多元繁荣的景象不过,这里还牵涉到一个所谓的误读问题原因可能是对西方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不甚了解,注重于理论话语的快速移植应用,但主要还是按照自身的现实需要和文化语境加以取舍,注入了本土内涵,从后者来说,这是一种必要的误读和变异事实上任何一种对话都是在某种有意味的误读中完成的当然要尽量减少西方理论话语的机械移用,对西方理论话语产生的内外因素做必要的梳理考察,找出它的有效性和局限性由于作品与理论的互补性,应当细致考察分析外国文学艺术作品,发现理论的丰富性和针对性,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的平面滑行。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快回答为大家分享的7篇教学论文就到这里了,希望在论文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