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通用7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为了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需要从小进行培养。那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这里快回答为大家分享了7篇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希望在阅读教学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阅读教学的方法 篇一

关键词 英语 阅读 结合

阅读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积累词汇、培养语感、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在小学英语学习阶段,适当地开展阅读教学,对巩固英语课内学到的单词和句型、丰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既可以为学生创造获取语言信息和运用语言的大量机会和条件,从而增强学生的语言技能,提高整体语言素质,又能让小学生体验学习英语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如何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开展阅读教学,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开展英语阅读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策略?笔者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应重点从“五个结合”来把握。

一、阅读教学必须与书写训练相结合

可以把阅读教学与书写训练相结合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短文回答问题,另一类是模仿话题写类似的小短文。根据短文回答问题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语法规范的训练。例如,在回答Do you like drawing?时,有的学生就很容易写成Yes,I am.而不是Yes,I do.又如,在回答What’s in the box?时,学生容易把答案写成It’s a pen.而不是There is a pen.模仿话题写短文要求学生先理解提供的范文,然后根据一定的句法和语言规则进行再创造。这种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阅读教学必须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相结合

根据阅读材料,有些活动可让学生亲自动手。如材料所描述的是一动物,让学生根据英语句子的描写,发挥想象画图。除此之外,根据适宜的材料,让学生剪贴、做卡等。教师也可让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表演的形式,搭建舞台,使学生有学习英语的成就感,通过查找工具书、利用Internet网络浏览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教学五年级weather一课时,给学生推荐几个英文的天气预报网站,并让学生去查New York,Tokyo,Paris,Moscow, London,Hong Kong等一些著名城市近三天的天气情况,学生在浏览中发现了humidity这个生词,查了在线词典发现是“湿度”的意思。虽然在网页上还有很多生词,但学生基本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三、阅读教学必须与培养学生的同伴合作意识相结合

在课堂上采用合作阅读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极大地促进学生分析能力及参与意识的提高。首先将学生分成4—6人的合作小组,教师提出阅读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组织学生小组讨论:What is the story talking about? How…Why…请一个小组宣读自己的看法,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在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了一定的理解后,可以进行扩展学生能力的训练,小组成员间就阅读材料进行提问及回答。

四、阅读教学必须与分步进行语言项目训练相结合

将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功能旬等语言项目分步进行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和交际性操练。首先,借助图片、实物、教具等进行单词认读。通过形式多样的机械操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常用的游戏有摸物说词、看口形或表演猜词、听音传话、图片快速闪动、听指令做动作等,力求多种感官协调互助,使学生学得活泼而扎实有效,牢固掌握词汇。其次,将新的语言功能句呈现给学生,分层设计小的任务予以训练。这一环节要注意的是:句型的呈现要借助情景的创设而进行,以便让学生明晰语言意义及使用场合;要将活泼有趣的形式与有效的语言实践有机结合;任务的设计要有较强的目标性、序列性和整体性。

五、阅读教学必须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相结合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 篇二

[关键词]新课标 跨文化意识 阅读教学

一、引言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生文化意识目标的基本要求是:“初步了解英语语言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关系(例如:有些词汇或表达方法与文化背景的关系);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能发现隐含在语言中的对他国文化的态度(例如:文化崇拜和文化歧视);对英语和英语国家的人民及其文化传统有比较客观和公平的认识;了解英语国家最突出的文化特色;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重要(历史)文化现象的渊源;初步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在日常生活和人们价值观中的体现。”可以看出,《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更多地强调了“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强调中国学生对英语文化知识的吸纳。要引导学生对不同层面、不同视角、不同种类的文化进行对比分析、理解尊重,从而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常用的、也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它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文化包含着一个民族的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可以说文化和语言是全息的关系。每个民族又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生活习俗和历史传统而形成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文化的独特性反映并沉淀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语言的许多方面如词汇意义、句法结构、交际模式以及篇章修辞原则等,都包含着文化的素。因此,让学生了解国与国之问的文化差异,既能够加深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珍视和理解,又能奠定个人终身发展的人文素质。

(二)文化意识与阅读教学

从英语教学的角度看,英语教学并非仅仅要学生掌握多少语言技能,而是要通过它成功地走向世界,与人类和世界交流。因此,了解语言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能力,成为英语教学中一项相当重要的内容。近三年高考阅读理解选材时题材多样化、交际化和生活化,逐渐重视英语国家文化的渗透,如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也就是说近几年高考试题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试题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量不断增加;着重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是语言知识。如果我们忽略了文化背景知识,用大量时问孤立地教授语言知识,不仅费时费力效果不佳,而且会加重负担,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所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培养和提高跨文化意识能力,不仅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三、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调查研究

通过日常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和社会风貌是英语课应有的一个层面。但是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忽视了文化因素的影响和作用。针对这种情况,本人对所教的两个班129名学生进行了“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的问卷调查,问题设计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和途径、学习兴趣及掌握程度。问卷内容及调查结果如下:

(一)你认为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对英语成绩的提高很重要吗?

通过此表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并没有意识到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及风俗习惯在英语学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你自己对英语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了解程度如何?

不难看出,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的了解很少或不了解。

(三)你目前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现在绝大多数高中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参加高考、得高分、考重点大学,然后才会考虑自己的职业、技能。英语学习的真正目的应是交际,而且是跨文化的交际,忽视这一点就不能真正地学好英语。

(四)你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了解主要通过何种途径?

通过此表可以看出,英语课并没有成为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主要途径。教师授课还多以语言知识为主。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应加大文化渗透的力度,满足学生了解这些文化习俗的需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五)你对下列哪种英语国家的文化现象感兴趣?通过此表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喜欢听英文歌曲,迷恋体育电影明星和歌手。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因势利导,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更多其它方面的文化知识,是学生对英语国家背景文化知识的理解更全面,更丰富。

总之,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学习不够重视、了解不多。他们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应付考试,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看来英语教学还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异国社会和文化的窗口。

四、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文化意识的尝试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切入点,增加课堂的文化渗透密度

“文化渗透”是现行教材的一个特色。教材逐步介绍西方文化知识,主要包括地理、历史、文学、政治、经济、社会等内容。英语教师应尽力把这些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是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西方文化。

例如,在“The On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这一课时,我用下面的图表进行导课:

具体做法是:(1)让学生搭配表中的著名文学作品及作者;(2)通过问答形式与学生讨论这些作品的故事梗概及作者的平生;(3)介绍作者的其他文学作品,建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样的作用是:(1)通过填表练习,复习了高中教材中出现的大部分英美文学作品及作者,是学生对英美文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感受;(2)介绍相关的作品及故事情节可以激发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3)学生可以在课后的阅读中进一步感受英美文学的魅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又如,在学习“Freedom Fighter”时,学生了解到“Martin Luther King”是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为了加强理解,我把他著名的演讲“I have a dream”全文印发给学生,并给学生播放演讲录音。留给学生的课后作业是练习朗读演讲稿全文,完全模仿他的语音语调及饱满的激情,然后开一节朗读竞赛课。竞赛中学生逼真的模仿表演引来了阵阵笑声和掌声。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对这位自由战士的人格魅力也加深了理解。

(二)利用课外阅读渗透文化意识

唯一的课堂传授途径不能促成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提高,还需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网络,还可以通过阅读报刊不断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就是该民族生活态度、精神风貌、价值追求的综合体现。它是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是那个时代社会的缩影。通过它,不仅可以学习语言知识,而且可以了解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世相百态,从而增加对该国文化的认识。好的文学作品如《简爱》、《罗密欧与朱丽叶》、《飘》等等,在阅读过程中,尽可能的注意其中的文化细节,以便更深层次地了解西方文化。将外国文学作品介绍给学生,无异于在他们面前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必将吸引他们去探索,去求知。在探求的过程中,外国文学作品所特有的风格、精美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将使他们领路享受西方文化的内涵。

要想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阅读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阅读材料产生兴趣时,学生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教师应选择文化知识内容丰富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训练,以利于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文化渗透。阅读材料可以是名人轶事、历史传说、民问故事、寓言、幽默小品、新闻报道、史地常识、科普文章等等,要求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篇幅适当、内涵丰富、难度适中。通过广泛的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美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

阅读教学范文 篇三

1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1983年由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的发展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是指任何一个人的智能不像传统教育中所说的那样简单,仅仅限于语言智能与逻辑数学智能,除此之外,还存在其它多种的智能。诸如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认识智能(深入自己内心世界的)以及人际智能(理解他人的)等。

研究者通过大脑病理解剖对正常儿童与超常儿童的开发过程,脑损伤后认知技能受损情况、特殊群体如天才、白痴、患孤独症儿童智障儿童等不同人群表现出参差不齐的认知层面,很难用一元智能予以理解。再结合不同动物种群与不同文化背景得出截然不同的认知能力以后,以及通过二种心理数据包括一种统计分析的各心理测试之间的关联性和另一种技能训练,不同结果的相关性,甚至对人类认知进化、交*文化认知等多层面的研究分析,得出了每一种智能在大脑结构中不仅存在,而且可以相互独立的,只是在表现形式上为了适应基础目标而实质上表现出一个综合的复杂反应系统。所以严格地说,多元智能无论其发展的七种和八、九、十种,但都是存在着其相对独立性与使用相关性相结合的多元交*系统。

2多元化理论指导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2.1阅读思维的多元化

由传统教学观点的一元化到多元化是教学思维上的一项突破。这是参与人员必须首先确认的,即确认每个学生的智能都是多元的,现在的应试教学不利于开发学生右脑,全面调动他内在的积极性和自身的多元潜能。我们推行这套理论方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所有学生的各种智能在语文阅读过程中都能发掘出来,使得那些单元智商高的学生考得更好,而那些考差了的学生仍能充满信心;最后不仅是获得了学校语文阅读的课本知识,而且还获得了社会实践的能力。因为实际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元的,这样培养出来不同智能强项的多元人才都能符合社会需要。真正印证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观点。

2.2阅读目标的多元化

基于多元教学理论认定学生智能的多元化,那么每个学生的个性、感悟、智能的展现兴趣偏好当然都不会完全一样,如果用统一的目标去套用本身就不合理,也不符合我们一贯强调的“因材施教”的观念。

所以目标多元化的实质是对于不同的学生和他的智能强弱展现,应该赋予这门阅读课程中不同阶段的具体教学目标。从广义地讲,大纲所赋予“知识目标”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能力目标”;完成考试要求的目标之外,还要求社会赋予的“实践目标”。新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提出了这一点,即三维目标的确定,从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出了要求。总之,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统一目标最终还是满足不了不同学生具有的多种智能强项所产生的强烈求知愿望,也很难满足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的需求。

2.3阅读内容的多元化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是主要的,但除了教材与此配套的教学参考书、补充读物一般比较开放和灵活,允许教师在一定范围内作些选择。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定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使选则的读物既符合教学目标同时又符合个人兴趣爱好以达到较好的阅读效果。此外,结合学生多元智能的强项,还可以根据教师指导或自行寻找适合自己感兴趣的多种课外读物,以及深入社会实践必须学习的那些专业读物。

总之围绕中学语文阅读教材的多元化,内容丰富,学生有比较广阔的活动空间。

2.4阅读方法的多元化

“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方法是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工具,是入门的钥匙,过河的桥梁。我们要坚持科学观点,在语文阅读中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我国中小学的课堂上提问很少,因

为他们从小就接受了一种顺从教育师长的话,不容置疑,这对幼儿教育时期,有一定的合理性。“三R系统特效教学法”创始人朱松春教授认为:“教学系统中主要是三个主要环节,即一是教育部门包括学校和教师一方;二是家庭和家长一方;三是学生一方。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总是强调在家里是家长做主,在学校是教师做主,学生没有自主权。“三R系统特效学习法”中特别明确学生是主体这个概念。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是明确的。所以在学习这个问题上,一定要以学习者本人一学生为主体。”

只有承认教学系统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才能更好地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贯彻多元智能理论。因为根据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只有建立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才能在适当以保留传统教育优点基础上,全面吸收和开展实现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工作。

此外,面对大量的参考教材和课外读物,学生还必须善于结合学习目标,择优而读,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总之,学生必须掌握各种科学方法,随机而用,所以自主学习中拥有多元学习方法确对提高学习效果是极为重要的。

2.5阅读测评的多元化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阅读语文,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质量等方面的能力,而且还可进一步来检验他未来在运用这些阅读知识来最终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在当前教学中存在着侧重于单元智能的测评倾向,过分看重于文字答卷和教材的文字内容,在中高考中仍然存在着一卷定乾坤的现象,这对于那些语言、逻辑数学能力不强而其他智能较强的学生来说确实存在着实际的不公平。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传统的教学考试方法,脱离当前就业的实际。因为工作中的能力检验绝不是像教科书和考卷中答题那么简单,而众多的其它智能诸如理解别人的人际智能与了解自己的自我认识智能以及空间智能等缺乏的话,那就确实很难适应社会实际工作对其智能的需求,而多元智能则如能在中小学首先是从语文阅读中开始进行运用与教学试点,使孩子从开始接受从书本到社会实际的多元智能教学,展现自己的多元智能才能,不仅能够应对考试测评,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应对今后复杂的社会实际,学会生存。在中学语文阅读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方法进行测评,可以鼓励过去在单元测试中无论居于强势或弱势的学生都能走向全面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没有一个人所有各项智能都处于强势的,大多数人总是有几项弱。过去传统单元测试方法测出低智商的主要是在语言和逻辑数学智能方面的不足,不等于其它智能都不行。多元智能理论主张强化优势使其在某一方面智能达到天才程度。而对于弱势智能则予以补偿,使之逐步由弱变强。这样就可以挖掘每个学生本能的潜力,特别是对于某些智能弱势的学生,可以增强其信心。实践证明,这种多元化的考试方法不仅增加了考试的公平性、合理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培养的成才率!能与社会需求部门相配合。可以在未来专业工作中发挥强势,达到较高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郅庭瑾。“多元智能”理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小学管理,2002,5.

阅读教学的方法 篇四

语文教学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战国时期的著作《中庸》就明确提出了:博学之(多读)、审问之(提出问题)、慎思之(缜密思考)、明辨之(明辨是非优劣)、笃行之(实践)的五步读书过程。它其实就是阅读教学的过程,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语文知识和其他知识全面综合运用的过程,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思想认识水平的综合反映。这一古训也深刻体现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当今的阅读教学方法各异,可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方法。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采用个性化阅读的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一句平实的语言道出了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意义。没有阅读的兴趣,语文学习将成为无源之水。在这点上,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性格、爱好等特点,并且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来制定相关的阅读任务。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最大程度地让学生“走出去,走进来”,即将课内阅读和课外延伸相结合,以课本为依托,激发学生扩展课内知识的兴趣,从课内阅读带动他们的课外阅读。例如:在教学七年级的语文课程中,笔者将席慕容和冰心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阅读,让学生发现其作品特点。在阅读课上,笔者带领学生来到学校的“阅读书廊”,要求他们从中找出这两位作家的其他作品并小组讨论赏析作品的风格特点。结果学生们兴致非常高涨,又自行阅读了诸如:《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绿的歌》、《春水》等优秀的作品。这种由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的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开拓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效果很好。

二、尊重个性化差异,营造整体性阅读氛围

阅读不只是方法,它更体现出学生的一种学习能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相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是否会很好地阅读。会边读边想的学生,比起那些不会迅速阅读的人来,处理任何事情要快些、顺利些。”由于初中年龄段的学生有着很强的个性特点,他们不拘一格,张扬个性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应该从学生发展的主体需求出发,放开学生的阅读内容、角度和阅读思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以问题来带动学生阅读的兴趣。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还应该在整个班级营造一种全员阅读的氛围,让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到阅读活动当中来。为此,笔者在教学实际中,一直坚持着课前五分钟的说话练习,内容就是学生所阅读书籍的感受或体会。为了更好的展现自己,学生们会更加主动地去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书籍阅读,无形当中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还利用作文课的时间,多次组织课外诗歌朗诵会,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他们喜欢的书目,扩大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这些读书展示活动,无疑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增强阅读的意识,逐渐使他们感受到文化思想的内涵。

三、教师指点迷津,将阅读与写作完美融合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有机整体,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训练、扩大其知识面的同时,应该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逐步迁移到其写作当中来,真正发挥阅读教学的工具性作用。教师可以综合运用诸如对课文的情节改写、结尾续写等方式,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经过科学的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明显的提升。例如:笔者在教授《羚羊木雕》这篇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将故事的结尾做一续写,想象一下“我”拿着要回的木雕,手里握着象征我们友谊的那把小刀是怎样的一种心理状态,到家之后父母对我态度的转变如何,第二天到学校后万芳对我的态度如何等内容加以续写。学生们以平时的阅读能力为依托,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这项任务。可以看出学生平时阅读能力的提升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阅读教学应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该是有机的统一体。语文教学的目的始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为主旨。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完成阅读任务,让学生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高效率地阅读。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可能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多走弯路,降低阅读效率。教师还应带领学生从问题中来,再回到问题中去。培养学生在理解所读内容,解决相关问题之后,能够提出新问题,找到新方法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阅读的主人,教师万不可在阅读教学中越俎代庖。在阅读过程中,应采用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锻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拓展思维空间。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 篇五

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课由于在新课标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都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难以在新背景下较好地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在新课标背景下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已经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措施。因此,对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模式及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也是促进小学语文阅读课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现状和新课标要求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小学教学都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开展,所有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所以,对取得成绩的直接作用力比较弱的小学语文阅读课等课程的重视度也就非常小。总结当前小学语文阅读课现状主要是:学生阅读机会少、阅读重视度不高、阅读能力差。

(二)新课标要求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阅读课的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识能力。开展阅读课的最主要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在新课标背景下,只有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基础上才能够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主动通过阅读方式认识世界,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二、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有效性的重要措施

(一)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明确教学目标

过去小学语文阅读无法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和教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按照新课标要求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而导致阅读课无法发挥有效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给予阅读课足够的重视,并努力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对每一堂阅读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比如设置知识与技能目标、方法目标以及情感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从而让学生在阅读课中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的同时从中得到更多感悟。

(二)指导学生要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在教师精讲课文之前独自对文章进行初次了解的过程。若学生在上阅读课之前就已经把文章阅读一遍,那么就能够大体了解文章的主要结构、主要内容、表现方法以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等,在教师精讲的时候就能够更加有感触,还能够通过教师讲解解除自己的疑惑,提高整个阅读效率。对于如何提高课前阅读的效率,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几个问题,或者让学生自行设置一些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文章,在阅读文章之后自己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也就能够使阅读活动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提高效率。比如,在学习《琥珀》这篇课文时,教师在课前就可以为学生设置这样的问题“琥珀是怎么形成的”、“松脂球又如何演变成为化石”、“文章中有一个新词‘约莫’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词语代替”等。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预习文章,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

(三)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阅读障碍

所谓的阅读障碍并不是实际所说的障碍,而是指为了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力,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比较有挑战性的、与阅读课文有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解答这些问题。比如,在阅读学习《揠苗助长》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在讲课时设置这样的问题“农夫为何费了那么多的力气禾苗不但没有长而且还枯死了呢?”“如果你是农夫,那么在这个事情中你会怎么处理呢”等。让学生在了解拔苗助长坏处的同时能够设想若是自己会如何做,为学生展开一个新的想象空间创造条件,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时多加思考和想象的好习惯。

(四)科学利用教学评价的重要推动力

教学评价不仅是反映一个学生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状况,在很多方面更是激励学生的重要手段,而且这种教学评价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过程中应该注意看学生进步的、好的方面,而不是学生不好的方面,多用一些鼓励和表扬性的语言来评价学生,让学生在不断的鼓励中提高自信心,慢慢地喜欢阅读课,喜欢阅读课老师,提高语文阅读的积极性,从而推动阅读教学更好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课程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在新课标背景下,为了能够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对小学语文阅读的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和深刻反思之外,还要通过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明确教学目标以及利用好教学评价等形式来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阅读课程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阅读教学的方法 篇六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方法 阅读习惯

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渊源,尊重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丰富营养。小学一、二年级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有效指导其进行课外阅读,将对其终身学习起到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当前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不懂得运用有效的阅读方法,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下面我介绍几种做法。

一、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一)充分发挥班级图书角的作用,不断更新图书。为了扩大孩子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我缝制了一个图书交流袋,挂在教室后面的墙上。每逢周五,轮到同学们借书,他们就蜂拥至图书角,借阅自己喜爱的图书,人手一册。除此之外,孩子们还会隔三差五地从家里带上一两本书,插到图书交流袋里,与同学交流。我留心看了看,里面竟有童话、寓言及古典四大名著等。每天中午,图书袋前,从没断过人,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总不停地搜寻自己爱看的图书。不时,教室里会响起琅琅的书声,时而又会传来阵阵辩论声。有一次,我发现徐晨人小朋友竟手拿一本书进行抢答赛。每当课上听到小朋友们妙语连珠时,我都会暗暗惊叹:这小小的图书交流袋竟会有如此大的作用。

(二)以身示范,师生共读。教师应该博览群书,发挥示范熏陶作用。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要让学生背诵的古诗,自己首先能够倒背如流。为了尽可能地将全体学生带动起来,让他们都喜欢读书,教师首先自己要扎进书堆,然后从推荐阅读的内容入手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根据孩子对天体宇宙、大自然等未知的领域充满好奇的心理,向他们推荐《十万个为什么》、《宇宙探索》等书,鼓励他们自己找答案。看到孩子们对一些另类的作品兴趣很浓,喜欢看脑筋急转弯或笑话集,就介绍《脑细胞迪斯科》和妙语连珠的《阿凡提的故事》等。有一段时期,我发现孩子们在收集《儿童画报》随书附赠的《西游记》卡通画,于是先让他们说说画中的故事,然后引导他们看《西游记》普及本,结果许多孩子都入迷了。

(三)鼓励亲子阅读。在现有条件下,大部分课外阅读是要在家庭完成的,如果得到家长的积极有效的配合,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大大提高。我经常给家长写公开信,做好家长工作,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明确课外阅读兴趣第一的原则。将作为“孩子最早的老师”的家长动员起来,与孩子一起阅读,并且在阅读方法上给予切实指导。尽可能做到为孩子选择一些可读性强的书;每天陪孩子读一会儿书;每晚为孩子讲一个名人小故事。同时,我经常与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家长中好的做法,向其他家长推广,并积极推动、支持家长之间的交流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为学生营造了优良的阅读氛围,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探究有效的阅读方式

(一)每周一诗。根据新课标要求,要求学生每周背诵一首古诗。每天的早自习、下午的课前预备时间,教室里便充满琅琅读书声。每星期抽出一节早读课检查学生背诗的情况,对那些能够有感情地朗诵的学生加以表扬。长此以往,古诗词那精练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韵味、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二)自由阅读。每周发给每生一张卡片,要求学生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记清所读的书名、日期、主要内容,还要摘录好词佳句。有的孩子很有童趣地为文字配上插图。然后,每周抽时进行一次反馈评价,借此指导阅读方法,向学生提出阅读建议,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多读、多思。

(三)自办报刊。根据学校组织的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引导并鼓励学生自办手抄报。上学期,结合我校一些活动,我班以环保为主题,举行了手抄报评比。期中,为了更好地开展读书节活动,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举行了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评比。学生为了编报,根据读书节的环保主题,大量阅读相关书籍,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编出了像模像样的报纸。对学生编的报纸无论好坏都张贴展览。学生在相互观摩、相互学习比较中,悟到很多东西。这样的活动每学期可组织几次,使学生在办报刊的过程中,提高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四)网络浏览。现代意义上的阅读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报刊书籍上,电影、电视、网络扩大了人们的阅读空间,有选择地观看知识含量高的影视节目和光盘,可以迅速增长知识。当然,这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家长的监督。上一学期,学完三册课文《识字八》,我下载了一些神话故事片让学生观看;学了《阿德的梦》一文后,我从网上载了有关宇航员在太空中活动的图文,让他们欣赏。

(五)参观、旅游,读大自然之书。公园、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大自然的优美风光等,无不是一本本摊开的大书,漫步其间,自然增长见识。比如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描写园林风光的课文,读过课文后,如能再实地游览,那么学生对作者的描写便会有更深的感受,对作者的选材、遣词造句等语言表达方法也会有更深的理解。参观博物馆,可以使学生了解本地的历史、人物、风俗、地理。参观科技馆,可以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对未来社会的想象力。近几个学期,我们就根据当地有关文化单位组织的展出活动,及时建议家长多带孩子参观,使他们多了解社会,多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

阅读教学范文 篇七

一、指导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

解读文本要建立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情感基础上,就一般来说,教师的阅读视野可能会比多数学生要宽广一点。但学生有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在某些知识领域或知识点上可能比老师涉猎更广,理解更深。所以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感悟,实施多元化解读文本的阅读教学策略。

我主要按照“自主阅读文本――引发独特感受――交流感受――共同积累”的模式进行多元化解读文本。首先,我给较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文,进行思考,以引发独特性感受。然后师生一起讨论,平等地对话,交流各人的阅读心得。最后再由师生一起总结阅读规律,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能力。例如,在品读《故乡》时,大家对文本的主题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生认为是对辛亥革命不彻底的批判,有的认为是对迷信、庸俗生活理念的讽刺,也有的认为是对黑暗社会制度的鞭挞,更有的认为是反映了命运轮回的悲剧。这些解读,都是由于阅读个体从不同的角度得出的具体感受,都有其可取性,充分体现了多元化解读文本的可能性,我们教师应该尊重、鼓励他们。又如,在学习纪伯伦的散文诗《浪之歌》时,我在课前不对学生介绍有关这篇课文的任何评论,而是首先让学生反复吟咏、品味文本。由于个体经验和体会的不同,学生欣赏到的美点也不同,有的认为美在轻灵的语言,有的认为美在浪与海岸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有的认为美在抒情的笔调……当全班同学将自己的心得进行交流时,每个人都拥有了多种体验,开阔了自己的阅读视野,多元化解读课文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指导学生“变式”解读文本

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作品与作者产生共鸣的过程。由于某些文本会以“陌生化”的面孔出现,共鸣就会出现障碍,这时候往往需要某一种介质。对此,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变式”解读文本,以帮助他们找到这种介质,走上个性化的阅读之路。同一个文本有许多介质,就看阅读者个人的阅读修为和阅读方向。如在《孔乙己》中,有人以“笑”为介质来解读,有人以孔乙己的矛盾身份来解读,有人以猜测掌柜的心理来解读。

以“变式”解读文本的基本教学模式是这样的:阅读文本――寻找介质――变式阅读。当学生有效运用“变式”解读文本的方法时,他们的创意就会不断地出现。巴金的名篇《月》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有个学生在阅读后给大家出了一个上联:望明月,寒侵身。要求根据文段的意境对出下联(参考答案:立庭院,霜积衣)。这就是一个成功运用“变式”阅读文本的例子。

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上面就是快回答给大家整理的7篇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阅读教学的相关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