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知识大全 >

大学校训范文【精选4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为了加深您对于牡丹江大学校歌的写作认知,下面快回答给大家整理了4篇大学校训范文,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大学校训 篇一

关键词:校训校歌;文化内涵;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163-03

一、延安大学校训校歌产生过程及蕴含的时代意义

延安大学坐落在革命圣地延安,是由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4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将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1943~1944年,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和行政学院相继并入,其历史可以上溯到陕北公学成立之时1937年。在艰苦的战争岁月和社会主义新时期,延安大学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吴玉章为首任校长。

延安大学校训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首任校长吴玉章的办学理念和宗旨定位,首任校长吴玉章在首届开学典礼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延大的教育目的“不但在专门技术和知识的获得,且更应注意养成学员的伟大品格”,“延大不应当只是学科学的学校,更应当是学做人的学校”。革命战争年代的办学实践证明了吴玉章校长办学理念的正确性。“立身为公”的“身”的社会学本意是身份,同时隐含人格品质、道德学养等引伸意。具体讲就是通过人格品质、道德学养的修炼,使自身能够成为被社会认可的一种身份或角色。“公”显示了自我人格与公共社会的一体性联系。“立身为公”意思是培养树立“公平”、“公正”、以天下为已任的大公无私品质。“学以致用”的核心概念是“学”与“用”。“学”是学习、学业,“用”是实践、运用。“学以致用”,从主观上讲是将学习的目的建立在实际运用的基点上;从客观上讲,是将学到的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充分运用。数年来,延安大学培养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社会的普遍评价是有真才实学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学以致用”的教育方针已经成了被社会所高度认可的优良传统。作为校训,“立身为公学以致用”既是对延安大学优良传统的继承,同时也体现了教育科学的永恒意义。

延安大学校歌由老一辈革命家作词谱写,激昂高亢的旋律和催人奋进的歌词体现着延安精神的内涵本质。延安大学在每年新生军训都会组织合唱比赛,延安大学校歌是必选曲目。延安大学前身之一的陕北公学的校歌由校长成仿吾作词、鲁艺音乐系负责人吕骥作曲。校歌既洋溢着严肃活泼的集体主义的乐观精神,又充满慷慨激昂、一往无前的战斗豪情,表达了献身革命事业的决心和对革命取得胜利的信心。1988年,延安大学迎来了50周年校庆,陕北公学校歌的曲作者吕骥又专门创作了延安大学校歌,这首校歌既表达了老革命家对延大的怀念和赞美之情,又寄托着对延大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望。当延大师生在建校70周年庆典晚会上深情地歌颂母校的荣光时,在场的所有新老延大人都被深深地感染了,他们为自己身上流淌着的红色血液而自豪,他们深信延大的红色文化基因必将得到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二、大学校训校歌的基本内涵与功能特点

1.校训是一所大学独立思想、传统精神和办学特色的集中表述。校训对全校师生员工有导向性、规范性和勉励性的训示、号召和要求,是一所大学独立思想、传统精神和办学特色的集中表述,是一所大学对全校师生员工有导向性、规范性和勉励性的训示、号召和要求,是一种赋予大学以生命、品格与典范并深刻体现其办学宗旨、治学传统、文化底蕴、团队精神、社会责任和个性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形态,是大学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浓缩,是师生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延安大学的校训“立身为公学以致用”在当今时代体现了我们的办学思想和宗旨定位就是培养面向基层:培养下得去的人才服务基层:培养用得上的人才扎根基层:培养留得住的人才。

2.校歌是将校训和校风的内容用旋律节奏等表达出来,使之形象化和艺术化,更容易走进师生生活的具有一定美感的表现形式。延安大学校歌高潮部分“为挽救祖国危亡,为争取民族解放,延大的英雄儿女贡献了革命的青春和力量,前进呀前进,革命的熔炉,永放光芒;为祖国繁荣富强,为人类美好理想,延大的英雄儿女正献出全部的热和光,前进呀前进,革命的传统,永放光芒;努力学习团结奋斗,把延安精神发扬,新世纪美好的远景已显现灿烂的曙光,前进呀前进,延安的精神,永放光芒。”这首校歌既表达了老革命家对延大的怀念和赞美之情,又寄托着对延大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望。

3.大学校训是大学校本文化的灵魂和旗帜,校歌是大学校本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艺术形式,这对一所大学来说,校训、校歌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评价作用。作为对学生行为规范有指导意义的校训校歌,有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并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地以此为尺度衡量自己的行为,并以此为标准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2)凝聚作用。校训、校歌借助群体成员价值的认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精神纽带来团结校内成员,建立起和谐、信任、友谊、理解、尊重的群体关系,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学校凝聚力。(3)激励作用。校训、校歌创造了团结进取、严谨治学、勤奋读书、大胆创新的良好环境。激励当今大学生勇于探索、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挫折和困难。(4)辐射作用。学生在校期间要接触社会,毕业后要走向社会,校训、校歌感染学生,学生也会把好的习惯、品质和风气带到社会。提升所在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明程度它是一所大学较长办学历史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独特的精神特征。

三、大学校训校歌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指导意义

大学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大学教育、大学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提起大学,首先出现在脑海的便是具有标志意义和象征意义的校训和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校歌,校训校歌的对大学生的成才成长和价值观念、人生教育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导向功能。大学校训校歌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集中体现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校训则起到了关键作用。校训可以体现高校发展及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引导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最终将影响大学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如延安大学校训“立身为公学以致用”就是要求我们培养具有公平、公正、大公的高尚品质和高雅操守的道德品质人才,就是我们教书育人过程的风向标和指南针。2005年,延安大学毕业学生3584人,其中志愿到西部就业者达2800余人,这些就业者中又有1600人留在了陕北;在县级以下基层单位就业者多达3000人,约占毕业生总数的86%。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为基层服务,除了具备思想政治素质,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更需要具备相应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这就是在校训激励下的文化导向功能的真实体现。

2.教化功能。校歌对师生的思想行为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特别是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群体的意识,这种群体的意识一旦确立,学生的努力方向就会得以确定,校歌所蕴含的教育思想、理念、理想就会因此而实现,从而影响学生的整个人生。如延安大学校歌所唱“努力学习团结奋斗,把延安精神发扬,新世纪美好的远景已显现灿烂的曙光,前进呀前进,延安的精神,永放光芒”这种催人奋进高亢激动人心的革命意志歌曲不仅教育我们不要忘记革命岁月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艰苦奋斗和自力更生的美好品质,同时也是寄托着我们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望。

3.育人功能。延安大学诞生于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大学肩负着培养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条战线上急需人才的历史重任,为共和国的诞生培养了一大批精英。当时,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满怀报国热情,闯过重重封锁,跋山涉水,来到延安这块火热的革命根据地。而延安的条件十分艰苦,缺衣少药,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喝的是南瓜汤。就是在这样的艰苦岁月里,延安大学师生锻炼了革命意志,形成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和意志在校训和校歌中均有体现,培养我们的学子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都要保持一颗永远年轻的革命乐观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

4.价值功能。校训校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还体现在价值观念的塑造和人格精神的培养上,那种身体力行、重于实践、乐观精神、勇于向前的品质高尚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都是校训和校歌的在当今大学生身上的体现。数年来,延安大学毕业用于生能够积极面向西部,融入陕北,服务基层,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祖国建设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是与学校的光荣历史、优良传统以及多年来形成的培育机制分不开的。为了鼓励学生融入基层,延安大学还通过在西部地区特别是在陕北地区建立长期的、固定的实习与实践基地,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陕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对人才的需求,树立在陕北和西部建功立业的信心与决心,从而在上岗之前就为服务基层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四、结束语

延安大学的校歌校训诞生于革命年代,但对新时代的大学生具有重要指引和价值意义,这种“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和革命乐观主义的朴实校歌内涵不仅会影响延安大学的学子,而且也会影响到每一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李岚清同志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指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校训为核心进行,这句话是对大学校训的文化功能的最好注释。高校的主要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努力使德育对象具有健全的品德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创造个体的幸福生活。在新的形势下,大学应充分重视校训的精神塑造功能和价值引领功能,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校训精神的有效途径,就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大批高级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延安大学。红色文化显特色 延安精神铸校魂[Z].延安大学。

[2]高延龙,石玮。延安大学校歌与延安精神[N].中国教育报,2008-05-14(9).

[3]徐军。校训的文化内涵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

[4]滕少华。我国大学校训的导向功能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2007,(3).

基金项目:本文是延安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项目

大学校训 篇二

[关键词] 大学;校训;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5595(2012)01-0103-05

校训与校园文化紧密相连,校园文化与高校师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高校文化的深度凝聚,是学校发展历史和人文底蕴的积淀。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广大师生所创造的校园精神财富的总和,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丰富的校园文化是孕育和产生校训的肥沃土壤,反之,校训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大学校训概述

大学校训是高校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又是一所学校校风、学风、教风的集中表现,体现了大学的生命力、创造力、向心力、战斗力和影响力,是大学精神核心之所在。

(一)大学校训的起源

校训,英文是“motto”,原来在意大利文中使用,中文是“格言”之意。《辞海》关于“校训”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检索光盘《四库全书》,共有34个‘校训’二字连起来的形式。但由于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它们形似校训但并不是校训本身。此光盘收录了康熙以前的所有典籍。”[1]可见,尽管中国古代早有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著名的四大书院,也有形式上的学规如“忠孝廉节”,但是没有明确出现“校训”的先例。中国大学校训是伴随着近代教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东吴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震旦大学等一批教会大学的建立,校训开始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内容;而“校训”二字名称则是从日本引进的。中国近代大学校训的名称虽源于国外校训,但内容、形式和精神实质并不拘泥于国外校训,它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许多大学校训源自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的格言,如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福州大学的校训“明德至诚,博学远志”出自《大学》、《中庸》;山东大学的校训“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出自《孟子》、《昭昧詹言》等。中国大学的校训正是以近代教育为基础,在持续发展的办学实践和文化传承中不断提炼和凝结而形成的,既继承传统又体现时代特色,形成一股无形但却强大的精神力量。例如, 1914年,梁启超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演讲中心内容鼓励学生。从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便被提升为清华大学的校训。[2]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高校校训的内涵是不断与时俱进的。

(二)大学校训的特点

大学校训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保持相对稳定。校训是学校精神和灵魂的象征,激励师生弘扬传统,进取向上。校训的延续反映的是高校文化的传承,高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因此,校训也相对稳定。成立于1209年的世界名牌大学――剑桥大学,其校训是“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该校训从1600 年开始一直使用至今; 牛津大学的校训是“上帝乃知识之神”, 出自《圣经》中的赞美诗第27篇,使用约有900年未变;[3]斯坦福大学的校训是“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1891年提出使用至今。中国大学校训同样也比较稳定,特别是发展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高校。清华大学校训始于1914 年,厦门大学和东南大学校训始于1921年,苏州大学校训始于1929年等,这些高校校训从启用之日起沿用至今,未曾改变。当然,稳定性是相对的,部分学校由于合并、搬迁等原因,将校训进行了重新总结和提炼。如武汉大学于1993年、中山大学于1994年分别重新确认了校训,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和山东大学于2002年提出新校训等,这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二是反映学校办学特色。校训是学校办学目标和理念追求的体现,要有针对性、实践性和独特性,要贴近本校师生的思想实际,体现出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和激励作用。由于校史的不同以及地域文化和学科差异的影响,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办学定位与办学目标,其校训也各具特色。例如,以农业学科为特色的中国农业大学的校训是“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以法律学科见长的中国政法大学的校训是“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以海洋学科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的中国海洋大学的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以地质和资源矿产学科为特色的中国地质大学的校训是“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2月第28卷第1期张志忠:基于大学校训视角的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三是体现特定时代特征。高校办学具有明确的办学理念,而这样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必然受到当时的社会条件和历史背景的影响,其典型例子是1952年,北京学院路成立了以行业为背景的、学科特色鲜明的院校。在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下,中国进行高等院校调整,拆分了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建立了一批以农、林、地、矿、油等专门学科为主的高校。这些高校校训正是根据当时的实际办学需要提出来的,体现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特征与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校训是高校在特定时期办学的生动反映。如斯坦福大学的校训是“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就是鼓励和保证学生和教员能自由无阻地从事教学和相关的学科研究,它成就了二战后著名的“硅谷”。耶鲁大学的校训是“追求光明和真理”,反映了耶鲁大学建校时的历史背景。 1958年中国科技大学校长郭沫若提出的“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也有很强的时代气息,体现了当时培养又红又专人才的要求,强调了自然科学与生产实际要紧密联系。浙江大学的校训是“求是创新”。抗战期间,竺可桢校长提出“求是”的校训;在继承和发扬求是精神的基础上,新时期注重强调开拓创新精神,1988年确立了“求是创新”的新校训。[4]可见,校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二、大学校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

大学校训通常表现为精简凝练、耳熟能详、催人奋进、寓意深远的短语,是大学精神和独特文化的浓缩和凝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本质体现。对内它能形成文化上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感染力;对外它能展示学校个性、办学理念和精神面貌。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精神形塑

大学校训是大学的灵魂和航标,是对高校特有的文化内涵的一种简练表达。一是大学校训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性,能旗帜鲜明地向师生传达所提倡和所摒弃的价值理念,在潜移默化中规范师生言行。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对师生的期望和要求。二是大学校训具有高度的理念抽象性,它交织着办学思想、理念和特色。如中国科技大学的“红专并进,理实交融”,它主张教育的目的性、内容的全面性与方式的渗透性要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与奋发成才。三是大学校训具有深远的精神内化性。“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影响着百年清华人前赴后继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奋斗。因此,大学的校训具有精神形塑功能,它可以升华人的信念、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从而完成对理想人格的塑造。

(二)价值评价

大学校训对高校师生的行为具有规范和积极评价的作用,它向所有师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并通过正确评价推动师生践行校训。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校训“惟真惟实”,是中国石油大学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传统精神的外化和延伸,更是学校将来发展的方向和行动指南,极大地激励着广大师生员工奋发向上。校训往往设置在学校最为醒目的地方,比如正大门、雕塑、主楼或图书馆等处,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使师生无时无刻不处在其中,受其浸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自发将这种评价转化为自己的价值尺度,并自觉依据这一价值尺度来不断调整和矫正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完全融入校园文化中,成为校园文化的见证者、传承者和创造者。

(三)目标导引

校训是对高校发展历程与办学特色的提炼,是学校精神的生动写照,它体现的办学目标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目标导向和感染作用。大学校训折射出大学文化的根基与底蕴,体现先进文化,导引责任使命,是师生行为的准则。经过大学这个“泡菜缸”的浸泡,校训会逐渐内化为师生的心理准则,提升他们的理想追求,主导他们的言行处事,提升他们理性思考和价值判断的能力。让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形成一种特殊的精神面貌和目标追求,推动师生的自我实现。南开大学的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就是要求师生既要德才兼备,又要与时俱进,在变化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追求卓越。它不仅很好地总结了南开大学的办学历程,也对师生提出了目标和要求。通过发挥大学校训的积极引导作用,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高校自身特色与风采,能有效推动体现历史内涵、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的建设,构建与时俱进的和谐校园。

(四)行为激励

校训具有强大的感召力、鼓动力和渗透力,它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以“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为校训的中国地质大学,自从1952年北京地质学院建院起,这种精神就深刻沉淀、历久弥新,近60年里从未改变过。地质大学的很多专业是和艰苦的地质行业相关的,很多学科也是与地学相关的,以“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作为该校校训,就是为了不断激励地大人时刻秉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5]99这类校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这就是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人的最高层次需求――自我实现对师生员工的行为激励作用。至今,中国地质大学的校友中已有24人成为两院院士,这不能不说是强有力的精神内化和行为激励的结果。因此,校训的精神形塑、价值评价和目标导引不但可内化为人的一种力量,而且最终可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对师生的行为具有激励作用。

三、中国大学校训的趋同现象及其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中国大学校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趋同现象,个性与特色不足,影响了校园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可持续发展。截至2011年3月,教育部公布的全国“211工程”大学为112所,“985工程”大学为39所,所有的“985”高校均是“211”高校。本文以112所“211工程”大学的校训为典型样本,来分析大学校训的趋同现象及其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首先,从大学校训的文字构成形式上看,中国大部分大学校训句式工整,充满古风古韵,但形式趋同。112所“211工程”高校的校训以二词八字和四词八字格式为主。二词八字格式出现59次,占5952%;四词八字格式出现21次,占2119%。这两种格式基本上代表了当前中国高校校训的主要句式。此外,一项针对256所国内高校的调查显示,以“四词八字”为校训的高校为192所,比例高达75%。可见中国校训文字构成形式相对单一,灵活性不足,不利于展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其次,从大学校训的主题字看,重点字眼相对集中。常用的字有:“实”、“学”、 “新”、“德”等。这些字使用的频率如此之高,说明了中国高校校训的个性化、特色化与时代性表现不足。112个校训中出现频次最多的是“实”(38次),其次是“学”(36次)、“新”(36次)和“德”(23次)。其中“实”字出现的频率达339%,“学”字和“新”字出现的频率均达321%,“德”字出现的频率为205%。这些主题字高度雷同的校训,不仅使校园文化产生大众化和平庸化倾向,缺乏个性和创新,而且严重影响了高校的特色凝练与目标定位,影响了中国有限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再次,从大学校训的内容构成上看,由于中国高校的校训绝大部分来自经典古籍或古文名篇,因此,在句式上对称、简洁,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易于传记。但很多校训的内容大同小异,有些甚至完全雷同。如中国人民大学和天津大学的校训都是“实事求是”;中国海洋大学、 四川大学和海南大学的校训都有“海纳百川”四个字;厦门大学、东南大学、河南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的校训都有“止于至善”等。此外,笔者在查阅国内300所高校校训中还发现,有10所高校的校训同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有32所高校的校训同为“严谨、勤奋、求实、创新”,不同的只是排列顺序。据《人民日版》专门针对国内256所高校的调查显示,大学校训中带有“勤奋”字样的有68所,带有“求实”的为65所,带有“创新”的为59所,带有“团结”的为49所,带有“严谨”的为25所。[6]可见,中国大学校训的内容很多采用古文中的格言警句或励志短语,讲求对仗工整,镌刻时代印记,同质化、标语化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校园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利于彰显个性特色和繁荣校园文化。

作为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学科特色、精神风貌、区域文化的集中体现的校训,应是该校大学校园文化的凝练、积淀、传承和物化的结果。中国大学校训的趋同,既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的深刻影响和大学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又显现了一些高校缺乏对办学传统和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对时代标签盲目随从,缺乏学科特色和清晰的办学定位,文化积淀与研究凝练不够,文化社会辐射力不强。

四、以校训为着力点打造优秀校园文化

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高度抽象的价值追求和品格特征。“大学校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的独特而巨大的作用,让校训在文化的孕育下成长,以实现培育大学精神、繁荣校园文化的目的。”[5]100可见,大学校训的凝练和建设应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校训既应具有独特性,突出阐明学校的办学理念;又应具有人文性,反映中华文化和学校所在地区的文化传统,可以铸造精品文化;也应具有时代性,符合社会发展的阶段要求,并能经得住历史考验。

(一)明确办学思想、凸显办学宗旨,认真凝练和深入挖掘校训的内涵

办学思想是制定校训的理论依据,制定校训应坚持马克思主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主流的、积极的、向上的姿态,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背景。办学宗旨是制定校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握时代脉搏,体现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秉承历史、保持特色是制定校训的基本要求。它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应在吸收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因素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根据时代变迁的新特点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立足本校的办学理念和学科特色来凝练大学校训。如中山大学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就是孙中山一边汲取古籍《中庸》的精华,一边积极展现时代属性并赋予新时期的教育要求,这是近现代大学思想创新的好榜样。二是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深入,高校对教育规律的把握不断深入,对时代特征的领会更加具体,对发展目标的定位不断清晰,对自身特色的认识日益全面,这些是凝练卓越的校训的基础,将使校训更有生机和活力。如东北大学把第一任校长王永江提出的“知行合一”和张学良校长亲题的“自强不息”合二为一作为新校训,不仅传承了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而且强调了当代追求真理和重视实践的要求,这种继承与创新的结合是东北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突破、新跨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校训“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简洁明了、特色鲜明,反映了MIT创建者的办学理想。三是高校在必要时可开展校训征集,发动全校师生开展大学精神和大学校训的讨论,这既有利于本校师生对校园文化与精神的认同,也可产生一批有内涵的好校训。如海南大学于2010年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校训,确立了“海纳百川,大道致远”的校训,它汲取了先贤的名诗、名言,隐含了对海南大学办学精神的传承,并使生动的具象文字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深邃的哲理浑然一体地展现出来。

(二)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各种宣传手段让校训精神深入人心

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校训教育,加大宣传力度,让校训精神传遍学校的每个角落,让历久弥新而又与时俱进的校训成为规范师生的标尺。一是要把校训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如形势政策课、党团课等)强化校训教育,特别是要将它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诠释和解读校训的提出背景、典故、名人轶事、内涵外延等,通过报纸、网络和广播等载体进行全方位教育和宣传;要使教育引导和环境熏陶双管齐下,在进行显性教育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开展隐性教育,让校训教育融入校园生活,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如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的校训为“厚德博学,强军兴国”,校园随处可见由校训精神转化而来的标语。如此深入全面的校史校情教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国防科大人不懈追求、顽强拼搏、勇攀高峰。二是要以无处不在的校训宣传浸润师生的心灵,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把校训精神融入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中。如厦门大学围绕“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校园环境和文化设施建设活动,建设体现校训精神的山水园林校园,嘉庚楼群正是校训精神的良好体现。这不仅使学校师生对校训朝濡暮染,而且使人在校园中能随时随地感受到校训的魅力。三是要精心培育校训精神。一个优秀的校训确立后,不能仅限于悬挂标语或下发文件,更需要学校把校训精神融入发展战略中,在政策制定与科学发展过程中充分体现校训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弘扬校训精神,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强化校训教育,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校训的精髓,进而强化师生的校训理念。校长和书记是学校校训教育的领路人,更要以身作则,使校训成为凝聚师生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

(三)开展特色活动、形成文化精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高校要紧紧围绕校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校训精神的感染和熏陶。一是让丰富多彩的校训载体成为师生生活的一部分。要以校训体现的价值和理念为核心,以丰富师生精神生活为目标,以形式多样的校园文体活动为载体,精心打造校园文化精品,营造和谐人文氛围,让全校师生浸润在有声有色而又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中,做到“润物细无声”。如给新生和毕业生发放“校训T恤”,开展校训主题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二是以特色校训引领校园文化。如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校训引领下,把事理在于求善和学理在于求真紧密结合,先后推出了校歌、校标、校旗等系列文化标识,打造陈赓铜像群雕等文化景观,建设了“哈军工文化园”这一特色文化载体,师生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中很自然就融入这种文化氛围中。目前,文化园已初步形成历史景观区、文化景观区、船海特色区和哈军工纪念馆的“三区一馆”格局。[7]三是以特色校训为着力点形成校园文化精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大学也需要以特色和精品形成核心竞争力。中国有些大学校训突出行业特点与学科所长,生动活泼而又意境深远。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惟真惟实”、北京舞蹈学院的“文舞相融,德艺双馨”、北京林业大学的“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等校训就是体现行业特点的佳作,结合这些优秀校训,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往往易于形成文化精品。“惟真惟实”校训,不仅蕴含着追求真理、求实求是的科学精神,而且体现了石大人诚实朴实、正直耿直的良好品质,生动展现了石大人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历史,文化特色鲜明而又饱含向上精神。北京舞蹈学院在校训指引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东方音乐舞蹈班,它已经成为中国培养精英舞蹈人才的摇篮、普及舞蹈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繁荣中国文化的同时,促成了自身文化精品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彩霞。试探中国近代大学校训的起源[J].高教探索,2006(2):32.

[2] 周谷平,陶炳增。近代中国大学校训――大学理念的追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4):98.

[3] 林为连,张国昌,许为民,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校训评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6):131.

[4] 冯永平。大学校训起源探析与解读[J].中国农业教育,2009(6):60.

[5] 陈霞。论大学校训的特色化构建[J].中国青年研究,2009(4).

[6] 刘阳。调查显示国内高校校训同质化现象严重[EB/OL].[2007\|07\|25]..

[7] 张广宏,刘海龙。大学校训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综述[J].高校理论战线,2010(10):65.

Construction of China Campus Culture from University Motto Perspective

ZHANG Zhizhong

(University Office,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108, China)

Abstract: A Universitys motto is a unique spirit and quality through highly abstract pursuit of value and characteristics.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culture. A university motto keeps a long\|term stable situation, reflec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nning a school and the special times characteristic, and it has mental shape, value evaluate, target guide, behavioral encourage in th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imilar university mottos are influe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n China. Its a good idea to create excellent campus culture by the focal point of universitys motto to strengthen the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create good atmosphere, develop characteristic activities and form fine campus culture.

大学校训 篇三

【关键词】高校;学生骨干;培训体系

在高校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升的大背景下,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学生骨干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任。此处所提到的高校大学生骨干是指在各级各类学生组织中担任相应职务、承担一定职责、履行一定义务,以促进高校教育内涵发展、提升同学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特定学生群体。根据现状,我国高校学生骨干群体包括各级共青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班级、党支部等学生管理群体。开展学生骨干培训,构建高效的大学生骨干培训体系,是适应高等学校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是提高学生骨干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学生骨干素质与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奉献精神、引进新思维、新理念和新管理方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构建学生骨干培训体系的必要性

学生骨干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中坚力量和形象代表,是沟通学生与学校的桥梁,但对于部分学生骨干出现的各种不正之风,部分学校和学生本人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是一味的让学生骨干自己在工作过程中摸索总结,这样只会让学生骨干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停滞不前。无论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还是学生日常性事务工作,学生骨干在大学生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同时,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起到作用:

1.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骨干是学生中的优秀代表,优秀的学生骨干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信,有很好的表率和示范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通过学生骨干的示范作用,可以引导其他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随着“以学生为本”观念的确立,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功能在很多高校已经逐步实现。

2.促进高校学生工作健康发展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很多高校的学生工作人员尤其是辅导员明显不足。《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中要求高校要“按照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但有些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比高达1:400,甚至更高。面对高校学生工作内容繁杂、任务重的工作现状,学生骨干既是学生工作人员的得力助手,又是广大学生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同时也是学校一些决策和任务的组织执行者。学生工作人员通过学生骨干实现学生日常管理中的宣传向导、组织管理和服务沟通等功能,从而提高学生工作的效率。因此,学生骨干队伍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人员尤其是辅导员队伍的一种重要的补充,成为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力量。所以,培训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精、工作积极、敢于开拓创新的学生骨干队伍,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工作健康发展。

3.增强学生骨干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构建学生骨干培训体系,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骨干培训的开展。有利于培训工作的管理规范化和可操作性,使培训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促进对培训师资力量的发掘和培训师资队伍的形成,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同时,能够增强学生骨干培训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不仅克服目前很多培训工作的随意性,还可以克服目前培训工作出现的培训内容不连贯或者具有重复性的不足,更加注重了培训的针对性。

二、当前大学生骨干培训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骨干使用多、培训少,学生骨干培训形式化

学生骨干是具有良好潜质,活跃的,在学生中有影响力、号召力的优秀分子。大部分高校开展学生骨干集中培训,体现了高校学生工作对学生骨干培养的重视。但是,部分人对学生骨干培训不以为然,老师往往重视学生骨干在工作中的热情和工作能力,而对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不够重视。学生骨干对这种培训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被动参训,应付了事,达不到预期效果。大家对培训目的认识不够清晰,只在乎形式,不重视效果。学生骨干培训往往趋于形式化,培训课程质量不高。

2.学生骨干培训模式单一化

当前学生骨干培训基本以“讲座”为主要形式。这种形式还是以老师为中心的“封闭式”的学习方式,缺乏互动。“讲座”这种形式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何在培训中适当地应用这种形式就值得认真考虑。在确定培训内容和课程上,照搬教科书或者网上的培训材料,培训前缺乏必要的调查和分析,特别是在培训模式上创新不足。

3.培训内容不合理,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根据调查发现,目前的学生骨干培训多呈现以下的倾向:多一般性的培训,忽略分层次性的培训,不能做到按需培训和分类培训,多开展课堂理论的大众化培训,缺乏岗位知识和岗位职责的培训,培训的实践性较差,针对性不强,培训与使用脱节。

4.培训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培训规范

部分学生骨干一旦选聘结束,会失去先前的拼闯劲和创造力,有的甚至出现能力倒退,包括培训中纪律性不强,随意请假或缺勤较多。缺乏相应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措施。

三、构建高效的学生骨干培训体系

在现代企业中,员工的培训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世界著名的企业如通用电气、IBM、海尔等均有自己独立的培训中心,有一套适合本企业员工的培训体系。因为只有务实、高效的培训体系才能够让员工迅速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让员工明白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所以,对于高校学生骨干也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根据在实际工作中对骨干的培训情况,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培训体系:

1.培训需求分析

学生骨干的培训应该是有目的进行,因此,培训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根据需求来指导培训计划的制定,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不会单纯地为培训而培训。培训需求分析从组织(如学生会、班级、党支部等)、工作、个人三个方面进行。组织分析指确定组织范围内的培训需求,以保证培训计划符合组织的整体目标和要求。具体是指对组织的组织结构、组织目标及组织优劣等加以分析,从而估计出学生骨干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培训。工作分析指学生骨干达到理想的工作效果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个人分析是将学生骨干现有的水平与未来对学生骨干能力的要求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距。培训需求的调查方法通常有:问卷调查法:向需要进行培训的学生骨干发出培训需求问卷,让学生骨干结合自己的工作任务和个人发展提出培训需求;召开会议法:对不同组织的骨干进行开会,将骨干提出的需求进行归类总结,确定需要培训的内容。

2.培训课程设计

在整个培训体系中,培训课程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根据本文作者在我校学生骨干中所做的培训需求调查发现,尽管在调查中对培训的需求有很多,但归类来看,培训内容包括三个层次,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知识类的培训通常针对各级组织的新骨干,因为知识类的培训通常是让骨干了解自己从事目前这份工作需要储备哪些知识,了解具体岗位的内容为主,这些知识也包含常识类的知识,例如:管理常识、学校文化、哲学常识等。技能类的培训通常要求学生骨干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的应对处理,提高处理各类事件的能力。例如:某学生组织在活动中出现了意外伤害事件,那么该组织的学生骨干能够迅速的做出处理此类事件的决定,首先通知校医院,同时联系辅导员、学生管理部门和保卫部门。素质类的培训属于较高层次的培训,此类培训通常是为了开发优秀学生骨干的潜能,通常安排在高年级学生中,因为这部分骨干已经熟悉学校的各项流程,并且有着丰富的经历。一般来说,高层次的学生骨干(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各部部长)主要偏向于知识培训与素质培训,而一般学生骨干(各部门干事)则倾向于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但它最终是由培训者的能力与预期的职能之间的差异所决定的。

3.培训层次划分及培训时间的确定

不同阶段的学生骨干在学校的经历和感受各不相同,所掌握的能力与工作技巧更是差别很大。按不同时间阶段划分为:①岗前培训。培训的目的是为新生骨干提供基本的任职知识和基本的技能培训,培训内容通常包组织介绍、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②在岗培训。培训主要是针对正在工作的学生骨干,培训内容主要针对平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通常表现为某项活动的设计、开展和总结。培训时间的确定:按照年级划分的培训,在每学年开学前后,针对学生对一年经验的总结进行培训。按照职务划分的培训主要安排在招收新成员后或组织成员换届结束,及时有效的帮助干部迅速适应新角色并开展工作。但是应避开学校常规活动较多的月份,尝试在假期前后进行集中式的培训, 确保培训的效果不因其他事务干扰。

4.培训方法选择

企业培训中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讲授法、视听法、演示法、游戏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拓展训练法等许多种方法,各种培训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为了提高培训质量,达到培训目的,往往需要各种方法配合起来,灵活使用。特别是由于时间和经费的限制,对学生骨干的培训更多采用的是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素质拓展法。

5.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效果的评估是检验培训是否有效、合理的标准。因此,评估不仅仅是培训结果的评估,还贯穿整个培训过程,最终使培训效果最大化。评估的方法通常有比较法和问卷调查法,比较法分为纵向比较《快回答·www.kuaihuida.com》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法是针对评估对象培训前后进行比较,衡量培训的效果;横向比较法就是将培训对象和未接受培训对象进行比较,衡量培训的效果。问卷调查法是通过设计结构性问卷对与培训有关的因素,如教材内容,讲师与授课方式,培训组织、培训跟进进行调查评价。

四、总结

高校学生骨干队伍的建设,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渠道,积极探索、构建有效的学生骨干培训体系,通过培训一支能力过硬素质优秀的骨干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既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发展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1]黄国斌。浅谈高校学生骨干的培训。现代营销。

[2]陈淦添,陶柳青。论高校学生干部培训体系的构建[J].文教资料,2010(10):155.

大学校训 篇四

关键词: 西方大学 校训 文化思潮

一、西方大学校训来源

由于受到较强宗教文化和古希腊文化的影响,西方校训多出自《圣经》,并且多用拉丁文写成。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母体,《圣经》已成为西方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大学校训的文化作用是弘扬传统文化,以期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西方大学文化受基督教和古希腊文化的影响,体现出宗教与科学的辩证统一。

此外,西方大学的创立大多数是在教会的主持下进行的,但这并不妨碍思想家们追求真理的道路。因此文化教育受宗教的影响,宗教下的大学教育具有时代性。然而,部分学校并不敢公开反对教会的统治形式,只能通过隐忍方式证明自己对真理的渴望,这一点在校训中得以体现。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校训:Fiat Lux(英语:“Let There Be Light”,中文:“让知识绽放光芒”)。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校训:Numen Lumen.(英文:The divine within the universe,however manifested,is my light or God,our light.)牛津大学校训:Dominus illuminatio mea.(英文:the lord is my light.中文:上帝照耀我心。)由此可见,西方大学校训大多言简意赅、崇尚自由,有一定的宗教色彩,有一定的思想启蒙作用。并且校训一旦确立,就会一直留在校园文化中,除非少数因为学校历史变迁,或者重大科学发现及思潮涌动引发的历史节点而做出改变。

二、校训的传承

从某种程度上,校训的延续反映的是一所大学文化的传承,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所变的是核心价值观外的浅层次文化,即本质没有变,变化的是的形式。成立于1209年的剑桥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大学,其校训是“从大学(母校)里,我们可以得到知识”(here light and sacred draughts,拉丁文为:Hinc lucem et pocula sacra),该校训从1600年沿用至今;加州伯克利分校的校训“让知识绽放光芒”(Let there be Light,拉丁文为:Fiat lux),延续一百三十多年至今未变。

三、西方大学的发展受文化思潮的影响

1.起源――智者运动。

智慧一直为哲学家们关注,如苏格拉底提倡“美德即知识、美德即智慧”;柏拉图提倡“最高的美德即智慧”;亚里士多德认为求知是人的最根本特性,“主智”、“求真”的理性主义与道德论思想相区别,对西方文化和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是经久不衰的。英国人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中写道:大学乃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维的高级保护力量;它描绘出理智的疆域。这种“主知”思想为后来大学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最早的大学“university”其本意就是将追求科学知识和精神生活的人聚集在一起相互切磋、开展研究。同时,美国文化体现出浓厚的“重神”宗教性思想,但是与科学求知精神在西方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而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因此,“真理、知识、科学”等词汇频繁地出现在西方大学的校训中。

2.萌芽――教会教育。

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本身渗透了神学的性质”,即基督教学校几乎是这个时期唯一的教育机构,主要灌输宗教知识,同时进行初步的读、写、算知识教学。到中世纪晚期,教区学校发展较快成为当时最普遍的学校教育形式。

3.发展――文艺复兴。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新兴市民阶层力量的逐渐壮大,新的教育机构和形式开始出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中世纪大学和城市学校,最初的中世纪大学是在自由研究和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西欧中世纪最早的大学意大利萨莱诺大学,其前身是一所学校。犹太人修士君士坦丁・阿弗利堪那斯(Constantius Africanus)在学校将希腊和阿拉伯人的医学名著翻译成拉丁文,吸引各国青年纷纷慕名而来,在此基础上建立西欧中世纪第一所大学。13世纪以后,各国学者和世俗封建主竞相建立大学。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显然不同。因此,中世纪大学不但是一种新的教育机构,而且代表一种新的思想。

4.高潮――启蒙运动的影响,城市学校。

为了适应新兴市民阶层的需要出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机构――城市学校,它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而是为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它包含各种不同种类和规模的学校,如由手工业协会开办的行会学校,由商人联合会设立的基尔特学校等。与传统学校相比较,它本质上属于世俗性质,打破基督教对学校教育事业的垄断。其次,在培养目标上,城市学校主要是满足新兴城市对从事手工业、商业等职业人才的需要,因此城市学校虽然主要是初等学校,但具有一定的职业训练性质。最后在教学内容上,城市学校强调世俗知识,特别是读、写、算的基础知识与商业、手工业劳动有关的各种知识的学习。有的城市学校,尤其是一些程度较低的学校,一般用本民族语进行教学,这与用拉丁语讲授的基督教学校完全不同。至15世纪,几乎西欧所有大城市都办起城市学校。城市学校的兴起和发展对处于萌芽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5.再发展――职能转变,服务职能的出现。

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莫雷尔土地赠予法》,赋予美国高等教育一项新的职能---服务。由此成立的赠地学院一改美国传统学院的办学思想,更多地关心农业,实用知识和推广技术。担任威斯康星大学校长的查尔斯・范・海斯在1904年的就职演说中系统地阐述了大学服务于社会的目标和理念。他提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更重要的是作为一所州立大学,他必须考虑到州的实际需要。”由此形成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按照这一思想,学校把大学教育与社区普及性教育结合起来,为此专门设立大学推广部并在各地建立地区推广教育中心。他认为大学不应该有任何边界,应当具有开放性,走出象牙塔,面对社会。大学应考虑社会需要,在与社会的经济互动中使区域经济发展收益,为社会提供服务,发挥其社会价值,他认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应具备的职能,即以大学的知识资源为依托,以知识应用为途径,以直接服务为方向,以其他两项职能为基础。

四、结语

西方大学校训是根据当时实际办学需要提出来的,因此,校训是某一历史时期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不可否认,西方大学的建立与当时宗教社会色彩盛行息息相关,每一次思想热潮都会带给这些大学新的生命力和活力,总是给知识青年以启迪,使他们更多关注自己和周遭的世界。因此,笔者认为,深入了解校训背后的文化思潮,对于研究西方大学的发展及现状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李承先,徐辉。大学校训与大学理念――兼论道德论大学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05(6).

[2]高永晨。从大学校训看中西方价值诉求的特点[N].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4).

[3]赵俊芳。西方名校“活力”探源[J].高等教育研究,2001(3).

[4]刘晓琼。校训文化的实践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

[5]罗先凤。中外著名大学校训价值取向比较研究[J].消费导刊,2009(7).

[6]徐吉洪。大学校训的文化特征及其功能[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6(1).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上面就是快回答给大家整理的4篇大学校训范文,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牡丹江大学校歌的相关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