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快回答整理了7篇初中语文说课稿,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初中语文说课稿。
初中语文说课稿 篇一
一、说教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以战争为主题的叙事性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两个极端,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西蒙诺夫的《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可从中了解到反法西斯同盟的军民的战斗友谊,以及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通过初中一年的学习,对记叙文的文体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但他们是第一次接触通讯这一文学体裁。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本课内容和特点,我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为:
(1)知识技能:A认识战地通讯的特点;B理解“老妇人”的人物形象。
(2)过程方法:A把握记叙的要素,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B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解老妇人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2)文中“蜡烛”的特殊含义。
二、说设计:
总体理念:
1)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平等对话提高学生的感悟语言的能力。
2)做到三个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听说与读写相结合、方法指导和思维训练相结合。
设计思路:课前热身→情境导入→整体感知→人物赏析→质疑研讨→情感升华(渗透我校五步教学法:读标、预习、初检、精讲、测评进行)
三、说教学:
(一)课前热身
学生交流
1)通讯的相关知识;
2)课前搜集到的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的了解。
(设计说明:两项交流内容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从文章背景、文体知识两个方面为下面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情境导入
多媒体投示阴暗背景下的燃烧着的留泪的蜡烛,同时播放充满悲凉氛围的音乐,师导入:
往事如烟,岁月如梭,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二战的炮声已经离我们远去,然而情感的东西能常驻人们心中。这枚燃烧的蜡烛将带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感受那战场上感人的一幕。
(设计说明:通过视听手段创设情景,为本课的学习作了情感铺垫,教师的语言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三)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注意体现记叙的六要素);
2.文中的哪个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好能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设计说明:遵循阅读规律,调动学生初次读文的探询心理,训练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同时在题目设计上注重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中来。)
(四)人物赏析
1.老妇人为红军战士都做那些事?
学生:援助—安葬—悼念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在于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从内容上理解老妇人的精神世界,同时对通讯的特点也有所了解)
2.赏析文中对老妇人的动作描写的语句,进行朗读交流。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为突破文章的重难点服务,通过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赏析达到感受人性美的目的;朗读的训练培养学生语感。总之,让学生在品读与赏析中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3.训练拓展;
出示老妇人的头像,让学生仔细观察,描述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而揣摩人物心理,进行口头表达。
(设计说明:此环节仍是对人物的进一步分析,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注重分层,同时强化对写作的训练,实现从读到写的迁移)
4.小结:老妇人的形象
(五)质疑研讨
你对文章中的哪些问题还有疑问?请提出来。
(设计说明:学生可能提出的有——文章最后两句话的含义;黑围巾在文章中多次出现的作用;文章中“蜡烛”的含义。学生如果没有,就由老师提出来。从而体现师生互动。估计在解决这三个疑难中学生会有困难,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交流,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老师的指导则应注意与学生生活体验相联系)
(六)拓展升华
投示“铸剑为犁”的雕塑。学生观察,理解雕塑的含义。进行小诗的创作。
(设计说明:此项设计在于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视野,并且通过创作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痛恨,从而使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到升华)
教师结语:二战的枪炮声早已成为历史的回音,但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仍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让我们默默祈祷:和平永驻!
(七)学生心得
结末,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再读课文,并把自己最深刻而真切的感悟以圈点评注的形式写出来,然后与大家分享。
初中语文说课稿 篇二
一、说教材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篇,诗中通过李杨的爱情悲剧来表达作者对国家巨变,以及对美好爱情的深深遗憾。王安忆的《长恨歌》却是通过一个女人王琦瑶的故事来表达一个城市的传奇与命运,并寄寓了自己对这种沧桑嬗变的哀伤。
本文《围炉夜话》,是其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长恨歌》的第一章,给我们展现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这篇的语言颇有自己的特色:1.纯叙述性的语言格调。面对纷繁芜杂的日常生活,王安忆采取了一种具有概括力的理性叙述,避免造成唠叨反复的文字堆砌,显示了其成熟的文字功力。2. 陌生化语言的智慧。使那些现实生活中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化为一种具有新的意义、新的生命力的语言感觉。
基于以上分析,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定为了两大块:
1.感受小说的语言特色。
2.理解小说中对于日常与历史的看法,通过日常来表现历史的写法。
二、说教法与学法
本课我拟采用的教法是点拨法,引导学生的学法是涵咏法、批注法。
课堂教学中我们一直在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注意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独自去感悟内容,品味语言是实现任何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手段。只有反复涵咏才能品出其中滋味。批注法是中国最古老的学习方法,但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它能及时记录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火花、点滴感受,促进思维。而点拨法则体现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
只有把以上两种学法和一种教法科学地结合融汇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会通过阅读悟出来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东西,这样的教法和学法才是最有效的。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以《长恨歌》这个题目导入,分别从白居易和王安忆的不同主题出发,明确这两篇的截然不同。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出示本文的学习目标。
(二)学习过程
1.学生自读。给定时间八分钟,边阅读,边做初步的圈点批注。
2.涵咏品味。给时间十五分钟。
教师大屏幕展示如下两个问题:
(1)、这屋子里的人们,总是在重复着这样的生活,从文中划出一些细节,分析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存状态?又表现了怎样的内在意义?
(2)、阅读全文,你觉得本文的语言有怎样的特点?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前一个是针对第二个教学目标来的,后一个是针对语言特色来的。
要回答好这两个问题,必须在自己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初读时的圈点批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在训练学生阅读必须具备的两个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3.交流提高。给学生五分钟时间。
针对以上教师设计的问题,或者自己在阅读中发现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学生们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互相解答,互相提高。
此环节为交流阶段,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组织,但注意不能抢占学生时间,还是以学生交流为主。
重要的是,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学生共性的问题,或者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记下来,以便于点拨补充。
4.点拨指导。 时间不超过十分钟。
教师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回答不完善的问题予以点拨指导,归纳总结。目的是让学生的疑问变成知识或者能力。
5.课堂练习。五分钟。
目的是巩固本节课的内容。可选用本课练习册上的两道题。
当堂练,当堂指导。
6.本课小结。两分钟。
把这节课的所有内容回归到教学目标上。让学生再次理顺思路,明确重点,知晓收获。
7.作业 :
(1)迁移写作,让学生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关注一下上海的文化特色,进行模仿写作。
(2)练习册本课练习。
初中语文说课稿 篇三
一、教材分析
《乡愁》是九义教材初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乡愁诗两首》之一。第四单元的课文,都是新诗。五四前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诗应运而生,并得到蓬勃发展。产生一百多年以来,一代代诗人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本首《乡愁》就是其中之一。
二、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内在节奏美。
2、体会诗中的比喻在表达主题上的作用。
3、体会本诗在构思上的特点和结构美、音乐美。
4、背诵本诗。
5、通过本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确台湾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读。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乡愁》的构思特点。(四个时段,四个意象。)
2、一咏三叹,同一结构形式,反复陈说分离之苦,不仅富有音乐美,而且更有利于突出主题。
四、学习方法
诗歌重在读,学习本诗,要让学生加强诵读,运用反复育读法,适当辅以讲授法,充分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乡愁是文学艺术作品中常写题材。请学生搜集举出几首关于思念故乡的有代表性的诗作、歌曲,借以导入。
(二)初读本诗,整体感知。注意诗的节奏和重音。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三)精读全诗。
结合写作背景,适当联系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隔离这一政治现实来讲解这首诗,可以使诗歌获得更深广的历史和现实内容。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一种特殊的分离)——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了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这样,本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情感,诗人表达出来后却实现了物化,变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妙处。
(四)、品读全诗。理解了诗歌之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诵读本诗,力争达到当堂成诵的教学目标。
(五),总结,拓展,延伸。出示另一首有关思念祖国,思念家乡的诗《乡愁四韵》,提升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附:板书设计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个人思乡之情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推
后来-坟墓-母子死别进
现在-海峡-游子与大陆分离普遍的家国之情
托物寄情
初中语文说课稿 篇四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语文组5号考生。下面我将与各位分享一下《爱莲说》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爱莲说》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文章,本单元是文言文单元。本文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地写来,其中涵盖了大量社会现象,文虽短而意蕴无穷,这种写法也很值得品味。
二、说学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是这样的,文言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于学生理解文章有所不利,这些都需要教师加以适时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品味关键词语,把握词中描绘的意象,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提高鉴赏古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诵读,品味关键词语,把握词中描绘的意象,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提高鉴赏古文的能力。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则为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品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基于此,我将展示莲花的,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而导入本课。通过这样的导入,引起学生对于文章的极大兴趣。
(二)诵读训练,初步感知
这一环节我设置了以下环节1.教师播放音频,并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指名学生阅读全文,并翻译全文,概括文章大意。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加强诵读习惯的培养,对领悟作者感情,品味文章语言,增强文章语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伊始我将从指导诵读入手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首先我会进行示范朗读,然后通过自读、齐读、指名读、竞赛读等各种手段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大致把握文章内容,为下面深入研读做好铺垫。
(三)合作学习,重点感悟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与学的过程就是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问题可能是不被了解的现象,可能是前后认知的矛盾,还可能是需要挑战的困境。为此,在这一环节,我将出示这样几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放手给学生,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将设置小组讨论讨论下列问题: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既然各种各样的花都很可爱,为什么作者独独喜爱莲花呢?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
3.开头作者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
这样一个问题链,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明确作者描写莲不同角度,即生长环境、体态、风度。最后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用菊花来衬托莲花,也是用陶渊明来衬托他自己。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对文章的思路、结构以及主旨都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
(四)拓展延伸,发散思维(可省略)
我们常说要走进文本,也要走出文本。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用“莲花”寄寓了自己的志趣,你喜欢什么植物?请谈谈你喜欢它的原因或者它寄托了你怎样的思想感情,实现感知向能力的迁移。
(五)小结作业,巩固提高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我会着重引导学生思考本课学习的象征意义和衬托的手法,通过小结,了解学生对于本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是与课堂学习内容的对话。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强化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并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基于此,我设计了开放式的作业:写一篇小短文,表达对某种植物的喜爱以及它寄托了你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说板书设计
这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由讲解的重要内容构成,直观简洁,结构清晰,突出了本堂课的教学重点。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鞠躬擦黑板)
初中语文说课稿 篇五
《春》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现在我想从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春》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前两个单元分别是教会学生感悟人生、珍爱生命,而本单元则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领略自然风光。《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朱自清先生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抒写出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曲春的赞歌。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是一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受到美的熏陶。
二、说学情
春天是学生熟悉而喜爱的季节,他们都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这篇文章语言口语化,平易好懂,节奏明快,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跟随作者的步伐领略春之明媚,文之灿然。
三、说教学目标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设计将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精、由整体到局部进行感知、感受、感悟。结合本篇课文的特点及学情特点,我确立本课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感知文章内容,欣赏作品语言,体会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及本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提高语言表达及散文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及学情特点我确立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
领会作者细致生动的抒情方法。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具体细致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难点:
体味景物的细致描写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完美结合。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在本课教学时,采取自读点拨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根据以上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以下的学法:
(一)预习清障法,通过课前预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有利于提高听课的效率,使课堂效果事半功倍。
(二)自主悟读法,通过学生自己的个性阅读和感悟,加深其对文章主旨及感情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三)合作交流法,合作交流有利于形成学生不同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的优势互补,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而且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对成功的渴求。
好的教法学法,要在教学过程中予以体现下面进入第五个部分说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感导入——回忆春天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多媒体展示故宫建筑的一些图片,在这些图片的放映中来进行导入:
同学们,当树叶泛黄、秋风习习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起想起那与之相反的绿意盎然的春天。你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是婉转动听的鸟韵,是飞来飞去的蝶影,是灿烂温暖的阳光,还五彩缤纷的风筝……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一起走进这幅春天的画卷。(板书课题、作者)
此导入,意在通过真实的图片叙述叩击学生的心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接下来我将带领学生一起去认识一下作者朱自清: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背影》等。
对作者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感知文章情感并增加文学知识。
(二)听读课文——感受春天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以“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在此次教学过程中我将多次采用不同阅读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获取信息,在读中得到精神的享受。
在这一环节,首先我将请同学们听录音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圈画出生字词,并主动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通过听录音范读,使学生初步感受文章感情基调,引起情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
接下来我将要求学生自由、快速阅读课文初步理清文章写作顺序。思考
1.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关于春天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2.朱自清写《春》时带着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试着在文章中找出相关语句。
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品味春天
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四人一小组分角段读课文,并就下列问题合作探究:
(1)为什么用两个“盼望着”?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为什么不说成“嫩嫩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句话的前后都描写花,为什么中间夹一句动物的描写?
(4)“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为什么要这样写春雨呢?
(5)“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应该怎样理解?
(6)文章的结尾为什么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在对比中领略作者用字精炼,并感受文章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四)审美训练——描写春天
刚才我们为那一片片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动。春天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在我们惊叹这些作家精彩的文笔的同时,你是否也有一些跃跃欲试,想要小试牛刀呢?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一个展示自己文采的平台。
仿写练笔:仿照文中的某一幅图画,以夏、秋、冬为话题,写一段话,字数不限。
课堂小结:
法国雕刻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春天是美丽的,大自然中美丽的景物比比皆是。希望同学们能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美,用你的心灵去感受美,用你的笔去描绘美!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简洁明了,美观大方,既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又突出了重点,使学生一目了然。
初中语文说课稿 篇六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组的第一篇课文《长城》,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长城》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长城》一课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2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根据文意,教材配有两幅图片,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一幅是长城城墙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是第二课时。教学前,学生已经利用计算机搜集了大量关于长城的故事、历史、图片等资料,对长城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第一课时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理解了本课生字生词,对整篇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依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本课课文内容和课型特点,拟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 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分析
在教法上采用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笔品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引导学生品读、讨论、领悟,让学生眼前出现画面,心中读出感情,嘴里读出感受,用语言去表达体现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并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勾画、批注,在体会感情的同时,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语言文字的训练、表达方法的渗透,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形成自己读懂课文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从复习导入、品读感悟、拓展延伸这三个环节详细介绍本课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首先复习上节课学过的词语,要求学生开火车读。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是对第一课时所学内容的复习,同时也为这节课品读课文做好了铺垫。其次,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思考,通过上节课初读课文,你对长城有了怎样的印象,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你眼中的长城。这个问题的抛出会使学生在头脑中浮现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的长城,使学生很会进入的课文情境。此时,我便因势利导。的确,长城就像是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看到如此壮观的景象都会令人胸襟开阔、思绪万千。难怪,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这气魄雄伟的景象,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句话,既是本文的最后一段,也是整篇课文的中心句。因此,我也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理解这个中心句上。以下教学环节也几乎是围绕“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怎样理解这句话展开的。
二、品读感悟。
首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思考体会“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这是本节课学生的第一次读,而且是带着问题去读。这样读会使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想,边读边划作批注,更是要求学生要读有所感,读有所悟。接着学生依据学生回答的内容带领学生逐段分析,逐段品读感悟“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借助文中长城远景图感受长城之长,理解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这一自然段共有两句话,前一句描写了长城长,后一句具体写出了长城的具体长度。先让学生读一读、找一找作者是怎样描写长城长的,引导学生体会长城犹如一条巨龙。接着追问,长城的确犹如一条巨龙,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遇到陡峭的山岭就直冲云天,遇到低矮的峡谷就俯冲直下,它时而盘旋时而笔挺,作者用了一个词描写它的这一姿态,是什么?继而带领学生理解蜿蜒盘旋,并指导学生读出蜿蜒盘旋的姿态,气魄雄伟的气势。板书,远看 蜿蜒盘旋。在学习第二句话,了解长城具体长度时。我先列举一个具体事例帮助学生理解“一万三千多里”, 二十年前,有个年轻人徒步走完了这一万三千多里,用了整整508天,以此引导学生领会长城的长。再为学生展示一张长城行径路线图,使他们更直观的感受到长城蜿蜒盘旋,横向贯穿全国的气势。这样学生也会由衷的发出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引导学生学习第三自然段,通过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理解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第三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段落。这一部分我将通过默读、有感情朗读、想象读等方式让学生充分读,感情充沛地读,淋漓尽致地读,在读中体会古代劳动人民修筑万里长城时的艰辛。首先要求学生默读这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从哪个字或哪个词可以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新课标指出,各个阶段都要重视默读。默读是用眼看,用心想,让学生在课堂中安安静静的去思考、揣摩、品味。这样,学生在思考中才会变得自信而睿智,浮躁的心境由此才能变得安静,思维也将由肤浅逐步走向深入。在这一段中,几乎每字、每词,字里行间都写出了劳动人民的艰辛。从沉重的山石、陡峭的山峰中可以感受到劳动人民的步履艰难。从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的时代背景中可以体会到劳动人民修筑时的艰辛。从数不清、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可以想象到修筑长城的时间之长,克服的困难之多。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只有通过默读这种方式才能理解得更加深刻。二有感情朗读。引导学生把刚才所体会到的情感都带回到这段话中,看看谁能读出劳动人民的艰辛。三想象读。引导学生想象当时劳动人民修筑长城时的场景,思考透过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引领学生在一段段遐想后再去读,这样更能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通过一遍遍读,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切身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为他们付出的血汗和智慧感到自豪,最终从心底里发出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板书
3、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自然段,通过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巧妙,体会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前面学生已经深刻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历经种种磨难才修筑起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我就顺势追问,古代劳动人民为什么要修筑长城呢?他们要来做什么?用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小组里合作学习,共同探究长城有怎样的结构,能够起到防御外敌侵略的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后,找一名同学到前面来,在黑板上边画边讲解长城的结构。此时板书,近看 设计巧妙。接着在问,除了近看长城设计巧妙外,长城还有怎样的特点?继续板书 高大坚固。最后总结,近看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之巧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因此当世人当上长城后都会情不自禁的发出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至此,学生就分别通过远看长城蜿蜒盘旋,近看长城高大坚固,设计巧妙以及作者的联想这三个方面深刻的体会到长城的伟大,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中华民族的伟大。同时总结板书,梳理本文的写作顺序,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由远及近的写作方法。这样,本课的主要内容也就讲授完毕。
三、拓展延伸。
课堂虽然画上了句号,但是情感还在延续。我设计了三道选做题:
1、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许多外国人都慕名前来参观长城,如果你是一位小导游,你会怎样介绍长城?请创作一篇解说词。
2、出一期以“长城”或“世界遗产”为主题的手抄报举办小型展览。
3、把搜集到的“长城”资料贴在“文化窗”,大家一起分享。
初中语文说课稿 篇七
一、说教材
《散步》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一篇散文。第二单元的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情感。在上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感受到了他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无尽的赞美。
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莫怀戚先生的《散步》通过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事件,引发了作者的一种“生命的感慨”,抒发了一种交织在母子、父子、祖孙三代之间浓浓的亲情。
二、说学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大多被浓浓的爱包围着,认为享受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只知索取,不懂感恩和承担,因此需要通过这篇散文,来一步步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温暖,让他们懂得尊老爱幼,懂得承担责任。
七年级的学生对文笔优美华丽的文章较喜欢,而文辞平和冲淡而意蕴深刻的文章缺乏深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着力引导学生品味朴实文字之美。
三、说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继续重视朗读,把握文章感情基调。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而中学生要达到此教学目标,还需要一定的锻炼。因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如霎时、水波粼粼、分歧等的读音及其意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对称句的妙用,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3、体会作者与家人间深沉的爱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树立责任意识。
教学重难点: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感悟亲情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著名语文教育家、语言学家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所以,本课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法,让课堂尽可能“活”起来。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定律和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
2、问题引导法
语文教育家刘国正说:“语文教学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的境界”。问题引导法,可以激发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在上课时,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使课堂更加活跃,上课教学效果更好。
(二)学法
1、朗读感悟法
本文是一篇语言文字优美的散文,通过朗读感悟,有利于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自主学习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这说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自主学习法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
自主探究教学法就是导引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团体合作的重要性,在合作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深情导入
请几位学生来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
【设计意图】
这样导入既与学生交流情感,亦定下课堂基调。同时以学生现有生活积累为学习前提,可锻炼学生积累生活、感悟生活能力,达到教材与生活,作者与读者情感上沟通。
(二)检查预习,查漏补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面这7篇初中语文说课稿就是快回答为您整理的初中语文说课稿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